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实用老年医学杂志

实用老年医学

实用老年医学杂志

Practical Geriatrics 실용로년의학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江苏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 江苏省老年医学研究所
  • 影响因子: 0.72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3-9198
  • 国内刊号: 32-1338/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28-207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实用老年医学》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江苏
  • 主编: 黄祖瑚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老年帕金森病患者抑郁相关因素研究

    作者:李飞;谷德祥;李燕君;曹中柱;施九妹

    目的研究老年帕金森病(PD)患者抑郁与智能、病程、脑电地形图(BEAM)、脑血流量(CBF)和临床症状的相关性. 方法 75例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测试患者抑郁状态,长谷川简易智能评价分度表(HDS)测试患者智能,检查BEAM和133Xe吸入法测定CBF,并设正常对照组. 结果伴抑郁PD患者32例,占42.7%,以运动迟缓和肌强直为主;无抑郁43例,以震颤为主.伴智能障碍29例,占38.7%;同时伴有抑郁和智能障碍24例,占32%.HAMD值与HDS值、大脑平均血流量呈负相关(r=-0.77、-0.71,P<0.01),与病程呈正相关(r=0.59,P<0.01),而与性别和年龄无相关性.伴抑郁PD患者双侧额叶、颞叶、顶叶和中央区脑局部血流量(rCBF)比无抑郁PD患者显著降低(P<0.05~0.01),而该BEAM-θ、δ相对功率显著增加(P<0.05~0.01). 结论 PD患者抑郁与智能、病程、脑局部血流量和脑功能密切相关,而与性别、年龄无相关性.

  • 孕激素对绝经后妇女骨密度及骨代谢指标的影响

    作者:王淑玉;王美莲;刘嘉茵

    目的了解醋酸甲孕酮(MPA)对绝经后妇女骨密度(BMD)及骨代谢指标的影响. 方法将115例自然绝经后健康妇女随机分3组:MPA组48例,每日口服MPA 10mg;结合雌激素(CE)组40例,每日口服CE 0.625mg+MPA 2~4mg;对照组27例,不服用女性激素.3组妇女每日均口服钙尔奇D 600mg,观察6月.用药前后分别检测:骨密度值、骨代谢指标、血清骨钙素(BGP)、碱性磷酸酶(ALP);尿吡啶酚/肌酐(Pyr/Cr)、尿钙/肌酐(Ca/Cr)比值. 结果用药后MPA组及CE组骨密度值均稍增加,对照组下降无显著性差异,血尿生化指标:MPA组BGP水平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ALP升高无显著性差异,尿Ca/Cr、Pyr/Cr比值变化不明显,CE组ALP、BGP均降低,但无显著性差异,Ca/Cr,Pyr/Cr比值下降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BGP、Pyr/Cr均升高(P<0.05). 结论对绝经早期妇女MPA和CE增加BMD;CE抑制骨吸收,MPA促进骨形成代谢;单纯应用钙剂不能抑制绝经后骨转换的明显增加.

  • 老年肺间质纤维化的临床特征

    作者:周贤梅;戴令娟

    目的总结老年人肺间质纤维化的临床特征. 方法对38例老年人肺间质纤维化临床表现、胸部影像学、动脉血气、肺功能及经纤支镜肺活检进行分析. 结果老年人肺间质纤维化主要表现为干咳或进行性呼吸困难,双下肺可闻及爆裂音,并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及肺部感染,可有咳痰及湿性NFDCE音;胸部影像学表现为毛玻璃样、结节状、网格状及蜂窝状阴影,以两中下肺为主;PaO2降低,合并COPD者可出现PaCO2升高;多为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肺弥散功能下降,合并COPD者出现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肺活检显示肺泡间隔增宽,间隔内纤维组织增生及胶原沉积. 结论老年人肺间质纤维化易并发于COPD等疾病,具有其自身的临床特征.

  • 老年高粘滞综合征血小板膜糖蛋白亚群测定及意义

    作者:陆紫敏;吴金莺;陈宝安;郑伟萍;顾凤英

    目的研究老年高粘滞综合征(HVS)与血小板膜糖蛋白亚群变化的关系. 方法用流式细胞术对160例老年HVS患者治疗前后联合测定CD62p、CD63、CD31、CD41,对比正常老年组、正常中青年组测定值的异同,并对比血液流变学的异同. 结果 (1)老年单纯HVS与伴有并发症的HVS患者治疗前CD62p、CD63、CD31均显著高于正常老年组及正常中青年组.(2)联合检测可提高老年HVS的阳性率至92.5%~100%,其敏感性达96%.(3)正常老年组与正常中青年组血小板膜糖蛋白阳性表达无差异.(4)巴米尔对CD62p、CD63、CD31有明显作用,且与血流变ηb、ηp指标的改变呈明显相关. 结论活化血小板参与了老年HVS发生和发展,血小板膜糖蛋白亚群的阳性表达增高是老年HVS早期诊断指标之一,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血小板膜糖蛋白有助于进一步阐述抗血小板药物在老年HVS患者中的作用机制.

