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药物生物技术杂志

药物生物技术

药物生物技术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Biotechnology 약물생물기술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中国药科大学;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国药学会
  • 影响因子: 0.46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5-8915
  • 国内刊号: 32-1488/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28-243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4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药物生物技术》编辑部
  • 出版地区: 江苏
  • 主编: 吴梧桐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重组大肠杆菌高效可溶性表达芳基硫磺基转移酶的研究

    作者:齐晨;杨修亮;李晓燕;李江涛;黄磊;徐志南

    3'-磷酸腺苷-5'-磷酰硫酸(PAPS)是生物肝素酶法制备途径的硫磺基供体,价格高且易分解.芳基硫磺基转移酶(ASTIV,EC 2.8.2.1)可以转化对硝基硫酸苯酯(PNPS)和3'-磷酸腺苷-5'-磷酸(PAP)生成PAPS.利用大肠杆菌系统高效可溶性表达ASTIV.对鼠源ASTIV基因序列进行密码子优化并全合成;转入大肠杆菌BL21 (DE3)中诱导表达;对表达条件进行优化,提高可溶表达量;Ni2亲和层析纯化目标蛋白,重组ASTIV产量达到80 mg/L,纯度高达95.3%,比酶活为42.5 mU/mg;用碱性磷酸酶(CIAP)转化ASTIV构型,比酶活进一步提高到85.0 mU/mg.该研究为ASTIV重组表达,PAPS酶法制备以及生物肝素合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南极海泥沉积物放线菌的筛选及其酶活抑菌特性考察

    作者:徐妍楠;陆园园;邢莹莹;奚涛

    极地海泥沉积物为放线菌的新来源,放线菌的次级代谢产物因具有抗菌、抗肿瘤、生物酶等特性得到广泛重视.为了发现具有潜在新活性的放线菌,本实验中对南极海泥来源的两份样品,利用2种方法(土壤稀释,分散差速离心法),5种分离培养基进行放线菌的筛选.对经过初步排重后得到的放线菌扩增其16srDNA后进行序列分析从而判断属别.利用多种鉴定培养基以及平板涂布法,对胞外酶表达情况及抗菌能力进行考察.结果显示此次5种放线菌分别隶属微球菌、小单胞菌、链霉菌属,进化树分析其分别与以下菌株为同源:Micrococcus yunnanensisi YIM 65004T(96.29%),Micromonospora chalcea DSM 43026T(99.66%),Streptomyces rutgersensis NBRC 12819T(99.99%),Streptomyces rutgersensis NBRC 12819T(99.66%),and Streptomyces griseorubens NBRC 12780T(99.93%).虽在抗菌实验中,只有一株放线菌表现出只抗Enterococcus avium活性,但对酶活研究中显示菌株XE-1、XP可高产蛋白酶、X-38可高产酯酶、X7可高产脲酶及酪氨酸酶,此外XE-1还具有几丁质酶活性,都具开发潜力.所以此次分离得到的放线菌可以作为潜在的新型生物酶来源进一步研究.

  • 艾塞那肽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分析

    作者:倪卫惠;邵晓丽;刘晓丽;李骏

    总结艾塞那肽成功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回顾分析33例艾塞那肽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检查,对治疗前后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经艾塞那肽4个月治疗后,患者空腹血糖(FPG),2h餐后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均明显降低;稳态模型指数HOMA-IR,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MD)和体重指数(BMI)显著下降;生化指标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显著下降.临床不良反应轻微.艾塞那肽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可以良好的控制血糖,减轻体重,改善胰岛素抵抗和脂质代谢紊乱.

  • 山绿茶中黄酮类成分提取纯化工艺研究

    作者:尹睿卓;王嘉仡;孟宪生;包永睿;王帅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以总黄酮、芦丁提取率和出膏率为指标,优选山绿茶中黄酮类成分的提取工艺;以总黄酮、芦丁的静态吸附与解吸试验优选大孔吸附树脂型号,动态吸附与解吸试验优选黄酮类成分的纯化工艺.确定佳提取工艺为15倍量50%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1h;佳纯化工艺为用D101树脂,药材树脂用量比1∶2(1 g药材∶2 mL湿树脂),以2 BV/h的体积流量上样,上样液pH 3,用7 BV 50%以2 BV/h乙醇洗脱,得到精制品中总黄酮含量50.22%,芦丁含量0.52%.该工艺准确客观,重复性好,可为工业生产提供参考.

