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肝胆外科杂志

肝胆外科

肝胆外科杂志

Journal of Hepatobiliary Surgery 간담외과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 主办单位: 安徽医科大学
  • 影响因子: 1.18
  • 审稿时间: 3-6个月
  • 国际刊号: 1006-4761
  • 国内刊号: 34-1143/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26-115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肝胆外科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安徽
  • 主编: 吴孟超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不同时机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效果及预后

    作者:邓仲鸣;赵云

    目的 对不同时机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疗效以及预后进行探讨.方法 依据疾病发作到手术时间的不同把2013年3月到2014年3月在我院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102例分为A、B、C三组,A组症状发生到手术时间不到48h,共37例;B组症状发生到手术时间在48h到72h之间,共34倒;C组症状发生到手术时间超过72 h,共31例.分别对三组各项指标进行观察:包括①手术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②中转开腹例数;③并发症情况:切口感染、腹腔感染、肺部感染、胆漏等并发症的例数.结果①C组的平均术中出血量、平均手术时间、平均术后疼痛时间、平均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高于A、B两组,具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B组的各项术中情况亦高于A组,不其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②A、B、C三组的中转开腹率分别为,C组的中转开腹率高,三组的中转开腹率比较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A组和B组进行比较分析,两组差异性不具有统计学差异性(P >0.05);③A、B、C三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C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但三组之间不具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方法,疾病发作到手术在72h内疗效及患者的预后较好,对于超过72 h的在手术时应谨慎操作.

  • 对比经皮微波消融与手术切除治疗合并肝硬化的单发小肝癌疗效分析

    作者:杨藩;张二雷;童兵;黄志勇;肖震宇

    目的 比较经皮微波消融(Percutaneous Microwave Coagulation Therapy,PMCT)和手术切除(Surgical Resection,SR)治疗原发性单个小肝癌(大径≤3cm)合并肝硬化患者的生存预后.方法 回顾性收集2004年6月~2013年7月在我院肝脏外科中心接受治疗的单个小肝癌患者共250例,其中SR组152例,PMCT组9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近远期治疗疗效.采用Cox模型分析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 两组平均随访40.6个月(9~96个月),SR与PMCT组1、3、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94.7%、68.0%、42.7%和88.8%、60.0%、37.1%(P=0.076),1、3、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98.7%、94.2%、60.1%与96.9%、88.3%、59.0%(P=0.211).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高胆红素是影响肝癌外科治疗后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治疗方式的不同不是其预后危险因素.结论 对于单个原发性小肝癌合并肝硬化患者,PMCT治疗安全、有效,能取得与SR相当的近期、远期疗效,操作方便、费用低廉,临床可考虑作为小肝癌合并肝硬化患者的首选治疗手段之一.

  • 腹腔镜联合射频消融治疗多发肝腺瘤的诊疗体会

    作者:岳学良;刘红山;刘朝阳;任志远

    目的 探讨腹腔镜联合射频消融微创化治疗多发肝腺瘤的可行性、安全性及其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4例肝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报道.结果 4例肝腺瘤患者中2例为多发肝腺瘤,男性患者3例,女性患者1例,中位年龄36.5岁,2例单发患者均给予行传统开腹肝腺瘤切除术,多发肝腺瘤患者均给予腹腔镜联合射频消融治疗,术后4例患者均痊愈出院,无并发症发生,经随访3-16个月,无复发.结论 腹腔镜联合射频消融治疗多发肝腺瘤是安全有效可行的,不失为微创化治疗多发肝腺瘤的一个良好选择,但其长远疗效需进一步多中心、长期随访研究.

