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杂志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杂志

Journal of Sun Yat-sen University(Medical Sciences) 중산대학학보(의학과학판)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中山大学
  • 影响因子: 1.60
  • 审稿时间:
  • 国际刊号: 1672-3554
  • 国内刊号: 44-1575/R
  • 发行周期:
  • 邮发: 46-141
  • 曾用名: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 创刊时间: 1980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山大学学报编辑部
  • 出版地区:
  • 主编: 关永源
  • 类 别: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 桂皮酸诱导Bel-7402人肝癌细胞凋亡的作用及机制

    作者:路蕾;朱文渊;林国旺;梁康檐

    [目的]通过检测不同浓度的桂皮酸对人肝癌Bel-7402细胞生存率及凋亡的影响,明确中药桂皮酸诱导该肿瘤细胞凋亡的作用和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检测0、1、3、5和10 mmol/L桂皮酸对正常肝细胞CL48及人肝癌细胞Bel-7402生存率的影响;采用PI/Annexin V双染法检测O、1、3、5和10 mmol/L桂皮酸对Bel-7402细胞凋亡作用的影响;应用Western-blot技术检测不同浓度桂皮酸对Bel-7402细胞中Bax、cytochrome c、caspase 8、caspase 9及caspase 3的作用.[结果]MTT结果显示桂皮酸能剂量依赖性地抑制Bel-7402细胞的生长,而对正常肝细胞的生存率无影响,P<0.05.PI/Annexin V双染法,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空白对照组细胞凋亡率为(5.43±0.57)%,浓度为1、3、5和10mmol/L的桂皮酸处理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7.37±0.74)%、(13.73±1.5)%、(25.67±2.15)%和(52.23±4.18)%.蛋白质印迹法结果显示,桂皮酸能促进Bel-7402细胞caspase 8、caspase 9及caspase 3的切割;促进Bax蛋白转位至线粒体及cytochrome c的释放.[结论]桂皮酸具有抑制肝癌Bel-7402细胞生长及促进其凋亡的作用,可能是通过促进Bax蛋白转位至线粒体,从而刺激cytochrome c释放至胞浆,激活caspase蛋白导致肿瘤细胞凋亡.

  • 钙蛋白酶对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心肌成纤维细胞增殖及纤维化模型的影响

    作者:马越;余洋;贾岩岩;陈少锐;叶建涛;马韵子;李卓明;刘培庆

    [目的]研究钙蛋白酶在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诱导的心肌纤维化中的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原代培养SD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CF),取传代2-4代细胞,,预先给予不同浓度calpain抑制剂PD150616,观察对Ang Ⅱ诱导致纤维化模型的影响.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control)、模型组(Ang Ⅱ)、低浓度给药组(Ang Ⅱ+ PD150616_5 μmol/L)、高浓度给药组(Ang Ⅱ+ PD150616_10 μmol/L).Edu检测CF增殖,Western blot检测纤维化因子纤连蛋白(FN)、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蛋白表达,同时检测calpain激活的下游产物Cleaved α-Fodrin以及胞浆中p-IκB与细胞核内P65、NFAT4的蛋白水平变化.[结果]PD150616显著抑制由Ang Ⅱ诱导的CF增殖及FN、CTGF、α-SMA等纤维化因子表达上调.Ang Ⅱ显著提高Cleaved α-Fodrin的表达,PD150616可阻断Ang Ⅱ的作用,提示calpain受Ang Ⅱ激活,是Ang Ⅱ作用的下游因子.PD150616可抑制Ang Ⅱ引起的胞内IκB磷酸化和胞核中p65、NFAT4的表达上调,提示calpain的作用与NF-κB、NFAT4转位入核的信号通路相关.[结论]calpain在Ang Ⅱ刺激诱导心肌纤维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其机制可能与NF-κB和NFAT信号通路的激活有关.

  • 藏红花素对耐伊马替尼慢性白血病粒细胞的促凋亡作用

    作者:张洋;郑卫东;邸玉玮;方伟;廖玉琴

    [目的]分析探讨藏红花素对耐伊马替尼白血病细胞株K562/Ima的增殖抑制和促凋亡的机制.[方法]耐伊马替尼的白血病细胞株K562/Ima接种于96孔板中,经不同浓度的藏红花素分别处理48h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情况,Hoechst染色藏红花素处理的细胞,荧光显微镜观察及采用Annexin V/PI双染分析藏红花素对K562/Ima细胞的促凋亡作用.K562/Ima细胞经藏红花素处理,及采用Caspase蛋白抑制剂处理,检测Caspase-3激活情况.[结果]细胞增殖抑制实验显示藏红花素能够显著抑制耐药K562/Ima细胞的增殖,呈一定的浓度依赖关系,P<0.05.随着藏红花素浓度的提高,K562/Ima细胞凋亡率逐渐上升,表现为细胞皱缩,细胞核固缩,染色增强,出现核小体.荧光活性检测实验显示经藏红花素处理后,Caspase-3活性明显增强.采用Caspase抑制剂Z-VAD-FMK作用后,Caspase-3活性被部分抑制,K562/Ima细胞凋亡率降低.[结论]藏红花素能够抑制K562/Ima细胞的增殖,诱导其凋亡,Caspase信号通路可能参与其中.

