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皮肤病与性病 >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中国皮肤性病学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The Chinese Journal of Dermatovenereology 중국피부성병학잡지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西安交通大学
  • 影响因子: 0.66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1-7089
  • 国内刊号: 61-1197/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52-17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9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陕西
  • 主编: 彭振辉
  • 类 别: 皮肤病与性病
期刊荣誉:
  • 过敏性紫癜患儿早期检测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的意义

    作者:吴大军;吴秀华;江安世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56例过敏性紫癜(HSP)患儿均为2009年3月-2011年7月在本院皮肤科和儿科就诊的门诊或住院病例,男22例,女34例,年龄4 ~12岁.将患儿按尿常规有无异常(尿常规异常标准为蛋白阳性或/和红细胞阳性)分为尿常规正常(HSP)组,30例;尿常规异常(HSPN)组,26例.两组患儿均符合HSP和HSPN的诊断标准[1],均处于急性期,未经免疫抑制剂和糖皮质激素等治疗,并排除泌尿道感染以及狼疮肾、IgA肾病等继发性肾病.正常对照组23例,为同期体检健康儿童,男8例,女15例,年龄3~13岁,均无肝、肾等器质性疾病及其他血栓性、出血性疾病,检测尿常规正常.三组性别、年龄等均具有可比性.

  • 感染性急性荨麻疹59例临床分析

    作者:刘汉平

    1临床资料59例感染性急性荨麻疹均为2008年5月-2010年2月本科门诊患者,男31例,女28例;年龄2~ 74岁,平均29.27岁,≤10岁11例,11~20岁8例,21 ~30岁18例,31 ~40岁8例,41 ~50岁6例,>50岁8例;病程1~10d,其中1~3d 34例,4~ 6d 22例,7~ 10d 3例;职业:工人9例,农民8例,学生10例,个体户14例,教师5例,司机1例,儿童11例,军人1例.临床表现:全身分布红斑丘疹,躯干部融合成红色风团及环形红斑,持续8h以上未见消退,予抗组胺药物、地塞米松5mg等静滴2~3d可暂时缓解症状,停用药物3 ~ 4h后皮损再次复发,不消退,瘙痒剧烈.

  • 萘夫西林钠外渗致皮肤坏死1例

    作者:胡伟

    1临床资料患儿女,9个月.因"支气管炎"就诊,给予"萘夫西林钠0.4g"加入生理盐水20mL中静注.第1天静脉注射过程中患儿除哭闹外无其他不适.第2天输液过程中出现药液外渗,外渗量约3mL左右,在顶额部形成2~ 3cm大小红色包块,即给予硫酸镁局部湿敷等处理,嘱防止药液外渗,继续其他部位输液治疗,患儿每次输液过程中仍有哭闹不安,输液后缓解.3天后支气管炎痊愈,停药.额部包块部位继续湿敷,局部逐渐干燥,皮色转为褐色.随访,3个月后局部组织脱落,形成约2 ~ 3cm粉色瘢痕.

  • 急性泛发性发疹性脓疱病1例

    作者:陈敬;黄永;高晖;闫桂香

    1临床资料患者女,39岁.全身皮疹伴发热8d.患者于2011年3月21日服用"盐酸特比奈芬片"7d后自觉面部肿胀感,无皮疹、无瘙痒、无发热,未予处理,症状逐渐加重;2011年3月23日双上肢、躯干出现红色斑疹、斑丘疹,伴瘙痒,体温升高至37.8℃,门诊以"急性泛发性发疹性脓疱病"予注射用复方甘草酸苷80mg、地塞米松3mg输液治疗3d,皮疹好转,体温降至正常.但停药1d后,皮疹再次加重,全身弥漫潮红斑,背腹部出现脓疱,体温升高至39.2℃.患者1个月前曾患带状疱疹,无后遗神经疼痛,1个月内未服其他药物,无银屑病史,无药物过敏史,家族中无银屑病患者.

  • 氧氟沙星甘露醇注射液致紫癜性药疹1例

    作者:胡楠;刘辉;史晓蔚;张芳芳

    1 临床资科 患者男,76岁.慢性咳嗽和咳痰十余年,加重伴喘息1周.门诊以"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予氧氟沙星甘露醇注射液(郑州永和制药有限公司)100mL静滴,1次/d.用药4d后包皮呈蓝紫色,伴局部肿胀,并逐渐加重,腹部出现多处蓝紫色水肿性斑片,无瘙痒和疼痛,以"药物性皮炎"收入本科.体检:神志清,心率74次/min,律齐,未闻及杂音;R 26次/min,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少量干啰音及喘鸣音.皮肤科情况:腹部可见两个不规则水肿性蓝紫色斑,压之不退色,约7.0cm×8.0cm和8.0cm×12.0cm,质硬,界清,表面无水疱、破溃及渗出(图1),无触痛,皮温略高;包皮可见明显蓝紫色水肿,阴囊外观无异常.

