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基础医学 >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中国血液流变学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Hemorheology 중국혈액류변학잡지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苏州大学
  • 影响因子: 0.39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9-881X
  • 国内刊号: 32-1625/R
  • 发行周期: 季刊
  • 邮发: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1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江苏
  • 主编: 杨炳华
  • 类 别: 基础医学
期刊荣誉:
  • 病理确诊隐源性机化性肺炎7例临床分析

    作者:胡迎春;殷小伟;韦国桢;曹琦

    目的:提高临床医生对隐源性机化性肺炎的认识和诊断水平,减少误诊。方法回顾分析经病理确诊的7例隐源性机化性肺炎的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改变特点,总结该病的诊断思路及方法。结果7例患者中6例行CT引导下经皮肺活检,1例经外科胸腔镜手术获得病理诊断;临床症状似肺炎,常有咳嗽、发热、胸闷、气喘,但抗感染治疗无效,而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好;体征中常有湿性罗音及爆裂音,无干罗音及哮鸣音;实验室检查均有血沉增快,白细胞可增多或正常,肺功能以弥散功能障碍为主,无通气功能障碍;影像学改变呈“五多一少”。结论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改变对隐源性机化性肺炎的诊断仅有提示作用,广谱抗生素治疗无效时应疑诊该病,而病理活检能确诊;内科经皮肺活检确诊率高,因而不必强求外科肺活检。

  •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与开腹手术的临床比较

    作者:郑爱梅;张四芳

    目的:分析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Laparoscopic myomectomy,LM)和开腹子宫肌瘤切除术(transabdominal myomectomy,TAM)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与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07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70例,与开腹子宫肌瘤切除术20例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等方面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腹腔镜组与开腹组在手术时间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与住院时间方面腹腔镜组显著优于开腹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及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在一定范围内优于开腹手术,值得医院推广应用。

  • 不同种类封堵器封堵126例动脉导管未闭的临床评价

    作者:杨梅;严文华;黄洁;孙凌;吕海涛;陈烨;陈海燕

    目的:分析采用不同种类封堵器封堵治疗儿童动脉导管未闭(Patent ductus arteriosus,PDA)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及短中期随访的结果。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5月~2012年12月确诊动脉导管未闭126例并接受介入治疗的疗效。根据动脉导管未闭大小分别选择弹簧圈、Amplatzer封堵器、Plug血管塞以及室间隔缺损封堵器,对临床疗效、安全性及术后3个月随访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成功植入封堵器125例,封堵技术成功率99.2%。其中Amplatzer的PDA封堵器107例(84.9%)、弹簧圈2例(1.6%)、膜周部对称型Amplatzer的VSD封堵器2例(1.6%)、ADO-Ⅱ封堵器7例(5.6%)、血管塞Plug封堵器7例(5.6%)。术后半小时经造影或超声心动图检查,少量残余分流17例,术后3 d超声心动图检查残余分流6例,3个月后均无残余分流。患者术后3个月心超检查左房前后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比术前有明显降低(P<0.05)。结论应用封堵介入治疗小儿动脉导管未闭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临床疗效肯定。

  • 氯胺酮对重度烧伤患者辅助T细胞分化的影响

    作者:顾成永;徐毅明;费海涛;吴亚谋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氯胺酮对重度烧伤患者静脉血辅助T细胞(Th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采集10例重度烧伤患者外周静脉血20 mL。进行全血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培养。每一份血样均用于下列各组研究:空白对照组(C组)、氯胺酮50μg/mL组(K1组),氯胺酮150μg/mL组(K2组)。淋巴细胞经过PHA刺激48 h后,监测淋巴细胞中Th1、Th2和Th17细胞亚群及其Th1/Th2比值。结果与C组比较,K1组和K2组的Th1、Th2和Th17细胞亚群的数量没有减少(P>0.05),且Th1/Th2比值也没有明显变化(P>0.05)。结论氯胺酮对重度烧伤患者的辅助T细胞分化没有明显的抑制,可以安全使用在烧伤手术中。

