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临床医学 > 中国康复杂志

中国康复

中国康复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Rehabilitation 중국강복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
  • 主办单位: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 影响因子: 1.15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1-2001
  • 国内刊号: 42-1251/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38-137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康复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湖北
  • 主编: 黄晓琳
  • 类 别: 临床医学
期刊荣誉:
  • 低频电流治疗对促进剖宫产产妇泌乳及子宫复旧的影响

    作者:杨素勉;桑文淑;纪彩卿;田溢卿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产妇行低频电流刺激对促进泌乳及子宫复旧的作用.方法:94例行剖宫产术分娩的产妇分为2组.观察组46例使用低频电流刺激进行催乳及子宫复旧治疗,对照组48例按常规给予护理.产妇产后48 h观察2组泌乳有效率及子宫复旧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产后48 h泌乳有效率为84.8%,子宫复旧率为80.4%;对照组分别为37.5%和25.0%,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低频脉冲电流治疗能促进剖宫产术后产妇的泌乳及子宫复旧.

  • 老年人肺部感染的临床特点和治疗策略

    作者:朱庄庄;喻庆云

    目的:探讨老年人肺部感染的临床特点及佳救治方案.方法:1509例肺部感染患者分为老年组(A组)851例(≥60岁)和非老年组(B组)658例(20-59岁).分别对其临床表现进行比较分析,并提出治疗方案.结果:早期肺部感染有典型肺部症状A组和B组分别为70.2%和97.0%;发热为68.6%和94.4%;院内感染为20.8%和7.9%;多器官功能障碍(MODS)为16.8%和3.8%;死亡率为20.4%和2.9%,A组与B组间比较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老年人肺部感染症状复杂而不典型,易发生呼吸衰竭、院内感染及2次以上感染多,伴随疾病及并发症多,病死率高.治疗策略多遵循"降阶梯式"抗菌方案.

  • 急性脑梗死针刺与运动疗法对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

    作者:林景琳;吴桂昌;杨锦玲;郑伟坤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早期针刺及运动疗法后上肢运动功能恢复的程度及与其功能性活动的关系.方法:132例首发脑梗死偏瘫患者分为综合组和对照组各66例,均按神经内科常规处理,并进行运动疗法,综合组同时按照中医辩证法对患者上肢施以针刺.结果:治疗2月后,上肢运动功能积分、患腕主动活动范围、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中进食、梳洗、穿脱上衣等评分与治疗前比较,2组均提高(P<0.05),综合组各项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早期采用综合疗法可以明显促进日常生活能力的大程度恢复,对患者预后有良好的影响.

  • 经皮电刺激迷走神经治疗紧张性头痛

    作者:撒俊鹏;谭丽萍

    目的:探讨经皮电刺激迷走神经治疗紧张性头痛的机制及疗效.方法:紧张性头痛患者59例均进行迷走神经经皮电刺激治疗20 d后,采用脑电波涨落图技术检测患者5-羟色胺值的变化;目测类比评分法(VAS)评价头痛缓解程度.结果: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患者5-羟色胺含量明显增高(P<0.05),并且头痛程度分值明显降低(P<0.05).结论:经皮电刺激迷走神经可增高患者5-羟色胺含量,提高痛阈值,减轻抑郁状态,对紧张性头痛有明显的疗效.

  • 吡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

    作者:解合兰

    目的:观察吡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患者c反应蛋白(CRP)和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方法:103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A、B 2组,均给予常规降糖药物治疗,A组每天增加30 mg的吡格列酮片口服.2组均观察24周,治疗前后检查CRP、血糖(FBG)、胰岛素(FINS)、血脂和肝功能,测量血压、身高和体重.结果:①与治疗前比较,A组CRP、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血生化、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明显降低(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轻度升高(P<0.05),B组各项指标均无明显变化.②CRP与HOMA-IR、BMI、FBG、TC、TG、LDL-C、收缩压和舒张压呈正相关,与HDL-C呈负相关.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低度炎症状态,吡格列酮在改善HOMA-IR及其相关代谢指标的同时,可降低CRP.

