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护理学杂志

护理学

护理学杂志

Journal of Nursing Science 호리학잡지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 影响因子: 2.06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1-4152
  • 国内刊号: 42-1154/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38-125
  • 曾用名: 护理学杂志(外科版);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 创刊时间: 198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护理学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湖北
  • 主编: 刘义兰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以家庭为中心的儿科优质护理模式的效果评价

    作者:戎艳鸣;楼建华;徐红;冯芳茗

    目的 评价以家庭为中心的儿科优质护理模式的实施效果.方法 每个病房配备充足人力,护理人员评估家长参与患儿照护的意愿和能力,指导并鼓励家长参与患儿安全、卫生、活动、营养、治疗等家长可以参与的合作性照护项目.随机抽取330例患儿家长,采用自制的满意度调查袁进行调查.结果 超过90%的家长对9个条目(共10个)表示满意;医保、上海户籍患儿家长的满意度显著高于自费、外地患儿家长(均P<0.05).结论 以家庭为中心的儿科优质护理模式的实施得到家长的普遍认同.护士应重视与患儿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协调,重视患儿疾病对家庭生活带来的困扰,兼顾不同地区患儿家庭的需要.

  • 感染性疾病科住院患者及家属感染风险认知调查

    作者:王伟仙;张文斌

    目的 了解感染性疾病科住院患者及家属对常见传染病感染风险的认知状况,以有效减少感染播散.方法 抽取感染科住院患者及家属各150人进行感染风险认知状况调查.结果 62.7%住院患者及62.0%家属不了解常见传染病感染风险相关知识;不同年龄、学历、职业患者及不同学历、职业家属对传染病的感染风险认知存在统计学差异(均P<0.01).结论 加大健康教育的力度,转变患者和家属的陪护观念,减少陪护率是降低感染科患者及家属感染的有效途径.

  • 消毒供应中心绩效分配考核体系的建立与应用

    作者:王波;白洁;赵庆兰

    目的 建立和实施绩效分配考核体系,激励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提高医疗用品消毒供应质量.方法 制定由个人基础系数、各岗位系数、个人学习笔记、工作质量考核成绩、三基考核成绩、科研完成情况、医院及上级部门奖励及处罚7个方面构成的绩效分配考核体系,于消毒供应中心实施12个月后评价效果.结果 绩效分配考核体系实施后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质量、管理质量均有不同程度提高;临床科室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P<0.01).结论 绩效分配考核体系的建立与实施可有效提高消毒供应中心工作质量和管理水平,提高临床科室满意度.

  • 患者参与用药安全管理在预防临床给药差错中的作用

    作者:邵志伟;周瑞红;周燕;潘洁;余慧琼

    目的 探讨患者参与用药安全管理的方法.方法 在“患者参与患者安全”理念的指导下,成立给药安全管理小组,开展护士安全教育,改进健康教育流程,改进查对流程增加患者参与给药前查对的步骤.结果 实施患者参与安全用药管理后,给药差错发生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1).结论 患者参与安全用药管理可有效预防和降低给药差错.

  • 急诊科护理人员信息素质培养模式的研究

    作者:刘雪松;詹洁;李冬梅;崔丹;芦桂芝

    目的 探讨提高急诊科护士信息素质的培养模式.方法 对24名急诊科护士进行信息素质调查,根据调查结果采取针对性讲授、实例交流应用法、小组讨论法并辅以信息环境促进措施的培养方法,并设置培训结束考核和定期复核交流的考核方式,确保信息素质培训的效果.结果 培训后急诊科护士信息素质总分、信息意识、信息应用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培训前(均P<0.05).结论 以调查为基础的信息素质培训,更具针对性,使急诊科护士的信息应用能力和信息意识内化,从而提升信息素质.

  • 基层医院提高护士压疮预报依从性的对策

    作者:蔡香娥

    目的 探讨适合基层医院的压疮管理方法,提升压疮管理成效.方法 在未行压疮网络管理的情况下,护理部设计并推行纸质压疮报卡,组织压疮相关知识与预报管理的培训活动,成立压疮管理小组,制定病区压疮预报管理制度,采取有效的措施激励压疮预报.结果 压疮报卡率从0.18%上升至0.40%;预报而未发生压疮所占比例由48.48%上升至61.84%.结论 采取综合措施可提高基层医院护士压疮预报的依从性,降低压疮发病率,提升压疮管理质量.

