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护理学杂志

护理学

护理学杂志

Journal of Nursing Science 호리학잡지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 影响因子: 2.06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1-4152
  • 国内刊号: 42-1154/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38-125
  • 曾用名: 护理学杂志(外科版);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 创刊时间: 198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护理学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湖北
  • 主编: 刘义兰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手术室护士护理人文关怀现状的质性研究

    作者:李娜;周立

    目的 探讨手术室护士的护理关怀现状,为更好地开展手术室护理人文关怀,满足患者需求提供参考借鉴.方法 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选取上海市3所三级甲等医院10名手术室护理人员进行半结构、面对面深入访谈,运用Colaizzi内容分析法将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提炼主题.结果 共获得2个主题,即:手术室护理人文关怀体现在细节中、手术室护理关怀应从全期护理的角度出发.结论 手术室护士对手术中与患者安全有关的关键护理项目进行人文关怀的认知度较高,但在术前访视和术后随访阶段缺乏有效的护理关怀意识和内容.在今后的护理工作中,应加强对手术室护士手术全期护理关怀继续教育;同时,优化手术室护理人力资源配置,增进护理关怀内涵,实现手术患者的全期优质护理服务.

  • 新疆9所三级甲等医院手术室护理人力资源的调查分析

    作者:李莉;王梅新;唐春;刘锐;彭巧君

    目的 调查新疆三级甲等医院手术室护理人力资源现状,为手术室护理队伍建设和手术室专科护士培训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制问卷对新疆9所三级甲等医院手术室护理人力资源状况进行调查.结果 9所医院手术室台护比只有2所达到卫生部要求的标准.年轻护士比例过大,<31岁护士占72.6%,工龄<4年的护士占30.5%;无硕士学历;高级职称的护士占1.0%.被调查292位手术室护士中受过手术室专科培训的占78.4%.结论 新疆手术室护理人员配置不足,护理人员内部结构不合理,需完善手术室护士配置,培养护理骨干力量,优化手术室护理人员的年龄、学历、职称等方面结构.

  • 某综合医院门诊各时段人流量现状调查分析

    作者:何晓俐;陈可欣;黄秀荣;姜光瑶

    目的 了解门诊部各时段的人流量,以及患者的就诊时间规律,为医疗资源的科学安排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现场观察的方式,测定门诊现场当日挂号、办卡、现场预约挂号、取号以及各候诊区的人流量,共观察5日.结果 当日挂号患者每日高峰值集中于7:20、9:40~11:20,高118例次.现场办卡排队高峰在9:40~11:40,15:00~16:00.结论 针对各窗口排队的现象和规律,简化门诊就诊流程,合理调整优质资源,才能减少患者排队、门诊空间拥挤现象,解决患者看病难的问题,提高患者满意度.

  • 巧除氧气湿化瓶的污垢与水斑

    作者:严喜枝;聂亚琴

    氧疗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护理技术及抢救的治疗手段.氧气湿化瓶是氧疗的必备装置,可以防止干燥氧气对呼吸道黏膜的刺激与损伤,增加患者氧疗的安全性与舒适度,而氧气湿化瓶细菌污染也成为了医院感染的潜在传染源[1].临床使用的氧气湿化瓶因长时间反复使用,其内壁容易形成污垢,湿化瓶干燥后大部分留有水斑印迹.我院于2011年7月开始对临床科室的氧气湿化瓶实施集中管理,在实际操作中发现,用食醋浸泡加纯化水漂洗可有效防止湿化瓶干燥后的水斑现象,现介绍如下.

  • 引流袋悬挂固定器的设计与应用

    作者:张岩;刘晓丽;林丽萍;刘予红;付艳霞

    恶性胸腔积液多为肿瘤进展所致,是晚期恶性肿瘤的常见并发症[1].目前临床多采用中心静脉导管胸腔内置管引流及治疗胸腔积液[2].对于长期带引流瓶患者,其活动常受到限制.为此我们设计制作了一种引流袋悬挂固定器,用于胸腔闭式引流患者活动时引流瓶的固定,效果较好,介绍如下.

