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中华医院感染学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Nosocomiology 중화의원감염학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主办单位: 中华预防医学会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影响因子: 1.88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82-747
  • 国内刊号: 1005-4529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82-747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1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樊秀平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毒力基因pspA在肺炎链球菌入侵血液系统中的作用研究

    作者:胡大康;张瑾;王冬国;刘池波;曲颖;罗新华;刘双春;杨锦红;李向阳

    目的:研究不同来源肺炎链球菌(SPN)刺激THP-1细胞和A549细胞前、后毒力基因 pspA表达的变化,探讨其在SPN入侵血液中的作用。方法从住院患者分离、搜集23株SPN ,与SPN标准株ATCC49619一起进行培养,并提取RNA ;T HP-1和A549细胞经培养后调至一定浓度,再分别用上述24株SPN在37℃5% CO2环境下分别刺激4 h和8 h;然后,搜集细胞悬液进行离心,沉淀物用于RNA的提取;用荧光实时定量逆转录PCR法对刺激前、后毒力基因 pspA的mRNA与16s rRNA进行同时测定,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临床SPN刺激THP-1和A549细胞后毒力基因 pspA的△Ct值均低于刺激前;临床SP株毒力基因 pspA的△Ct值与ATCC49619间,血源性和痰源性SPN相比,刺激细胞后 psaA的△Ct值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SPN刺激T HP-1和A549细胞后毒力基因 pspA的表达均有上调,临床SPN株毒力基因 pspA的表达与ATCC49619不同;毒力基因 pspA表达的异化可能是血源性SPN入侵血液的原因之一。

  • 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及耐药基因研究

    作者:陈璐;查筑红;冷应蓉;程永素;黄冰;王敏;罗光英

    目的:分析临床分离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检测耐药基因,探讨耐药基因与耐药性的关系。方法采用美国德灵Microscan WalkAway 40系统对病原菌进行鉴定及药敏试验;采用PCR扩增技术对临床分离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相关基因 TEM、CARB、OXA-10、VIM、VEB、IMP、DHA、aac(6′)-Ⅰ b、aac(6′)-Ⅱ、ant(2′)-Ⅰ、qacE△1-sul1、op rD2进行检测。结果67株铜绿假单胞菌耐药严重,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哌拉西林、替卡西林/克拉维酸的耐药率达100.0%;检出 TEM、CARB、OXA-10、aac(6′)-Ⅰ b、aac(6′)-Ⅱ、ant(2′)-Ⅰ、qacE△1-sul1、V IM、V EB基因,检出阳性率分别为98.6%、82.1%、88.1%、92.6%、92.6%、71.7%、83.6%、13.4%、1.5%,未检出 IMP、DHA基因。结论β-内酰胺酶耐药是多机制联合作用的结果,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的高检出率与铜绿假单胞菌对氨基糖苷类的耐药关系有待进一步探讨,医院分离铜绿假单胞菌对季铵类、双胍类消毒剂耐药。

  • 肿瘤患者多药耐药菌感染监测结果分析

    作者:王沐荣;李春苗;李凤龙

    目的:分析肿瘤患者多药耐药菌(MDRBs)感染监测的结果,指导预防和治疗感染的相关方案,以改善医疗质量及患者的预后。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337例发生医院感染的肿瘤患者,观察MDRBs感染发生率、病原菌、耐药性及转归,所有数据采用SPSS13.0进行分析。结果337例医院感染患者共检出M RDBs感染58例,感染率17.2%,共分离出病原菌73株,其中革兰阴性菌50株占68.5%,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细胞菌为主,革兰阳性菌23株占31.5%,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主;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细胞菌对常用抗菌药物均表现出了极强的耐药性,其对头孢唑肟耐药性均为100.0%,仅对亚胺培南较敏感,其耐药率均为0;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常用抗菌药物均表现出了极强的耐药性,仅对万古霉素较敏感,其耐药率均为0。结论肿瘤患者M RDBs感染率较高,对其预后和生存质量均造成了严重不良影响,目前亚胺培南、万古霉素对多数M RDBs感染病原菌均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在注重抗菌药物选择的同时,也应注重医院消毒措施的落实,以降低肿瘤患者M RDBs感染发生率,保证医疗质量。

  • 综合医院非伤寒沙门菌感染腹泻患者病原学分析

    作者:兰海丽;冯雪琴;严海忠;卢兰芬;吴秀娟;孙各琴;慕月晶;王娟;唐国芳;张秀明

    目的:了解综合医院腹泻患者非伤寒沙门菌感染情况,分析非伤寒沙门菌的血清分型、耐药性和分子特征。方法对2009年9月-2011年6月腹泻病患者送检的767份粪便标本进行非伤寒沙门菌检测,对分离到的菌株进行血清分型、药物敏感性试验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型。结果从767份腹泻粪便标本中分离到36株非伤寒沙门菌,阳性检出率为4.56%;以儿童为主,占65.71%;共分为10种血清型,主要以鼠伤寒沙门菌和肠炎沙门菌为主,分别占37.14%和28.57%;10个血清型非伤寒沙门菌对头孢类和环丙沙星的敏感率>84.00%,除斯坦利沙门菌和山夫登宝沙门菌外,其他血清型均对多种抗菌药物产生不同程度的耐药或交叉耐药;将13株鼠伤寒沙门菌和10株肠炎沙门菌共分离出19个PFGE分型,其中2株肠炎沙门菌PFGE同型,3株鼠伤寒沙门菌PFGE同型,存在不同耐药谱。结论综合医院引起感染性腹泻的非伤寒沙门菌主要为鼠伤寒沙门菌和肠炎沙门菌,儿童多见;非伤寒沙门菌多药耐药严重,临床在应用氟喹诺酮类治疗非肠外沙门菌属感染时,应根据药敏结果慎重选择。

  • 自发细菌性腹膜炎病原菌变化及药敏分析

    作者:诸葛建琳;陶茂根;姚芳

    目的:探讨自发细菌性腹膜炎致病菌的变化及病原菌对抗菌药物敏感性的变化,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2002年7月-2012年6月住院的肝硬化并发自发细菌性腹膜炎患者送检的腹水标本分离培养的病原菌及药物敏感测定的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分成2002-2007年及2007-2012年两个阶段,对上述结果用SPASS 10.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两个阶段共分离培养出病原菌94株,均以大肠埃希菌为主,分别为19株和34株,各占51.4%和59.6%,其次为肺炎克雷伯菌,分别为8株和11株,各占21.6%和19.3%,粪肠球菌占第3位,均分离出6株,分别占16.2%和10.5%,其他菌株有变形菌属、链球菌属、铜绿假单胞菌以及真菌;2007-2012年病原菌对哌拉西林、头孢菌素类以及喹诺酮类耐药率较2002-2007年阶段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10年来肝硬化并发自发细菌性腹膜炎的主要致病菌谱未发生明显变化,但由于产超广谱β-内酰酶(ESBLs)大肠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菌明显增加,耐药率也呈上升趋势。

  • 地塞米松增强烟曲霉孢子侵袭力的研究

    作者:李陶;李静超;亓倩;李玉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预处理A549细胞后对孢子侵袭力的影响;比较黏附和内化(细胞内)孢子之间的数量关系,为临床资料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自2013年1月-6月由医院微生物室鉴定的19株临床菌株,在不同浓度地塞米松条件下建立烟曲霉菌孢子侵袭上皮细胞的体外模型,应用Graphpad Prsm对内化组与黏附组侵袭率进行χ2分析。结果不同浓度地塞米松预处理A549细胞4 h后,各组烟曲霉孢子的侵袭力无明显差异,而预处理24h后,25mg/L地塞米松组孢子侵袭力(26.44±2.45)%高于5mg/L 组(23.56±3.16)%、1mg/L组(19.81±3.63)%和0 mg/L组(18.17±2.77)%,除0 mg/L组和1 mg/L组之间侵袭力无差异外,其余任意两组侵袭力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7.2%黏附孔子进入细胞(P<0.05)。结论烟曲霉孢子的侵袭力与地塞米松作用的时间和浓度成正相关,侵袭性曲霉病主要由黏附孢子引起。

  • 2011年住院患者临床分离肠杆菌科细菌耐药性分析

    作者:马冰;李轶;郭思;许俊红;王山梅

    目的:分析临床分离肠杆菌科细菌的耐药特点,为临床合理治疗肠杆菌科细菌感染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1年住院患者连续分离的、不重复的肠杆菌科细菌1764株,以2012年 CLSI纸片扩散法为判断标准,采用WHONET 5.5软件对分离菌进行耐药性分析。结果各种临床标本中共分离到肠杆菌科细菌1764株,常见的是大肠埃希菌1043株占59.13%、肺炎克雷伯菌396株占22.45%;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药物的敏感率高(>90.00%),但是存在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株,除大肠埃希菌对喹诺酮类的耐药性高于肺炎克雷伯菌外,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大部分药物的敏感性差异不大。结论碳青霉烯类依然是医院对肠杆菌抗菌活性好的药物。

  • 育龄期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精液病原体分布与耐药分析

    作者:刘浩;耿春惠;黄永祥;张丽燕;陈爱群

    目的:探讨育龄期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精液中细菌、解脲脲支原体(Uu)和沙眼衣原体(CT )分布与耐药性,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2011年7月-2012年12月医院就诊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185例,采集育龄期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精液进行细菌、Uu培养和体外药敏试验,及CT-DNA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对结果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85例育龄期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精液中病原体总检出率为71.4%,检出细菌中革兰阳性菌占67.0%,以无乳链球菌多,革兰阴性菌占33.0%,以大肠埃希菌多,检出4株阴道加德纳菌;无乳链球菌对克林霉素、四环素、红霉素耐药率52.9%~88.0%,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四环素、哌拉西林耐药率较高,Uu对环丙沙星耐药率为63.6%。结论细菌、Uu和CT感染是引起育龄期慢性前列腺炎的主要病原体,部分病原体来自女性生殖道菌群,细菌和Uu对常用抗菌药物已产生了一定的耐药性,应密切监控夫妇间交叉感染和药物耐药性,以提高临床治愈率。

  • 2011年呼吸内科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作者:巫艳彬;陈一强;吴聪;孔晋亮;蔡双启;卢桦崧

    目的:通过对呼吸内科住院患者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呼吸内科住院患者送检的痰标本检出病原菌分布,采用常规方法或ATB-Expression半自动微生物系统及配套进行菌株鉴定与药物敏感性测定,用WHONET5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2011年呼吸科住院患者送检标本中检出病原菌237株,以肺炎克雷伯菌检出高占27.4%,其次是大肠埃希菌占22.4%,铜绿假单胞菌占20.7%,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占17.3%,鲍氏不动杆菌占8.4%,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占3.8%;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对革兰阴性菌仍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其次比较突出的是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对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仍保持高的敏感性。结论通过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可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控制耐药菌株的播散和流行。

    关键词: 病原菌 耐药性 监测
  • 鲍氏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作者:张海云;李刚;赵梅;贾伟