  • 进行性对称性红斑角化病1例

    作者:郝勇;韩慧;王红;杨月圆;石继海

    1临床资料患者女,24岁.双手掌、足底红斑角化脱屑进行性加重24年.患者出生2个月始双手掌、足底出现片状红斑,随年龄增长逐渐扩大至手足掌侧缘;并出现过度角化、皲裂、糠皮状脱屑;自觉肿胀、疼痛.24年来多次在当地诊所按"皮炎"、"湿疹"治疗,病情仍反复发生.父母非近亲结婚,否认家族中有类似疾病.系统检查未见异常.皮肤科情况:双手掌、部分手背、双足弥漫性分布边界清楚的角化性红斑,边缘脱屑,皮损触之、压之不退色,指/趾甲均未受累(图1~4).实验室检查:血、尿、粪常规、血清电解质、肝功能均正常.

  • 多发性肌炎/皮肌炎伴发间质性肺炎20例临床分析

    作者:刘红兵;石年;陈用军

    1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10年6月本院呼吸内科及因皮肤症状伴发呼吸系统症状而转入呼吸科诊治的20例多发性肌炎/皮肌炎(PM/DM)并间质性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入选的PM/DM伴发间质性肺炎均符合以下诊断标准:①1975年Bohn和Peter提出的PM/DM诊断标准[1];②具有间质性肺炎的临床表现和/或明确的HRCT间质性肺炎的影像.

  • 水芹菜致刺激性接触性皮炎1例

    作者:袁华刚

    1临床资料患者女,28岁,已婚农民.双前臂红斑、水疱、结痂伴痛痒9d,双下腹红斑水疱6d.患者曾患"乙肝"(具体病情不详).10d前,听说"水芹菜"(图1)敷手腕可治"乙肝",遂于9d前用碎的"水芹菜"敷于双前臂,外用毛巾包裹,3h后觉敷药处灼热,5h后烧灼样疼痛伴剧痒不能耐受,立即取下外敷药,发现敷药部位红肿,晨起时红肿处大片水疱,在当地医院按"过敏性皮炎"治疗(用药不祥)并将水疱刺破,破后皮损面渗出大量淡黄色分泌物,创面暴露未作清洗处理.

  • 全身转移性黑素瘤1例

    作者:朱文静;李雪;金仙花;于凯;牟妍;夏建新

    患者女,60岁.头面、躯干、四肢大小不等黑红色结节,无痛痒3年,半年内泛发全身.皮肤科情况:头面、躯干、四肢见大小不等高粱粒至黄豆大小结节,呈皮色、暗红色及黑色.左膝关节上方见一直径约2cm×2cm大小肿块,其上见4~5个大小不等皮色至黑色结节,部分结节表面结痂.皮损组织病理示:真皮内弥漫性肿瘤样细胞浸润,此肿瘤样细胞核大、核仁明显,部分肿瘤样细胞呈巢状排列,肿瘤组织内见坏死.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肿瘤细胞LCA(-),CK20(-),S100蛋白及HMB45弥漫强阳性,Vimentin弥漫阳性.诊断:黑素瘤.

  • 带状疱疹样皮肤转移癌1例

    作者:陈荣威;樊应俊;王洪菊;许铃;刘治杆;李文华

    患者男,78岁.胸部丘疹、结节伴疼痛1月余.查体见以左胸部为主的散在或簇集的丘疹、结节,似带状分布,后背部未累及.皮损组织病理示:肿瘤组织位于真皮中上层,肿瘤细胞呈立方形,具异型性,可见病理性核分裂,呈灶状分布,有的细胞空泡化,有的肿瘤团块中腺样结构形成.CK7(+),CK20(-),AE1/AE3(+),CK5/6(-).诊断:皮肤转移性腺样鳞癌.

  • 先天性皮脂腺痣1例

    作者:彭才智;柯尊宇;黄芳;余晶晶

    患儿男,45d.左侧额头、颊部、颓部和耳廓及下颌部出现淡红色斑块和丘疹45d.全部皮损组织病理学检查均提示皮脂腺痣.予手术切除皮损.现愈合良好,继续随访中.

