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基础医学 >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中国血液流变学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Hemorheology 중국혈액류변학잡지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苏州大学
  • 影响因子: 0.39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9-881X
  • 国内刊号: 32-1625/R
  • 发行周期: 季刊
  • 邮发: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1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江苏
  • 主编: 杨炳华
  • 类 别: 基础医学
期刊荣誉:
  • 椎管联合麻醉不同注药方法用于剖宫产对循环功能的影响

    作者:张和国;吴向荣

    目的 观察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时在蛛网膜下腔侧孔向上、向尾侧分别注药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择120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两组:A组蛛网膜下腔侧孔向上注入0.5%左旋布比卡因重比重液2.4mL;B组蛛网膜下腔先侧孔向上注入重比重液1mL,然后侧孔向尾侧注入1.4mL.观察记录注药10min后麻醉平面,以及麻醉前和麻醉后10min的血压.结果 A组麻醉平面高于B组;A组麻醉后10min SBP、DBP下降程度明显大于B组( P<0.01).结论 剖宫产麻醉时.经蛛网膜下腔向上、向尾侧分别注药可以取得良好的麻醉效果,又相对保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

  • 泼尼松联合雷公藤多甙治疗成人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疗效观察

    作者:周翔;孙丽红;沈文红;缪丽燕

    目的 观察泼尼松联合雷公藤多甙治疗成人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疗效.方法 选取成人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第一组使用泼尼松联合雷公藤多甙治疗,第二组单用泼尼松治疗,观察半年,每月检测一次血常规.结果 在治疗2月后,第一组患者血小板数均高于第二组患者血小板数.结论 泼尼松联合雷公藤多甙治疗成人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用泼尼松治疗组,雷公藤多甙可以作为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辅助用药.

  • 高压氧辅助治疗脊髓损伤患者疗效分析

    作者:胥正泉;孙永明

    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高压氧在医学领域的应用范围不断拓展,特别是在创伤治疗中的应用.

    关键词: 高压氧 脊髓损伤
  • 进展性卒中的多因素分析

    作者:毛波;车玉琴;窦文波

    目的 探讨进展性卒中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47例进展性卒中的相关危险因素,并与同期住院病情稳定的47例脑梗死患者进行比较.结果 47例进展性卒中组伴高血糖27例,明显高于对照组10例(P<0.05); 20例有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明显高于对照组7例(P<0.05) 27例有颈动脉斑块形成伴有中重度狭窄,明显高于对照组12例(P<0.05).结论 高血糖、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颈动脉斑块形成伴中重度狭窄是进展性卒中的危险因素.

  • 脊髓梗死3例临床分析

    作者:李和永;刘娜;张才;伍丽红;朱淼

    目的 分析脊髓梗死的病因及临床特征.方法 分析收治的3例脊髓梗死患者病因、临床特征及其预后.结果 脊髓梗死呈急性或亚急性起病、病变水平神经根痛、病变节段以下瘫痪和分离性感觉障碍及植物神经功能障碍,MRI可显示病变.治疗原则同肭梗死.结论 脊髓梗死临床上少见.依据其临床表现,结合MRI表现.可作出诊断.

  • 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分析

    作者:陶卫建;唐天驷

    目的 评价动力髋螺钉(DHS)内同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67例股骨转子问骨折患者采用DHS内固定治疗,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 该组全部获得随访.术后随访时问7~36个月,平均18个月,髋关节术后按Harris 评定标准,髋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4.0%,有2例出现内固定失效,无切口感染、深静脉血栓形成、骨折未愈合及髋内翻等并发症.结论 中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问骨折足一种有效方法 .

  • DSA、MRA、CTA诊断颅内外动脉狭窄的临床研究

    作者:周勇;刘娜;伍丽红;周典贵

    目的 评价DSA、MRA与CTA血管造影对颅内外动脉狭窄诊断价值.方法 通过DSA、MRA与CTA三种不同血管成像法对颅内外动脉狭窄成像结果 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对比研究结果 表明:三种血管成像方法 对颅内外动脉狭窄都能明确定位、定性,但对血管狭窄率的诊断有一些差异.在统汁学上有一定意义.结论 DSA是一种微创性检查,对脑血管疾病诊断仍是金标准,而MRA、CTA属于无创性检查.是首选的检查方法 .

  • APACHE Ⅱ评分在危重症患者早期肠内营养中的应用

    作者:方理超;徐文秀;刘励军

    目的 探讨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评分在指导危重症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治疗时机选择的价值.方法 选取近18个月入住重症监护病房(ICU)的病例192例,均给予APACHE Ⅱ评分进行疾病严重程度分级,并对其早期实施肠内营养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取第三天肠内营养供给能量是否达到目标营养供给[25kcal/(kg·d)]的60%,分为达标组和末达标组.根据APACHEⅡ评分将患者分为<15分、15~25分和>25分3个亚组.结果 192例危重症患者中有62例早期肠内营养达标.APACHEⅡ评分<15分达标组患者总住院时间(P=0.000)明显低于未达标组;APACHEⅡ评分15~25分的达标组患者的总住院时间(p=0.000)、医疗费用(P=10.000)及死亡率(P=0.038)明显低于未达标组;APACHEⅡ评分>25分达标组患者医疗费用(P=0.000)显低于未达标组.结论 APACHE Ⅱ评分不但能客观评估疾病的严重程度、评价医疗措施效果、估计疾病预后,还可作为指导早期肠内营养时机选择的有效方法 之一.

  • 卵巢上皮癌合并血小板增多患者的预后分析

    作者:邢琦;邱红;胡广原;徐晓燕;熊慧华

    目的 回顾性分析血小板增多症在卵巢上皮癌患者中的发牛率及其对卵巢上皮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1999年~2004年入院的卵巢上皮癌患者141例,分析术前血小板计数与患者年龄、病理类型、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CA125水平等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同时分析比较卵巢上皮癌伴或不伴血小板增多症患者的生存时间之间的差异.结果 141例患者中有42例患者(29.8%)在术前诊断时即合并血小板增多(血小板计数>400×109/L).在合并血小板增多的卵巢I:皮癌组中CAl25水平明显增高、晚期肿瘤比例更多、组织学分级多为中高级,接受理想减瘤术的比率更低(P均<0.05).此外,与无血小板增多症的患者相比,卵巢上皮癌伴血小板增多症患者的疾病无进展时间(15个月Vs.28个月,P<0.01)和总生存时间均明显缩短(29个月Vs.37个月.P<0.00).结论 卵巢上皮癌常伴有血小板增多症,后者是卵巢上皮癌患者预后不佳的标志之一.

  • 血糖控制良好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分析

    作者:钟绍;方玲娜;潘颖;朱文华;沈鲜安;卢冰;计莹;曹雪明

    目的 观察血糖控制良好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情况.方法 选取62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其HbAIc值分为A、B、C、D四组.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进行48h血糖监测,分析其血糖波动相关指标.结果 D组的HbAle显著大于其他三组,四组间的日内平均血糖波动幅度和日内血糖波动次数无差别.糖化血红蛋白与日内平均血糖波动幅度、日内血糖波动次数和日间血糖平均绝对差均不相关.结论 血糖控制良好的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明显的血糖波动,主要是由餐后血糖升高引起.

