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精神病学 >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临床精神医学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iatry 림상정신의학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南京医科大学
  • 主办单位: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
  • 影响因子: 1.10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5-3220
  • 国内刊号: 32-1391/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28-224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1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江苏
  • 主编: 侯钢
  • 类 别: 精神病学
期刊荣誉:
  • 住院双相障碍患者伴发代谢综合征情况调查

    作者:张喜梅;陈景旭;张立刚;陈红梅;李居艳;李然;周双桨;王宁;王绍礼;谭云龙

    目的:探讨住院双相障碍(BD)患者伴发代谢综合征(MS)情况及相关因素。方法:对231例住院 BD 患者(BD 组)进行一般情况调查、代谢相关指标的测量,结果与147名健康对照者(NC 组)比较。结果:BD 组体质量指数(BMI)、腰围(WAIST)、血清三酰甘油(TG)、空腹血糖(FPG)水平、血压异常率、中心型肥胖率及 MS 发生率显著高于 NC 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 HDL)水平显著低于 NC 组(P ﹤0.05或 P ﹤0.01)。BD 患者中男性 MS 发生率(44.8%)明显高于女性(33.0%)(P ﹤0.05);相对于非 MS 患者,伴有 MS 的患者年龄大、BD 病程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 P ﹤0.01)。结论:BD 患者 MS 发生率高,男性、年龄大、病程长为可能的危险因素。

  • 中国北方城市和农村居民自杀态度的调查

    作者:赵荣江;牛雅娟;杨少杰;王志青;杜宝成;吴承京;徐东;梁红;王绍礼;张亚利;杨可冰

    目的:调查中国北方城市和农村居民的自杀态度。方法:分层随机取样抽取北京市区10个居委会及河北武安10个村庄≥18岁社区居民进行公众对自杀的态度量表调查;分析和比较城乡居民的自杀态度及相关影响因素。结果:共1007人(城市503人,农村504人)完成调查,肯定考虑自杀排在前5位城市居民依次为吸毒成瘾(11.9%)、患不治之症(11.3%)、是别人的累赘且未来没有希望(10.9%)、因赌博而大量负债(8.7%)、被强奸或被强暴(5.2%);农村居民为患不治之症(15.1%)、吸毒成瘾(12.7%)、被强奸或被强暴(11.9%)、是别人的累赘且未来没有希望(9.9%)、年老无人赡养(8.1%)。城市居民在遭遇生意失败、严重抑郁或忧郁时更多的人可能考虑自杀;农村居民遭遇恋爱被干涉、被强奸或被强暴、年老无人赡养时更多的人可能考虑自杀。不同年龄、文化程度的城乡居民对量表中各种特殊境遇时考虑自杀的可能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城乡居民面对不同负性生活事件时自杀态度有所不同;建立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以有效降低自杀率。

  • 舍曲林单用与合并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难治性强迫症患者临床对照研究

    作者:罗秀芳;黄美莲;叶秀娟

    目的:比较舍曲林单用或合并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难治性强迫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强迫症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舍曲林+ rTMS)和对照组(舍曲林+ rTMS 伪刺激),疗程8周。治疗前及治疗2、4、6、8周后进行耶鲁布朗强迫症状量表(Y-BOCS)评定,治疗2、4、6、8周后进行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治疗前后进行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量表( WHOQOL-100)评定。结果:治疗4周末起两组 Y-BOCS 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 均﹤0.01);且研究组评分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t =3.536、2.367、2.519;P ﹤0.05或 P ﹤0.01)。治疗8周末研究组总有效率(92.9%)显著高于对照组(67.8%)(P ﹤0.05)。在治疗第8周末,研究组 WHOQOL-100中社会关系、独立性、心理及生理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或 P ﹤0.01);治疗第4周末研究组 TESS 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1)。结论:舍曲林联合 rTMS 对难治性强迫症患者的疗效及生活质量影响均优于单用舍曲林。