  • 内镜下乳头肌小切开联合球囊扩张治疗年胆总管结石的疗效分析

    作者:周春晓

    目的 探讨十二指肠乳头肌小切开术(SEST)联合十二指肠乳头球囊扩张术(EPBD)在老年胆管结石治疗中的安全性及其疗效.方法 100例老年胆管结石患者接受内镜取石治疗,其中55例患者采用SEST联合EPBD进行取石(SEST + EPBD组),45例患者采用单一的EST进行取石(EST组),对比分析2组患者之间的结石取净率、碎石发生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SEST+ EPBD组在一次结石取净率、术后并发高淀粉酶血症、ERCP术后胰腺炎、腱管炎方面与EST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EST+ EPBD组的碎石发生率为3.6%,低于EST组的1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EST+EPBD组无出血发生,EST组的出血发生率为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EST+ EPBD组的结石复发率为1.8%,低于EST组的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EST联合EPBD治疗老年胆总管结石安全、有效,可有显著减少碎石及出血的发生率,降低胆总管结石的复发率.

  • 两种方案的两镜联合技术微创治疗肝外胆道系统结石的比较

    作者:刘志刚;陈圣林;刘丹峰;胡郁之;刘昌阔;孙礼侠

    目的 比较十二指肠镜联合腹腔镜技术(ERCP+ LC术)以及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技术(LCBDE术)两种诊疗方案在微创治疗肝外胆道系统结石的差异,评价其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12年1月~2015年8月68例胆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术前胆管直径是否> 10 mm,分为A组和B组,A组患者采用腹腔镜联合十二指肠镜诊疗模式;B组患者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诊疗模式,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相关指标.结果 两镜联合治疗模式A方案的成功率为87.9%(29/33).两镜联合的治疗模式B方案的成功率为91.4% (32/35).两组患者在治疗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术后胆管结石残留率等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患者的总体住院时间及总体住院费用却明显长于B组(P <0.05).B组患者实施腹腔镜手术时间、术后留置引流例数、术后住院时间等观察指标均明显多于A组患者(P<0.05).结论 两种方案的两镜联合技术微创治疗肝外胆道系统结石效果明确.两种治疗方案各有优缺点,总体疗效相当,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及全身状况,合理的选择不同模式,可以实现治疗的大限度微创化.

  • 手术切除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肝破裂出血的预后评价

    作者:郑伟;张智勇;常虎林;海军;耿西林;杜立学

    目的 观察手术切除治疗对原发性肝癌肝破裂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09年1月-2012年6月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原发性肝癌肝破裂患者32例,其中,8例左外叶切除,6例左半肝切除,2例右半肝切除,2例不规则切除,6例缝合止血(术后行肝动脉插管化疗),4例缝合后结扎肝动脉,4例局部填塞或大网膜覆盖,术后开展随访,记录患者生存及治疗情况,随访截止时间2015年8月31日.结果 32例患者术后均未再次手术治疗,6例单纯缝合止血者中,3例于术后5-7天因再出血死亡,另外3例生存时间分别为87天、101天、119天;4例局部填塞或大网膜覆盖者的生存时间分别为95天、112天、157天、173天;4例缝合后结扎肝动脉者的生存时间分别为98天、147天、242天、267天;18例行手术切除者,短生存183天,长生存35个月,1、2、3年生存率分别为38.89% (7/18)、16.67% (3/18)、0%.结论 手术切除是原发性肝癌肝破裂出血患者较为有效的治疗方式之一,但临床中应依据患者的病情、经济及治疗需求情况选择治疗.

  • 腹腔镜下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体会

    作者:李东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手术技巧,总结治疗经验,以更好的指导临床手术.方法 对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为172例急性胆囊炎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cectomy,LC)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均于发病72小时内施术,无明显肝功能损害及黄疸、无胰腺炎.经积极术前准备后行LC.结果 172例患者均治愈,术中出血15 ~ 200 ml,平均40 ml,手术时问30~120 min,平均55 min,术后住院2~7d,平均3d.术后毛细胆管漏5例,无术后出血、胆管损伤等并发症.结论 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充分的术前准备,根据术中的不同情况选择合理的手术方法,急性胆囊炎行LC安全,有效.

