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临床医学 > 医学影像学杂志

医学影像学

医学影像学杂志

Journal of Medical Imaging 의학영상학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山东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 山东医学影像学研究会;山东医学影像学研究所
  • 影响因子: 1.15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6-9011
  • 国内刊号: 37-1426/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24-134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0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医学影像学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山东
  • 主编: 武乐斌;赵斌
  • 类 别: 临床医学
期刊荣誉:
  • 孤立性肺结节胸腔镜术前三维CT引导下钩丝定位的价值

    作者:董科;陈献国;唐志苗;石洪成;刘江;应明亮;刘情

    目的 探讨孤立性肺结节术前三维CT引导下钩丝定位技术对胸腔镜手术的增益价值.方法 收集行胸腔镜手术切除孤立性肺结节患者共92例,其中术前行三维CT引导下钩丝定位者37例,未行定位者55例.回顾性分析术前钩丝定位对胸腔镜转为开胸手术的几率、平均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的影响,并对其差异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术前三维CT引导下钩丝定位成功率100.0%,定位操作时间平均(11.5±7.2)min,并发气胸及出血发生率为56.8%(21/37).钩丝定位后胸腔镜转为开胸手术的几率为5.4%(2/37),平均手术时间为(21.7土8.0)min,平均住院时间为(9.5±3.5)天.未定位直接行胸镜手术,转为开胸手术的几率为29.1%(16/55)、平均手术时间(45.9±10.4)min,平均住院时间为(14.1±4.5)天.分别进行x2检验和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术前三维CT引导下钩丝定位技术安全、准确,降低了转为开胸手术的几率,缩短了胸腔镜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对于孤立性肺结节胸腔镜手术具有很好的增益价值.

  • 输卵管系膜囊肿的CT表现及误诊分析

    作者:叶祥

    目的 探讨输卵管系膜囊肿的CT表现,分析常见误诊原因,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和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5例经病理证实的输卵管系膜囊肿病例的临床资料和CT表现,并结合相关文献.结果 5例患者的CT图像上,2例位于子宫左旁,3例位于子宫右旁;囊肿4例为类圆形或椭圆形,1例为上宽下细囊样影;CT值为0~10HU不等,境界清晰,囊壁光滑,无壁结节,1例有分隔;囊内未见强化.2例伴有子宫肌瘤,2例伴有患侧输卵管积水.结论 首先要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再者囊样或上宽下细腊肠样或蛇形样囊样影,境界清晰,水样密度,无壁结节,为输卵管系膜囊肿的主要征象.

  • 胃肠道结石患者的X线与CT表现对照分析

    作者:王广涛;渐元修;李红;满聪;常可可

    目的 通过分析胃肠道结石患者的X线与CT表现,探讨X线及CT在胃肠道结石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我院21例经临床、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胃肠道结石患者病例,对其X线和CT片表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结石在胃内的患者通过X线钡餐检查能够明确诊断;结石进入肠道造成完全或者不完全性梗阻,应与肠道肿瘤鉴别,通过X线钡餐及CT检查能够明确诊断.结论 胃肠道X线钡餐检查为非完全性梗阻胃肠道结石患者首选检查方法;CT可作为胃肠道结石患者的重要辅助诊断方法,在胃肠道结石患者的鉴别诊断中也有重要价值.

  • MR弥散加权成像在子宫内膜良恶性病变中的鉴别价值

    作者:储彩婷;李文华;崔艳芬;安慧涛;张萍

    目的 探讨MR弥散加权成像(DWI)及其表观弥散系数(ADC)在子宫内膜良恶性病变中的鉴别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55例经病理证实的子宫内膜病变,其中良性组14例(6例内膜增生、8例内膜息肉),恶性组41例(39例内膜癌、2例癌肉瘤).所有病例行常规MRI平扫和增强检查,以及DWI(弥散敏感因子b值为0、1000s/mm2),分析病变的DWI信号特点和测定ADC值.结果 良性组DWI图12例表现为稍高信号、2例表现为等信号、平均ADC值为(1.34±0.19)×103mm2/s;恶性组DWI图34例表现为明显高信号,余下7例表现为稍高信号,平均ADC值为(0.84±0.14)×103 mm2/s;恶性组ADC值明显小于良性组(P=0.042),以1.07×103 mm2/s为临界值诊断子宫内膜良恶性病变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高达92.9%、97.6%、96.4%.结论 DWI及ADC值测定有助于子宫内膜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

  • 全数字化乳腺摄影对乳腺疾病的诊断价值

    作者:张学滨;尚燕宁;马国林;闫燃;李苗

    目的 评价全数字化乳腺摄影在临床中对乳腺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215例经手术或活检的术前全数字化乳腺摄影资料,对比影像诊断与终病理诊断异同.分析不同疾病的误诊原因,初步分析及探讨全数字化乳腺摄影对乳腺疾病的诊断价值.结果 215例经手术或活检的病例中,132例被病理确诊为乳腺癌,83例被诊断为良性病变.在被病理证实为乳腺癌的132例乳腺癌病例中,14例被全数字化乳腺摄影诊断漏诊或误诊.而同时被影像诊断为恶性病变可能的130例(BI-RADS大于4级)的病例中,12例终病理诊断确定为良性病变.结论 全数字化乳腺摄影是乳腺疾病的重要检查手段,尤其对发现及筛查乳腺癌具有重要价值,但对某些乳腺良性病变,其诊断准确率较低,需要结合其他临床诊断方式.

  • 膀胱异位嗜铬细胞瘤的MSCT诊断

    作者:许小伍;唐永华;缪飞

    目的 讨论膀胱异位嗜铬细胞瘤MSCT表现.方法 对8例资料完整、经手术证实膀胱异位嗜铬细胞瘤的CT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例肿块均为单发,分别位于膀胱三角区(2例)、顶部(2例)、前壁(1例)、后壁(3例),2例位于粘膜下,6例位于膀胱肌层.病灶平扫呈均匀低密度,无囊变,1例可见环形钙化,增强扫描动脉期明显均匀强化,动脉期与平扫病灶CT值相差>40HU,门脉期与动脉期CT值相差为15HU左右.结论 膀胱异位嗜铬细胞瘤在MSCT有其特征性表现,术前可以明确诊断.

  • CTPA在急性肺动脉栓塞合并肺动脉高压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李杰;冯艳;陈京美;刘亚丽;骆琪芳;吴立梅;李建军

    目的 探讨CTPA在急性肺动脉栓塞(acute pulmonary embolism,APE)合并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PAH)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108例临床拟诊APE的患者进行超声心动图及CTPA检查,以肺动脉收缩压>30mmHg为PAH诊断标准,分成PAH组46例,其余肺动脉压<30mmHg者62例作为对照组,分别在CTPA轴位图像上进行相关测量及影像学表现分析,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主肺动脉直径、主肺动脉与升主动脉直径比值、主肺动脉与降主动脉直径比值与肺动脉高压程度呈正相关,以主肺动脉直径≥2.9cm诊断PAH的敏感度、特异度均较高(分别为95.65%和88.71%).主肺动脉与升主动脉直径比值>1、主肺动脉与降主动脉直径比值>1.1诊断PAH敏感度分别为53.33%0和91.48%,特异度分别为92.41%和65.57%,三者联合诊断PAH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56.85%、96.85%.结论 CTPA能够对PAH做出较为准确的判断,对评价APE严重程度及预后提供重要依据.

