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泌尿科学 >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临床泌尿外科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Journal of Clinical Urology 림상필뇨외과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同济医院
  • 影响因子: 0.73
  • 审稿时间: 3-6个月
  • 国际刊号: 1001-1420
  • 国内刊号: 42-1131/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38-124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湖北
  • 主编: 曾甫清
  • 类 别: 泌尿科学
期刊荣誉:
  • 肾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作者:王曦龙;王洋;章俊;出晓军;王阳赟;施国伟

    目的:探讨肾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EAML)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鉴别诊断、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通过观察1例肾EAML患者的临床病理学表现与免疫组化标记并复习有关文献,讨论其组织学特征及临床生物学行为.结果:CT平扫呈略高密度实性肿块,边界清楚,病灶内无明显脂肪密度;增强扫描密度相对均匀,实质期强化程度高,排泄期密度下降较少.镜检示肿瘤细胞弥漫分布,瘤体主要成分为上皮样细胞,细胞异型性明显,大小形状不等,核大且染色明显加深,偶有多核巨细胞,核分裂像明显.免疫组化染色显示瘤细胞HMB45+,SMA+,CK-.结论:病史、体检结合影像学检查能够给我们提供重要的诊断线索,组织病理学特点结合免疫组化标记有助于该疾病的确诊,治疗方法以手术切除为主,对于预后较差的患者应按照肾细胞癌标准长期随访.

  • 血清EPCA-2检测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作者:刘松林;骆磊;常灿;荆涛;王洪;马清昌;李延江

    目的:通过比较血清中早期前列腺癌抗原-2(EPCA-2)与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在前列腺癌(PCa)诊断中的特异性与敏感性,研究血清中EPCA-2对诊断PCa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非前列腺疾病患者20例(作为A组),BPH患者56例(作为B组),PCa患者44例(作为C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分别检测三组患者血清中EPCA-2和PSA水平,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C组患者血清中EPCA-2和PSA水平分别与A组和B组患者的进行比较,均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A组血清中EPCA-2水平均≤分界点(30 μg/L).③以30 μg/L为分界点,EPCA-2对PCa诊断的特异性为92.1%,敏感性为93.2%;以4μg/L为分界点,PSA对PCa诊断的特异性为55.3%,敏感性为79.5%;PSA结合fPSA/tPSA(以0.15为分界点),对PCa诊断的特异性为78.9%,敏感性为68.2%.结论:EPCA-2作为新的诊断PCa的肿瘤标志物,较PSA具有更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对临床PCa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 原发性腹膜后巨大淋巴管瘤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作者:吴涛;李刚;王准;姜明东;牛远杰

    目的:提高原发性腹膜后淋巴管瘤的诊治水平.方法:报道1例原发性腹膜后淋巴管瘤患者的诊治过程,术前诊断腹膜后囊肿,行单孔腹腔镜双侧腹膜后囊肿切除术.结果:术后病理(腹膜后囊肿)检材由扩张的淋巴管组成,囊壁由内皮细胞、平滑肌及纤维组织组成,符合腹膜后淋巴管瘤.术后随访6个月未见复发.结论:原发性腹膜后淋巴瘤是一种良性病变,临床罕见,确诊需结合术后病理和影像学表现,手术切除是佳治疗方式.

