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皮肤病与性病 >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中国皮肤性病学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The Chinese Journal of Dermatovenereology 중국피부성병학잡지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西安交通大学
  • 影响因子: 0.66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1-7089
  • 国内刊号: 61-1197/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52-17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9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陕西
  • 主编: 彭振辉
  • 类 别: 皮肤病与性病
期刊荣誉:
  • 成人面部多发性传染性软疣1例

    作者:夏凡;胡吉升;段逸群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52岁.面部起疹1年余.1年前无明显诱因额部出现皮疹,呈皮色或略带黄色,米粒或绿豆大小,散在分布,偶有瘙痒,未予诊治.2个月后皮疹逐渐增多,至眉、颌、耳前部等,多家医院以"皮脂腺增生"予以"地塞米松软膏"和"皮康王"外用,瘙痒缓解,皮疹未见减少.

  • 可能由冰毒诱发的银屑病复发1例

    作者:金英姬;金春玉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34岁.因四肢鳞屑性红斑、斑块6年,加重10天就诊.6年前患者四肢出现散在的红色丘疹、斑丘疹,本院以"寻常型银屑病"予以治疗具体不详,皮疹消退.期间每年冬季皮疹复发,且局限于四肢,尿素软膏等皮质激素类可控制病情.

  •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112例临床分析

    作者:王埃胜

    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2001年9月~2005年9月本科收治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患者112例,男86例,女性26例,年龄38~92岁,平均65岁,见表1.均为确诊带状疱疹且临床治疗1~4周后,局部皮损消退遗留下色素沉着、结痂、瘢痕,患处皮肤痛,发麻,异样感等后遗症状.

  • 重症药疹的护理体会

    作者:李芳;朱红卫;郝巧

    重症药疹是严重危及生命的药物反应,常见的重症药疹包括剥脱性皮炎型、多形红斑型和大疱表皮松解型.该病复杂多变,.如果治疗护理不当,会造成严重的后果,甚至死亡.本科2005年2月~2007年2月共诊治重症药疹10例,治疗及护理报告如下.

  • 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1家系

    作者:孙心君;田中华;李诚让

    1 临床资料先证者,女,23岁.双手、足背出现白色斑片16年.患者约7岁时双手背部开始出现散在的点状、小椭圆形和不规则形白色斑片,随年龄增长斑片数量逐渐增多,并扩展到手指背侧和腕关节伸侧,无痛痒、感觉异常等自觉症状.

  • 植物日光性皮炎死亡1例

    作者:杨建林;张彩霞;李文军

    1临床资料 患者男,56岁,食用灰菜(藜叶)后在田间劳动,约3h后面部、颈部、双上肢前臂、双手红肿、水疱、皮肤剧痒,2天后面部、双手开始剧痛.

  • 高频电灼联合干扰素、5-氟尿嘧啶治疗尖锐湿疣162例疗效观察

    作者:祁淑英

    1临床资料 162例患者均为女性,为2004年9月~2006年1月本科以外阴赘生物就诊者,详细询问病史,行妇科检查,取组织活检,病理确诊为"尖锐湿疣".

  •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合并扁平苔藓1例

    作者:朱莲花;金哲虎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49岁,朝鲜族.全身皮肤瘙痒2年,出现紫红色丘疹3月.2年前无明显诱因患者出现全身皮肤瘙痒,1年前出现皮肤、巩膜黄染,外院以"肝硬化"予以保肝、退黄等治疗2个月,黄疸消退,但停药后再次复发,且呈进行性加重,无发热,3个月前全身出现紫红色丘疹,遂至本院就诊.

  • 播散型带状疱疹1例

    作者:刘静野;罗迪青;何定阳;吴良才;张海燕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43岁,右上肢簇集性水疱伴疼痛5天,全身散在丘疹、水疱3天入院.

  • 泛发性色素异常症1例

    作者:吴佳纹;夏琦;王俊民;肖生祥;刘艳;喻标

    报告泛发性色素异常症1例.患者女,23岁.18年前出现泛发性皮肤色素沉着和色素减退性斑疹,以躯干及面部为著.诊断为泛发性色素异常症.