  • 3.0T磁共振成像在甲状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价值研究

    作者:李洪福;李莉;梁建晓

    目的 探讨磁共振成像在甲状腺良恶性病变鉴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研究对象为2010年8月~2011年8月我院收治的甲状腺病变48例患者、54个病灶,经Philips 3.0T磁共振成像,比较分析T1WI、T2 WI、DWI(b值为150、300和500s/mm2)及动态增强中良性病灶及恶性病灶的MRI表现,并与病理对照.结果 T1 WI像良性病变呈等及略高信号,恶性病变为不均匀略高信号;T2 WI像良恶性病变均为略高信号,无统计学差异(P>0.05);DWI成像(良性病变:b值为150时ADC值为2.489±0.442、b值为300时ADC值为1.974±0.369、b值为500时ADC值为1.649±0.445;恶性病变:b值为150时ADC值为1.733±0.326、b值为300时ADC值为1.399士0.258、b值为500时ADC值为1.214±0.302),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T1WI动态增强良性病变呈流出型强化曲线,恶性病变呈延迟性消退型曲线,具有一定特征性.结论 磁共振成像对甲状腺良恶性病变鉴别应用价值高,尤其是ADC值对良恶性病灶的鉴别意义较大.

  • 非支气管动脉与支气管动脉联合双重栓塞治疗大咯血

    作者:付渡关;赵大兵;李晖;曹平;宋萍

    目的 探讨非支气管动脉与支气管动脉联合双重栓塞治疗大咯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1例急性大咯血患者,行支气管动脉与非支气管动脉(包括肋间动脉、胸廓内动脉、胸上动脉、肩胛下动脉、隔动脉等)造影,并对异常血管用PVA颗粒、明胶海绵和/或钢圈双重栓塞.结果 21例大咯血患者,共栓塞74支异常血管.其中支气管动脉32支,肋间动脉22支、胸廓内动脉9支,胸上动脉6支,膈动脉3支、肩胛下动脉2支.术后即刻止血14例,咳血量明显减少5例,有所减少2例,即刻止血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71.4%、100%.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在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咯血时,同时仔细寻找并栓塞参与供血的非支气管动脉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能提高疗效,降低复发.

  • 320层CT动态容积扫描对烟雾病侧支循环的评价

    作者:陈友三;陈信坚;邹佳妮;罗金香;胡纯民

    目的 探讨320层CT动态容积扫描技术在烟雾病侧支循环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搜集23例经临床、影像综合诊断为烟雾病患者的320层CT扫描图像,并结合病史、DSA检查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3例烟雾病患者320层CT动态容积扫描时表现为单侧或双侧颈内动脉颅内段及大脑前、中动脉狭窄或闭塞,颅底动脉环处见细小、杂乱、迂曲代偿血管网.烟雾病侧支循环途径包括willis环(6例)、眼动脉(4例)、颅底烟雾动脉(23例)、软脑膜吻合动脉(4例)、颈外动脉分支(9例)等.结论 320层CT动态容积扫描技术能显示烟雾病患者侧支循环情况,特别能良好显示来源于颈外动脉的侧支循环,具有肯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Marchiafava-Bignami病的影像学诊断(附4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作者:激扬;于春英;王桂军;倪杰;杜学辉;张双红;韩月东

    目的 探讨Marchiafava-Bignami病(MBD)的CT和MRI表现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4例MBD的CT和MRI表现,总结其影像学特征.结果 急性型2例,CT表现为苍白球密度降低,MR表现为胼胝体呈长T1、较长T2信号改变,DWI弥散受限;亚急性2例,胼胝体中层呈夹层状表现,MR呈长T1、长T2信号改变,1例增强后有边缘性轻度强化.4例均有双侧对称性侧脑室周围白质和半卵圆中心变性表现,局部有坏死.结论 根据胼胝体及其伴随的双侧大脑半球白质和苍白球等部位的变性、坏死等影像表现,MBD可以得到明确诊断.

  • 20周至30周胎儿脑沟发育标本与宫内MRI对照显示

    作者:杨林林;张忠和;高瑾;刘树伟;王光彬;林祥涛

    目的 结合胎儿标本与宫内MRI图像分析其脑沟的发育,并探讨两种图像间的区别与联系.方法 20例20~30周胎儿标本3.0T MRI常规序列扫描.100例超声检查怀疑存在病变的宫内胎儿,1.5T MRI HASTE序列扫描后,从中选取30例MRI及生后随访未有异常的胎儿图像.将相同孕龄的标本与宫内胎儿图像在对应的横、矢、冠方位上进行对照分析.显示不同孕龄时期脑沟在宫内与标本MRI上的发育及显示状况.结果 标本与宫内胎儿图像在显示脑沟的发育上有较好的一致性,特别是24孕周后,脑裂、主要脑沟均可显示,且前者在显示信息的清晰性、丰富性与准确性上优于宫内胎儿图像.结论 标本与宫内胎儿图像可以很好的显示胎儿脑沟的发育变化,同时研究标本胎儿图像对宫内胎儿图像的分析与诊断有指导意义.

  • 小脑血管母细胞瘤的MRI表现及其病理探讨

    作者:董冰;王长彬

    目的 分析小脑血管母细胞瘤的MRI表现与病理特点,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2例小脑血管母细胞瘤,探讨其MRI表现和病理特点.结果 MRI表现大囊小结节型21例,实质型9例,囊性型2例.T1 WI上肿瘤囊性部分呈均一低信号,实性部分或瘤结节呈稍低或等信号;T2WI及FLAIR上肿瘤囊性部分呈均一高信号,实性部分或瘤结节呈稍高信号;增强后实性部分或瘤结节明显强化.病理表现实性部分或瘤结节主要由基质细胞构成,囊性部分主要由毛细血管网构成.结论 小脑血管母细胞瘤具有典型的MRI表现,且与其病理基础密切相关.MRI是诊断小脑血管母细胞瘤的有效检查方法.

  • 128层螺旋CT4D技术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治疗前后脑血流动力学改变及血管成像的评价

    作者:刘海峰;龙斌;阳义;蒋鸿;张东友

    目的 探讨128层螺旋CT4D技术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治疗前后脑血流动力学及血管成像的价值.方法 选择自2011年10月~2012年3月之间收治急性脑梗死患者15例,全部患者均在发病24h内行CT4D扫描,入院后给予静脉溶栓治疗,72h内行CT4D技术复查,测量病灶边缘区局部脑血流量(rCBF),局部脑血容量(rCBV),达峰时间(TTP),平均通过时间(MTT),并同时行脑血管成像了解病灶区血管情况,然后行前后对比分析.结果 全部患者在治疗前均发现低灌注区,13例患者梗死区血管分支减少,2例脑血管成像未见明显异常;静脉溶栓治疗后,全部患者低灌注边缘区局部脑血流量(rCBF)及局部脑血容量(rCBV)增加[rCBF治疗前(20.72±3.11)s,治疗后(38.33±8.07)s;rCBV治疗前(1.21±0.30)s,治疗后(1.98±0.38)s],7例患者达峰时间(TTP)缩短,8例患者TTP延长;6例患者MTT缩短,9例患者延长;13例患者梗死区局部血管分支增多;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全部患者溶栓治疗后梗死边缘区脑灌注明显改善,rCBF及rCBV与溶栓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TP与MTT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28层螺旋CT4D技术能反映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治疗前后病灶区血流动力学改变及局部脑血管分布情况,为评价溶栓治疗后效果提供准确依据,值得应用.

