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基础医学 >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中国血液流变学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Hemorheology 중국혈액류변학잡지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苏州大学
  • 影响因子: 0.39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9-881X
  • 国内刊号: 32-1625/R
  • 发行周期: 季刊
  • 邮发: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1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江苏
  • 主编: 杨炳华
  • 类 别: 基础医学
期刊荣誉:
  • 急性白血病患者糖代谢异常的研究

    作者:鲁燕;成兴波;陆轶群;夏学鸣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患者糖代谢异常的机制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分别于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前后抽取空腹静脉血,用生物化学和ELASA法检测空腹血糖、葡萄糖耐量、血清真胰岛素(RI)、超敏C肽水平等.结果 14例化疗前空腹血糖升高,OGTT试验呈糖尿病曲线,RI、超敏C肽水平下降,其中有3例在患急性白血病前即确诊为2型糖尿病,余11例中7例化疗后恢复正常;5例化疗前空腹血糖正常,OGTT试验呈糖耐量减低,RI、超敏C肽水平下降,化疗后均恢复正常;5例化疗前空腹血糖等均正常,于化疗后出现糖耐量减低、RI和超敏C肽水平下降;16例化疗前后各指标均正常.结论急性白血病患者发生糖代谢异常的原因有胰岛浸润或血管淤滞、医源性、原有糖尿病.血糖升高时化疗缓解率低.

  • β-七叶皂甙钠对急性脑出血的临床治疗研究

    作者:章春园;包仕尧;温仲民

    目的观察β-七叶皂甙钠治疗急性脑出血的疗效和对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对确诊为急性脑出血患者187例随机分为β-七叶皂甙钠治疗组及对照组,比较治疗效果和血液流变学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7.2%(P<0.05);两组血液流变性均有明显改变,但以β-七叶皂甙钠组为佳.结论β-七叶皂甙钠对急性脑出血有较好治疗效果.

  • 复方皂矾丸对恶性肿瘤化疗患者的骨髓造血保护作用的疗效观察

    作者:刘玉龙;郭晓葵;胡勤芳;王小侠;李元;周剑影

    骨髓造血抑制是恶性肿瘤患者化疗的主要毒性作用.临床上虽然有许多中西成药可用于防治化疗导致的骨髓抑制,但临床疗效往往不令人满意;造血生长因子(HGFs)因价格昂贵及自身缺陷,目前尚不能广泛使用.本文应用复方皂矾丸进行了化疗骨髓保护作用的临床疗效观察,研究表明,它对保护骨髓造血造血功能有显著疗效,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 30例男性吸烟脑梗塞患者血流变学分析

    作者:孙桂兰;王国华;胡甫留

    目的探讨吸烟脑血栓形成患者血液流变学特点.方法常规检测脑血栓患者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并设正常对照组.结果吸烟脑血栓患者全血粘度(高、中、低切),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均高于正常对照组,脑血流量低于正常对照组.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和脑血流量呈负相关.结论吸烟是导致脑血栓的重要原因之一,戒烟能降低脑血栓的发病率,也是脑血管病一级预防的必要措施.

  • 小儿自发性颅内出血的临床特点

    作者:金建华

    分析17例3月~14岁小儿自发性颅内出血的病因及其临床表现特点,CT与MRI可判断其出血部位、大小并对病因提供线索,DSA对其病因诊断有重要价值.

  • 脑血栓、心肌梗塞反复发病的血流变、血脂基础

    作者:何莹;刘雪峰;王艳会

    目的探讨个体12年的血流变、血脂波动范围及两者长期处于高值对脑血栓、心肌梗塞多次复发的作用.方法分类统计12年的测定结果.比较急性期和间隔期及正常参考值三者之间的差异.8次急性期的测定结果分为第一组(1-4次)和第二组(5-8次)计算均值并比较差异.结果间隔期与正常参考值比较,ESR、HDL-c无显著性差异(P>0.05),血浆粘度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他指标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急性期与间隔期比较,除HDL-c外指标均值都偏高,但无显著性差异.急性期除TG和ESR外,第二组均值较第一组有所降低.急性期指标不是患者自身的高值,但平均值、低值都高于间隔期,除TC外未超出正常参考值上限.结论血流变、血脂长期处于高值是该病人脑血栓或心肌梗塞多次发病的血液学主要因素,尤以血清TC增高为明显.了解自身的血流变、血脂波动范围有临床意义.

