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实用癌症杂志

实用癌症

实用癌症杂志

The Practical Journal of Cancer 실용암증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江西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 江西省肿瘤医院 江西省肿瘤研究所
  • 影响因子: 1.24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001-5930
  • 国内刊号: 36-1101/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44-37
  • 曾用名: 江西肿瘤
  • 创刊时间: 198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实用癌症杂志》编委会
  • 出版地区: 江西
  • 主编: 黄欧平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非小细胞肺癌手术淋巴结的清扫数目与术后胸腔引流量及预后的相关性

    作者:郭小龙;唐胜军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手术淋巴结清扫数目与术后胸腔引流量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行开胸或胸腔镜肺叶切除并淋巴结清扫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48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74例)和实验组(74例)。通过对比研究2组患者术中淋巴结清扫数目以及术后胸腔引流量的关系。结果2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方面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术后胸腔第1天引流量、术后胸腔总引流量、术后带管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上没有明显差异( P>0.05)。实验组清扫淋巴结总数多于对照组,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2组淋巴结转移率以及转移度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术后肿瘤复发率为7.69%,相比于对照组术后肿瘤复发率10.2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肿瘤的转移率为11.54%,相对于对照组肿瘤转移率1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实验组患者在术后死亡率上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小细胞肺癌手术的淋巴结清扫数目与术后胸腔引流量无明确的相关性,但淋巴结清扫数目关系到患者的肿瘤转移和复发,对患者的预后有积极作用。

  • EGFR-TKIs维持治疗晚期肺腺癌的临床效果

    作者:肖琳琳;蔡丽芳;廖圣银;游梦星

    目的:探讨EGFR-TKIs维持治疗晚期肺腺癌的疗效。方法选取肺腺癌58例,按治疗方法不同,一线化疗后EGFR-TKIs维持治疗组32例,一线化疗后观察或佳支持治疗组26例。维持治疗组距末次化疗21 d后,开始口服吉非替尼或厄洛替尼,每8周复查病灶,持续至疾病进展死亡或因不能耐受的不良反应而终止治疗。结果32例维持治疗组患者中,CR 0例,PR 9例,SD 15例,PD 8例,客观缓解率ORR( CR+PR)为28.1%,疾病控制率DCR ( CR+PR+SD)为75.0%。26例观察对照组患者中,CR 0例,PR 2例,SD 9例,PD 15例,客观缓解率ORR(CR+PR)7.7%,疾病控制率DCR (CR+PR+SD)42.3%。维持治疗组与观察组比较,近期疗效ORR、DCR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女性疗效高于男性。基因突变阳性有效率55.0%,未知组有效率16.7%,基因敏感突变组疗效显著高于未知组。结论EGFR-TKIs维持治疗晚期肺腺癌的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 套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分析合并文献复习

    作者:姜春婷;许春伟;张博;崔淼;吴永芳;王怀涛;王海艳;邵云;李晓兵;韩双

    目的:探讨套细胞淋巴瘤的组织学特征及免疫组化特点。方法对4例套细胞淋巴瘤的临床资料、病理形态学进行分析,并结合文献对其诊断及鉴别诊断进行探讨。结果套细胞淋巴瘤3例,男女比例为1:3,年龄44-69岁,平均年龄57岁,套细胞淋巴瘤免疫分型均为B淋巴细胞型,并伴有细胞周期D1的高度表达。结论套细胞淋巴瘤,发生率比较低,预后较差,细胞学形态特征及免疫组化特点对套细胞淋巴瘤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 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合并文献复习

    作者:吴永芳;许春伟;崔淼;张博;邵云;王海艳;王怀涛;李晓兵;张彤

    目的:目的探讨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及诊断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的临床资料、病理形态学及免疫组化特征,并结合文献对其诊断及鉴别诊断进行探讨。结果镜下见肿瘤细胞弥漫分布,排列疏密不一,形态多样。肿瘤细胞体积较大,异型性明显,细胞界限尚清,呈圆形或多边形,胞质丰富,胞核大,常呈马蹄形,染色质呈粗颗粒状或为弥漫细颗粒状,核分裂象较多见。免疫组化显示:CD30表达均阳性, CD20、CD79α、Pax-5表达均阴性,符合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结论掌握间变大细胞瘤淋巴瘤的病理特点,提高对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的认识,对其避免误诊是至关重要的。

  • PET-ET 在临床肺癌诊治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王英禹;周勇安;李小飞;张瑞

    目的:分析PET/CT在临床肺癌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初诊肺癌患者216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PET/CT检查。结果218例患者中恶性患者183例,其中肺转移瘤10例,原发性肺癌173例,良性患者33例。 PET/CT针对恶性肿瘤定性诊断(SUVmax>2.5)的特异性为53.6%,准确性为80.2%,敏感性为86.0%,阳性预测值为89.6%,阴性预测值为43.8%。178例肺癌患者治疗前进行 PET/CT145例,发现远处转移25例(25/145,17.2%),相比传统检查(18/145,12.4%)多发现7例。对怀疑术后复发者(48例)进行PET/CT,发现复发25例(25/48,52.1%),相比传统检查(20/48,41.7%)多发现5例。所有患者中5例患者化疗前后均作了PET/CT检查,发现SUVmax随肿瘤降期而下降,下降平均百分比为50.0%(P<0.05)。结论 PET/CT在临床肺癌诊治中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为临床肺癌的正确诊断和治疗、准确分期、预后判断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 去甲氧柔红霉素联合阿糖胞苷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疗效

    作者:何学鹏;陈鹏;杨凯

    目的:探讨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采用去甲氧柔红霉素联合阿糖胞苷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70例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柔红霉素治疗。治疗组采用去甲氧柔红霉素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生存质量、毒副作用。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治疗有效率为45.71%(16/35)与对照组[40.00%(14/35)]比较P>0.05;治疗组治疗获益率为57.14%(20/35),明显高于对照组[45.71%(16/35)](P<0.05);2组患者KPS改善率比较(P<0.05)。治疗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8.57%(17/35)明显低于对照组[77.14%(27/35)](P<0.05)。结论去甲氧柔红霉素联合阿糖胞苷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的临床总体疗效较好,且显著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减少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的比较

    作者:朱渝军;陈刚;胡佳;杨日高

    目的:分析比较采用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结直肠癌的临床效果及术后并发症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进行手术治疗的120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60例腹腔镜手术患者作为治疗组,60例行传统的开腹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术后恢复情况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与开腹手术患者相比,腹腔镜患者的手术时间更长,手术切口长度明显更短,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腹腔镜患者术中出血量、输血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术后止痛药应用次数均少于开腹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在清扫淋巴结总数方面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腹腔镜组总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明显低于开腹组(36.67%)(P<0.05)。与开腹组相比,腹腔镜组术后的切口感染、肺部感染、肠梗阻发生率明显更低,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吻合口出血、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在2组间的差异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直肠癌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创伤小、疗效佳,且并发症少,安全性高,值得广泛应用。