  • 晚期乳腺癌18F-FDG PET-CT显像标准摄取值与预后的相关性

    作者:徐蓉;马楠

    目的 探讨晚期乳腺癌18 F-FDG PET-CT显像标准摄取值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68例晚期乳腺癌患者,记录诊断时PET-CT的SUV值,均给予全身静脉化疗,以SUV值8为分界点,将本组患者分为两组,随访5年,观察SUV值与5年生存率的关系.结果 本组观察的68例患者,SUV值越小,生存期相对越长,反之,生存期则相对较短.结论 18F-FDG PET-CT显像标准摄取值(SUV值)对乳腺癌的预后有一定价值,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 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在肺结节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朱斌;周科峰;秦国初;何健;李丹燕;窦鑫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在肺结节的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采用多层螺旋CT机对96例肺结节患者行灌注扫描,其中良性结节18例、炎性结节28例、恶性结节50例.以perfusion 3软件测定结节的血流量(BF),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渗透表面积乘积(PS)以及拟合时间-密度曲线(TDC),采用灌注参数及曲线形态来评价结节的良恶性.结果 BF、BV在炎性结节与良性结节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炎性结节均大于良性结节.MTT在三组结节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PS在恶性结节与良性结节之间、以及良性与炎性结节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恶性结节与炎性结节均高于良性结节,三组不同性质结节之间的TDC曲线形态也不同.结论 CT灌注成像能够较准确的判断肺结节的性质,在良恶性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

  • 急性肺动脉栓塞CTA检查技术和图像后处理方法的探讨

    作者:郑九林;姜王妹;梁宗辉

    目的 通过研究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的检查技术和图像后处理方法,以期提高基层医院对急性肺动脉栓塞(PE)的诊断准确率.方法 收集临床高度怀疑急性PE患者3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15例,采用相同检查流程,在不同扫描条件下进行CT肺动脉血管成像,原始图像在ADW4.3图像工作站中采用MPR、MIP及VR方法进行后处理.观察不同扫描条件和不同后处理技术对PE诊断正确率的影响.结果 ①对比剂浓度300mgI/ml、350或370mgI/ml均可,剂量80~90ml为宜,注射速率3~3.5ml/s即可;②延迟扫描时间17~20s,肺动脉及分支对比剂充盈良好;③吸氧及呼吸训练有助于减少伪影;④扫描范围从肺底至肺尖,足先进,对减少膈肌运动引起的呼吸伪影有好处;⑤肺叶及以上动脉内栓子在MPR、MIP和VR显示率相仿,但MPR有助于显示肺段及以下动脉内栓子.结论 16层螺旋CT采用合适的扫描技术和图像后处理方法,能有效提高PE患者的诊断正确率,在基层医院具有推广价值.

  • 数字化断层融合对骨折诊断的应用价值

    作者:刘焕珍;田军;张殿星;孙博;巩武贤;李同芬

    目的 探讨数字化断层融合(DTS)对骨折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DR片可疑骨折、或临床体征明显但DR片未显示骨折线的80例外伤患者,进行DTS检查,对比评价DR与DTS图像质量,分析DTS对骨折诊断的价值.结果 80例患者中,DTS图像良好75例,良好率为93.8%;一般5例,差为0例;DR图像良好55例,良好率68.8%,一般17例,差8例.56例可疑骨折的患者,DTS图像明确显示骨折线51例,排除骨折5例;16例DR检查阴性但临床体征明显的患者,DTS均发现骨折.结论 DTS技术可显示深在部位与结构t复杂部位的解剖结构,清晰显示骨折线,能显著提高骨折的检出率.

  • 骨显像的技术操作及应用与质量控制

    作者:陈瑞玲;冯瑾;杨芳

    目的 探讨通过注意骨显像的技术操作要点及正确使用骨显像的各种方式提高骨显像影像质量的方法.方法 对本科2011年~2012年2543例接受骨显像检查的患者进行分析.显像仪器为GE公司生产的Infinia VC Hawkeye双探头带符合线路SPECT,配低能通用型准直器.全身骨显像、局部骨显像、SPECT/CT骨显像静脉注入显像剂,注射后嘱患者饮水500~1000ml,于3~4h后开始检查;三时相骨显像采用“弹丸”式静脉注射显像剂,于即刻、10min、3~4h分别采集血流相、血池相和延迟相.结果 2543例接受骨显像检查的患者,行全身骨显像2543例(100%),行三时相骨显像366(14.4%),行局部骨显像168例(6.6%),行SPECT/CT骨显像81例(3.2%).结论 技师可通过熟练掌握不同方式骨显像的操作技术及其适应症,并充分利用核医学全身显像、局部显像等各种显像方式的优势来提高骨显像影像质量.

  • 下肢静脉曲张患者行深静脉造影方法的改良

    作者:许少睿;沈明;何旭;苏浩波;项玉梅

    目的 提高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在下肢静脉造影中深静脉的显示率,改善图像质量.方法 对67例(71条患肢)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先后使用止血带束扎踝上浅静脉(单纯束扎法)和使用血压计臂带加压压迫曲张静脉(联合压迫法),再进行顺行性下肢深静脉造影.结果 造影结果显示,单纯束扎法进行顺行造影中,深静脉显示率为64.79%;髂静脉图像优质率为36.62%;在联合压迫法顺行造影中,深静脉显示率为88.73%,髂静脉图像优质率为66.20%;两种方法造影结果经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在下肢静脉严重曲张患者中,使用血压计臂带加压压迫下肢曲张静脉部位后进行下肢顺行静脉造影,有助于下肢深静脉显示.

  • 64MDCT冠状动脉成像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李文强;粘琦玉;周茂义;李丽新;沈婷婷;陈常胜;门光国

    目的 探讨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选择我院2010年10月~2011年12月46例由于胸痛、胸闷就诊的患者,分别给予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与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以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结果为“金标准”,分析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在冠心病诊断中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率.结果 MDCTCA共检查节段586个,直径在1.5mm以上有504个,检出狭窄程度≥50%的28例,漏诊1例,误诊2例.与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相比,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的敏感性为96.3%(26/27例),特异性为89.5 %(17/19例),准确性为93.5%(43/46例),阳性预测值为92.9%(26/28),阴性预测值为94.4%(17/1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64层螺旋CTCA具有无创、安全、经济旦操作简便的优点,对冠状动脉病变诊断具有良好的敏感度和特异性,是一种可广泛应用于冠心病的筛选和诊断的检查方法.

