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临床医学 > 中国康复杂志

中国康复

中国康复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Rehabilitation 중국강복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
  • 主办单位: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 影响因子: 1.15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1-2001
  • 国内刊号: 42-1251/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38-137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康复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湖北
  • 主编: 黄晓琳
  • 类 别: 临床医学
期刊荣誉:
  • 腰椎手术后经颅直流电刺激

    作者:陆丹

    系统性阿片类药物对疼痛具有有效的缓解作用,但是术后并发症包括精神朦胧、混乱和成瘾,本研究旨在评估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对接受脊柱手术的患者缓解疼痛的效果。

  • 等速训练对早中期髌骨软骨病的康复疗效研究

    作者:徐卫华;赵彦;王鸿;王家祥;孙强

    目的::在超短波和温针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等速训练对早中期髌骨软骨病患者进行康复的效果。方法:将58例早中期髌骨软骨病单膝自愿患者随机分成等速组30例和常规组28例。2组均采用超短波、温针进行治疗;在此基础上,等速组用等速测力仪器进行康复训练,常规组进行常规的运动疗法康复;检测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大腿围度和角速度为60°/s 时等速肌力测试峰力矩等指标,同时进行 Lysholm 膝关节评分和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结果:治疗8周后,2组患膝屈伸肌 PT、伸肌 PT 患/健侧比值及患侧 PT 屈/伸比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 <0.01),同时等速组在患膝伸肌 PT 和伸肌 PT 患/健侧比值上较常规组提高更显著(P <0.05)。2组患膝大腿腿围和 Lysholm 膝关节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 <0.01),等速组更高于常规组(P <0.05)。治疗后,等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P <0.05)。结论:等速训练在早中期髌骨软骨病的康复中疗效显著。

  • 动态人体重心监测下坐-站转移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

    作者:黄杰;谢凌锋;肖锋;程群;尤春景

    目的::观察动态人体重心监测下的坐-站转移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动态人体重心监测下的坐-站转移训练。于治疗前后分别采用 Berg 平衡量表(BBS)、Tecnobody 本体感觉评估系统对其静态平衡能力进行评估。结果:治疗2周后,2组患者的 BBS 评分、Tencnobody 本体感觉评估系统测得的重心移动距离与重心描绘面积均有明显改善(P <0.05),且观察组患者的上述评定的改善程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动态人体重心监测辅助下的坐-站转移训练能够有效地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平衡能力。

  • 经颅直流电刺激配合心理干预对产褥期抑郁症患者的影响

    作者:杨芳芳;黄钟敏;吴蔚

    目的::观察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配合心理干预对产褥期抑郁症(PPD)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PPD 患者随机分3组各40例。tDCS 组给予 tDCS 治疗,心理干预组给予心理干预治疗,综合组给予 tDCS 配合心理干预治疗。采用抑郁症自评量表(SDS)、焦虑症自评量表(SAS)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并观察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6周后,3组 SAS、SDS 及 HAMD 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 <0.01),且综合组各项评分均更低于 tDCS 组和心理干预组(P <0.01);心理干预组 SAS 及 SDS 评分更低于 tDCS 组(P <0.01),HAMD评分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综合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心理干预组及 tDCS 组(97.5%、85.0%及82.5%,P <0.05),tDCS 组与心理干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tDCS 结合心理干预治疗能明显提高产后抑郁患者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 原发性冻结肩的类固醇注射部位

    作者:傅雄伟

    之前对冻结肩的研究已经阐明了影像的增强和关节囊的厚度增加,并且在肩袖间隙,前关节囊和腋窝凹处还有高代谢活性病灶。这个研究对比了将皮质类固醇注射入不同部位的短期疗效,包括盂肱关节的关节间隙,肩峰下或者两个部位。