  • 特尔立治疗白血病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的临床观察及药物经济学

    作者:方苏君;蔡伟波;刘仁涛

    目的比较国产与进口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在白血病化疗后骨髓抑制期的疗效及经济学价值.方法选自1997~2001年住院急性白血病按随机对照方法分为特尔立组15例,生白能组13例.结果两组在缩短骨髓抑制的天数和疗效无明显差异,但药物经济学有明显差别.结论特尔立较进口同种制剂生白能疗效无明显差别,费用明显降低.

  • 凝血酶致脑水肿的实验观察

    作者:吴文辉;许丽珍

    目的探索凝血酶是否产生或促进水肿形成,以及由凝血酶引起的水肿能否被加入其特异性抑制剂水蛭素或钙拮抗剂尼莫地平所防止.方法成熟SD大鼠分别接受立体定向尾状核注射,在指定时间点被断头处死,取出大脑作冠状切片,用干湿重法和显微镜(HE染色)观察脑水肿情况.结果大剂量凝血酶注射后4小时即可产生明显脑水肿,与其余各组比水蛭素或尼莫地平治疗鼠脑水含量减少,脑肿胀减轻.结论凝血酶直接涉及脑出血水肿形成的过程,水蛭素对脑出血后脑水肿治疗的有效性提供进一步依据证明凝血酶在实质性血块产生水肿病因中占重要地位,因而代表着治疗干预的潜在目标.钙离子拮抗剂尼莫地平能减缓凝血酶对脑细胞的毒性,起保护神经的作用.

  • 前列腺素E1对急性胰腺炎血液流变性的影响

    作者:李胜保;童强;谢国建;王小虎;吴清明

    目的探讨前列腺素E1对急性胰腺炎血液流变性的影响.方法应用国产前列腺素E1--前列地尔结合传统治疗方法治疗急性胰腺炎36例,设立传统治疗组对照共36例,检测两组血液流变性指标的变化.结果前列腺素E1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结果显示PGE1组用药后除纤维蛋白原外,全血粘度、全血还原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均降低,用药前后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急性水肿性胰腺炎组全血粘度、全血还原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的降低有显著差异(P<0.05或P<0.01).结论前列腺素E1能有效改善症状,降低血液粘度,改善微循环.

  • 心绞痛时心肌缺血与P波离散度的关系

    作者:朱建成;杨向军;宋建平;刘志华;蒋文平

    目的探讨冠心病心绞痛发作时心肌缺血与P波离散度(Pd),P波大时间(Pmax)的关系.方法观察组为34例冠心病(CAD)患者,对照组为16例类似心绞痛发作的非冠心病患者,观察其胸痛发作时及缓解后的Pd、Pmax.结果冠心病组心绞痛发作时与缓解后Pd相比差别有显著意义,冠心病组心绞痛发作时Pd、Pmax与对照组相比差别有显著意义.结论Pd、Pmax受冠心病心肌缺血影响显著.

  • 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液流变学分析

    作者:秦正良

    目的探讨血液流变学异常变化与急性脑血管病的关系.方法对57例脑血栓形成患者、45例脑出血患者和50例正常对照者测定血液流变学指标并作相关分析.结果脑血栓形成组和脑出血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同进脑血栓形成组亦高于脑出血组.结论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广泛存在着血液流变学异常,血液流变学异常是急性脑血管的重要危险因素.

  • 肺心病患者血液流变性特点及临床意义

    作者:秦燕春;董源刚

    目的研究肺心病患者血液流变性特点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用北京普利生集团生产的LBY-N6A自动清洗旋转式粘度仪等测定98例肺心病患者与50例健康成人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除血沉、血沉方程k值外,其余检测结果均显著性升高(P<0.01).结论肺心病患者由于长期慢性缺氧,致红细胞比积增大,聚集性增高,变形性降低,血液粘滞性升高,加重肺动脉高压,导致心脏损害,增加外周循环阻力,加重缺氧,形成恶性循环,严重影响肺心病患者的预后.因此,进行血液流变学检测对于了解临床病理变化及指导临床治疗都具有一定的意义.