    关键词: 急性胆囊炎 腹腔镜
  • 全内脏反位胆囊结石的腹腔镜手术体会

    作者:曹葆强;龚仁华;王伟;李雷;李宗寅

    目的 探讨全内脏反位胆囊结石的腹腔镜手术技巧.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8例全内脏反位胆囊结石患者的腹腔镜手术资料,手术均采用与普通腹腔镜胆囊切除术(Iaparosscopic cholecystcetomy,LC)完全相反的四孔法完成.结果 8例全内脏反位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顺利,无一例中转开腹.手术时间未明显提高.术后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未出现胆漏、肠瘘、出血等并发症,术后6~7天拆线出院.结论 明确诊断,完善准备,转变酱通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手术思维和改良操作技巧,对全内脏反位胆囊结石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是安全、可行的.

  • 胰头癌根治术钩突的不同处理对根治效果的影响

    作者:刘庚;李红梅;张倜;孙晋津;崔云龙;李强

    目的 探讨胰头癌根治术中对钩突部不同处理方法对根治效果的影响.方法 收集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及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自2014年5月1日至2015年5月31日诊断为胰头癌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病人51例,按对胰腺钩突的不同处理方法,将其中充分暴露肠系膜上动脉(SMA)作为观察组(27例),不暴露肠系膜上动脉作为对照组(24例),对根治效果的影响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行SMA暴露的观察组术后病理报钩突部切缘R1为1例,占本组3.7%;未暴露SMA的对照组钩突部切缘R1为7例,占29.1%,两组具有统计学差异(x3=4.45,P<0.05).结论 在胰头癌根治术中,应将胰腺钩突附着处,包括肠系膜上动脉根部及右侧的纤维组织一同整块切除,可提高根治的效果.

  • 生长抑素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疗效的Meta分析

    作者:陈浩;汤亲青;方茂勇

    目的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EPISBO)是术后肠梗阻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也是腹部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一般采用保守治疗,近年来,研究者在常规保守治疗的基础上结合生长抑索治疗EPISBO,疗效显著,但对其疗效缺乏客观性的系统评价.目的 系统评价生长抑索用于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EPISBO)的临床疗效.方法 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Embase、PubMed、SCl、CBM、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数据库,检索查找常规治疗与生长抑素结合常规治疗用于EPISBO患者的(RCT)随机对照试验,对纳入的研究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并提取相关数据,用Cochnm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 5.3软件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并系统评价统计出来的结果.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10个RCT临床研究,共计639例研究对象.Meta分析结果显示:生长抑素+常规治疗在下列方面优于常规治疗,且具有统计学意义:(1)腹痛腹胀缓解时间:SMD=-0.85,95%Cl:(-1.13,-0.57);(2)腹痛腹胀消失时间:MD=-2.45,95% Cl:(-3.24,-1.67);(3)肠鸣音恢复时间:MD=-1.94,95%Cl:(-2.85,-1.03);(4)肛门恢复排气排便时间:SMD=-1.25,95% Cl:(-1.43,-1.08);(5)无效率(包括中转手术)率:RR =0.20,95%Cl:(0.11,0.34);(6)住院时间:MD=-4.43,95% Cl:(-4.86,-4.00).结论 目前研究表明常规治疗+生长抑素治疗EPISBO的疗效明显优于常规治疗,但暂无国外相关研宄文献,结果相对局限,且纳入样本量少、样本质量相对不高,为充分地证实其疗效,今后有必要在国内外开展更多相关的高质量临床RCT试验.