  • 103例神经衰弱的脑电地形图分析

    作者:张华平

    神经衰弱患者103例,男51例,女52例;年龄11-51岁,平均31岁;病程1个月-5年,均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5版,TCD-9)和美国精神疾病协会诊断统计手册标准,临床表现为头痛、失眠、记忆力减退、疲乏无力、食欲不振、手脚发热或颤抖及情绪激动或改变等一系列植物神经症状等.103例患者均采用TM3500型脑电地形图诊断系统按国际10%-20%标准导联,高频滤波30 Hz,低频滤波1.0 Hz,分析时间300 s,采样点512个,于过度换气前后分别取脑电样本转换成α、β、σ、θ 4个频带的平均功率谱图,同时观察原始脑电图.

  • 冠心病患者性格特征和负性情绪的观察

    作者:于海云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性格特征、负性情绪以及心理状态,以针对性制定更合理的治疗方案.方法:采用A型行为问卷及自评量表(SAS、SDS)对77例冠心病患者进行测量评定.结果:77例冠心病患者中A型性格62例(80.5%),表现为情绪不稳定(62.2%)、焦虑(85.1%)或忧郁(25.1%).结论:A型性格是致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不良的心理状态是冠心病的诱发因素,调整好心理状态是冠心病康复的关键.

  • 应用超短波与中药治疗血栓性静脉炎68例

    作者:杨致民;李淑清;张丽荣

    1997年1月-2005年1月我院外科门诊就诊的血栓性静脉炎患者68例,男48例,女20例;年龄25-76岁;病程1个月-5年;临床表现为下肢肿胀及弥慢性潮红,伴有发热和全身不适,静脉处自发痛、压痛及硬性条索状.68例分为2组,综合组36例,中药组32例,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2组均接受中药治疗,方剂为当归、丹参、红花、牛膝、双花各25 g,川芎、莪术、三棱各20 g,皂刺、鸡血屯、黄芪、毛冬青各50 g,土虫、蜈蚣各10 g,患者每日1剂,600 ml水煎,每天早晚2次.女患者月经期停止服中药.综合组配合超短波治疗,超短波频率40.68 MHz、波长7.3 m,大输出功率200 W,板状电容电极22 cm×15 cm×2,病变处上下对置,间隙3-5 cm、微热量,15 min,每日1次.

  • 金雀异黄素刺激人成骨细胞分泌护骨素以及抑制IL-6生成

    作者:王运林;刘晓晴;杨菲;姚汉华;夏秦;向光大

    目的:探讨金雀异黄素对人成骨细胞(hOB)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细胞培养结合RT-PCR、Western blot技术观察金雀异黄素对护骨素(OPG)、破骨细胞分化因子(RANKL)、白介素-6(IL-6)等基因mRNA及蛋白质表达.结果:金雀异黄素下调hOB细胞RANKL、IL-6 mRNA及蛋白质的表达、上调OPG mRNA及蛋白质和hOB细胞ER-α mRNA及蛋白质的表达.结论:金雀异黄素可以对雌激素核受体的表达进行调控,该雌激素样效应是其抗骨质疏松作用的分子机制之一.

  • Mckenzie法治疗下背痛疗效观察

    作者:王锦;张芳权;曾奇毅

    目的:探讨Mckenzie法结合调制中频电流及超短波治疗下背痛的疗效.方法:下背痛患者64例,分为Mckenzie组42例和对照组22例,均采用调制中频电流及超短波治疗,Mckenzie组并配合Mckenzie法.结果:Mckenzie组显效率95.2%明显高于对照组72.7%(P<0.05).结论:Mckenzie法结合物理疗法能显著提高下背痛患者的临床效果.

  • 生物反馈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

    作者:梁翠萍;孙素娟;王欣淼;郭宗成;吕佩源

    目的:探讨生物反馈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效果.方法: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17分的脑卒中患者60例,随机分为生物反馈组和对照组各30例,均给予抗抑郁药物治疗和心理疏导,生物反馈组同时接受生物反馈治疗.结果:治疗1个月后2组HAMD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生物反馈组表现更明显(P<0.05).结论:生物反馈结合抗抑郁药物及心理疏导对脑卒中后抑郁的治疗效果明显.

