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基础医学 >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中国血液流变学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Hemorheology 중국혈액류변학잡지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苏州大学
  • 影响因子: 0.39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9-881X
  • 国内刊号: 32-1625/R
  • 发行周期: 季刊
  • 邮发: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1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江苏
  • 主编: 杨炳华
  • 类 别: 基础医学
期刊荣誉:
  • 藻酸双酯钠注射液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及对血流变学的影响

    作者:申奥;齐刚;李劲松;邢世荣

    目的探讨藻酸双酯钠注射液的药理作用及对血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120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分为治疗组(藻酸双酯钠注射液组)和对照组(血栓通注射液组),分别观察治疗后疗效及血液流变学与血脂变化.结果藻酸双酯钠注射液组治疗后总有效率98.3%,血栓通组总有效率86.7%,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流变学及血脂有明显改善,P<0.05;对照组治疗后血流变学及血脂有轻微改善,P>0.05.结论藻酸双酯钠注射液具有抗疑、抗血小板聚集、降脂、改善血液流变性的作用.

  • 刺五加注射液对不稳定心绞痛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作者:汤佩麟;刘王明;张虹;马雪兴;王允;姚金良;韩震

    目的评价刺五加注射液对不稳定心绞痛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82例恶化型劳力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男性32例、女性9例.治疗组年龄及病程分别为52.7±5.6岁、1.5±1.3年,对照组年龄及病程分别为53.2±5.7岁、1.5±1.2年.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刺五加注射液(治疗组)、复方丹参注射液(对照组)治疗不稳定心绞痛的疗效和血液流变学检测结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检测结果提示治疗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和纤维蛋白原改善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统计学分析表明治疗组血液高凝状态治疗后有显著降低(P<0.05),而对照组治疗后无明显改变.结论刺五加注射液可以降低血液高凝状态,治疗不稳定心绞痛的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测定血小板表面CD62p评估心房颤动的高血凝状态

    作者:樊红光;洪小苏;陈建昌;江建良

    目的通过测定心房颤动(房颤)患者血小板表面CD62p了解血小板活化百分率,评估原发病、左房内径(LAD)、年龄和心室率对房颤的血凝状态的影响,以期对临床治疗产生一定的指导作用.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FCM)测定房颤组和对照组血小板表面CD62p了解血小板活化百分率.结果除孤立性房颤组外,其它各房颤组血小板活化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血小板活化率与LAD、年龄有良好的相关性(r分别为0.655和0.508,P值均<0.01),与心室率无相关性.结论血小板活化率和LAD可以作为评估房颤患者高血凝状态的两个重要指标,对指导抗凝治疗有重要意义.

  • 富氧对海拔3 700m高原人体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作者:张芳;崔建华;张东;张西洲;王伟;马勇;哈振德;邢国祥

    目的探讨在高原建立富氧室对机体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在海拔3 700m高原室内充氧,使氧浓度提高为24%~25%.12名受试者在富氧条件下睡眠10h,出富氧室4h后,检测红细胞压积(HCT)、血液粘度(ηb)、血浆粘度(ηp)、还原粘度(ηr)、红细胞刚性指数(IR)、红细胞变形系数(TK)和血细胞聚集系数(VAl).结果富氧后较富氧前ηb、ηp、IR、TK和VAI均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HCT、ηr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富氧10h可改善高原机体缺氧,并且增强机体的氧储备可持续4h以上.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的临床评价

    作者:温文川;董仁寿;罗志雄;翁丽;萧奕强

    目的评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FB)水平的临床意义.方法 COPD病人113例,未合并肺心病者46例为B组;合并肺心病者67例为C组.正常健康人40例为A组.全部病例在稳定期间与急性发作期入院时各做一次FB、血流变与FEV1测定.每例患者随访2年,记录住院次数.结果 (1)FB和血流变:B组稳定期高于A组但仅FB和血浆粘度P<0.05,其余P>0.05;C组稳定期高于B组稳定期和A组(P<0.01);C组急发期高于B组急发期(P<0.01); B、C组的急发期均高于各自的稳定期(P<0.01).(2)FEV1:C组稳定期低于B组稳定期(P<0.01),C组急发期低于B组急发期P<0.01,B、C组急发期均低于各自的稳定期(P<0.01).(3)住院总次数C组高于B组(P<0.01).(4)稳定期间的FB与FEV1的关系呈非常显著的负相关(r=-0.85,P<0.01).结论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升高的COPD患者,其并发症增加和住院率上升而肺功能减退.

  • 系统性硬化症与血液流变学关系的探讨

    作者:徐丽萍;李雪梅;魏茂元

    目的探讨系统性硬化症与血液流变学的关系.方法检测了22例系统性硬化症患者和20例同期体检健康对照者血液流变学的各项指标.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患者组的全血高切、中切和低切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血沉、血沉方程K值和全血低切相对粘度等多项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有显著性或比较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结论系统性硬化症患者有明显血液流变学改变,患者血液呈高粘滞状态,血流瘀滞.

  • 不同年龄与疾病血液流变学特征

    作者:何庭宇;曾伟英;梁智恒;魏矿荣;卢兰芬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高脂血症、颈椎病、健康人的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年龄特征.方法对1997年~2001年门诊或体检的上述4组人群,对其不同年龄段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测并对比分析.结果反映机体血液高凝状况的血液流变学各指标变化均与年龄有明显关系,3种疾病老年组主要以血浆粘度、血沉、血沉方程K值等增高,红细胞变形性下降为主要特征,中、青年疾病组以全血粘度、红细胞压积增高为主要特征.结论不同年龄和疾病具有不同的血液流变学特征,为临床对疾病危害性评估提供具有重要价值信息.

  • 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观察

    作者:徐德恩;罗蔚锋;吴青;刘春风

    目的观察氯吡格雷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小板聚集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7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氯吡格雷组和阿司匹林组,氯吡格雷组40例,阿司匹林组32例,观察时间为14d,对两组患者检测治疗前后ADP诱导血小板聚集率和血液流变学各指标.结果氯吡格雷治疗后全血粘度和血小板聚集率降低,明显优于阿司匹林组(P<0.05).结论氯吡格雷具有明显抑制血小板聚集和改善血液流变学的作用,有效治疗急性脑梗死.

