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广东医学杂志

广东医学

广东医学杂志

Guangdong Medical Journal 광동의학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广东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
  • 影响因子: 1.49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1-9448
  • 国内刊号: 44-1192/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46-66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6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广东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广东
  • 主编: 苏焕群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吻合器经肛直肠切除术治疗出口梗阻型便秘对血清胆囊收缩素与直肠肛管压力的影响

    作者:陈玉琢;李明浩;杨丽萍;庄建彬;宋维亮

    目的 探讨吻合器经肛直肠切除术(STARR)治疗出口梗阻型便秘对血清胆囊收缩素与直肠肛管压力的影响.方法 选择出口梗阻型便秘患者31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59例,观察组采用STARR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Bresler手术治疗,观察两组预后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和术后住院时间都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4 d内的疼痛、大便失禁、出血、尿潴留等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14 d的肛管大收缩压和肛管长收缩时间都明显高于术前(P<0.05),同时观察组术后14 d的肛管大收缩压和肛管长收缩时间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14 d的血清胆囊收缩素含量分别为(57.33±11.45) ng/L和(51.45±9.13) ng/L,都明显高于术前的(22.67±8.13) ng/L和(22.31±9.02) g/L(P<0.05),同时观察组术后14d的血清胆囊收缩素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STARR治疗出口梗阻型便秘对于机体的创伤比较小,能促进患者直肠肛管功能的恢复和血清胆囊收缩素的表达,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有利于患者康复.

  • 显微手术修复急性手外伤的效果

    作者:黄少帆;汪强;黄健曦

    目的 探讨显微手术修复急性手外伤的效果.方法 将80例新鲜急性手外伤患者随机分为显微组和传统组,每组40例.显微组采用显微手术修复治疗,传统组采用传统治疗方法.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等手术情况,各项皮肤情况、一期愈合情况、创面愈合时间等疗效指标,围术期的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和水肿程度计分,以及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与传统组比较,显微组手术时间明显延长(P<0.01),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P<0.01),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缩短(P<0.01).与传统组比较,显微组皮肤色泽红润、质地良好、外形美观、血供充足及排汗功能良好的比例明显提高(P<0.05),一期愈合率亦明显提高(P<0.05),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缩短(P<0.01).术后3、7d两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术前(P<0.05),且显微组VAS评分和重度疼痛比例均明显低于传统组(P<0.05,P<0.01).术后3、7d两组患肢水肿程度计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 <0.05),且显微组患肢水肿程度计分均较传统组明显降低(P<0.01).两组术后均无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结论显微手术修复急性手外伤患者术后恢复快,疗效佳,术后疼痛和术后肢体水肿程度轻,具有良好的可行性和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OCULUS眼表综合分析仪在观察角膜塑形术对泪膜稳定性中的应用

    作者:罗铭;梁纳;马胜生;孙弋钫

    目的 应用OCULUS眼表分析仪观察角膜塑形术对青少年泪膜稳定性的变化.方法 青少年近视患者52例(101眼),年龄(12.8±2.9)岁,屈光状态为(-3.51 ±0.87)D,给予过夜配戴角膜塑形镜矫治近视.通过OCULUS角膜地形图观察戴镜前和戴镜后第1天、第1周、第1个月、第3个月时非侵入性首次泪膜破裂时间(NITBUT)[NITBUT(f)]、平均NITBUT[NITBUT(av)]、首次泪膜破裂位置以及观察角膜上皮荧光素染色的分级和位置.结果 (1) NITBUT的变化:戴镜前与戴镜1d、1周、1个月、3个月的NITBUT(f)分别为(10.11 ±4.54)、(6.56±5.08)、(9.97±8.49)、(10.07 ±5.62)、(9.73±6.70)s;(2) NITBUT(av)的变化:戴镜前与戴镜1d、1周、1个月、3个月的NITBUT(av)分别为(13.43±5.27)、(8.34±5.03)、(13.49±5.30)、(13.64±6.49)、(13.26±5.52)s;戴镜后第1天NITBUT(f)以及NITBUT(av)均较戴镜前降低(P<0.05),之后NITBUT(f)以及NITBUT(av)恢复戴镜前水平(P>0.05);(3)首次泪膜破裂位置的变化:戴镜前双眼首次泪膜破裂位置以下方多,戴镜后首次泪膜破裂位置不稳定,下方、鼻侧、颞侧比例高,上方和中央较少;(4)角膜上皮染色:戴镜后角膜上皮染色病例数较戴镜前增多,其中以Ⅰ级染色为主,戴前和戴镜后第1天、第1周、第1个月、第3个月时分别为7.5%、21.1% 18.4%、17.1%、14.5%,分布位置为:戴镜前双眼角膜上皮染色以下方多,戴镜1d、1周、1个月均为中央多,戴镜3个月下方多;(5)术后首次泪膜破裂位置与角膜上皮染色的位置并无相关性(P>0.05).结论 OCULUS眼表分析仪可以准确观察泪膜的稳定性,角膜塑形术后第1天泪膜稳定性较戴镜前降低,之后泪膜稳定性恢复戴镜前水平.泪膜首发破裂点戴镜前以下方多,戴镜后位置不稳定.术后首次泪膜破裂位置与角膜上皮染色的位置并无相关性.

  • 前置胎盘伴植入的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王文;刘正平;傅瑶

    目的 探讨前置胎盘伴植入的危险因素,提高对前置胎盘伴植入的危险因素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住院分娩的299例前置胎盘孕妇的临床资料,比较分析前置胎盘伴植入患者(植入组)和非植入患者(非植入组)在年龄、孕次、产次、剖宫产次数、怀孕方式、流产次数和宫腔操作史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299例患者中,术后诊断为前置胎盘未伴植入的产妇共209例,前置胎盘伴植入的产妇共90例.单因素分析显示:孕次、产次、剖宫产次数、流产次数、怀孕方式、宫腔操作史与前置胎盘伴植入存在相关性(P<0.05),年龄在植入组和非植入组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有剖宫产史、宫腔操作史的患者发生前置胎盘伴植入的风险分别增加到8.700、3.529倍.结论 年龄、孕次、产次、怀孕方式、流产次数不是引起前置胎盘伴植入的主要危险因素.剖宫产和宫腔操作史是前置胎盘伴植入的主要危险因素,因此减少剖宫产率、清宫次数以及宫腔手术或许可以有效减少前置胎盘伴植入的发生.

  • 抑癌基因TCEAL7在乳腺组织中的表达及与人端粒酶逆转录酶的关系

    作者:高金亮;周勇

    目的 探讨抑癌基因TCEAL7在乳腺组织中的表达特征及其与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间的相互关系.方法 运用RT-PCR技术检测乳腺良性组织及乳腺癌组织中TCEAL7、hTERT的表达状况,收集对应患者的临床及基本病理资料[包括年龄、淋巴结转移状态、TNM分期及免疫组化结果(ER、PR及HER2表达情况)],利用统计学方法分析讨论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 TCEAL7基因在14例乳腺良性组织中全部表达,但在55例乳腺癌组织中却没有发现表达;hTERT在乳腺良性组织中有1例表达,在乳腺癌组织中有40例表达.hTERT(+)及APBs(+)组之间年龄、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及病理分期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分析hTERT与临床基本资料时,发现其与临床分期相关.结论 抑癌基因TCEAL7在乳腺正常组织中高表达,在乳腺癌组织中几乎没有表达.在细胞水平,TCEAL7基因在端粒延长替代机制细胞中高表达,而在端粒酶阳性细胞中低表达,并且促进hTERT的转录,发现hTERT表达与肿瘤的病理分期相关.

    关键词: TCEAL7 hTERT ALT APBs
  • 经食管心脏电生理检查在宽QRS波心动过速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陈航燕;刘方舟;林炜东;李昕;廖洪涛

    目的 比较经食管心脏电生理检查术与其他各无创鉴别方法诊断宽QRS波心动过速(WCT)的优劣.方法 入选接受经食管心脏电生理检查并诱发心动过速成功,后行心内电生理检查确诊的161例患者,平均年龄(36.43±14.24)岁.分析心动过速时体表心电图,采用Brugada四步法以及经食管心脏电生理检查对WCT进行鉴别诊断.所有患者均行心内电生理检查明确诊断,并对以上鉴别WCT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进行统计.结果 161例WCT患者中心内电生理检查诊断提示有94例为室性心动过速(VT),Brugada四步法有74例(准确率78.7%),经食管心脏电生理检查92例(准确率97.9%).经食管心脏电生理检查比Brugada四步法对鉴别WCT的VT有着更高的敏感性(P<0.01)和阴性预测值(P<0.01).而且经食管调搏终止心动过速成功率在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远高于VT患者(P<0.01).结论 在无创鉴别诊断WCT的方面,经食管心脏电生理检查显著优于Brugada四步法.