  • D-二聚体预测脑梗死的类型及严重的神经功能缺损

    作者:吴冠会;孔凡贞;石冬敏;程庆璋;冯洪选;钱小燕;包仕尧

    目的:探讨D-二聚体测定在不同TOAST亚型脑梗死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测定2010年~2012年102例脑梗死患者的D-二聚体,对脑梗死患者进行TOAST分型及NIHSS评分,观察D-二聚体测定与脑梗死分型及NIHSS评分的关系。结果与其它脑梗死亚型相比,心源性栓塞患者D-二聚体水平高,神经功能缺损严重(P<0.01)。D-二聚体与NIHSS评分呈显著相关(r=0.800,P<0.01),大动脉硬化组、小动脉闭塞组及其它原因组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D-二聚体测定结合临床病史可以预测心源性栓塞类型的脑梗死及其严重的神经功能缺损。

  • 腹腔镜脾切除术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疗效观察

    作者:张子祥;朱东明;宋世铎;周晓俊;李德春

    目的:探讨腹腔镜脾切除术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对2005年6月~2010年9月30例行腹腔镜脾切除术的ITP患者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0例均成功完成腹腔镜下脾切除术,手术时间110~260 min,平均140 min,术中失血40~400 mL,平均150 mL,无中转开腹,术后无出血、消化道瘘及感染。血小板计数较术前明显升高,24例(80.0%)完全缓解,2例(6.7%)为部分缓解,4例(13.3%)不缓解。结论腹腔镜脾切除术是治疗ITP的有效方法,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和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

  • 苏州市老年人贫血情况调查及分析

    作者:汤振源;赵宗权;王怡静

    目的:调查老年人贫血发生率,指导全科医师开展社区老年保健。方法对2009年~2012年苏州市润达社区健康体检的60岁以上老年人,测定空腹静脉血常规、空腹血糖(GLU)、血尿酸(UA)、身高、体重指数(BMI)、腰围等。结果老年人贫血的发生率为6.06%,以轻度贫血为主(5.68%),多为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50.17%),中重度贫血为0.38%。不同性别组间贫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贫血发生率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80岁以上的老年人为12.20%。血红蛋白(Hb)与GLU、UA、BMI及腰围呈弱的正相关(r=0.039~0.158,P<0.01),与年龄负相关(r=-0.256,P<0.01)。结论苏州市老年贫血患者绝对数较大,贫血发生率无性别差异,年龄越大贫血发生率越高。老年保健应重视血常规监测。

    关键词: 老年人 贫血
  • 高渗盐溶液对神经外科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和呼吸功能的影响

    作者:孔晓琦;须挺

    目的:观察高渗盐溶液对神经外科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和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60例拟行择期神经外科开颅手术的患者(18~65岁),随机分为高渗盐组和甘露醇组,高渗盐组所有患者在麻醉诱导后30 min内给与3%氯化钠溶液500 mL,对照组诱导后30 min内给与20%甘露醇500 mL,后两组患者输入乳酸林格液5 mL?kg-1?h-1。监测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心排量(CO)、胸腔液体含量(TFC)和氧合指数(OI),同时观察硬脑膜张力、出血量、尿量、手术时间和拔管时间。结果与基础值相比,两组患者MAP和CO在麻醉诱导后显著降低,后逐渐升高,且高渗盐组更持久。与基础值相比,两组患者TFC和OI无明显改变,甘露醇和高渗盐均能显著地增加TFC和降低OI,甘露醇组在术毕恢复。高渗盐组具有更好的降低硬脑膜张力的作用。高渗盐组尿量为355±42 mL,而甘露醇组为680±59 mL。高渗盐组拔管时间为38±4 min,而甘露醇组为26±3 min。结论甘露醇和高渗盐都具有很好的稳定血流动力学和降低颅内压的作用,但是高渗盐可显著增加心排量和胸腔液体含量。

  • 稿约

    作者:

