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眼科与耳鼻咽喉科 > 国际眼科杂志

国际眼科

国际眼科杂志

International Eye Science 국제안과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陕西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西安分会
  • 影响因子: 0.98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2-5123
  • 国内刊号: 61-1419/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52-239
  • 曾用名: 美中国际眼科杂志;美国中华眼科杂志
  • 创刊时间: 2000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国际眼科杂志社
  • 出版地区: 陕西
  • 主编: 惠延年
  • 类 别: 眼科与耳鼻咽喉科
期刊荣誉:
  • 经鼻内镜改良鼻腔泪囊造口术的临床研究

    作者:许超;安惠民;袁军;郭建华;张娇;李正权;汪晓玲;侯军

    目的:分析探讨经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口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手术方式、技巧及临床疗效.方法:慢性泪囊炎患者38例40眼,经鼻内镜行改良泪囊鼻腔造口术,术后在鼻内镜下进行常规泪道冲洗及鼻腔清理换药.结果:随访5~14mo,35例37眼鼻腔造口通畅,溢泪和溢脓症状消失;2眼术后3mo出现溢泪及溢脓,鼻腔造口阻塞,再次行鼻内镜下扩大造口,1例治愈,1例无效;1眼冲洗通而不畅,需加压,有冲洗液溢出.总有效率95%(38/40).结论:经鼻内镜改良鼻腔泪囊造口术具有创伤小、避免面部瘢痕、操作简便等特点.术中精细操作、术后加强随访,是保证疗效的重要条件.该术式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玻璃体切割联合倍频Nd:YAG532nm激光治疗视网膜血管炎

    作者:李恒;米雪

    目的:分析玻璃体切除联合倍频Nd:YAG 532nm激光治疗视网膜血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36眼玻璃体切除联合倍频Nd:YAG 532nm激光治疗视网膜血管炎的临床资料.结果:视网膜血管炎36例中以视网膜动脉炎为主者2例,炎症侵犯视网膜静脉为主者4例,炎症同时波及动静脉者30例;术中并发症:1例发生晶状体损伤混浊,医源性视网膜裂孔6例;锯齿缘截离3例.术后并发症:视网膜再脱离2例,发生前房积血2例,发生高眼压9例; 36例术后佳视力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其中0.02~0.1者2例(6%),0.12~0.4者22例(61%),0.5~1.0者12例(33%).结论:玻璃体切除联合倍频Nd:YAG 532nm激光是治疗视网膜血管炎的有效方法.

  • Ahmed引流阀植入联合玻璃体腔注射Avastin治疗NVG

    作者:赖铭莹;邓丽红;黄丽娜;成洪波;樊宁;梁安然

    目的:观察Ahmed阀植入联合玻璃体腔注射avastin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eovascular glaucoma,NVG)的疗效.方法:对NVG患者20例20眼先行玻璃体腔注射avastin 0.1mL(2.5mg),待虹膜新生血管消退后行Ahmed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术后观察视力、眼压、虹膜新生血管消退情况、术中及术后并发症,随访6~36(平均24)mo.结果:玻璃体腔注射avastin后1wk内20眼虹膜新生血管均不同程度消退.Ahmed引流阀植入术后后一次随访20眼中仅有3眼联合1~3种抗青光眼药物眼压≤21mmHg,1眼因眼压无法控制而行睫状体冷凝术(术后眼压控制),其余16眼无需加用抗青光眼药物眼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后一次随访,平均眼压13.62±3.81mmHg,与术前平均眼压(44.17±16.17mmH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028,P=0.000).视力提高者8眼(40%),保持不变者12眼.全部病例在玻璃体腔注射avastin及Ahmed引流阀植入术中术后均未观察到严重手术并发症.结论:Ahmed引流阀植入联合玻璃体腔注射avastin治疗NVG安全有效,手术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有利于保护残留的视功能,但其长期疗效还需进一步观察,同时要注意原发病的处理.

  • 人工鼻泪管植入术后并发症的分析研究

    作者:杨俭伟;李妍;武群英;肖丽;白萍

    目的:探讨人工鼻泪管植入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寻找有效的处理方法.方法:对我院2009-05/2010-10行人工鼻泪管植入3mo以上的泪囊炎及鼻泪管阻塞患者146例160眼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分析手术后并发症发生原因,观察并发症处理的方法和效果.结果:患者146例160眼中共37眼发生并发症,3眼(8.1%)因眉弓过高、泪囊-鼻泪管夹角太大;3眼(8.1%)因外伤性泪囊炎鼻泪管狭窄,扩张器不能进入鼻泪管而改行手术治疗;5眼(13.5%)在1mo后出现人工鼻泪管下滑移位行再次植入;20眼(54.1%)术后6mo发生肉芽组织增生和阻塞;6眼(16.2%)术后12mo发生肉芽组织增生和阻塞.经扩张后注入丝裂霉素C与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5眼恢复通畅,失败病例行泪囊鼻腔吻合术或经鼻泪囊开窗引流术.结论:人工鼻泪管蘑菇头部位肉芽组织增生造成阻塞是人工鼻泪管植入常见并发症,发生率与植入时间成正比,人工鼻泪管植入要严格掌握适应证,慢性泪囊炎的治疗应以手术治疗为首选方法.

  • 玻璃体切割联合玻璃体腔注药治疗外伤性眼内炎36例

    作者:陆璐;刘哲丽

    目的:研究外伤性眼内炎的病原及玻璃体切割术联合玻璃体腔注药治疗外伤性眼内炎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对临床病历资料完整的36例行玻璃体切割联合玻璃体腔注药治疗外伤性眼内炎患者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比较患者术前术后视力,分析受伤原因及病原体培养结果.结果:随访5~36mo,行玻璃体切割联合玻璃体腔注药的36例患者术后感染均得到有效控制,24例患者视力有不同程度提高,占67%.球内异物是主要的致病原因.22例术中取玻璃体行微生物学检查,7例检查阳性,其中革兰氏阳性球菌3例,革兰氏阴性杆菌1例,真菌2例,混合感染1例.结论:玻璃体切割联合玻璃体腔注药是治疗外伤性眼内炎的有效方法,玻璃体腔内注入有效药物是提高外伤性眼内炎治愈率的关键.

    关键词: 玻璃体切割术 病原
  • 观察20MHz高频B型超声在眼外肌的应用

    作者:史铭宇;邱辉;高尚;张劲松

    目的:了解眼外肌在20MHz高频超声中的声像图特点,明确20MHz超声在眼外肌疾病中的适用范围及应用价值.方法:自2011-01/12分别利用10MHz及20MHz高频超声对眼外肌进行对比观察,归纳总结正常人群眼外肌20MHz B型超声的声像图特点及其厚度,以及在不同眼外肌疾病中的表现.结果:20MHz高频超声在正常人群及斜视患者中可以清晰地显示眼外肌的形态特点,正常人群双眼对称眼外肌厚度无明显差别.与10MHz超声相比,其测量值明显增大,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在其他眼外肌疾病中表现各不相同.结论:20MHz高频B型超声适合正常人群及斜视患者的眼外肌观察,其显示效果明显优于10MHz超声,而在眼外肌厚度增加类型的眼外肌疾病中的应用存在一定的限制.

    关键词: 20MHz超声 眼外肌
  • 视神经肿瘤36例临床分析

    作者:刘洋;张虹;刘琳;宋国祥

    目的:分析视神经源性肿瘤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和治疗方法,为其诊断和治疗提供帮助.方法:对视神经胶质瘤和视神经鞘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视神经胶质瘤的15例患者中以发现眼球突出为主诉的病例为6例,以发现视力下降为主诉的5例,眼球突出合并视力下降的2例;视神经鞘脑膜瘤组21例患者中以眼球突出为主诉的病例为13例,视力下降5例,眼球突出合并视力下降的3例.超声检查、CT、MRI检查均有典型表现;30例患者经手术治疗,6例经伽玛刀治疗.结论:视神经源性肿瘤在眼部检查及影像学表现上有一定的特征性,对于辅助诊断具有重要价值;治疗方案应视患者的具体情况综合制定,目前以手术及放射治疗为主.

  • RGP对青少年复杂性屈光不正的矫正效果

    作者:王智;肖启国;费志刚;袁满红;夏世刚

    目的:研究硬性透氧性角膜接触镜(rigid gas permeable contact lens,RGP)对青少年复杂性屈光不正的矫正效果.方法:对51例90眼复杂屈光不正10~20岁的青少年患者给予验配RGP镜片,观察其矫正视力以及随访其并发症.结果:RGP镜片平均矫正视力为0.95±0.17,与框架眼镜平均矫正视力(0.39±0.11)相比,矫正视力有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病例均无严重并发症出现.结论:RGP镜片能有效提高复杂屈光不正患者的矫正视力,促进青少年视觉功能发育.

