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临床医学 >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杂志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杂志

Diagnostic Imaging & Interventional Radiology 영상진단여개입방사학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中山大学
  • 影响因子: 0.51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5-8001
  • 国内刊号: 44-1391/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46-221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2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广东
  • 主编: 孟悛非
  • 类 别: 临床医学
期刊荣誉:
  • 肾脏嫌色细胞癌的CT诊断

    作者:张晶;王小宁

    目的:探讨肾嫌色细胞癌(CRCC)的CT表现特征,旨在提高术前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CRCC,14例行CT平扫及皮髓质期、实质期双期增强扫描,5例行平扫及实质期增强扫描,4例直接行皮髓质期、实质期双期增强扫描,观察病灶大小、形态、密度,分析CT增强扫描特点。结果共23个病灶,呈类圆形、椭圆形或轻度分叶状,边界清楚,平均大径4.7 cm。12例病灶密度均匀;11例病灶密度不均匀,其中9例可见钙化,6例发生坏死囊变的肿瘤中有4例大径超过8.4 cm。平扫病灶CT值23~48 HU;与平扫相比,皮髓质期CT值平均增加34 HU,实质期CT值平均增加32 HU;实质期与皮髓质期相比,8例表现为密度降低,CT值相差约4~23 HU,11例呈持续强化,CT值差约1~13 HU。结论 CRCC的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术前CT检查对肿瘤的定性诊断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 急性肠系膜上动脉血栓栓塞的MSCT诊断

    作者:胡茂清;龙晚生;兰勇;崔恩铭;金志发;黄列彬

    目的:探讨急性肠系膜上动脉(SMA)血栓栓塞(SMAT)的MSCT表现。方法回顾分析28例急性SMAT患者临床资料及MSCT表现,所有患者均行MSCT平扫、动脉期和静脉期增强扫描,所得图像进行三维重组。结果28例患者中单纯SMAT 20例,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继发血栓栓塞5例,主动脉夹层累及肠系膜上动脉假腔继发血栓栓塞3例。MSCT平扫SMA内密度增高22例,等密度6例。增强扫描及CTA显示SMA中度狭窄6例、重度狭窄4例、闭塞18例。14例肠壁增厚伴强化异常,8例肠管扩张、肠壁变薄且不强化,6例肠壁厚度及强化程度无变化。另外,肠系膜缆绳征(5例),肠壁积气、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积气(2例),麻痹性肠梗阻(5例),腹腔各液(5例),Riolan动脉弓扩张(5例)。结论 MSCT增强扫描及图像后处理技术能快速准确诊断SMAT并判断肠缺血程度,对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 扩散加权成像对前列腺外周带癌的诊断

    作者:李君;金彪;张海兵;曾凡勇;李晓燕;李飞飞;吴斌

    目的:探讨扩散加权成像(DWI)在前列腺外周带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分别对21例前列腺癌患者、28例前列腺增生(BPH)患者和15名健康志愿者进行前列腺DWI扫描,分析三者的DWI图、表观扩散系数(ADC)图的信号表现,测量癌灶、前列腺增生、正常前列腺外周带的ADC值。所有前列腺癌及前列腺增生病例均以手术或穿刺活检病理诊断为标准。结果 DWI上前列腺癌灶表现为高信号影,前列腺增生结节呈稍高信号且信号较混杂,正常前列腺外周带呈稍低信号。前列腺癌灶平均ADC值0.98×10-3mm2/s,前列腺增生结节平均ADC值1.32×10-3mm2/s;志愿者前列腺外周带平均ADC值2.14×10-3mm2/s。结论前列腺癌灶、前列腺增生结节、正常前列腺外周带在DWI图像上信号有较大差别,前列腺癌灶信号较高。前列腺癌灶的ADC值低于正常前列腺外周带及前列腺增生结节。DWI是诊断前列腺外周带癌的依据之一。

