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肝胆外科杂志

肝胆外科

肝胆外科杂志

Journal of Hepatobiliary Surgery 간담외과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 主办单位: 安徽医科大学
  • 影响因子: 1.18
  • 审稿时间: 3-6个月
  • 国际刊号: 1006-4761
  • 国内刊号: 34-1143/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26-115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肝胆外科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安徽
  • 主编: 吴孟超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胆囊腺肌瘤病诊断中超声造影的应用研究

    作者:王海萍;李川;李艳侠;杨艳春;赵海燕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应用于胆囊腺肌瘤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将我院2015年7月至2016年9月的40例疑似胆囊腺肌瘤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实施超声诊断(对照组)及超声造影检查(观察组).金标准为病理检查.观察两组诊断与病理检查结果对比情况、观察组影像学表现.结果:病理检查胆囊腺肌瘤病67.50%,观察组诊断准确性为77.50%,敏感度为74.07%,较对照组数据而言明显更高,P值小于0.05.超声造影影像学可见弥漫型、局限性以及节段性,其中弥漫型可见胆囊壁未出现肿块,且整体发生肥厚变化;局限性为胆囊壁局部增厚,胆囊内结节、胆囊壁造影显示增强;节段性表现为病灶显影,经显影胆囊壁明显增厚,呈现节段性,高回声区表现为三角形.结论 超声造影应用于胆囊腺肌瘤病诊断中,临床价值较高,准确度及灵敏度均较高,具有典型影像学表现.

  • 低中心静脉压技术在腹腔镜肝切除术中临床应用研究

    作者:陈骏;肖旭;王建新;邢春花;吴建军;蔡卫华

    目的 探讨低中心静脉压技术在腹腔镜肝切除术中应用价值及安全性.方法 将本院2013年01月~ 2017年06月实施腹腔镜肝切除术36例患者随机分为低中心静脉压组(low central venous pressure,LCVP组)18例和正常中心静脉组(normal central venous pressure,NCVP组)18例,LCVP组通过体位、限制补液及药物维持低中心静脉压(CVP) (0 ~5cmH2O),平均动脉压维持在60mmHg,NCVP组维持中心静脉压在(6~12 cmH2O),观察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第一肝门阻断时间,空气栓塞发生率和术后肾功能变化.结果 LCVP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第一肝门阻断时间及切肝时平均CVP值均低于NCV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空气栓塞发生率及术后肾功能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肝切除术中应用低中心静脉压技术在保证手术安全的同时,可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及第一肝门阻断时间.

  • 腹腔镜治疗急性创伤性脾破裂临床研究

    作者:陈佳

    目的 探讨腹腔镜脾切除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7年1月期间外伤性脾破裂的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的25例,开放手术25例.观察组为采用腹腔镜脾切除术治疗,对照组为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镇痛使用率,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包括切开感染等)发生率.结果 LS组中术中出血量,术后镇痛使用率,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少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治疗外伤性脾破裂比传统开腹手术脾切除术,具有明显优势,可明显减少患者的创伤,术中出血量,术后镇痛使用率,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等明显减少,具有显著临床治疗效果,损伤小,回复快,并发症少,值得临床中广泛使用.

