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临床医学 >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杂志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杂志

Diagnostic Imaging & Interventional Radiology 영상진단여개입방사학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中山大学
  • 影响因子: 0.51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5-8001
  • 国内刊号: 44-1391/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46-221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2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广东
  • 主编: 孟悛非
  • 类 别: 临床医学
期刊荣誉:
  • 盆腔脓肿的超声误诊分析

    作者:郑菊;谢红宁;李丽娟

    目的 总结经手术治疗病理证实的盆腔脓肿病例的临床及超声声像特征.方法 回顾32例经手术治疗盆腔脓肿病例的临床资料及超声声像,术前诊断符合组与不符组相比较,分析误诊原因.结果 本组盆腔脓肿的术前超声诊断不符合率为31.2%.与诊断符合组比较,不符组患者年龄大、病程长、多为慢性发病;声像图多表现为圆形或不规则形肿块、卵巢结构不清.结论 需手术治疗的盆腔脓肿的超声声像无明显特征,重视病史是提高术前诊断水平的关键.

  • 螺旋CT对胃癌淋巴结大小与转移关系的评价

    作者:赵志清;郑可国;罗帝林;杨茂洪;王建华;谭永良

    目的 探讨淋巴结直径大小与转移的关系.方法 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5例胃癌全阴组与全阳组淋巴结的螺旋CT资料,并与病理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螺旋CT检出病理诊断为全阳组和全阴组的各组淋巴结共267个,其中阳性淋巴结有123个,阴性淋巴结有144个.直径1~5 mm和5~10 mm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17.4%和40%;10~15mm和15 mm及以上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62.3%和100%.阳性淋巴结直径均数为10.9±7.1 mm,阴性淋巴结直径均数7.1±2.3 mm,两均数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如以淋巴结直径10 mm为域值,则阳性淋巴结的敏感性为39.8%(49/123),阳性预测值为71%(49/69),阴性预测值为62.6%(124/198),特异性为86.1%(124/144).结论 单纯依据淋巴结直径(≥10mm)判断有无转移,无法同时保证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因此,不能只注重直径较大的淋巴结,更应重视小淋巴结转移的问题,这对于提高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有重要意义.

  • 影像学诊断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分析

    作者:孙灿辉;李子平;孟悛非;冯仕庭;范淼;彭振鹏

    目的 描述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olid-pseudopapillary tumor of pancreas,SPTP)的影像学表现,探讨影像学诊断本病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7例SPTP影像学表现.7例均行CT平扫和双期增强扫描,其中3例行胃肠道钡餐检查,3例行超声内镜检查,1例行MRI检查.结果 SPTP表现为不均匀囊实性或囊性肿块,有包膜,边界清楚.胃肠道钡餐主要表现为胃、十二指肠壁的受压、移位.超声表现为高回声肿块,内有散在液性暗区,包膜呈高回声.CT平扫6例为低密度囊实性肿块,内可见多种形态、大小范围不同的更低密度区,1例为有壁结节的囊性肿块.肿块钙化2例.增强后动、静脉期肿块主要表现为边缘部不均匀强化,其内更低密度区及囊性部分无强化.3例明显强化,其中1例动脉期可见肿瘤内大量迂曲细小血管影,4例轻度强化.3例包膜表现为间断的弧线状强化.MRI表现为T1WI上以等信号为主,中央及边缘部夹杂高低混杂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为主,夹杂高低混杂信号.包膜T1WI、T2WI上均呈低信号.胆管轻度扩张2例,胰管轻度扩张2例.结论 CT、MRI能较好地反映SPTP的特征,是术前诊断本病的主要方法.

