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眼科与耳鼻咽喉科 > 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杂志

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

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杂志

Journal of Otolaryngology and Ophthalmology of Shandong University 산동대학이비후안학보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山东大学
  • 影响因子: 0.67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3-3770
  • 国内刊号: 37-1437/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24-43
  • 曾用名: 山东医大基础医学院学报杂志;山东大学基础医学院学报杂志
  • 创刊时间: 1987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山东大学自然科学学报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山东
  • 主编: 潘新良
  • 类 别: 眼科与耳鼻咽喉科
期刊荣誉:
  • 儿童慢性扁桃体炎腺样体肥大360例临床分析

    作者:王侠;宋建京;王其有;程万民

    目的:探讨儿童慢性扁桃体炎腺样体肥大的佳诊断方法及治疗方案.方法:回顾分析慢性扁桃体炎腺样体肥大患儿360例的临床资料,在全麻下行扁桃体摘除术,在鼻内窥镜下切除腺样体.结果:治愈329例,占92%;伴卡他性中耳炎者在3个月内恢复正常;72例伴鼻窦炎者治愈68例,占94%.术后血气分析PCO2、PO2、pH值在1周内恢复正常.结论:术前用鼻内窥镜检查,摄鼻咽侧位片,行CT检查等确诊腺样体肥大率高.术前及术后血气分析有助于确定手术和观察疗效.于鼻内窥镜下切除腺样体有很多优点.

  • 喉癌术后迟发性感染32例报告

    作者:李梅;刘大昱;任惠兰;解光

    目的:探讨喉癌患者术后出现迟发性感染的原因和治疗方法.方法:患者均为男性,平均58岁;声门上区21例(T1NOMO 5例、T1N1MO 6例、T1N2MO 4例、T2N0M0 2例、T2N1MO3例、T3N2MO 1例),声门区10例(T2NOMO 3例、T3N0M0 4例、T3N1M0 3例),外院全喉切除术后1例(TNM分期不详);喉重建术31例,术后18例(56.25%)患者接受放疗.迟发性感染发生在术后1~10个月,平均术后5.6个月;1~3个月13例,4~6个月16例,7~10个月3例,合并颌下隙感染2例.静脉应用广谱抗生素同时切开排脓或行局部扩大清创术,32例中23例(72.5%)切口内发现缝合丝线头.结果:10例10d左右完全愈合,22例愈合时间为15d~0.5年,平均2个月.随访2月~8年,失访5例,20例患者存活,9例患者拔管保留喉功能,死亡7例.结论:迟发性感染的主要原因是颈部切口留有缝线、细菌感染、手术局部血运差、放射治疗等.

  • 树突状细胞、郎格罕氏细胞在声带息肉中浸润的意义

    作者:田广永;张国民;孙滨滨;董明敏

    目的:探讨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 DC)、郎格罕氏细胞(Langerhan′s cells,LC)在声带息肉浸润中的意义.方法:选择息肉样变性30例和增生型息肉30例石蜡标本重新制备,用免疫组化技术SABC法作S-100单克隆抗体染色和HE染色,进行定量检测.结果:息肉样变型组息肉上皮内的DC/LC浸润密度平均为1.40±1.03个/16HP ,间质内的DC浸润密度平均为11.10±4.07个/16HP.增生型组的息肉上皮内的DC浸润密度平均为0.73±1.08个 /16HP,间质内的DC浸润密度平均为3.13±2.78个/16HP.两组息肉内DC/LC浸润密度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声带息肉中DC/LC浸润密度与声带息肉的预后及临床分型有关.

  • 保留悬雍垂扩大口咽气道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作者:李正贤;刘阳云;江文;冯秀荣;孙正良

    目的:评价保留悬雍垂,扩大口咽气道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疗效.方法:用改良悬雍垂腭咽成形术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26例.结果:术后随访6~36个月,89%的患者主观症状明显改善,以AHI下降>50%为判定标准,有效率为69.23%.结论:此术式避免了过多切除软腭组织,有效地扩大了口咽气道,避免了腭咽关闭不全、鼻腔反流等并发症,提高了UPPP手术的疗效.作者简介:李正贤(1954-)男,湖南益阳人,解放军第163医院、广州军区耳鼻咽喉中心主任医师,主要从事耳鼻咽喉疾病的临床诊治研究.

