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内分泌腺及全身性疾病 > 高原医学杂志

高原医学

高原医学杂志

Journal of High Altitude Medicine 고원의학잡지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 青海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 青海省医学卫生学会联合办公室 中华医学高原医学分会
  • 影响因子: 0.23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007-3809
  • 国内刊号: 63-1019/R
  • 发行周期: 季刊
  • 邮发: 56-7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1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高原医学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青海
  • 主编: 吴天一
  • 类 别: 内分泌腺及全身性疾病
期刊荣誉:
  • PFNA-Ⅱ置入术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原地区老年人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比较

    作者:李志;沈晓钟;马建武

    目的:分析青海高原地区75岁以上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特点,比较采用闭合复位小切口PFNA-Ⅱ内固定置入术与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在治疗高原地区高龄(年龄>75岁)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指导临床术式的选择.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治疗的75岁以上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68例.将患者按手术方式分为A、B两组,A组采用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B组采用PFNA-Ⅱ置入术.分析两组病人在手术切口大小、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卧床时间、术后Harris评分等方面的差异.结果:68例患者,PFNA-Ⅱ置入组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及术中出血量明显优于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组(P<0.05),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组的卧床时间明显短于PFNA-Ⅱ置入组(P<0.05).两组的末次Harri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65例患者未出现并发症,其余3例中1例肺部感染予以抗炎对症治疗后治愈,2例术后发生切口脂肪液化,均经换药后愈合.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个月~36个月.PFNA-Ⅱ置入组患者均获骨性愈合,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组患者均未出现假体松动、感染、骨溶解、脱位.结论:PFNA-Ⅱ置入术与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原地区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前者在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方面优于后者;后者在卧床时间方面短于前者.PFNA-Ⅱ置入术是治疗高原地区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优先选择.

  • 青南地区结核分枝杆菌药敏结果分析

    作者:戴景涛;卓玛

    目的:了解高原地区(平均海拔3000m以上)结核分枝杆菌耐药菌谱特点,为改进结核病防治措施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4年-2016年在我院住院的140例痰结核菌培养阳性的青南地区(玉树、果洛、黄南河南县及泽库县)藏族患者,采用比例法对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链霉素、阿米卡星、左氧氟沙星、卡那霉素、卷曲霉素进行药敏实验,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140例结核菌培养阳性的患者中总体耐药率为65.71%;被检测的3种一线抗结核药物耐药率为异烟肼38.57%、利福平24.29%、乙胺丁醇18.57%;被检测的5种二线抗结核药物耐药率为链霉素31.43%、卷曲霉素25.71%、卡那霉素21.43%、左氧氟沙星15.71%、阿米卡星12.14%,广泛耐药率26.47%.结论:高海拔地区藏族结核病患者耐药率高于西宁市、格尔木市及全国平均水平,给当地结核病控制工作带来严峻挑战.

  • 依帕司他片联合丹参多酚酸盐、甲钴胺治疗西宁地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邹冬梅;李艳芳

    目的:观察应用依帕司他片联合丹参多酚酸盐、甲钴胺治疗高海拔地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科2015年1月一2015年11月诊治的140例DPN患者,抛硬币法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依帕司他片150mg分三次饭前口服,静脉滴注丹参多酚酸盐200mg,1次/日,甲钴胺注射液0.5mg入壶;对照组:静脉滴注丹参多酚酸盐200mg,1次/日,甲钴胺0.5mg,1次/日入壶,疗程3周.结果:DPN患者经过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皮肤交感反应、肢体运动神经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明显加快,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依帕司他片联合丹参多酚酸盐、甲钴胺治疗高海拔地区DPN,促进皮肤交感反应恢复,提高运动神经和感觉神经的传导速度,有效恢复损伤的神经功能.

