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护理学杂志

护理学

护理学杂志

Journal of Nursing Science 호리학잡지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 影响因子: 2.06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1-4152
  • 国内刊号: 42-1154/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38-125
  • 曾用名: 护理学杂志(外科版);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 创刊时间: 198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护理学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湖北
  • 主编: 刘义兰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手术室护士手卫生知信行现状调查分析

    作者:张秀平;陆燕弟;任杰平

    目的 了解手术室护士对手卫生的认知、信念与行为,为改进手术室护士的手卫生状况提供依据.方法 自行设计手术室护士手卫生认知、信念与行为问卷,对70名手术室护士进行相关调查.同时现场观察护士的手卫生行为.结果 65.71%的护士熟悉洗手指征,只有20.0%的护士认为能在手卫生方面做同事的表率;97.14%的护士有信心提高手卫生的依从性;31.43%的护士接触患者后能积极洗手或使用快速手消毒剂.在现场调查中高风险的行为手卫生依从性高(86.36%),不同操作风险护士洗手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护士对手卫生信念较高,但认知与行为欠缺.应加强手卫生知识培训,督促指导护士的洗手行为,保障患者安全.

  • 咸宁市护理人员流动情况调查分析

    作者:赵晓秋

    目的 了解咸宁市护理人员流动情况,为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统计咸宁市22所县级以上公立医院2004~2008年调离护理岗位护理人员的年龄、学历、职称和招聘进院护理人员的学历结构情况.结果 2004~2008年咸宁市调离护理岗位护士占7.01%~9.42%;调离护理岗位护理人员中,学历以大专(56.13%~70.43%)为主、职称以主管护师(64.52%~73.53%)为主,年龄主要集中在25~40岁(83.87%~89.41%);招聘进院的护理人员以中专及以下学历为主,占53.93%~58.44%.结论 咸宁市县级以上公立医院调离护理岗位护士比例较高,以中坚力量为主,新招聘人员学历偏低.应采取有效措施稳定护理队伍,保持适度的人员流动.

  • 手术患者交接过程中护理过失的原因及对策

    作者:李群;何安洁;曾蕾蕾

    对手术室与病房交接过程中发生的46例护理过失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应强化安全意识教育,制定护士交接制度、患者转运制度,规范交接记录单等,增强科室间协调合作关系,保障患者安全.

  •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提高血标本检验分析前质量中的应用

    作者:董海静;丁海燕;杨玲

    目的 加强血标本检验分析前护理质量控制,提高血标本合格率.方法 成立科室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FMEA)小组,对缺陷血标本进行风险评估,通过执行分析,确定5项影响血标本质量的潜在失效因素为高风险因子,制定改进措施.结果 血标本缺陷率由3.021%下降到0.623%(P<0.01).5项影响血标本质量的潜在失效因素的风险优先指数(RPN值)由2 235降至424.结论 将FMEA模式应用于检验分析前血标本质量管理,可降低缺陷血标本发生率,提高血标本质量.

  • 护理人员对护理差错处理观点的质性研究

    作者:许娟;刘义兰;樊胜霞

    目的 了解护理人员对不同护理差错处理方式的态度,为建立"针对性非惩罚性"护理差错管理制度提供依据.方法 对10名护理人员进行深度访谈,将获得的资料运用Colaizzi分析法和合众法进行分析、整理,提炼主题.结果 提炼出不愿意主动上报护理差错,不赞同惩罚性处理,主张非惩罚性处理3个主题.结论 被访谈者不赞同护理差错惩罚性处理,认为建立非惩罚性护理差错管理系统,有望提高护理安全管理效果.

  •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管理手册的设计与应用

    作者:薛菊兰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管理重在做好预防、落实防护措施,对于不幸发生职业暴露者,则以预防用药和追踪监测为重心,及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降低职业暴露后发生职业感染的风险.但在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管理工作中发现,有部分医务人员对预防用药和追踪监测的依从性不高,导致此项管理混乱.鉴此,笔者设计了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管理手册(下称手册),以便科学规范管理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有效保障医院和暴露者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 腰腹部术后专用内裤的设计与应用

    作者:朱桂芳

    大手术患者术后带留置多根引流管[1].腰腹部术后患者一般都留置尿管及腰部或腹部创区引流管,患者术后常因伤口疼痛、引流管牵制及穿脱不便等原因而不能穿内裤,只能裸身盖被躺在床上.当医生为患者查体、护士为患者做护理时,患者常感到难为情,且容易受凉感冒.鉴此,我们设计制作了腰腹部术后专用内裤,患者穿着舒适、方便,便于引流,减轻疼痛,保护患者的隐私,介绍如下.

