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急救医学 >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内科急危重症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Journal of Internal Intensive Medicine 내과급위중증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 影响因子: 0.94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7-1024
  • 国内刊号: 42-1394/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38-223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湖北
  • 主编: 陆再英
  • 类 别: 急救医学
期刊荣誉:
  • 以神经系统症状为首发表现的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分析

    作者:罗琳;聂彦博;陈飞;刘明辉;左学兰

    目的:探讨以神经系统症状为首发表现的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诊治策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以神经系统症状为突出表现的12例TTP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资料、治疗方法以及转归.结果:神经系统表现多样,主要有头痛、头晕、认知障碍、昏迷等,仅3例头部CT示多发腔隙性脑梗死,余无异常;其余症状有紫癜出血、溶血、发热、肾功能损害等.采用血浆置换、糖皮质激素等治疗,7例有效.结论:以神经系统为首发表现的TTP易发生误诊,我们需提高对该病的认识.血浆置换加糖皮质激素为标准治疗,难治性病例可应用利妥昔单抗或其他免疫抑制剂治疗.

  •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重度中暑患者的临床研究

    作者:龚正;张凌云;王永全;金柱;董传江;向光明;赵必君;官莉;高宝安;陈世雄

    目的:比较连续性血液净化与控温毯治疗重度中暑患者的疗效.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30例重度中暑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连续性血液净化降温,对照组采用控温毯降温,观察2组治疗后1、2、3、6h直肠温度下降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治疗后0、1、3、6h白细胞值、ELISA法检测白细胞NF-κB蛋白、血清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Western blot法检测白细胞热休克蛋白70 (Hsp70)表达.结果:观察组直肠温度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白细胞、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NF-κB蛋白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白细胞HSP70蛋白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连续性血液净化用于重度中暑降温效果优于控温毯降温法,其机制可能为降低血清炎症指标、升高白细胞HSP70蛋白表达.

  • 小剂量利尿剂对CRRT治疗急性肾损伤患者血清中胱素C的影响

    作者:华朋铎

    目的:分析小剂量利尿剂对接受连续肾脏替代治疗(CRRT)的急性肾损伤(AKI)患者血清中胱素C(Cys-c)的影响.方法:选取接受CRRT的AKI患者80例,依据CRRT前1d的尿量变化分为利尿剂组[呋塞米,30~35 mL/(kg·h),尿量<400 mL/h]40例,非利尿剂组(尿量>400 mL/h)40例,观察CRRT前1d、CRRT后起初3d肾功能、CRRT时间和住ICU时间等指标.结果:①需血管活性药、有创机械通气、平均动脉压(MAP)、血乳酸、血K+、CRRT时间、住ICU时间和住院时间在2组之间有显著统计学差异(均P<0.01);②CRRT治疗前1d、CRRT治疗后1、2和3d,利尿剂组中Cys-C、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和尿量降低比非利尿剂组更快(均P<0.05).③利尿剂组28 d存活率高于非利尿剂组[32(80.0%) vs 26(65.0%),P<0.05].结论:CRRT治疗AKI患者过程中,小剂量利尿剂能改善肾功能,缩短CRRT时间、住ICU时间及住院时间,改善AKI患者预后.