    目的:调查分析鲍氏不动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以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方法收集2010-2012年医院分离出的鲍氏不动杆菌,按照K-B法做药敏试验,采用WHONET5.4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收集鲍氏不动杆菌1119株,其中外科标本为多占20.6%;鲍氏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和头孢他啶耐药率低2012年分别为46.0%和58.1%;对头孢曲松和头孢吡肟的耐药率2012年分别为62.5%和74.1%;不同临床科室分离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不同,其中以IC U分离菌株耐药率高,除对多黏菌素B的耐药率为12.6%外,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80.0%,其次为外科在49.8%~90.9%,新生儿低,除对呋喃妥因的耐药率达100.0%外,对其他抗菌药物均<65.0%;近3年鲍氏不动杆菌耐药率呈上升趋势,尤其对头孢吡肟和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耐药率升高显著。结论鲍氏不动杆菌对各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仍呈上升势头,亚胺培南对鲍氏不动杆菌仍具有较好的体外抗菌活性,不同科室鲍氏不动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存在显著差异。

  • 临床常见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作者:袁红萍;周文俊;朱奋勇;张霞军;任金华

    目的:监测医院临床常见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为指导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2011年7月-2012年6月所分离临床常见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进行分析,采用Microscan WorkAway 40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分析仪对病原菌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运用WHONET 5.4对药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临床分离病原菌1926株,革兰阴性杆菌占49.9%,革兰阳性球菌占25.7%,其中革兰阴性杆菌前5位依次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阴沟肠杆菌和鲍氏不动杆菌,革兰阳性球菌前3位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肠球菌属;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检出率分别为45.0%和44.6%,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分别为为45.9%和39.6%;革兰阴性杆菌对亚胺培南和阿米卡星较敏感,耐药率均<50.0%;革兰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非常敏感,耐药率为0。结论临床常见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和革兰阳性球菌为主,其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较高,必须加强耐药性监测,指导合理用药。

  • 大肠埃希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分析

    作者:阮细生;陈刚;何梦林

    目的:探讨大肠埃希菌(EC O )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提高临床医师治疗水平、有效抗感染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医院门诊和住院患者留取的感染性标本采用临床微生物学操作规则进行菌株鉴定,采用K-B法检测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检测数据按照CLSI的新规则判断;所有数据采用WHONET 5.5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639株大肠埃希菌中,检出率高的科室是内一科和外一科,分别占19.6%和13.0%;检出高的标本是泌尿道和呼吸道,分别占53.4%和13.3%;分离到产ESBLs大肠埃希菌385株,占大肠埃希菌总株数的60.3%;大肠埃希菌对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耐药率高,高达60.3%;敏感率高的药品是碳青霉烯类,达到100.0%。结论医院应加大对卫生部颁发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执行力,对临床医师实施合理用药的强制性管理,致力于扭转细菌耐药性无序增长的不良倾向。

  • 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生物膜形成能力的研究

    作者:王姝云;药飞;张瑞琴;赵生芳;段金菊

    目的:研究几种药物对临床分离的鲍氏不动杆菌低抑菌浓度(M IC )及其生物被膜形成能力,为临床资料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12年4月-2012年6月收集医院临床分离的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30株,用琼脂倍比稀释法定量分析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生物被膜形成能力。结果30株鲍氏不动杆菌临床分离株对头孢他啶、哌拉西林、阿米卡星的耐药株数为29株,耐药率均为96.6%,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美罗培南的耐药株数为26株,耐药率均为86.7%,对哌拉西林/舒巴坦的耐药株数为28株,耐药率为93.9%;对左氧氟沙星的耐药株数为19株,耐药率为63.6%;30株鲍氏不动杆菌临床分离株均具有生物被膜形成能力且形成试验均为强阳性。结论该30株鲍氏不动杆菌均为多药耐药菌,且均具有较强的生物膜形成能力。

  • 铜绿假单胞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分析

    作者:程海涛;危艳顺;申建维

    目的:分析铜绿假单胞菌(PAE)临床株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变化,为临床医师选择敏感药物有效进行抗感染治疗提供实验室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医院2010-2012年475株PA E在各类标本中的分布及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PAE分离培养、鉴定严格按照WHO规定的临床微生物学操作标准进行;药敏试验和结果评价采用WHO及CLSI推荐的K-B法进行;数据处理采用WHONET5.5软件分析。结果3年培养出的475株PA E高检出部位主要是:呼吸道241例占50.7%、泌尿道103例占21.7%、手术切口及创伤分泌物47例占9.9%等;3年PA E对大多数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医院耐亚胺培南PA E 3年耐药率分别为7.2%、9.6%、14.1%;耐药率高的药物是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均>66.0%;耐药率>40.0%的抗菌药物有头孢噻肟、环丙沙星、哌拉西林和庆大霉素;耐药率<15.0%的抗菌药物有阿米卡星、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结论医院临床流行的 PA E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逐年增长,动态监测PA E的耐药性变迁,强制性管理抗菌药物应用,对临床针对性治疗感染性疾病与延缓多药耐药菌的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女性生殖道人乳头状瘤病毒多重感染的基因谱研究

    作者:邢金芳;贾莉婷;张霞;李肖甫;荣守华;李静;张玉超

    目的:分析女性生殖道人乳头状瘤病毒(H PV )多重感染的基因型,提高临床对女性生殖道人乳头状瘤病毒多重感染的认识,提高防治水平。方法选择2010年7月-2013年6月妇科诊治的女性患者2482例,HPV多重感染的检测应用核酸分子快速导流杂交基因芯片分型技术。结果2482例患者中共检出716例H PV感染者,其中多重感染患者164例,感染率为6.61%;18~20岁患者H PV多重感染率高,41~50岁患者H PV多重感染率低;多重感染164例患者中,高危-高危基因型感染患者60例,检出率36.59%;高危-低危基因型感染患者7例,检出率4.27%;低危-低危基因型感染患者97例,检出率59.15%;多重感染患者中二重感染患者多,占74.39%。结论 HPV多重感染率较低,主要以二重感染为主;随着年龄的不断增加其 HPV多重感染率呈现下降趋势;HPV-DNA导流快速杂交法检测多重感染基因谱,对防治宫颈癌变有一定意义。

  • 糖尿病患者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作者:董丽华;侯照银;段敏敏

    目的:对糖尿病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进行探讨分析,为糖尿病感染患者的治疗提供较好的基础。方法随机抽取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310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集患者伤口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分离病原菌并进行鉴定,观察患者发生感染的情况,对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进行分析,观察其耐药性,采用计数方法,利用Excel软件进行分析。结果310例糖尿病患者中有80例发生感染,感染率为25.81%;80例感染患者共分离出85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占71.76%,革兰阳性菌占23.53%,真菌4株占4.71%;分布多的病原菌为铜绿假单胞菌占27.06%;金黄色葡萄球菌占17.65%,肺炎克雷伯菌占18.82%,大肠埃希菌占12.94%;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奇异变形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较低;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曲松、头孢唑林的耐药率较高;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的耐药率较高,粪肠球菌对四环素、克林霉素、红霉素、耐药率均较高。结论糖尿病患者发生感染病原菌主要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主要病原菌的耐药形式严峻,临床需要进行相关监测,为糖尿病感染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

  • 肺炎支原体感染对脑梗死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赵晶;黄晶晶

    目的:分析肺炎支原体(M P )感染与脑梗死的相关性,以便临床更好地预防控制脑梗死的发生。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2月医院就诊的脑梗死患者60例,30例患者作为传统危险因素组,对就诊不存在传统脑梗死危险因素且符合脑梗死诊断的患者30例作为无传统因素组,随机选取健康体检人员30名作为正常组;用ELISA法测定所有研究对象的抗M P-IgG、IgM抗体,并比较抗M P-IgG、IgM抗体的阳性率,数据采用SPSS 16.0进行分析。结果传统危险因素组对抗M P-IgG抗体和抗M P-IgM抗体的阳性率分别为16.7%、3.3%,无传统危险因素组对抗M P-Ig G抗体和抗M P-Ig M 抗体的阳性率分别为20.0%、1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炎支原体感染在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可能为脑梗死发生发展的独立因素,临床应该针对肺炎支原体感染进行预防及治疗。

  • 四联疗法与序贯疗法联合益生菌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研究

    作者:刘海燕;陈军贤;钟燕敏;赵秋枫;徐平珍

    目的:探讨四联疗法与序贯疗法联合益生菌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4月98例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成两组,分别采用四联疗法49例为A组和序贯疗法联合益生菌治疗49例为B组,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A组总有效率为87.8%,B组总有效率为89.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6.9%和1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序贯疗法联合益生菌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四联疗法疗效相当,均有明显的临床效果;序贯疗法联合益生菌组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

  • 血液科医院感染特点及影响因素

    作者:田国燕;章亮;封爱英

    目的:了解血液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分析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为预防或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血液科2011年1月-2012年3月的562例住院患者临床资料进行收集并系统分析,采用自行设计问卷调查医院感染患者的基本情况、医院感染部位、病原菌的分布,采用SPSS17.0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与处理。结果血液科562例住院患者发生感染52例,千日感染率5.9‰;感染部位主要为呼吸道,占53.7%;检出病原菌中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43.2%,其次为革兰阳性菌占37.9%,真菌占18.9%。结论恶性血液病患者易发生医院感染,在加强室内空气、设备消毒基础上,慎重选择预防性抗菌药物,减少侵入性操作,缩短住院时间,对于降低血液科病房感染有重要临床意义。

  • 神经内科医院感染发生率及危险因素logisitic回归分析

    作者:常振东;刘宏雅;赵英明

    目的:探讨神经内科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及相关危险因素,以期为神经内科医院感染的预防控制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3年8月673例住院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医院感染率及引起感染的危险因素,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673例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共47例,感染率为6.98%;常见感染部位依次为呼吸道、泌尿道、皮肤软组织、胃肠道分别占42.55%、23.40%、14.89%、10.64%;年龄≥65岁、春秋冬季、合并≥2种基础疾病、意识昏迷、有吸烟史、机械通气、留置导尿、气管切开、预防使用抗菌药物、住院时间≥15 d、脑梗死及脑出血患者医院感染率分别为9.54%、7.98%、8.28%、12.62%、9.91%、8.96%、10.49%、8.45%、8.23%、8.52%、8.16%、8.76%,明显高于无以上情况患者医院感染率( P<0.05)。结论神经内科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高,以呼吸道及泌尿道感染常见,引起医院感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较多,在对患者诊治时要针对性对可能引起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干预以降低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

  • 尿毒症持续血液透析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分析

    作者:单亦升;黄秀芹;雷鸣;马璐璐;刘毅

    目的:探讨尿毒症持续血液透析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诊治,以提高临床治愈率。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4月89例尿毒症持续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中31例医院感染患者送检标本中检出的病原菌分布、危险因素和治疗等方面进行分析,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89例尿毒症持续血液透析患者中31例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34.83%,医院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占64.52%,病原菌以肺炎克雷伯菌为主占29.55%,铜绿假单胞菌占20.46%;其中年龄≥60岁、患有糖尿病肾病、住院时间≥60 d、体质量指数≥24 kg/m2、低白蛋白(<30 g/L )是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尿毒症持续血液透析医院感染和疾病本身密切相关,规范操作,加强抗菌药物应用可降低感染的发生。

  •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糖皮质激素治疗期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赵敏蕾;金炀缙;刘伟红;陈玉;陈延杰;张隽瑜;李琳洁