  • 双侧训练在脑卒中急性期康复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作者:何斌;张超

    目的::观察双侧训练对于急性期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治疗效果。方法:36例急性期脑卒中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8例,均给予常规康复训练,对照组增加单侧肢体及手运动功能训练,观察组增加双侧肢体及手运动功能训练。2组患者在治疗前后采用改良 Ashworth 评分-肩、肘、腕、手(MAS-S,MAS-E,MAS-W,MAS-H)、Fugl-Meyer 评定量表肩/肘/前臂、腕手(FM-SEF,FM-WH)及改良 Bathel 指数(MBI)进行评分。结果:训练12周后,2组 FM-SEF,FM-WH 评分,MAS 各项评分及 MBI 评分均较训练前改善(P <0.05),观察组训练后 FM-SEF,及 MAS-S,MAS-E,MAS-W 评分较对照组改善更显著(P <0.05)。结论:双侧训练应用于脑卒中急性期的患者可以有效地降低肩、肘及腕关节肌张力,并且对于上肢腕手运动功能恢复有一定效用。

  • 音乐疗法结合言语训练在脑卒中失语症康复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钱红;郝又国

    目的::观察音乐疗法结合言语训练对脑卒中后失语症患者言语恢复的影响。方法:失语症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0例,2组均进行听、说、读、写常规言语训练,观察组同时予以听音乐、哼曲调、跟唱歌曲、旋律语调等音乐治疗。治疗前后采用汉语标准失语症检查法(CRRCAE)进行评估。结果:治疗2个月后,2组患者 CRRCAE 评分在听理解、复述、说、出声读、阅读及计算方面与治疗前比较有明显提高(P <0.05,0.01),但在句子层面的复述、出声读、阅读、主动说能力方面及书写能力方面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在听理解、说、出声读、阅读及计算方面较对照组提高更明显(P <0.01,0.05)。结论:音乐疗法结合言语训练,可以明显改善失语患者的听理解、说、阅读、计算能力,优于单纯的言语训练。

  • 偏振光星状神经节照射联合肩周封闭治疗肩-手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作者:高李侠;马艳;肖府庭

    目的::探讨偏振光星状神经节照射联合肩周封闭疗法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康复训练疗法,观察组在康复训练疗法的基础上加用偏振光星状神经节照射联合肩周封闭治疗,于治疗2周后对患者临床疗效、肩关节疼痛程度、肩关节活动度进行评定,对评定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治疗2周后,2组 VAS 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 <0.05),且观察组更低于对照组(P <0.05);2组肩关节活动度均明显大于治疗前(P <0.05),且观察组更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93.3%、50.0%,P <0.05)。结论:偏振光星状神经照射联合肩周封闭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疗效显著,能明显降低肩-手综合征患者的肩痛评分,能明显改善肩-手综合征患者肩关节无痛外展的活动度。

  •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的决策规则

    作者:马远博

    据估计在美国每年发生250,000例前交叉韧带(ACL)损伤。而接受手术治疗的常见原因是想要重新参加运动,没有明确的证据指出是否应当推迟重新参加运动,并且在重新参加运动之前应该恢复到的功能等级。

  • 手术联合康复治疗对糖尿病足的疗效分析

    作者:黄文卫;程立冬;牛洪泉;栾夏刚;王维;唐有玲

    目的::探讨手术联合康复治疗对糖尿病足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144例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外科组,每组72例,外科组在全身综合治疗的基础上,一期行伤口局部清创术联合负压封闭引流及人工皮覆盖治疗,二期行创面修复,康复组在上述治疗后选择运动疗法、高压氧、超短波等综合康复治疗。通过对比治疗前后的创面愈合情况、功能恢复及 Wagner 分级下降情况评价治疗效果,同时对比2组患者的清创次数、治疗时间。结果:治疗后,康复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外科组(P <0.05)。康复组中厌氧菌感染治愈率明显高于外科组(P <0.05)。康复组的清创次数少于外科组(P <0.05);康复组治愈患者的平均治疗时间较外科组明显缩短(P <0.05)。结论: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康复治疗手段,能更好的提高治疗效果,缩短康复时间。