  • 首次发病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感觉门控 P50特征及其相关因素

    作者:陈大春;李艳丽;杨可冰;王宁;聂鹰;张进国;张向阳

    目的:探讨首次发病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感觉门控 P50特征及其相关临床因素。方法:给予87例首发未服药的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患者组)单一利培酮(4~6 mg/ d)治疗,疗程10周;治疗前后分别进行阳性和阴性综合征量表(PANSS)评定及 P50检测;以 PANSS 减分率50%分割点将患者分为有效组和无效组;P50检测结果与86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比较;分析患者组 P50指标与临床因素的关系。结果:患者组治疗前 P50听觉条件(S1)、测试刺激(S2)潜伏期显著长于对照组,S1波幅及 S1-S2波幅差值显著低于对照组,S2/ S1显著高于对照组(P 均﹤0.01);治疗后 S1、S2波幅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 均﹤0.01);有效组与无效组间 P50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前 S2波幅与 PANSS 阳性症状分呈正相关;S1-S2波幅差值与病程、PANSS 中一般精神病理分呈负相关;S2波幅/ S1波幅与病程、PANSS 总分及一般精神病理分正相关(P 均﹤0.05)。结论: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 P50抑制缺陷;其与患者的病程、精神病理症状相关;利培酮治疗对 P50 S1、S2波幅有影响,但可能未改善其抑制缺陷。

  • 艾司西酞普兰与氯米帕明对强迫症患者执行功能影响的比较

    作者:张文生;郭赛玲;陈粉娜

    目的:比较艾司西酞普兰与氯米帕明对强迫症患者执行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将强迫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43例)和对照组(39例),分别给予艾司西酞普兰和氯米帕明治疗,疗程8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4及8周末进行耶鲁布朗强迫症量表(Y-BOCS)评估病情及疗效,同时进行连线测验(TMT)、彩色文字阅读测验(Stroop-C、Stroop-CW)评估患者的执行功能。结果:治疗4及8周后研究组 Y-BOCS 总分和强迫观念、强迫行为因子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或 P ﹤0.01);8周后 TMT-B[(46.2±8.6)s]、Stroop-C[(53.7±8.1)s]、Stroop-CW[(128.5±17.2)s]显著短于对照组[(51.3±7.4)s、(59.3±7.7)s、(136.9±16.5)s,P ﹤0.05或 P ﹤0.01]。结论:艾司西酞普兰对强迫症患者的疗效及执行功能的改善可能优于氯米帕明。

  • 精神分裂症和双相障碍患者微小躯体异常比较

    作者:林鄞;李烜;郑朝盾;杨婵娟;张晓菲;邓文皓;李卓丽;梁卉薇;曹莉萍

    目的:探索精神分裂症(SZ)和双相障碍(BD)患者微小躯体异常(MPAs)及其差异。方法:采用爱丁堡利手量表、部分躯体异常量表及新增条目对126例 SZ 患者(SZ 组)、117例 BD I 型患者(BD 组)及120名正常对照者(NC 组)进行评定;计算利手偏侧化系数(LI)。结果:LI 显示3组均为右偏侧化,BD 组为明显,SZ 组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3组间内眼距、外眼距和右手第二指长度:右手第四手指长度(2D:4D)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均﹤0.01)。内眼距 SZ 组大,BD 组次之;外眼距 BD 组明显大于其他两组;2D:4D SZ 组明显大于比其他两组;SZ 组和 BD 组内眦赘皮率明显多于 NC 组。头顶漩涡位置 NC 组多偏右侧,SZ 组和 BD 组多在中间;SZ 组耳末粘附、尖耳和第一、二趾间隙过宽明显多于其他两组。结论:SZ 和 BD 患者有较多 MPAs,可能存在神经发育偏侧化异常。

  • 双相 I 型障碍患者攻击行为风险因素初步分析

    作者:崔伟;王学义;崔利军;严保平;成玉敏;张云淑

    目的:探讨双相 I 型障碍患者攻击行为的风险因素。方法:根据修订版外显攻击行为量表(MOAS)评分将94例住院的双相 I 型障碍患者分为攻击组(50例,加权分≥4分)和非攻击组(44例,加权分﹤4分);对入组者进行一般及临床情况调查、认知功能检测、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及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评定,血脂、血清肌酸激酶(CK)水平检测及脑地形图检查。结果:两组在职业、饮酒、发病间期缓解程度、入院方式、总发作次数、躁狂发作次数、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成绩、SSRS评分、EMBU 因子分、血清 CK 水平、脑电地形图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 P ﹤0.01);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筛选出非自愿住院(OR =54.341)、发病间期不完全缓解( OR =19.088)、无业/失业(OR =9.841)、总发作次数≥3次(OR =9.672)是攻击行为的高危因素。结论:多种因素与双相 I 型障碍患者攻击行为有关,无业或失业、疾病反复发作、发病间期不全缓解及非自愿住院可增加攻击行为的发生风险,以非自愿住院相对风险高。