  • 甄氏外瓶霉所致皮肤暗色丝孢霉病1例

    作者:董碧麟;李东升;陈柳青;黄萌;周利平

    患者女,57岁.右前臂伸侧出现红色斑块、溃疡5月余.皮损组织病理示:角化过度,表皮增生,真皮浅层及中层可见弥漫性以嗜中性粒细胞为主的混合炎性细胞浸润,伴红细胞渗出,真皮组织中存在真菌孢子及菌丝样结构.真菌种属鉴定示:甄氏外瓶霉.诊断:甄氏外瓶霉所致暗色丝孢霉病.伊曲康唑与特比萘芬口服联合治疗效果显著.

  • 皮肤弹性过度1例

    作者:喻标;杨庆华;刘文韬;曾静;文莉;段德鉴

    患儿男,5岁.皮肤弹性过度,脆性增加,关节伸展过度4年.皮损组织病理示真皮胶原纤维疏松、紊乱.弹性纤维染色示真皮上、中部弹性纤维数量增加.诊断:皮肤弹性过度.

  •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1例

    作者:师茸;施惠娟;张晓鸣;夏莉;李乐

    患者女,53岁.反复咳嗽、咳痰1年,全身起疹伴瘙痒2个月入院.入院检查外周血和骨髓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增多,组织病理改变符合嗜酸性粒细胞改变.诊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给予糖皮质激素、抗感染和支持对症等治疗14d后出院.现随访中.

  • 柳氮磺胺吡啶致重症药疹1例

    作者:黄显琼;赵维佳;王媛;李玉叶

    患者男,57岁.全身皮肤红斑、瘀斑伴瘙痒、发热10d.患者1个月前因“溃疡性结肠炎”口服“柳氮磺胺吡啶”,20d后全身皮肤出现红斑、瘀斑伴瘙痒、发热.血常规检查示单核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血小板减少;肝功能异常;胸部CT平扫示腋窝淋巴结肿大.结合病史、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诊断为:重症药疹.予甲基泼尼松龙联合人免疫球蛋白等治疗痊愈.

  • 伴棘层松解的乳房外Paget病1例

    作者:郭春芳;陈光;李艳阳;刘越阳;陈晴燕;王珍;李铁男

    患者女,75岁.外阴部起红斑、丘疹2年,加重伴糜烂、渗出半年.皮损组织病理示:表皮棘层松解,基底层及表皮内见散在或呈巢状的异型细胞.免疫组化:CEA(3+),CK7(3+),CK18(3+),CK17(-),CK20(-).诊断:伴棘层松解的乳房外Paget病.

  • 甲硝唑致泛发性固定性药疹1例

    作者:马俊红;王昕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46岁.腰腹部,四肢出现红斑伴痒1d.患者因口腔牙龈炎静脉输注甲硝唑溶液250mL.约6h后于右侧腰部出现红色斑疹,8h后左大腿、双小腿、足踝部、双手指、足趾背等处亦出现相同皮损伴瘙痒.近2年常服用甲硝唑,均无异常反应.患者2年前曾有磺胺类药物过敏史,曾诊断为同定性药疹.此次皮损与上次皮损类似,遂以药疹自行口服抗过敏药物(氯雷他定片10mg)治疗1次.否认食物过敏史,家族中无类似病史.系统检查未见异常.皮肤科情况:右侧腰腹部、左大腿、足踝部、双小腿、手背、足趾背等处散在分布硬币至鸡蛋大小的紫红色斑,界清,中央颜色深,周边鲜红,呈圆形或椭圆形,手指背处可见1 ~ 2cm大小的肿胀性红斑,有压痛,未见水疱(图1).

  • 扁平苔藓皮肤镜构型特征

    作者:谭城;薛燕宁;闵仲生;朱文元

    目的 观察扁平苔藓皮肤镜下构型特点.方法 对2010年3月-2012年2月9例扁平苔藓共43处皮损的临床资料及皮肤镜下构型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肉眼下20.93%皮损可见Wickham纹,皮肤镜下37.21%皮损见清晰的Wickham纹,呈水晶白色或黄色,中央可见蓝白幕.Wickham纹可为圆形、叶脉型、网状和满天星等;色素改变除色素点、胡椒粉样色素外,还见色素线.血管改变为红点或Wickham纹周围放射状血管形成的红线.结论 皮肤镜可作为扁平苔藓无创性诊断手段.

