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药物生物技术杂志

药物生物技术

药物生物技术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Biotechnology 약물생물기술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中国药科大学;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国药学会
  • 影响因子: 0.46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5-8915
  • 国内刊号: 32-1488/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28-243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4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药物生物技术》编辑部
  • 出版地区: 江苏
  • 主编: 吴梧桐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绞股蓝多糖的理化性质及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作者:郭晓波;严薇;高向东;方成武

    采用水提醇沉法从绞股蓝中提取、分离纯化获得一种均一多糖(GPP),并对其理化性质及体外抗氧化活性进行了研究.选用大孔树脂和DEAE-52离子交换纤维素对水提醇沉获得的绞股蓝粗多糖进行分离纯化,以HPLC、红外光谱法等对获得的均一多糖的纯度、光谱特性、单糖组成等多种理化性质进行了测定,并通过测定羟自由基、ABTS清除能力以及亚铁离子螯合能力对其体外抗氧化活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绞股蓝多糖GPP由甘露糖、葡萄糖醛酸、半乳糖以及少量的木糖和鼠李糖组成,端基碳为α构型,其具有显著的羟自由基、ABTS清除能力以及亚铁离子螯合能力,可以用来作为一种潜在的抗氧化剂.

  • 红海榄根际土壤中短小芽孢杆菌菌株DH-11的鉴定及其抗菌活性的分析

    作者:刘冰;彭海燕;赵瑞;李谦;叶波平

    根据菌体的形态、生理生化特征以及16s rDNA序列分析结果,将一株分离自中国海南东寨港红树林保护区红海榄根际土壤的细菌菌株DH-11鉴定为芽孢杆菌属的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 pumilus strain DH-11).菌株DH-11是一种革兰阳性短杆菌,大小约为(0.5~0.6)μm×(0.7 ~ 1.5) μm,卵圆形芽孢侧端生.其细胞中的主要脂肪酸为Iso-C15:0和Anteiso-C 15:0,它们的含量占菌体总脂肪酸含量的47.49%和26.21%,其它脂肪酸还包括Iso-C17:1(7.27%)、Anteiso-C17∶ 0(6.92%)、C16∶1 N Alcohol(3.45%)以及C16∶ 0(2.33%)等.与已报道的短小芽孢杆菌菌株B.pumilus ATCC 7061的不同之处在于:菌株DH-11不能利用木糖和甘露醇产酸,且硝酸盐还原呈阳性.进一步的研究显示:菌株DH-11在改良马铃薯培养基中培养时,获得的培养液及其提取浸膏不能抑制革兰阴性细菌Escherichia coli和Pseudomonas aeruginosus的生长,但对革兰阳性菌Staphylococcus epidermidis、Staphylococcus aureus、Bacillus subtilis和Sarcina lutea的生长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发酵液浸膏1和浸膏2对上述菌株的低抑菌浓度(MIC)分别为500.0和250 μg/mL,浸膏2还可抑制真菌Candida albicans的生长,其MIC为500 μg/mL.

  • 海胆黄多糖SEP纯化工艺的研究

    作者:郁洁;张玲玲;王嫣蓉;王艺宙;柯梦云;窦洁;王慧;奚涛;周长林

    为了规模化制备具有抗肿瘤活性的海胆黄多糖(SEP),简化纯化步骤和提高多糖收率,在原有分离纯化方法的基础上,结合超滤技术,对SEP的纯化工艺进行了优化.采用木瓜蛋白酶-Sevag联用法,以超滤法替代减压浓缩和透析去除杂质,优化酶法提取条件和超滤参数.研究结果表明:用0.6%的木瓜蛋白酶在pH 6.5、60℃酶解5h,可去除18.3%的蛋白质,3次Sevag法后,蛋白质去除率达71.7%,多糖回收率80.1%.采用截留相对分子质量100 k的膜超滤浓缩,压力0.05 MPa,原液质量浓度1.2 mg/mL,浓缩3倍时的多糖截留率为84.0%.各步骤多糖累计回收率为67.3%,该纯化工艺可获得高产率高纯度的SEP,为规模化制备SEP奠定了基础.