  • 应用1/3剂量光动力学疗法治疗急性CSC

    作者:刘东宁;徐丽;高桂军

    目的:观察1/3剂量光动力学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治疗急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entral serous chorioretinopathy,CSC)的短期疗效.方法:选取急性CSC患者26例26眼,行单次1/3量维替泊芬(2mg/m2)进行PDT治疗,术前和术后1,4,12wk进行佳矫正视力和OCT的检测,且于术前、术后4wk和12wk进行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FFA),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CG)检查,观察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术后1wk,26眼中有20眼(77%)视网膜下积液吸收,其余6眼(23%)视网膜下液部分吸收;术后4wk,26眼视网膜下积液全部吸收,22眼荧光渗漏完全消失,脉络膜血管高渗透性消失;术后12wk,26眼均病情平稳,无复发.治疗后1wk,佳矫正视力从术前平均0.41升高至0.80.随访期间26眼均未见任何不良反应.结论:1/3剂量PDT治疗急性 CSC短期内安全有效.

  • 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并发症的临床分析

    作者:朱瑞;赵志和;李岩;戴瑞

    目的:探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并发症-浅前房和角膜后弹力层脱离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160例187眼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并发症-浅前房和角膜后弹力层脱离的治疗观察.结果:患者160例187眼行小梁切除术后发生浅前房33眼,发生率为17.65%,其中1眼发生脉络膜脱离,经保守治疗治愈.在160例小梁切除术中,我科开展了5例6眼术毕向前房内注入适量透明质酸钠以预防术后浅前房,其中1例双眼发生角膜后弹力层脱离,右眼发生广泛后弹力层脱离经前房注气3次治愈,左眼脱离范围小于1/3未做处理.结论:对于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小梁切除术时,手术要轻巧,操作要精细,以减少或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 人眼轴长度与眼内压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陶雁亭

    目的:观察眼轴长度与非接触眼压测量值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在我院眼科门诊就诊的患者及行准分子激光角膜手术术前常规检查的近视患者共508例1 010眼,年龄17~53(平均26.65±6.55)岁,分别测量眼轴长度及非接触眼压值,并按眼轴长度分为<24mm,24~25.99mm,≥26mm三组,应用相关直线回归分析方法分析眼轴长度与眼内压之间的关系,方差分析比较3组眼压的差别.结果:眼轴长度与眼内压值之间呈正相关性(r=0.138,P<0.01,Y=7.331+0.296X),≥26mm组的眼内压升高幅度大.结论:眼轴长度与眼内压之间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这种联系随着眼轴长度的增加而更为密切,提示临床应重视对高度近视眼的眼内压监测.

    关键词: 眼轴 眼内压 青光眼
  • 分离性垂直斜视手术治疗的临床观察

    作者:韩二营;于世辉;李月礼

    目的:探讨分离性垂直斜视有效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61眼分离性垂直斜视患者行上直肌大量后徙,合并下斜肌亢进者同时行下斜肌后徙转位术的临床资料.观察术后效果.结果:术后满意46眼,满意率75%,术后改善14眼,改善率23%,无效1眼.结论:上直肌大量后徙术和下斜肌后徙转位术是治疗分离性垂直斜视的有效方法.合并有下斜肌亢进者,首选下斜肌后徙转位术,无下斜肌亢进者,首选上直肌后徙术.

  • 角膜地形图在儿童散光检影验光中的应用

    作者:谭艺兰;陶利娟;杨俊芳;漆争艳;何容

    目的:通过比较儿童验光中角膜地形图所测得的角膜散光与检影验光测得的散光的相互关系,探讨角膜地形图检查在儿童散瞳检影验光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计算机辅助的角膜地形图和散瞳检影验光两种测量方法,对88例171眼非混合性散光眼进行检查并比较.结果:两种方法在检查散光度数及散光轴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38,P>0.05;t=1.009,P>0.05),实际好矫正视力与角膜地形图PVA高值及低值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t=3.566,P<0.01;t=3.445,P<0.01).结论:角膜地形图检查所得的散光度数及轴向可为散瞳检影验光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角膜地形图检查在提高低龄儿童散瞳检影验光速度和准确度有一定作用.

  •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的临床观察

    作者:孙虹

    目的:探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2010-06/2011-06在我院住院的300例360眼白内障患者行表面麻醉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1wk;3mo观察视力及并发症.结果:术后1wk,矫正视力≥0.05者356眼(脱盲率98.9%),其中0.1~0.2者13眼,0.3~1.0者315眼(脱残率87.5%).术后3mo,矫正视力≥0.05者356眼(脱盲率98.9%),其中0.1~0.2者6眼,0.3~1.0者322眼(脱残率89.4%).术中后囊膜破裂26眼(7.2%);上方虹膜反复脱出19眼(5.3%);角膜水肿28眼(7.8%);虹膜根部离断8眼(2.2%),前房积血5眼(1.4%);上方切口渗漏10眼(2.8%);黄斑囊样水肿10眼(2.8%);后囊混浊12眼(3.3%).本组病例术中无晶状体核坠入玻璃体腔和暴发性脉络膜上腔大血发生.结论: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手术并发症少、疗效好,是白内障复明的有效方法.

  • 下泪点封闭术治疗中重度干眼症的疗效评价

    作者:玛琮;张文佳;胡竹林

    目的:探讨下泪点封闭术用于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重度干眼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01/2011-01在我院眼科门诊就诊的19例38眼使用人工泪液效果欠佳的中重度干眼症患者,采用下泪点封闭术进行治疗.分别于术前3d及术后1wk;3,6mo进行裂隙灯显微镜检查泪河高度、角膜荧光素染色、泪液膜破裂时间(BUT)、SchirmerⅠ试验(SⅠt)以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术前干眼患者主诉多为干涩、异物感、视疲劳.术后患者上述症状明显减轻,甚至消失.与术前相比,15例30眼荧光素染色角膜上皮点状着色消失,下睑缘明显有泪河线形成.与术前相比,BUT和SⅠt明显增加和延长.结论:下泪点封闭术可明显改善干眼症患者的临床症状,增加眼表的泪液量,打破干眼症泪液分泌的恶性循环,对于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中重度干眼症患者是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 泪点 封闭 干眼症
  • 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矫正高度近视

    作者:贾丽;张超;唐红;张愉;王婧;秦萍

    目的:探讨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phakic intraocular lens,PIOL)植入术矫正高度近视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中高度近视患者17例33眼,术前屈光度-8.00~-24.00 (平均-15.46±6.26)D,眼轴长度25.33~33.77(平均30.22±2.55)mm.33眼植入后房型人工晶状体也称植入性接触镜(implantable contact lens,ICL& toric implantable collamer lens,TICL).其中,22眼植入ICL,11眼植入TICL.术后观察视力、屈光度、眼压、人工晶状体位置等.结果:所有病例均成功植入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术后1wk,所有手术眼达到或超过术前佳矫正视力,屈光度和眼压稳定.结论: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高度近视安全有效,适用屈光度范围广,术后屈光度稳定,视觉质量提高.

  • 非正常晶状体眼行人工晶状体悬吊术的疗效观察

    作者:沈伟锋

    目的:观察由各种原因导致的非正常晶状体眼因无足够后囊膜支撑而施行人工晶状体悬吊术的疗效.方法:使用美国ALCON公司CZ70BD悬吊式人工晶状体对8例9眼非正常晶状体白内障患者(过熟期白内障3眼,外伤性白内障伴晶状体半脱位4眼,马凡氏综合征2眼)因术中无后囊膜支撑施行人工晶状体悬吊术;对8例8眼Ⅰ期白内障术后非正常晶状体眼患者(伴有瞳孔异常的无晶状体眼7眼,人工晶状体严重偏位1眼)施行Ⅱ期人工晶状体悬吊术,观察其术中、术后并发症及术后视力情况.随访1~6mo.结果:术中或术后5眼(29%)出现前房或玻璃体少量出血,10d左右基本吸收;术后1眼(6%)发生脉络膜脱离,1mo恢复;切口微漏致低眼压2眼(12%),加压包扎5d恢复.术后1d,裸眼视力>0.1者13眼(76%);术后10d,裸眼视力>0.1者17眼(100%),术后10,30d,裸眼视力>0.3者分别为11眼(65%)和12眼(71%).结论:人工晶状体悬吊术是治疗易发生无后囊膜支撑的非正常晶状体眼的一种较好的选择.