  • 选择式换药记录单的改进与应用

    作者:施萍

    外科换药具有一定的连续性,需要对患者的伤口进行连续观察,根据伤口的愈合情况调整外敷、清洗的药液,以促进伤口早期愈合.但是换药室工作人员往往由于轮休、节假日等情况不可能每日在岗,或者患者换药不可能每次都会遇到同一名护士,以致患者伤口的观察和治疗缺乏连续性,护士缺乏对前一次换药情况的了解.传统的换药单只简单记录了患者的姓名、年龄、换药的次数,没有换药相关信息的描述.为此,笔者将传统的换药记录单进行了改进,设计了一种选择式换药记录单,经过2011年5月至2012年3月在门诊换药室使用890例次,效果满意.

  • 一次性腰硬联合麻醉包外包装袋的再利用

    作者:李岚;薛静

    在手术室日常工作中,一次性腰硬联合麻醉包开封使用后,其外包装袋常被当作医疗垃圾丢弃.我科将外包装袋收集后再利用,介绍如下.1 方法收集一次性腰硬联合麻醉包外包装袋备用,外包装袋40 cm×25 cm,上侧开口,开口处有宽1 cm双面胶粘贴.①设备脚踏开关套.将一次性腰硬联合麻醉包外包装袋套在腹腔镜、关节镜、膀胱镜等脚踏开关上,用原有包装口的双面胶粘贴,既防水、绝缘,又保持脚踏开关不被水渍、血渍污染.

  • 集尿袋床单夹用于头颈外科伤口负压引流球的固定

    作者:李晶

    头颈外科术后患者,一般都会放置一根或多根伤口引流管,并连接负压引流球.传统的固定方法是先将引出体腔的管道用胶布或缝线固定在皮肤上,然后用别针将软管远端固定于患者床单上[1].此固定方法的缺陷是易发生脱管及扎伤患者.鉴此,我科于2011年6月开始应用一次性集尿袋上自带的床单夹联合患者上衣固定头颈外科伤口负压引流球,效果较好,介绍如下.

  • 制作不锈钢带漏孔分隔器用于纱布清点

    作者:陈珍梅

    纱布清点是手术室护士较为繁琐的工作之一,尤其是较复杂或者是手术时间长、纱布用量多的手术,清点纱布费时费力,即使反复清点仍不易点清,给护士增加了工作量及心理负担;此外,清点时需将纱布放置在污物盆内或地面上,易造成手术间地面污染.为解决这个问题,2011年8月,笔者根据手术室所使用的铝制纱布清点盆进行改良设计,现介绍如下.

  • 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引流管防脱接头的制作

    作者:王好;戴欣钰;赵义萍;赵艳梅;卢会玲;朱晓晨

    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Cholangial Drainage,PTCD)是针对原因不明的梗阻性黄疸的诊断和治疗方法之一.而PTCD引流管由于管口内径较细,与一次性引流袋接口不配套.在临床护理中,通常将消毒后的止血带一端连接PTCD引流管口,一端连接于引流袋接口,但止血带较软容易打折、弯曲,并且连接处容易滑脱,给临床护理带来不便.为此,笔者研制了一种PTCD引流管防脱接头,介绍如下.

  • 手术室一次性物品分管检查记录表的设计与应用

    作者:李莲英;左育涛;刘燕梅

    手术室一次性物品品种繁多,而各种品种型号也较多,要确保每种物品包装完好,并在有效期之内使用,必须依靠灵活、高效、规范、实用、可行的管理措施作保障.为妥善管理手术室一次性物品,笔者于2011年设计一次性物品分管检查记录表,经手术室应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介绍如下.

  • 基于工作过程的外科护理项目化教学研究

    作者:徐艳;黄拥军;金松洋;赵彦忠

    目的 探讨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应用于高职护理专业外科护理课程中的效果.方法 将2009级高职护理专业两个班随机分为实验班(60人)和对照班(60人).实验班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外科护理项目化教学,对照班采用传统模式教学.结果 两班理论、操作考核成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95.00%护生对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教学模式持肯定态度.结论 在外科护理课程中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理论联系实践,提高护生的综合素质,缩小教学和临床的距离.