    关键词: 脑卒中 抑郁 治疗
  • 大豆异黄酮和运动对去卵巢大鼠腰椎骨丢失的影响

    作者:刘克敏;刘振玉;刘丽红;阎萍;刘军毅

    目的:探讨大豆异黄酮与中等强度运动联合作用对骨质疏松大鼠骨密度(BMD)的影响.方法:50只雌性大鼠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去卵巢组(OVX组)、去卵巢大豆异黄酮组(OVX-IF组)、去卵巢运动组(OVX-EXE组)及去卵巢大豆异黄酮运动组(OVX-EXE-IF组)各10只.实验结束后用双能X线骨密度检测仪(DEXA)测定大鼠腰椎的BMD.结果: OVX组大鼠腰椎BMD显著低于SHAM组(P<0.001).OVX-IF、OVX-EXE及OVX-EXE-IF组腰椎BMD明显高于OVX组(P<0.05,P<0.01).结论: 大豆异黄酮结合运动比单纯运动能起到更好的预防骨丢失的作用.

  • 中药熏蒸浴治疗风湿性关节炎

    作者:童利民;郭杰;潘丽;吴永俊

    目的:观察中药追风胜湿液熏蒸浴治疗风寒湿型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风湿性关节炎患者200例,随机分为2组各100例,观察组采用武当追风胜湿液熏蒸浴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芬必得胶囊治疗.结果:经过1个月的治疗,观察组治愈49例(49%),显效36例(36%),有效11例(11%),总有效率96%;对照组分别为13(13%)、40(40%)、25(25%)及78%(P<0.05).结论:武当追风胜湿液熏蒸浴治疗风湿性关节炎能提高临床疗效.

  • 张力平衡针法对脑卒中痉挛瘫痪患者血脂和血糖的调节作用

    作者:娄必丹;章薇;刘智;林华;王净净

    目的:观察张力平衡针法对脑卒中痉挛瘫痪患者血脂、血糖的影响.方法选择脑卒中痉挛瘫痪患者220例,随机法分为A组与B组各110例,分别采用张力平衡针法(A组)与传统针法(B组)进行对照观察,并于治疗前后测定患者血脂、血糖含量的变化.结果:治疗30 d后,与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肌张力改善,血脂、血糖指标均有下降,A组与B组比较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张力平衡针法能显著改善脑卒中痉挛瘫痪患者的肌张力和恢复神经功能,在下调血脂、血糖方面亦优于传统针法组.

  • 腰三针配合手法复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肌电图分析

    作者:丁建江;许雪萍;韩建农;方红艳

    目的:探讨腰三针配合手法复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作用机理.方法: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0例均采用腰三针配合手法复位治疗,治疗前后进行肌电图检测并分析.结果:经过20次治疗后,60例患者临床治愈35例(58.3%),总有效率为95.0%.肌电图显示腓总神经及胫神经传导速度与治疗前比较显著增高,接近正常值,并能使延长的神经远端潜伏期显著缩短.结论:腰三针配合手法复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神经传导速度,促进患肢功能的恢复.

  • 等离子刀汽化结合Mckenzie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作者:彭力;徐霖;沈正海

    目的:观察微创手术结合Mckenzie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均采用等离子刀汽化融切术和Mckenzie疗法治疗,并观察临床疗效.结果:经过3周的Mckenzie治疗后,100例患者中治愈62例,显效22例,好转10例,无效2例.治愈率62%,治愈显效率88%.结论: 等离子刀汽化结合Mckenzie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确切.

  • 卒中单元管理模式中康复治疗的意义

    作者:柯贤军;郭珍立;许康

    脑血管病传统的治疗方式因其随意性和缺乏明确的收益证据而备受争议[1].卒中单元(stroke unit,SU)管理模式展现了美好的前景[2,3],而在SU中,主要的是康复治疗的应用.

  • 后路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作者:张兆凤;王昌喜

    目的:探讨后路椎间盘镜(MED)微创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26例,均接受MED系统微创治疗.结果:术后3-6个月按Nakai分级评定,达优132例,良61例,可31例,差5例,总有效率98.2%.结论: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且创伤小,但应注意严格把握适应症.