  • 医护协调会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实施

    作者:王艳红

    目的 畅通医护人员沟通渠道,减少医护摩擦,提高医疗护理工作质量.方法 每月召开医护协调会2次,会上对医护双方认为难度大的焦点问题、医疗护理服务隐患、医护或护护矛盾进行讨论、协商,达成共识,制定整改方案,会后护士长厦护理组长督促实施,进行跟踪、反馈.结果 2011年2~4季度患者满意率分别为86.7%、91.7%、98.3%,护士满意率从46.7%~70.0%上升至83.3%~95.0%.结论 医护协调会加深了医护合作与沟通,使护理工作有效落实,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和护士满意度.

  • 调味盒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作者:朱晓华;王晶;莫继安;丁义敏;陈艳霞;孙娜

    临床科室有很多常用药品、物品、耗材等存放于抽屉、冰箱中,因种类繁多,经常挪动位置,不方便取用.为此,我科将家用调味盒改做医用收纳盒,临床应用效果较好,介绍如下.1 材料根据科室抽屉、治疗柜、冰箱的空间大小选择塑料翻盖式3组或4组家用调味盒.2 应用①卸下顶盖螺丝,将顶盖取下.在每一个小盒上端贴上标签,标明物品名称放于抽屉或治疗柜中,摆放紧凑.可放置常用的小剂量药品如1 mL、2 mL或5 mL的针剂、粉剂、片剂、栓剂等.

  • 多功能护理车的研制与应用

    作者:李亚玲;冯晓敏;张东云

    护士为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床上洗头是一项常规的基础护理工作,市售的洗头车虽然外观美观,但价格昂贵,费水费电,不能够普及使用.临床卧床患者洗头往往使用普通洗脸盆,洗头过程中患者舒适度不高,也使护理人员感觉辛苦,且常浸湿床单.护士实施更换床单、擦洗等操作时,脏床单、被罩往往堆放在治疗车上,既不利于分类清洗,也不符合医院感染控制要求.鉴此,2010年8月笔者研制出多功能护理车,能够集基础护理车与洗头车为一体,为护理工作提供方便,介绍如下.

  • 用小卡片快速查找病房备用药

    作者:张玉敏;张秀;吴丹

    目前很多医院设有中心药房,患者使用的药物均由中心药房统一发放.病区备有一部分常用口服药,如抗病毒类、保肝、降酶类、抗酸类等,当患者需要服用某种药物时,常难以找到.鉴此,笔者制作一种方便查找药品名称的小卡片,经过临床应用,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1 材料与方法①材料:硬纸片、剪刀、碳素笔.②制作方法:取一块硬纸片,根据药盒大小剪成9 cm×9 cm正方形,然后在此硬纸片右上方剪去2 cm×6 cm,制成卡片,共制作相同卡片26张,每张卡片左上角用碳素笔按字母顺序标注A~Z字母,并按顺序把卡片卡在药盒内.将口服药按药名首字母摆放在相应的卡片后而,同种药品不同批号按失效日期先后摆放,护士每次取用药品时只要知道该药品名称的首字母即可快速找到.

  • 肺穿刺活检术后观察表的设计与应用

    作者:王晶晶;赵珠俪;林纯青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具有分辨率高、定位精确等优点,但因其为有创性检查,术后并发症仍不可避免,做好临床观察并及时采取对症处理具有重要意义.2010年1月卫生部发布了关于加强医院临床护理工作的通知,其中强调简化护理文书书写,促进护士贴近患者.鉴此,我院呼吸内科病房自行设计肺穿刺活检术后观察表,应用1年余,既高质量地达到了临床观察的目的,又高效率地完成了护理文书书写.

  • 新生儿首针疫苗接种告知记录单的设计与应用

    作者:车荣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11条明确指出:在医疗活动中,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将患者的病情、医疗措施、医疗风险等如实告知患者,及时解答其咨询.新生儿出生后及时接种乙肝疫苗和卡介苗是阻断乙肝母婴传播,预防乙肝和结核病的重要措施.接种乙肝疫苗、卡介苗是一项具有潜在风险的护理操作,接种前护士须履行告知义务.2008年1月开始我科自行设计新生儿首针疫苗接种告知记录单,临床应用效果满意,介绍如下.

  • 脑卒中患者早期抗痉挛的体位护理

    作者:董晖

    脑卒中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以及并发症多[1-2],成为较棘手的一种疾病.早期采用抗痉挛体位护理,可预防和缓解痉挛,减轻脑卒中后遗症,为早日康复打下良好基础,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选取我院神经内科首次发病的住院患者30例,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下称会议)修订的标准,排除轻型和重型患者(按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积分标准判定)及有意识障碍,严重合并症(心、脑、肝、肾)的患者.经颅脑CT或MRI确诊为脑卒中,其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44~78岁;脑出血9例,脑梗死21例.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给予相关治疗与护理.