  • 高脂蛋白(a)血清水平与老年脑卒中关系的临床研究

    作者:游咏;杨期东;颜向军;许宏伟

    目的探讨高脂蛋白(a)水平与老年脑卒中发病的关系. 方法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132例老年、89例中年及23例青年脑卒中患者的血清Lp(a)水平,并与94例健康对照组比较. 结果高Lp(a)水平是脑卒中的危险因素,而且与年龄、性别、高血压及血脂各项无相关性.老年脑卒中患者的Lp(a)水平为(30.73±11.22)g*L-1,较对照组Lp(a)水平(21.07±12.87)g*L-1高,但与中、青年脑卒中病人Lp(a)水平(31.79±10.94)g*L-1、(32.77±14.59)g*L-1比较无明显差异. 结论高Lp(a)水平是老年脑卒中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

  • 老年心绞痛患者细胞粘附分子测定及调脂治疗观察

    作者:朱世明;吕以杰;白雪;孙晓辉

    目的探讨老年心绞痛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病变炎症反应及调脂干预对其产生的影响. 方法测定60例老年心绞痛患者和30例健康老人的血清P-选择素、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OX-LDL)、一氧化氮(NO)水平并对病例组给予辛伐他汀调脂治疗. 结果老年心绞痛组血清P-选择素(1.92±0.88)mg*L-1、OX-LDL(1.54±0.56)mg*L-1比对照组(0.90±0.32)mg*L-1、(0.76±0.15)mg*L-1明显增高,NO水平老年心绞痛组为(68.52±13.41)mmol*L-1,对照组(119.88±26.85)mmol*L-1,明显降低(P<0.05~0.01);相关分析发现P-选择素与OX-LDL呈显著正相关(r=0.65,P<0.01),与NO呈显著负相关(r=-0.72,P<0.01).调脂治疗后病例组血清P-选择素、OX-LDL水平明显降低(1.26±0.38)mg*L-1、(0.92±0.33)mg*L-1,P<0.01,NO水平明显回升(113.26±27.75)mmol*L-1,P<0.01. 结论老年心绞痛患者存在冠状动脉粥样病变炎症反应,调脂治疗可阻止冠状动脉粥样病变炎症反应的进展.

  • 急性脑梗死患者凝血象改变

    作者:何爱丽;刘捷;陈银霞;柏春梅;曹春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凝血象变化,为预防本病提供依据. 方法采用ACL 200型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检测凝血及纤溶有关指标.用血浆纤维蛋白原(Fg)功能自动化仪检测Fg浓度及其分子的功能,用发色底物法检测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1). 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Fg浓度(3.38±1.3)g*L-1,其分子功能4.33±0.58,与对照组相比,P<0.05;抗凝血酶Ⅲ(AT-Ⅲ)活性(72.2±13.2)%,t-PA活性(0.89±0.16)IU*ml-1、PAI-1活性(8.27±1.34)IU*ml-1,与正常组相比,P<0.05. 结论血浆Fg浓度升高及其分子功能增强,AT-Ⅲ活性降低、t-PA活性降低及PAI-1活性增强是急性脑梗死的主要凝血象变化.检测凝血及纤溶有利于本病预防及治疗.

  • 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临床特征、影像学改变与预后

    作者:蔡兴秋;张贞浏

    目的进一步探讨老年人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的临床特征、影像学改变与预后. 方法对101例老年CSDH患者的临床表现、CT与MRI资料及预后进行分析,并与非老年CSDH患者进行对照. 结果老年CSDH组的头晕、精神异常、反应迟钝、双下肢轻瘫等症状较非老年CSDH组多见(P<0.001);而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偏瘫及锥体束征等颅高压和局灶定位体征则较非老年CSDH组少见(P<0.001).影像学资料显示血肿部位老年CSDH组同时累及额、颞、顶、枕叶患者较非老年CSDH组为多见(P<0.05).2组在经钻孔血肿引流或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后,老年CSDH组的显效率(77.22%)显著低于非老年CSDH组(93.10%,P<0.01). 结论老年人CSDH的临床症状不典型易被误诊,预后差.应重视外伤史的调查,可疑病例应尽早行头颅CT或MRI检查,以便及早诊治,改善其预后.