  • 天疱疮患者206例皮损分泌物病原学及药敏结果分析

    作者:郭生红;王琳;李明辉;Sanjaya Shakya;杨延华;张然;康梅;李薇

    目的 分析天疱疮患者糜烂面皮损的病原菌组成及药敏情况,为临床早期合理选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 对本科2004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206例天疱疮患者皮损分泌物细菌培养和药敏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分离出细菌200株中,金黄色葡萄球菌107株,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11株;50%以上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红霉素、克林霉素耐药,100%对万古霉素敏感,80%以上对利福平、复方新诺明敏感;29例多部位取材共检出病原菌53株.结论 天疱疮糜烂面细菌主要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构成,多数对青霉素、红霉素及克林霉素耐药,对万古霉素、利福平和复方新诺明敏感;病程长且多次就诊者易感染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抗生素早期使用可参考皮损主要累及部位及该部位常见定植菌种类选择.

  • 强脉冲光与红光照射治疗痤疮后印迹的疗效比较

    作者:张昆梅;向光;汪春惠

    目的 比较强脉冲光与单纯红光照射治疗痤疮后印迹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入选的80例痤疮后印迹患者采用随机分组平行对照的实验方法分为两组,强脉冲光组(40例)每3周治疗1次,3次为1个疗程;单纯红光组2次/周,6周为1个疗程.两组均在末次治疗后1个月时判定疗效.结果 强脉冲光组有效率为87.50%,单纯红光组有效率为62.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出现.结论 两者治疗痤疮后印迹均有一定的疗效,但强脉冲光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单纯红光组,可达到较好的治疗和美容效果.

  • 口腔黏膜色素痣4例临床及组织病理分析

    作者:张建伟;徐铖;杨慧雅;郑海红

    目的 报道4例口腔黏膜内痣病例,并探讨口腔黏膜色素痣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 收集4例发生在口腔黏膜的色素痣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光学显微镜观察及随访,并结合文献复习.结果 4例患者临床表现均为无痛性斑片或斑块,无明显不适,3例位于牙龈,1例位于颊部黏膜,均行手术完整彻底切除,镜下形态与皮肤皮内痣相似.随访4个月~5年,均未见复发或恶变.结论 口腔黏膜色素痣是一种罕见部位的黑色素细胞痣,手术彻底切除预后好.

  • 光动力疗法与红蓝光治疗中、重度痤疮疗效比较

    作者:刘科峰;孙波;吴丹丹;王金金

    目的 比较光动力与红、蓝光治疗面部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41例Ⅱ级以上痤疮患者随机分为光动力治疗组与红蓝光治疗组,分别用光动力与红、蓝光治疗8周,比较其疗效.结果 治疗2周时,光动力治疗组有效率为25.37%,红蓝光治疗组为4.05%;治疗4周时,分别为74.63%和52.70%;治疗8周时,光动力疗法组痊愈率为79.10%,有效率为88.06%,红蓝光组分别为28.38%和72.9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光动力治疗组较红蓝光治疗组疗效好,治疗时间短,治疗次数少,不良反应小.

  • 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治疗色素性紫癜性皮病疗效观察

    作者:左日宜;宗长青;朱建秋;顾秋琳;戴利华

    目的 观察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治疗色素性紫癜性皮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入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1例,用NB-UVB治疗仪治疗,初始剂量0.30J/cm2,每次递增0.06 ~0.10J/cm2,大剂量2.00J/cm2,隔日1次,共30次,随访3个月.对照组10例,口服复方芦丁2片,3次/d;维生素E丸100mg,3次/d;外用糠酸莫米松软膏1次/d,连续治疗2个月.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90.91%,对照组为4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B-UVB治疗色素性紫癜性皮病疗效好,不良反应少.

  • 大连、沈阳两地须癣毛癣菌复合体的分子鉴定及DNA分型

    作者:王静;张芙蓉;杨国玲

    目的 探讨大连和沈阳两地须癣毛癣菌复合体的主要组成菌种及主要组成菌种肉芽肿株和体癣株DNA分型有无差异.方法 选取大连和沈阳地区已行表型鉴定的须癣毛癣菌16株(12株体癣株,4株肉芽肿株),通过PCR扩增核糖体DNA(rDNA)的内转录间隔区(ITS),测序后利用数据库进行序列比对,对须癣毛癣菌复合体进行鉴定;PCR扩增rDNA非转录间隔区(NTS)的3个串联重复亚单位S0,S1和S2区,进行种内分型,比较菌株间型别的差异性.结果 大连、沈阳两地的16株须癣毛癣菌中,2株鉴定为断发毛癣菌,1株鉴定为苯海姆节皮菌,13株鉴定为万博节皮菌;3对不同引物扩增13株万博节皮菌NTS区,共产生8种特征性带型;万博节皮菌的体癣株和肉芽肿株的带型除S2区外,在S0,S1区及总区间均有差异.结论 大连、沈阳两地须癣毛癣菌复合体的主要组成菌种为万博节皮菌;万博节皮菌肉芽肿株和体癣株NTS区的带型有差异.