    关键词: 腹腔镜 脾破裂
  • 不阻断入肝血流采用BiClamp(R)钳在肝硬化肝癌切除术中的应用

    作者:叶征辉;黄帆;王国斌;余孝俊;耿小平;赵红川

    目的 探讨不阻断入肝血流采用BiClamp(R)钳在肝硬化肝癌患者肝切除术术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7年9月接受肝切除术的72例合并肝硬化的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中是否行第一肝门阻断分为两组:不阻断入肝血流组36例,阻断入肝血流组36例,所有病例均由同一手术组完成,离断肝实质器械均为BiClamp(R)钳.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肝断面面积、断肝时间、断肝速度、术中出血量、肝断面单位面积出血量、术中输血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以及术后第1天、第3天及第7天白蛋白(ALB)、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及总胆红素(TB)等水平的差异.结果 不阻断入肝血流组和阻断入肝血流组手术时间(182.5±66.81min vs 188.47±66.97min;p =0.707)、断肝时间(32.70±25.40 min vs 27.58 ±18.16 min;P=0.215)、术中出血量(369.26±295.97 ml vs346.00±248.63 ml;P =0.613)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2.2% vs 33.3%;P =0.29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不阻断入肝血流组术后第3天血清ALT(142.36±84.29 u/L vs 252.50±207.07 u/L;P =0.027)、AST(94.78±65.10 u/L vs 139.22±107.69u/L;P =0.002)水平及术后第7天血清ALT(74.58±51.06 u/L vs 100.31±77.71 u/L;P =0.034)、AST(38.42±17.32 u/L vs55.28±36.28u/L;P =0.001)水平低于阻断入肝血流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肝硬化肝癌患者,不阻断入肝血流情况下采用BiClamp(R)钳切肝是安全有效的,同时不增加术中出血量.

  • 组织结构声学定量在乙肝肝硬化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姚文;郑慧

    目的 探索组织结构声学定量分析(acoustic structure quantification,ASQ)技术在乙肝肝硬化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50例健康体检者为健康对照组,40例经肝穿刺病理诊断证实为早期肝硬化的乙肝患者为实验组,采用ASQ技术对其肝脏超声图像进行定量分析.获取红蓝曲线、众数、均值、标准差及蓝红曲线下面积比等参数后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红色曲线不平滑,分布增宽,峰值后移,明显大于100%,蓝色曲线峰值和宽度均增加,曲线下面积显著增大.实验组的红线众数、红线均值、红线标准差、蓝线众数、蓝线均值、蓝线标准差、蓝红曲线下面积均显著大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ASQ技术能以无创、客观的参数成像方式对肝硬化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

  • 意外胆囊癌一期手术的临床分析

    作者:刘学军;张勇;申书安

    目的 探讨意外胆囊癌的术中确诊和一期手术的方法和重要性.方法 回顾性总结2001年6月至2016年6月发现的意外胆囊癌53例,其中2010年3月后有32例,全部一期完成了手术.结果 全组53例,强调了一期手术处理的理念后,有32例全部一期完成了手术.结论 通过术中剖检胆囊、快速冰冻病理,及时术中诊断意外胆囊癌、一期手术,可有效避免二次手术.

  • 儿童肝移植术后病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孟稼祥;万平;薛峰;罗毅;邱必军;封明轩;周韬;张建军;李敏;夏强

    目的 探讨儿童肝移植术后3个月内病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2006年10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328例儿童肝移植临床资料,探讨影响儿童肝移植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对于所有接受肝移植的患儿中122例术后3个月内发生细菌和/或真菌感染的感染率为37.2%;术前患儿低体重和高PELD评分是所有接受儿童肝移植共同的感染危险因素;术前住院时间大于7天、术后是否发生胆漏和多次手术是儿童肝移植术后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应通过加强营养支持干预、精细手术操作、多学科密切合作及完整系统的术后随访管理多方面努力降低儿童活体肝移植术后降低细菌和真菌感染的发生率.

  • 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良性疾病患者微创术式选择分析

    作者:杨军;龚学东

    目的 探讨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良性疾病患者不同微创术式治疗效果.方法 收集2013年1月~ 2017年6月医院收治的60例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良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接受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LCBDE) 32例(LCBDE组),接受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28例(EST+ LC组),比较患者围术期情况、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①LCBDE组手术成功率为96.88%,EST+ LC组手术成功率为89.29%,两组手术总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LCBDE组住院时间短于EST +LC组,住院费用低于EST+ LC组(P<0.05).③术后不同时间LCBDE组视觉模拟评分(VAS)均低于EST+ LC组(P<0.05),其应用镇痛药物所占比例低于EST+ LC组(P<0.05).④两组术后结石残留、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CBDE与EST+ LC治疗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良性疾病均有肯定的疗效,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近,均微创,安全,但LCBDE术可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术后疼痛程度,减少医疗费用.