  • 宫颈鳞癌行卵巢移位患者卵巢状况的研究

    作者:许光旭

    目的:探讨宫颈鳞癌患者行卵巢移位术对卵巢功能变化的影响,及患者接受放疗后对移位卵巢内分泌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宫颈鳞癌患者80例,均先行卵巢移位手术,医生依据患者自身恢复情况选择不同放疗方案,30例术后未进行放疗,另50例后续采用放疗方案。分析手术前后及放疗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患者卵巢功能变化,并观察促卵泡成熟激素( FSH),促黄体激素( LH),雌二醇( E2)和潮热、多汗、阴道干涩等围绝经期症状指标。结果卵巢移位术并未影响宫颈鳞癌患者血清中FSH、LH和E2表达水平。与未放疗患者相比,术后放疗降低了宫颈鳞癌患者血清中FSH和LH表达水平,而上调了E2表达水平;对放疗患者进行周期性分析,结果显示,放疗3个月后,患者体内FSH和LH水平显著升高,E2表达水平显著下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放疗6个月后,FSH和LH水平高于术前而低于放疗3个月时表达水平,E2表达水平低于术前而高于放疗3个月表达水平;放疗12个月后,FSH和LH表达水平高于术前而低于放疗3个月和6个月,E2表达水平低于术前而高于放疗3个月和6个月。此外,放疗后3个月时,23例患者卵巢功能失调;随着放疗方案的进行,6个月时,失调人数下降为11例;12个月后,降为7例,其他43例患者卵巢功能均恢复正常。结论卵巢移位术结合放疗可以作为1种临床治疗宫颈鳞癌患者的策略。

  • 保留生育功能的卵巢手术治疗原发性卵巢黏液癌的疗效和预后分析

    作者:边静

    目的:探讨保留生育功能的卵巢手术治疗原发性卵巢黏液癌的疗效和预后。方法随机选取49例原发性卵巢黏液癌患者,均接受保留生育功能手术治疗和为期3年的随访。比较患者手术前后血清LH、FSH、E2等激素水平、统计患者术后3年内妊娠情况、月经情况、复发情况及3年生存率。结果与术前比较,术后3 d患者血清LH和FSH升高,血清E2则下降,术后7 d患者血清LH、FSH、E2等水平逐渐恢复至正常水平,术前和术后3 d血清LH、FSH、E2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9例患者中有2例患者因双侧浆液性乳头状腺癌死亡,47例存活至今,患者3年存活率为95.92%。3年内复发患者4例,复发率为8.16%;47例存活患者中43例有生育要求,3年内20例成功妊娠,妊娠率为46.51%;47例存活患者中42例月经正常,5例月经不规律,月经不规律发生率为10.64%。结论保留生育功能的卵巢手术治疗原发性卵巢黏液癌不会明显改变患者性激素水平,且术后患者月经规律,妊娠率高,预后情况良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乳腺超声分型导管管径及腺体厚径改变与乳腺癌发生发展的相关性

    作者:李学刚;孙圣荣

    目的:探讨乳腺超声分型导管管径及腺体厚径的变化及其与乳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将86例确诊为乳腺癌的患者作为观察组,随机选取进行体检的健康女性86例作为对照组,对所有患者行超声探查分型,并探测乳腺导管内径以及乳腺厚径。结果86例健康女性的超声乳腺导管管径以及腺体厚径探查中,导管型、混合型、致密型以及不均型的例数分别为8,44,28,6。通过对比我们发现乳腺导管管径类型以及腺体厚径与年龄有一定关系,导管型主要集中在年龄段30岁左右,而不均型则主要集中在年龄较大的个体,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在各型管径大小上,各型进行两两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86例健康女性的超声乳腺腺体厚径探查中,集中年龄较年轻的导管型乳腺腺体厚径比集中年龄较长的不均型腺体厚度要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在各型腺体厚径大小上进行两两比较,导管型和致密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86例乳腺癌患者中,导管型、混合型、致密型、不均型的例数分别为4、37、34、11,且致密型和不均型两者的和为45例,占到总数的52.33%。而对照组中致密型和不均型两者的和为34例,占总数的39.53%,两者相比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P<0.05);且各型在对照组和观察组中的差异都具统计学意义(P<0.05)。致密型和不均型对乳腺癌的发生具有相对较高的危险系数。结论乳腺导管管径以及腺体厚径的变化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不同的超声分型为乳腺疾病的诊断提供了依据。在所有超声分型中,致密型和不均型与乳腺癌的发生关系为密切,应引起临床重视。

  • 不同体质指数直肠癌患者行腹腔镜手术的疗效及预后分析

    作者:王红兵;王毓彬;蒲志忠;雷霄

    目的:探讨直肠癌患者的体质指数对其行腹腔镜直肠癌手术的疗效与预后的影响。方法分析98例行腹腔镜直肠癌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将体质指数≤25 kg/m2作为正常组,将体质指数>25 kg/m2作为肥胖组,对比2组的一般资料,术前病情、术中情况、术后预后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随访生存状况。结果2组患者术前资料除了体质指数有显著差异外,其余均无显著性差异。2组患者的切除肠段长度、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肥胖组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均显著多于正常组[(252.3±16.2) min vs (203.2±18.2) min;(118.3±44.1)mL vs (103.4±24.1)mL]。2组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41,P=0.506)。98例患者获得4~52个月的随访,无一失访。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27个月,其中正常组2年无病生存率为97.1%,3年无病生存率为89.7%;肥胖组2年无病生存率为93.3%,3年无病生存率为76.7%,Log-Rank趋势检验发现2组的无病生存曲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直肠癌肥胖患者行腹腔镜辅助直肠癌根治术是安全的,疗效显著,不影响术后生存情况。

  • 吉西他滨联合同步放化疗方案在晚期宫颈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万优萍

    目的:评价吉西他滨联合同步放化疗方案在晚期宫颈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3例晚期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按给药方案分为吉西他滨组(G组)和顺铂组(C组)。 C组治疗包括6个剂量顺铂(40 mg/m2,每周);G组治疗包括6个剂量吉西他滨(125 mg/m2,每周)。2组患者均联合同步放疗(50 Gy体外照射,2 Gy间隔调整照射剂量,连续照射5周)。放化疗后,患者行根治性子宫切除术。结果所有83例患者进行了毒性研究,80例患者数据可用。 C组和G组的病理完全缓解率分别为55.0%(95%置信区间,35.5~73%)和72.1%(95%置信区间,57~90%),P=0.0201。部分缓解患者,C组7例患者各有高、中程度的复发风险,而G组相应的复发风险患者只有2例和3例。每周剂量数目和剂量强度,G组低于C组。完成外照射时间,G组优于C组。 C组联合放化疗产生更多的胃肠道和血液毒性。结论吉西他滨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晚期宫颈癌的病理缓解率高于顺铂组,疗效确切。