  •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对比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治疗肺癌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临床观察

    作者:刘飞;余忠贞;邱红;熊慧华

    目的 对比观察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和重组人白细胞介索-11(rhIL-11)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2007年~2009年化疗后血小板计数<75×109/L的肺癌患者共40例,其中TPO组和IL-11组各20例,分别给予相应的治疗.结果 化疗后TPO组和IL-11组的血小板计数低值分别为(58.6±13.6)×109/L和(59.3±12.1)×109/L,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Ⅲ度以上血小板减少持续时间、血小板计数恢复至正常时间以及血小板计数恢复高值,两组均有统计学差异;TPO组中有2例输注外源性血小板,IL-11组有4例(P>0.05) TPO组和IL-11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0%和60%(P<0.01).结论 对非小细胞肺癌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患者,应用rhTPO治疗更安全有效.

  • 2型糖尿病伴视网膜病变患者外周血中SDF-1水平的变化

    作者:罗春媛;韦玉和;冯小芬;周斌;戚传平;许联红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外周血中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水平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关系.方法 测定73例T2DM患者和26名健康对照者(NC组)外周血中SDF1水平、内皮祖细胞(EPCs)数、EPCs表面SDF-1的受体CXCR4表达率.T2DM患者按视网膜病变情况分单纯DM组(SDM组)、背景期DR组(NPDR组)、增殖期DR组(PDR组).结果 SDF.1水平和EPCs数量NC组、SDM组、NPDR组、PDR组依次降低(P<0.05 or 0.01) CXCR4表达率SDM组较另三组升高(P<0.05 or 0.01),PDR组较NC组、NPDR组降低(P<0.05 or 0.01).T2DM患者外周血中SDF-1水平与EPCs数正相关(γ=0.283,P<0.05).结论 T2DM患者外周血中SDF-1水平和EPCs表而CXCR4表达率的变化与DR有关.

  • 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动脉血气分析与血浆D-二聚体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王佩芳;凌春华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动脉血氧分压(PaO2)及二氧化碳分压(PaCO2)与血浆D-二聚体关系.方法 测定38例COPD患者治疗前、后PaO2、PaCO2、D-二聚体水平,并作比较.结果 治疗前、后及与健康对照组比较,D-二聚体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PaOz、PaCO2与D-二聚体水平分别呈中度负相关及中度正相关.结论 COPD患者急性加重期及好转期均存在不同程度高凝及纤溶亢进状态,早期使用抗凝剂可能对改善预后有益.

  • 不同类型重度子痫前期血流动力学改变及与妊娠结局的关系

    作者:伍绍文;吴连方;张为远;王琪

    目的 探讨重度子痫前期血流动力学改变与期待疗法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 选取2005年1月~2006年6月住院分娩的重度子痫前期孕妇共217例,按入院孕周分为两组:I组(早发型)发病孕周≤33.6周111例,Ⅱ组(晚发型)为发病孕周≥34周106例.两组入院时均行MP妊娠高血压监测系统测定心输出量、心脏指数、外周阻力、血液粘度及血管顺应性;同时对进行期待疗法的101例早发型重度子瘸前期,比较结局良好组(64例)与结局不良组(37例)上述指标的差异.结果 Ⅰ组与Ⅱ组的心输出量、心脏指数、外周阻力、血液粘度及血管顺应性均无统计学差异,Ⅰ组期待疗法结局良好组和结局不良组心输出量、心脏指数、外周阻力、血液粘度及血管顺应性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不同类型的重度子痫 前期存在着相同的血流动力学变化,且血流动力学对预测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期待疗法的妊娠结局意义尚不能肯定.

  • 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前后血小板参数变化的临床研究

    作者:庞琴霞;高耀明;张军宁

    目的 探讨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前后血小板各参数的变化和对临床化疗的指导作用.方法 对102例恶性肿瘤患者化疗第一周期前,第三周期后,第六周期后血小板各参数进行动态测定,并将其做配对比较.结果 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患者第三周期后和第六周期后的PLT、PCT明显低于第一周期前(P<0.05),MPV、PDW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对恶性肿瘤患者进行化疗时,应注意血小板参数的变化,以防止化疗过程中因血小板各参数的变化而引起继发出血.

  • 脑分水岭梗死与脑血管狭窄的相关临床研究

    作者:刘娜;惠凯;李和永;王淑荣;伍丽红;张才;周典贵;李春双

    目的 探讨脑分水岭梗死(CWl)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点,分析脑分水岭梗死与脑血管狭窄的栩关性.方法 分析38例CWI患者的症状和体征,CT、MRI、CTA、DSA改变,临床分型和病因.结果 38例CWI患者的症状体征与病因及病变部位有关.CT/MRI证实皮层前型13例,皮层后型17例,皮层下型8例.以腩血管器质性病变为主因者33例,其中颈内动脉狭窄或闭塞18例,大脑中动脉狭窄或闭塞11例.CWI 多有血液成分的异常(如高脂血证,糖尿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结论 CWI临床表现取决于病变部位及病因;颈动脉狭窄或闭塞或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是CWI主要病理基础、血液成分异常(如糖尿病、高脂血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也参与了CWI形成.

  • 奥扎格雷钠治疗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的疗效研究

    作者:金明磊;刘坤杰;马建华;兰玲;赵晓玲

    目的 观察奥扎格雷氯化钠注射液治疗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的疗效和安伞性.方法 102例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病人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53例)给予奥扎格雷氯化钠注射液100mL,每日2次,对照组(49例)给予丹参注射液800mg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每日1次,3周为一疗程,观察治疗前后生化、足背动脉血流速度、血小板聚集度、平均住院日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经Ridit分析差异有显著性(P<0.05),足背动脉血流速度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平均住院日治疗组较对照组减少.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奥扎格雷氯化钠注射液治疗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疗效较显著,且安全.

  • 肺癌患者外周血血小板活化指标测定及临床意义

    作者:练炼;陶敏;张有涛;赵益明;马德亮

    目的 探讨肺癌患者外周血血小板大聚集率(MAR)、血栓烷B2(TXB2)、P-选择素(CD62p)检测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比浊法及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18名健康人和46例肺癌患者外周血MAR、TXB2、CD62p,并作对比分析.结果 肺癌患者外周血血小板活化标志物检测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MAR、TXB2、CD62p水平明显增加,两者之间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肺癌患者外周血血小板活化指标MAR、TXB2、CD62p与临床分期、组织类型有关.而与患者性别、年龄、病理分化程度无关.结论 肺癌患者外周血血小板活化标志物水平升高.且与肺癌的临床分期和病理类型有一定关系,因而有可能成为监测肺癌患者疾病发展、预测转移、评估预后的指标.

  • 裂隙灯下角膜铁锈斑手术剔除的治疗

    作者:胥倩

    目的 观察角膜铁锈斑剔除术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 对148例(160眼)角膜铁锈斑手术剔除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所有病例手术后复诊,无1例发生角膜及其他部位感染,角膜透明137眼,占85.6%.角膜薄翳18眼,占11.3%.角膜斑翳5眼,占3.1%.结论 角膜铁锈斑应及时诊治,彻底刮除,预防感染,应引起注意.