  • 精神分裂症的焦虑抑郁症状与血液流变学改变的关系

    作者:高镇松;李章;秦才来;李植荣;陈政雄

    目的了解精神分裂症的焦虑抑郁症状与血液流变学改变的关系.方法对符合CCMD-3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48例分别于治疗前和4周后进行血液流变学检测和比较,同时评定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并与60名健康者对照.结果 1)入组时精神分裂症的焦虑抑郁症状(HAMD、HAMA量表分)与全血粘度(300s-1和1s-1)、低切还原粘度和纤维蛋白原等指标都呈显著正相关(P<0.05~0.01).2)伴焦虑抑郁组77例(HAMD总分>17和/或HAMA总分>14分)与71例不伴发者比较,伴发组的全血粘度(300s-1和1s-1)、低切还原粘度和纤维蛋白原都显著高于对照(非伴发组和健康组,P<0.01),治疗后这种差异减轻甚至消失(P<0.05~0.01).3)伴焦虑抑郁组血液流变学4W的变化值与焦虑抑郁的量表和因子的减分值也呈显著正相关(P<0.05~0.01).结论精神分裂症的焦虑抑郁症状与血液流变学改变的关系密切,伴焦虑抑郁症状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高粘血症更突出,其高粘滞的程度与焦虑抑郁症状平行,联合抗抑郁药可有利于恢复.

  • 380例心脑血管病血液流变学特性与肾功能3项指标的相关分析

    作者:曾伟英;何庭宇;粱智恒;卢兰芬

    目的探讨心脑血管病血液流变学特性改变与肾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对380例心、脑血管病门诊就诊病人血液流变学特性及肾功能3项指标进行观察,经统计学处理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血液流变学特性与肾功能的变化及相关性在不同性别及年龄段有不同改变,50岁以上男性尤其明显.结论改善患者血液黏滞性及微循环,增加肾血流量进而改善肾功能,其临床意义是可以进一步探讨的.

  • 进展型脑梗塞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黄金忠;赵合庆

    目的探讨导致进展性脑梗塞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13例脑梗塞患者的血液流变学、血糖、甘油三脂、胆固醇及凝血功能指标,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进展型脑梗塞组血液粘稠度、甘油三脂(TG)、胆固醇(TC)、血糖、纤维蛋白原(FIB)指标显著高于稳定型脑梗塞血组(P<0.01,0.05),两组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值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血液粘稠度、甘油三脂、胆固醇、血糖及纤维蛋白原是进展型脑梗塞的危险因素.

  • 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塞超早期血液流变学及血脂变化的临床研究

    作者:阎博强;蒋桂湘;冼迎春;李付章;翟运忠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合并急性脑梗塞(ACI)患者超早期的血液流变学及血脂变化.方法回顾性统计56例T2DM患者(其中合并ACI者20例,无ACI者36例)的血脂、空腹血糖(FBG)及血液流变学检测结果.结果 T2DM并ACI组TC、LDL-C、TG及FBG明显高于T2DM组、正常对照组(P<0.01),T2DM组TG、FBG和LDL-C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0.05).T2DM并ACI组和T2DM组全血粘度高切、低切、还原粘度、血浆粘度、RBC电泳时间、纤维蛋白原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血沉及方程K值有不同程度增加,而ACI组全血粘度高切、低切、还原粘度及血浆粘度、RBC电泳时间高于T2DM组(P<0.05).FBG与红细胞压积(Hct)、全血粘度高切、低切、全血还原粘度、血浆粘度、RBC电泳时间、纤维蛋白原呈非常显著正相关(P<0.01);而与血沉方程K值、RBC聚集指数呈显著正相关(P<0.05);LDL-C、TG与全血粘度高切、低切、还原粘度、血浆粘度、RBC电泳时间呈非常显著正相关(P<0.01);调整年龄、病程并再分别调整血糖、血脂计算血液流变学各指标与血脂、血糖之间的偏相关系数,结果显示血浆粘度与TC、TG呈正相关(r=0.389、0.347,P= 0.004、0.011);FBG与高切、低切、RBC电泳时间呈正相关(r=0.380、0.358、0.381,P=0.006、0.01、0.006),而与血沉呈负相关(r=-0.394,P=0.004).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浆粘度、LDL-C、TG、FBG是糖尿病合并脑梗塞的危险因素,TG、FBG是糖尿病的危险因素.结论 T2DM在发生ACI之前就已存在血脂、血糖及血液流变学异常,血液流变学改变可能为T2DM和脑梗塞的共同病理生理基础,因此有效地控制血脂、血糖,纠正糖脂代谢紊乱,改善血液流变学状态,是预防T2DM发生脑梗塞的关键.

  • 绝经妇女促性腺激素和血脂水平与红细胞流变性的变化特点

    作者:孙慧谨;王卫光;吴畏;胡晓玲;江芹

    目的观察绝经期妇女性激素和血脂水平与红细胞流变性的变化特点.方法选择围绝经期妇女进行性激素、血脂、红细胞流变性的测定.结果 (1)在女性刚进入更年期阶段(40~50岁),血脂水平及雌激素水平尚在正常范围内,随着年龄的增加(51岁以后),血脂水平逐渐升高,雌激素水平则逐渐降低,促黄体生成素和促卵泡生成素则呈先逐渐升高然后逐渐降低.(2)绝经妇女大多数血液流变学指标处于异常状态,但随着年龄的增加(61岁以后),绝经妇女聚集指数、刚性指数、变形指数等指标更加异常显著变化.结论女性进入绝经期后,其血脂水平和雌激素水平,以及红细胞流变学等均逐渐发生异常改变.维持绝经后妇女雌激素水平,对降低绝经后妇女冠心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可能十分有益.

