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临床医学 >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中国临床医生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Chinese Journal for Clinicians 중국림상의생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人民卫生出版社
  • 影响因子: 1.86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2095-8552
  • 国内刊号: 10-1239/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2-48
  • 曾用名: 中国临床医生;中国农村医学;赤脚医生杂志
  • 创刊时间: 1972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郝阳
  • 类 别: 临床医学
期刊荣誉:
  • 医学·微视点

    作者:

    《高血压合理用药指南》在京发布2015年8月11日,由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中国药师协会、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人民卫生出版社联合主办的"高血压合理用药指南新闻发布会暨北京推广会"在北京人卫酒店召开。
      《高血压合理用药指南》作为心血管疾病合理用药系列指南之一,由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和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组织30余位高血压专家充分遵循立足国情、定位于基层、体现药物的可获得性和经济性等编写原则历时近1年时间顺利出版,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主任委员霍勇教授担任总主编,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孙宁玲教授担任主编。《高血压合理用药指南》将通过图书版、杂志版、网络版、光盘版、微信版等互联网+的出版模式,自2015年8月起至2016年12月止用1年时间在全国普及推广,计划培训医师10000名,用实际行动全面提高基层医疗机构高血压治疗的合理用药水平,改善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造福更多的高血压患者。

  • 子宫内膜浆液性腺癌51例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刘婷婷;孔为民

    目的:分析子宫内膜浆液性腺癌( USC)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系统回顾本院收治的51例USC和同期子宫内膜样腺癌97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①USC的发病率为4.0%,其与子宫内膜样腺癌的发病平均年龄分别为57.2岁和51.3岁,两者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②糖尿病及高血压的发生率均低于子宫内膜样腺癌,差异有显著性(P<0.05),说明肥胖是两者共同的发病高危因素;③USC中早期患者(Ⅰ期+Ⅱ期)29例(60.4%),晚期患者(Ⅲ期+Ⅳ期)19例(39.6%),子宫内膜样腺癌中早期患者769例(83.2%),晚期患者155例(16.8%),差异有显著性(P<0.05);51例USC患者中,3例行根治性放疗,48例经手术治疗,术后单纯化疗25例,单纯放疗8例,化疗+放疗15例。48例手术患者中,合并盆腔淋巴结转移为10例(31.2%)、浸润肌层<1/2的31例(64.6%)、浸润肌层≥1/2的17例(35.4%),脉管间隙受侵9例(18.8%)。其中盆腔淋巴结转移率、肌层浸润情况、脉管间隙受侵率三个指标,与子宫内膜样腺癌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④USC的5年生存率为43.1%,子宫内膜样腺癌的5年生存率为73.9%,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USC发病率低,发病年龄较子宫内膜样腺癌大,肥胖可能是两者共同的发病高危因素。 USC的盆腔淋巴结转移率、肌层浸润率、脉管间隙受侵率均高于子宫内膜样腺癌,预后较差。临床上强调早期发现的重要性,合适的治疗方式尚需进一步研究。

  • 肝十二指肠韧带血管骨骼化在晚期胆囊癌根治性切除术中的意义

    作者:王来富

    目的:探讨肝十二指肠韧带血管骨骼化在晚期胆囊癌根治性切除术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3例晚期胆囊癌患者行肝十二指肠韧带血管骨骼化的胆囊癌根治术或扩大根治术,并根据手术操作的规范化程度分为规范化根治术操作(规范化组)16例和非规范化根治术操作(非规范化组)7例,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生存情况。结果非规范化组和规范化组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71.4%和18.8%,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术后中位生存期分别为7.4个月和24.6个月,规范化组患者生存期长于非规范化组(P<0.05)。结论对晚期胆囊癌患者积极行肝十二指肠韧带血管骨骼化清扫的规范化根治性或扩大根治性切除术,可起到很好的治疗效果,对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有重要意义。

  • 血清Ⅱ型胶原交联 C-末端肽和软骨寡聚基质蛋白在老年膝关节炎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常保磊;史冬泉;陈东阳;徐志宏;戴进;徐兴全;刘玉宝;蒋青

    目的:探讨Ⅱ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 CTX-Ⅱ)、软骨寡聚基质蛋白( COMP)在不同严重程度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情况及变化规律。方法60例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按照Kell-gren and Lawrence ( K-L)分级综合评估患者双侧膝关节严重程度并进行分组。 A组:左膝K-L分级+右膝K-L分级≤2;B组:左膝K-L分级+右膝K-L分级>2≤4;C组:左膝K-L分级+右膝K-L分级>4≤6;D组:左膝K-L分级+右膝K-L分级>6≤8。收集患者血清,利用ELISA法检测各组患者血清CTX-Ⅱ、COMP表达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血清 CTX-Ⅱ表达水平:A、B、C 组呈上升趋势, A、B 组差异有显著性( P=0.024),B、C组差异无显著性(P=0.792),C、D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8),呈现下降趋势;血清COMP表达水平:A、B、C组呈上升趋势,A、B组差异有显著性(P=0.041),B、C组差异无显著性(P=0.565),C、D组差异有显著性(P=0.003),呈现下降趋势。结论血清CTX-Ⅱ、COMP表达水平随着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加重逐渐升高,软骨退变快速进展期达到高,膝关节关节炎晚期下降,可作为潜在的评估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严重程度的生物学指标。