    目的:探讨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的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感染危险因素,以期为临床该类患者减少感染提供科学有效的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2012年41例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的ITP患者临床资料,采用SPSS17.0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找出导致接受糖皮质激素激素治疗的ITP患者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年龄>60岁、女性、有侵入性操作、住院>6周、合并糖尿病及缺铁性贫血患者感染率分别为11.61%、7.36%、12.78%、19.05%、20.63%及14.71%,均高于≤60岁、男性、无侵入性操作、住院≤6周、无糖尿病及无贫血患者的4.60%、3.64%、3.33%、2.86%、4.26%及4.75%;使用抗菌药物患者感染率1.83%,低于未使用抗菌药物患者的7.37%;激素用量过大、不及时减量的患者感染率均较高;以上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女性、合并糖尿病、激素治疗未及时减量的ITP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风险较大,临床应给与重视,而使用抗菌药物治疗可以降低ITP感染发生。

  • 感染性心内膜炎赘生物及常见并发症的超声诊断分析

    作者:郑浙悦;朱海宏;周余旺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感染性心内膜炎赘生物及常见并发症的准确性,提高临床超声诊断的准确率。方法搜集医院2009年8月-2012年2月收治的感染性心内膜炎经超声诊断及手术治疗4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超声诊断与手术结果,并进行对比分析,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结果42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超声诊断赘生物40例、怀疑赘生物1例;经手术发现赘生物42例;超声诊断瓣膜病变30例,手术发现32例;超声诊断假性动脉瘤2例,手术发现3例;超声检查赘生物、瓣膜病变及假性动脉瘤检出例数比手术检出例数低,但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赘生物大小超生诊断为(18.1±1.5)mm,手术结果为(20.6±0.5)mm,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诊断对感染性心内膜炎赘生物及常见并发症具有一定的诊断作用,为临床对该病的诊断提供依据。

  • 老年感染性腹泻加味当归芍药汤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滕红君;张少玥;张鹏;赵树华

    目的:分析加味当归芍药汤治疗老年感染性腹泻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医院2010年1月-2012年11月收治的72例已确诊为感染性腹泻的老年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7例口服甲磺酸左氧氟沙星,连续3 d;治疗组35例口服加味当归芍药汤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采用SPSS19.0对各数据进行统计处理。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1.43%和89.19%,两组治疗结果比较,治疗组显效27例、有效8例,对照组显效21例、有效8例、无效8例,两组的病原菌转阴率分别为88.57%和83.7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期内均无相关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结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均比较安全,使用加味当归芍药汤治疗老年感染性腹泻具有更好的疗效、安全无不良反应,适合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尿路感染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黄崇林;金标;潘宇平

    目的:了解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尿路感染(UTI)的临床特点,并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为临床资料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2012年4月1075例老年 T2DM 患者临床资料,合并U T I患者为病例组(132例),非U T I患者为对照组(943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特征、病原学特点,并对相关危险因素作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075例老年T2DM患者发生UTI 132例,发生率为12.3%,与对照组比较,病例组年龄、糖尿病病程、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肌酐及尿路结石比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症状性U T I患者有48例,占36.3%;尿培养共检出病原菌152株,其中革兰阴性菌95株62.5%,革兰阳性菌49株32.2%,真菌8株5.3%;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病程(OR=4.209)、血糖水平(OR=2.254)及合并泌尿系结石(OR=1.741)是T2DM患者发生UTI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老年 T2DM 患者 UTI发生率较高,部分患者无典型症状,革兰阴性菌是常见的病原菌,血糖高、糖尿病病程长和泌尿系结石是 T2DM 患者发生UTI的独立危险因素。

  • 2型糖尿病患者肺结核的临床特点分析

    作者:米佳丽;尹怀文;张兴

    目的:评价2型糖尿病对肺结核临床特点的影响,以降低感染率,提高临床用药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0月-2012年10月住院的79例2型糖尿病合并结核感染患者为糖尿病组和同期住院未合并糖尿病的肺结核432例患者为非糖尿病组,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临床资料以及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的情况,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χ2检验。结果发生医院感染率糖尿病患者为9.1%、非糖尿病患者为6.0%;糖尿病组的中性粒细胞(0.5×109/L )和C-反应蛋白(17.8 mg/L )均高于非糖尿病结核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糖尿病对结核患者的部分临床特点有一定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持续质量改进对ICU多药耐药菌感染的控制效果

    作者:郭爱香;杨会香;王素凤;冯爱兰

    目的:应用持续质量改进(CQI)管理原则,完善医院感染各项防控措施,实施全程监督,降低ICU多药耐药菌(MDROs)感染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6月入住ICU且>48 h的患者178例作为CQI前组、2012年7-12月入住ICU的212例患者作为CQI后组MDROs感染资料,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对MDRO感染的发生率、种类分布以及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的变化数据进行分析,组间比较用χ2检验。结果通过加强MDROs各项管理控制措施落实及全程监督,MDROs感染率由改进前的17.98%降低至8.49%,检出病原菌以鲍氏不动杆菌为主,占50.00%;送检率由C Q I前的76.40%上升至C Q I后的93.40%;C Q I后综合评价指标为10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QI措施能够有效地预防和控制ICU患者MDROs感染率的发生。

  • 呼吸内科住院患者口腔感染调查及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谢云;诸兰艳;范杜

    目的:了解呼吸内科住院患者口腔感染的感染率、病原菌分布及其相关危险因素,为防治呼吸内科住院患者口腔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医院呼吸内科2010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2908例住院患者临床资料,对口腔感染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并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行 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所有数据采用SPSS 1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呼吸内科住院患者口腔感染55例,感染率为1.9%;其中以口腔假丝酵母菌属感染多见,占72.73%,检出病原菌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占84.21%;单因素及 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恶性肿瘤和吸入激素是口腔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呼吸内科住院患者口腔感染感染率较高,以口腔黏膜假丝酵母菌感染为常见,医护人员应根据其特点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预防控制。

  • 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董红筠;高斌;王敬;李萍;宓余强;李胜男;杨二娜;孔丽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为预防和控制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发生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10年1月-2012年10月867例住院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临床资料,采用SPSS 13.5统计软件,对医院感染率的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调查867例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253例,感染率为29.18%;感染部位主要为腹腔和呼吸道,分别占28.85%和29.25%;共检出病原菌103株,阳性率为40.71%,检出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71.84%,检出的主要病原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率普遍较低;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发生医院感染与 HBV-DNA病毒载量、出血多少、三腔两囊管的使用、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Child-pugh评分、腹水、血清白蛋白等因素相关。结论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应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治疗,积极抗病毒治疗,加强保肝、利尿、支持治疗,采取套扎止血等可以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

  • 感染性心内膜炎赘生物超声心动图诊断的临床研究

    作者:黄楠;徐永通;李建华;张红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诊断感染性心内膜炎赘生物的临床价值,以期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选取2005年1月-2013年4月46例感染性心内膜炎赘生物患者为研究对象,均采用超声心动图检查,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手术后对病理产物进行病理诊断,比较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诊断结果和手术病理诊断结果的符合度情况,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超声心动图与手术诊断进行比较,总符合率为95.65%,其中1例主动脉瓣+三尖瓣瓣根处有赘生物,超声心动图诊断为右心室结节,另外1例瓣膜脱垂,超声心动图诊断为右冠瓣穿孔。结论超声心动图对感染性心内膜炎赘生物诊断准确率高,作为一种无创的诊断方法,对临床感染性心内膜炎赘生物高危人群具有较高的筛选价值,早确诊、早治疗,提高该类患者的治疗预后具有较高的价值和临床意义。

  • 2012年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分析

    作者:赵丽华;陈春燕;陈翠芳;邹义春

    目的:了解医院感染现患率,为制定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现况调查方法,由医院感染兼职临床医师协助,对2012年8月9日在院1057例患者进行医院感染的调查,由医院感染专职人员负责资料的录入、整理、统计分析,所有数据采用SPSS 18.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应查1069例,实查病例1057例,实查率98.87%,医院感染现患率为2.37%,例次感染率为2.46%;医院感染高发科室主要在血液内科、新生儿科、神经外科、呼吸内科等科室,感染率分别为20.00%、12.00%、12.00%、12.00%,医院感染的主要部位是下呼吸道,占57.69%;调查当日抗菌药物使用率为54.78%,抗菌药物使用多的为头孢菌素类,全院的抗菌药物使用微生物送检率为31.26%;医院感染病原菌送检率80.00%,检出阳性率55.00%;全院治疗用药占51.47%,预防用药占40.24%,治疗+预防用药8.29%;单用抗菌药物占60.96%,二联用药占38.34%,三联用药占0.69%。结论预防医院获得性肺炎、进一步促进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提高病原菌送检率是以后工作的重点和方向。

  • 老年患者梅毒感染分析

    作者:李彦;李振鲁;杨雪源

    目的:研究探讨老年梅毒感染分布以及影响因素,为临床预防和控制提供相关建议。方法选取2009年4月-2012年10月医院住院部收治的老年梅毒抗体阳性患者共85例,梅毒抗体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进行检测,同时对阳性患者所患疾病类型、诊疗历史以及所占比例、既往职业等进行详细统计分析,数据采用SPSS 1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通过ELISA方法检出梅毒抗体阳性为81例,使用TRUST 进行复检,检出阳性68例,在综合判断以及 TPPA 确证总阳性患者为75例;所有经 TPPA 确证试验阳性患者 ELISA 法OD值为(1.825±0.714)。结论梅毒血清学检查是诊断梅毒的重要依据,对此类病患的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但同时还需要了解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表现,对患者病史、生活史和接触史等进行统计,以此来综合分析判断,提高诊断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 目标性干预在控制老年患者医院下呼吸道感染中的效果分析

    作者:尚秀娟;程爱斌;林雅彬;穆树敏;邢文贤;李冬霞

    目的:研究目标性干预对控制老年患者医院下呼吸道感染的作用,达到有效降低下呼吸道感染率的目的。方法以2010年1月-2012年1月住院的1296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干预前576例、干预后720例,干预前患者年龄60~91岁,干预后患者年龄60~93岁;采用前瞻性目标监测及回顾性调查两种方法,调查干预前后老年住院患者下呼吸道感染发生率。结果干预前调查576例,发生下呼吸道感染108例,感染率18.76%;干预后调查720例,发生下呼吸道感染68例,感染率9.44%;开展目标性干预后,老年患者医院下呼吸道感染率由18.76%下降至9.44%;气管切开/机械通气的患者由2.78%下降至2.08%;患有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及呼吸道疾病的老年患者为易感人群。结论开展目标性干预对控制老年患者医院下呼吸道感染率效果显著,说明采取干预措施可有效降低下呼吸道感染发病率。

  • ICU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分析与预防措施

    作者:许新玲;梁彦平;杨萍;马文聪;侯超

    目的:通过对IC U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了解IC U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病率、危险因素及病原菌分布特征,为制定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目标性监测方法对2012年1-12月入住IC U的患者进行导管相关性感染的监测,包括使用呼吸机、中心静脉插管和泌尿道插管的使用率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心静脉插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及泌尿道插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感染率进行监测;对存在的问题采取综合控制措施并进行持续质量改进,按卫生部2001年颁发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进行诊断。结果目标性监测928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112例,感染率12.07%,日感染率为10.64‰,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日感染率为14.28‰,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日感染率为1.56‰,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日感染率为1.13‰;医院感染部位以肺部感染为主,医院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居前3位的病原菌依次为肺炎克雷伯菌、鲍氏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结论采用目标性监测方法,便于及时掌握IC U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的动态变化,为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预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 综合干预措施对降低ICU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研究