  • NF-κB p65在豚鼠内耳的表达与分布

    作者:王朝永;姬长友;王宜南

    目的:观察NF-κB p65(nuclear factor-kappa B p65,NF-κB p65)在正常豚鼠内耳的表达与分布.方法:健康杂色豚鼠6只,取耳蜗和内淋巴囊组织,石蜡包埋切片,用大鼠NF-κB p65单克隆抗体行免疫组织化学 (SABC法) 常规染色,以正常豚鼠肾脏组织作阳性对照.结果:在正常豚鼠内耳中,NF-κB p65主要表达于螺旋韧带和内淋巴囊及其周围组织.细胞内定位主要在胞浆内,仅个别细胞胞核有NF-κB p65表达. 结论:螺旋韧带和内淋巴囊在正常情况下含有较多的NF-κB,提示螺旋韧带和内淋巴囊重要的功能之一是产生和分泌细胞因子,它们可能是调控内耳炎性反应的"中枢"部位.

  • 喉次全切除术在晚期喉癌中的应用与评价

    作者:岳慧中;严济鸣;王海旭

    目的:评价Pearson喉次全切除术用于治疗晚期喉癌的疗效.方法:对15例T3喉癌患者行Pearson手术,用残喉重建发音管.结果:术后12例发声满意,3例发音管闭锁;3年生存率为66.7%.结论:喉次全切除术的成功在于获得良好发声,关键是保留喉返神经对发音管的支配,并遵循肿瘤外科原则.缮

  • 下颌角骨折小型钛板固定加颌间弹性牵引的临床应用

    作者:修日东;张学广

    目的:评价小型钛板坚固内固定加颌间弹性牵引治疗41例下颌角骨折的疗效.探讨下颌角骨折的复位及恢复正常咬牙合关系的方法.方法:回顾分析小型钛板固定加颌间弹性牵引治疗41例下颌角骨折的临床资料.结果:41例均获得满意的咬牙合关系,轻度张口受限1例.结论:小型钛板坚固内固定加颌间弹性牵引术是治疗下颌角骨折及恢复正常咬牙合关系的有效方法.

  • 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合并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变化的临床研究

    作者:黄文;朱在卿;史继红;孙全格;童文玲;赵倩;吕芳芳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合并高血压患者的动态血压变化.方法:经睡眠呼吸监测确诊后,对OSAS合并高血压患者30例,单纯OSAS患者24例进行24h动态血压观察.结果:(1)两组在性别、年龄、体重指数方面差异无显著性(P>0.05);(2)OSAS合并高血压组的呼吸紊乱指数(AHI)、血氧饱和度低于90%的时间百分比(STL90%)等睡眠呼吸检测结果均显著高于单纯OSAS组;(3)OSAS合并高血压组24h平均收缩压及舒张压(ASBP和ADBP)、晨起与睡前收缩压及舒张压(SBP和DBP)均显著高于单纯OSAS组;(4)OSAS合并高血压组晨起血压较睡前明显增高.结论:睡眠呼吸紊乱和低氧血症是引起OSAS患者高血压形成的重要因素,OSAS合并高血压患者血压整体水平较高,晨起舒张压升高尤为明显.

  • 累及颅脑及眼眶的鼻腔鼻窦肿瘤的影像学诊断

    作者:殷国华

    目的:探讨影像学在诊断鼻眼颅相关疾病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分析42例鼻腔鼻窦肿瘤患者的影像学及病史资料,对比影像学及术后诊断的异同.结果: 42例的影像学所示是鼻窦肿瘤累及眼眶30例,分别为眼眶的内上壁、内壁及下壁;累及颅底17例,分别为前、中颅底的额叶、颞叶、破裂孔、海绵窦等部位.42例中36例行手术治疗,术中见眼眶骨壁吸收21例,累及颅底16例,与影像学所见基本一致.结论:诊断鼻腔鼻窦肿瘤需靠临床症状及体征,但影像学检查在诊断上也起重要作用.

  • 鼻显微手术治疗真菌性鼻窦炎的临床分析

    作者:童军

    目的:总结鼻显微手术结合术后处理治疗真菌性鼻窦炎的临床疗效.方法:45例患者分别行上颌窦径路和鼻内径路手术,术后行抗炎、局部类固醇激素喷鼻及冲洗治疗.结果:术后随访6月~4年,41例治愈,治愈率为91%.结论:鼻显微手术治疗真菌性鼻窦炎视野好、光照好,可双手操作,且手术时间短,出血损伤少.结合术后处理临床效果好.