  • 色素性痒疹伴局限性硬皮病1例

    作者:刘煜;闵仲生;张恩虎;李红兵

    报告1例色素性痒疹伴局限性硬皮病.以左上臂及前臂两处硬化斑片及颈、肩、胸、腹部大片网状棕褐色斑为主要表现.实验室检查未见异常.根据其发病经过、临床表现及病理,诊断为色素性痒疹伴局限性硬皮病.

  • Marshall-White综合征1例

    作者:王红;陈宏

    报告Marshall-White综合征1例,患者男,29岁,因双上肢浅白斑3年来诊.皮肤科检查:双手背、前臂可见大片淡红色斑片,边界不清,其间散在分布边界清晰的淡白色斑.临床诊断为:Marshall-White综合征.

  • 须癣毛癣菌引起全身多处皮肤深部感染1例

    作者:陈颖;刘茁;施秀明;程波

    报告1例由须癣毛癣菌引起全身多处皮肤深部感染.全身多处反复出现皮疹4月,加剧10天.面部、大腿部及指甲部皮损真菌镜检可见菌丝,培养均为同一菌种生长.诊断须癣毛癣菌.抗真菌治疗,疗效显著.

  • 伴有Sweet样皮损的白塞病1例

    作者:蔡丙杰;尹光文;李敏

    报告1例伴有Sweet样皮损的白塞病.患者女,35岁.反复口腔、生殖器溃疡、下肢结节性红斑3年,皮肤水肿性斑块呈Sweet样皮损表现.血WBC11.5×109/L,ESR 61 mm/1h.组织病理检查呈白细胞碎裂性血管炎表现.确诊后给予泼尼松龙等药物治疗后,疗效满意.

    关键词: 白塞病 Sweet样皮损
  • 深在性皮肤纤维瘤1例

    作者:马玉萍;吴艳

    报告深在性皮肤纤维瘤1例.患者女,62岁,因右小腿外伤后出现皮疹4~5年,组织病理示真皮内细长梭形细胞浸润,排列成车辐状或席纹状,易与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混淆;真皮中可见多数的含铁血黄素沉积且免疫组化示FXⅢa(+),vemintin(+),CD34(-),S100(-),符合深在性皮肤纤维瘤.

  • 皮肌炎/多发性肌炎合并肺间质病变33例临床分析

    作者:李芃;涂亚庭;樊超;刘文涛

    目的 研究皮肌炎或多发性肌炎(DM/PM)合并肺间质病变(ILD)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比分析116例DM/PM和33例DM/PM合并肺间质病变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 合并ILD组关节痛、发热等比无ILD组多见,差异有显著性或差异高度显著性;合并ILD组眼睑紫红色斑比无ILD组少见,抗Jo-1阳性率、ESR升高等比无ILD组多见,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 ILD在DM/PM中发病率较高,发热、关节痛、抗Jo-1阳性率、ESR升高是ILD发生的指标.

    关键词: 皮肌炎 肺间质病变
  • 面部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62例临床分析

    作者:王宏东;马小娜

    目的 探讨面部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62例面部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男女之比为1:14.50,城乡之比为1:2.10,平均年龄31.40岁.非自行用药44例(70.97%).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烦躁、焦虑情绪.结论 本病多发于中青年女性,农村多于城市,医源性因素不容忽视,心理辅助治疗十分必要.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荨麻疹临床观察

    作者:郑媛;俞长玺;茆建国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方法 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1例和对照组47例,对照组口服盐酸西替利嗪片10 mg,1次/d;观察组在盐酸西替利嗪片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荨麻疹基础方"加减治疗,14天为1个疗程,连用2个疗程,进行近期疗效及远期疗效评价.结果 治疗第14天,观察组痊愈率与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28天时观察痊愈率优于对照组(x2=5.73,P<0.05),随访复发率,对照组明显高于观察组(x2=4.96,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荨麻疹具有更好的疗效,尤其远期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能够明显减少复发率.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 荨麻疹
  • 小剂量左西替利嗪间歇疗法预防慢性荨麻疹复发的临床观察

    作者:石建萍;张宏;高爱莉;姜红浩;王凯丽

    目的 观察小剂量左西替利嗪间歇疗法预防慢性荨麻疹复发的疗效、长期用药的安全性以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方法 采用随机平行对照的临床试验,两组各50例.两组在急性发作期先予H1和H2受体拮抗剂联合治疗,待症状和体征完全改善后进行两组的治疗和观察.治疗组予小剂量左西替利嗪间歇治疗(2.5 mg,隔天或每3天或每周给药1次);对照组不予药物间歇治疗,仅于发作时予H1和H2受体拮抗剂联合治疗.追踪观察1年.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复发率明显下降,有显著差异(P均<0.01).且治疗组复发患者中症状、体征总和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和治疗前,有显著差异(P均<0.01).治疗后未见不良反应事件发生.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差情况做比较,治疗组间歇治疗1年后生活质量差得到完全改善.结论 小剂量左西替利嗪间歇治疗能有效、长期预防慢性荨麻疹的复发,且安全性好.常用剂量2.5 mg,隔天或每3天1次或每周给药1次.