    作者:周可幸;张思泉;张晓洁;赵曦

    目的:探讨综合干预措施对降低ICU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发生率的作用,以期采取有效地干预措施,降低CRBSI的发生率。方法选择2012年7月-2013年6月ICU患者142例,将2012年7-12月的68例干预前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13年1-6月74例采取综合干预措施的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干预前后IC U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的变化,数据采用SPSS 19.0进行分析。结果对照组68例患者,置管日为1096 d ,日感染率为9.1‰;观察组74例患者,置管日为1145d,日感染率为3.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干预措施能够显著降低IC U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发生率,确保患者血管通路使用的安全性,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 脑卒中患者免疫功能与医院感染的调查分析

    作者:程明霞;蒋坤;蔡静;李海燕

    目的:对医院感染的脑卒中患者进行总结性分析,探讨感染患者的预后及感染患者免疫功能的变化,以期为临床预防脑卒中后感染的发生提供有效参考依据,提高脑卒中患者的生命质量。方法对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脑卒中636例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其中发生医院感染的55例患者作为感染组,其余581例无医院感染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预后及患者免疫功能,采用SPSS17.0进行分析。结果入院时感染组患者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BI)明显低于对照组;经治疗3周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mRS评分均有降低,BI升高,其中mRS评分和BI改善值大于对照组;入院时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感染组30.91%、对照组3.27%,感染组高于对照组;入院3周后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感染组56.36%、对照组4.65%,感染组仍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自身免疫功能抑制增加了脑卒中后感染的发生,不利于患者的恢复,针对此类患者临床需要积极预防感染的发生,适当增强患者自身免疫功能。

  • 老年急性脑卒中患者肺部感染的临床特点分析

    作者:陈岚;张永成;危宏晖;欧阳至吉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脑卒中细菌性肺炎感染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检测的临床分析及与内毒素、炎症程度的变化,为临床资料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0年3月-2013年6月在医院接受诊治的老年急性脑卒中细菌性肺炎感染患者86例,分为革兰阴性菌感染组50例,革兰阳性菌感染组36例;分别检测PCT、内毒素、白细胞介素8(IL-8)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并分析PCT与各水平之间的相关性,运用SPSS19.0软件进行分析所得数据。结果革兰阴性菌感染重症肺炎组TNF-α、IL-8、PCT水平显著高于非重症肺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内毒素重症肺炎组与非重症肺炎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革兰阳性菌感染重症感染组TNF-α、IL-8、PCT水平显著高于非重症肺炎组;革兰阴性菌与革兰阳性菌感染重症肺炎组TNF-α、IL-8、PCT水平均显著高于各非重症肺炎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重症革兰阴性菌与革兰阳性菌检测血清PCT水平,对鉴别诊断急性脑卒中细菌性肺炎感染及病情评估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 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锁骨下静脉置管感染的临床分析

    作者:马民;李凤;杨昆;吴玉成;赵俊泉

    目的:探讨急诊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锁骨下静脉置管感染的危险因素和病原菌分布,并总结预防治疗对策,以期提高临床预防与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3年1月106例急诊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对其中出现锁骨下静脉置管感染危险因素和病原菌进行分析,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06例急诊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锁骨下静脉置管发生感染13例,感染率12.26%,其危险因素有静脉置管时间长、低蛋白血症、联合使用抗菌药物时间长、病情严重等( P<0.05);共分离出病原菌27株,革兰阴性菌23株占85.19%,主要为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较低的抗菌药物有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头孢吡肟。结论积极改善治疗和临床护理,缩短置管时间,及时早期治疗是可以预防急诊创伤失血性休克锁骨下静脉置管感染。

  • 脑卒中急性期患者肺部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闫海清;赵建华;李晶;李燕;李彤

    目的:分析脑卒中急性期患者发生肺部感染危险因素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为控制及降低脑卒中急性期患者肺部感染、制定相应的预防方案提供参考。方法2009年1月-2013年9月对收治的330例脑卒中急性期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肺部感染发生率及相关危险因素、预后,数据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30例患者住院期间发生肺部感染者36例,肺部感染率10.91%;年龄≥65岁、有意识障碍、有吞咽困难、脑出血、合并糖尿病、低蛋白血症、有侵入性操作、卧床时间≥1周时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分别为14.14%、23.40%、21.49%、13.86%、31.25%、32.00%、15.58%、16.39%,年龄<65岁、无意识障碍、无吞咽困难、脑梗死、未合并糖尿病、未合并低蛋白血症、无侵入性操作、卧床时间<1周时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分别为6.06%、5.93%、4.78%、6.25%、8.73%、9.18%、6.82%、4.0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脑卒中急性期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较高,引起肺部感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很多,发生肺部感染会影响到患者的预后。

  • 老年急性肺栓塞患者肺部感染的临床特点与预后分析

    作者:张凤革;张晓静;郑文旭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肺栓塞患者临床特点,以及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10年9月-2012年9月确诊为急性肺栓塞合并肺部感染的老年患者45例,诊断符合肺栓塞患者诊断标准,确诊主要通过肺动脉CT ;同时伴有其他疾病,包括高血压、糖尿病、慢性支气管炎、肺心病、肺气肿、肥厚性心肌病及肾功能不全等,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急性肺栓塞病史<1年有22例患者,占48.89%,有2例合并其他疾病患者,占14.29;肺部感染治愈9例治愈率为20.00%;好转24例好转率为53.33%;死亡12例病死率为26.67%。结论急性肺栓塞合并肺部感染在老年人群中发病率较高,慢性基础疾病及制动为常见的危险因素,做到早期诊断与治疗是降低老年急性肺栓塞病死率及改善预后的关键。

  • 同轴双管持续性冲洗引流治疗腰椎间盘术后椎间隙感染的临床研究

    作者:李永刚;苗有泉;王喜民

    目的:探讨用同轴双管持续性冲洗引流方法治疗腰椎间盘术后椎间隙感染的临床疗效,以提高治愈率。方法2009年10月-2012年10月医院收治的25例腰椎间盘术后椎间隙感染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其中治疗组13例采用同轴双管持续性冲洗引流术,对照组12例采用非手术治疗,使用石膏腰围固定,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病原菌种类、实验室常规检查结果变化,数据采用SPSS 12.0软件处理。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感染的病原菌主要有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表皮葡萄球菌、阴沟肠杆菌,两组患者在感染病原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与术前比较,血沉增快、C-反应蛋白升高、体温升高、白细胞计数和分类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有8例显效,4例好转,而对照组有5例显效,3例好转,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31%,与对照组66.67%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同轴双管持续性冲洗引流可有效清除病灶,缓解减压腰椎间盘压力,提高腰椎间盘术后患者间隙感染的治疗效果。

  • 关节镜下持续冲洗治疗膝关节感染的临床研究

    作者:谢学升;刘长鹏;董长军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持续冲洗治疗膝关节感染的临床效果,以期提高临床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2013年2月56例膝关节炎感染患者,分为两组,各28例,对照组予以传统的关节切开引流术,对关节进行反复穿刺,置管冲洗,运用全身性抗菌药物治疗;观察组则通过关节镜行关节清理术,持续冲洗引流术,同时使用抗菌药物和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效果;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在治疗1周和2周后在关节肿胀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疼痛、功能受限、关节活动度、X线表现等在治疗后均有改善,但观察组较对照组更明显( P<0.05);临床效果对照组优良率50.00%、总有效率82.14%,观察组优良率75.00%、总有效率92.8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早期关节镜下清理术加持续冲洗术在感染致化脓性关节炎中创口小、方法简单、恢复满意,能迅速控制患者病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影响髋臼双柱骨折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糜丽梅;陈玲;吴姗;张毓洁;涂成华

    目的:调查分析导致髋臼双柱骨折术中合并感染的危险因素,并对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2012年3月行移位髋臼双柱骨折术的患者60例,根据术后是否发生感染将研究对象分为感染组16例和未感染组44例,调查与感染相关的危险因素,对两组进行单因素分析筛选,然后进行 logistic回归分析,数据采用SPSS 13.0进行分析。结果干预护理后有16例发生术后感染,感染率为26.7%,经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自身因素及手术因素等是造成髋臼双柱骨折术后感染的主要相关危险因素。结论导致髋臼双柱骨折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患者自身因素及手术因素,针对危险因素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感染率。

  • 单肺通气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及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田珺;李岩;孟瑞霞;李宁

    目的:探讨单肺通气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及引起患者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控制及降低单肺通气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而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2013年9月310例行单肺通气的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及相关危险因素,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术后肺部感染104例感染率为33.55%;患者性别、合并糖尿病、吸烟史、术前血红蛋白、单肺通气插管次数、通气时间、术前住院时间、术后气管导管留置时间、术后镇痛是引起患者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单肺通气术后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较高,导致患者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多,应针对以上危险因素进行干预以降低单肺通气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

  • 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患者创口感染的病原学分析

    作者:涂迎春;林平;马安军

    目的:分析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患者创口感染的病原学及耐药性,为创口感染的临床防治及抗菌药物使用提供理论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3年1月医院收治的969例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患者临床资料,观察其创口感染情况,分析感染率、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数据采用SPSS13.0进行分析。结果969例患者共出现124例创口感染,感染率12.8%,共分离出136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阳性菌76株占55.9%,革兰阴性菌60株,占44.1%;主要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耐药性较低,主要革兰阴性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性较低。结论在今后的治疗中,应做好创口感染的预防工作,规范抗菌药物的应用,以降低患者感染发生率,并使出现感染的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骨感染性炎症与骨肿瘤的影像学比较

    作者:陆映宏;胡明朗;朱峰

    目的:探讨分析四肢长骨感染性炎症和骨肿瘤的影像学改变,以实现四肢长骨感染性炎症和骨肿瘤的鉴别诊断,为临床资料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调查2006年1月-2013年2月住院156例患者,分为四肢长骨感染82例和骨肿瘤组74例患者;骨质异常的X线、C T 和M RI征象以回顾性分析进行界定、观察、记录和统计学比较,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骨感染组死骨形成、髓腔内脓肿发生率均为100.00%,骨肿瘤组死骨形成、髓腔内脓肿发生率均为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X线平片、CT、MRI、DSA等多种影像学检查手段,充分了解、运用各征象的意义,可以对四肢长骨感染性炎症和骨肿瘤进行正确的鉴别诊断,避免误诊。

  • 老年患者开颅手术后神经系统感染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郭孝龙;周江朝;程小兵

    目的:研究并分析老年患者行开颅手术后神经系统感染的因素,以降低感染率。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8月-2012年8月行开颅手术老年患者256例,将发生术后神经系统感染的患者为观察组32例,未感染患者为对照组224例,对两组患者通过问卷方式进行调查,内容包括临床资料、手术持续时间、病因诊断结果、H2受体阻滞剂使用情况以及行手术者资料等,采用SPSS 20.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患者手术持续时间>3 h观察组81.25%、对照组占29.02%;药物使用不当亦增加感染率,使用H2受体阻滞剂的患者观察组占65.63%、对照组占20.09%,主要疾病有高血压脑出血、脑挫伤和颅内肿瘤等,手术持续时间、行手术人员职称、H2受体阻滞剂使用是发生术后神经系统感染危险因素。结论对老年患者行开颅手术导致神经系统感染的原因主要为手术时间过长、手术者技术不熟练和药物使用不当等;临床医护人员应从上述原因入手,降低神经系统感染率进而改善手术效果。