  • 硅油在外伤性玻璃体视网膜手术中的临床作用

    作者:胡宏伟;黄黎黎;宋愈

    目的:观察硅油在外伤性玻璃体视网膜手术中的作用.方法:眼外伤患者36例36眼接受经睫状体扁平部玻璃体切除手术治疗,术中使用曲安奈德和激光,眼内填充硅油.术后8mo左右行硅油取出手术.结果:硅油填充后,观察10mo.及时补充激光治疗.观察期内,视网膜平伏,未见眼内出血和严重增殖性反应,无感染性眼内炎.结论:硅油在外伤性玻璃体视网膜手术中,可起到长期顶压视网膜,控制炎症反应,抑制增殖和预防感染的作用,并为术后及时补充激光治疗提供有利条件.

  • 抗病毒药联合甲基强的松龙治疗病毒性视神经炎

    作者:李迎春;樊映川;胡建斌;陈豫川;刘娅莉;江梅

    目的:比较更昔洛韦联合甲基强的松龙综合疗法和甲基强的松龙综合疗法治疗病毒性视神经炎(optic neuritis,ON)的疗效.方法:将41例60眼病毒抗体检测阳性的O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更昔洛韦组,21例30眼)和对照组(20例30眼).于治疗前和治疗后3,7,14,30,90,180d观察两组患者的视力、视觉诱发电位(visual evoked potential,VEP).结果:两组患者的视力、LP100随时间得到改善(P<0.01).两组患者视力在治疗的第3d开始恢复,治疗30d时治疗组视力明显优于对照组(P=0.009),治疗180d时两组视力改善无差异(P>0.05);两组LP100在治疗初期(14d内),恢复速率均快,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LP100的近期恢复效果治疗组优于对照组,远期差别减小.结论:更昔洛韦联合甲基强的松龙综合疗法较单纯甲基强的松龙综合疗法治疗ON能更快提高患者视力,增强视神经电活动,改善患者视觉质量.

  • 玻切联合硅油填充术后并发性白内障的手术治疗

    作者:甫拉提·阿布都热衣木;陈星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硅油取出+人工晶状体植入+后囊膜环形切除术治疗玻璃体切割联合硅油填充术后并发性白内障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7-11/2011-11玻璃体切割联合硅油填充术后白内障患者102例102眼,距离玻璃体手术时间3~9(平均6.1)mo,采用玻璃体腔灌注,先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前房注入黏弹剂,行硅油置换,然后人工晶状体植入,环形后囊切开,观察术中、术后并发症,术后视力等.结果:术后 4wk,102例102眼中,97眼视力不同程度提高,5眼术后视力无改善;后囊破裂2例,无晶状体核坠入玻璃体,无脉络膜脱离.结论:玻璃体切割联合硅油填充术后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硅油取出+人工晶状体植入+后囊膜环形切除术治疗玻璃体切割联合硅油填充术后并发性白内障,可有效减少术中、术后并发症,同时避免二次手术所带来的风险.

  • 自体带蒂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

    作者:李金涛;王彬;王继岩

    目的:探讨改良翼状胬肉手术的新术式,以避免或降低翼状胬肉手术后的复发率.方法:应用自行设计的治疗翼状胬肉的新术式,即自体带蒂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患者28例31眼,术后随访8~24mo,分析患者的症状、创伤愈合情况、胬肉复发情况.结果:患者31眼中2眼复发,复发率6.5%.结论:自体带蒂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复发率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新术式.

  • 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联合激光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

    作者:姜红;邱红;于洋;李蕾

    目的:探讨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联合激光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的疗效.方法:对44例65眼DME患者首先采用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进行治疗,术后1mo采用美国Coherent公司的Novus Omni多波长氪离子激光仪,对局限性黄斑水肿进行局部直接光凝,对弥漫性水肿及囊样水肿进行格栅样光凝.结果:所有患者中显效27眼,有效33眼,无效5眼,显效率41.5%,总有效率92.3%.随访期间无视网膜脱离、眼内出血、感染性眼内炎及其它并发症发生.结论: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联合激光光凝具有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能够有效提高患者视力、减轻黄斑水肿等特点,是DME的有效治疗方法.

  • 自体结膜瓣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观察

    作者:周雅丽;底煜;杨宏伟;杨飏;陈晓隆

    目的:探讨一种治疗初发性翼状胬肉的新手术方法,寻求防止初发性翼状胬肉术后复发的佳手术方法.方法:初发性翼状胬肉15例15眼,在手术显微镜下进行手术,彻底切除翼状胬肉组织,同时从上方取半圆形球结膜行自体球结膜移植.术后随访3~12mo.结果:患者15例15眼均治愈,未见胬肉复发.术中术后未见并发症.结论:手术显微镜下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球结膜移植手术,术后复发率低,是治疗初发性翼状胬肉的一种新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 泪小管断裂Ⅰ期硬膜外麻醉导管植入30例效果分析

    作者:陈冰;张小英

    目的:讨论泪小管断裂Ⅰ期吻合并硬膜外麻醉导管植入的时机,手术方法及成功的关键及术后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04/2011-06在我院行泪小管断裂Ⅰ期吻合并硬膜外麻醉导管植入的30例患者的手术方法及注意要点并观察术后效果.结果:术后随访6~18mo,24例冲洗通畅,3例患者轻微泪溢症状,泪道冲洗有阻力,3例阻塞,治愈率80%.结论:下泪小管断裂进行吻合并植入硬膜外麻醉导管支撑术后,泪小管能够有良好的导泪功能.

  • 复合性眶颧颌骨折的急诊整复治疗

    作者:王冬兰;张剑;杨笑天;刘远光

    目的:探讨复合性眶颧颌骨折患者急诊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总结2008-05/2010-09急诊收治的31例复合性眶颧颌骨折患者的手术疗效.结果:患者31例31眼术后随访1~12mo.术后视力提高26例,眼球内陷5例,但均<2mm,复视2例,眶下神经麻痹5例,义眼1例,眼球萎缩1例.CT复查,与健侧相比,无显著性差异.未见植入物感染、移位及脱出.结论:复合性眶颧颌骨折急诊整复术疗效确切,并发症少.因此,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急诊整复术是治疗复合性眶壁骨折有效的方法.

  •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

    作者:王媛;王睿;毕春潮;李伟

    目的:了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有效性.方法:对2006-03-01/2010-10-31收治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47例51眼,眼压稳定后行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均随访1~3a.结果:术后47例51眼中44例48眼眼压下降,术前眼压22.98±3.22mmHg,术后眼压13.24±3.17mmHg(P<0.05),45例49眼视力较术前明显提高(P<0.05).47例51眼术后前房深度加深,由术前1.542±0.314mm转为术后3.157±0.243mm(P<0.05).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可以使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前房加深,不同程度地开放已关闭的房角,改善周边窄房角的解剖状态,降低瞳孔阻滞后周边前房关闭的可能性,可以使升高的眼压下降,提高视力,是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安全有效的治疗途径.

  • 巩膜外手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分析

    作者:易银武;胡昌波;朱学春;胡丕清;姜德泳

    目的:探讨两种巩膜外手术方式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RD)患者220例220眼,其中复杂性视网膜脱离70例70眼,非复杂性视网膜脱离150例150眼.分别实施巩膜环扎+外加压+冷凝+放液(或不放液)术及巩膜外加压+冷凝+放液(或不放液)术.结果:两种手术方式对复杂性RRD和非复杂性RRD的效果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非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患者一次性成功率为89.3%,而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患者一次性成功率仅为72.9%.结论:巩膜外手术对非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术.而巩膜环扎在视网膜脱离手术中并非完全必要.

  • 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临床分析

    作者:杨铮;周瑞雅;陈彬川;帖红艳

    目的:观察分析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anterior ischemic optic neuropathy,AION)的发病危险因素、临床特征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51眼AION患者全身及眼部危险因素、临床症状、眼底、FFA、视野改变.治疗和控制全身性疾病,全身或局部应用糖皮质激素、血管扩张剂、神经营养剂,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患者平均年龄53±10岁,全身性疾病包括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低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等.47.06%患者诉视力突然下降,64.71%患者眼底检查示视盘呈灰白色水肿,33.33%患者视野表现偏盲性缺损,56.86%患者FFA早期视盘弱荧光,晚期荧光增强.经治疗80.39%患者视力提高,视野缺损改善.结论:AION是多病因眼病,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心脑血管疾病等是其发生的危险因素.突然视力下降、视盘灰白水肿、偏盲性视野缺损、FFA视盘早期弱荧光、晚期强荧光是其典型表现.综合治疗后患者可恢复一定视力视野.