  • 胃肠道间质瘤的多层螺旋CT表现探讨

    作者:刘征华;陈韵彬

    目的 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s)的MSCT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2例经病理证实的胃肠道间质瘤(GISTs)的CT表现.结果 本组22例胃肠道间质瘤(GISTs),发生于胃部13例(59.09%),空肠5例(22.73%),直肠1例(4.54%),肠系膜3例(13.64%).其中良性间质瘤4例(18.18%),交界性间质瘤3例(13.64%),恶性15例(68.18%).恶性间质瘤(包括交界性间质瘤)中有坏死或溃疡者12例,肝转移者6例,累及胰腺者3例,侵及周围腹膜2例,淋巴结转移者1例.结论 MSCT能为胃肠道间质瘤(GISTs)提供定位、定性诊断.

  • 高场强MRCP对梗阻性黄疸诊断价值的研究

    作者:杨扬;董玉海;殷洁;吕国义

    目的 探讨MRCP对梗阻性黄疸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用西门子1.5T超导型磁共振成像仪对161例梗阻性黄疸患者进行常规MRI及MRCP检查,经手术或ERCP病理证实103例为良性病变,58例为恶性病变.结果 MRCP对梗阻性黄疸定位诊断准确率100%,定性诊断准确率90.2%.结论 MRCP是梗阻性黄疸的无创伤性诊断的佳方法.其相关MRI及MRCP表现为临床手术方案提供可靠依据.

  • 卵巢囊性畸胎瘤超声图像分析的探讨

    作者:谭慧敏;肖丽达

    目的 探讨卵巢囊性畸胎瘤的超声声像图特点.方法 对107例卵巢囊性畸胎瘤进行超声检查、手术、病理对照.结果 超声诊断与手术病检的符合率为77.2%.结论 超声对卵巢囊性畸胎瘤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是检查卵巢囊性畸胎瘤的首选方法.

  • 不同栓塞剂对肝脏海绵状血管瘤的疗效评价

    作者:魏鼎泰;林施峰;辛勇通;叶建安;陈幼英

    目的 评价不同栓塞剂聚乙烯醇、无水乙醇碘化油乳剂和平阳霉素碘化油乳剂对肝脏海绵状血管瘤进行栓塞治疗的疗效,以选择合适的栓塞剂.方法 回顾性分析16例肝脏海绵状血管瘤患者分别采用聚乙烯醇、无水乙醇碘化油乳剂和平阳霉素碘化油乳剂进行栓塞,并用B超、CT或MRI进行随访观察以判定疗效.结果 采用聚乙烯醇栓塞的血管瘤大小没有改变,甚至增大,而用无水乙醇碘化油乳剂和平阳霉素碘化油乳剂进行栓塞的血管作者单位:352100 福建省宁德市医院介入科瘤均明显缩小,甚至消失.结论 在对肝脏海绵状血管瘤进行栓塞治疗时,液体栓塞剂无水乙醇碘化油乳剂和平阳霉素碘化油乳剂疗效优于固体栓塞剂聚乙烯醇.

    关键词: 肝脏 血管瘤 栓塞 疗效
  • 胆囊癌的CT诊断

    作者:徐朋富;胡建妙

    目的 探讨CT对胆囊癌的诊断价值及CT表现.方法 收集1998~2005年间经CT检查及手术病理证实的10例胆囊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壁厚型5例,肿块型3例,腔内型2例.肝脏受侵犯4例,淋巴结转移4例,肝内、外胆管扩张4例,腹水2例,5例合并胆囊(管)结石.结论 CT在胆囊癌的诊断中占重要地位,它能发现和显示病变,确定病变侵犯范围及转移情况,对确定肿瘤术前分期,选择治疗方法及判定预后起着重要作用.但在胆囊癌的早期诊断中则有一定限度,尤其是发生于腔肉的微小病变与息内难以鉴别,应密切结合临床及B超检查.

