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眼科与耳鼻咽喉科 > 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杂志

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

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杂志

Journal of Otolaryngology and Ophthalmology of Shandong University 산동대학이비후안학보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山东大学
  • 影响因子: 0.67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3-3770
  • 国内刊号: 37-1437/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24-43
  • 曾用名: 山东医大基础医学院学报杂志;山东大学基础医学院学报杂志
  • 创刊时间: 1987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山东大学自然科学学报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山东
  • 主编: 潘新良
  • 类 别: 眼科与耳鼻咽喉科
期刊荣誉:
  • 腺样体肥大致分泌性中耳炎手术切除后复发的临床分析及防治

    作者:王坤;宋西成

    目的:探讨腺样体肥大所致分泌性中耳炎手术切除后复发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18例、35耳腺样体肥大所致分泌性中耳炎手术切除后复发的患者行常规声阻抗、纯音测听及鼻咽镜检查.在鼻内窥镜下切除增生组织,咽鼓管置管,并结合药物治疗.结果:复发18例、35耳中10例腺样体有不同程度的增生,6例咽鼓管扁桃体增生,2例咽鼓管咽口形成瘢痕.经治疗,16例、32耳治愈,1例、2耳好转,有效率97.1%.结论:传统腺样体手术由于不能在直视下进行,故手术切除增生组织的范围、深度不能确切保证,是术后复发的主要原因,周围淋巴组织代偿性增生也是重要因素.内镜下直视手术及咽鼓管置管,操作简便,疗效确切.

  • 面中部骨折整复方法的探讨(附41例报告)

    作者:邵山;张诗雷;徐兵;唐友盛;李肇远

    目的:探讨面中部骨折的修复方法.方法: 采用冠状切口或面部小切口联合口内切口为41例面中部骨折施行复位,微型钛板坚固内固定及Medpor植入等. 结果:41例均取得满意效果,术后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采用头皮冠状切口或面部小切口联合口内切口可充分暴露手术野,完成骨折复位、固定及Medpor植入,恢复面部支架及残缺外形,使面中部损伤的外形及功能整复良好.

  • nm23H1和NF-κBP65在眼睑基底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王良君;李超英;孙玉芬

    目的:检测肿瘤转移抑制基因蛋白nm23H1和细胞核因子NF-κBP65蛋白在眼睑基底细胞癌中的表达,探讨它们与眼睑恶性肿瘤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nm23H1和NF-κBP65蛋白在39例眼睑基底细胞癌中的表达,并测定阳性细胞的平均光密度值(OD值),用SPSS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结果: nm23H1和NF-κBP65在正常视网膜及眼睑组织细胞中呈阴性表达,在眼睑基底细胞癌中呈阳性表达.在肿瘤组织细胞中与在正常组织细胞中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眼睑基底细胞癌的原发组与复发组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nm23H1和NF-κBP65均参与眼睑基底细胞癌的形成,与眼睑基底细胞癌的发生密切相关.

  • 重度OSAS患者悬雍垂组织中的P物质及CGRP的表达

    作者:吕春雷;韩东一;翟所强;孙建和

    目的:探讨重度OSAS患者悬雍垂组织中的P物质及CGRP的表达以及末梢神经的变化.方法:显微镜观察重度OSAS患者悬雍垂手术标本末梢神经的变化及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P物质及CGRP的表达.结果:患者悬雍垂组织中神经纤维数量减少,P物质及CGRP的表达增多.结论:悬雍垂组织中P物质及CGRP的变化可能是患者长期打鼾、缺氧所引起,反过来,加重了上气道的阻塞.

  • 重症鼻出血76例临床分析

    作者:李冬梅;刘继荣;张静

    目的:总结重症鼻出血的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重症鼻出血7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重症鼻出血多发生于老年人,合并高血压病者占41% ,多属于后鼻孔出血.62例施行鼻腔填塞治疗,14例施行动脉结扎术.随访1年,无并发症.结论:重症鼻出血凶涌,应及时采取鼻腔填塞对出血部位进行有效的压迫止血,鼻腔填塞失败后,要早期施行颈外动脉或(和)及筛前动脉结扎术.

    关键词: 鼻出血 治疗结果
  • 改良悬雍垂腭咽成形术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临床疗效探讨

    作者:刘艳;刘新义;张恩东

    目的:改进经典的悬雍垂腭咽成形术(uvulopalatopharyngoplasty,UPPP)手术方法,探讨提高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的疗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方法.方法:对OSAHS54例行改良UPPP;术后6、12、24个月随访,每次随访均行多导睡眠监测仪(polysomnography,PSG)测定.参照杭州会议(2002年)标准评定疗效.结果:患者打鼾、憋气、头痛及嗜睡等症状均于6个月内明显减轻或消失,经PSG监测,总有效率为100%.术后12、24个月经PSG监测,其疗效分别为100%和96.29%.结论:此术式可有效地扩大腭咽腔的通气面积,保持软腭的紧张度及咽黏膜的正常功能;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手术疗效.