  • 世居高原冠心病患者空腹血糖、果糖胺以及糖化血红蛋白联合检测的临床研究

    作者:邓勇;马晓峰;王红;周巍;周泉

    目的:探讨空腹血糖、果糖胺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世居高原人群冠心病的发病以及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入选于我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世居高原患者1035例,所有患者家族至少连续三代居住于高原地区.按照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和对照组.测定空腹血糖(FPG)、果糖胺(FMN)、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同时测定患者Gensini评分.再将冠心病组分为单纯冠心病组和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和急性心肌梗死组等亚组,分别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吸烟史、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组FPG、FMN、HbAlc水平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者吸烟史、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以及FPG、FMN、HbAlc水平升高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在冠心病组的亚组分析中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的FPG、FMN、HbAlc以及Gensini评分均高于单纯冠心病组(P<0.05);急性心肌梗死组的FPG、Gensini评分均高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组(P<0.05),但两组间FMN、HbAl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代谢异常与世居高原人群冠心病的发生以及严重程度明确相关,并且FPG、FMN、HbAlc升高可以作为世居高原人群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以及严重程度的预测因子;并且FPG、FMN、HbAlc联合检测,对急性心肌梗死应激状态下血糖升高的原因有重要的鉴别意义.

  • 高海拔地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贫血的机制探讨

    作者:赵俊

    目的:探讨高海拔地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贫血的发病机制.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呼吸内科收治的COPD合并贫血患者和COPD不伴贫血患者各37例.比较两组患者血常规、血气分析、肺功能等结果,完成6分钟步行试验(6MWT)和行走前后呼吸困难Borg指数评分.ELISA法检测两组患者外周血中白介素(IL)-6、IL-8、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的水平.结果:与COPD不伴贫血组患者相比,COPD合并贫血组患者6MWT步行距离减少,(347.8±51.7)mvs(403.2±60.4)m,P<0.05,而行走后Borg指数评分显著升高,(3.63±1.02) vs (2.79±0.94),P<0.05.COPD合并贫血组患者血清IL-6、TNF-α与EPO水平均显著高于非贫血组患者(P<0.05),且与Hb浓度呈负相关(r=-0.574、-0.513、-0.629,P<0.05).结论:贫血可影响COPD患者的肺功能和运动耐量,加重呼吸困难程度,其机制可能与COPD患者血清中IL-6、TNF-α等炎性因子水平异常升高以及EPO抵抗相关.

  • 高原地区不同民族健康体检妇女宫颈疾病的分析研究

    作者:张淑梅

    目的:研究高原地区不同民族健康体检妇女宫颈疾病的发病情况.方法:对青海大学附属医院健康体检的1 498例妇女,依年龄、民族、妊娠、宫颈病变进行分类观察.结果:30岁以前宫颈炎发病率高,(30~50)岁宫颈异常病变率高;汉族、回族、藏族三民族比较,藏族宫颈疾病发病率高,其次是回族.结论:加大对妇女健康体检必要性的宣传力度及性知识健康教育,使每个妇女能自觉到医疗机构进行筛查,是提高宫颈癌筛查率,降低宫颈癌死亡率的有力保障.

  • 中国河湟谷地进展期胃腺癌侵袭转移相关功能基因表达谱的筛选

    作者:于鹏杰;燕速;马玉滨;代曼;赵林娟;马颖才;马旭祥;白振忠;李斌

    目的:筛选中国河湟谷地进展期胃癌侵袭转移相关功能基因差异性表达谱.方法:随机抽取世居于中国河湟谷地的新发胃癌病例共90例,提取手术切除的胃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总RNA,反转录成cDNA并标记,并与肿瘤侵袭转移相关基因表达谱芯片杂交,经过扫描和数据分析,得出胃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差异性表达基因谱.结果:经胃癌组织和癌旁组织基因差异性表达谱比较分析,胃癌组织中与肿瘤侵袭转移相关基因差异性表达量>2倍的共有36个.其中,7个细胞黏附基因(CD44、CDH1、CTNNA1、FXYD5、PNN、RPSA及VEGFA)表达上调,细胞外基质蛋白COL4A2、SERPINE1表达上调,MMP10、MMP13及TIMP4表达下调,细胞周期调控基因MYC、NME1表达上调,细胞生长与增殖调控基因CTBP1、DENR、MDM2、MET、SET及SRC上调,而CCL7、HGF、KISS1R、RORB、SSTR2、TRPM1及TSHR下调,转录调控基因CHD4、EWSR1、FN1及SMAD2表达上调,此外,CTSK、CTSL1及METAP2表达上调,KISS1及THBS33下调.结论:胃腺癌侵袭转移相关功能基因差异性表达谱的筛选,为进一步研究中国河湟谷地进展期胃癌的分子机制确定了方向.