  • 罗汉果苷Ⅴ对地卓西平诱导的小鼠精神分裂症样行为的影响

    作者:鞠培俊;丁文华;李晓波;王梦月

    目的:探讨罗汉果苷Ⅴ(MogⅤ)对地卓西平马来酸盐(MK801)建立精神分裂症小鼠模型行为学影响。方法:40只8周龄 C57BL/6雄性小鼠均分为对照组、MogⅤ组、模型组(MK801)和治疗组(MK801+ MogⅤ);分别对各组动物进行旷场试验和前脉冲抑制( PPI)测试,评估并比较各组小鼠自发活动量和感觉运动门控功能。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表现出活动量明显增加[运动总距离(1324±197.7)cm vs(5209±476.4)cm;自发性运动次数(136±17.50)次 vs(292.6±18.31)次;P 均﹤0.001]和 PPI 受损[78 dB :(33.574±1.726)vs(10.311±2.317);84 dB :(43.260±5.008)vs(18.615±3.781);P 均﹤0.01];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活动量明显降低[(3155±831.9)cm、(202.3±16.63)次], PPI 异常明显改善[(34.871±1.633)、(43.816±5.900)](P ﹤0.05或 P ﹤0.01)。结论:MogⅤ对MK801所致精神分裂症小鼠模型的高活动量和 PPI 受损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 重复经颅磁刺激对门诊精神分裂症患者戒烟作用的对照研究

    作者:樊园媛;涂哲明;张新风;肖寒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门诊精神分裂症患者戒烟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55例门诊精神分裂症合并烟草依赖患者随机分为 rTMS 组(28例)和伪 rTMS 组(27例),分别接受右侧背外侧前额叶皮质 rTMS 刺激(10Hz,100%运动阈值)和伪刺激,疗程4周。入组时和治疗第 l、2、4、8周末进行临床评估,以日均吸烟量、尼古丁依赖量表(FTND)评分、呼气末 CO 值及戒烟率评定疗效,以阳性及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不良反应评定安全性。结果:日均吸烟量、FTND 评分和呼气末 CO值具有组别主效应(F =65.33,F =25.86,F =38.19)和时间主效应(F =24.66;F =29.92;F =18.92)(P ﹤0.05或 P ﹤0.01);日均吸烟量具有交互作用(F =5.11,P ﹤0.05);治疗第4周末 rTMS 组戒烟率(32.1%)高于伪 rTMS 组(7.4%,P ﹤0.05);治疗前后两组 PANSS 评分及头痛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rTMS 能减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日均吸烟量和尼古丁依赖程度、提高戒烟率,安全性好。

  • 个案管理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作用--18个月随访研究

    作者:袁大伟;李瑾;徐燕;陈文军;吴蕾;周岩岩

    目的:探讨个案管理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作用。方法:对在专科医院就诊的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个案组,46例)实施18个月个体化康复方案(规范化治疗、康复训练、健康教育);干预前、干预6、12、18个月分别进行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康复状态量表(MRSS)、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ITAQ)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估,结果与在社区接受精神卫生服务的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社区组,48例)比较。结果:两组 PANSS 总分和阴性症状分不同时间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组别与时间有交互作用(P 均﹤0.01);阳性症状分、一般病理分两组不同时间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均﹤0.05)。MRSS 总分、活动能力缺乏、社交能力、目前症状与异常行为评分两组不同时间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均﹤0.01);MRSS 总分、依赖性、活动能力缺乏、社交能力分具有组别与时间交互作用(P ﹤0.05或 P ﹤0.01)。两组 ITAQ 中自知力与治疗态度评分具有交互作用(P 均﹤0.05)。两组 ADL 评分不同时间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组别与时间有交互作用(P 均﹤0.01)。干预18个月时两组服药时间和依从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均﹤0.05)。结论:个案管理对改善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病情、自知力、治疗态度以及日常生活能力方面均优于常规社区精神卫生服务。

  • 伴有自杀意念抑郁症患者人格与应对方式的研究

    作者:戴立磊;邹韶红;热娜古丽·艾买江;莫煊

    目的:探讨伴自杀意念的抑郁症患者人格与应对方式及两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RSD)、自杀意念自评量表(SIOSS)、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及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对93例抑郁症患者进行调查和评估。结果:根据 SIOSS 评分93例抑郁症患者分为自杀意念组(SIOSS≥12分,57例)和非自杀意念组(SIOSS ﹤12分,36例);自杀意念组 EPQ 精神质(P)、神经质(N)分显著高于非自杀意念组(P 均﹤0.05);外向-内向(E)、掩饰因子(L)分显著低于非自杀意念组(P 均﹤0.05);SCSQ 积极应对分显著低于非自杀意念组(P ﹤0.05)。EPQ-P、N 与 SCSQ-积极应对评分呈负相关;EPQ-E 与积极应对评分呈正相关(P 均﹤0.05)。结论:伴自杀意念的抑郁症患者人格特征为情绪不稳定,性格内向,积极应对方式较少,这可能影响他们采取极端方式解决问题。