  • TUVP联合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同期治疗老年BPH并腹股沟疝的疗效观察

    作者:张悦民;林青;胡家安;张翀宇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联合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同期治疗老年BPH合并腹股沟疝的方法和可行性.方法:2006年1月~2012年6月,共65例患者纳入本研究,平均年龄76岁.术前评估患者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QOL)评分,行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经直肠超声、剩余尿量以及尿流动力学检查.所有患者均先行经尿道前列腺手术再行疝修补术,其中61例行开放无张力修补术(疝环填充法),4例行腹腔镜疝修补.术后定期随访.结果:65例患者中,腹股沟斜疝48例(单侧41例、双侧7例),腹股沟直疝17例.手术顺利,平均耗时95 min,未发生严重术中、术后并发症.术后IPSS评分平均为(8.0±1.2),与术前(24.7±4.5)相比明显下降(P<0.05);大尿流率(Qmax)平均为(18.0±1.2) ml/s,较术前(6.5±0.7) ml/s明显增高(P<0.05);剩余尿量减少至0~35 ml.腹股沟疝手术切口均为I/甲愈合.未发生手术切口感染,术后远期无腹股沟疝复发.结论:同期经尿道前列腺电切联合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对BPH合并腹股沟疝患者具有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是老年患者较为理想的手术方式.在临床应用过程中,需要严格掌握同期手术的适应证,选择合适的患者,注意严格规范的无菌操作,推荐先进行腔内前列腺手术.

  • 后腹腔镜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T1b期肾癌的疗效观察

    作者:周海滨;唐青;廖鑫鑫;黄玉清;张良;曾泉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保留肾单位手术(NSS)治疗T1b期肾癌(RCC)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2月~2012年2月,对5例临床分期为T1b期RCC患者行后腹腔镜NSS,其中男3例,女2例,平均年龄(55.4±9.6)岁,左侧3例,右侧2例.肿瘤平均直径(5.7±1.3) cm.结果: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放,围手术期无严重并发症.平均手术时间(110.0±29.5) min,术中平均热缺血时间(24.2±5.1) min,术中平均出血量(42.2±13.1) ml,术后尿漏1例;术后平均住院时间(5.9±2.1)d,术后平均随访(25.3±11.1)个月,全部患者肾功能正常且未见肿瘤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结论:后腹腔镜NSS治疗T1b期RCC创伤小、出血少、并发症少且近期疗效满意;但其远期疗效还需大样本对照研究和长期随访观察.

  • 泌尿系小细胞癌的诊断及治疗(附11例报告)

    作者:方克伟;董彪;何进;邱学德;李志鹏;李泽惠

    目的:探讨泌尿系小细胞癌的诊治方法、疗效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11例泌尿系小细胞癌的病理、临床特征、诊断方法、治疗方法等资料,并对患者治疗效果、生存期等进行分析.结果:11例患者,男9例,女2例,平均年龄66.9(57~83)岁,肿瘤位于膀胱5例(1例为女性),右肾3例(1例为女性),左肾1例,前列腺2例.按TNM分期.膀胱肿瘤:T2b N0M01例,T2b N1 M01例,2例均行根治性膀胱全切+肠代膀胱术,分别于术后24个月及13个月死亡;T2bN2 M11例,T3b N2 M11例,此2例行根治性膀胱全切+放疗+化疗,分别于术后9个月、12个月死亡;T4 N2 M11俪,行放疗+化疗,3个月后死亡.肾脏肿瘤:T1aN0 M01例,T1bN0M01例,T2bN1M01例,T3bN2 M11例,均行根治性肾切除术+放疗+化疗,3例于术后6个月、13个月、24个月死亡,1例至今4年尚存活.前列腺肿瘤:T1cN0M1b1例,行前列腺电切+放疗+化疗;T3bN1 M1c1例,行放疗+化疗,随访时分别死于术后25个月及15个月.11例患者生存期短3个月,目前长48个月,平均17.5个月;1年生存率63.6%(7/11),5年生存率目前为0.结论:泌尿系小细胞癌恶性度高,预后差,手术联合放化疗可能会延长患者生存期、改善其生活质量.