  • 儿童甲真菌病82例临床及病原菌分析

    作者:胡燕;张海平;杨莉佳;魏聆;戴迅毅;华海康

    目的 了解儿童甲真菌病的主要临床特征,危险因素及病原菌的种类和构成情况.方法 对2003年3月~2006年12月本科门诊就诊的真菌直接镜栓阳性的82例儿童甲真菌病患者(年龄≤18岁)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及真菌-的分离培养.结果 儿童甲真菌病常见的感染类型是远端侧缘甲下型,指甲感染者较趾甲感染者常见.手癣、足癣、甲外伤、长期穿不透气的鞋袜是儿童甲真菌病的危险因素.共分离出致病真菌64株,皮肤癣菌59株(92.19%),其中红色毛癣菌57株(89.06%);酵母菌5株(7.81%),白念珠菌常见.结论 儿童甲真菌病常见的致病菌是红色毛癣菌,其次为白念珠菌.临床特征和危险因素的分析对于儿童甲真菌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 全反式维A酸对皮肤鳞癌细胞增殖影响实验研究

    作者:潘敏;彭振辉;肖生祥;任建文;李晓莉;刘艳;李政霄

    目的 探讨全反式维A酸对体外培养皮肤鳞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传代培养皮肤鳞癌细胞,不同浓度维A酸作用后,MTT法观察维A酸对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仪进行细胞凋亡及周期分析.结果 低浓度维A酸作用后细胞增殖率高于对照组,其中1 μmol/L浓度组作用强,而高浓度维A酸作用后细胞增殖率低于对照组.且呈剂量依赖性抑制;ATRA不能诱导A431细胞发生显著凋亡;维A酸对皮肤鳞癌细胞的促进增殖作用可能与S期细胞数百分比增多有关.结论 全反式维A酸对体外皮肤鳞癌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有严格的剂量范围,为皮肤鳞癌的-临床治疗提供实验依据.

  • 原发性乳房外Paget病中E钙黏蛋白的检测

    作者:顾黎雄;宋亚丽;李阿梅;薛燕宁;孙建方;曾学思

    目的 观察乳房外Paget病中E钙黏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在肿瘤侵袭过程中的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分别对28例原发性原位乳房外Paget病(A组)和17例原发性侵袭性乳房外Paget病(B组)标本中的E钙黏蛋白进行检测.结果 原发性原位乳房外Paget病标本中E钙黏蛋白的表达较周边正常皮肤标本中表达下调,其中28例原发性原位乳房外Paget病标本中,E钙黏蛋白阴性表达的占28.6%(8/28),低表达的占46.4%(13/28),高表达的占25.0%(7/28),17例原发性侵袭性乳房外Paget病标本表达分别为17.6%(3/17),58.8%(10/17),23.6%(4/17),9例肿瘤边缘正常皮肤和2例正常阴囊皮肤中E钙黏蛋白全部高表达,正常皮肤组与两组乳房外Paget病中E钙黏蛋白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1),而两组乳房外Paget病之间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E钙黏蛋白表达的下调与原发性乳房外Paget病的发病有关,但可能与侵袭过程没有必然的联系.