  • 不同流式细胞染色方法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CXCR5+CD4+T细胞亚型检测的影响

    作者:赵文文;张慧;丁茸;张明霞;彭劼;马世武

    目的 通过流式细胞染色方法研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CXCR5+ CD4+T细胞亚型,比较两种不同的染色缓冲体系对分析细胞表型和细胞内转录因子染色结果的影响.方法 用流式细胞术检测FoxP3 buffer (FB)染色和Transcription factor buffer (TB)染色人外周血活淋巴细胞频数占总细胞的比例(即活力),CXCR5+CD4+T细胞表型分子CD4、CXCR5、GITR表达百分比(即免疫表型),及其转录因子FoxP3表达百分比(即转录因子).结果 FB和TB染色法淋巴细胞活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TB染色法比较,FB染色法测得的表型分子(CD4、CXCR5、GITR)阳性细胞频数显著降低(P<0.05);与TB染色法比较,FB染色法测得的转录因子(FoxP3)阳性细胞频数显著增高(P<0.01).结论 两种流式细胞染色方法对CXCR5+ CD4+T细胞表型分子及转录因子的染色比例存在差异,同时检测CXCR5+ CD4+T细胞表型和转录因子时需要对反应体系进行优化.

  • 5种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厦门地区汉族人群类风湿关节炎易感性的关系

    作者:徐振兴;陈进春;邱明山;滕菁

    目的 探讨5种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汉族人群类风湿关节炎(RA)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收集91例RA患者和100例健康人血液标本,利用基因测序法检测rs2230926、rs7574865、rs3761847、rs2228145和rs2234067等5种SNPs,同时用ELISA法检测RA患者的血清抗CCP.分为RA组和对照组进行病例对照研究.结果 (1)5种SNP在对照组和RA组中的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P>0.05).rs3761847和rs2228145的不同等住基因频率与RA的易感性显著相关[OR(95% CI)分别为1.61(1.07 ~2.41)、0.64(0.42 ~0.97),P<0.05],rs7574865、rs2234067及rs2230926与RA的易感性未见显著相关(P>0.05).(2) rs2228145与RA患者血清抗CCP反应性显著相关(P =0.014 9),其C等位基因频率在两组中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rs2228145及rs3761847与RA患者血清RF反应性、rs3761847与RA患者血清抗CCP反应性均无显著相关(P>0.05).结论 厦门地区汉族人rs3761847和rs2228145基因多态性可能与RA的易感性存在关联,而rs7574865、rs2234067及rs2230926则与RA的易感性可能无关.

  • 强化母乳喂养对早产儿出院后追赶性生长的影响随访

    作者:杨凤娥;佃东春;唐凤姣;谢国烈;张春莲

    目的 探讨母乳及母乳强化剂喂养对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在院外体格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 将20例符合条件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出院后随机分为两组,A组予纯母乳喂养;B组予母乳+母乳强化剂喂养.同时定期测量早产儿的体重、身长、头围的增长情况,对早产儿出院后追赶性生长进行随访观察并对营养支持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B组早产儿身高、体重、头围等身体发育指标明显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产儿母乳+母乳强化剂喂养是早产儿出院后营养的佳选择,可促进早产儿体重、身长和头围的增长,有利于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出院后的追赶性生长.

  • 紧线法治疗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效果

    作者:贺逢孝;王磊;木沙由夫·吾买尔;齐海

    目的 探讨紧线法对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行消化道肿瘤手术治疗后腹部切口发生脂肪液化的76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治疗方法分A、B、C3组;A组为传统换药+电磁波治疗仪(TDP)照射治疗,B组为皮下放置盐水纱条+TDP照射治疗,C组为紧线法+TDP照射治疗;比较3组患者腹部手术切口愈合时间和换药次数.结果 76例患者腹部手术切口全部愈合、无伤口感染发生、未使用抗生素;C组比A组和B组患者腹部切口平均愈合时间短(P<0.05),比A组平均换药次数少(P<0.05).结论 紧线法可作为一种治疗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方法,操作简单,能缩短患者因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住院治疗时间和换药次数.

  • 恙虫病并发肺部损害的临床特征

    作者:卓树洪;叶晓光;廖云珍;罗润齐

    目的 探讨恙虫病并发肺部损害的临床表现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收治的144例恙虫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主要临床表现、实验室资料、胸片、CT等,所有患者按确诊时间长短分为确诊时间<7d组、确诊时间7~13 d组和确诊时间≥14 d组,按年龄分为<60岁组和≥60岁组,分析患者确诊时间和年龄对患者并发肺部损害及预后的影响.结果 144例恙虫病患者大多数符合恙虫病的典型临床表现,其中89例 (61.8%)出现咳嗽、49例(34.0%)出现气促,21例(14.6%)出现急性呼吸衰竭;72例(50.0%)并发肺部损害,其中支气管炎7例(9.7%)、双肺间质性炎症12例(16.7%)、肺炎47例(65.3%),胸腔积液23例(31.9%).确诊时间<7d组66例,出现肺部损害18例(27.3%),多器官损害16例(24.2%),死亡1例(1.5%);确诊时间7~13d组60例,出现肺部损害39例(65.0%),多器官损害40例(66.7%),死亡4例(6.7%);确诊时间≥14 d组18例,出现肺部损害15例(83.3%),多器官损害16例(88.9%),死亡3例(16.7%).与确诊时间≥14 d组比较,确诊时间<7d组患者并发肺部损害、多器官损害及死亡比例显著降低(P<0.05).与<60岁组相比较,≥60岁组患者并发肺部损害发生比例无明显上升、但多器官损害及死亡比例显著升高(P<0.05).结论 恙虫病患者并发肺部损害的比例较高,其预后与确诊时间及患者年龄密切相关,早期诊断和早期有效治疗是影响恙虫病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

  • Pentacam系统对LASIK术后屈光回退的预测价值

    作者:刘月君;高丰

    目的 探讨Pentacam眼前节分析系统在成人近视患者LASIK手术后出现屈光回退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32例接受LASIK手术治疗的近视患者资料.入组患者均由同一手术医师行飞秒激光制瓣LASIK手术,并根据术后6个月内是否出现屈光回退分为回退组(n=29)和未回退组(n=103).入组患者术后1周、1个月、6个月时均予复查裸眼视力、角膜曲率以及Pentacam系统分析眼前节相关指标.结果 相对于未回退组患者,回退组患者术后6个月时的裸眼视力明显降低,而水平及垂直曲率明显更高(P<0.05);术后1、6个月时,回退组患者的眼前节相关指标包括前房深度、角度、容积、前角膜曲率均显著低于未回退组患者(P<0.05).结论 Pentacam系统的眼前节参数(包括前房深度、角度、容积、前角膜曲率等)有可能成为术后发生屈光回退的早期预警指标.

  • 终末期肾病患者血液透析前后血清VEGF、N-cadherin和VE-cadherin水平的变化

    作者:陈志强;何杨

    目的 根据血液透析前、后血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神经钙黏蛋白(neural cadherin,N-cadherin)和血管内皮钙黏蛋白(vascular endothelial cadherin,VE-cadherin)水平探讨终末期肾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患者血管新生情况.方法 选取66例ESRD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39例健康体检对象作为对照组,检测对照组及观察组血液透析前、后血清VEGF、N-cadherin和VE-cadherin水平,比较其差异.结果 观察组透析前血清VEGF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透析后较透析前升高(P<0.01);观察组血清N-cadherin值透析前高于对照组(P<0.01),透析后较透析前降低(P<0.01),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透析后血清VE-cadherin、VE-cadherin/N-cadherin水平较透析前升高(P<0.01),透析前、后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透析前血清VE-cadherin与N-cadherin呈负相关,(r=-0.255,P=0.039).结论 血液透析在改善ESRD患者内环境的同时,一方面升高VEGF而促进血管新生;另一方面促进VE-cadherin和N-cadherin之间的平衡趋向正常化,改善内皮细胞功能,促使新生血管有规律连接而形成有效的血管结构.