  • 变温及控制pH提高喷司他丁发酵产量

    作者:李晓辉;姜文侠;张笑然;刘涛

    温度和pH值对喷司他丁发酵的影响显著,采用变温发酵技术,流加有机酸控制发酵过程中的pH值,使喷司他丁产量大幅度提高.发酵温度控制在0~24 h33℃,24 ~312 h 32℃,312 ~403 h 35℃,溶氧35%,以柠檬酸溶液控制发酵pH值为7.6,喷司他丁在发酵液中的含量达到100.06 mg/L,是优化前的2.96倍,为文献报道高水平的1.8倍.

  • 沙蚕活性物质的提取分离及对黑色素瘤细胞A375的作用机制

    作者:张荣生;李峰;李云磊;郑允权;郭养浩

    为研究沙蚕提取物的体外抗肿瘤活性与机制,取海洋环节动物沙蚕(Nereis virens)冻干粉,经乙醇浸提、乙酸乙酯萃取,得到萃取物A1;经硅胶柱分段梯度洗脱分离得组分Bi,其中石油醚∶乙酸乙酯(体积比3∶7)洗脱的组分B4具有较好的抗肿瘤活性.采用制备型HPLC对B4进一步梯度洗脱分离得到Ci等5个组分.噻唑蓝(MTT)法测定表明,组分C4具有显著的体外抗A375细胞生长的活性,其IC50(48 h)值达到52.67 μg/mL.AO/EB染色法观察细胞凋亡,显示药物处理48 h后细胞明显出现凋亡现象;通过流式细胞术及测定相对酪氨酸酶活力和黑色素含量,发现组分C4的抗肿瘤细胞A375机制以诱导细胞凋亡为主.

  • 决明子的HPLC指纹图谱及3种游离葸醌含量的同步测定

    作者:杜睿;翁朝泽;高璐璐;傅圣斌;刘利萍

    建立决明子的HPLC指纹图谱及3种游离蒽醌含量的同步测定方法.采用Inertsil ODS-SP C18色谱柱(4.6 mm ×250 mm,5μm),甲醇-水(均含0.02%磷酸)溶液进行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 mL/min,检测波长285 nm,柱温35℃,进样量10μL.用相似度软件建立决明子指纹图谱的共有模式.以指纹图谱相似度、橙黄决明素含量等为指标,用SPSS软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橙黄决明素、大黄素和大黄酸获得良好分离,以橙黄决明素为参照峰,确定了28个共有峰.10家不同来源的决明子中游离橙黄决明素、大黄酸的含量均高于大黄素,并可聚分为4类.本实验可为决明子的HPLC指纹图谱及主成分含量的同步测定提供参考.

  • 大肠杆菌重组表达截短的人ACE2基因

    作者:牛佳;师帆

    利用E.coli原核表达系统克隆、重组表达截短的人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CE 2).通过细胞分子生物技术获取截短的人ACE2的基因,并将其克隆到pET28a载体上,且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重组表达该截短的人ACE 2蛋白.获取的截短的人ACE2基因,通过Nco Ⅰ/Xho Ⅰ双酶切后,将其克隆到经过同样Nco Ⅰ/Xho Ⅰ双酶切的pET28a表达载体上,得到pET28a-hACE2重组质粒.然后将pET28a-hACE2重组质粒转化到大肠杆菌BL21(DE3)中,在37℃1mmol/L IPTG诱导下重组表达了截短的人ACE2,通过免疫学方法初步鉴定正确表达了该ACE2.在原核表达系统中,重组表达截短的人ACE2;为研究ACE2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奠定了一定研究基础.

  • 布舍瑞林的合成制备研究

    作者:董倩;琚滢蓥;徐宏伟;叶小惠;成美玲;孔毅

    布舍瑞林(Buserelin)是根据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改造的多肽类药物.临床上主要用于乳腺癌、前列腺癌等疾病的治疗.该文主要对布舍瑞林合成方法进行研究:以DIC/HOBT为缩合剂,Boc合成法与Fmoc合成法联用的方法进行固相合成,乙胺/甲醇溶剂作为切割液,直接裂解树脂生成C端的乙胺基的方法合成布舍瑞林.并对合成的产物进行了结构鉴定.终产品纯度为97%.该合成方法简单易行,产品纯度较高,适合用于布舍瑞林工艺开发.