  • 肛瘘术前高分辨力3.0TMRI检查的临床价值

    作者:曲春瑜;李光明;徐田勇;赖碧玉;刘红艳;周学付;曾军

    目的:探讨肛瘘术前高分辨力3.0 T MRI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18例经手术证实的肛瘘患者术前均行MRI检查。评估和比较MRI各序列显示的瘘管、内口、外口及肛瘘分型。结果 MRI诊断2例高位肛瘘,16例低位肛瘘;复杂肛瘘3例,其中两例为高位,15例为简单肛瘘。根据Parks分型,MRI显示括约肌间瘘12例,经括约肌瘘3例,括约肌上瘘1例,括约肌外瘘2例。与手术相比,MR诊断肛瘘(或脓肿)、内口、外口及分型的符合率分别为94.4%(17/18)、85.7%(18/21)、100%(18/18)、88.9%(16/18)。结论 MRI术前检查能够为外科治疗提供较多信息,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青年男性前列腺炎与射精管梗阻性无精子症:MR辨析及术前评估

    作者:郭燕;王焕军;关键;刘明娟;张小玲;李树荣

    目的:探讨青年男性前列腺炎症与射精管梗阻的关系,协助临床对男性不育患者进行个性化治疗及评估。方法2011年4月~2013年5月在我院男科诊断为射精管梗阻性无精子症的46例患者接受了前列腺、射精管、精囊MR检查和经直肠超声检查,总结其MR和超声表现。结果 MR所见:46例均存在前列腺炎症(弥漫性37例,局灶性9例),4例患者同时存在前列腺苗勒氏囊肿。44条射精管表现为单点粘连,8例可见射精管囊肿(2个粘连点),13条射精管表现为多点粘连,增强扫描22条射精管壁明显强化(提示炎性充血)。12例同时存在双侧精囊发育不良或不发育,40例存在精囊炎。超声所见:对前列腺苗勒氏囊肿、射精管扩张及囊肿的诊断与MR一致,但未对前列腺炎进行报告,缺乏射精管粘连点的判断,将7例精囊不发育患者的血管神经丛误诊为精囊。结论青年男性前列腺炎容易导致射精管粘连梗阻,MR在协助选择手术适应证和术前评估方面较超声有明显优势。

  • 胰腺炎合并胰腺假性囊肿及假性动脉瘤一例

    作者:仲建全

    病例资料患者男,81岁。因“反复剑突下疼痛1+月,加重1d”入院。入院时患者腹部胀痛、呈节律性,伴肩背部放射痛;恶心伴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无全身皮肤巩膜黄染;5+年前曾有胰腺炎病史。入院行上腹部增强CT示,胰头及胰颈部体积明显增大,形态不规则,其边界欠清楚,胰体尾部胰管略扩张;胰头颈区可见椭圆形近液体密度影,边界较清楚,无明显强化,内并可见结节状强化影,与主动脉强化一致,部分与临近血管壁分界不清(图1a,1b);诊断为慢性胰腺炎并假性囊肿形成,假性动脉瘤可能性大。上腹部CTA示,胰十二指肠前上动脉假性动脉瘤(图1c,1d),大小约9.7 mm×13.0 mm×12.8 mm。

  • 以雷替曲塞为基础经动脉灌注化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分析

    作者:梁君;陈元龙;潘辉娟;钱鹰;许丹;李敏

    目的:分析雷替曲塞经动脉灌注化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32例不同部位恶性肿瘤患者,采用介入方法,根据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提示,使用以雷替曲塞为基础的化疗方案,经肿瘤滋养动脉行灌注化疗。术后观察患者化疗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并对疗效进行评估。结果32例患者中2例出现Ⅱ~Ⅲ度骨髓抑制,发生率为6.25%,29例出现Ⅰ~Ⅱ度胃肠道反应,1例出现Ⅲ度胃肠道反应,发生率为3.13%,1例出现轻度腹泻。其他Ⅰ度以上化疗相关不良反应未在本组病例中出现。所有患者均接受至少2次经动脉灌注化疗,完全缓解(CR)1例,部分缓解(PR)11例,病变稳定(SD)17例,病变进展(PD)3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0.63%。结论雷替曲塞用于动脉灌注化疗是安全、有效的。