  • 充气止血绷带用于PICC拔管后穿刺点止血

    作者:周荣;何小玲;黄敏

    PICC的穿刺鞘直径大于硅胶导管直径0.45~0.60 mm,穿刺鞘退出后穿刺点渗血较常见[1].我科将TR Band桡动脉充气止血绷带运用于PICC拔管后穿刺点止血,取得较好的效果,介绍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 TR Band桡动脉充气止血绷带,长23 cm、宽4cm,由特殊的高分子材料制成,手感舒适、柔软,外观透明.由2个特殊设计的球囊组成,外加1副配套注射器.

  • 病区护士方位板的制作与应用

    作者:田宝文

    护理人力资源不足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尤其是节假日、中午班及夜班时.由于值班人数少,当护士进入病房执行治疗护理操作时,病区其他患者、家属及医护人员有事找不到护士,而医院肃静的环境不适合大声喊叫,给临床护理工作带来安全隐患,易产生护患矛盾诱发纠纷.我们借鉴消防疏散平面图的思路,制作病区方位和护士所在位置平面图悬挂在护理站,经过半年的试用,效果良好,介绍如下.

  • 成人组合式便器的研制与应用

    作者:刘俐;张艳琳

    一次性医用大、小便器在临床上使用广泛,但在应用过程中存在一些缺陷,如大小便不能同时排泄,需分别留取;对于稀大便,大便器无刻度,不利于量的准确记录;由于便器使用不当,小便不能完全排入便器,易造成患者皮肤潮湿、损伤及床褥污染,影响患者舒适度,电增加了护理工作的劳动强度.因此,临床上多采用矿泉水瓶、饮料瓶等塑料瓶自制简易接便器[1-3],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欠规范、不美观.何燕等[4]研制了侧卧位大便器,具有结构新颖、环境污染小和省时省力的优点,但不适用于因病情不能侧卧的患者.针对上述情况,我们研制出成人组合式大、小便器,介绍如下.

  • 尸体护理中穿衣方法的改良

    作者:陈梅

    尸体护理是临床护理的一项重要内容.由于尸体不能主动配合,肢体僵硬,常规穿衣方法需采用牵拉、拉扯、推托等较粗暴的方式才能穿上,曾经有因反复穿脱衣服导致肩关节脱位的案例发生.为探讨尸体护理中穿衣顺畅、快捷的方法,避免意外发生,笔者对尸体护理中穿农方法进行改良,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005年9月至2011年1 2月在我科死亡患者118例,男68例、女50例,年龄18~83岁,平均57.S岁.均经主治以上医生确诊宣告临床死亡.按死亡时间顺序分为常规组和改良组各59例,两组性别、年龄、死亡后至穿衣时间、衣服材质及式样(有宗教信仰者除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 动机性访谈在糖尿病健康教育运用的研究进展

    作者:罗倩倩;高芳

    介绍了动机性访谈的概念、理论基础、原则和技巧,综述其在糖尿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现状及效果,并指出将动机性访谈用于糖尿病健康教育的注意事项,为进一步运用该技巧实施糖尿病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和行为指导.

  • 国内外在职护士培训需求分析的研究现状

    作者:叶红芳;陈湘玉

    从总体上、类别的细分研究、特定领域的专项研究3个方面综述了国内外在职护士的培训需求.提出国外开展护士培训需求分析研究的特点是和护士临床能力进阶模式联系起来,基于护士的“能级体系”设计培训方案,针对不同层级护士培训相应的内容.我国的护士分层培训研究必须体现中国护理的特色,在培训需求分析、培训课程体系设置、培训方式、培训考核、层级晋升制度等方面需要悉心研究.

  • 应对技能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及血糖的影响

    作者:孙晓敏;黄晓萍;袁翠萍;崔焱

    目的 探讨应对技能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及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糖尿病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应对技能干预.两组均电话随访6个月,分别于干预前、干预后3个月和6个月评价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并监测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自我管理行为总分及各维度均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干预后3个月两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均较干预前有所下降,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显著(P<0.01).结论 应对技能干预能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有效维持血糖在较理想的范围.

