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临床医学 >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杂志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杂志

Diagnostic Imaging & Interventional Radiology 영상진단여개입방사학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中山大学
  • 影响因子: 0.51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5-8001
  • 国内刊号: 44-1391/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46-221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2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广东
  • 主编: 孟悛非
  • 类 别: 临床医学
期刊荣誉:
  • 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的CT和MRI表现

    作者:卢伟光;彭洋;孙炎平;肖煦阳;王焕军;关键

    目的 探讨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的CT和MRI表现,以提高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4年3月~2018年2月经病理证实的12例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患者资料.9例行CT,6例行MRI,其中3例同时行CT及MRI.观察分析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瘤体的部位、大小、形态、密度/信号特征及血供、强化方式等.结果 10例病灶中心位于髓质,1例位于皮质,1例为外生型.5例出现转移.CT平扫9例中2例呈稍高密度,7例呈等密度;4例可见钙化灶;3例合并出血.三期增强后8例呈轻度到中度不均匀渐进性强化(各期强化程度均较肾皮质低,皮质期高于肾髓质,排泄期低于肾髓质).MRI上6例T2WI均呈稍低信号,T1WI以等、稍高信号为主,3例可见明显坏死、囊变成分,5例可见短T2信号假包膜.动态增强扫描与CT增强特征相符.高b值DWI病变呈明显高信号,ADC图为低信号.结论 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CT和MRI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尤其在儿童或年青人中发现肾脏肿瘤,应高度警惕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的可能.

  • SLEEK非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诊断Budd-Chiari综合征的初步探索

    作者:姜萍;汤浩;胡学梅;梁萍;李震;王敏

    目的 探索多翻转脉冲空间标记(SLEEK)序列的非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NEC-MRA)对Budd-Chiari综合征(BCS)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临床怀疑BCS的55例患者,行SLEEK扫描,并将患者的MRI、彩色多普勒超声(US)检查资料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对比,评估SLEEK序列对BCS的诊断能力.包括检出肝静脉、下腔静脉病变及显示下腔静脉、 肝静脉血栓和肝内、 外侧支循环的能力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它们的诊断效能.结果 55例中17例患者终经DSA或手术诊断为BCS.17例BCS中,DSA诊断肝静脉型4例,下腔静脉型7例,混合型6例;SLEEK诊断肝静脉型4例,下腔静脉型6例,混合型7例;US诊断肝静脉型5例,下腔静脉型5例,混合型7例.SLEEK、US在BCS诊断与分型方面与DSA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SLEEK对BCS分型的敏感度为94.12%(16/17),US对BCS分型敏感度为82.35%(14/17),二者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以DSA作为金标准,SLEEK对肝内、外侧支循环及下腔静脉血栓的显示较US更直观、清晰.结论 SLEEK序列诊断BCS敏感性优于US,同时具有直观、诊断符合率较高、无需对比剂的优点,可作为US之外诊断BCS的另一选择.

  • 儿童肾透明细胞肉瘤MDCT影像表现

    作者:张忠阳;张财源;汪登斌

    目的 探讨儿童肾透明细胞肉瘤(CCSK)的多层螺旋CT(MDCT)影像学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0月~2017年6月,经病理证实的8例CCSK的MDCT影像资料,结合文献复习进行分析.本组男5例,女3例,年龄4个月~8岁,中位年龄3岁10个月.8例患儿均行MDCT平扫及双期增强扫描检查.结果 8例患儿肿瘤均呈膨胀性生长,直径约为4.7~13.8 cm,中位直径12.1 cm,均为单侧肾脏发病,增强见不同程度囊变坏死,呈囊实性成分相间排列,其中5例出现大片囊变,实性成分血供较丰富,强化程度达28~56 HU,2例见斑点状钙化,2例初诊即发现骨转移,2例见下腔静脉及腹主动脉受压移位.结论 儿童CCSK的MDCT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特点,结合早期出现骨转移的特点有助于诊断.

  • 肠系膜PEComa术前MRI误诊一例

    作者:徐莹莹;谢道海

    病例资料患者,男,55 岁,1 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阵发性上腹痛,伴恶心呕吐、纳差,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无腰背部放射痛,无腹胀,无发热寒战.体检未见明显异常.