  • 超声测量在评价体外冲击波治疗跖腱膜炎效果中的应用

    作者:王丽娜;刘思兰;金晓红;陈文佳

    目的 探讨超声测量在评价体外冲击波治疗跖腱膜炎效果中的应用.方法 应用超声观察和测量临床诊断为跖腱膜炎的21例中老年患者(患者组)的患侧跖腱膜跟骨附着部的厚度,并测量35例正常中老年人的单侧跖腱膜相应部位作为对照(正常组).其中,患者组于体外冲击波首次治疗前和治疗1个疗程(每周1次治疗,5次/疗程)后各测量1次,并进行VAS评分以评估疗效.结果 治疗前,患者组患足的跖腱膜跟骨附着部的厚度为(0.582±0.013)cm,较正常组的厚度(0.333 ±0.001) cm明显增加(P<0.01).经1个疗程冲击波治疗后,患者组腱膜跟骨附着部的厚度减少为(0.517±0.013)cm,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仍大于正常组的厚度(P<0.01);且VA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减少,治疗有效率达57.28%(P<0.01).结论 超声测量用于评价体外冲击波治疗跖腱膜炎的效果确切,且兼具无创、便捷等优点.

  • 徒手淋巴引流结合消肿治疗闭合性小腿骨折术前肢体肿胀的效果

    作者:张启富;陈耀智;龙耀斌

    目的 研究徒手淋巴引流结合消肿治疗在闭合性小腿骨折术前肢体肿胀中的应用疗效.方法 小腿闭合性骨折患者136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68例,只采用常规治疗方法消肿,常规消肿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抬高患肢.观察组68例,在常规消肿治疗的基础上增加徒手淋巴引流治疗,方法为沿淋巴回流方向和途径,先对躯干深部淋巴结用拇指进行3~5 min按压,然后对浅部淋巴结或淋巴管加用徒手淋巴引流治疗,方法以压送手法和铲形手法为主,配合原地画圈法,60 min/次,1次/d.两组患者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3d后进行VAS疼痛评分、肿胀程度评定和小腿周径肿胀比评定,统计两组患者术前等待时间.结果 观察组、对照组完成研究的患者分别有64、65例.两组患者在治疗前VAS疼痛评分、肿胀程度和小腿周径肿胀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3d后观察组患者疼痛和小腿肿胀程度较治疗前明显减轻(P<0.01),小腿周径肿胀比明显好转(P<0.01),对照组较治疗前也有改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效果更明显(P<0.01);观察组术前等待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结论 徒手淋巴引流结合消肿治疗能明显缓解小腿骨折引起的肢体疼痛,快速消除肢体肿胀,缩短手术等待时间.

  • 鼻咽癌调强放疗后残留及解救治疗对预后的影响

    作者:廖瑜露;汤轶强;舒禹先;敖帆;李金高

    目的 分析初治鼻咽癌调强放疗后肿瘤残留及解救治疗对局部控制率、生存率的影响.方法 对97例接受根治性调强放射治疗(IMRT)(联合或不联合化疗)的非转移性鼻咽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放疗结束时,57例患者存在残留病灶,其中单纯鼻咽残留39例,单纯颈部残留9例,两者均有残留9例;38例选择观察,19例接受放化疗干预.结果 放疗结束时,鼻咽残留者的T分期明显晚于无残留者(χ2 =8.15,P=0.043).颈部淋巴结残留者N分期明显晚于无残留者(χ2 =21.1,P<0.001).放疗结束时,鼻咽残留者的3年无局部复发生存率显著低于无鼻咽残留者(84.0%和94.6%,P=0.024).颈部残留者的3年无远处转移生存率显著低于无残留者(71.4%和90.3%,P=0.01).38例接受观察者的3年总生存率为75.7%,19例接受放化疗干预者的3年总生存率89.5% (P =0.762).多因素预后分析显示,3个月是否残留(χ2=9.502,P=0.002),同期化疗(χ2=4.117,P=0.042),T分期(χ2=4.363,P=0.037),N分期(χ2=7.627,P=0.006),年龄(χ2=4.524,P=0.033)是3年总生存率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鼻咽癌三维调强放疗后残留与分期相关.放疗结束3个月时仍残留的患者预后差.残留后是否进行治疗干预对总生存率无明显影响.

  • 同侧与对侧纵裂入路显微外科治疗深部大脑镰旁脑膜瘤的效果比较

    作者:黄玲;张喆;杨越;何伟;李敏;涂伟;沈晓黎;祝新根

    目的 比较使用同侧及对侧纵裂入路显微外科治疗后2/3矢状窦深部大脑镰旁脑膜瘤的疗效.方法 分析28例对侧纵裂入路(对侧组)治疗大脑镰旁脑膜瘤患者及57例同侧纵裂入路(同侧组)治疗矢状窦后2/3大脑镰旁脑膜瘤患者;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神经功能情况采用Karnofsky功能状态评分标准(KPS)进行评定.结果 两组共85例得到6~12个月随访,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侧组术后肢体感觉功能及运动功能的恢复较同侧组好(P<0.05),同侧组手术时间较对侧组短(P<0.05),两组患者术后KPS均较术前有明显的恢复(P<0.0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侧纵裂入路及同侧纵裂入路均能良好地治疗大脑镰旁脑膜瘤,对侧纵裂入路虽手术时间较长,但在肢体功能恢复情况方面似乎更有优越性.

  • TLR5 rs2072493 A/G基因多态性与广西人群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小血管炎的关系

    作者:龚爱媚;薛超;廖蕴华;赖彦妃;彭茜;韦素珍;何林檩;王敏雯

    目的 探讨TLR5 rs2072493 A/G基因多态性与广西人群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AAV)的关联性.方法 采用PCR-RFLP法检测117例AAV患者(AAV组)及207例健康成人(对照组)的TLR5 rs207249基因型,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并行临床和病理资料分析.结果 (1)AAV组患者TLR5rs2072493基因多态性AA、AG、GG基因型频率分别为47.0%、41.0%、12.0%,对照组为50.2%、43.5%、6.3%;A和G基因分布:AAV组为67.5%、32.5%,对照组为72.0%、28.0%.两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3种基因型间关节疼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GG基因型多发;尿酸、白蛋白、IgA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酸GG基因型明显低于AA和AG型,白蛋白、IgA GG基因型明显高于AA和AG型.(3)AAV组中有88例行肾穿活检,3种基因型患者间病理学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LR5 rs2072493基因多态性在广西人群普遍存在,可能与AAV遗传易感性无关联,可能与关节痛、UA、Alb、IgA水平有关联.

  • 急诊车祸多发伤并发创伤性凝血病的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陈国枢;陈立;王涛;朱伟旺;黎国伟;王国标;刘志红;张舜玲

    目的 探讨急诊车祸多发伤患者发生创伤性凝血病(TC)的危险因素及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急诊救治的176例车祸多发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损伤严重程度评分(ISS)、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Ⅱ、格拉斯哥评分(GCS)、输血量和收住时的凝血功能、血常规、血气分析等指标,以及低体温、低灌注、重型颅脑损伤(STBI)、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死亡的发生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急诊车祸多发伤患者发生TC的危险因素及TC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 176例患者中,发生TC 51例(29.0%),碱缺失≥6、GCS评分≤6分、合并STBI是严重创伤患者发生TC的独立危险因素.51例TC患者中,死亡21例(41.2%),年龄≤23岁、GCS评分≤6分、合并STBI、MODS是TC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严重车祸多发伤患者容易发生TC,TC与ISS评分、STBI、组织低灌注有关,预后不良.

  • 复杂变异易位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遗传学检查特点及预后分析

    作者:武英伟;张志华;张茉莉

    目的 分析复杂变异易位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的遗传学检查特点及预后情况,提高对疾病的认识.方法 对15例复杂变异易位CML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细胞形态学、组织化学、细胞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结果及临床预后,并与同期典型易住CML病例进行对比.结果 本组15例t(9;22)复杂变异易位CML占同期CML的2.9%.骨髓增生以极度活跃为主,原始细胞比例低,嗜酸嗜碱细胞易见;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阳性率及积分低.t(9;22)复杂易位共涉及1、2、3、4、5、6、8、9、11、12、15、22号多条染色体,且断裂点均不相同.FISH阳性细胞数平均(95.57±4.74)%,信号以1Y2G2R为主,融合基因检测BCR-ABL P210均阳性.中位生存期45个月.与典型易位CML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t(9;22)复杂变异易位CML的实验室特点、临床预后与典型t(9;22)CML基本一致,染色体核型分析、FISH、RQ-PCR联合应用能有效提高复杂变异易住CML的诊断准确性.