  • 心肺复苏对心脏骤停大鼠脑线粒体功能的保护作用

    作者:符岳;姜骏;许婉华;罗银秋;毛小英;谭健韶;黄子通

    [目的]探讨心肺复苏对心脏骤停大鼠脑神经元线粒体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建立大鼠室颤法心脏骤停模型,缺血组心跳停止15 min,不行心肺复苏,复苏组心跳停止10 min,行5 min心肺复苏.15 min末处死动物,分离提取海马脑组织线粒体,用Clark氧电极法检测线粒体呼吸功能,线粒体内、外膜试剂盒测定线粒体膜完整性,电镜观察线粒体超微结构.[结果]心脏骤停后,缺血组和复苏组的线粒体外膜完整率、内膜膜电位、呼吸控制率均较假手术组明显降低(P<0.01),复苏组结果高于缺血组(P<0.01),形态学比较各组间无显著差异.[结论]心脏骤停早期,神经元线粒体损伤以功能性为主,形态学改变不明显,心肺复苏可改善缺血神经元的线粒体功能,减轻脑线粒体损伤.

  • 藤黄酸诱导Burkitt淋巴瘤细胞株凋亡及增殖抑制的分子学机制

    作者:师宪平;蓝晓莹;李雅楠;温创宇;黄美近;刘焕亮

    [目的]研究藤黄酸对Burkitt淋巴瘤细胞株Namalva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及其分子学机制,探讨藤黄酸治疗Burkitt淋巴瘤的潜在应用价值.[方法]用不同剂量藤黄酸处理细胞,采用MTS法对淋巴瘤细胞进行细胞活力及增殖抑制测定;0.25、0.5、0.75μmol/L藤黄酸分别处理细胞24 h,0.75μmol/L藤黄酸分别处理细胞6、12、24h后收集细胞,采用Annexin V-FTIC/PI流式细胞术检测藤黄酸剂量依赖性细胞凋亡情况;利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和细胞增殖信号通路相关蛋白剂量与时间依赖的变化情况.[结果]藤黄酸明显抑制Namalva细胞的增殖,诱导Namalva细胞发生凋亡.随藤黄酸浓度升高与作用时间延长,细胞中PARP,caspase 8出现切割,Bax表达上调,Pro-caspase 3,Pro-caspase 9,Bcl-2表达下调.增殖通路蛋白STAT5、p-STAT5、ERK、p-ERK的表达受到明显抑制.[结论]藤黄酸通过影响Burkitt淋巴瘤细胞株Namalva细胞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促进细胞凋亡;通过抑制JAKs/STATs、MEK/ERK信号转导通路的活化,抑制Burkitt淋巴瘤细胞的增殖.

  • 自体原位肝移植术后早期胃氧化损伤及其与NF-E2相关因子2的关系

    作者:葛缅;谢汉镔;黎尚荣;陆慧琼;黑子清;池信锦

    [目的]探讨SD大鼠自体原位肝移植后16 h内胃病理学变化特点,胃黏膜氧化损伤及NF-E2相关因子2(Nrf2)表达的变化.[方法]将24只SPF级SD大鼠随机均分为假手术组(Sham,n=6)、自体原位肝移植再灌注后4h组(R4h)、自体原位肝移植再灌注后8h组(R8h)和16h组(R16h).假手术组在麻醉后只进行开腹和血管的分离,不进行肝脏的阻断和灌注;其余各自体原位肝移植组则进行自体肝移植手术,观察胃组织病理学变化特点、羟自由基(·OH)、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及Nrf2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自体原位肝移植引起了各组大鼠明显的胃黏膜损害,其中R4h组损伤严重.与假手术组相比,自体原位肝移植后4h和8h胃黏膜的·OH及MDA水平均明显升高,伴随SOD、CAT活性的明显降低.Nrf2蛋白在自体原位肝移植再灌注后4h表达下调,在8h和16h逐渐恢复至假手术组水平.相关分析显示,胃黏膜损伤评分与·OH和MDA含量呈正相关,与SOD和CAT活性呈负相关(P<0.05);Nrf2蛋白表达含量与胃黏膜损伤评分、·OH含量和MDA含量呈负相关,与CAT活性呈正相关(P<0.05).[结论]大鼠自体原位肝移植引起胃损伤,胃损伤与修复与氧化和抗氧化能力变化一致;胃黏膜Nrf2表达增强可能有利于胃的自我修复.

  • Nestin阳性细胞在小鼠心肌组织中的表达及分布特征

    作者:吴冰原;李桂兰;姜美花;彭朝权

    [目的]了解Nestin在小鼠正常和损伤心脏组织中的表达及分布特征,探讨Nestin能否作为心肌干细胞的标志物.[方法]通过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RT-PCR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分析Nestin在胚胎期13.5 d、出生后1d、7d、1月、3月的Nestin-GFP转基因小鼠心脏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建立小鼠心肌梗死模型,观察损伤后心肌组织中Nestin的表达情况;利用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小鼠心脏组织中Nestin与多种干细胞标记物的共表达关系.[结果]胚胎13.5 d Nestin表达主要集中于大脑、脊髓、视网膜等部位,但在心脏组织中也可观察到Nestin的绿色荧光,小鼠出生后Nestin的表达随着小鼠年龄的增加而逐渐减少,并且RT-PCR、Q-PCR的结果显示Nestin表达同样呈递减趋势.在梗死部位的心肌组织中可见Nestin阳性的细胞较正常组织显著增多.可见Sca-1、c-kit、Isl-1、Nkx2.5在心肌组织中广泛表达,但是未与Nestin共表达,而Nestin在正常与损伤组织均可与musashi-1、vimentin共表达.[结论]Nestin与心脏发育成熟有密切的关系,可能为神经外胚层来源的一类心肌干细胞.