  • 经腹彩超诊断胎盘植入的临床研究

    作者:卜凡文;沈树娜

    目的:探讨经腹彩超诊断胎盘植入的声像图特点和诊断价值,提高经腹彩超在产前和产后胎盘植入的诊断准确率,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避免因为致命性大出血以至于子宫切除。方法选择手术后病理诊断为胎盘植入61例,其中产前胎盘植入33例,产后胎盘植入28例,总结声像图特点,以手术病理诊断结果做对照,统计经腹彩超检查的灵敏度和漏诊率指标。结果在产前胎盘植入声像图表现中,胎盘处肌层侧血流信号丰富的发生率高,达85.7%,其次是胎盘“漩涡”和前置胎盘;在产后胎盘植入声像图表现中,胎盘残留的发生率高(达100%),其次是胎盘处肌层侧血流信号丰富和胎盘与肌层界限消失。经腹彩超准确诊断产前胎盘植入14例,灵敏度42.4%,漏诊率57.6%;经腹彩超准确诊断产后胎盘植入21例,灵敏度75.0%,漏诊率25.0%。结论经腹彩超诊断产前胎盘植入灵敏度较低,漏诊率较高,必要时与MRI联合应用会提高诊断准确率。应用经腹彩超诊断产后胎盘植入的灵敏度较高,漏诊率较低。胎盘植入声像图表现具有一定特点,超声医生加强胎盘植入的诊断意识,特别是产前胎盘植入,做好胎盘植入的辅助诊断工作。

  •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联合丙戊酸镁对广泛性焦虑障碍HAMA、PSQI评分的影响

    作者:肖展翅;高聚;陈洪汉;倪小红;饶伟华

    目的:探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联合丙戊酸镁缓释片对广泛性焦虑障碍( GAD)的治疗作用及安全性。方法77例GA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口服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研究组(39例)加用丙戊酸镁缓释片治疗,两组基础治疗相同,疗程4周。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2、4周末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对患者的焦虑程度及改善状况进行评定,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进行睡眠状况自评,用治疗副反应量表( TESS)评定药物不良反应,并将两组评分和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两组HAMA总评分、HAMA精神焦虑因子评分、躯体焦虑因子评分、PSQ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87.18%/73.68%),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无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结论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联合丙戊酸镁缓释片治疗广泛性焦虑障碍( GAD)安全有效。

  • 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新辅助治疗肺癌的疗效观察

    作者:张宏际;毛丽红;王昕;史风超;李勇

    目的:观察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新辅助化疗对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66例肺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3例。治疗组采取替吉奥胶囊联合奥沙利铂新辅助化疗2个周期,化疗结束后3~4周再进行手术;对照组直接进行手术切除。观察两组患者根治性切除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术后3年生存率。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治疗组手术根治性切除率为90.9%(30/33),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0.3%,术后3年的生存率为59.4%;对照组分别为69.7%(23/33)、24.2%、32.3%。两组均无手术死亡病例,根治性切除率及术后3年生存率差异具有显著性,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术前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新辅助化疗有助于提高肺癌根治性切除率,提高患者的生存率,不增加并发症的发生率。

  • 止嗽散治疗感染后咳嗽随机对照试验分析

    作者:刘丽

    目的:分析止嗽散治疗感染后咳嗽的治疗效果。方法80例感染后咳嗽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富马酸酮替芬片1mg/次,2次/天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止嗽散治疗,连续治疗14天,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差异性。结果经过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0.00%,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2.50%。两组患者总有效率经卡方检验分析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期间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5.00%,实验组无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经卡方检验分析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采用中药止嗽散治疗感染后咳嗽可以获得与西药相仿的止咳效果,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 益肾固冲化瘀方治疗先兆流产临床观察

    作者:许金晶;吴育宁

    目的:观察益肾固冲化瘀方治疗肾虚血瘀型胎漏、胎动不安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1例就诊的肾虚血瘀型胎漏、胎动不安患者随机分为Ⅰ组(中药组)34例,Ⅱ组(中西医结合组)34例,Ⅲ组(西药组)33例,观察各组疗效,治疗前后血清孕酮水平、证候积分变化、阴道出血及腹痛腰酸痛持续时间。结果Ⅰ组有效率91.2%,Ⅱ组有效率94.1%,Ⅲ组有效率75.8%,三组疗效比较,Ⅰ组、Ⅱ组均与Ⅲ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各组孕酮值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治疗后Ⅱ组与Ⅲ组相比孕酮值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证候积分Ⅰ组、Ⅱ组均与Ⅲ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各组治疗有效的患者中,Ⅰ组、Ⅱ组阴道出血、腹痛、腰酸痛持续时间均与Ⅲ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益肾固冲化瘀方治疗肾虚血瘀型胎漏、胎动不安疗效显著。