  • 腹部术后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对策

    作者:李继承;胡孝渠;邵志平;胡玉昌;肖轶蓉;周逸

    目的:探讨腹部术后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总结预防对策,为预防腹部手术感染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将2012年9月-2013年9月的78例腹部术后肺部感染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未发生腹部术后感染的7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使用SPSS 17.0软件对统计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找出腹部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观察组患者肥胖37例占47.44%,气管插管全身麻醉41例占52.46%,留置引流管50例占64.10%,存在呼吸道疾病40例占51.28%,存在吸烟史49例占52.82%;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部术后容易引起肺部感染,高龄、肥胖、全身麻醉、手术时间长、留置引流管、吸烟、慢性呼吸道疾病等为腹部术后肺部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医务人员应了解腹部术后肺部感染危险因素的基础上,采用有效合理的护理对策进行预防,降低感染率。

  • 骨折患者钢板取出术后切口感染的预防

    作者:宗贝;陈连心;邓健

    目的:探讨骨折患者进行钢板取出术之后切口感染实施预防措施的作用以及应用价值,为临床资料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0年7月-2013年2月在医院进行钢板取出术的骨折患者共计90例,并将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及护理干预组,每组各45例,采用 SPSS 1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骨折患者中股骨骨折患者感染率高为32.22%,胫腓骨患者感染率为20.00%;患者在手术约1~2周内容易发生感染,而且出现感染的概率随时间的变长而升高;患者对护理干预的满意度高达97.78%,与常规护理组的满意度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护理干预组出现感染1例,进行常规护理的患者出现感染共17例,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进行钢板取出术的骨折患者护理时,进行适当的干预有助于降低患者切口处发生感染的概率。

  • 眼部手术患者感染眼内炎的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谢祝斌;谢巧庆;梁轩炜

    目的:探讨眼部手术患者感染眼内炎的相关因素,为预防感染眼内炎及其护理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医院2011-2012年实施眼内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发生感染性眼内炎的相关因素。结果共有8例发生感染性眼内炎,感染率为0.03%,5例临床细菌学检验呈阳性,阳性率为62.50%,共分离鉴定9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阳性菌6株、革兰阴性菌2株、真菌1株;眼部手术患者感染性眼内炎与患者自身因素、手术室环境、医疗器械、病房环境及术前准备等多种因素相关。结论密切关注感染相关因素,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采取适宜的护理,可有效降低眼科手术患者并发感染性眼内炎的发生率,促进患者早日恢复视力。

  • 胆石症合并胆道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与临床特征的关系

    作者:兰飞;胡闪明;雷晓明

    目的:了解胆石症合并胆道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与临床特征的关系,以期能为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2年1月-12月医院胆石症合并胆道感染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术中取得胆汁进行病原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检查,并分析与临床特征间的关系,数据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20例患者取得的胆汁标本中病原菌培养阳性者97例,培养阳性率80.83%,共培养出病原菌112株,其中革兰阴性菌93株,占83.04%;革兰阴性菌及革兰阳性菌均对临床常用的抗菌药物存在一定的耐药性;患者年龄≥60岁、有食用生鱼史、胆道手术史、肝病史时胆汁病原菌培养阳性分别占50.52%、59.79%、70.10%、67.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石症合并胆道感染时胆汁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主要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及肠球菌属,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均有一定耐药性,胆道感染与食用鱼生史、胆道手术史及肝炎病史存在一定关系。

  • 鼻内镜手术切口感染的干预研究

    作者:钟佳芳;尹海滨;陈如寿;谭红梅

    目的:分析鼻息肉鼻窦炎鼻内镜手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探讨有效的干预预防对策,为临床资料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医院2005-2012年收治的鼻息肉鼻窦炎患者行鼻内镜手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28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对患者自身因素、手术情况、住院时间的分析比较,寻找影响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全部2963例经过鼻内镜手术治疗鼻息肉、鼻窦炎的患者共发生切口感染28例,感染率为0.94%;患者年龄、吸烟、饮酒史、糖尿病史、手术时间、切口类型、麻醉方式、围术期的护理、抗菌药物的使用和住院时间等是发生术后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结论规劝患者戒烟、控制血糖水平,加强手术熟练度缩短手术时间、做好围术期的护理以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等可以有效地降低切口感染的发生,综合性护理和防治措施是控制切口感染的有效手段。

  • 胃癌患者术后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肖宁;韩毅;吴欣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术后感染的病原菌特点及其危险因素,为临床感染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3年3月行外科手术治疗的胃癌患者418例相关临床资料,根据感染与否,分为感染组62例和非感染组356例,分析感染的病原菌分布特征,并对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共有62例患者术后发生感染,感染率为14.83%,其中呼吸系统感染42例、消化系统感染14例、泌尿系统感染4例和切口感染2例;共分离鉴定95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阳性菌38株占40.00%、革兰阴性菌47株占49.47%、真菌10株占10.53%;感染组患者性别、手术时间、高血压和心脏病与非感染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感染组患者的年龄、营养状况差、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糖尿病、全胃切除和术中失血量等与非感染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保证胃癌患者营养供应、积极治疗糖尿病、制定适宜的手术方案、加强手术技能学习,减少术中出血量,可有效降低胃癌患者术后感染的发生率。

  • 手术室空气细菌动态变化与切口感染的相关研究

    作者:郭艳;李国荣;李晓勇;李德馨

    目的:了解手术室空气中细菌密度的变化与患者创口感染情况,以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调查2012年10月-2013年10月住院50例手术患者,通过自然沉降法对普外科手术室手术开始30、60 min和120 min空气中的细菌密度进行监测,监测得到的数据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所有不同持续时间的手术,在手术开始前空气中细菌的密度在0~22 CFU/m3;空气中细菌的密度随着手术进行时间的增加而增高,直到手术结束后;空气细菌密度在手术持续1 h以内为213~798 CFU/m3、1~2 h为552~1382 CFU/m3、2~3 h为588~2108 CFU/m3、>3 h的为734~2212 CFU/m3;手术过程中,空气中细菌含量随着医务人员人数增多而增多,手术结束后的密度<4人时为212~441 CFU/m3、5~8人时为335~951 CFU/m3、9~12人时为654~1423 CFU/m3、>13人为858~2212 CFU/m3;细菌密度还随着开门次数的增加而增加,开门次数<6次为215~329 CFU/m3、7~12次时为512~819 CFU/m3、13~18次时为649~1970 CFU/m3、>19次时为896~2212 CFU/m3。结论减少手术时间、手术室人数和开门次数可以有效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 妇科患者术后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药敏分析

    作者:陈惠梅;蒙丽萍;张桂彩;池琳琳;吴忠旺

    目的:分析妇科术后呼吸道感染病原菌耐药性及干预对策,为感染的临床防治及抗菌药物使用提供临床指导。方法分析2009年3月-2012年3月收治的1352例妇科手术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呼吸道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及药敏检测结果,探讨干预对策,将确诊呼吸道感染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常规干预组及加强干预组,数据采用SPSS 13.0进行分析。结果1352例患者共出现94例医院感染,感染率6.95%;共检出病原菌123株,其中革兰阴性菌96株占78.05%,革兰阳性菌18株占14.63%,真菌9株占7.32%;鲍氏不动杆菌对左氧氟沙星耐药性较低,耐药率为19.05%。结论妇科术后呼吸道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对左氧氟沙星耐药性较低,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及第三代头孢菌素耐药性较高,加强干预措施可有效改善患者感染率,促进患者的康复。

  •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真菌感染的临床分析

    作者:付健;孔祥云;樊军

    目的:探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真菌感染的相关因素及其临床诊治方法,为临床资料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随机选取2011-2013年收治的124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并发真菌感染的患者,行耳内分泌物的脓液培养,将感染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2例,对照组采用水杨酸乙醇耳浴治疗,观察组采用聚维酮碘进行耳浴,分析真菌感染的类型,使用单因素及回归分析的方法归纳感染相关因素,及比较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真菌感染类型有丝状菌占79.0%、白色假丝酵母菌占27.5%、近平滑假丝酵母菌占27.5%、热带假丝酵母菌占4.8%、毛霉菌属占50.0%、平滑假丝酵母菌占6.4%及克柔假丝酵母菌占4.8%,logistic回归分析其相关因素为既往中耳炎史、常滴用抗菌药物史和污水入耳史,观察组治疗有效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其总有效率为95.2%,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合并真菌感染有丝状菌、白色假丝酵母菌、近平滑假丝酵母菌、热带假丝酵母菌、毛霉菌属、平滑假丝酵母菌及克柔假丝酵母菌等,其中以丝状菌及毛霉菌属居多,感染多与耳部病史或使用抗菌药有关,使用聚维酮碘治疗该疾病临床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乳腺癌患者手术化疗后感染临床分析

    作者:牛文强;苏莉;黄诚刚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术后化疗后感染状况,并进行临床分析,为临床预防医院感染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2009年1月-2013年1月医院收治的96例乳腺癌手术化疗后发生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留取咽拭子、口腔溃烂组织、尿液、粪便、皮肤渗出液、血液等标本,采用常规的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对其进行临床分析,找出引发术后化疗后感染的发病部位、病原菌及危险因素。结果96例乳腺癌术后化疗感染患者中院内感染占42.71%,院外感染占57.29%;感染共121例次,感染类型以呼吸道感染为主,47例次占38.84%,其次为消化道感染36例次占29.75%;96例乳腺癌手术化疗后感染患者中检出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45.45%,分别为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分别占17.36%、15.70、12.40%。结论乳腺癌患者手术化疗后机体免疫力急剧下降,是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医护人员应积极采取针对性措施,以避免或降低乳腺癌患者术后感染的发生。

  • 脉冲冲洗在预防跟骨骨折切口感染的应用效果研究

    作者:冯彩虹;杨赛;刘伟

    目的:探讨脉冲冲洗预防跟骨骨折切口感染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2011年3-10月收治的80例99足跟骨骨折患者和2012年1-10月收治的80例88足跟骨骨折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分别实施传统的伤口冲洗和脉冲冲洗,比较两组患者的一期伤口愈合率、术后感染率;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对照组一期愈合率89.9%、感染率10.1%,试验组一期愈合率98.9%、感染率1.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脉冲冲洗可以显著降低跟骨骨折切口感染发生率,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

  • 神经外科老年患者术后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监测

    作者:雷琳;刘旭;范红;郑涛;匡涛

    目的:研究分析神经外科老年患者术后医院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并监测其耐药性,提高临床对神经外科老年手术患者的治疗水平。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月入院治疗的神经外科术后医院感染的老年患者180例,采集感染者的脓液、尿液、切口分泌物、痰液等进行细菌培养、革兰染色等鉴定菌种,采用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对病原菌进行耐药性检测,数据采用SPSS 16.0进行分析。结果180例患者共分离出263株病原菌,检出多的是铜绿假单胞菌62株占23.57%,其次为肺炎克雷伯菌40株占15.21%、大肠埃希菌37株占14.07%、酵母样真菌29株占11.03%;革兰阴性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亚胺培南、左氧氟沙星耐药率较低,分别为12.90%、19.35%、12.90%、38.71%,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呋喃妥因耐药率较低,分别为0、5.00%。结论医院感染部位多集中在呼吸道、消化道部位,病原菌以铜绿假单胞菌、洋葱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等,并且常见抗菌药物的耐药现象较为严重,临床上应及时调整用药方针并采取相应预防措施。

  • 手术室麻醉与下呼吸道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陈斌;王明仓;王惠琴;项海飞;王红珠