  • 肾脏替代治疗联合免疫干预治疗重症狼疮性肾炎并发急性肾损伤患者的护理

    作者:孙慧敏;周婷婷;李晴;李韬彧;王青尔;俞雨生

    总结10例肾脏替代治疗联合免疫干预救治重症狼疮性肾炎并发急性肾损伤患者的护理经验.治疗期间重点做好病情观察、容量监测、宣教培训、导管护理、营养支持护理等;免疫干预时做好用药指导,后期加强并发症护理及随访.10例患者肾功能有不同程度的恢复,仅1例发生腹膜炎并发症.经治疗后痊愈,随访效果好.

  • 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的输液项目管理

    作者:丁焕娟

    对62例上消化道大出血抢救患者加强输液单项管理,包括早期诊断、迅速建立静脉输液通道,密切观察血流动力学变化、合理控制输液速度,根据药物作用及时效选择合适的输液通路.结果60例经补液、输血、止血治疗,血压稳定后行急诊胃镜检查治疗,60例治愈出院,2例抢救无效死亡.提示对上消化道大出血进行输液管理,能有效补充患者血容量,赢得抢救时间,提高治疗效果.

  • 原发性淀粉样变性患者行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术后护理

    作者:赵闽;沈燕;姚丽;姜薇

    对13例原发性淀粉样变性患者行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结果患者均获得外周血重建,完全缓解5例,部分缓解3例,疾病稳定3例,进展2例.提出术后做好口腔黏膜炎及胃肠道反应的护理,观察并及时处理术后出血,加强心律失常的监护及时调节容量平衡,有助于提高移植成功率.

  • 无腹腔镜辅助内镜全层切除术治疗胃黏膜下肿瘤患者的护理

    作者:陶桂;李学良

    对20例源于固有肌层的胃黏膜下肿瘤患者采用无腹腔镜辅助内镜全层切除术治疗,手术均获成功,完整切除率100%;术后仅1例出现腹腔感染和气腹,经对症处理治愈;术后2个月左右复查胃镜无一例病变残留或复发.提出对行无腹腔镜辅助内镜全层切除术患者,予以完善的术前准备、术中密切配合和术后监测、护理,是手术治疗成功的重要保证.

  • 综合护理干预对心肌桥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影响

    作者:鄂丽丽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心肌桥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 将103例心肌桥患者按照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51例和观察组5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包括强化健康教育、记录生活日志、加强家属的心理支持及随访等.结果 观察组半年内症状程度及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对照组出院半年内发生心血管事件6例次,观察组发生1例次.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可培养心肌桥患者自我健康管理能力,促进患者的遵医行为,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 音乐疗法对艾滋病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患者胃肠道反应的影响

    作者:谢春梨;石柳春;梁桂月;黄琪琳

    目的 探讨音乐疗法减轻艾滋病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患者胃肠道不良反应的效果,以大限度地提高患者舒适度.方法 将100例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的艾滋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增加音乐放松想象训练.观察两组患者服药2周内恶心、呕吐、腹痛等胃肠道反应情况并进行效果评价.结果 对照组患者胃肠道反应发生率为68.0%,观察组为3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音乐疗法可减轻艾滋病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患者的胃肠道反应,从而提高艾滋病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及舒适度.

  • 溃疡性结肠炎采用双腔气囊导尿管灌肠护理研究

    作者:吕慧侠;吕婷;厉英超

    目的 延长溃疡性结肠炎灌肠液保留时间和减轻患者不适感.方法 将94例患者按入院顺序,奇数分为观察组、偶数分为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保留灌肠;观察组采用改进方法即选用16号一次性双腔气囊导尿管,气囊内注入空气15mL,患者取头低臀高左侧卧位,药液灌入过程中从患者一侧臀部向肛门方向按压至药液全部灌入.结果 观察组灌肠过程中不适症状显著轻于对照组,灌肠后粪红细胞阳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改进后的保留灌肠方法有利于减轻患者的不适和提高疗效.

  • 1例免疫球蛋白G4相关性肺疾病患者的护理

    作者:马炎;林纯青

    对1例免疫球蛋白G4( IgG4)相关性肺疾病患者采用激素治疗,病情明显好转出院.及时的心理疏导及相关知识健康教育、熟练的诊断检查护理配合、细致的药物观察及护理,是本例患者获得正确诊断和有效治疗的基本保障.

  • 食管固态高分辨率测压检查的护理

    作者:王美峰;林征;宋玉磊;林琳

    对58例患者行食管固态高分辨率测压检查,除2例因患者食管下段狭窄、食管体部过度扩张导致插管不成功外,56例均顺利完成检查并获得满意的检查结果.为保证食管固态高分辨率测压检查取得成功,护士需在检查前完善仪器设备准备,全面评估患者,做好检查时配合指导和心理护理;检查过程中熟练处理插管困难、恶心呕吐、呛咳、电极在食管内打折、定位困难及患者配合不佳等问题;检查后给予饮食指导.

