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临床医学 > 医学影像学杂志

医学影像学

医学影像学杂志

Journal of Medical Imaging 의학영상학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山东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 山东医学影像学研究会;山东医学影像学研究所
  • 影响因子: 1.15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6-9011
  • 国内刊号: 37-1426/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24-134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0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医学影像学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山东
  • 主编: 武乐斌;赵斌
  • 类 别: 临床医学
期刊荣誉:
  • 多级图像对比度放大技术在膝关节摄影中的应用

    作者:徐健;丁忠祥;张玉江;陶越强;狄幸波

    目的:分析评价膝关节摄影中多级图像对比度放大技术(MUSICA)参数设定的成像效果,为实际临床应用提供理论指导.方法:随机抽取膝关节侧位软拷贝图像70例,以骨皮质、骨小梁、肌间隙、髌上囊、皮下脂肪为比对目标,由三位观察者对其显示情况进行分析,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MUSICA处于较小值(0~2)时,适合于软组织显示,但图像锐利度欠缺;处于较高值时(4~6)适合于观察骨皮质、小梁等细节信息,但较多地出现伪影,共25例;处于2~4时整体影像对比度适中,如实反映人体密度结构.结论:作图像处理时应将MUSICA为2~4设定为常规,实际应用通常情况下可以选择该处理方法,但应根据具体要求适当调整MUSICA参数值.

  • 支气管内膜结核的CT表现

    作者:孔杰俊;丁建春;胡敬

    目的:分析支气管内膜结核(EBTB)的CT表现,以提高对EBTB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了45例经纤支镜及病理证实的EBTB的胸部CT表现,探讨支气管本身的异常及肺实质、淋巴结以及胸膜的改变.结果:45例病人CT片上共显示92处支气管受累,包括右侧54处和左侧38处,其中28例显示两支以上的受累支气管,11例主、叶、段多支支气管同时受累.38例表现为支气管狭窄,狭窄程度为轻度20例、中度12例和重度6例.8例继发肺不张,30例并存支气管播散灶.所有患者肺野内均可见陈旧性结核灶,28例并发胸膜病变.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15例.结论:较长段的支气管管壁中心性增厚或主、叶、段多支支气管受累为EBTB的主要表现,多数并存肺实质和胸膜病变, 引流区淋巴结可增大.

  • MSCTA诊断脑动脉瘤多种重建方法的对照研究

    作者:宁殿秀;李智勇;刘静红;张清;苗延巍;伍建林;郎志谨;杜敏安

    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不同重建方法对脑动脉瘤的诊断价值,进一步提高脑部MSCTA的诊断能力.方法:收集脑MSCTA检查的脑动脉瘤患者31例.采用GE Light-speed及PHILIPS Brilliance 16层螺旋CT机进行扫描,螺距:0.5~1.3,层厚:0.625~1.25mm.在GE adw4.2工作站上进行脑血管后处理重建,重建方法包括容积再现(VR)、大密度投影(MIP )、表面遮盖显示(SSD) 及曲面重建(CPR).并对四种图像重建方法进行比较.结果:31例阳性病例中共有33个动脉瘤, VR与MIP显示32个,SSD显示30个,CPR显示29个.未显示动脉瘤直径均小于3mm.结论:VR与MIP显示脑动脉瘤佳,是较常用的显示方法,而CPR与SSD存在一定的漏诊因素,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 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颅内动脉狭窄

    作者:姜桂生;郭春杰;狄玉进;贾秀华;曲怀谦;郭存举;刘力峰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狭窄血管内球囊支架成形术的可行性、安全性及其疗效.方法:17例患者术前3天给予阿司匹林300mg/天和噻氯吡啶250mg/天,6F (Envoy)导引导管放置到颈内动脉远段或椎动脉近颅底段,造影获得工作位,评价血管狭窄程度:狭窄率=(1-狭窄处管径/狭窄远端管径)×100%,微导丝在路途导引下通过颅内动脉狭窄段,向远端直至P2或M2段,确保足够的支撑力.选择支架大小的依据为狭窄远端正常血管的直径,导丝引导下支架通过狭窄部位,造影确定支架位置正确,充盈球囊至5~6大气压,支架释放后造影确认展开良好,回撤球囊,无并发症,操作完毕.随访3~10月.结果:17例患者颅内动脉狭窄处植入支架,技术成功100%,造影显示狭窄由术前(78.3±12.9)%降至术后(6.8±7.3)%,狭窄的动脉管径恢复,短期随访(3~10个月)显示很好临床效果.术中出现一例蛛网膜下腔少量出血(SAH),对症治疗痊愈.6例随访造影未见血管再狭窄.结论:颅内动脉狭窄支架植入增加血管内径,改善血流量,减轻临床症状,是一种安全、可行有效的治疗方法.