  • 人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突变体Ⅱ的克隆表达、分离纯化及初步鉴定

    作者:曹荣月;张鹏;徐茂磊;陈檬;邢芸;胡晓利;黄巧玲

    构建人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突变体hVEGF121Ⅱ的重组原核表达质粒,获得hVEGF121Ⅱ蛋白用于制备抗血管生成作用更强的抗肿瘤疫苗.利用PCR技术,在已构建的hVEGF121 Ⅰ突变体的基因末端引入热休克蛋白mHSP70的407-426两段串联重复序列的编码基因,PCR产物经Hind Ⅲ和Nco Ⅰ双酶切后连接到经同样限制性内切酶切过的原核表达载体pET-28a(+)上,转入大肠杆菌菌株BL21(DE3)中,乳糖诱导表达,超声破碎菌体,包涵体经洗涤、溶解、稀释复性、离子交换层析得到目的蛋白hVEGF121Ⅱ,Western-blot鉴定.结果成功构建了hVEGF121Ⅱ蛋白的表达质粒pET-28a(+)-hVEGF121Ⅱ,重组菌株经乳糖诱导后,目的蛋白表达量占全菌蛋白的62%,分离纯化后纯度达到95%.hVEGF121Ⅱ蛋白的单体和二聚体都可以和VEGF抗体结合.重组hVEGF121Ⅱ蛋白的表达成功为进一步对其进行免疫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 正交实验联用响应面法优化脱皮马勃总生物碱提取的研究

    作者:童心;王勇;高锐;汪维云

    为获取提取马勃总生物碱的优方法,比较了酸性醇回流法和一般醇回流法提取马勃总生物碱的效果,并结合使用正交设计和响应面法两种实验设计方法,研究酸性醇回流法提取脱皮马勃总生物碱时提取液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的影响,建立了一个总生物碱得率与影响因子的多元二次回归方程,并依此确定总生物碱的佳提取条件.结果表明:酸性醇回流法优于普通醇回流法,佳提取条件为pH 2的78%乙醇,料液比1∶18,提取时间188 min×3.优化后提取方法相比于原始方法提高了总生物碱得率30%.

  • 海蛇丝氨酸蛋白酶Harobin的原核表达及其活性测定

    作者:董濠鋆;张敏仪;黎卓键;吴国艺;麦迪思;沈巍;徐明芳;陈小佳

    本文利用原核系统表达海蛇丝氨酸蛋白酶Harobin,并纯化和鉴定其活性.首先PCR法从模板分别扩增SUMO以及Harobin基因,再重叠PCR方法获得SUMO-Harobin融合基因,经NdeI、BamHI双酶切后,连入pET3C质粒,构建pET3 C-SUMO/Harobin重组质粒.重组质粒转化到大肠杆菌BL21(DE3),IPTG诱导菌体表达,收集菌体分析发现大部分目的蛋白为包涵体.将获得的包涵体经尿素变性,用Ni-NTA亲和层析后,梯度透析复性融合蛋白.复性好的蛋白用Benzamidin Sepharose亲和层析纯化,得到高纯度的融合蛋白.进一步采用降解纤维蛋白原法测定融合蛋白活性.结果成功构建了pET3C-SUMO/Harobin重组载体,融合蛋白Harobin在原核系统中是以包涵体的形式存在.融合蛋白经过变性复性,并结合两步纯化法获得了90%纯度的融合蛋白;经过测定纤维蛋白原降解能力,显示融合蛋白具有降解纤维蛋白原的活性.

  • 山绿茶提取物对体外人血小板聚集的影响

    作者:李浩野;孟兰贞;黄卫华;赵静;刘华钢;李绍平

    山绿茶为广西少数民族民间中草药,具有活血通脉等治疗心血管疾病的功效.为观察山绿茶提取物对花生四烯酸钠盐(AA)、二磷酸腺苷(ADP)、盐酸肾上腺素(ADR)诱导的体外人血小板聚集的影响,通过阿司匹林为阳性药建立体外抗人血小板聚集模型,以健康人富血小板血浆为研究对象,分别以AA、ADP、ADR作为诱导剂,运用Born氏比浊法测定体外诱导的人血小板聚集率,探究不同山绿茶提取物对体外诱导的人抗血小板聚集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阳性药阿司匹林对诱导的体外人血小板聚集有明显抑制作用,而山绿茶各提取物对诱导的体外人血小板聚集无显著影响,虽然山绿茶提取物对体外人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为阴性结果,但为地方中药材标准的完善提供了实验依据.