  • 计时"起立-行走"测试在评价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中的价值

    作者:黄超;瓮长水;马延爱;霍春暖;潘小燕;于增志

    目的:研究脑卒中患者计时"起立-行走"测试(TUGT)与ADL的关系,为临床提供一种简单易行的评价方法.方法:对46例治疗后恢复步行能力的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TUGT测试,同时用Barther(BI)指数测定其ADL能力,并对各变量间进行相关统计分析,ROC曲线确定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高的临界值.结果:TUGT与BI 呈负相关(-0.534,P<0.005).TUGT值判断脑卒中偏瘫患者ADL完全自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27, P=0.0026,95% 可信区间为0.654-1.05,判断步行自立的佳TUGT临界值为14.9 s,其相应敏感性为88.4%,特异性为90.5%.结论:TUGT作为一个筛查和评价工具与BI结合可以更加充分地描述脑卒中患者功能性移动的能力,为临床评定提供客观依据.

  • 针刺结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影响

    作者:石云琼;陈雯;郑午林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120 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60例,均给予常规治疗、护理及一般康复指导,综合组同时配合针刺、康复训练及心理指导.治疗1个月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临床疗效评定.结果:综合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疗效评定结果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针刺结合康复训练、心理辅导等综合治疗有助于减小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生活质量.

  • MES-模块式训练法在脊髓损伤患者职业训练中的应用

    作者:杨平梅

    目的:探索适用于脊髓损伤患者的佳职业训练方法.方法:采用改进后的MES-模块式职业训练方法,对69例脊髓损伤患者进行职业训练并评定其效果.结果:69例患者经过30-60学时的职业训练后,手指、手腕作业能力、上肢主运运动功能、坐位平衡、体位移动能力均不同程度改善,增强回归社会的愿望.结论:结合康复医学、康复工程学及工业心理学,采取科学有效的职业训练方法是帮助残疾人回归社会的佳途径.

  • 泻肝安神丸结合阿米替林治疗抑郁症伴失眠

    作者:谢珂;刘仲伟

    我院门诊就诊的抑郁症伴失眠的患者38例,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CCND-3)中的抑郁发作[1],应用Hamilton抑郁量表评分均为轻、中度抑郁.38例患者分为2组:①西药组20例,男10例,女10例;平均年龄为(31.45±14.13)岁;平均失眠量分为(8.30±1.66)分.②中西药组18例,男8例,女10例;平均年龄为(28.94±10.33)岁,平均失眠量分为(8.67±1.33)分.2组均口服阿米替林,每次2 g,每天2次,中西药组同时口服泻肝安神丸,每次6 g(100粒),每天2次.

  • 药物加用磁疗与近红外线治疗婴幼儿腹泻

    作者:何正慧;林俊;郝玉华;李洪

    目的:探讨磁疗与近红外线对婴幼儿腹泻的治疗效果.方法:腹泻患儿100例,随机分为A、B 2组各50例,均采用常规药物治疗,B组并加用磁疗和近红外线照射,每天2次.结果:治疗5 d后,B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A组(分别为98%、88%,χ2=4.89,P<0.05);腹泻缓解时间B组(5.50±1.61)d明显少于A组(6.90±1.80)d(t=5.74,P<0.01).结论:药物配合磁疗与近红外线对婴幼儿腹泻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 功能锻炼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

    作者:王庆;徐峰;刘曦明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功能锻炼的方法并评价其疗效.方法:将1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50例,A组术后接受系统的功能锻炼,包括卧床位下肢肌肉锻炼、腰背肌及腹肌锻炼;B组仅由护士讲授卧床位的功能锻炼方法,不强调运动强度,术后3个月评定2组患者腰、臀、下肢残余疼痛及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与B组比较,A组目测类比评分和直腿抬高试验阳性率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功能锻炼是防止术后并发症、保证手术成功的有效方法.