  • 低氧预处理与右美托咪定联合低氧预处理对大鼠海马中BDNF mRNA及血清S100B表达的影响

    作者:刘磊;拜承萍

    目的:本研究通过减压舱制作低氧模型,观察单纯低氧预处理以及右美托咪定联合低氧预处理对大鼠海马BDNF mRNA和血清S100B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低氧组、低氧预处理组、低氧预处理+右美托咪定组,每组12只.采用低压氧舱造模,低氧组:大鼠暴露于模拟海拔7000m低压氧舱(压力维持在39.8kPa)3h;低氧预处理组:大鼠反复暴露于模拟海拔4000m低压氧舱(每次压力为60.7kPa)3次,每次2小时,每次低氧间隔24小时,在后1次低氧后24小时,给予模拟海拔7000m低压氧舱3h.低氧预处理组+右美托咪定组:低氧预处理程序与上所述相同,但在各次低氧入舱前30min分别腹腔注射右美托咪定25μg/kg.造模成功后于出舱后的3h、24h两个时间点,提取海马组织与血清,采用RT-PCR方法检测海马BDNF mRNA表达的水平,采用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S100B蛋白的浓度,采用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在3h,三组的BDNF mRNA及血清S100B的表达水平均无显著性差异.在24h,低氧预处理组与低氧预处理+右美托咪定组的BDNF mRNA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低氧组(P<0.05).低氧组血清S100B水平明显增加,低氧预处理与低氧预处理+右美托咪定组血清S100B水平均显著降低,并且低氧预处理+右美托咪定组组血清S100B的水平低于低氧预处理组(P<0.05).结论:低氧预处理逆转了由严重低氧引起的BDNF的下调,抑制了血清S100B的升高,说明维持BDNF在神经元的表达及修复血脑屏障,可能是低氧预处理发挥保护效应的机制.

  • 循证护理在高海拔地区创伤失血性休克手术护理中的应用

    作者:马玉梅

    目的:探讨适合高海拔地区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救治术中的护理措施,降低手术护理风险,提高护理质量进而提高手术成功率.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间在我院急救中心手术室行急诊手术救治的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共62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传统组,干预组29例应用循证护理方法,传统组33例应用常规护理方法;收集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术毕临床资料(包括尿量、麻醉复苏时间、pH值、碱剩余及凝血酶原时间),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经过循证护理的29例高海拔地区创伤失血性休克的手术患者,与应用常规方法护理的33例传统组相比较,休克纠正快,并发症少,安全渡过手术期,提高了手术救治的成功率.结论:高海拔地区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手术救治中,应用循证护理是行之有效的护理方法.

  • 重危高原病患者转运中的护理体会

    作者:杨玲

    目的:总结沱沱河救治站重危高原病(AHAD)患者安全转运的护理措施和经验.方法:对我院2015年1月-2016年8月从沱沱河转运至格尔木医院的19例重症高原病(AHAD)患者转运中的护理干预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9例患者待病情稳定即紧急低转,途中经全程有效救护均安全转运至格尔木医院,无一例患者途中发生意外.结论:重危高原病患者应病情稳定后迅速积极低转,转运前充分的准备和预处理,转运中实施有效的救治和护理措施,是保障患者转运成功的关键.

  • 集束化管理在高原地区胸科患者围术期的应用

    作者:韩海香

    目的:探讨集束化管理在高原地区胸科患者围术期的应用.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6年12月我科手术的患者100例,按入院前后时间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传统护理,观察组应用集束化管理.观察两组患者掌握正确呼吸功能训练方法及咳嗽咳痰率、术后并发肺不张及肺部感染例数.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掌握正确的深呼吸训练方法、正确的咳嗽咳痰法、患者肺部并发症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束化管理能有效提高围术期呼吸道管理的护理质量,减少了肺部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护理质量.

  • 青海地区巨大腹壁缺损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

    作者:岳丽娟;胡毓

    目的:对青海地区巨大腹壁缺损的患者利用合成生物材料进行修补术,经围手术期准备及腹壁功能锻炼等护理干预效果进行总结.方法:对21例行腹壁切口疝或造口旁疝修补术患者术前予以详细评估、术前准备、进行束腹训练的腹壁功能锻炼、呼吸功能锻炼及肠道准备等护理干预.外科治疗采用“三明治”手术方法,术后密切观察呼吸情况,防止腹内压增加和切口感染.结果:本组病例无并发症发生,切口甲级愈合20例,乙级愈合1例,平均住院(11.6±5.1)天,随访(1~3)年,无1例复发.结论:术前准备、腹壁功能锻炼的护理干预是促进巨大腹壁缺损患者尽快康复,减少术后并发症和复发率的重要措施.