  • 膀胱移行细胞癌中Ki-67与p53及VEGF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费夏玮;刘光香;祝帅;陈崯;陈骏;张士伟;赵晓智;刘铁石;姚林方

    目的:探讨膀胱移行细胞癌(TCCB)中Ki-67与p53、VEGF的表达与TCCB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113例TCCB组织中Ki-67、p53及VEGF的表达,并将结果与临床分期、病理分级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TCCB中Ki-67、p53和VEGF的表达率分别为82.3%(93/113)、80.5%(91/113)、90.3%(102/113),Ki-67、p53的表达率及表达强度随着TCCB的临床分期、病理分级的升高而升高(P<0.05),VEGF的表达率和表达强度与肿瘤的临床分期呈正相关(P<0.05),与病理分级无显著相关性(P>0.05);Ki-67与p53、VEGF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240、0.239,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高分期、高分级组TCCB中Ki-67和p53、Ki-67和VEGF联合阳性表达率高于低分期、低分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Ki-67的表达与TCCB的恶性程度有关,其与p53和VEGF的过度表达对TCCB的发生、发展起着协同的作用,Ki-67与p53、VEGF的联合检测更有助于TCCB临床分期、病理分级、预后判断及术后辅助治疗方案的制定.

  • 氯胺酮相关性膀胱炎的尿动力检查及分析

    作者:罗玉琴;魏辉;黄小佳;袁志敏;方梅

    目的:分析氯胺酮相关性膀胱炎患者膀胱功能下降后的尿动力学表现,为临床治疗方法的选择及治疗后疗效评价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对临床及检验证实的14例氯胺酮相关性膀胱炎患者行尿动力学检查,分析其表现特点.结果:①膀胱过度敏感:其中膀胱初始尿意、正常尿意及大膀胱容量均明显低于正常;②逼尿肌过度活动:14例患者均表现为在充盈期出现不可抑制性收缩并产生排尿反射;③膀胱顺应性:14例患者中3例表现为下降,11例在产生排尿反射前未出现逼尿肌压力上升;④逼尿肌收缩功能:8例患者大尿流率时逼尿肌压力减弱,4例正常,2例逼尿肌收缩增强;⑤膀胱出口梗阻表现不明显.结论:氯胺酮相关性膀胱炎患者的尿动力学主要表现为储尿期膀胱感觉过敏、小容量膀胱、不稳定或伴低顺应性膀胱,排尿期逼尿肌收缩减弱.

  • 输尿管镜下钬激光与气压弹道治疗输尿管中下段结石并息肉的疗效比较

    作者:祝海洲;曹先德;孟琳;肖琳;徐静;孙鹏;李忠海;王英磊

    目的:比较钬激光与气压弹道碎石治疗输尿管中下段结石并息肉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月~2012年12月输尿管镜下治疗输尿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钬激光碎石组90例,气压弹道碎石组88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结石排净率及输尿管狭窄的发生率等.结果:两组均无中转开放病例.钬激光碎石一次性粉碎率为100%,一次性取净率为97.8%(88/90);气压弹道碎石一次性粉碎率为100%,一次性取净率为95.5%(84/88).钬激光碎石组与气压弹道碎石组结石清除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钬激光组输尿管穿孔率为8.9%(8/90),气压弹道组为1.1%(1/88);钬激光组出现输尿管狭窄率为11.1% (10/90),气压弹道组仅2.3% (2/8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和气压弹道碎石术均可有效治疗合并息肉形成的中下段输尿管结石,但气压弹道碎石术的安全性更高.

  • 前列腺炎患者治疗前后PSA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黄宝星;宿恒川;曹万里;孙福康

    目的:探讨伴有PSA升高的ⅢA型前列腺炎患者药物治疗后血清PSA的变化,评估PSA变化率对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10年9月~2012年3月期间门诊就诊的有4μg/L<PSA<50 μg/L,拟诊断为ⅢA型前列腺炎患者60例,所有患者均予以抗感染治疗4周,分别于治疗前后行血清PSA检测和填写慢性前列腺症状评分表(NIH-CPSI),并对相关资料予以总结分析研究.结果:穿刺活检患者共60例,其中12例证实为PCa,43例为慢性前列腺炎,5例为BPH.前列腺炎患者治疗前后PSA相关指标(PSA,游离/总PSA,PSA密度)和CPSI评分均出现显著变化,各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SA变化率(PSA-VCh)对鉴别诊断PCa有一定价值,在佳临界点-5.22%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4.7%和78.6%;治疗后前列腺炎症分级与PSAD及CPSI间存在相关性(r=0.518,r=0.379,P均<0.05),PSA-VCh与△CPSI及患者治疗前PSA均呈中等相关(r=0.481,r=0.410,P均<0.01).结论:抗感染治疗后,可使伴有PSA升高的ⅢA型前列腺炎患者主客观指标均得以改善;PSA变化率可作为评估慢性前列腺炎治疗效果的有价值指标,并为排除PCa提供依据.

