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精神病学 >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临床精神医学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iatry 림상정신의학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南京医科大学
  • 主办单位: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
  • 影响因子: 1.10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5-3220
  • 国内刊号: 32-1391/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28-224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1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江苏
  • 主编: 侯钢
  • 类 别: 精神病学
期刊荣誉:
  • 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与抑郁的相关性

    作者:朱跃华;吕跃忠;胡纪明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与抑郁的关系. 方法:对符合CCMD-2-R诊断标准的精神分裂症50例住院患者的症状,用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进行评定,并对阴性症状和抑郁症状作多因素相关分析. 结果:因子中N7与G6正相关,N1、N3、N4、N6与抑郁总分负相关,N5、N7减分与G6减分正相关. 结论:阴性症状部分因子与抑郁相关,但并非继发于抑郁.

  • 氟西汀合并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临床观察

    作者:金志兴;陈文忠;袁炳荣

    目的:观察氟西汀合并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疗效和副反应.方法: 将40例男性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平分为研究组(氟西汀加氯氮平)和对照组(安慰剂加氯氮平),分别评定疗效及副反应.并同步测定氯氮平与N-去甲基氯氮平的血浓度.结果:治疗8周后研究组PANSS总分、阴性因子分比治疗前明显降低,且阴性因子分值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期氯氮平及N-去甲基氯氮平血浓度明显升高.结论:氟西汀合并氯氮平能明显改善精神分裂症病人的阴性症状,并少有副反应.

  • Alzheimer病有无抑郁的比较

    作者:陈美娟;宋立升;龙彬;丁宇杰;徐韩;陆燕华;高哲石

    目的:了解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伴发抑郁症状的临床特征及抑郁对AD的影响.方法: 对132例AD患者,根据Cornell痴呆抑郁评定量表总分(8分为界)划分为抑郁组和非抑郁组,分别在入组时、6、12月用多种量表进行评定.结果:患者中抑郁症状总发生率为56.82%,抑郁组患者单项症状出现频度高者为兴趣丧失(78.7%)和对快乐事件缺乏反应(78.7%).与抑郁症状有关的危险因素为女性、丧偶、发病年龄早和具有行为障碍等.结论:AD患者中抑郁是常见的临床症状,并具有其特点.

    关键词: Alzheimer病 抑郁
  • 每周1次氟西汀维持治疗广泛性焦虑症

    作者:马静山;余金龙

    目的:比较每周1次与每天1次氟西汀维持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已接受每天1次氟西汀治疗,且临床疗效已达显著进步或痊愈的广泛性焦虑症病人,随机分为研究组(31例)和对照组(33例),研究组前2周改为每周2次氟西汀治疗,第3周开始改为每周1次氟西汀治疗;对照组继续每天1次氟西汀治疗,疗程3个月.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药物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仅1例失败而更改治疗方案,研究组与对照组维持治疗前后组内和组间HAMA评分比较都无显著差异.结论:经过急性期治疗临床症状已经好转的广泛性焦虑症病人,采用氟西汀每周1次的治疗方案,也可以维持原有疗效.

    关键词: 氟西汀 焦虑症
  • 托吡酯治疗躁狂患者的疗效分析

    作者:陈振华;王高华;金卫东;白雪光;王晓萍;苏宗荣;章华;臧德馨;李宁;汪卫华

    目的:探讨托吡酯治疗躁狂患者的疗效. 方法: 对59例躁狂、轻躁狂和混合躁狂发作的患者单用或合用托吡酯治疗6周,评价疗效及副作用. 结果:托吡酯治疗躁狂患者的有效率为59.3%;合用比单用(65.9%比40%)疗效更好;托吡酯治疗双相Ⅱ型比双相Ⅰ型、混合型、未分型疗效更好(81.8%比54.2%、60.0%、33.3%).不良反应有轻微静坐不能、震颤、嗜睡及胃肠道反应. 结论:建议托吡酯治疗躁狂患者时以合用为主,对双相Ⅱ型患者更为有利.

  • 万拉法新治疗注意缺陷障碍的临床分析

    作者:韩凤金;姜宇河;魏汝俊

    目的:观察万拉法新治疗注意缺陷障碍(ADHD)的疗效与副反应.方法:前瞻性研究,对33例患者分别以万拉法新与利他林治疗,采用多动指数量表(CIH)及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评定疗效与副反应,治疗4周.结果: 两组疗效,减分率差异无显著性,但万拉法新副反应较少而轻,依从性好.结论:万拉法新与利他林的疗效相似,不良反应少,安全有效.