  • 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睡眠结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作者:王智雄;边云;朱瑜;吴承京;陈丽

    目的:探讨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睡眠结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114例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多导睡眠图(PSG)检查,分析睡眠结构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入组患者睡眠潜伏期平均为47 min,睡眠时间约5.5 h,睡眠效率66.14%。Ⅰ~Ⅳ期及快动眼(REM)期睡眠分别占总睡眠19.31%、57.68%、1.17%、1.02%及20.83%。睡眠效率正常24例(21.1%),Ⅲ期睡眠缺如42例(36.8%),Ⅳ期睡眠缺如90例(78.9%),REM 期睡眠缺如6例(5.3%)。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镇静催眠药物对于Ⅳ期睡眠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睡眠效率下降,浅睡眠增多,深睡眠减少;镇静催眠药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睡眠结构。

  • 盐酸美金刚治疗血管性痴呆患者临床观察

    作者:姚明荣;费玉娥;濮正平;陈菲;王莲娥;查显友

    目的:探讨盐酸美金刚对血管性痴呆(VaD)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对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双盲法将70例 VaD 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盐酸美金刚和安慰剂治疗6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3、6个月给予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和血清 BDNF 水平检测。结果:治疗后治疗组 MMSE 评分及血清 BDNF 水平明显提高,ADL 评分明显下降(P ﹤0.05或 P ﹤0.01);对照组以上各指标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盐酸美金刚对 VaD 患者认知、行为能力有改善作用,可能与提高血清 BDNF 水平有关。

  • 流浪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人口学及社会支持水平研究

    作者:陈进良;罗文轩;欧阳国华;李淑春;李婷;陈晋东;国效峰;李震阔;王甘;陈英

    目的:探讨具有流浪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人口学以及社会支持特点。方法:采用自制人口学调查表、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和社会支持量表(SSRS)对1856例有流浪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流浪组)及同期1728例无流浪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非流浪组)进行调查分析。结果:与非流浪组相比,流浪组农村户口(86.2%)、籍贯非本地(62.1%)、无固定职业(51.7%)、未婚(62.1%)及低教育水平(95.1%为小学文化)比率高,年龄多为30~40岁(51.7%);SSRS 总分及各因子分显著低(P均﹤0.01)。结论:不良人口学特点和低社会支持水平可能是精神分裂症患者流浪行为的危险因素。

  • 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抑郁症首次发病患者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影响

    作者:梁静;范勇;曾波涛;孟祥军

    目的:探讨艾司西酞普兰单用或联合低频经颅重复磁刺激( rTMS)对首次发病的抑郁症患者事件相关电位 P300的影响。方法:40例首次发病的抑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并均给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研究组同时联合低频 rTMS,对照组联合伪 rTMS;疗程4周。治疗前后分别进行 P300潜伏期(LP)和波幅(Amp)检测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HAMD-17)评估。结果:治疗前两组 P300 LP和 Amp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 LP 较治疗前明显缩短(t =9.727,7.906;P 均﹤0.05),Amp 显著增高(t =-4.173,-2.539;P 均﹤0.05);且研究组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t =-2.419,2.112;P 均﹤0.05)。治疗后两组 HAMD-17评分均明显降低(t =9.475,8.794;P 均﹤0.05);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艾司西酞普兰联合低频 rTMS 能更有效改善轻中度抑郁症患者的认知功能。

  • 迟滞性抑郁症首次发病患者血清超敏 C 反应蛋白水平研究

    作者:胡维;张才溢;魏云凤;赵后锋;耿德勤

    目的:探讨首次发病迟滞性抑郁症患者血清超敏 C 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及其与病情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荧光法测定60例首发迟滞性抑郁症患者(研究组)和60名健康对照者(对照组)血清 hs-CRP 水平;并对患者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AMD)评定;分析患者血清 hs-CRP 水平与HAMD 评分的关系。结果:研究组血清 hs-CRP 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t =29.139,P ﹤0.01)。相关分析显示,研究组血清 hs-CRP 水平与 HAMD 总分及抑郁情绪、有罪感、自杀、工作和兴趣、迟缓、激越、精神焦虑、疑病、体质量减轻、自知力因子分呈正相关(P ﹤0.05或 P ﹤0.01)。结论:首次发病迟滞性抑郁症患者血清 hs-CRP 水平明显增高,并与其病情有关。