  • 丹参脱病毒技术的研究

    作者:李恒;黎尼平;缪兆瑞;高山林

    为了有效降低丹参的病毒病危害,采取热处理和茎尖顶端分生组织培养相结合的方法,通过设计L4(23)正交实验,进行脱病毒技术的研究,并通过一系列生长数据的对比,如增殖系数、株高、根长、叶片面积等,探讨丹参脱病毒技术的相关处理条件和方法.并针对实验中出现的试管苗玻璃化现象进行遏制研究.结果表明:45℃条件下处理10 min,切取0.4 mm的茎尖顶端分生组织进行培养,脱病毒效果较好,脱病毒苗的生长优势明显,根系发达,存活率高,预示有较好的田间性状;在繁殖培养基MS+ BA 0.2 mg/L+ IAA 0.1 mg/L中加入0.1%活性炭,可有效遏制丹参玻璃化现象.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盐酸氨基葡萄糖中5-羟甲基糠醛

    作者:陈伯玮;徐千捷;赵霞;申聪云;步芬;刘升涛;李博;王岁楼

    氨基葡萄糖在医药及保健食品领域应用广泛,但其降解产物5-羟甲基糠醛(5-HMF)具有致突变作用等,会对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造成影响.本文建立了盐酸氨基葡萄糖中5-羟甲基糠醛(5-HMF)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C18柱,以甲醇-水(10∶90)为流动相,体积流量1 mL/min,以283 nm为检测波长.方法在1.02 ~ 16.38 μg/mL内线性良好(r =0.999 8),准确度高(回收率99.7%),精密度好(RSD 0.97%),灵敏度高(10 ng/mL),能快速、准确地测定盐酸氨基葡萄糖中5-羟甲基糠醛的含量.

  • 小鼠烫伤MRSA感染模型的建立及对新型截短侧耳素衍生物WS-007抗菌活性的研究

    作者:高聪;陈向东;汪辉;姜剑伟;苏珊;吕瑞雪;王新杨

    建立小鼠烫伤MRSA感染模型,对截短侧耳素衍生物WS-007抑制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itant Staphylococcusaureus,MRSA)的活性进行研究.采用琼脂二倍稀释法,对临床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MRSA菌株的筛选及低抑菌浓度(MIC)的测定;使用内充沸水的西林瓶对小鼠进行接触性烫伤,选用MRSA对烫伤部位进行感染;以局部涂抹方式进行给药,连续给药5d,0.1g/只,2次/d,观察局部给药5d后的皮肤感染菌量变化.从107株金黄色葡萄球中筛选出38株MRSA,筛选率为35.5%;WS-007和氧氟沙星对38株MRSA的MIC50分别为0.06,64 mg/L;烫伤10 s形成的损伤符合实验要求,在烫伤部位对称取2个位点进行皮内注射菌液效果佳;WS-007对烫伤MRSA感染的小鼠治疗效果优于氧氟沙星(P<0.05).建立的皮肤烫伤感染模型具有一定的敏感性和有效性,可用于外用抗菌药物筛选及抗菌活性评价;体内外活性研究证明新截短侧耳素类化合物WS-007对MRSA具有很好的抗菌活性.

  • 吡咯喹啉醌产生菌的筛选及其培养基优化

    作者:杨诗颖;陈佳;柯崇榕;黄建忠

    吡咯喹啉醌(PQQ)是具有重要生理功能的氧化还原酶辅酶,从化工污水中筛选到一株蛋白分泌量低的PQQ生产菌株FJNU-6.经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测定和16S rDNA序列分析,甲基营养菌FJNU-6鉴定为脱氮生丝微菌(Hyphomicrobium denitrificans).采用部分析因和中心组合实验方法对培养基进行优化,优化的培养基(g/L)为:甲醇12,(NH4)2SO4 1.68,KH2PO4 3.01,Na2 HPO49.89,MgSO4·7H2O 1.1,微量元素液和维生素液添加量分别为0.9 mL/L和1.1 mL/L,培养温度为30℃,佳发酵培养时间为88 h.Hdenitrificans FJNU-6在此优化条件下培养液中蛋白含量只有32.17 mg/L,而PQQ产量可达121.43 mg/L,比优化前提高了2.95倍.因此,H.denitrificans FJNU-6是一株具有工业化生产PQQ前景的新资源.