  • 下肢骨折致膝关节功能障碍的康复治疗

    作者:潘化平

    目的:探讨康复治疗对下肢骨折致膝关节障碍和小腿肿胀的影响.方法:下肢骨折术后患者60例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外固定、抬高患肢及随意活动;康复组采用分阶段综合康复治疗,包括物理因子、中药熏蒸、局部按摩及被动运动(CPM机)和主动运动等.结果:康复组膝关节活动度>110°和90-109°、小腿周径与健侧比较<1 cm的患者均明显多于对照组(P<0.01),康复组膝关节活动度恢复到90°所需时间及小腿肿胀消除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下肢骨折致膝关节功能障碍患者应尽早接受系统的康复治疗,有利于避免膝关节活动障碍.

  • 复方丹参注射液保护重度烧伤患者胃粘膜的临床研究

    作者:冷明芳;周国华;宋知仁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注射液对重度烧伤患者胃粘膜的保护作用.方法:40例重度烧伤患者随机分为丹参组和对照组各20例,均给予抗休克、抗感染等常规治疗并静脉滴注甲氰咪呱注射液,丹参组增加滴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前后在电子胃镜下观察2组胃粘膜改变及张力计法测定胃粘膜pH值.结果:治疗10 d后,胃镜观察显示,丹参组患者胃粘膜病变的发生率为30%,明显低于对照组55%(P<0.05);胃粘膜pH值,丹参组明显高于治疗前(分别为7.335±0.063、6.382±0.157,P<0.05).结论:复方丹参注射液能提高重度烧伤患者胃粘膜的pH值,降低急性胃粘膜病变的发生率.

  • 手法配合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致月经紊乱6例

    作者:曾文满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例,均为女性;均经CT扫描确诊,年龄28-40岁,平均35岁;病程1个月-1年;病变部位在L3-41例,L4-52例, L5-S11例, L4-5、L5-S1 2例;6例中除1例偶有痛经外,其月经周期、经期、月经量均正常.6例患者均于月经干净后2-4 d采用手法配合电针治疗.

  • 椎动脉型颈椎病头晕的综合疗法

    作者:吴志毅;张玉红;杨哲;杨丽军

    目的:探讨龙氏正骨手法结合局部药物注射对椎动脉型颈椎病引起头晕的治疗效果.方法:椎动脉型颈椎病引起头晕患者180例,随机分为2组各90例,综合组采用龙氏正骨手法辅以局部药物注射治疗;中频组采用调制中频电流治疗.结果:经过20次治疗,综合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中频组(92.2%、67.7%,P<0.01).结论:龙氏正骨手法结合局部药物注射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引起的头晕优于单一的物理疗法.

  • 脑卒中后失语的强制性诱导治疗

    作者:史淑杰;朱红梅;刘昭君;刘昕

    目的:强制性诱导(CI)治疗脑卒中后慢性失语的效果.方法:脑卒中后慢性失语患者20例,随机分为2组各10例,常规组按脑卒中失语的常规治疗方法治疗4周,CI组则在相对短时间内连续强化训练2周.经过相同的治疗时间(30-35 h)后,采用西方成套测验(WAB)和交流能力问卷(CAL)评定患者语言功能和日常生活交流能力.结果:WAB评分,CI组4项测试中3项即口语表达、命名及听理解与治疗前比较有进步(P<0.05),复述功能恢复较差;而常规组仅口语表达有进步.CAL评分,CI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增加30%(P<0.05),常规组无明显增加.结论:强制性诱导失语疗法能在短期内改善脑卒中后慢性失语患者的语言技能.

  • 功能性构音障碍儿童构音特点分析及言语矫治

    作者:赵云静;孙洪伟;赵亚茹

    目的:探讨功能性构音障碍儿童错误构音的特点及言语矫治方案.方法:对52例功能性构音障碍儿童进行构音评价,分析错误构音的特点,针对性制定矫治方案并进行言语矫治.结果:52例儿童主要的构音错误方式为置换音,其次为省略音和/或扭曲音,其中声母的构音错误占绝大多数,主要为舌尖音、舌尖后音、舌尖前音及舌根音.经2周-7个月的言语矫治,45例全部纠正,7例部分纠正,治愈率86.5%.结论:置换音是儿童功能性构音障碍主要的构音错误方式;言语矫治是治疗功能性构音障碍的有效措施,矫治效果与构音障碍严重程度及依从性有关.

