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急救医学 >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内科急危重症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Journal of Internal Intensive Medicine 내과급위중증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 影响因子: 0.94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7-1024
  • 国内刊号: 42-1394/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38-223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湖北
  • 主编: 陆再英
  • 类 别: 急救医学
期刊荣誉:
  • 门诊慢性HBV感染者初次就诊的临床诊断亚类构成比分析

    作者:方清;李磊;张振华;王俊忠;马德强;陈明发;康健;郝友华;杨东亮

    目的:了解门诊就诊的慢性乙型肝炎不同临床诊断亚类患者的构成比及其变化趋势.方法:通过门诊电子病历获取肝病门诊2007~2009年3年期间初次就诊慢性HBV感染者的临床信息,统计分析9类慢性HBV感染者临床诊断亚类的构成比及其3年的变化趋势.结果:3年期间共有2 677例门诊初次就诊的慢性HBV感染者,其诊断分类构成比依次为: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32%;非活动HBsAg携带者24.1%;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23.9%;慢性HBV携带者12.1%;HBeAg阴性代偿性肝硬化4 4%;乙肝相关性原发性肝癌1.4%;HBeAg阳性代偿性肝硬化0.9%;乙肝合并其他疾病0.6%;失代偿性乙肝后性肝硬化0.4%.3年期间各亚类患者构成比及排序保持相对稳定,其中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构成比有逐年下降趋势,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构成比有逐年上升趋势;各诊断类型患者的平均年龄与HBV自然史保持一致;男/女患者比例约2.5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和携带者是肝病门诊慢性HBV感染者的就诊主体,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构成比有逐年下降趋势,可能是受我国乙肝疫苗接种计划的影响.

  • 个体化微创穿刺清除血肿治疗高血压脑出血

    作者:白亮;刘新梅;喻为人;王岚;何峰;余宏;王福元;李承晏

    目的:探讨个体化应用微创穿刺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颅内血肿的方案.方法:经CT确诊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346例,床边局部麻醉下快速实施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清除术.个体化治疗分5种方案:①颅内血肿单针穿刺;②颅内血肿双针穿刺;③单侧脑室引流;④颅内血肿穿刺并单侧脑室引流;⑤双侧脑室引流并脑脊液置换.结果:346例患者中抢救成功295例,51例死亡,抢救成功率85.3%.结论:微创穿刺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个体化方案简单实用,可操作性强.

  • 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联合硼替佐米治疗原发性系统性淀粉样变性

    作者:刘红艳;郭静明;叶松;王海燕;冉昌丽

    目的:观察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联合硼替佐米治疗原发性系统性淀粉样变性的疗效.方法:2例原发性系统性淀粉样变性患者行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移植后接受2个疗程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治疗.结果:2例患者移植后顺利造血重建,血清单克隆免疫球蛋白λ型轻链转阴.结论: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联合硼替佐米治疗原发性系统性淀粉样变性疗效肯定,通过调整药物剂量可提高患者耐受性,降低治疗风险.

  • 50例重症院内获得性肺炎的诊治分析

    作者:丁仁彧;梁英健;章志丹;马晓春

    目的:观察重症院内获得性肺炎患者的细菌耐药情况和预后.方法:对50例重症HAP患者进行前瞻性观察研究,分析患者一般情况、初始痰培养和药物敏感性、机械通气时间以及病死率.结果:初始细菌培养阳性菌株53株,其中革兰阴性菌39株(73.6%),以铜绿假单胞菌(28.3%)、鲍曼不动杆菌(18.9%)、肺炎克雷伯杆菌(11.3%)为多见;革兰阳性菌14株(26.4%),均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细菌耐药情况严重.所有患者30 d粗病死率为16%(8/50).在43例初始细菌培养阳性患者中,恰当初始抗生素应用率为63.8% (27/43);治疗组恰当与不恰当组的机械通气时间分别为8.9±5.2d和15.4±10.1d,有显著性差异(P<0.05);2组30d粗病死率分别为11.1%和25.0%,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重症院内获得性肺炎的致病菌耐药率高,恰当初始抗生素治疗可以降低机械通气时间.应加强细菌耐药监测及合理应用抗生素.