  • 囊性肾癌的CT和MRI表现

    作者:赵伟峰;陈敏;吴国庚;王文超;蔡葵;杨正汉;李飒英;周诚

    目的:分析囊性肾癌的CT和MRI表现,旨在提高术前正确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6例囊性肾癌的CT和MRI表现.结果:囊性肾癌16例,囊壁不规则增厚12例,间隔不规则增厚8例,囊壁结节10例;囊性病变内出现异常软组织影6例,和/或囊性病变周围肾实质内出现异常软组织影4例;钙化2例;增强扫描实性部分明显增强8例,中度增强5例,轻度增强3例.结论:囊性肾癌的CT、MR表现有一定特征,表现典型者可做出诊断.

  • 颈髓白质纤维束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的初步研究

    作者:管红梅;王德杭;杨亚芳;田俊

    目的:利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研究正常成人颈髓的各向异性程度, 探讨颈髓白质纤维束成像的可能性和应用价值.方法:使用单次激发自旋回波平面回波(SE-EPI)序列对14例MR检查正常的健康志愿者行颈髓弥散张量成像检查.重建FA图,在颈髓各节段分别测量FA值.利用日本东京大学Masutani开发的DTVⅡ和Volume One纤维束示踪成像软件进行白质纤维束成像.结果:颈髓平均FA值0.6583±0.0737,所有FA图上颈髓显示清晰,没有明显图像失真.白质纤维束成像三维显示颈髓大部分主要的纤维束.结论:DTI有效地显示颈髓白质纤维的各向异性特征及白质纤维束的分布和走向,对颈髓疾病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

  • 含钆对比剂在脑血管DSA介入检查或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王金龙;凌锋;李慎茂;宋庆斌;黄居义;王玉林;吴婷夏

    目的:探讨Gd-DTPA作为对比剂在脑血管DSA介入检查或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8例碘剂禁用者应用钆喷酸葡胺作为对比剂进行脑血管DSA介入检查或治疗,另外随机抽取28例应用非离子型碘水对比剂作为对照组进行脑血管DSA介入检查或治疗.两组病例对比剂的注射量、注射流率及压力限制保护均相同,通过对相关血管DSA图像显示结果进行对照分析,揭示含钆对比剂在脑血管DSA介入检查或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寻求改善钆对比剂脑血管DSA图像质量的途径.结果:应用Gd-DTPA作为对比剂进行脑血管DSA介入检查或治疗,与应用非离子型碘水对比剂相比较,由于含钆对比剂的钆离子浓度低,其图像质量略差于使用非离子碘水对比剂图像,脑部相关血管主干显示无明显差异,对于终末细小分枝的显示,碘水对比剂影像质量优于含钆对比剂.通过以下措施来改善影像质量,从而获得满意图像:①改变图像采集时DSA设备的管电压值:将应用碘水对比剂时的66~70kV提高到75~80kV;②调整窗宽、窗位数值:将窗宽值由930降至900,将窗位值由50升至75,提高图像的对比度和降低图像亮度;③调整图像滤过参数、边缘增强指数:提高滤过参数至100%;边缘增强指数由4升至5.结论:在对碘剂禁用者中使用Gd-DTPA进行脑血管DSA介入检查或治疗,能够显示脑部相关血管影像,可以满足脑血管病的诊断及介入治疗需要.

  • 综合超声心动图在经心导管关闭膜周部室间隔缺损中的应用

    作者:张玉奇;孙锟;张志芳;陈笋;李奋;高伟;沈蓉;吴兰平;衣晓蕾

    目的:评价经胸超声心动图(TTE)、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EE)、三维超声心动图(3DE)在经心导管关闭膜周部室间隔缺损(PMVSD)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拟行经心导管关闭PMVSD的25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常规检查建立诊断后,在超声及X线检测下经心导管堵塞室缺,并在术后2h、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进行TTE检查.结果:258例患者术前均行TTE检查,46例导管室行TEE检查,38例术中行3DE检查.由于术前超声心动图漏诊或不准确,20例(7.8%)堵塞失败,238例成功,成功率92.2%.超声测量PMVSD大小7.1±1.72mm,分流口(Dv)4.1±1.51mm,边缘距主动脉右冠瓣4.2±2.21mm,使用装置大小(De)4~12mm,平均6.4mm;装置大小与分流口间关系为De=1.04Dv+1.87.术后超声检查10min、2h、1个月、3个月残余分流率分别为21.8%、6.7%、1.2%、0.8%.结论:超声心动图检查可以准确地显示PMVSD的大小、部位及其边缘的解剖形态,在术前病例的初步筛选、术中监测、堵塞器的选择、即刻效果判断及术后随访中起重要作用,是经心导管堵塞PMVSD安全、有效的监测方法.