  • 半乳糖凝集素3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促宫颈癌转移中的作用

    作者:程杨;夏薇;陈华云;何勉

    [目的]研究半乳糖凝集素3(Gal-3)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促宫颈癌转移中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官颈癌细胞株SiHa细胞,免疫印迹法检测不同浓度的Gal-3作用于细胞不同时间,对VEGF-C受体(VEGFR3)磷酸化的影响;以VEGF-C处理SiHa细胞10 min,免疫共沉淀法观察Gal-3与VEGFR3的蛋白交联变化;转染Gal-3 siRNA抑制Gal-3表达后,采用Transwell侵袭小室法观察VEGF-C对SiHa细胞侵袭的影响.[结果]Gal-3(10 μg/mL)处理SiHa细胞2 min、5 min及10 min后,均能促进VEGFR3磷酸化,其增加幅度分别为(162.4± 10.4)%(n=3,P<0.05)、(202.5±16.2)%(n=3,P< 0.01)、(282.4±18.6)%(n=3,P< 0.001).不同浓度的Gal-3(2、5、10 μg/mL)处理SiHa细胞10 min,均能促进VEGFR3磷酸化,其增加幅度分别为(144.6±6.5)%(n=3,P<0.05)、(192.8±12.4)%(n=3,P<0.01)、(263.6±15.4)%(n=3,P< 0.001).VEGF-C(100 ng/mL)处理SiHa细胞10 min后,与对照组比较,VEGFR3与Gal-3之间的蛋白交联明显增加.VEGF-C可明显促进SiHa细胞的侵袭,与对照组比较,其增加幅度为(263.6±32.8)%(n=5,P<0.01).而在转染特异性Gal-3 siRNA 48 h抑制Gal-3表达后,VEGF-C促细胞侵袭的能力明显减弱,抑制率为(80.5±10.2)%(n=5,P<0.01).[结论]Gal-3可介导VEGF-C促宫颈癌细胞侵袭的作用,这一效应可能与Gal-3交联VEGFR3蛋白,并进一步引发VEGFR3磷酸化有关.

  • 丙型肝炎病毒核心蛋白对肝癌细胞stat3通路及细胞周期蛋白cyclin D1的调控作用

    作者:唐晶;周嘉嘉;邓小耿;程帝;张杰;伍耀豪;曾乐祥;邱荣林;陈汝福

    [目的]探讨丙型肝炎病毒核心蛋白(HCVc)是否调控肝癌细胞中stat3通路及细胞周期蛋白cyclin D 1的表达,参与肝癌细胞的恶性生物学行为.[方法]将含HCVc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pEGFP-N3-HCVc瞬时转染人肝癌细胞HepG2使HCVc过表达,用siRNA-HCVc敲除HepG2细胞中HCVc的表达,荧光显微镜检测绿色荧光蛋白(GFP)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HCVc、总stat3(stat3)、磷酸化stat3(p-stat3)及cyclinD1蛋白的表达;流式细胞术及MTT法检测细胞周期变化及细胞增殖情况.[结果]Western blot结果显示,通过瞬时转染而过表达HCVc的HepG2细胞中,HCVc、p-stat3及cyclinD1的蛋白水平高于空白质粒转染组和未转染组;siRNA-HCVc敲除HCVc表达后,HCVc、p-stat3和cyclin D1蛋白的表达下调;酪氨酸磷酸化抑制剂AG490(JAK2特异性拮抗剂)处理可下调过表达HCVc的HepG2细胞中p-stat3和cyclin D1蛋白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显示过表达HCVc可促进细胞向G2/M期进展.MTT法结果显示过表达HCVc使HepG2细胞增殖能力增加.[结论]HCVc可活化HepG2细胞中stat3通路,调控细胞周期蛋白cyclinD1的表达,促进细胞周期进展及细胞增殖,可能与肝癌的发展有关.

  • 小檗碱及其亲脂性衍生物抑制恶性胶质瘤C6细胞的增殖及迁移与侵袭

    作者:付胜楠;张国光;庹珏;杨小晓;朱文博;颜光美;胡海燕

    [目的]考察小檗碱及其亲脂性衍生物对大鼠C6胶质瘤细胞增殖、迁移与侵袭的影响.[方法]合成四种小檗碱衍生物9-O-十二烷基小檗碱(B3)、9-O-十六烷基小檗碱(B4)、9-O-十八烷基小檗碱(B5)、9-O-苄基小檗碱(B6).采用1H NMR、13C NMR及ESI-MS确证其结构.四唑盐(MTT)比色法检测化合物在不同浓度下作用24、48、72 h后对C6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细胞划痕实验和transwell迁移实验检测对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对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MTT结果显示,衍生物抑制细胞增殖作用显著强于对照组与小檗碱组(P<0.05);其中,B3的抑制作用强.划痕实验、transwell迁移与侵袭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小檗碱及其衍生物能明显抑制C6细胞的迁移与侵袭(P<0.05);其中,B3与B4抑制作用强.[结论]小檗碱的亲脂性衍生物能有效地抑制C6胶质瘤细胞的增殖、迁移与侵袭,为开发新的恶性胶质瘤治疗方法提供新的思路.