    目的:分析手术室麻醉与患者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相关因素,为临床防治提供理论基础。方法调查分析2011年7月-2013年12月1104例于医院手术室麻醉外科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下呼吸道感染情况,及其与手术室麻醉的相关因素,数据采用统计软件SPSS 16.0进行分析。结果共有98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为8.88%,其中下呼吸道感染48例,占48.98%;使用液体消毒剂消毒和循环使用麻醉机在下呼吸道发生感染高,分别为6.75%、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下呼吸道感染与手术室麻醉过程的麻醉方式、麻醉时间、喉镜消毒方式、麻醉机过滤器类型和麻醉前抗菌药物使用等密切相关,临床上应针对这些麻醉过程中产生的下呼吸道感染危险因素进行相应的防治措施,可有效降低因手术室麻醉引起的下呼吸道感染。

  • 骨科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的调查分析

    作者:吴颖娜;方欢;范晓玲;曾宪铁

    目的:了解骨科手术患者医院感染情况,加强骨科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为医院感染监测工作提供数据支持,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方法回顾性调查2008-2012年医院收治住院患者共69760例,进行医院感染率、感染部位分布及病原菌的分离进行分析,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结果69760例住院患者中骨科手术患者57215例,占82.02%,发生医院感染1576例,感染率2.75%,高于住院患者感染率的2.48%( P<0.001);感染1675例次,例次感染率2.93%;感染部位前3位依次是手术切口感染882例次占52.65%、呼吸道感染513例次占30.62%、泌尿道感染211例次占12.59%;检出各类病原菌1529株,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58.86%,前5位分别为鲍氏不动杆菌263株占17.20%、肠球菌属200株占13.08%、金黄色葡萄球菌185株占12.10%、大肠埃希菌159株占10.40%、肺炎克雷伯153株占10.00%。结论骨科手术患者的医院感染率明显高于其他住院患者,应加强骨科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工作,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 冠心病患者支架植入术后肺部感染病原菌分析

    作者:王士生;寿成珉;隋向前;刘颖慧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支架植入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病原菌及其耐药性,为临床抗菌药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0年10月-2013年10月医院行支架植入术冠心病患者240例,对其术后送检的痰液标本进行病原菌分离,并行药敏试验。结果240份标本共分离出98株病原菌,检出率为40.83%,其中革兰阴性菌46株占46.94%,以铜绿假单胞菌为主,共13株占13.26%,其次为鲍氏不动杆菌,共8株占8.16%;革兰阳性菌28株占28.57%,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共9株占9.18%,其次为溶血性葡萄球菌,共8株占9.16%;真菌24株占24.49%,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共16株占16.33%;革兰阴性菌对于氨曲南、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曲松、头孢唑林具有较高的耐药性,均>85.00%;革兰阳性菌对克林霉素、左氧氟沙星、红霉素、青霉素有较高的耐药性,多数可达100.00%;白色假丝酵母菌的耐药率普遍较低。结论白色假丝酵母菌、铜绿假单胞菌、葡萄球菌属等为冠心病患者支架植入术后发生肺部感染常见的病原菌,存在多药耐药性,应根据监测结果临床要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以此减少新耐药株的形成,同时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

  • 肝脏移植术后侵袭性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分析

    作者:蒋进发;魏思东;张宇;赵明海;陈国勇

    目的:分析肝脏移植术后侵袭性真菌感染的特点,以期寻求正确的方法降低真菌感染率,提高肝脏移植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以2010年-2012年112例肝脏移植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真菌感染患者的感染分布、真菌种类、时间分布以及对部分药物的耐药性,研究肝脏移植术后侵袭性真菌感染特点,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12例肝脏移植手术患者共有21例确诊为真菌感染,感染率为18.8%;真菌检出率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共21株占55.3%;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共26例次占68.4%;经过药敏试验发现,氟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的耐药率极高,分别为66.5%、81.8%、79.5%。结论加强对高危患者在术后早期呼吸道、胃肠道等易感部位真菌感染的监测,力争早期发现真菌感染和及时治疗,根据真菌类型和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择抗真菌类药物,有助于降低术后真菌感染发生率,提高手术成功率。

  • Proceed 疝补片修补治疗腹腔间室综合征伴腹腔感染研究

    作者:何晓军;任征;梁金荣;徐庆康

    目的:探讨将疝补片腹腔扩容减压法应用于关腹困难的腹腔间室综合征(ACS )高危患者,对其腹腔高压症的预防疗效,为临床资料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09年2月-2012年2月医院9例因肠梗阻、腹外伤等原因需进行手术的患者,在其手术关腹困难的情况下应用腹膜型防粘连疝补片缝合患者腹膜层,然后缝合皮肤脂肪层或直接开放切口,并在补片深浅层各放置多孔引流管来接低负压吸引。结果试验中的9例患者有中8例患者完成了切口一期缝合;一期愈合6例占66.7%,二期愈合2例占22.2%,切口延迟愈合1例占11.1%,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对关腹困难的腹部手术患者应用疝补片减压法可有效防治腹腔高压症对脏器功能的影响,并能减少手术后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 股骨颈骨折患者围手术期医院感染的预防措施

    作者:欧海芳;邢叶红;杨海波;魏莹

    目的:分析围手术期医院感染的临床预防干预措施对股骨颈骨折患者医院感染的影响,以有效降低股骨颈骨折患者医院感染率。方法选择2012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股骨颈骨折患者226例,按照入院时间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100例、干预组12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干预组采用临床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及术后住院时间,采用统计软件SPSS 19.0进行分析处理。结果226例患者共有15例发生医院感染,其中对照组11例,感染率为11.0%,干预组4例,感染率为3.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对照组11例发生医院感染患者感染部位为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皮肤、消化系统及其他感染,分别占36.4%、27.3%、9.1%、9.1%及18.2%,干预组4例发生医院感染患者感染部位为呼吸系统、皮肤及其他感染,分别占50.0%、25.0%及25.0%;干预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对股骨颈骨折患者围手术期采取临床预防干预措施能够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同时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

  • 妇产科老年患者留置导尿管致尿路感染的护理

    作者:曹珠凤;冯志仙

    目的:分析妇产科老年患者留置导尿管致尿路感染护理,为临床资料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09年2月-2012年2月医院妇产科收治的148例留置导尿管老年患者,年龄66~82岁;随机分为两组,每组74例,观察组患者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的护理,发放调查问卷统计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住院天数(9.13±2.02)d、尿路感染发生率2.70%,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2.56±1.67)d、13.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总满意度观察组93.2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可以降低留置导尿管的老年患者尿路感染的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 B 型钠尿肽等相关指标在病毒性心肌炎患儿机体的变化研究

    作者:王晓宁;冯琳;田晓瑜;杨士彬;陈惠芬;吴新华

    目的:对病毒性心肌炎患儿B型脑纳肽(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 ,BNP)、左心功能(EF)、C-反应蛋白(CRP)及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变化进行分析,探讨以上指标与病情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2013年1-7月随机选取医院40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为心肌炎组,同时随机选取30名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EF、BNP、CRP、MMP-2的差异;同时根据心肌炎严重程度将心肌炎组分为轻症组28例和重症组12例,对比两组患儿EF、BNP、CRP、MMP-2差异,数据采用SPSS19.0进行分析。结果心肌炎组EF明显低于对照组,而BNP、CRP、MMP-2则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重症组较轻症组,EF更低,BNP、CRP、MMP-2更高;患儿病毒包括脊髓灰质炎病毒6株占15.0%、埃可病毒6株占15.0%、柯萨奇病毒8株占20.0%、流感病毒6株占15.0%、腺病毒6株占15.0%、麻疹病毒4株占10.0%、副流感病毒4株占10.0%。结论病毒性心肌炎患儿 EF、BNP、CRP、M M P-2均较健康儿童差,同时随着病情加重,其程度越差。

  • 女性患儿外阴感染病原学分析

    作者:丁曙霞;俞小梅;张建萍;董红军

    目的:通过分析研究女性患儿外阴感染的发病原因和机制,探讨预防感染及诊断与治疗的方法,总结出一种高效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从2012年1-12月就诊的外阴感染女性患儿共750例,有200例临床症状比较明显,对其阴道分泌物进行检测,检测结果与其临床症状进行对比,总结出诊断的标准,判断病情并采取合理的治疗手段进行治疗,数据采用SPSS13.0进行分析。结果200例外阴感染的女性患儿中检测出淋菌阳性14例,沙眼衣原体阳性12例,解脲脲支原体阳性45例,真菌和滴虫感染9例;女性患儿患有外阴感染多是由于解脲脲支原体引起的,比例占全部女性患儿的22.5%。结论女性患儿外阴感染由于卫生习惯较差,家长对此注意较少,提高卫生意识可以预防该类疾病的发生;从病原学的角度分析,该病主要是由解脲脲支原体引起的,要采取针对性的治疗,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 人乳头状瘤病毒宫颈糜烂感染保妇康栓治疗的疗效观察

    作者:周锦来;沈彩糯;陈洁洁

    目的:探讨保妇康栓治疗宫颈糜烂人乳头状瘤病毒(H PV )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资料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1年9月-2013年9月科室确诊患有宫颈糜烂 HPV感染以及宫颈柱状上皮外移患者120例,随机分为A组、B组及C组,各40例,A组使用保妇康栓治疗、B组使用重组人干扰素α-2a阴道栓治疗、C组未用药物治疗,对比3组患者宫颈糜烂治疗结果、HC2结果以及不良反应,所得数据采用SPSS 13.0进行分析。结果 A组治愈占57.50%、显效占30.00%、好转占12.50%;B组治愈占37.50%、显效占27.50%、好转占35.00%,A组治疗效果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C组无治愈病例,B组治疗效果优于C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C2转阴率A组97.50%、B组85.00%,A组明显好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HC2转阴率优于C组的3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保妇康栓治疗宫颈糜烂 HPV感染疗效确切显著、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手足口病患儿心肌损伤的监测

    作者:王宝囡;郑链跃;韦翊

    目的:探讨儿童手足口病患儿的心肌酶、高敏心肌肌钙蛋白T (hs-cT nT )以及心电图结果与患儿心肌受损之间的关系,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1-2013年科室手足口病感染患儿及健康儿童各180例,分别进行hs-cTnT、心肌酶相关指标测定,并与心电图结果对比,数据采用SPSS 13.0进行分析。结果手足口病组患儿hs-cT nT及心肌酶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的健康患儿;手足口病组患儿hs-cT nT及心肌酶水平异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健康患儿;手足口病组患儿心电图异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健康患儿;hs-cT nT 正常、心电图异常患儿3例,异常率为4.23%;心电图正常、hs-cT nT异常患儿17例,异常率20.00%,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足口病患儿合并心肌受损或者评价心功能可以将hs-cTnT、心肌酶结果以及心电图结果作为早期诊断的辅助指标,且hs-cT nT表现较优。

  • 新生儿颅内感染与癫痫发病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钱洪玉;王秀英;李霞

    目的:观察新生儿颅内感染并发癫痫的发病率,研究新生儿颅内感染与癫痫发病之间的关系,以便指导临床预防性治疗。方法收集2010年6月-2013年7月在医院就诊的84例癫痫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是否并发新生儿颅内感染分为感染组和非感染组,其中感染组41例,非感染组43例,非感染组排除持续性存在的病因所致癫痫的患儿,采用Cox模型分析探究影响新生儿癫痫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治疗前感染组患儿的癫痫发作平均频率及每次发作的平均持续时间与非感染组患儿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过积极的抗感染及控制癫痫治疗后,感染组患儿每天癫痫发作频率(14.38±5.23)d ,持续时间(4.57±1.87)min ,均明显低于未感染组的(17.05±6.53)d和(5.35±1.27)min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Cox模型分析得出:新生儿的颅内感染为癫痫发作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新生儿的颅内感染为癫痫发作的独立危险因素,应引起注意。