  • 广西野生银星竹鼠体内寄生马尔尼菲青霉菌微卫星多态性研究

    作者:罗宏;梁伶;刘栋华;刘晓军;曹存巍;吴易;韦高

    目的 了解广西地区野生银星竹鼠携带马尔尼菲青霉菌(PM)基因多态性.方法 用微卫星标记多态性分析法对40株从广西不同地区野生银星竹鼠体内寄生马尔尼菲青霉菌进行基因多态性分析.结果 40只野生银星竹鼠自然携带PM阳性率100%.微卫星标记多态性分析法以高区分度(0.992)把40株PM分为22个不同的等位基因型.微卫星引物,ⅠⅡ,Ⅲ分别检测到13,9和6个等位基因.广西银星竹鼠体内寄生马尔尼菲青霉菌基因型共分为5类;常见的是3类,共15株(37.5%).桂中地区以1类为主,10株中占7株(70%);桂北地区以2类为主,9株中占7株(77.8%);桂南地区以3类为主,5株中占4株(80%);而桂西地区9株全部属于3类;4类和5类仅出现在桂东地区,7株中分别为6株和1株(分别占85.7%和14.3%).结论 广西银星竹鼠自然携带之马尔尼菲青霉菌的基因多态性可能存在地域上的差异.

  • 维A酸对角质形成细胞的细胞周期及CDK4表达的影响

    作者:赵海生;毕新岭;顾军;夏天保

    目的 观察维A酸对角质形成细胞的细胞周期及周期蛋白依赖激酶4(CDK4)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体外培养的角质形成细胞在不同浓度芳维A酸氨丁三醇及依曲替酸下作用4天后,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生长状况,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Western blot法检测CDK4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药物作用后的细胞生长受到阻滞,G1期细胞所占比率随药物浓度升高而增加,芳维A酸氨丁三醇G1期周期阻滞作用强于依曲替酸,CDK4表达水平随药物浓度升高而降低.结论 维A酸可通过影响角质形成细胞的细胞周期来降低细胞增殖,过程中伴随着CDK4表达水平的改变,这种作用的强弱与药物结构及浓度相关.

  • 热休克蛋白70在过敏性紫癜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陶娟;刘业强;李延;杨井;董婧;涂亚庭

    目的 探讨热休克蛋白70表达在过敏性紫癜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其与临床的关联.方法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了66例过敏性紫癜患者和30例正常对照组外周血单一核细胞中热休克蛋白70表达,采用免疫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患者血沉、C反应蛋白和血清IgA.结果 过敏性紫癜患者治疗前热休克蛋白70的表达明显高于治疗后和对照组,其在肾型表达明显高于其他类型,治疗后其表达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治疗前热休克蛋白70表达与血沉、C反应蛋白、血清IgA明显正相关,其表达和上呼吸道感染、腹痛、关节痛、蛋白尿、血尿明显相关.结论 热休克蛋白70表达在过敏性紫癜活动期明显升高,恢复期则明显下降,且与临床表现密切相关,提示其在该病发生发展中具有一定的作用,可作为疾病活动的指标之一.

  • 云南汉族痤疮与CYP11α基因微卫星多态性相互关系的研究

    作者:杨智;唐文如;董永利;程宝文;肖春杰;何黎

    目的 研究雄激素相关基因CYP11α基因多态性与云南汉族痤疮发病危险性的关系,从分子遗传学角度探讨痤疮的发病机制.方法 对206例云南汉族痤疮患者和200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的DNA样本采用PCR-genescan法检测CYP11α基因的ttta微卫星多态性位点,同时对两组患者的多态性位点基因型分布频率进行比较.结果 男性重型痤疮中215-和215+基因型频率(59%,41%),与男性对照组(40.1%,59.1%)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在女性痤疮组以及男性轻型痤疮组中这两种基因型频率分布与各自对照组相比未发现差异(P>0.05).结论 CYP11α基因的tttta微卫星重复多态性与云南汉族男性重型痤疮相关,CYP11α基因215-基因型可能是男性重型痤疮的遗传易感因素之一.

    关键词: 痤疮 CYP11α 多态性
  • 吡硫翁锌气雾剂治疗斑块状银屑病28例临床观察

    作者:古元清;陈蕾

    目的 评价吡硫翁锌气雾荆治疗斑块状银屑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治疗组28例,吡硫翁锌气雾剂皮损区喷洒,1~4周,3次/d;4~8周,1次/d;8~12周,2次/周.对照组26例,靶皮损外用派瑞松霜,1~4周,2次/d;4~8周,1次/d;8~12周,2次/周.两组惠者治疗期间均同时配合淀粉浴.结果 治疗后4周,治疗组治愈率、有效率分别为35.7%、82.1%,对照组分别为30.8%和69.2%;治疗8周,治疗组治愈率、有效率分别为60.7%和89.3%,对照组分别为26.9%和57.7%;治疗12周,治疗组治愈率、有效率分别为67.8%和96.4%,对照组分别为19.29%和46.2%.治疗组出现副作用3例(10.7%),对照组出现副作用13例(50%);停药后12周随访,治疗组复发12例(42.9%),对照组复发2,4例(92.3%).结论 外用吡硫翁锌气雾剂治疗斑块状银屑病疗效显著,副作用小.