  • 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焦虑症状研究

    作者:李晋文;浦文炜

    目的:了解精神分裂症患者焦虑症状的发生率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对112例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采用自拟的一般情况调查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进行调查、评定及多因素分析.结果: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焦虑症状的发生率为63.40%,相关因素经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发现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焦虑症状的发生与社会支持、住院次数、病程呈负相关,与自知力、躯体并发症呈正相关.结论: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焦虑症状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 利培酮治疗妄想性抑郁症临床对照观察

    作者:李一云;屠鉴源;季建林

    目的:探讨利培酮治疗妄想性抑郁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8例妄想性抑郁症病人随机分成利培酮组与舒必利组.两组从治疗效果、副反应、服药依顺性、复发率、认知功能等方面进行对照.结果:利培酮的治疗效果优于舒必利,复发率更低、服药依顺性更好,能改善认知功能.结论:利培酮可作为治疗妄想性抑郁症的首选药物.

  • 躁狂症与精神分裂症妄想特征比较

    作者:徐莉萍;余金龙;谢永标;郑东

    目的:比较躁狂症与精神分裂症妄想特征及病理机制的差异.方法:用自编妄想特征调查表对躁狂症和精神分裂症患者各56例的妄想特征进行比较.结果:精神分裂症多见为被害、关系妄想;躁狂症患者多见夸大妄想,其次为被害、关系妄想.两者的持续时间,隐蔽性、协调性、稳定性以及伴随症状均有差异.结论:精神分裂症与躁狂症患者妄想特征及病理心理机制可能不同.

  • 万拉法新与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对照观察

    作者:叶青;顾小扬;刘建锋;赵义林

    目的:比较万拉法新和帕罗西汀治疗门诊抑郁症的疗效和副反应.方法: 将符合CCMD-2-R抑郁症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万拉法新及帕罗西汀治疗,治疗时间为6周,使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进行评分.结果:两组有效率分别为80%和87%,在疗效和副反应方面两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万拉法新是一种疗效好而安全的抗抑郁药,适用于门诊抑郁症病人.

  • 肢体残疾者抑郁症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王革;成君

    目的:了解肢体残疾者的抑郁症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对唐山市城区随机抽取的428例肢体残疾人进行流调中心抑郁量表(CES-D)调查.结果:428例肢体残疾人10项评分均值高于正常人群,健康自评、与朋友关系、肢残等级等因素可影响其抑郁症状.结论:肢体残疾者抑郁症状较正常人群严重,应采用多种措施以尽量减轻其抑郁症状.

  • 综合科老年期谵妄临床观察

    作者:赵海宁;袁成林

    目的:探讨综合医院各科病人中老年期谵妄的发生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对符合CCMD-2-R以及DSM-Ⅳ诊断标准的老年期谵妄病人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并对有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综合医院各科病人老年期谵妄的发生与躯体疾病及年龄等诸多因素密切相关,尤其与感染、发热,神经系统疾病等相关.结论:老年期谵妄与诸多因素相关,应提高对它的认识和处理能力.

  • 抑郁症与正常人父母教养方式对照研究

    作者:闫珉

    目的:观察抑郁症与正常人之间父母教养方式的差异.方法:使用父母教养方式问卷(EMBU),对符合条件的健康自愿者和临床痊愈2周以上的抑郁症患者分别进行评定.结果:抑郁症父母教养方式更倾向于高拒绝否认,惩罚严厉,过度保护和低情感温暖和理解.结论:父母教养方式对抑郁症的认知模式有一定影响.

  • 66例精神发育迟滞司法鉴定案例随访

    作者:王健;韩臣柏;翟书涛;卢先华

    目的:探索司法机关对精神发育迟滞司法精神医学鉴定结论的采纳程度.方法:采用自制调查表对1991~1999年期间司法鉴定结论为精神发育迟滞的66例向原委托单位随访,其中受害人鉴定24例,危害行为人鉴定42例.结果:司法机关对鉴定结论的采纳率为95.5%,21.4%的司法处理并不完全与司法鉴定结论一致,以部分责任能力者多.结论:加强司法机关与鉴定单位的联系,以进一步提高司法机关对鉴定结论的认同率,减少分歧.

  • 1085例心理热线电话资料分析

    作者:凌云熹;万承龙

    目的:探讨热线电话在危机干预、心理咨询中的应用.方法:对本院1 085例次心理热线电话记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咨询内容广泛;咨客趋向高文化层次和年轻化;情绪困扰占首位,其次是精神疾病;有关隐私、自杀的话题突出.结论:心理热线电话是时代、社会的需要,是社区服务的极好形式.相应的咨询技巧有待进一步完善.