  • 分体可调式侧卧位固定架的制作与应用

    作者:俞华

    侧卧位因充分暴露手术野,便于手术操作[1],成为外科手术的常用体位.但麻醉状态下患者往往不能自行维持其稳定,常需使用手术床配件固定,以保护患者安全.我院脊柱矫形与关节置换手术较多,对侧卧位下骨盆的稳定性要求很高.我院手术室自制分体可调式侧卧位固定架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经247例脊柱侧弯前路矫形术,638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使用后,效果满意,介绍如下.

  • 肾上腺素用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皮下注射止血

    作者:秦金玉;李艾萍

    乳腺癌是中年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手术切除目前仍是主要的治疗方法.而乳腺癌改良根治手术切口范围大、出血量多,这不仅影响手术效果,而且关系到患者的手术预后.我科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切开皮肤前,沿切口皮下注射0.0003%~0.0005%盐酸肾上腺素止血,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 传统多头腹带的改进

    作者:邱红根;杨家英;陈丽华;严俊

    腹部手术后常使用腹带降低切口张力,减轻患者疼痛,减少术后渗血,促进切口愈合.目前临床使用的腹带大多是弹力腹带和传统的多头腹带.弹力腹带用布、松紧带、粘胶带做成,使用较方便,但易松动.传统多头腹带用布做成,能有效限制腹围,但缺乏弹性,舒适性差.我们对传统多头腹带进行了改进,2007年开始应用于临床,收到了满意的效果,介绍如下.

  • 神经内镜冲洗装置的制作

    作者:宋兰皊;杨美玲

    神经内镜下经单鼻孔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中,常用的内镜直径为4 mm[1].过小影响光照质量,过大影响操作空间.但目前国内使用的4 mm内镜无冲洗功能,而冲洗是保证术中持续清晰手术野重要的方法.因内镜视物的焦距近,加上内镜直接在组织与腔隙中穿行,镜头极易被血、雾气遮挡,使术者视线受影响.为了恢复视野的清晰,不得不暂时中断操作,将内镜和器械退出手术野,待镜头清洗清晰后重新进入手术野,如此反复,打断了手术的连贯性,延长了手术时间,同时内镜反复进出手术野也易损伤周围组织.

  •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重度压疮对减少护理工作量的作用

    作者:程翠年;张卉

    目的 探讨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Ⅲ、Ⅳ期压疮对临床护理工作量的影响.方法 将2009年5~11月收治的10例Ⅲ、Ⅳ期压疮患者设为对照组,2009年12月至2010年5月收治的10例Ⅲ、Ⅳ期压疮患者设为观察组.在清创处理后,观察组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对照组采用外科普通换药方法,比较两组疗效和护理工作量.结果 两组均显效,观察组所需护理工作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压疮可减少护理工作量,节省护理人力资源.

  • 胃肠减压患者两种雾化吸入频次雾化效果比较

    作者:朱海霞;曾萍;黎春芳;徐小梅

    目的 探讨胃肠减压患者在两种雾化吸入频次下的雾化效果.方法 对270例胃肠减压后患者(观察组)采用雾化吸入频次3次/d,并与雾化吸入频次2次/d的390例患者(对照组)进行雾化效果比较.结果 观察组非计划性拔管、不易排痰、口鼻黏膜红肿溃疡、不能耐受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对胃肠减压患者给予雾化吸入3次/d,可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降低非计划性拔管率,增加患者舒适度.

  • 气管切开后两种雾化吸入方式的效果观察

    作者:蒲红英;程文丽;王轶;何菊芳

    目的 探讨气管切开后一种较为理想的雾化吸入方式,提高湿化效果.方法 将40例气管切开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气道间断滴药加常规氧气雾化吸入法,观察组采用气道间断滴药加改良氧气雾化吸入法,比较两组湿化效果.结果 观察组气道出血、痰痂形成、肺部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每日吸痰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痰液成分测定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气管切开氧气雾化法能将雾化药液充分吸入气道,可降低痰液的粘稠度,提高气道湿化效果.