  • 颈部淋巴结结核的CT诊断和鉴别诊断

    作者:徐启怀;王丰富;徐晓剑;戚洪波

    目的:分析颈部淋巴结核的CT表现,探讨CT诊断价值及鉴别诊断.方法:对22例颈部肿块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全部病例均经病理证实.其中15例为颈部淋巴结结核,女9例,男6例,年龄20~38岁.4例为颈部淋巴结转移瘤;3例为颈部淋巴瘤.结果:颈部淋巴结结核病变好发部位为颈静脉链下、中组及颈后三角淋巴结与淋巴性肿瘤有区别.根据颈部淋巴结核CT扫描的形态,密度及周围脂肪间隙的情况,可反映颈部淋巴结结核的病理改变.结论:CT在颈部淋巴结结核的诊断方面有着重要的价值,不仅可以明确病变的部位、数目、大小、形态特征及周围情况,尚可以反映其病理改变.

  • 腰椎峡部裂MSCT双倾斜重建技术的诊断价值

    作者:戚跃勇;陈轶;陈林;杨春艳

    目的:研究MSCT双倾斜重建技术在腰椎峡部裂诊断中的方法与价值.方法:32例腰椎峡部裂患者经16排螺旋CT扫描后进行了双倾斜多平面重建及容积重建.结果:MSCT双倾斜重建技术能清楚显示腰椎峡部的正常解剖结构和腰椎峡部裂的CT征象,其主要的影像表现有"环裂征"、"双关节征"、"多关节征"、椎管矢状径增大、局部骨质增生硬化、腰椎滑脱、椎间盘变性、椎小关节退变等.以手术结果为金标准,MSCT双倾斜重建技术对32例腰椎峡部裂的诊断准确率为93.8%,常规轴位的诊断准确率为68.8%,前者的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后者(P<0.05).结论:MSCT双倾斜重建技术能直观地显示峡部裂的影像特征,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脊椎骨巨细胞瘤的X线诊断(附23例分析)

    作者:王世芳;付延森;华敬亮;周万勇;马玉

    目的:评价X线检查对脊椎骨巨细胞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3例脊椎骨巨细胞瘤的X线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23例均行X线平片检查,其中5例行CT扫描.结果:颈椎6例,胸椎11例,腰椎4例,骶椎2例,以胸椎为好发.主要X线表现为偏心性溶骨性、膨胀性骨破坏,依据病灶内有无分隔状骨嵴,分多房型和溶骨型,病灶内无钙化,外无硬化缘.结论:平片仍可作为诊断本病的首选方法.CT和MRI可提供更多信息,对提高本病诊断有重要价值.

  • 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的影像学表现与手术结果对照研究(附315例报告)

    作者:尹凤荣;张善娟;杨坤;刘叶;王德广

    目的:分析总结三叉神经痛和面肌痉挛的影像学表现,经与手术结果对照,探讨三叉神经痛和面肌痉挛的主要致病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2006年我院收治的315例三叉神经痛和面肌痉挛患者的有关资料.结果:术前CT平扫67例,15例显示椎基底动脉迂曲、增粗、偏移,占22.4%.248例均做桥小脑角区MRI,显示血管神经接触或可疑接触者188例,占75.8%.手术病例296例,术中证实有血管压迫或接触的271例,占91.6%;肿瘤压迫所致20例,占6.8%;有蛛网膜粘连和其它原因不明者5例,占1.7%,19例为保守治疗.结论:MRI诊断三叉神经痛和面肌痉挛的病因与手术结果对照接近,则主要为周围血管压迫神经所致.

  • 神经元移行异常的CT诊断(附30例报告)

    作者:赖华;张炀;贺明礼;曹阳

    目的:探讨神经元移行异常的CT表现特点,以进一步提高其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分析近两年经本院确诊的30例神经元移行异常病例的临床和CT资料,总结各类病变的CT表现特征.结果:30例中,灰质异位8例,脑裂畸形6例(其中5例伴多小脑回或巨脑回畸形,所有病例均伴透明隔缺如),多小脑回畸形或巨脑回20例(其中5例伴脑裂畸形),单侧巨脑畸形1例.灰质异位表现为白质内团块状、室管膜下结节状或条带状灰质密度灶;脑裂畸形表现为从侧脑室壁到脑表面贯穿大脑半球的裂隙,表面覆盖灰质,可分为开唇型和闭唇型;多小脑回或巨脑回表现为广泛或局限性的皮质增厚,边缘呈波浪状,灰白质交界光滑,脑沟浅,白质减少;单侧巨脑畸形表现为一侧大脑半球及颅腔增大.结论:CT能够良好显示脑神经元移行异常的病理特征,有助于临床准确诊断.