  • 倍频YAG激光治疗早期翼状胬肉的临床观察

    作者:夏信昌;孙飞舟;冯文国

    目的:观察倍频YAG激光治疗早期翼状胬肉的临床效果.方法:用信频YAG激光治疗35例、42眼头部尚未长入角膜的翼状胬肉.结果:42眼中39眼经2~3次光凝后,胬肉体部血管萎缩,观察6~12个月胬肉停止生长,部分头部萎缩、变薄.结论:激光光凝有明显抑制大部分早期翼状胬肉生长的作用.

  • 颈部恶性肿瘤术后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4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作者:夏明;解光;李梅;许凤雷;吕正华;刘大昱

    目的:提高临床诊治颈部恶性肿瘤术后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水平.方法:回顾分析4例颈部恶性肿瘤术后并发ARDS的临床资料,并复习文献.结果:颈部恶性肿瘤术后并发ARDS4例中,3例死亡,1例治愈.结论:颈部恶性肿瘤术后并发ARDS的诊治依赖于早期发现和机械通气.

  • 分泌性中耳炎咽鼓管功能动态观察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武宁;唐安洲;徐志文;谭颂华

    目的:探讨分泌性中耳炎的咽鼓管功能状态和原因及对治疗的意义.方法:动态观察分泌性中耳炎51耳的咽鼓管功能.用鼻内窥镜检查咽鼓管咽口,根据咽鼓管功能状态行咽鼓管吹张术或扩张术以及局部用药治疗.结果:51耳中咽鼓管功能异常36耳,正常15耳.正常组中咽鼓管咽口充血狭窄或肿胀裂缝状8耳,异常组咽鼓管咽口充血狭窄或肿胀裂缝状32耳,两者差别有显著性(P<0.05),咽鼓管功能异常与咽鼓管咽口病变有关;咽鼓管吹张术或扩张术和局部用药对分泌性中耳炎有效.结论:咽鼓管咽口病变影响咽鼓管的功能,咽鼓管功能检查对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有指导作用.

  • 耳脑胶在耳鼻咽喉科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毛成艳;张庆泉;宋西成;王锡温;张天振

    目的:探讨耳脑胶在耳鼻咽喉科手术中使用的经验和教训.方法:为耳鼻咽喉科92例手术患者使用耳脑胶黏合切口、固定组织瓣、涂抹创面等.结果:2例切口愈合欠佳,90例愈合良好,无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结论:耳脑胶在耳鼻咽喉手术中有很好的临床效果.但是,在组织中应用时避免过多,以免形成团块,影响愈合.

  • 514例不适于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的原因分析

    作者:庄康;李镜海

    目的:分析不适于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患者的具体原因.方法:为3 669例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术前检查,分析514例未施行手术的原因.结果:514例中角膜厚度偏薄142例,占27.6%;角膜前屈和(或)后屈偏大110例,占21.4%;矫正视力未达正常106例,占20.6%;眼压偏高63例,占12.3%;眼底病变40例,占7.8%;急慢性结角膜炎症25例,占4.9%;摘掉隐形眼镜不足2周18例,占3.5%;年龄偏小、对手术安全性有顾虑等10例,占1.9%.结论:LASIK手术有明显的选择性和适应证.

  • 无创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研究

    作者:侯小萍

    目的:观察沐舒坦与氯地液(0.25%氯霉素液加地塞米松)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方法:分泌性中耳炎240例口服沐舒坦30mg,3次/d,0.25%氯霉素溶液8ml加地塞米松5mg滴耳剂滴入外耳道,4次/d,7d为一疗程,比较治疗前后听力检查结果.结果:240耳(男121耳,女119耳),治愈228耳,治愈率为95%.随访6~12个月无复发,痊愈220耳,痊愈率91.6%.结论:口服沐舒坦加氯地液滴耳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 额窦神经纤维瘤致额窦黏液囊肿1例报告

    作者:孙岩;宋西成;张庆泉;赵利敏;张华

    目的:探讨额窦神经纤维瘤致额窦黏液囊肿的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患者右眼突出10个月,无视力下降、复视、嗅觉障碍,CT示右额窦内有边缘为弧形的高密度影,眶上壁骨质有破坏,肿物凸向眶内.手术采取鼻外额窦切开术,术中见右额窦前下壁隆起,有一约1.5cm直径大的囊肿(病检结果为黏液囊肿)突向眼眶;右额窦腔窦口处有一约1.5cm×1cm×1cm大的实性、较硬的新生物(病检结果为神经纤维瘤),阻塞窦口.清理病变组织,窦口放置1cm的硅胶管,术后2个月取出额窦引流管.结果:术后右眼球无突出, 随访至今未复发.结论:神经纤维瘤长期阻塞窦口使窦内引流中断,窦内黏液潴留终形成额窦黏液囊肿.手术切除囊肿及神经纤维瘤,恢复并扩大了患窦与鼻腔间的引流通道,并须密切随访神经纤维瘤的恶变.