  • 理性情绪疗法对经异性性途径感染艾滋病患者家庭功能的影响

    作者:周俊;谢丽琴;朱章萍;叶培生;黄健

    目的 探讨理性情绪疗法对经异性性途径感染艾滋病患者家庭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湖南省3个艾滋病治疗点39例经异性性途径感染艾滋病患者及其配偶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19例)和对照组(20例).干预组给予为期6周的基于理性情绪疗法的干预,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和护理.采用家庭关怀度指数问卷进行效果评价.结果 两组家庭功能总分及适应度、合作度、情感度干预主效应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干预后干预组家庭功能障碍程度显著轻于对照组(P<0.05).结论 理性情绪疗法是改善经异性性途径感染艾滋病患者家庭功能的有效方法.

  • 社区护士高血压规范化管理实施障碍的质性研究

    作者:王惠珍;张亚;高钰琳

    目的 深入了解目前社区护士实施高血压规范化管理存在的障碍,为更好地开展高血压预防护理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法,对广州市10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10名从事有关高血压社区护理工作的护理人员进行深入访谈.结果 影响社区护士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进行规范化管理的因素有:社区护士自身知识与能力缺陷;社区护理人员配置不合理;政府及社会各部门支持力度不足;社会问题影响居民配合程度.结论 目前社区护士在实施高血压规范化管理中存在较大障碍;要强化社区护士健康教育理论知识及技能培训,动员外部力量的参与和支持,促进高血压规范化管理.

  • 温州市农村老年人卫生服务需求和利用现状调查分析

    作者:涂海霞;尹志勤;陈军

    目的 了解温州市农村老年人卫生服务需求和利用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合理配置医疗资源、建立健全老年卫生服务体系和发展社区老年护理服务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农村老年人卫生服务需求和利用调查问卷对1 297名温州市农村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 温州市农村老年人两周患病率为70.62%,两周就诊率为61.91%,两周未就诊率为12.34%,68.62%离家近医疗点的距离不超过1 000 m.性别、年龄和上年家庭人均年收入是两周患病率的影响因素,两周内患病数是两周就诊率的影响因素.结论 温州市农村老年人对医疗服务需求量较大,对门诊服务的利用场所主要是村卫生室.建议卫生部门合理配置农村医疗资源,尤其重视老年服务项目的开展.

  • 3种运动方式对老年人超越老化影响的研究

    作者:谢文;王洪强;康石墙;谢亚锋;彭婷;段功香

    目的 探讨3种运动方式对老年人超越老化的影响,为老年人选择有效的运动方式提供参考.方法 从衡阳市太平小区招募老年人120人,分为三组进行为期6个月的太极拳、扇子舞及快走运动干预,每次45~60 min,每周5次.结果 随着干预时间的延长,三组老年人超越老化观感总分及其各维度得分逐步提高(均P<0.01);三组超越老化总分及宇宙超越感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太极拳组评分高、扇子舞组次之、快走组低.结论 太极拳、扇子舞及快走均对老年人超越老化观感有促进作用,太极拳效果好,扇子舞次之.建议老年人选择太极拳或扇子舞,从而实现成功老龄化.

  • 社区随访对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

    作者:符雅明;王海燕;刘翠荣;田荣;董晓雁

    目的 探讨社区随访对起搏器植入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 将60例植入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患者按社区分为干预组(29例)与对照组(3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随访及健康教育,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社区随访干预.于起搏器植入术前及术后6、12个月,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简明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中的心理健康部分对两组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两组患者SAS及SF-36心理健康4个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社区随访能改善起搏器植入患者的心理状况.

  • 家庭护理干预对伽玛刀治疗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作者:杨水秀;魏淑萍

    目的 探讨家庭护理干预对体部伽玛刀治疗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60例体部伽玛刀治疗的肺癌患者按住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出院指导,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家庭访视、电话访视和网上咨询等综合家庭护理干预,为期6个月.两组均采用WHO推荐的家庭支持量表和欧洲癌症研究治疗组织核心问卷生活质量评价表进行评价.结果 干预组家庭支持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中躯体功能、情绪功能、角色功能及认知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家庭护理干预有助于伽玛刀治疗肺癌患者获得家庭支持,提高其生活质量.