  • 二硫键稳定的抗CD3/抗CD19微型双功能抗体的表达及活性测定

    作者:杨雨琪;金锐;高子璐;岳凯;李崴

    构建了抗CD3/抗CD19(Diabody)微型双功能抗体,并且为增强其稳定性进一步改造为二硫键稳定的抗CD3/抗CD19(ds-Diabody)微型双功能抗体,表达并纯化后测定其生物学活性.构建二硫键稳定的抗CD3/抗CD19表达载体pAYZdsCD3CD19,转化感受态大肠杆菌16C9进行原核表达,分离纯化后,经12% SDS-PAGE及Westen-blot鉴定.应用间接免疫荧光和竞争性免疫荧光结合流式细胞分析技术(FACS)检测ds-Diabody与CD19+ Raji细胞和CD3+ Jurkat细胞的结合活性.改造后的ds-Diabody能够在原核表达系统中进行可溶性表达,ds-Diabody在非还原性SDS-PAGE中,在45 k处可见一条带,Westen-blot在同一位置显示有带,在还原性SDS-PAGE中45 k处条带消失,在28 k和26 k各有一条带,Western-blot在28 k显示有带,这些均与理论相符,45 k为二硫键稳定的二聚体,在还原剂巯基乙醇作用下二硫键断开,形成28 k和26 k的2条带.FACS检测ds-Diabody可与CD19+ Raji细胞和CD3+ Jurkat细胞特异结合,并能竞争性抑制单抗HIT3a和HIT19a与上述细胞的结合.说明改造后的二硫键稳定的抗CD3/抗CD19双功能抗体既能在原核系统中进行可溶性表达,同时又保留了与细胞的结合活性.

  • 乙酰氨基葡萄糖转移酶KfiA的共表达与纯化

    作者:沈忱;王杰;缪小亮;王莹;吴洁;王玉峰;陈向东;尹鸿萍

    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高效表达并纯化大肠杆菌K5中合成肝素前体的关键酶KfiA,为生物酶法合成肝素提供参考.提取大肠杆菌K5的基因组DNA,用PCR方法扩增目的基因,并将其克隆到表达载体pET-21b中,使用限制性内切酶BamHⅠ和Xho Ⅰ酶切鉴定并进行DNA测序;将该重组表达载体与分子伴侣pGro7共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用L-阿拉伯糖和IPTG诱导表达,并对不同表达条件下的产物进行SDS-PAGE分析,优化表达条件;采用HisTrap FF琼脂糖凝胶柱对目的蛋白进行亲和纯化,并通过蛋白印迹法鉴定目的蛋白.结果:克隆出KfiA目的基因,构建了融合表达质粒pET-21 b/KfiA; SDS-PAGE检测表明获得了目的蛋白,用HisTrap FF琼脂糖凝胶柱纯化并通过蛋白印迹法确定得到纯度较高的蛋白.为进一步研究生物酶法合成肝素打下基础.

  • 抗菌肽Plectasin原核表达条件的正交试验优化研究

    作者:温耀安;朱哲;石羽;郭松文;李凌;陈新

    为提高重组抗菌肽Plectasin的表达量,对构建的Plectasin重组表达载体pE-SUMO-PS的表达条件进行正交试验优化.根据Plectasin氨基酸序列合成了Plectasin基因,通过限制性内切酶Xba Ⅰ和BsaⅠ插入表达载体pE-SUMO中,转化E coli Origami(DE3),IPTG诱导表达.选取诱导时间,诱导浓度和诱导温度共3个主要外部因素.采用3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设计,通过SDS-PAGE测定重组表达蛋白.以标准SDS-PAGE图法分析目的融合蛋白含量,以单位上清体积内融合蛋白量作为检测指标,结果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实验成功构建了重组表达载体pE-SUMO-PS,且融合蛋白主要是以可溶性蛋白为主.在30℃,0.05 mmol/L IPTG的条件下诱导6h所得融合蛋白量大.影响抗菌肽Plectasin融合表达的因素的强度由高到低分别为诱导温度、诱导时间及诱导剂浓度.通过正交试验得出抗菌肽Plectasin原核表达的佳诱导条件为30℃,6h和0.05 mmol/L IPTG.这对于抗菌肽Plectasin的后续纯化及产业化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 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变体(R-TRAIL)的HPLC纯度分析方法研究

    作者:王玉;袁建雷;于泉;韦利军;丁黎

    对R-TRAIL纯度检测方法进行了研究,应用SEC-HPLC和RP-HPLC对其进行纯度分析,并采用质普法(MS)对各成分分子质量进行分析.结果显示SEC-HPLC纯度分析时R-TRAIL表现为单一峰;而RP-HPLC纯度分析时表现出3个主峰,经MS测定该3个峰的分子质量分别对应R-TRAIL的单体、二聚体和三聚体;将RP-HPLC收集的3个单峰分别进行RP-HPLC分析时每个单峰仍表现出同样的3个峰.经分析,是由于检测过程中的有机溶剂和反相色谱层析柱填料表面强疏水环境致使R-TRAIL部分解聚造成的,反应出的并不是该蛋白药物在原液中的真实状态和纯度.而在原液中R-TRAIL的自然状态为单一的三聚体形式.因此,SEC-HPLC方法更适用于R-TRAIL的纯度检测.