  • 两种改良UPPP对重度OSAHS患者的疗效观察

    作者:孙炜;蒋光峰;李娜;孙彦;陈志俊;逄明杰

    目的:比较不保留悬雍垂改良悬雍垂腭咽成形术(UPPP)和保留全部或部分悬雍垂改良UPPP对无下咽阻塞的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短期和长期的疗效.方法:选择重度OSAHS患者27例,采用改良UPPP为主的综合治疗,全部病例术后随访6个月及2年,比较其疗效.结果:不保留悬雍垂改良UPPP组15例,保留全部或部分悬雍垂改良UPPP组12例,术后6个月,后者总有效率为66.7%,前者总有效率为86.7%,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2年,不保留悬雍垂改良UPPP组总有效率为73.3%,明显高于保留全部或部分悬雍垂改良UPPP组总有效率的33.3%,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根据不同的阻塞部位采用不同的改良UPPP术式是取得满意疗效的关键.

  • 细胞因子和细胞黏附分子在慢性鼻窦炎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王岩;王萍;王欣;李延忠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和细胞黏附分子在慢性鼻窦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两型慢性鼻窦炎患者上颌窦黏膜内白细胞介素-1(IL-1)、IL-8、干扰素-γ(IFN-γ)和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以及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结果:在慢性单纯性鼻窦炎Ⅰ型组中IL-1,IL-8阳性细胞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Ⅱ型组中IL-8,IFN-γ和GM-CSF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Ⅰ型组IL-1明显高于Ⅱ型组(P<0.01).ICAM-1的表达两组鼻窦炎无明显差异,而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VCAM-1各组表达均较少,无明显差异.结论:细胞因子及ICAM-1在慢性鼻窦炎发病中起一定的作用.通过对不同细胞因子类型及黏附分子的研究可进一步了解慢性鼻窦炎的发病机制.

  • 改良无结膜切口小梁切除术后角膜散光的临床观察

    作者:刘晓梅;陶祥臣

    目的:探讨改良无结膜切口小梁切除术对角膜散光的影响及其转归.方法:用Topcon-7100型角膜曲率计检测青光眼改良无结膜切口小梁切除术32眼(A组)及常规小梁切除术35眼(B组)术前及术后7、30、60、90d时的角膜屈光度.结果:A、B两组术后7d时均有明显的循规性散光,以后逐渐减小,术后2~3月基本恢复至术前状态.A、B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改良无结膜切口小梁切除术在术后早期可引起明显的循规性散光,3个月内可恢复至术前水平.

  • 额筛窦肿瘤及前颅底外科手术

    作者:张庆泉;宋西成;孙岩;张华

    目的:探讨额筛窦肿瘤累及前颅底时的切口选择及肿瘤切除后的修复方法.方法:对29例额筛窦肿瘤累及前颅底的患者施行倒U形切口,正反S形切口,额瓣开颅+Weber-Fergusson切口,鼻内镜下径路,暴露肿瘤切除,切除后根据前颅底骨质、硬脑膜、脑组织的缺损情况,分别采用鼻中隔黏膜-软骨瓣、额骨骨瓣、骨水泥修补骨缺损;额部骨膜瓣、鼻中隔黏软骨膜瓣、鼻甲黏膜瓣修补硬脑膜;手术后对恶性肿瘤予以放疗和化疗.结果:术后颅面部切口愈合良好,脑脊液鼻漏1例,局部处理后愈合.良性肿瘤经随访未见复发,恶性肿瘤总5年生存率为54.55%(6/11).结论:根据额筛窦肿瘤累及前颅底的情况采用不同的切口,选择合适的组织瓣修补前颅底,恶性肿瘤采用放疗和化疗,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存率.

  • 解剖因素致单纯鼻源性头痛的鼻内镜手术

    作者:赵承亮;王庆博;孙伟元;刘洪军;刘爱芹

    目的:探讨鼻内镜手术治疗解剖因素致单纯鼻源性头痛的方法和疗效.方法:鼻内镜下切除或矫正鼻腔鼻窦区异常解剖结构.结果:单一因素中鼻丘气房肥大,泡性中、上鼻甲及中隔偏曲分别为7例、10例、12例,术后治愈率达71.43%、60.00%、66.67%,合计治愈率达65.52%.多因素者 44例,术后治愈率达38.64%,与单一因素差异有显著性( P<0.025).患者治疗有效率达100%.结论:鼻内镜手术是治疗解剖因素致单纯鼻源性头痛的有效方法之一,单一因素者疗效更佳.

  • 5-氟尿嘧啶治疗顽固性人工晶体前膜的疗效观察

    作者:李新;牟国营

    目的:观察5-氟尿嘧啶治疗顽固性人工晶体前膜的疗效,分析人工晶体前膜发生的原因.方法:对人工晶体术后出现顽固性人工晶体前膜的42例于球结膜下注射5-氟尿嘧啶.结果:42例中31例治愈,7例好转,有效率为90.4%.结论:应用5-氟尿嘧啶治疗顽固性人工晶体前膜,效果满意,具有较大实用价值.