  • 上消化道同时性多原发癌临床X线分析(附24例报告)

    作者:李大鹏;熊春梅;张淑香

    目的:分析上消化道同时性多原发癌的X线表现,探讨其X线诊断价值及漏诊误诊原因.方法:对经病理证实的同时性上消化道多原发癌的X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4例上消化道多原发癌中,食管-食管型10例,食管-胃型9例,胃-胃型5例,除2例食管为3处癌灶外,其余均为双癌灶.食管共发现31个癌灶 ,上段6个,中段13个,中下段4个,下段8个,中、下段合计25个,占80.6%.胃部病变中贲门6个,胃底2个,胃体3个,胃窦7个.24例中漏诊、误诊8例.结论:X线检查诊断上消化道多原发癌具有重要价值,但应警惕上消化道多原发癌易于漏诊、误诊.

  • 骨样骨瘤的影像学诊断:X线平片与CT常规横断位及MPR比较

    作者:李丰新;何敬振;甄俊平

    目的:比较常规X线平片、多层螺旋CT常规横断位及多平面重组(multi-planar reformation,MPR)在骨样骨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骨样骨瘤病人在X线平片、CT常规横断位及MPR图像上的表现及其对瘤巢及瘤巢内钙化显示能力.结果:41例病灶均表现为一圆形或卵圆形的透亮区,其周围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硬化.41例中仅8例在X线平片上能显示瘤巢,瘤巢显示率为19.5%(8/41);所有检查者均清楚显示瘤巢周围骨质硬化,但均不能显示瘤巢内钙化;41例CT横断位图像及MPR图像均能清楚显示瘤巢,18例CT横断位图像能显示瘤巢内钙化,30例病人在MPR图像能显示瘤巢内钙化;横断位CT图像和MPR对瘤巢内钙化显示率分别为43.9%(18/41)和73.2%(30/41).结论:瘤巢是确诊骨样骨瘤的关键,CT是显示瘤巢的重要检查方法,MPR图像是显示瘤巢内钙化的佳方法,有助于做出准确诊断.

  • 面神经管病变的多层螺旋CT评价

    作者:吴任国;唐秉航;何亚奇;李良才;黄德成;黄晖

    目的:分析面神经管病变CT表现,评价多层螺旋CT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面神经管病变患者35例CT资料,男24例,女11例,年龄4~51岁,平均27岁,所有患者均行多层螺旋CT扫描,常规行多平面重建和面神经管曲面重建.结果:面神经管骨折15例,其中鼓室段骨折8例,乳突段骨折5例,迷路段骨折2例;胆脂瘤型中耳炎侵犯面神经管15例;面神经瘤1例,乳突段面神经管前移2例,颞骨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累及面神经管2例.结论:多层螺旋CT及后处理成像能清晰显示面神经管病变,对临床诊断和治疗有重要价值.

  • 超声诊断非壶腹部十二指肠肿瘤

    作者:王春光;陈延涛;王桂荣;柳光恒

    目的:探讨常规腹部超声及饮水后声像图在非壶腹部十二指肠肿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4例非壶腹部十二指肠肿瘤的声像图表现.结果:超声检查14例均表现为胰头附近的低回声肿块,13例超声诊断为十二指肠肿瘤,1例诊断为腹膜后肿大淋巴结.14例中,1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十二指肠肿瘤,1例经十二指肠镜诊断为十二指肠炎.通过常规腹部超声及饮水后超声检查,12例十二指肠肿瘤获得了正确的观察定位诊断,超声诊断正确率为85.7%(12/14).结论:通过对特异的位置及形态特征的观察,超声可对多数的十二指肠肿瘤做出正确的定位及定性诊断,饮水后声像图对其诊断有一定的帮助作用.

  • 低场肾动脉3D CE-MRA的应用及评价研究

    作者:邢春礼;周兆珍;孟广君;徐建;孙金阁;王惠英

    目的:评价低场低剂量肾动脉3D CE-MRA诊断肾动脉狭窄(RAS)的价值.方法:对53例临床疑似RAS的高血压病人、53例正常人及2例风湿性心脏病病人,使用0.3T MR仪,试扫描使用2ml、主扫描使用13ml(体重≤80kg)或18ml(体重>80kg)Gd-DTPA,进行相同呼吸幅度呼气末屏气肾动脉3D CE-MRA检查.结果:图像优88例(81.5%),良20例(18.5%).显示肾动脉分支92例(85.2%).53例高血压病人中,2例腔径狭窄<30%,MIP示22例无RAS、29例腔径狭窄>50%,MPR示23例无RAS、28例面积狭窄>75%.10例DSA证实9例腔径狭窄>50%的RAS,1例MPR为RAS真阴性而MIP为RAS假阳性.53例健康正常人中,50例无RAS,3例腔径狭窄<20%.诊断腔径狭窄>50% RAS的特异度:MIP为98.8%,MPR为100%.与DAS比较,诊断腔径狭窄>50%RAS的阳性预测值MIP 90%,MPR 100%.结论:低场低剂量肾动脉3D CE-MRA图像清晰,诊断RAS可靠,费用相对低廉,适合对RAS引起的肾血管性高血压的筛选检查,值得在国内外同类机型推广应用.