  • 吸入液氧对海拔3 700m高原人体力竭运动后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作者:崔建华;张芳;张西洲;邢国祥;战祥总;王伟;马勇;哈振德

    目的观察吸入液氧对高原人体力竭运动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对进驻海拔3 700m高原3个月的10名健康青年在吸入液氧(吸氧组,4L/min)和不吸液氧(对照组)的条件下,采用功率自行车进行递增负荷运动,并在安静时,运动后测定红细胞压积(HCT)、血液粘度(ηb)、血浆粘度(ηp),还原粘度(ηr)、红细胞刚性指数(IR),红细胞变形系数(TK)、红细胞聚集系数(VAI)和血栓形成系数(TFL)等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运动后吸氧组较对照组HCT、ηb、ηp、ηr、TK、IR、VAI、TFL均降低(P<0.01).结论吸入液氧能延长供氧时间,加快运动机体血液流变学各指标的恢复,可能是运动后疲劳消除的重要方法之一.

  • FDP D-二聚体测定的临床应用

    作者:李洁;栾杰;李琳;宋丽婷

    目的通过对不同疾病进行FDP D-二聚体(D-Dimer)的检测,探讨FDP D-Dimer在临床治疗和观察中的应用.方法以抗FDPD-Dimer特异性单克隆抗体标记乳胶颗粒,后者与待测血浆混合.当血浆中FDP含量≥5μg/ml,D-Dimer含量≥0.5μg/ml时,标记的乳胶颗粒则发生凝集呈现阳性反应.结果 DIC时,血浆FDP D-Dimer明显增高,呈阳性反应,要结合临床表现警惕DIC前状态的存在.D-Dimer在原发性纤溶时正常,继发性纤溶亢进时显著增高,是两者鉴别的重要指标.此外,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性心梗,急性脑梗,肺栓塞,病毒性肝炎等均可见血浆FDP D-Dimer水平增高.深静脉血栓病人FDP D-Dimer 100%阳性,可作为溶栓治疗用药的指导及疗效观察.结论 FDP D-Dimer对高凝状态和血栓性疾病的诊断有重要意义,可作为血管内凝血,纤溶和血栓形成的标志物.

  • 重型颅脑外伤围手术期的治疗

    作者:沈敏慎

    目的研究重型颅脑外伤的围手期治疗.方法回顾分析108例重型颅脑外伤围手术期相关治疗及预后.结果综合治疗的结果使重型颅脑外伤死亡率有所下降.结论亚低温治疗利于脑组织的保护,防止迟发性血肿发生.常规应用大黄可能利于减少SIRS发生,从而减少MODS的发生.

  • 西藏高原移居昆明藏族青年血液流变学检测分析

    作者:王惠萱;李雪梅;吕耀;瞿良;郑勤;汪洋

    目的了解从西藏高原(海拔3 000~4 600m)进入昆明(1 880m)6个月后的67例藏族青年血液流变学指标状况.方法用R80A全自动血液流变分析仪检测藏族青年血液流变学指标并与对照组(昆明汉族健康青年)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藏族组5项指标高于对照组,6项指标低于对照组,1项指标两组无显著差异.高于指标是:低剪切率全血粘度(ηb1s-1)、红细胞压积(HCT)、全血低切还原粘度(Lηr)、全血低切相对粘度(VIP)、红细胞聚集指数(VAI),P均<0.05;低于指标是:高剪切率全血粘度(ηb200s-1)、中剪切率全血粘度(ηb65s-1)、高切还原粘度(Hηr)、高切相对粘度(VIb)、红细胞刚性指数(IR)、红细胞变形指数TK,6项中除红细胞刚性指数(IR)P<0.01外,其它P<0.05; 无显著差异指标是血浆粘度(ηp),P>0.05.结论藏族青年其血液流变指标与当地汉族青年相比存在明显异常,西藏高原环境对世居藏族青年的血液流变学影响进入平原生活短期内不易改变;藏族青年血液流变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红细胞聚集性过强而变形性较弱.

  • 固定矫治器治疗期间牙冠表面菌斑指数调查

    作者:张扬;洪玉华;张丹

    目的通过调查固定矫治器治疗中牙冠表面托槽周围的牙菌斑指数评价固定矫治器对龋病的影响.方法 80例接受固定矫治器治疗的患者分别在矫治前、矫治1个月、6个月、12个月、18个月时使用菌斑显示剂检测牙菌斑指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矫治1个月、6个月菌斑指数均比矫治前大,具有显著性差异;戴用矫治器12、18个月的菌斑指数均具有显著性降低.结论固定矫治器的戴用易造成菌斑的滞留,因此,戴用固定矫治器的患者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预防牙齿、牙周疾病的发生.

  • 1 369例门诊患者血液流变学检测结果分析

    作者:赵其宪;雷敏;蒋晓慧

    目的探讨在心、脑血管系统疾病和血液病的诊断中,血液流变指标的重要意义.方法门诊患者共1369例.全血粘度与血浆粘度应用MDK-3200G型双通道血流变测试分析仪进行测定;血沉采用魏氏法进行测定;纤纤蛋白原和红细胞压积采用微量法(毛细管高速离心法).结果 1 369例患者中,正常956例,异常413例.结论门诊的检出以高脂血症为常见,占39.2%,其次为高血压和冠心病,分别占18.9%和17.2%.还有部分糖尿病和脑血管患者的血液流变学也有不同程度的异常.脑血管疾病与血液流变学特性的关系甚为密切,高血液粘度是脑缺血的危险因素之一.全血粘度与血糖控制有相关性.由于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血液流变学指标出现异常的年龄组在逐渐提前.40~49岁组的异常情况值得警惕.

  • 降纤酶注射液对家兔血液粘度影响的实验研究

    作者:于戈群

    目的了解降纤酶注射液对家兔血液粘度的影响.方法采用大耳白兔33只,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给予降纤酶注射液腹腔内注射,每日注射两次,与对照组进行血液流变学指标对照检测.结果在注射后全血粘度、全血还原粘度明显降低,血沉加快,血清粘度与血浆粘度出现倒置和逆转.结论降纤酶注射液对家兔血液粘度有改变,尤其是血浆粘度和纤维蛋白原显著改变.降纤酶可降低血液粘度和红细胞聚集性,是一种作用明显的降纤、溶栓剂,这对于研究血栓性疾病有重要意义.

  • 低能量He-Ne激光血管内照射治疗闭塞性脑血管病临床观察及心理护理探讨

    作者:孟淑云

    闭塞性脑血管病之发病率有增高趋势,虽目前对该病的治疗药物较多,但疗效都不甚理想,大部分病人都有较为明显的后遗症,影响工作与生活.我院从1996年开始应用低能量He-Ne激光血管内照射血液(ILIB)治疗脑血栓形成等闭塞性脑血管病,并加强了心理护理,收到了满意的疗效,报道如下.