  • 肠淋巴途径在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肾损伤中的作用

    作者:王璐璐;陈立;范玲;赵飘飘;熊玉霞

    目的 观察肠淋巴管结扎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大鼠肾脏功能的影响,探讨肠淋巴途径在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肾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组)、SAP模型组(B组)和SAP+肠系膜淋巴管结扎组(C组).各组分别于造模后6、12和24 h处死大鼠取肾脏组织,部分制备组织匀浆,部分用于病理组织学检查.HE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学改变,血生化检测血清尿素氮和肌酐水平,ELISA法测定肾脏组织匀浆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IL-1)水平;髓过氧化物酶法检测肾脏组织匀浆髓过氧化酶(MPO)活性.结果 B组大鼠各指标均较A组明显升高;与B组相比较,C组血清肌酐(SCr)和尿素氮(BUN)水平在12h和24 h后明显降低(P<0.05),肾脏病理学损伤明显改善,肾脏组织匀浆中TNF-α、IL-1水平和MPO活性在3个时间点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 肠淋巴途径在SAP大鼠肾损伤的发生发展中扮演重要作用,结扎肠淋巴管可减轻SAP大鼠炎性因子移位所致的肾损伤.

  • 抑制miR-140腺相关病毒载体的构建及鉴定

    作者:贺鹏;段莉;梁宇杰

    目的 构建一种抑制microRNA-140(miR-140)表达的腺相关病毒(AAV)载体系统,从而实现对细胞内miR-140表达水平的高效抑制.方法 应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将腺相关病毒载体与miRNA诱饵microRNA tough decoy RNAs (TuD)相结合,构建pAAV-U6-miR-140-TuD-EGFP表达质粒;用脂质体转染法将pAAV-U6-miR-140-TuD-EGFP表达质粒和pAAV-RC、pAAV-Helper质粒共转染至AAV-293细胞中,包装生成携带miR-140-TuD的重组腺相关病毒rAAV-U6-miR-140-TuD-EGFP.进一步将病毒感染骨肉瘤细胞U2OS,定量RT-PCR检测miR-140-TuD对细胞内miR-140基因的沉默效果,并测定病毒的感染滴度.结果 DNA测序证明miR-140-TuD已成功构建到表达质粒pAAV-U6-MCS-EGFP中;AAV-293细胞表达绿色荧光蛋白提示共转染成功;rAAV-U6-miR-140-TuD-EGFP感染滴度约为4.1 ×1010· mL-1;包装的重组腺相关病毒rAAV-U6-miR-140-TuD-EGFP感染U2OS细胞后,能显著下调U2OS细胞miR-140基因的表达水平.结论 携带miR-140-TuD重组腺相关病毒的包装成功,该病毒具有稳定沉默miR-140基因从而降低其表达水平的功能.

  • 英夫利西单抗对油酸所致急性肺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

    作者:万自芬;张程;张湘燕;叶贤伟;马丽;姚红梅;李兴明

    目的 探讨英夫利西单抗对油酸所致急性肺损伤(ALI)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 72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干预组,每组24只.模型组经鼠尾静脉注射油酸0.04 mL/kg建立ALI模型;干预组于造模前第1、4天皮下注射英夫利西单抗5 mg/kg,第7天经尾静脉注射油酸0.04 mL/kg建立ALI模型;正常组经鼠尾静脉注射同等量生理盐水.3组分别于造模后0.5、2、4、6h4个时点各随机柚取6只大鼠采集标本.观察肺组织病理学表现,测定血清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蛋白含量,计算肺泡通透指数(LPI).结果 模型组显微镜下见肺泡间隔结构破坏,肺泡间隔增宽,肺泡腔内较多水肿液,间质内见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干预组肺损伤介于模型组和正常组之间.模型组各时点血清和BALF中TNF-α含量及LPI均高于正常组(P<0.05),而干预组各时点血清和BALF中TNF-α含量及LPI均低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干预组组内血清和BALF中TNF-α含量及LPI随时间推移逐渐升高(P<0.05).结论 英夫利西单抗可中和血清中的TNF-α,抑制体内TNF-α的活性,减轻TNF-α介导的炎症反应,从而减轻油酸引起的肺部炎症反应,有效地减轻肺泡渗出与肺组织结构破坏,对油酸引起的ALI大鼠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 血浆及血细胞对脑出血模型大鼠脑水肿及水通道蛋白4表达的影响

    作者:范鲁鼎;王娜

    目的 探讨血浆及血细胞对脑出血大鼠脑水肿及水通道蛋白4(AQP4)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36只健康成年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全血组、生理盐水组、血浆组、血细胞组,每组9只大鼠.采用自体血(50 μL)注入尾状核建立大鼠脑出血模型,断尾取1 mL血后,全血组将血液直接取50 μL注射至脑内;生理盐水组直接将等量生理盐水注射至脑内;血浆组将血液离心,取沉淀物溶于1 mL生理盐水内,混合后取50 μL注入脑内;血细胞组将血液离心,溶于1 mL生理盐水内,混合后取50μL注入脑内.分别在1、24、48 h对各组做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观察48 h,用过量的水合氯醛处死动物,干湿重法测定各组脑组织含水量,HE染色观察各组血肿周围脑组织形态学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各组血肿周围脑组织AQP4表达的变化.结果 造模24 h后,全血组Bederson评分明显高于生理盐水组(P<0.05);血浆组及血细胞组Bederson评分较全血组低(P<0.05),血浆组与血细胞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8 h各组Bederson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E染色结果:造模48 h后,生理盐水组神经细胞大而圆、核淡染,只有极少数神经细胞坏死及神经细胞的皱缩;全血组神经细胞肿胀,可见不同程度的神经细胞皱缩及核内染色质凝集,部分神经细胞周边出现空白水肿区;血浆组及血细胞组比全血组神经细胞坏死及皱缩数目少,而比生理盐水组多,血浆组与血细胞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造模48 h后,全血组、血细胞组及血浆组大鼠脑组织含水量高于生理盐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血组脑组织含水量高于血细胞组及血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组与血细胞组之间脑组织含水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造模48 h后,全血组、血细胞组及血浆组大鼠AQP4表达高于生理盐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血组AQP4表达高于血细胞组及血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组与血细胞组之间AQP4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内注入血细胞或血浆均可造成脑水肿及AQP4表达升高;全血组脑组织含水量及AQP4的表达均高于血细胞组及血浆组,提示全血引起的脑水肿比血细胞和血浆大.

  • 转染hTERT基因对人角膜内皮细胞增殖及功能维持的影响

    作者:刘志平;沙翔垠;王智崇;庄菁

    目的 探索转染人端粒酶催化亚单位(TERT)促进人角膜内皮细胞(HCECs)增殖并进行长期培养的可行性.方法 原代HCECs生长到80%融合时,采用脂质体介导的方法将质粒pEGFP-N1和pBABE-puro-hTERT转染到HCECs,1μg/mL嘌呤霉素筛选.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嘌呤霉素耐药克隆中TERT的表达情况.阳性克隆进行传代培养.MTT法和细胞周期检测比较细胞的生长增殖能力;透射电镜检测细胞的超微结构,RT-PCR检测泵功能相关基因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Na+/K+-ATPase α1的表达,免疫荧光检测ZO-1、N-cadherin的表达.结果 TERT-HCECs表达了外源的TERT已经传到36代,保持了正常的HCECs形态且比HCECs具有更强的增殖能力;泵功能相关基因、Na+/K+ ATPase α1、ZO-1的表达在TERT-HCECs和HCECs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ERT-HCECs能形成单层结构,并保持与原代HCECs细胞相似的泵功能.结论 通过转染TERT,建立了一株与原代生理功能相近且具有更强增殖能力的TERT-HCECs.