    关键词: 氟尿嘧啶 晶体 人工
  • 吸割器切除成人腺样体的疗效观察

    作者:路学美;张世红;沈玲

    目的:探讨在鼻内窥镜下用电动吸割器切除腺样体治疗成人慢性腺样体炎的疗效.方法:局麻下在鼻内窥镜引导下用电动吸割器将腺样体组织迅速切割、磨碎、吸出.吸力为0.04~0.05mPa.结果:48例成人慢性腺样体炎术后2周症状改善率为71.4%~91.7%.术后0.5~2年无复发或加重者.结论:鼻内窥镜下用电动吸割器切除腺样体安全、方便、出血少、愈合快,是治疗成人慢性腺样体炎的有效方法.

  • 新鲜羊膜移植在眼表重建中的应用

    作者:穆爱君;贾玉东

    目的:研究新鲜羊膜移植在重建眼表中的作用.方法: 角膜溃疡26例、26眼,复发性翼状胬肉18例,结膜肿物切除6例,化学伤及热灼伤10例、12眼,行新鲜羊膜移植术.结果: 22眼角膜溃疡术后15d内溃疡愈合,4眼行再次移植术后溃疡愈合,余者术后羊膜未见溶解.结论: 新鲜羊膜移植可用于重建角膜、结膜表面,减轻炎症反应,减少新生血管形成,抑制纤维组织增生,能用于重建眼表.

  • 咽旁间隙结核性脓肿

    作者:柳林整;孙彦;马兴国;吴舂妍

    目的:研究咽旁间隙结核性脓肿的临床症状、体征、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分析2例经病理证实为咽旁间隙结核性脓肿患者的临床资料,2例均经手术切除和抗结核药物联合治疗. 结果:2例治疗后随访5年,情况良好,未见复发.结论:对脓肿形成和慢性感染性炎症单纯抗结核药物治疗作用有限,经颈外径路切除结合抗结核药物综合治疗疗效良好,不仅缩短了疾病病程,而且能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 颌面部骨折合并颅脑损伤的临床研究

    作者:赵仪云;李肇元;孙广平

    目的:总结颌面部骨折并发颅脑损伤的诊治要点.方法:回顾分析颌面部骨折并发颅脑损伤9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5例因严重颅脑损伤救治无效死亡,78例治愈,13例咬牙合紊乱(轻度).结论:口腔颌面部骨折并发颅脑损伤,应首先救治颅脑损伤,待病情平稳后,及早处理颌面部骨折,减少创伤致残和陈旧性骨折的发生.

  • 喉结核临床特征的变化

    作者:汪际云;李永明

    目的:探讨近年喉结核临床特征的变化,以加强对此疾病的认识,减少误诊误治.方法: 回顾分析1991至2001年经病理确诊喉结核35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患者22~75岁,男女比率为2.5:1.声嘶是其常见的症状,占80%,全身症状少见.35例中15例胸片检查阴性,20例合并活动性肺结核的患者多表现为溃疡性或肉芽肿性病变.未见喉结核有特异的发病部位.结论: 和过去相比,喉结核的临床表现发生了一些变化,临床医生在鉴别诊断喉部疾病时需考虑到喉结核,减少不必要的误诊误治.

    关键词: 喉结核 临床研究
  • 口外径路切除舌根良性肿瘤的临床评价

    作者:宋西成;潘新良;栾信庸;张庆泉;解光;许风雷;雷大鹏

    目的:探讨口外径路切除舌根良性肿瘤的可行性及优点.方法:采用咽侧入路及舌骨区入路切除咽喉部良性肿瘤11例,并应用舌瓣后置和(或)局部拉拢缝合及胸骨舌骨肌肌筋膜瓣修复舌根创面及缺损.结果:肿瘤均完整切除,随访3年无复发;患者均恢复了饮食及言语功能,平均恢复经口进食时间为12.03d;患者术后初期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言语含糊不清,5例切除范围较大者尤为明显,经锻炼后逐步好转,能恢复正常言语交流.结论:对口内暴露视野受限,肿瘤位置偏后,或延及会厌、咽侧壁,深部生长明显,肿瘤巨大考虑切除后缺损巨大或血运丰富估计经口切除出血难以控制者用口外径路是有效的方法.