  • 老年梗阻性黄疸30例诊治体会

    作者:缪林;刘政;黄光明;范志宁;程铁华

    近年来收治老年梗阻性黄疸30例,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 老年人慢性硬膜下血肿21例临床分析

    作者:徐垠;陈彦飞

    慢性硬膜下血肿(chronic subdural hematoma,CSDH)占硬膜下血肿的25%左右,好发年龄为60~70岁,70岁以上少见.随着我国城市人口的老龄化,平均寿命延长及CT等医疗设备的普及,CSDH发病年龄呈上升趋势.1993年4月至2000年6月我们共收治80岁老人CSDH 21例,现就其诊断和治疗作一临床分析.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21例病人中,男18例,女3例,年龄80~93岁,平均84.3岁.1.2 外伤史 21例病人中,有头部外伤史14例(66.6%),受伤到发病时间平均62 d(31~95 d),其中5例头部受伤后曾行头颅CT检查,发现硬膜下积液.否认外伤史7例,从发病到确诊40 d~1年.1.3 临床表现以缓慢起病的精神改变和局灶症状为主,其中首发精神意识改变(记忆力下降、人格改变、呆滞或意识不清)15例;其次还有局灶症状(走路不稳、肢体轻瘫或偏瘫)与颅内高压症状(头痛、呕吐),部分病人几种症状可同时存在.

  • 奥曲肽持续滴注治疗中老年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研究

    作者:吴培;顾晓怡;姜藻;张炽敏;王彩莲;张琳;朱宁

    奥曲肽(Octreotid,SMS201-995)是体外合成的一种生长抑素类似物,目前的研究发现其具有抑制原发性肝癌的生长.晚期原发性肝癌现有的治疗手段甚少,预后极差.为此,尽大可能的延长患者生存,改善生活质量对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来说显得非常重要.我们采用奥曲肽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在延长患者生存期,改善生活质量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全部病例均为我院1998年1月至2001年5月住院的中老年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将病例随机分为2组,即奥曲肽治疗组和支持治疗组.其中奥曲肽治疗组11例,男9例,女2例.年龄49岁~78岁,平均为63岁.支持治疗组13例.男11例,女2例.年龄50岁~79岁,平均为64岁.所有病例均为肝穿刺活检确诊或经B超、CT等诊断为肝癌,且AFP>500 μg*L-1.按Okuda肝癌分期标准为Ⅲ期.

  • 磁共振显像对老年椎基底动脉缺血诊断价值

    作者:朱力山;边军;任晓苏

    为了明确老年椎基底动脉缺血病人相应动脉血管内径及血管断面的血流状态与该疾病间的关系,我们用磁共振显像(MRI)轴位断层T1、T2加权像对71例病人椎动脉颅内段及基底动脉进行内径测量及横断面血流状况的分析.并将此与76例非脑血管病老年病人进行对照,以明确该研究对本病诊断的临床应用意义.1 资料与方法1.1 入选标准1.1.1 患病组:年龄>60岁,曾有过椎基底动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史.其发作符合中华医学会第二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第三次修订)1986年所制定有关该病诊断标准.1.1.2 对照组:年龄>60岁,无脑血管病史,脑CT及MRI排除脑血管病变.1.2 一般资料患病组71例,男43例,女28例,年龄61~91岁,平均(75.64±5.62)岁,有1~5次椎基底动脉TIA史,平均(2.8±0.67)次.对照组76例,男49例,女27例,年龄60~88岁,平均(73.2±5.32)岁.

  • 老年急性胰腺炎33例诊治体会

    作者:吕晶;赵剑锋

    近年来急性胰腺炎(AP)的发病率增加,而老年人AP具有病情重,合并症多,病死率高等特点,因此充分了解和掌握其特点进行正确诊断和治疗,对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生存率尤为重要,我院自1990年1月至1999年10月共收治132例AP,其中6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33例,现总结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老年组33例,男12例,女21例,年龄62~83岁,平均64.6岁.非老年组99例,男31例,女68例,年龄21~59岁,平均年龄47岁.2组均按急性腹痛发作及血、尿淀粉酶升高,结合B超、CT、WBC等综合诊断,病情轻重按Ranson标准判断,老年组轻型18例(54.5%),重型15例(45.5%);非老年组轻型85例(85.9%),重型14例(14.1%).1.2 诱因见表1.1.3 临床表现本组老年人多数都有腹痛,症状不典型较多,2组表现见表2.1.4 并发症发生率以老年组较多,见表3.