  • 紫外线与音频电治疗静脉炎的临床疗效

    作者:赵力力;蒋红卫

    目的:观察紫外线照射和音频电对急性静脉炎的疗效.方法: 61例急性静脉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37例采用紫外线照射,B组24例采用音频电治疗,均每日1次,3-6次1个疗程.结果:经过1-2个疗程的治疗,A组痊愈36例,无效1例,平均治愈时间(3.77±0.27)d;B组痊愈24例,平均治愈时间(6.96±0.86)d.2组痊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但平均治愈天数比较,A组明显优于B组(P<0.001).结论:紫外线、音频电对急性静脉炎均有明显的消炎镇痛作用,但紫外线见效快,改善症状更明显,是急性静脉炎物理治疗的首选.

  • 康复运动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心理状况和生存质量的影响

    作者:吴燕;朱利月;吴红敏

    目的:了解康复运动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心理状况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128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64例,均给予降血压治疗,康复组同时进行康复运动.随访6个月,采用SCL-90量表和生活质量量表对2组患者进行调查及比较.结果:康复组SCL-90阳性症状数目明显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坚持康复运动有利于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心理状况和生存质量.

  • 脑梗死患者血清和脑脊液S-100B蛋白含量的变化

    作者:李艳秋;李晓捷

    目的:通过测定脑梗死患者急性期,恢复期血清和脑脊液S-100B蛋白含量动态变化,探讨其在脑梗死发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60例脑梗死住院患者(梗死组),将发病72 h和7、21d的脑脊液及静脉血测定血清和脑脊液中S-100B蛋白含量,并分别与正常组比较.结果:梗死组患者发病72 h和7 d时血清和脑脊液S-100B蛋白显著高于21 d患者和正常组(P<0.01);血清和脑脊液S-100B蛋白含量与梗死体积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均呈正相关(P<0.01);脑脊液S-100B蛋白含量与年龄正相关,血清S-100B蛋白含量与年龄无关.结论:血清或脑脊液中的S-100B蛋白浓度可反映神经胶质细胞的损害程度,对判断病情程度,评估预后和调整治疗方案有重要意义.

  • 咳嗽变异型哮喘患者T细胞亚群水平变化与小气道功能的关系

    作者:赖映君;陈升汶;邱晨;酆孟洁

    目的:探讨咳嗽变异型哮喘(CVA)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数量与小气道功能变化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分析32例CVA患者(CVA组)及24例健康人(正常组)外周血T细胞亚群(CD3+T、 CD4+T、 CD8+T、CD4/CD8的比值)水平的变化,并测定反映大气道和小气道(FVC、FEV1和FEF25%-75% 、FEF75%-85%)功能的指标.结果:①CVA组患者外周血CD4+T及CD4/CD8比值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P<0.01);CD8+T显著性低于正常组(P<0.01);CD3+T与正常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②CVA组FEF25%-75%及FEF75%-85%值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③FEF25%-75% 、FEF75%-85%与CD4+T水平皆呈负相关(前者r=-0.462,P=0.021;后者r=-0.461,P=0.019),与CD4/CD8比值也呈负相关(前者r=-0.529,P=0.009,后者r=-0.501,P=0.013);FVC、FEV1与外周血CD3+T、CD4+T、CD8+T及CD4/CD8比值无相关性.结论:FEF25%-75% 、FEF75%-85%对CVA患者的早期诊断有重要意义;CVA患者FEF25%-75% 、FEF75%-85%与CD4+T、 CD4/CD8的比值有负相关性,说明患者体内细胞免疫功能异常,在哮喘变应性气道炎症中起重要作用,可能是导致CVA患者小气道功能进一步减退的原因.早期诊断、治疗CVA,可防止典型哮喘发作,降低入院率及死亡率.