  •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脑血流灌注和葡萄糖代谢显像的影像分析

    作者:何洁;张人玲;翟勇;许英路

    目的:通过观察单侧或以单侧血管受累为主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脑血流灌注和葡萄糖代谢的变化,了解不同发病时期脑血流灌注及葡萄糖代谢的特点.方法:将27例患者根据发病时间不同分为急性期、亚急性期及慢性期三组,比较三组患者的脑血流灌注显像及脑葡萄糖代谢显像的结果.将27例患者按照有无侧枝代偿分为两组,比较侧枝代偿与脑损伤的关系.结果:三组中脑血流灌注和葡萄糖代谢均减低的患者占51.85%,除此之外,血流灌注和葡萄糖代谢还可表现为增高、正常或接近正常.有无侧枝代偿两组患者间脑受累程度分布无显著差异(χ2=6.750,P=0.009).结论:低灌注、低代谢是脑缺血患者的主要表现,检查距发病时间长短及是否有侧枝循环建立与灌注及代谢变化有关.

  • PET显像联合CT增强扫描对肝脏原发性肿瘤的诊断价值

    作者:肖勇;李亦钊;郭晓君

    目的:探讨18F-FDG PET联合CT增强扫描在肝脏原发性肿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经穿刺活检组织检查或手术病理检查证实的肝脏原发性肿瘤16例,先行全身18F-FDG PET显像后再行肝脏CT三期增强扫描,将所得结论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评价.结果:18F-FDG PET联合CT增强扫描诊断肝脏原发性肿瘤的阳性率为93.7%,单PET显像阳性率为62.5%,单CT增强扫描阳性率为81.2%.结论:PET显像联合CT增强扫描较单独PET显像或CT增强扫描对肝脏原发性肿瘤诊断的敏感性及准确性均有明显的提高,因此PET显像联合CT增强扫描在肝脏原发性肿瘤的诊断中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3D-CISS序列与3D-TSE序列对Ⅶ~Ⅸ对颅神经成像质量的比较

    作者:梁长虎;柳澄;李坤成;黄杰;乌大尉;王海燕;赵振美

    目的:通过3D-CISS序列与3D-TSE序列对Ⅶ~Ⅸ对颅神经成像质量的比较, 确定3D-CISS序列对脑脊液包绕的Ⅶ~Ⅸ对颅神经和淋巴液充盈的内耳迷路成像显示的优势.方法:应用3D-CISS序列与3D-TSE序列分别对第Ⅶ~Ⅸ对颅神经及内耳迷路进行MR成像,在MPR图像及MIP重建图像上大程度的显示颅神经及内耳迷路,并对两种序列的成像质量进行统计比较.结果:面神经的脑池段、内听道近段及远段、前庭蜗神经的脑池段及内听道近段、耳蜗、前庭及半规管在两个序列中全部以100%的几率显示;蜗神经、前庭上神经、前庭下神经及舌咽神经在3D-CISS序列、3D-TSE序列的显示几率依次分别为:100%、81.2%;100%、51.4%;100%、42.0%;100%、57.1%;面神经、前庭蜗神经的内听道段、内耳迷路、舌咽神经的3D-CISS序列成像质量明显优于3D-TSE序列成像;面神经、前庭蜗神经的脑池段3D-CISS序列成像质量略优于3D-TSE序列.结论:对于被脑脊液包绕的颅神经和淋巴液充盈的内耳迷路的成像,3D-CISS序列是佳的选择.

  •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价值

    作者:朱应礼;徐益明;王煊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CTA)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6例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动脉瘤疑似患者均行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检查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 检查,将两种检查结果进行对照分析、比较优缺点,CTA后处理采用容积再现(VRT)、大密度投影(MIP)和表面覆盖法(SSD).CTA重建采用0.75mm层厚、0.7mm层间隔,延迟扫描时间采用提前监控、静脉团注法.两位放射专家用盲法分析CTA、DSA资料,对颅内动脉瘤作出诊断.结果:36例SAH病例中,CTA发现32例37个动脉瘤,包括前交通动脉瘤15个、大脑前动脉瘤2个、后交通支9个、颈内动脉4个、大脑中动脉主干5个、基底动脉2个,其中1例CTA检查为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动脉瘤,直径<3mm,DSA检查为阴性,其余均经DSA证实.4例SAH病例CTA、DSA检查均为阴性.CTA能够清晰显示瘤体、瘤颈、载瘤动脉及毗邻关系,其敏感性为94.5%.动脉瘤直径大于3.0mm者,CTA、DSA检查结果基本一致.CTA以VRT重建效果佳.结论:CTA对于动脉瘤疑似患者是一种安全、无创伤的检查技术,能够精确显示动脉瘤的空间关系,可作为颅内动脉瘤首选的诊断方法.