    关键词:
  • 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在肾小球疾病中的临床意义

    作者:周丽君;卢国元

    目的:分析肾小球疾病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浓度的影响因素,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测定246例肾活检肾小球疾病患者血浆FIB浓度。按尿蛋白排泄量(UP)分为肾病范围蛋白尿患者60例,非肾病范围蛋白尿186例,同时检测血清白蛋白(ALB)水平、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UP以及血肌酐值(SCr)等指标,并分析血浆FIB浓度与上述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并观察不同病理类型与上述临床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1.肾病范围蛋白尿组血浆FIB浓度显著高于非肾病范围蛋白尿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9.226,P<0.01)。2.肾病范围蛋白尿组血浆FIB浓度与ALB呈负相关关系(r=-0.363,P<0.05),与TC(r=0.327,P<0.05)、TG(r=0.285,P<0.05)及UP(r=0.361, P<0.05)均呈正相关关系,与SCr无相关性(r=0.003,P>0.05)。3.非肾病范围蛋白尿组血浆FIB浓度与ALB呈负相关关系(r=-0.464,P<0.05),与TC(r=0.304,P<0.05)、TG(r=0.175,P<0.05)、SCr(r=0.277,P<0.05)及UP (r=0.302,P<0.05)均呈正相关关系。4.肾病范围蛋白尿微小病变性肾炎组血浆FIB浓度、UP较其余4组显著升高(P<0.05),ALB水平较其余4组明显降低(P<0.05),TC、TG与其余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肾病范围蛋白尿微小病变性肾炎组血浆FIB浓度显著低于其余4组(P<0.05),TG较其余4组明显降低(P<0.05);膜性肾病组UP显著高于系膜增生、微小病变组(P<0.05),ALB水平明显低于其余各组(P<0.05)。结论高FIB血症与低白蛋白血症密切相关,与肾脏病理类型无直接关系。

  • 双平板DSA引导下经皮穿刺臭氧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附37例报告)

    作者:杨超;倪才方;陈珑;李智;张帅

    目的:观察双平板DSA及其类CT功能在经皮穿刺臭氧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应用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腰腿疼痛或麻木患者,平均年龄(49.38±13.05)岁,共44个病变椎间盘,经CT或MRI证实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在双平板DSA设备透视引导下行经皮穿刺臭氧消融术,术中每个椎间盘内注射臭氧4~25 mL(平均13.82±3.62 mL),盘外神经根周围注射臭氧0~15 mL(平均7.73±2.87 mL),并于盘内外注射曲安奈德水针共5 mL。观察术前及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腰腿疼痛变化情况,同时观察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37例患者中,34例于臭氧消融术后腰腿疼痛VAS评分明显下降,并且疼痛缓解时间大于1年,改良Macnab疗效评定总有效率91.89%;3例疼痛缓解不明显,其中1例出现椎间盘感染。结论双平板DSA引导下经皮穿刺臭氧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创伤小,并发症少,止痛效果确切。

  • 羟苯磺酸钙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临床观察

    作者:傅威;卢国元

    目的:观察羟苯磺酸钙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慢性肾衰竭患者(Ⅱ-Ⅳ期)分成羟苯磺酸钙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37例。对照组给予慢性肾功能衰竭常规综合治疗,观察8周;治疗组在给予慢性肾功能衰竭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羟苯磺酸钙,每次0.5 g,每日3次,观察8周。结果分别观察2、4、8周治疗组尿素氮、血肌酐均有明显下降(P<0.01),尿蛋白、肝功能及血小板等变化无显著意义,对照组肌酐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尿素较治疗前降低(P<0.05)。结论羟苯磺酸钙治疗各种原发病引起慢性肾功能衰竭安全有效,可延缓病情进展。

  • 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清瘦素、脂联素、血脂水平分析及其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

    作者:姜伟华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清瘦素、脂联素及血脂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2年6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86例,其中稳定性心绞痛(SA)26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28例,急性心肌梗死(AMI)32例,并选择同期门诊体检健康人30名作为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各组血清瘦素、脂联素、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应用Gensini评分评价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情况。结果①SA组、UA组、AMI组血清瘦素水平逐渐升高且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A组、UA组、AMI组血清脂联素水平逐渐降低且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AMI组、UA组、SA组TG、TC、LDL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AMI组、UA组HDL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③冠心病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随Gensini评分升高而逐渐降低,瘦素、TG、TC、LDL水平随Gensini评分升高而逐渐升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清瘦素、TG、TC、LDL水平异常升高,血清脂联素水平异常降低,两者变化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密切相关。

  • 消银解毒搽剂治疗头皮银屑病临床观察

    作者:刘铭;周翔;钱齐宏;周乃慧;宋琳毅;王淼淼

    目的:评价消银解毒搽剂治疗头皮银屑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使用消银解毒搽剂,对照组使用哈西奈德溶液。疗程均为4周。并在4周末、停药2周后复诊,评价各组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第4周疗程结束2组有效率分别为80.0%和6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停药2周后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68.0%和3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第4周疗程结束及停药2周后瘙痒评分改善程度,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银解毒搽剂治疗头皮银屑病安全、有效,无明显不良反应,适用于将来临床应用。