  • 腹腔镜下子宫广泛性切除术治疗子宫颈癌的效果分析

    作者:陈梅英;贝玲玲;陈晓琴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广泛性切除术治疗子宫颈癌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方法将723例子宫颈癌患者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发症及预后。结果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盆腔引流和肛门排气时间明显少于开腹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2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复发率及5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广泛性切除术治疗子宫颈癌安全可行,远期疗效肯定,具有出血少、术后康复快等优点,值得推广。

  • 卵巢成熟畸胎瘤鳞癌变预后与鳞癌抗原等肿瘤标记物的关系

    作者:郑念真;张彦娜

    目的:探讨卵巢成熟畸胎瘤鳞癌变组织中鳞状细胞癌抗原( SccAg)表达及与其预后的关系。方法6例卵巢成熟畸胎瘤恶变病例,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血清中肿瘤标记物水平变化,分析其与预后的关系。结果6例病例中,有3例为鳞癌变,其他3例为混合型恶变。3例鳞癌变组织中SccAg水平术后有反弹趋势,其预后差,复发率较高。结论对卵巢成熟畸胎瘤鳞癌变的患者,其术后肿瘤标记物SccAg的变化趋势对患者的预后判断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 超声内镜对消化道早期癌的诊断价值

    作者:程灿昌

    目的:探讨超声内镜对消化道早期癌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90例消化道早期癌患者的内镜检查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术后病理诊断为标准,探讨超声内镜对消化道肿瘤的临床早期诊断及分型诊断价值。结果超声内镜检查对食管癌、胃癌和结直肠癌的临床诊断的准确率为85.3%、88.9%、86.2%,均明显高于常规内镜检查结果。超声内镜对早期食管癌分型结果与术后病理学检查证实的符合率为85.3%(29/34);其对早期胃癌的分型诊断结果表明早期胃癌以浅凹陷(Ⅱc)为主(40.7%),浸润深度以黏膜内癌为主(63.0%),组织学以低分化腺癌较多(74.1%);与病理学分期诊断比较,超声内镜对29例早期结直肠癌患者的诊断准确为72.4%(21/29)。结论超声内镜对消化道早期癌的诊断价值较高,对其临床指导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 孤立性肺结节恶性概率估算临床预测模型的建立

    作者:张晓辉;陈成;曾辉;宁卫卫;张楠;黄建安

    目的:筛选恶性孤立性肺结节(solitary pulmonary nodules,SPN)的危险因素,构建判断SPN良恶性的临床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孤立性肺结节患者270例的临床资料及胸部影像学特征。结果270例患者中,肺癌110例(40.7%),良性病变160例(59.3%)。在SPN的影像学分析中,分叶、毛刺、胸膜牵拉、增强后强化、支气管充气征与结节恶性病变显著相关,P<0.05,而边缘清晰、钙化、密度均匀均与良性病变显著相关,P<0.05。在单因素分析中,恶性孤立性肺结节与患者年龄、吸烟史、影像学特征、结节大径等因素显著相关,P<0.05。在多因素分析中,患者年龄、恶性影像学特征及结节大径是恶性SPN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建立的SPN恶性概率估算的临床预测方程为:SPN恶性预测值P=ex/(1+ex),X=-5.882+0.050×年龄+1.672×影像学良恶性+0.123×结节大径,其中e为自然对数。选取截断点为0.46,敏感性达82%,特异性达85%,阳性预测值80%,阴性预测值87%。临床预测模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901。结论患者年龄、恶性影像学特征及结节大径是判断SPN良恶性的独立影响因素,建立的数学预测模型的准确性较高,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肠内免疫营养对经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免疫功能及炎症反应的影响

    作者:韩刚;付晓伶;龚航军;曹羽;王以东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免疫营养对经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免疫功能、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将112例行经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6例)术后24 h开始使用免疫型肠内营养制剂瑞能;对照组(56例)术后使用常规的肠内营养制剂能全力。所有患者均于术前和术后第1、8天分别检测免疫指标和炎症反应指标:①CD3、CD4、CD8、CD4/CD8、NK细胞、IgA、IgG、IgM;②CRP、TNF-α、PGE。观察术后人工肛门首次排气和排便时间、会阴部伤口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平均住院时间。结果术前与术后第1天,两组免疫指标与炎症反应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第8天,观察组患者CD3、CD4、CD4/CD8、NK、 IgG、CRP、TNF-α及PGE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人工肛门首次排气和排便时间、会阴部伤口愈合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均早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腹会阴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早期应用肠内免疫营养能改善机体免疫功能,抑制炎性反应,促进患者术后早期康复。

  • 食管癌患者肿瘤体积对 T分期及预后的影响分析

    作者:王争君;朱琳燕

    目的:探讨食管癌患者大体肿瘤体积( gross tumor volume,GTV)对T分期及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198例行根治性切除治疗的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不同GTV分级的病理T分期分布情况、5年生存情况以及局部区域复发率和远处转移率。结果 GTV 分级与T 分期总符合率为72.16%,一致性分析显示两者存在一致性( Kappa =0.402,P<0.01)。随着GTV分级升高T分期逐渐增加,且相邻T分期GTV分布有重叠现象;随着GTV分级升高食管癌患者整体生存率呈逐渐下降趋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1.900,P=0.000)。 GTVⅠ级组和Ⅱ级组1、3、5年生存率及平均生存时间均显著高于GTVⅢ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GTV分级升高食管癌患者整体局部区域复发率先下降后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58,P=0.023);随着GTV分级升高食管癌患者整体远处转移率呈现逐渐升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79,P=0.797)。结论随着食管癌患者GTV增大T分期逐渐增加,5年生存率逐渐下降,局部复发率和远处转移率逐渐增加。

  • 保乳联合前哨淋巴结活检对老年乳腺癌患者的疗效及对术后生活质量及美容效果的影响

    作者:张珊;曾繁余;唐巍;黄颖;黄玥;张显岚

    目的:比较与分析保乳联合前哨淋巴结活检术与传统改良手术治疗老年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美容效果影响。方法60例拟手术治疗的老年乳腺癌患者,按照手术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改良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保乳联合前哨淋巴结活检术治疗。比较2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总引流量、胸壁引流管拔管时间、并发症、治疗前后生活质量、术后美容效果,随访1~36个月,平均(22.5±1.2)个月。结果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为(64.7±24.5) min、术中平均出血量为(59.8±14.9) ml、拔管时间为(5.6±0.8) d、总引流量(102.7±20.9) ml明显少于对照组[平均手术时间为(101.2±22.3) min、术中平均出血量为(159.9±54.1) ml、拔管时间为(32.2±10.9) d、总引流量(264.1±17.1) ml],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2例,占6.7%,明显低于对照组(10例,占33.3%),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各项生活质量均较术前明显改善,且观察组各项生活质量改善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美容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但随访期间死亡和复发及转移率与对照组比较,P>0.05。结论相比传统手术治疗来说,保乳联合前哨淋巴结活检术较为简单,减少并发症发生,促进患者术后康复,且术后美容效果好,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年轻女性乳腺恶性叶状肿瘤3例及文献复习