  • 温敏载体固定化木瓜蛋白酶的特性及其消化HCG抗体的应用

    作者:梅建凤;黄婷婷;陈建澍;易喻;朱克寅;应国清

    以温敏性材料N-羟基琥珀酰亚胺活化的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为载体制备固定化木瓜蛋白酶,对其酶学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固定化酶的适pH值为7.5,适温度为65 ℃,米氏常数为2.72 mg/mL;经过24次温敏循环操作,剩余相对活力86.6%;在4℃条件下放置60d,剩余相对活力为71.5%.与游离酶相比,固定化酶pH值稳定性、热稳定性、操作稳定性和储存稳定性都有显著提高.将此固定化酶应用于HCG单克隆抗体消化,与纤维素固定化酶相比,水解能力更强,更适合于大分子的酶解,特别是抗体片段的制备.

  • 黄精多糖对免疫抑制小鼠免疫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作者:李泽;潘登;沈建利;刘利萍

    研究黄精多糖(PP)对环磷酰胺(Cy)所致免疫抑制小鼠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将40只小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模型、PP低、中、高(100,400,800 mg/kg)剂量组.每日灌胃给药饲养20 d,期间于d3,d6,除正常组外,其它各组按6 mg/kg腹腔注射Cy.测定器官与体液相关免疫指标.结果表明:与正常组比,模型组造模成功.与模型组相比,PP给药组能显著修复免疫抑制小鼠的DTH反应、脏器指数、吞噬指数、溶血素指数(P<0.05),且呈明显的剂量依赖性;高剂量PP给药组小鼠血清中SOD活性得到显著恢复(231.71±7.75) U/mL、MDA含量显著降低(6.20 ±0.65) nmol/mL,到达或超过了正常组小鼠相应指标.因此,PP能有效逆转和修复由Cy所致的免疫抑制小鼠的免疫功能,可开发为肿瘤放化疗的辅助治疗剂.

  • 一种带有组氨酸标签的抗糖尿病疫苗的构建、表达、纯化及鉴定

    作者:杨雪;刘晓锐;邢芸;徐茂磊;金亮;刘景晶;吴洁

    利用组氨酸标签系统提高抗糖尿病疫苗HSP65-6P277融合蛋白的产量,简化纯化工艺.通过PCR方法,在融合蛋白HSP65-6P277的N端添加6个组氨酸标签后,定向克隆到pET28a原核表达载体中成功构建了组氨酸标签融合表达载体pET28a-HIS-HSP65-6P277.通过乳糖诱导,融合蛋白HIS-HSP65-6P277在大肠杆菌BL21 (DE3)宿主中以可溶形式表达,镍柱亲和层析纯化后,经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鉴定表明表达产物是约70 k具有6个组氨酸标签肽的融合蛋白;分离纯化融合蛋白的时间从原来的15 ~20 d缩短为2~3d,产量提高到56 mg/L.组氨酸标签系统可以较好的简化抗糖尿病疫苗HSP65-6P277融合蛋白的纯化工艺,提高产量.

  • 姜黄素微乳温敏原位凝胶剂的制备及其理化性质研究

    作者:李晓云;窦金凤;王爽;张林;翟光喜

    制备姜黄素微乳温敏原位凝胶剂并进行质量评价.在姜黄素微乳的基础上加入温敏凝胶基质制成原位凝胶,并考察微乳原位凝胶的形态、粒径、表面电位、载药量、体外释药等.结果表明制备的姜黄素微乳原位凝胶剂为澄清透明的液体,透射电镜下观察为类球形液滴,粒径分布均匀,平均粒径为21.2 nm,Zeta电位为-26.13 mV,药物含量为19.54 mg/g,在37℃1 min内胶凝,胶凝后24 h内体外累积释药93.76%.所制备的姜黄素微乳原位凝胶剂可改善姜黄素的溶解度,具有良好的温度敏感性.