  • 临床常用血流变计算指标的差异性分析

    作者:何莹;杜文经;刘雪锋

    目的分析反映红细胞同一性质的多个血流变计算指标的差异性.方法对144例(不分性别)计算指标与相关的测定指标按不同红细胞压积组,不同刚性指数组,不同低切还原粘度组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在3种分组中,刚性指数,TK值的变化有两组一致;血沉K值基本与红细胞压积的变化一致;聚集指数、低切还原粘度,血沉K值3项红细胞聚集指标无一组完全一致;结果未显示变形指标与聚集指标有因果关系.结论要对计算指标进行精简和修正,缩小其差异性,提高可信度.

  • 慢性重症肝炎膜式血浆置换治疗后肝脏生化功能的变化

    作者:赵致广;顾炳权;冯志华;沈建军

    目的观察慢性重症肝炎膜式血浆置换(PE)治疗后肝脏生化指标的变化,为评价PE治疗慢性重症肝炎疗效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将71例慢性重症肝炎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36例)为内科综合治疗的慢性重症肝炎患者,治疗组(35例)为内科综合治疗联合PE治疗的病情相同患者.检测PE治疗前后患者肝脏生化指标(ALT、AST、F-Bil、D-Bil、CHE、CHOL、ALB、PTA、ALP、NH3)的变化.结果 PE治疗后各项肝脏生化指标明显好转,ALT、AST、T-Bil、D-Bil、CHE、、ALB、PTA、ALP、NH3治疗前后相差非常显著(P<0.001),CHOL相差显著(P<0.05),治疗组治愈好转26例(74%),对照组治愈好转18例(50%).两组治愈好转率经卡方检验,相差显著(P<0.05).结论内科综合治疗联合血浆置换疗法,能显著改善慢性重症肝炎肝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肝脏生化指标,提高治愈率.

  • 尿微量蛋白检测对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的临床应用

    作者:陆进;金一;吴元健

    目的探讨尿中视黄醇结合蛋白((R-binding protein,RBP)、转铁蛋白(Transferrin,Tf)、α1-微球蛋白(α1-microglobulin,α1-MG)、微量白蛋白(mALB)和免疫球蛋白G(IgG)检测在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以本院健康体检者50例为正常对照组,50例糖尿病患者根据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rinaryalbuminexcretionrate,UAER) 分为无肾病组、初期肾病组和临床肾病组.所有受试者留晨尿后的第一次尿液,取10ml离心,收集上清液,并留24h尿.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RBP、TRF、mALB、α1-MG、IgG 及24h尿微量白蛋白,酶免疫分析法测定尿肌酐(Cr).结果尿测定结果分别以RBP/Cr、TRF/Cr、mALB/Cr、α1-MG/Cr、IgG/Cr表示.糖尿病无肾病组RBP/Cr 、TRF/Cr与正常对照组显著差异(P<0.05),mALB /Cr和IgG/Cr与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糖尿病初期肾病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IgG有显著差异(P<0.05),其它为非常显著差异(P<0.01);临床肾病组尿中5种微量蛋白的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50例糖尿病患者尿蛋白的含量进行组间比较,糖尿病无肾病组与初期肾病组差异显著(P<0.05),临床肾病组与无肾病组及初期肾病组比较,均呈非常显著升高(P<0.01),以mALB为高.糖尿病无肾病组RBP和α1-MG均升高,且随着病情进展,RBP升高幅度较α1-MG大,两者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尿RBP、TRF、mALB 、IgG联合检测对糖尿病患者的肾脏损害部位、病变程度、治疗和预后观察具有重要意义,且方法灵敏可靠.

  • 血塞通注射液对血液流变性的效应

    作者:张周良;刘树林;闫琳;陶征中

    目的观察血塞通注射液对血液流变性的影响.方法献血者血液肝素抗凝(34U/ml),体外配对试验,血液稀释.在不同的血液稀释状态下,粘度、变形性、聚集性发生变化.在不同稀释层次中,对照组加入生理盐水,实验组加入血塞通注射液,在37℃放置10min,用红细胞变形聚集仪测量红细胞变形性和聚集性,用全血粘度测试仪测定全血粘度.结果与生理盐水组对照,血塞通注射液组红细胞聚集性明显降低(P<0.01),同时红细胞变形性增高(P<0.01),血液粘度降低(P<0.01).结论血塞通注射液可以降低血液粘度,其原因是血塞通改善红细胞聚集性和变形性.

  •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前体蛋白的检测及意义

    作者:喻霞云;顾国浩;石婷婷;高纯;彭群新

    目的探过血浆前体蛋白水平与急性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60例急性脑梗死病人和36例正常对照者血浆前体蛋白.结果急性脑梗死组患者0~24h血浆前体蛋白水平(8.06±3.34mg/L)较正常对照组(2.93±1.04mg/L)明显升高(P<0.005),急性脑梗死组发病0~6h血浆前体蛋白水平(8.84±3.46mg/L)较6~24h血浆前体蛋白水平(7.54±3.24mg/L)明显升高(P<0.05).结论血浆前体蛋白检测对急性脑梗死早期诊断有参考价值.

  • 50例冠心病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分析

    作者:宋丽婷;李洁;金英玉;李琳;辛晓敏

    近年来,随着血液流变学的发展,血液流变的检测在许多疾病的预防、诊断与治疗中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50例冠心病患者进行血流变学的检查,并与相同例数50岁以上健康人群进行对照分析,报告如下.

    关键词: 冠心病 血液流变学
  • PCI术后冠心病患者他汀类药依从性分析

    作者:曹东来;杨向军

    目的了解冠心病患者PCI术后他汀类药用药情况及其与心血管系统症状再发的关系.方法对2000年3月~2002年12月因心肌梗死或心绞痛施行PCI术的患者进行电话或门诊随访.结论相对于抗血小板药、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l)来说,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对他汀类调脂药的依从性较差.坚持服药的患者心血管系统症状再发率较未坚持服药者低.