  • 氟西汀及认知治疗对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

    作者:陈清刚;玄光珠

    目的:了解氟西汀及认知治疗对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方法:对34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以氟西汀治疗,其中部分病例合并认知治疗进行临床对照研究;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疗效评定.结果:两组均有效,合并认知治疗组起效早,疗效好.结论:氟西汀合并认知治疗对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疗效较好.

  • 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作者:黄伟清

    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均就诊于我院心理咨询门诊者,共调查了22名,其中男14人,女8人,本科生13人,研究生9人.平均年龄22.4岁.均独立完成了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1].

  • 紫外线照射及充氧自血回输治疗抑郁症疗效观察

    作者:李淑玲;姚晓惠;张英贤

    以自血回输同药物联合治疗抑郁症的临床观察,现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为我院住院患者,均符合CCMD-2-R抑郁症诊断标准,共35例,其中男17例,女18例;年龄20~66岁,平均36岁;病程2月~32年,平均3.8年.

  • 被关锁精神分裂症患者调查报告

    作者:李华球

    对我院近4年来救助收治被关锁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有关资料进行探讨.

  • 傣族聚居区老年人物质依赖流行病学调查

    作者:罗明耀;黄育桂;王荣章;李正连;朱云海;金明孝

    对云南省保山市潞江乡傣族聚居的两个行政村进行了整群调查,时点为1996年7月1日零时.现将本群体中≥60岁老人中的酒精所致精神障碍、药物依赖的调查报告如下.

  • 输卵管结扎术后急性心因性精神障碍

    作者:孙金和

    输卵管结扎术后的精神障碍以急性心因性精神障碍为主.现将我院收治的76例报告如下.

  • 58例法轮功痴迷者心理因素分析

    作者:马鹏林

    于2000年11月~2001年5月对58例法轮功痴迷者进行调查分析,发现他们在练功前均有较持久的心理冲突,心理变态机制在入迷过程中起了一定作用,报告如下.

  • 51例癔症临床分析

    作者:张代江;朱兴义

    对51例癔症作临床分析,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系我院1998年9月~2001年9月出院病例2 389例,其中符合CCMD-3癔症诊断患者51例,占出院患者2.1%.采用自制的临床资料调查表,逐项统计归类.

  • 海洛因等毒品引起精神病性症状1例

    作者:余慧仙

    海洛因等毒品依赖或戒毒时,可引起各种躯体和精神症状,现报告1例如下.患者,女,34岁,汉族,文化程度高中.患者吸食海洛因成瘾约2月,吸食量0.5g/d.断续在我院服美沙酮递减戒毒,开始美沙酮量为40mg,逐渐约减至15~20mg.约2月后复吸海洛因0.3g/d,一般中午2点左右服美沙酮,下午或晚上吸海洛因.

  • 汞中毒所致精神障碍1例

    作者:王艳;谢虹;解昌国

    患者,女,38岁,已婚.患者于70天前因患银屑病而服用一乡医的"祖传秘方".20天之后,出现头面部、双下肢浮肿,且伴有大片红色斑丘疹,水疱破溃,瘙痒难忍,并发口腔多处溃疡.5天后患者突然出现多疑,认为丈夫在她的饭里放毒因此拒食;说女儿是狐狸精,听见神仙和她说话;惊恐异常,大喊大叫,彻夜不眠.体格检查:体温37.8℃,脉搏98次/分,口腔粘膜及四肢皮肤均有不同程度破溃;牙龈红肿,溢脓,易出血,边缘可见蓝褐色线,流涎多.头面部及双下肢中度水肿.上肢震颤,共济失调,腱反射减弱,巴宾斯基征阳性.实验室检查:红细胞2.49×1012/L,血红蛋白84g/L.尿蛋白(+).血汞12.7mg/L,尿汞>500mg/L(24小时全尿).

  • 胰岛细胞瘤2例误诊报道

    作者:朱东升

    例1,女性,57岁,农民,初中文化.2年来经常有发作性乱语,手脚乱动,随后神志不清,呼之不应,无抽搐,偶有呕吐胃内容物,以下午多发,约半小时好转,对发作不能很好回忆.平时正常.查头颅断层扫描及磁共振(MRI)均正常,体检正常,诊断为"癔症".既往体健,个性内倾,家族史阴性.近来发作频繁,并有小便失禁,查血糖为0.88mmol/L,胰腺B超与MRI示胰脏有占位性病变,术后病理切片确诊为胰岛细胞瘤.