  • 早期高压氧联合依达拉奉对颅脑外伤患者血管活性因子的影响及疗效

    作者:封林森;马建华;印佳;李晓兴

    目的:研究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高压氧(HBO)联合依达拉奉治疗重型脑外伤后NO、ET的变化,并观察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30例符合标准的急性重度颅脑外伤患者作为治疗组,同时随机抽取符合标准的3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早期高压氧治疗,并予依达拉奉静滴,30 mg/d,共用28 d,于伤后1 d、4 d、14 d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浆NO-1、ET结果的变化。伤后3个月行预后判断GOS评分比较。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血浆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 d、14 d,两组数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组患者GOS评分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高压氧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能有效降低颅脑外伤患者血清NO、ET的数值,改善颅脑外伤的血液流变,从而改善患者预后。

  • 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15例临床分析

    作者:陈桂黄

    目的:分析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的机制,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方法对2007年~2012年收治的15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5例患者经手术配合药物治疗,均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结论预防该病的发生首先要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降低剖宫产率,减少医源性种植;其次要提高手术技巧。

  • 喜炎平联合蒲地蓝治疗带状疱疹66例及对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作者:杜纳;钱齐宏;余秀琴;杨长志;朱婷婷

    目的:探讨喜炎平联合蒲地蓝治疗带状疱疹的效果和对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收治带状疱疹患者6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喜炎平注射液50 mg加入250 mL生理盐水中,静滴,1次/d,共滴注7 d;蒲地蓝消炎口服液,10 mL/次,3次/d,共用药7 d。对照组给予膦甲酸钠氯化钠注射液3.0,1次/d,共滴注7 d。伐昔洛韦口服0.3,2次/d,弥可保0.5 mg,3次/d,观察2组治疗效果及止疱、结痂、脱痂、疼痛缓解的时间、睡眠状况、生活质量改善状况等,并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治疗前,治疗10 d后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改变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组止疱、结痂、脱痂、疼痛缓解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治疗组睡眠质量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治疗组患者治疗后CD3、CD4、CD8、CD4/CD8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该法治疗带状疱疹有效率高、症状缓解快,并且可以有效调节T细胞亚群功能,增强患者免疫防护。

  • 成人体外循环氧合血停跳液静脉回输对患者血钾水平的影响

    作者:王会颖;楼松;龙村;李景文

    目的:研究成人氧合血停跳液静脉回输对患者血钾水平的影响。方法2013年3月~2013年7月40例择期瓣膜置换术成人患者随机分为体外循环氧合血停跳液回收组(n=20)和不回收组(n=20)。分别检测转机前、停跳液灌注完5 min、CPB中后一次补钾5 min、CPB停机15 min、送ICU前、ICU 1 h、ICU 4 h、机器余血的血气。结果两组患者机器余血血钾浓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含氧合血停跳液的机血血钾浓度较高。输注机血后两组血K+、Ca2+、Mg2+、pH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体外循环后含氧合血停跳液的机器余血回输不会引起患者血钾浓度增高,不会增加心率失常的发生机率。

  • 腔内激光联合传统手术治疗单纯下肢静脉曲张的疗效观察

    作者:陆耀良;康涛;韩松

    目的:观察静脉腔内激光(Endovenous laser treatment,EVLT)联合传统手术治疗单纯下肢静脉曲张的近期疗效,总结治疗经验,减少并发症,提高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3年1月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抽剥+曲张静脉点式剥脱+EVLT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患者358例(457条患肢),观察患者术后下肢肿胀、浅静脉曲张、色素沉着及溃疡愈合等临床症状恢复情况以及远期复发率。结果该组1例因重度下肢深静脉瓣膜关闭不全行股浅静脉瓣膜戴戒术,下肢肿胀明显减轻,溃疡愈合,疗效良好;2例患者出院1个月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经积极抗凝溶栓治疗后恢复顺利;68例患者小腿溃疡愈合;6条患肢出现皮肤灼伤;8例术后出现皮下积血积液;以上经积极对症治疗后基本缓解。远期随访全部患者无静脉曲张复发,无静脉溃疡迁延不愈,无皮肤营养性障碍等远期并发症,疗效持续,未见复发。结论 EVLT联合曲张静脉点式剥脱是一种安全、有效、实用的微创治疗方法,有望代替单纯传统手术应用于下肢静脉曲张的治疗。