  • 声门上型喉癌颈淋巴结转移规律的CT分区探讨

    作者:付荣;邱大胜;刘玉林;张照喜;安连峰;蒋春林;陈宪

    目的:探讨声门上型喉癌颈部淋巴结转移规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结合CT分区回顾性分析64例声门上型喉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CT表现及其特点.结果:64例声门上型喉癌并颈部淋巴转移.CT平扫颈淋巴结密度均匀或不均,增强淋巴结强化明显,呈环状强化及不均匀强化.Ⅰ区2例,Ⅱ区21例,Ⅲ区12例,Ⅳ区5例,无Ⅴ区、Ⅵ区、Ⅶ区淋巴结转移,其中Ⅱ区、Ⅲ区同时淋巴结转移14例,Ⅰ区、Ⅱ区同时淋巴结转移7例,Ⅰ区、Ⅲ区同时淋巴结转移3例.结论:声门上型喉癌易发生Ⅱ区、Ⅲ区颈部淋巴结转移,特别是Ⅱ区单发淋巴结转移多见于声门上型喉癌,喉癌颈淋巴结转移的规律对分区淋巴结清扫及调强放射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 实性肿块型肺隔离症的CT诊断

    作者:尹智伟;韩迅德;刘英娥;孟庆瑶;路晓东

    目的:探讨实性肿块型肺隔离症CT表现特点,以提高其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经手术证实的实性肿块型肺隔离症患者的CT资料,观察病变的部位、形态、密度、边缘、与周围结构关系及其强化特点.结果:本组病例位于两肺下叶后基底段8例,左肺前内基底段1例;病变形态呈珊瑚状7例;密度不均匀9例,表现为多数囊样稍低密度区,强化后尤为明显;边缘光滑清楚者8例,边缘模糊者1例;病灶与主动脉分界清楚9例,相邻横膈面胸膜肥厚7例,形状呈肋骨样肥厚,;动脉期病灶内可见多数扭曲紊乱的血管影者9例,可见供血动脉起始部者2例,肿块边缘及主动脉旁见圆形血管强化断面影9例.结论:实性肿块型肺隔离症在发生部位、形态、密度、边缘、与周围结构关系及其强化特点具有一定的特征性,通过对其CT表现全面分析能够提高实性肿块型肺隔离症的术前诊断的正确率.

  • 复杂型主动脉缩窄和主动脉弓离断的e-Speed电子束CT诊断

    作者:孙清荣;戚跃勇;邹利光;文利;李龙辉

    目的:探讨电子束CT在复杂型主动脉缩窄(COA)和主动脉离断(IAA)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和影像学表现.方法:9例COA和6例IAA的患者进行静脉注射对比剂容积扫描,对所有扫描图像行冠、矢状面多平面重建(MPR)及容积再现(VR)、大密度投影(MIP)、薄层VR重组和电影模式,并经DSA造影和手术证实.结果:EBCTA清晰显示COA和IAA的解剖细节,可对此二种疾病进行分型及诊断,正确诊断率为96.1%.结论:EBCTA作为一种无创性血管造影技术,对COA和IAA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 16层螺旋CT在胃肠道间质瘤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吴海鸰;李欠云;袁鸿绯;高燕;潘卫星;陆军媛;梁筱燕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16层螺旋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病理证实的GIST 34例.术前行CT平扫2例,平扫加双期动态增强扫描32例.结果:34例中,良性5例,潜在恶性5例,恶性24例.肿瘤位于食道1例,胃22例,十二指肠1例,空、回肠5例,小肠系膜和结肠系膜各1例,复发2例,直肠1例.CT表现:黏膜下富血供肿块,倾向腔外生长,可有囊变、坏死、出血、钙化.增强后良性及潜在恶性GIST均匀强化,边界清楚,恶性GIST强化不均匀,可有邻近脏器侵犯.CT定性准确率29/34(85.29%) ,定位准确率30/34(85.24%).结论:多层螺旋 CT平扫加增强动态扫描是目前检查胃肠道间质瘤的一种重要方法之一,能准确显示肿瘤的部位、形态、大小,有利于良恶性的判断,并对临床治疗及预测预后有着重要的指导价值.