  • 老年冠心病QT离散度与室性心动过速的关系

    作者:王乃梅;刘来顺;赵晓玲

    识别易发恶性心律失常的高危患者对降低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死亡率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急性心肌梗死患者QT离散度(QTd)与室颤的关系国内已有报道,而冠心病患者QTd与室性心动过速间的关系报道甚少.作者对41例≥60岁的老年患者根据动态心电图(Holter)对冠心病包括无症状心肌缺血的患者进行分析,不同的lown分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QTd的增大与室性心动过速的发生密切相关,分析探讨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总结41例有冠心病心绞痛及心梗病史的病历,根据1979年WHO诊断标准,除外其他原因导致的心律失常,按照lown分级进行分组,A组为16例,经24 h全息动态心电图检查发现有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时间>30 s为室速组,其中男12例,女4例,年龄60~78岁,平均67.4岁;B组,25例,无室性心动过速发作的患者,男17例,女8例,年龄60~76岁,平均66.2岁.1.2 方法采用美国DMS动态心电图,选用胸前导联进行24 h监测,采用日本光电6851型心电图机,描记12导联常规心电图,纸速为25 mm*s-1,心电图分析以做动态心电图前的一次记录为准,测量各导联QT间期(QTc)数值.每一导联连续测3个QT间期取平均值.T波终末点以T波下降支滑入基线交点位置为准.以不同导联的大QT间期减去小的QT间期(QTmax-QTmin)得出QTd,用Bazett公式QTc=QT*R*R-1算出校正后的QT间期,用QT间期校正后的大值减去小值(QTcmax-QTcmin)得出QTcd.1.3 统计学处理数据资料以±s表示,做t检验.

  • 水(气)囊压迫治疗老年鼻出血42例报告

    作者:姚晖;方淑平;左晶;张韦臣

    老年鼻出血是耳鼻喉科常见急症之一.自1995年1月~2000年12月,我科采用前后鼻孔水(气)囊(以下简称水囊)压迫治疗老年鼻出血42例.这种止血方法操作方便、止血迅速、鼻粘膜损伤小、并发症少且易于接受.现总结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 42例中,男18例,女24例.年龄60~86岁.其中后鼻孔出血36例,中隔前中部出血4例,出血部位不明2例.伴有高血压、冠心病者31例,ECG示左心室肥大或心律失常等35例.其中出血量在100~200ml 40例,另2例出血量达400~500ml.1.2 治疗方法全部病例在门诊或住院治疗.所采用的水囊由浙江肖山医疗器械厂生产,由硅胶制成,中间设有通气管,前后各有一个水囊,与注水(气)阀门相连.先收敛鼻腔并作粘膜表面麻醉,然后在前鼻镜窥视下将囊管从前鼻孔缓慢插入,使后囊达鼻咽部,38例经连接该囊的注水阀注入水6~7 ml,另4例注入气6~7 ml,并将管向前牵引使后囊紧贴住后鼻孔.接着从前囊注水阀注入水(气)6~7 ml,使之前鼻孔填塞.后将通气管固定于面部,以防止水囊松动后坠.一般24~28h后逐渐放水(气)取出囊管.填塞后静滴抗生素以防感染,伴有高血压、冠心病者口服降压药及冠心病药物治疗.

  • 老年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42例临床分析

    作者:王春森;张晋琳;王晓冬;唐义平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s,MDS)是一组源于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疾病,较常见于老年人,主要表现为外周血细胞减少及功能障碍.本文回顾性分析了我院1995年2月到1999年12月42例老年MDS住院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疗效.1 资料与结果1.1 一般资料 42例老年MDS中,男29例,女13例,男女之比为2.2∶1.年龄60~82岁,中位年龄65.2岁,60~64岁26例,65~69岁8例,70~74岁4例,75~79岁3例,80~84岁1例.