  • 他扎罗汀乳膏联合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治疗斑块状银屑病临床观察

    作者:王宏瑾;张江安

    目的 探讨他扎罗汀乳膏联合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治疗斑块状银屑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7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前者外用他扎罗汀乳膏与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后者仅单纯外用他扎罗汀乳膏,两组疗程均为8周.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80.00%,对照组为55.88%,两组疗效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32);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71%,对照组为23.53%,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36).结论 他扎罗汀乳膏联合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治疗斑块状银屑病的疗效好,安全性高.

  • 阿维A胶囊、喷昔洛韦乳膏治疗扁平疣疗效观察

    作者:杨卫兵;张栋;李欣

    目的 探讨阿维A胶囊、喷昔洛韦乳膏治疗扁平疣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临床诊断为扁平疣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阿维A胶囊联合喷昔洛韦乳膏治疗)和B组(单用阿维A胶囊治疗),每组各30例,共治疗4周.结果 A、B两组的痊愈率分别为58.62%和33.33%,有效率分别为75.86%和55.56%;二者的痊愈率和有效率之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阿维A胶囊联合喷昔洛韦乳膏是一种有效治疗扁平疣的方法.

  • 尿道炎后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精浆中TNF-α及IL-18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作者:曹先伟;李保国;黄学名;陈开生;李志宏;陈卫民

    目的 检测尿道炎后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精浆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18(IL-18)的浓度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ELISA法测定精浆中IL-18浓度;放射免疫法测定精浆中TNF-α,浓度.结果 尿道炎后慢性前列腺炎(Ⅱ型、Ⅲ型)患者精浆中TNF-α浓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而在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Ⅱ型)和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Ⅲ型)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尿道炎后慢性前列腺炎(Ⅱ型、Ⅲ型)患者精浆中IL-18浓度与对照组、Ⅱ型和Ⅲ型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 尿道炎后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精浆中TNF-α、IL-18明显升高,提示TNF-α,IL-18在尿道炎后慢性前列腺炎的发病过程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 北京地坛医院HIV/AIDS首诊患者690例临床分析

    作者:刘彦春;李杏红;李兴旺;伦文辉;赵红心;闫会文;朱学骏

    目的 观察HIV感染的临床特征,为艾滋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690例HIV/AIDS 首诊病例的临床特征.结果 感染者平均年龄35.3岁,男女之比为1:2;感染途径以性传播为主,男男性行为和异性性行为的感染率分别为17.5%和16.7%,夫妻性传播7.8%,双性性行为感染11.6%,示艾滋病已由"桥梁人群"的高危性行为向普通人群蔓延;90年代非法采供血/血浆和接受过HIV污染血液的受血者首诊时CD4<50个、霯占37.3%,且合并多种疾病和机会性感染.约49.6%的患者为筛查时被发现;因皮肤病性病症状(主要是梅毒、尖锐湿疣)首诊被发现占10.1%.首诊时临床表现依次为皮肤疾病、肺炎、上呼吸道感染、肝炎及消化道念珠菌病.结论 艾滋病感染以性传播为主;桥梁人群临床医生应加强对性病/艾滋病的筛查,早发现、早治疗,以遏制艾滋病的蔓延.

  • 非淋菌性尿道(宫颈炎)患者296例解脲脲原体耐药性检测与分析

    作者:孟霞荣;黄世新

    目的 探讨本地区非淋菌性尿道(宫颈炎)患者解脲脲原体(UU)对抗生素的耐药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以微量肉汤稀释法对296例泌尿生殖道感染者进行支原体鉴定并做9种抗生素的敏感性测定.结果 296例样本中UU阳性287例,其中233例对9种抗生素有不同程度耐药,耐药样本占81.18%,其中对红霉素、四环素、罗红霉素、多西环素、美满霉素耐药率较高,对阿奇霉素、交沙霉素、氧氟沙星、环丙沙星耐药率较低.曾用抗生素不规范治疗的病人耐药率显著高于未治组患者.结论 因滥用抗生素和不规范治疗引起支原体严重耐药,建议临床开展药敏实验.合理用药.