  • 寒冷地区脑梗死与胆红素相关性的研究

    作者:伍丽红;刘娜;历国艳;袁玉英;李和永;徐树军;惠凯

    目的 研究寒冷地区脑梗死与胆红素的相关关系.方法 测定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胆红索水平,并与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急性脑梗死组血清胆红索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胆红素水平降低可能足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

  • 血管及血流动力学异常与后循环缺血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韩晓云;程庆璋

    目的 探讨血管及血流动力学异常与后循环缺血(PCI)的相关性.方法 临床确诊为后循环缺血的病人110例;采用64层CTA或MRA观察血管狭窄、变异分布情况,对头颅CTA或MRA末见后循环血管异常者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探查,测血流参数: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结果 后循环缺血者中CTA或MRA检查发现血管异常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01).血管异常67例,包括血管狭窄50例、发育异常17例.其中左椎动脉狭窄占28%.未见后循环血管异常者43例包括颈内动脉系统异常17例,其椎动脉的PSV、PSV/EDV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 血管狭窄、发育异常、椎动脉血流动力学改变足后循环缺血的主要原因,血管异常中以左椎动脉狭窄为主.颈内动脉系统异常是导致后循环缺血丰要原因之一.

  • 局部温度变化对人体足甲襞微循环的影响

    作者:张庆富;周慧敏

    目的 探讨足趾局部温度变化对足甲襞微循环(FNM)的影响.方法 将受试者左足分别浸人温度为5℃、15℃、25℃、35℃、45℃的自来水内各5min,用WX-9B型微循环显微镜和LISCA激光多普勒微循环血流图像仪(LDPI)检测不同温度下FNM变化,观测对象为20名健康成人,观察指标包括管襻数目、管襻长度、管襻直径、血液灌流量.结果 管襻数量在15℃~35℃范同内变化不大,当温度为5℃时,管襻数量明显减少,当温度为45℃时,管襻数数则明明增加;管襻长度和直径以25℃为准,低温时(5℃、15℃)时管襻缩短.管径变细,高温时(45℃)襻长伸长、管径变粗;灌流量主要表现为低温时灌流减少(5℃、15℃),高温时(45℃)灌流增多.结论 足趾局部温度的变化对FNM有影响,临床检测FNM时,应控制检查室的温度.

    关键词: 足甲襞 微循环 温度
  • 系统性红斑狼疮血脂结果分析和临床意义

    作者:黄莉;顾美华;王鸣军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血脂变化和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190例SLE患者血脂中甘油三酯(TG)和总胆崮醇(Tc)的特点.结果 通过比较分析190例SLE患者中血脂水平的变化,发现使用激素组和LN组血脂水平升高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LN患者中使用激素组和未用激素治疗组血脂水平无差别(P>0.05),且血脂水平高低和24小时尿蛋白定量无相关性(P>0.05).结论 SLE长期使用激素者和肾损害者血脂代谢明显异常,血脂异常是SLE患者心血管事件和无菌性股骨头坏死(ANFH)的危险囚索,也参与肾损害.提示对SLE患者应建立个体血脂水平基线、进行血脂分析和长期血脂水平监测随访足必要的.

  • 血尿酸联合纤维蛋白原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预后评估价值

    作者:黄林锋;董仁寿

    目的 探讨血尿酸(UA)和纤维蛋白原(FIB)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预后评估价值.方法 AECOPD组81例,经2周治疗后分为好转组(65例)及未好转组(16例),检测治疗前后血UA和FIB变化;健康对照组70名,检测血UA和FIB值作为对照.结果 AECOPD患者治疗前血UA和FIB浓度明显高于健球对照组(P<0.01),好转组治疗后UA和FIB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未好转组UA和FIB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UA联合FIB可能可作为AECOPD患者评估严重程度及预后的标志物和预测因子.

  • CD4+CD25nt/hi/hiCD127lo调节性T细胞在急性白血病患者外周血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黄震琪;杨明珍;夏瑞祥;曾庆曙

    目的 探讨CD4+CD25nt/hitCD127lO.调节性T细胞(Tregs)在急性白血病(AL)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34例AL初诊(A组)、30例经化疗完伞缓解(CR)(B组)患者以及20名健康对照者(C组)外周血CD4+CD25nt/hiCD127loTregs的比例.结果 AL患者中A组外周血CD4+CD25nCD127loTregs比例显著高于C组[(7.31±3.37)0vs(3.24±0.58)%.P<0.01].B组CD4+CD25nt/hiCD127hloTregs比例较A组及c组均明显增加[(11.32±5.87)%vs(7.31±3.37)%,P<0.0l;(11.32±5.87)%vs(3.24±0.58)%,P<0.01].结论 初治AL患者外周血CD4+CD25nt/hiCD127loTregs细胞比例显著增加,说明Tregs细胞的免疫抑制作用可能参与了AL的发病.AL缓解后Tregs细胞比例增加,可能与AL患者化疗后免疫功能进一步抑制以及化疗药物相关.

  • 144例老年胸腔积液病因分析

    作者:刘峰;凌春华

    目的 探讨老年胸腔积液的病因,了解老年良、恶性胸腔积液特点.方法 对144例老年胸腔积液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恶性胸腔积液,结核性胸膜炎.感染性胸腔积液(肺炎旁胸腔积液和脓胸)为老年胸腔积液主要病因;恶性胸腔积液中肺癌为主要病因.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的血清和胸水癌胚抗原水平显著高于良性胸腔积液患者(P<0.005,P<0.001).结论 老年胸腔积液多为恶性.常合并其他慢性疾病,易误诊或漏诊,应尽早作正确诊断.

    关键词: 老年 胸腔积液 病因
  • 胰岛素泵治疗磺脲类药物继发失效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观察

    作者:莫建明;蒋联

    目的 每日两次注射预混胰岛索30R与胰岛素泵治疗磺脲类药物继发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比较.方法 将42例磺脲类药物继发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每日两次注射预混胰岛素30R组与胰岛素泵治疗组,观察两组血糖达标所需时间、胰岛素用巷、和低血糖发生率.结果 胰岛素泵强化治疗能较好地模拟胰岛素分泌的生理节律,在减少血糖控制达标所需时间和胰岛素用量方而优于每日两次预混胰岛素30R.更能有效地控制高血糖,减少低血糖的发生.

  •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钠水平对血浆肾素活性、醛固酮和N末端前脑钠肽水平的影响

    作者:张诗吟;陈建昌;刘丽萍;洪小苏;徐卫亭

    目的 探讨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血钠水平对血浆肾索活性(PRA)、醛固酮(ALD)和N末端前脑钠肽(NTproBNP)水平的影响.方法 91例慢性心衰患者,根据治疗前血钠水平分正常血钠组和低血钠组,均在入院第二天清晨卧位采血测定PRA、ALD和NT-proBNP水平,常规治疗心衰及低钠血症一周后以同样的方法 采血复查血钠、PRA、ALD和NT-proBNP水平,对上述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入院时低血钠组PRA、ALD和NT-proBNP比正常血钠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血钠组患者常规治疗心衰及低钠血症一周后,PRA、ALD和NT-proBNP水平较入院时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血钠组常规治疗心衰一周后PRA、ALD和NT-proBNP水平较入院时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RA、ALD和NT-proBNP水平下降值有明显差异(P<0.05),低血钠组下降更叫显.结论 低钠血症可能促进慢性心衰患者PRA、ALD和NT-proBNP分泌增加,心衰伴低钠血症患者的神经内分泌水平激活更明显.低钠血症经治疗血钠水平恢复正常后,神经内分泌激素水平明显降低.