  • 西藏高原藏、汉民族代谢综合征患病率调查及比较

    作者:李奎;格桑罗布;杨夕霞;昌决;达娃次仁;古桑拉姆;张令军;仁丹;次旦罗布

    目的:研究西藏拉萨地区代谢综合征(MS)患病率在藏、汉民族中的差异.方法:按照2004年中华医学会推荐诊断标准(CDS)对健康体检人员的体重指数、血压、空腹血糖及血脂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调查共计7 730例,藏族5 478例,汉族2 252例.西藏地区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为8.1%,其中藏族为8.5%,汉族为7.1%,两民族间患病率比较存在差异(P<0.05).男性患病率大于女性(P<0.05).在代谢综合征的不同组分的患病率比较中,藏、汉民族间均存在差异(P<0.05).结论:西藏地区代谢综合征患病率较高,藏族高于汉族,男性高于女性,应采取有效措施防范代谢综合征的发生.

  • 高原环境下妊娠期女性血小板变化的机制探讨

    作者:解安霞

    探讨高原低氧环境下及妊娠期血液系统具有的高凝状态、易栓倾向与血小板的变化,认为高原环境下妊娠期女性血小板的变化表现为血小板的活化和血小板的减少,这种变化与血液的高凝状态有关.

  • 少见心包包虫病影像表现(附3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作者:庄振燕;孟莉

    目的:探讨心包包虫病的X线、CT影像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分析经X线、CT及手术证实的3例心包包虫病的影像学表现.结果:本组3例病例均为囊性包虫病,1例位于左心室后方及左侧,1例位于左心室上方,1例位于心包上隐窝,囊性包虫病在X线上可表现为软组织块影和钙化,在CT上可表现为囊型、完整的壁及钙化.结论:心包包虫病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影像学表现,结合临床可提高诊断准确率.

  • 高原地区双源CT血管造影在冠状动脉——肺动脉瘘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曹成瑛;祁国荣;陈红;王生元;罗焕

    目的:探讨高原地区双源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Duai-Source CT Coronary Angiography,DSCTCA)对冠状动脉-肺动脉瘘(Coronary-to-Pulmonary Fistul,CPF)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2665例高原地区DSCTCA,对检出的13例CPF影像特征及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检出CPF患者13例,检出率为0.49%,可见右冠状动脉、左主干、前降支、回旋支发出分支在肺动脉及肺动脉圆锥表面形成迂曲强化的血管网,连接到肺动脉瓣上主肺动脉,其中2例形成小动脉瘤.结论:CPF缺乏特征性临床症状,并且高原地区检出率高,DSCTCA可清晰显示这些异常血管,为临床治疗提供有价值的病理解剖信息.

  • 2006年-2015年《高原医学杂志》发文情况分析

    作者:沈晓玲

    目的:从文献计量学的角度了解《高原医学杂志》2006年-2015年的载文情况,以期对该刊作出综合评价,为今后加强组稿、提高办刊水平提供依据.方法:以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2006年-2015年《高原医学杂志》发表文献作为主要统计源.根据文献计量学的统计分析法,分别从载论文的基本情况、独著、合著情况、作者机构情况、地域分布情况以及基金论文情况的统计分析.结果:2006年-2015年《高原医学杂志》刊载论文1 066篇;共有作者3 452人,独著文献347篇,占文献总量的32.55%,合著率是67.69%;共有90个机构,外省机构33个;文献来源于10个省4个直辖市;共发表基金项目论文109篇,只占载文量的10.23%.结论:从文献计量学的角度证实《高原医学杂志》立足于高原医学,在全国大多数省市拥有一批作者,深受广大医疗卫生事业工作人员支持的质量水平较高的高原医学专业刊物.

高原医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2017 01 02 03 04
2016 01 02 03 04
2015 01 02 03 04
2014 01 02 03 04
2013 01 02 04
2012 01 02 03 04
2011 01 02 03 04
2010 01 02 03 04
2009 01 02 03 04
2008 01 02 03 04
2007 01 02 03 04
2006 01 02 03 04
2005 01 02 03 04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