  • Akreos人工晶状体四襻两点悬吊术的临床应用

    作者:刘伟;程扬;曾水清

    目的:观察采用Akreos人工晶状体四襻两点悬吊术进行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的效果.方法:对于43例43眼需行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患者进行巩膜睫状沟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术,术后随访10.4±1.7mo.结果:术后3mo佳矫正视力<0.05者4例4眼(9.30%),0.05~者3例3眼(6.98%),0.1~者10例10眼(23.26%),0.3~者13例13眼(30.23%),≥0.5者13例13眼(30.23%),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少.结论:采用Akreos人工晶状体四襻两点悬吊术进行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23G与20G玻璃体切割手术对晶状体损伤的观察

    作者:钱丽君

    目的:观察23G与20G玻璃体切割手术系统对晶状体损伤的情况.方法:对2009-08/2010-07在我院行20G或23G有晶状体眼玻璃体切割手术患者共91例95眼进行分析.A组46例48眼行20G玻璃体切割手术,B组45例47眼行23G玻璃体切割手术,采用吊顶灯技术.术中根据病情需要进行剥膜、视网膜切开、视网膜脱离复位、异物取出、视网膜激光光凝、气液交换、玻璃体腔气体/硅油填充等步骤,对术中晶状体损伤情况进行观察.结果:20G玻璃体切割手术组18例18眼发生晶状体混浊,23G玻璃体切割手术组5例5眼发生晶状体混浊.两组均未见切割头咬伤晶状体.结论:23G手术与20G手术相比,因可以在术中灵活更换灌注套管位置,减少因器械伸入行程过长、进行对侧基底部玻璃体切割时造成的晶状体损伤.

  • 盐酸氮卓斯汀滴眼液治疗儿童变态反应性结膜炎的疗效

    作者:贾惠莉;刘春民;邓宏伟;韩冰;朱小丽

    目的:观察氮卓斯汀滴眼液治疗儿童变态反应性结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变态反应性结膜炎患儿3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单用玻璃酸钠滴眼液,试验组联合应用玻璃酸钠滴眼液与0.5g/L盐酸氮卓斯汀滴眼液,治疗前后观察眨眼、眼痒症状、结膜水肿、结膜充血及上、下睑结膜乳头和滤泡、角膜缘腺样增生等体征,评价治疗有效率.结果:对照组症状、体征评分治疗前后分别为4.60±0.87,4.72±1.53与2.53±1.45,2.40±1.20;试验组症状、体征评分治疗前后分别为4.72±0.77,5.29±1.46与1.47±1.48,1.59±1.1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试验组治疗后有效率分别为33%和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氮卓斯汀滴眼液是一种有效而安全的治疗儿童变态反应性结膜炎的药物.

  • 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低视力原因分析

    作者:郑建奇;彭清华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低视力的主要原因.方法:随访323例368眼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的患者.观察其术后1mo裸眼视力及矫正视力,对于其中矫正视力低于0.3者进行详细的眼科检查,分析其发生术后低视力的原因.结果:本组患者术后1,7,30d低视力发生率分别为51.90%,27.99%和12.23%;术后1d和7d低视力发生率较高,术后1mo低视力发生率与文献报道(13.21%)接近.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是目前治疗白内障有效的方法之一.白内障术后低视力的原因主要为患者自身眼底病变.

  • 超高龄患者白内障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分析

    作者:陈菲;董利群

    目的:分析超高龄白内障患者行白内障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115例120眼85~102岁超高龄白内障患者行白内障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对术后视力、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术后1mo佳矫正视力≥0.3者 97例 99眼(82.5%),<0.05者为2例2眼(1.7%),脱盲率98.3%.无严重局部及全身并发症发生,手术效果满意.结论:高龄白内障患者行白内障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安全、有效.

  • 中药熏蒸法联合眼部按摩治疗睑缘炎的临床观察

    作者:王砚颖;姚小萍;庄晋峰;汪旬;刘艳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睑缘炎的临床疗效.方法:睑缘炎患者60例 113眼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 56眼,对照组30例 57眼.对照组行30g/L硼酸溶液冲洗眼睑,氯霉素眼液点眼,红霉素眼膏涂睑缘;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用中药汤剂熏蒸及睑板腺按摩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7%,二者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可更有效治疗睑缘炎.

  • 额肌瓣悬吊术治疗儿童先天性重度上睑下垂

    作者:许福荣;陈运信;姚卫兰

    目的:观察额肌瓣悬吊术治疗儿童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的效果.方法:收集2007-06/2011-06我院行额肌瓣悬吊术治疗的17例32眼儿童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术后随访6~48(平均26)mo,所有患儿外观改善,矫正满意12例 23 眼,一般4例 7 眼,矫正不足1例 2 眼,无失败病例,所有患儿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额肌瓣悬吊术治疗儿童先天性重度上睑下垂,效果明显,并发症少.

  • 青光眼早期诊断及个性化治疗

    作者:王桂琴;彭秀军;王静

    目的:对青光眼患者进行早期诊断与合理干预,以获得良好的视觉功能.方法:选取2005-11-01/2009-10-31共119例119眼疑似青光眼患者以及76例76眼与晶状体相关青光眼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早期发现26例26眼青光眼患者和76例与晶状体相关青光眼患者,采用不同的手术方式后均获得视力重建.结论:对于青光眼患者应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且应强调个性化治疗.

  • 泪道引流管在治疗早期慢性泪囊炎中的应用

    作者:黄海涛;赵永旺;易笃友

    目的:探讨泪道引流管在治疗单纯早期慢性泪囊炎中的疗效.方法:对确诊为鼻泪管阻塞的早期慢性泪囊炎患者46例50眼实施了泪道引流管植入术,术后随访6mo.结果:治疗早期慢性泪囊炎患者46例50眼,其中治愈39例42眼(84%),有效4例5眼(10%),无效3例3眼(6%).结论:泪道引流管在治疗早期慢性泪囊炎中的疗效显著,具有操作时间短、安全、痛苦小等优点,适合广大基层医院的开展.

  • 睫状体扁平部进针刺开法治疗后发性白内障

    作者:潘春晖;杨育义;刘宇欢

    目的:观察睫状体扁平部进针刺开法治疗后发性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51例161眼后发性白内障患者采用睫状体扁平部进针刺开法进行手术治疗,术后分阶段随访观察6mo视力恢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患者161眼术后早期即可获得稳定的视力恢复,无1眼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睫状体扁平部进针后囊膜切开术有着对设备要求不高、操作简便、易掌握、手术时间短、疗效确切、安全性可靠的优点,同时也极大地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是一种可行的后发性白内障治疗方法.

  • 和血明目片联合激光光凝治疗Eales病的疗效观察

    作者:岳章显;刘汉珍;刘钊臣;袁慧敏;李勇

    目的:探讨和血明目片联合激光光凝治疗视网膜静脉周围炎(Eales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30例42眼早期视网膜静脉周围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行视网膜病变区光凝治疗,治疗组行视网膜病变区光凝治疗外,给予和血明目片口服3mo.对照组和治疗组中查出病因者,给予相关对症治疗,随访1mo~3a.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80%,治疗组有效率为95.5%,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视网膜静脉周围炎患者,行病变区光凝并给予和血明目片口服,效果显著.

  • 小梁切除联合玻璃体抽液术治疗术中恶性青光眼倾向疗效观察

    作者:吴岚;胡耀;彭华琮;唐亮;吴立平;王军明

    目的:观察小梁切除术联合玻璃体抽液术治疗术中有恶性青光眼倾向患者的疗效.方法:青光眼患者19例 20眼术中从角膜穿刺口注水恢复前房检查巩膜瓣渗漏情况时,表现为前房浅眼压高的患者,予以玻璃体穿刺抽液、前房注黏弹剂的方法治疗.结果:患者19例术后无1例浅前房,出院眼压为5~22.5(平均10.4)mmHg,视力较术前提高者5例6眼,下降者9例9眼,3例3眼有玻璃体出血.结论:小梁切除术中出现恶性青光眼倾向患者常为伴有睫状体前位晶状体前移的闭角型青光眼,术中联合玻璃体抽液术,可有效预防术后恶性青光眼的发生.