  • 急性思瑞康中毒1例

    作者:朱荣鑫;王筱兰;侯钢

    患者,女,31岁,于1996年随其丈夫去美国.自1999年起出现精神异常,曾在美国两次住院,诊断不详,给予"思瑞康、左洛复、德巴金"治疗.出院后自行停用思瑞康,于2001年7月回国.今年9月19日晚23时许顿服思瑞康25mg×80余片(药物系从美国带回).

  • 巫术所致精神障碍8例集体发作

    作者:宋继育;陆永艳

    在某偏僻地区一农民家中,有8名成员以集体发病形式同时罹患了与巫术所致精神障碍,其中1名患者收住我院治疗,现报告如下.

  • 贵阳市城区360例自杀者自杀特征研究

    作者:喻茂娟;黄德远

    目的:探讨自杀特征,确定自杀高危人群.方法:对1995~1999年贵阳市城区360例自杀死亡者进行了历史资料研究.结果:贵阳市城区居民自杀以女性30~50岁、无业或工人、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经济收入低者较多见,且常有恋爱、婚姻受挫,夫妻、家庭关系不和等原因.自杀地点以住宅为主,自杀方式以服药服毒为主.结论:研究自杀者特征,对自杀高危人群更应注意预防.

    关键词: 自杀 高危人群
  • 生活事件、社会支持与自杀未遂

    作者:刘连忠;肖水源

    目的:了解生活事件、社会支持对自杀行为的影响.方法:使用生活事件量表、社会支持量表对100例自杀未遂者进行评定.结果:100例的生活事件频度2.81,生活事件紧张总值为65.03±40.00.常见的生活事件有人际冲突,夫妻矛盾,恋爱失败,工作压力,躯体疾病等.社会支持总分38.15±6.74,客观支持9.76±2.15,主观支持20.72±4.12,对支持利用度7.62±2.10.结论:自杀未遂病人经历较多的生活事件,有一部分自杀未遂者对支持的利用度较差.

  • 我院抗精神失常药物的利用分析

    作者:刘秀平;张秋爽;张华远

    目的:了解目前抗精神失常药物情况及发展趋势.方法:统计我院1998~2000年抗精神失常药使用数量、金额,采用WHO推荐的限定日剂量(DDD)作为研究的剂量单位,将DDD数进行排序并与所用金额比较分析.结果:我院抗精神失常药用药品种4类48种.品种较多,消耗金额呈逐年增长趋势,其中进口药增幅显著,占各类药金额首位.结论:我院抗精神失常药使用比较合理,进口药、合资药受到临床青睐,用量较大.

  • 抗精神病药门诊用药分析

    作者:笪志民;戴霞琴;孙琳

    目的:了解抗精神病药在我院门诊用药情况.方法:按季度调查了我院2000年门诊处方共11 269张,其中抗精神病药处方7 652张(67.9%),统计各种药物使用频率、消耗总金额和WHO限定日剂量(DDD),再根据DDDs和用药总天数计算出药物利用指数(DUI)来评定抗精神病药物使用合理性.结果:以氯氮平和氯丙嗪名列1、2名,但均较10年前氯丙嗪(39%)、氯氮平(28%)为低,利培酮名列第4名.结论:我院大多数医师对合理用药还是比较重视的.

  • 抗抑郁药临床应用分析

    作者:阎得胜;高粉霞;支萱;方喜玲

    目的:了解我院抗抑郁药的临床使用情况,为合理用药及科学管理提供参考.方法:以限定日剂量(DDD)为指标,对我院1998~2000年抗抑郁药的用药金额、用药频度进行分析.结果:3年抗抑郁药消耗金额逐年增长,占药品总费用的比例增加;三环类抗抑郁药稳中有降;包括四环抗抑郁药、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结论:选择性作用于不同亚型活性的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和非典型抗抑郁药不论品种还是金额用药频度都在增加,使用基本趋向合理.

    关键词: 抗抑郁药 用药频度
  • 自杀的发生机制

    作者:翟书涛

    众所周知,自杀行为永远不会仅仅归属于单一的原因.自杀行为显然是社会学、心理学和生物学等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近年来,全球各地研究的结果表明,有关自杀行为的生物学、遗传学、习性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的发现是集中的和一致的.如一些学者所指出的,心理学为社会学和生物学之间建起了桥梁,习性学为心理学和社会学之间构筑了连接.一些学者认为,综合目前的知识对自杀行为的原因做出严肃而艰巨的尝试的时机已经成熟.早年认为自杀主要是心理学界定的问题或者主要是由于生物学的影响所引起的已不再是争论的主题.疾病是个体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自杀行为自然也不例外.现就自杀行为发生的综合机制作一介绍.