  • 新疆哈萨克族儿童菌群人源化动物模型中酪酪肽mRNA和蛋白的表达

    作者:刘新彩;李敏;徐佩茹;王亚楠

    目的 观察新疆哈萨克族儿童菌群人源化(HFA)动物模型中酪酪肽(PYY) mRNA和蛋白的表达,探索PYY在哈萨克族儿童肥胖发生中的作用机制,为可能的治疗靶点提供依据.方法 将无菌C57BL/6J小鼠20只分为实验组(n=10)和对照组(n=10),均雌雄各半,分别灌胃接种哈萨克族肥胖儿童和正常体重儿童粪便菌悬液,成功制备哈萨克族儿童HFA动物模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胃底组织、结肠组织及下丘脑组织的PYY mRNA和PYY蛋白的表达.结果 实验组小鼠胃底组织、结肠组织PYY mRNA相对表达量低于对照组(P<0.05,P<0.001),下丘脑组织PYY mRNA相对表达量则与对照组小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小鼠胃底组织、结肠组织及下丘脑组织PYY蛋白表达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01).实验组小鼠PYY受体mRNA相对表达量与对照组小鼠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YY可能在哈萨克族儿童肥胖的发生中发挥一定作用,PYY将为哈萨克族儿童肥胖的预防和治疗开辟新的途径.

  • 典型与非典型应激性心肌病大鼠模型的制备方法

    作者:杜志君;蔡伟文;张文静;查道刚

    目的 探讨去甲肾上腺素(NE)与异丙肾上腺素(ISO)致应激性心肌病(SCM)的作用,为其模型的制备提供参考.方法 将13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11组(每组12只),分别为对照组,NE:1 mg/kg组、2 mg/kg组、3 mg/kg组、4 mg/kg组、5 mg/kg组,ISO:50 mg/kg组、100 mg/kg组、150 mg/kg组、200 mg/kg组、400 mg/kg组.通过腹腔注射NE及ISO注射液,90 min后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并测量左室心尖段、中间段、基底段的短轴缩短分数(FS)及左室的面积变化分数(FAC),取典型与非典型SCM大鼠左室心尖及基底部心肌组织切片HE染色观察.结果 在NE各剂量组大鼠中,表现为非典型SCM改变的18只,典型SCM改变2只,2 mg/kg、3 mg/kg、4mg/kg组的成功率较高而大鼠的死亡率较低,全心运动减弱4只,死亡8只;而ISO各剂量组中出现SCM改变的均表现为典型,共15只,在50 mg/kg获得较高成功率,未出现全心运动减弱及死亡.结论 与ISO用于大鼠典型SCM模型的制备不同,NA可用于非典型SCM模型的制备.

  • fyuA缺失对尿路致病性大肠埃希菌致病能力的影响

    作者:邓聪;彭亮;潘嘉韵;吴晓蔓;邓小燕

    目的 研究fyuA缺失对尿路致病性大肠埃希菌(UPEC)致病能力的影响.方法 通过对人膀胱癌上皮细胞株5637作用,比较野生株(CFT073)、缺失株(△fyuA)和回补株(C-fyuA)的黏附和侵袭能力;构建小鼠尿路感染模型,比较CFT073、△fyuA和C-fyuA在膀胱和肾脏的定植能力以及炎症诱导能力.结果 △fyuA对5637细胞的黏附和侵袭能力均低于CFT073和C-fyuA(P<0.05).△fyuA在小鼠膀胱的定植能力低于野生株和回补株(P<0.05),△fyuA膀胱和肾脏匀浆液中的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均低于CFT073和C-fyuA(P<0.05).结论 fyuA基因在UPEC致病中发挥重要作用.其缺失后,UPEC黏附和侵袭能力、定植能力及炎症诱导能力均降低.

  • 人微小非编码RNA-183和MMP-9对食管癌细胞Eca109增殖的作用及其相互调控关系

    作者:梁宇强;王茂生;梁清;刘文健;黄健

    目的 探讨人微小非编码RNA-183(Hsa-miR-183)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食管癌组织和食管鳞癌细胞株Eca109中的表达及相互调控关系.方法 采用RT-PCR法检测食管癌组织、食管正常组织、正常食管上皮细胞Het-1A和Eca109细胞株中Hsa-miR-183与MMP-9的相对表达水平.构建人Hsa-miR-183的真核表达载体质粒PmiR-183,以脂质体2000转染至Eca109细胞,Eca109细胞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不含任何质粒或脂质体,阴性对照组含空质粒2 000 μg/mL、脂质体20 μg/mL,PmiR-183组含PmiR-183 20μg/mL.构建psiCHECK-2-MMP-9-3'UTR载体.WST-8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RT-PCR法检测Hsa-miR-183及MMP-9 mRNA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MMP-9蛋白的表达水平;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Hsa-miR-183与MMP-9的靶位关系,设计针对MMP-9序列的小干扰RNA,转染Eca109细胞株,检测Hsa-miR-183的相对表达水平.结果 Hsa-miR-183在食管癌组织和Eca109细胞株中的相对表达水平较食管正常组织和Het-1A细胞株中低(P<0.05),MMP-9在食管癌组织和Eca109细胞株中的相对表达水平较食管正常组织及Het-1A细胞株中高(P<0.05).与阴性对照组比较,PmiR-183组对Eca109细胞24、48、72 h的增殖抑制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呈时间-效应关系;psiCHECK-2-MMP-9-3'UTR质粒与Hsa-miR-183共转染293T细胞,荧光素酶的活性降低;转染PmiR-183至Eca109细胞后,MMP-9基因mRNA与蛋白表达水平均降低;敲除MMP-9表达之后,Hsa-miR-183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结论 PmiR-183可有效抑制Eca109细胞的增殖,呈时间-效应关系,Has-miR-183可能参与MMP-9在Eca109细胞的表达调控.

  • 不同刺激模式对炎症性肠病大鼠的影响

    作者:安启娴;董瑞敏;何夕昆

    目的 观察不同刺激模式对炎症性肠病(IBD)大鼠的影响,为IBD的预防及护理提供新的思路.方法 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无刺激组、可预知刺激组、不可预知刺激组4组,每组10只.无刺激组、可预知刺激组、不可预知刺激组建立IBD模型,正常组不造模.造模后,正常组和无刺激组不给予任何其他刺激,观察14d;可预知刺激组每天给予生理盐水灌胃刺激,连续刺激14 d;不可预知刺激组根据制定的随机刺激表,每天抽取无规则的刺激方式予以刺激,连续刺激14 d.于第15天先进行旷场实验,处死,取血测5-HT浓度,并测定结肠指数、结肠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含量及各脏器指数.结果 无刺激组和可预知刺激组中央格数、外周格数和5-HT浓度与正常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组和无刺激组比较,不可预知刺激组中央格数、外周格数均显著减少(P<0.05,P<0.01),5-HT浓度均显著降低(P<0.01).与正常组比较,无刺激组、可预知刺激组及不可预知刺激组结肠指数和MPO含量均显著升高(P<0.01);与无刺激组比较,可预知刺激组结肠指数显著升高(P<0.01),不可预知刺激组结肠指数和MPO含量显著降低(P<0.05,P<0.01).与正常组比较,无刺激组、可预知刺激组及不可预知刺激组胸腺指数均显著降低(P<0.05),脾脏指数均显著升高(P<0.01);与无刺激组比较,可预知刺激组、不可预知刺激组脾指教均显著升高(P<0.01);4组肾指数和肝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模型大鼠中,结肠指数与外周格数(r =0.974 6,P<0.05)、中央格数(r=0.908 8,P<0.05)、5-HT浓度(r=0.904 4,P<0.05)均呈正相关.结论 对IBD大鼠给予过度的不可预知压力刺激,会导致大鼠出现明显的抑郁行为,反而可减少结肠炎症病变,可能与5-HT水平降低有关,提示5-HT有可能成为IBD新的生物标志物.

  • 色素性神经纤维瘤2例

    作者:张晓娟;石劲松;赵志明;范昌

    例1,男,45岁,近2年来发现肿物生长加快,于2014年2月2日入院.患者45年前出生时发现骶尾部有黑色皮肤肿瘤,约一元硬币大小,当时认为是胎记未引起重视,后随年龄增长,黑色肿物逐渐增大至手掌大小,无红肿及疼痛,未经任何治疗.入院体格检查:患者骶尾部近肝门处可见有12 cm×6cm大小黑色皮肤肿物,高出皮肤,上附毛发,有高低不规则赘生肿块,无红肿及破溃,质中等,活动可.

    关键词:
  • 表现为尿崩症的垂体脓肿1例

    作者:刘晓亮;刘明;刘凯;陈大伟

    患者,女,57岁,因多饮多尿2年,加重2个月,发热10d于2014年10月1日入院.体格检查:精神萎靡,神清,懒言,视力左:0.4,右:0.5,双眼视野散在暗点,余神经系统检查阴性.血常规、CSF常规、生化检查正常,血钠154.7mmol/L,血氯114.3 mmol/L,催乳素(PRL)1646 IU/mL.TSH、FSH、GH、LH、L3、L4、24 h尿游离皮质醇均正常,CRP:5.17 g/L,ESR、EB病毒抗体、巨细胞病毒抗体、自身免疫系列、肿瘤标记物均未见异常.