  • 老年帕金森病的分类、诊断与鉴别诊断

    作者:王新德

    1 帕金森病的分类1.1 1984年全国锥体外系疾病专题学术会议提出的帕金森病和帕金森综合征分类草案.1.1.1 原发性(帕金森病,即震颤麻痹):(1)按病程分型:①良性型:病程较长,平均可达12年.运动症状波动和精神症状出现较迟;②恶性型:病程较短,平均可达4年.运动症状波动和精神症状出现较早.(2)按症状分型:①震颤型;②少动和强直型;③震颤或少动和强直型伴痴呆;④震颤或少动和强直型不伴痴呆.(3)按遗传分型:①家族性帕金森病;②少年型帕金森病.1.1.2 继发性(帕金森综合征、症状性帕金森综合征):(1)感染性(包括慢性病毒感染),脑炎后帕金森综合征(嗜睡性脑炎,其他脑炎等).(2)中毒性(一氧化碳、锰、二硫化碳、氰化物、甲醇等).(3)药物性(抗精神病药物如吩噻嗪类、丁酰苯类,萝芙木生物碱及α-甲基多巴等).(4)脑血管疾病.(5)脑肿瘤(特别是脑部中线肿瘤).(6)脑外伤.(7)中脑空洞症.(8)代谢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基底节钙化、慢性肝脑变性等).1.1.3 症状性帕金森综合征(异质性系统变性):(1)进行性核上性麻痹.(2)纹状体黑质变性.(3)皮层齿状核黑质变性.(4)橄榄脑桥小脑萎缩.(5)Shy-Drager位置性低血压综合征.(6)痴呆:关岛帕金森-痴呆-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综合征,Jacob-Creutzfeldt病(皮质纹状体脊髓变性),Alzheimer病,Pick病,正常颅压脑积水.(7)遗传性疾病(肝豆状核变性,Hallervorden-Spatz病,亨廷顿病,脊髓小脑黑质变性等).

  • 前言——重视老年帕金森病的诊治

    作者:李作汉

    帕金森病(PD)是老年病学的典型疾病,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黑质和纹状体通路慢性进展变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进行性运动徐缓、肌强直和静止性震颤以及姿势反射障碍.本病的发生在种族及地区有很大差异,白种人发病高,黄种人其次,黑种人低.发病率西方为10×10-5~20×10-5,亚洲为10×10-5,非洲为4.5×10-5.患病率西方为106×10-5~307×10-5,亚洲为44×10-5~82×10-5,非洲为31×10-5~58×10-5.国内外PD患病率日趋增多,我国(1983)为44.3×10-5,近年来京沪两地60岁以上PD患病率约达1 000×10-5.随着人口老龄化,越来越多的人患有PD,这已引起世界各国对本病的重视.

  • 老年帕金森病所致功能障碍的康复

    作者:张通

    帕金森病由于病理生理的因素而导致产生一系列功能障碍,并进行性发展,终丧失日常生活能力.为维持帕金森病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提高生活质量,必须在药物治疗的同时,配合康复治疗,这对预防帕金森病的继发性功能障碍,维持一定的生活能力,提高生活质量是有效的.1 帕金森病的功能障碍帕金森病的功能障碍分为原发性功能障碍及继发性功能障碍.

  • 帕金森病的药物治疗

    作者:刘道宽

    帕金森病(PD)主要的病变是黑质变性,而致黑质致密部(SNc)不能合成多巴胺(DA)输送至纹状体,使纹状体抑制性的DA与兴奋性的局部回路神经元乙酰胆碱(Ach)的功能失去平衡而发病.至于引起黑质变性的原因至今尚不清楚.但基底节环路功能异常与PD发病关系及各种神经外科手术所以能奏效的机制已备受重视.本文先以图1阐明基底节环路的功能改变与PD发病的关系,然后介绍PD的药物治疗.

  • 老年帕金森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作者:陈生弟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由英国医师James Parkinson于1817年首先报道和描述,它是一种中老年期常见的隐匿起病、缓慢进展的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是中老年人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随年龄增长其患病率逐渐增高,50岁为1%,60岁为2%.其病理改变主要是黑质多巴胺(DA)能神经元脱失、变性,黑质和蓝斑区形成路易小体(Lewy body).临床上出现静止性震颤、肌强直、运动减少和姿势步态异常.本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迄今尚未明了,目前认为与遗传、环境因素、氧化应激、兴奋性神经毒、年龄老化、自身免疫、细胞凋亡等因素密切相关.

  • 老年帕金森病的外科治疗

    作者:肖安平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老年人常见的疾病.主要病理基础是黑质纹状体通路多巴胺(DA)能神经元变性,导致纹状体中DA浓度降低.临床主要表现为静止性震颤、肌肉强直和运动迟缓等.PD的治疗仍以药物为主,外科治疗主要针对上述3大主症.近年来,随着立体定向技术、计算机技术、神经影像技术、电生理技术特别是微电极技术的进步,外科治疗PD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手术定位更为准确,并发症更为减少,疗效更为确切.