  • 卒中单元病房综合治疗对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作者:罗利俊;陈国华;龚雪琴;戴伟;马燕;葛莉

    目的:研究卒中单元病房中综合治疗对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卒中单元病房的脑卒中患者176例为康复组、神经内科脑卒中患者84例为对照组,均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和护理,康复组同时配合运动疗法,语言训练、心理康复及健康教育.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采用Spitzer 生活质量指数量表(QLI)和Barthel 指数(BI)量表评定患者生活质量,并采用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评定患者抑郁状态.结果:治疗后QLI总分及各分项得分、BI指数得分康复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抑郁状态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采用卒中单元病房综合治疗脑卒中能明显改善患者的ADL,减少抑郁状态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 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措施

    作者:刘月欣;孙素娟;王世娟

    目的:分析老年骨质疏松患者骨折的危险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150例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按年龄段分为老年组68例(60-69岁)和高龄组82例(70-89岁),根据X光片结果确定骨折的部位,询问患者骨折时的状态及诱发因素.结果:骨折患者中女性占67.3%,男性占32.7%;骨折发生部位依次为股骨颈、椎体、前臂远端;跌倒是导致骨折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老年骨质疏松患者受轻微的外力撞击即可发生骨折,护理人员应针对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危险因素,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及健康教育,降低其骨折的发生率,提高生存质量.

  • 心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康复的影响

    作者:伍丽珊;罗爱华;潘翠环;谢永红

    目的:探讨运用护理心理学模式对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及ADL的影响.方法:60例早期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各30例,均接受常规神经科治疗和早期肢体功能康复训练.在治疗过程中康复组配合健康教育,个别心理疏导等心理干预.治疗前后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14项评价心理障碍;Brunnstrum评价肢体功能;Barthe指数评价ADL.结果:治疗3个月后,与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HAMA有所下降,肢体功能和ADL均有提高,康复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系统的心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均有很大影响.显著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 脑出血患者急性期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方法

    作者:孙素娟;刘月欣

    目的:探讨脑出血急性期患者延长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减少反复穿刺及对血管的损伤,减轻患者经济负担.方法:脑出血急性期患者316例均接受改良的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方法.结果:留置时间24 h有3例,3 d 28例,5-7 d 70例,15 d 215例,并且留置期间未出现感染现象.结论:改良的留置针方法可延长留置时间.

  • 脑卒中患者家庭护理需求调查与分析

    作者:王成秀;王桂荣;杨风翔

    目的:调查脑卒中患者家庭护理方面的需求,为脑卒中患者家庭护理服务提供依据.方法:使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脑卒中患者及家属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患者对家庭护理的需求积极,但因年龄、文化程度、经济状况而异.患者对家庭护理需求的方面包括基础护理、康复护理、专业护理、心理护理及提供专业知识指导.结论:建立完善的家庭护理体系及社区保障系统是提高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的重要途径.

  • 武汉市盲校儿童低视力状况调查分析

    作者:刘想娣;谢源;周佩霞;杨霞

    目的:调查武汉市盲校儿童盲及低视力患病情况和致病原因.方法:采用国际标准视力表检查武汉市盲校92例在校生裸眼视力和矫正视力,并进行常规外眼、前房、晶状体、眼底检查以诊断盲及低视力学生的主要病因.结果:92例中,盲54例(58.7%);低视力34例(37%),其它4例(4%).其中有12例(13%)可通过矫正屈光不正而改善视力.病因主要为先天遗传性眼病,其中先天性白内障排在第一位.先天性白内障及青光眼术后视力仍<0.05分别为71.4%和50%.结论:先天性眼病应早期防治,并应重视术后继续治疗.在盲校中仍有部分患者可通过治疗提高视力,少数甚至可以进入普通学校学习;开展盲及低视力普查及康复工作对盲校儿童身心健康发展有重要意义.

  • 社区开展脑卒中临床预防的策略

    作者:廖洪波

    1 健康筛查王桂清等[1]报道,在社区或医院就诊的人群中,采取适当方法筛出脑卒中高危人群进行重点预防,可明显减少脑卒中的发病率,通过对社区范围内的人群进行问卷调查与健康筛查,可发现>35岁、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房颤、肥胖症、血脂代谢紊乱等脑卒中高危人群;有人建议对有心脑血管疾病,包括脑血管畸形家族史患者追踪监测血压、血脂、建议脑CT等[2];也有报道使用脑血管血流动力学指标检测仪进行筛查,可评价脑血管功能和脑卒中危险度[3].