  • 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并严重鼻衄的血管内介入治疗

    作者:唐军;陈颉;张垒;李继军;刘作勤

    目的 探讨血管内介入治疗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TCCF)合并严重鼻衄的策略和疗效.方法 26例TCCF并严重鼻衄的患者进行了血管内介入治疗,其中24例采用了可脱性球囊栓塞瘘口或闭塞颈内动脉;1例采用解脱式微弹簧圈栓塞;1例采用覆膜支架进行治疗.结果 26例中,9例1次性栓塞了瘘口,假性动脉瘤消失,颈内动脉通畅;15例1次性栓塞了瘘口和闭塞颈内动脉;解脱式微弹簧圈栓塞海绵窦,瘘口基本消失,颈内动脉通畅1例;覆膜支架闭塞瘘口,颈内动脉保持通畅1例.术后26例均未再发生鼻衄.结论 TCCF并严重鼻衄应尽早进行DSA确诊,尽早或急症进行治疗.血管内介入治疗TCCF合并严重鼻衄是一种首选、安全和有效的治疗方法.

  • MRI监测脑脊液动力学在外伤性脑静脉窦血栓形成临床诊治中的应用

    作者:岳翠;郏潜新;欧阳林;王文浩;陈懿;肖玉辉;何平

    目的 探讨运用MRI监测脑脊液循环动力学异常在外伤性脑静脉窦血栓形成临床诊治中的价值.方法 对75例脑外伤后临床颅脑血流动力学异常患者及健康志愿者40例,采用MRI 2D-PC cine法序列,以编码流速20cm/s,于颈1~2椎间隙水平测量患者的脑脊液流速、流量,在其接受尿激酶治疗过程中进行随访复查,并与腰穿脑脊液压力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颈1~2椎间隙水平脑脊液流动在一个心动周期内均表现为近似于正弦曲线的双向流动,脑外伤组治疗前收缩期、舒张期脑脊液峰值流速、流量均高于正常人群(P<0.05).经尿激酶治疗后68例患者脑脊液压力恢复正常,其脑脊液收缩期、舒张期脑脊液峰值流速、流量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脑脊液流速与脑脊液压力呈正相关(r=0.805,P<0.05),脑脊液向下净流量与脑脊液压力呈正相关(r=0.794,P<0.05).结论 静脉窦血栓形成前患者脑脊液循环动力学会发生相应改变,磁共振PC-cine法可以早期检测出其循环动力学改变,对脑外伤后患者颅内压改变的监测及预后评价有重要指导意义.

  • 双能量CT肺动脉成像不同混和能量图像质量对比分析

    作者:杨诚;曹建新;王一民;黄毅;刘莉

    目的 评估双能量CT肺动脉成像(CTPA)上不同能量图像的图像质量,以确定双能量CTPA的佳能量混合方式.方法 装满不同浓度碘水的模型及27例怀疑肺动脉栓塞的患者行胸部双能量CT扫描,将140kV和80kV图像传送至后处理工作站,按照不同的能量比例混合生成9种权重因子的混合能量图像.比较140kV图像、9种不同权重因子混合能量图像和80kV图像上模型内碘水的CT值、噪声和信噪比(SNR),同时比较27例患者140kV图像、9种混合能量图像和80kV图像上肺动脉的CT值、噪声、SNR和对比噪声比(CNR),并对所有患者的权重因子为0.3的混合能量图像、80kV图像和佳混合能量图像的肺动脉图像质量进行评分.结果 在实验研究及临床应用中,权重因子为0.3的混合能量图像噪声均小,而权重因子为0.5的混合能量图像肺动脉的SNR值大,其次为权重因子为0.6的混合能量图像,临床应用中权重因子为0.5和0.6的混合能量图像上肺动脉的CNR值大.权重因子为0.3、0.5、0.6的混合能量图像和80kV图像的评分结果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25.65,P=0.00),其中权重因子为0.6的混合能量图像评分高.结论 双能量CTPA中,权重因子为0.5和0.6的混合能量图像能提供佳肺动脉SNR和CNR,并能够提高CTPA的图像质量.

  • 多层螺旋CT诊断肾外肾盂(附47例报告)

    作者:苗新中;段青松

    目的 研究肾外肾盂的CT表现和鉴别诊断,加强对肾外肾盂的认识,避免误诊发生.方法 回顾分析47例肾外型肾盂的CT轴位平扫、增强扫描及三维重建表现.结果 在CT轴位平扫、增强扫描及三维重建中表现为在肾窦外囊样水密度影,CT增强时对比剂均匀充盈,三维重建显示更直观.其中双侧29例,单侧18例.结论 多层螺旋CT诊断肾外肾盂更为准确可靠.

  • 先天性小肠狭窄及肠闭锁的X线检查与诊断

    作者:李春卫;王道才;刘凯;许玉军

    目的 探讨先天性小肠狭窄及肠闭锁X线检查与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5例经手术证实的先天性小肠狭窄及肠闭锁病例,15例均行立位腹部平片检查,其中6例行口服医用硫酸钡检查,9例行口服非离子型含碘对比剂检查.结果 立位腹部平片显示12例高位肠梗阻,3例低位肠梗阻,造影检查显示十二指肠闭锁2例,空肠狭窄7例,空肠闭锁3例,回肠闭锁3例.结论 X线检查先天性小肠狭窄及肠闭锁具有重要价值.

  • 胸膜结核瘤的CT诊断

    作者:王汉杰;夏淦林;施冬辉

    目的 探讨胸膜结核瘤的CT特征,提高该病的影像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及临床证实的8例胸膜结核瘤的CT资料.结果 8例均有或曾有过胸膜炎病史,单发胸膜结核瘤4例,多发4例,共16枚病灶,多数(10/16)位于右下胸腔;CT表现为自胸膜凸向肺野的“D”字形、椭圆形、乳头状、圆形软组织密度影,与胸膜多呈宽基底相交,边缘光滑,多数密度均匀;增强后多数(10/16)呈环形强化,部分(3/16)呈脏层胸膜缘弧线状强化,少数(2/16)均匀强化,病灶基底部胸膜移行性增厚强化,形成“胸膜尾征”;6例伴有肺内结核,3例伴有胸腔积液,4例伴有胸膜钙化.结论 胸膜结核瘤的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结合临床病史,多可作出明确诊断.

  • 平山病2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作者:刘晨;岳梨蓉;刘德洪;毛崇文

    目的 探讨平山病的颈髓磁共振(MRI)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对2例平山病患者的临床、神经电生理、MRI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总结平山病的颈髓MRI特点.结果 2例均为青年男性,主要表现为局限于手和前臂肌萎缩.肌电图均示神经源性损害.自然位MRI扫描,2例均有C4~C7段脊髓轻度萎缩,前后径变短.屈颈位MRI平扫2例均可见下段颈髓前移、变扁平加剧,硬脊膜外间隙增宽,其内可见蚓状异常血管流空信号.增强MRI2例均可见增宽的硬膜外间隙内异常增粗并明显强化的静脉丛.结论 平山病的MRI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屈颈位平扫及增强MRI对平山病的诊断有重要的价值.