    关键词: 肺心病 血液流变学
  • 101例哈萨克族高血压与血液流变学检测结果分析

    作者:兰怡;于戈群

    目的探讨哈萨克族高血压与血液流变性的关系.方法对101例哈萨克族高血压患者进行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测.结果哈萨克族高血压患者血液流变学7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增高.结论哈萨克族高血压患者血液呈高粘滞状态,通过对哈萨克族高血压的血液流变性的变化分析,有利于阐述高血压及其并发症的发病机理及防治.

  • 脾切除对肝硬化脾亢血液流变性的影响

    作者:沈建辉

    目的脾切除对肝硬化脾亢血液流变性的影响.方法测定22例肝硬化脾亢病人脾切除前后血液流变性改变,并与外伤性脾破裂行脾切除患者相比较.结果肝硬化脾亢患者脾切除后全血高切粘度、全血低切粘度、血浆粘度、高切还原粘度、低切还原粘度、红细胞刚性指数、聚集指数及血小板数均比术前及对照组明显增加.外伤性脾破裂患者,血液流变性异常基本同脾亢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肝硬化脾亢患者脾切除后除了血小板因素,全血及血浆粘度增加等血液流变学异常是导致血栓形成的另一重要原因.这可能和脾切除手术有关,保脾手术是预防该血液流变性异常的方法之一.

  • 脑梗死患者氧自由基浓度变化对血液流变性的影响

    作者:莫颖敏

    目的探讨脑梗死时氧自由基浓度变化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测定41例急性脑梗死(ACI)患者和30例健康人血浆丙二醛(MDA)、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ox-LDL)浓度及全血粘度(ηb),血浆粘度(ηp)、红细胞压积(HCT)、血沉(ESR)、纤维蛋白原(FIB)、血小板粘附率(FAD)等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脑梗死组MDA、ox-LDL及ηb、ηp、HCT、ESR、FIB、FAD等指标均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直线相关分析显示:MDA与ox-LDL、ηb(200s-1)、ηb(3s-1)、ηp及FAD呈显著正相关(r1=0.4129,P<0.01;r2=0.4726,P<0.01;r3=0.5012,P<0.01;r4=0.3167,P<0.05;r5=0.3076,P<0.05).结论脑梗死急性期氧自由基的过度形成可引起血液粘度增高,其对血液粘度的影响是多途径的.

  • 汉、维族急性脑梗死血液流变性变化分析

    作者:张丽萍;于戈群

    脑梗死是中老年人常见和多发的脑血管疾病,有死亡率高、致残率高特点.

  • 糖脉康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作者:巨丹;线利波;曹风华

    目的探讨糖脉康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对59例2型糖尿病患者在治疗前后测定血脂,血液流变学的各项指标.结果用糖脉康治疗2型糖尿病后血脂,血液流变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显著差异,结论糖脉康对2型糖尿病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 血液病与血液流变学检测临床观察与探讨

    作者:姒惠;王秀云

    目的研究探讨血液病在血液流变检测中的变化规律及临床意义.方法本文对48例经骨髓象分析及临床诊断为血液病,并且未经治疗的患者进行血液流变学检测及观察分析.结果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及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全血粘度(高切、中切、低切)、红细胞压积、血沉及纤维蛋白原等显著高于正常,说明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早期均可出现血液浓聚现象,易形成血栓.结论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和慢性粒细胞自血病早期及治疗中应观察血液流变学.

  • Von Willebrand因子、C反应蛋白和肌钙蛋白Ⅰ在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的变化

    作者:于宗良;杨向军;李勋;惠杰;蒋廷波;宋建平;刘志华;蒋文平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CS)前后血液中Von Willebrand因子(vWF)、C反应蛋白(CRP)和肌钙蛋白Ⅰ(cTnI)浓度的变化对病情判断的意义,以及各指标间的联系.方法 22例CS术患者,随访3~12月,根据临床症状、心电图和冠脉造影等检查分为再狭窄组(6例)和无再狭窄组(16例).分别在手术前后24小时取血测vWF、CRP和cTnI.结果两组术后三指标均升高,再狭窄组术前和术后的变化都高于无再狭窄组,术后的vWF和CRP显著相关.结论 vWF、CRP和cTnI可作为CS术前后判断病情的有效指标.