  • 皮肤瘙痒症血清P物质的检测及辣椒碱软膏的疗效观察

    作者:杨闰平;刘元林

    目的 检测P物质在瘙瘁症患者中的水平,观察辣椒碱软膏对皮肤瘙痒症的疗效及对P物质的影响.方法 选取门诊确诊瘙痒症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外用辣椒碱和丁酸氢化可的松治疗3周,观察瘙痒的缓解程度及不良反应.治疗前后ELISA法检测血清P物质浓度.结果 瘙痒症患者血清P物质显著高于正常人(P<0.000 1);治疗前后两组血清P物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00 1);治疗后辣椒碱组血清P物质浓度显著低于丁酸氢化可的松组(P<0.05).辣椒碱组和丁酸氢化可的松组的有效率分别为86.67%和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丁酸氢化可的松组缓解瘙痒的平均起效时间(4.5±1.5)d较辣椒碱组(5.1±1.4)d明显缩短(P<0.05).结论 P物质在瘙瘁症的致痒中起重要作用,辣椒碱能有效降低血清中P物质,对治疗皮肤瘙痒症安全有效.

  • 银屑病性关节炎患者Th17/Treg相关细胞因子的检测

    作者:陈晋广;姜昱

    目的 探讨Th17/Treg细胞相关细胞因子IL-17,IL-6,IL-23和TGF-β在银屑病性关节炎(PsA)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31例PsA患者和30例正常对照者血清中IL-17,IL-6,IL-23和TGF-β的水平.结果 PsA患者血清中IL-17,IL-6和IL-23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TGF-β的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外周血中Th17/Treg细胞相关的细胞因子IL-17,IL-6,IL-23和TGF-β表达异常参与了PsA的发病过程.

  •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皮肤萎缩性瘢痕中成纤维细胞的作用

    作者:陈办成;涂平;倪春雅;武玲慎;汪旸

    目的 探讨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豚鼠皮肤萎缩性瘢痕中成纤维细胞的作用.方法 取实验用成年豚鼠20只,于脊柱旁两侧A,B,C三处皮肤分别人工造成萎缩性瘢痕后,实验组在A处真皮层注射50μg/L的bFGF 0.1mL,隔日1次,共4次;在C处真皮层注射同剂量生理盐水作阴性对照,B处不作任何处理做空白对照.术后第21天切取瘢痕组织行病理切片,应用鼠抗人ki-67单克隆抗体行免疫组化,显微镜下计算增殖成纤维细胞所占百分率.结果 实验组、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切口瘢痕增殖成纤维细胞百分率分别为(7.63±1.42)%,(0.98±0.33)%和(1.22±0.34)%.实验组增殖成纤维细胞百分率与阴性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比较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FGF可以促进豚鼠皮肤萎缩性瘢痕中的成纤维细胞增殖.

  • SLE患者T淋巴细胞TNFSF7基因启动子区域的甲基化状态

    作者:丁艳;肖嵘;张燕;蒙秉新;苏建英;韩科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SLE)T淋巴细胞TNFSF7基因启动子区域DNA甲基化状态及其在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分离15例活动期SLE患者、15例非活动期SLE患者和15例正常人对照外周血CD4+与CD8+T细胞,并分别提取DNA.采用亚硫酸氢钠测序法对CD4+与CD8+T细胞TNFSF7基因启动子区域DNA甲基化水平进行检测.结果 在TNFSF7基因启动子区域,活动期、非活动期SLE患者组的CD4+T淋巴细胞的TNFSF7基因启动子序列-600 ~-300bp区域平均甲基化水平(0.32±0.05,0.36±0.05)明显低于正常人对照组(0.62±0.05,P=0.000),且活动期平均甲基化水平明显低于非活动期SLE患者组(P=0.000).活动期、非活动期SLE患者组的CD8+T淋巴细胞的TN-FSF7基因启动子序列平均甲基化水平与正常人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活动期、非活动期SLE患者的CD4+T淋巴细胞的TNFSF7基因启动子区域处于低甲基化状态,且启动子甲基化水平与SLE的活跃性相关.