  • 三种PICC置管途径并发症的比较分析

    作者:丁东珅

    目的 观察经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三种不同途径PICC置管术后的常见并发症,寻找佳的穿刺途径.方法 对292例肿瘤患者PICC置管成功率及术后的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三种途径置管成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贵要静脉成功率相对较高;三种途径置管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机械性静脉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贵要静脉发生率相对较高.结论 三种途径置管各有优势,在穿刺过程中可根据患者的血管条件、操作难度、发生并发症后的处理措施是否简便易行等进行综合考虑穿刺途径.

  • 护理实习生岗前培训的调查与实施

    作者:谢建飞;丁四清;肖美莲;龚丽娜;胡漫辉;钟竹青

    目的 切实开展护生岗前培训,加强质量控制,提高教学效果.方法 培训前调研护生对培训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安排培训内容,并制订护理实习生岗前培训手册供全院护生参考.结果 99.3%的护生对培训满意;99.7%的护生认为岗前培训手册帮助非常大;与培训前比较,护生岗前培训知识掌握程度显著提高(P<0.01);岗前培训考试不合格率显著低于往届护生(P<0.05).结论 在全面调查评估的基础上开展规范化岗前培训,可提高教学效果.

  • 分解式教学法在口腔印模材料调拌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左素琴;于海洋

    目的 针对实习生口腔印模材料调拌方法随意性大、操作难以掌握的问题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方法 对47名护生(观察组)将传统的印模材料调拌法分解为若干步骤,根据各个步骤的技术要领,分别对护生加以专门训练,并与采用传统的印模材料调拌教学法的43名护生(对照组)进行7个操作步骤达标时间的比较.结果观察组7个操作步骤达标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分解式教学法循序渐进,有助于护生掌握印模材料调拌技术的操作要点、技巧,提高教学效果.

  • 本科护生实习期间爱与归属感的调查

    作者:阮艳玲;梁小琴

    目的 了解本科护生临床实习期间爱与归属感的获得情况,为提升本科护生实习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120 名本科护生进行爱与归属感满足情况调查.结果 本科护生从带教老师、患者及家属、科室及相关人员中获得爱与归属感评分分别为29.90、21.97、20.19.结论 本科护生从带教老师处获得的爱与归属感较高,从科室及相关人员处获得的爱与归属感较低.需针对薄弱环节重点干预.

  • 基于护理核心胜任力的外科护理课程改革

    作者:卢玉仙;徐益荣;高薇;孙静

    目的 开发基于护理核心胜任力的外科护理课程,培养高技能的应用型护理人才.方法 根据外科护士工作岗位,由课程专家、护理专家和教师商讨确定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应用于90名大专二年级护生(实验组),并与95名实施传统课程教学的护生(对照组)进行统一考核比较.结果 实验组护生理论考试成绩、临床综合技能成绩、护理核心胜任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基于培养护理核心胜任力的课程改革有助于提高护生职业能力,适应社会的需求.

  • 护理专业工学结合培养方案的构建与实施

    作者:张少羽

    目的 制定新的护理人才培养方案,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使培养的人才更加符合社会岗位需求.方法 对106名2005级护理学生采用"教、学、做"一体化项目课程、实施工学结合培养方案.结果 临床教师对2005级学生临床适应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及沟通能力的评价显著优于2004级学生(P<0.05,P<0.01).结论 工学结合的护理人才培养方案,突出了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使培养的人才更加符合岗位需求.

  • 临床路径在心脏外科护理实习带教中的应用

    作者:徐宝玲;苏洁;陈静;席睿;武菲菲;徐娴;蒲婷

    目的 探讨临床路径在心脏外科护生实习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提高实习质量,提升护生对教学的满意度.方法 将心脏外科实习的护生按入科时间随机分为实验组66人,对照组58人.实验组实施临床路径带教,分阶段制定并限期完成实习目标.对照组实施传统带教.结果 实验组护生出科考试成绩以及带教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对心脏外科护生实施临床路径带教可明确教学目标、规范教学流程,提高心脏外科护生的临床教学质量.