  • 儿童卵巢肿瘤蒂扭转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

    作者:胡原;陈文娟;陈卓兰;李皓;张号绒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儿童卵巢肿瘤蒂扭转的诊断价值.方法 分析2007年3月~2012年3月收治于我院疑似卵巢肿瘤蒂扭转的22例患儿的超声图像,并根据扭转的卵巢肿瘤内部、周边或旁边血管蒂的彩色多普勒分为3类,与手术及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22例患儿中Ⅰ类有12例,卵巢肿瘤内部、周边或旁边血管蒂无明显血流信号.Ⅱ类有6例,卵巢肿瘤内部、周边或旁边血管蒂仅见动脉血流;Ⅲ类有4例,卵巢肿瘤内部、周边或旁边血管蒂内见少量动静脉血流.Ⅰ类、Ⅱ类患儿术后病理诊断切除的肿瘤和附件均有出血性坏死,Ⅲ类术中见卵巢颜色正常或卵巢肿瘤不全扭转,保留卵巢并剥除肿瘤送病理检查无坏死.18例超声诊断与手术及病理结果相符,故超声诊断符合率为82%(18/22).结论 彩色多普勒对于儿童卵巢肿瘤蒂扭转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判断扭转的严重程度具有重要意义.

  • 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诊断价值

    作者:李吉昌;刘绍玲;侯连泽;班永光

    目的 探讨二维与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直径<10mm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microcarcinoma,PTC)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总结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76例单、多发结节性病灶中的单发86例PTC超声与相关临床资料,并将其二维及彩色多普勒声像特征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 86例PTC中除5例超声诊断不符合外,81例诊断正确,占94.1%.PTC的主要声像特征为:低或极低回声结节、A/T比值≥1、微钙化、不规则毛刺状边缘及少数结节血流相对丰富、颈部淋巴结肿大.结论 甲状腺PTC的二维及彩色多普勒声像图具有特异性,本检查方法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 腮腺Warthin瘤的多层螺旋CT表现

    作者:阚宏;马友章;高飞

    目的 探讨腮腺Warthin瘤的多层螺旋CT表现特点.方法 搜集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腮腺Warthin瘤16例,分析其部位、数目、大小、形态、边界、密度、强化特征.结果 16例共见21个病灶,左侧9个、右侧12个;浅叶18个,后下象限16个;病灶呈圆形或类圆形,平均直径2.5 cm;囊变14个;边界清楚19个;动态增强扫描病变显示为对比剂“快进快出”13例,3例显示延迟强化,5例见微血管征;同侧腮腺炎性反应1例,同侧颈部淋巴结肿大1例.结论 密切结合腮腺Warthin瘤临床表现特点及在多层螺旋CT表现,可对该病做出正确的诊断.

  • 肠系膜上动脉超声成像与脑动脉DSA造影相关性研究

    作者:张延彬;高伟;张蓓蓓

    目的 通过对脑动脉狭窄患者进行肠系膜上动脉CDFI超声成像,分析肠系膜上动脉与脑动脉狭窄的关系.方法 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对30例正常老年人和30例脑血管供血不足的老年人的SMA血流情况进行观测,同时行脑动脉DSA造影进行对比分析.观察:①肠系膜上动脉硬化狭窄病变范围与脑动脉硬化狭窄的关系;②脑梗死患者中肠系膜上动脉狭窄者分布的特点.结果 有脑血管供血不足的老年人的SMA的血流量和血管直径比正常老年人相应参数明显减小,收缩峰值流速(PSV)、舒张末期流速(EDV)、搏动指数(P1)和阻力指数(RI)明显增大(P<0.05);脑动脉损害越严重,肠系膜上动脉血流动力学改变越严重.结论 老年人脑动脉与肠系膜上动脉病变之间有紧密相关性,脑动脉损害越严重,肠系膜上动脉损害越严重,应重视脑血管供血不足的老年人并发肠缺血的存在.

  • 超声引导下无水乙醇连续置换治疗肝肾囊肿的临床应用

    作者:王延珍;田鹏;李卫红;杜文燕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无水乙醇连续置换治疗肝肾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2008年采用传统方法硬化治疗的肝肾囊肿患者325例,2009年~2011年12月采用连续置换法硬化治疗的肝肾囊肿患者436例,于术后3~12月随访观察,对比治疗前、后囊肿大小变化,评价疗效.结果 采用连续置换方法治疗的肝肾囊肿治愈率98.9%,总显效率达99.5%,穿刺成功率达100%,优于传统治疗方法,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超声引导下无水乙醇连续置换治疗肝、肾囊肿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及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 64层螺旋CT对急性肠系膜血管栓塞的诊断价值分析

    作者:张浩亮;杜海;武轶非;张凤翔

    目的 探讨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对急性肠系膜血管栓塞(AMI)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64层螺旋CT全腹平扫加多期动态增强扫描诊断的15例AMI.其中,肠系膜上动脉栓塞3例(完全栓塞1例,不完全栓塞2例),肠系膜上静脉栓塞12例.结果 15例AMI直接征象:动脉期显示肠系膜上动脉完全或部分充盈缺损,可诊断为肠系膜上动脉完全或部分栓塞(3例).静脉期显示肠系膜上静脉完全或部分充盈缺损,可诊断为肠系膜上静脉完全或部分栓塞(12例);间接征象“缆绳征”12例,肠系膜水肿10例,肠管壁增厚12例,肠管扩张、积液8例,肠壁强化减弱7例,其中2例可见节段性未强化区,腹水6例,肾前筋膜增厚4例,肠壁积气2例.平扫肠系膜上动脉或上静脉高密度征7例(静脉栓塞6例,动脉栓塞1例),肠系膜上静脉栓塞累及门静脉、脾静脉6例,其中4例在增强扫描时,可见肝脏异常低灌注区.结论 64层螺旋CT平扫加多期动态增强扫描对急性肠系膜血管栓塞的诊断及时准确,应作为临床怀疑肠系膜血管疾病首选检查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 脑静脉窦血栓的磁共振诊断

    作者:周明;梁长虹;张水兴;黄飚

    目的 探讨磁共振的常规扫描序列和三维相位对比法MR静脉造影(3D-PC法MRV)对脑静脉窦血栓的诊断价值.方法 共收集34例临床确诊的脑静脉窦血栓病例,男15例,女19例.年龄1~71岁,中位年龄38岁.所有病例均行常规MR序列,3D-PC法MRV扫描;急性期(1~5天)脑静脉窦血栓7例;亚急性期(6~21天)18例,慢性期(>21天)9例.结果 急性期脑静脉窦血栓信号T1WI以等低信号为主,T2WI以低信号为主;亚急性期T1 WI以高信号为主,T2WI呈低或高信号;慢性期T1WI表现为等或低信号,T2 WI以高信号或流空信号.3D-PC法MRV主要表现为脑静脉窦的闭塞或充盈缺损.同时14例患者合并有脑实质异常,出血9例,缺血水肿5例.结论 常规MR序列与3D-PC法MRV显示脑静脉窦血栓具特征性,可做为理想的检查手段.

  • MSCT诊断新生儿肺静脉异位引流的临床价值

    作者:张玉;邹翠洁;许跃奇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在新生儿肺静脉异位引流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5例肺静脉异位引流患儿进行MSCT扫描,并进行分型.结果 MSCT能很好显示肺静脉异位引流的引流途径、开口位置及并发畸形,确诊15例,诊断准确率100%,诊断伴发畸形准确率为86.7%.结论 MSCT(MPR、CPR、MIP、VR)重建图像所显示的肺静脉异位引流情况与术中所见一致,可作为新生儿肺静脉异位引流术前的重要检查手段.