  • 宫颈癌患者术后感染相关因素的临床研究

    作者:潘玉梅;王玉莲;封常霞

    目的:探讨宫颈癌患者术后发生感染相关因素进行临床研究,以发现宫颈癌术后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为临床的相关治疗提供参考依据,减少宫颈癌患者手术感染。方法选取医院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120例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患者相关感染发生情况,并对发生感染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7.0软件分析。结果120例患者发生感染42例,感染率为35.00%;对42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发现,患者的年龄、宫颈癌的分期、>3种基础疾病、侵入性操作、接受化疗、住院时间以及术后抗菌药物的使用等是引发感染的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有统计学意义的单因素进行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患者的年龄、宫颈癌分期、侵入性操作、糖尿病、接受化疗以及抗菌药物的滥用是导致患者术后发生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癌患者手术后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较多,其中患者的年龄、宫颈癌分期、侵入性操作、糖尿病、接受化疗以及抗菌药物的滥用是导致患者术后发生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医师需要引起重视并加强预防。

  • 高龄产妇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姜亚平;林海燕;祝樟珠;项英

    目的:探讨高龄产妇剖宫产后出现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以及干预措施,减少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5月-2012年5月医院收治的剖宫产高龄产妇600例临床资料,总结高龄产妇剖宫产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数据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高龄产妇在剖宫产后发生切口感染79例,感染率13.17%;发生切口感染的产妇入院时BM I指数明显偏高、备皮至手术时间以及手术时间明显较长、术中出血量也明显较多(P<0.05);经过 logistic回归分析,上述因素是高龄产妇剖宫产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有无剖宫产史、剖宫产的原因、术后是否放置引流条、手术时机以及手术切口的长度与在剖宫产后是否发生切口感染无关(P>0.05)。结论高龄产妇剖宫产术后发生切口感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在临床工作中应针对这些影响因素给予积极的干预措施,以减少切口感染的发生率。

  • 儿科CICU目标性监测分析

    作者:赵丹洋;周轶;司徒敏雄

    目的:分析医院儿科心脏重症监护病房(C IC U )目标性监测结果,了解儿童医院感染特点,以便采取措施有效的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使用医院感染实时监控软件对2012年1-12月入住CICU的1142例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前瞻性监测,采用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2年共监测住院患儿1142例,发生医院感染94例、98例次,感染率8.23%、例次感染率8.58%、日感染发病率16.17‰、调整后日感染发病率7.95‰;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17例,发生率为8.36‰;发生导尿管相关性泌尿系感染21例,发生率5.17‰;检出病原菌95株,主要为肺炎克雷伯菌、鲍氏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分别占15.79%、14.74%、11.58%、8.42%、8.42%,检出多药耐药菌20株,检出率21.05%。结论对CICU进行目标性监测能够及时获得医院感染信息,以便制定科学的预防控制方案,大限度的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 新生儿呼吸道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张丽莉;殷洁;高静

    目的:探讨导致新生儿感染的危险因素,为临床控制提供有效的科学依据。方法对2010年3月-2013年3月在医院出生的383例新生儿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出导致新生儿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并对其进行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找出导致新生儿呼吸道感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医院出生的新生儿出现呼吸道感染83例,感染率为21.67%;经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生产方式(β=1.026,OR=6.186)、侵入性治疗(β=1.345,OR=7.868)、未母乳喂养(β=1.204,OR=7.046)、羊水浑浊(β=1.095,OR=6.498)是新生儿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医护人员应该对容易引起新生儿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加大重视程度,提倡自然分娩及母乳喂养,对存在呼吸系统感染危险的新生儿注意无菌操作,降低其感染率。

  • 子宫肌瘤患者术后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刘春霞;许金平;张甲

    目的:通过对妇科就诊的子宫肌瘤患者术后发生医院感染进行分析,寻找导致子宫肌瘤患者术后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为预防和治疗医院感染提供参考。方法对2011年1-12月妇科进行子宫肌瘤手术的10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找出子宫肌瘤患者术后发生医院感染有统计学意义的危险因素,并对其进行非条件 logistic回归分析,找出独立危险因素,数据均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子宫肌瘤患者术后医院感染21例,感染率为19.81%,经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贫血(β=0.903,OR=2.555)、术后住院天数(β=2.146,OR=7.141)、抗菌药物使用(β=2.018,OR=6.395)、术前阴道检查次数(β=1.920,OR=5.898)这4个因素是导致医院妇科子宫肌瘤患者术后发生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且因这4个因素的感染率分别为:贫血41.18%、术后住院天数≥7 d 10.00%、使用抗菌药物25.97%、阴道检查次数>2次40.00%。结论子宫肌瘤患者术后发生医院感染的情况不容忽视,临床过程中应注意无菌操作,以及术后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另外应加强患者自身免疫力,尽量降低子宫肌瘤患者术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 供应室质量技术管理及实施效果探讨

    作者:耿敏;张文娟;郑莉

    目的:探讨改建后供应室以“山东省消毒供应中心评审验收标准”为依据,制定一系列质量技术管理措施并加以实施的效果,以提高供应室工作质量。方法选取2010年12月供应室改建以前用原有常规消毒供应室管理方法,共抽查器械800件为对照组;2011年12月供应室改建后实施新的质量技术管理后抽查器械800件为观察组,比较两组器械的区间器械清洗不合格率、物品包装不合格率、无菌物品质量不合格率的情况。结果实施新的质量技术管理后,供应室工作质量全面提高;区间器械清洗合格率由原来的87.8%提高至98.5%;物品包装合格率由原来的85.0%提高至98.8%;无菌物品质量合格率由94.4%提高至100.0%,科室对供应室工作满意度达98.0%,医院感染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改建后的供应室实施新的质量技术管理能全面提高供应室工作质量,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促进医院全面发展。

  • 石河子市医院口腔科及口腔诊所消毒效果现状调查

    作者:徐江;郑军;梁玉霞;于丽红;曹丽婷;侯玉帛

    目的:了解石河子市医院口腔科及个体口腔诊所消毒监测结果现状,提出预防和控制口腔科医院感染的有效措施,为临床资料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2年9月48所医院门诊口腔科和个体口腔诊所消毒效果监测结果进行分析,其中医院门诊口腔科22所、个体口腔诊所26所;对其环境空气、综合治疗椅、医护人员手及诊疗用水污染等4项进行现场实地监测,采用 Excel 2003建库,SPSS11.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处理。结果石河子市医院口腔科及口腔诊所总体消毒合格率比较低为17.49%,消毒合格率医院门诊口腔科为13.64%;个体口腔诊所为3.85%;环境空气消毒监测指标合格率医院门诊口腔科为77.78%;个体口腔诊所为2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应该加强对医院门诊口腔科和个体口腔诊所的消毒检查和人员培训,规范消毒制度,提高消毒合格率,预防医院口腔科及口腔诊所医院感染的发生等。

  • 肺结核患者的社会支持水平现状调查

    作者:谭亚萍;刘学功;邓治中;李颖

    目的:获取肺结核患者与其陪护人员的社会支持状况进行比较,探讨影响肺结核患者社会支持水平的因素,从而制定适合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3年3月门诊就医的肺结核患者80例为观察组,陪护人员80名为对照组;门诊肺结核患者及陪护人员的社会支持状况均采用专业评估量表进行测评,比较两组人群的社会支持水平,使用统计软件SPSS 17.0分析。结果社会支持量表总得分观察组患者为(32.56±9.63)分,陪护人员为(40.30±8.91)分,观察组患者比健康人群拥有的社会支持水平低;患者当处于在婚、年龄<60岁的状态时,社会支持水平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临床护理人员需要首先意识到肺结核患者的特点与需求,对于重点人群通过开展系统、全面的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争取到其家属、朋友、同事等人的社会支持,提高其生活质量。

  • 清洗用水对器械清洗效果影响的试验研究

    作者:魏静蓉;王义辉;陈科;李斌

    目的:通过两种水体供给清洗消毒器实施器械清洗运行的对比试验,寻求效果可靠的器械清洗用水解决方案。方法2011年10月-2012年5月共抽取216包次(器械11448件次),平均分成试验1组、试验2组、对照1组和对照2组等4个组,其中试验1组、试验2组采用软化水和纯化水组合供给的方法,对照1组、对照2组采用单一纯化水供给的方法,然后在3台不同品牌的清洗消毒器进行相同运行参数的清洗试验,并用常规监测和ATP指标监测对比分析各组器械的清洗效果。结果试验1组和试验2组的器械清洗后监测合格率分别为97.94%和99.34%,明显优于单一使用纯化水的对照1组和对照2组,且试验2组器械先预浸泡处理后再上机清洗的效果更可靠。结论在冲洗、洗涤和漂洗环节使用软化水,终末漂洗及消毒环节使用纯化水,是确保器械终末清洗质量更可靠的用水解决方案。

  • 医院感染知识培训与医院感染管理关系的研究

    作者:康书红;吴素现;冯海霞;张朝丽;楚文静;蔺红丽

    目的:通过管理手段保证医院感染知识培训的效果,加大加深医院感染管理力度,提升医院感染管理层次。方法于2007-2012年对2102名医务人员进行医院感染知识培训,采取分散学习培训与集中学习交流相结合方式,组织不同形式的讲座、研讨会、学习班、知识竞赛等;培训后采取以科室为单位、全员集中考核与检查提问、现场操作相结合进行考核;发现问题,在大家达成共识的基础上,再进行检查评比。结果医院内加强医院感染管理的氛围更加浓厚;医务人员加强医院感染管理的意识和实施规范性操作的自觉性显著增强;全员对医院感染管理知识的了解程度、医院感染管理达标率和丢分内容层次均明显提高,医院感染率显著下降。结论适时、恰当的管理可保证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培训的效果,搞好医院感染知识培训是加强医院感染管理的基础和前提。

  • 头孢曲松治疗早期梅毒患者临床疗效的荟萃分析

    作者:秦家碧;杨土保;冯铁建;杨帆;洪福昌;莫衍石;蔡玉玲;关阳;刘晖

    目的:评价头孢曲松治疗早期梅毒的疗效及安全性,为梅毒有效治疗方案制定提供临床证据。方法从建库到2012年7月初检出810篇文献,采用荟萃分析评价国内头孢曲松治疗早期梅毒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计数资料的效应值采用相对危险度(RR),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差(x-),两者均以95%可信区间(CI)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共纳入15篇文献,合计1371例患者,头孢曲松治疗早期梅毒6个月的有效率与苄星青霉素相比(RR:1.18,95% CI:0.78~1.80)增加18.0%,12个月后有效率增加8.0%(RR:1.08,95% CI:0.89~1.3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皮损消退时间上,头孢曲松的时间要短于苄星青霉素( x-:-2.28,95% C I:-2.90~-1.66),头孢曲松与普鲁卡因青霉素相比,6个月(RR:1.14,95% CI:0.98~1.34)和12个月(RR:1.02,95% C I:0.95~1.10))有效率增加14.0%和2.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联合药物治疗1周皮损消退率是单独治疗的1.47倍(RR:1.47,95% CI:1.20~1.81);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头晕、肌肉酸痛、短时间内局部发热症状加重,但不良反应发生率在各研究组间无差异。结论头孢曲松治疗早期梅毒疗效与苄星青霉素和普鲁卡因青霉素相当,联合苄星青霉素时比单独用苄星青霉素疗效要好,建议今后采用头孢曲松联合苄星青霉素治疗早期梅毒。