  • 血清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在急性胰腺炎危重度的早期评估及治疗的价值

    作者:王学新;聂晓辉;田亚兰;丁刚;马杰;王辉;陈薇

    目的 探讨联合检测血清血清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对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的早期判断价值及抗生素治疗指导价值.方法 收集AP患者73例,其中重症胰腺炎(SAP) 21例,轻症急性胰腺炎(MAP) 52例,以及正常对照20例,分别在入院后第1、2、3、4天动态监测各位患者PCT和CRP水平,分析这些指标与AP严重程度及预后关系.结果 MAP组和SAP组患者血清PCT及C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SAP组患者同期PCT及CRP水平均高于MAP组(均P<0.05).结论 血清PCT和CRP能够在早期反映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并且能够反映AP患者是否合并感染,有助于早期判断疾病的严重程度和早期合理预防感染,对AP的早期综合治疗具有一定的临床指导价值.

  • 开滦人群胆石症患病率调查研究

    作者:王一鸣;赵利;曹立瀛;付庆江;刘四清

    目的 探讨开滦研究人群胆石症的患病率及影响因素.方法 对参加2006~2007年度健康体检的101510例开滦在职及退休职工进行调查,排除因各种原因胆囊切除者;肝功能障碍者;拒绝接受肝胆超声检查或超声资料缺失者,终纳入统计分析的有99799例.根据超声检查结果将研究对象分为有胆石症组和无胆石症组,计算胆石症的患病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胆石症的因素.结果 (1)在99799例研究对象中,男性79603例,女性20196例,年龄为(51.90±12.67)岁.检出胆石症2363例.胆石症、胆囊结石、胆管结石、胆囊合并胆管结石的患病率分别为2.4%、2.2%、0.1%、0.04%.(2)胆石证、胆囊结石、胆管结石、胆囊合并胆管结石的不同性别的患病率分别为男性2.3%、2.2%、0.1%、0.04%;女性2.5%、2.4%、0.05%、0.05%.(3)增龄、女性、BMI,hsCRP为胆石症的危险因素,其OR值分别为1.04(95% Cl1.04~1.05)、1.25 (95% Cl1.12~1.39)、1.34(95%Cl1.22~1.47)、1.22(95% Cl 1.14~1.30).饮酒为胆石痖的保护因素,其OR值为0.80(95% Cl0.70~0.92).结论 增龄、女性、肥胖、hsCRP是胆石症的危险因素,适量饮酒是胆石症的保护因素.

  • 超声造影用于肝硬化合并小肝癌的早期诊断意义评价

    作者:张静芳;韩秀清;左云芳;胡海燕;韩转宁

    目的 观察探讨超声造影用于肝硬化合并小肝癌的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7月~2015年7月收纳的50例肝硬化合并小肝癌患者,对于肝脏占位性病变进行超声造影检查,记录各个病灶造影增强模式,汇总分析造影前后的占位性病变良恶性评分.结果 超声造影对于肝硬化合并小肝癌的灵敏度为94.00% (47/50).中-低分化癌组开始增强时间明显短于透明细胞癌组,开始消退时间明显短于高分化癌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低分化癌组小肝癌动脉期多快速增强,即快进,当肿瘤内造影剂迅速廓清,实质期小肝癌肿瘤内超声回声强度低于正常肝实质,即为快出,本组占65.83% (79/120灶),穿刺活检经手术确诊78个为中-低分化癌病灶,其余1个为0.95cm的透明细胞癌.高分化癌组动脉期快速增强,实质期缓慢退出,呈“快进慢出”模式,透明细胞癌组,超声造影呈“慢进慢出”模式.120个小肝癌病灶造影前图像典型较少,仅57.5%(69/120)有疑似或明确恶性诊断,超声造影后评分提高≥2分的病灶为35灶,占29.17%,造影后评价为5分的病灶为103灶,超声造影对小肝癌诊断准确性为85.83%(103/120).结论 超声造影用于肝硬化患者肝内合并多种类型小肝癌的早期诊断有重要意义,造影可提高超声的诊断率,可作为辅助诊断小盱癌的影像学方法,其灵敏度与准确度均较高,安全简便,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出血继发重症腹腔感染1例

    作者:余孝俊;赵义军;赵红川;王国斌;刘付宝;黄帆;谢坤;耿小平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各种改良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不断出现,但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仍是壶腹周围肿瘤的经典术式,该术式创伤大,切除器官多,加之切除后复杂的消化道重建使得该术式术后并发症一直居高不下[1-3],因此如何及时有效处理术后并发症是胆胰外科医师不得不面对的重要问题.本文在此介绍一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术后消化道大出血继发重症腹腔感染处理经验供参考.