  • 医学·微视点

    作者:

    全国县级医院改革与综合能力提升研讨会暨《县级医院医生手册》系列书主编人会议召开2015年8月22日,由人民卫生出版社主办的全国县级医院改革与综合能力提升研讨会暨《县级医院医生手册》系列书主编人会议在京召开。会议分别以针对传统、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推动县级医院改革与综合能力提升;和谐医患关系、医院和医生权利的维护;医联体的建设,推动推动县级医院改革与综合能力的提升;毕业后教育、继续教育对县级医院改革与综合能力提升影响和推动;县级医院改革与综合能力提升过程中县级医院的管理等主题展开论述。会议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医疗卫生资源下沉"的要求,县级改革与综合能力提升对分级诊疗的落实与推动,县级医院人才培养对县级医院改革与综合能力提升的基石作用的发挥,强调《县级医院医生手册》系列书定位在县级二甲医院住院医生的培养与提高。

  • 球囊压迫联合子宫动脉横行捆绑术与宫腔填纱术在前置胎盘中应用效果的比较

    作者:王跃芬

    目的:比较球囊压迫联合子宫动脉横行捆绑术与宫腔填纱术在前置胎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60例中央型前置胎盘患者,按手术中采用的不同宫腔填塞止血方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术中采用球囊压迫联合子宫动脉横行捆绑式缝合法;对照组:术中采用宫腔填纱术。对比两组应用的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①试验组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输血率分别为(718.2±47.61)ml、(1031.6±59.63)ml ;(50.3±2.67)分钟、(92.8±8.77)分钟;16.7%、46.7%。试验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输血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②试验组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情况比较:试验组与对照组术后出血量、术后24小时发热率、产褥病率、抗生素使用时间、总住院时间分别为(107.9±8.52) ml、(83.3±6.23)ml ;20%、50%;3.3%、30%;(2.4±0.51)天、(3.5±1.14)天;(4.7±1.11)天、(6.1±2.23)天。试验组在术后发热率、产褥病率、抗生素使用时间、总住院时间方面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术后出血量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均无子宫切除病例以及 DIC 病例发生。结论球囊压迫联合子宫动脉横行捆绑术对于前置胎盘手术中止血效果以及术后并发症方面均优于宫腔填纱术,但因球囊联合子宫动脉横行捆绑压迫术技术要求比宫腔填纱术更高,宫腔填纱术仍值得继续推广应用。

  • 补肾中药联合克罗米芬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 Meta分析

    作者:闫论;刘俊含;关菁;沈浣

    目的:评价补肾中药联合克罗米芬( CC)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 PCOS)的临床效果。方法检索近年相关期刊,纳入随机对照试验,使用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22篇文献,1763例患者,试验组952例,对照组811例。结果显示:相较于单纯CC治疗,CC联合中药治疗:缓解率提高;排卵率提高;妊娠率提高;LUFS发生率降低,以上结果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补肾中药联合CC治疗PCOS的临床效果高于单纯CC治疗PCOS的临床效果,其缓解率、排卵率、妊娠率均有提高,并可降低未破裂卵泡黄素化综合征的发生率。但补肾中药治疗PCOS的机制尚未完全明确,有待进一步研究。

  • 早期功能锻炼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疗效及生存质量影响的研究

    作者:陈成;孙川江;张彤;吴兴国;李萌

    目的:评价早期功能锻炼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疗效及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73例,随机分为试验组(n=35)和对照组(n=38)。观察治疗后脊柱稳定性、腰椎功能量表评分和生存质量量表(SF-36)评分。结果治疗后,脊柱稳定性方面,试验组在腰椎曲度(t=-3.415,P=0.001)、前凸指数(t=2.611,P=0.011)、骶骨倾斜角(t=2.847,P=0.006)方面优于对照组;腰椎功能量表评分方面,试验组在残留腰腿痛(t=-10.344,P=0.000)、直腿抬高(t=-14.982,P=0.000)、肌力皮肤感觉及神经反射(t=-4.113,P=0.001)及总分(t=-13.685,P=0.000)上均优于对照组。半年生存质量(SF-36)量表评分,试验组在生理职能、精神健康、总分等多个项目上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干预,有助于术后腰椎功能恢复,并能增强腰背肌肌力和腰椎稳定性,从而提高患者的术后生存质量。