  • 天轨步行结合虚拟现实康复训练改善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及平衡能力的疗效观察

    作者:李元进;李金东;周雪莉;周巧巧;万裕萍

    目的::观察天轨步行结合虚拟现实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及平衡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50例脑卒中后下肢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其中,对照组予常规方案康复治疗(神经肌肉电刺激、针灸、激励强化训练和关节活动度训练、坐位和站位平衡训练、步行功能训练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等)。观察组在对照组方案的基础上增加天轨移位式步行结合虚拟现实康复训练。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分别采用 FMA、BBS 及 Barthel 指数对2组进行评测。结果:治疗4周后,2组 FMA、BBS 及 Barthel 指数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 <0.05),且观察组更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天轨移位式步行结合虚拟现实康复训练能够提高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及平衡能力,值得临床运用、推广。

  • 神经肌肉电刺激对脑卒后咽期吞咽障碍的康复疗效

    作者:詹燕;刘艳阳;王珊珊;荀雅晶;翟宏宇;张雪;刘佩军

    目的::探讨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咽期吞咽障碍的疗效及对舌骨喉复合体动度的影响。方法:选取48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再加用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效果和舌骨喉复合体动度。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舌骨复合体动度比较,2组治疗后甲状软骨前移和上移、舌骨前移和上移距离均大于治疗前(P <0.05),且观察组更大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2组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应用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咽期吞咽障碍患者,疗效确切,能有效改善患者吞咽功能。

  • 计算机辅助工作记忆训练对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的影响

    作者:蔡天燕;冉春风;钞强;王云霞

    目的::探讨计算机辅助工作记忆(WM)训练对脑卒中后认知障碍(PSCI)的影响。方法:将43例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5例)、人工组(14例)、计算机组(14例)。3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训练,人工组加用人工 WM 训练,计算机组加用计算机辅助 WM 训练。在训练前、训练结束时、训练结束后第30天、训练结束后第90天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定量表(MoCA)进行认知功能评定。结果:在训练结束时、训练结束后第30天、训练结束后第90天,人工组及计算机组的 MoCA 评分均较对照组及训练前提高(P <0.05),并且计算机组在训练后各时间点评分高于人工组(P <0.05)。结论:计算机辅助 WM 训练及人工 WM 训练均能有效改善 PSCI 患者的认知功能,且前者的作用更为显著;并且上述训练效果在训练结束后仍持续存在。

  • 体外冲击波联合肌肉能量技术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研究

    作者:方征宇;熊亮;高春华;梁艳秋;尤春景

    目的::观察体外冲击波联合肌肉能量技术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将52例符合肱骨外上髁炎诊断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微波治疗、针灸治疗和红外线治疗,观察组患者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同时接受体外冲击波和肌肉能量技术治疗。在疗程0、2、4周时,采用目测类比评分法(VAS)、上肢功能评分(DASH)进行临床疗效评估。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在治疗2周、4周后,其 VAS 评分、DASH 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 <0.05)。而且,观察组 VAS 评分、DASH 评分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的得分(P <0.05)。结论:体外冲击波联合肌肉能量技术较常规治疗方法能更好地缓解疼痛,提高患肢功能。