  • 腹腔镜在肝外胆道结石再手术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屈顺喜;孟晓东;吴治宇;付庆江

    面对复发(或残留)性胆管结石,很多患者不得不再次或者多次行手术治疗,然而开腹手术不但增加了患者的痛苦,而且还带给患者不同程度的经济负担.随着腔镜设备和技术的不断更新与进步,以ERCP为基础的内镜取石不断应用于针对复发性胆总管结石的治疗,但其破坏了Oddi括约肌的功能,无法避免地带来诸如胰腺炎、出血、穿孔、感染及胆管结石的复发等严重并发症.

  • 慢性胰腺炎诊治进展

    作者:叶征辉;赵红川

    慢性胰腺炎(Chronic Pancreatitis,CP)是一种胰腺实质反复发作炎症,导致胰腺纤维化形成和渐进性结构功能损毁的疾病.临床早期典型表现为慢性腹痛、反复发作胰腺炎及相关并发症,进展期表现为胰腺外分泌和内分泌功能逐渐丧失[1],CP的主要症状为慢性腹痛、消化不良和糖尿病.主要并发症则包括:胰腺假性囊肿;胰管结石/狭窄;十二指肠狭窄;血管并发症;胆管梗阻;营养不良;胰腺癌;慢性疼痛[2,3].

    关键词: 胰腺 炎症
  • 慢性胰腺炎的外科治疗

    作者:黄强;刘臣海

    慢性胰腺炎(chronic pancreatitis,CP)是由各种病因引起的胰腺组织和功能不可逆的慢性炎症性疾病,以胰腺腺泡萎缩、破坏和间质纤维化为主要病理表现,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上腹部疼痛和(或)胰腺内、外分泌功能不全,可伴有胰腺实质钙化、胰管扩张、胰管结石和胰腺假性囊肿形成等[1-2].

  • 上皮间质转化在肝细胞癌转移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作者:倪卓然;谢坤;耿小平

    1 EMT的概念及生理作用EMT是指在特定的生理和病理情况下上皮细胞向间质细胞转化的现象[1],是一个短暂且可逆的极化过程:上皮细胞转化为纤维母细胞或问质细胞表型,后者具有高度活性和侵入性能,在多种生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经历EMT的细胞,获得了穿透基底膜和间质组织的能力,并可穿过循环系统转移至远处组织.在生理条件下,这个过程是胚胎发育的早期阶段、伤口愈合、慢性炎症甚至癌变等生理过程中的的中心事件[2].

    关键词: 肝脏 肿瘤
  • 内镜微创保胆取石的临床研究与进展

    作者:盛国涛;李双喜;莫小华

    胆囊是人体重要的消化器官,具有将胆汁浓缩、调节胆管压及调节免疫力等作用,若被完全切除[1-3],则会导致上述功能的缺失而致患者消化能力降低,引起消化不良、碱性反流性胃炎等并发症,严重的会诱发结肠癌等疾病.胆囊结石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多发性疾病,该种疾病的反复发作可致使患者丧失胆囊功能,甚至在结石的长期刺激下诱发癌变[4].

  • 肝内胆管囊腺瘤研究进展

    作者:甘伟;俞文隆;何海冠;卢军华;徐中琪;张永杰

    肝内胆管囊腺瘤(biliarycystadenoma BCA)是起源于肝内胆管上皮罕见的囊性疾病,占肝脏全部囊性肿瘤中不超过5%,由Hueter于1887年先报道,5年后Keen提出手术切除的报道[1-2].2010年WHO肿瘤分类将BCA定义为由立方形或柱形可分泌黏液的上皮细胞组成的含有卵巢样间质的囊性上皮肿瘤,通常与胆管不相通[3].