  • 泪道探通术治疗婴儿泪囊炎的疗效

    作者:刘梅莹;邱铭晖

    目的:探讨小儿先天性泪囊炎方便、有效的治疗方法及泪道探通术的治疗时机.方法:对52例65眼小儿先天性泪囊炎按月龄分为3组,每组均在表面麻醉下用一次性泪道冲冼针头行泪道冲冼,然后直接进行泪道探通术.结果:月龄1~3mo组27例32眼,一次探通治愈30眼(94%);4~6mo组13例20眼,一次探通治愈16眼(80%);7~11mo组12例13眼,一次探通治愈6眼(46%).结论:使用一次性无菌冲洗针行泪道探通术是治疗婴幼儿泪囊炎的一种有效、安全、简便的方法.

  • 23G玻璃体切割手术在高海拔地区的应用

    作者:李凌

    目的:探讨23G玻璃体切割系统在高海拔地区玻璃体切割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对本院需行玻璃体切割的住院患者31例32眼采用23G玻璃体切割术,包括玻璃体积血、黄斑裂孔、黄斑前膜、晶状体后脱位、视网膜脱离、Tersonz综合征、玻璃体积血合并视网膜脱离.结果:手术过程顺利,无需扩大巩膜穿刺口,手术后并发症主要是低眼压.结论:23G经结膜无缝合玻璃体切割系统,与25G玻璃体切割比较效率更高,可以同20G一样处理周边部玻璃体视网膜,同时具有25G免缝合、愈合快、手术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的优点,因此可在高海拔地区玻璃体切割手术中广泛应用.

  • 眼内磁性异物摘出的临床观察

    作者:赵保文;贾天华;张黎;刘英伟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定位下眼球内磁性异物摘出的临床效果.方法:对48例48眼眼球内磁性异物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32例巩膜探查摘出异物后,24例再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并人工晶状体植入术,8例行玻璃体切割,摘出异物的同时清除玻璃体积血或积脓.结果:一期异物全部摘出.术后视力全部不同程度地提高.结论:64排螺旋CT定位下眼球内磁性异物摘出是眼球内异物摘出的一种有效方法.

  •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术后眼底出血临床探讨

    作者:何维铭

    目的:探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发生眼底出血的病因及预后.方法:对40例55眼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经小梁切除术治疗的患者于术后1d~1wk在直接检眼镜下进行观察.并对发生眼底出血的患者进行跟踪观察.结果:发生眼底出血患者50眼视力恢复良好,发生黄斑出血者5眼视力不能恢复.结论:造成眼底出血的主要原因与眼压突然降低有关,大多预后较好.

  • 不同黏弹剂在硬核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对角膜内皮的保护

    作者:杨晓英;郑一卓;陈丽

    目的:探讨双重黏弹剂DisCoVisc和单纯Healon在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及折叠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中对角膜内皮的保护作用.方法:将60例60眼单纯性硬核(≥Ⅳ级核)白内障分两组,每组30例30眼.第一组操作中应用双重DisCoVisc作为观察组;第二组操作中应用单纯Healon作为对照组.观察术后1d角膜水肿情况,术前及术后1mo角膜内皮细胞计数.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角膜水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前、术后1mo角膜内皮丢失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核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应用双重黏弹剂DisCoVisc较单纯Healon可以更有效保护角膜内皮细胞,减少术后角膜水肿,提高手术的安全性.

  • 同轴1.8mm微切口超声乳化术在超高度近视白内障的应用

    作者:陈毕峰;叶应嘉;徐曼;张立;张成成

    目的:观察同轴1.8mm微切口超声乳化术联合负度数人工晶状体植入在治疗白内障合并超高度近视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因白内障合并超高度近视行超声乳化吸除术和负度数人工晶状体植入的患者71例98眼进行回顾性研究,记录术前眼轴长度、术前视力、术前佳矫正视力(BCVA).观察手术并发症和术后眼部情况.术后随访3~6mo,并记录术后裸眼视力(UCVA),佳矫正视力.结果:术前平均眼轴长度为29.33±1.95mm.术前裸眼视力均<0.05.术后裸眼视力≥0.3共60眼(61%);佳矫正视力≥0.5为48眼(49%);术中1眼出现晶状体后囊膜破裂;术后20例患者出现双眼干扰症状;后发性白内障6眼,5眼行激光晶状体后囊膜切开术;无视网膜和脉络膜脱离者,术后无眼压升高者.结论:同轴1.8mm微切口超声乳化吸除术联合负度数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是治疗白内障合并超高度近视安全、有效的方法.

  • 原发性先天性青光眼临床治疗研究

    作者:韩冬

    目的:观察并分析外路小梁切开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先天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原发性先天性青光眼患者51例89眼,应用外路小梁切开联合小梁切除术进行治疗,观察术后眼压、角膜横径、杯/盘比值、滤过泡情况及手术并发症并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术后平均随访(15.21±6.50)mo,术后1,6,12mo手术成功率分别为97%,90%,90%.术后平均眼压较术前显著降低(P<0.01);杯/盘比值较术前明显减小(P<0.01);角膜横径手术前后差异无显著意义(P=0.495);手术失败者角膜横径较术前增大(P<0.05).手术并发症主要有不同程度的前房出血和术后浅前房等.结论:外路小梁切开联合小梁切除术是治疗原发性先天性青光眼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之一.

  • 增视性角膜移植术后角膜植片透明率及影响因素

    作者:郭滨;程钧;孙亚杰;谢立信

    目的:探讨增视性角膜移植术后角膜植片的透明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选择2004-01/2005-12于青岛眼科医院行增视性穿透性角膜移植术(optical penetrating keratoplasty,PKP)的患者97例105眼,包括圆锥角膜,角膜基质营养不良,外伤、感染等因素导致的角膜白斑,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稳定期,角膜内皮细胞功能失代偿等.统计分析术前视力及术后佳矫正视力、角膜植片透明情况、内皮细胞计数、是否排斥、植片混浊原因,采用R×C表及四格表的χ2检验.结果:增视性PKP术后角膜植片透明率:术后1a 89.8%,术后2a 83.7%,术后3a 78.3%,术后4a 67.1%,术后5a 63.6%.术后5a时圆锥角膜角膜植片透明率高,达94.1%,角膜内皮功能失代偿低,为14.3%.术后佳矫正视力0.05~1.0,0.8以上者圆锥角膜所占比例多,达72.5%,角膜内皮功能失代偿少,占6.3%.导致角膜植片混浊的主要原因为角膜植片免疫排斥及角膜植片内皮细胞功能失代偿.结论:增视性PKP术后角膜植片透明率逐年稳定下降,相邻两年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原发病不同,角膜植片透明率有差异,圆锥角膜手术效果佳;角膜植片混浊的主要原因为免疫排斥及角膜植片内皮功能失代偿.

  • 早期先天性白内障摘除及IOL植入术后6~8岁眼轴长度变化

    作者:孙家郡;肖伟;赵岱新;濮伟

    目的:观察生后3mo内行先天性白内障摘除术,并在眼轴发育至21mm时行二期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6~8岁人工晶状体(IOL)眼患儿眼轴长度的变化.方法:对15例26眼出生后3mo内行白内障摘除联合后囊膜连续环形撕囊及前段玻璃体切割术,并在眼轴发育至21mm(年龄在2周岁左右)时行二期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的患儿进行连续观察.分别在6,7,8岁时测量术眼眼轴长度,另选取年龄和性别相匹配的正常儿童作为对照组,采用横断面病例对照研究比较两组间的差异.结果:各年龄段术后患儿平均眼轴长度分别为23.75±1.40,23.88±1.73,23.91±1.55mm,与对应年龄对照组比较,6岁阶段眼轴发育比正常对照组儿童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8岁阶段与正常对照组无差异(P>0.05).结论:出生后早期行先天性白内障摘除并在2周岁左右行二期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的人工晶状体眼患儿,在6~8岁阶段,6岁时眼轴发育较同龄正常儿童快,但7~8岁时眼轴发育较同龄正常儿童基本相同.

  • 盐酸卡替洛尔眼液预防超高度近视LASIK术后屈光回退的临床观察

    作者:蒋宏苏;伍卫华

    目的:探讨盐酸卡替洛尔滴眼液在预防超高度近视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术后早期屈光回退中的作用.方法:超高度近视患者行LASIK治疗者68例136眼,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术后第1d开始用1g/L氟米龙、1g/L玻璃酸钠和1g/L普拉洛芬滴眼液3次/d,1wk后试验组停用1g/L氟米龙滴眼液并且加用20g/L盐酸卡替洛尔滴眼液,术后1mo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均停用1g/L玻璃酸钠以外的其他滴眼液,术后随访6mo观察两术式的治疗效果.结果:术后3,6mo试验组患者裸眼视力≥1.0者、屈光度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1wk;1,3,6mo试验组眼压按时间点经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比较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2);术后1mo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前房深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3,6mo试验组患者角膜屈光力、角膜后表面Diff值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于超高度近视患者,LASIK术后早期应用盐酸卡替洛尔滴眼液能预防屈光回退,使患者获得更持久的效果,但远期效果需进一步观察.