  • PACU和ICU序贯模式在ICU专科护士培训中的应用

    作者:田宝文;张强华;朱劲松;都继微;王静

    目的 设计并应用一种较为理想的ICU专科护士培训方式,提高ICU专科护士的培训效果.方法 将60名护士随机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0人,两组理论培训2周后,实验组先在麻醉后监测治疗室(PACU)学习2周后再过渡到ICU学习4周,对照组直接进入ICU 学习6周.在培训前和培训后分别对其进行理论和临床技能操作考试.结果 实验组培训后理论及临床技能测试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实验组学员综合能力满意度为89.3%,对照组为65.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ACU和ICU序贯培训模式可循序渐进,提高培训效果.

  • 护士跨国流动影响因素的现状

    作者:邹霞;马小琴

    介绍了护士跨国流动的现状,概括了护士跨国流动影响因素领域的研究方法,并从经济因素、专业因素、社会因素及个人因素方面对护士跨国流动的影响因素进行综述,以期对此领域有一个直观的了解,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 护患伙伴关系的发展以及对我国护理工作的启示

    作者:周妹;周兰姝

    就国外护患伙伴关系的产生、发展、概念、先决条件和特征,护患伙伴关系在护理上的应用进行综述,并将我国护患关系的现状与护患伙伴关系进行比较.提出护患伙伴关系中的一些观点在我国护理中已得到了体现,但不够系统、清晰和明确.引用护患伙伴关系这个理念,有助于推动护患关系的良性循环.

  • 老年关节炎患者疼痛自我管理行为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作者:龚桂兰;毛靖;李节

    综述老年关节炎患者疼痛自我管理的定义和意义、疼痛自我管理的评估量表、自我管理行为及其影响因素,为完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并为疼痛自我管理干预提供有效的依据.

  • 乳腺癌术后患肢康复保护吊带的设计与应用

    作者:侯晓群;张瑜

    设计制作乳腺癌术后患肢康复保护吊带并应用于乳腺癌术后患者,该吊带可将肘部托起保持功能体位,口袋可放置引流球,舒适方便,有利于患肢康复.

  • 负压封闭引流术在烧伤护理中的应用

    作者:吴芳;袁友荣;王晓燕

    对12例烧伤患者创面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12例术后引流均通畅,血性引流液4 d后逐渐减少,15 d后拆除引流,创面肉芽生长情况良好.提出加强负压引流的观察及护理,保持适当负压,及时处理阻塞、漏气等是其护理要点.

  • 系统化护理干预对人工肛门患者排便习惯的影响

    作者:罗芳;菅志远;戴全武

    目的 观察系统化护理干预对改善直肠癌术后人工肛门患者排便习惯的效果.方法 将76例患者按住院时间分为观察组(53例)和对照组(23例).观察组采用系统化护理干预,包括术前的心理护理和排便指导、术后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指导以及出院后的追踪护理指导;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结果 观察组对人工肛门心理上完全接受的时间为(2.3±0.8)个月,对照组为(6.6±1.9)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每日排便次数显著降低,携带肛门袋的情况和对护士的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人工肛门对其生活和工作的影响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采用系统化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直肠癌术后人工肛门患者的排便习惯,有助于提高其生活质量.

  • 嚼口香糖对学龄前患儿阑尾切除术后肠蠕动恢复的影响

    作者:杨惠

    目的 促进阑尾切除术后患儿肠蠕动的恢复.方法 将40例阑尾切除术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根据假饲原理,于术后8 h开始指导患儿嚼无糖口香糖,3次/d.结果 观察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 阑尾切除术后患儿咀嚼口香糖有助于肠功能尽早恢复.

  • 心脏移植患者预防术后感染认知及日常行为调查

    作者:张雅慧;金晓燕

    目的 了解心脏移植术后出院患者对预防感染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日常行为,为指导患者预防术后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53例心脏移植术后出院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心脏移植患者预防术后感染知识总分(56.89±13.16)分,45.28%患者得分低,文化程度是其主要影响因素;患者日常行为总分(75.81±12.18)分,7.55%行为差、54.72%行为一般;患者预防术后感染知识与日常行为呈正相关(P<0.01).结论 心脏移植患者预防术后感染知识和行为欠佳,应针对患者的文化程度加强预防感染知识教育,进一步提高日常行为水平,以降低术后感染.