  • 区域性肝胆管结石120例的外科手术治疗效果分析

    作者:贺志强;裴明祥;么甲超

    目的 研究120例区域性肝胆管结石行外科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120例区域性肝胆管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外科手术治疗,即在B超和胆道镜引导下,行腹腔镜规则性肝切除术,一次性取净结石和切除病变的肝脏、胆管,观察手术效果.结果 120例患者中,术前结石分布区域影像学诊断正确率为95.83%;均行规则性肝切除,左半肝切除34例,左外叶切除13例,右半肝切除28例,右后叶切除26例,右前叶切除6例,右后叶+左外叶切除8例,扩大右半肝切除5例;109例患者行胆总管T管外引流;行解剖性肝切除者80例(66.67%),平均手术时间(242.35±52.48) min,平均出血量(424.18±104.93) ml;均保守治疗或带管出院,无肝功能衰竭或死亡;出血3例,腹腔内脓肿5例,胆汁漏10例,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5%;平均住院时间(8.59 ±2.36)d,出院前常规肝脏CT和B超检查,发现10例胆总管内疑有结石,门诊复查时有6例胆道镜取出结石,随访时有32例胆总管结石复发,复发率为26.67%,均给予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取净结石.结论 外科手术治疗区域性肝胆管结石安全有效,可全面评估患者病情,完善手术方案,降低术后并发症和结石复发发生率.

  • LCBD联合腹腔镜与LC联合十二指肠镜疗效对比分析

    作者:张军;李良;李文波;姜友;姚宝忠;杨仁保

    目的 比较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术(LCBDE)与LC联合内镜下Oddis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或内镜下十二指肠球囊扩张术(EPBD)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月至2017年5月行LCBDE治疗的48例胆总管结石患者临床资料,同期行LC+ EST(或EPBD)治疗的43例胆总管结石患者临床资料作为对照.结果 两组手术均无手术相关死亡发生.与LC+ EST组相比,LCBDE组术后急性胰腺炎发生率、结石残留率、严重并发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手术出血量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与十二指肠镜各自有相应的适应症,十二指肠镜适用于结石直径小,胆总管扩张不明显,或有上腹部手术史的患者,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更有住院时间短,费用低,出血少,术后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低、结石残留率低的优势.

  • 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胰周脓肿的临床疗效

    作者:徐美中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合并胰周脓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3年8月至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68例SAP合并胰周脓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35)和对照组(n=33),观察组患者给予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药物保守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临床相关指标改善时间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2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73% (P <0.05);观察组CT复查胰周脓肿消失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时间、饮食恢复时间、腹部症状及体征缓解时间、平均住院时间较对照组均显著缩短(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0.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8.48% (P <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治疗SAP合并胰周脓肿的效果良好,具有微创、操作简单、定位准确、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安全、可靠,适合在各级医院开展.

  • 肝硬化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行ERCP的临床分析

    作者:张敬坡;冯雷;秦静;张海涛;张传宝;孙江义

    目的 探讨肝硬化合并胆总管结石病人接受ERCP术的危险性,以及相应的应对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6年6月该科收治的肝硬化合并胆总管结石病人135例,其中成功接受ERCP术102例(观察组),及随机抽取同期接受ERCP术诊治且无肝硬化病史的胆总管结石患者120例(对照组),对比分析ERCP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病死率.结果 观察组中26例(25.5%)为Child-PughA级,53例(52.0%)为Child-Pugh B级,23例(22.5%)为Child-Pugh C级;18例(17.6%)出现1种或1种以上并发症,以出血、诱发感染、术后胰腺炎为常见并发症;病死率0(0/102);在ERCP术后出血率上两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 肝硬化合并胆总管结石病人ERCP诊疗过程中的耐受程度良好;Child-Pugh分级是决定内镜治疗方式和判断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对肝硬化失代偿者行微创治疗仍具有一定风险,严重并发症主要为术后出血,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止血措施,有更多的肝硬化合并胆总管结石病人仍能受益于内镜治疗.