  • 关于诱发因素与中年人AMI关系的探讨

    作者:周翠林;覃事范

    目的探讨诱发因素与中年人急性心肌梗塞发病机制之间的关系.方法比较AMI 12小时内进行溶栓的52名中年人和73名老年人的诱发因素,溶栓后再灌注及冠状动脉造影情况.结果中年人AMI前有明显诱发因素者比老年组多见(32/52,13/73,P<0.01),再灌注率显著高于老年组(75.0%,50.7%,P<0.01),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率在两组再灌注病人中差异显著(8/9,1/12,P<0.01).在中年人组8例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心肌梗塞病人中,心肌梗塞前均存在精神因素和长期吸烟诱因.结论中年人AMI多具诱因,心肌梗塞溶栓再通率明显高于老年人,诱发因素可能是诱发中年人冠状动脉痉挛引起AMI的重要因素.

  • 联合用药预防剖宫产术出血90例临床观察

    作者:马丽华

    目的进一步探讨预防剖宫产术出血的方法.方法选择90例有发生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剖宫产者,随机分为3组:Ⅰ组为催产素和米索前列醇(米索)组,Ⅱ组为催产素组,Ⅲ组为米索组,各30例,Ⅰ组在胎儿娩出后立即宫体注射催产素20IU、静脉滴点20IU及口服米索400μgq3h×3次,Ⅱ组单用催产素方法同上,Ⅲ组单用米索方法同上.结果Ⅰ组预防剖宫产米中、术后出血、产后出血发生率显著优于单独使用Ⅱ组、Ⅲ组(P<0.01).结论联合用药可预防剖宫产术出血.

  • 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血小板电泳与急性脑梗塞预后的关系

    作者:朱传安

    目的探讨红细胞压积(Hct)、纤维蛋白原(Fig)、血小板电泳时间和脑血流量(CBF)与脑梗塞预后的关系.方法根据病人恢复情况,分为痊愈组、好转组和死亡组,在病人急性期和恢复期分别测定Hct、Fig、血小板电泳时间,计算CBF,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脑梗塞病人各组急性期Fig异常占67.8%,CBF下降,血小板电泳时间延长,Hct、Fig以好转组和死亡组增高显著,与病情轻重明显相关;CBF与Hct、Fig呈负相关,血小板电泳时间与Fig呈正相关.恢复期好转组Hct、Fg与痊愈组有明显差异,痊愈组与对照组各指标无显著差异,但血小板电泳时间仍延长,表明血小板聚集性持续增强.结论Hct、Fig升高、血小板聚集性增强和CBF下降可能是脑梗塞病理损伤的重要因素之一;患者血小板电泳时间恢复一般较临床症状的消失为慢;Hct、Fig、血小板电泳时间和CBF动态变化可作为脑梗塞预后的客观指标.

  • 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及细胞流变学分析

    作者:马世平;王宗仁;马静;龙铟

    目的探讨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Ⅱ糖尿病,NIDM)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和细胞流变学改变.方法对380例Ⅱ糖尿病患者进行全血粘度(高切、低切)和血浆粘度、血沉、红细胞压积、红细胞电泳时间、纤维蛋白原及红细胞变形指数和聚集指数等有关血液流变和细胞流变指标进行测定.结果NIDM患者全血粘度(高切、低切)和血浆粘度增高,血沉增快,红细胞压积增高,红细胞电泳时间延长,纤维蛋白原增加,红细胞变形能力下降,红细胞聚集增强.结论NIDM患者存在有明显的血液流变和细胞流变的异常.

  • 血液流变学检测在一例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疗效观察中的应用

    作者:孟丹

    目的认识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一例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患者,自血光量子疗法治疗前、后和干扰素、羟基脲等药物治疗前、后均分别进行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查.结果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自血光量子疗法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检测指标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四项指标显著改变(P<0.01或0.05),全血粘度(高切、低切)、红细胞压积改变不明显(P>0.05),干扰素、羟基脲等药物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检测指标全血粘度(高切、低切)、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等七项指标均显著改变(P<0.01).结论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检查对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的临床观察和疾病控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血清脂蛋白(a)测定在脑梗死患者中的临床意义

    作者:陈育英;许丽珍

    为了探讨血清脂蛋白(a)[Lp(a)]在脑梗死形成中的作用,我们测定了47例大血管性脑梗死(LVD)和腔梗(SVD)病人的血清Lp(a),发现与18例正常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大血管性脑梗死与腔梗相比也有显著差异(P<0.01).提示Lp(a)在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中的作用比小动脉硬化性腔梗中的作用大.