  • MEK/ERK通路阻断剂对黑素瘤细胞增殖的影响

    作者:刘宁;肖君刚;潘敏

    目的 研究MEK/ERK通路阻断剂U0126对黑素瘤细胞A375增殖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噻唑蓝法(MTT)测定U0126和传统抗癌药物达卡巴嗪(DTIC)分别及联合作用时对黑素瘤细胞A375的增殖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药物处理组的细胞周期及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检测U0126处理后细胞p-ERK1/2的表达.结果 药物作用24h时U0126单一用药组对细胞的增殖抑制率高于DTIC单一用药组(P<0.01);联合应用U0126和DTIC对细胞的增殖抑制率明显高于DTIC用药组(P<0.01);U0126组与对照组相比,G1期细胞比例数提高了21.83% (P <0.01),凋亡率提高了13.96% (P <0.01),联合用药组与对照组相比G1期比例增加了26.64% (P <0.01),凋亡率亦明显提高了25.20% (P <0.01);不同浓度U0126处理细胞后,细胞的p-ERK1/2均明显降低(P<0.01).结论 MEK/ERK通路阻断剂U0126可显著抑制黑素瘤细胞的增殖,其机制可能与降低p-ERK1/2的表达从而参与细胞周期调控有关;联合U0126用药有望成为治疗黑素瘤新的有效途径.

  • 阿维A对寻常性银屑病患者外周血MCP-1及MIP-1α表达水平的影响

    作者:赵婧;谢勇

    目的 探讨阿维A治疗寻常性银屑病(PV)的疗效以及对PV患者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及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MIP-1α)的影响,进一步阐明阿维A治疗PV的作用机制.方法 38例中、重度PV患者口服阿维A治疗8周,以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PASI)评分评价疗效;采用双抗体夹心法(ELISA)检测正常对照组以及PV患者阿维A治疗前后血清MCP-1及MIP-1α的表达水平,并与40例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 阿维A治疗中、重度PV疗效显著,治疗后PASI评分明显下降(P<0.01).PV患者外周血MCP-1及MIP-1α表达水平分别为(267.95±16.87) pg/mL,(1 319.47±165.25) pg/m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87.36±9.63) pg/mL,(479.24±35.71) pg/mL (P<0.01);阿维A治疗后血清MCP-1 (91.71±11.25) pg/mL,与治疗前相比明显降低(P<0.01),同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血清MIP-1α(956.58±87.39) pg/mL,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仍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 阿维A治疗中、重度银屑病疗效明显,可能通过调节外周血MCP-1及MIP-1α表达水平来发挥治疗银屑病的作用.

  • 口服伊曲康唑治疗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的系统评价

    作者:葛玮;骆志成;郑波波;余炳前

    目的 评价不同疗程口服伊曲康唑胶囊治疗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4-20011.11),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1978-20011.11),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1989-2011.11),PUBMED(1966-2011.11),EMBASE(1974-2011.11)和The Cochrane Library (2011.4).纳入口服伊曲康唑治疗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并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用Revman5.1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纳入8个RCT,包括511例患者.Meta分析表明,短程冲击联合长期预防性间断服用伊曲康唑治疗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复发率低于单纯短程冲击疗法.结论 与单纯短程口服伊曲康唑相比,联合长期间断预防服用伊曲康唑效果更优,复发率联合用药组更低.

  • 他克莫司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阴囊激素依赖性皮炎疗效观察

    作者:彭圣炽;李玉良

    目的 观察他克莫司软膏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阴囊激素依赖性皮炎的疗效.方法 79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口服复方甘草酸苷50mg 3次/d;对照组外用维生素E乳膏,治疗组外用他克莫司软膏,均2次/d,30d为一疗程.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86.84%,对照组为48.78%,两组死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他克莫司软膏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阴囊激素依赖性皮炎优于对照组,是一种可选用于治疗阴囊激素依赖性皮炎的较安全、有效的方法.

  • 微波联合咪喹莫特治疗HIV/AIDS合并肛门尖锐湿疣110例临床分析

    作者:胡荣欣;卢斯汉;陆春;李英

    目的 探讨微波治疗联合外涂咪喹莫特乳膏治疗HIV/AIDS合并肛门尖锐湿疣的效果.方法 对110例HIV/AIDS合并肛门尖锐湿疣患者治疗前进行血清CD4+T淋巴细胞数量和HIV-RNA载量检测,采用微波治疗1周后外涂咪喹莫特乳膏联合治疗,每4周复诊一次,如有复发重复治疗,并进行末次治疗后4个月的随访.结果 在CD4+T淋巴细胞数量≥350×106/L的HIV患者中,20周时的治愈率为89.55%(60/67),CD4+T淋巴细胞数量<350×106/L的患者治愈率为72.09%(31/43).结论 HIV/AIDS合并肛门尖锐湿疣治疗后易复发,在CD4+T细胞数量≥350×106/L患者中,微波结合咪喹莫特乳膏外涂治疗时间短,复发率低.