    关键词:
  • 登革热合并妊娠阴道分娩1例

    作者:梁丽;李芳;李晶

    患者,女,26岁,孕2产1,因停经38+5周,发热3d于2014年10月10日入院.孕期定期产检,产检结果无特殊.入院前3d(孕38+2周)出现发热,高体温39.5℃,伴咳嗽、鼻塞流涕,咽痛,在外院就诊,予抗感染、退热等对症处理3d后,症状稍好转,但仍反复有体温升高,查登革热NS1抗原:阳性,登革热抗体IgM及IgG阴性,诊断为“登革热合并妊娠”转入我院治疗.患者广州人,长期居住在广州,已婚,个人史、既往史无特殊,无烟酒毒麻接触史.

    关键词:
  • 以胸腔积液为首发表现的纵隔畸胎瘤1例

    作者:詹少锋;郑洋;范存愈;黄慧婷

    患者男,19岁,因反复右侧胸闷痛4月余,加重7d,于2014年11月18日入住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科.患者入院前4个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胸痛,发热,体温高达38.2℃,不伴咯血、盗汗,在当地医院就诊,彩超示:右侧胸腔积液.胸腔镜检查见脏壁层、膈肌胸膜局部粘连带,未见肿物.抽取淡黄色澄清胸腔积液检查:李凡他试验(+),白细胞550 × 106·L-1,单个核细胞40%,多个核细胞60%,乳酸脱氢酶219 U/L,总蛋白44.2 g/L,腺苷脱氢酶21U/L,癌胚抗原311.4 ng/mL.

    关键词:
  • 解没食子酸链球菌巴氏亚种腹膜炎1例

    作者:梁仟;童新灯;王银君

    患者,女,30岁,因发现肾功能不全2年,腹膜透析1年,发热、腹痛1d,于2015年9月11日收入院治疗.患者2年前因月经不规律于我院门诊查血压158/111 mmHg,血肌酐361.5μmol/L,肾小球滤过率22.63 mL/min,泌尿系彩超示:双肾体积缩小,考虑弥漫性肾损害超声改变,诊断为慢性肾炎、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期)CKD 4期、肾性高血压,予利尿、“尿毒清”等治疗.后多次门诊查血肌酐渐进性增加.

    关键词:
  • 左旋门冬酰胺酶致儿童弥散性血管内凝血2例

    作者:刘丽丽;叶中绿

    病例1,患儿,女,4岁,因确诊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5个月于2014年3月20日入院.患儿5个月前诊断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但未给予治疗,本次入院目的为化疗.体格检查:体温38.3℃,血压113/70 mmHg,脉搏140次/min,呼吸36次/min,贫血面容,精神状态较差,全身皮肤苍白,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率140次/min,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心脏杂音,肝肋下5 cm,脾肋下4 cm.实验室检查:白细胞(WBC)31.9×109·L-1,红细胞(RBC)0.86×1012·L-1,血小板(Plt)8×109·L-1,血红蛋白(Hb) 24g/L.入院行骨髓穿刺确诊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L2型,B系,高危.予长春新碱+柔红霉素+左旋门冬酰胺酶(L-ASP)+地塞米松(VDLP)行诱导缓解化疗(具体为L-ASP 5 000 U mg/m2,静脉滴注,第12 ~ 33天,3d1次,共8d).L-ASP用前皮肤过敏试验阴性.使用第7次L-ASP后,患儿出现咽部黏膜水肿,双肺呼吸音粗,下颌、双上肢及双下肢出现多个皮肤溃烂脓点,局部有红肿,少量渗液.考虑为L-ASP引起的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并发血栓形成.查血常规:WBC 1.4×109·L-1,RBC 3.0×1012· L-1,Plt 89 × 109·L-1,Hb 84 g/L.凝血四项:凝血酶原时间(PT) 18.3 s,血浆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 35.4 s,凝血酶原时间(TT) 19.3 s,纤维蛋白原(Fib) 5.54 g/L,D-二聚体1 337 μg/L,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8.7 μg/mL.暂时停止化疗方案,输注丙种球蛋白、浓缩红细胞、冰冻血浆、静脉滴注肝素抗凝等对症处理措施.1周后患儿突然出现咳血、窒息、呼吸心跳骤停,气管插管发现大量鲜血涌出,考虑DIC致肺出血.经抢救无效,患儿无自主呼吸、心跳停止,宣告临床死亡.

    关键词:
  • 急性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误诊为腹茧症1例

    作者:李春芳;汤绍辉

    患者,男,36岁.因腹部胀痛10 d于2015年11月4日入本院消化科.患者10月25日中午饮少量白酒后出现腹部胀痛,以上中腹为主,呈间断性,无便血,无恶心呕吐,因病情不重未采取任何治疗.10月28日腹部胀痛加重,伴便秘,就诊于广州复大肿瘤医院,行腹部X线片检查显示结肠内少量积气,未见液平,诊断尚不明确,予对症等处理后症状无缓解.10月30日患者转入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住院治疗,10月31日血常规白细胞10.74×109·L-1,中性粒细胞80.7%,其余基本正常,血生化总胆红素37.5 μmol/L,结合胆红素13.4 μmol/L,非结合胆红素24.1 μmol/L,ALT 79 U/L,AST53U/L,余项基本正常;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HBsAg(+),HBeAb(+),HBcAb(+),余项正常;胸部X线片检查正常,腹部X线片检查显示结肠较多粪便,但未见明显肠梗阻及气腹征.诊断:(1)慢性乙型肝炎;(2)肠梗阻?给予禁食、抗感染、抗乙型肝炎病毒、补液等治疗.11月1日,病情未缓解,继续加重,出现呕吐,给予灌肠后解出少量黄色烂便.11月2日中午、晚上患者灌肠后分别解出大约300 mL与400 mL暗红色血便,腹胀腹痛明显加重,并出现发热,体温38.8℃,复查血常规白细胞27.73×109·L-1,中性粒细胞87.5%,粪便潜血试验阳性.11月3日,患者病情继续加重,不能站立行走,体温继续上升达39.1℃,血常规白细胞31.06×109·L-1,中性粒细胞89.1%.

    关键词:
  • 不同剂量阿法骨化醇对IgA肾病患者血清TNF-α、IL-6、TGF-β1水平的影响

    作者:李六生;闫志群;周志华;刘兰香;谢希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阿法骨化醇对IgA肾病(IgAN)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的影响,评价其对IgAN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符合条件的52例IgAN患者为IgAN组,再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同时选取同一时期健康体检人群30例为正常组.IgAN患者均维持原有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阻断剂双倍剂量不变等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A组患者口服阿法骨化醇胶丸0.25 μg/d,B组口服阿法骨化醇胶丸0.5 μg/d,两组患者疗程均为12周.12周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TNF-α、IL-6、TGF-β1、血尿素氮(BUN)、肌酐(Scr)、胱抑素C(Cys-C)及24 h尿蛋白定量(UTP)水平的变化,正常组检测其TNF-α、IL-6、TGF-β1水平.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IgAN组患者血清TNF-α、IL-6和TGF-β1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经过12周治疗,两组患者血清TNF-α、IL-6、TGF-β1、Cys-C及24 h UTP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下降更明显,与A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BUN、Sc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足量RAS阻断剂治疗后的IgAN存在炎症反应,阿法骨化醇能明显降低IgAN患者血清TNF-α、IL-6、TGF-β1水平,降低蛋白尿、改善肾功能,0.5 μg/d剂量优于0.25 μg/d剂量.