  • “中途宿舍”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康复的影响2年随访

    作者:许锦泉;吴志雄;吴小英;唐旭;朱宏昌;张艺

    目的:探讨“中途宿舍”系统康复训练对缓解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随机将70例刚出院的缓解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两组,研究组患者入住中途宿舍进行系统的康复训练2年;对照组患者接受社区精神卫生服务;分别于入组时、入组第3、6、12、18、24个月末接受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评定。结果:研究组 PANSS、SDSS 评分在第6、12、18个月末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或 P ﹤0.01);第24个月末两组 PANSS、SDSS 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复发率(8.57%,3例)与对照组(20%,7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中途宿舍”系统康复训练对缓解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 双相障碍患者家庭功能对照研究

    作者:毕建强;周志坚;邓先华;王建;杨海晨;刘铁榜

    目的:探讨双相障碍(BD)患者的家庭功能。方法:使用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问卷(FAC-ES)及家庭功能问卷(FAD)对67例 BD 患者(BD 组)及101名正常对照者(NC 组)进行比较。结果:两组 FACES 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D 组 FAD 中情感卷入维度评分[(2.35±0.46)分]明显高于 NC组[(2.20±0.42)分,P ﹤0.05]。结论:BD 患者的家庭功能缺陷体现在情感卷入上。

  •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家庭环境因素分析

    作者:熊伟;张恩;任忠林;宋传福

    目的:探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患儿家庭环境因素。方法:应用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量表(FACES)及自制家庭环境因素调查表对60例 ADHD 儿童(ADHD 组)及与其人口学资料相匹配的200名健康儿童(正常对照组)进行调查和比较。结果:ADHD 组 FACES 中亲密性及适应性得分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t =3.866,P =0.000;t =2.274,P =0.038);ADHD 组母孕期情绪异常、父母有类似ADHD 症状、教育方式不当、家庭经济条件差比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 均﹤0.05)。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社会经济地位、教养方式、母亲类似症状、父亲类似症状4个因素是儿童 ADHD 的危险因素。结论:家庭环境可能在 ADHD 发病中有明显作用。

  • 家属参与的精神疾病知识宣教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作者:侯玉玲;赵艳名;赵颖逾;邸红英;史鹏达;赵长苓;王兴生

    本研究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开展为期1年有家属参与的精神卫生知识宣教,观察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 复员退伍精神分裂症患者人格特征分析

    作者:丛晓山;王伟男;孙红杰;芦新岩;冯实;赵玉君;李喜泼

    本研究分析复员退伍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人格特点。
      1对象和方法
      选取2014年4~5月住我院的男性复员退伍精神分裂症患者180例,均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诊断标准[1];目前病情稳定,具有小学及以上文化;排除严重躯体疾患及智能障碍;年龄22~65岁,平均(45.51±9.31)岁;病程0.2~46年,中位数24年;住院时间0.13~343.2个月,中位数33.1个月;受教育情况:小学41例,初中85例,≥高中54例;婚姻状况:未婚119例,已婚17例,离婚/丧偶44例;家族史阳性46例。入组者或其监护人签署知情同意书。

  • 住院老年期痴呆患者死亡原因分析

    作者:薛婧;夏明军

    对我院住院死亡的老年期痴呆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1对象和方法
      为2005年4月至2014年11月在本院老年科住院死亡的老年期痴呆患者46例,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诊断标准;其中阿尔茨海默病( AD)22例,血管性痴呆( VaD)24例。对入组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统计和分析。

  • 高压氧治疗对酒依赖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作者:时增科;梁学军;赵国宁;徐东杰;刘飞

    本研究采用病例对照的方法探讨高压氧(HBO)治疗对酒依赖导致认知功能损害的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1对象和方法
      选取2012年6月至2013年1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男性酒依赖患者56例,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诊断标准;主诉均有智力及记忆下降≥3个月;韦氏成人智力量表修订版(WAIS-RC)≤90分,韦氏记忆测验量表修订版(WPS-R)≤80分;无其他精神疾病和其他精神活性物质滥用,无严重躯体及脑器质性疾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27例,年龄(35.1±7.7)岁,受教育年限(12.5±2.4)年,饮酒年限(16.5±2.4)年,饮酒量(800±120)ml/ d。对照组:29例,年龄(34.8±6.8)岁,受教育年限(13.3±2.1)年,饮酒年限(17.4±2.5)年,饮酒量(760±140)ml/ d。两组以上各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本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或监护人均知情同意。