  • 胃肠道间质瘤新标记物DOGl应用的初步探讨(附37例报告)

    作者:方金满;张海涛;李德春

    目的 探讨DOGI在胃肠道问质瘤(GIST)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病理科2008年05月以来出具的胃肠道问质瘤患者病理标本的免疫组化结果 ,对DOGl、CD117、CD34表达情况进行同顾性分析.结果 37例标本DOG1阳性率97.3%(36/37),CD117阳性率78.4%(29/37),CD34阳性率81.1%(30/37).结论 在GIST中DOG1比CD117、CD34表达更具有特异性和敏感性,在GIST的辅助诊断中有重要的作用,联合DOG1、CD117和CD34检测有利于GIST的诊断和鉴别诊断,DOG1可能是一个潜在的GIST治疗靶点.

  • 早期2型糖尿病伴急性脑梗死的血液流变学特性变化

    作者:常红升;廖琦;马银燕

    目的 探讨早期2型糖尿病(2-DM)伴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液流变学特性变化.方法 将30例新近确诊的成人2-DM伴急性ACI患者作为实验组,22例无DM的ACI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观察两组的血液流变性差异.结果 30例新近确诊的成人2-DM伴ACI患者的全血低切粘度、低切还原粘度;低切相对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成人早期2-DM发生ACI时.血液流变性变化足以红细胞聚集性增强导致全血低切粘度显著增高为主.而由红细胞刚性增强所致的全血高切粘度(包括其相对粘度和还原粘度)虽有所增高,但未获组间显著差异.血浆粘度和红细胞压积则不增高.

  • 血管紧张素Ⅱ参与肾间质成纤维细胞自分泌TGF-β 1的实验研究

    作者:狄佳;王晓华

    目的 通过观察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 Ⅱ,Ang Ⅱ)对正常大鼠肾间质成纤维细胞株NRK-49F自分泌TGFβ 1的影响,探讨其参与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 用不同浓度AngⅡ(10-6、10-7、10-8、10-9mo1/L)刺激NRK49F(6h,12h,24h,和48h).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TGF-β受体(T β RI)的表达.ELISA方法 检测细胞上清液中TGF-l的浓度.结果 (1)Ang Ⅱ(10-7mol/L)能刺激NRK-49F细胞分泌TGF-βl,其表达量在刺激细胞6h后即开始增加,12h后达到峰值,24h和48h仍能维持较高的水平;(2)AngⅡ(10-9mol/L)能够上调NRK-49F细胞TβRI的表达.结论 Ang Ⅱ参与肾问质成纤维细胞自分泌TGF-β1,从而促进肾小管问质纤维化的发生发展.

  • 光棒引导气管插管的临床应用

    作者:王耀明;朱跃坤;陈永喜;张霞;王爱民;陈红

    目的 对光棒引导气管插管的操作方法 及其有效性、安全性等进行探讨和评价.方法 随机选择需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的患者60例,其中男21例,女39例;年龄15~79岁,体重35~110kg,术前预测存在困难气道者3例.采用Tubestat光棒引导气管插管,观察并记录插管时间、插管次数、血流动力学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 60例患者中有57例使用光棒插管成功(95%);其中1次插管成功者38例(63%),试插2次成功者12例.试插3次成功者7例,插管失败3例(5%)插管时间(29.91±24.21)s.插管后imin与麻醉前比较血流动力学变化无差异;术后诉有轻度咽喉痛者3例.未见其他与插管有关的并发症.结论 光棒插管技术简单实用,容易掌握,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可作为麻醉科常规气管插管方法 .

  • 北疆某边防部队116例低血压官兵血浆实验室特殊检验结果分析

    作者:刘长林;金兆清;薛越;杨靓靓;吴敬;杨婷

    目的 了解某边防一线部队低血压官兵血浆中参与血压调节多种活性物质的浓度情况,分析其与低血压发生的关系.方法 采用普查的方法 ,在1,664名官兵中筛选出低血压患者116例,用ELISA法测定血浆中的醛周酮(ALD)、心钠素(ANP)、血管紧张素I(ANG-I)、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加压索(ADH)、肾上腺素(ADR)、去甲肾I:腺素(NOR)、血管内皮素I(ET-1)、一氧化氮(NO)、血管内皮钙粘着蛋白复合体(VE-cad).用离子电极法测定血浆钙离子(Ca2+)浓度及钠离子与钾离子比值(Na+/K+).然后随机抽取100名血压正常的官兵做为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ANP、NO血浆含量高于对照组(P<0.01),ALD、NOR、ADH、ADR、ET-1、ANG-I、ANG-Ⅱ、VE-cad、Ca2+、Na'/K+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醛固酮.肾索.血管紧张素系统、血浆电解质浓度及多种管活性物质,通过对水电解质平衡及血管舒缩功能的调节,对血压平衡产生重要影响,该平衡失调对低血压的发生有重要的作用.

  • 50例椎管神经鞘瘤MRI分析

    作者:吴琛;梁硕;胡春洪

    目的 分析椎管内神经鞘瘤的MRI表现,提高其术前诊断准确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0例椎管内神经鞘瘤的MRI表现.男25例,女25例,神经鞘瘤49例,恶性外周神经鞘膜瘤1例.全部病例均行MR平扫及增强.结果 50例均位于脊髓外硬膜下.初次MRI诊断正确44例(88%),漏诊及误诊各3例(6%).漏诊的3例均位于下腰段,1例为直径仅5mm的神经鞘瘤,2例瘤体完全囊变,菲薄的囊壁淹没在脑脊液的信号中;误诊的3例中,误诊为神经纤维瘤1例,误诊为室管膜瘤1例,另1例恶性外周神经鞘膜瘤术前误诊为良性神经鞘瘤.结论 MRI表现典型的椎管内神经鞘瘤诊断较容易,表现不典型者易误诊,微小肿瘤以及完全囊变的肿瘤易漏诊,需仔细观察.

  • 肾细胞癌各亚型的CT、MRI表现和肾皮髓期增强扫描对各型的鉴别诊断价值

    作者:董佳;沈海林;王肇鑫;王莺;曾从俊;杜红娣;房志伟

    目的 探讨肾细胞癌各亚型的CT、MRI表现及评价肾皮髓期增强扫描对肾细胞癌亚型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对73例肾细胞癌患者的肾脏行CT和/或MRI肾皮髓期增强扫描.结果 肿瘤直径为2~13cm,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肉瘤样肾细胞癌1例、透明细胞癌64例、嫌色细胞癌1例、混合细胞癌2例和乳头状癌5例.肾皮髓期增强扫描,肉瘤样肾细胞癌、嫌色细胞癌、90.6%(58/64)的透明细胞癌、50.0%0/2)的混合细胞癌和60.0%(3/5)的乳头状癌呈不均匀强化,另50.0%(1/2)的混合细胞癌强化较均匀.92.2%(59/64)的透明细胞癌、50.0%(1/2)的混合细胞癌、嫌色细胞癌强化程度强于(或相仿于)邻近肾皮质;60.0%(3/5)的乳头状癌、50.0%(1/2)的混合细胞癌、肉瘤样癌强化程度较邻近肾皮质低.结论 各型肾细胞癌在CT/MRI肾皮髓期增强扫描上有不同的表现,有助于鉴别诊断.

  • 子宫性索样肿瘤5例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赵华

    目的 探讨子宫性索样肿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和组织发生学.方法 分析5例子宫性索样肿瘤的临床表现,对标本进行组织学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结果 子宫性索样肿瘤形态学表现多样化.肿瘤细胞除表达性索标记(calretinin、inhibin、CD99),还不同程度表达CK、EMA、DES、CD10、VIM等标记.结论 子宫性索样肿瘤是子宫少见的含有真正性索成分的多表型性肿瘤,具有不确定的潜在的复发可能性.