    作者:邵云;李晓兵;张博;许春伟;王怀涛;张凤霞

    目的:探讨年轻女性乳腺恶性叶状肿瘤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及诊断要点。方法对3例年轻女性乳腺恶性叶状肿瘤的临床资料、病理形态学及免疫组化结果进行分析,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讨论。结果3例女性患者,年龄14~20岁;镜下肿瘤细胞异型明显,核分裂>10/10HPF。结论年轻女性乳腺恶性叶状肿瘤少见,提高对该病临床病理特点的认识,对避免误诊是至关重要的。

    关键词: 乳腺 叶状肿瘤 病理
  • 颈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 PTMC 术后甲状腺癌复发转移的预测作用

    作者:田丽丽

    目的:探讨颈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PTMC术后甲状腺癌复发转移的预测作用。方法随机选取甲状腺癌患者85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颈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患者均接受PTMC手术,统计术后1年内患者复发和转移的发生率。比较复发和转移患者与无复发或转移患者术前淋巴结超声图像特征、Vmax及RI等,并分析患者术前淋巴结超声图像特征、Vmax及RI等对PTMC术后甲状腺癌复发转移的预测作用。结果甲状腺癌患者术后2年内复发率和转移率分别为40.00%(34/85)和35.29%(30/85)。发生复发和转移的患者可见淋巴门发生率低于无复发或转移患者,Vmax、RI、淋巴结囊性变发生率及钙化发生率则高于无复发或转移患者(P<0.05)。淋巴门、Vmax、RI、淋巴结囊性变、钙化等联合预测PTMC术后甲状腺癌复发转移的曲线下面积、敏感度和准确性均较高。结论颈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联合预测PTMC术后甲状腺癌复发转移的价值良好,出现淋巴门不可见、Vmax较高、RI较高、淋巴结囊性变、钙化等的甲状腺癌患者PTMC术后需警惕其复发和转移的发生。

  • 电子支气管镜介入冷冻疗法对晚期中心型肺癌患者的应用效果

    作者:韩丽娜

    目的:探讨电子支气管镜介入冷冻疗法对晚期中心型肺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晚期中心型肺癌患者108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108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观察组患者给予电子支气管镜介入冷冻疗法联合全身化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全身化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动脉血气分析、肺功能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血气分析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血气分析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5.51%,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42.59%,比较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电子支气管镜介入冷冻疗法对晚期中心型肺癌患者进行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和血气分析,可以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使用。

  • 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方案与 XELOX 方案在晚期结直肠癌治疗中的疗效及毒副作用对比

    作者:许伦

    目的:探讨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方案与XELOX方案(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将168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采用XELOX方案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方案进行治疗。观察对比2组患者化疗后的疗效情况和毒副作用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化疗总有效率(CR+PR)为48.84%,与对照组的51.2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化疗后的疾病控制率(DCR)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化疗后,2组患者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口腔黏膜病变、神经毒性和肾损伤的发生率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化疗后手足综合征和肝损伤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方案与XELOX方案化疗均可有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且XELOX方案的不良反应更小,安全性更高,有利于临床治疗。

  • 节细胞胶质瘤的临床病理分析合并文献复习

    作者:田玉旺;杨安安;许春伟;张立英

    目的:探讨节细胞胶质瘤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及诊断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节细胞胶质瘤的临床资料、病理形态学及免疫组化特征,并结合文献对其诊断及鉴别诊断进行探讨。结果节细胞瘤镜下由肿瘤性胶质细胞和发育不良的节细胞组成,伴淋巴细胞浸润。免疫组化:胶质成分表达GFAP、Oligo-2和S-100,节细胞表达Syn、CgA、Ne-uN和MAP2,Ki-67增殖指数平均3%,部分节细胞胶质瘤CD34阳性。结论节细胞胶质瘤,非常罕见,易与其他肿瘤混淆导致误诊。根据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特征诊断节细胞胶质瘤至关重要。

  • 2型糖尿病合并甲状腺癌发生率及预后相关性研究

    作者:陈智杰;孙圣荣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甲状腺癌的发生率及预后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00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此外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29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血糖水平及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甲状腺激素、TSH及甲状腺癌发病率。单因素和logistic多因素分析甲状腺癌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研究组患者血糖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研究组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甲状腺激素、TSH及甲状腺癌发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随访5年,研究组甲状腺癌7例,总患病率2.33%,随年龄的增加而逐渐升高,女性患病比例明显高于男性。女性甲状腺癌发病率高于男性,约是男性的3倍,甲状腺癌的发病年龄相对年轻,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上升。甲状腺滤泡状癌2例,嗜酸细胞甲状腺癌1例,甲状腺髓样癌2例,低分化甲状腺癌1例,甲状腺原发性鳞状细胞癌1例。单因素分析显示,手术方式、病理分型、淋巴结转移、肿瘤大小以及术后用药为甲状腺癌预后的相关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病理分型、淋巴结转移、肿瘤大小以及术后用药为甲状腺癌预后的相关因素。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与甲状腺癌发病率存在密切相关性,病理分型、淋巴结转移、肿瘤大小以及术后用药为甲状腺癌预后的相关因素。

  • 胶原蛋白海绵对胸腔镜下肺癌淋巴结清扫创面出血的应用

    作者:杨勇

    目的:评价生物蛋白海绵在全胸腔镜肺癌淋巴结清扫中的止血效果。方法将90例接受全胸腔镜肺癌根治术的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5例,研究组采用生物蛋白海绵填塞淋巴结清扫创面的方法,未使用止血材料45例为对照组。记录术后的引流量及拔管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结果研究组术后的引流量少于对照组,研究组拔管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物蛋白海绵在全胸腔镜肺癌根治术中发挥重要作用,有效地减少了淋巴结清扫创面渗血。

  • 骨肉瘤肺转移手术后的生存预测因素分析

    作者:喻紫晨

    目的:评估骨肉瘤患者肺部转移( PM)完全切除( CR)后的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转移性骨肉瘤患者接受治疗和随访的资料。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转移性骨肉瘤的人口统计学和疾病相关的特性对总体生存( OS)的影响。结果总共有25例PM患者行完全切除,并纳入分析。5年OS和无病生存率分别为30%和21%。单变量分析较差的OS相关的因素包括软骨细胞亚型,后化疗原发肿瘤坏死<90%,新辅助或辅助化疗期间检测到转移,病理识别肿瘤细胞达到任何切除结节的内脏胸膜表面。在多变量分析中,软骨细胞亚型是唯一的独立的不良预后因素( HR=4.6,95%CI:1.0~21.3,P=0.044)。结论肿瘤生物学相关的因素,原发肿瘤坏死不彻底,化疗期间癌细胞转移,软骨细胞亚型和内脏胸膜受累都是手术预后差的相关因素。