  • 社区家庭病床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作用

    作者:龚传鹏;向东方;刘金菊

    目的:探讨家庭病床综合治疗对精神分裂症的康复作用.方法:对85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家庭病床综合治疗,并每6个月评定1次患者的疗效、复发率、治疗的依从性、社会功能(全劳动)、对社会负性影响和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临床疗效总评量表病情严重程度(CGI-SI)评分.结果:家庭病床综合治疗第6个月及1年时,患者的显效率、治疗的完全依从性、复发率、BPRS、CGI-SI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改善(P<0.05或P<0.001),复发率(10.6%)、对社会负性影响(2.4%)及直接医疗费用均显著下降(P<0.001).结论:家庭病床综合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整体功能的提高有很大促进作用,并显著减轻患者的家庭和社会负担,在我国城区精神病社区康复工作中切实可行.

  • 民政康复治疗专业办学模式

    作者:罗治安;陈卓颐

    民政康复是我国康复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第二章第十六条规定,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于1997年开始兴办康复治疗专业.经过8年探索与实践,学院办学条件改善,师资队伍不断增强,办学质量稳步提高,已成为行业和区域康复治疗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同时也摸索出一套具有民政特色的康复治疗专业办学模式.

  • 便携式数字化肌力测定仪的研制及其信度研究

    作者:李小兰;黄晓琳

    目的:探讨一种新研制的肌力测定仪的信度.方法:应用力传感器技术采集肌肉大收缩力,经A/D(模/数)转换成数字信号,应用计算机软件对所收集的信息智能化处理,从而获得客观、有效的参数;应用自制的肌力测定仪,操作者A 对36例正常受试者左右各10组肌群重复测量2次,操作者A和操作者B对4例正常受试者相同左右各10组肌群分别测量1次,研究操作者内和操作者间信度.重复测试间隔7-10 d.结果:操作者内相关性分析(ICC)>0.75,95%可信区间为0.63-0.99(P<0.01),操作者间ICC>0.75,95%可信区间为0.42-1.0(P<0.01).结论:定量肌力测量系统具有良好的信度,可作为临床检测肌力、制定康复计划和评价康复疗效的客观工具.

  • 生活目标的概念及其与康复的关系

    作者:康海琼;郄淑燕;孙炳照

    生活目标是人们寻求获得、维持或避免的期望状态,是个体试图通过认知或行为策略而达到的终目的.生活目标随着个体及环境因素的变化而不断调整.疾病和残疾妨碍生活目标的实现,从而导致情绪上的压抑.患者参与康复治疗的积极性取决于治疗和生活目标是否一致.在康复中生活目标取向的治疗程序均很成功.本文对生活目标及其对康复过程的影响作简要综述.

    关键词: 生活目标 康复治疗
  • 慢性腰痛患者椎旁肌的表面肌电图变化

    作者:罗盛飞;王培生

    无论从医学还是从经济学的角度看,慢性腰痛(CLBP)都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在欧洲,CLBP导致10%-15%工作日的丧失;在工业发达的国家,终身发病的占70%,但90%发病原因不清楚,无腰痛者也表现出腰椎影像学异常.而且疼痛症状与体征的相关性并不确切.目前的影像学技术未能捕捉到脊背肌肉的病理解剖情况,这与有关腰背肌肌力不足是慢性腰痛综合征重要原因的假设明显不一致.

  • 酒石酸介导咳嗽对正常人群或哮喘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作者:王斌;李红;洪永锋;孙炳照

    喉咳嗽反射(laryngeal cough reflex, LCR)和喉咳嗽呼气反射(laryngeal cough expiratory reflex, LCER)是脑干调节的不自主反射,通过呼气阻止有害物质吸入肺来保护上呼吸道.酒石酸介导LCER由神经调节支配,先是腹肌和肋肌收缩产生呼气排出废气,继而吸气和呼气交替产生刺激咳嗽.酒石酸介导咳嗽在哮喘患者中的研究很少.

中国康复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1999 01 03 04
1998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