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口腔科学 > 中华口腔正畸学杂志

中华口腔正畸学

中华口腔正畸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Orthodontics 중화구강정기학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0.74
  • 审稿时间: 3-6个月
  • 国际刊号: 1674-5760
  • 国内刊号: 11-5797/R
  • 发行周期: 季刊
  • 邮发: 2-744
  • 曾用名: 口腔正畸学
  • 创刊时间: 1994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口腔正畸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傅民魁
  • 类 别: 口腔科学
期刊荣誉:
  • 不同拔牙正畸模式牙弓形态变化的研究

    作者:王博;房兵;夏韫晖;毛丽霞

    目的 探讨不同拔牙正畸模式下,成人牙弓形态变化的规律.方法 选40例拔牙正畸病例,分为G1组20例:拔除四颗第一前磨牙,其中男13例,女7例,平均22岁;G2组20例:拔除四颗第二前磨牙,其中男8例,女12例,平均24岁.用模型测量观察矫治前后牙弓长度及尖牙区、前磨牙区和磨牙区宽度;用X线头影测量观察矫治前后切牙内收及磨牙前移的距离.对模型及头影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矢状向上,拔牙正畸后,G1组切牙内收幅度较G2组大[(3.70±2.41)mm和(2.85±0.32)mm,P=0.0433],G2组磨牙前移距离较G1组大[(2.45±0.53)mm和(3.96±0.40)mm,P=0.0124];两组间矫治前后牙弓长度改变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横向上,拔牙正畸后,G1组尖牙区宽度增加,前磨牙及磨牙区宽度减小;G2组,尖牙及前磨牙区宽度增加,磨牙区宽度减小.其中,两组间矫治前后尖牙区宽度增加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G2组磨牙间宽度减少量较G1组大.结论 不同拔牙正畸模式可影响牙齿矢状向的位移并造成牙弓宽度改变的差异.

  • 口腔正畸人群体像障碍发生率的对照研究

    作者:朱旭霞;姚本栈;程灶火;黄慧;孙汉新

    目的 以普通人群为对照,探讨口腔正畸患者的体像障碍发生率的情况.方法 采用体像自评问卷对297例口腔正畸患者和433例普通人群进行测试.结果 ① 正畸患者中体像障碍发生率(13.8%)高于普通人群(8.77%),P=0.032.②正畸组中不同性别和年龄的患者体像障碍的发生率没有差异.③ 正畸患者中学历高者体像障碍发生率较高.结论 正畸患者有着较高的体像障碍发生率,其人群分布与对照组存在差异.

  • 低强度脉冲超声促进大鼠正畸性牙根吸收的修复

    作者:刘志峰;徐娟;鄂玲玲;王东胜;吕燕

    目的 研究低强度脉冲超声(low-intensity pulsed ultrasound,LIPUS)对大鼠正畸性牙根吸收的作用.方法 158只Wistar大鼠建立正畸牙移动根吸收的动物模型,100 g初始力值加载于大鼠右侧上颌两中切牙与第一磨牙之间14 d,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加力组、100 MW/cm2超声治疗组和150 MW/cm2超声治疗组.应用扫描电镜观察牙根表面吸收状态,同时测量牙根吸收指数.结果 LIPUS超声组降低了牙根吸收指数,100 MW/cm2超声治疗组(2.08±0.51)%与150 MW/cm2超声治疗组(2.78±0.5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倍扫描电镜下可见修复性牙骨质形成.结论 LIPUS对大鼠正畸性牙根吸收有修复作用.

  • 安氏Ⅱ1与Ⅱ2错(牙合)牙量不调的对比研究

    作者:马宁;郑旭;陈晓红

    目的 通过比较安氏II1与安氏II2错(牙合)Bolton指数及Bolton不调量,探讨两类错(牙合)在上下颌牙量关系方面的差异.方法 以安氏II1错(牙合)129例,安氏II2错(牙合)81例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其模型进行牙冠宽度测量,计算Bolton指数,再根据Bolton指数正常值获取上颌Bolton不调量.两组之间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①安氏II2错(牙合)全牙Bolton指数比值(0.92±0.02)大于安氏II1错(0.91±0.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4),而两类错间前牙Bolton指数比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40).② 安氏II2错(牙合)前牙Bolton不调量(1.05±0.96)大于安氏II1(0.73±0.60)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4),而全牙Bolton不调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64).结论 两类错(牙合)在Bolton指数及Bolton不调量方面存在差异,在治疗时应该加以重视.