  • 行为锚定法用于临床带教老师教学能力评价的研究

    作者:王曙红;王国妃;曾纯;夏晓晨;钟平

    目的 运用行为锚定法了解临床护理带教老师的能力情况,为医院选拔合格的带教老师提供参考.方法 随机抽取临床实习护生400人,采用自制临床护理带教老师三维四等行为锚定等级评价问卷对400名带教老师的能力进行评估.结果 带教老师教学能力总分30.78±6.15,得分低的2个条目是专业知识(2.82±0.93)与教学方法(2.74±0.91);护生接触带教老师的时间不同,其对老师的能力评价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行为锚定法可准确、客观地评价临床带教老师的教学能力.临床带教老师的综合能力处于中上水平,能较好地承担护理实习生的带教任务,但专业知识、教学方法等方面仍需要加强.

  • 造口专业护理研究生培养模式的专家调查研究

    作者:武佩佩;李秋洁;郭杰;洪素

    目的 构建造口专业护理研究生的培养模式,提高其培养质量.方法 采用Delphi法对22名专家就造口专业护理研究生的课程设置、实践时间及导师组设置进行2轮函询.结果 确定的培养模式中理论课程34门;临床实践时间设置中45.45%的专家认为应在1.0~1.5年;导师组设置中45.45%的专家选择双师型导师,其余专家选择护理硕士导师、医学硕士导师和临床资深护师.结论 专家对确定的培养模式协调性较高,可为今后造口专业学位护理研究生的培养提供参考依据.

  • 养老院老年人发生尿失禁的危险因素研究进展

    作者:张平;王秀华

    介绍国内外养老院老年人发生尿失禁的现状,总结了这类人群发生尿失禁的危险因素,并针对这些危险因素提出相关应对策略.提出关注养老院尿失禁患者的生活现状,加强养老院护理人员的专业培训,实现我国的健康老龄化,对促进我国老年卫生保健事业的发展有着重大的战略意义.

  • 患者疼痛教育的研究进展

    作者:孙静;许勤;陈华琴

    疼痛是目前困扰医务人员及患者的一个重要临床问题,对患者实行疼痛教育是解决疼痛的有效方法之一.从国内外对患者开展疼痛教育的现状,患者目前疼痛知识、态度和行为,疼痛教育取得的成效几方面综述了患者疼痛教育的研究进展.

  • 奥马哈系统在护理研究中的应用

    作者:吴倩;范琳琳;徐旭娟

    阐述了奥马哈系统的基本框架、系统模型、实施步骤,以及该系统在护理研究中的应用进展.提出奥马哈系统在指导临床护理实践、规范护理记录、促进信息管理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护理研究者可尝试运用奥马哈系统解决不同的护理问题.

  • 膝关节镜术后不同冰敷时间的疗效对比分析

    作者:焦华琳;杨京春

    目的 探讨半月板损伤及膝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行膝关节镜术后适宜的冰敷时间.方法 将122例半月板损伤患者及81例膝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根据住院尾号单双数分别随机分为术后冰敷24 h组及冰敷72 h组(半月板损伤A、B组与膝前交叉韧带损伤C、D组).分别于术后冰敷24 h及72 h组.术后24~72 h观察、比较两组患膝肿胀和疼痛情况.结果 半月板损伤A、B组术后疼痛评分及肿胀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膝前交叉韧带损伤C、D两组比较,术后72 h疼痛评分,术后48 h及72 h肿胀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半月板损伤患者给予持续冰敷24 h,膝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持续冰敷72 h较适宜.在膝关节镜术后临床护理中,可根据不同病种,制定不同时间的冰敷计划.

  • 主动脉弓离断合并心内畸形婴儿的围术期护理

    作者:李燕君;汪文诤;刘菊;王慧华

    对11例主动脉弓离断合并心内畸形患儿行主动脉弓重建及心内畸形修补术.术前改善心功能,维持内环境稳定,保持动脉导管开放;术后密切监测上下肢血压、心率、中心静脉压、尿量及引流量等,调整出入量速度,维持循环稳定,加强呼吸道管理,严密观察呼吸道狭窄征兆,防治肺高压危象,定期行血气分析,维持内环境稳定,保持伤口干燥,预防局部感染.结果 10例存活,1例因低心排死亡.提出主动脉弓离断合并心内畸形婴儿病情重,Ⅰ期手术矫治创伤大,需给予细致的围术期护理,以促进患儿康复.