  • 脑梗塞患者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及意义

    作者:石冬敏;陈雪梅;钱连华

    目的探讨血小板5项参数对脑梗塞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分别测定108例脑梗塞住院患者和40例中老年体检者的血小板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血小板比积(PCT)和血小板大聚集率(MAR),对血小板5项参数进行比较并作相关分析,同时对脑梗塞组中40例患者治疗前后的5项参数进行配对比较.结果脑梗塞组PLT减少、MPV和MAR增高较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1,0.05).PDW、 PCT两组间无显著差异.对照组PLT与MPV为中度负相关(r =-0.55,P<0.01),脑梗塞组二者为低度负相关(r =-0.37,P<0.05).脑梗塞组治疗后MPV减小,有显著差异(P<0.05);PLT、PDW、PCT和MAR无显著差异.结论 MPV增大是脑梗塞的独立危险指标,观察PLT、 MPV和 MAR的变化对脑梗塞的诊断和预防有指导意义.

  • 脂蛋白(a)测定在妇科急性感染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王兆宇;金一;吴元健;石冬敏

    目的测定妇科炎症患者脂蛋白(a)[Lp(a)]和C反应蛋白(CRP),探讨Lp(a)在妇科炎症诊断中的意义.方法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70 例妇科炎症患者Lp(a)和CRP.结果 Lp(a) 炎症组均值为275.1mg/L,对照组为173.5mg/L,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炎症期Lp(a)与CRP明显正相关(r=0.53 ,P<0.001),恢复期Lp(a)较CRP下降显著(P<0.01).结论与CRP相比,妇科炎症时Lp(a)也明显升高,恢复期比CRP下降迅速而显著.Lp(a)测定对妇科炎症诊断和治疗有应用价值.

    关键词: 急性感染 脂蛋白(a)
  • 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T细胞亚群及sIL-2R及IL-6含量的观察

    作者:梁建英;张宏

    目的探讨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T细胞亚群及血清中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改变及其与免疫学类型及临床分期的关系.方法运用SP法检测T细胞亚群、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清中slL-2R及IL-6的含量.结果除Ⅰ期NHL患者外,余各期患者CD3+、CD4+细胞数及CD4/CD8比值均减低,Ⅳ期患者CD8+细胞数高于正常对照组.B细胞型NHL与T细胞型NHL T细胞亚群无显著性差异.除Ⅰ期NHL患者外,余各期患者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血清中sIL-2R含量均明显增高,各期NHL患者IL-6含量均高于对照组.B细胞型NHL与T细胞型NHL sIL-2R及IL-6的含量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T、B细胞NHL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均受抑制,抑制程度与临床分期有关,与免疫学类型无关.NHL患者sIL-2R及IL-6含量增高,与免疫学类型无关.

  • 脂肪肝病人血液流变学的临床观察

    作者:仝连信

    目的对临床确诊的脂肪肝病人,同时伴有甘油三酯增高者,比较其血液流变学各参数的变化,以探讨对临床脂肪肝诊断的实用价值.方法分别测定86例患者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甘油三酯等9项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 86例脂肪肝病人全血粘度(高切、低切)、红细胞电泳时间及甘油三酯同时增高者61例,占70.9%.全血粘度(高切、中切、低切)、血浆粘度、全血还原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电泳时间、甘油三酯同时增高者19例,占22.1%.单纯全血粘度低切增高者6例,占7%.结论脂肪肝病人血液流变学各参数的影响主要是全血粘度及红细胞电泳时间有明显的改变,甘油三酯的增高对血浆粘度及全血还原粘度影响不太明显.可作为临床对脂肪肝病人辅助诊断检查的一项重要参考指标.

    关键词: 脂肪肝 血液流变学
  • 凝血酶用于宫颈妊娠出血的探讨

    作者:黄菊芳

    目的探讨凝血酶对宫颈妊娠出血的治疗作用.方法将凝血酶用冰生理盐水溶解(100~200U/ml)注入宫颈管腔保留,必要时4~6h后重复1次或加用纱条局部填塞.结果 3例宫颈妊娠出血采用此方法止血全部保守治疗成功.结论凝血酶有促进纤维蛋白原转化为纤维蛋白,加速血液凝固的作用[1].而冷刺激又可使血管收缩.针对宫颈妊娠搔刮术后出现的广泛渗血,加用凝血酶止血效果确切,可大大降低开腹手术的机率.

  • 硬脊膜动静脉瘘血液动力学改变的血管造影表现

    作者:戚跃勇;孙清荣;梁开运;邹利光;熊坤林;周政;何作云

    目的探讨硬脊膜动静脉瘘血液动力学改变的血管造影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硬脊膜动静脉瘘的选择性血管造影与栓塞治疗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全脊髓动脉血管造影检查.结果 28例硬脊膜动静脉瘘经血管造影检齐均能明确诊断,能显示病变的范围、血供情况及其特征,其特点为硬脊膜动脉与脊髓表面静脉直接相通.18例(64.3%)硬脊膜动静脉瘘位于脊柱左侧,10例(35.7%)位于右侧,23例瘘口(82.1%)位于胸3与腰2椎体平面之间.经超选择插管后17例患者接受了栓塞治疗,其中12例行栓塞后手术切除,随访观察见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者11例(64.7%),病情稳定者4例(23.5%),病情加重者2例(11.8%).所有栓塞病例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血管造影是反映硬脊膜动静脉瘘血液动力学改变的重要手段.

  • 新类固醇药物对阻塞性黄疸大鼠肝脏TNF-α mRNA表达的影响

    作者:汪良;朱建明;管洪庚;陈易人

    目的研究21-氨基类固醇(U-74389G)对阻塞性黄疸大鼠发生内毒素血症时的保护作用.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3组:(1)假手术组;(2)胆总管结扎组;(3)胆总管结扎+生长激素组.每组在两周之后腹腔内注射内毒素0.02mg/kg,第三组在给予内毒素之前30min和之后30min分别静脉注射U-74389G 3mg/kg和1.5mg/kg.在给予内毒素之后1、2、4h分别计数各组大鼠的存活率;检测各组大鼠血清TNF-α水平;取肝组织测定肿瘤坏死因子TNF-α mRNA表达水平.结果阻黄大鼠给予内毒素之后1、2h血清TNF-α水平明显升高,肝脏中TNF-α mRNA表达也显著升高,在2、4h后大鼠存活率降低,给予U-74389G可逆转这些改变.结论 U-74389G可降低肝脏中TNF-αmRNA的表达,在阻黄大鼠发生内毒素血症时起保护作用.