  • 腹膜后副神经节瘤1例

    作者:李绪斌;杜湘珂

    患者 男性,49岁.反复腹胀1年余,偶伴腹痛,无发热、恶心、呕吐,无血便等其他不适.既往体健.专科查体无异常.肿瘤标志物:AFP 3.97ng/ml,CA199 4.42ku/L,癌胚抗原1.64ng/ml.

  • 颅内巨大非典型表皮样囊肿1例

    作者:王锋;李志军;刘占标;刘英祥

    患者 女,38岁.因右眼视物不清、肩背部不适半年就诊,查体:右眼视物模糊,CT示:右侧中颅窝底占位,实验室检查:未见异常.MRI检查:T2WI右颞部可见一大小约5.9cm×5.2cm×7.3cm不均匀长T2信号(图1),其内并见不规则等T2信号,边界清晰,强化扫描肿瘤内可见不规则高信号(图2),侧脑室受压变形.

  • 巨大肺大泡误诊为局限性气胸1例

    作者:汪吉龙

    巨大肺大泡和局限性气胸在X线上有时难以鉴别,巨大肺大泡误诊为局限性气胸,可造成误诊误治,因此二者鉴别非常重要.本文报告如下.

    关键词: 肺大泡 影像诊断
  • 超声诊断儿童Castleman's病1例

    作者:邹韧;徐斐燕;董南海;顾胜利

    患者 男性,3.5岁.腹部膨隆近1年,咳喘2周.体检:神清,全身皮肤粘膜无黄染,两肺呼吸音粗,闻及干湿罗音.心律齐.腹稍膨隆,肝脾增大,下腹部及双侧睾丸轻度浮肿,骨与关节及神经系统正常.

  • 肝脏血管周上皮样细胞瘤2例

    作者:李淑英;方松华

    血管周上皮样细胞瘤(Perivascular epithelioid cell tumor,PEComa)是罕见的间叶组织来源的肿瘤,该类肿瘤大多数发生于女性子宫,其次是肾脏[1,2],发生于肝脏的PEComa则十分罕见,目前国内外文献有关该肿瘤影像学表现方面的报道极少[2].现将我们遇到的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肝脏PEComa报道如下.

  • 颅内黑色素瘤的影像诊断

    作者:王爱华;李庆红

    颅内黑色素瘤是中枢神经系统少见的肿瘤,CT及MR易误诊为脑膜瘤、脑转移瘤等.现将本院近几年来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例资料完整的报告如下.

  • 脑保护装置在颈动脉症状性狭窄支架植入术中的应用

    作者:辛利达;胡惠良;吴军;周德秀;刘胜;何旭

    颈动脉狭窄是引起脑卒中的重要原因之一,严重危害患者的身体健康.积极治疗颈动脉狭窄对于预防卒中有重要意义,随着血管内治疗学的发展,颈动脉支架(CAS)应用越来越广泛,而脑保护装置(CPD)进一步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我们在CPD下行颈动脉支架植入术15例,现报告如下.

  • 计算机X线摄影图像伪影的处理

    作者:孙刚庆;张小会

    计算机X线摄影(CR)系统以其方便、快捷、图像清晰已在各级医院广泛使用.但在实际操作应用中发现CR图像的伪影直接影响图像质量,进而影响临床诊断.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分析探讨,认识其表现形式及其产生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处理从而有效的避免,以保证CR图像质量,提高影像诊断的正确率.

  • 髂腰肌囊扩张的CT、MRI诊断

    作者:吴茂铸;周建;罗旺起;唐军

    髂腰肌囊扩张可继发于滑囊炎症或多种髋关节病变,临床上以腹股沟区肿块,邻近结构受压,髋关节疼痛、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国内文献报道较少.CT和MRI可对其作出明确的诊断,从而可避免不必要的外科有创检查.笔者收集22例经随访复查或手术病理证实的髂腰肌囊扩张患者的CT、MRI影像资料,结合文献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 超声心动图在诊断老年钙化性心脏瓣膜病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孟令洋;梁盛斌;苏伟力

    钙化性心脏瓣膜病是一种随年龄的增加大量钙质、脂质沉积于瓣膜为特征的老年常见心脏瓣膜病.它可以与其它心脏疾病并存,也可以单独存在.为了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我们回顾分析了145例经过超声诊断钙化性心脏瓣膜病患者的超声特点并加以总结.

  • 多层螺旋CT肝门静脉成像对门脉高压分流侧支血管的研究

    作者:王家臣;刘学静;田军;巩若箴

    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门体之间侧支血管扩张,形成多处门体循环;在这些扩张的侧支血管中,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常导致上消化道出血,危及患者健康和生命,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在实施手术或介入治疗时,术前了解侧支血管的情况尤为重要;近年来,随着多层螺旋CT技术的发展及多种图像后处理技术的开发,多层螺旋CT门静脉成像能全面准确地显示肝硬化患者门体循环之间侧支血管的部位和范围,为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治疗方法的选择和术前评估提供了可靠依据.