  • 外伤后听力损失的评定(附85例报告)

    作者:刘稳;高志强;李豫鲁;王辉

    目的:探讨准确评定外伤后听力损失程度的方法. 方法:测试主诉外伤后听力下降的85例、97耳的纯音测听、听性脑干反应(ABR)及40Hz听觉相关电位(40HzAERP),并综合分析测听结果.结果:97耳均测试出真实听力,其中反应真实23耳(23.71%),夸大性聋58耳(59.79%),伪聋16耳(16.49%).结论:采用多种听力学检查方法综合评估能鉴定伤耳的真实听力.

  • 少年儿童慢性肥厚性鼻炎射频治疗的体会

    作者:丁云霞;高学周

    2002年4月至11月我院利用低温消融射频技术治疗少年儿童慢性肥厚性鼻炎30例,男21例,女9例,8~16岁,平均13.4岁.病程2~5年,平均3年.患者均持续性鼻塞,头昏,嗅觉减退,时有脓涕.体检示双下鼻甲黏膜肥厚,鼻黏膜表面不平,呈结节状或桑椹状,色暗红,触之有硬实感,不出现凹陷,1%麻黄素棉片收敛效果欠佳.治疗时患者取坐位,用1%麻黄素加1%丁卡因棉片收敛麻醉双侧鼻腔(包括中鼻道、下鼻甲、下鼻道及中隔面),重复麻醉2~3次,麻醉成功后,使用美国ENTec射频等离子体手术系统将连接在射频发生器上的专用手术刀头,在鼻内窥镜直视下,从下鼻甲后端、中端、前端3处分别插入.每个位置插入下鼻甲内后踩住切割踏板持续激活射频电极10s,迅速使黏膜组织消融、缩小、发白,然后将专用手术刀从组织内抽出.射频专用手术刀头插入下鼻甲前需将刀头前端沾上生理盐水,以形成刀头前端的电离效应,以利于刀头插入下鼻甲黏膜.若术中射频消融点出血,踩止血踏板凝血.术后口服抗生素,鼻腔滴1%氯麻液,3次/d.术后3d伪膜开始脱落,7d鼻阻塞减轻,14d伪膜消失,鼻黏膜恢复正常.30例患者除2例行2次射频治疗外,余均1次治愈,鼻塞、头昏症状消失,无不良反应.

  • 单侧唇裂功能性整复术

    作者:梁方杰;隋丽萍

    传统的唇裂整复术虽修复了唇外形,但唇部活动时出现了明显的不协调.现在患者对唇裂已不再是要求简单的外形修复,而是对外形及功能恢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传统唇裂整复术的基础上,我们结合口轮匝肌解剖的研究采用功能性唇裂整复术,即口轮匝肌重建术,修复了唇裂56例,唇、鼻部形态及功能均恢复满意.

  • 刺激法与鼓膜上皮层移位法行鼓膜修补术32例报告

    作者:严荣兴

    1997年1月至2001年7月我们用刺激法鼓膜修补术治疗鼓膜穿孔32例,患者于2至10周内鼓膜均愈合完好.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鼓膜穿孔32例中男18例,女14例;14~72岁;术耳左侧19例,右侧23例. 外伤性鼓膜穿孔12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静止期16例,鼓室成形术后穿孔4例.穿孔分别为外伤性裂隙样穿孔、针尖样小穿孔和仅余纤维鼓环的大穿孔.病程2d~29年.

  • 成人软腭解剖的研究进展

    作者:孙炜;孙彦

    随着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研究的进展,腭咽成形术已成为重要的治疗方法之一,软腭的解剖越来越受到重视,现将成人软腭的解剖结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为手术治疗提供依据.

  • 视网膜下新生血管膜的诊断与治疗现状

    作者:王玉;李镜海

    视网膜下新生血管膜是造成视力丧失的主要原因.现将视网膜下新生血管膜的病因、发病机制、新的诊断技术和治疗方法及疗效作一综述.

  • 小儿腺样体刮除围手术期的护理

    作者:石文转

    腺样体位于鼻咽顶部与后壁交界处,两侧咽隐窝之间,在儿童6~7岁时显著,10岁以后逐渐退化,且随年龄增大逐渐萎缩[1].慢性炎症反复刺激使腺样体继发感染,增生肥大,可致患儿鼻阻、张口呼吸、睡眠时有鼾声,并可影响身体发育[2].肥大较重者4岁以后需手术切除.