  • 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肺癌的并发症及临床处理

    作者:谢小西;吕银祥;季勇;王晓伟;章国东;杨利萍

    目的:分析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肺癌的并发症并探讨临床处理。方法58例肺癌患者,年龄37~85岁,肿瘤大小1.5~7 cm,全部患者在CT引导下进行肺部肿瘤125I粒子植入治疗,1~3次/人,植入粒子8~51颗/次。结果本组共进行粒子植入73人次,粒子植入治疗过程中发生气胸、针道渗血、咯血和胸腔出血25人次(34.2%),多种并发症可以同时发生,通过止血治疗、胸腔引流等处理均好转,未发生大咯血、死亡等严重并发症;2例患者(3.45%)出现肿瘤针道种植,其中1例对针道种植肿瘤行125I粒子治疗。结论 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肺癌,常见并发症为气胸、咯血和胸腔出血,少数病例发生肿瘤针道种植,需要及时有效处理。

  • 乳果糖口服溶液在改善原发性肝癌患者动脉化疗栓塞术后大便困难及腹胀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王一波;黄文华

    目的:探讨乳果糖口服溶液(LOS)在改善原发性肝癌(HCC)患者TACE术后大便困难及腹胀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284例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的HCC患者随机分组:观察组(142例)术后给予LOS 15 ml,每日两次,对照组(142例)不服用LOS,当对照组患者出现腹胀、大便困难或便秘时结束观察,给予LOS或增加胃肠动力等对症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后首次大便时间及腹胀的发生率。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术后首次大便时间分别为46.67±12.41 h和27.71±7.92 h;两组腹胀发生率分别为51.4%比2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4例患者口服LOS后出现胃肠功能亢进,2例脐周隐痛不适,1例出现轻度腹泻,及时停药后好转,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乳果糖口服溶液能够一定程度的改善HCC患者TACE术后大便困难,降低腹胀的发生率,在减轻患者不适、加快患者康复方面起着一定得作用,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 实时超声造影在常见肾肿瘤中的应用及进展

    作者:秦川(综述);王勇(审校)

    肾脏造影时相划分
      肾脏为单一的血供脏器,没有类似于肝脏的血管时相划分。欧洲临床超声造影指南(2008)提出肾脏注射对比剂后,首先各级动脉显像,10~15 s后肾皮质增强,然后髓质缓慢增强,30~40 s时肾锥体的增强与周围肾实质达到相同水平,但通常回声会稍弱[1],之后可见肾静脉显像,实质增强的持续时间长短取决于肾脏血管状态、患者年龄、肾血流以及超声设备的敏感度[2],约120 s后肾实质增强明显减退,肾髓质先减弱,然后肾皮质缓慢减弱。肾脏超声造影的增强时相可分为动脉期或皮质期(10~40 s)、静脉期或髓质期(41~120 s)及延迟期(12l~360 s)[3]。

  • 髌骨内侧支持带损伤MRI研究进展

    作者:张金华(综述);孟宪平(审校)

    长期以来,髌骨内侧支持带的影像学研究的重要性未能得到足够的重视,研究髌骨内侧支持带的特性、损伤的机制与特点,有助于患者治疗方式的选择。现将MR在研究髌骨内侧支持带损伤价值方面进行综述。
      髌骨内侧支持带的解剖要点及作用机制
      髌骨内侧支持带是维持髌骨内侧稳定性重要的软组织解剖。广义的髌骨内侧支持带由浅入深分为4层,第1层为皮肤、皮下筋膜层,第2层为股内斜肌筋膜,第3层的结构为内侧髌股韧带(MPFL)、内侧髌胫韧带(MPTL)、膝内侧副韧带浅层,第4层为膝关节囊和内侧髌骨半月板韧带(MPML);髌骨内侧支持带主要成分有3部分,包括:MPFL、MPML、MPTL[1](图1,2)。MPFL是髌骨内侧支持带中重要的静力性稳定因素[2,3],约占限制髌骨外移静力因素的53%~60%[1,3],是限制髌骨外移的主要结构[1,4,5]。Conlan 等[1]报道髌骨内侧结构包括MPFL重建失败易引起髌骨再次脱位和形成恶劣后果,故研究MPFL的解剖非常重要。既往一般认为MPFL起自股骨内收肌结节[6],止于髌骨内缘的上2/3[6,7],或经股内侧肌腱止于髌骨内上缘[8]。新的尸体解剖研究[9]发现MPFL起自股骨内收肌结节,向股内侧肌方向走行,但与股内侧肌接触松散,然后MPFL主要纤维直接连接于股中间肌和髌骨之间,末端少许纤维连接于髌骨内侧支持带深层,其连接于髌腱内侧面。