  • 一次性除菌吸氧管的应用效果

    作者:刘玉梅;蒋伟荣;徐淼

    目的 观察一次性除菌吸氧管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将210例吸氧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使用一次性普通吸氧管和一次性除菌吸氧管给氧,流量2~5 L/min,连续使用24 h.结果 两组患者主诉和细菌培养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一次性除菌吸氧管给氧可明显减少患者不适感和细菌感染率,增加用氧安全.

  • 红外线测温仪测量人迎穴温度的可行性探讨

    作者:周娴;赵梅珍;燕群美

    目的 探讨红外线体温测量仪测量人迎穴温度代替测量额温的可行性,寻找一种准确快速且安全可靠的体温测量方法.方法 随机抽取在院患者148例,同时分别用水银体温计测量患者的腋温,用红外线测温仪测量患者额温和人迎穴温度.结果 腋温、额温及人迎穴温分别为(36.71±0.06)℃、(36.21±0.06)℃、(36.18±0.06)℃,三种方法测得的温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人迎穴温、额温分别与腋温存在统计学差异(均P<0.05),人迎穴温与额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红外线测温仪只宜用于体温初步检测;使用红外线测温仪测量体温时,可选择人迎穴代替前额测温,既简便快捷又避免伤害眼部晶体.

  • 不同水温行物理降温的效果比较

    作者:严莉;李原莉;余明超;黎华莉

    目的 寻找较理想的物理降温方法.方法 将1 000例高热患儿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335例)采用比测试体温高1℃的水泡浴;B组(334例)采用传统温水擦浴;C组(331例)采用比测试体温高1°C的水擦浴.结果 三组降温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降温持续时间、降温效果、患儿反应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A组效果好,C组次之,B组差.结论 高热患儿物理降温宜选用高于体温的水行温水泡浴,患儿不良反应小,降温效果明显且持续时间长.

  • 冷湿敷初始液量及补充量的研究

    作者:高嫚凌;孙艳

    目的 确定冷湿敷操作前纱布吸收初始溶液量及湿敷过程中补充液量,规范临床湿敷操作.方法 以131例湿疹患者为研究对象,测量湿敷初始、湿敷10 min及20 min的纱布质量,推算出冷湿敷操作初始液量及补充量.结果 冷湿敷初始液量(mL)=0.0184×纱布长(cm)×纱布宽(cm)×层数×块数,冷湿敷每10分钟补充量(mL)-冷湿敷初始液量×20.67%.结论 计算公式简单,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强,能够规范冷湿敷操作.

  • Q-syte与PosiFlush联用预防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作者:蔡琳;温晓萍;吴丹

    目的 探讨分隔膜无针密闭式输液接头与预充式导管冲洗器联用预防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效果.方法 将13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按照常规应用肝素液冲管和肝素帽保护输液接头的方法进行导管护理;观察组应用分隔膜无针密闭式输液接头与预充式导管冲洗器进行导管护理.结果 观察组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生率为3.08%,对照组为12.3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分隔膜无针密闭式输液接头和预充式导管冲洗器联用能有效降低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生率.

  • 轴节类器械不同清洗方法的效果观察

    作者:蒋涛

    目的 探讨轴节类医疗器械的有效清洗方法,保证再生器械灭菌质量.方法 将回收的450件轴节类器械随机分为A、B、C三组各150件,每组组织剪、止血钳、持针器各50件.器械在流动水下充分冲洗后,A组用全自动清洗消毒机清洗;B组浸泡于多酶清洗剂10 min,人工刷洗后再用全自动清洗消毒机清洗;C组用超声机加酶清洗后人工刷洗,进而手工漂洗再高温煮沸.结果 三组清洗后目测合格率及潜血试验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其中C组潜血试验阳性率显著低于A、B组(均P<0.0125).三组清洗后器械咬合面、关节处潜血试验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C组上述部位潜血试验阳性率显著低于A、B组(均P<0.0125).结论 超声清洗机加酶清洗后进行手工刷洗,可有效去除残留物,是轴节类器械较理想的清洗方法.

  • 自制吸痰枕用于深部吸痰研究

    作者:马国珍;莫蓓蓉;徐晓妮;丁永芝;陈济明;粱珑;张野

    目的 探讨吸痰枕用于深部吸痰的效果.方法 选择40例清理呼吸道无效、抗拒吸痰的肺部感染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吸痰,观察组用吸痰枕辅助深部吸痰.结果 两组吸痰管进入下气道前刺激喉部的次数、吸痰操作时间、吸痰量、吸痰间隔时间、感染控制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两组入院第2天和治疗护理第7天体温、C反应蛋白、血沉、白细胞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观察组无气道黏膜损伤及气管切开,对照组气道黏膜损伤3例,气管切开6例.结论 应用自制吸痰枕辅助吸痰,可短时间内实现安全的深部痰液,减少日吸痰次数,且不会导致气道黏膜损伤和发生二次感染.