  • 辛伐他汀对链脲佐菌素诱导2型糖尿病大鼠血糖的影响

    作者:王璐璐;逄曙光;黄仙萍;田玉玲;王少莲;王聪聪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对链脲佐菌素(STZ)诱导2型糖尿病大鼠血糖的影响.[方法]选取100只Wistar雄性大鼠适应性喂养1周后随机分为4组,每组各25只.A组(正常对照组)普通饲料喂养4周后腹腔注射柠檬酸钠缓冲液;B组(糖尿病模型组)、C组(他汀早期诱导组)和D组(他汀晚期诱导组)高脂饲料喂养4周后一次腹腔注射STZ 35 mg/kg溶液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C组在高脂饲料喂养的同时给予辛伐他汀10 mg/kg·d-1的剂量灌胃,D组在糖尿病模型建立后给予相同剂量辛伐他汀灌胃,B组在糖尿病模型建立后给予等量蒸馏水,成模后均连续观察4周.测定各组0、4和8周大鼠体质量、空腹血糖和血脂水平,并于第8周末行OGTT试验.[结果]在第4周末和第8周末,2型糖尿病大鼠与正常对照组大鼠相比,空腹血糖(FPG)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血清胰岛素(Ins)水平显著降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糖尿病大鼠相比,第4周末他汀晚期诱导组轻微升高FPG和降低Ins (P> 0.05)、他汀早期诱导组显著升高FPG和降低Ins (P<0.001)以及更容易诱导糖尿病大鼠模型的建立;第8周末他汀晚期诱导组FPG显著高于糖尿病模型组(P<0.05).[结论]对高脂饲料喂养的大鼠进行辛伐他汀(10 mg/kg· d-1)早期诱导更容易引起胰岛β细胞功能的减退从而升高FPG和诱发糖尿病模型的建立;在糖尿病模型建立之后,对糖尿病大鼠进行他汀治疗可以引起FPG升高.

  • 血管紧张素-(1-7)对胰岛素分泌细胞株NIT-1增殖的影响

    作者:王晓云;徐明彤;林秀红;宛彦;任萌;李焱;严励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Ang-(1-7)]对小鼠胰岛素分泌细胞株NIT-1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NIT-1细胞按以下分组分别处理24 h,采用CCK-8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1)11.1、25.0、30.0、35.0和40.0 mmol/L葡萄糖液,35.0 mmol/L甘露醇分别处理24 h;(2)0、10-7、10-6、10-5和10-4 mol/L Ang-(1-7)分别处理24 h;(3)高糖(HG,35.0 mmol/L)、HG+Ang-(1-7)(10-5 mol/L)、HG+Ang-(1-7)+Mas受体拮抗剂(A-779,10-5 mol/L)和HG+A-779组.[结果](1)较11.1 mmol/L组,葡萄糖浓度为35.0和40.0 mmol/L时,NIT-1细胞的增殖明显减低(1.02±0.07 vs 1.21±0.10;0.90±0.05 vs 1.21±0.10,P<0.05).(2)在11.1 mmol/L葡萄糖培养条件下,10-7~10-4mol/L之间的Ang-(1-7)不影响NIT-1细胞的增殖.(3)与HG组相比,HG+Ang-(1-7)组细胞的增殖率明显增加(1.44±0.24 vs 1.14±0.07,P<0.05),加入A-779共同孵育可逆转Ang-(1-7)的促增殖效应(1.20±0.02 vs 1.44±0.24,P<0.05).[结论]Ang-(1-7)通过Mas受体拮抗高糖对NIT-1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 水中待产产妇盆底组织MMP-1、TIMP-1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刘颖琳;谭玉清;丁红;郭仲杰;黄修治;彭静;张建平

    [目的]通过检测水中待产产妇盆底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物-1(TIMP-1)的表达,探讨水中待产对盆底组织是否具有保护作用.[方法]2009年6月至2011年2月,收集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自愿选择水中待产的产妇38例为试验组.同期、一般情况及产科条件相近、选择传统阴道试产的产妇70例为对照组.调查两组阴道分娩产妇孕期、产后42天压力性尿失禁症状(SUI)和盆腔器官脱垂(POP)情况.试验组和对照组终分别有33、47例成功阴道分娩,于第三产程后取会阴侧切伤口底部组织,并进行石蜡包埋切片,用免疫组化SP染色法分别检测组织中MMP-1、TIMP-1的表达.[结果]1.两组孕期出现SUI症状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8.18% vs 31.91%,P=0.17),试验组产后42 d伴有SUI症状的发生率(2/33,6.06%)显著低于对照组(11/47,23.40%) (P=0.04).两组阴道分娩产妇产后42 dPOP发生率相近(24.24%vs 25.53%,P>0.05).试验组盆底组织MMP-1阳性率(3/33,9.09%)显著低于对照组(32/47,68.09%) (P< 0.001),试验组TIMP-1阳性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12.12%vs 17.02%,P=0.546).盆底组织MMP-1阳性表达与产后42 d SUI症状发生有关(OR=22.96,95%CI 2.81-187.73),盆底组织MMP-1阳性与产后42 d POP发生有关(OR=5.56,95%CI 1.88-16.42).未发现TIMP-1与产后42 d SUI及POP的确切关系,对应OR(95%CI)分别为2.083(0.46-9.38)及3.02(0.83-11.06).[结论]水中待产产妇盆底组织中MMP-1的阳性表达较低,可能与水中待产对盆底组织具有保护作用有关.

  • SOCS3诱导反复自然流产患者蜕膜及绒毛组织Th1/Th2转换的作用

    作者:刘立群;游泽山;李婕;李再仪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信号转导负调控因子(SOCS3)诱导反复自然流产(RSA)患者蜕膜及绒毛组织Th1/Th2转换的作用.[方法]采用ELISA方法检测27例RSA患者蜕膜及绒毛组织Th1细胞因子(IL-2、IFN-γ)和Th2细胞因子(IL-4、IL-10)的表达水平,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蜕膜及绒毛组织中Th1和Th2细胞水平及其比率,采用western-blot方法检测蜕膜及绒毛组织SOCS3蛋白表达水平,同时与30例正常妊娠行人工流产者比较.[结果]RSA组患者蜕膜及绒毛组织中IL-2、IFN-γ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RSA组患者蜕膜及绒毛组织中IL-4、IL-10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 0.05);RSA组患者蜕膜及绒毛组织中Th1细胞水平及Th1/Th2比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Th2细胞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RSA组患者蜕膜及绒毛组织中SOCS3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RSA患者蜕膜及绒毛组织中SOCS3蛋白表达过低可诱导Th1/Th2失衡,使得Th1细胞介导的免疫损伤作用占主导地位,终导致RSA发生.