  • 哮喘患者血清中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金蕊;佟金平;苗姝

    目的:探讨哮喘患者血清中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MIP-1)的表达以及与病情的关系.方法:选取哮喘患者114例,其中,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76例(急性发作期组),慢性持续性患者38例(慢性组),同时选取健康志愿者10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3组血清及诱导痰中MIP-1、血清IL-13水平以及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结果:急性发作期组血清及痰液MIP-1和血清IL-13分别为(1981.5 ±98.8) pg/L、(52.3 ±7.8) ng/L和(32.5±5.6) pg/mL,明显高于慢性组和对照组(均P<0.05),而FEV1占预计值为(53.8±16.6)%,明显低于慢性组和对照组(均P<0.05);慢性组血清及痰液MIP-1和血清IL-13分别为(1422.5±101.2)pg/L、(24.3±6.1) ng/L和(17.4±7.2) pg/mL,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而FEV1占预计值为(71.2±15.5)%,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重度急性发作期患者血清及痰液MIP-1和血清IL-13分别为(2340.8±114.8) pg/L、(62.8±8.0) ng/L和(40.8±8.2) pg/mL,明显高于轻度和中度急性发作期患者(均P<0.05),而FEV1占预计值为(45.2±11.4)%,明显低于轻度和中度急性发作期患者(均P <0.05);急性发作期组患者血清和痰液MIP-1水平与患者病情、血清IL-13呈正相关(均P< 0.05),与FEV1占预计值呈负相关(P<0.05),血清MIP-1与痰液MIP-1呈正相关(P<0.05);急性发作期患者治疗后血清及痰液MIP-1和血清IL-13明显低于治疗前(均P<0.05),而FEV1占预计值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结论:哮喘患者血清及诱导痰中MIP-1水平升高,尤其急性发作期患者显著升高,其表达水平与患者病情、血清IL-13水平及肺功能有一定关系.

  • 炎症性肠病患者血清TNF-α、IL-35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张欣;李洺;杨嫣华;韩坤;孟存英

    目的:探讨炎症性肠病(IBD)患者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35(IL-35)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IBD患者120例,其中克罗恩病(CD)患者60例作为CD组,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60例作为UC组,另选取6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DSA-ELISA)检测患者血清TNF-α、IL-35水平.结果:CD组与UC组患者血清TNF-α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血清IL-35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随着CD、UC患者病情活动度增加,血清TNF-α水平逐渐增加,血清IL-35水平逐渐降低,不同病情活动度血清TNF-α、IL-35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Pearson直线相关性分析显示,2组患者血清TNF-α水平与血清IL-35水平均呈负相关(r=-0.412,-0.423,P<0.01).结论:炎症性肠病患者血清TNF-α水平明显升高,血清IL-35水平明显降低,且其水平的变化与病情活动度具有紧密的关系.

  • 联机血液透析滤过联合血液灌流对终末期肾病患者血CTGF、NT-ProBNP水平的影响

    作者:姜维

    目的:探讨联机血液透析滤过联合血液灌流(on-line HDF+ HP)对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血压控制及血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N末端B型钠尿肽原(NT-ProBN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ESRD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研究组患者给予治疗(on-line HDF+ HP),对照组给予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注(HD+ HP)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疗效、血压控制及血CTGF、NT-ProBNP水平.结果:研究组患者的Kt/V值显著高于对照组[(1.34±0.21)vs (1.06±0.l0),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血中GTGF、NT-ProBNP均显著降低,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研究组的血压控制达标,而对照组未达标.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on-line HDF+ HP对于治疗ESRD具有良好疗效,能够有效控制患者血压,降低血中CTGF、NT-ProBNP水平.

  •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曲线下面积在妊娠期糖尿病中的应用

    作者:张建华;李章平;陈芳;宋晓庆;肖锋;余学锋

    目的:研究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曲线下面积(AUC)对OGTT不同时间点异常的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的糖代谢水平的反应,为GDM的研究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1111例孕妇按现行GDM诊断标准将其分为正常组和GDM组,将GDM组按其OGTT不同异常点的点数和相同点数时不同的异常时相再行分组,对各组的血糖水平和AUC值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GDM组各时相点血糖水平和AUC值均显著高于正常组(均P<0.01)GDM组与正常组的AUC值,在(11.8 ~ 16.4)mmol·h/L的范围内存在95%置信区间的重叠,在(12.5~15.7)mmol·h/L的范围内存在5% ~95%百分位值的重叠.②GDM组中,除F+1h组中的FPG水平和1h+2h组中的2 hPG水平与C组的相应时相血糖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外,FPG、1 hPG和2 hPG水平均随OGTT异常点数的增加而显著增高(均P<0.01).③AUC值的比较:1h组分别<F+1h组和1 h+2h组,2h组<F+2h组(均P<0.01);1h组>2h组,F+1h组>F+2h组(均P<0.01);1h组AUC均值>F+2h组AUC均值,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现行采用OGTr 3个时间点的血糖界值诊断GDM的标准下,AUC值不能全面地反映出GDM孕妇不同的糖代谢水平.