  • 嗅裂息肉的起源与预后关系的探讨

    作者:王兴杰;王玉芝;高振峰;殷怀生

    目的:探讨嗅裂息肉的起源部位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在鼻内窥镜下观察36例、68侧嗅裂息肉的起源部位及术后嗅觉的变化.结果:36例、68侧嗅裂息肉中起源于后组筛窦40侧,占58.8%,中鼻甲内侧10侧,占14.7%,蝶筛8侧,占11.8%,上鼻甲息肉样变6侧,占8.8%,中隔息肉4侧,占5.9%.鼻窦内窥镜术后随访6个月,嗅觉恢复满意35侧,占51.5%,嗅觉好转21侧,占31.9%.结论:嗅裂息肉的起源具有多样性和多中心性,嗅觉障碍为突出的症状,起源于后筛房和后筛开口的单发息肉,术后嗅觉恢复较好,多发性息肉或合并多鼻窦炎者恢复较差.

  • 内窥镜辅助内置水囊内扩张复位固定术治疗鼻窦骨折

    作者:李嘉;李铎贤;陈凯;张志雄;黎雄文;叶远航

    目的:探讨内置水囊内扩张复位固定法治疗凹陷性、多发性鼻窦骨折的效果.方法:25例、31侧鼻窦骨折患者于内窥镜辅助下经中/下鼻道造口径路内置水囊内扩张复位固定法术,经影像学检查对比评价手术前后的疗效.结果:患者均痊愈出院,术前伴有的其它异常临床表现消失,影像学检查示恢复正常.结论:内窥镜辅助内置水囊内扩张复位固定术治疗鼻窦骨折疗效良好.

  • 儿童慢性鼻窦炎的手术治疗

    作者:韩朝冬;杨淑娟;宫丽丽;李连庆

    目的:探讨功能性内窥镜鼻窦手术治疗儿童慢性鼻窦炎的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01年7月至2003年1月行功能性内窥镜鼻窦手术并随访6个月以上慢性鼻窦炎和鼻息肉患儿2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根据内窥镜鼻窦手术疗效评定标准(1997 海口)儿童慢性鼻窦炎26例中治愈10例,治愈率38.5%,好转1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88.5%,均无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内窥镜鼻窦手术是治疗儿童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有效方法.

  • 颞颌关节外伤骨折脱位的诊断与治疗

    作者:扈祚良

    目的:探讨颞颌关节外伤骨折脱位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手术治疗颞颌关节外伤骨折48例的临床资料并文献复习.结果:头面部外伤史,颞颌关节运动受限,张口困难,关系紊乱,耳颞区压痛及颅内非典型疼痛是本病常见的症状.耳颞部或颅底的X线断层及CT检查能明确诊断.单纯用髁状突切断或髁状颈切除术治疗的患者效果差且并发症和后遗症发生率高.采用以恢复颞颌关节功能为主的关节重建术,临床效果较理想.结论:本病临床行颞下颌关节及颅底X线断层或CT检查有重要的诊断价值.治疗首选颞下颌关节重建术,同时早期诊断与正确选用手术治疗是防止和减少术后颞颌关节功能障碍与后遗症发生的关键.

  • 外鼻基底细胞癌的手术治疗

    作者:李少平;李梅;彭元恩;于荣英

    目的:探讨外鼻基底细胞癌手术切除和外鼻组织缺损修复的方法.方法:外鼻基底细胞癌23例均手术彻底切除,用全层游离皮片(12例)、局部皮瓣(4例)、鼻唇沟岛状皮瓣(6例)和额部皮瓣(1例)整复外鼻组织缺损.22例行一期手术修复,1例二期修复.结果:全层游离皮片整复者中1例局部坏死,换药后愈合,术后局部复发2例,均再次手术治疗.患者鼻部外形满意,鼻前孔无狭窄,局部瘢痕不明显.随访0.5~20年无死亡.结论:手术完整彻底切除和整复术是治疗外鼻基底细胞癌的有效方法,操作简单,临床效果满意.

  • 口腔颌面颈部瘘管28例临床分析

    作者:丁刚;刘冬香;汲平

    目的:探讨口腔颌面颈部瘘管的病因、治疗与预防.方法:回顾分析1997至2003年治疗的28例口腔颌面颈部瘘管的临床资料.结果:27例经不同方法治疗,25例一次治愈,2例复发患者二次手术治愈.结论:口腔颌面颈部瘘管病因不同,需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

  • 治疗变应性鼻炎4种方法的比较研究

    作者:霍红;王国强

    目的:探讨提高变应性鼻炎疗效的方法.方法: 随机将204例变应性鼻炎患者分成4组,采取4种方法治疗并加以对照,随访1年观察治疗效果.结果:4种方法中鼻内筛前神经分布区加双下鼻甲微波热凝和电离子机烧灼术的总有效率高.结论:微波热凝筛前神经分布区加双下鼻甲治疗变应性鼻炎,具有操作方便,痛苦小,无不良反应等优点,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手术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方法及效果

    作者:张端和;蔡刚

    目的:探讨鼻腔综合手术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效果.方法:鼻中隔黏膜下分离,并在软骨膜面划痕,切除下鼻甲的肥大部分,保留鼻中隔及下鼻甲部分黏膜于表面划痕.结果:118例临床症状、体征消失,88例体征消失症状明显改善,10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5.3%.结论:鼻腔综合手术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效果肯定.