  • 直肠癌术后患者造口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

    作者:王淑红;丁世娟;王岩

    对36例直肠癌患者行Miles根治切除术,术后发生粪水性皮炎2例,造口水肿2例,造口黏膜分离1例,经治疗均康复出院.提出术后重视造瘘口护理、严密观察造口并发症、正确的造口护理和器材选择、详细的出院指导,可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 蜂蜇伤致多器官功能障碍患者的抢救与护理

    作者:曾珠;李学惠;陈静;田丹

    对12例毒蜂蜇伤致多器官功能损害患者及时进行局部疼痛、红肿的处理并尽快中和、清除体内毒素,采取血液净化治疗,监测全身脏器功能,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同时严格管理,预防感染,并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结果 12例患者住院治疗6~22 d,治愈11例,显效1例.提出蜂蜇伤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可造成严重后果,护理上要加强脑、肝、肾、肺等脏器功能的监测,及时了解病情变化,防止更多的脏器受累.

  • 全程无缝隙护理模式在胶质瘤术后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任琳;任学芳;郎黎薇;殷志雯

    目的 探讨全程无缝隙护理模式在胶质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手术联合放化疗的Ⅲ、Ⅳ级胶质瘤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胶质瘤手术及放化疗护理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全程无缝隙的模式护理,即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于患者放化疗期间发放专病健康教育手册、建立电话短信平台、上门访视、举办病友沙龙等.分别于放疗、化疗疗程结束时测定两组患者的癌因性疲乏与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癌因性疲乏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全程无缝隙护理模式有助于缓解胶质瘤患者在放化疗期间的身心疲劳,提高其生活质量.

  • 多次急诊就诊老年患者的家属需求调查分析

    作者:高玲;徐奕旻;薄惠云

    目的 了解多次急诊就诊老年患者家属的需求现状,更好地推进急诊优质护理服务.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急诊家属需求问卷对101名多次急诊就诊的老年患者家属进行调查.结果 家属的需求依次为确保患者安全(85.58%),自身舒适(81.93%),获得健康教育(80.14%),获得关心与支持(77.62%).结论 护士应给予家属特殊关注,主动进行心理护理,有针对性地进行健康教育,并指导其关注自身健康,帮助其提高健康意识.

  • 1例先天性胸外心合并右室双出口患者的围术期护理

    作者:徐芬

    对1例经右室双出口并行胸外心矫治术患者实施心理护理、术前准备、术后护理等,重点介绍术后维持循环稳定,改善心功能、延长呼吸机辅助时间、全身支持疗法、预防并发症发生、避免心脏压迫等护理,结果心功能恢复良好.提出确保血流动力学稳定是患者安然渡过围术期的基础;延长呼吸机辅助时间,密切观测平均动脉压和动脉血氧分压,以顺利拔管是围术期的护理重点.

  • Orem自护理论在膀胱肿瘤电切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

    作者:乔够梅;白玫;杏玲芝

    目的 探讨Orem自护理论在膀胱肿瘤电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20例膀胱肿瘤电切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将Orem自护理论模式贯穿于常规护理的全过程.结果 观察组患者住院日、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对疾病知识知晓率及患者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Orem自护理论应用于膀胱肿瘤电切患者护理中,可增强自我护理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提高患者知识的知晓率及患者的满意度.

  • 腹腔镜下袖状胃切除加十二指肠空肠短路术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个案管理

    作者:张莉萍;戴晓冬;杨宁琍;梁辉

    目的 探索个案管理模式应用于腹腔镜下袖状胃切除加十二指肠空肠短路术治疗正常体质量2型糖尿病患者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针对5例行腹腔镜下袖状胃切除加十二指肠空肠短路术的正常体质量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个案管理模式,由个案管理师执行全程围术期护理.结果 采用个案管理模式进行围术期护理,5例患者均无并发症发生,出院时体质量平均下降2 kg,停用降糖药物,术后1个月随访,脱离降糖药物,效果理想.结论 个案管理模式为多专科的临床照护系统,完善了全程护理干预体系,更加规范了此类手术的护理.