    关键词: 脑梗死 脂蛋白(a)
  • 血液流变学在儿童偏头痛检测中的临床意义

    作者:胡艳

    本文对45例儿童偏头痛病人和30例健康儿童的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偏头痛病人的血液流变学指标除血浆粘度和血沉方程K值外,其它各项指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说明儿童偏头痛病人存在着血液流变学的异常改变.

    关键词: 血液流变学 偏头痛
  • 实验室血液流变学检测质量控制

    作者:牟凤云;权奇善

    随着基础医学的飞速发展,血液流变学各检测项目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全血粘度等指标的测量也在不断地推广应用,由于部分医务人员对从采血方式到血样运输、储存等多种非疾病因素对检验结果的影响认识不足,使标本分析前就已潜在着对实验结果影响的因素.

  • 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

    作者:朱晓东;蒋富贵;李建强;金小平;徐能;朱立帆

    跟骨骨折的理想治疗方法仍是一个尚未解决的难题,以往多采用非手术方法治疗,常遗留疼痛、扁平足、足部增宽等后遗症,患肢功能亦受影响.我们自2001年3月至2002年7月以来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15例16足,近期疗效满意.

  • 不同稀释液对CK、CK-MB、LDH和AST检测结果的影响

    作者:陈燕;赵明;王金行

    目的探讨不同稀释液对CK、CK-MB、LDH和AST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采用VITRΦS250干化学仪,对我院30例急性心梗患者血清分别用7%BSA、0.9%NaCl和H2O三种稀释液2倍稀释后与原液同时检测其CK、CK-MB、LDH和AST值.结果经统计学处理,三种稀释液对AST、CK检测结果均无显著性差别.且与原液均有良好的相关性.7%BSA、0.9%NaCl对CK-MB检测结果均无显著性差别,对LDH检测结果则有显著性差别.H2O对CK-MB检测结果有显著性差别,而对LDH则无显著性差别.结论:稀释液对检测结果无差别情况下,选择经济的稀释液为佳,即AST、CK、LDH选用H2O,而CK-MB选用0.9%NaCl为佳.

  • 半椎板切除联合椎管侧前方减压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25例

    作者:朱小虎;罗建光;陈石玉

    目的评价半椎板切除联合椎管侧前方减压与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组25例根据CT扫描和术前检查结果切除椎管卡压和神经症状较重的一侧骨折上位脊椎椎板下部1/2和骨折脊椎椎板上2/3的半椎板及部分关节突,椎体后缘压迫骨块通过潜挖锤平或取出致压物解除脊髓前方压迫.结果经平均1年7个月随访,患者脊柱均恢复正常序列,伤椎前缘高度平均恢复至92.6%(85.8%~96.0%),Cobb角降至平均2°(0°~6°),脱位全部纠正;神经功能恢复:术前A级1例,恢复至B级;B级2例,恢复至C级1例,D级1例;C级2例,恢复至D级1例;D级13例,恢复至E级11例.结论保留骨折椎的一侧椎板下部、棘突及对侧椎板的完整性,通过较小的创伤,一次性清理椎管前后致压物,可在确保椎管减压同时尽大可能保留脊柱的稳定结构,保持三柱结构连续性,棘突及一侧半椎板的保留还可提供更大的植骨床,使植骨融合后的脊柱更为稳定,手术效果肯定.

  • 紫外线氧透射疗法对老年心脑血管病血流变、微循环的影响研究

    作者:盛筠

    心脑血管病是当前威胁我国老年人身体健康大疾病之一.为减少病死率,减轻病残率,98年以来我们应用紫外线氧透射治疗仪治疗老年心脑血管病,在临床上取得了较满意疗效,本文对其中100例老年心脑血管病患者治疗前后及对照组病人进行临床体征、血液流变学、微循环等实验室各项指标的观察,旨在为指导临床应用此疗法提供科学客观评价依据.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香砂养胃丸中的橙皮式甙含量

    作者:顾继红

    目的以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香砂养胃丸中橙皮甙的含量.方法色谱柱为Noca-Pak C18(3.9mm×150mm);流动相:5%甲醇:乙晴(85:15),流速1ml/min,检测波长:284nm.结果橙皮甙在10~5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日内、日间差异小于8%,平均回收率为101.46%.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适用于对该制剂的控制.