  • 鼻内镜下鼻咽纤维血管瘤切除术

    作者:张立强;解光;李学忠;潘新良;栾信庸;许风雷;刘大昱;雷大鹏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咽纤维血管瘤切除的可行性及手术方法.方法:报告鼻咽纤维血管瘤1例,采用鼻内镜经鼻腔完整切除肿瘤,总结治疗此例的经验.结果:用鼻内镜顺利切除了鼻咽纤维血管瘤,术后5个月随访肿瘤无复发.结论:经选择的鼻咽纤维血管瘤病例,采用鼻内镜进行切除是一种安全微创的手术方法.

  • 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高度近视

    作者:房修岭;任春慧;魏自广;吴建霞

    目的:观察高度近视眼晶状体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的临床疗效及预后视力.方法:为30例、50眼高度近视透明晶体行巩膜隧道切口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患者24~70岁,平均58岁.平均眼轴长度31.7mm,植入人工晶体屈光度平均值为1.5D,随访6~12个月,平均8个月.结果:术后佳矫正视力50眼均达到或超过术前佳矫正视力,33眼(66%)术后视力达到0.5以上,随访6~12个月中,未见视网膜脱离、黄斑囊样水肿等并发症.结论:高度近视晶体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与目前的角膜屈光手术相比,可能更适于45岁以上不愿戴镜或戴镜不能矫正的高度近视患者,其远期疗效尚需长期观察随访.

  • 耳甲腔成形及乳突腔充填术在乳突根治术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肖志勇;陈瑜萍;陈明

    目的: 探讨耳甲腔成形术及乳突腔充填术在乳突根治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5例、25耳行乳突腔充填术及耳甲腔成形术,分别于术后3、6个月观察乳突腔缩小情况、干耳时间、术腔上皮化及术后是否出现前庭症状等.结果:经随访1~2年,患者巨大乳突术腔明显变小,皮肤光滑,色泽正常,全部病例均获干耳,干耳时间平均为6周,1例术后出现头晕,耳鸣症状,4耳同期行鼓室成形术,术后实用气导听力提高15~25dB.结论:耳甲腔成形术及乳突腔充填术可以缩小乳突腔,促进乳突腔的通气引流及上皮化,提高乳突根治术的效果,同时有利于鼓室成形术.

  • 眶、额、鼻陈旧性骨折的整复

    作者:兰信堂;徐小玲;王其友

    目的:探讨眼眶、额、鼻陈旧性骨折的整复方法.方法:陈旧性眶、额、鼻骨折27例中4例用局部切口外固定,13例经下睑下切口,7例经下睑下切口和柯陆氏手术联合径路,3例用头皮冠状切口(包括1例半冠状切口).3例伤期在1月内行局部切口复位固定,24例行眶、额、鼻部植骨,伴眼球移位的患者行眼球复位术.结果:23例临床效果满意,4例效果不理想,2次手术整复2例治愈.结论:眶、额、鼻区骨折多伴有严重的颅脑损伤,早期常以急救治疗为主,以至此区的损伤不能得到及时治疗,致使眶、额、鼻区和眼球凹陷及复视、运动障碍等,根据病情行手术整复可取得满意效果.

  • 隐蔽性中耳炎并发面神经麻痹1例

    作者:黄骁健;陈继东

    患者,男,26岁.因嘴角歪斜,右眼闭合不全于1998年12月31日入院.专科检查示右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同侧鼓膜完整,松弛部稍充血.听力检查示右侧传导性聋,气骨导差30dB.乳突伦氏位摄片提示右侧乳突板障型,窦部有透亮区,上鼓室扩大.诊断为右侧隐蔽性中耳炎并发面神经麻痹.在2%利多卡因局部麻醉下施行改良乳突根治术.术中见上鼓室,鼓窦入口及乳突腔有肉芽组织,听骨链完整,为肉芽组织所包裹,面神经水平部缺损约3mm.术后抗感染,皮质类固醇激素及维生素B族药物治疗.病理报告为右侧乳突腔炎性肉芽伴坏死.术后10d取出术腔碘仿纱条.出院后约30d面神经麻麻痹症状开始改善,60d后完全恢复,随访5年,乳突腔上皮化,面神经麻痹症状未再复发.

  • 鼻咽结核、肺结核误诊为肺癌并鼻咽部转移1例

    作者:李文;田晓东

    患者,男,35岁.因左侧鼻塞,回吸性痰中带血并左耳闷胀,耳鸣1月余来诊.患者于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地出现左侧鼻塞、回吸性痰中带血伴耳闷、耳鸣,但无流涕、头疼,无咯血、胸闷、盗汗、低热等.体检示双侧鼻腔黏膜色泽正常,中下鼻道清晰.间接鼻咽镜检查见左鼻咽顶部及左侧耳咽管隆突黏膜呈结节样白色隆起,表面溃烂,左耳鼓室积液;颈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初步诊断疑为鼻咽癌,遂行全身体检,腹部B超未示异常,胸透时见左肺部有阴影,行胸片及胸部CT扫描,示左肺有分叶毛刺状外观的占位病灶,结论为肺癌,遂请上级医院影像学及胸外科专家会诊,结论为肺癌并鼻咽部转移,胸外科专家建议手术切除左肺再行鼻咽部放疗及全身化疗;术前实验室生化检查血常规、血凝四项、肝肾功能等无明显异常,血沉44mm/h.患者于2001年4月中旬于全麻下行左肺切除术,术后病理示肺结核.术后半月行鼻咽部活检,第1次病理结果示炎性肉芽组织,2d后再取活检,病理分送上级医院及本院,终结果均为鼻咽结核,患者遂行抗结核治疗,6个月后复查,鼻咽部黏膜平坦光滑,无结节及溃破,耳鼓膜恢复正常.随诊至今,患者鼻咽部及肺部未见异常.术后纠正诊断为鼻咽结核、肺结核.