  • 桥本甲状腺炎伴微小乳头状癌临床病理分析合并文献复习

    作者:张俊;许春伟;姜春婷;张博;邵云;王怀涛;吴永芳;王海艳;李晓兵;韩双

    目的:探讨桥本甲状腺炎伴微小乳头状癌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及诊断要点。方法对1例桥本甲状腺炎伴微小乳头状癌进行临床资料、病理形态学及免疫组化分析,并结合文献对其诊断及鉴别诊断进行探讨。结果患者女性,48岁,因体检发现颈部肿物行双侧甲状腺肿物切除术,术中冰冻检查结果示右叶甲状腺下极桥本甲状腺炎伴镜下微小乳头状癌,直径<2 mm。免疫组化结果示:CK19、Galectin-3、RET弥漫阳或灶阳;TPO阴性。结论桥本甲状腺炎伴微小乳头状癌易被忽视,提高对桥本甲状腺炎伴微小乳头状癌的认识,并在病理检查中认真仔细,对避免漏诊是至关重要的。

  • 甲状腺癌根治术联合淋巴清扫对甲状腺癌患者骨密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作者:孙文早;王亮;黄晶;邹毅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根治术联合淋巴清扫对甲状腺癌患者骨密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收集行甲状腺癌根治术与淋巴清扫患者76例,并按手术范围分为A、B、C 3组;检测患者血钙、血PTH,比较术前与术后变化;术后6个月随访,检测患者骨密度。结果术后3天A组与B组或C组比较,血钙和血PTH均下降,差异显著(P<0.05);B组与C组比较,血钙和血PTH差异不显著(P>0.05)。术后6个月,3组患者血钙检测结果无显著差异(P>0.05);A组与B组、C组或者B组与C组比较,血PTH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3组骨密度检测结果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甲状腺癌根治术联合淋巴清扫可影响患者血PTH水平,对血钙及骨密度无显著影响。

  • 不同方法治疗 T3、T4期低位直肠癌的疗效对比

    作者:谭力;张锐江;郭亮;李广权;陈伟强

    目的:探讨T3、T4期低位直肠癌患者进行全直肠系膜切除( TME)与新辅助放化疗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将96例T3、T4期低位直肠癌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对照组,每组48例。研究组术前进行新辅助放化疗,后予以全直肠系膜切除疗法;对照组先予以全直肠系膜切除,后进行辅助放化疗。比较2组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随访12个月,比较2组的生存情况、复发情况、保肛率、根治率、转移率等临床指标。结果研究组的临床有效率为81.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生存情况、复发情况、保肛率、根治率、转移率等临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2.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T3、T4期低位直肠癌进行术前新辅助放化疗,后予以全直肠系膜手术疗法,可提升患者的生存情况,降低肿瘤的转移及复发,临床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 局部晚期喉癌和下咽癌容积旋转调强与螺旋断层放疗的剂量学研究

    作者:解传滨;徐寿平;葛瑞刚;徐伟;丛小虎;鞠忠建;巩汉顺;蔡博宁

    目的:比较局部晚期喉癌和下咽癌RapidArc( RA)容积旋转调强放疗与螺旋断层放疗( HT)剂量学差异,探讨2种调强技术特点及剂量学优势。方法选取10例喉癌(4例)和下咽癌(6例)术后患者,分别设计RA、HT两组治疗计划,比较靶区及危及器官剂量分布、剂量体积直方图( DVH)等指标情况,并对机器跳数( MU)与出束时间予以评估。结果两者均实现了95%以上靶体积的剂量覆盖,并体现出类似的剂量均匀性。 RA组腮腺、口腔V10较HT组分别降低了9.6%、13.6%(P=0.03/0.00),而HT组V40却降低了13.4%、13.7%(P=0.00/0.21)。在减少正常组织(NT)受量上RA更具优势,而HT实现了对脊髓更好的避让。 RA/HT两组计划的平均机器跳数和出束时间分别为820 MU/5367 MU、377 s/150 s。结论两种旋转调强技术均能较好地实现喉癌和下咽癌照射,且RA在减少低剂量照射及计划实施效率上更具优势。

  • p53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中表达及与其临床特征、同步放化疗疗效的关系分析

    作者:刘东芳;王晓红;刘春秋;赵洪焕;张晓斌;杨俊泉;张成侠;王建功;汪宏斌;赵凯

    目的:检测p53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并探讨其表达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及同步放化疗疗效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00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p53表达水平,结合显微图像分析仪测定p53免疫组化强度,以阳性单位为定量分析单位。分析p53表达水平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同步放化疗疗效的关系。结果 p53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中阳性表达率为48%;p53表达与淋巴结转移、远端转移和TNM分期均无显著相关性;非小细胞肺癌p53蛋白表达者放化疗效果显著低于p53蛋白表达阴性患者,且p53蛋白表达与患者生存期呈负相关。结论 p53表达与否影响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效果,与生存期直接相关,临床治疗时可考虑将其作为治疗靶点。

  • EGFR、αVβ3、ADAM23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刘萍;李云峰;李强;夏翠峰;程先硕;杨之斌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去整合素-αVβ3(integrin alpha-v-beta3,αVβ3)、去整合素-蛋白酶23(adisintegrin and metalloprotease 23,ADAM23)在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及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CRC患者癌组织61例作为CRC组,依据肝转移情况分为转移组和无转移组,选取其中CRC患者癌旁正常组织2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所有组织中EGFR、αVβ3、AD-AM23表达情况。结果 CRC组EGFR、αVβ3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CRC组ADAM23表达阳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肝转移组EGFR、αVβ3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无肝转移组,ADAM23表达阳性率明显低于无肝转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肠癌原发灶中EGFR表达与αVβ3表达无明显相关(P=0.152),AD-AM23表达与αVβ3或EGFR表达呈显著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1)。结论 ADAM23在CRC组织中呈低表达,EGFR、αVβ3呈高表达,ADAM23表达与αVβ3或EGFR表达呈显著负相关。以此为靶点三者与CRC的发生、发展有关,可作为评估CRC病情的重要参考指标,指导药物开发和临床治疗重要方向,值得进一步推广。

  • 人乳头瘤病毒检测对宫颈病变的诊断价值

    作者:赵鹃;杨银忠;张朝明

    目的:比较分析阴道镜活检与人乳头瘤病毒( HPV)检测对宫颈病变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接受宫颈病变筛查的2560例已婚妇女为研究对象,其中行阴道镜活检560例,行HPV检测2000例,对两组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560例妇女阴道镜活检HPV阳性率为44.46%,2000例妇女HPV检测HPV阳性率为42.5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后期确认,上述患者中宫颈囊肿患者180例,阴道镜活检检出172例,漏诊8例,漏诊率为4.44%;HPV检测检出102例,漏诊78例,漏诊率为43.33%,阴道镜活检的漏诊率明显低于HPV检测,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阴道镜活检与HPV检测在宫颈病变诊断中均有良好效果,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测方式。