  • 下叶背段命名的我见

    作者:孟悛非

    专业名词的应用我认为应遵从合理、主流这两个原则。
      将肺下叶的第一段(全肺第六段)称为背段,历史悠长。我国早的“放射诊断学”大本统一教科书(1965年)就将这一段命名为背段,同期的人卫版的“外科局部解剖学”“,人体解剖学”也都将此段称为背段。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的“放射诊断学”--“医学影像学”全国统一教材从第一版到第六版均将其命名为背段。21世纪出的八年制本科教材“医学影像学”;影像学专业教材“医学影像诊断学”、高教出版社的“医学影像学”也均将其名为“背段”。以上均是全国统编或规划教材,是教材中的经典版本。我国呼吸系统放射学大家李铁一教授主编的“现代胸部影像诊断学”中也是将其称为背段。国外教材中也不乏将其称为背段的,如瑞典的教材。当然,外国书中有将其称为Apical的,这样全肺有4个Apical,两个在上叶,两个在下叶,这样方便吗,不会搞混吗?国外还有将其称为Superior的,这大概是有人称其为“上段”的原因。支气管和肺动脉的命名都与肺段相同,因此,背段支气管应是背支,如称其“上段”则相应支气管为“上支”。大家看看支气管的解剖命名就不难发现,背支的下一级分支为上支、外侧支和内侧支,如用背段则其分支是“背支的上支”,这很好理解,如用“上段”则成了“上支的上支”,谁能理解?何况,舌叶还有上舌段和下舌段,何必去打擦边球?从背段的位置来讲,它既不是apical(顶点的)也不是superior(上级的)。

  • MRI对早期阿尔茨海默病的诊断及其进展

    作者:张彩;南江;杨佳扬;周劲冲

    AD简介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常见的痴呆症之一,占痴呆总人数的50%~70%[1]。AD于1960年由Alzheimer医生首次提出,它是以记忆损害、进行性认知功能障碍为特征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是以神经斑和神经元纤维缠结沉积、基底前脑胆碱神经元丢失为主要病理改变。近几年来,多数学者认为内嗅区皮层才是AD早受累部位。研究发现内嗅区皮质是神经元纤维缠结初发生的地方,并且缠结的密度与痴呆的严重程度成正相关[2]。

  • 扰相梯度双回波序列与3D-TOF-MRA及SWI在显示正常颅内主要动、静脉的比较

    作者:蒋伟;张泳欣;黄穗乔;钟镜联;叶瑞心

    目的:探讨磁共振扰相梯度双回波序列(dual-echo sequence)同时获得动脉成像及静脉成像的能力。方法选取11例健康志愿者行双回波序列、3D-TOF-MRA及SWI序列检查。将双回波序列所获得的动脉成像对大脑前、中、后动脉各段显示效果与3D-TOF-MRA成像效果比较;同时所获得的静脉成像对脑深部静脉的显示效果与SWI成像效果比较。结果双回波与3D-TOF MRA序列对双侧大脑前动脉A1~A4段、大脑中动脉M1~M2段、大脑后动脉P1~P3段显示效果无明显差异(P>0.05)。两成像方法对双侧大脑前动脉A5段、大脑中动脉M3段、M4段、M5段及大脑后动脉P4段显示效果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3D-TOF MRA序列对以上动脉段的显示效果优于双回波序列。双回波序列与SWI序列对大脑大静脉、双侧大脑内静脉、双侧透明隔静脉、双侧丘纹上静脉的显示效果无明显差异(P>0.05)。而两成像序列对双侧脉络膜静脉的显示效果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1),SWI序列对其显示效果优于双回波序列。结论双回波序列适合于检出多数大脑内动、静脉,但对小的动脉远端检查以常规3D-TOF-MRA为好;双回波序列亦适合检出多数脑深部静脉,但对于微小静脉的检出以常规SWI更好。