  • 曲安奈德治疗耳郭假性囊肿35例

    作者:王动力;吴运芹

    2001年至2003年我们用曲安奈德治疗耳郭假性囊肿35例、35耳,取得了满意的疗效.35例、35耳中,男32例、32耳,女3例、3耳,22~57岁,平均33岁.病程10~60d,均为单耳发病.初诊24例,11例经多次穿刺或抽液压迫固定无效.病变位于耳郭三角窝25例,舟状窝8例,耳甲腔2例.囊肿直径≤1cm 12例,1cm<直径≤2cm 18例,直径>2cm 5例.患者均无肾上腺皮质类药物禁忌证.治疗系将5ml注射器5号注射针头从囊肿低处进入囊腔,抽净囊内积液后,固定针头,拔下注射器,注入曲安奈德(昆明积大制药厂产,规格40mg /ml)于囊内,直径≤1cm 者用量0.3ml, 1cm<直径≤2cm者用量0.6ml,直径>2cm者用量1ml.术后用无菌敷料敷盖2d.20d后复查,若囊肿积液未完全吸收,抽净积液后再注射1次.经1次治疗治愈25例,经2次治疗治愈10例.随诊6个月,无复发,耳郭局部皮肤正常,无局部增厚.1例女性患者月经失调3个月后正常.

  • 上颌窦根治术罕见并发症3例报告

    作者:李武杰;马荣昌;杨振刚

    例1,男,因鼻塞20余年入院,诊断为鼻息肉(双),筛上颌窦息肉(左).术前查体正常,行双侧鼻息肉摘除+左筛上颌窦根治术,术中鼻腔内填塞油纱条止血,上颌窦内气囊压迫止血.术后患者持续口吐鲜血,查体见鲜血自鼻腔流入口咽部,并出现血压降低,脉搏细数等休克征象,经前鼻孔填塞无效后,行左侧后鼻孔填塞后血止,同时输液扩容治疗后症状改善.4d后去除后鼻孔填塞物,患者张口困难,左侧面颊部明显肿胀,触痛明显,局部穿刺抽出脓液,诊断为颊间隙感染,行口内切开引流后,张口受限缓解,控制感染后痊愈出院.例2,女,因右侧鼻塞,流脓涕,头痛2年入院,诊断为慢性上颌窦炎(右).术前查体正常,行右侧上颌窦根治术,手术顺利,术后患者右眼流泪,去除鼻腔及窦腔内填塞物后右眼流泪症状仍无改善,考虑为鼻泪管损伤导致泪道阻塞,经多次冲洗泪道后痊愈.例3,女,因右面部胀满感伴头痛3个月入院,诊断为慢性上颌窦炎(右).术前查体正常,行右侧上颌窦根治术,术后患者右眶内血肿,右眼视物不清,湿敷硫酸镁,数小时后,视物清晰,但仍有眶内血肿,球结膜水肿淤血,持续湿敷硫酸镁,2周后眶内血肿基本吸收,眼球活动正常,视力正常,痊愈出院.

  • 右面部大面积黑痣1例

    作者:马玉起

    患者,女,8岁.1997年11月14日来诊时见右侧面颊部有黑色素痣,面积较大.近年黑色素痣逐渐长大,无不适感,查体见右面部大片黑痣,上缘在眉弓下方,下至鼻前孔下方,前起鼻根部鼻翼旁,后至外眦垂直线,呈不规则的长方形,为8cm×4cm,皮肤稍粗糙不平.诊断为面部黑痣.1997年11月16日在局部麻醉下行首次手术,纵形切除面颊部6cm×1.5cm,斜横形切除鼻前孔处2cm×1cm,即痣面积的1/5.此后于1998年10月10日、1999年10月16日、2000年10月3日、2003年10月6日分5次将痣全部切除干净,手术均顺利完成.病理诊断为皮内痣,随访1年,眼、耳、鼻、口唇外形保持正常位置,两侧面颊对称,皮肤色泽、弹性均良好,瘢痕不显,患者满意.