  • 自杀意念自评量表的初步制定

    作者:夏朝云;王东波;吴素琴;叶剑辉

    目的:编制适合我国国情的自杀意念自评量表(SIOSS)以利于早期发现和干预.方法:参考相关文献并结合经验选编条目池形成初稿,再以216名受试者的测试结果,对初稿作进一步检验与筛选,形成终量表,同时进行信度和效度检验.结果:SIOSS共26条,绝望、乐观、睡眠、掩饰4个因子.除掩饰因子外,余各因子及条目与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总分及抑郁因子聚合度良好.抑郁症组(患者组)量表总分和各因子分均高于对照组,且患者组自杀意念的发生率(42.3%)明显高于对照组(5.4%).量表参考划界点为12分.结论:自杀意念自评量表的信度与效度均达到统计要求,可作为筛查自杀意念的有效测量工具.

  • 抗抑郁药物的发展方向

    作者:童建明

    本文对抗抑郁药物的发展方向结合目前的研究概况作一综述.

    关键词: 抗抑郁 药物 概况
  • 抗抑郁剂维持治疗失效的探讨

    作者:乔慧芬

    尽管对抑郁症患者予以长期抗抑郁剂维持治疗后可预防再次的发作,但这种防范并非万无一失.有文献报道[1],抑郁症患者在用抗抑郁剂维持治疗时,症状复发率为9%~57%.复发过一次的抑郁症患者再次复发的危险率是无复发史患者的10倍,有过一次以上复发史的患者再次复发的危险性则增加到14~18倍[2].抑郁症患者在维持治疗期间为何会出现如此高的复发率?应如何处理?这成了精神病学领域关注的问题之一.现从药物耐受、发病机理改变、有害代谢物聚集、疾病严重程度增加等方面来阐述该问题的可能的机制,并探寻相应的策略.

  • "阈下抑郁"简介

    作者:李一云;屠鉴源;陈德沂;刘玉局

    据美国流行病学调查,在普通人群中大约25%左右的人存在抑郁症状,这些仅有抑郁症状但够不上DSM-Ⅳ重症抑郁诊断标准,称为"阈下抑郁",临床上无法归类,加上在基层卫生机构中识别率低,以至反复就诊而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它作为抑郁症的一种亚范畴,近几年来因高度的患病率、致残率而引起广泛重视.这类人群具有哪些特征?是否作为一种独立的疾病单元?与重症抑郁有何区别与联系?临床如何识别与防治?现就此作一综述.

  • 抗精神病药引起体重增加及其处理——读者来信

    作者:喻东山

    编辑先生:用抗精神病药常引起体重增加,让病人节制饮食和加强锻炼,其效果通常不明显.我们想知道,哪些药能有效抑制这种体重增加.请予指点,谢谢.

  • 精神药物的副反应及其处理

    作者:刘芝雨;许凤金;王伟华;陈本琦;冯娜;张瑞华;王茂岭;梁武祥;陈善平;汪卫华;姜远林;闫翰;陈列;安君;廉燕;王发兵;吴亚涛;林辉;王成东;周峰;毕见好;刘筱丽;方丽萍;张溪;李丽梅;李净;任清涛;毕旭军;王克勤

    编辑:本期刊出的精神药物的副反应及其处理共综合17篇来稿,由17个单位29位医师所提供.欢迎继续来稿,但要求内容必需真实而在临床较为罕见的.

  • 双相障碍在新世纪的挑战(下)

    作者:王祖新

    4 治疗BPD病因不明,治疗主要是对症的,原则上应包括心理支持,减少生活应激等综合措施,但一线治疗仍是药物治疗.本病因症状多样,病程复杂,治疗难度远比MDD大.BPD药物治疗有以下特点:①用药品种多,包涵常用的各类精神药物,如抗精神病药、抗抑郁药、抗焦虑药、心境稳定剂等;②药物组合多,往往是两三种药联合,如心境稳定剂(MS)和MS之间联合,MS与抗精神病药、抗抑郁药之间的联合;③MS为主其它药为辅,并贯穿全治疗过程;④急性治疗和维持治疗相结合,即不仅急性治疗而且应预防复发.

  • 公安强制戒毒的模式化管治办法及系统康复

    作者:王子明;赵秀兰;马明东;王凤;李春生;张琪彦;钱文渊

    强制戒毒的管制及康复工作以其正规化、法律化、公安部门主管为特色,具有快速、可靠、有效的戒除毒瘾的优点,日益发挥着戒毒主力军的作用.

临床精神医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