  • 降纤酶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血液流变学观察

    作者:杨喜耕;宿博;席玉蓉;高克琴

    目前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逐渐上升,多数缺血性心脑血管疾患与高粘血症相关,治疗高粘血症,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状态,正引起临床重视.我们将确诊的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随机分成2组,分别给予静滴低分子右旋糖酐(低右)、丹参和降纤酶治疗,观察了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并进行了统计学比较.1 资料和方法1.1 病例选择 70例1998年2月至2000年5月老年住院病人,符合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诊断.所有病例未用其他抗凝、抗纤、血小板抑制剂、活血化瘀药物.70例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随机分为低右、丹参组和降纤酶组.低右、丹参组37例,男19例,女18例,年龄60~80岁,平均(66.3±3.5)岁,其中脑梗死20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4例,冠心病13例.降纤酶组33例,男16例,女17例,年龄60~78岁,平均(66.2±5.2)岁,脑梗死17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3例,冠心病13例,2组病人的年龄、性别、疾病组成经t或χ2检验,P>0.05,差异无显著性,有可比性.

  • 计算机体层扫描引导腹腔神经丛阻滞术

    作者:赵网霞;俞同福

    上腹部脏器的恶性肿瘤晚期,形成腹腔内及后腹膜等处的广泛转移,失去手术机会,同时产生腹部剧痛,给病人造成极大痛苦.CT导向下的腹腔神经丛阻滞术(CGB)用无水乙醇行腹腔神经丛阻滞来达到止痛目的,从而改善生存质量.特别对老年肿瘤患者,难以承受手术等风险,而且一般的止痛效果又不佳,CGB常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现结合我院临床资料对此项技术总结如下.1 材料与方法本组选择18例老年晚期上腹部肿瘤患者,其中胰腺癌9例、胃癌2例、肝癌7例.男15例,女3例,年龄60~70岁.患者均失去了手术治疗的机会,且有顽固性上腹部疼痛,有部分患者因疼痛而不能直立或采取其他的强迫体位.根据不同的病灶,首先进行CT扫描定位,大致在L1椎体水平采取前径路进针,抵达腹腔神经丛附近.再进行CT扫描证实,观察穿刺针尖到达理想的穿刺间隙内.回抽无回血时,经穿刺针注入无水乙醇10~20 ml(其内混合1~2 ml非离子型造影剂),仔细观察无水乙醇的弥散.腹腔神经丛阻滞的标志是腹部温热感,部分病例疼痛即刻缓解.

  • 低分子肝素治疗老年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观察

    作者:王春宁;赵剑锋

    不稳定性心绞痛(UA)是介于稳定性心绞痛和心肌梗死之间的一组心肌缺血综合征.冠脉内斑块破裂,血小板激活、血栓形成是其病理生理过程.临床上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病情较重,易致心肌梗死及心性猝死.传统非抗凝治疗疗效不佳,故现已主张尽早采用抗凝治疗.近年来我们采用低分子肝素(速避凝)加阿斯匹林治疗老年UA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老年UA患者为1998年6月至2000年4月在我科住院病人,男42例,女21例,年龄60~75岁,平均(65±5)岁.UA诊断标准符合1980年第一届全国内科学学术会议和WHO建议的关于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和诊断标准.入选标准:①初发心绞痛或静息心绞痛≥10 min或24 h内有自发性心绞痛.②心电图缺血性改变(ST段下移≥0.05~0.10 mV或T波倒置)或静息心绞痛心电图无变化.排除标准:①ST段抬高或有Q波出现;②心肌酶谱异常;③非冠心病心绞痛;④有抗凝或非甾体抗炎药的禁忌证;⑤埋藏式起搏术后.