  • 耳郭丛状神经纤维瘤1例

    作者:杨爱萍;韩杰;孙永宝

    患者,男,9岁.左耳后肿物4~5年,以耳郭肿物收入院.患者4~5年前左耳后长有肿物,无痛,无耳鸣,听力无异常,未做任何治疗.此间肿物不断增大;近1年,增长较快,触痛,咀嚼食物时,左脸发热变红.查体示双眼虹膜上有栗粒状、棕黄色圆形小结节.左右面部不对称,左侧较长,双侧腋窝各有两个直径约3mm的咖啡色斑,背部有3个直径约2mm的咖啡色斑.专科检查示左耳郭较大,皮肤表面有色素沉着,耳甲腔内有结节,左耳郭上缘至乳突尖处皮下有多个大小不等的结节状肿物,质韧,表面光滑,边缘不齐,乳突尖及周围皮肤表面不平,骨质有缺损,触痛(±).2004年7月20日在全麻下行耳后神经纤维瘤切除术.麻醉成功后,患儿取平卧头右侧位,常规消毒,铺手术巾,耳后C形切口,分离皮下组织与肿瘤组织至耳膜,沿骨膜上剥离肿瘤组织,瘤组织呈串珠状,大小不等,根部在皮神经及耳后、耳大神经,尽量完整切除瘤组织,前达耳郭,暴露软骨,下达腮腺,沿皮瓣边缘切除约1cm宽皮肤,充分止血后,缝合切口,加压包扎.病理诊断为左耳郭神经纤维瘤.

  • 理疗医治耳鸣的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刘毅;尹平;康玉珍

    成人中10%~26%有不同程度的耳鸣[1].目前对耳呜病理生理机制了解尚少,其治疗仍较困难,我们用声频共振治疗仪治疗217例、253耳耳鸣,总有效率为74%,现报告如下.

  • 两种麻醉方法用于悬雍垂腭咽成形术的体会

    作者:娄锋

    我院将局部浸润麻醉和经鼻腔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加局部麻醉用于悬雍垂腭咽成形术(UPPP),现将二种麻醉方法的临床应用结果作一比较.

  • 眶内横纹肌肉瘤的CT影像特点

    作者:郑向阳;牟作峰;吕信昭

    2001年5月至2004年5月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眶内横纹肌肉瘤3例,其中胚胎型2例,腺泡型1例,均为男性,分别为5、12、14岁,病程短14d,长60d,临床表现为眼球向前或向下方突出,无痛性进展较快.采用GE-AI型全身螺旋CT检查,轴位平扫后增强扫描,1例加冠状位扫描,造影剂用优维显100ml经高压注射器肘前静脉注射,速率3ml/s,动脉、静脉双期扫描,层厚3ms,层距3ms.结果示肿瘤均位于球后,内上象限2例,贴近下眶壁1例,病灶形态不规则,密度欠均匀,未见钙化.2例边缘清晰,肿瘤近骨壁处无骨质破坏,1例边缘不清,伴溶骨性骨质破坏,并侵及周围软组织,增强后扫描,3例病变均明显强化.

  • 局部应用bFGF治疗陈旧性鼓膜穿孔83例的临床观察

    作者:李秀霞;丁秀萍;于风歌

    83例外伤性陈旧性鼓膜穿孔在3个月以上,化脓性中耳炎干耳在6个月以上,鼓膜紧张部穿孔,颞骨CT示无骨质破坏,纯音听阈为传导性聋,咽鼓管功能良好,面积为8~23mm2.使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B-bFGF)无菌冻干粉(珠海东大生物制药有限公司产),每瓶4000AU.方法是在鼻内窥镜下,用75%的酒精消毒外耳道,丁卡因棉球表面麻醉鼓膜后,用耳显微拨针沿穿孔边缘切除0.5~0.8mm,用小刮匙在穿孔边缘上皮层搔刮出新鲜创面,用0.5ml生理盐水溶解bFGF后,浸入明胶海绵,置于鼓膜穿孔处,外耳道口放置干棉球,3d后换药,以后隔日换药1次,同时口服抗生素预防感染,呋麻合剂点鼻,保持咽鼓管通畅,禁用力擤鼻,预防感冒.83例鼓膜穿孔愈合74例,9例未愈,治愈率为89%.治愈用时短7d,长18d,平均12.5d,愈合后的鼓膜与正常鼓膜无区别.

  • Merocel高分子止血棉治疗鼻腔出血

    作者:杜玉凤;范晓华;刘继荣

    目前鼻腔填塞仍是治疗鼻出血的重要方法.传统的填塞材料是凡士林油纱条,但鼻腔填塞后患者鼻部及头部胀痛明显、痛苦大,鼻腔黏膜局部损伤重、愈合慢.自2003年以来,我们用美国施美德公司产的Merocel高分子止血棉选择性地治疗各类鼻出血87例,效果良好,报道如下.