  • 保留膀胱手术后不同辅助治疗方法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疗效评价

    作者:张国辉;王金萍;郑清友;李志辉;关亚伟;贾卓敏;朱立夏

    目的:探索保留膀胱手术+动脉灌注化疗+膀胱内灌注化疗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或膀胱部分切除术后确诊为肌层浸润性膀胱癌(T2N0M0)的168例患者均采用保留膀胱治疗方法,分为三个治疗组:综合治疗组68例,术后采用动脉灌注化疗+膀胱灌注化疗;动脉灌注化疗组48例,术后仅采用动脉灌注化疗;膀胱灌注化疗组52例,术后仅采用膀胱灌注化疗.结果:观察期内,综合治疗组患者中92.6%(63/68)无复发及转移,2.9%(2/68)在术后6、13个月出现全身多处转移死亡.动脉灌注化疗组患者中79.2%(38/48)无复发及转移,4.2%(2/48)在术后9、18个月出现全身多处转移死亡.膀胱灌注化疗组患者中44.2%(23/52)无复发及转移,15.4%(8/52)在术后10~96个月转移而死亡.三组疗效按复发率任何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癌性死亡率比较,综合治疗组、动脉灌注化疗组分别与膀胱灌注化疗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肌层浸润性膀胱癌(T2N0M0)患者,采用保留膀胱手术+髂内动脉灌注化疗+膀胱内灌注化疗的综合治疗方法,能有效减少肿瘤复发、预防转移、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患者易于接受,值得进一步探讨.

  • 帕米膦酸二钠联合89Sr治疗激素非依赖型前列腺癌骨转移疗效观察

    作者:赵益华;蒋旭敏;陈浩;黄伟;吴培兴

    目的:观察帕米膦酸二钠与89Sr联合应用对激素非依赖型前列腺癌(PCa)伴骨转移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29例激素非依赖型PCa伴骨转移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A组采用帕米膦酸二钠90 mg溶于5%葡萄糖500 ml,缓慢滴注4周1次,共2次;B组静脉注射89SrCl2 1.48 mBq/kg,1周后与A组治疗方法相同.采用疼痛视觉模拟法(VAS)评定患者主观骨痛,生活质量(QOL)评分来判定疗效.结果:在疼痛评分方面B组治疗后评分显著低于A组,生活质量评分有效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帕米膦酸二钠联合89Sr治疗激素非依赖型PCa伴骨转移在疼痛缓解有效率上高于单独使用帕米膦酸二钠,同时表明帕米膦酸二钠与89Sr具有协同作用,其在不良反应方面无明显增加.

  • 精索显微去神经术治疗慢性睾丸痛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作者:张志成;李明超;王涛;郭小林;刘继红

    目的:探讨慢性睾丸痛(CTP)的临床特点和诊治方法.方法:报告1例CTP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输精管结扎术后多年双侧CTP,左侧附睾切除后仍无缓解.术前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左侧睾丸疼痛8分,右侧4分.入院后接受左侧精索显微去神经术(MDSC)+右侧输精管再通术.结果:术后随访1年VAS评分:左侧睾丸疼痛2分,右侧0分,患者恢复正常生活工作.结论:MDSC通过切断髂腹股沟神经和精索内相关神经,来阻断睾丸疼痛信号的传导,在特发性或难治性CTP的治疗中值得推荐.