  • 清洁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对术后感染的影响研究

    作者:蔡乐;陈英;卢俊丽;甘泳江

    目的:探讨清洁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对术后感染的影响,以期规范抗菌药物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3年9月医院的Ⅰ类切口手术、经血管途径介入诊断手术、白内障、腹股沟疝修补术、甲状腺、乳腺手术患者,自2012年起开展了规范性管理,观察以上手术术后感染情况,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1、2012、2013年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使用率分别为91.0%、35.6%、28.1%,呈逐年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2011、2012、2013年Ⅰ类切口手术感染率均为0.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预防使用抗菌药物要严格掌握适应证,避免滥用,更好地发挥抗菌药物的临床效果。

  • 甲硝唑不良反应的国内外文献分析

    作者:余佳文;林能明;程斌;施亮

    目的:分析国内外甲硝唑引起的不良反应并分析其一般规律,为临床合理安全用药提供依据。方法以“甲硝唑”为关键词检索2002年1月-2012年12月CNKI与CALIS系统中有关不良反应的个案报道,对用药原因、给药剂量、不良反应发生时间、临床表现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5例患者中国内以静脉滴注给药居多占55.0%,国外口服给药占80.0%;联合用药34例占45.3%,单独用药41例占54.7%;选择甲硝唑治疗的原因主要包括牙周疾病占22.7%、预防感染占22.7%、生殖系统占14.7%及胃肠道感染占12.0%等;甲硝唑的主要不良反应为全身性损害占29.3%、皮肤及附件损害占22.3%、神经系统损害占13.3%等,出现不良反应的日剂量集中在≥0.5g占84.0%,不良反应发生时间集中在给药后3d内占76.0%。结论甲硝唑常规剂量口服较安全但临床仍应重视其不良反应的危害性,尽量避免长期与大剂量使用。

  • 特殊使用类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评价

    作者:彭曦;许西琳;李静;黄新玲;陈卫军

    目的:调查分析医院住院患者在《2011年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执行前后特殊使用类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评价其应用的合理性,旨在探讨临床用药监管体系。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方法,调查住院患者在2011年4-6月《2011年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执行前766例为对照组和执行后2011年9月-2011年11月干预组225例应用特殊使用类抗菌药物的资料,收集该类抗菌药物的使用信息,根据合理性评价指标,评估特殊使用类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应用Excel 2007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和统计处理。结果住院患者在《2011年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执行前对照组特殊使用类抗菌药物使用率为4.07%、使用强度为3.90、病原菌送检率为45.95%;执行后的干预组分别为1.28%、2.28、60.44%,执行后医院特殊使用类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趋于合理。结论医院实施了一系列的措施,完善特殊使用类抗菌药物的管理制度,提高用药合理性,保障了医疗安全。

  • 氟喹诺酮类与万古霉素治疗皮肤感染的临床效果研究

    作者:李生存;王玉生;燕华铃;马文宇

    目的:观察对中重度急性无合并症的复杂性皮肤感染中氟喹诺酮类与万古霉素治疗的临床效果,探讨氟喹诺酮类与万古霉素治疗皮肤感染的细菌清除率。方法选择2012年2月-2013年2月医院收治的148例中重度皮肤感染患者,按GCP要求签署知情同意书,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4例,对照组患者均根据药物适应证常规给氟喹诺酮类药物,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万古霉素治疗,观察对比两组临床疗效,采用总体统计方法,连续数据用 t检验,分类数据用 F检验。结果治疗结束第1天,观察组临床有效率为83.78%,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7.57%;治疗第7天,观察组临床有效率为20.27%,明显优于对照组的17.57%;治疗结束第1天细菌清除率观察组100.00%、对照组91.8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第7天细菌清除率观察组62.16%、对照组51.3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中重度急性无合并症的复杂性皮肤感染,在单纯应用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达不到理想疗效时,可谨慎联合万古霉素治疗,不失是一个佳的治疗措施。

  • 口腔颌面间隙感染黄连膏纱条与抗菌药物的临床研究

    作者:徐频频;江银华;王一龙

    目的:探讨黄连膏纱条联合抗菌药物治疗口腔颌面间隙感染临床效果,以期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4月105例口腔颌面间隙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成2组,对照组51例采用单纯抗菌药物等基础治疗,观察组54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黄连膏纱条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效果,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临床效果,对照组治愈率43.13%、总有效率78.43%,观察组治愈率61.11%、总有效率92.59%;病原菌清除率,对照组为88.24%,观察组为96.3%;并发症发生率,对照组为7.84%、观察组为1.85%,以上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住院天数、治疗费用、换药次数、并发症发生种数、血像恢复正常时间、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连膏纱条联合抗菌药物治疗口腔颌面间隙感染临床效果显著,并发症发生率低。

  • 克拉霉素与功能性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效果比较

    作者:冯勇军;王明婧;曾春荣

    目的:探讨克拉霉素和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临床疗效,为临床资料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0年7月-2012年7月收治的66例慢性鼻窦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使用克拉霉素进行药物治疗,观察组使用鼻内镜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对疗效进行主客观评价,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96.97%明显高于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81.82%,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的Lund-Mackay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9.2263,P<0.01;t=20.4705,P<0.01);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VAS 评分和Lund-Mackay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克拉霉素药物治疗慢性鼻窦炎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具有无创性,费用低廉等优点,适合患者长期使用,在临床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 耳鼻喉科患者感染多药耐药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作者:方军;孙军达;陈志勇

    目的:探讨耳鼻喉科患者感染多药耐药菌分布和耐药性,并制定相关的对策,降低耳鼻喉科患者感染率。方法选取医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200例耳鼻喉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26例发生感染,其分为社区感染组21例和院内感染组5例,分析多药耐药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且依据感染的特点制定针对性的控制措施,数据采用SPSS19.0进行分析。结果共发生医院感染26例,其中社区感染21例感染率10.5%;医院感染5例感染率为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P<0.05);医院感染患者检出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其次是革兰阳性菌,分别占73.3%、26.7%,社区感染患者检出病原菌以革兰阳性菌为主,其次为革兰阴性菌,分别为80.00%、20.00%;社区感染组和医院感染组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G和红霉素具有较高的耐药性,耐药率为95.0%、80.0%;90.0、80.0%;社区感染组和医院感染组铜绿假单胞菌对环丙沙星和庆大霉素均具有较高的耐药性,耐药率达到53.3%、50.0%;60.0%、50.0%。结论临床中耳鼻喉感染应分清其感染的性质,临床中应合理的选取抗菌药物,采取针对性的控制措施,从而降低相关感染率,提高其临床治疗效果。

  • 降钙素原对重症肺部感染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

    作者:刘莲凤;陈周敏;马建波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 T )对重症肺部感染患者的预后评估价值,及时了解肺部感染患者的感染程度,以指导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方法研究对象为2010年6月-2013年6月入住IC U的重症肺部感染患者120例,根据患者的预后分为生存组90例与死亡组30例,分别记录肺部感染患者第1、5天、转出或死亡前后一次PC T水平和APACHEⅡ评分;数据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通过统计分析对两组肺部感染患者的预后进行对比,探讨PC T浓度对重症肺部感染患者的预后评估价值。结果生存组与死亡组重症肺部感染患者的年龄及入院时的PCT水平和APACHEⅡ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重症肺部感染患者入住ICU的时间、入院第5天及之后PCT水平和APACHEⅡ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T 水平的高低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关系;PC T水平越高、则感染越重;PC T水平持续升高者常提示患者的预后较差( r=0.979,P<0.01)。结论PC T水平能及时反映重症肺部感染患者的严重程度,并对患者的预后评估有一定的临床指导价值。

  • 降钙素原在细菌性肝脓肿诊治中的临床价值

    作者:王水线;朱婉;王慧;张静萍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 ,PCT )对细菌性肝脓肿在抗菌药物的合理选择、及时减量、正确降级的指导意义,从而减少临床耐药菌的产生,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患者的住院费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1月-2012年5月在医院确诊的8例细菌性肝脓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动态检测患者WBC、PCT、CRP ,采用SPSS 13.0进行数据处理。结果纳入研究的8例患者,其中PCT ≥10 ng/ml 3例,2~10 ng/ml 2例,0.5~2 ng/ml 1例,<0.5 ng/ml 2例,WBC计数>10×109/L 5例,CRP>100 mg/L 6例;脓汁培养6例,阳性结果5例,均为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阴性;血清WBC、PCT、CRP在抗菌药物治疗1周后均呈现下降趋势,尤其以PCT水平下降更明显。结论临床医师可以通过动态检测血清PC T水平,及早对细菌性肝脓肿做出诊断,并合理选择抗菌药物进行治疗。

  • 一种新的快速鉴定血培养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方法的建立

    作者:朱精华;王沛;杨燕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简便的鉴定阳性血培养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方法,易于在实验室推广使用。方法收集医院2011年的血培养阳性标本361份,其中葡萄球菌属阳性标本193份,Bact/Alert3D120报警后,同时使用新杂交法与传统杂交法及培养法鉴定比较,并将新杂交法与传统的全细胞荧光原位杂交法和培养法进行比较。结果对193份葡萄球菌属阳性血培养标本进行检测,新杂交法与传统的全细胞荧光原位杂交法和培养法分别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83、85和86株,改良的杂交法与传统的全细胞荧光原位杂交法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阳性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改良的杂交法可简化操作流程,并节约试验成本,值得在实验室推广使用。

  • 尿沉渣细菌计数与尿常规亚硝酸盐检测在尿路感染筛查中的应用

    作者:傅叁君;周兴辉;胡海磊

    目的:探讨尿沉渣细菌计数与尿亚硝酸盐检测在尿路感染(Urinary tract infection ,UTI)筛查中的作用,建立尿路感染快速、准确的筛查方法,提高尿路感染的检出率。方法自2011年1月-2013年6月采集263例疑似UTI者中段尿标本,分别进行尿沉渣细菌计数及尿亚硝酸盐检测,以尿液细菌培养为金标准,评价尿沉渣细菌计数与尿亚硝酸盐检测的诊断价值,数据采用WHONET 5.4软件进行分析。结果263份尿液标本中细菌培养阳性68份,阳性率为25.86%,检出革兰阳性菌31株占45.59%,革兰阴性菌37株占54.41%;尿亚硝酸盐检测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33.82%、97.43%、82.14%、80.85%。结论尿亚硝酸盐检测对UTI阳性预测结果可靠,尿沉渣细菌计数的阴性预测结果可靠,临床可联合使用两种检测结果以建立UTI快速筛查指标。

  • 手消毒剂的研究进展

    作者:刘建清;曾棋平;陈旭;宋洪涛

    手消毒剂的使用在医院预防疾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有文章报道,10%聚维酮碘或4%氯己定消毒剂在使用后,与没有消毒剂的对比下,其医院感染降低了50%[1]。Bhojani等[2]认为一个好的手部卫生是进行医院活动的简单、便宜且有效的方法,目前消毒剂的使用不再局限于外科的术前消毒,在生活中的使用也越来越广泛,报道如下。

中华医院感染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3 04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