  • CG、TBA、ALP及转氨酶测定与ICP诊断相关性分析

    作者:孙燕瑜;刘佳

    目的 评价血清CG、TBA、ALP及转氨酶测定在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中的价值.方法 分别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及全自动生化仪对40名正常孕妇和128例ICP患者分别进行血清CG及TBA、ALP、ALT、AST含量测定.结果 ICP组血清CG含量[(649.85±438.42)μg/dL]明显高于正常孕妇组[(118.87±3 7.97)μg/d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ICP组血清总胆汁酸TBA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孕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ICP组血清ALP、ALT及AST含量与正常对照组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 血清CG及TBA测定与ICP的诊断有着密切的相关性.二者联合监测能有效地诊断及监测ICP.

  • 巨块及结节型原发性肝癌栓塞术后镇痛处理对比观察

    作者:骆江红;周经兴;孙宏亮;许林锋;陈耀庭

    目的 探讨巨块及结节型原发性肝癌在肝动脉栓塞治疗后疼痛的控制效果及镇痛方法 采用的基本原则.方法 收集102例原发性巨块或结节型肝细胞癌随机分空白组,一级及二级镇痛组进行肝动脉栓塞治疗前后疼痛评级统计对比分析及评价镇痛效果.结果 原发性肝癌栓塞治疗后有无镇痛具有显著性差别(P<0.05).采用一级或二级镇痛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原发性肝癌栓塞治疗后疼痛应该及时干预,处理以一级镇痛为主,辅助以止酸、解痉的基础镇痛方法 .

  • 运用痛阈比较法对剖腹产手术期疼痛进行心理干预对策及效果分析

    作者:王素琴

    目的 探讨剖腹产术中疼痛的心理干预方法 、对策、措施,减轻产妇痛苦,提高人文护理质量.方法 将剖宫产术患者400例随机分为心理干预组和非心理干预组.把手术分为输液关、麻醉关,手术操作关.各环节引起的疼痛进行分解,层层深入,进行心理干预.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定上述两组患者的术中疼痛.评定心理干预的效果.结果 非心理干预组急诊剖腹产患者的疼痛积分在三关中高于心理干预组(P<0.05).结论 心理干预对减轻剖腹产手术患者的疼痛是有效的,可行的.

  • 18F-FDG PET/CT显像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肖汉;张玮;吴翼伟

    目的 评价18F-FDG PET/CT显像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13例以健康检查为目的 行全身18F-FDG PET/CT显像检查者的资料,定性与半定量法(SUV值)分析PET/CT图像,并与随访结果 比较.结果 22.12%(25/113)的受检者为阴性发现;77.88%(88/113)的受检者有阳性发现,其中良性病变87例(77.0%),恶性病变1例(0.88%).结论 18F-FDG PET/CT显像在健康体检中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 64层螺旋CT在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应用价值

    作者:王肇鑫;沈海林;董佳;王莺;曾从俊;杜红娣;房志伟

    目的 分析64层螺旋CT在主动脉夹层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64层螺旋CT对37例主动脉夹层患者检查及诊断,并行主动脉夹层切除+人造血管置换术和(或)主动脉人工血管支架腔内隔绝术(EVGE)术前评估及术后随访.结果 与术中对照,64层螺旋CT对各型主动脉夹层的诊断符合率达100%;根据测量数据对手术方式的选择及腔内移植物规格型号经手术证实符合要求;术后随访,1例累及腹腔干及左锁骨下动脉;19例行腔内隔绝术,未见内漏发生.结论 64层螺旋CT在主动脉夹层的诊断和术前评估及术后随访中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作首选影像检查方式.

  • 两种国产戊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EV-IgM)诊断试剂盒的比较

    作者:朱梅俪;茅挺

    目的 比较两种国产戊型肝炎病毒IgM抗体(抗HEV-IgM)诊断试剂盒(酶联免疫法)检测相符性的差异.方法 对405份血清标本平行使用已获国家批准上市的抗HEV-IgM诊断试剂盒作为A试剂,与另一家公司生产的抗HEV-IgM诊断试剂盒作为B试剂进行戊肝抗体的检测.对检测结果 进行分析,比较A试剂与B试剂之间的差异.结果 405份血清标本进行检测.敏感性为94.1%,特异性为100%,与A试剂总符合率为99.51%,其中甲肝抗体(抗HAV-IgM)、乙肝表面抗原(HBsAg)、丙肝抗体(抗HCV)和梅毒螺旋体抗体(TP)等阳性血清对B试剂均没有干扰.结论 B试剂与目前周内临床使用的同品种试剂盒相比,有较高的符合率.适用于戊型肝炎病毒(IgM)抗体的临床检测.

  • 100例老年肺栓塞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测分析

    作者:高中芳;乔京萍

    目的 探讨老年肺栓塞患者血液流变性的改变.方法 对100例老年肺栓塞患者全血粘度(高切、低切)和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大聚集指数、红细胞大变形指数等有关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测定.结果 老年肺栓寨患者全血粘度(高切、低切)、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大聚集指数和变形指数明显增高.结论 老年人容易患血流滞缓,血液呈高度的浓、粘、聚状态,造成血液流变异常.是肺栓塞的重要因素.

  • 低场磁共振对骨挫伤的诊断价值

    作者:凌志新;石芳

    目的 探讨低场MRI对骨挫伤的影像诊断价值.方法 对45例具有典型外伤史,MRI诊断骨挫伤患者的X线平片、CT及MRI影像诊断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骨挫伤的MRI影像表现,评估X线平片、CI及MRI在骨挫伤影像诊断中的作用.结果 全部病例的X线平片均未见异常,CT能有效显示4例隐匿性骨折的部位和形态,但余下41例骨挫伤病例CT均未能予以诊断,其中2例CT诊断为隐匿性骨折的病例MRI诊断为骨挫伤而未能很好显示骨折的存在.MRI能有效显示骨挫伤的部位、范围及形态,骨挫伤的典型MRI表现松质骨内斑片状、地图状或网状异常信号,SE序列T1WI呈低或等信号,FSE序列T2WI呈混杂稍高信号,境界不清.WFST1/T2FatSep序列,病变呈显著高信号,境界清晰,骨皮质及骨轮廓不发生改变.结论 在X线平片、CT及MRI三种影像检查方法 中,MRI是唯一能有效诊断骨挫伤的检查方法 .

  • 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与传统冠状动脉造影的对照研究

    作者:乔方;龚建平;胡爱武;付维东

    目的 探讨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coronary angiography,CTCA),对冠状动脉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56例确诊或怀疑为冠心病的患者均行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和传统冠状动脉造影(conventional coro-nary angiography,CCA)检查,并以CCA的诊断结果 作为金标准,采用美国心脏协会冠状动脉改良分段法,分析共825个冠状动脉节段CTCA图像质及其对冠状动脉狭窄的显示情况.得出CTCA诊断有意义病变(冠状动脉狭窄≥50%)的正确性,并分析影响CTCA图像质量的主要因素.结果 798个冠状动脉节段图像可以满足诊断要求,12个节段中因运动伪影或15个节段管壁严重钙化无法对血管腔进行评估.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诊断≥50%狭窄总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性分别为88.1%、97.8%、89.9%、97.4%和96%.影响图像质量主要因素为快心率、严重钙化.结论 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图像质量高,对冠状动脉疾病的诊断十分准确,可作为一种简便易行、安全可靠的无创性筛查冠心病的有效方法 .