  • 膀胱全切原位回肠新膀胱术后输尿管肠吻合口良性狭窄的处理

    作者:李涛;肖亚军;邢毅飞;胡琳;鞠文;杨军;陈德红;曾庆松;张鹏

    目的:探讨膀胱全切原位回肠新膀胱术后输尿管肠吻合口良性狭窄的处理方法.方法:我科自2003年1月~2012年6月采用膀胱全切原位回肠新膀胱术治疗395例膀胱癌患者.术后发生输尿管肠吻合口良性狭窄10例,采用输尿管镜扩张、内镜下逆行/经皮穿刺顺行球囊扩张、内镜下狭窄段内切开、开放输尿管膀胱再植术,并留置双J管3~6个月.结果:本组10例中,1例(1处)因导丝不能通过狭窄段而改行开放手术,术后随访36个月,肾积水明显改善.其余9例(11处)采用腔内技术处理,其中3例(4处)采用输尿管镜扩张,2例(3处)采用内镜下狭窄段内切开,4例(4处)采用内镜下逆行/经皮穿刺顺行球囊扩张.术后随访9~72个月(中位25个月).5例(7处)肾积水明显改善,2例(2处)肾积水长期随访无加重,2例(2处,狭窄段长分别为1.2 cm、1.5 cm)再发狭窄,遂采用开放手术,分别随访16及24个月,肾积水改善.结论:腔内技术操作简单,创伤小,可作为输尿管肠吻合口良性狭窄的首选治疗方案.开放手术仍然是治疗输尿管肠吻合口狭窄的金标准.对于狭窄段>1 cm的患者,应首先考虑开放手术.

  • 重复肾盂输尿管畸形合并输尿管结石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作者:苏阳;梁朝朝

    目的:探讨重复肾盂输尿管畸形的临床特点及其合并输尿管结石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重复肾盂输尿管畸形合并输尿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复习相关文献,总结诊治经验.结果:患者行输尿管镜检+气压弹道碎石术后痊愈出院,无并发症.结论:重复肾盂输尿管是常见的泌尿系统先天性畸形,但其合并结石临床上并不常见,故术前正确的诊断尤为重要,治疗方法尚无统一的标准,对于本例下输尿管上段大小约0.8 cm的结石,输尿管镜疗效确切,无并发症.

  • 窄带成像电切镜治疗膀胱子宫内膜异位症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作者:潘腾飞;梁朝朝

    目的:提高对膀胱子宫内膜异位症诊治的认识.方法:报告1例窄带成像电切镜治疗膀胱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讨论有关临床症状,诊断和治疗.结果:术后病理为(膀胱)子宫内膜异位症.免疫组化检测显示CD10+,CK7+,CK20-,ER+,PR+.术后随访半年,恢复良好.结论:膀胱子宫内膜异位症较为罕见,其临床和影像学表现与膀胱肿瘤难以鉴别,主要靠病理学结果确诊.而窄带成像电切镜对鉴别诊断及治疗膀胱子宫内膜异位症有重要价值.

  • 转化生长因子β受体Ⅰ及Smad4蛋白在肾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张爱莉;任宗涛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受体Ⅰ(TGF-βRⅠ)及Smad4在肾透明细胞癌(RCCC)及癌旁组织中的蛋白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P-V法分别检测58例RCCC组织、36例癌旁组织中TGF-βRⅠ和Smad4蛋白表达情况,并分析其表达水平与RCC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①TGF-βRⅠ蛋白在RC-CC、癌旁组织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1.7%、8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mad4蛋白在RCCC、癌旁组织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6.9%、8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TGF-βR Ⅰ和Smad4蛋白在RCCC组织中的表达均与性别、年龄无关(P>0.05),而与肿瘤病理分级及临床分期相关(P<0.05).③TGF-βR Ⅰ和Smad4蛋白表达呈正相关.结论:①TGF-βR Ⅰ、Smad4在RCCC中的表达降低,提示TGF-βR Ⅰ、Smad4的表达缺失可能参与了RCCC的发生、发展.②TGF-βR Ⅰ与Smad4之间存在正相关,说明这两种因子在TGF-β信号通路中相互作用,共同参与了RCCC的发生、发展及转移.