  • 肺叶低密度区容积百分比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肺功能受损程度的评估作用

    作者:董中兴;沈慧君;龚李艳;闫如意

    目的:分析低密度区容积百分比(LAA%)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受损程度的评估.方法:选取COPD患者60例作为试验组,再按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标准(WS 318-20m)》将其划分为GOLD 1级轻度(FEVJFVC< 70%、FEV1≥80%) 15例、GOLD 2级中度(FEVJFVC< 70%、50%≤FEV1<80%)17例、GOLD 3级重度(FEV1/FVC< 70%、30%≤FEV1 <50%)20例、GOLD 4级超重度(FEV1<30%)8例,同时,选择健康体检者28例作为对照组.对2组均行肺部CT检查,测量和计算出各个肺叶的LAA%、行肺功能检查以测量和计算出FEV1%、FEV1/FVC、RV/TLC、DLCO%,运用线性回归分析LAA%与FEV1%、FEV1/FVC、RV/TLC、DLCO%的关系、运用协方差分析比较不同的LAA%.结果:全肺各区的LAA%与FEV1%、FEV1/FVC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左肺下叶LAA%与FEV1%关系密切、右肺下叶LAA%与FEV1/FVC关系密切;除了右肺中下叶的LAA%与DLCO%、RV/TL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外,其他肺叶区的LAA%与DLCO%、RV/TLC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左肺下叶LAA%与DLCO%、RV/TLC关系密切;且随着COPD的级别越高,FEV1%、FEV1/FVC、DLCO%值越低(均P<0.05),对照组的FEV1%、FEV1/FVC、DLCO%均比试验组高;试验组中GOLD1组的右肺LAA%、右肺上叶LAA%及总LAA%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GOLD 2、GOLD 3、GOLD4与对照组间全肺及各肺叶间均具有显著差异(均P<0.05).结论:COPD患者肺叶LAA%可反映出肺功能的受损程度,且LAA%越高受损程度越重.

  • 伴有卵圆孔未闭的神经内科疾病的诊治分析

    作者:李清;陈玉华

    目的:分析伴卵圆孔未闭(PFO)的神经内科疾病的类型和发病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伴PFO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结果:24例中有16例偏头痛、4例不明原因的脑卒中、2例不明原因的脑白质病、2例不明原因的晕厥.其中4例为右向左分流量大的患者,均给予PFO封堵术治疗,随访3个月,病情完全缓解,未复发.结论:PFO与神经内科疾病关系密切,其主要发病机制可能为反常栓塞.经皮卵圆孔封堵术治疗偏头痛、脑白质病和减少不明原因脑卒中、晕厥的复发是有效的.

  • 去甲氧柔红霉素与柔红霉素在初治急性髓系白血病诱导治疗中的疗效与安全性分析

    作者:李亮

    目的:比较分析去甲氧柔红霉素联合阿糖胞苷(IA)方案与柔红霉素联合阿糖胞苷(DA)方案在初治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非M3)诱导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30例AML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研究组(IA) 14例,采用去甲氧柔红霉素联合阿糖胞苷(Ara-C)方案;对照组(DA) 16例采用柔红霉素联合Ara-C方案.诱导化疗1个疗程骨髓抑制期结束后,观察2组患者的完全缓解率、总有效率以及骨髓抑制阶段的不良反应率.结果:IA组的完全缓解率为71.43%,总有效率为92.88%;DA组的完全缓解率为43.75%,总有效率为68.75%;2组有效率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之间不良反应率比较,除IA组因骨髓抑制导致死亡1例外,其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A方案在初治成人AML(非M3)诱导化疗中比DA方案疗效更好,除死亡1例外,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