  • 有氧运动对中年女性心肺功能和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及其与雌激素的关系

    作者:杨洋;李学宇;冯杰莉;赵威;白瑾;徐顺霖;高炜;郭丽君

    目的::明确有氧运动对中年女性心肺功能的提高是否与血管内皮功能的改善有关,以及心肺功能的提高程度是否受女性雌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前瞻性募集51名45~55岁健康女性,随机分为运动组(31名,其中15名已绝经)和对照组(20名),运动组进行12周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对照组不进行运动干预。运动心肺功能测试以PVO2反映心肺功能,ELISA 测量血浆 ADMA 和 NOS 水平评价内皮功能,同时观察血浆雌二醇水平等。结果:运动12周后,运动组 PVO2及 NOS 均较运动前及对照组有显著提高(P <0.05),ADMA 较运动前及对照组明显下降(P <0.05),而 E2、体重指数在运动前后及对照组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运动干预前后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氧运动组中绝经者与未绝经者上述指标测值均无明显差异。Pearson 相关分析显示运动前后 PVO2的提高程度与血管内皮功能的改善程度有显著相关性(r=0.339,P =0.023),与 ADMA 显著负相关(r =0.333,P =0.025),而 PVO2和内皮功能的程度均与基线雌激素水平无相关性。结论:有氧运动训练可以显著提高健康中年女性的心肺功能和改善其血管内皮功能,推测心肺功能的提高可能与内皮功能的改善有关;而内皮功能的改善并不依赖于受试者的基础雌激素水平,提示绝经前及绝经后女性均能从运动中得到相同的获益。

  • 不同矫形器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锥体生物力学的影响

    作者:江澜;张晗;沈洁

    目的::通过比较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在佩戴不同颈椎矫形器(CC)后颈椎所产生的生物力学差异,探讨定制 CC 在神经根型颈椎病康复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三维运动采集分析系统及多功能脊柱运动单元分析2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在佩戴两种不同 CC 以及无佩戴任何 CC 三种条件下的颈椎生物力学的差异。结果:两种不同的 CC 较未佩戴 CC 均能显著的限制颈部的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及旋转角度和前屈、后伸、左右侧屈方向的应力(P <0.05),且定制 CC 在限制颈椎各个方向的活动范围及应力方面更为显著(P <0.05)。结论:佩戴两种不同的 CC 均能有效的限制颈部的活动而达到治疗效果,相较于传统费城 CC,新型定制型 CC 效果更佳。

  • 强化运动想象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的影响与机制研究

    作者:徐立伟;胡志;高光仪;李月红;郭廷超;李美玲;赵小会;杨新波

    目的::通过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SPECT)局部脑血流半定量分析方法,探讨强化运动想象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恢复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脑卒中后偏瘫患者30例,随机分为基础运动想象组(A 组)和强化运动想象组(B 组),每组各15例,另选入健康人5例为对照组,A、B 组分别进行偏瘫侧下肢的步态运动想象训练与强化的步态运动想象训练,应用 SPECT 观察皮质局部脑血流(rCBF)灌注的动态改变情况,并通过简化Fugly-Meyer 量表下肢部分(FMA-L)、10m 大步行速度(MWS)和 Berg 平衡量表(BBS)进行治疗前后评定。结果:A、B 组与对照组均激活初级运动区、辅助运动区及顶叶。A、B 组患者运动想象训练后激活中心主要为对侧初级感觉区、同侧初级运动区、同侧辅助运动区及相关后顶叶。A、B 组患者治疗后大脑皮层脑血流灌注均有改善(P <0.05),但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A、B 组患者的下肢功能均有提高,且 B 组 MWS 及 BBS 评分均高于 A 组(P <0.05),2组治疗后 FMA 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强化步态运动想象疗法可更好提高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下肢功能,改善步行功能,疗效优于基础运动想象疗法,其机制可能与相关脑区的脑血流改变而引起脑功能重组有关,是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功能恢复的有效治疗手段。

  • 脑卒中后情感障碍患者的生存质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施毅颋;林桦;何雯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情感障碍患者的生存质量及影响因素。方法:对入住本院康复科的脑卒中患者在出院前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和焦虑量表评定,确定128例脑卒中后情感障碍患者。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对128例脑卒中后情感障碍患者在出院前和出院后6个月进行测量并做一般情况问卷调查,分析生存质量状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结果:脑卒中后情感障碍患者生存质量明显降低,生存质量评定的8个维度平均得分(42.81±20.14)分。出院6个月后各维度平均得分均较出院时有一定提高,其中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精力5项维度评分提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0.05),但情感职能、社会职能、精神健康3项维度评分提高无显著性差异。影响生存质量评分的共同因素有性别、配偶状况、子女状况、生活护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认知状况、是否接受社区康复治疗(P <0.05)。结论:脑卒中后情感障碍的生存质量与家庭状况、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认知功能密切相关,亲人的关爱与照护、社区康复的介入对生存质量改善起积极作用。