  • 规则性和非规则性肝切除术治疗50例原发性肝癌的病例分析

    作者:余斌;钱海鑫;田力平;刘建夏

    目的:探讨规则性肝切除和非规则性肝切除术的临床运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2年6月同一个治疗小组运用两种手术方式治疗的原发性肝癌50例患者临床资料。结果60%和58%的肝癌患者分别合并乙肝病毒感染和肝硬化,实施两种术式的患者均无围手术期死亡,在术前肝功能分级构成比、围手术期非计划二次手术发生率、患者一年生存率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患者在肿瘤大小和瘤块数目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该地区多数肝癌患者合并乙肝和肝硬化;两种术式的实施均安全有效,对于肿瘤直径≥5 cm或局限在同一肝段叶内2~3个肿块的肝癌应采取规则性肝切除,以获得根治性疗效。

  • 解剖型胫骨髓内钉治疗胫骨干骺端骨折15例

    作者:沈建;吴锦春;何斌

    目的:探讨解剖型胫骨髓内钉(Expert Tibial Nail,ETN)治疗胫骨干骺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解剖型胫骨髓内钉固定治疗胫骨干骺端骨折15例,男9例,女6例,年龄22~65岁,平均37岁。其中开放性骨折4例中Gustilo分型Ⅰ型3例,Ⅱ型1例,闭合性骨折11例。胫骨近端骨折3例,胫骨远端9例,远、近端均骨折3例。按AO/ASIF分类:A型3例,B型4例,C型8例。开放性骨折术中不扩髓。结果患者均获随访,骨折愈合时间4~10个月,平均4.8个月,无解剖型胫骨髓内钉折断,无骨折未愈合,无肢体缩短及畸形愈合等并发症。根据胫骨骨折治疗终效果评价标准(Johner-Wruhs)评分,该组获优14例,良1例。结论解剖型胫骨髓内钉治疗胫骨干骺端骨折,具有操作方便、固定牢靠、局部切开暴露小、手术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及并发症少等优点,是治疗胫骨干骺端骨折的理想方法之一。

  • 肺癌患者血浆CD62P、血清sCD40/sCD40L水平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作者:沈笑春;雷伟;陈延斌;穆传勇;黄建安

    目的:通过测定肺癌患者血清中可溶性CD40(sCD40)、可溶性CD40L(sCD40L)、血浆CD62P的含量,探讨血小板源性CD40/CD40L在肺癌外周血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体外分离85例肺癌患者(肺癌组)和25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的血清和血浆。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对血清sCD40、sCD40L、血浆CD62P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1)肺癌组血清sCD40、sCD40L、血浆CD62P含量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均<0.01)。(2)不同病理类型肺癌患者血清sCD40、sCD40L含量、血浆CD62P含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3)肺癌患者sCD40、sCD40L、CD62P的含量随临床分期的进展而呈升高趋势。(4)有远处转移肺癌患者sCD40、sCD40L、CD62P的含量明显高于无远处转移患者(P均<0.05)。(5)肺癌患者术后2周时血浆CD62P、血清sCD40L的含量均较术前下降,但血清sCD40含量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其CD62P、sCD40L的表达水平成正相关关系(r=0.300,P<0.05)。结论(1)肺癌患者血清sCD40、sCD40L、血浆CD62P含量增加,且表达水平与肺癌的进展程度相关,血小板源性CD40/CD40L系统在肺癌的发病中具有重要作用。(2)检测血小板源性CD40L、CD62P表达水平对研究肺癌的临床分期、预后判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复发性口腔溃疡与胃肠道疾病相关性的临床研究