  • 手术护理点评的实施与效果

    作者:胡翠莲

    目的 提高手术室护士的风险防范能力,提高手术配合的准确性和医生满意度.方法 对高风险手术、急危重症手术、新手术者及投入新设备的手术等,在术后第1天晨会上回顾性点评,及时报告问题,解决问题,指导工作;对当天特殊手术提出重点注意内容,作前瞻性处理.结果 实行手术护理点评2年来共记录各类条目228条,其中,整改条目72条,急待解决条目13条,容易出错条目32条,手术医师手术习惯65条;手术配合满意率从2010年2月的93.0%上升到2012年2月的98.9%;55.6%护士被手术医生提名为满意的护士.结论 手术护理点评能增强护士的风险意识和主动工作的信心,强化科室管理,提高工作效率,杜绝重复错误,降低护理缺陷风险.

  • 学龄前期手术患儿的术前访视与干预模式探讨

    作者:郭媛媛

    目的 探讨学龄前期手术患儿适宜的访视和术前干预模式.方法 选取200例3~6岁择期手术患儿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术前1 d手术访视,进入手术室后立即开始实施麻醉;观察组术前5 d开始每天访视,通过游戏、图片等介绍手术室环境及麻醉前配合等方法,术前静脉穿刺采用无痛措施等.分别取术前1 d、术前30 min、麻醉前测量患儿的心率、呼吸、动脉压.结果 两组不同时间心率、呼吸、动脉压比较,干预主效应均P<0.05.结论 对学龄前期手术患儿行5 d访视和综合术前干预有助于密切患儿与手术室护士的关系,维持其生命体征平稳,保证手术安全.

  • 内镜辅助下经高位颈前咽后入路治疗寰枢椎脱位的手术配合

    作者:夏丽霞;赵体玉;陈红

    目的 探讨内镜辅助下经高位颈前咽后入路治疗寰枢椎脱位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 对19例寰枢椎脱位患者采用内镜辅助下经高位颈前咽后入路完成前路松解复位手术,同时Ⅰ期行后路固定植骨融合术.结果 19例患者均获得解剖复位,随访6~24个月,均获得骨性融合,术中出现硬脊膜破裂1例,经硬脑膜补片修补及生物蛋白凝胶封堵,术后腰椎蛛网膜下腔置管引流1周后治愈,末次随访时,无一例患者发生感染及内固定松动.结论 内镜辅助经高位颈前咽后入路是治疗寰枢椎脱位的安全、有效、微创的方法,充分的术前准备,严密的术中配合,精心的术后护理,可以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成功率.

  • 术前预保温对胃癌根治术患者术中体温变化的影响

    作者:李胜云;赵丽丽;李正伟

    目的 探讨术前预保温模式对胃癌根治术患者围手术期核心体温的影响.方法 选取全麻下行择期胃癌根治术患者90例,随机分为术前预保温组、术中保温组和常规保温组,每组30例.术前预保温组患者在术前30 min至手术结束给予强制充气加温毯加温;术中保温组患者进入手术室至麻醉开始给予单层棉被,麻醉开始至手术结束使用强制充气加温毯保温;常规保温组患者从术前入室至手术结束给予常规单层棉被保温处理.记录患者入室时、麻醉时、手术开始时、手术开始后每30分钟以及手术结束时的鼓膜温度.结果 三组不同时间点鼓膜温度比较,干预主效应、时间主效应、交互效应均P<0.01;三组低体温及寒战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术前预保温模式有助于保持胃癌根治术患者术中体温相对稳定,有效避免围手术期低体温和术后寒战的发生率.