    关键词:
  • 肺良性转移性平滑肌瘤伴原发性肺腺癌CT表现一例

    作者:浦学慧;陈爱萍;俞同福;李海;施海彬

    病例资料 患者,女,38 岁,体检发现左肺肿物 1 周, 5 年前有子宫平滑肌瘤手术病史. 体检胸部CT检查:肺窗示左肺上叶一枚纯磨玻璃密度结节,直径约 0.7 cm,边界清楚,无分叶毛刺(图 1a );左肺下叶肺门旁软组织肿块,大横截面大小约 3.4 cm×3.1 cm,边界清,增强扫描后病灶明显不均匀强化,强化区 CT 值93 HU ,内部可见坏死区(图2a,2b). 诊断:(1)左肺下叶肿块,考虑低度恶性肿瘤,如神经内分泌肿瘤(类癌)可能大;(2)左肺上叶磨玻璃结节,原位癌或微浸润腺癌可能,建议6 个月后随访.

    关键词:
  • CT联合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治疗尾状叶肝癌的可行性及短期疗效观察

    作者:陈嵩;庄文权;郭文波;吴志强

    目的 探讨CT联合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尾状叶肝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地收集2015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明确诊断为尾状叶肝癌患者63例,经多学科会诊讨论后,共15例患者行CT联合超声引导下肝癌微波消融治疗.对患者进行随访,随访截止日期为2018年1月;评估治疗效果,主要为局部病灶复发率,以及手术并发症.首次治疗后3个月内每月返院复查一次,若未发现肿瘤复发,则每3个月复查一次,若发现病灶有复发,则再次行消融治疗,复查时通过增强CT、超声造影或增强MR影像学检查明确尾状叶病灶情况.结果 15例均成功完成治疗.平均随访时间为14(8~20)个月.随访时间内15例患者于术后1个月复查完全消融率达到100%;1例于术后2个月尾状叶病灶复发,复发率为6.7%,再次行消融治疗,截止终随访时间尾状叶病灶未复发,其余14例于随访时间内尾状叶病灶均未复发;15例患者中有1例发生手术相关性4级并发症,发生率为6.7%,其余均为1~2级不良反应.结论 CT联合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尾状叶肝癌对尾状叶肝癌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途径,并且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和较高的安全性.

  • MRI在食管癌分期及放化疗疗效评估中的应用

    作者:徐露露

    食管癌是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隐匿,大部分患者发现时已处于进展期,5年生存率较低[1-3 ].目前食管癌的治疗是以外科手术为主并辅以放化疗的综合治疗[4-6]. 准确的临床分期和及时的疗效评估有助于食管癌治疗方案的选择及预后判断[7, 8]. 目前TN分期主要依据EUS、钡餐造影、CT等检查综合评定. EUS虽然对T分期的判断准确性较高, 但属于侵入性检查, 且受限于操作者经验,同时无法准确评估淋巴结分期[9]. 钡餐造影无法对肿瘤浸润深度进行评价;CT 软组织分辨率较低,有辐射.

    关键词:
  • MRI高分辨神经血管成像在前庭阵发症中的应用

    作者:折霞;陈丽;汤敏;张东升;高洁;白伏霞;张小玲

    目的 探讨MRI高分辨率神经血管成像在前庭阵发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T2WI加权三维驱动平衡(T2WI-3D-DRIVE)序列对32例前庭阵发症(VP)患者的桥小脑角区前庭蜗神经进行扫描,由两名有经验的放射科医生对VP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估包括前庭蜗神经周围有无血管神经交互压迫(NVCC)、压迫类型、判定责任血管、接触点距前庭蜗神经脑干发出点的短距离.结果 两名放射科医生对诊断前庭蜗神经周围有无血管神经交互压迫的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K=0.82;95%CI:0.66~0.99).32例VP患者NVCC阳性率为96.88%(31/32),常见的NVCC类型为血管袢压迫(17/32,53.13%),责任血管分别为小脑前下动脉(23/32,71.88%)、小脑后下动脉(4/32,12.50%)、小脑上动脉(3/32,9.38%)、椎动脉(2/32,6.25%).接触点距前庭蜗神经脑干发出点的短距离为0~14 mm,平均为(5.90±4.60)mm.结论 高分辨神经血管成像可以多角度、立体直观显示桥池段血管与神经压迫关系,有助于疾病的病因诊断及手术计划的制定,为术中探查责任血管提供客观的可视化影像依据.