  • 肾上腺淋巴管瘤的诊断和治疗

    作者:王占宇;张桂铭;董大海;王祥花;孙立江

    目的:探讨肾上腺淋巴管瘤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2例肾上腺淋巴管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对其临床及病理表现、影像学特征及治疗情况进行探讨分析.结果:12例患者均行肿瘤切除术,其中3例行开放手术,6例行经腹腔途径腹腔镜手术,3例行腹膜后腹腔镜手术,术后均恢复良好;病理证实7例为肾上腺淋巴管瘤,5例为肾上腺血管淋巴管瘤;随访11个月~12年9个月,肿瘤无转移和复发.结论:肾上腺淋巴管瘤是一种极为罕见的肾上腺良性肿瘤,患者多无临床症状,部分患者有心悸、出汗、血压升高、腰痛等症状,术前影像学检查可提示诊断,病理检查可确定诊断.手术为首选治疗方法,预后较好.

  • 羟基喜树碱与噻替哌灌注化疗对膀胱肿瘤术后临床预后的meta分析

    作者:李涛;付生军;杨立;明星;王志平

    目的:评价膀胱肿瘤术后灌注羟基喜树碱(HCPT)和噻替哌(TT)对预防肿瘤复发的效果及其不良反应.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CNKI、CBM、VIP及万方数据库,收集关于HCPT与TT膀胱灌注治疗肿瘤复发的随机对照实验(RCT),两名研究者根据纳入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应用Revman 5.0和Stata 11.0进行数据处理.结果:通过筛选共纳入4个RCTs.meta分析结果提示,羟基喜树碱膀胱肿瘤术后灌注较噻替哌更能有效降低肿瘤复发风险(P=0.01).2个研究报道了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分析结果显示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膀胱肿瘤术后灌注羟基喜树碱较噻替哌更能有效降低肿瘤复发率,虽然有一定的不良反应,但都较轻微.

  • 成人肾上腺皮质癌的诊断和治疗(附25例报告)

    作者:聂奇伟;欧阳可育;胡卫列

    目的:探讨成人肾上腺皮质癌(ACC)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1986年~2012年期间我科收治的25例成人肾上腺皮质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合文献就其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等问题进行讨论.本组25例术前均行B超、IVP、CT、MRI等影像检查.结果:14例行手术治疗并经术后病理证实.术后平均生存10.2个月,3年生存率为14.3%(2/14),5年生存率为0.结论:肾上腺皮质癌恶性程度高、浸润性强,早期诊断和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手术根治性切除仍是目前治疗的佳方法.

  • 左肾上腺畸胎瘤1例

    作者:郑龙宝;郑美英

    患者,女,59岁,因左腰部酸痛不适半年于2012年5月入院,入院后查腰椎CT结果未见明显异常.查B超可见左肾上腺区可见一10.0 cm×8.0 cm巨大肿物,考虑为肾上腺占位性病变;查肾上腺CT结果提示左肾上腺区不规则密度影,大小7.0 cm×8.0 cm×9.0 cm,考虑为左肾上腺肿瘤、畸胎瘤可能性大.查IVU可见双侧泌尿系显影良好,双肾功能良好.查体见左腰部隆起明显(同右侧比较),无压痛及叩击痛,连续数日监测血压均波动于正常范围.进一步查儿茶酚胺(E、NE、DA)、皮质醇(COR)(早上8点、下午4点)、醛固酮(ALD)(分别于立、卧位两次抽血)检验结果均正常.积极完善术前准备,无手术禁忌症条件下,在全麻下作左腰部弧形手术切口,术中发现左肾上腺肿瘤,直径约10.0 cm,边界清楚,并完整切下肿瘤及部分肾上腺组织.术后病理报告提示:肿瘤内可镜检出角化物、纤毛、牙齿、血管平滑肌、脂肪组织及部分肾上腺组织等,病理诊断为左肾上腺畸胎瘤.术后监测各项生命体征均波动于正常范围内,且病情恢复较快,术后1周病情痊愈正常出院,1年内随访,患者基本情况均表现良好.