  • SolitaireTM AB取栓与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颅内大动脉闭塞的效果比较

    作者:黎宏庄;游文霞;李国兴

    目的 比较静脉尿激酶溶栓与SolitaireTM AB取栓治疗急性颅内血管闭塞导致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效果.方法 收集发病4.5h内,行脑血管造影证实存在责任大血管闭塞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50例,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静脉溶栓组26例和血管内治疗组24例.静脉溶栓组患者静脉给予尿激酶溶栓治疗,血管内治疗组患者给予Solitaire支架取栓治疗.对两组患者的血管再通率及3个月后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及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进行比较.结果 血管内治疗组血管再通率为79.2%(19/24),其中大脑中动脉再通9例,颈内动脉颅内段再通2例,基底动脉再通5例,椎动脉颅内段再通3例.静脉溶栓组治疗后血管再通率为30.8% (8/26),其中大脑中动脉再通3例,颈内动脉颅内段再通1例,基底动脉再通2例,椎动脉颅内段再通2例.两组血管再通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768,P=0.001).3个月后mRS评分比较[(2.46±1.29)分vs(2.92±1.3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 =8.764,P=0.019);血管内治疗组与静脉溶栓组轻度残疾患者比率即mRS≤2分比较[54.2% (13/24) vs 38.5% (10/2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39,P=0.266).3个月后血管治疗组与静脉溶栓组MMSE评分比较[(24±3)分vs(20±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09,P=0.026).结论 血管内治疗,尤其是使用SolitaireTM AB支架取栓可以提高颅内血管闭塞再通率,并可改善临床预后.

  • 预注右美托咪定对丙泊酚抑制老年患者气管插管反应EC50的影响

    作者:黄笑玉;潘飞鹏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对丙泊酚抑制老年患者气管插管反应半数有效效应室浓度(EC50)的影响.方法 选择静脉全身麻醉气管插管择期手术老年患者40例(ASA Ⅰ~Ⅱ级),分为A组和C组,每组20例.A组在全麻诱导前15 min持续泵注以生理盐水稀释的右美托咪定,剂量为0.8μg/kg;C组泵注同等容量的生理盐水,当丙泊酚靶控输注(TCI)的效应室靶浓度稳定于预先设定值,进行气管插管,记录患者入室后基础值(T0)、右美托咪定或生理盐水输注后即刻(T0)、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反应被有效或无效抑制患者的气管插管瞬时(T2)的MAP、心率、NT值及可能出现低血压和心动过缓等的不良反应.采用医学序贯试验上-下法分析计算出丙泊酚抑制气管插管反应EC50.结果 A组丙泊酚抑制气管插管反应EC50为2.54 μg/mL,(95%可信区间为2.47 ~2.60 μg/mL),明显低于C组的3.19 μg/mL(95%可信区间为3.12 ~ 3.26 μ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诱导期和气管插管期间,A组MAP的波动较C组小(P<0.01);在丙泊酚TCI输注过程中,A组患者出现1例(5%)心动过缓,1例(5%)低血压,C组出现2例(10%)低血压,用药物得以纠正.结论 全麻诱导前15 min预先持续泵注右美托咪定0.8 μg/kg,可明显降低丙泊酚TCI抑制老年患者气管插管反应EC50,有利于保持诱导期老年患者麻醉深度及血流动力学的稳定.

  • 培美曲塞/卡铂同步放化疗联合DC-CIK对局部晚期非鳞癌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

    作者:许涛;景红霞;李林均;张军;余建云;程雄飞;焦娇

    目的 探讨培美曲塞/卡铂同步放化疗联合树突状细胞-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DC-CIK)免疫疗法治疗局部晚期非鳞癌非小细胞肺癌(NSLANSCLC)的免疫机制和临床效果.方法 将70例NSLANSCLC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给予培美曲塞/卡铂同步放化疗的治疗方案;观察组35例,给予培美曲塞/卡铂同步放化疗联合DC-CIK的治疗方案.结果 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后的CD3+ CD4+T淋巴细胞、CD56+ NK细胞比例及CD4/CD8细胞比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而CD3+ CD8+T淋巴细胞比例明显下降,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指标治疗前后的变化幅度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完全缓解(CR)28.6%、部分缓解(PR) 42.9%、稳定(SD) 25.7%、病情进展(PD)2.9%,观察组CR31.4%、PR 51.4%、SD 11.4%、PD 5.7%,两组间近期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483).对照组和观察组1年、2年总生存率分别为72.8%、39.1%和73.5%、50.4%,对照组和观察组1年、2年无进展生存率为70.3%、39.3%和71.0%、42.9%,两组间上述两项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中位总生存时间为26个月和34个月;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为22个月和29个月.观察组与对照组骨髓抑制、恶心呕吐、放射性食管炎及放射性肺炎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失败模式(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73).结论 培美曲塞/卡铂同步放化疗联合DC-CIK治疗NSLANSCLC能明显提高患者的细胞免疫能力,减少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延长患者远期生存时间,可推荐用于NSLANSCLC的临床治疗.

  • 右美托咪定用于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剖宫产术中镇静的适宜剂量探讨

    作者:王文凯;郭文斌;叶露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Dex)用于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剖宫产术中镇静的适宜剂量.方法 选择行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手术的重度子痫前期患者80例,分为4组:Dex组(D1、D2、D3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20例.于胎儿娩出后D1、D2、D3组分别静脉泵注Dex 0.4、0.6、0.8μg/kg,C组输注等容量生理盐水作为对照,记录患者注药前(T0)、注药后5 min(T1)、10 min(T2)、15 min(T3)、20 min(T4)和30 min(T5)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CSI指数、Ramsay镇静评分和注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与注药前对照比较,D1 ~ D3组在T2~T5时HR和MAP明显降低(P <0.05);D1 ~ D3组泵注Dex 10 min后CSI明显降低,Ramsay评分明显升高(P<0.05);与D1组比较,D3组在T3时CSI明显降低,D2组在T3~T5时的Ramsay评分明显升高(P <0.05);D3组在T2~T5时的Ramsay评分明显高于D1和D2组(P<0.05).与C组比较,D1 ~ D3组高血压和心动过速的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D3组心动过缓和自主呼吸维持不良的发生率明显升高(P<0.05);D1 ~ D3组之间比较,D3组心动过缓和自主呼吸维持不良的发生率明显高于D1和D2组(P<0.05),D1与D2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剖宫产术中单次静脉泵注Dex 0.4~0.6μg/kg能达到满意的镇静效果,具有明显的稳定血流动力学作用,对呼吸无不良影响.

  • 红外热像技术在老年骨科患者褥疮防治中的应用

    作者:孟晓耘;张琥;陈博;高宁阳;郑昱新;詹红生

    目的 探讨红外热像技术在老年骨科患者褥疮防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80例老年骨科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褥疮护理;观察组采用红外热像仪,如发现有温度降低区域则采用常规褥疮护理,如无温度降低区域则采用常规护理.分别记录Braden压疮评分、新发压疮情况以及每天预防褥疮所花费的按摩护理时间.结果 两组间Braden压疮评分及新生褥疮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每天预防褥疮所花费的按摩护理时间较对照组大大缩短(P<0.01).结论 红外热像技术在老年骨科患者的褥疮预防中具有发现早、定位准、效率高的优势,值得在临床其他褥疮高发人群中推广使用.

  • 护理干预对氯胺酮相关性膀胱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作者:雷金娣;苏金英;杜子媚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氯胺酮相关性膀胱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收集滥用氯胺酮所致膀胱炎并且尿动力学检查提示有膀胱逼尿肌反射亢进患者60例,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常规组30例接受常规性护理,干预组30例在常规性护理基础上应用针对性护理干预,并与常规组进行比较,采用生活质量调查问卷(SF-36)及O'Leary Saint间质性膀胱炎指数-问题指数分析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无改善.结果 氯胺酮相关性膀胱炎患者通过护理干预后,SF-36及O'Leary Saint间质性膀胱炎指数评估,干预组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结论 护理干预对氯胺酮相关性膀胱炎患者生活质量有影响,可明显减轻患者疼痛,缓解下尿路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恶性神经胶质瘤化疗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

    作者:缪阳骏;艾文兵

    酪氨酸激酶是细胞功能(如:如细胞增殖、迁移、代谢、分化和存活等)的关键调节剂,其保持适当活性是细胞内环境稳定所必需的.许多人类疾病是由于酪氨酸激酶突变,使得酪氨酸激酶过度表达所致,这种酶类是某些疾病治疗中的一个重要目标群.酪氨酸激酶受体异常活化是肿瘤形成的关键,其通过多种分子机制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1].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GBM)具有高度的瘤内异质性,涉及酪氨酸激酶受体的表达和放大.使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TKIs)可有效地抑制,至少减缓GBM的增殖和侵袭.