  • 贵州省遵义市2007-2010年HIV/AIDS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作者:郭黄吉;冯丹;谢琴红;周彩霞;陈正义;王世平

    目的 了解2007-2010年遵义市HIV/AIDS的流行特征和规律,为今后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在《艾滋病综合防治数据信息管理系统》中,按终审日期和现住址下载2007-2010年HIV/AIDS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7-2010年共报告HIV/AIDS 578例,其中HIV 440例,死亡31例,AIDS 138例,死亡70例;人群发病率7.69/10万,人群死亡率1.34/10万.20 ~ 49岁的青壮年占85.12%,家政、家务及待业的占27.34%,农民占16.78%,农民工占12.98%;已婚有配偶或有固定性伴的占58.82%.HIV/AIDS分布于15个县区,三种传播途径均存在,以性传播为主.2007-2010年,报告时即是AIDS的占当年新增报告数的构成比分别是14.47%,21.55%,19.63%和31.39%;监测其配偶或固定性伴数的比例分别为18.46%,11.21%,27.52%和33.17%;当年报告后即死亡的病例占当年报告死亡病例的构成比分别是100.00%,57.89%,53.33%和45.65%.结论 经性接触传播是遵义市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要加大HIV主动监测工作力度,加强HIV/AIDS随访管理和单阳家庭的依从性教育,尽量减少配偶或固定性伴间的艾滋病传播.

    关键词: HIV/AIDS 流行特征
  • 南宁地区2009-2011年淋球菌抗生素耐药性的检测结果分析

    作者:谢海莉;朱邦勇;李世远

    目的 了解淋球菌对5种抗生素的耐药情况,为制定淋病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对2009-2011年广西南宁地区分离的96株淋球菌,在系统鉴定的基础上,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标准判定其敏感、中度敏感及耐药.结果 96株淋球菌中β-内酰胺酶(+)菌株为28株;质粒介导的高度耐四环素淋球菌TRNG(+)57株.环丙沙星耐药率为98.96%.头孢曲松和大观霉素未发现耐药菌株.结论 南宁地区淋球菌耐药以环丙沙星为甚,四环素和青霉素次之.

  • 江苏省171例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死亡病例资料的回顾性分析

    作者:邱涛;李建军;刘晓燕;徐金水;丁萍;徐晓琴;胡海洋;郭宏雄;傅更锋;还锡萍;羊海涛

    目的 分析江苏省艾滋病免费抗病毒治疗死亡患者的生存时间及影响因素,为更进一步实施艾滋病免费抗病毒治疗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江苏省2005年2月-2012年2月接受抗病毒治疗且在此期间死亡的艾滋病病人入组治疗时的基本情况表及随访表,建立Excel数据库并用SPSS16.0软件分析.结果 171例死亡病人中,主要死因为艾滋病相关疾病,占86.00%.江苏籍占92.40%,男女性别比为2.6∶1.平均年龄(44.16±12.51)岁.已婚或同居占76.60%.感染途径主要为性传播,占64.90%.病人治疗时CD4+T细胞中位数为31个/μL,开始治疗时间与确证时间间隔中位数为2.7个月(P25=1.1,P75=7.0).死亡时间与治疗开始时间间隔中位数为4.6个月(P25=1.5,P75=13.8).基线CD4+T细胞水平是生存时间的影响因素.结论 江苏省死亡抗病毒治疗艾滋病病人开始抗病毒治疗时机较晚,应早发现、早治疗,同时加强对治疗病人的心理支持.