  • 糖脂异常是初发2型糖尿病并发肾病的危险因素

    作者:许岭翎;张化冰;李伟;平凡

    目的:通过横断面调查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寻找并发糖尿病肾病的危险因素,为临床早期干预糖尿病肾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 NUA1b)和糖尿病肾病组( DN )。测定身高、体重、血压、肝肾功能、血糖、血脂、尿酸、糖化血红蛋白和胰岛素浓度。结果 DN组HbA1C、TG、Cr、UA、FBG、PBG、LnHOMA-IR均高于 NUA1b组;LnUACR与 LnHOMA-IR、PBG、FBG、Cr、TG呈正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FBG、Cr、TG和LnHOMA-IR是独立的影响因子。结论早期发现高血糖、血脂异常和胰岛素抵抗,对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具有预警作用。

  • 缺氧性肝炎33例临床分析

    作者:张校双;王启荣;乔富平

    目的:探讨缺氧性肝炎的生化、病理、临床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认知水平。方法对33例缺氧性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缺氧性肝炎患者血清丙氨酸转氨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乳酸脱氢酶升高明显,且与肝脏缺血、缺氧时间明显相关;总胆红素不同程度增高,但大多数为轻度增高;缺氧性肝炎患者病理变化轻微,以肝小叶中央变性、坏死为主,无明显炎症浸润或充血;导致缺氧性肝炎的原发病多为充血性心力衰竭、呼吸衰竭、感染性休克、低血容量休克等。结论缺氧性肝炎患者生化改变明显而病理变化不明显,缺乏肝病症状,死亡原因多为原发病,积极治疗原发病、改善肝脏微循环是恢复肝功能、抢救成功的关键。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30例疗效观察

    作者:张静;兰美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探讨慢性盆腔炎的有效治疗措施。方法临床选取6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 n=30)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 n=30)给予西医治疗;治疗4周为1个疗程。结果观察组患者痊愈15例,显效8例,有效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痊愈12例,显效4例,有效6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73.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显著,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 食管癌患者手术前后Th1/Th2平衡的变化

    作者:周昆;闫焱;赵松;冯飞跃;李冰;刘霞;夏宗江

    目的:探讨食管癌患者手术前后 Th1/Th2平衡的变化,为恶性肿瘤的免疫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通过酶联免疫法检测食管癌患者手术前后、复发及正常人IFN-γ、IL-2、IL-4、IL-6、IL-10、IL-5的含量水平,分析其含量水平变化的原因。结果食管癌患者术前及复发组的Th1和Th2型细胞因子的含量水平均与正常人差异有显著性(P<0.01),Th1型细胞因子显著下降(P<0.01),而Th2型则显著升高(P<0.01),表明Th1/Th2处于明显的失衡状态。当食管癌患者手术之后,Th1型细胞因子含量则上升(P<0.01),而Th2型细胞因子含量则下降(P<0.01)。结论食管癌患者手术之后有利于T细胞亚群的恢复和促使手术前Th1/Th2型细胞因子的偏移得到一定的纠正,改善机体的免疫功能。

  • 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微创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分析

    作者:修晓光;王相利;张守平

    目的:评价应用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 PFNA)微创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采用PFNA治疗70岁以上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40例,均采用闭合复位微创PFNA内固定,观察骨折愈合与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随访时间6~12个月,骨折均愈合。按照髋关节Harris评分标准评定,优30例,良9例。髋关节功能评价总优良率为97.5%。结论 PFNA内固定创伤小,内固定稳定,患者可以早期负重活动,减少长期卧床并发症。应用PFNA微创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是目前针对股骨近端骨折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滤过治疗脓毒症休克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袁超;王夜明;李鲲;游莎

    目的:观察血液灌流联合血液滤过治疗脓毒症休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8例脓毒症休克患者随机分为单纯血液滤过组(V组)40例、血液灌流联合血液滤过组(H组)39例和常规治疗组(C组)39例。 C组给予常规治疗,V组加用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H组加用血液灌流和CVVH治疗。观察患者SOFA评分、氧合指数、血乳酸水平、细胞因子以及28天存活率。结果 C组患者28天后存活率为48.72%,V组为62.5%,H组为71.79%。 H组的存活率高,显著高于C组(χ2=4.336,P=0.037),但与V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三组治疗后,H组的SOFA评分及乳酸显著低于V组,V组显著低于C组(P<0.05)。 H组的氧合指数显著高于 V组,V组显著高于 C组(P<0.05)。 C 组和 V 组内各时间点的TNF-α、IL-6、IL-10水平变化不明显(P>0.05);H组治疗2小时后TNF-α、IL-6、IL-10水平较血液灌流治疗前均下降(P<0.05),且显著低于C组和V组(P<0.05)。结论血液灌流联合血液滤过治疗脓毒症休克疗效优于单纯血液滤过和常规治疗组,可以明显提高脓毒症休克的存活率。

  • 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研究

    作者:王霞

    目的:探讨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对异位妊娠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采用保守治疗的异位妊娠患者60例,其中联合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单纯给予甲氨蝶呤保守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米非司酮,观察两组治疗后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和包块平均直径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且联合组下降程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甲氨蝶呤与米非司酮联合治疗异位妊娠,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 协同家庭共同制定个性化居家护理干预在老年痴呆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徐仿;褚静茹;杨春艳;刘琼;张萍