  • 中枢神经细胞瘤的MRI诊断与鉴别诊断

    作者:胡裕效;赵艳娥;孙志远;王俊鹏;来虹;卢光明

    目的 探讨中枢神经细胞瘤(central neurocytoma,CNC)的MR特点及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0例CNC的MRI表现.结果 8例CNC位于侧脑室,与透明隔粘连.其中男性6例,女性2例,年龄21~45岁,平均29.9岁.这些肿瘤在T1WI上均呈等低信号,在T2WI与DWI上呈不均匀高信号.8例病灶均可见囊性变,2例可见出血,2例可见蜂窝样改变,4例可见蛇形的匍行性血管流空征.此外,6例可见由胼胝体和侧脑室顶壁呈网状或丝条状垂向下的瘤组织.7例患者在增强MRI扫描后表现为不均匀性强化.另外2例患者病灶位于颈髓内,是脑室外中枢神经细胞瘤(extraventricular neurocytomas,EVN).男女各1例,年龄分别为27、37岁.其主要MRI表现包括:明显囊性变,T1WI上呈等低信号,T2 WI上呈不均匀高信号以及明显强化等.结论 脑室内CNC在MRI影像上有一定特征性,合理应用其影像学的特征性表现,有助于对CNC及其他侧脑室内肿瘤进行诊断及鉴别诊断.但颈髓内的EVN缺乏特异性的MRI表现,其诊断依靠病理学检查.

  • MR DWI序列对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诊断价值研究

    作者:刘光裕;张鲁临;张小鹏;王波;黄鹏;景元河;王昭强

    目的 探讨MRI对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经临床确诊的36例DAI患者行常规MRI快速自旋回波(TSE)T2WI、流动衰减反转恢复序列(FLAIR)和扩散加权成像(DWI)序列扫描,比较各序列的病灶显示率.结果 DWI序列的阳性率为91.67% (33/36),TSE T2 WI序列的阳性率为77.78% (28/36),FLAIR序列的阳性率为83.33%(30/36),DWI序列阳性率明显高于TSE T2 WI序列(P<0.05)和FLAIR序列(P<0.05).结论 应用DWI序列对急性DAI较TSE T2 WI和FLAIR序列有更高的敏感性.

  • 小肠坏死的CT特点

    作者:吕亚萍;马雪梅;孙嗣麒

    目的 探讨小肠坏死的CT表现特点.方法 对16例小肠坏死的平扫CT图像和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价小肠坏死的CT特征.结果 16例小肠坏死CT平扫表现为肠腔不同程度扩张、积气及肠间、肠壁积气,同时伴肝内胆管和血管积气9例;小肠肠腔扩张、积液7例,其中1例伴有漩涡征,2例扩张肠腔内伴有气-液平;16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腹腔或肠间隙积液及肠系膜脂肪密度增高.结论 小肠坏死CT表现具有特征性.

  •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在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临床应用研究

    作者:李旭;秦东京;曹新山;姜兴岳;王静;张虎

    目的 探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MR-DTI)技术在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临床应用的可行性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病例组21例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患者和对照组27例健康志愿者行常规MR及MR-DTI检查,分别测定各向异性分数(fractional anisotropy,FA)值、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结果 正常人颈髓MR-DTI的FA值=0.645±0.016,ADC值=(0.919±0.017)×10-3mm2/s.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MR-DTI的FA值=0.501±0.022,ADC值=(1.008±0.287)×10-3 mm2/s;与对照组对比: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中FA值明显降低,两者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DC值略增高,两者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TI可以更加敏感的探测到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发生,可为颈髓损伤程度的评估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 超声微泡肝内渡越时间无创性评价肝纤维化程度的可行性

    作者:董磊;王惠;张彦;赵晓峰;孙媛媛;李宁;王双龙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CEUS)微泡肝内渡越时间评价肝纤维化程度的可行性.方法 根据Scheuer评分将83例慢性乙肝患者分为无纤维化组(S0期)、轻度肝纤维化组(S1~S2期)、中度肝纤维化组(S3期)和重度肝纤维化组(S4期),分别行CEUS检查,计算对比剂肝动脉-肝静脉渡越时间(HA-HVTT)、门静脉-肝静脉渡越时间(PV-HVTT)及肝实质-肝静脉渡越时间(PA-HVTT),比较各组渡越时间与肝纤维化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无纤维化组HA-HVTT、PV-HVTT、PA-HVTT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轻度肝纤维化组、中度肝纤维化组、重度肝纤维化组HA-HVTT、PV-H VTT、PA-HVTT与对照组均有显著差异(P<0.05).PV-H VTT在无纤维化组、轻度肝纤维化组、中度肝纤维化组、重度肝纤维化组两两比较均有差异(P<0.05),HA-HVTT、PA-HVTT在无纤维化组与轻度肝纤维化组之间、轻度肝纤维化组与重度肝纤维化组之间有差异(P<0.05).HA-HVTT、PV-HVTT和PA-HVTT与纤维化程度均呈负相关(r =-0.53,r=-0.71,r=-0.48,P<0.01).结论 CEUS获取的肝内渡越时间是无创性评价肝纤维化程度的参考依据.

  • 超声心动图主动脉/左心房小于1对左心室功能诊断价值探讨

    作者:杨婕;汪霞;周侗;汪洋

    目的 探讨M型超声心动图,主动脉/左心房(AO/LA)小于1对左心室功能诊断的价值.方法 在住院和门诊心脏彩超检查的患者中,选择符合统计患者,男60例,女58例,测量二尖瓣舒张期频谱,计算E/A比值,采用组织多普勒(TDI)测量二尖瓣环舒张早期E ',舒张晚期A'和收缩期S'速度,用Teich法测量左心室射血分数(EF),采用一点法测量左心室Tei指数.计算E/E',评价左心室舒张功能.根据(E/E')/S'公式,计算左心室整体功能指数(global function index,GFI),根据心底波群主动脉内径(AO)与左心房内径(LA),把AO/LA大于1与小于1分为两组,在两组内将上述诊断左心室功能测量计算数值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差异性.结果 男性患者AO/LA>l者30例,<1者30例;女性患者AO/LA>1者29例,<1者28例.男性两组年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男女性患者两组左心室EF比较无差异性<0.5,反映左心室舒张功能指标E/A、E/E'和左心室整体功能的指标Tei指数和/或GFI指数,男女患者两组比较有极显著差异,P <0.001.结论 M型超声心动图AO/LA<1是左心室功能受损的心脏超声表现.

  • 颈动脉狭窄与颅脑ADC值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方慧;周勇;伍建林

    目的 探讨颈动脉狭窄程度与同侧脑区ADC值间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经颈动脉三维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证实颈动脉狭窄者116例和正常志愿者21例行T2 FLAIR和DWI检查,测量多脑区ADC值并分析狭窄程度与ADC值的相关性,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颈动脉狭窄程度与侧脑室前部(r=0.260,P=0.000)、后部(r=0.149,P=0.014)、前角(r=0.194,P=0.001)、后角(r=0.188,P=0.002),周围脑实质、颞叶(r=0.186,P=0.002)及尾状核头(r=0.125,P=0.039)等脑区ADC值间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多脑区ADC值升高与颈动脉狭窄有关,以侧脑室前部周围脑实质相关性高,可视为间接反映低灌注状态的敏感区域.