  • IGF信号通路与肺腺癌 EGFR-TKI治疗获得性耐药的关系

    作者:王永涛;李波清

    目的:探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信号通路在肺腺癌EGFR-TKI治疗获得性耐药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4例肺腺癌组织和16例正常肺组织中IGF1R和EGFR的表达,ELISA法检测晚期肺腺癌患者血清中IGF1的含量。结果 IGF1R在肺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IGF1R的表达与患者各临床病理参数无显著相关性(P>0.05)。 EGFR在肺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且EGFR的表达受肿瘤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分期的影响(P<0.05)。 IGF1R与EGFR在肺腺癌患者中的表达显著相关(P<0.05);在晚期接受EGFR-TKI治疗的肺腺癌患者中,病情进展后血清中IGF1的含量较治疗前显著增高(P<0.05)。结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信号通路在肺腺癌患者EGFR-TKI治疗获得性耐药中起一定作用。

  • 血清中 MMP-9、TIMP-1表达水平与肺癌病理特征的关系分析

    作者:韩琦;阮莎莎;伍钢

    目的:检测肺癌患者血清MMP-9、TIMP-1水平变化,探讨其与肺癌患者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80例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另选取30例正常健康者为对照组,ELISA法测定肺癌患者及正常者血清中MMP-9、TIMP-1水平,比较两组之间差异。结果肺癌患者血清MMP-9、TIMP-1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者( P<0.01),肺癌患者血清中MMP-9、TIMP-1表达水平与肺癌病理类型、病理分化程度无关(P>0.05),与肿瘤体积大小、TNM分期、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相关,肿瘤≥3 cm患者血清中MMP-9、TIMP-1水平明显高于肿瘤≤3 cm的患者;Ⅲ+Ⅳ期患者血清中MMP-9、TIMP-1水平明显高于Ⅰ+Ⅱ期患者;淋巴结转移患者血清中MMP-9、TIMP-1水平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远处转移患者血清中MMP-9、TIMP-1水平明显高于无远处转移患者;肺癌患者MMP-9表达与TIMP-1表达呈正相关(γ=0.634,P<0.05)。结论 MMP-9、TIMP-1在肺癌患者中表达与TNM分期、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相关,在肺癌侵袭转移中有重要作用,可监测病情发展。

  • VEGF-C表达与子宫颈癌前哨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作者:李琳;邢辉;覃小敏;周敏

    目的:探讨VEGF-C与子宫颈癌前哨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对82例行宫颈癌根治术治疗的患者进行mRNA和ELISA检测,分析VEGF-C在肿瘤中的表达。结果 VEGF-C表达高的多发生淋巴结转移,表达低的患者多数未发生转移,且具有统计学比较意义(P=0.046)。结论在宫颈癌转移患者体中VEGF-C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VEGF-C极有可能成为宫颈癌转移的分子标志物。

  • MicroRNA 在恶性胸腹膜腔积液中的表达及诊断意义

    作者:吴照宇

    目的:探讨MicroRNA分子在恶性胸腹膜腔积液中的表达,为恶性肿瘤的判断和治疗提供指导。方法随机选择60例胸腹腔积液标本,根据病理学结果分为4组,分别为良性胸腔积液组( A组)、恶性胸腔积液组( B组)、良性腹水组( C组)和恶性腹水组( D组),每组各15例标本,采用荧光定量RT-PCR法监测MicroRNA在良、恶性胸腹膜积液中的表达。结果 A组15例标本中MicroRNA表达均为阴性,B组13例阳性(86.7%),C组1例阳性(6.7%),D组14例阳性(93.3%)。结论 MicroRNA在恶性胸腹膜腔积液中具有较高的表达水平,MicroRNA有望作为分子标志物用于恶性肿瘤的诊断。

  • Survivin RNAi联合 PsL 5 F影响 MCF-7细胞增殖和凋亡的研究

    作者:刘轩;王润秀;吴小云;谢富华

    目的:探讨RNAi介导的基因治疗联合天然药物半边旗提取物5F( PsL 5F)对肿瘤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腺病毒介导Survivin RNAi联合PsL 5F作用乳腺癌细胞MCF-7,免疫印迹法检验Survivin被沉默的程度,通过MTT检测细胞的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免疫印迹实验发现Survivin蛋白的表达明显被抑制;MTT实验表明联合作用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从单独应用的50.00%(P<0.001),提高到86.12%(P<0.001);流式细胞术也发现联合应用能更大程度地促进细胞的凋亡。结论 Survivin RNAi和PsL 5F联合作用,可显著提高对MCF-7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和对细胞凋亡的促进作用,这为肿瘤的综合治疗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验室依据。

  • rAd-p53联合顺铂对胃癌细胞生长及 KAI1/CD82蛋白表达的影响

    作者:崔荣花;王美清;彭大为;李建旺;张曙波;谢宗宙;程小珍;毛山山;元建华

    目的:观察rAd-p53、顺铂( DDP)单独及联合作用于人胃癌SGC7901细胞后,对肿瘤细胞增殖凋亡情况、KAI1/CD82蛋白表达情况的影响。方法 rAd-p53、DDP单独及联合作用于胃癌SGC7901细胞株24、48、72 h后,CCK-8法测定SGC7901细胞体外增殖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免疫组化法检测KAI1/CD82蛋白表达情况。结果rAd-p53、DDP单独及联合作用于SGC7901细胞后,细胞增殖被抑制,并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且两药联合组细胞增殖抑制率明显高于单用组,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rAd-p53、DDP单独及两药联合作用SGC7901细胞48h后,细胞凋亡率为36.94%±0.78%、28.79%±2.37%,69.26%±0.63%;rAd-p53、DDP单独及两药联合均可上调KAI1/CD82蛋白表达,且两药联合组更明显。结论 rAd-p53、DDP单独及两药联合均可抑制胃癌SGC7901细胞的生长,诱导其凋亡,二者联合对胃癌细胞的抑制作用增强,rAd-p53可能通过上调KAI1/CD82的表达诱导SGC7901细胞凋亡,同时增强DDP的抗肿瘤作用。

  • c-Met和 p-Akt与胃癌血管生成拟态的关系

    作者:苏会玲;苏红慧;陈雪霁;蔺强;陈坤;刘风玲

    目的:探讨p-Akt蛋白与HGF/c-Met通路是否参与胃癌VM的形成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按照入组标准与排除标准,收集胃癌患者共74例,正常对照患者16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肿瘤组织及正常对照组中c-Met受体、p-Akt蛋白的表达情况,应用CD-34和PAS双染法测定VM。结果 c-Met受体与VM表达呈显著正相关(γ=0.277,P<0.05),p-Akt蛋白和VM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γ=0.409,P<0.05),表明c-Met受体、p-Akt蛋白与胃癌VM的生成存在显著相关性。结论胃癌组织中存在血管生成拟态。 c-Met受体、p-Akt蛋白在胃癌VM发生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 CK、Tubulin-β及 PCNA与鼻咽癌放疗后复发与转移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刘洋;刘硕;孙建军