  • 地塞米松、沙丁胺醇气雾剂联合红景天治疗100例急性高原反应的临床观察

    作者:何永花;张芬

    目的:观察地塞米松、沙丁胺醇气雾剂联合红景天治疗急性高原反应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急性高原反应患者100例作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采用地塞米松、沙丁胺醇气雾剂联合红景天口服液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红景天口服液进行治疗.在用药15 d后测定患者呼吸频率、脉搏、血压、红细胞计数及血红蛋白水平等指标,比较2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84.0%vs 62.0%,P<0.05).用药后2组高原反应基础生理指标中呼吸频率、收缩压及观察组脉搏、舒张压、红细胞计数及血红蛋白水平均显著降低(P <0.05或P<0.01),且观察组上述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或P<0.01);观察组患者的急性高原反应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血氧饱和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地塞米松、沙丁胺醇气雾剂联合红景天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的急性高原反应症状,改善患者的高原反应基础生理指标,降低患者的急性高原反应评分,缩短病程.

  • 神经节苷脂对弥漫性轴索损伤神经保护作用研究

    作者:宋国智;张学强

    目的:分析神经节苷脂对弥漫性轴索损伤(DAI)神经保护作用及其对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B蛋白、髓鞘碱性蛋白(MBP)的影响.方法:将80例DAI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综合治疗,试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神经节苷脂,比较2组患者疗程结束后3个月治疗结局、治疗前后血清MBP、S100B蛋白、NSE水平及GCS评分变化.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后3、7、14d血清NSE、S100B蛋白、MBP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后7、14 d GCS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神经节苷脂能够有效改善DAI患者血清NSE、S100B蛋白、MBP水平,有明显的脑保护效果.

  • 无创正压通气技术治疗急性左心衰竭的疗效分析

    作者:孟浩;赵武强;苗云凤;龚必锋;何雄杰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技术应用于急性左心衰竭(ALHF)治疗的效果及其对患者动脉血气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148例ALHF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74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用无创正压通气技术.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动脉血气、心率等指标.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PaCO2、PaO2、LVEF、SI、CI及LCWI均明显升高,呼吸频率、HR均明显降低,且治疗组患者各指标较对照组变化更显著(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升高(P<0.05).结论:无创正压通气技术治疗ALHF疗效显著,且能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 HIF-1α在低氧环境结肠癌细胞糖酵解中的作用

    作者:周晓黎;舒磊;彭随风;高晓阳;滕晓丽;杨家耀;时昭红

    目的:探讨RNA干扰沉默缺氧诱导因子(HIF-1α)对缺氧环境下培养的结肠癌细胞糖酵解的影响.方法:选择人结肠癌SW480细胞稳定转染HIF-1 αSiRNA及空质粒细胞,予以缺氧环境培养,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空质粒细胞组、HIF-1αSiRNA组,培养24h.采用RT-PCR和Western-blot法检测3组结肠癌细胞HIF-1 αmRNA和蛋白及结肠癌细胞糖酵解相关基因(GLUT-1,LDH-A)的表达.比色法测定3组结肠癌细胞上清液中乳酸的浓度.结果:HIF-lα siRNA转染结肠癌细胞后,HIF-lα mRNA和蛋白的表达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和空质粒细胞组(均P<0.01);糖酵解相关基因GLUT-1及LDH-A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量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和空质粒细胞组(均P<0.05),而空白对照组与空质粒细胞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细胞培养上清液中乳酸浓度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和空质粒细胞组(均P <0.05),而空白对照组和空质粒细胞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缺氧条件下,利用RNA干扰沉默HIF-1α表达后,可导致糖酵解相关基因GLUT-1、LDH-A的表达下降和乳酸含量的下降(均P <0.05),提示HIF-1 α参与了结肠癌细胞的糖酵解过程.