  • 内生型乏脂肪肾错构瘤1例

    作者:王振誉;孙宏斌;赵建华;苏江浩;吴剑平;曹志刚;贾瑞鹏

    患者,男,65岁,于2012年9月因“体检发现左肾占位2月余”入院.患者平素体健,近期内感消瘦,无低热,无肉眼血尿.B超发现左肾区稍强回声团块,大小48 mm×39 mm,境界清楚,内部血流丰富,回声欠均匀,考虑左肾实质性占位.腹部CT示左肾区56 mm×41 mm低密度肿块,CT值23 Hu,增强效应明显,左侧肾盂受侵犯但无肾积水表现(图1①,②),诊断为左肾占位.入院后查体无异常,实验室检查各项指标均正常.连续3天尿脱落细胞学检查未见肿瘤细胞.术前诊断:左肾癌.于全麻下行后腹腔镜下肾癌根治切除术,术后剖开患肾见肾盂腔内充满实性、灰黄肿物,似菜花状,无完整包膜,与肾实质分界尚清(图1③).快速冷冻示左肾“梭形”细胞肿瘤,肾错构瘤可能大,术中未再行同侧输尿管及膀胱壁内段切除.免疫组化结果:S-100+,HMB45+(图1④);SMA+++(图1⑤);CD34±;Bcl-2+++.病理诊断:左肾错构瘤(图1⑥),输尿管切缘未见特殊.

  • 肾孤立性纤维瘤伴肾包膜下积液1例

    作者:张先云;马松;姜福金;王洪兵;李强

    患者,女,49岁.因“右腰酸1个月,CT发现右肾占位5d”于2012年11月5日入院.体检:右肾区轻度叩击痛,余无异常.B超:右肾积水、右肾周积液、右肾皮质回声增强.CT示右肾包膜外可见弧形水样密度影,边界清楚,包裹右肾,右侧肾盂旁可见类圆形低密度影,右侧肾盂内似可见软组织密度影,动脉期轻度强化,静脉期明显强化.尿脱落细胞3次未见肿瘤细胞.FISH检测结果:尿液分子细胞遗传学检测结果细胞无肿瘤性改变.MRI:右肾盂见团块状异常信号影,边界欠清,长径约3.6 cm,T1WI及T2WI等信号,DWI高信号,增强后病变与肾脏强化程度同步且与肾柱相连,动脉期右肾皮质强化,皮髓质交界清晰,实质期右肾实质较左侧信号减低,且DWI信号增高,右肾盂积水;右肾包膜下见较大范围弧形长T1长T2信号影,内见分隔,增强后见包膜强化,分隔强化不明显.肾静脉及下腔静脉未见充盈缺损征象.腹主动脉周围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影,腹腔未见积液.初步诊断:右肾癌伴包膜下积液.于全麻下行腹腔镜根治性右肾切除术,术后恢复良好.术后病理:免疫组化显示CD34+++,HMB45-,S-100-,MeLan-A-,SMA-,CKpan-,Ki-67<10%+,结合HE切片诊断为(右肾)孤立性纤维瘤.术后随访至今良好.

    关键词: 肾肿瘤 诊断 治疗
  • 腔镜下肾动静脉四步游离法在肾根治性切除术中的应用

    作者:刘建军;丁德刚

    目的:研究肾门部解剖,提高后腹腔镜肾根治性切除术中肾动静脉分离技巧.方法:2007年6月~2011年12月开展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128例,反复观看手术录像,观察肾门部解剖结构,总结出四步法分离肾动静脉.结果:按四步法分离肾动静脉,126例顺利快速分离、结扎肾血管.因汇入肾静脉的腰静脉撕裂中转开放手术2例.腹膜损伤6例,用hem-o-lok夹闭.胰腺尾部损伤1例,引流管引流16天痊愈.手术时间(146±52)min,失血量中位值150(100~1 500) ml,拔管时间中位值3(2~16)d,术后平均住院时间(8.4±2.6)d.结论:肾血管的分离是手术成功的关键,也是难点.应用四步法分离肾动静脉,对初期开展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的医师有一定指导意义.