  • 鼻腔内窥镜在耳道鼓膜修补术中的应用

    作者:高举;李臻

    2002年1月至2004年4月我们为28例鼓膜穿孔行内窥镜下经外耳道鼓膜修补术.患者均经临床及内窥镜检查确诊为干性鼓膜穿孔,有残余边缘;慢性中耳炎患者干耳至少3个月;外伤所致的大穿孔;咽鼓管功能良好,听阈<45dB,提示听鼓链完整,且为传导性聋或以传导性聋为主的混合性聋.28例中,男18例,女12例,19~70岁,平均36.2岁,病程4d~20年,平均8年.左耳18例, 右耳10例.慢性中耳炎9例,外伤所致18例.电测听示传导性聋21例,以传导性聋为主的混合性聋7例.28例均为干性穿孔.以穿孔面积>2/3为大穿孔,<2/3且>1/3为中穿孔,<1/3为小穿孔为标准,大穿孔13例,中穿孔9例,小穿孔6例.中央性穿孔21例,边缘性7例 .患者咽鼓管功能均正常,且鼓室无上皮化.手术时患者仰卧.患耳向上,局麻后,取患耳耳屏软骨膜,在内窥镜下,用钩针尖除去残余鼓膜边缘上皮,内侧面用直角刮匙刮出黏膜,鼓室内填入明胶海绵,用内植法植入软骨膜.外用明胶海绵及碘仿纱条固定.术后口服抗生素并于2周取出纱条.0.5、3个月各复查1次.术后3个月复查时,28耳听力均提高>10dB者26耳,穿孔愈合26耳,均无耳鸣.2例因患耳进水,引发中耳炎导致再次穿孔,听力无明显改善.

  • 额肌筋膜瓣悬吊治疗重度睑下垂

    作者:张凤云

    2001年2月至2003年5月,我们采用额肌止点下移缝合于睑板治疗上睑提肌肌力小于3mm的睑下垂55例、65眼,效果满意.65眼中先天性58眼,外伤性7眼,双眼10例,单眼45例,男25例,女30例,8~60岁,平均19岁.术前常规检查测量睑裂高度,睑提肌、额肌及上直肌功能,检测Bell现象是否正常.术前睑下垂2~3mm 25眼,4~6mm 30眼,大于6mm 10眼.睑提肌肌力均在3mm以下,额肌活动幅度均在8mm以上,Bell现象正常.手术设计皮肤切口,上睑切口高度,双眼者按重睑手术设计,重睑高度在中间5mm,两侧为4mm,内侧略低.单睑者参照健眼上睑重睑皱褶高度,均用局部浸润麻醉.先沿画线切开上睑皮肤,并切除切口下唇的1条眼轮匝肌,在眼轮匝肌下方与眶膈之间向上分离,在眶上切迹颞侧,向上分离皮下组织与额肌间的联系,分离高于眉上10~15mm,宽15~20mm,在额肌与眶部眼轮匝肌接合部横形切开额肌达骨膜表面,向上分离额肌与骨膜间的联系,分离高度15~20mm,在额肌筋膜内侧向上剪10~15mm,外侧向上剪开10mm,形成蒂在上方,上宽下窄的舌形额肌筋膜瓣.在睑板中1/3与上1/3交界处,将额肌筋膜瓣与睑板做3对褥式缝线固定,使上睑缘位于角膜上缘处,切除多余额肌,上睑皮肤切口缝合时,按重睑缝合,结膜囊涂红霉素眼膏,闭合眼裂,加压包扎.术后静滴抗生素3~5d,术后2d去除绷带,局部用新洁尔灭棉球清洁,遮盖眼帘,每日滴抗生素眼水6~10次,睡前涂红霉素眼膏至睑裂闭合不全完全消失.睑下垂手术理想的标准是(1)双眼平视时瞳孔完全暴露,睑裂高度、双重睑和睫毛倾斜角度,两眼对称;(2)睑缘弧度自然流畅,无内外翻;(3)眼脸开闭功能正常,瞬目反射及眼球运动协调;(4)眼肌保持平衡,无复视或斜视[1].本组患者术后随访1~3年,上睑缘位于角膜上缘之下1mm 19眼,2mm 36眼,3mm 10眼,双眼平视时瞳孔完全暴露于睑裂.术后早期均有不同程度的睑裂闭合不完,其中49眼于2~4周消失,长3个月消失,无1例出现暴露性角膜炎、复视、斜视或秃睫等并发症.4例重睑沟变浅,估计系缝合皮肤切口未挂住额肌残端所致,未再次手术.

  • 下鼻道径路刨削系统在切除上颌窦息肉、囊肿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赵增波;高殿欣;李福松;刘竹青;杨云菁

    2003年以来,我们自下鼻道径路,在鼻窦镜下用动力刨削系统切除上颌窦息肉、囊肿45例,患者8~76岁,平均45岁;男24例,女21例.上颌窦息肉28例,单侧16例,双侧12例;有症状的上颌窦囊肿17例,单侧11例,双侧6例.手术器械为鼻窦内窥镜及动力刨削系统.根据患者年龄和病变范围采取麻醉方式,儿童及病变范围较大者多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病变范围较小者用表面麻醉+局部麻醉.在鼻窦镜引导下,于下鼻道近前端约1.5cm处用锯齿状穿刺针旋转行上颌窦穿剌术,退出针后去除骨片并扩大成为1.0cm×1.0cm的窗口.在鼻窦镜下将上颌窦内咬取部分息肉或囊壁并送病检,其余息肉或囊壁用动力刨削系统切除干净.由于上颌窦息肉多合并鼻息肉,同时应用动力刨削系统切除,且一并切除钩突、筛泡、扩大上颌窦自然开口.其它鼻窦如有病变,也同时处理.术后予以抗炎、止血治疗.术后1~2d抽出鼻腔填塞止血海绵,第3天冲洗上颌窦,出院后定期在门诊行鼻窦镜检查.45例术后均获随访,1年后复查均无息肉或囊肿复发,上颌窦自然开口及下鼻道开窗良好,无闭锁.鼻腔、鼻窦黏膜正常.