  • 泡性中鼻甲脓囊肿1例

    作者:韩飞;梁辉;崔朝阳

    患者女,23岁.因持续性头昏、头痛1年来诊.检查见双侧下鼻甲轻度肿大、苍白,鼻腔可见稀薄分泌物,右中鼻甲明显肥大,表面光滑,黏膜充血,触之较硬,麻黄素收缩效果差, 右中鼻道狭小但清洁,鼻中隔轻度左偏,无明显突起.鼻窦冠位CT检查示右中鼻甲内有卵圆形异常密度,约1.0cm×2.5cm大,周围可见骨质样高密度硬化环,鼻窦无明显异常.局麻下行右中鼻甲外侧切除术自中鼻甲前下缘纵行切开,将切口向上下延长至游离缘后部, 用XPS系统由前向后切除中鼻甲外侧部分,保留内侧部分.术中见右中鼻甲呈薄壳状,其内衬有光滑的囊壁,内有较多黄白色黏稠分泌物.术后患者头痛消失.后诊断为右中鼻甲脓囊肿.

  • 上颌窦非霍奇金恶性淋巴瘤1例

    作者:赵新军;刘延琳;王启荣

    患者男,14岁,因右侧反复鼻塞4月余,右面颊肿痛7d,于2002年6月20日收入院.患者4个月前感冒后右侧鼻塞,7d前无明显诱因的右面颊肿痛,除右侧鼻塞外无其他不适.他院诊为右侧上颌窦炎,用抗炎药物静脉滴注,无明显疗效,来我院就诊.体检示心肺无异常,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右侧鼻唇沟变浅,右鼻旁肿胀,轻压疼,质软,无波动感,固定.鼻外形正常,双下鼻甲肿大,右侧下鼻道内侧偏移,与鼻中隔接触,对麻黄素不敏感,右侧下鼻道黏膜完整.鼻中隔略向右侧偏曲,余无异常.血常规、肝功、血沉等常规检查均无阳性结果,副鼻窦CT检查示右侧上颌窦内软组织影,密度均匀,侵及右侧上颌窦内壁,CT诊断为右侧上颌窦内占位病变.遂在全麻下行右侧上颌窦探查术(唇龈切口).术中见上颌窦前壁软组织呈鱼肉状,质脆,易出血,上颌窦前壁骨组织变软,上颌窦内充满灰白色肿物,质脆,易出血.切除部分上颌窦前壁软组织和上颌窦内灰白色肿物,快速冰冻病理检查为小细胞恶性肿瘤,恶性淋巴瘤可能性大.考虑到可能是恶性淋巴瘤且化疗效果较好,不宜行破坏性手术,故尽可能切除上颌窦内肿物及上颌窦前壁可疑组织,送病检.鼻内窥镜下检查右侧中鼻道,见有灰白色肿物,表面尚光滑,下鼻道内移,切除中鼻道肿物,扩大上颌窦自然开口,填塞鼻腔.术后病理为B细胞恶性淋巴瘤,免疫组化染色CD20阳性,CD45RO阴性.于术后14d用CHOP方案行第1次化疗,后每隔3周用CHOP方案化疗1次,共4次,每次化疗3d.化疗时辅以护肝治疗、升白细胞药物及抗感染治疗,每次化疗后检查血常规和肝功均无明显异常.随访1年鼻腔通畅,未见异常,面部无肿胀,CT检查示双侧上颌窦内无异常组织影.

  • 突发性聋20例

    作者:綦进颜;刘志远

    2002年1月至2003年9月我们收治突发性聋20例,男12例,女8例,17~73岁,平均45岁,以眩晕为首发症状6例,眩晕较轻14例.查体示眩晕较重者,患耳AC、BC均不存在,健耳AC>BC,WT偏向健耳,纯音测听患耳测不出,ABR:120dB未诱发出V波或120dB勉强诱发出V波,V波延长,1~3波消失.无眩晕者纯音测听41~90dB,诱发电位:1~3波消失,V波延长.入院后静脉点滴葛根素氯化钠、能量合剂、706代血浆,肌肉注射病毒唑、维生素B1、B12,配合高压氧治疗.眩晕较重者肌肉注射安定及口服敏使朗.治疗一个疗程后,眩晕较重者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听力检查的音叉试验结果同治疗前,纯音测听听阈提高0~20dB,120dB未诱发出V波或勉强诱发出V波,V波潜伏期较治疗前缩短.无眩晕者听力较前提高24~42dB.根据突发性聋的治疗标准,眩晕较重者为治疗无效,眩晕较轻者为有效或显效.