  • 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及其结合蛋白-3表达水平的初步观察

    作者:李康保;刘国龙;朱志刚;朱园;朱国栋

    目的:探讨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及其结合蛋白-3(IGFBP-3)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8例诊断初发NHL患者(淋巴瘤组)及28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IGF-1及IGFBP-3水平并计算IGF- 1/IGFBP-3值,分析组间的差异.结果:血清IGF-1及IGFBP-3水平淋巴瘤组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均P<0.01);IGF-1/IGFBP-3淋巴瘤组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亚型的淋巴瘤组的血清IGF-1、IGFBP-3水平及IGF-1/IGFBP-3比值的差异均未达到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 HL患者血清IGF-I及IGFBP-3水平明显降低,可能与NHL相关.IGF-1/IGFBP-3比值与NHL无明显相关性,IGF-1及IGFBP-3水平与NHL的分型无明显相关.

  • 危重患者呼气末二氧化碳与动脉血二氧化碳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刘亚凤;李文强;陈阵;胡念丹;魏捷

    目的:探讨成年患者在急危重状态下呼气末二氧化碳( ETCO2)与动脉血二氧化碳(PaCO2)的相关性.方法:100例ICU患者入院后使用碳酸波形图监测初始ETCO2值,监测完毕迅速抽血做血气分析监测PaCO2值.统计分析ETCO2和PaCO2之间的相关性与一致性,并比较主流法和旁流法监测对ETCO2的影响.结果:100例患者ETCO2平均值为31.32±7.81 mmHg,PaCO2平均值为35.44±8.57 mmHg,ETCO2和PaCO2呈中度相关(r=0.67).Bland-Altman绘图显示PaCO2与ETCO2差值的均值为4.12 mmHg,一致性范围为(-9,+17).主流法和旁流法监测对ETCO2值没有显著影响.结论:碳酸波形图监测的ETCO2不足以准确反映成年患者在急危重状态下PaCO2的变化.

  • 年龄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左室射血分数的影响

    作者:赵瑞富;刘洋;谢寒;万德立;金国柱;王琳

    目的:分析年龄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STEMI)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影响.方法:收集急性STEMI患者245例,根据年龄分为5组:≤50岁组(49例)、51~60岁组(70例)、61~70岁组(62例)、71~ 79岁组(50例)、≥80岁组(14例);对临床基线资料(包括年龄、性别、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吸烟史、超急性期及急性期ST段抬高导联数、入院时及入院12~72 h肌钙蛋白、Killip分级、LVEF、是否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和住院期间死亡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LVEF与年龄(P<0 05)和肌钙蛋白(P<0.05)呈负相关,随着年龄增长,LVEF降低;随着肌钙蛋白的增加,LVEF降低.在≤50岁组LVEF显著高于其余各年龄组(均P< 0.05),而≥80岁组LVEF则显著低于其余各组(均P<0.05).≥80岁组KilliP分级≥Ⅱ级者显著高于其余各组(均P<0.05).≥80岁组患者的住院期间病死率显著高于≤50岁组、51~60岁组、61~ 70岁组(均P<0.05).结论:年龄可作为影响急性STEMI患者心功能的独立危险因素.

  • 从医疗安全角度谈三环类抗抑郁药中毒

    作者:李可华;董绍群;韩萍;冯卫华

    目的:探讨三环类抗抑郁药中毒治疗过程中的医疗安全问题.方法:回顾分析三环类抗抑郁药中毒患者19例的病历资料.采用连续心电监测,碱化血液治疗,气管插管机械通气保护下洗胃,及时有效地控制心律失常,床旁血液净化治疗等方法.结果:治愈17例,死亡2例,无医疗纠纷发生.结论:三环类抗抑郁药中毒不同于一般镇静安眠药中毒,存在医疗安全隐患.认真履行预见告知义务和成功有效的治疗可防范医疗纠纷的发生.