  • 大庆地区妊娠妇女凝血检测结果分析

    作者:肇晓光;杨金新;朱家宝

    目的 检测孕期5~10周早期妊娠妇女和孕足月(37-42周)妊娠妇女凝血的指标,并对结果 进行分析.方法 分别选择孕足月及预行人工流产或药物流产孕妇各300例,采用磁珠凝同法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活化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并与225名正常健康妇女比较.结果 早孕组与孕足月组PT、APTT、TT、FIB都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早孕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明显;孕足月组与对照组比较,PT、APTT有差异(P<0.05),TT差异不明显,FIB差异有显著性(P<0.0)早孕组与孕足月组比较,PT、APTT、FIB有差异(P<0.05),TT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 妊娠妇女凝血系统发生改变,检测凝血指标有利于预防血栓形成、降低DIC发生率.具有一定指导作用.

  • 多种自身抗体联合检测在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中的意义

    作者:彭春雷;董吉祥

    目的 探讨抗核小体抗体(AnuA)、抗双链DNA抗体(抗dsDNA)、抗史密斯抗体(抗Sm)以及三者联合检测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98例SLE患者及对照组血清中的AnuA、抗dsDNA抗体、抗Sm抗体.结果 98例SLE患者血清AnuA、抗dsDNA抗体、抗Sm抗体阳性率分别为66.3%、31.6%、39.8%.三种抗体联合检测阳性率81.6%.结论 AnuA、抗dsDNA抗体、抗Sm抗体的联合检测提高了诊断的敏感性.对SLE的诊断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 肌营养不良蛋白聚糖在限制心肌运动负荷损伤中的必要作用

    作者:赵玫;戚其学;赵传胜

    目的 探讨肌营养不良蛋白聚糖(Dystroglycan,DG)与心肌运动负荷损伤的关系.方法 对心肌组织特异性DG敲除的基因突变小鼠及其野生型对照小鼠实施平板运动斌验,比较两组由运动负荷引起的心肌损伤程度.结果 基因突变型小鼠的细胞膜破损,cTnI的降解率在突变型小鼠为13.60%,显著高于对照野生型小鼠6.81%的降解率.P<0.01;cTnT的降解率在突变型小鼠为21.20%,显著高于对照野生型小鼠10.55%的降解率.P<0.01.结论 DG在限制心肌运动负荷损伤中起着必不可少的关键性心肌保护作用.

  • Akt/GSK-3β信号通路和线粒体渗透性转换孔在吸入性麻醉药预处理对老年大鼠心肌缺血保护的研究

    作者:朱江;王琛;刘立新;谢红

    目的 Akt/GSK-3 β信号通路的激活参与了吸入麻醉药心肌保护预处理.在该研究中观察了老年和成年大鼠在异氟醚心肌保护预处理中的差异,包括Akt/GSK-3 β信号通路和线粒体渗透性转换孔在异氟醚预处理中的差异.方法 雄性Fisher 344大鼠按照各自的年龄,成年(3~5月)、老年(20~24月),随机分配到阴性对照组(SC)、缺血再灌注组(I/R)、异氟醚组(ISO)中. ISO组,大鼠接受30min 1.0 MAC的异氟醚预处理.I/R组,大鼠接受30min的心肌缺血.方案A中,大鼠接受2h再灌注,用来检测梗死面积.方案B中,大鼠接受10min再灌注,用Western来检测p-Akt,Akt,p-GSK-3 β,GSK-3 β的表达;并且用分光光度法分析组织中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水平,作为反映线粒体渗透性转换孔(mPTP)开放的指标.结果 成年组大鼠,异氟醚预处理组(YISO+I/R)心肌梗死而积为29.9%4±1.9%.明显低于缺血再灌注组(YI/R.51.8%4±2.1%,P<0.001).而老年组大鼠,异氟醚预处理失去心肌保护作用(OISO+I/R=39.9%4±3.7%VS OI/R=46.9%4±2.5%,P>0.05).比较成年阴性对照组(YSC组)和成年缺血再灌注组(YI/R组).异氟醚预处理显著提高了成年异氟醚组(YISO组)和成年异氟醚+缺血再灌注组(YISO+I/R组)的Akt和GSK-3 β的磷酸化水平(P<0.05).但是老年组大鼠.Akt和GSK-3 β磷酸化水平已经在阴性对照组(OSC组)提高(对比YSC组).异氟醚预处理没有进一步提高老年异氟醚组(OISO组)和老年异氟醚+缺血再灌注组(OISO+I/R组)的Akt和GSK-3 β的磷酸化水平(P<0.05).同样,异氟醚预处理减少了成年组大鼠心肌组织中NAD+的减少,而异氟醚预处理失去了对老年组大鼠的NAD+流失保护作用.结论 老年大鼠失去异氟醚预处理心肌保护作用,失去进一步提高Akt、GSK-3β的磷酸化水平能力和失去关闭mPTP是其机理之一.

  • 三七总皂苷联合银杏黄酮对高脂血症大鼠血液流变性的影响

    作者:王喜福;曲华清;王鑫;陈学智;白晓军;王硕;唐强

    目的 研究三七总皂苷联合银杏黄酮对高脂血症大鼠脂代谢和血液流变学特性的影响及其意义的探讨.方法 24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8只)和高脂喂养组(16只),高脂血症组通过高脂、高胆固醇饮食建立高脂血症大鼠模型;8周后,高脂喂养组又随机分为高脂血症组和给药组,给药组继续给予高脂饮食的同时予以三七总皂苷(100mg/kg/d)和银杏黄酮(48mg/kg/d)灌胃8周;之后分别检测各组动物体重、血脂水平、全血粘度、血浆粘度、血浆纤维蛋白原(Fib)、红细胞变形、红细胞聚集、红细胞压积以及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问(APT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PT)的变化并进行全血细胞分析.结果 高脂血症组大鼠体重、血浆甘油三酯、胆固醇含量、全血粘度、血浆粘度、血浆纤维蛋白原含、红细胞聚集指数较对照组明显升高( P<0.05或P<0.01),而红细胞变形性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给药组与高脂血症组比较显示:三七总皂苷联合银杏黄酮能够有效降低高脂大鼠血浆甘油三酯、胆固醇含量、降低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以及血浆Fib的含量(P<0.05或P<0.01),升高红细胞变形指数(P<0.05).结论 三七总皂苷联合银杏黄酮给药能有效地降低高脂血症大鼠的血脂水平,改善高脂血症大鼠血液流变学性质.

  • 大鼠大脑中动脉供血区梗死后小脑皮质Nogo-A mRNA动态表达

    作者:李洁;车玉琴;康志伟;林巧

    目的 观察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后小脑皮质Nogo-A mRNA的变化.方法 采用Longa的大鼠大脑中动脉内栓线阻断法(MCAO)制备动物模型;用实时定量PCR法检测Nogo-A mRNA表达.结果 研究结果 显示持续性大腑中动脉闭塞后,Nogo-A mRNA在小脑皮层有动态表达,第5d、7d和14d较假手术组明显增高(P<0.05),第ld和3d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远离梗死灶的相关部位脑组织继发损害机制可能与神经生长抑制因子有关.