  • 首次发病的强迫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对照研究

    作者:刘伟;朱文礼

    本研究分析首次发病的强迫症(OCD)患者注意抑制功能及其与病情的相关性。
      1对象和方法
      OCD 组:均为2011年9月至2013年9月在本院就诊的OCD 患者30例,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 OCD 的诊断标准,年龄均﹥16岁,中枢系统发育基本稳定;未服用任何精神科药物;排除神经系统器质性疾病及合并其他精神疾病。男21例,女9例;平均(20.7±3.1)岁;受教育年限(11.5±2.7)年;耶鲁-布朗强迫症状量表( Y-BOCS)总分为(16.53±6.48)分,强迫行为及强迫思维分别为(9.90±3.47)分及(6.63±4.02)分。正常对照(NC)组:为本院所在社区性别、年龄、教育年限与 OCD 组匹配的居民30人;排除躯体及精神疾病以及精神活性物质滥用。

  • 误诊为精神分裂症的肝性脑病6例临床分析

    作者:张校双;王启荣;潘月飞

    肝性脑病(HE)是严重肝功能不全所引起的神经精神症候群,现对6例误诊为精神分裂症的 HE 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如下。

  • 失眠症患者的心理健康分析

    作者:孟庆立;张福英;陈成雨;魏春香

    本研究对失眠症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分析。
      1对象和方法
      为2012年1月至2013年3月在我院住院的失眠症患者113例,均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诊断标准,排除其他精神疾病及严重躯体疾病;男59例,女54例;年龄24~80岁,平均(42.7±13.9)岁;病程2个月~20年,平均(22.6±44.5)个月。文化程度:≤小学23例,初中55例,≥高中35例;职业:干部25例,工人17例,农民51例,其他21例。

    关键词: 失眠症 心理健康
  • 曲马多依赖导致精神障碍1例

    作者:谭秀丽;辛凤

    1病例
      男,19岁。因“间断性兴奋话多2年,疑人跟踪1个月余”于2014年3月入院。患者于2011年开始服“曲马多片”减肥,起初服用不规律,剂量和服用频率不定,多时1次吃10余片。2012年2月,因连续服用较大剂量曲马多后突然出现兴奋,话多,讲话滔滔不绝,语速快,内容夸大,称自己要成为举全世界的大明星了;挥霍,活动多,与陌生人搭讪,不分时间频繁给朋友打电话;精力充沛,爱管闲事,爱发脾气,烦躁、易怒,睡眠需要少。停用曲马多并应用“奥氮平”10 mg/ d,治疗近1个月后上述症状好转。患者便自行停用“奥氮平”并间断服曲马多。此后又有2次类似发作,但程度轻,持续数日自行好转。2013年9月起,患者持续服曲马多,觉得总想吃,停用感觉不适。入院前1个月,患者出现感觉有人跟踪他,要害他,认为他的照片被发到网上了,他没有秘密了,别人说话做事都是在议论他,娱乐新闻和他都有关系等。入睡困难,有时几乎彻夜不眠,食欲差。自觉上述情况可能与服曲马多有关,停用曲马多后上述症状加重,因此患者开始认为上述想法就是事实。因此闷闷不乐,心烦,紧张,话少,不爱与人接触,不出屋。

    关键词: 曲马多 精神障碍
  • 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弗雷格利综合征1例

    作者:邓兆安;董爱国;徐清

    1病例
      男,65岁,离异。因“急起疑人害己、冲动1周”于2014年7月7日入院。7 d 前患者无明显诱因下急起言行紊乱,疑人害己,冲动。既往史:1990年因盗窃入狱出现精神异常,在某精神病院治疗2年余(具体不详),出院后停药,言行正常。门诊以“精神分裂症”收入院。辅助检查:头颅 CT 示脑萎缩。入院后给予奥氮平5 mg/晚,舒必利0.2 g 2次/ d;1周后舒必利加量至0.3 g 2次/ d;7月21日患者情绪激动,称新来的男护士是自己的儿子化妆成医生来灌药害自己;遂渐将奥氮平加量至10 mg/晚。3 d 后情绪稳定,妄想消失。