  • 正畸-正颌手术联合矫治骨性开(牙合)的长期稳定性研究

    作者:丁云;Nils-Claudius Gellrich;Rainer Schwestka-Polly

    目的 研究正畸-正颌手术联合矫治骨性开15年后的骨性以及牙性变化.方法 本研究样本为10例成年骨性开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正畸-正颌手术联合矫治.上颌采用了Le Fort I型截骨术,下颌采用了双侧升支矢状劈开截骨术(BSSO).选择患者在正畸治疗前(T1)、治疗后(T2)以及正颌手术后平均15年(T3)的头颅侧位片进行头影测量.统计学分析采用t检验.结果 双颌手术矫治骨性开15年后,虽然骨骼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复发,但是前牙覆(牙合)基本稳定.结论 双颌手术和正畸联合治疗是矫治骨性开行之有效的方法.

  • 脂多糖刺激单核巨噬细胞培养上清液对成骨细胞成骨特性的影响

    作者:王海燕;邓辉;徐春燕;叶洁;胡荣党

    目的 探讨建立牙周炎症的体外实验模型的可行性,为后续进行牙周炎症状态下应力对牙槽骨改建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 以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P.g)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Pg-LPS刺激小鼠单核巨噬细胞(RAW264.7)的培养上清液作用于体外培养的小鼠成骨细胞(MC3T3-E1)24 h和48 h后,分别通过噻唑蓝(MTT)法和碱性磷酸酶(ALP)试剂盒检测MC3T3-E1的增殖活性和碱性磷酸酶活性,观察脂多糖刺激的小鼠单核巨噬细胞培养上清液对小鼠成骨细胞成骨功能的影响.结果 Pg-LPS刺激RAW264.7后其上清液含L-1β、IL-6 和TNF-α等炎症因子,且与LPS的浓度和刺激时间呈依赖性.此上清液对MC3T3-E1的增殖和ALP活性均有抑制作用,亦与上清液中以上炎症因子的浓度呈依赖性,与体内牙周炎症状态相似.结论 Pg-LPS体外刺激RAW264.7的培养上清液可以应用于建立体外牙周炎症模型,这将为后续研究牙周炎症状态下应力对牙槽骨改建的影响奠定初步的基础.

  • 安氏Ⅱ类亚类错对称与非对称拔牙矫治后牙(牙合)关系的比较

    作者:徐静;朱双林;姚晓青;高文玲;许跃

    目的 比较对称拔牙(拔除四个前磨牙)与非对称拔牙(拔除两个上颌前磨牙和一个下颌前磨牙)矫治安氏Ⅱ类亚类错(牙合)对牙关系的治疗效果.方法 收集20例已矫治完成的因单侧下颌磨牙远中错位所致的安氏Ⅱ类亚类错(牙合)患者,根据拔牙模式分为对称拔牙组和非对称拔牙组,每组各10例.对所有患者治疗前后的模型应用PAR(Peer Assessment Rating)指数测量评价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对称拔牙组和非对称拔牙组治疗前加权总分分别为33.90±6.95和32.10±5.63,治疗后加权总分值分别为5.90±1.73和5.80±2.1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称拔牙组加权总分减少值和加权总分值减少率分别为27.80±6.92和(81.56±6.99)%,非对称拔牙组加权总分减少值和加权总分值减少率分别为26.30±5.11和(81.88±5.86)%,提示正畸治疗后咬合关系显著改善.结论 临床根据磨牙远中错及中线偏移程度采用对称拔牙和非对称拔牙均能有效矫治安氏Ⅱ类亚类错(牙合).

  • 正畸牙移动早期牙根吸收的临床研究

    作者:李新桂;董志强;刘月华

    目的 应用锥体束计算机断层(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技术分析正畸牙移动早期牙根吸收的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108例正畸患者,432颗上切牙,治疗前及治疗5~9个月,平均(6.9±1.24)个月后分别拍摄上颌4个切牙CBCT.记录患者性别、初诊年龄、拔牙与否、安氏分类及追踪时间长短.对牙根吸收程度及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分析,将发生根吸收超过1 mm定义为具有临床意义的根吸收.结果 上切牙的平均根吸收量为(0.45±0.49) mm,13.8%的上切牙及27.8%的患者发生了有临床意义的根吸收,2%的上切牙及6.5%的患者发生了严重根吸收,其中大根吸收量为4.58 mm.以牙根吸收量为因变量,患者性别、初诊年龄等为自变量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未显示与牙根吸收明显相关的危险因素.结论 正畸治疗早期有临床意义的上切牙根吸收较为常见,但大多数较轻微.早期根吸收可能主要与患者的个体易感性有关.