  • 隐私保护内裤在下肢远端手术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作者:王琰;施兰兰;朱新宇;沈媛

    目的 术中合理遮挡患者身体隐私部位,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提高护理满意度.方法 设计制作隐私保护内裤并应用于100例下肢远端手术患者,调查患者和手术医生对术中身体隐私保护的看法和对使用隐私保护内裤的评价.结果 52.0%的患者对手术中需要暴露身体隐私部位非常在意或在意,66.0%的患者对手术中需要暴露身体隐私部位时有无关人员在场非常在意或在意;73.0%的患者对手术中需要暴露身体隐私部位时感到害羞和紧张担忧;69.0%的医生认为术中注意患者身体隐私保护非常重要或重要;100%的患者和医生对使用隐私保护内裤感到满意.结论 隐私保护内裤的制作和应用,切实起到了合理遮挡患者身体隐私部位的作用,提高了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 腔镜下甲状旁腺全切除加前臂移植手术的配合

    作者:宋春芳;李晓青;崔恒锋

    介绍13例腔镜下甲状旁腺全切加前臂移植手术的配合经验.提出做好术前访视及充足的术前准备,术中严格控制输液量,取出标本后及时送快速病理检查并保护好留存的甲状旁腺组织,密切配合腔镜手术是其配合要点.

  • 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家属心理健康状况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

    作者:邓先锋;田敏;张香兰;喻姣花

    目的 探讨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家属心理健康状况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为临床护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80例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家属进行调查.结果 除偏执因子外,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家属SCL-90其余各因子得分及总分显著高于国内常模(均P<0.01);其社会支持总分显著高于国内常模(P<0.01);症状自评量表总分与社会支持总分、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及对支持的利用度呈显著负相关(P<0.05,P<0.01).结论 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家属心理健康状况较差、社会支持情况良好,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状况密切相关.应充分评估和利用患者家属的社会支持,促进其身心健康.

  • 愈创膏联合干细胞移植治疗重度压疮的临床研究

    作者:王丽江;胡继军;程秀华;付京

    目的 探讨愈创膏联合干细胞移植治疗对重度压疮创面愈合及神经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取健康外伤患者30例手术中废弃的正常皮肤及皮下软组织作为对照组,将60例重度压疮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观察组应用愈创膏联合庆大霉素纱布常规换药,治疗组应用愈创膏联合脐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比较治疗组与观察组愈合时间,同时测定三组创面神经生长因子(NGF)含量.结果 治疗组创面愈合时间显著短于观察组(P<0.01).观察组与治疗组治疗前NGF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治疗后观察组与治疗组局部NGF含量显著升高,后期治疗6 d达到高峰,10 d逐步趋于正常,治疗组治疗后期3 d、6 d NGF含量显著高于观察组(均P<0.01).结论 愈创膏联合干细胞治疗可加速重度压疮创面的愈合,提高创面组织神经生长因子表达.

  • 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护理缺失现状及其原因调查

    作者:陈洪波;刘义兰;冯晓敏;叶宝霞;罗芳;程利;陈颖

    目的 了解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护理缺失的现状,探索其原因,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患者安全.方法 采用修正后的护理缺失问卷对594名三级甲等医院的临床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在护理缺失的项目中,14.81%~66.16%基础护理缺失,3.20%~23.91%护理干预缺失,14.14%~14.98%护理计划缺失,4.71%~11.95%护理评估缺失.而护理缺失的原因中,63.30%~98.48%为人力资源不足,73.74%~85.35%为物质资源不足,62.96%~83.16%为沟通交流不足.结论 护理缺失普遍存在,而导致这些护理缺失的原因也很多,护理管理者要高度重视护理缺失的问题,采取相应措施,避免或减少护理工作的缺失,以保证护理质量和患者安全.