  • 健康生活方式及心理指导对青年脑卒中患者情绪及功能的影响

    作者:孙晨曦;孙太欣;杨涛;杜丽丽

    目的::探讨健康生活方式及心理指导对青年脑卒中患者情绪及功能影响。方法:所选60例青年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健康生活方式和心理指导治疗,治疗前后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ADL)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后,2组 NIHSS、HAMD 及 ADL 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均 P <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 <0.05)。治疗后,观察组抑郁患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健康生活方式及心理指导干预可明显改善青年脑卒中患者情绪和生活能力。

  • 新书推介《超声引导慢性疼痛注射技术》

    作者:

    由燕铁斌教授主审,马超、杨海云主编《超声引导慢性疼痛注射技术》一书已由人民卫生出版社正式出版,图书编号 ISBN 978-7-117-22952-4/R·22953,可通过人卫智网购买:www.ipmph.com。

  • 事件相关电位在自闭症谱系障碍神经电生理研究中的进展

    作者:李海;黄东锋

    自闭症谱系障碍是原因未明的一系列以社会沟通和交流障碍为特征的神经发育障碍,事件相关电位是研究其神经电生理基础的重要实验方法。本文通过对自闭症谱系障碍听觉 ERP 研究、视觉 ERP 研究及执行能力 ERP 研究等方面的发现,综述了该谱系障碍核心症状的可能电生理学神经环路基础,以期促进 ERP研究方法在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的早期筛查、早期识别和诊断中的应用并促进早期干预进程。

  • 透皮给药系统在镇痛治疗中的临床应用和治疗进展

    作者:袁梦玮;屈云

    近年来透皮给药系统以其无需针刺、避免了胃肠道反应、提高了生物利用度等优势被广泛研究。而为了保证镇痛治疗的持续性和有效性,出现了采用透皮给药系统促进止痛药物经皮吸收的新型方法。本文对直流电离子导入技术和超声透皮给药技术促进镇痛药物经皮吸收展开论述,探讨这些技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以及影响药物渗透吸收的因素。传统镇痛常以口服非甾体类抗炎药、局部外用药物或者静脉滴注镇痛药物为主,但分别面临胃肠道反应、镇痛效果有限以及镇痛效果不持续等问题。透皮给药系统(transdermal drugdelivery system,TDDS)是指药物以一定的速率通过皮肤,经毛细血管吸收进入体循环而产生疗效的一类给药系统。与口服给药相比,透皮给药系统由于避免了胃肠道反应和肝脏的首过效应,从而取得了技术上卓越的进步[1]。目前主要是直流电离子导入技术和超声透皮给药技术用于镇痛药物透皮吸收[2]。直流电离子导入技术通过低密度电流转运带电离子促进药物渗透,其优势是可以调节电流控制药物导入速率[3]。超声透皮给药技术通过诱导脂质双分子层结构紊乱促进药物经皮渗透[4],其优势是适用范围广泛,带电离子、非离子化合物、大分子或小分子药物均可被透入皮肤。现就两者在临床中的镇痛效果、安全性等方面展开论述。