  • 儿童肿瘤患者口服靶向药后胃肠不良反应发生率的Meta分析

    作者:孟详喻;曾梓航;陈佳峰;刘尚勤;何莉

    目的:对儿童肿瘤患者口服靶向药后胃肠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进行meta分析.方法:在Pubmed文献数据库中检索相关文献.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纳入研究并进行质量评价.提取基本情况与胃肠不良反应事件率数据,logit转换后进行meta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3项临床试验.除厌食外,其他结局meta分析有显著异质性.腹泻合并发生率及其95% CI为0.20[0.13 ~0.28],恶心为0.19[0.14 ~0.26],呕吐为0.17[0.12 ~0.24],厌食为0.06[0.04 ~0.11].结论:儿童肿瘤患者在接受口服靶向抗肿瘤药物治疗后可能出现胃肠不良反应,临床应用时应充分认识并监测.

  • 成人EB病毒重叠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1例

    作者:王燕翠;曹丽;李贵平;许东;宁琴

    成人EB病毒和新型布尼亚病毒同时感染的临床相关报道较少,临床表现复杂,诊断困难.现将我院收治的1例成人EB病毒重叠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患者的诊治过程报道如下.

  • 急性胰腺炎致心脏骤停心肺复苏后壁间血肿误诊为主动脉夹层1例报道

    作者:孙婷;巩天福;孙乾辉;曹加明

    患者男,28岁,因“突发胸痛1h,心肺复苏术后3h余”由基层医院送至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九八医院中心ICU.既往体健,否认“高血压病、心脏病”等慢性疾病史,有“抽烟、饮酒”等不良嗜好,否认外伤史.患者于早晨7时许无明显诱因突感胸部剧烈疼痛,当时无恶心、呕吐,无头痛、头晕等其他不适,立即送至当地医院救治.去往医院途中患者神志清楚,感恶心,未呕吐,烦躁不安,仍诉胸部剧烈疼痛,为撕裂样疼痛,并放射至右肩背部.

  • 洁厕灵中毒致急性肾损伤1例

    作者:柳文晶

    洁厕灵中毒临床上多表现为急性肺损伤[1]、急性溶血[2]、消化道出血、失血性休克致死[3]等,近期我科收治1例洁厕灵中毒导致急性肾损伤[4]患者,持续2周余无尿,目前肾功能接近正常,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洁厕灵 急性肾损伤
  •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作者:詹其林;吴福红;祝龙;李骏

    患者男,83岁,诊断巨幼细胞性贫血23年,再发10 d.患者60岁时因乏力纳差就诊,发现贫血,进一步骨髓象等检查明确为巨幼细胞性贫血,予叶酸及维生素B12治疗,血象恢复正常.每4~5年发作1次,用药后血红蛋白即恢复正常,近几年发作频繁,1~2年1次,应用叶酸及维生素B12血红蛋白正常后停药,近10日患者又感乏力纳差,2016年1月22日入院查血常规示:WBC 6.7×109/L,Hb 66g/L,PLT 10×109/L,MCV 104.7 fl,MCHC 330 g/L,住院给予维生素B12及叶酸治疗,血象渐上升,治疗7d后WBC 4.07×109/L,Hb 75 g/L,PLT 91 × 109/L,2016年1月30日出院,继续给予维生素B12及叶酸治疗(患者配偶健康.5个子女,大儿子也有类似疾病,未明确诊断).