    关键词:
  • 慢性疼痛患者疼痛灾难化认知的研究进展

    作者:杨芷;周英;姜恋;唐秋碧;冯素琴

    慢性疼痛具有较高的患病率,约11.6%的人口患有慢性疼痛,而且超过1/4的患者伴有剧烈的疼痛[1-2],它受一系列生理、心理和社会因素的共同影响[3].根据国际疼痛研究学会的定义,疼痛是伴随着实际或潜在的组织损害产生的不愉快感和情绪体验.长期持续性疼痛对患者的身心都会造成极大的影响,有研究表明约1/3的慢性疼痛患者处理日常生活的能力明显受限,对年龄介于20 ~ 50岁的患者影响尤其严重[3].慢性疼痛患者往往存在睡眠及饮食状况变差、机体功能及工作能力下降等问题,从而引发其他不良后果,如住院时间延长、工作收入下降、失业、社会及家庭关系恶化等[4].研究表明,心理因素对慢性疼痛患者的疼痛体验具有较大的预测作用[3],疼痛心理学模型也多集中于思想、情绪、行为对疼痛感知的影响.近年来,疼痛灾难化(pain catastrophizing)成为欧美国家在疼痛心理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亦取得了大量的成果,疼痛灾难化对慢性疼痛患者的疼痛体验、心理状态、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都有较大的影响,深入研究疼痛灾难化可以为慢性疼痛管理提供新的治疗策略和理论依据.而我国关于慢性疼痛患者疼痛灾难化的研究尚处于初步阶段.本文对国内外疼痛灾难化研究的概况作一综述,拟为今后的研究提供文献支持.

    关键词:
  • 基质金属蛋白酶-2与胰腺癌关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秋婷;康举龄;吴先林

    胰腺癌是一种高度恶性的消化系统肿瘤,由于其恶性程度高、预后差等因素又被称为“癌中之王”.随着当代社会物质生活水平的改善,消化道肿瘤的发病率屡屡攀升,其中胰腺癌更是成为全球第二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根据美国癌症统计2015年的研究,在肿瘤致死疾病中占7%,位居第4位[1],根据我国2013年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在国内居肿瘤发病率的第7位[2].胰腺癌由于起病隐匿,早期无明显特异性临床症状,在日常的临床诊疗过程中常常难以被早期诊断,故而胰腺癌患者在来院确诊时多已是晚期.

    关键词:
  • 儿童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病因学研究进展

    作者:李程

    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精神系统疾病,影响5%的儿童和3%~4%的成人,在儿童时期的主要特征表现是普遍的注意力缺陷和过度活跃、冲动行为,产生对患儿家庭、学业的消极影响.高达15%~60%的患儿病情会持续至成人,导致社会功能受损、反社会行为等[1].ADHD是一种慢性、终生性疾病,病因复杂,综合了基因遗传性以及环境危险因素等.

    关键词:
  • 结直肠癌血液DNA甲基化的研究进展

    作者:文娟;李兆锦;蔡春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是一种在全球范围内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仅2012年新增病例总数约136万例[1],并呈逐渐上升的趋势.机制研究表明,结直肠癌主要是由基因突变和表观遗传学改变的逐渐积累和共同作用引起,这是一个发展较为缓慢的过程.但是,由于现有的结直肠癌筛查方法,如结肠镜检查、粪便sDNA检查、血清癌胚抗原(CEA)水平检查,存在效率低、准确性低或侵入性的特点,导致结直肠癌患者不能及时得到诊断,多数结直肠癌患者被发现时已经处于发展晚期,治疗和预后效果不佳.因此,寻找一种简单、安全、特异性高、灵敏性高的早期筛查方法是当前结直肠癌预防和治疗的关键.

    关键词:
  • 糖尿病心肌病与褪黑素关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韩雪;孟德欣

    糖尿病心肌病(diabetic cardiomyopathy,DC)是一种由糖尿病引起的心脏病变,早期可有心室收缩及舒张障碍而不表现出临床症状,随着疾病发展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绞痛等临床表现.DC发病机制复杂,目前公认的学说有心肌能量代谢紊乱、氧化应激、心肌间质纤维化、心肌细胞膜损伤、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enin-angiotensin system,RAS)的过度激活、蛋白激酶C(protein kinase C,PKC)活性增高等.褪黑素(melatonin)是由松果体分泌的一种神经内分泌激素,除具有调节睡眠、生殖及昼夜节律等生理功能外,还具有抗氧化活性,通过直接清除自由基、调节抗氧化酶活性和抑制细胞凋亡对以氧化应激为重要发病机制的疾病具有积极的预防和治疗作用.褪黑素对糖尿病具有良好的干预作用,能保护胰岛β细胞,通过影响胰岛素的代谢[1-2],调节机体的血糖代谢,还可以改善血脂代谢[3],增加血清脂联素水平,降低瘦素、游离脂肪酸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的水平.另外,褪黑素对糖尿病心血管病变[4-5]、糖尿病肾病[6]、耱尿病眼病[7-8]等并发症也具有良好的干预作用.

    关键词:
  • Notch信号通路在着床和胎盘形成中的表达及作用

    作者:王会平;石瑛;张展

    妊娠的建立需要受精卵植入具有容受性的子宫内膜,从而促进正常胎盘的形成.着床和胎盘形成异常是造成不孕的主要原因,并可导致孕早期流产、胎盘缺陷和一些其他的产科并发症.Notch信号通路家族是一个受体-配体家族,通过细胞与细胞之间的接触而激活,调节细胞内多种生命进程,如增殖、分化、凋亡、侵袭、黏附等,因此,通过Notch信号通路,细胞可以直接影响邻近细胞的命运.近多项研究已经证实,Notch家族成员表达于子宫内膜、胚泡和胎盘中,Notch信号通路是着床和胎盘形成的重要部分,Notch表达的异常与胎盘形成障碍和子痫前期的发生有关.本文收集整理了Notch家族的研究现状,鉴于Notch信号通路在胎盘中的表达及胎盘血管中的作用已见报道[1-2],本文将重点探讨Notch信号通路在着床和胎盘形成中的表达及作用,尤其是Notch信号通路在整个着床过程中的作用,为以后研究妊娠期合并子痫前期或胎盘相关疾病的胎盘形成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

    关键词:
  • 射频消融术心律失常患者焦虑抑郁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作者:林小洁;吴玉萍

    目的 调查射频消融术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拟行射频消融手术的心律失常患者50例作为射频组及同期拟行药物治疗的心律失常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焦虑抑郁状况及生活质量的评分进行分析.结果 射频组的焦虑抑郁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射频组的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评分也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二分类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受教育年限、强迫评分、躯体化评分与饮酒为焦虑抑郁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 射频消融术患者多存在焦虑抑郁状况,可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要积极针对影响因素进行疏导干预.

  • 广东汉族献血人群MⅠCB等位基因多态性及其与MⅠCB、HLA等位基因的单倍型频率

    作者:李小文;熊白玉;丁浩强;谭茵;叶欣;区栋材;黄颖烽

    目的 探讨MⅠCB在广东汉族献血人群中的分布特点及其与MⅠCB、HLA等位基因的单倍型频率.方法 采用PCR-SBT方法对广东地区129例不相关的献血者进行HLA-A、HLA-B、HLA-DR、MⅠCB、MⅠCB基因高分辨分型,并采用PCR-SSP方法检测M ⅠCB第6外显子G/A的多态性.结果 129例献血者中共检测出12种MⅠCB/B等位基因,其中MⅠCB *005:02频率高(53.49%);MⅠCB*010-MⅠCB*005:02、B*46:01-MⅠCB*005:02、HLA-A* 02:07-B*46:01-DRB1 *09:01-MⅠCB *010-MⅠCB *005:02是常见的单倍型.未发现新的MⅠCB/B等位基因.结论 初步揭示广东汉族献血人群MⅠCB等位基因多态性及其单倍型的特点,提供较完整的HLA-A、HLA-B、HLA-DR、MⅠCB、MⅠCB等位基因及单倍体频率,为骨髓或器官移植、人类学、遗传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数据.

  • 关节镜下有限清理术配合伤科黄水外敷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效果

    作者:罗学辉;谢学文;曾文磊;林洁

    目的 观察关节镜下有限清理术配合伤科黄水外敷治疗膝骨性关节炎(KOA)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84例KOA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膝关节外敷伤科黄水治疗,观察组给予膝关节镜有限清理术配合伤科黄水外敷治疗,疗程4周.采用VAS评分及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2、4周后及治疗后3、6个月的VAS评分和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并观察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2、4周后及治疗后3、6个月,观察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Lysholm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未发现与药物有关的不良反应及全身不适.结论 关节镜有限清理术配合伤科黄水外敷治疗KOA效果确切,简便,易行,创伤小,康复快,不良反应少,患者容易接受,值得广泛推广.

广东医学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