  • 基于MRI影像组学预测胶质母细胞瘤MGMT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的应用

    作者:魏炜;崔洛;解立志;吴琼

    目的 在胶质母细胞瘤(GBM)患者中,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O6-methylguanine-DNA methyltransferase,MGMT)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的状态决定了病人是否可从替莫唑胺化疗中获益,因此本文试图分析影像组学特征与MGMT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的关联性以实现GBM术后个性化医疗.方法 回顾性收集137例患者术前MRI影像并人工勾画ROI,随后在T1WI增强序列上提取620个高维3D影像组学特征,并采用Pearson相关和LASSO回归进行特征选择,后用Logistic回归进行MGMT甲基化状态分类预测.结果 在内部验证集上的AUC为0.974,符合率91.2%,敏感度70.0%,特异度100.0%.结论 研究结果表明,影像组学方法可在术前无创的预测胶质母细胞瘤患者MGMT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

  • 泡型脑包虫病的MRI特征分析

    作者:王宁;李萍;印弘;罗春海;席一斌

    目的 探讨泡型脑包虫病的MRI表现特征,提高影像诊断的准确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8例经病理证实的泡型脑包虫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MRI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MRI显示2例为单发病灶,6例为多发病灶;其中7例病灶均位于幕上脑实质内,1例病灶脑内弥漫分布,且大多分布于大脑中动脉供血区.病灶在T1WI呈蜂窝状或类圆形等、略高信号,T2WI呈明显低信号,其内信号不均,见多发小囊泡状高信号影.增强扫描病灶呈明显环形强化,内无明显强化,壁厚薄较均匀,表面欠光滑.病灶周围见明显不规则水肿.结论 泡型脑包虫病的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加深对本病MRI表现的认识,可提高诊断符合率,为术前明确诊断提供可靠的依据.

  • 婴儿型肝血管内皮瘤

    作者:关键

    关键词:
  • 20 kHz超声辐照SonoVue联合DDP、MMC、5-FU对裸鼠肝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作者:沈智勇;张海骏;邱永娟

    目的 了解20 kHz超声辐照SonoVue微泡联合化疗药顺铂(DDP)、丝裂霉素(MMC)、5-氟尿嘧啶(5-FU)对裸鼠肝癌移植瘤细胞增殖和凋亡的作用.方法 肝癌HepaG2细胞株注射48只裸鼠皮下,两周后成瘤,平均分成4组:对照组、超声组、化疗组、超声联合化疗组.对照组不采取任何处理.超声组裸鼠尾静脉注射声诺维微泡0.2 ml,低频超声(20 kHz,2 W/cm2,占空比40%,每次1 min,隔天,共2周)辐照肿瘤.化疗组裸鼠尾静脉每次注射DDP(1 mg/kg)、MMC(0.5 mg/kg)及5-FU(5 mg/kg),隔天,共2周.超声联合化疗组,先进行2周超声辐照,后进行2周化疗.治疗结束,每组随机处死6只裸鼠,取标本.TUNEL检测肿瘤组织细胞凋亡,免疫组化检测Ki-67蛋白表达,电镜观察微血管结构.其余每组6只裸鼠继续饲养,记录终生存时间.结果 四组肿瘤细胞凋亡率分别为:0.08±0.05、0.43±0.11、0.47±0.11及0.79±0.11.超声+化疗组与对照组比较,t=13.41,P<0.0001;与超声组比较,t=5.81,P=0.0021;与化疗组比较,t=3.63,P=0.0151.四组肿瘤组织Ki-67积分分别为:3.67±0.52、3.17±0.75、3±0.89、1.67±1.03.超声+化疗组与对照组比较,t=3.46,P=0.018;与超声组比较,t=2.7,P=0.0429;与化疗组比较,t=2.67,P=0.045.电镜显示:超声组、超声联合化疗组肿瘤微血管破裂,红细胞漏出组织间隙.对照组、化疗组肿瘤微血管壁清晰,无缺损.超声联合化疗组裸鼠生存期较长(χ2=29.37,P<0.0001).结论 低频超声辐照微泡联合化疗药物,可促进裸鼠肝癌组织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细胞增殖.

  • 膀胱壁增厚性病变的诊断思维

    作者:王奕乔;贾玉琳;姜慧杰;王天佐;梁宗辉

    病例资料 患者,女,44 岁,4 个月前出现尿频、尿急、尿痛,在当地医院行泌尿系彩超检查示:膀胱壁增厚,后回家静点消炎药治疗(具体药物不详),效果一般. 近十天尿频加重,无腰痛、血尿,无发热、盗汗,无消瘦、乏力.为进一步诊治以膀胱肿物收治入院, 随后行CT 平扫及尿路造影(CT urography,CTU)检查.