  • 107例小龙虾致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病例分析

    作者:楚能武;陈诚

    横纹肌溶解综合征(rhabdomyolysis,RM)是一组由于各种原因所引起的骨骼肌损伤,细胞膜完整性改变,细胞内容物释放人血液中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常伴有代谢紊乱和急性肾衰竭等一系列并发症[1].其临床主要表现为肌肉疼痛、肿胀、无力、酱油色尿等.由于肌细胞的坏死和分解,细胞内容物如Mb、CPK、电解质、蛋白质和非蛋白物质被释放进入血浆,因此,这些物质的检测有助于RM的早期诊断[2].本文对107例因进食小龙虾所引起的RM病例进行汇总分析.

  • 支气管热成形术治疗重症支气管哮喘的机制及临床应用进展

    作者:何元洲;谢敏;徐永健;刘先胜

    支气管哮喘(Asthma)是一种以可逆性气流受限为特征的常见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据统计,全球有3亿人群受累,在中国约1千万以上的人群患病[1].多数哮喘患者经过规范的药物治疗常能够得到有效的缓解,但仍有5% ~ 10%的重症哮喘(severe asthma)患者,尽管使用大剂量吸人激素,甚至口服激素仍然不能获得有效控制,急性加重频繁发作,或有致命性加重的高风险[2].这类患者虽然比例较少,但总的医疗费用比例较大[3];治疗效果欠佳,生活质量极差,他们的治疗一直是呼吸内科医师的严峻挑战.

  • 难治性哮喘的诊治进展

    作者:夏丽霞;姜龙;兰芬

    哮喘是一种异质性疾病,目前绝大多数哮喘患者在接受正规治疗后症状可以得到有效的控制,但仍有5%~10%的患者,即使在接受正规治疗的情况下,仍不能得到有效的控制,即所谓的难治性哮喘.因该人群的治疗难度大,急诊就医率和住院率显著高于普通哮喘患者,从而导致治疗的费用大大增加.因此,提高难治性哮喘的诊治水平对改善哮喘预后及降低医疗成本具有重要的意义.迅速识别并有效管理这一人群也是目前全球哮喘防治工作的重中之重.

  • 重症哮喘的研究进展

    作者:姜龙;夏丽霞;兰芬;李雯

    哮喘是由多种炎症细胞以及相关细胞组分参与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1].其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症状,常在夜间及凌晨发作或加重,多数患者可自行缓解或经治疗后缓解,同时伴有可变的气流受限和气道高反应性,随着病程的延长可导致一系列气道结构的改变,即气道重塑.与轻度哮喘不同,重症哮喘在目前的标准治疗模式下控制不良.

  • 血液透析患者心血管标志物水平变化与其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宋家志;刘婧;张丽涓;李雪莲;张渊

    各种慢性肾病若不能有效治疗,终都会发展为终末肾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目前,对于ESRD普遍可行的治疗手段主要是血液透析(maintain hemodialysis,MHD)[1,2].研究发现ESRD和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的发生密切相关,且CVD是MHD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有研究表明肌钙蛋白(TnT)、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检测有助于发现心血管早期病变并能预测MHD患者的预后[3],也有研究提示纤维蛋白原对MHD患者的预后有预测价值[4].本研究对MHD患者多项心血管标志物(包括高敏C反应蛋白、甘油三酯、血磷、白蛋白、肌钙蛋白等标志物)进行统计,分析其与预后的相关性,报道如下.

  • 无创与有创机械通气治疗危重型哮喘临床对比观察

    作者:任先杰;谢俊刚;廖德英;付绪华

    哮喘是临床上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很多哮喘患者经过治疗后,病情还是进一步恶化成为危重型哮喘,危重型哮喘的原因是气道发生严重的阻塞,气道充血、平滑肌痉挛都可能造成气道阻塞[1].临床上危重型哮喘常用的治疗方式是机械通气,常规的有创插管机械通气对人体呼吸道的损害较大,容易引发相关的并发症[2].本研究采用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危重型哮喘患者,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 暴发性1型糖尿病7例诊治分析

    作者:朱文华;钟绍;潘颖;沈鲜安;卢冰;沈莉雯

    2000年日本学者Imagawa等[1]将一组以胰岛β细胞短时间内大量破坏,导致血糖急剧升高及酮症酸中毒等严重代谢紊乱,但缺乏糖尿病相关抗体为特征的1型糖尿病称为暴发性1型糖尿病.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暴发性1型糖尿病7例和初发经典1型糖尿病患者16例的临床病历资料,报道如下.