    目的:探讨协同家庭制定个性化居家护理干预在老年痴呆患者中应用的效果,以提高患者及家庭的生活质量。方法挑选已确诊老年痴呆的40例居家老人,应患者家属邀请以入户上门提供服务的方式,协同家庭实施规范的个性化居家护理,干预开始时、干预后3、6个月,采用日常生活量表( ADL)和满意度调查对患者进行评估。结果干预后3、6、12个月3组ADL测评结果相比较,干预后得分低于干预前,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实施协同家庭共同制定个性化居家护理可提高老年痴呆患者及患者家庭的生活质量。

  • 慢性肾衰患者血液透析并发心律失常类型及致病因素的临床研究

    作者:潘艳子;陈新政;马宝梅;邱欣

    目的:探讨慢性肾衰竭患者在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心律失常的预防和治疗措施。方法回顾分析78例慢性肾衰竭患者采用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期间出现心律失常症状的概率、类型以及患者发病时的血钾情况。结果78例患者在3766次血液透析过程中共发生心律失常876例次(23.3%);其中室上性心动过速发生率27.9%,频发房性期前收缩占23.3%,窦性心动过缓及阵发性心房纤颤发生率分别为15.9%和14.7%。结论慢性肾衰患者血透过程中伴发心律失常类型多样,需要在治疗过程中对患者进行严密观察,尤其是血透3小时到血透结束前后的高危发生期。针对患者的不同心律失常类型,采取相应的治疗和预防对策,降低心律失常发生率,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 血清炎症因子在冠心病斑块易损程度的预测价值

    作者:陈西洲

    目的:探讨血清炎症因子在冠心病斑块易损程度的预测价值。方法76例冠心病患者分为急性心肌梗死(AMI)23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26例,稳定型心绞痛(SAP)27例。检测白细胞介素-6(IL-6)、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sICAM-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C反应蛋白(CRP)和血清淀粉样蛋白A( SAA)含量,比较在不同血管斑块类型下炎症因子含量的差异。结果在AMI、UAP和SAP组患者中SAA炎症因子含量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F=2.43,P=0.067),IL-6、sICAM-1、MMP-9、CRP炎症因子在三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1),任意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 SAA炎症因子在稳定型斑块组和易损型斑块组中的差异无显著性(t=1.96,P=0.051),IL-6、sICAM-1、MMP-9、CRP在稳定型斑块组和易损型斑块组中的差异有显著性(P<0.001);SAA在<100μm纤维帽组和≥100μm纤维帽组中的差异无显著性(t=1.78,P=0.076),IL-6、sICAM-1、MMP-9、CRP 在<100μm 纤维帽组均小于≥100μm 纤维帽组(P<0.001);在软斑块、混合斑块和硬斑块三组患者中SAA含量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F=0.38,P=0.76),IL-6、sICAM-1、MMP-9、CRP在三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01),任意两组间比较,差异也有显著性(P<0.05)。结论血清炎症因子IL-6、sICAM-1、MMP-9、CRP对冠心病斑块易损程度有预测价值。

  • 心电图酷似心肌梗死的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识别及处理

    作者:宗敏;张建军;魏妤;佟子川;李强

    目的:探讨心电图酷似急性心肌梗死的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识别及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急性心肌梗死样心电图改变的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例明确诊断为病毒性心肌炎的患者,均有心肌酶谱的升高,但心脏超声提示室壁运动普遍减低。5例患者中均出现了程度不等的心功能不全,3例出现心源性休克,其中1例死亡。1例出现不可逆的Ⅲ度房室传导而植入了永久起搏器。4例进行了冠状动脉造影,其中3例接受了急诊冠状动脉造影,均未发现严重冠状动脉病变及痉挛。结论部分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可表现出类似急性心肌梗死样ST段抬高的心电图改变,需与急性心肌梗死相鉴别。冠状动脉造影,尤其是急诊冠状动脉造影,可能有助于早期鉴别。

  • 腰硬联合麻醉在重度子痫前期孕妇行剖宫产术的安全应用分析

    作者:张秀海;尔丽绵

    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在重度子痫前期孕妇行剖宫产术的安全应用及风险的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腰硬联合麻醉应用于48例重度子痫前期孕妇和56例健康孕妇行剖宫产术患者资料,观察术中孕妇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及对新生儿的影响。结果重度子痫前期组术中低血压发生率(63%)明显高于健康孕妇组(30%),P<0.05;SBP、DBP与基础值相比低血压下降程度,重度子痫前期孕妇组[SBP下降幅度(20.6±9.5)mmHg, DBP下降幅度(24.2±10.4)mmHg]明显高于健康孕妇组[SBP下降幅度(15.2±8.0) mmHg, DBP下降幅度(18.0±8.5)mmHg],P<0.05;重度子痫前期组心率下降幅度[(15.5±16.2)次/分]明显高于健康孕妇组[(10.2±7.8)次/分],P<0.05;两组患者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用药量少,起效迅速,使手术部位肌肉松弛,但是手术过程中重度子痫前期孕妇比健康孕妇出现低血压的概率高,密切观察和处理低血压,腰硬联合麻醉应用于剖宫产手术是安全的。