  • 心脏黏液瘤影像学特征的探讨

    作者:杨有优;张文肇;郑丽丽;李向民;周旭辉;邝健谊

    目的 探讨心脏黏液瘤的影像学特征及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手术证实的22例心脏黏液瘤病例.心脏X线片检查行正侧位.心脏CT采用美国Imatron XPC-150型电子柬CT.心脏MR采用德国Siemens 1.5T Magnetom Vision超导成像仪.结果 ①17例左房黏液瘤,14例(82.3%)心脏X线照片表现为左房压力增大.5例右房黏液瘤病,3例(60%)表现为右心房增大.②电子束CT扫描提示18例(81.8%)类圆形的黏液瘤整体密度低于心肌,而4例(19.1%)为等密度.3例(13.6%)可见片状或结节样钙化.所有病例均提示不均强化.除1例巨大右房肿瘤外,其他病例CT均显示肿瘤与房间隔附着点,并为外科手术证实.电影序列显示肿瘤跨房室瓣运动情况.③MR扫描提示19例(86.3%)不均匀信号强度,3例(13.7%)为均等信号.T1WI呈稍高或等信号,T2WI呈高信号,GRE呈低信号.增强后黏液瘤病例都有强化.除上述1例巨大右房肿瘤外,所有病例MR均显示肿瘤与房间隔附着点.结论 心脏黏液瘤病例的心脏X线典型表现为二尖瓣梗阻征象,电子束CT和MR多提示肿物附着于房间隔.后两种检查能够较好提示黏液瘤的大小、位置、数目和附着,对肿瘤的定性诊断有重要价值.

  • 克雷伯杆菌肺炎的影像探讨(附89例分析)

    作者:张春生;李学军;邰韩珍;王国华;齐石

    目的 评价影像学在克雷伯杆菌肺炎的诊断方面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89例临床明确肺炎克雷伯杆菌肺炎患者的临床与X线和CT资料.结果 肺炎克雷伯杆菌肺炎好发于老年人(平均70.42岁).肺炎克雷伯杆菌肺炎影像表现①肺纹理增多31例,②35例单病灶多累及右上肺叶或右下肺,累及右上肺叶胸X线呈"叶间裂下坠",CT表现"钟乳石征",③23例多病灶累及多肺叶呈弥漫分布较其他肺炎清晰的大片状蜂窝状.或伴有液化坏死.结论 肺炎克雷伯杆菌肺炎影像表现复杂较难做出诊断,但结合临床与影像学表现对部分典型病例可作出正确诊断.

  • 增强CT扫描对肝钝性损伤的诊断价值

    作者:黄文瀚;郭庆清;陈世勇

    由于多排螺旋CT显著提高图像分辨率,大大缩短扫描所需时间,因此多数学者认为在血流动力学稳定的的钝性肝损伤中增强CT是首选的检查方法.本文就增强CT对肝损伤的诊断,界定损伤的类型及严重程度,监测康复过程中的并发症的发生及指导合理选择治疗方法进行综述.

  • MR弥散加权成像对颅脑非缺血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作者:丁庆国;陆永明;周建春;陈珏;陈振湖;胡春洪;倪才方

    目的 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在颅脑非缺血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手术病例/临床证实的颅脑非缺血性病变42例,包括颅脑肿瘤25例、感染性病变8例、血肿5例、多发性硬化4例,均作了常规MRI T2WI、T1WI、增强扫描及DWI,分析其DWI信号表现.结果 25例颅脑肿瘤、8例感染性病变、5例血肿、4例多发性硬化病例,病变在DWI上呈高或稍高信号.结论 结合常规MRI T2WI、T1WI及增强扫描图像,DWI在颅脑非缺性病变的定性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 CT、MR对脑弥漫轴索损伤的诊断价值

    作者:夏平;赵宝忠;郝敬明;胡春艾

    目的 探讨CT、MR对脑弥漫轴索损伤(DAI)的诊断价值及与临床、预后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临床确诊的DAI25例,均做了CT、MR检查.结果 25例中CT共发现65个病灶,MR共发现263个病灶,二者差异有显著性(P<0.01),MR对脑内非出血性病灶及脑干、胼胝体病灶的敏感性优于CT(P<0.05).损伤部位与患者临床预后、GCS评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CT、MR为DAI的临床诊断、预后判断提供了可靠的影像学依据,MR对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诊断价值明显优于CT.