    关键词: 肝硬化 ERCP 并发症
  • 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联合脾切除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评价

    作者:孙思楠;李建生;余继海;马金良;荚卫东;刘文斌;陈浩

    目的 研究选择性断流术对门静脉高压症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88例选择性断流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断流前、后自由门静脉压力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较术前血小板计数明显增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72例获得随访6 ~36个月,随访率为81.8%,围术期无手术死亡患者,3年内死亡9例,6例因复发出血死亡,3例死于肝癌,3年生存率71.9%,其中门静脉系统血栓12例(16.7%);肝性脑病4例(5.5%);上消化道再出血8例(11.1%),其中5例为食管胃底曲张出血,3例为门脉高压性胃病引起;再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11例(15.3%),门静脉高压性胃病24例(33.3%).结论:选择性断流术因其合理的保留了机体的自发性分流,有效的降低了自由门静脉压力,并降低了术后并发症,体现了这种手术方式在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合理性和优越性.

  • 重症胰腺炎并发腹腔间隔综合症的外科治疗META分析

    作者:孙学虎

    目的 本研究对比分析和评价急性重症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并发腹腔间隔室综合征(Abdominal compartment syndrome,ACS)外科减压治疗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从Pubmed、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CBM)、以及Cochrane实验注册中心检索2008年1月~ 2017年1月发表的有关对比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腹腔间隔室综合征开腹减压治疗及保守治疗的疗效对比的文献,由2位急诊外科医生独立地对入选研究的实验对象特征及实验设计和研究结果等内容进行摘录,并用RevMan 5.0软件进行系统分析.结果 经过筛选共有6个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ms,RCT)共计425例SAP并发ACS的患者纳入系统评价.Meta分析结果指出:与保守治疗相比,外科减压治疗组患者治疗7天APACHE Ⅱ评分降低的数值增加显著,[WMD:3.29,95% CI:(2.97,3.61,P<0.01)];治疗第三天及第七天IAP降低的数值明显增大,[WMD:3.36,95% CI:(2.56,4.15,P<0.001)];[WMD:5.83,95% CI:(4.19,7.48,P<0.001)];死亡的患者的数目明显少减少,[OR:0.25,95% CI:(0.14,0.44,P<0.001)].结论 在SAP并发ACS的治疗上外科减压治疗比单纯保守治疗有更好的疗效及安全性.

  •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疗效分析

    作者:曹辉;高凤勤

    目的 分析比较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与开腹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3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50例,依据手术方式(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或开腹)的不同,将使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手术治疗设为实验组(25例),将使用开腹手术治疗设为对照组(25例).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结石取净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等指标.结果 实验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为(38.3 ±7.1ml),术后肛门排气恢复时间为(1.7±0.6d),术后住院时间为(5.5±1.3d),均低于对照组的86.3±14.7ml,2.8±0.9d,8.4± 1.8d(P均<0.05).实验组术后切口感染和胆瘘的发生率(均为0.0%)均低于对照组(均为12%)(P<0.05).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128.3 ±24.2min)现在高于对照组手术时间(103.7±21.2min) (P<O.05).实验组和对照组结石取净率均为100%.结论 较之传统开腹手术,使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能显著缩短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并发症,是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 肝占位-淋巴管肌瘤

    作者:盛忠峰;谈震;高学磊;郑旭;田蓝天;周玉彬;郭卫东

    1病历摘要病例1.患者,女,26岁,因“查体发现肝占位3年余”入院,患者无腹痛、腹胀,无皮肤巩膜黄染,无乏力不适.患者未行特殊治疗.既往史:患者否认肝炎病史,患者患“成人斯蒂尔病“病史,间断服用“强的松”;乳腺纤维瘤术后.月经正常,育有1女.专科查体:腹部平坦,对称,无腹壁静脉曲张,无胃肠型和蠕动波,腹部柔软,无压痛及反跳痛,未触及异常包块.肝、脾肋下未触及,Murphy氏征阴性.腹部叩诊:肝上界在右锁骨中线第五肋间,肝、肾区无叩击痛,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正常,4次/分.未听到血管杂音.