  • 精神分裂症患者下肢静脉血栓脱落引起肺栓塞1例

    作者:吴耀

    1病例
      患者,女,47岁,工人,因“反复乱语、疑人害、行为紊乱、易激惹30年,加重1个月”于2014年6月8日第5次住院。入院时体查:体型肥胖,身高154 cm,体质量72 kg,血压(BP):145/106 mmHg,双下肢皮肤有损伤,稍红肿,无渗血。精神科检查:意识清晰,定向力完整,注意力不集中,接触被动,不合作,问之不答,引不出其太多的内心体验,易激惹,时而大喊大叫,时而沉默;行为紊乱,冲动时毁坏物品并攻击伤人。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WBC)19.75×109/ L,中性(N)0.805,血小板(PLT)375×109/ L;血液生化检查显示:总胆固醇(TC)5.9 mmol/ L。入院诊断:精神分裂症;双下肢皮肤外伤。住院后按以往住院用药情况给予氯氮平50 mg 2次/ d、丙戌酸钠0.2 g 2次/ d 及补液、补充能量及皮肤护理。入院4 d 后因患者拒食而给予鼻饲;第6天血常规检查:WBC 15.22×109/ L、N 0.788、PLT 394×109/ L,生化检查 TC 6.5 mmol/L,精神症状无改善。第8天患者突然意识丧失、心跳呼吸停止抢救无效死亡。尸检报告死亡原因为下肢静脉血栓形成脱落致肺栓塞。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肺栓塞
  • 利培酮口腔崩解片导致腹泻1例

    作者:肖华;于天波

    1病例
      患者,女,49岁。因“渐起自语,多疑,行为紊乱11年,加重3个月”于2014年9月2日第2次住我院。患者既往诊断为精神分裂症,长期服用氯丙嗪,生活能自理。因感平日睡眠多,于2013年下半年开始逐渐减药,2014年6月起停药后,出现自语,疑人在背后议论,不敢喝家人烧的水,不吃家人烧的饭,时常外跑。体格检查:心率124次/ min,血压:160/90 mmHg;余无阳性发现。精神检查:意识清晰,注意力不集中,定向力完整,不合作,答话不切题,思维散漫,存在幻听,关系、被害妄想,情感反应不协调,行为紊乱,无自知力。诊断:偏执型精神分裂症。入院血常规、肾功能、电解质、血脂、头颅 CT 均正常,肝功能示:总胆红素20.0μmol/ L、直接胆红素8.2μmol/ L、谷草转氨酶40 U/ L;腹部 B 超示:胆囊炎并胆囊内结石;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T 波 II、V4~6低平。予利培酮口腔崩解片1 mg/晚、佐匹克隆7.5 mg/晚,第10日利培酮加至4 mg/ d。入院第4日患者诉“每天多次不成形大便,便中有未消化食物”,予枫蓼肠胃康1.2 g 3次/ d,无改善;患者无发热、恶心、腹痛;第15日停枫蓼肠胃康,改培菲康0.63 g 3次/ d 改善肠道菌群,于第21日起予蒙脱石散3 g 3次/ d,腹泻无明显改善,期间血常规、电解质均无异常,粪便常规:脓细胞0~1/高倍视野。考虑腹泻与抗精神病药有关,于第20日予奥氮平逐渐替换利培酮后患者排便恢复正常。

    关键词: 利培酮 腹泻
  • 氟哌啶醇肌肉注射致血尿1例

    作者:苏力

    1病例
      患者男,60岁。因“失眠、外走、伤人、胡言乱语3个月”于1991年9月29日收住本院。既往有精神分裂症病史21年。近3个月表现为失眠、外走、打骂人、发脾气、说话走板,常说总理来了,自己变成神仙了。花钱什么都买,后将买来的物品送人。自逗自笑,终日忙碌。精神科检查:神志清,情感高涨,易怒,注意力不集中,兴奋话多,睡眠需要减少,有明显被害妄想。实验室检查无阳性发现;本次诊断躁狂症;入院后给予氯氮平100~150 mg/ d 治疗;仍有夜不眠,窜病室,影响别人。次日给予氟哌啶醇10 mg,并在6 h 后再次肌注;2 d 后患者出现血尿,尿常规检查红细胞满视野;即停用氟哌啶醇,次日再查尿常规,无红细胞。但上述躁狂症状明显加重,再次肌肉注射氟哌啶醇10 mg,又8 h 再次肌注后,又出现血尿,尿常规镜下红细胞6~8个,尿潜血();停用肌肉注射氟哌啶醇,血尿消失。后改用肌肉注射氯丙嗪,未再出现血尿,2个月后上述躁狂症状出现好转。