  • 瞬时弹性扫描检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的临床研究

    作者:肖非;丁红方;马科;吴婷;宁琴

    目的:研究肝脏瞬时弹性检测仪(Fibroscan)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的应用.方法:收集诊断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310例,其中包括23例慢性重型肝炎及65例肝硬化患者,使用Fibroscan检测肝脏硬度值,同时检测乙肝标志物HBV DNA、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水平.结果:慢性乙肝肝硬化患者的肝脏硬度值显著高于非肝硬化患者.肝脏重度炎症如重型肝炎,也可导致肝脏硬度值增大.年龄和性别因素可能对肝脏硬度值有影响.结论:Fibfroscan是评价慢性乙肝患者肝脏纤维化程度和诊断肝硬化的有效方法.在对个体病例进行分析时,需要考虑年龄和性别、肝脏炎症因素对肝脏硬度值的影响.

  • 北京协和医院2型糖尿病患者住院天数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周俪姗;潘明政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住院天数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以“2型糖尿病”为第一诊断1441例出院患者的病历资料.结果:住院天数总体呈现下降趋势,构成比中8~14d组增幅超过15.0%,22 d以上组降幅超过20.0%.相关因素分析显示,影响住院天数的因素是性别、糖化血红蛋白控制情况、有无糖尿病肾病、有无糖尿病足病、有无合并感染和有无低血糖.结论: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住院天数逐年下降.患者病程、病情轻重、并发症、合并症以及发生低血糖等是影响住院天数的主要因素.

  • 结直肠癌患者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一氧化氮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姜齐宏;方向明;陈艳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患者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一氧化氮(NO)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和分光光度法检测74例结直肠癌患者术前和45例结直肠腺瘤患者以及40例健康人血清中VEGF和NO的含量.结果:结直肠腺瘤患者血清VEGF和NO含量与健康人无明显差异(P>0.05);结直肠癌患者血清VEGF和NO表达水平分别较结直肠腺瘤组以及健康人明显增高(P<0.01),且结直肠癌浸润深度、有无淋巴结转移以及Dukes分期与血清VEGF和NO含量呈明显正相关(r=0.834,P<0.01).结论:VEGF和NO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术前检测血清VEGF和NO含量可作为判断结直肠癌浸润转移以及Dukes分期的有效生物学指标.

  • 中西医结合治疗酒精性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25例临床观察

    作者:施敏;徐娜;连生伟;杨彬菲;钱方兴

    目的:探讨门冬氨酸鸟氨酸、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注射液对酒精性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的治疗作用.方法:酒精性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患者47例,分为治疗组25例,对照组22例.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加用精氨酸、谷氨酸盐;治疗组加用门冬氨酸鸟氨酸、纳洛酮和醒脑静注射液.观察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前后的症状改善、血氨和肝功能指标,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血氨下降明显,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88.00% vs 63.64%,P<0.05).2组患者治疗后血AST、ALT、GGT、TBIL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但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门冬氨酸鸟氨酸、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酒精性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能有效降低血氨,提高疗效.

  • 慢性肾脏病并发脓毒血症40例的临床分析

    作者:刘红燕;施菁玲;王瑞;邱昌建

    目的:分析慢性肾脏病(CKD)并发脓毒血症的临床特征,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慢性肾脏病并发脓毒血症40例的临床病历资料.结果:在40例CKD的患者中,肾衰竭30例(75%),深静脉置管22例(55%),使用免疫抑制剂和糖皮质激素12例(30%),18例患者合并泌尿系统和呼吸系统感染.分离的病原菌中,大肠埃希菌13例,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11例(60%),其它16例;有4例(10%)合并了真菌感染.金葡菌对青霉素G均耐药,对环丙沙星和克林霉素耐药>50%.死亡8例,32例经有效抗生素治疗3~4周康复.结论:CKD患者易罹患脓毒血症,除与贫血、低蛋白血症和其它的感染因素有关外,与肾功能的下降、深静脉留置导管和免疫抑制剂的应用相关.