  • 外科引流治疗SAP的相关问题

    作者:黄帆

    急性胰腺炎并发症多而重,其发病率仍在逐渐增加.大约10~20%的患者会发展成为重症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胰腺实质或胰外组织坏死,这其中大约有三分之一的患者坏死组织继发感染,并大多都需要侵袭性治疗.在过去10年间,外科STEP-UP引流方法部分替代了传统开放手术治疗,这种方法是开始以经皮穿刺引流,根据病情如果需要给予微创坏死组织清除[1].

  • 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临床分期与外科治疗

    作者:黄强;朱成林

    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pancreatic neuroendocrine neoplasms,pNENs)是一类起源于肽能神经元和神经内分泌细胞的异质性肿瘤.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和诊治水平的提高,pNENs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美国2017年SEER数据库分析显示NENs的发病例在过去的30年增加了6.4倍,其中胰腺的发病率约为0.8/10万人[1].国内2017年新流行病学调查显示2049例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中有633例来自胰腺(30%),是所有发病部位常见的[2].pNENs诊治复杂,其中外科手术是其治疗的主要手段,而手术方式的选择与肿瘤临床分期密切相关,本文就pNENs的临床分期及外科治疗作一探讨.

  • 慢性胰腺炎合并胰管结石的诊治

    作者:赵义军;耿小平

    1概述胰管结石常常和慢性胰腺炎同时存在,互为因果,文献报道约半数的慢性胰腺炎患者同时合并有胰管结石[1].其病理过程是胰腺实质的纤维化,终引起胰腺内、外分泌功能的不足.对胰管结石的治疗,重点是去除结石,恢复胰管引流,缓解胰管内高压,从而缓解临床症状,减缓慢性胰腺炎进程,尽可能保留胰腺内、外分泌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 胆管炎 胆管结石
  • 胰腺干细胞组织来源与分子标记物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海林;戴睿武

    胰腺疾病如胰腺创伤、胰腺炎、胰腺肿瘤和糖尿病等所致的胰腺损伤可引发机体内外分泌的紊乱并危害人类健康,现阶段临床上对于胰腺疾病的治疗效果总体来讲不甚理想.即使当前移植领域的技术有了极大发展,然而由于胰腺移植供体不足和排异反应等切实问题尚不能解决[1],故未在临床上开展.因此治疗手段的研究还需另辟蹊径,近年来随着胚胎发生学的研究和细胞工程、组织工程技术等再生医学领域的发展,各领域研究者都把干细胞视为组织器官损伤修复与功能恢复的理想种子细胞.这为胰腺损伤的治疗策略提供了全新的方向.