    作者:王利群

    目的:将复发性口腔溃疡(RAU)3种类型的患者和健康人群的胃肠道疾病发生率进行比较,以研究RAU与胃肠道疾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1年7月~2012年5月确诊为RAU患者100例,所有患者均有1年以上的口腔溃疡病史,发病次数不小于3次;另选取100名健康人群,其中男女各半,均无口腔疾病,所需满足的条件同RAU患者。结果通过胃镜检查确诊RAU患者伴有慢性浅表性胃炎和十二指肠胃溃疡等胃肠道疾病为30.0%(30/100),而健康人群中患有胃肠道疾病为仅为7.0%(7/100)。轻型口腔溃疡、重型口腔溃疡和疱疹样口腔溃疡患者伴有胃肠道疾病的发生率依次为25.0%、47.8%和24.0%。结论RAU与胃肠道疾病存在相关性,RAU的发生可能是口腔幽门螺杆菌和胃内幽门螺杆菌共同作用的结果。

  • 超敏C反应蛋白在急性脑梗死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蒋建华;董万利;方琪;刘翠平;俞立强;段晓宇;蒋觉安

    目的:检测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中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80例ACI患者空腹外周血标本,以后循环缺血(PCI)和非脑血管病(NCD)患者为对照,采用免疫比浊法,通过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中hs-CRP的水平,同时检测血清中葡萄糖(Glu)、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LDL-C)等指标。结果(1)与PCI组(3.56±3.89 mg/L)和NCD组(2.65±3.02 mg/L)比较,ACI患者血清中hs-CRP水平(7.35±5.93 mg/L)显著升高(P<0.01);ACI患者血清Glu水平也显著高于对照组,但与hs-CRP水平无明显相关性;在ACI患者和对照组之间,TC、HDL-C、LDL-C的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ACI患者hs-CRP水平与梗死部位无关;但是与神经功能缺损显著相关(r=0.627,P<0.001);在不同梗死体积的ACI患者之间,hs-CRP水平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抗血小板联合调脂治疗能够显著降低ACI患者hs-CRP水平(P=0.034)。结论ACI患者血清中hs-CRP水平显著升高,与梗死体积、神经功能缺损和药物治疗显著相关,提示hs-CRP作为ACI炎症标志的潜在应用价值。

  • 作者--读者--编者

    作者:

    关键词:
  • 不同手术创伤及术中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对老年病人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

    作者:徐勇;严子豪;江晓菁

    目的:探究不同术式及术中维持不同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对老年人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ASAⅠ~Ⅱ级择期全麻下行开腹及腹腔镜肾癌根治术的60~75岁病人67例,术中分别随机维持动脉二氧化碳分压于高(45~48 mmHg)、低(35~38 mmHg)两个水平,即分为开腹高二氧化碳组(OH)、开腹低二氧化碳组(OL)、腹腔镜高二氧化碳组(LH)、腹腔镜低二氧化碳组(LL)。采用相同麻醉诱导及维持方式。术前1 d,术后2 d、7 d行MMSE评分评定认知功能状态。结果4组病人术前MMSE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H组与LH组术后2 d POCD发生率明显低于OL组与LL组(P<0.05),术后7 d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H组与LH组术后2 d及7 d组间POCD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L组与LL组术后2 d及7 d组间POCD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中维持较高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可减少老年人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开腹手术与腹腔镜手术相比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情况无明显差异。

  • 腹腔镜经腹腹膜前和全腹膜外腹腔镜疝修补术的临床应用对比研究

    作者:孙洁;毛忠琦;周晓俊;殷骏;徐露;朱政;陈昕

    目的:比较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与完全腹膜外腹腔镜疝修补术(TEP)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10月~2013年02月收治的214例(235侧)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TAPP组58例和TEP组156例,将2组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TEP组手术时间较短(P<0.01)、住院费用较低(P<0.01)。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术后不适感方面,TAPP组与TEP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APP组术中发现隐匿疝4例;术后并发症、复发率,TAPP组和TE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TAPP与TEP各具优点,TAPP较TEP更利于发现隐匿疝。但是TEP较TAPP手术时间更短,住院费用更低。

  • 联合微创法个性化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

    作者:水祥兵;徐志久;朱斌

    目的:探讨联合微创法经皮穿刺臭氧和射频热凝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和效果。方法腰椎间盘突出症50例,均在CT引导下后外侧入路,经皮穿刺针进入椎间盘中后1/3突出物靶点,然后依据个性化耐受程度和椎间盘病变情况,注入臭氧为50μg/mL(10~20 mL)再行髓核射频热凝,设定高温度为90℃,时间为4个周期。结果该组病例在治疗后1周、3个月及6个月随访,1周内腰腿疼痛生活自理明显改善;3个月疼痛及下肢酸麻以及神经刺激征象均显著改善,甚至该征象消失,无1例并发症。结论联合微创法臭氧髓核化学溶解和射频热凝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安全有效的一种方法。