  • 钴金属螯合亲和层析在hIGF-1融合蛋白分离纯化中的应用

    作者:杨渐;俞昌喜;许盈;廖联明

    为探讨钴金属螯合亲和层析应用于分离纯化制备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hIGF-1)的可行性与纯化条件,以重组工程菌E.coli DH5α/pET32a(IGF-1)为对象,使用钴亲和层析技术分离纯化其表达产物并与镍亲和层析比较,在此基础上尝试应用钴亲和层析分离纯化制备较大量的hIGF-1融合蛋白.结果显示,钴亲和层析在分离纯化hIGF-1融合蛋白时表现出更好的可操作性与纯化效果,线性放大条件后分离纯化效果稳定,制备hIGF-1融合蛋白产物纯度约为95%,蛋白获得率约为10.78%.研究初步建立了切实可行的钴金属螯合亲和层析分离纯化制备hIGF-1融合蛋白的工艺.

  • bgtfA在东方拟无枝酸菌中异源表达及其产物鉴定

    作者:李彦美;许激扬;徐莉;魏维;陈代杰;戈梅

    在万古霉素产生菌东方拟无枝酸菌(Amycolatopsis orientalis)中异源表达Balhimycin产生菌来源的糖基转移酶基因bgtfA,从而在工程菌发酵液中获得杂合万古霉素,以探索糖基转移酶BgtfA能否作为一个独立的元件在异源宿主中发挥催化作用.首先将bgtfA基因克隆至载体质粒pULVK2AE,构建重组质粒pLYEBA2AE,然后采用电转化方法将质粒导入东方拟无枝酸菌,用HPLC和LC-MS检测、验证工程菌发酵液中是否存在BgtfA的催化产物.成功地在东方拟无枝酸菌(Amycolatopsis orientalis)异源表达bgtfA基因,经HPLC和LC-MS检测分析,在工程菌的发酵液中获得预期的BgtfA催化产物,杂合万古霉素LYV07ww01.这表明BgtfA有一定的底物宽泛性,不仅能够催化表万古糖胺与balhimycin苷元的连接,还能催化万古糖胺连接至万古苷元.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胞外区3(KDR3)血管抑制活性研究

    作者:曹婉璐;张娟;涂孝洁;许卓斌;金海珍;王旻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是一种重要的血管生成调节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人VEGFR2也称为Kinase insert domain-containing receptor,KDR)是VEGF的特定膜受体之一.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阻断剂可以通过阻断VEGF-VEGFR2信号通路来调节重要的抑癌过程.目前尚没有研究VEGFR2胞外3区(KDR3)抑制血管活性的文献.因此,该研究旨在用大肠杆菌表达可溶性KDR3,并研究其抑制血管生成的活性.采用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技术检测到可溶性表达KDR3与VEGF165之间的平衡解离常数为54 nmol/L.采用划痕损伤修复实验来证明KDR3能够显著抑制EA.hy926细胞的迁移能力.后通过鸡胚尿囊膜实验表明,KDR3在体内同样能够抑制新生血管生成.因此,该文初步论证外源性KDR3作为一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阻滞剂的能力.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多肽AP25的含量及有关物质

    作者:尼格尔热依·亚迪卡尔;徐寒梅

    建立多肽AP25含量测定及有关物质检查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采用COSMOSIL C18色谱柱(250 mm×4.6mm,5μm);以0.05 mol/L磷酸二氢钠(用磷酸调pH值至2.5)为流动相A,乙腈为流动相B,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20 nm;体积流量为1.0 mL/min;柱温为25℃;进样体积为20μL.在该色谱条件下,各有关物质峰均可与AP25主峰良好分离,理论塔板数不低于5 000,AP25浓度在0.8 ~1.2 mg/mL(r =0.999 6,n=5)和18~42μg/mL(r =0.999 5,n=5)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检测限和定量限分别为0.5ng和1ng;含量和有关物质检测方法的重复性试验RSD值分别为0.60%和0.48%(n=6),中间精密度试验RSD值分别为0.35%和0.80%(n=12).3批原料药的含量和有关物质检测结果分别为99.56%,99.84%,99.74%和2.17%,0.98%,2.19%.本方法简便易行,灵敏度高,耐用性、专属性良好,准确稳定,可用于测定多肽AP25的含量及有关物质.