  • 多功能特制病床在视网膜复位术后体位护理中的应用

    作者:张楚华;李贡辉;陈冰琼;吴鹏飞

    目的 减轻视网膜复位术后采用面向下体位患者的痛苦,延长体位维持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将360例视网膜复位术后需采用面向下体位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80例.对照组术后俯卧于普通病床头面部垫气垫圈.观察组俯卧于自制多功能特制病床,双眼、口鼻悬空于床孔,身体俯卧于高弹海绵床垫.结果 观察组一次维持卧位时间及一次睡眠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体位相关不适症状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多功能特制病床的使用可提高视网膜复位术后患者面向下体位时的舒适度,延长体位维持时间,减少并发症.

  • 选择性关闭镇痛泵对剖宫产术后患者排尿的影响

    作者:林莹;袁荃;孙慧

    目的 探讨选择性关闭镇痛泵预防剖宫产术后发生尿潴留的效果.方法 将800例剖宫产术后留置镇痛泵的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0例.观察组在拔除尿管的同时暂时关闭自控镇痛泵,待自主排尿后立即重新开放镇痛泵;对照组常规持续开放镇痛泵.结果 两组再次导尿率、拔管后首次自主排尿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两组术后疼痛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剖宫产术后拔除尿管的同时暂时关闭镇痛泵,有助于预防尿潴留的发生,且不影响产妇镇痛效果.

  • 双胎妊娠一胎晚期流产后继续妊娠保胎的护理

    作者:陈文丹

    对8例双胎妊娠一胎晚期流产孕妇,应用宫缩抑制剂、宫颈环扎术、促胎儿成熟度治疗,以尽量延长孕周,提高新生儿成活率.治疗过程中严密监测母胎情况,加强基础护理、心理护理、药物护理、便秘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结果 3例保胎失败,完全流产.5例成功保胎孕妇终止妊娠孕周为28+5~33+2周,2例行剖宫产,3例自然顺产分娩;出生时新生儿Apgar评分6~9分.出院随访半年,5例孕妇未出现危害母体的严重产科并发症,胎儿均成活,新生儿无严重后遗症发生.提出双胎妊娠一胎晚期流产后继续保胎可行且较安全,加强保胎治疗期间护理可保证妊娠顺利,减少产科并发症,获得满意妊娠结局.

  • 恒康正清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前肠道准备的对比研究

    作者:刘香;焦玉丽;曹文英;王冲;唐晋;王丽辉

    目的 探讨妇科腹腔镜术前肠道准备的有效方法.方法将166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组(53例)术前1 d 19:30口服恒康正清2盒,B组(56例)术前1 d 16:00服药2盒,C组(57例)分别于术前1 d 16:00和19:30各服药1盒.结果 三组肠道清洁效果及末次排便与清洁灌肠间隔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三种肠道准备方法各有利弊,需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方法.

  • 穴位按压腕带缓解术后恶心呕吐随机对照试验的Meta分析

    作者:周璇;王琦

    目的 评价穴位按压腕带作用于内关穴缓解成人术后恶心呕吐的效果.方法 检索MEDLINE、CNKI等数据库,纳入所有相关的随机对照试验(RCT),采用RevMan5.0分析数据.结果 共纳入9个RCT.相对于安慰剂对照组,试验组即穴位按压腕带作用于内关穴可以有效减少术后呕吐的发生率(RR=0.50,95%CI:0.37~0.66,P<0.01).而对于术后恶心的发生率,试验组和安慰剂对照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85,95%CI:0.72~1.00,P>0.05).结论 术后护理中应用穴位按压腕带作用于内关穴可以有效缓解术后呕吐,而缓解术后恶心作用不显著,需要今后的研究者进行更加可靠的RCT试验进一步研究和探讨.护理人员可以引进穴位按压腕带进行有效性和适用性的研究.