  • 多发性肌炎合并肾外恶性横纹肌样瘤1例

    作者:刘亚飞;涂胜豪;黄召谊;陈哲;夏玉坤;罗聪

    多发性肌炎(ploymyositis,PM)主要临床表现为对称性四肢近端、颈肌、咽部肌肉无力,肌肉压痛,并血清肌酶升高为特征的弥漫性肌肉炎性疾病,多数学者认为本病与自身免疫紊乱有关,部分患者并发恶性肿瘤,以肺癌、胃癌、鼻咽癌、乳腺癌、卵巢癌、淋巴瘤为多见[1,2].肾外恶性横纹肌样瘤( extrarenal rhabdoidtumor,ERRT)是一种少见肿瘤,合并多发性肌炎者更为罕见.我科近期收治了1例多发性肌炎合并ERRT患者,报道如下.

  •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3例分析

    作者:姜晓英;张新华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thrombot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TTP)是一种血栓性微血管病,较为罕见,易被误诊、漏诊.该病起病多急骤,进展快,如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易致死亡.2011年2月以来我院连续诊治TTP共3例,现报道如下.

  • 间断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滤过加乌司他丁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

    作者:匡建华;马金珍;周邦克;谭崇友;胡滨;李佳春

    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是临床常见的急危重症,近2年来,我院ICU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间断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滤过及乌司他丁治疗SAP患者18例,获得较好疗效,报道如下.

  • 国际心肺复苏新指南变化与进展

    作者:郭涛;芮庆林

    概述回顾心肺复苏(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的50年发展历程,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心脏骤停的抢救成功率不断提高[1].在2005年美国心脏协会(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HA)CPR指南发表后,CPR的质量和成功率得到了提高,但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心脏骤停的存活率仍然较低[2,3];胸外按压的质量也需要进一步提高[4];不同地区的心脏骤停的存活率相差较大[5,6];旁观者心肺复苏的执行率仍然较低[7,8]等.

  • 富氢盐水在医学应用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昌盛;肖敏;谢华;张绪国;陈立东

    如何减少各个器官急性损伤的器官功能障碍,减少急性损伤造成的细胞损伤如细胞凋亡、炎性细胞的浸润及氧化应激反应一直是研究的重点和热点.过度的氧自由基反应能够诱发一系列的细胞级联反应,造成相关的病理学损伤.近研究表明,富氢盐水即氢气溶解度达到饱和的生理盐水,氢浓度为0.6 mmol/L[制备方法[1]:运用自制装置使氢气在0.4 mPa压力下溶解于生理盐水中,以达到饱和;饱和氢水(氢浓度0.6 mmol/L),在正常气压下储存于4℃冰箱]的富氢盐水作为抗氧化剂,能减少氧自由基反应,从而减少局部脑缺血的损伤[2].这一研究使得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富氢盐水在医学领域各个方面的作用,并且取得了部分研究成果.现将富氢盐水在医学中应用的研究进展做以下总结.

  • 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的病理诊断

    作者:邹万忠

    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ocal segmental glomerulosclerosis,FSGS)是一个临床和病理均具特点的肾小球疾病.临床以大量蛋白尿或肾病综合征为特征,病理以局灶和节段分布的硬化性病变为主要变化的肾小球疾病.根据病因发病机制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2大类,继发性FSGS是指多种肾小球疾病所导致的局灶肾小球的节段硬化性病变,而原发性FSGS则在病因、发病机制、病变特点、临床表现和预后诸方面均具特点的肾小球疾病,是本文讨论的重点.

  • 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的内科治疗

    作者:孙世澜;柯瑟章

    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ocal segmental glomerulosclerosis,FSGS)特指一类肾小球疾病:病理形态学上所呈现的肾小球硬化性病变仅累及部分肾小球(局灶),或受累的肾小球只有部分毛细血管襻(节段)发生,呈局灶性和节段性分布.有原发(特发)和继发之分,本文主要阐述特发FSGS的内科治疗.