  • 老年胃癌109例临床分析

    作者:王青;刘霞萍

    我们自1992年8月至2000年8月进行胃镜检查10*!734例,检出70岁以上老年胃癌109例,检出率为1.05%,结合文献加以讨论.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男81例,女28例.症状出现至就诊1月以内4例,1~2月11例,2~6月64例,6月以上30例.1.2 临床表现上腹不适58例,隐痛33例,饱胀59例,进食梗阻9例,黑便3例,呕血6例,腹部包块20例,其他表现有贫血、纳差、消瘦、嗳气、乏力、恶心、呕吐,以及原有慢性胃炎或胃溃疡症状近期加重等.其中1例早期胃癌,因冠心病入院,胃镜体检时发现.1.3 胃镜检查病变部位位于胃窦37例(33.95%),胃体26例(23.85%),贲门24例(22.02%),胃角12例(11.01%),胃底8例(7.34%),幽门2例(1.38%).检出早期胃癌5例(4.59%),胃体2例,胃窦、贲门、胃底各1例;中、晚期胃癌104例,其中肿块型36例,溃疡型1例,溃疡浸润型16例,浸润型7例.1.4 病理分析本组病例均经胃镜及手术病理活检证实,腺癌81例,粘液腺癌16例,印戒细胞癌10例,未分化癌2例.

  • 健康教育对老年高血压病人多重危险因素的作用

    作者:廖静;朱广家;朱安;董中春

    国内外的调查一致表明高血压病人的治疗率、控制率不尽如人意,影响了世界范围内心血管病的有效控制.如何提高高血压病人的治疗率、控制率是当前全社会关注的热点.本研究旨在探索以医院为基地的健康教育对高血压病人多重危险因素的作用.

  • 倍美力阴道软膏治疗老年性阴道炎30例临床分析

    作者:吴红

    绝经后的老年妇女,因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水平下降,阴道壁萎缩,粘膜变薄,上皮细胞内糖原含量减少,阴道pH值上升,局部抵抗力降低,所以致病菌容易入侵繁殖引起炎症.我院用倍美力阴道软膏治疗老年性阴道炎得到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①30例病例来自于本院1999年6月至2001年6月的门诊病人,自然绝经后至少1年的妇女,年龄40~60岁,平均绝经年龄47岁;②有老年性阴道炎症状,根据生殖道健康临床评分,高分<15分,证实为由于雌激素缺乏引起的.生殖道健康临床评分细则见表1;③腹部B超检查子宫内膜厚度<5mm;④3月内未进行过雌激素治疗,1月前未进行过其他药物治疗;⑤无雌激素应用禁忌证;⑥愿意接受治疗者.1.2 方法倍美力阴道软膏由美国惠氏-立达(苏州)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每支42.5g,每克软膏含结合雌激素0.625 mg.隔日晚睡前将1 g阴道软膏推入阴道深部,一盒用完约3月后门诊复查.1.3 观察指标生殖道健康临床评分见表1.1.4 统计学方法生殖道健康临床评分用配对t检验.

  • 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112例临床分析

    作者:何吟绵;方蕴春

    近年我们共收治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142例,现将其中112例老年组与同期30例非老年组的有关临床资料作比较分析,旨在探讨老年肺心病的临床特点.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老年组112例,男68例,女44例,年龄60~88岁,平均69岁,>70岁41例(36.31%);非老年组30例,男20例,女10例,年龄50~59岁,平均54岁.1.2 病因与病程 2组病因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为主,各占85.7%、83.3%.老年组病程5~40年,其中<10年25例,10~20年40例,21~30年33例,>31年14例;非老年组病程1~32年,其中<10年9例,10~20年12例,21~30年5例,>31年4例.2组病因、病程基本相似(P>0.05).

  • 心力衰竭致复发性包裹性胸腔积液1例

    作者:徐彧;刘云霞;宗晓福

    1 病例男,67岁,因反复胸闷6月,咳嗽、痰中带血10 d于2000年6月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史.查体:右肺肩胛下线第7~9肋间叩诊实音,右中下肺闻及胸膜摩擦音.心电图示陈旧性下壁和前间壁心肌梗死,左房、左室肥大伴劳损;胸片:右侧胸腔包裹性积液;B超:右侧叶间裂包裹性积液3.5 cm×2.0 cm×2.5 cm;CT:局部包裹性积液;痰涂片及培养未检出抗酸杆菌,结核抗体(-).今年3月曾因冠心病、陈旧性下壁和前间壁心肌梗死、原发性高血压、胸腔积液收住我院心内科.胸水检验为漏出液,予以强心、利尿、扩血管等治疗后,症状好转,复查B超提示胸腔积液吸收,出院.此次入院诊断为右侧包裹性胸腔积液、陈旧性下壁和前间壁心肌梗死、高血压.予扩血管、利尿、改善心功能等治疗,9 d后症状好转,复查B超示:右侧胸腔积液基本吸收.2 讨论包裹性胸腔积液,主要是由于脏层与壁层胸膜粘连引起,在透视及胸片上可见梭形、半圆形、或大块状高密度阴影;CT扫描时,包裹性积液的边缘整齐,外形呈梭形或豆形,密度均匀一致,临床常见于渗出性结核性胸膜炎、脓胸或血胸,而心衰所致的包裹性积液则临床鲜见报道,常易漏诊、误诊.对有以下特点者应予以重视:①有心脏病史;②有活动后胸闷、气喘、循环淤血等心力衰竭表现;③查体有心衰的阳性体征;④胸片、B超或CT检查提示有包裹性胸腔积液;⑤胸水为漏出液;⑥经强心、利尿、扩血管等治疗后症状好转,胸腔积液吸收;⑦在感染、劳累、心脏负荷加重等诱因下可能复发.