  • 视神经胶质瘤的MRI表现

    作者:范存雷;陈少武;魏祥;李建钢;任国政

    目的:视神经胶质瘤的MRI表现。方法总结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5例视神经胶质瘤的MRI特征。15例均行横轴位、冠状位和斜矢状位平扫加增强扫描。结果15例视神经胶质瘤均累及眶内段,其中累及球内段3例、管内段7例、视交叉4例、视束1例。视神经迂曲形增粗5例,梭形增粗4例,不规则肿块4例,圆形肿块1例,哑铃形1例。肿瘤在T1WI上为略低或等信号,T2WI上为略高、等、低信号;肿瘤内信号均匀12例,信号不均3例;肿瘤无强化4例,轻度强化6例,明显强化5例。结论 MRI在显示视神经胶质瘤位置形态、信号特征及强化特点均有典型表现。

  • 肺硬化性血管瘤的CT表现及病理分析

    作者:郑红伟;祁佩红;薛鹏;漆剑频;胡道予

    目的:探讨肺硬化性血管瘤(PSH)的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2例PSH患者的CT影像资料,并结合病理分析。结果 CT平扫示12例病灶均表现为单发、边界光整的圆形或卵圆形的软组织肿块,其中1例伴浅分叶改变;11例密度均匀,1例巨大肿块内伴坏死;3例瘤周缘伴“晕征”,1例伴钙化。增强5例中动脉期4例呈显著强化、1例中度强化,双期扫描3例静脉期均呈持续强化。病理所见肿瘤主要由实性区、乳头状区、硬化区及血管瘤样区4种组织形态构成,均包括至少2种或2种以上组织形式混合存在。结论 PSH的CT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结合其发病年龄、性别,应首先考虑肺硬化性血管瘤的可能,终确诊依赖病理。

  • 书讯

    作者:

    关键词:
  • 头颈部异位甲状腺的CT诊断及评价

    作者:衣利磊;关键;林玲

    目的:探讨头颈部异位甲状腺的分布规律及CT诊断价值,以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证实的头颈部异位甲状腺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比较超声、CT及核素的诊断优势。结果本组头颈部异位病灶主要分布于甲状腺水平及以上部位的口腔和颈部,其中颅底岩尖处1例,口腔舌根2例,颈前外侧区3例,口腔舌根-颈前外区2例,气管内2例,气管旁2例。3例有2个异位病灶。单纯异位甲状腺3例共4个病灶,异位结节性甲状腺肿9例共11个病灶。常见临床表现有吞咽不适、呼吸困难、颈部包块。本组病例的病灶检出率CT高于超声及核素。结论头颈部异位甲状腺分布具有一定规律,CT对发现及诊断ETG具有重要优势,可发现超声难以发现的特殊部位的病灶,能提供清晰直观的解剖关系,为临床处理提供重要依据。

  • POEMS综合症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

    作者:林玲;周旭辉;江利;张朝晖

    POEMS 综合征又称 Crow-Fukase 综合征、Takatsuki综合征,是一种较为罕见的临床症候群,涉及多个系统的一系列病变。POEMS综合征的名称由其主要临床特点的首字母构成,即(1)多发周围神经病变(Polyneuropathy);(2)脏器肿大(Organomegaly);(3)内分泌异常(Endocrinopathy);(4)M蛋白(Monoclonal protein);(5)皮肤改变(Skin change)。
      概述
      POEMS综合征是由潜在的浆细胞病变引起的副肿瘤综合征[1]。POEMS综合征可继发于骨髓瘤、髓外浆细胞瘤或Castleman病,也可仅表现为M蛋白血症,而未见克隆浆细胞。Bardick等学者1980年首次报道了2例具有相似临床特点的病例,并以主要临床表现的首字母缩写对这一综合征命名。随后日本[2]、美国[3]、法国[4]、中国[5]及印度[6]等国家也陆续出现相似报道。随着报道的增多,POEMS这一缩写名称的局限性也凸显出来,目前对于这一命名我们需要注意:(1)诊断此综合征并不需要出现缩写名中所有临床表现;(2)有很多重要征象并未在此缩写名中体现,例如视神经乳头水肿、血管外容量超负荷、硬化性骨病变、血小板增多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升高、血栓特异质及肺功能异常等[1]。