  • 蛋白组学技术在抗蛇毒血清研究中的运用

    作者:曹宇亮;刘明华

    毒蛇咬伤是热带、亚热带地区比较常见,给公众健康带来严重危害的一类疾病.动物源性的抗蛇毒血清是现代蛇伤治疗的主要手段,但是由于蛇毒成分复杂,且存在种内、种间变异,由全蛇毒免疫所获得的抗蛇毒血清存在诸多不足之处.随着蛋白组学技术在蛇毒研究的应用,使人们对蛇毒的研究有了一些新的认识,近年来出现的“蛇毒蛋白组学”(Venomics)和“抗蛇毒血清组学”(Antivenomics)技术的出现,为生产新型的、毒素特异性的抗蛇毒血清带来了可能,本文现就“蛇毒蛋白组学”(Venomics)和“抗蛇毒血清组学”(Antivenomics)在蛇毒研究及抗蛇毒血清设计和质量控制等几个方面进行综述.

  • 抗肿瘤活性的肝素衍生物研究进展

    作者:刘子铭;崔慧斐

    在应用肝素及低分子量肝素(LMWH)防治肿瘤患者血栓栓塞性并发症时发现它们还具有显著的抗肿瘤活性,但其强大的抗凝活性成为抗肿瘤药物应用时的制约因素.对肝素进行化学修饰或将其与其他化合物偶联可获得抗凝活性低、抗肿瘤活性高的肝素衍生物.肝素衍生物的抗肿瘤机制有抑制类肝素酶活性、抑制P、L选择素介导的细胞间相互作用及抑制血管生长因子活性等.类肝素酶降解硫酸乙酰肝素(HS)侧链与肿瘤转移及肿瘤血管生成密切相关,P、L选择素介导的细胞间相互作用对肿瘤细胞的血源性转移过程有重要作用,血管生长因子所触发的血管生成是肿瘤生长、转移的必要条件.不同结构的肝素衍生物其抗肿瘤机制不完全相同.文章对抗肿瘤活性肝素衍生物的结构及其抗肿瘤机制作了综述.

  • 中药药渣资源利用研究现状

    作者:张英

    在倡导节能减排的社会,为中药药渣的合理充分利用提供思路,文章综述了药渣近年来的利用现状.目前中药渣资源化途径主要用作栽培基质、用于食用菌栽培、生产畜禽饲料、化工产品等.药渣含大量可利用的营养成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同时由于药材的多样性、成分的复杂性,致使药渣再利用时存在很多技术问题.药渣的开发研究还需要进一步深入.

  • PGC-1α在2型糖尿病药物治疗中的作用机制

    作者:吴辉;张玉彬

    肝糖异生是体内维持正常血糖水平的重要过程,肝糖异生代谢紊乱为2型糖尿病的病理特征之一.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PEPCK)和葡萄糖-6-磷酸酶(G6pase)等是机体调节糖异生的关键酶,而这些关键酶的表达又受细胞内的一些转录因子和辅激活因子的调控.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助激活因子α(PGC-1α)是体内能量代谢过程中的关键性转录调控因子,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参与调节糖异生.通过对PGC-1α表达及活性的调节,有望成为2型糖尿病药物治疗研究的新靶点.文章对PGC-1α在糖异生中的调节作用和PGC-1α表达及活性的调节;以及在2型糖尿病治疗中,涉及PGC-1α调节肝糖异生过程的药物作了综述.

  • 紫杉醇在酵母中的组合生物合成

    作者:王玉霞;王春梅

    紫杉醇是萜类的一种重要的次级代谢产物,是一种重要的新型抗癌药物.但由于资源紧缺、产率低等问题使得紫杉醇的价格昂贵,阻碍了紫杉醇的进一步应用.利用微生物进行组合生物合成生产紫杉醇将是一种新型的生产方式.酵母是目前用于组合生物合成研究多和有应用前景的宿主.文章对近年来利用酵母进行紫杉醇的组合生物合成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分析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将来可能的研究重点和发展方向,为研究工作者提供思路和借鉴.

  • 多糖/石墨烯生物材料的研究应用进展

    作者:王铭章

    组织工程(Tissue engineering)是基于生命科学与工程学原理与技术制作生物材料用于修复、维护和促进人体各种组织或器官损伤后的功能的一门新兴学科.文章介绍了组织工程的生物材料的发展,讨论了用于加强生物材料机械强度的石墨烯的制作,综述了多糖/石墨烯分散复合物和多糖/石墨烯共价官能化制作生物材料的研究应用进展.新的多糖-官能化石墨烯的发展,为生物材料开拓了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

药物生物技术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1999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