  • 改良半坐卧位在胸交感神经链切断术中的应用

    作者:张群秀;周海宁;吴瑜玉;黄雪莲;郑小金

    目的 改进胸腔镜下胸交感神经链切断术体位摆放的方法,大限度提高患者的安全性和舒适性.方法 将30例手汗症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传统组与改良组各15例.传统组采用常规方法摆放90°侧卧位,一侧手术完毕摆平患者后再安置对侧90°侧卧位.改良组采用头背部垫海绵垫并摇高床头约30°~45°的半坐卧位,术中根据手术需要分别摇床向手术部位对侧倾斜30°.结果 改良组体位摆置时间、总手术时间显著短于传统组(均P<0.01);改良组术中不需调整气管导管位置,医生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改良半坐卧位可缩短体位摆置时间,增加患者的舒适度,提高手术护理质量.

  • 应用一件式尿路造口袋收集产妇乳瘘渗液

    作者:熊书华

    乳瘘是指乳腺急性感染,成脓后或自行破溃,或经切开引流,脓液淋漓的现象.哺乳期患者可见乳汁从创面流出,敷料极易被渗液及乳汁污染,加重患者和家属的负担.笔者将一件式尿路造口袋用于收集渗液及乳汁,效果满意,介绍如下.

  • 留置针封管时预防血液返流方法介绍

    作者:王书瑶;童奥;马小艳

    对长期静脉输液治疗的患者,静脉留置针的使用能够减少患者因反复穿刺造成的痛苦,保护静脉血管,并减轻护士工作量.在临床实践中经常出现封管后血液返流而导致堵管现象,为避免此种情况发生,笔者采用边推注边关闭夹子的方法封管,效果较好,具体方法介绍如下.

  • 一次性听诊器隔离巾的制作与应用

    作者:张昱

    听诊器是临床上常用的诊疗工具.由于听诊器接触患者皮肤的膜片听头部分是金属材质,听诊时,患者感觉冰凉不适,且临床使用听诊器未做到一人一消毒,存在交叉感染现象.鉴此,我科用一次性治疗巾制作成听诊器隔离巾,使用效果良好,介绍如下.

  • 初始学历为专科的护理硕士研究生心理体验的质性研究

    作者:张洋;李莎莎

    目的 探讨护理硕士研究生基于初始学历为专科这一问题而引发的心理体验,为护理研究生教育者与管理者制定有效的心理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13名初始学历为专科的护理硕士研究生进行深入访谈,采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进行整理分析,提炼主题.结果 护理硕士研究生基于初始学历为专科这一问题而引发的心理体验,共提炼出7个主题,主要涉及认知体验、情绪体验2个层面.结论 护理教育者与管理者应针对初始学历为专科的护理研究生所涉及的一系列不良心理体验,采取有效措施以促进其身心健康.

  • 综合心理干预对外伤患者心理健康及肾上腺皮质功能的影响

    作者:金彩霞;王丽娟;杨奎芳;陈丽丽;王晓芳

    目的 探讨早期心理干预对外伤患者负性情绪、血清游离皮质醇的影响.方法 将63例外伤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33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综合心理干预,包括心理教育、认知重构等.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均检测血清游离皮质醇水平,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对其进行心理测评.结果 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焦虑、抑郁得分及血清游离皮质醇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综合心理干预可以改善外伤患者早期焦虑、抑郁负性情绪,降低血清皮质醇水平,促进身心康复.

  • 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心理一致感水平调查分析

    作者:张静;马小琴

    目的 了解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心理一致感水平,为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疾病相关资料调查表和心理一致感量表对300例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患者心理一致感平均得分为(68.02±9.43)分;男性得分显著高于女性,患者的心理一致感水平与其家庭人均月收入、造口自理水平、造口知识水平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 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心理一致感水平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女性、收入低、造口知识缺乏的患者应成为干预的重点.

  • 综合性心理干预对产前筛查高风险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

    作者:雷桔红;张礼婕;王苏梅;潘映红;唐先颖

    目的 探讨综合性心理干预措施对产前筛查高风险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将300例产前筛查高风险孕妇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150例.对照组孕妇于产科优生咨询门诊常规就诊、进行羊水穿刺的预约与实施;干预组孕妇在此基础上由专职人员在羊水穿刺前、中、后及整个孕期进行认知、支持等综合性的心理干预.结果 干预组产前诊断率、分娩期并发症发生率及妊娠结局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综合性心理干预可提高产前诊断率、减少产前筛查高风险孕妇分娩期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社会因素引产手术的发生,提高产前诊断质量及安全性.