  • 鼻唇沟复合组织瓣在下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作者:刘剑

    我们收治了下唇鳞状细胞癌3例,均为男性,56~66岁,病程1~3年,外形呈菜花状,术前病理证实为鳞状细胞癌.手术首先切除下唇肿物及全层组织,下唇缺损均大于其全长的2/3,自缺损侧口角开始,以缺损的白唇高度,向外侧测量作为瓣的蒂宽,定出瓣的外侧切口,以缺损的长度作为暂定的瓣长,向上沿鼻唇沟方向测量,如此长度超过上颌颊沟水平甚多,则作双侧鼻唇沟瓣,瓣上方再延长成楔形,尖端在鼻唇沟顶点,画线标出,按标出的切口线切开皮肤至肌层,内外侧切口均向外斜,使外侧多包括皮下组织,以加强唇红厚度,内侧少包括皮下组织,以减少新形成白唇下方的臃肿,在作外侧切口的同时,在切口外方,根据下唇红宽度,切开肌层及颊黏膜,形成黏膜瓣,将瓣牵出与外侧皮肤创缘相缝合,形成唇红,将此复合组织瓣向下旋转90°,进入缺损区,将唇缺损部的唇沟黏膜与瓣内侧的黏膜创缘相缝合,形成唇沟及唇内侧黏膜,瓣外侧缘形成新唇红创缘,与残唇或对侧转入的瓣缝合,其厚薄高低,在缝合时可以修整,形成光整匀称的下唇.术后常规应用抗生素,术后第2天暴露创面,用4%硼酸酒精湿敷.本组无1例皮瓣坏死,切口均1期愈合,外形满意.

  • 鼻中隔穿孔的手术治疗

    作者:张华;张庆泉

    近20年来国内外有关鼻中隔穿孔治疗的文献中,就鼻中隔穿孔的病因,手术径路,手术修补材料和手术方法进行了详细总结,提出使用复合瓣修补穿孔及鼻腔内黏膜瓣是目前的发展趋势.

  • 腭裂伴有分泌性中耳炎的研究进展

    作者:石国华;王海波

    分泌性中耳炎是致儿童听力下降常见的原因.由于腭裂患儿腭帆张肌及腭帆提肌在中线未闭合、肌力弱,导致咽鼓管不能正常开放与关闭,从而严重影响咽鼓管的功能,导致发生一系列的中耳疾病.分泌性中耳炎在腭裂患儿中较普遍.腭裂患儿的分泌性中耳炎具有不易自愈,治疗棘手、并发症以及后遗症多等特点,进一步影响患儿的语言、智力以及感受力的发育.现将近年腭裂伴分泌性中耳炎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治疗及预后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肿瘤来源的外体的研究进展

    作者:孙继军;姜广水;孙善珍

    外体是由一系列细胞分泌的微小囊泡,具有抗原呈递和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的作用.负载了抗原的树突状细胞所释放的外体、来源于肿瘤细胞的外体均可引起小鼠的抗肿瘤免疫排斥反应.现对外体的一般特性进行简述,着重介绍肿瘤来源的外体的生物学作用及用于肿瘤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

  • 表面麻醉下白内障人工晶体手术的护理

    作者:李红;崔长霞;鲁建英

    2001年1月至2003年6月我院行白内障手术632例,男292例,女340例,11~95岁,平均53岁.先天性白内障46例,外伤性白内障31例,并发性白内障48例,老年性白内障507例.手术均表面麻醉,前15min开始用倍诺喜滴眼液(日本参天公司)点眼3~4次,每次点眼后闭眼5min.所有患者均成功地实施了白内障超声乳化加人工晶体植入术,术中麻醉均获成功.术后1d患者视力均在0.5以上,视力0.6以上628例,0.8以上512例,1.0以上401例.由于多数患者对手术有恐惧心理,因此,我们加强了术前的心理护理,以消除其紧张、恐惧心理,我们通过介绍手术过程,请已成功完成手术的患者介绍体会及让患者与手术医生面谈,增强了患者对手术治疗的信心,均能以积极的心态接受手术.术中由于表面麻醉下眼外肌运动正常,术中眼球不能固定,影响手术顺利进行.本组有106例术中出现眼位上移,水平摆动、旋转等,此时告知患者要放松,眼球不能转动,可以回忆一些高兴的往事,减轻对手术的恐惧;或与患者轻声交谈,分散其注意力;或作深呼吸,以平静焦虑的心理.表面麻醉的注意事项是选用麻醉效果好、角膜上皮毒性小的表面麻醉药物(倍诺喜);术前严格掌握时间和点眼次数,以保证术时麻醉效果佳;滴入表面麻醉剂后不让患者揉眼,以免损伤角膜组织,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

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