  •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与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静脉阻塞性病变的比较研究

    作者:王卓群;郑玉飞;朱丽丽;王书智;顾建平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下肢静脉阻塞性病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50例临床疑有下肢静脉阻塞性病变的患者行MSCTA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其中44例患者做了DSA检查,与DSA检查进行比较,评价MSCTA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下肢静脉阻塞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44例患者中MSCTA发现下肢静脉阻塞性病变43例,其中下肢静脉血栓形成28例,髂静脉受压综合征18例,其中3例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彩色多普勒超声发现下肢静脉阻塞性病变39例,其中下肢静脉血栓形成27例,髂静脉受压综合征15例,其中3例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以DSA为诊断标准,下肢静脉阻塞性病变的MSCTA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结果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 MSCTA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下肢静脉阻塞性病变的诊断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MSCTA对髂静脉受压综合征诊断价值更大.

  • 超声造影在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苗莉莉;孙尧;王刚;丛林;荆雪虹;张晶珠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在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PTCD)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因阻黄行PTCD和超声造影37例,超声引导下穿刺胆道并置入引流管.将SonoVue溶液经穿刺针注入后,观察SonoVue微泡在胆系、肠道的流动和充填情况.所有病例均于术后2~12h行X线胆管泛影葡胺造影.结果 胆管超声造影(USC)和传统的经皮经肝胆管造影(PTC)在判断胆管梗阻程度、对肠道的显示(x2=0.5,0.50>P>0.25)及胆管分支级别(t =0.697,P>0.25)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SC对胆囊的显示率低于PT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11,0.01>P>0.005).结论 在超声引导PTCD术中,超声造影可以准确显示病变所在部位及管腔梗阻程度,实时观察引流管的有效引流范围指导手术方案的制定,为实现胆管有效引流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 MR各向同性检查技术对比常规检查技术在踝关节检查中的初步探讨

    作者:郑玲;顾海峰

    目的 探讨磁共振各向同性检查技术与常规检查技术在踝关节检查中对图像质量及诊断精度的影响.方法 对踝关节磁共振检查时常用的二维2D-FSE序列进行参数调整使其达到各向同性的三维序列3D-FSE-Cube,然后对10名健康志愿者的踝关节分别进行扫描,后对所获得的图像的质量、模糊度、伪影、信噪比及对比度噪声比等进行综合分析评价.结果 3D-FSE-Cube lD序列获得的关节软骨、关节液及肌肉的SNR要明显高于2D-FSE序列,3D-FSE-Cube2D序列与2D-FSE序列没有明显差别.3D-FSE-Cube序列与2D-FSE相比除在模糊度上3D-FSE-Cube序列较明显外在图像质量、伪影上没有明显差别.结论 磁共振各向同性检查技术与常规检查技术相比无论在图像信噪比或是图像诊断精度方面都占有绝对优势.

  •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单侧手残缺畸形1例

    作者:刘洪国

    孕妇 27岁,孕1产0,孕26周.夫妻双方身体健康,无先天性畸形及遗传性疾病.常规来我院行产前超声检查.超声所见:单胎,头位,双顶径6.7cm,头围24.8cm,腹围19.2cm,股骨长径4.6cm,胎儿颅内结构未见明显异常,脊柱排列整齐,胸腹腔脏器及颜面部器官未见明显异常.胎儿四肢扫查,右手掌未见显示,右上肢末端仅见3节长短不一残缺手指;实时三维显示胎儿右手残缺不全.胎盘位于后壁,成熟度Ⅰ级,羊水指数16.6cm.超声提示:①单胎中期妊娠;②胎儿右手残缺畸形.引产一死男婴,可见右上肢末端仅3节手指,长短不一,较大的手指可触及手指骨.

  • 肝脏异物并膈下脓肿1例

    作者:赵成梅

    患者 女,38岁.因右胸壁窦道形成6月余就诊.患者有肌注杜冷丁成瘾史,2年前曾有为保外就医吞食筷子病史,因当时X线检查未见阳性发现而未进一步检查.查体:右胸壁位于腋中线见一窦道口,有脓性分泌物溢出,肝区有叩击痛.实验室检查:WBC 12.8×109/L,中性0.80,Hb 90g/L,ESR 32mm/1h.CT示:右侧膈肌增厚,右膈下可见包裹性液性低密度影,肝内可见斑片状低密度影,内可见条形高密度影,并与肠管相连.CT诊断:右膈下脓肿,肝内异物.住院行膈下脓肿清除及肝内异物取出术,术中见:与窦道相对应处有少量脓液,部分肋骨骨质破坏,切除受侵肋骨,取出一长约18cm筷子一根,筷子头部边缘不清,有破损,表现有较厚包裹物.术后患者胸壁切口愈合差,有渗出物,渗出物有食物残渣及酸臭味.

  • 胎儿脐膨出伴脐带囊肿1例

    作者:陈凤玲;王建敏

    孕妇 30岁,孕2产1,孕24周.常规超声检查显示宫内中期妊娠,双顶径约5.7cm,头围约20.7cm,小脑横径2.6c1m,后颅窝池0.3cm,侧脑室0.4cm,腹围约19.2cm,股骨长径约4.1cm,肱骨长3.7cm,胎心率约156次/min.羊水指数约11.4cm.胎盘位于宫体后壁,成熟度0°.CDFI:脐动脉血流通畅,PI0.85,RI0.62,S/D2.60.四腔心切面显示.胎儿腹壁皮肤可见中断,约3.5cm,于腹部脐带入口处可见一范围约4.6cm×3.6cm团块回声向羊膜腔内突起,内可见肝脏回声,团块表面可见膜状强回声,并可见脐带与团块相连.另于团块顶端还可见一大小约2.2cm×2.3cm无回声区,壁薄,内透声好.超声诊断:①宫内单胎中妊;②胎儿腹壁声像改变,考虑脐膨出(膨出物为肝脏),脐带囊肿.随后立即引产与超声完全一致.

  • 尾状叶外生型肝癌1例

    作者:王德广;刚宪祯

    患者 女,56岁.乙型肝炎病史多年,无明显不适,未经系统治疗,甲胎蛋白AFP 358.60(0~13.6)ng/ml,癌胚抗原未见异常.彩超查体发现肝门区占位,为明确诊断进行磁共振检查.MRI所见:肝脏形态规整,实质信号欠均匀,正反相位对比较大,门静脉主干及左右支未见充盈缺损.肝内外胆管无扩张,总胆管不宽,腔内未见充盈缺损.肝门区(与尾状叶相连)见类圆形稍长T1、稍长T2肿块影,大径约3.0cm×3.2cm.增强扫描动脉期呈均质明显强化,静脉期及延迟后肿块内呈不均质低信号,延迟期边缘仍见强化.