  • MRI动态增强曲线、表观扩散系数及瘤周血管分析联合评价乳腺病变的价值

    作者:江森;洪又佳;李仰康;张凡

    目的 探讨MRI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表观扩散系数(ADC)及邻近血管征(AVS)单独和联合应用评价乳腺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2016年12月行3.0 T MRI检查并有明确病理结果的乳腺病变286例,其中乳腺癌186例,乳腺良性病变100例,分析其TIC类型、测量ADC值及判断AVS,分别计算不同方法以及两两、三种方法联合诊断乳腺病变的敏感性、特异性、符合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曲线下面积,评价不同方法与病理结果的一致性.结果 TIC、ADC及AVS征三者联合评价乳腺良恶性病变时诊断价值及效能高,敏感度94.6%,特异度93%,符合率94.1%,阳性预测值96.2%,阴性预测值90.3%,AUC达0.94,且与病理结果一致性好(Kappa值0.87),优于单独及两两联合诊断.结论 TIC、ADC及AVS三者联合能有效提高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能力.

  • 三种不同重组算法在腹部低剂量CT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谷春雨;张兰欣;郭炎兵;贾永军;张兆国;师卫华;曹丽娜;杨创勃

    目的 比较低剂量腹部扫描基于模型的迭代重组(MBIR)、常规剂量与低剂量下传统的滤波反投影(FBP)重组的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减低率.方法 连续纳入20例患者接受腹部常规剂量(NI=10)CT扫描并FBP重组;同一组病人复查时,接受低剂量扫描(NI=20),并分别进行FBP和MBIRNR40重组.由2名医师通过锐利度、噪声、伪影和诊断接受度对图像进行主观评分,并客观测量各脏器噪声值和CT值,计算SNR和CNR.记录每例患者每次检查的剂量长度乘积(DLP)和CT剂量指数(CTDIvol),计算剂量减低率.结果 低剂量扫描的DLP值和CTDI值分别为(95.56±47.17)mGy/cm和(3.04±1.48)mGy,而常规剂量FBP重组的DLP值和CTDI分别为(376.39±160.40)mGy/cm和(12.16±5.18)mGy.对于腹部实质脏器,低剂量MBIRNR40图像比低剂量FBP图像和常规剂量FBP图像有更低噪声值和更高SNR(P均<0.001).MBIRNR40重组不但在提高图像的密度分辨力、降低硬化伪影明显优于常规剂量FBP图像,而且比常规剂量FBP图像有更低噪声和伪影,主观评价结果更佳.结论 低剂量MBIR重组算法能较常规重组FBP提供更佳的图像质量,具有进一步降低辐射剂量的潜力.

  • 原发性骨外骨肉瘤的影像诊断(附7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作者:杨先春;左敏;吴汉斌;杨克勤;陈文辉;阳昱恒

    目的 探讨原发性骨外骨肉瘤的影像表现及临床特征,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7例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性骨外骨肉瘤的临床及影像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复习.结果 7例原发性骨外骨肉瘤均行CT检查,4例行MRI检查,其中4例行CT增强检查,2例行MRI增强.发病部位分别位于左侧股内侧肌、左侧膝部髌下软组织、前纵隔、乳腺、右肾、腹膜后间隙及膀胱各1例.患者均无骨的原发骨肉瘤病史,临床表现各不相同;CT上均表现为骨外的一不规则软组织肿块影,5例肿瘤内伴有结片状钙化或瘤骨成分,4例CT增强呈明显不均匀强化,2例可见斑片状坏死,2例可见肿瘤供血动脉;4例MRI平扫均表现为一不规则软组织信号肿块影伴信号不均,2例MRI增强呈明显不均匀强化.7例患者均经病理证实为原发性骨外骨肉瘤.结论 原发性骨外骨肉瘤临床特征缺乏特异性,其影像特点表现为骨外的不规则软组织肿块伴有钙化或瘤骨成分,但诊断特异性低,确诊主要依靠病理活检.

  • 磁共振成像中的伪影(二):信号采集和处理相关伪影——其他伪影

    作者:张中伟

    截断伪影(振铃、频谱泄漏或Gibbs伪影)截断伪影表现为紧邻高对比交界处呈现的周期性的多个环形影. 截断伪影具有三个特征:(1)"振铃"伪影,平行于高对比界面;(2)高对比界面交界处边缘虚假增宽现象;(3)组织界面的边缘增强现象.

    关键词: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