  • 骨髓细胞来源的树突状细胞体外刺激T淋巴细胞增殖的研究

    作者:吴文璎;刘建华;黄瑞;张雁云

    分离骨髓单核细胞,在一定的培养条件下将其诱导成树突状细胞,通过混合淋巴细胞反应检测这些树突状细胞的体外刺激T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

  • 寒冷和低氧条件下家兔的血液流变学及自由基的改变

    作者:赵善民;黄俊杰;黄丽娟;晋玲;何显教;梁祚仁;罗显克;覃志坚;黄彦峰

    目的观察寒冷和低氧刺激条件下家兔的血液流变学及自由基的影响.方法将家兔置于低温-10±2℃和低氧8.5%的氮氧混合气体的冷柜中30min,测定血浆中血液流变学指标、SOD活力和MDA含量变化.结果寒冷加低氧可使血液流变学各指标均发生明显改变,SOD活力降低,MDA含量增加.结论冷刺激加低氧可使血液流变学发生异常,自由基产生增多.

  • 复方丹参滴丸对高脂血症狗血液流变学影响的研究

    作者:郭俊;张雷;曾柱;孙大公;喀蔚波;贺东奇;文宗曜

    目的研究中药复方丹参滴丸对高脂血症狗血液流变性、红细胞微观流变性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复制高脂血症狗模型6个月后,给予复方丹参滴丸4个月,之后采血测定甘油三酯、胆固醇含量,血液流变性,红细胞电泳率、渗透脆性、膜流动性及红细胞膜胆固醇与磷脂的摩尔比值(Ch/Pl).结果复方丹参滴丸能降低高脂血症狗全血粘度、红细胞渗透脆性、红细胞膜胆固醇及Ch/Pl值,增加其变形指数、取向指数、小变形指数、红细胞电泳率和红细胞膜流动性.结论复方丹参滴丸能明显改善高脂血症狗血脂紊乱及红细胞微观流变学指标,进而改善血液流变性.

  • E-选择素对脑缺血再灌注中血氧分压的影响探讨

    作者:李剑伟;张世明;谢学顺

    目的探讨有效治疗急性期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新药物.方法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再灌注模型,建立模型后立即从股静脉注射E-选择素,然后连续测定PO23h.结果治疗组比对照组PO2明显升高.结论 E-选择素抗体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组织有提高PO2,从而达到保护脑组织的作用.

  • 中西药消除耐药质粒pRST98的研究

    作者:祁汝峰;黄瑞;祁小飞

    目的用Southern Blot杂交法检测中、西药在体外消除肠道杆菌携带的耐药质粒pRST98的结果.方法用氧氟沙星和中药双黄连对携带pRST98的伤寒杆菌、大肠杆菌和鼠伤寒杆菌进行亚抑菌浓度的质粒消除试验;用地高辛标记的氨苄青霉素和四环素耐药基因探针进行Southern Blot.结果 Southern Blot杂交结果显示两种药物作用后pRST98上的耐药基因并未丢失,但同一质粒耐药基因在不同宿主菌中表达不同,导致小抑菌浓度(MIC)变化有明显差异.结论氧氟沙星和双黄连能降低pRST98宿主菌的耐药性.

  • 血管紧张素-(1-7) 对高血压大鼠血管紧张素Ⅱ及其受体的影响

    作者:叶自林;何作云;袁发焕;于学军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1-7)[Ang-(1-7)]对二肾一夹(2K1C)高血压大鼠血浆及肾组织血管紧张素Ⅱ及其受体的影响.方法采用微渗泵植入技术,建立Ang-(1-7)对高血压大鼠干预模型,放免法测定血浆及肾组织血管紧张素Ⅱ(AⅡ)浓度,RT-PCR检测肾组织内血管紧张素Ⅱ 1型受体(AT1)和2型受体(AT2)mRNA水平.结果 Ang-(1-7)减轻2K1C高血压大鼠肾脏病理损害,Ang-(1-7)对血浆及肾组织AⅡ浓度无显著影响,对肾组织内AT2受体表达无显著影响,减少肾组织内AT1受体表达.结论 Ang-(1-7) 对2K1C高血压大鼠肾损害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之一是通过减少肾组织内AT1受体而实现.

  • 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临床意义的再探讨

    作者:高旭光;赵红辉

    目的评价CT脑扫描上的大脑中动脉强化征,探讨它与大脑中动脉区域梗塞的关系.方法连续收集了35例单侧或双侧大脑中动脉强化征的患者,并获得红细胞比容、是否存在高血压、糖尿病病史等临床资料,同时与无大脑中动脉强化征的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3例一侧有此征的患者,同侧有相应的脑梗塞;32例单侧或双侧有此征,并无相应的大脑中动脉区域梗塞发生.32例大脑中动脉强化征假阳性组的患者,其平均红细胞比容、有高血压和糖尿病病史的比率高于对照组.结论单纯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不能作为早期脑梗塞的可靠依据,必须结合临床;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可能与高红细胞比容以及血管壁钙化等因素有关.

  • ET和NO在脑出血中的变化以及硫酸镁的干预作用

    作者:武婕;章柏松

    目的阐明脑出血(ICH)患者血浆内皮素(ET)和血清一氧化氮(NO)的动态变化规律,并用硫酸镁干预治疗,探讨镁离子在脑出血中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将45例ICH患者分为两组,出血组25例,给予临床常规治疗;出血干预组20例,加用25%的硫酸镁20ml静脉滴注.两组患者分别检测起病第1、3、7、14d的血浆ET和血清NO水平,并且分析血浆ET、NO变化水平与出血部位、出血量的大小、以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相关性.结果出血组患者血浆ET水平在起病第1、3、7d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尤以第3d为高峰,以后逐渐降低,第14d接近对照组水平(P>0.05),且ET水平在起病第3d随出血量的增大而升高,而与病情轻重及出血部位无明显相关性.出血干预组第3、7d血浆ET水平均低于出血组(P<0.05),且ET水平下降快,至第7d已接近对照组水平(P>0.05).出血组患者血清NO水平在起病第1d即达高峰,起病第1、3d NO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P<0.05),以后逐渐降低,至第7d恢复至对照组水平.NO水平与病情轻重、出血部位以及出血量的大小无明显相关性.出血干预组与出血组相比亦无显著性差异(P>0.05).ET与NO之间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ICH患者急性起病后,外周血中ET和NO均有显著变化,说明二者参与了ICH的病理生理过程,其中血浆ET水平的升高程度与脑出血量有一定关系.用硫酸镁干预后,ET水平较非干预组显著降低,表明镁离子在ICH的急性期有一定的神经保护作用.