    关键词: 氟哌啶醇 血尿
  • 氯米帕明合并丙戊酸钠致5-羟色胺综合征1例

    作者:张志春;曲红艳

    1病例
      患者,男,24岁。因“无法自制的反复洗手2年,伴有易激惹”于2013年9月9日住院,服用氯米帕明片50 mg/ d ,丙戊酸钠片400 mg/ d,逐渐增加剂量,第12日氯米帕明片为200 mg/ d ,丙戊酸钠片1600 mg/ d;第14日清晨出现焦虑、多汗、心率增快、全身肌张力增高,四肢阵挛(以下肢明显),给予停药、补液;后又出现躁动,大汗,瞳孔扩大约5~6 mm,出现踝阵挛,全身肌肉痛性痉挛。诊断为:5-羟色胺(5-HT)综合征(SS)。应用大剂量地西泮注射液静滴控制痉挛,患者处于深睡眠状态;第17日苏醒,症状基本消失。经过2周清洗期,换用帕罗西汀治疗,未出现上述不良反应。

  • 吉兰-巴雷综合征误诊为癔症1例

    作者:周立群;宋雪丹;段喜森;徐烈均

    1病例
      患者,女,51岁,农民。因“波动性四肢酸痛、麻木、轻度无力8 d”于2014年5月12日入住我院。患者8 d 前晚饭后无明显诱因出现四肢酸痛、麻木,伴轻度无力,尚能独立行走,精神较紧张,急诊送至当地中医院住院,查头颅 CT、血常规、生化未见异常。诊断“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予心理疏导、针灸、腰椎牵引、活血化瘀等治疗,症状波动,夜重昼轻;2~3 d 前晚间均出现全身不适,四肢酸胀、麻木加重,伴头晕、胸闷、腹胀,烦闷欲死,短暂晕厥(持续数分钟),当时心电监护监测血压、心率、心律、呼吸、脉氧均在正常范围内,血气分析提示轻度呼吸性碱中毒,予面罩吸氧,心理暗示加静推10%葡萄糖酸钙,症状短暂好转;今日转送至我院。查体:神清语利,痛苦表情,四肢痛触觉对称存在,四肢肌力Ⅴ-级,肌张力正常;双侧肱二头肌、肱三头肌、膝腱反射亢进,右侧跟腱反射减弱,左侧跟腱反射未引出。头颅 MRI 正常,颈椎及腰椎轻度颈椎及腰椎间盘突出。初步诊断“癔症”,予心理疏导,黛力新21 mg/ d、艾司唑仑5 mg/晚;1周后症状仍有波动。查肌电图示周围神经损害,运动和感觉髓鞘损害为主。行腰穿提示蛋白细胞分离。后诊断“吉兰-巴雷综合征”;给予相应的治疗,1周后症状减轻,3个月后症状消失。

  • 精神分裂症与骨质疏松症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作者:冒雷明;徐健;缪海燕;茅卫兵

    精神分裂症患者骨质疏松发生率高;其可能与血皮质醇、血糖、同型半胱氨酸及血清泌乳素水平增高及甲状腺功能异常有关;现就近年来相关进展综述如下。

  • 性激素与精神分裂症

    作者:韩重阳;孙静

    现就近年来性激素和精神分裂症的关系进行综述。

  • 双相障碍复发及预防复发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春阳;苗国栋;陈超

    对双相障碍复发及预防复发的研究进展进行系统综述。

  • 什么是非自杀性自伤行为?--读者来信

    作者:陶领钢;石顺治

    编辑先生:
      在临床上可以看到有些人的自伤行为并不是以自杀为目的的,这一现象在青少年尤其多见,国外已将它作为公共卫生安全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我们很想了解有关这方面的情况,请专家给予指教!

  • 抑郁症生物学基础新进展及药物治疗新靶点(二)

    作者:陈魁;黄书才;蔡尚立;郝伟

    本综述对抑郁症各发病假说之间的关联进行深入探讨,以期发现抑郁症发生过程中的共同通路和关键靶点。通过对抑郁症疾病信号网络的整合,我们发现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的功能失调和由此导致的神经细胞凋亡是抑郁症发病机制的终末环节,而新的研究结果也证实增强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的功能确实可以显示出快速而持久的抗抑郁效果。

  • 诈病

    作者:赵山

    精神医学的司法鉴定日常工作中,鉴别〝诈病〝是艰巨任务,即便是经验丰富的资深鉴定人,有时也会上当受骗。本文探讨诈病的动机、表现及鉴别方法。

    关键词: 诈病 动机 表现 鉴别
  • 版面费汇款说明

    作者:《临床精神医学杂志》编辑部

    为确保您的版面费即时转入本刊,保证文章顺利发表,请您汇款时按照如下方式:
      1从所在城市的交通银行或网银汇款(会把您填写的详细项目显示出来)。开户名:南京脑科医院账号:320006647018170053416;开户行:南京交通银行城中支行。

临床精神医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