  • 烧伤ICU的护工强化管理

    作者:丁汉梅;吴红;邓晖

    目的 加强烧伤ICU护工管理,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方法 对烧伤ICU 7名护工加强医院感染相关知识培训,规范护工洗手流程、落实多药耐药菌感染患者的消毒隔离等行为管理.结果 实施前后床头柜、烧伤治疗仪的烤灯、病床标本细菌培养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重视对护工进行规范化管理是预防、减少烧伤ICU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

  • 围术期青光眼患者睡眠状况调查

    作者:陈琼瑶;周天天;周金梅;张银芹;张绍蓉

    目的 探讨影响围术期青光眼患者睡眠质量的相关因素与并发症的关系及护理对策.方法 采用睡眠状况自评量表和自行设计的影响围术期青光眼患者睡眠质量的原因调查表,对56例青光眼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围术期青光眼患者睡眠状况平均总分为30.6分,为中度睡眠障碍;影响围术期青光眼患者睡眠质量的前3位因素是:激素药物不良反应、心理因素和眼部疼痛;正常/轻度青光眼患者与中/重度睡眠障碍组青光眼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围术期青光眼患者睡眠质量不应忽视.减少术后应用激素的不良反应、使用镇痛镇静剂并配合心理治疗,有助于缓解围术期青光眼患者的睡眠障碍.

  • 汶川地震灾害远期康复现状引发的思考

    作者:刘祚燕;胡秀英;龙纳

    总结汶川地震后远期康复现状,指出灾后康复的长期性并分析其原因,回顾国外灾害护理的发展经验,提出我国护理人员可借鉴国外先进的康复方案及灾害护理经验,并结合中国国情,促进受灾者的康复,发展灾害护理学.

  • 老年前列腺增生患者睾丸切除姑息术后拔尿管时机的研究

    作者:许小青;杨林

    目的 探讨老年前列腺增生患者睾丸切除术后拔除尿管的适宜时机.方法 将96例睾丸切除术后留置尿管的前列腺增生患者按入院时间分为三组各32例,A组患者术后2~3 d或有尿路不适即拔除尿管,B组术后7 d拔除尿管,C组术后14 d拔除尿管,观察患者排尿情况.结果 A、B、C组患者拔除尿管后排尿成功率分别为15.62%、40.62%,81.25%,C组显著高于A、B组(均P<0.01).C组残余尿量显著低于A、B组(均P<0.01).结论 老年前列腺增生患者行睾丸切除术后14 d拔除尿管,可有效减少早期拔除尿管带来的排尿困难和复插尿管的痛苦,同时减少了尿道黏膜再次损伤.

  •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先天性异常肾合并结石患者并发症的护理

    作者:徐丽娟;江有琴;邓晓俊

    总结21例先天性异常肾合并结石患者行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经验.21例术后发生出血2例,结石残留5例,严重感染1例,尿外渗3例,经及时发现并予以积极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无一例因术后并发症而发生严重后果.提出术后大出血、结石残留、术后感染是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较常见的并发症,加强对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对提高手术成功率至关重要.

  • 老年前列腺增生症患者主观幸福感与自我护理能力及社会支持的相关性

    作者:李淑霞;李亚洁

    目的 了解老年前列腺增生症(BPH)患者主观幸福感与自我护理能力、社会支持的相关性,为实施针对性措施提高其幸福感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度量表(MUNSH)、自我护理能力问卷、社会支持量表对157例老年BPH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患者MUNSH得分(18.62±11.24)分;不同自我护理能力、社会支持患者MUNSH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MUNSH总分与自我护理能力、社会支持呈显著正相关(均P<0.05 ).结论 BPH患者主观幸福感欠佳,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和社会支持可提高其主观幸福感.

  • 膀胱扩大术治疗结核性膀胱挛缩患者的围术期护理

    作者:潘爱红;高红梅

    目的 总结结核性膀胱挛缩膀胱扩大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措施.方法 对11例结核性膀胱挛缩患者行膀胱扩大术,术前加强心理护理,建立24 h排尿记录卡,完善常规及特殊检查,做好肠道准备;术后加强病情监护,供给合理的饮食和充足的营养,加强基础护理、引流管的护理、膀胱排尿功能的训练及出院指导.结果 患者平均住院16.5 d,术后均未发生尿路感染、尿瘘、腹腔内和肠道并发症.随访6~18个月,患者尿频、尿急症状和尿流动力学指标均明显改善,未发生急迫性尿失禁.结论 加强围术期护理可以有效地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保证患者顺利康复,提高其生活质量.

  • 综合护理干预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患者恢复的影响

    作者:李霞;张会君;卢智泉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134例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各6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重点给予心理护理及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评价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干预组焦虑、抑郁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术后1个月,干预组患者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生活质量得分及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P<0.01),大尿流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患者的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护理学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