  • 曲安奈德对PVR中增殖细胞抑制效果的观察

    作者:冷云霞;张柳;高宗银;杨为中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曲安奈德对体外培养的视网膜前膜细胞、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RPE)及神经胶质细胞的抑制率差异,找出视网膜前膜细胞达大抑制率时的低有效药物浓度,用于指导临床外伤性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PVR)防治.方法:用四唑盐(MTT)比色法检测不同浓度曲安奈德(TA)对体外培养的视网膜前膜细胞、RPE及神经胶质细胞的作用.结果:三种细胞对TA的反应不完全相同,其中视网膜前面细胞达大抑制率时所需要TA的低有效药物浓度0.8mg/mL,RPE细胞大抑制率所需TA低有效药物为0.4mg/mL,神经胶质细胞大抑制率所需TA低有效药物为0.6mg/mL;且抑制率与药物作用时间呈正相关性.结论:TA能够有效抑制体外培养的视网膜前膜细胞、RPE细胞及神经胶质细胞的增生;抑制视网膜前膜细胞增殖所需TA药物浓度明显高于RPE和神经胶质细胞.

  • 兔视网膜光凝术后GFAP和CTGF蛋白的表达

    作者:覃冬菊;游庆华;唐罗生

    目的:探讨色素家兔视网膜光凝术后Müller细胞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和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 tissue growth factor,CTGF))在激光斑的表达.方法:采用倍频532nm绿激光光凝色素家兔视网膜后极部30点(光斑效应为Tso分级Ⅲ级),建立色素兔视网膜光凝Ⅲ级光斑效应动物模型.24只有色家兔右眼为视网膜光凝眼、左眼为正常对照眼.按术后观察时间1,3,7,14,21,28d分为6个亚组,各组动物于光凝术后相应的时间点处死,取出眼球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GFAP和CTGF的表达,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两者之间有无相关性.结果:GFAP蛋白在色素家兔正常对照眼神经节细胞层弱表达,光凝后3d,激光斑Müller细胞表达GFAP,表达持续增强到光凝术后28d.光凝后3d,CTGF在光斑处弱表达,持续增强至术后28d,CTGF阳性表达在视网膜光凝斑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层(GCL)、成纤维细胞、视网膜色素上皮层(RPE)细胞和无定形的胶原基质.CTGF蛋白在正常对照眼无表达.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视网膜光凝斑GFAP与CTGF表达强度在时序上呈密切正相关(r=0.786,P<0.01).结论:CTGF与GFAP参与了视网膜光凝术后激光斑损伤修复的调控过程.可能是视网膜神经胶质瘢痕形成的一个重要的病理学基础.

  • 结膜松弛症球结膜成纤维细胞培养的研究

    作者:李轶捷;张兴儒;项敏泓;张隆;李青松;韩竹梅

    目的:为了筛选适合结膜松弛症结膜成纤维细胞培养的方法,对不同培养基培育及杞精明目汤药物血清作用前后的结膜松弛症和正常球结膜成纤维细胞进行观察.方法:收集结膜松弛症松弛结膜组织16例、翼状胬肉组织11例和正常球结膜组织5例,观察成纤维细胞的生长状态,筛选适合结膜松弛症成纤维细胞生长的培养基.结果:采用DMEM/F12培养基可使结膜松弛症成纤维细胞少量从组织块内溢出,但不能传代.采用含100mL/L胎牛血清、1μL/mL成纤维细胞生长添加物(FGS)的DMEM-H培养基可使结膜松弛症成纤维细胞顺利生长,且能够传代.结论:适宜培养结膜松弛症成纤维细胞的培养基是含100mL/L胎牛血清、1μL/mL FGS、100U/mL青霉素、100μg/mL链霉素的DMEM-H培养基.

  • 视网膜石蜡切片法改进及其分子结构与PMI关系的研究

    作者:栗志;王浩;刘索新;刘慧莹;谭瑞义;盖菁菁;鞠学红

    目的:寻找一种更好的制作视网膜石蜡切片方法,探讨不同时间点视网膜层细胞凋亡蛋白Bax表达含量变化与死亡时间的关系.方法:将Wistar大鼠按死后0,12,24,36h随机分为A,B,C,D四组,各组的眼球标本应用本研究新型改进方法制作石蜡切片后,分别做HE、免疫组织化学、荧光染色;进行图像分析与统计学处理.结果:采用改进的石蜡切片制作方法,HE染色显示死后0h各组视网膜组织结构和层次均基本保持完整,细胞形态清晰;随着时间的延长,视网膜各层逐渐发生紊乱并出现核固缩.免疫组织化学、免疫荧光染色结果均显示随着死亡时间的延长,A、B、C三组Bax表达含量依次增多,D组下降.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进的石蜡视网膜组织切片制作方法较好,值得推广.Wistar大鼠死后不同时间视网膜层细胞凋亡蛋白Bax表达与死亡时间具有相关性,为法医进一步推断死亡时间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 反义CD44基因转染对人眼小梁细胞合成细胞外基质的影响

    作者:李中国;王青;梅红英;罗一青;陈永娟;张宇宏;余萍;云亚歌;史强

    目的:观察反义CD44基因转染对人眼小梁细胞合成细胞外基质的影响,探讨黏附分子CD44在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rimary open angle glaucoma,POAG)发病过程中可能的作用.方法:采用硫代修饰的CD44反义寡核苷酸,通过脂质体介导转染体外培养的人眼小梁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CD44反义寡核苷酸对小梁细胞合成胶原蛋白Ⅰ型、层黏附蛋白的影响,放射免疫法观察CD44反义寡核苷酸对小梁细胞合成透明质酸的影响.结果:CD44反义寡核苷酸对人眼小梁细胞合成胶原蛋白Ⅰ型、层黏附蛋白起促进作用,且呈浓度依赖性,浓度越高促分泌作用越强,但对小梁细胞合成透明质酸起抑制作用,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明显.结论:CD44反义寡核苷酸封闭CD44基因表达后人眼小梁细胞合成胶原蛋白Ⅰ型、层黏附蛋白增加而合成透明质酸减少.黏附分子CD44可能通过影响小梁细胞合成细胞外基质功能参与了POAG发病过程.

  • 眼部脱细胞修复材料的制备与鉴定

    作者:聂丹瑶;陈家祺

    目的:以不同方法制备脱细胞硬脑膜和巩膜,比较不同方法、浓度、作用时间对硬脑膜和巩膜脱细胞效果的差异,找到适合硬脑膜和巩膜的脱细胞方法.方法:将取自8只新西兰大白兔的硬脑膜和巩膜组织剪成小块,每种组织块均分为8组,每组含有硬脑膜和巩膜两种组织,4组用以5,10,20,50mL/L Triton X-100为主,辅以DNase、RNase的方法处理,另外4组用2.5g/L胰蛋白酶和1g/L SDS分别处理12h+12h,12h+24h,24h+12h,24h+24h.完成后分别从大体观察8组的外观,HE染色比较脱细胞后的细胞残留数,透射电镜观察胶原纤维的超微结构.结果:以Triton X-100处理后的组织外观与处理前相似,2.5g/L胰蛋白酶处理后的组织肿胀增厚.20,50mL/L Triton X-100两组和2.5g/L胰蛋白酶+1g/L SDS处理时间≥36h的三组组织内的细胞残留平均数都小于2个/高倍镜视野.电镜结果证实,硬脑膜和巩膜经过脱细胞处理后,胶原纤维结构同处理前相同,未受到破坏.结论:以Triton X-100处理的硬脑膜和巩膜结构紧凑,胶原纤维保存完好,其中20mL/L Triton X-100浓度处理过的组织残留细胞少,处理前后外观改变少,是适合硬脑膜和巩膜进行脱细胞处理的方法.