  • CT及MRI灌注成像在肌骨系统肿瘤评估中的应用

    作者:方字文(综述);张朝晖(审校)

    肿瘤的血管生成在其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灌注成像可对肿瘤的血管生成情况进行较全面、无创的评价,进而可用于推测肿瘤的生物学特性、指导治疗、监测疗效等,有关报道日渐增多,但在肌骨系统肿瘤诊疗中的应用报道相对少见,本文就各种CT及MRI灌注成像技术在肌骨系统肿瘤评估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CT、MR灌注成像技术原理
      (一)CT灌注成像(CT perfusion imaging,CTPI)
      CT灌注成像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在静脉内团注对比剂后应用快速采集技术对感兴趣区层面或容积进行连续多次扫描,获得对比剂首次通过组织及其后一段时间内一系列具有时相特征的图像序列,然后测量并分析组织的强化程度随时间的变化,从而得到与肿瘤血管相关的药物动力学信息,实现对肿瘤的半定量或定量分析。一般来说,组织的强化程度与其血管化程度、血管壁的通透性和细胞外容积有关,血管化程度与肿瘤组织的早期强化相关,而血管壁的通透性和细胞外容积则与后期强化相关。通过直接分析时间-密度曲线可利用半定量指标描述肿瘤的灌注特点,如大强化程度、强化曲线大斜率(steepest slope,SS)、边缘-中心强化速率比等。而通过药物动力学模型(常用间室分析模型或去卷积分析模型)对组织的强化曲线进行校正、拟合,可提取出反映组织微循环的生理学定量参数如组织血流量(BF)、血容量(BV)等、组织间隙容积、表面通透性(permeability-surface area product,PS)等。利用这些灌注参数可重建出相应的参数图,以更为直观的形式显示病变的灌注情况[1]。施鑫等[2]对26例经病理学确诊为骨肉瘤的患者进行了CTPI参数与肿瘤微血管密度(MVD)的对照研究,结果表明BF、BV与MVD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CTPI能够很好地应用于评估骨肉瘤的血管生成情况。

  • 术后读片:胰腺肿物一例

    作者:王晓玲;李雪华;冯仕庭;李子平

    医生:男性患儿,年龄4岁7个月。因发现上腹部肿块10个月余入院。患儿曾于10个月前至当地医院行剖腹探查术,因肿物巨大无法切除,转至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化疗6次,随后转至我院治疗。患儿自起病以来,无头晕、头痛、发热、咳嗽、腹痛、腹胀等明显不适。既往史、个人史、家族史均无特殊。
      入院体查于左上腹可见一横行约8cm的手术切口疤痕,左上腹触及约3cm大小的肿物,位置较深,触诊不清,无压痛。肝脾未触及,全腹无压痛及反跳痛。

  •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2013年第22卷全年索引

    作者:

  • 《先天性心脏病CT诊断学》出版发行简介

    作者:

    由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医学影像科杨有优教授与范淼教授主编的《先天性心脏病CT诊断学》日前已由中山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该专著共60万字,含高质量图片1292幅。内容采用国际上新先天性心脏病分类方法。除常见病多发病外,增加了较多罕少见疾病,并对每种疾病从定义、病理、临床、胸部平片到CT征象及鉴别诊断等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介绍。中华医学会放射学会原常委兼北京协和医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放射科主任戴汝平教授、中华放射学会常委及心胸学组组长郭佑民教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医学影像科主任杨建勇教授等国内著名专家对本专著给予了高度评价。