  • 耳后畸胎瘤1例

    作者:张亚楠;苏法仁;丁静华;冯国栋

    患者男,30岁.10余年前左耳后有一米粒大的肿物,呈无痛性增大,来院就诊时肿物如鹌鹑蛋大,无其它不适.检查示一般情况好,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心肺腹未见异常,左耳后肿物约3cm×3cm×1cm大,质较硬,表面光滑,囊性感,活动度差,皮色正常,无触痛.局麻下行肿物摘除术,术中见肿物包膜光滑完整,与周围组织无黏连,切开肿物见囊内有毛发及皮脂样物,病理诊断为成熟性囊性畸胎瘤.术后8d痊愈出院,随访半年无复发

  • 醋精致食道黏膜剥脱1例

    作者:姜栋;林静

    患者女,28岁.进餐时不慎误吞鱼骨,自觉下咽痛,咳之不出,吞食馒头,仍觉下咽、颈胸疼痛不适,遂自行喝醋,效果不佳,即吞服醋精数口,随后恶心,呕吐,咳嗽伴胸部、上腹部烧灼不适,片刻呕出一灰白色长条状物,末端连于咽部,拉之不出来诊.查体示神志清楚,痛苦表情,口外有一灰白色条状物,长约20cm,直径0.3cm,质软且韧,咽部黏膜无充血,无损伤,条状物来自口咽以下,纤维喉镜下见其来自食道,考虑系食道黏膜剥脱,剪断咽部以外部分,自行咽下残余部分,嘱进清淡流质食物并予以抗生素治疗.咽、胸部疼痛不适渐好转,3d后症状消失,进食顺利,嘱患者定期复诊.

  • 耳郭假性囊肿208例

    作者:曹翠英;胡爱丽

    自1990年始,我院用穿刺抽吸浇铸法治疗耳郭假性囊肿208例,男168例,女40例,18~72岁,4~6月发病率高,有108例(50.4%),12~2月低,为18例(8.6%).病变多位于耳甲腔162例(77.8%),三角窝23例(11.2%),舟状窝21例(10%),外耳道口2例(1%).在无菌条件下用0.5%碘伏消毒病变部位,用75%酒精脱碘,用注射器在假性囊肿的低位穿刺,抽尽腔内积液,拔出针头,用75%酒精纸片盖住针孔,再用相应耳镜放入外耳道,以保证耳道畅通,用水调匀石膏糊,用浇铸法铸造整个耳郭,待石膏凝固,轻轻旋转取下耳镜,待石膏完全干透再让患者离开,固定7~10d去除石膏.本组一次性治愈203例(98%),5例复发,行2次抽吸、浇铸后治愈.本组无1例发生脓肿性软鼓膜炎,经1年随访,其中>0.5年以上108例,无复发.

  • 微波治疗耳郭假性囊肿

    作者:李振才;张新房;游美

    2001年2月至2003年3月我们用微波治疗耳郭假性囊肿51例,均1次治愈半年无复发.方法是常规消毒患耳耳郭及耳后皮肤,铺无菌洞巾,用2%利多卡因浸润麻醉耳大神经及假性囊肿下方皮肤,在假性囊肿下方做一三角形边长0.5cm的切口,挤出囊液后用生理盐水冲洗囊腔,再用微波辅射器伸入囊内,微波输出功率45~50W,依次扇面形均匀囊内治疗,术毕局部用无菌干棉球略压迫包扎24h取下,口服抗生素及类固醇3~5d.

  • 听神经病1例

    作者:王爱初;陶晓燕

    患者女,24岁.双耳渐进性听力下降10年加重3d来诊.患者10年前因双耳听力下降,曾诊断为神经性聋,口服药物治疗无好转.3d前无诱因的听力进一步下降,伴耳鸣来诊.自述发病以来,与他人交谈障碍,言语识别率差.否认有耳毒性药物史及外伤史.纯音测听示双耳对称性低频感音神经性聋,平均语言听阈均为60dBHL,双耳声阻抗A型,双侧声反射均未引出,颅脑MRI未见异常,予以葛根素、能量合剂配合高压氧治疗2周,复查听力无明显提高,患者要求出院.1周后患者再次听力下降,请他院专家会诊,纯音测听阈值无明显降低,DPOAE通过,SDS为30%,ABR检查Ⅰ、Ⅲ、Ⅴ均出现,但波形分化差,综上所述结合病史及临床表现,确诊为听神经病.