    目的:探析CK、Tubulin-β及PCNA与鼻咽癌放疗后复发与转移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裸鼠体内移植瘤法。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裸鼠分成放射组与未放射组两组,分别用10只裸鼠接种每组S1、F1细胞。分析鼻咽癌细胞F1、S1放疗前、后的细胞形态、体内增殖及转移能力。结果鼻咽癌及放疗后复发组织中CK、Tubulin-β及PCNA水平与临床分期、颈部淋巴结转移、年龄及性别无关。放疗后复发组织中CK与Tubulin-β及PCNA表达则表现为正相关性( P<0.05)。两组均未发生肺转移,比较放疗后两组F1、S1裸鼠移植瘤瘤体质量,放射组均较未放射组低,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放疗后PCNA、CK的表达水平,S1裸鼠移植瘤明显比F1高(P<0.05)。结论鼻咽癌放疗后的复发过程中CK、Tubulin-β的水平与细胞增殖密切相关,但不是鼻咽癌放疗后复发的独立预测指标。

  • 维生素 K2抑制肝癌细胞增殖的机制研究

    作者:王光丽;周小辉

    目的:探讨维生素K2抑制肝癌细胞( HCC)增殖的可能机制。方法人肝癌细胞株( HuH7)传代培养,以不同浓度的(0、10、30μM)维生素K2处理HuH-7细胞96 h,以实时定量PCR测定和Western印迹分析分别测定血小板衍生因子α受体( PDGFR-α) mRNA 和蛋白的表达;用 pluc-a2( PDGFRα启动子荧光素酶载体)转染人肝癌细胞株(HepG2),用维生素K2处理24 h后采用荧光素酶测定其荧光活性。结果维生素K2抑制HuH7细胞的增殖;维生素K2以剂量依赖的方式抑制PDGFR-αmRNA和蛋白的表达;PDGFR-α启动子的活性被维生素K2抑制并呈剂量依赖关系。结论维生素K2可能通过下调PDGFR-α的转录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

  • 转铁蛋白受体的单克隆抗体 OX26偶联三氧化二砷免疫脂质体对鼠脑胶质瘤细胞系的体外抑制作用

    作者:陈岩;郭美华;海鑫;张旭

    目的:探讨转铁蛋白受体单克隆抗体( OX26)偶联三氧化二砷( As2 O3)免疫脂质体对鼠脑胶质瘤细胞株的体外抑制作用。方法体外培养C6脑胶质瘤细胞,实验分为盐水组,As2 O3(6μmol· L-1)组和OX26偶联As2 O3脂质体(6μmol· L-1)组;采用四唑盐比色法(MTT),检测OX26偶联As2O3免疫脂质体对脑胶质瘤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 DAPI染色观察OX26偶联As2 O3免疫脂质体对脑胶质瘤细胞促凋亡的影响。免疫印迹法检测OX26偶联As2 O3免疫脂质体对脑胶质瘤细胞胶质瘤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GFAP )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MTT比色法检测显示:OX26偶联As2 O3免疫脂质干预对脑胶质瘤生长的抑制率为40.21%,显著高于As2 O3组的25.7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核染显示:与盐水组和As2 O3组比较,OX26偶联As2 O3免疫脂质组脑胶质瘤细胞的光密度和面密度值显著减少,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Westernblot检测显示:OX26偶联As2O3免疫脂质组脑胶质瘤细胞GFAP蛋白的表达较盐水组和As2 O3组少。结论 OX26偶联As2 O3免疫脂质体对鼠脑胶质瘤细胞具有明显的体外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促进脑胶质瘤细胞凋亡和GFAP蛋白的表达相关。

  • RRM1 mRNA 表达水平与晚期 NSCLC 吉西他滨维持治疗疗效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林立平;张绪超;胡家柱;黄福喜;李薇绽;黎秀月;韩建军;曹小龙

    目的:探讨晚期NSCLC组织中RRM1 mRNA表达水平及其与吉西他滨维持治疗疗效的相关性。方法通过液相芯片法检测40例晚期NSCLC患者肿瘤组织中RRM1 mRNA表达水平,分析RRM1 mRNA表达水平与患者临床特征、吉西他滨维持治疗有效率、无进展生存及总生存时间的相关性。结果 RRM1 mRNA低表达与高表达患者在各临床特征方面无显著差别,两组总生存时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15.6个月 vs 12.1个月,P=0.582),但RRM1 mRNA低表达患者具有更高的疾病控制率(85.7% vs 52.6%,P=0.023)和更长的无进展生存时间(7.0个月 vs 4.5个月,P=0.025)。结论晚期NSCLC 肿瘤组织中RRM1 mRNA低表达患者吉西他滨维持治疗疾病控制率更高;无进展生存时间更长,RRM1 mRNA是独立的预后因素,适合作为筛选吉西他滨维持治疗获益人群的指标。

  • 喉癌患者血浆中 miRNA 表达及基于靶基因的能量消耗的研究

    作者:吴硕;牛健;李丽;刘冰;闫加兴;曲学华

    目的:研究喉癌患者血浆中miRNA表达及基于靶基因的能量消耗。方法收集5例喉癌患者的病理组织。空腹抽血,分离人喉癌细胞系Hep2,从HEp2细胞中提取所有RNA。同时采用食物频率问卷( FFQ)收集患者日常饮食频率。同时进行营养生物标志物研究,记录4天的饮食记录(4DFR)进行饮食调整( DM)。结果实时PCR结果显示,与无转染的喉癌细胞比较,在pcDNA3/Pri-miR-1转染的HEp2喉癌细胞中miR-1水平升高3.8倍。但是在miR-1 ASO转染的HEp2细胞中miR-1下降了70%。 miR-1能够促进HEp2细胞集落形成,但不影响细胞生存力。患者能量消耗研究发现,与对照患者比较,脂肪和总能量消耗增加的风险因素是喉癌患者的身体质量指数和年龄。结论研究表明,miRNA可改变癌症细胞中的脂质和氨基酸代谢;miRNA可以成为治疗癌症的新靶点。

  • SLC1 A5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与其转移的关系

    作者:刘婷

    目的:分析溶质载体家族1成员5(SLC1A5)蛋白在原发性结直肠癌组织和癌旁正常黏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应用组织芯片和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80例原发性结直肠癌组织和35例癌旁正常组织中SLC1A5的表达,分析SLC1A5表达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结果 SLC1A5在80例结直肠癌患者癌组织标本中的阳性表达率(88.75%)高于35例癌旁正常组织中阳性表达率(42.86%)( P<0.05)。SLC1A5高表达与结直肠癌患者是否存在远处转移有关(P<0.05)。但癌组织中SLC1A5的表达水平与患者性别、年龄、T分期、N分期和分化程度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SLC1A5可能是一个促进肿瘤远处转移的因子。