  • 颌内动脉栓塞治疗部位不明鼻出血的体会

    作者:陶维泉;吴立连;杨德平

    目的 探讨颌内动脉栓塞治疗顽固性、部位不明鼻出血的临床意义.方法 8例部位不明鼻出血患者采用经皮股动脉穿刺插管,行颈外动脉及颌内动脉选择性造影,显示出血区域动脉增粗、分支增多、扭曲.以明胶海绵颗粒经导管栓塞病变区域的末梢动脉中断.结果 8例患者栓塞成功,造影示末梢血管已闭塞.术毕拆除鼻腔填塞物,有6例患者出血完全停止,2例有少量渗血,对症处理症状亦消失.随访3个月,8例患者均无再出血.结论 颌内动脉栓塞对顽固性、部位不明鼻出血的治疗是有效的.

  • 低场磁共振弥散成像在脑梗塞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张治邦;王正祥;袁幽雅

    目的 探讨低场磁共振弥散成像(DWI)序列对脑梗塞的诊断及分期的作用.方法 应用(0.35T)磁共振T1WI、T2WI、FLAIR和DWI序列对77例脑梗塞病人进行扫描,分析各序列显示的结果及信号强度特点.结果 3例超急性期脑缺血病例中,DWI显示为高信号,而T1WI、T2WI、FLAIR信号均无变化,65例急性期脑梗塞,在DWI、T2WI、FLAIR上以高信号为主,在T1WI表现为略低或低信号,9例急性腔隙性脑梗塞在DWI等信号,在T2WI、FLAIR呈高信号.结论 DWI对脑缺血病变高度敏感,并能区分不同时期的脑梗塞,有助于临床治疗措施.

  • Ⅱ型神经纤维瘤病的中枢神经系统MRI分析

    作者:陈茂恩;黄穗乔;沈君;洪国斌;吴卓;林笑丰

    目的 探讨MRI对Ⅱ型神经纤维瘤病(NF-2)中枢神经系统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NF-2病人的MRI表现及临床资料.结果 7例NF-2中,MRI中枢神经系统主要表现为双侧听神经瘤、椎管内外多发性神经纤维瘤、神经鞘瘤、多发性脑膜瘤等,所有病例经增强扫描后均发现平扫之未见病灶.结论 MRI能很好地发现病灶,并能清晰显示其大小、形态及信号特点,对检出NF-2中枢神经系统的损害方面具有优势.

  • 双路径"瘘口孤立术"治疗难治生颈动脉海绵窦的初步研究

    作者:王子亮;李天晓;翟水亭;曹会存;薛绛余;白卫星;刘建

    目的 探讨经前或后交通动脉逆行"瘘口孤立术"治疗难治性TCCF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5例难治性TCCF患者,行双侧股动脉插管,微导管经后交通动脉顺利到达瘘口远端,依序成功的实施了"瘘口孤立术".结果 5例患者均成功的实施了"瘘口孤立术",及时造影动静脉瘘消失,术后患者临床症状逐步好转,随访无一例复发.结论 "瘘口孤立术"治疗部分难治性TCCF切实可行、安全有效.

  • 周围动脉急性闭塞症的介入治疗

    作者:肖亦明;唐承富;莫新发;何仲佳

    目的 探讨下肢或上肢动脉经皮腔血管成形术后、予尿激酶持续动脉内溶栓治疗急性动脉闭塞的可行性.方法 近2年来,我院收治14例下肢或/和上肢动脉急性动脉闭塞的患者,其中10例患者行经皮腔血管成形术,术后病变动脉近端留置溶栓导管,予尿激酶持续溶栓3~5 d;4例患者行接触性溶栓,观察其疗效及并发症.结果 14例患者肢体缺血的症状均明显减轻,治疗后动脉造影示38条闭塞动脉中32(84.2%)条动脉复通、血栓溶解,术后4周多普勒超声检查示进行PTA及溶栓治疗的32条病变动脉中26条动脉保持通畅,14例患者穿刺点均有渗血,其中4例合并患肢皮下出血,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介入治疗肢体急性动脉闭塞症安全、有效.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