  • 口腔鳞癌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型髓系抑制细胞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作者:刘志国;钟丽梅;燕王翔;陈宇;陈丹;丁学强;张辉

    [目的]评价口腔鳞癌(OSCC)患者外周血中髓系抑制细胞(MDSC)变化及与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2年10月间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口腔颌面外科住院的58例口腔鳞癌患者(OSCC组)及2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外周血标本,采用流式细胞分析术检测对照组和OSCC组术前外周血中MDSC的表型及比例,比较分析20例口腔鳞癌患者术后3天、7天、30天外周血中MDSC的动态变化;分选CD11b+CD33highHLA-DR-细胞,采用T淋巴细胞增殖实验、精氨酸酶活性检测,以及一氧化氮含量检测验证该群细胞功能;检测血清IL-6含量及与外周血CD11b+CD33highHLA-DR-MDSC变化的相关性.[结果](1)OSCC组与对照组外周血中CD 11 b+CD33highHLA-DR-细胞百分率分别为(2.68±0.21)%和(0.65±0.05)%,OSCC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01).(2)口腔鳞癌患者外周血中CD11b+CD33highHLA-DR-细胞是一群CD14+CD15-的有免疫抑制功能单核细胞型髓系抑制细胞(M-MDSC),可抑制T淋巴细胞增殖.(3)M-MDSC的变化与患者临床分期有关,临床Ⅲ、Ⅳ期口腔鳞癌患者与临床Ⅰ、Ⅱ期患者外周血M-MDSC比例分别为(3.01±0.35)%和(2.19±0.19)%,前者明显高于后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M-MDSC的变化与患者年龄、性别、淋巴结转移及病理分级无明显相关性,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4)术后患者外周血中M-MDSC比例在术后3天内明显升高(7.46±0.57)%,7天后逐渐下降(2.56±0.20)%,至术后30天可逐渐下降接近健康者水平(1.07±0.06)%,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5)患者外周血中M-MDSC变化与IL-6含量呈正相关性(P< 0.001).[结论]口腔鳞癌患者外周血M-MDSC的变化与口腔鳞癌发生发展有一定相关性,针对M-MDSC的治疗可能成为加强肿瘤免疫治疗疗效的有效途径.

  • 不同原发病的肝移植患者围术期调节性T细胞的变化

    作者:李敏如;肖峰;易述红;张琪;陈规划

    [目的]探讨因慢性重型肝炎和原发性肝细胞癌(HCC)行肝移植手术患者围术期调节性T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方法]前瞻性选取2008年9月至2010年7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因HBV相关性终末期肝病行肝移植手术或肝切除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剔除术后合并脓毒症、急性排斥反应或手术相关并发症的患者后,分为重型肝炎肝移植组(HSNS组,10例),HCC肝移植组(THC组,10例)和肝癌切除术组(NTHC组,10例),另选取10例健康人作为正常对照组.各组患者分别于术前、术后1、3、7、14d分别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百分比(T%),CD4+CD25+Foxp3+Treg百分比(Treg%)和Foxp3 mRNA表达.观察其于不同组间的表达水平和术后的变化趋势.[结果]术前HSNS组T%较健康人群明显降低(P<0.0001),Treg%(P< 0.0001)和Foxp3 mRNA表达(P=0.002)均显著高于健康人群;THC组与NTHC组Treg%和Foxp3 mRNA表达亦稍高于健康人群,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HSNS组Treg%显著高于THC组和NTHC组(P< 0.001),Foxp3 mRNA表达也分别高于THC组(P=0.006)和NTHC组(P=0.002).三组患者术后第1天外周血T%显著下降,术后第7天开始回升,并在术后14d恢复至术前水平,其中NTHC组患者恢复速度较肝移植两组患者迅速.HSNS组术后Treg%和Foxp3 mRNA表达较术前逐渐下降,并在术后第14天与术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4);THC组术后Treg%和Foxp3mRNA表达也有下降趋势,其中Foxp3 mRNA表达在第14天与术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9);NTHC组术后Treg%和Foxp3 mRNA在各时间点与术前比较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HBV感染患者存在不同程度免疫功能下降,而且慢性重型肝炎患者下降程度重于HCC者,术后应结合免疫学指标采取个体化免疫抑制治疗.