    关键词: 脑梗死 小脑 Nogo-A mRNA
  • VEGF165基因重组腺病毒载体的构建及其促血管形成作用

    作者:贾红亮;谢宇锋;杨吉成;盛伟华;孙凌;吕海涛

    目的 构建携带人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165(VEGF165)基因的腺病毒表达载体(Ad-VEGF165),并观察其感染QBI-293A靶细胞后日的基囚的表达及促进血管形成的作用.方法 以含有VEGF165基因片段的pSV-K3-VEGF165质粒为模板,PCR扩增获得的VEGF165目的 片段(Xho l、EcoR V)亚克隆至GFP标记的pAdTrack-CMV载体中构建重组转移质粒pAdTrack-CMV-VEGF165,行PCR、双酶切和DNA测序鉴定.将测序正确的pAdTrack-CMV-VEGF165质粒经Pine I线性化后与腺病毒骨架质粒pAdEasy-1共转化BJ5183细菌,获得同源重组腺病毒质粒pAdEasy-1-pAdTrack-CMV-VEGF165(pAd-VEGF165).再经Pac I线性化后用脂质体转染QBI-293A包装细胞,通过多轮扩增和氯化铯密度梯度离心纯化获得Ad-VEGF165重组腺病毒.RT-PCR和ELISA检测腺病毒介导的外源性VEGF165基因在QBI-293A细胞中的转录和表达.将孵育8d的生长状态良好的鸡胚随机分成Ad空载体腺病毒组、Ad-VEGF165重组腺病毒组、NS组.采用鸡胚尿囊膜(CAM)法检测VEGF165重组腺病毒促进尿囊膜血管形成活性.结果 PCR、双酶切和测序鉴定结果 证实成功构建了pAdTrack-CMV VEGF165重组转移质粒,并获得了高滴度的Ad-VEGF165重组腺病毒,其病毒效价可达2×1010pfu/mL.Ad-VEGF165感染后,QBI-293A细胞中的VEGF165含量较QBI-293A细胞对照组和Ad空病毒感染组均明显升高(P<0.05).Ad-VEGF165组与Ad.空载体组和NS组比较,CAM三级分支血管牛长更旺盛,毛细血管更丰富(p<0.05).结论 成功获得了携带人VEGF165基因的腺病毒表达载体,具有明显的促CAM血管形成活性,为进一步开展VEGF165基因修饰干细胞的应用研究奠定了实验基础.

  • 锯叶棕提取物对U266和RPMI8226细胞的影响

    作者:李玫;车玉琴;李洁;王元元

    目的 探讨锯叶棕提取物对骨髓瘤细胞U266和RPMI8226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U266和RPMI8226细胞与0~2μL/mL的不同浓度地棕提取物共孵育,分别应用MTT比色法和TUNEL法测定细胞增殖及凋亡.结果 锯叶棕提取 物对U266细胞与RPMI8226细胞的增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抑制生长50%(ED50s)的有效剂量分别为0.7和1.2μL/mL;同时在U266细胞实验中发现锯叶棕提取物0.5和1.0μL/mL共培养24h,其凋亡细胞计数分别为(9+0.7)%和(18.4+3.2)%,培养48h,没得凋亡细胞计数分别为(30.0+3.9)%和(45.3+5.0)%.数据显示锯叶棕提取物诱导MM细胞凋具有时间-剂量依赖性(P<0.05).结论 锯叶棕提取物抑制MM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

  • 螺内酯对心肌梗死大鼠梗死区和非梗死区Ⅰ、Ⅲ型胶原的影响

    作者:贾志梅;于海杰;贾志军;栗圣良;齐国先

    目的 观察螺内酯对大鼠心肌梗死后不同阶段左室结构及梗死区(IZ)和非梗死区(NlZ)Ⅰ、Ⅲ型胶原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雌性Wistar大鼠.通过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制备心肌梗死模型.术后24h、1周、2周及4周随机从各组中各取7~12只大鼠,计算左室球形指数,并分别行IZ和NIZ心肌的Ⅰ、Ⅲ型胶原mRNA检测(RT-PCR).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术后1周,心梗大鼠左室球形指数开始缩/小(P<0.05).用螺内酯4周时球形指数回升(P<0.05).IZ心肌Ⅰ、Ⅲ型胶原均上升较早(术后1周,P<0.05~0.01);NIZ心肌Ⅲ型胶原上升较早(术后1周,P<0.05).而Ⅰ型胶原上升稍晚(术后2周,P<0.05~0.01)螺内酯对IZ的Ⅰ、Ⅲ型胶原均无明显影响,而用药后2~4周使NIZ的Ⅲ型胶原明显下降(p<0.05).结论 大鼠心梗后1周即发生左室球形变,早期持续使用螺内酯能抑制该变化发生.大鼠心梗后梗死区Ⅰ、Ⅲ型胶原及非梗死区Ⅲ型胶原增牛较早,而非梗死区Ⅰ胶原增生稍晚;用螺内酯4周对梗死区Ⅰ、Ⅲ型胶原均无影响,而用药2周即对非梗死区Ⅲ型胶原有逆转作用.

  • 2-硫脲嘧啶对高脂血症大鼠血液流变学特性的影响

    作者:李学超;王喜福;王现伟;贾彬彬;谢利德

    目的 观察2-硫脲嘧啶对高脂血症大鼠模型血液流变学特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0.5%的胆盐和4%的胆固醇加入基础饲料建立高脂血症模型,观察2-硫脲嘧啶对模型大鼠血浆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同醇(HDL-C)、血糖(Glu)、全血表观粘度(η b)、全血还原粘度(η re)、血浆粘度(η P)、红细胞压积(Hct)、红细胞电泳率、红细胞的变形、取向指数、红细胞聚集等流变学特性的影响.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高脂组TC、TG、LDL-C、GIu、红细胞聚集指数、全血表观粘度、全血还原粘度明显增高,HDL-C、红细胞的变形及取向指数、红细胞电泳率降低;与高脂组相比,甲减组大鼠TC、TG、LDL-C、Glu、红细胞聚集指数、全血还原粘度增高,HDL-C、红细胞的变形及取向指数、红细胞电泳率降低、全血表观粘度降低.结论 2-硫脲嘧啶能够升高血糖血脂.恶化血液流变学指标.

  • 羧甲基降解瓜胶选择性清除血浆纤维蛋白原和低密度脂蛋白的研究

    作者:丛海霞;方波;殷良;尤超

    以瓜胶为原料,进行酸降解,再以氯乙酸为羧甲基化试剂,在适当的条件下进行羧甲基化反应,获得降解瓜胶羧甲基化衍生物.考察分子质量、酸碱比及反应时问对产物羧甲基含量的影响,确立较优的羧甲基化反应条件.并通过红外对结构进行了表征.以降解瓜胶羧甲基化衍牛物为净化剂.研究其清除血浆中纤维蛋白原(Fib)及低密度脂蛋白(LDL)的性能.结果 表明,在体系pH=5.10,净化剂浓度为1,250mg/L时,可使Fib下降近100%,同时血浆总胆固醇(TC)下降35%左右,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下降42%,而对总蛋白(TP)和高密度脂蛋白(HDL)影响较小.