  • 骨密度检测在哮喘儿童治疗过程中的应用

    作者:李瑞峰;冯益真

    骨密度是监测骨骼状况主要指标之一,多项涉及骨骼的研究及诊断标准多以此为客观依据.哮喘儿童因为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以及病情的影响,其骨骼状况尤其是骨密度深受家长、医务人员的关注.现对骨密度检测技术的发展及其在哮喘儿童治疗过程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关键词: 骨密度 哮喘 儿童
  • 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的临床及影像研究进展

    作者:张灵艳;陈燕萍

    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是一种主要累及肾上腺和脑白质的X连锁隐性遗传性代谢性疾病,以脑白质脱髓鞘和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为主要临床特征.血浆、培养皮肤成纤维细胞极长链饱和脂肪酸的测定是诊断本病的主要生化指标,联合临床特征和特异性的影像学表现以及电生理检查能够帮助诊断本病,通过ABCD基因突变检测和生化检测极长链脂肪酸(very long chain fatty acid,VLCFA)可以确诊本病.本病比较少见,但进展迅速,常可导致患者神经系统不可逆的损伤直至死亡.但其确切病因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现就本病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及治疗等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优化CT扫描参数,降低患者辐射剂量

    作者:王刚;白艳;郑树卿

    CT检查中如何有效减少辐射剂量,保护患者,同时保证图像质量,作为从事放射的工作人员应该充分认识.本文从CT检查辐射剂量、优化参数及降低CT检查辐射剂量的途径等方面加以综述.

  • 门静脉海绵样变的CT、MR诊断价值

    作者:杨蕊梦;许乙凯;赖胜圣

    目的:探讨门静脉海绵样变的CT、MR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经手术病理(6例)或经肠系膜上动脉行间接门静脉造影(9例)证实的门静脉海绵样变(CTPV)患者的影像及临床资料.结果:①3例患者行脾切除,余12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脾脏体积增大;②7例原发性肝癌中5例可见明显门脉癌栓;③15例患者CT及MR平扫可见门静脉主干及其分支失去正常形态,边缘呈波浪状;④增强扫描动脉期门静脉主干及其分支影像学变化较平扫未见明显变化,2例患者可于肝脏实质边缘区见到异常带状密度增高影,而肝门区密度相对较低(肝脏异常灌注);⑤增强扫描门静脉期显示肝门静脉主干及其分支走行区域内可见数个扭曲扩张的静脉血管影像.结论:CT、MR具有无创、快速、可重复的优点,对诊断CTPV有较大的价值.

  • 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伪影及其产生因素的研究

    作者:李天然;陈自谦;赵春雷;钱根年;李铭山;许尚文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的伪影表现及其产生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36例冠状动脉多层螺旋CT成像,分析冠状动脉伪影的表现,评分法判断伪影的程度,产生伪影的原因.结果:以曲面重组为标准重组方式评判.109例见伪影占80.2%,232段冠状动脉发生伪影占23.8%.伪影分为自身因素和技术因素两大类.呼吸运动与心脏运动表现为阶梯状影,冠状动脉错位、中断、模糊;高密度物质表现为局部管腔模糊;邻近结构伪影表现为冠状动脉显影模糊;技术原因表现为冠状动脉不能成像.冠状动脉伪影程度5分3例,4分8例,3分24例,2分33例,1分41例.轻度伪影74例占54.4%(74/136),中度伪影占24例17.6%(24/136),重度伪影11例占8.1%(11/136).结论:伪影的产生各有其原因,影像学表现各异,通过多种手段的联合应用可降低伪影的发生率及对诊断的影响.

  • 67Ga-枸橼酸盐显像与CT诊断肺癌的对比研究

    作者:周振虎;韩建奎;杜玉洁;贾晓春

    目的:探讨67Ga-枸橼酸盐显像和CT检查对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经病理证实的82例肺癌及35例肺部良性病变患者,分别行67Ga显像和CT检查,并分别比较两组结果.结果:82例肺癌患者中,67Ga显像阳性66例,占80.5%,35例良性病变患者中,显像阴性27例,占77.1%;CT诊断82例肺癌患者64例符合,占78.0%,35例良性病变患者30例符合,占85.7%,两者诊断肿瘤良恶性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直径<2cm的肿块,CT诊断优于67Ga显像,其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直径>5cm的肿块,67Ga显像优于CT诊断,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直径2~5cm的肿块,两者诊断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鳞癌及小细胞未分化癌,67Ga显像的灵敏度高.结论:两种检查方法结合可提高肺癌诊断的正确性.

医学影像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