  • 散风消肿散外敷治疗膝骨关节炎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章波;吴飚

    目的:观察散风消肿散外敷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散风消肿散外敷治疗膝骨关节炎。结果完成临床观察73例,痊愈26例(35.6%),显效21例(28.8%),有效15例(20.5%),无效9例(12.3%),总有效率87.7%。结论散风消肿散外敷治疗膝骨关节炎可缓解疼痛、肿胀等症状,改善膝关节功能。

  • 玉屏风颗粒联合三伏天穴位敷贴疗法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疗效观察

    作者:胡蓉;王丽华;张珺珺;郭裕

    目的:观察玉屏风颗粒联合三伏天穴位敷贴疗法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70例过敏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穴位敷贴组、玉屏风组及药穴合用组,各90例。分别采用三伏天特定腧穴穴位敷贴治疗3次,口服玉屏风颗粒1包,1日3次,口服玉屏风颗粒联合穴位敷贴治疗三种方法,疗程为三伏天。观察治疗1个月、6个月及12个月前后喷嚏、流涕、鼻痒、鼻塞及鼻黏膜肿胀程度的改善程度及积分变化。结果治疗1个月后总有效率:穴位敷贴组22.2%,玉屏风组30.0%,药穴合用组73.3%;治疗6个月后总有效率:穴位敷贴组51.1%,玉屏风组31.1%,药穴合用组63.3%;治疗12个月后总有效率:穴位敷贴组55.5%,玉屏风组58.9%,药穴合用组64.4%;三组间疗效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玉屏风颗粒联合三伏天穴位敷贴治疗过敏性鼻炎的近期疗效及远期疗效均确切。

  • 中东呼吸综合征患者的隔离消毒与心理治疗

    作者:韩志海;付玉梅

    任何传染病的暴发流行都必须具备3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1]。实施正确的隔离技术,有效的隔离中东呼吸综合征( MERS)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才能有效预防和控制MERS[2]。隔离的概念就是将MERS确诊或疑似患者从正常人群中分离出来,将他们送到专科传染病医院(如无此条件,在考虑综合医院的传染科)进行诊疗,以控制病毒扩散[3]。隔离的目的在于将确诊和疑似患者隔离并进行治疗,将MERS控制在小范围;并于集中处理患者排出的病原微生物,控制院内交叉感染和向院外传播;警戒隔离,谢绝探视,避免健康人接触感染者导致接触传播,也可防止病毒通过探视者扩散[4]。

  • 中东呼吸综合征的治疗

    作者:张燕;陈旭昕

    根据中东呼吸综合征( MERS)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评估确定治疗场所,疑似、临床诊断和确诊病例应在具备有效隔离和防护条件的医院隔离治疗,危重病例应尽早进入重症监护室( ICU )治疗,转运过程中严格采取隔离防护措施。

  • 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的传播与防护

    作者:李毅;孙慧男

    1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的传播
      自发现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 MERS-CoV)以来,研究人员对其传播源进行多方面的调查及研究。初,推测这种病毒可能来源于蝙蝠,因为蝙蝠体内携带有多种类型的冠状病毒。遗传及系统进化分析结果也显示 MERS-CoV 在亲缘关系上更接近于亚洲、欧洲、南非、加纳等蝙蝠体内的冠状病毒,尤其是和扁颅蝠冠状病毒HKU4和伏翼蝙蝠冠状病毒HKU5为接近[1]。从沙特的一只蝙蝠粪便内检测到病毒 RNA RdRp基因的一段包含190个核苷酸序列和附近患者体内分离到的 MERS-CoV 序列完全相同。但该研究样本数太少,而且蝙蝠与人类的接触十分有限,因此专家推测,在蝙蝠和人之间可能还有另一中间宿主作为连接放大器,能使病毒在其体内大量扩增,使之更易于传播给人。研究人员对中东地区的其他动物也进行了研究。 Reusken[2]等在来自阿曼的全部50头单峰骆驼(100%)和西班牙加那利群岛105头骆驼中的15头(14%)的血清样本中检测到抗MERS-CoV刺突蛋白的特异性抗体,但在骆驼的血液及粪便中并没有检测到病毒的核酸,而在当地养殖的绵羊、山羊、牛及北欧单驼峰的血清样本中未检出抗 MERS-CoV 刺突蛋白的特异性抗体。 Hemida等[3]对沙特阿拉伯两个区的单峰驼及其他家畜的研究也获得相似的结果,大部分单峰驼血清内抗体阳性,绵羊、山羊、牛及鸡的血清内抗体阴性。2014年Hemida等研究了在骆驼体内分离到的MERS-CoV,发现且全基因组序列和人体内分离到的病毒序列具有99.9%的相似性,只在S蛋白基因的受体结合域( RBD)之外发现6个核苷酸突变,但并不影响和细胞表面受体结合。 Hemida等还在骆驼的鼻拭子样品及粪便内检测到病毒,且鼻拭子样品内的病毒检测率更高[4]。初步研究还发现,骆驼体内的MERS-CoV预存抗体并不能有效保护动物免受感染。从沙特全国范围内采集的200多头单峰驼血液样本中,也发现74%的样本显示血清抗体阳性。进一步的病毒核酸检测发现,病毒主要存在于骆驼的呼吸道中,部分粪便样品中也能检测到病毒核酸。对1992~2010年间采集的骆驼血液样本的分析表明,这种病毒在骆驼中存在的历史至少可追溯到1992年,但骆驼没有表现出任何感染症状[5]。