  • 立体定向适形置管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围手术期的护理

    作者:刘玉芳;李松梅;王丽华

    目的为围手术期患者提供全程的安全治疗护理措施,以提高应用立体定向适形置管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成功率.方法医护密切配合,针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问题,术前、术中、术后分别实施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治疗护理措施.结果172例脑出血患者,1个月死亡率9.3%;远期随访(平均22个月)死亡率12.2%;优良率70.3%;平均带管时间2天(1~3天),8名患者发生颅内感染,感染率4.7%,经鞘内给药和应用敏感抗生素后均治愈.结论带管时间长短、颅内感染、再出血、肢体康复、并发症等诸多问题是应用立体定向适形置管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成功与否的重要环节.为围手术期患者提供全程的安全治疗护理措施,可以避免或减少上述问题的发生.因此,科学的围手术期护理,是确保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手术顺利进行及促进术后康复,提高手术成功率和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 囊肿开窗术治疗成人多囊肝病的不足(附9例报告)

    作者:胡立军;田力平;刘建夏

    成人多囊肝病(Adult Polycystic Liver Disease,APLD)是以肝脏多发性、散在的囊肿致肝脏损害为特征的显性遗传性疾病.常伴有成人多囊肾病,还伴有多囊胰、多囊肺以及肠道多发囊肿等,也可伴有其它器官的畸形.

  • 岛津CL-800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常见故障分析和排除

    作者:顾炳权;沈建军;明旭昌;王新明;刘树林

    目的为保证仪器正常运行,分析故障原因并排除.方法根据仪器工作原理,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排除故障的具体内容、方法,主机故障及排除;电脑故障原因及排除:其它故障原因及排除.结果有效地排除了数百起常见故障,有力地保证了正常工作.

    关键词: 仪器 故障 分析
  • 体感诱发电位对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监测作用

    作者:季一鸣;孟斌;杨惠林

    目的探讨体感诱发电位(SEP)对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神经功能的监测作用.方法对8只兔子腹主动脉夹闭40分钟分别观察夹闭前,夹闭中及再灌注后30、60、120、180、240、300、360分钟的SEP变化.结果在缺血期间,SEP潜伏期明显延长,波幅也明显降低,直至消失.再灌注后,波幅及潜伏期都得到恢复,但双下肢运动功能明显障碍.结论SEP能准确地监测脊髓缺血及再灌注损伤中的变化.

  • 链球菌制剂SM诱导人外周血淋巴细胞抗瘤活性的研究

    作者:徐培君;孙书方;顾冠彬;万海燕;杨珠英

    目的探讨链球菌制剂SM对人外周血淋巴细胞(PBL)的增殖效应及抗瘤活性.方法将不同浓度的链球菌制剂SM(0.5KE/ml~0.015KE/ml)与正常人PBL共同孵育20小时,以MTT法检测经诱导后的人PBL的增殖效应及对K562细胞的杀伤活性,并采用生物活性检测法测定其上清中TNF-α的含量.结果 PBL与不同浓度的链球菌制剂SM作用20小时后,细胞都有不同程度的增殖,且对K562细胞的杀伤活性随之增加,尤其浓度为0.125KE/ml时为理想.其上清中亦能检测到较高水平的TNF-α,在0.125KE/ml~0.015KE/ml时与对照组相比,P值<0.01.结论链球菌制剂SM能增强PBL的增殖效应及抗瘤活性,其作用与其药物的浓度有关.

  •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不同血液成分与脑血管痉挛及免疫炎症反应的关系

    作者:丁圣鹏;王中;周岱

    目的探讨不同血液成分与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血管痉挛(CVS)及血管壁免疫炎症反应之间的关系.方法分别将全血、孵育全血、富血小板血浆、孵育血浆等分别注入动物蛛网膜下腔,再于不同的时间段处死实验动物观察基底动脉的痉挛情况并测定血管壁中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VCAM-1)的表达.结果富血小板血浆、孵育血浆未引起基底动脉明显痉挛和VCAM-1的上调,全血在第2次注入后第3天出现基底动脉痉挛和VCAM-1表达的上调,孵育全血第1次注入后6小时就引起明显的基底动脉痉挛和VCAM-1的表达上调.结论血管痉挛程度与血管壁VCAM-1的表达程度相一致;陈旧的红细胞或其裂解产物是引起SAH后血管痉挛和炎症反应主要成分.