  •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降调节对血清抗苗勒管激素的影响

    作者:叶云;吴日然;林晓丽;廖月婵;杜彦;吴嘉齐;林秀峰;杜静

    [目的]探讨两种剂型(长效/短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降调节对血清抗苗勒管激素(AMH)的影响是否相同.[方法]选择2012年2月到9月在我中心行体外受精/胞浆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共869个治疗周期,符合入选标准患者随机进入长效组(使用长效GnRH-a) 128例患者128周期;短效组(使用短效GnRH-a) 116例患者116周期.降调前月经来潮第3天和降调第14天抽取空腹静脉血检测血清AMH,观察患者用药前后血清AMH变化.[结果]①长效组血清AMH降调后略下降,但P> 0.05;短效组降调后下降约0.63 μg/L,P< 0.05.②两组基础血清AMH降调后均呈现归中趋势.以上升或下降为标准的ROC曲线,寻找切割点.长效组基础血清AMH切割点是2.15 μg/L,短效组切割点是2.16 μg/L.③长效组切割点以下组52例,降调后AMH(μg/L)由1.39±0.54上升为2.73±1.83,P<0.01;切割点以上组76例,降调后血清AMH(μg/L)为4.40±1.95下降为3.27±1.78,P<0.01.短效组切割点以下组51例,降调后血清AMH (μg/L)由1.21±0.50上升为1.96±1.57,P< 0.01;切割点以上组65例,降调后血清AMH(μg/L)由4.26±1.93下降为2.55±1.48,P<0.01.④长效切割点以下组内,血清AMH上升者与下降者基础AMH均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上升者获卵数多于下降者(13.4±5.1 vs 7.4±2.5,P<0.05);长效切割点以上组内,血清AMH上升者基础血清AMH均值小于下降者,但获卵数上升组反而多于下降组(17.73±6.13 vs 13.79±4.60)个(P<0.05).短效组按切割点分组后,结果类似.[结论]无论是使用长效还是短效GnRH-a,降调节前后血清AMH变化规律是一样的:基础AMH低于切割点的呈现上升趋势,高于切割点的呈现下降趋势.符合这一变化规律的患者获卵数的预期结果更好.

  • 复方短效口服避孕药在未婚女性流产后服务中的优势及安全性

    作者:陈玉清;陈丹;张祖威;梁明懿;伍园园;常亚杰

    [目的]比较、探讨复方短效口服避孕药(短效COC)在未婚女性人工流产后服务中应用的优势及安全性.[方法]110例行人工流产术的未婚女性,随机分为:口服避孕药(达英-35)组43例、人工周期替代药(克龄蒙)组35例、空白对照组32例.达英-35组和克龄蒙组人流术后均即时开始服药,建议连用3个周期,三组均予流产后相关服务.术后随访观察术后出血时间、月经转归时间、月经紊乱发生率、术后妊娠、子宫内膜厚度,药物不良反应、评价用药依从性.[结果]达英-35组坚持服用3周期的共25例,其术后阴道出血持续和术后第一次月经转归时间均较空白对照组短(P<0.05);术后3个月内月经紊乱发生率较克龄蒙组和空白对照组低(P<0.05).克龄蒙组坚持服用3周期的共22例,其术后阴道出血持续时间、术后第一次月经转归时间、术后3个月内月经紊乱发生率与空白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达英-35组术后3个月内无再次妊娠;克龄蒙组、空白对照组术后各2例再次妊娠.连续使用3个月达英-35,未出现明显严重不良反应.三组患者经流产后服务,术后自动采用有效避孕措施比率较术前均增加(P<0.05).[结论]人工流产术后立即服用复方短效口服避孕药更合理、有益、安全.加强流产后服务对保护未婚女性生殖健康有意义.

  • 2型糖尿病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心率变异的相关性

    作者:董丽红;朱筠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心率变异(HRV)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对112例糖尿病患者测定Hcy水平,根据Hcy水平分为正常组、轻度升高组、中度升高组3组.对3组患者分别采用24 h动态心率变异性(HRV)频谱分析技术测定HRV,并与Hcy作相关分析.[结果](1)轻度升高组与中度升高组的正常RR间期的标准差(SDNN)、5 min平均心率的标准差(SDANN)、爱丁堡指数(PNN50)、相邻R-R间期之差的均方根值(RMMSD)均低于正常组(P< 0.05~0.01),并且随着Hcy水平的升高,轻度与中度升高组中HRV时域指标有进一步下降.(2) Hcy升高组中高频(HF)显著低于Hcy正常组(P<0.01),Hcy升高组中低频(LF)较Hcy正常组明显减低(P< 0.01),交感-迷走神经平衡指标(LF/HF)在Hcy升高组较正常组升高(P<0.05).(3)2型糖尿病Hcy升高者HRV指数较正常组有所下降,Hcy与HRV呈负相关.[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高Hcy血症患者心率变异中的时域分析和频域分析的各项指标参数均减低,并出现自主神经的损害,心脏自主神经活动的昼夜节律改变丧失.Hcy是自主神经病变的危险相关因素,对早期发现自主神经病变有益.

  •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后的妊娠结局分析

    作者:张丹;徐艳文;王子莲;贾梦希;王增艳;袁媛;周灿权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 transfer,IVF-ET)术后的PCOS患者和输卵管性不孕患者受孕后的妊娠结局.[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生殖中心第一次行IVF的PCOS患者共104例,对照组为第一次行IVF的输卵管性不孕患者共1 658例.两组患者按年龄均分为<35岁组和≥35岁组.对4组患者的基本资料、IVF-ET周期的卵子和胚胎情况以及妊娠结局进行回顾性比较.[结果]PCOS患者IVF周期中的临床妊娠率、流产率、早产率、多胎率、大于胎龄儿、小于胎龄儿以及畸形率与同年龄组的对照组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 35岁PCOS患者妊娠期糖尿病以及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35岁PCOS患者该两种疾病的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5岁PCOS患者行IVF-ET治疗后的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率增加,≥35岁PCOS患者的各种并发症发生率未升高.