  • 声带息肉伴血管乳头状内皮增生1例

    作者:高虹;孙希印;宋金香;李新功;胡桂琴;董艳光

    患者男,63岁.因声音嘶哑2月余,于2003年1月13日就诊.检查见右侧声带前中1/3处有息肉状新生物隆起,表面光滑,基底部有蒂.全身皮肤黏膜未见肿块及血管异常.临床诊断为声带息肉,手术切除息肉0.4cm×0.3cm×0.2cm大,呈灰红色,质软.可见扩张的血管,腔内有不规则固体物,病检示息肉样新生物被覆鳞状上皮,间质血管不规则扩张,实质为乳头状结构,表面覆有单层内皮细胞,稍肥大,无异形性,未见核分裂,轴心为纤维性,纤细,内含毛细血管,间质呈均质玻璃样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标记示血管内壁及血管腔内乳头结构表面衬覆的上皮细胞呈CD34阳性,病理诊断为声带息肉伴血管乳头状内皮增生.

  • 胸腺瘤致重症肌无力1例

    作者:张丛霖;周庆华;刘震;张淑杰

    患者女,70岁,主诉复视8个月,双眼睑下垂5个月,加重5~6d,2001年3月8日来诊.8个月前患者"感冒",愈后视物模糊,有时复视,全身无其他不适.在他院按"眼肌不全麻痹"肌注维生素B1、B12,口服维脑路通、肠溶性阿斯匹林等药物,配合中药、针灸治疗,无好转.5月前出现间歇性双眼睑下垂,且逐渐加重,不欲睁眼且午后加重.转神经内科,行头颅、双眼、颈部CT扫描、核磁共振、甲状腺功能等检查,均正常.加用ATP、肌苷等,并应用强的松片,初服40mg/d,1周后逐渐递减量至2.5mg/d,激素总量925mg无效.近5~6d,自觉症状明显加重转来我院,以"双眼睑下垂原因待查"收入院.查体示视力右4.8,左4.8,眼压18mmHg,双眼睑下垂,遮盖瞳孔上缘约2mm,眼球向各方向转动均不受限,双眼瞳孔直径约3mm,直接、间接对光反射(+),晶状体混浊(+),视盘正常,网膜略欠光泽,动脉轻度硬化,静脉行径大致正常.自感双眼视物有时重影,睁眼无力,偶尔出现轻度咀嚼无力、呛食,伴双上肢轻度酸软无力.血压130/80mmHg,脉搏80/min,体温36℃,左胸部叩诊浊音,左上肺呼吸音低,锁骨上无肿大淋巴结.患者有慢性胃炎史30年,下壁心肌梗死史10年,现仍间断服药,病情稳定,新斯的明实验阳性.肝功、三项常规、血脂、血糖均正常,血沉42mm/h.在行胸部常规X线检查时,见左肺野有6.5cm×12.5cm大的阴影,遂行胸部CT扫描,报告为纵隔肿瘤(胸腺肿瘤可疑).胸外科细胞学检查见较多正常细胞,未见癌细胞.入院诊断为纵隔胸腺瘤伴重症肌无力.于2001年3月30日行胸腺瘤摘除术.术中见肿瘤位于左前上纵隔,突向左胸腔,占据左上大半胸腔,约13cm×11cm×6.5cm大,类球状、有分叶,表面光滑,有完整包膜,边缘规整,周边钙化.肿瘤内侧与纵膈胸膜、升主动脉、主动脉弓疏松黏连,外后侧与左肺上叶黏连,下方落于心腰部与心包、隔神经轻度黏连,血运丰富.病理诊断为分叶状肿物.术后4个月复视渐好转至消除,双眼睑位置接近正常,眼球运动正常.

  • 小儿后鼻孔巨大息肉垂入口咽部1例

    作者:楼正才

    患儿男,10岁.因口内突发新生物悬挂于口外伴出血10min于2002年5月12日在家长陪同下来诊.查体见患儿精神紧张,面色苍白,口咽内有一淡红色新生物,约3cm×2cm大露出口外,伴少许血液,用压舌板压住舌前2/3,见新生物来源于鼻咽部,鼻咽部及左侧鼻腔充满荔枝肉样新生物,基底不清,初步诊断为左后鼻孔息肉.用1%丁卡因表麻后,用1号丝线平悬雍垂结扎口咽新生物、剪断并送病检.鼻窦CT提示左侧鼻腔、左侧上颌窦、前组筛窦充满软组织影.临床诊断为左后鼻孔巨大息肉(来源于左侧上颌窦).2002年5月17日在全麻下行鼻内窥镜左侧鼻腔、后鼻孔息肉摘除术+左侧前组筛窦开放术+左侧上颌窦自然口扩大术+左侧上颌窦息肉摘除术.病理报告为左后鼻孔、左侧上颌窦息肉.抗炎治疗1周出院,嘱定期清理术腔,1月后失访.

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