  • 中东呼吸综合征的症状与影像学和实验室诊断

    作者:孟激光;李泳群

    1中东呼吸综合征的症状
      中东呼吸综合征( MERS )的潜伏期为2~14天。急性起病,自发病之日起,2~3周内病情都可处于进展状态,早期主要表现为发热,体温超过38℃,可呈持续性高热,可伴有畏寒、乏力、头痛、肌痛等。在早期使用退热药物可有效,进入进展期,通常难以用退热药控制高热,使用糖皮质激素可对热型造成干扰。可出现咳嗽、胸痛、呼吸困难、低氧血症,部分病例还可出现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重症病例多在1周内进展为重症肺炎,可发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急性肾衰竭,甚至多脏器功能衰竭。 MERS 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较多。查体:肺部体征可不明显,部分可闻少许湿啰音,或肺实变体征。偶有局部叩浊、呼吸音减低等少量胸腔积液的体征。年龄大于65岁,肥胖,患有其他疾病(如肺部疾病、心脏病、肾病、糖尿病、免疫功能缺陷等),为重症高危因素。部分病例可无临床症状或仅表现为轻微的呼吸道症状,无发热、腹泻和肺炎。

  • 鲜药在临床应用优势中的探索

    作者:郭晓宇;杜捷

    1鲜药的特点与优点
      传统中医药专家认为:鲜药在性味上,药性更突出,比如寒凉之性鲜药较干品偏凉偏润;芳香辛窜气味的鲜药较干品味厚力峻;鲜药的药汁鲜纯、汁多,其润燥之性明显强于干品,并且吸收见效快。药汁在制备时,简便易行、操作不难、方便快捷,一般药工皆能完成。从现代药理研究看:新鲜中药所含有效成分保存更加完整、充分,干品在晾晒、干燥、炮制等过程中会失去部分药性。而新鲜药就有效的防止了药物的成分及结构的破坏和丢失。此外,外界因素比如环境、温度、湿度等方面对药材的有效成分也会产生影响;药物试验证明:新鲜中药较传统中药含有更多的有效成分。鲜地黄汁、鲜地黄煎液和干地黄煎液均在一定程度上拮抗阿司匹林诱导的小鼠凝血时间延长,但鲜地黄的作用明显强于干地黄;鲜地黄汁、鲜地黄水煎液能使类阴虚小鼠的脾脏淋巴细胞碱性磷酸酶的表达能力明显增强。鲜地黄汁还可增强 Con A 诱导的脾脏淋巴细胞转化功能。干地黄水煎液对类阴虚小鼠的脾脏淋巴功能也有明显的增强作用,但其作用弱于鲜地黄汁[1]。

    关键词: 鲜药 特点 临床应用
  • 协和中医临床诊治经验荟萃(26)--乏力、胁痛、肝功能异常

    作者:屈岭;宣磊

    1病例简介
      患者女,56岁。因“间断乏力、右胁隐痛伴肝功能异常16年”于2013年5月13日入院。
      现病史:患者1997年因舌下肿物在当地医院行手术切除,输血后出现乏力、右胁隐痛,当地医院考虑为“急性肝炎”,病因诊断、肝功能检测及治疗情况均不详。此后间断乏力,不定期检测发现肝功能升高(具体数值不详),未系统诊治。2006年体检发现抗HCV抗体(+),HCV-RNA升高(具体数值不详),曾给予重组人干扰素及利巴韦林抗病毒治疗。治疗中出现血白细胞减少,停药后血白细胞恢复正常。2012年10月当地化验谷丙转氨酶( ALT )106 U/L、谷草转氨酶(AST)84U/L,抗 HCV 抗体(+),HCV-RNA 1.383×106IU/ml,抗ANA抗体1∶320、抗线粒体抗体(AMA)弱阳性、抗AMA-M2(++)、抗Ro52(+++);腹部B 超示:肝实质弥散性损害、脾大,胆囊壁毛糙;肝穿刺病理活检示:慢性病毒性肝炎,丙型,G2S1-2,考虑伴自身免疫现象,再次予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病情无明显改善。发病以来无腹胀、纳差、腹泻、黄疸、厌食油腻及皮肤瘙痒;口干,但进食无需水送食,眼干,但哭泣时有泪,无牙齿脱落、腮腺肿大,无光过敏、口腔溃疡、关节肿痛及雷诺现象。既往史、个人史、婚育史、家族史无特殊。