  • 食管癌术后化疗患者症状困扰与焦虑抑郁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吴晓丹;张美芬;张俊娥;蒋超南;袁秀红;阳霞

    目的 探讨食管癌术后化疗患者的症状困扰、生活受干扰程度及焦虑抑郁程度,并探讨前二者与焦虑抑郁的相关关系.方法 采用M.D.Anderson症状调查量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对84例食管癌术后化疗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患者的症状困扰及生活受干扰评分分别为3.18、2.81分,前者与其焦虑呈正相关,后者与焦虑、抑郁呈正相关(均P<0.01);患者的主要症状为脱发、胃口差、体质量减轻、反流等.结论 食管癌术后化疗患者普遍存在症状困扰,且症状困扰与焦虑抑郁相互影响.护理人员在缓解患者躯体症状的同时应关注其心理状况,指导其合理宣泄情绪.

  • 舒康博G水凝胶敷料用于丹毒换药效果观察

    作者:吴育云;霍世英;支晨;王素玲;任俊;吴妮

    目的 探讨舒康博G水凝胶敷料用于丹毒换药的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 将36例丹毒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8例,对照组予50%硫酸镁溶液湿敷患处,观察组予舒康博G水凝胶外敷患处.结果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康博G水凝胶敷料用于丹毒换药效果好.

  • 小剂量地塞米松雾化缓解胃肠道术后咽部不适

    作者:黎国萍;何宁宁

    目的 观察小剂量地塞米松联合沐舒坦雾化吸入缓解胃肠道术后留置胃管致咽部不适的效果.方法 将90例胃肠手术后留置胃管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沐舒坦30 mg+生理盐水5 mL,小剂量组地塞米松2.5 mg+沐舒坦30 mg+生理盐水5 mL,大剂量组地塞米松5 mg+沐舒坦30 mg+生理盐水5 mL雾化吸入.比较三组患者术后咽部疼痛感程度.结果 大剂量组和小剂量组术后留置胃管期间咽部不适表情图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地塞米松联合沐舒坦雾化吸入缓解胃肠道术后留置胃管所致的咽部疼痛有显著疗效,小剂量地塞米松可作为胃肠道术后雾化吸入有效安全的药物使用.

  • 外周静脉留置针透明敷贴固定方法的探讨

    作者:纪翠红

    目的 探讨外周静脉留置针透明敷贴的佳固定方法.方法 将120例接受留置针输液的患者随机分为A、B、C、D四组,分别将透明敷贴采取张力粘贴+塑形、张力粘贴+不塑形、无张力粘贴+塑形及无张力粘贴+不塑形固定外周静脉留置针.结果 四组敷贴更换时间、留置针留置时间及患者舒适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C组显著优于其他组.结论 透明敷料固定手法选用无张力粘帖+塑形,能延长敷贴的更换时间和留置针的更换时间、提高患者舒适度.

  • 常压氧疗持续不同时间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作者:刘盎;隋树杰;周晓辰;张倩

    目的 观察常压氧疗(NBO)持续不同时间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 将7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NBO 3 h组、6 h组、9 h组、12 h组、24 h组各10只.假手术组只结扎颈总动脉和颈外动脉,其余各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线栓法建立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NBO各组分别采用NBO持续3 h、6 h、9 h、12 h、24 h.再灌注24 h时进行神经功能缺陷评分,测定脑梗死体积,检测缺血侧脑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丙二醛、肿瘤坏死因子-α含量.结果 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NBO 3 h、6 h组神经功能缺陷评分和肿瘤坏死因子-α含量显著减低(均P<0.05),NBO 3 h、6 h、9 h组脑梗死体积显著降低(均P<0.05),持续6 h尤为明显;NBO 3 h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升高,丙二醛含量显著降低(均P<0.05),NBO 6 h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而NBO持续9~24 h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降低,丙二醛含量显著增加(均P<0.05).结论 NBO持续3~6 h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神经保护作用,能减小梗死体积,不增加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

  • 结构化电子病历在压疮管理中的应用

    作者:魏苏艳;王晓凤

    目的 探讨压疮监控科学化、规范化的有效方法.方法 制定压疮电子病历结构化模板,完成压疮表格结构化,制定相应的操作流程、上报流程及使用专项制度和相关管理规定,通过试点后在全院推广实施.结果 结构化电子病历在压疮管理中规范运行.结论 结构化电子病历应用于压疮管理体现出操作、质控的便捷性,数据统计的便捷性及准确性.