    关键词: 胰腺 干细胞
  • miR-144CCNB1信号调节通路在肝癌增殖、迁移和侵袭作用及相关机制的研究

    作者:户平安;雷霆;赵龙栓

    目的 探讨microRNA-144细胞周期蛋白B1(miR-144CCNB1)信号调节通路在肝癌增殖、迁移和侵袭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 以2011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肝癌患者的肝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为研究标本,采用荧光定量PCR (qRT-PCR)法检测肝癌及其癌旁组织的miR-144表达和CCNB1蛋白表达情况,采用RNA干扰技术沉默CCNB1基因,并将靶向CCNB1的siRNA转染至肝癌细胞系HepG2和QGY-7703中,检测其对肝癌细胞生长、迁移和侵袭的生物学行为的影响.结果 肝癌组织中miR-144表达较癌旁组织明显下调,CCNB1蛋白在肝癌组织的表达水平较癌旁组织明显上调,miR-144高表达者预后无瘤生存期较其低表达者明显长,而CCNB1蛋白低表达者无瘤生存期明显长于其高表达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未处理者和阴性对照模拟物相较,转染CCNB1 siR肝癌细胞CCNB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降;与未处理和阴性对照模拟物相较,转染CCBN1 siR HepG2细胞凋亡百分明显升高,转染CCNB1 siR HepG2细胞增殖能力明显下降,转染CCNB1 siR HepG2细胞迁移能力明显降低;与阴性对照模拟物和未处理细胞相较,转染CCNB1-siR QGY-7703细胞克隆团数(成瘤能力)明显减少.结论 miR-144CCNB1信号调节通路在肝癌增殖、迁移和侵袭中发挥重要作用,其可能机制为miR-144负向调控CCNB1表达,从而影响肝癌细胞增殖、凋亡、迁移等生物学行为,为肝癌治疗的新靶点提供理论依据.

  • 肝癌组织中HIF-1α、VEGF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

    作者:杨涛;贺小军;谭凯;杨振宇;杜锡林

    目的 分析原发性肝癌(PHC)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我院2011年9月至2016年12月期间行手术切除治疗并经病理证实的60例PHC患者的蜡块组织标本,其中有29例患者包含有癌旁组织,作为PHC组织的对照.所有组织标本均进行免疫组化染色,根据阳性细胞的染色强度和阳性细胞所占百分比的乘积判定HIF-1a、VEGF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PHC组织HIF-1a、VEGF阳性表达率依次为75.00%、70.00%,显著高于癌旁组织阳性表达率的0.00%、3.33% (P <0.05).在PHC组织中,HIF-1a、VEGF的阳性表达呈正相关(r=0.61,P<0.05).PHC患者性别、年龄、肝功能分级、肿瘤大小、肿瘤分化程度与HIF-la、VEGF表达无明显相关性(P>0.05),但PHC分期、转移情况与HIF-1a、VEGF表达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HIF-1a阳性、阴性表达者中位无病生存期分别为28.1、41.5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EGF阳性、阴性表达者的中位无病生存期分别为16.4、34.8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IF-1α、VEGF在PHC组织中的表达与肿瘤分期、转移情况密切相关,并可作为预测患者术后无瘤生存期的重要指标.

  • 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外科微创化治疗

    作者:谭晓开;孙备

    急性胰腺炎是临床上常见的急腹症,其中,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约占15%-20%,SAP发病速度快,并发症多,病死率高[1].积极治疗SAP,改善预后,势在必行.疾病早期强调重症监护治疗,以维护器官功能,而在疾病后期,尤其是胰腺坏死组织继发感染时,我们应果断实施外科干预.外科干预初推崇开放性清创术,但其术后并发症多,且随着荷兰胰腺炎研究小组的“step-up approach”的提出及相关文献报道的证实,创伤递升式分阶段治疗方法越来越受到广大外科医师的青睐,体现出SAP治疗的微创化和损伤控制原则.本文就SAP常见的外科微创化治疗手段作一概述.

  • 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液体治疗策略

    作者:孙昀

    自1889年Fitz第一次完整的描述了胰腺炎至今,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的治疗经历了外科治疗和保守治疗的不断交替,并于近二十年逐步形成“早期保守治疗,后期继发感染时以各种微创和/或内镜辅助手段对坏死感染灶清创引流”为主的治疗新模式.SAP被国内外学者一致认同是需要重症医学科、内镜科、普外科、消化内科、介入科及中医科等多学科共同参与,并且在特定病人的特定发病阶段需要以某一学科治疗为主的疾病.

    关键词: 胰腺炎 液体治疗
肝胆外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