  • 6例主动脉冠状窦瘤破裂超声误诊的原因分析

    作者:贾志军;廖书生;倪显达;胡元平

    主动脉冠状窦瘤破裂(rupture of aortic sinus aneurysm,RASA)又称Valsalva's窦瘤破裂,是一种少见的心脏急症。它以呼吸困难,心悸,骤然胸痛和胸骨左缘粗糙,响亮,双期连续性心脏杂音为主要表现,可致急性心力衰竭,甚至死亡。超声心动图为本病的诊断提供了便捷、无创的检查,但在特殊情况下可产生误诊、漏诊,尤其在合并其室间隔缺损时[1]。本文回顾性分析6例术前超声诊断为主动脉冠状动脉窦瘤破裂的病例,总结分析超声漏、误诊的原因。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收集2008年1月~2013年4月在我院超声科漏诊和误诊的6例主动脉冠状动脉窦瘤破裂患者的超声资料,并与手术结果对照,分析超声误诊、漏诊原因。本组中男性4例,女性2例;年龄18~52岁。患者手术时间在超声诊断后5~15 d。

  • 66例小儿腹型过敏性紫癜的螺旋CT应用价值

    作者:胡涛

    过敏性紫癜为全身自限性急性出血症,多由感染(细菌、病毒、寄生虫等),食物(牛奶、鸡蛋、鱼虾等),药物(抗生素类、磺胺类、解热镇痛药等),花粉等引发小动脉及毛细血管发生过敏反应,血管透过性增加,发生水肿出血所致[1]。临床上多以皮肤紫癜为主,同时可出现消化道、关节及肾脏等脏器的病理变化,其中伴有胃肠道症状者即为腹型过敏性紫癜。该型过敏性紫癜的主要症状为阵发性或持续性的脐周或上腹的疼痛,可伴或不伴呕吐、腹泻、便血等[2]。由于消化道症状不典型,急诊中在无皮疹症状出现时不易与急腹症相区分。

  • 不同浓度对比剂在CTPA成像中应用研究

    作者:王益钢;丁建平;王子荣

    随着MSCT的飞速发展,其高分辨率的CT血管成像(CT angiography,CTA)应用价值越来越受到重视,尤其在诊断肺动脉疾病方面显示出独特优势,能提供肺动脉栓塞存在与否、栓子的性质、栓塞部位、范围、程度以及疗效、预后信息,是一种良好图像检查方法[1]。本研究探讨不同浓度对比剂在CT肺动脉造影(CTPA)检查中的对比研究,进一步了解不同浓度对比剂在肺动脉内的差别和对强化效果的影响,加深对对比剂的认识。
      资料与方法
      随机选取于自2012年3月~2012年12月期间,在我院行CTPA成像检查的患者中无对比剂使用禁忌证的患者59例,分两组,其中A组:31例,男14例,女17例,平均56.5岁;B组:28例,男13例,女15例,平均60.3岁。临床表现主要为胸痛、胸闷、呼吸困难。A组采用(300 mgI/ml)30 ml对比剂,B组采用(350 mgI/ml)30 ml对比剂,注射流率均为5 ml/s。

  • 不典型慢性骨髓炎的MRI表现

    作者:蔡崧;崔兴宇;王国祥;孟祥鸿;王成达;蒋兆贯;顾光官

    慢性骨髓炎是临床常见疾病,近年来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和细菌毒力的改变,不典型慢性骨髓炎的发病率明显增高,临床症状和影像学表现不典型是常见的误诊原因[1]。本文对11例经手术或活检病理证实的不典型慢性骨髓炎MRI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病变的影像学表现,以期加深对这一疾病的认识,并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必要的参考。
      资料与方法
      收集2009年7月~2012年12月经手术或活检病理证实的不典型慢性骨髓炎共11例,其中男8例,女3例;年龄12~34岁,平均25.8岁。临床表现均不典型,6例有患肢疼痛不适,3例表现为邻近关节疼痛伴关节活动受限,2例软组织轻度肿胀但无局部皮肤发红和皮温升高。3例病程中曾有低热,白细胞计数正常或轻度升高;2例发病前有轻微外伤史;其余无明显诱因。病程3个月~2年,平均1.2年。手术病理证实8例,穿刺活检证实3例。全部病例均行X线检查和MRI平扫,其中7例行CT扫描,2例行ECT检查,2例同时进行了MRI增强扫描。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