  • 洛伐他汀对血管内皮细胞与平滑肌胞增殖调节作用的对比实验研究

    作者:翟国钧;董国祥;李选;赵军;姚伟娟;王喜福

    目的 探讨洛伐他汀对人血管内皮细胞与平滑肌细胞的调节作用及其调节差异性.方法 配制含不同浓度洛伐他汀的培养基(0、0.001、0.01、0.1、1、10μmol/L),分别于96孔板中进行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与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培养,在培养24、72、120h后以MTT法对两种细胞进行细胞活性及增殖情况评估.结果 培养24h,0.1μmol/L的洛伐他汀对HUVECs存在明显的促进增殖作用;培养72h,1μmol/L的洛伐他汀HUVECs存在明显的促进增殖作用;培养120h后, 0.001、0.01、0.1、1μmol/L的洛伐他汀与对照组相比HUVECs增殖活性无明显差异,10μmol/L的洛伐他汀表现山明显的增殖抑制作用.培养24h和120h,各浓度组洛伐他汀对VSMCs的增殖无显著调节作用;培养72h,0.001、0.01、1、10μmol/L的洛伐他汀对VSMCs的增殖存在部分抑制作用,未发现剂帚相关规律性.结论 洛伐他汀对人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存在双向调节作用,与浓度相关.体外浓度0.1、1μmol/L时可以表现出明显的促进增殖作用,浓度达10μmol/L时则表现出抑制作用.相同浓度下,洛伐他汀无促进VSMCs增贿的作用,并且存在部分抑制VSMCs增殖的作用.

  • 不全窒息对大鼠血液粘度的影响

    作者:张健;赵自刚;张静;牛春雨

    目的 观察不全窒息对大鼠全血粘度与血浆粘度的影响.方法 Wistar雄性大鼠32只,分为对照组(n=20)与不全窒息组(n=12),复制不全窒息模型,颈总动脉插管取动脉血,检测各切变率下的全血表观粘度、相对粘度及血浆粘度.结果 不全窒息大鼠伞血表观粘度(200s-1,100s-1、30s-1、10-1、3s-1、1s-1)、相对粘度(100s-1)、血浆粘度(200s-1、100s-1)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不全窒息可导致大鼠高粘血症.

  • 螺内酯对心肌梗死大鼠梗死区和非梗死区醛固酮的影响

    作者:李玉芬;贾志军;贾志梅;戚其学

    目的 观察螺内酯对大鼠心肌梗死后不同阶段梗死区(IZ)和非梗死区(NIZ)醛同酮水平(ALD)的影响.方法 雌性Wistar大鼠,通过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制备心肌梗死模型.术后24h、1周、2周及4周随机从各组中各取7~12只大鼠,分别行病理组织学检查,计算左室截面直径,检测IZ和NIZ心肌的ALD含.结果 手术1周后,心梗组左室截面直径增大,用螺内酯4周时,上述指标明显改善(P<0.05).心肌ALD水平在IZ于术后1周开始升高(P<0.05),在NIZ于术后2周开始升高(P<0.001),均于用螺内酯后2周开始回落(P<0.05),但仍高于假手术组(P<0.05).结论 梗死区心肌醛固酮水平上升较早,非梗死区心肌醛固酮水平上升稍晚;螺内酯对梗死区和非梗死区心肌的醛固酮水平均有明显抑制作用;大鼠心梗1周后即发生左心室重构改变,长期使用螺内酯可逆转心室重构.

  • 人骨肉瘤组织中PDCD5基因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王海斌;孙永明;胥正泉;田康松

    目的 研究程序化死亡基因5(PDCD5)在正常骨及人骨肉瘤中的表达规律.方法 45例骨肉瘤新鲜标本.按刘氏分级法分为Ⅰ级(14例),Ⅱ级(18例),Ⅲ级(13例);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其PDCD5表达特征,并与18例良性骨瘤组织和30例正常对照骨组织进行比较.结果 46.67%的骨肉瘤组织、86.67%正常对照骨组织、88.89%良性骨瘤组织中PDCD5蛋白呈强阳性表达,骨肉瘤与良性骨瘤及正常骨组织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不同刘氏分级中骨肉瘤中强阳性表达比例分别为Ⅰ级85.7l%,Ⅱ级50%,Ⅲ级46.15%.结论 在正常骨组织、良性骨瘤、骨肉瘤组织中,PDCD5的表达出现明显差异.骨肉瘤的发牛及分级可能与促凋亡基因PDCD5的表达有关.

    关键词: 凋亡 PDCD5 骨肉瘤
  • 白细胞介素-4基因多态性与非小细胞肺癌易感性研究

    作者:谭启秀;杨吉成;盛伟华;郑世营;倪斌;梁光辉;赵军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索(interluekin,IL)-4基因多态性与非小细胞肺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采用PIRA-PCR分析的方法 检测了235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和216名正常对照者的IL-4 T-168C(rs2070874)多态性,分析其基因型与非小细胞肺癌发病风险的相关性.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TC基因型出现的频率(28.9%)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37.5%),TC基因型显著降低了非小细胞肺癌的易感性(OR=0.65,95%C1=0.47~0.97;P=0.04);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携带C型等位基因的基因型(TC/CC)频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中相应基因型的频率(64.3%VS 73.5%;OR:0.64.95%CI=0.48 ~0.96;P=0.03).结论 IL-4 T-168C(rs2070874)多态性可能与中国人群非小细胞肺癌的遗传易感性相关.

  • 溶血实验评价一种新型可切削生物活性玻璃陶瓷的血液相容性

    作者:郝玉全;高莹娇;韩雪松;艾红军

    目的 评价一种新型可切削生物活性玻璃陶瓷的血液相容性.方法 采用直接接触法、浸提液接触法两种溶血实验方法 ,将该新型可切削生物活性玻璃陶瓷及其浸提液分别在37℃与稀释人血接触,相互作用60min后,离心并测定其上清吸光度,计算材料的溶血率.结果 直接接触法和浸提液接触法测得该新型可切削生物活性玻璃陶瓷溶血率分别为1.86%和0.91%.结论 该新型可切削生物活性玻璃陶瓷具有良好的血液相容性.

  • RELMα对动脉粥样硬化清道夫受体表达的影响

    作者:赵素华;张红明

    目的 探讨抵抗素样分子α(RELM α)对与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的巨噬细胞清道夫受体CD36以及平滑肌细胞清道夫受体A(SR-A)表达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巨噬细胞以及平滑肌细胞,用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以及终浓度分别为3×10-6mmol/L.9×10-6mmol/L,2.7×10-5mmol/L的RELM α刺激培养的细胞,24h后收集细胞,用流式细胞仪洲定巨噬细胞清道夫受体CD36以及平滑肌细胞SR-A表达.结果 ox-LDL明显促进巨噬细胞CD36表达,重组RELMα不影响OX-LDL诱导的体外培养的巨噬细胞清道夫受体CD36的表达.重组RELM α能明显促进ox-LDL诱导的平滑肌细胞SR-A表达(与对照组比较.P<0.01).结论 RELM α不影响OX-LDL诱导的巨噬细胞清道夫受体CD36的表达,但能促进oX-LDL诱导的平滑肌细胞SR-A表达,提示RELMα可能通过促进SR-A表达从而促进动脉粥样硬化进展.

中国血液流变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2017 01 02 03 04
2016 01 02 03 04
2015 01 02 03 04
2014 01 02 03 04
2013 01 02 03 04
2012 01 02 03 04
2011 01 02 03 04
2010 01 02 03 04
2009 01 02 03 04
2008 01 02 03 04
2007 01 02 03 04
2006 01 02 03 04
2005 01 02 03 04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1999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