  • 关于N-乙酰氨基半乳糖转移酶基因家族cDNA扩增的初步研究

    作者:贾伟;吴士良

    目的通过实验方法扩增N-乙酰氨基半乳糖转移酶基因家族cDNA.方法主要通过PCR技术,用各种N-乙酰氨基半乳糖转移酶基因家族cDNA的特异性引物进行扩增并结合电泳技术,用不同的限制性内切酶进行酶切鉴定.结果通过电泳图谱和酶切图谱初步证实了这一家族的不同成员均已得到有效的扩增.结论成功扩增了N-乙酰氨基半乳糖转移酶基因家族cDNA,并为其文库的建立打下良好的基础.

  • 三种鼠尾草注射液对离体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作者:张荣平;李惠兰;郑春兰;秦剑

    目的研究云南产鼠尾草属药物滇丹参、甘西鼠尾、褐毛甘西鼠尾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并与丹参进行对比.方法采用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流法,全心停灌后再灌流造成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通过动脉套管侧管给药.测定再灌注30min后,灌流液中CK、LDH、SOD、GSH-Px和MDA含量;同时测定离体心脏冠脉流量、心肌收缩幅度和心率.结果滇丹参、甘西鼠尾、褐毛甘西鼠尾可以对抗离体大鼠心脏停灌后再灌注引起的冠脉流量、心肌收缩幅度和心率的降低(P<0.01,P<0.05);降低灌流液中CK、LDH和MDA含量,提高SOD和GSH-Px的活力(P<0.01,P<0.05).结论滇丹参、甘西鼠尾、褐毛甘西鼠尾对在体和离体缺血/再灌注心肌有保护作用.

  • 绿茶的主要成分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对血小板功能影响的研究

    作者:庞爱明;阮长耿

    目的对绿茶的主要成分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对血小板聚集、人富含血小板血浆产生TXB2、P-selectin以及血小板膜糖蛋白P-selectin表达水平的影响进行研究,探讨EGCG对血小板聚集、活化的影响,为进一步开发抗血小板药物提供依据.方法用ADP为诱导剂,采用Born氏法测定血小板聚集率;采用放射免疫测定法测定血小板聚集前后富含血小板血浆中TXB2及P-selectin含量,并以阿司匹林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EGCG作用前后血小板膜糖蛋白P-selectin水平变化.结果 EGCG可明显抑制血小板聚集(P<0.01),并呈剂量依赖型;EGCG明显抑制人富含血小板血浆产生TXB2(P<0.01),与阿司匹林相似(P>0.05);EGCG明显抑制人富含血小板血浆产生P-selectin(P<0.01),且作用优于阿司匹林(P<0.01);EGCG可抑制血小板膜糖蛋白P-selectin表达.结论 EGCG可明显抑制血小板聚集,明显抑制人富含血小板血浆产生TXB2、P-selectin,抑制血小板膜糖蛋白P-selectin表达,这可能是共抗血栓作用的机理所在.

  • 恒磁场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作者:许艳;宋晓燕;马波;高佩琦

    目的研究恒磁场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建立脑缺血90min再灌注模型,40mT恒磁场体外照射大鼠头部30min/d,共7d,测MDA、SOD(T-SOD,CuZu-SOD,Mn-SOD)、GSH-PX、T-AO、CP的变化.结果磁疗组中的MDA显著低于模型组,T-SOD,CuZu-SOD,T-AO,CP显著高于模型组,Mn-SOD,GSH-PX相对模型组有增高趋势,但不显著.结论恒磁场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的抗氧化能力.

  • 骨髓来源基质细胞促进造血重建的实验研究

    作者:施小凤;傅晋翔;朱孝中

    目的研究骨髓来源的基质细胞促进造血重建的作用.方法将体外培养扩增的Balb/c小鼠骨髓基质与Balb/c小鼠骨髓共输给受致死量照射的Balb/c小鼠,检测死亡率并做白细胞计数.结果发现基质细胞与骨髓共输组较骨髓单输组死亡率低,白细胞恢复快.未发现骨髓基质细胞移植毒副作用.结论骨髓基质细胞可促进造血的恢复,骨髓基质细胞移植无副作用.

  • 兔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时肠系膜微循环和血液流变性变化及PGI2的影响

    作者:符庆瑛;李著华;张艳青;张英

    目的观察兔肾缺血再灌注(IR)损伤时肠系膜微循环和血液流变性变化,并探讨前列腺素I2(PGI2)对兔肾IR损伤的预防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日本大耳白兔18只,随机均分为假手术组(Contro1)组、单纯缺血再灌注(IR)组和缺血再灌注+前列腺素I2(IR+PGI2)组.运用微循环显微镜自动摄像分析系统,于肾缺血60min和再灌注120min时动态观察肠系膜微血管管径、血流速度、白细胞粘附、白微栓及管周出血情况,并测定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与Control组比较,IR组的缺血期和再灌注期,肠系膜微动、静脉管径减小(P<0.01或P<0.05),血流速度明显减慢(P<0.01),白细胞粘附聚集、白微栓及管周出血增多(P<0.01),以血粘度增高为主的多种血液流变学指标异常(P<0.01或P<0.05).IR+PGI2组微动、静脉管径、血流速度、白细胞粘附、白微栓及管周出血与IR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血液流变学指标较IR组明显改善(P<0.01或P<0.05);与Control组比较,除微动、静脉管径明显增大(P<0.01)外,其余指标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肾IR机体微循环和血液流变性明显异常,PGI2具有改善肾IR损伤时微循环和血液流变性异常的作用.