  • 下尿路梗阻和膀胱结石与腺性膀胱炎的相关性及治疗方法选择

    作者:谭剑敏;金辛良;徐丹枫;周伟民;许嘉骏;高赟

    目的:探讨下尿路梗阻、膀胱结石与腺性膀胱炎的相关性及其治疗方法.方法:349例患者分为下尿路梗阻组、膀胱结石组及下尿路梗阻合并膀胱结石组,通过膀胱镜检查明确其中腺性膀胱炎数量及类型;针对病因进行相关治疗,腺性膀胱炎给予病灶电切加膀胱灌注(综合治疗)或密切随访.结果:下尿路梗阻组250例,发生腺性膀胱炎31例(12.4%);膀胱结石组60例,发生腺性膀胱炎8例(13.3%);下尿路梗阻合并膀胱结石组39例,发生腺性膀胱炎5例(12.8%),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4例腺性膀胱炎患者给予解除原发疾病加综合治疗29例,有效率79.3%;仅针对病因治疗15例,有效率73.3%;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下尿路梗阻、膀胱结石与伴发的腺性膀胱炎有相关性.所有的治疗首先应建立在针对病因治疗上,腺性膀胱炎是积极手术还是密切随访需大样本的进一步研究.

  • 去神经对大鼠前列腺组织中b-FGF表达的影响

    作者:刘会峰;王小鹏;付逆;胡洺瑀;赵泽驹

    目的:探讨完全去前列腺神经后前列腺组织中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表达对前列腺增生的影响.方法:将130只成年SD雄性大鼠随机分成四组,对照组10只,实验组120只,分别用0.01%戊巴比妥钠(1 ml/kg)腹腔注射麻醉,实验组破坏支配前列腺的神经后缝合饲养,分别于术后1周,2周,3周各处死40只,完整取出前列腺,分别用于电镜与免疫组化检测.结果:实验组前列腺体积明显缩小,组织轻度水肿,无炎细胞浸润,HE染色与电镜下观察神经纤维显著减少,甚至消失,平滑肌逐渐变薄,腺细胞出现空泡变性,部分细胞器破坏,基底膜萎缩,胶原纤维轻度增生;b-FGF在各组均有表达,实验组随时间延长,表达逐渐减弱,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与2周表达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2周分别与3周比较,b-FGF表达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鼠前列腺去神经后其体积缩小,前列腺组织中b-FGF的表达显著减弱.

  • 肾细胞癌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

    作者:邹小文

    肾细胞癌通常有对经典放疗或化疗方法仅有轻微的反应和预后差的特点.免疫治疗是在已建立的传统的治疗模式基础上发展的替代治疗形式.事实上,以细胞因子为基础的治疗方法已被使用了许多年,在小部分患者中产生了良好的临床效应.在过去的几年中,免疫治疗以肾细胞癌的肿瘤相关抗原为试验靶点已被报道过,现综述以下几方面取得的研究进展,包括以细胞因子为基础的治疗,分子靶点、抗血管生成试剂治疗,RCC肿瘤相关性抗原和疫苗方案相关方面.

    关键词: 肾肿瘤 免疫治疗
  • 慢性前列腺炎与膀胱功能异常

    作者:王晶

    慢性前列腺炎好发于青壮年,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以排尿症状、疼痛及性功能障碍为主,其排尿症状又以膀胱功能异常为主要表现.因此研究慢性前列腺炎与膀胱功能异常的关系有助于慢性前列腺炎的诊断与治疗.

临床泌尿外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9 01 02 03 04 05 07 08 09 11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