  • 两镜联合治疗肝外胆道结石的应用进展

    作者:王孝益;孙礼侠

    肝外胆管结石是临床常见的胆道疾病,是指结石位置在一级胆管以下的胆管,如肝总管、胆总管、壶腹部及胆囊管等,其中胆囊结石及胆总管结石是常见的肝外胆管结石,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是胆道外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大约有10~18%胆囊结石病人合并胆总管结石[1].

  • 血管内皮抑素抑制小鼠恶性腹水形成的实验研究

    作者:储赏奇;陈健;贾伟;胡冰

    目的 初步探讨血管内皮抑素治疗恶性腹水的作用机制.方法 选择艾氏腹水瘤小鼠随机分为2组(共54只),实验组应用血管内皮抑素腹腔内注射,对照组应用等量生理盐水腹腔内注射,观察两组小鼠腹水变化,并应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小鼠腹膜VEGFPR2表达.结果 实验组小鼠腹水量为5.0±0.27 ml,对照组小鼠腹水量为5.4±0.29 ml,两组小鼠腹水量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04),实验组A组小鼠腹膜VEGFR2表达总阳性率为72%,对照组B组小鼠腹膜VEGFR2表达总阳性率为89%,两组阳性率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x2=9.205,P=0.004).结论 血管内皮抑素可能通过抑制VEGFR2表达而抑制恶性腹水形成.

  • IgG4相关性胰腺炎的诊治

    作者:赵忠杰;孙备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autoimmune pancreatitis,AIP)是以梗阻性黄痘、腹部不适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由自身免疫介导的胰腺良性纤维炎性病变.根据组织病理学的不同分为2个亚型:Ⅰ-AIP为淋巴浆细胞硬化性胰腺炎(LPSP),Ⅱ-AIP为特发性导管中心性胰腺炎(IDCP).其中Ⅰ-AIP是以胰腺为表现形式的多器官疾病,属IgG4相关性疾病(IgG4-re-lated-disease,IgG4-RD),即IgG4相关性胰腺炎.本文就Ⅰ-AIP进行专题讨论.

    关键词: IgG4 胰腺炎 治疗
  • 对于需要手术的患者,是经验丰富的外科医生重要,还是病员众多的大医院重要?

    作者:Toomey PG;Teta AF;Patel KD;余孝俊

    背景:大流量的医院据称能够提供“好”的治疗结果.我们为此对在大医院经验丰富的两位外科医生调换到小医院(比如前5年未进行过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前后进行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方法:把经验丰富的两位外科医生在2012年调离前在大医院进行的后50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结果同该对医生在新赴任的小医院中在2012和2013年进行的前50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在大医院和小医院接受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病人年龄和性别没有差异.在小医院接受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病人手术结果更好,表现为:住院时间更短、术中出血更少、重症监护病房住院时间以及整体住院时问均更短(以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问死亡率及30天再入院率没有区别.结论:大医院经验丰富的外科医生进行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不如该医生调任在小医院执业时做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结果好.结聚似乎提示一个好的外科医生比一家大的医院对手术结果更重要!

    关键词:
  • 对经皮置管引流在治疗感染坏死性胰腺炎的思考

    作者:黄帆;贺炜;耿小平

    大约三分之一的急性坏死性胰腺炎会继发坏死感染,继而导致败血症,多器官衰竭甚至死亡.事实上所有继发坏死感染的患者都需要有创操作治疗.置管引流治疗(Percutaneous catheter drainage,PCD)原理是通过去除坏死积聚中的感染液体达到控制感染源的目的.PCD可改善临床症状,以便部分病例进一步形成坏死积聚包裹.

    关键词: 胰腺炎 引流
肝胆外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