  • 川芎嗪对同基因骨髓移植小鼠骨髓中干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

    作者:何莉;孙汉英;刘文励;吴宁;盂凡凯;刘丹;路武;徐惠珍

    目的探讨川芎嗪促进骨髓移植后小鼠骨髓中干细胞因子表达的作用.方法将小鼠随机分组,建立小鼠骨髓移植模型,对照组和川芎嗪组分别胃饲生理盐水0.2ml/只和川芎嗪注射液2mg/只,2次/天.在骨髓移植后的第+7、+14、+21天,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小鼠骨髓切片中干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记取外周血白细胞、血小板和骨髓有核细胞计数,并作骨髓组织学观察.结果骨髓移植后第+7、+14、+21天川芎嗪组干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外周血白细胞、血小板、骨髓有核细胞计数及骨髓细胞增生程度均高于骨髓移植的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川芎嗪能促进骨髓移植后骨髓中干细胞因子的表达,可能是川芎嗪重建造血的机制之一.

  • 复方909对D-半乳糖诱发痴呆模型大鼠学习记忆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

    作者:蒋小岗;顾振纶;谢梅林;高健;王天佑

    目的观察复方909对D-半乳糖痴呆模型大鼠学习记忆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在腹胶注射D-半乳糖造模的同时给大鼠灌服复方909,6周后测定复方909对大鼠学习记忆及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的影响.结果复方909 6.25~25mg/kg能显著提高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并显著降低模型大鼠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和红细胞聚集指数.结论复方909能够提高D-半乳糖痴呆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这可能与其改善半乳糖所致痴呆模型大鼠的血液流变学有关.

  • 大鼠肝硬化形成早期的红细胞电泳率和红细胞膜胆固醇含量改变的研究

    作者:张卫光;潘文萧;田珑;沈芳;马瑞琼;严宗毅;文宗曜

    目的探求在大鼠肝硬化形成的早期,红细胞电泳率和红细胞膜胆固醇含量的变化情况.方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肝硬化组,其中肝硬化组又分成2、5、7、10周组,每组10只.肝组织行H-E和天狼猩红染色,下腔静脉取血检测红细胞电泳率和红细胞膜胆固醇的含量.结果在本实验中,肝硬化7w鼠的肝组织中有大量的胶原纤维增生并开始形成假小叶.对照组和2w肝硬化组间的红细胞电泳率的差异不明显(P>0.05),而自给药的第5周起出现明显的增加;肝硬化2w鼠红细胞膜胆固醇含量明显升高,至第5周开始降至正常水平以下.结论本大鼠肝硬化模型的红细胞电泳率和红细胞膜胆固醇含量在第5周后出现明显的异常,比形态学上出现假小叶等典型的肝硬化表现约提前了2周时间,为临床肝硬化的早期诊断治疗提供实验依据.

  • 糖尿病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动态观察

    作者:何剑峰;杜娟;李向荣;黄艳霞

    目的观察糖尿病大鼠不同病程阶段血液流变学的变化.方法将30只Wister大鼠分为实验组与正常对照组.实验组用链脲佐菌素(Streptozocin,STZ)诱发糖尿病.并于糖尿病发病后4、6和12周对两组大鼠进行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红细胞聚集性及血液流变触性等检测及分析.结果在各实验时点,糖尿病大鼠全血粘度、血浆纤维蛋白原及红细胞聚集指数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大鼠(P<0.01),血液流变触性则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大鼠(P<0.01),这些改变随糖尿病病程的延长而更趋显著,但血浆粘度和红细胞压积则轻微升高.结论糖尿病大鼠血液流变异常的主要特征是红细胞聚集性增强和解聚困难,这可能参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糖尿病血管性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

  • 一氧化氮的心血管作用研究进展

    作者:武煜;顾振纶

    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发现的一种新型生物信息分子,它与一些含氮衍生物一起通过和生物分子及细胞的相互作用参与机体保护、调节及逆转等机制,特别是调节心血管系统中众多的生理和病理生理过程[1].释放N0的化合物已经作为评价N0在心血管系统生理和治疗上关键作用的有效工具[2].1992年美国Science杂志将N0选为当年的明星分子(molecule of the year).

  • 血栓调节蛋白与冠心病关系研究进展

    作者:李吉林;王伟

    血栓调节蛋白(thrombomodulin,TM)是位于内皮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具有清除凝血酶、活化抗凝因子蛋白C(PC)及促进纤维蛋白溶解等多种功能,在调控血栓形成和溶解中起重要作用.由于凝血酶等血栓形成有关的成分在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中有密切关系,TM作为血管内皮的保护因子在其中发挥的作用也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就近年来TM与冠心病的关系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 影响血液流变学的活血化瘀中药药物研究

    作者:刘剑刚;史大卓

    探讨影响血液流变学的中药药物研究的方法,阐明活血化瘀中药药物的流变学作用.以宏观血液流变学和细胞流变学为分类项目,阐述血液流变学中药药物的作用,如影响血液粘度的中药药物,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中药药物,抗血栓形成的中药药物等,中药药物的单味药和复方药对于宏观血液流变学指标和细胞流变学指标均具有广泛的作用,由于中药成分的复杂性,单味药或复方对血液流变学多项指标具有作用,作用机制不尽相同.血液流变学中药药物对预防和治疗某些疾病具有重要意义,中药药物的流变学作用可进一步深化和发展,从细胞血液流变学、分子血液流变学水平研究中药药物的作用机制.同时,发现中药有效单体及有效成分,或组成中药复方有效组分,发挥中药复方的优势与特点,提高活血化瘀中药的流变学研究水平,进一步促进中药药物的开发和利用.

  • 葛根素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研究

    作者:茅彩萍;顾振纶

    总结报道了近年葛根素药理学性质及临床应用的新进展,为临床合理用药捉供依据.

中国血液流变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2017 01 02 03 04
2016 01 02 03 04
2015 01 02 03 04
2014 01 02 03 04
2013 01 02 03 04
2012 01 02 03 04
2011 01 02 03 04
2010 01 02 03 04
2009 01 02 03 04
2008 01 02 03 04
2007 01 02 03 04
2006 01 02 03 04
2005 01 02 03 04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1999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