  • 成人骨性下颌偏斜与脊柱冠状面形态及躯干平衡性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周顺成;杨乐;章斌;李叶;张娟;丁寅

    目的 研究成人骨性下颌偏斜患者脊柱冠状面形态及躯干平衡性.方法 对35例成人骨性下颌偏斜患者及10例正常对照者拍摄站立位脊柱全长正位片和头颅后前位片,并对相关数据进行测量分析.结果 ① 下颌偏斜者脊柱冠状面形态均不同程度呈"S"型弯曲,正常对照组脊柱基本呈一直线与重力线平行,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 下颌偏斜患者的躯干平衡性均为失平衡(失衡角>1°),正常对照者躯干平衡性均在正常范围内(失衡角<1°),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 下颌偏斜患者的脊柱侧弯程度和肩失平衡程度与下颌偏斜程度均呈正相关,并呈线性趋势;④下颌偏斜方向与颈椎段侧弯方向具有异向性,与躯干段侧弯方向具有同向性.结论 骨性下颌偏斜与脊柱形态和躯干平衡性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临床中应引起足够重视.

  • 种植支抗牵引全牙弓后移的临床初探

    作者:李加志;刘进;郭鑫

    目的 临床使用种植支抗牵引全牙弓后移,治疗前牙拥挤或面型前突,探讨其可行性.方法 选择19例应用种植支抗牵引全牙弓后移的病例,上颌种植支抗钉植入颧牙槽嵴区,下颌植入下颌骨外斜线,常规排齐整平后应用镍钛拉簧牵引全牙弓后移.结果 16例病例成功完成矫治,3例因种植体支抗松动而失败.结论 使用种植支抗牵引全牙弓后移是正畸临床的一种有效的矫治方法.

  • 延安地区健康青少年上中切牙短根畸形的患病率

    作者:何丽;杜凯延;杨晓春;王军强;赵晓军

    目的 了解延安地区健康青少年上中切牙短根畸形的患病率.方法 按照同一标准严格筛选出延安地区首次来延安大学附属医院要求牙齿矫正的健康青少年174例,观察其曲面断层片上中切牙牙根形态,测量其根冠比例,计算上中切牙短根畸形的患病率,对男性和女性样本间进行卡方检验,所有数据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延安地区健康青少年:双侧上中切牙牙根根尖粗短、圆钝,双侧根冠比例≤1∶1的患病率10.9%,性别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女性大于男性;双侧上中切牙牙根根尖粗短、圆钝,单侧根冠比例≤1∶1的患病率4.0%,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双侧上中切牙牙根根尖粗短、圆钝,根冠比例>1∶1的患病率9.2%,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延安地区上中切牙短根畸形的患病率可能存在地域性特点.

  • 传动直丝弓矫治器及技术的研发和临床初步应用

    作者:林久祥

    目的 介绍传动直丝弓矫治器及技术的研发和临床初步应用.方法 传动矫治器分为适于安氏Ⅰ、Ⅱ类牙颌畸形的标准型和适于安氏Ⅲ类牙颌畸形的Ⅲ型.每套传动矫治器包括低摩擦力、移动范围大的尖牙托槽及其他牙托槽.传动矫治技术原理:传动力及传动效应.矫治程序:不拔牙病例矫治分为二期,拔牙病例为三期.结果 矫治完成了50余例牙颌畸形,均取得了满意或良好的效果.介绍2例典型病例.结论 传动矫治器及技术是高效而便捷的新直丝弓矫治器及技术.

  • 成人Ⅲ类错(牙合)的正畸减数矫治

    作者:李九军;陈凤山

    某女,25岁10个月,主诉:前牙"兜齿"要求矫治.无不良习惯史,全身状况良好,无正畸治疗及拔牙史.一、临床检查面中部塌陷,上颌后缩,恒牙列,口腔卫生良好,磨牙近中关系,尖牙中性关系,前牙反,反覆6 mm,反覆盖3 mm, 上牙弓拥挤10 mm,下牙弓拥挤2 mm,上颌中线正,下颌中线右偏约1 mm,下颌可以后退到切对切位置,开闭口运动正常,双侧耳屏前轻度压痛,有弹响,父母无反.

  • 拔除下颌第一磨牙矫治安氏Ⅲ类错(牙合)

    作者:陈斯;许天民

    患者女, 17岁,主诉:前牙"兜齿"及后牙严重龋坏.一、临床检查面型基本对称、侧貌直面型、面下1/3略长.无开唇露齿,上下牙列中线与面中线基本一致.颞下颌关节无弹响及压痛,张口度正常.恒牙,两侧磨牙关系及尖牙关系完全近中,21反,上下牙列拥挤分别为2 mm和1 mm,36、46残根残冠,21龋坏.

中华口腔正畸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2017 01 02 03 04
2016 01 02 03 04
2015 01 02 03 04
2014 01 02 03 04
2013 01 02 03 04
2012 01 02 03 04
2011 01 02 03 04
2010 01 02 03 04
2009 01 02 03 04
2008 01 02 03 04
2007 01 02 03 04
2006 01 02 03 04
2005 01 02 03 04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z1
2000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