  • 胃癌组织中 VEGF-D及 MLVD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作者:邓明佳;沈丽达;张丽娟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肿瘤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D(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D,VEGF-D)及微淋巴管密度( micro-lymphatic vessel density,MLVD)与其生存期的关系。方法收集52例胃癌术后患者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胃癌组织中VEGF-D、MLVD及胃癌癌旁MLVD。结合临床病理资料,分析VEGF-D、MLVD与其生存期的关系。结果胃癌组织VEGF-D阳性组生存期较阴性组短(P=0.048),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癌旁组织MLVD高组(≥10)较低组(<10)生存期短(P=0.001),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胃癌组织MLVD高组(≥10)较低组(<10)生存期短(P=0.067),但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结论胃癌组织中VEGF-D及胃癌癌旁MLVD可作为判断胃癌预后的指标。

  • 脾脏原发性恶性淋巴瘤2例分析并文献复习

    作者:王海艳;霍介格;王小宁

    脾脏原发性恶性淋巴瘤( primary splenic lymphoma,PSL)是指首发于或主要局限于脾脏及其局部淋巴结的非霍奇金淋巴瘤,一般无脾外脏器及淋巴组织受累。 PSL的发生率很低,仅占恶性淋巴瘤的1%左右[1]。我院近期收治2例以脾破裂为首发症状的脾脏B细胞淋巴瘤患者,通过手术治疗,预后较好。现总结如下。

  • 多发性骨髓瘤干细胞移植术后伴异常蛋白带与疗效和预后的相关性

    作者:黄前川(综述);张新华(审校)

    多发性骨髓瘤( multiple myeloma,MM)是B淋巴细胞恶性克隆性疾病,虽然传统的化疗可以使病情得到一定控制,但很少有患者能够取得完全缓解,更不能治愈。近年来,MM患者采用自体或异体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呈逐年增多趋势,并取得了显著的临床疗效,然而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患者常常出现不同于初诊类型的新的M蛋白或寡克隆蛋白带,或者初诊M蛋白的迁移率发生了变化,统称为异常蛋白带( abnormal protein band,APB)[1],这给临床医生对患者的病情判断和疗效评估造成了一定影响,研究发现APB与MM的疗效和预后存在相关性。

  • 甲状腺微小癌的诊断与治疗进展

    作者:刘妍(综述);景尚华(审校)

    甲状腺癌是头颈部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占全身肿瘤的0.2%(男性)~1.0%(女性)。1928年Graham首次报道了关于静息甲状腺癌的临床概念后,关于甲状腺癌的研究日渐增多。甲状腺微小癌( thyroid micro carcinoma,TMC)的概念也逐渐被各国学者熟知。甲状腺微小癌是指甲状腺癌肿直径小于或等于10 mm的甲状腺癌[1]。以往,TMC患者大多因其他甲状腺疾病进行手术治疗,在术后常规病理检查中被偶然发现,甚至有些患者在因其他疾病死亡后的尸检中发现。世界各地尸检中TMC的发现率为1.5%~35.6%。以前部分学者认为,甲状腺微小癌因其癌灶直径较小,与直径较大的甲状腺癌相比,其侵袭性较低,故对其的治疗应采用临床观察等相对保守的方法[2]。近年来,随着超声技术的进步、细针穿刺病理学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对甲状腺疾病重视程度的增加, TMC的检出率明显上升。但是,对于TMC的治疗方法尚无统一标准,因此这一问题成为近些年的研究热点。与其他恶性肿瘤相似,甲状腺微小癌的病因仍不是很明确,目前普遍认为其发病可能与放射线接触史、体内碘水平异常、遗传因素以及基因突变等因素有关。甲状腺癌有不同的病理类型及生物学特点,甲状腺微小癌亦是如此,其病理分型包括乳头状腺癌、滤泡状腺癌、髓样癌及未分化癌。甲状腺微小癌的特点是起病缓慢、隐匿,可长期处于无进展的亚临床状态,也可与其他甲状腺疾病共存,易误诊、漏诊。但是,也有部分TMC表现出恶性肿瘤的特点,癌细胞分化不成熟、浸润破坏器官的结构和功能,并且可以发生转移。 TMC主要的转移途径为淋巴结转移,第一站多为颈部Ⅵ区淋巴结,即中央组,一旦发生转移,患者多出现颈部淋巴结肿大等临床症状,此时多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Andreas等[3]关于甲状腺微小髓样癌生物相关性的研究中得出甲状腺微小髓样癌有较高的淋巴结转移风险。甲状腺微小癌整体发病率不断攀升的大背景下,乳头状微小癌比例的上升尤为突出。未来,我们将会面临更多的微小癌患者,所以,对于TMC的诊断及治疗应予重视。利用更加先进的技术手段,如基因诊断细化其危险分层,制定更加合理的(积极或保守)个体化治疗方案。

  • microRNA在原发性肝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姚乐(综述);李胜棉(审校)

    原发性肝癌( primary hepatic carcinoma, PHC,以下简称肝癌)是全球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据国际癌症研究中心( IARC)统计,2012年全球肝癌发病人数为78.2万,其中中国肝癌发病人数约39.4万(50%),死亡38.3万[1-2],死亡/发病比( M:I)在97%左右,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及生命。

  • 炎症型细支气管肺泡细胞癌1例诊断报告

    作者:刘基;尹婷婷

    肺泡细胞癌起源于支气管黏膜上皮,在X线形态上有结节型和弥漫型两类,前者可以是单个结节或多个结节;后者形态类似肺炎,称为炎症型肺泡细胞癌。炎症型肺泡细胞癌的表现类似于肺炎,容易被误诊。近来,我们诊治了1例,现报告如下。
      1病例报告
      患者,男性,60岁,咳嗽伴咳泡沫样痰二月余。痰中偶见血丝,无畏寒、发热及胸痛,病程中伴乏力、食欲减退,体重略有下降。既往吸烟史30年,无结核病史,曾于当地卫生院用头孢类抗炎输液治疗1周,效果不明显。体检:T 37℃,P 78次/min,R 19次/min,BP 125/80 mmHg,胸廓对称,两肺呼吸音粗,可闻及广泛细湿啰音,胸部叩诊两下肺呈浊音,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心腹未见异常。辅助检查:血常规WBC及其余均正常;门诊胸片报告:两肺多发感染。 CT(2012年4月6日)所见:两肺野多发大片状磨玻璃样模糊影,可见空气支气管征,其内可见大小不等的小囊状透亮影,两肺部分细支气管走形迂曲、僵直。 CT诊断:两肺弥漫性病变,不除外肺泡细胞癌可能,建议抗炎治疗后复查或穿刺检查。患者随即抗炎治疗2周,效果不佳。于2012年4月23日复查,CT示两肺病变较前片扩大,考虑炎症型肺癌可能,建议活检以明确。患者于2012年4月25日在我院行经皮肺穿刺活检术,术后病理:细支气管肺泡细胞癌伴局部浸润(黏液型)。

实用癌症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1998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