  • 重硅油Densiron-68视网膜耐受性的实验研究

    作者:周希彬;庞秀琴;李林;于洁;梁天蔚

    目的:观察重硅油(Densiron-68)作为长期玻璃体腔填充物对兔眼视网膜组织耐受性情况,为临床应用提供有价值的资料.方法:健康成年纯种新西兰白兔21只,随机分为实验组(Densiron-68组、硅油组)、对照组.玻璃体切割术后玻璃体腔内分别注入Densiron-68、硅油和平衡盐溶液(BSS) 2mL左右.手术后定期裂隙灯、间接检眼镜检查及监测眼压.实验组分别于手术后4,8,12wk,对照组于手术后12wk,取兔眼视网膜标本行光镜及电镜组织学检查.结果:实验组及对照组观察期内角膜均维持透明,无玻璃体出血及眼内炎等并发症发生.各组手术前后眼压及组间眼压无统计学差异.Dension-68、硅油在玻璃体腔内形成单个透明泡,手术后3~8wk可见到Densiron-68乳化.对照组、硅油组实验眼术后均未观察到白内障形成.Densiron-68组1眼晶状体在术后4wk开始出现晶状体后囊下点状混浊,随时间延长而缓慢发展.未见视网膜脱离.实验组光学显微镜下未见明显视网膜组织结构异常.实验组经透射电子显微镜检查,Densiron-68组上方视网膜在各个观察期均未见明显超微结构改变,下方视网膜在术后4wk可见个别光感受器内节线粒体轻度肿胀;8wk时可见到个别内节线粒肿胀加重,个别视网膜光感受器外节模糊不清;其余大多数光感受器外节膜盘形态正常、排列整齐;12wk的标本中仅见个别光感受器内节线粒体轻度肿胀,膜盘大致正常.硅油组术后仅12wk时可见小部分上方内颗粒层线粒体轻度肿胀.对照组组织学检查未见异常.结论:作为长期玻璃体替代物,兔眼视网膜对Densiron-68的耐受性良好,虽易早期发生乳化,制约其临床应用效果,但在目前仍不失为一种选择,其乳化后是否会对角膜及房角产生毒性反应,尚待进一步研究.

  • 免疫功能正常患者鼻眶部毛霉菌病的研究

    作者:

    报告1例免疫功能正常患者鼻眶部毛霉菌病非典型病例,并对该病例进行相关文献回顾.患者,男,17岁,免疫功能正常,左眼2mo缓慢进行性疼痛肿胀.行组织活检,病理学诊断为毛霉菌病.采用综合疗法,包括筛窦及上颌窦侵入性内窥镜切除和清创、左眼眶内容物刮除术、静脉注射两性霉素B和眶内两性霉素B冲洗,成功根除真菌感染.该病例说明,鼻眶部毛霉菌病可发生在年轻健康的个体身上.早期诊断,积极的药物和手术治疗对成功地治疗这种罕见的具有潜在致命性的疾病是至关重要的.

  • 不同引导方法LASIK术后角膜非球面性改变及临床分析

    作者:杜显丽;刘后仓;陈敏;马玲;綦伟栋

    目的:探讨不同引导方式LASIK术后角膜非球面性改变及临床分析.方法:48例95眼行LASIK手术,其中45眼接受Q值引导LASIK,50眼接受非Q值引导的LASIK.术后1,3,6mo分别检查视力(visual acuity,VA)、屈光状态、角膜K值、Q值、球差、对比敏感度(contrast sensitivity function,CSF)等,并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术后3,6mo在视力和有效指数方面无差异;术后3mo屈光状态在±0.50D范围Q值组和非Q值组分别为95%和90%,术后6mo,±0.50D两组分别为97%和98%;术后1,3和6mo Q值组CSF均较术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非Q值组术前术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Q值组和非Q值组术后1,3和6mo的平均Q值分别为0.50±0.33和0.81±0.51、0.50±0.35和0.80±0.48、0.50±0.34和0.80±0.47,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Q值组和非Q值组术后6mo球差较术前平均增加分别为4倍和8.5倍;⊿Q与预矫屈光度高度正相关,与患者年龄、性别、术前角膜K值、Q值、球差无相关性;定量关系非Q值组为y= 0.18e0.32x,R2=0.72,Q值组为y=0.04x2-0.19x+0.54,R2=0.75.结论:非球面引导的LASIK可以有效地减少近视屈光手术对角膜非球面性的影响,从而减少术后球差的增加,有利于术后视觉质量的提高.预计的目标Q值与实际的Q值之间存在较大差异.

  • Q值优化非球面切削单眼视LASIK术后视觉效果分析

    作者:曹哲瑶;夏丽坤;陆岩;杨飏

    目的:评价利用Q值优化的非球面切削单眼视LASIK手术方式矫正近视散光联合老视的单眼及双眼视觉效果.方法:选择2006-08-01/2009-03-31之间在我院利用Carl Zeiss Meditec CRS-Master软件及MEL80准分子激光进行Q值优化的非球面切削单眼视LASIK手术的近视或者近视散光联合老视的40名连续随访患者(80眼),术后1d;1wk;1,3,6mo及1a进行验光、单眼及双眼视近及视远裸眼视力、角膜曲率、像差检查,术后1wk;1,3,6mo及1a进行对比敏感度及立体视觉检查进行视觉质量评估,并在术后6mo进行患者近距离工作视觉疲劳问卷调查.结果:Q值优化的非球面切削单眼视LASIK术后视觉质量研究结果如下:术后6mo等效球镜屈光度与目标屈光度相比92%在±0.50D以内,99%在±1.00D,术后3mo~1a的屈光值的变化为-0.06±0.37D.术后1mo主视眼的裸眼远视力95%达到20/20;双眼裸眼近视力87.5%达到J2,100%达到J5.术后1wk,双眼对比敏感度与术前矫正后相比有下降趋势,术后1~3mo逐渐恢复.术后1wk时,近立体视锐度有所降低(P<0.05),其他立体视锐度均无明显改变(均为P>0.05).术后患者近距离工作视疲劳症状明显改善.结论:Q值优化的非球面切削单眼视LASIK手术方式,对于中度近视至高度近视及散光联合老视患者,是一种耐受性好,稳定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Sturge-Weber综合征继发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发生浆液性视网膜脱离1例

    作者:包煜芝;杨方列;芦晓磊;范凌志;施继光;杨亚培;张弛

    引言Sturge-Weber综合征亦称Sturge-Kaliseher-Weber氏综合征、脑颜面血管瘤、脑三叉神经综合征,是颜面与脑混合性血管畸形和癫痫发作的遗传性疾病.青光眼是此病眼部一个典型表现,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多数学者认为青光眼的发生是由于虹膜角膜角异常,如巩膜突发育不良、葡萄膜小梁网变厚、周边虹膜向前止于小梁网上等引起.

  • 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加重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1例

    作者:邹明;张军军

    引言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 CMV)性视网膜炎是一种缓慢进展的坏死性视网膜炎,常发生于全身免疫力低下的患者,考虑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感染或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 AIDS),或全身应用免疫抑制剂所致.我院于2011年收治1例将CMV性视网膜炎误诊为"视网膜血管炎"给予全身糖皮质激素治疗后加重病情的病例,现将其临床表现和诊治经过分析报告如下.

  •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期持续性高眼压的手术治疗

    作者:宋传英

    引言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治疗原则是药物控制眼压至正常后择期实施手术.但在临床工作中,我们遇到12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期的患者,应用足量的局部和全身降眼压药物后,眼压仍在40mmHg以上,为挽救和保护视功能,对这类顽固的、持续性高眼压患者施行小梁切除术,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 双手出核法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周喜;杨金润;彭华

    引言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在基层医院和复明手术中广泛开展,是一种简便有效的白内障手术.如何成功将晶状体核娩出又是该手术的关键所在,双手出核是作者在近年来新学习到的一种方法.自2010-01/2011-09,我院眼科在本院及武定、景东、勐腊、弥勒等县行国家百万贫困白内障复明工程患者共325例350眼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全部采用双手出核法,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 眼球钝挫伤致视力损害的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探讨

    作者:任可林

    引言眼球钝挫伤是常见的眼外伤,我科对伤后矫正视力<0.3的患者46例46眼做了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FFA),观察到一些造影改变对临床诊断、治疗、阐明视力损害原因均可提供客观依据,报道如下.

  • 军校学员LASIK术后4a干眼症高危人群调查分析

    作者:韩笑;卞家龙;严宏

    目的:了解军医大学学员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术后4a干眼症高危人群的发病情况,为军校学员预防和治疗干眼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西安市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系2007级学员队165例实习生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视力基本情况(标准对数视力表)和眼表疾病指数(参考美国OSDI评价表,包括光的敏感程度、异物感、酸痛感、近距离阅读、使用电脑情况以及所处的环境等).将OSDI评分≥30分者定义为干眼症高危人群.结果:被调查学员中干眼症高危率为24.2%,其中LASIK术后4a者干眼症高危率为51.7%,明显高于配戴框架式眼镜者22.4%(P<0.01)和正常视力者11.8%(P<0.01).结论:LASIK手术是引起干眼症的危险因素,因此对于军队院校学员近视眼准分子激光手术率较高的现象以及干眼症高危率的问题应特别关注.