  • 基于近红外脑功能成像技术的脑卒中研究现状

    作者:眭演祥;李春光;胡海燕;李娟;李伟达;郭浩;张虹淼

    脑卒中是目前世界上引起严重残疾的首要原因,且在我国脑卒中已成为第一位死亡原因。据统计[1],我国每年新发的脑卒中患者大约有200万,其中70%~80%的脑卒中患者因为残疾不能独立生活,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很大的负担。因此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治疗十分重要。目前对于脑卒中的诊断和治疗已有功能核磁共振技术,虽然功能核磁设备具有很强空间分辨率,但是其便捷性差,诊断费用昂贵,且重症患者由于行动不便不能经常做核磁共振。脑电成像技术(e-lectroencephalogram,EEG)在时间分辨率有很好的优势,但是 EEG 在解剖学上的分辨率低,以及其受描记时间限制和无法确定缺血、出血、梗塞等病理位置[2]。而经颅磁刺激(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TMS)技术主要用来直接刺激大脑进行相应的治疗,但是无法提供大脑的信息图像[3]。针对上述技术的不足,近红外脑功能成像技术提供了一个比较好的思路[4]。应用近红外脑功能成像技术可以测试大脑皮层的合氧血红蛋白、脱氧血红蛋白和总血红蛋白含量间接反应大脑活动[5]。相对于功能核磁共振技术,近红外技术具有较高的时间分辨率[6];而相对于脑电技术,近红外技术具有较高的空间分辨率。而且,近红外成像设备具有便携性,可以在自然生活环境中进行测试研究。以上优势使其备受关注,尤其在脑卒中的康复研究领域得到了充分的应用与重视。因此,笔者对近红外脑成像技术在脑卒中康复诊治领域的研究做一综述。

  • 重要启示

    作者:

    关键词:
  • 针刺综合疗法治疗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的研究进展

    作者:刘斐雯;郑国华;陶静;陈立典

    认知功能障碍(Post-stroke Cognitive Impair-ment,PSCI)是脑卒中常见的后遗症之一,其对患者生活质量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已远远超过躯体功能障碍的影响[1]。国内脑卒中患者发病3个月内 PS-CI 发生率高达56.6%[2],而在国外,高达83%的脑卒中患者会出现至少一个认知领域功能减退[3]。目前,国内外治疗 PSCI 的手段主要是针刺、药物等,虽然这些治疗手段可以一定程度上延缓其进展为痴呆的进程,但尚无任何有效的治疗手段可以从根本上逆转病情[4-6],研究者们逐渐认识到单一疗法的局限性。针刺是祖国传统医学的一块瑰宝,研究报道针刺综合疗法对改善多种脑卒中后遗症效果甚好[7-8],因此,研究针刺综合疗法治疗 PSCI 或可打开其治疗僵局,成为一个新的研究方向。近年来,针刺综合疗法治疗 PSCI的文献越来越多,本文将其治疗 PSCI 的进展综述如下。

  • 太极拳运动对中老年人心功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作者:林正坤;李淑珍;林莉莉;饶婷;陶静;陈立典

    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目前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为1.79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3.26%,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绝对数接近1.2亿,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8.87%[1]。预计到2050年,我国老年人口的比例更将上升到31.2%[2]。显然,我们国家开始进入了老年化国家,老年人的相关问题也日益成为我国重大的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而心功能检查作为体检时的基本项目,也是作为衡量身体素质常用基本指标。心血管系统随着年龄的增长在形态学和功能上会发生一系列衰老性的变化,表现为动脉血管壁逐渐硬化,血管弹性顺应性下降,外周阻力增加,血压升高[3]。提高老年人的体质甚至在中年时期开始强化心肺功能显得尤为重要,而进行运动锻炼可明显减慢心功能的衰退[4]。太极拳是中华千年文明的瑰宝,它将拳术、导引术和吐纳术结合起来。在演练过程中,要求以意念导引动作,并注意呼吸运动和神经肌肉的主动放松,使意识、呼吸和动作三者密切相结合,从而达到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目的[5]。在此,我们通过对10个中英文数据库的检索,大限度地收集国内外有关太极拳运动对中老年人心功能影响的相关文献,通过对心功能相关指标如心率、血压、每博输出量、心输出量、心肌耗氧量、左心能量有效利用率以及台阶试验指数的测量,推断长期的太极拳锻炼对老年人的心功能可能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同时为中老年人参加太极拳运动提供一定的试验依据。