  • 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的临床表现特点与基因型分布

    作者:张小清;左克强;李建萍;戴国知

    目的 了解沙眼衣原体引起的泌尿生殖道感染临床表现与其分离株的基因型的关系.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对来自妇产科和皮肤性病门诊的泌尿生殖道感染沙眼衣原体患者的92份标本和来自健康体检者沙眼衣原体检测为阳性的68例标本进行了基因分型,并分析其临床表现特点与基因分型的关系.结果 共检出D、E、G、H、I、J、K等基因型;检出D、E混合感染3例和D、J混合感染1例.有症状和无症状患者中E型、D型、F型、G型检出均较多;H型只在有症状的患者中检出;J型多在无症状的患者中检出.在不同年龄段中,以31~40岁为多,但有症状患者和无症状患者之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的临床表现与不同基因型感染有关.

  • 天疱疮的诊断及治疗研究进展

    作者:侯存军;李中伟;赵天恩

    疱疮是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体内产生的抗桥粒芯糖蛋白抗体与抗原结合,致细胞间黏附性丧失、棘层松解.直接免疫荧光法诊断可靠,患者头发外毛根鞘也可显示阳性结果.间接免疫荧光法观察循环中自身抗体,可了解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也可检测循环抗体,可对抗体进行分型,敏感性高.治疗天疱疮首选糖皮质激素,但副作用较大.环孢素、霉酚酸酯、利妥昔单抗、免疫球蛋白冲击、免疫吸附疗法等辅助药物、疗法也有更深入研究.

    关键词: 天疱疮 诊断 治疗
  • 白癜风表皮微环境研究进展

    作者:陈惠英;许爱娥

    白癜风是一种由于黑素细胞受损而致色素脱失的获得性皮肤病,其病因及发病机制迄今尚未完全阐明,本文着重从皮损处存在氧化应激、神经、免疫、细胞因子等变化的相关研究报道,阐述白癜风患者皮损微环境变化的错综复杂性,为进一步研究白癜风的发病与治疗提供思路.

    关键词: 白癜风 微环境
  • 二期梅毒误诊1例

    作者:李凤春;陈春梅;陈柳青

    报告1例多次被误诊的老年二期梅毒患者,皮疹为湿疹样损害,局部瘙痒疼痛.

    关键词: 梅毒 误诊
  • 消敏饮治疗慢性荨麻疹46例疗效观察

    作者:李忻红;王惠国

    目的 观察中药消敏饮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方法 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6例,口服消敏饮,对照组35例,口服氯雷他定片,均连用2周.观察治疗前后两组症状积分、临床疗效和治疗后复发率.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症状总积分均有明显降低(P<0.01),且二者间差异无显著性;治疗后轻、中、重型有效率治疗组分别是85.71%、80.00%、71.43%,对照组分别是90.90%、73.68%、60.00%,治疗组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治疗后轻、中、重型治疗组复发率分别是0、8.00%、14.29%,对照组分别是36.36%、47.37%、80.00%,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 消敏饮治疗慢性荨麻疹有良好的疗效,且复发率低.

    关键词: 消敏饮 慢性荨麻疹
  • 检测早期梅毒螺旋体感染的4种方法比较

    作者:张永乐;章松平;马兰;时代强;郑爱媚

    目的 探讨检测早期梅毒螺旋体感染的适方法.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TPHA)、梅毒螺旋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快速血清反应(RPR)法对102例早期梅毒患者、30例非梅毒患者的分泌物、血清进行梅毒螺旋体感染(TP)检测,比较4种检测法灵敏度及特异性.结果 102例早期梅毒患者FQ-PCR检出92例(90.20%),TPHA检出86例(84.31%),TP-ELISA检出88例(86.27%).RPR检出70例(68.6%).30例非梅毒患者FQ-PCR和TPHA检测均(-),TP-ELISA检出1例(+),RPR检出6例(+).结论 早期梅毒患者诊断首选FQ-PCR进行分泌物或溃疡创面渗出物检测TP-DNA,其次选用TPHA和TP-ELISA进行血清学检测,RPR在梅毒感染早期检出率较低,易出现漏检现象.

中国皮肤性病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