  • HIV-1新近感染两种检测方法在临床应用中的对比

    作者:李世福;李洪;杨莉;赵金仙;蔡英;陈黎跃;许杰;陈良

    目的 比较HIV抗体明胶颗粒凝集检测法(Micro Liquid HIV PA,ML-PA)与BED-CEIA法在新近感染HIV患者中的检测结果,为ML-PA法的临床应用提供经验.方法 对确认为HIV阳性的300例新报告感染者及132例长期感染样本分别用两种方法进行新近感染检测,获得2009-2011年第二季度常规检测新报告感染者及吸毒人群、男男同性恋人群新近感染比例.结果 300例新报告感染者样本中259例样本被两种方法同时判定为HIV长期感染,有4例样本被同时判定为HIV新近感染,两种方法对HIV-1是否为新近感染和长期感染结果判定不同(P =0.012 <0.05)且一致性较差(Kappa值=0.127);对132例长期感染的样本检测结果显示,BED-CEIA法中128例判为长期感染,而ML-PA法中131例判定为长期感染.对2009-2011年第二季度常规检测新报告感染者及吸毒人群、男男性行为人群用两种方法进行检测得出结果显示流行趋势相同.结论 两种方法检测新近感染结果显示一致性较差,但是可以用两种方法共同分析新近感染比例,ML-PA法可以进行更多、更大范围的应用.

  • 足跟压力性丘疹文献复习

    作者:付文静;张玉杰;李海英;张俊花

    足跟压力性丘疹是一种好发于足跟侧缘与底面的压力相关性皮肤损害,可见于多数健康成人及儿童.由于损害多无症状,极易被忽略,患者主要因发病率较低的疼痛性损害就诊,故该病相关文献报道较少,且多限于病例报告,部分临床医师对足跟压力性丘疹并不熟悉.本文将既往研究资料进行整理归纳,并从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案选择等方面对足跟压力性丘疹进行综述,旨在指导临床诊疗.

  • 精神应激在特应性皮炎中的作用

    作者:谭琦;王华

    特应性皮炎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疾病,发病机制不明.特应性皮炎病情的复发与精神应激事件密切相关.本文综述了精神应激在特应性皮炎发病中的作用,一方面通过复杂的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影响炎症细胞的功能,另一方面,精神应激破坏皮肤屏障功能,诱发级联免疫反应,加重病情.

  • 中药汽疗联合阿维A和复方甘草酸苷治疗寻常性银屑病的疗效观察

    作者:刘晓红;赵荻;宋来涛;杨惠;焦敬;李红娟

    目的 评价中药汽疗联合阿维A和复方甘草酸苷治疗寻常性银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入选的256例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应用中药汽疗联合口服阿维A胶囊和复方甘草酸苷片,对照组仅口服药物,疗程8周.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84.62%,对照组为69.8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汽疗联合阿维A和复方甘草酸苷治疗寻常性银屑病疗效好,安全可靠.

  • 内蒙古海拉尔地区雄激素性秃发流行病学调查

    作者:白云花;萍萍;刘忍立;王婷琳;周城;丁晓岚;王晓艳;张建中

    目的 通过调查了解海拉尔地区雄激素性秃发患病率及影响因素.方法 调查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入户进行现场问卷,包括皮肤健康情况调查和秃发两部分.结果 共调查2 166例,男性患病率22.44%,标化患病率17.93%,女性患病率5.89%,标化患病率4.89%,男性总患病李明显高于女性(P<0.01).有阳性家族史的男性为31.25%,女性为24.66%.蒙古族发病率(14.49%)与汉族(12.8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海拉尔地区雄激素性秃发患病率男性明显高于女性,蒙古族患病率与汉族无差异.

  • 重组原核表达载体pGEX-4T-1-eIF5A的构建及表达

    作者:邱伟;李向云;王晓慧;徐祥;黄宏;徐云升

    目的 构建人eIF5A基因的融合表达载体并在大肠杆菌中诱导表达pGEX-4T-1-eIF5A融合蛋白.方法 以pCMV6-XL4-eIF5A作为模板,经PCR技术扩增目的片段,将获得的目的片段重组到原核表达载体pGEX-4T-1上,经酶切鉴定、DNA测序检测插入序列的正确性.将测序正确的重组表达质粒pGEX-4T-1-eIF5A转化到E.coli BL21内,经IPTG诱导后,GST pull-down后SDS-PAGE电泳分析以及Westernblot检测人eIF5A的表达.结果 成功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GEX-4T-1-eIF5A,经DNA测序证实插入序列与设计完全一致,GST pull-down后电泳分析以及Western blot结果说明大肠杆菌BL21诱导后表达出人eIF5A的glutathione S-transferase (GST)融合蛋白.功能研究初步证明重组eIF5A在细胞增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结论 构建成功的重组原核表达载体能在E.coli BL21内表达eIF5A的GST融合蛋白,为进一步研究人eIF5A蛋白的结构和生理功能如促进创伤修复提供帮助.

中国皮肤性病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