  • 麻柔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经验总结

    作者:郑春梅;麻柔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ITP )是一种免疫介导的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血小板减少性疾病。由于患者体内产生抗自身血小板的抗体,引起血小板破坏增多,骨髓巨核细胞产生血小板障碍,导致外周血中血小板计数减少。根据ITP临床表现、血小板减少持续时间和治疗效果,2009年国内血液学界学者达成专家共识,将成人ITP分为以下4型:①新诊断的ITP ( ndITP):自诊断起3个月之内;②持续ITP( pITP):自诊断起3~12个月;③慢性ITP( cITP):自诊断起持续12个月以上;④难治性ITP( rITP):常规激素甚至切脾治疗无效者。其中cITP多发生于成年人,除血小板减少、感乏力外可无明显症状和体征,多表现为血小板计数难以维持、病情反复、临床治疗困难等特点[1,2]。

  • 产后尿潴留的危险因素及防治研究进展

    作者:任青

    产后尿潴留( PPUR)是产后的常见问题。 PPUR会影响到产妇膀胱功能的恢复,因此临床上对此问题应保持足够重视。本文旨在回顾已发表的文献,总结产后排尿障碍和尿潴留的危险因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和处理。

  • Kartagener综合征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作者:齐铁雄;石琳

    Kartagener综合征( KS)又称为内脏转位-鼻窦炎-支气管扩张征,或称家族性支气管扩张,为临床罕见病。
      1病例简介
      患儿男,7岁,因“反复咳嗽、咳痰、喘息5年,加重7天”入院。伴反复咳黄白色黏痰,量较多,无血痰,以清晨较多,伴喘息,无发热。查体:T 36.4℃,P 102次/分,R 32次/分, BP 90/66mmHg,体重24kg。呼吸略促,三凹征阳性,精神弱,面色略苍白。双肺呼吸音稍低,可闻及中湿啰音及喘鸣音,心尖搏动于右锁骨中线内0.5cm,腹软,无压痛,肝脾未扪及。血常规:WBC 9.60×109/L,中性粒细胞0.566,淋巴细胞0.365,单核细胞0.056,嗜酸性粒细胞0.017。 RBC 4.55×1012/L, Hb 120g/L,Plt235×109/L。胸腹部 CT:全内脏转位,主动脉弓位于右侧,心影偏右,心尖指向右前方;左肺中下叶、右肺舌段支气管扩张伴左肺中叶不张,右肺舌段,左下肺感染。痰抗酸染色查结核杆菌(-),鼻窦X线:上颌窦炎。诊断为KS。给予头孢咪诺、氨溴索静点,布地奈德+异丙托溴胺雾化,甲强龙静滴,支气管及鼻窦灌洗。咳嗽、喘息、咳痰症状逐渐好转,精神食欲正常,治疗10天,症状消失出院。

  • 医院重症导管相关血行感染的预防策略

    作者:袁小丽

    在日常医疗实践中,尤其是在重症监护病房,为进行输血、输液、营养支持和血流动力学监测,临床上血管内置管(例如中心静脉导管、肺动脉导管)已成为不可或缺的处置手段。然而随之产生的导管相关并发症,包括机械损伤、感染、血栓形成等也日益突出,延长了患者住院时间,增加患者的病死率,并且加重医疗负担。因此,为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及降低医疗成本,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导管相关感染的发生就显得更为必要。由美国医疗机构流行病学学会( SHEA )发起,由SHEA、美国传染病学会、美国医院学会、感染控制和流行病学专业学会以及联合委员会组织各领域的专家学者共同完成急诊重症医院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行感染( CLABSI)的预防提供建议[1,2]。

  • 中东呼吸综合征

    作者:韩志海;田光

    中东呼吸综合征( MERS)是由一种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病毒性呼吸道传染性疾病。该病毒于2012年首次出现在沙特阿拉伯,之后在中东等地传播,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冠状病毒研究小组在2013年5月15日的《病毒学杂志》上发布公告,将此新型冠状病毒命名为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 MERS-CoV)[1],5月23日,世界卫生组织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命名为中东呼吸综合征。中东呼吸综合征临床症状不特异,并出现人际之间的传播,重症患者病情可迅速进展出现呼吸窘迫综合征、多器官功能衰竭终导致死亡。目前死亡率可达40%,易让人联想起当年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SARS)的暴发。波及范围广泛,感染人数较多,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恐慌。

中国临床医生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3 04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03 11 1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