  • 眼科患者两种用药咨询方式服务质量的比较

    作者:刁红星;何梅凤;唐细兰

    目的:比较眼科患者窗口咨询和电话咨询两种咨询方式的服务质量,提高眼科药物治疗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0-07/2011-06门诊药房窗口咨询和电话咨询记录数据各500份,按照咨询内容和人群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窗口咨询与电话咨询均以用药内容为主,分别占61.4%和89.8%;窗口咨询与电话咨询在解答用药疑问人群方面分别占58.2%和80.4%.结论:眼科患者电话咨询比窗口咨询服务质量更好,值得医院药学部门推广.

  • 强化综合医院眼科专科管理

    作者:惠玲;张自峰;王雨生;李建波

    科室管理的好坏直接体现着医院管理水平的高低.眼科作为综合医院重要组成科室之一,需强化管理,以建立系统的医院眼科管理体系.加强科室建设的力度,实行眼科制度管理;增强专业技术的培训,重视眼科教学管理;树立品牌理念,建立眼科文化管理;强化以人为本,实现眼科经营管理.通过分析科室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升眼科专科管理,才可能将医院管理推向更高的层次和水平.

    关键词: 管理 眼科
  • 南京市1352例学龄前儿童双眼屈光状态及同时视筛查

    作者:刘虹;王菁;李桥

    目的:调查南京市江宁百家湖社区学龄前儿童的双眼屈光状态及同时视,分析学龄前儿童屈光状态的分布、屈光不正的患病情况及同时视情况.方法:采用带状光检影镜,TSJ-IV型同视机在半暗室光线非散瞳下对南京市江宁百家湖社区7所幼儿园3~5岁儿童1 352例的双眼屈光状态及同时视进行检查,其中男孩728例,女孩624例,对检查结果按屈光状态检查及同时视检查分类,并分别统计不同年龄组的结果.结果:屈光状态检查中,学龄前儿童屈光不正率为13.35%,5岁~组屈光不正率高,但各年龄组无统计学差异(P=0.408).屈光不正眼中,3岁~、4岁~、5岁~年龄组远视、散光构成比有统计学差异(P=0.003),4岁~年龄组散光占比高于其他组.同时视检查发现视轴异常162例,占总人数12.01%.其中视轴向内偏斜角>+5°占96.30%,向外偏斜角>-5°占3.70%.3岁~、4岁~、5岁~年龄组视轴偏斜异常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3岁~组异常率高,视轴向内偏斜为主(P=0.001).视轴偏斜异常162例,屈光状态以正视为主,占81.48%(132/162),视轴偏斜异常的学龄前儿童屈光不正的患病率与视轴正常的儿童屈光不正的患病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125).结论:南京市江宁百家湖社区学龄前儿童屈光不正主要类型为散光和远视,双眼同时视检查异常以视轴向内偏斜为主.在半暗室光线下行非散瞳检影并同时行双眼同时视检查可作为幼儿园屈光状态及初级视功能检查的有效筛查手段.

  • 白内障术前清洁结膜囊方法的现况研究

    作者:许金凤;周希瑗;马华锋

    白内障是我国主要的致盲眼病,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是白内障患者复明的主要有效手段,细菌性眼内炎是其严重的并发症.目前,预防眼内炎主要依赖于抗生素的使用,而结膜囊的术前准备也受到越来越多术者的重视.本文就白内障术前结膜囊的准备现况进行总结分析,主要有以下两点:(1)术前结膜囊抗生素眼液的应用;(2)术前结膜囊的消毒、冲洗;在此,结膜囊冲洗液中提出使用温热生理盐水的观点.另外,已有术者提出术前睑板腺处理的必要性.

  • 我国原发性青光眼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作者:汪俊;崔巍

    青光眼是不可逆盲的主要病因.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以及诊疗手段的进步,青光眼的流行病学特点也在不断的变化.由于不同的青光眼诊断标准和分类系统可以导致不同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而流行病学的特征又指导着临床的干预措施.因此青光眼流行病学状况对青光眼的防治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就我国原发性青光眼流行病学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角膜移植排斥反应的发生及药物治疗进展

    作者:王梦;刘焰

    角膜移植排斥反应多年来一直是困扰角膜移植患者复明的首要问题,目前许多新型的免疫抑制剂已逐渐应用于临床,有望成为治疗角膜移植排斥反应的有效药物.本文主要对角膜移植术后免疫排斥反应的临床类型,发生的机制以及治疗移植排斥反应药物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 准分子激光矫正老视的研究进展

    作者:赵玉阳;李世洋

    老视是一种随着年龄增长而调节力逐渐下降的自然现象.目前老视的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因此多种手术方法用于改善老视眼的调节.其中准分子激光手术成为矫正老视一种重要方法,而且其安全性及有效性不断进步.本文就老视的发生机制、治疗方法以及准分子激光矫正老视的手术方式和切削模式进行综述.

  • 视神经萎缩的中医药治疗概况

    作者:刘莉;苏晓庆;燕振国

    视神经萎缩是一种由于各种病因所致视神经纤维传导功能产生障碍的视神经退行性改变,临床以视力减退和视乳头呈灰白或苍白为特征.本病属于中医学"青盲"的范畴.西医目前对该病治疗尚无理想药物及技术;中医采用中药与针刺等方法可使大多数患者视力有所改善.本文就中医药治疗本病进行综述.

  •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治疗探讨

    作者:范松涛;鞠波;李楠

    引起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的病因多达40余种,主要有视网膜中央动、静脉阻塞、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和眼部缺血综合征.在治疗上主要是阻止其继续进展,如果NVG继续发展将会导致视力丧失乃至失明.NVG的治疗主要包括对原发疾病的治疗、高眼压的控制和减少新生血管的生成.尽管多年来药物治疗和手术方式取得一定的进步,但仍然没有一种十分有效的治疗手段.

  • 眼眶骨折中眶下神经损伤和治疗的研究现状

    作者:刘璐;陈明;苏志彩;王梦

    眶下神经起源于上颌神经,经眶下裂进入眼眶,与眶下动脉一起走行于眶底的眶下沟和眶下管,于眶下孔出眶.此神经损伤多见于眶底骨折,而眶爆裂性骨折多发生于眶底,其发生率为85%.临床表现多为同侧下睑中部,鼻翼皮肤、上唇皮肤和黏膜的感觉异常.分析原因:(1)外伤直接或间接所致的神经周围组织水肿导致眶下管内压力升高,神经严重受压;(2)累及眶下管、眶下沟、眶下孔的眼眶骨折,骨折处可直接压迫神经导致损伤.针对眶下神经损伤的治疗,有保守治疗和手术两种方案.至于哪种更有优势,尚无定论.

    关键词: 眼眶骨折 眶下神经
  • Charles Bonnet综合征研究进展

    作者:侯言彬;张亚林

    Charles Bonnet综合征(CBS)的主要特征为发生于非精神异常患者的复杂性幻视,患病率约为0.4%~40%.其病因学尚不明确,临床特征亦复杂多样,目前尚无有效药物治疗.及时诊断、合理解释将有助于缓解患者情绪.治疗方案仍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文将近年来有关CBS的研究进行综述.

  • 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术后人工晶状体度数计算的研究进展

    作者:薛林平;沈政伟;王柏川;杨磊

    曾行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的白内障患者,人工晶状体(IOL)度数的计算一直是个难题,如按常规方法计算,结果会产生较大误差,主要是术后出现不同程度的远视.本文就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术后角膜屈光力的测算、人工晶状体计算公式选择、前房深度测量、眼轴测量等影响人工晶状体度数计算的多种因素及其解决方法做一综述.

  • 透热电凝和冷凝及光凝在视网膜脱离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杨珂;李敏

    封闭裂孔是视网膜脱离手术成功的关键.本文介绍透热电凝、冷凝及光凝在视网膜脱离手术中的应用.视网膜脱离复位术中用于封闭裂孔的方法不断改进,各有优缺点.

  • 原发性翼状胬肉发病机制和治疗新进展

    作者:李兆瑞;刘二华

    原发性翼状胬肉是常见的眼表疾病之一.关于它的发病机制尚未达成共识.近的研究发现翼状胬肉是一个增殖性而不是以变性为特征的病变,并与紫外线的照射有关.翼状胬肉的治疗目前还是以手术治疗为主,同时联合使用抗代谢类药物,近关于翼状胬肉的发病机制在分子及生化方面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也许能够发现更小创伤的治疗方法.

国际眼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3 04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