  • 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的血液净化治疗

    作者:刘新宇;邹和群

    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focal segmental glomerul osclerosis,FSGS)是临床上常见的肾小球疾病,临床预后差.近20年来,有不少文献报道应用血浆置换( plasma exchange,PE)、双重滤过血浆净化(double filtration plasmapheresis,DFPP)、血浆及全血吸附(又分为物理化学吸附和免疫吸附)、白细胞去除疗法( leukocytapheresis,LCAP)在FSGS的治疗中起到了较好的效果.2010年卫生部《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已明确将FSGS作为血浆置换、免疫吸附治疗的适应证,日本已将FSGS的血液净化治疗纳入医疗保险支付范围.

  • 家族性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的诊断

    作者:陈楠;王朝晖

    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ocal segmental glomemlosclerosis,FSGS)于1957年由Rich首先描述,至1970年成为独立的肾脏病理诊断,特征为累及部分肾小球中部分毛细血管襻小叶的非炎症性硬化伴足突融合.FSGS临床多表现为中到大量蛋白尿(部分患者可出现肾病综合征)、浮肿、高血压,相当一部分患者对现有治疗药物激素及免疫抑制剂不敏感,肾功能呈进行性恶化,终进展到终末期肾脏病.

  • MLPA技术在检测胰腺癌细胞系9p21大片段缺失中的应用

    作者:谢华平;朱亮;田德安

    目的:评价MLPA技术检测染色体9p21区大片段缺失的有效性及判断缺失边界的准确性,并探讨染色体9p21区大片段缺失的意义.方法:利用MLPA技术检测胰腺癌细胞系PANC-1和BxPC3的9p21区缺失情况,并利用常规PCR实验对MLPA缺失边界进行验证.结果:MLPA检测发现PANC-1和BxPC3均存在累及MTAP、CDKN2A和CDKN2B等基因大片段缺失的情况.PCR实验证实MLPA对PANC-1端粒侧的缺失边界判断准确.PANC-1细胞系染色体9p21区大片段缺失的端粒侧缺失断点位于MTAP基因内.结论:MLPA技术是检测染色体9p21大片段缺失的有效方法,能准确判断大片段缺失边界范围,适合于aCGH检测后大样本筛查.PANC-1细胞系中染色体9p21区大片段缺失可能改变MTAP基因结构.

  • 提高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的诊断与治疗水平

    作者:章友康

    与发达的欧美国家不同,在我国进入肾脏替代治疗的末期肾脏疾病中,首位原因仍是肾小球疾病.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ocal segmental glomerulosclerosis,FSGS)是国内外肾病综合征常见的病理类型,治疗较为困难和棘手,治疗得小到缓解的患者肾功能常较快恶化、发展至终末期肾脏病.提高FSGS的诊断防治水平,对减少我国尿毒症患者发生率、减轻肾脏替代治疗给社会、家庭和个人带来巨大压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 特发性膜性肾病的诊断治疗进展

    作者:章友康

    膜性肾病( membranous nephropathy,MN),约占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nephrotic syndrome,NS) 20%~35%,是国内外NS常见的病理类型之一.其病理学特征是肾小球毛细血管襻上皮细胞侧可见较多的免疫复合物沉积.膜性肾病依据病因可分为特发性膜性肾病(特发性MN)和继发性膜性肾病(继发性MN),在膜性肾病中特发性MN约占2/3、继发牲MN约占1/3;儿童和中老年(>60岁)随着年龄增长,继发性MN的比例增加.尽管膜性肾病在儿童也可见到,但膜性肾病绝大部分患者为成人,儿童患者<(3%~5%),且儿童患者多为继发性MN、特别与感染(如HBV)相关.

  • 临床科研设计的基本原则与常用方法概述(一)

    作者:刘建平;李昕雪

    临床医学得以发展的基础是提供高质量的临床科研证据,而高质量的科研证据有赖于设计严谨的临床试验,通过方案的设计和实施,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和专业解析,从而得出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方法和结论.

内科急危重症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1999 01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