  • 内镜下夹子治疗结肠血管发育不良1例报告

    作者:余西林;于晓辉;王宏

    1 病例女,65岁.3年前开始解黑便,每次50~100 g,4~5次*d-1,持续10多天大便转黄.近1月来上述症状复发,伴头晕、心悸.查体:贫血貌,心肺未见异常,腹软无压痛,肝脾未触及.Hb 50g*L-1,大便潜血阳性.胃镜:慢性萎缩性胃炎.结肠镜:距盲肠10 cm升结肠处0.5 cm血管迂曲扩张并渗血,经内镜病变处并列紧密夹闭3个夹子(可旋式夹闭器Olympus HX-5LR-1夹子MD-850),喷水冲洗后局部未见出血.内镜术后患者仍解黑便,1周后再次镜检见升结肠原病变处夹子尚未脱落,亦无出血征象.距该病变5 cm又见0.4 cm血管迂曲扩张表面渗血,并排夹闭夹子2个出血点,随访4月未再便血.复查肠镜见升结肠夹子已脱落,血管异常改变消失.2 讨论结肠血管发育不良可能是60岁以后复发性下消化道出血的常见原因,病灶多位于盲肠及升结肠,直径1 mm~1 cm不等,常为多发,内镜下见血管扩张多为小的点状、斑片状或蜘蛛样红色病变,病灶当中可见扩张的血管纹理,病变平坦略高出于粘膜平面.通常剖腹手术切除病变肠管.而我们采用内镜下止血夹子钳夹治疗,等同于机械缝合,收到良好效果.

  • 绝经后巨大子宫肌瘤1例

    作者:肖静;黄健玲;程兰

    1 病例患者65岁,因体检发现巨大盆腔包块1周,于2000年4月4日收入院.患者月经16(5)/(30)d,50岁绝经,17岁结婚,顺产2子,27岁离异.一直未行妇科有关检查,绝经后一直无异常阴道流血、渗液.2000年3月28日外院盆腔B超发现下腹部巨大实性不均质性占位性病变,考虑来自卵巢之盆腔恶性肿瘤.CT示盆腔囊实性包块为主,考虑恶性畸胎瘤可能性大,未排除肌瘤变性.入院体检:营养中等,无消瘦,全身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心肺正常,腹部膨隆,盆腹腔被巨大肿物所占据,上界达剑突下3横指,质中,稍可推动,无压痛,无腹水征.妇科检查:外阴已婚已产式;阴道稍潮红:子宫颈光滑;子宫体轮廓欠清,可及盆腹腔巨大实性包块,上界达剑突下三横指,活动尚可,表面光滑,质偏硬,无压痛,后壁隆突,压迫直肠;三合诊可于直肠前方扪及男拳大质中包块,直肠壁光滑,指套未见血染.行纤维结肠镜检查示:入镜60 cm处见一0.8 cm带蒂息肉,余处无特殊发现.盆腔彩色B超示:盆腔内实性不均质巨大包块,血流阻力指数较低,考虑恶性畸胎瘤可能性大;子宫、双附件显示不清.2000年4月11日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子宫前壁下段隆起浆膜下肌瘤25 cm×20 cm×13cm,宫体增大7 cm×7 cm×4 cm,后壁见肌壁间肌瘤5 cm×4 cm×4 cm,后屈压向直肠,双侧输卵管及卵巢正常.予行腹式全宫加双侧附件切除术.表面散在灰白色小结节.切出物总重量为5 000g.冰冻及石蜡切片之病理结果示:子宫多发性平滑肌瘤;绝经后期子宫内膜;慢性宫颈炎;双侧输卵管慢性炎;双侧卵巢白体形成.术后7 d常规拆线,术口甲级愈后,患者痊愈出院.

实用老年医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3
2018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