  • 运用NCR-11护理记录评分系统评价综合ICU护理工作量

    作者:陈雪;吴淑华;史媛媛;段萍

    目的 探讨综合ICU护理工作量,为护理管理者合理安排护理人力提供实证依据.方法 采用护理记录评分系统(NCR-11)对综合ICU200例患者的护理工作量进行测评,对各班次护理工作量、人均工作量及患者入住ICU不同时间的护理工作量进行分析.结果 前夜班人均护理工作量显著大于其他班次,患者入住ICU当日护理工作量相对较大.结论 应用NCR-11护理记录评分系统可合理测量护理工作量,护理管理者应根据各班次的实际工作量及患者收治情况,合理安排护理人力资源,提高护理工作效率.

  • 2种装载方法避免纸塑包装器械湿包的效果比较

    作者:陈敏涛;黎玉英;赵辉;孙洁芳;黎巧玲

    目的 探讨避免压力蒸汽灭菌后纸塑单包装金属器械湿包的方法.方法 将纸塑单包装金属器械2 230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 115件.对照组将纸塑袋竖放于灭菌筐内,纸面对塑面,包与包互相挨靠;实验组为不锈钢灭菌筐设计专用活动支架,根据灭菌器械的规格选择相应间距的支架,每个包间距≥2.5 cm.灭菌结束后观察湿包情况.结果 对照组和实验组湿包发生率分别为36.05%和0.5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纸塑单包装金属器械采用活动支架装载灭菌,干燥效果显著,可避免湿包现象发生.

  • 溃疡性结肠炎保留灌肠护理成本研究

    作者:宫克;白姣姣;叶文琴;陈英英

    目的 对溃疡性结肠炎保留灌肠的护理项目进行成本核算,分析实际成本与收费的关系、成本构成情况,为政府部门制定护理服务价格及补偿政策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现场调查法、历史回顾法和类成本比值法进行成本核算及信息收集.结果 溃疡性结肠炎保留灌肠的实际成本37.61元,实际成本回收率仅为13%.人力成本占总成本的55%.结论 现行的溃疡性结肠炎保留灌肠收费未能合理体现护理操作的价值,政府需对护理服务的价格进行补偿,客观公正地体现护理工作的真正价值.

  • 缺氧诱导因子-1α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在早期压疮中的表达及作用

    作者:王艳艳;陈佳;姜丽萍

    目的 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 1α)mRNA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早期压疮形成中的表达及其作用机制,以期寻找早期压疮干预靶点.方法 将3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2只,10%水合氯醛麻醉.实验A、B两组采用特制压力装置在大鼠股簿肌处施压,两组压强相同但压力循环不同,A、B组分别给予3、5个缺血-再灌注循环(缺血2.0h,再灌注0.5 h);对照组不予压力.实验终点,取受压中心(对照组取相同解剖部位)肌肉组织标本后实施安乐死.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测定HIF-1α mRNA表达水平,ELISA法检测MMP-9和丙二醛(MDA)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抗凋亡蛋白Bcl-2,TUNEL 标记凋亡肌细胞.结果 对照组、实验A组、实验B组HIF-1α mRNA表达水平分别为2.69±1.83、2.55±1.08、3.62±1.99,实验B组高于其他两组.三组MMP-9与MDA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实验A、B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实验B组显著高于实验A组(均P<0.01).实验A组Bcl-2蛋白表达高、对照组次之、实验B组低;实验A组、B组、对照组凋亡指数(AI)分别为3.53%、7.00%、0.25%.MMP-9含量与AI、MDA呈显著正相关(均P<0.01),HIF-1α mRNA表达与Bcl-2表达呈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 HIF-1α在一定缺氧时间和程度范围内介导低氧反应,可对受压组织产生细胞保护作用,而在严重或持续缺氧时则可诱导受压组织细胞凋亡.MMP-9在压疮形成早期大量表达导致细胞外基质过度降解,可能促进受压组织不可逆损伤.

  • 想象足背屈训练对脑梗死偏瘫患者下肢功能恢复的影响

    作者:雷艳;李平;陈少玲;王芳;陈尚杰;赖伏虎

    目的 探讨想象足背屈训练对脑梗死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恢复的促进作用.方法 将58例脑梗死下肢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30例)和对照组(28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康复治疗,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连续5周的想象足背屈训练.结果 治疗后干预组患者Brunnstrom分期、FMA和MBI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想象足背屈训练有效促进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恢复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改善.