  • Barrett食管1例

    作者:张希富;张义;王恩波;郭熙圣

    患者 男,48岁.1月前出现胸骨后疼痛,现吞咽困难,体检无特殊性.食道钡餐造影:食管下端近贲门处局限性狭窄,呈偏心性,形态较固定,钡剂通过迟缓,局部粘膜呈网织状、颗粒状,不规则,无明显粘膜破坏、中断,贲门开放自然,卧位见胃食管返流.意见:符合Barrett食管,但不排除食管癌,建议胃镜检查.胃镜检查所见:食管粘膜光滑,血管纹理清晰,距门齿42cm达贲门,开闭自然,齿状线上移至38cm,粘膜糜烂,可见粘膜瘢痕,取B4,质软,诊断:Barrett食管.病理诊断:(食管下端)粘膜慢性炎.

  • 颅内罕见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1例

    作者:李志军;冀小妍

    患者 女性,31岁.因左侧头部进行性头痛8天入院,无恶心、呕吐,无言语及肢体功能障碍,当地医院CT示:左侧额叶囊性占位性病变,周围可见水肿带.查体:意识清楚,生命体征平稳,瞳孔等大同圆,颈软无抵抗,心肺腹查体未见异常,肌力、肌张力正常,病理反射未引出.

  • 胸部孤立性纤维瘤1例

    作者:刘伟;李伟

    患者男性,60岁.因"体检发现左下肺占位6个月"入院,患者体检时发现左下肺占位,未行特殊处理,今复查并准备手术切除.胸部CT平扫示左肺下叶近膈顶处见团块状软组织密度肿块影,大小约3.7cm×3.4cm×3.3cm,增强扫描呈中等程度强化,边缘可见条索影,诊断:良性病变可能性大,注意复查.3个月后复查无明显变化.术中发现左肺下叶见一大小约3cm×4cm×3cm肿物,质硬,与胸壁无明显粘连,并见瘤蒂与肺组织界限清楚.术后诊断:(左下肺)孤立性纤维瘤.

  • 多层螺旋CT检查鼻咽癌的临床分析

    作者:刘亚龙;贾维

    本文收集2004年12月~2010年12月我院通过多层螺旋CT(MSCT)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48例鼻咽癌患者的临床资料[1,2],分析鼻咽癌的CT表现及临床价值.1 材料与方法本组48例患者,男35例,女13例,年龄27~79岁,平均52岁.临床表现为鼻出血,鼻塞,耳鸣头痛,颈部肿块等.采用GE 8层螺旋CT扫描机,鼻咽部扫描层厚5mm,层距5mm,分别进行平扫和增强扫描患者仰卧,采用横断位扫描,扫描范围从颅底至舌骨层面,对部分临床考虑颈部淋巴结增大患者,向颈部加扫至第3颈椎下缘,4例加行冠状位扫描.

  • 3.0T磁共振在胰腺病变中的应用探讨

    作者:冯光健;蔡小涛

    胰腺是人体重要的消化器官,胰腺疾病特别是胰腺癌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因此早期的准确诊断对治疗和愈后起着重要作用,目前CT是胰腺疾病的主要检查手段,近几年高场磁共振的出现,以其敏感的信号变化及多平面成像,脂肪抑制及快速动态增强成像技术在胰腺病变的检查中体现了独特的优势.本文就3.0T磁共振在胰腺病变的应用及新技术做一初步讨论.

  • 网络成瘾的神经影像学研究进展

    作者:丁伟娜

    网络的出现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然而过度的使用网络导致了人们心理健康的损害、学业的障碍和工作能力的下降,网络成瘾应经成为一个被人们广泛关注的社会问题.然而网络成瘾的研究特别是神经生物学机制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故在此本文就近来神经影像学在网络成瘾中的研究作一次综述并探讨一下研究者们的发现.

  • 三维超声重建法体积计算准确性的实验评价

    作者:杨素国;章建全;杨钰

    目的 探讨三维超声重建法计算体积的准确性及影响因素.方法 制作A、B两组球囊模型,每组各19只球囊,球囊内分别两两对应地充填不同容量规格的生理盐水和SonoVue超声造影微泡剂溶液,封闭后包埋于超声耦合剂中.使用Voluson-E8 RAB2-5-D腹部三维探头对各球囊进行三维扫查,获取初始三维数据.运用VOCAL方法计算各球囊体积;运用三维多平面成像技术获取各球囊三个相互垂直的大二维切面,测量各切面的大径线,引用椭球体体积公式计算各球囊的体积.结果 各球囊均获得相应的三维法体积值和公式法体积值.三维法体积值与实际容量值高度接近,尤以A组贴合更佳;公式法体积值均明显大于实际容量值,尤以B组为甚.二维公式法体积的误差大于三维法体积(t=5.4913,P<0.001).A、B两组球囊的三维法体积值平均相差(12.33±7.67)m1(t =7.008,P<0.001),B组体积值大于A组.结论 三维重建VOCAL法计算体积时比二维径线公式法准确,贴近真实;采用三维法计算体积时强调要正确和准确地勾画拟测目标的边界.

  • 口服等渗甘露醇SCT小肠造影诊断小肠肿瘤的临床研究

    作者:易文中;庄英帜;刘进才;李维金;苏奇

    目的 探讨口服大剂量5.07%等渗甘露醇螺旋CT小肠造影(spiral CT enterography,SCTE)在小肠肿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研究对象包括2004年1月~2008年10月间临床怀疑有小肠肿瘤性病变而行SCTE检查者60例、正常志愿者10例,动物实验(8只大鼠).分析各种小肠肿瘤的SCTE表现,并比较了82例传统CT扫描与SCTE检查结果,分别计算出两种不同检查方法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 70例SCTE检查者除2例回盲部充盈欠佳外,余病例十二指肠、空肠及回肠肠腔充盈良好,对肿瘤的显示、衬托满意.动物试验显示50min大鼠小肠充盈佳.SCTE检查的敏感度97.22%(35/36)、特异度95.83%(23/24)、阳性预测值97.22%(35/36)、阴性预测值95.83%(23/24),高于传统法CT扫描之敏感度76.19 %(32/42)、特异度75%(30/40)、阳性预测值76.19 %(32/42)、阴性预测值75%(30/40),两种方法比较其敏感度、阳性预测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45,x2=5.45,P<0.05).结论 ①口服等渗甘露醇SCTE是一种简便、安全、非侵袭性、有效评价小肠肿瘤的方法,能明显提高肿瘤的检出率;②口服等渗甘露醇SCTE双期增强扫描结合重建技术对小肠肿瘤定位、定性及肿瘤分期有较高临床价值.

  • 医学影像学医师应具备多维思维

    作者:邹清旭;赵斌;时季成;马凯凯;钮宇培

    医学理论研究和实践的对象主要是人,其包含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医学模式也进步到采用1977年由美国罗切斯特大学精神病和内科教授恩格尔(Engel)提出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因此,医学影像学医师不能止步在传统的定位、定量、定性、定期诊断的解剖学和病理解剖学水平,而应随医学科学技术的进步而有所提高.本文主要讨论在新的医学模式下,医学影像医师应该具备多维思维,以便进行极为复杂的医学理论研究和医学实践,以期提高医学影像学医师的执业水平.

医学影像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