  • 丙氨酰谷氨酰胺治疗伴有降钙素原升高的闭合性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意义

    作者:左志刚;裴柳;张梅香;刘秀娟;邱方

    严重创伤患者往往早期就伴有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的明显升高[1],并且此类患者后续治疗中发生多器官功能障碍(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与PCT有明显相关性[2],但其升高的具体原因未能阐明.有研究提示机体在各种应激条件下可出现肠屏障功能障碍,出现肠源性感染[3,4],对于肠源性感染,改善肠道屏障功能可以减少细菌及内毒素的吸收,减少肠源性脓毒症的发生,改善预后.有研究发现创伤患者PCT升高的原因与肠道有关[4],也有研究提示积极处理肠源性感染可以改善“非感染性”创伤患者的预后[2].本研究使用丙氨酰谷氨酰胺肠外营养,观察患者血PCT、内毒素水平,报道如下.

  • 静脉溶栓患者疗效与预后因素分析

    作者:吴辉;王帆;陈晓光;魏丹

    我国脑卒中发病率高,且致残率、病死率高.发病在4.5h以内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根据各国急性缺血性卒中治疗指南推荐,可应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进行静脉溶栓治疗.著名的NINDS试验[1]及ECASSIlI试验[2]均为静脉溶栓提供了循证医学证据.静脉rt-PA溶栓治疗急性超早期脑梗死也是目前国内外使用广泛的,得到强推荐的治疗方法[3,4].然而,我国在治疗”时间窗”到达医院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比例少,而且开展rt-PA静脉溶栓技术的医院较少,严重地影响了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治疗效果.武汉市第一医院2012年4月起建立了脑血管绿色通道,积极开展静脉溶栓.本文对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138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影响静脉溶栓患者疗效与预后的因素.

  • 高血尿酸水平与急性卒中后抑郁发生的关系探讨

    作者:杨国涛;赵红英;董爱勤

    卒中后抑郁是临床中风患者常见但又十分严重的神经精神病学疾病[1].研究表明,近1/3的中风幸存患者会发生卒中后抑郁[2],且抑郁的发生对患者的临床预后影响甚大[3-5].血清尿酸是人体内嘌呤代谢的终产物,研究发现血尿酸对神经功能疾病患者预后有重要影响[6],高血清尿酸水平是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预后的重要危险因子[7].过量的自由基和活性氧的产生影响体内氧化剂和抗氧化剂的平衡,而二者之间的失衡往往引发体内氧化应激反应[8],研究发现抑郁的发生发展与氧化应激反应密切相关[8].据报道,尿酸在氧化应激反应中扮演着重要的抗氧化剂角色[9],人体内超过60%的自由基和活性氧的清除都是归因于尿酸的功能[10],可见尿酸在神经系统功能的防护中常发挥重要的作用.

  • 动态心电图一过性ST段抬高对变异性心绞痛冠脉病变的诊断价值

    作者:崔海玲

    变异性心绞痛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该病的发生主要来源于冠状动脉的病变,多在机体处于休息的状态发病,长期也会形成定时发作的特点,且会给患者带来严重的疼痛感,得不到准确地诊断和及时治疗会直接加重患者的病情,诱发急性心肌梗死,甚至造成心脏猝死[1-3].变异性心绞痛的心电图较为发杂,且常规心电图不能完全显现出病况[4].动态心电图对变异性心绞痛冠脉病变的诊断具有一定的作用.本文系统化分析评价动态心电图在变异性心绞痛冠脉病变诊断中的应用,报道如下.

内科急危重症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1999 01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