  • 特异性免疫治疗对变应性鼻炎外周血CD4+CD25+T调节细胞的影响及远期疗效的观察

    作者:李烁;洪海裕;李小敏;高进良;高春生;赵家利;刘邦华

    [目的]通过检测变应性鼻炎患者皮下特异性免疫治疗前后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表面CD25表达情况的变化及观察相关指标,探讨皮下特异性免疫治疗的机制,评价其远期疗效.[方法]将90例确诊变应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免疫治疗组和药物治疗组,每组45例.通过症状评分、使用药物评分和鼻结膜炎相关生活质量调查问卷等评价临床疗效,同时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表面CD25表达情况.[结果]随着特异性免疫治疗的进行,免疫治疗组与药物治疗组症状评分无统计学差异;而免疫治疗组药物评分要明显低于药物治疗组,鼻结膜炎相关生活质量调查问卷评分要高于药物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变应性鼻炎患者外周血CD4+CD25+T淋巴细胞比例要低于健康对照组,免疫治疗组治疗3年后比例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药物治疗组的比例没有明显提高.[结论]经过3年的特异性免疫治疗后,患者症状控制理想,对症治疗的药物明显减少,生活质量明显提高.这可能与影响CD4+CD25+T调节细胞的功能有关.

  • 未足月胎膜早破潜伏期对母婴结局的影响

    作者:李玲;吴金芝;李萍;陈新娟;范建辉

    [目的]观察不同孕周未足月胎膜早破(PPROM)孕妇潜伏期的长短对分娩方式及母婴并发症的影响.[方法]收集2009年1月至2012年3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妊娠28~36周PPROM孕妇160例,对其一般资料和母婴并发症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定性资料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妊娠28~ 31+6周PPROM,潜伏期>72h,剖宫产率为70%,比潜伏期<72h增加了41.4%(P<0.05);妊娠32 ~ 33+6周PPROM,潜伏期>72h和潜伏期<72h,剖宫产率和母婴合并症发生率未见差异;妊娠34~36周PPROM潜伏期<24 h和潜伏期>24 h组,绒毛膜羊膜炎的发生率呈现明显递增趋势(26.4%,59.3%,P< 0.05),而新生儿结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妊娠28~31+6周PPROM孕妇,在促胎肺成熟的同时,可适当延长孕周,并考虑剖宫产作为分娩时首选;对于妊娠32 ~ 33+6周PPROM孕妇,用促胎肺成熟一疗程后酌情选择分娩方式;对于> 34周的PPROM孕妇,建议评估胎儿情况后予以引产.

  • 周边虹膜切除术对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眼前段结构的影响

    作者:李媚;王忠浩;毛真;余芬芬;肖辉;刘杏

    [目的]利用眼前段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AS-OCT)观察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APACG)和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CPACG)手术周边虹膜切除(SPI)前后眼前段结构的改变.[方法]连续性收集周边虹膜粘连<6个钟点的、性别年龄匹配的APACG发作期患者37例(37眼)及CPACG患者25例(25眼),于SPI术前及术后1月行AS-OCT检查.比较术前及术后的中央前房深度(ACD)、房角开放距离(AOD)、小梁网虹膜间面积(TISA)、房角隐窝面积(ARA)、前房宽度(ACW)、前房容积(ACV)和晶状体矢高(CLR)的差异.[结果]与术前相比,APACG眼术后较术前AOD(0.096±0.063 vs 0.052±0.065,mm)、TISA(0.054±0.024 vs 0.030±0.029,mm2)、ARA(0.095±0.042 vs 0.059±0.057,mm2)和ACV(90±17 vs 73±17,mm3)增加(P< 0.001-0.032),而ACD、ACW及CLR无明显变化(P=0.102 ~ 0.609);CPACG眼术后较术前ARA (0.078±0.036 vs 0.065±0.024,mm2)及ACV(91±22 vs 83±22,mm3)明显增加(P=0.042和<0.001),而AOD、TISA、ACD、ACW和CLR无明显变化(P=0.102-0.774).[结论]周边虹膜切除术可使APACG的房角开放和前房容积增加,使CPACG的前房容积增加,但不能改变APACG和CPACG眼的中央前房深度和晶状体的相对位置和CPACG眼的房角参数.

  • 鼻咽癌适形调强放射治疗中颞叶勾画方式的推荐

    作者:余孝丽;张广顺;陈默;郭颖;孙颖

    [目的]推荐一种适用于接受适形调强放疗(IMRT)的鼻咽癌患者颞叶的勾画方式和图谱,以利于多中心的剂量学比较.[方法]通过系统阅读关于颞叶放疗损伤的文献,收集了不同单位颞叶的勾画方法.将2004年11月至2006年11月共21例接受IMRT治疗并且通过核磁共振(MRI)诊断为具有单侧放射性颞叶坏死(TLN)的鼻咽癌患者纳入研究.比较了颞叶不同勾画方式得出的剂量体积参数,颞叶体积,大剂量(Dmax),D1(1%颞叶体积所接受的剂量),D2,D1PRV(1%颞叶PRV所接受的剂量).[结果]颞叶不同的勾画方法具有不同的剂量体积参数值(P<0.05);鼻咽癌IMRT治疗中放射性TLN发生常见部位为颞下回和/或颞中回前内侧,常累及海马或海马旁回.本文推荐颞叶勾画应该包括海马及海马旁回,不包括脑岛及基底节.另外,本文还提供了一套基于CT-MRI融合图像的颞叶勾画范围的图谱.[结论]推荐的基于解剖学和放疗损伤部位的颞叶勾画方式,能减少不同中心关于颞叶勾画的差异,从而有利于不同中心关于剂量和副作用的相关性研究.