  • 补体与疾病

    作者:王聪慧;叶波平

    补体系统是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对病原物的识别和防御,是机体针对致病性感染的第一线防御.通过经典途径,凝集素途径和替代途径3条途径激活,补体可选择性识别外来病原和自身受损细胞,启动下游效应,从而在宿主的免疫防御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大量研究还表明,补体系统还在多种生理和病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对补体系统作用的研究为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更具针对性的靶点,同时也为单克隆抗体等药物活性的改善提供了参考.文章综述了补体系统及其在感染性疾病、肿瘤、肝损伤等疾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情况.

  • 单克隆抗体药物研究进展

    作者:李壮林;姚雪静

    杂交瘤技术使鼠源单克隆抗体问世,人们利用DNA重组技术和抗体库等技术对鼠源单抗进行改造,先后出现了人鼠嵌合抗体、人源化抗体和全人源抗体,逐步克服了鼠源单抗临床应用的缺陷.由于单克隆抗体药物专一性强、疗效显著,成为各生物制药公司研究的热点,伴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又涌现出了各种单抗衍生物,包括抗体药物偶联物、小分子抗体、双特异性抗体.文章就治疗性抗体发展的历史、现状及研发趋势作了简要综述.

  • 研究活体小动物中蛋白质-蛋白质之间相互作用的新生物技术

    作者:何春芹;刘路路;李丹丹;白波;陈京

    在生物反应以及细胞内信号转导过程中,蛋白质-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s,PPIs)发挥着重要作用.了解PPIs的特征有助于理解蛋白质分子间的作用机制,理解各种疾病发病的分子机理.该文主要介绍在活体动物中检测特异性PPIs的新生物技术,它利用非侵入性小动物活体成像系统检测方式,实现了对活体小动物中深层组织高灵敏的成像显示,更有利于在小动物活体水平上理解PPIs的分子机制.

  • 细菌Ⅲ型聚酮合成酶研究进展

    作者:于昊;廖灵旋;乐晓洁;黄建忠

    细菌Ⅲ型聚酮合成酶的发现和研究成为近10多年微生物天然产物生物合成领域的新热点.细菌Ⅲ型聚酮合成酶根据其产物结构的特点主要分为6类,其中多种Ⅲ型聚酮次级代谢产物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活性.文章主要对这几类合成不同聚酮骨架的细菌Ⅲ型聚酮合成酶的催化功能、反应条件、产物结构和功能活性等方面进行介绍,对这类聚酮合成酶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进行了展望.

  • 用于重组蛋白表达的哺乳动物细胞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登;刘煜

    随着重组蛋白类药物种类、性质等需求的不断变化,相应的蛋白表达系统也不断改进.目前,用来表达重组蛋白药物的宿主系统包括微生物、昆虫细胞和哺乳动物细胞等.由于哺乳动物细胞对蛋白的翻译后修饰作用,使其具有与人源蛋白分子结构更为接近的优势,因此其已经成为临床治疗蛋白的主要表达宿主,其中应用广泛的是中国仓鼠卵巢细胞(CHO细胞).构建高效表达重组蛋白的哺乳动物细胞系已成为生产重组治疗蛋白的关键所在.各种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哺乳动物细胞表达系统的不断完善.本文就哺乳动物细胞表达载体构建、克隆筛选、和工程细胞改造等方面作一综述.

  • 新型纳米药物载体囊泡的构筑及其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应用

    作者:刘洪强;汪海洋;姚庆强

    囊泡作为一类新型的纳米药物传递载体,具有独特的优点.相比于胶束,囊泡可以同时包裹疏水性及亲水性药物分子;相比于脂质体,囊泡更为稳定且不易发生药物的泄漏;这些特点使得囊泡在药物传递系统中的应用更为广泛.此外,囊泡特有的双层膜包裹亲水核的结构,与细胞的结构十分类似,使得其在模拟生物细胞方面发挥了较为重要的作用.目前,用于药物传递系统的囊泡主要包括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囊泡(Niosome)、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囊泡(Catanionic vesicle)以及聚合物囊泡(Polymersome).文章综述了囊泡作为药物载体的研究进展,包括形成囊泡的材料、囊泡的制备及囊泡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应用等.

药物生物技术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1999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