  • 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在PICC拔管过程中的应用

    作者:于乐静;申殿秋

    目的 通过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FMEA)探讨在PICC拔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预防并发症的方法.方法 成立FMEA团队,画出流程图并利用NCPS矩形图进行分析、计算,找出65例PICC患者拔管时潜在失效的原因,制定改进措施.结果 改进后PICC拔管失效模式的危险序数较实施前降低62.0%~78.3%.结论 将FMEA模式应用在临床PICC拔管过程中可有效进行风险防范管理,能前瞻性地发现流程中潜在的问题和漏洞.

  • 骨科术后患者4种疼痛评估方法适用性研究

    作者:王红霞;唐霖;张萍

    目的 比较直观模拟标度法(VAS)、言语等级标度法(VRS)、红色楔形物标度法(RWS)和框格标度法(BS)对髋部骨折及其他下肢创伤患者术后疼痛评估的作用以及其适用性.方法 对68例髋部骨折和68例下肢其他创伤患者分别采用上述4种方法,于术前,术后24 h、48 h、72 h进行疼痛程度评定.结果 髋部骨折患者4 d中VAS测定成功率为67.6%~83.8%,VRS为82.4%~100%,RWS为83.8%~97.1%,BS为79.4%~91.2%.失败原因主要为患者精神错乱、意识模糊.下肢其他创伤患者成功率为97.1%~98.5%.结论 VAS对于评估髋部骨折患者疼痛缺乏可信性,VRS和RWS是较理想的评估方法;下肢其他创伤患者4种疼痛度量方法均适用.

  • 无剖宫产指征产科医务人员选择剖宫产原因的质性研究

    作者:王娜;丁焱

    目的 探讨无剖宫产指征医务人员选择剖宫产分娩的真实原因与感受.方法 采用深度访谈法,收集11名个案的资料,运用现象学分析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升华出4个主题:对自然分娩的恐惧与担忧,对剖宫产的相对信任,选择分娩方式的自主性以及产后的欣喜和遗憾.结论 产科医务人员选择剖宫产的原因有其自身特点,她们分娩时同样需要各方面的支持鼓励,医务人员要学会自我激励和相互激励,增强自然分娩信心.

  • 国外健康教育研究热点与前沿的可视化分析

    作者:王望红;肖曼丽;燕群美

    目的 了解国外健康教育的研究热点与前沿.方法 以Web of Science数据库和PubMed数据库中收录的以健康教育为主题的文献作为数据源,运用CiteSpace和VOSviewer软件分析健康教育研究热点与前沿.结果 健康教育研究热点主要有健康教育知识、态度和健康行为关系研究,行为干预与自我保健、学校健康教育等.结论 健康教育领域处于一个相对稳定和成熟状态,但其内涵、研究内容和应用领域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健康观念的转变正在不断细化.公共卫生、全球健康、公共卫生教育、艾滋病毒和艾滋病以及全球健康教育等可能是当今健康教育的研究前沿和今后的发展方向.

  • 放松训练对不同程度突发性耳聋患者疗效的影响

    作者:邹虹;张帆;庄伟清;陈红艳

    目的 探讨放松训练疗法对不同程度突发性耳聋住院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 将80例突发性耳聋患者按听力损失程度分层后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训练组各40例,每组均有轻-中度和中-重度耳聋患者各20例.对照组常规治疗,训练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放松训练.分别于干预前和干预3周后进行纯音听阈测定.结果 干预后,训练组中轻-中度耳聋患者听阈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训练组中-重度耳聋患者听阈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放松训练疗法对轻-中度突发性耳聋患者的听力恢复具有一定辅助疗效,对中-重度突聋患者无明显疗效.

护理学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