  • 慢性咽炎血液流变学实验观察

    作者:彭顺林;邓谦;邓晓筑

    目的探讨慢性咽炎的发生机理.方法采用氨水和松节油复合因素在日本大耳白兔咽部直接塑造慢性咽炎动物病理模型,设立正常对照组、病理模型组测动物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显示造模2周时,模型组兔全血低切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刚性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血浆纤维蛋白含量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结论提示慢性咽炎可能有血液流变学的异常.

  • rhIL-8对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功能的影响

    作者:戴宏;刘玉龙;周剑影;王国权;段莹莹;郭晓葵;李元;胡勤芳

    目的探究rhIL-8在体外对外周血中性粒细胞(PMN)吞噬功能的影响.方法不同浓度的rhIL-8(1、10、100、1000μg/L)与受照或未受照的PMN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共同培养,研究PMN对细菌的吞噬功能.结果各种浓度的rhIL-8对PMN的吞噬功能均有增强作用,以100μg/L时强;PMN受到1.2Gy 6MV-X线照射后吞噬功能较正常PMN无明显改变,rhIL-8仍能增强其吞噬功能.rhIL-8对PMN的作用,在温度条件为4℃时,受到完全抑制,在37℃时比较充分.结论 rhIL-8能显著增强外周血PMMN的吞噬功能,在人体的温度条件下可以充分发挥其生物学功能.

  • 血淤症与血液流变学的关系及其中药研究进展

    作者:高健;顾振纶;王天佑

    血淤证与血液流变学有着密切的关系,寻求改善血液流变性和微循环的治疗药物,已成为医学界十分关注的问题.研究活血化淤药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有助于实现重要理论的现代化.

  • 同型半胱氨酸与血管内皮损伤

    作者:彭文藻

    动脉粥样硬化除较为肯定的易患因素,如血脂异常、高血压、腹型肥胖、糖尿病、吸烟、胰岛素抵抗等,新近人们又提出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栓性疾病的一个独立的危险因素。

  • 细胞粘附分子与肿瘤转移的研究

    作者:马陈;邢春根

    恶性肿瘤浸润、转移是肿瘤病人的主要死因,也是肿瘤治疗中的大难题之一.近年来,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国内外对肿瘤转移机制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并取得一些进展.

  • 细胞保护剂氨磷汀

    作者:黄关宏;高健;许昌韶

    在肿瘤的治疗中,放射治疗及化疗疗效肯定,但其安全范围较窄,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往往会对正常细胞(尤其增殖快的细胞)有一定毒性作用.对正常组织器官的毒性作用使放疗强度受到限制,以致不易达到预期治疗效果.氨磷汀(amifostint)是一种广谱的选择性的细胞保护剂,它能保护多种正常组织免受化疗和放疗的损伤,并且不影响化疗药物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效果.

  •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1991~2001年论文统计及分析

    作者:唐光辉;王天佑;唐慧;王江成

    统计结果表明,1991~2001年<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刊登文章1323篇,年均120篇.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各级科研基金资助合计61篇,占4.61%.杂志文章中有140篇被引用,总频次194.29个省作者发表文章,黑龙江、江苏省多,合计占25.96%.发表文章多单位苏州大学51篇,发表文章多的作者北京大学严宗毅教授12篇.文章来源各级医疗单位,共1058篇,占79.96%,大专院校192篇,占14.51%,研究机构70篇,占5.29%.

  •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合并IgA肾病1例报告

    作者:徐荣香;杨建民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是发病率较高的血液肿瘤之一,随着医学的发展,缓解率逐年提高,但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合并IgA肾病,在临床少见,现报道如下.

中国血液流变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2017 01 02 03 04
2016 01 02 03 04
2015 01 02 03 04
2014 01 02 03 04
2013 01 02 03 04
2012 01 02 03 04
2011 01 02 03 04
2010 01 02 03 04
2009 01 02 03 04
2008 01 02 03 04
2007 01 02 03 04
2006 01 02 03 04
2005 01 02 03 04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1999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