  • 对脑瘫患儿实施社区引导式康复训练的实践

    作者:华丽;叶天惠;汪红玲

    目的 提高脑瘫患儿康复训练效果.方法 成立由儿科康复治疗师、社区护士和家长组成的社区引导式康复训练指导小组,培训社区护士和家长考试合格后即对86例脑瘫患儿进行社区引导式康复训练,包括异常姿势控制训练、语言功能训练、运动功能训练及认知功能训练.结果 训练后患儿的Gesell测评发育障碍程度厦运动功能、语言交流、异常姿势矫正、认知功能实现目标评分显著优于训练前(均P<0.01).结论 社区引导式康复训练能促进患儿康复.

  • 黄连膏治疗婴儿尿布皮炎疗效观察

    作者:李琳

    目的 探讨黄连膏治疗婴儿尿布皮炎的疗效.方法 将100例尿布皮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清水洗浴后用黄连膏涂搽患处,对照组清水洗浴后用氧化锌软膏涂搽患处.结果 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黄连膏具有清热解毒、泻火燥湿的作用,外涂治疗婴儿尿布皮炎可提高治疗效果.

  • 手足口病三种收治管理方法效果比较

    作者:夏莉;洪可;朱清静

    目的 研究不同收治管理方法对手足口病交叉感染及治疗的影响,探讨合理的管理方式.方法 将3个病区按楼层分为三组,A组将病程0~5 d的患儿收入同一病房(按起病时间开始算);B组将入院时间相邻3d内患儿收入同一病房;C组不论病程及入院时间,按照患儿就诊顺序收入同一病房.结果 三组热程、皮疹消失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三组总病程及交叉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按照病程或入院时间相近方式收治手足口病患儿,有利于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缩短病程.

  • 新生儿尿布皮炎联合给药对经皮渗透影响的实验研究

    作者:许丽璇;黄湘晖;蔡颖莉

    目的 探讨联合给药治疗新生儿尿布皮炎对药物经皮渗透指标的影响.方法 以家兔为研究模型,分成三组,每组8只,分别进行单独应用氧化锌油、制霉菌素及两种药物联合应用的体外经皮渗透实验.测定三组经皮渗透量、渗透速率及滞后时间等渗透指标.结果 氧化锌组与混合用药组氧化锌的经皮渗透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制霉菌素组与混合用药组中制霉菌素的经皮渗透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氧化锌与制霉菌素混合用药中制霉菌素的渗透率低于单一应用制霉菌素.氧化锌油与制霉菌素联合应用时应采用交叉给药,混合给药干扰制霉菌素的经皮渗透效果.

  • 格林模式在临床护士职业防护行为干预中的应用设计

    作者:陈燕;程云

    介绍了健康促进格林模式,系统分析了将格林模式用于临床护士职业防护的方法,包括系统评估、确定诊断、提出防护的干预策略、制定健康教育干预措施及进行评价,以期为提高临床护士职业防护水平和防护效果提供参考.

  • 护生生命伦理意识及其特征研究

    作者:李冬梅;付伟;张玲芝;Chung Mija;Moon Hee;邓腊梅

    目的 了解我国护生生命伦理意识及其特征,为今后开展生命伦理教育及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利用Kown研制的生命伦理意识问卷及自行设计的生命伦理特征问卷对杭州市2所护理院校的509名护生进行调查.结果 24.4%的护生生命伦理价值观明确;护生为纠结的生命伦理问题为安乐死;护生生命伦理意识总均分2.94分;各维度中新生儿生命权得分高(3.27),安乐死得分低(2.56).结论 大部分护生仍持传统的生命神圣论、道德义务论观点;在护理伦理教育中有必要通过个案分析、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式探讨公益论等不同的生命伦理问题立场,扩大护生的伦理视野,使护生树立正确的生命伦理价值观.

  • 优质护理服务工作中加强人文关怀的思考

    作者:刘义兰

    人文关怀的重要性在于其为护理的核心,是患者感知医者仁心的依据,是优质护理的重要指征;对患者实施人文关怀是护士必须履行的基本职责.在优质护理服务工作中应强化护理人员的人文关怀意识,培养护士关怀能力,将人文关怀理论的主要要素运用于护理实践,建立人文关怀护理的管理规范,通过科研提高人文关怀的水平和效果,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探索发展人文关怀护理模式病房或医院等举措,以使优质护理服务更具服务本源与生命内涵.

护理学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