  • 家庭干预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暴力行为的疗效及家属心理状况的影响

    作者:姚建军;吴越;杨雀屏;周德祥;张菁;张恒;范洁;张紫娟

    目的::探讨家庭干预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暴力行为的疗效及家属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在无锡市重性精神病管理网络中,筛选出有危险评估等级2级及以上记录的精神分裂症患者64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接受社区精神卫生服务治疗,研究组在常规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的基础上联合家庭干预治疗,2组患者均随访观察1年。分别在入组前、随访1年末,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评定量表(PANSS)、家庭负担会谈量表(FIS)、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并比较1年内2组患者的复发住院率、不同危险等级人数和累计暴力行为发生次数。结果:随访1年末,2组患者2级及以上危险等级人数及暴力行为发生次数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 <0.01),研究组更低于对照组(P <0.01)。2组1年内复发率相当,研究组住院率低于对照组(P <0.05)。随访1年末,研究组患者 PANSS 总分及家属 FIS、SAS、SDS 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 <0.05),且均低于对照组(P <0.01)。结论:在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的基础上联合家庭干预能有效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病情,减少暴力行为的发生,同时能减轻家庭负担和提高患者家属的心理健康水平。

  • 经颅直流电刺激对痛觉过敏的逆转

    作者:陆晶晶

    神经性疼痛的出现来自周围和中枢神经损伤,并且包含明显的临床症状和经常使人呈现衰弱的状态。以往的研究表明,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在其他疼痛试验模型中能够影响疼痛的传输,此研究旨在探究 tDCS 在神经性疼痛(NP)模型中对疼痛和细胞因子影响。

  • 社交技能训练治疗残留期精神分裂症的疗效观察

    作者:王士良;陈建玲;钱敏才;沈鑫华;蒋永红;钟华;冯锐

    目的::探讨社交技能训练对残留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随访1年的疗效。方法:随机将57例残留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研究组29例和对照组28例,分别采用利培酮片+社交技能训练治疗及单用利培酮片治疗。采用前瞻性观察研究方法结合全病程管理模式对研究对象进行随访1年。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社会功能缺陷量表(SDSS)分别评估患者的精神症状、日常生活能力及社会功能缺陷程度。结果: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研究组 PANSS 总分、阴性症状分、精神病理分、ADL 总分、SDSS 总分随时间变化呈线性下降趋势,且阴性症状分、ADL 总分、SDSS 总分变化趋势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 <0.05,0.01)。与基线比较,研究组 PANSS 总分、阴性症状分、ADL 及 SDSS 总分在治疗后3、6、9、12个月末均有明显下降(P <0.01)。组间比较,12个月末研究组 PANSS 总分低于对照组(P <0.05),9、12个月末 PANSS 阴性症状分低于对照组(P <0.01),训练后不同时点 ADL、SDSS 总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0.01)。结论:系统而规范的社交技能训练不但能够在短期内改善残留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总体病情、阴性症状及日常生活能力和社会功能,而且在长达1年的时间内仍然对患者有持续改善作用。

  • 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综合性康复干预的效果评价

    作者:包炤华

    目的::探讨综合性康复干预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无锡市滨湖区在册管理的104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2例,干预组给予“医院、社区、家庭”综合性康复,对照组接受常规社区精神卫生服务。分别在干预前、干预1年末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华文认知能力量表(CCAS)、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量表(SQLS)、家庭负担会谈量表(FIS)评估患者病情、认知功能、生存质量以及家庭负担。结果:与治疗前比较,干预组1年末 PANSS、CCAS、SQLS 总分及各因子分、FIS 总分均明显改善(P <0.05,0.01);对照组 PANSS 总分及精神病理因子分、SQLS 症状/副作用因子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 <0.05,0.01),但其他各评分指标较前无明显变化。组间比较,干预组 PANSS 总分及阴性因子分、CCAS 操作因子分、SQLS 总分及心理社会、精力/动机因子分、FIS 总分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 <0.05,0.01)。干预1年末,两组复发率、住院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综合性康复干预在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病情的同时,能促进认知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和降低家庭照料负担,是理想的社区康复模式。

中国康复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1999 01 03 04
1998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