  • Peters'异常患者Sox11及CYP1B1基因变异分析

    作者:贾秀华;郭向明

    [目的]研究中国人Peters’异常患者Sox11及CYP1B1基因变异情况.[方法]从眼遗传疾病库中选取13例Peters’异常的先证者以及100例正常对照,采用直接测序的方法分析Sox11及CYP1B1基因的外显子及其相邻内含子基因变异情况;通过测序识别的基因突变,使用HA-SSCP分析的方法,在100例正常对照中做进一步评估.筛查中国人群Peters’异常患者Sox11及CYP1B1基因基因变异,并研究其相关表型.[结果]在13例Peters’异常的患者中检测到一个Sox11同义突变,一个CYP1B1错义突变,在正常对照中未发现此基因突变.[结论]本研究首次对Peters’异常患者进行Sox11进行基因筛查,并验证了CYP1B1是Peters’异常的致病基因之一,进一步扩大了Peters’异常患者CYP1B1基因突变的突变频谱,增加了我们对基因型与表型之间关系的认识,并有望为将来该疾病致病机制的基因学及功能学方面的研究提供基础.

  • 小鼠精子激活力减弱模型制备技术的初步研究

    作者:苗聪秀;燕志光;杨红梅;龙慧;柴蔚然;梁红星;于莎;匡延平;吕祁峰

    [目的]:人类辅助生殖技术中,低受精率的发生机理及辅助激活提高受精率的安全性尚不清楚,缺乏激活力减弱的精子模型是其中一个主要研究障碍.本研究拟探索减弱小鼠精子激活力的新技术.[方法]首先,分别对精子进行化学破膜、机械脱尾及其联合操作于37℃孵育12h,比较各操作对显微授精后的受精率的影响;然后进一步结合时间因素,观察处理时间与精子激活力减弱程度的联系.同时,对操作后的胚胎早期发育的影响也进行了相应观察.[结果]①化学破膜法与机械脱尾法对精子破膜并温育后,均能有效降低精子受精率;②相对于正常的精子,对小鼠精子进行吹打机械脱尾,37℃下温育2、4、8、12h后,受精率和卵裂率均出现程度逐步增加的显著降低(P<0.01);③与对照相比,以吹打机械脱尾并37℃下温育后的精子进行显微授精后,其受精卵的囊胚率和孵出率也显著降低(P< 0.001).[结论]将小鼠精子机械脱尾并在37℃下温育,精子激活力随温育时间增加而显著降低,同时其胚胎发育能力下降.本研究初步探索了程度可控的降低精子受精激活力的新技术,其安全性及导致精子激活力下降的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

  • 儿童生存质量量表PedsQLTM3.0患者满意度癌症模块中文版信度与效度分析

    作者:袁联雄;李佳玲;吴宇;栾筠竹;郝元涛

    [目的]引进PedsQLTM3.0患者满意度癌症模块,形成中文版,通过现场调查,考核量表的信度与效度,探讨其在我国癌症儿童患者满意度测评中的适用性.[方法]采用国际通用的量表翻译引进程序,将英文版的PedsQLTM3.0患者满意度癌症模块改造成中文版,并将中文版量表应用于广州市5家三甲医院儿童血液/肿瘤科223名癌症患儿的家长,分析量表的可行性、信度与效度.[结果]共发放问卷223份,收回218份,有效问卷213份,条目总不适用率为4.3%,不适用情况主要发生在“情感需求”维度;量表各维度的Cronbachs'α系数介于0.87~0.95之间,均超过0.70,重测信度各维度组内相关系数均大于0.75;所有条目与所属维度高度相关(相关系数均大于0.8),而与其他维度的相关相对较弱;证实性因子分析结果得x2/df=2.93,RMSEA=0.09,CFI=0.92.[结论]除结构效度因子分析结果欠理想外,PedsQLTM 3.0患者满意度癌症模块中文版具有良好的可行性、信度和内容效度等计量心理学特征,可应用于中国文化背景下癌症住院儿童的患者满意度研究.

  • 高龄早期复发性流产患者流产原因分析

    作者:刘玉昆;陈欣;刘颖琳;陈慧;谭剑平;张建平

    [目的]探讨高龄早期复发性流产患者的流产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2年10月,在我院诊治的高龄早期复发性流产患者的病历资料,对已行系统病因学检查,并且流产后成功行绒毛染色体分析的82例患者的病因分布进行分析.并比较了高龄早期复发性流产与高龄偶发性早期流产的绒毛染色体异常发生率,原发性流产与继发性流产的病因分布,不同流产次数的复发性流产患者的病因分布.[结果]高龄偶发性流产的绒毛染色体异常发生率(85.1%)高于复发性流产的染色体异常发生率(67.1%),(P<0.05).胚胎染色体异常是高龄复发性流产主要的流产原因(67.1%),其次是内分泌因素(24.4%,包括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PCOS、DM、高PRL)、子宫异常(19.5%,主要为子宫纵隔和宫腔粘连)、APA阳性(12.2%)、夫妇染色体异常(3.7%)、感染(2.4%),真正不明原因的复发性流产占15.9%.原发性与继发性流产的病因分布无明显差异.不同流产次数的复发性流产患者的病因分布无明显差异.[结论]胚胎染色体异常是高龄早期复发性流产的主要原因,对复发性流产患者不仅要行传统的流产病因学检查,还应对流产胚胎组织进行染色体检查,以进一步明确流产原因,及时给予合理的诊治.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z1 z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z1
2006 01 02 03 04 05 06 z1 z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z1
2004 01 02 03 04 05 06 z1
2003 01 02 03 04 05 06 z1
2002 01 02 03 04 05 06 z1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Z1
1999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