  • 新型狼和牌包皮环切缝合器35例临床应用

    作者:张曦;曾学明;王骏;姚林亚;沈斌进;胡兵

    目的:观察总结新型狼和牌包皮环切缝合器行包皮切除术的临床应用效果和经验。方法对35例包皮过长或包茎的患者,应用新型包皮环切缝合器行切割术。结果35例患者手术均采用包皮环切缝合器完成。平均手术时间9 min(4~24 min)。术中无1例中转行传统的包皮环切术,术后无出现切口大片裂开,迟发大量出血或血肿形成。其中32例患者3 d后拆除纱布无明显水肿、出血,2例病人有少量出血,再次常规包扎2 d后出血完全停止,1例有钛钉松动伴有2~3 cm切口裂开,不必缝合,再行包扎3 d拆除纱布,切缘对合平整。术后1个月复诊,35例(100%)患者包皮切口一期愈合,切缘整齐光滑,可见少量钉状疤痕,无系带损伤、系带过短等情况。结论应用新型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行切割术手术学习曲线短,操作简单彻底、时间短、术中无出血、疼痛轻。术后无持续性疼痛,无其他二次并发症,外形美观。

    关键词: 包皮环切 缝合器
  • 脑梗死与颈动脉粥样斑块及血同型半胱氨酸等因素的关系探讨

    作者:马文进;钱叶祥;顾建英;卢全兴

    目的:探讨脑梗死与颈动脉粥样斑块及血同型半胱氨酸(HCY)等因素的关系。方法对50例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组)和30例非脑梗死患者(对照组)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同时检测两组患者的血HCY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观察颈动脉粥样斑块的发生与HCY、hs-CRP的关系。结果脑梗死组患者颈动脉粥样斑块发生率为84%,对照组为43.3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组HCY为16.74±7.96μmol/L,对照组为11.12±3.38μmol/L;脑梗死组hs-CRP为7.99±7.29 mg/L,对照组为3.01±2.54 mg/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动脉粥样斑块与脑梗死发生有密切关系;HCY及hs-CRP水平升高是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

  • 重组人源性白介素-2对耐多药结核病人外周血CD4+CD25+Foxp3+T细胞及TGF-β的影响

    作者:徐传财;黄建安

    目的:探讨重组人源性白介素-2(recombinant human IL-2,rhIL-2)对耐多药结核(multidrug-resistant TB, MDR-TB)病人外周血CD4+CD25+Foxp3+T细胞及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含量的影响。方法选择MDR-TB病人40例,20例化疗,20例化疗+rhIL-2皮下注射,流式细胞仪检测病人外周血CD4+CD25+Foxp3+T细胞含量,ELISA试剂盒检测外周血TGF-β的表达。结果 MDR-TB病人外周血CD4+CD25+Foxp3+T细胞与TGF-β含量显著相关,治疗后化疗+rhIL-2组外周血CD4+CD25+Foxp3+T细胞及TGF-β含量分别下降(1.55±0.29)%和(18.97±2.11)%,与化疗组的(0.83±0.13)%和(10.98±1.04)%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D4+CD25+Foxp3+T细胞及TGF-β在MDR-TB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应用rhIL-2能够降低外周血CD4+CD25+Foxp3+T细胞及TGF-β的含量。

  • 恶性肿瘤化疗对血糖的影响

    作者:蔡晓君;张正文

    目的:了解恶性肿瘤化疗对血糖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1月~2012年1月60例接受化疗的住院患者出现血糖代谢异常的临床资料。结果化疗后8例患者血糖代谢异常,占13.3%(8/60),明确诊断为糖尿病者2例,占3.3%(2/60);糖耐量减低1例,占1.7%(1/60);一过性血糖升高5例,占8.3%(5/60)。多发生在化疗后4~6周期。经干预治疗后,6例血糖异常患者可逆,2例诊断为糖尿病。结论化疗药物可能诱发血糖代谢异常,恶性肿瘤化疗期间需密切观察血糖变化并积极干预。

  • 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靶控输注在额叶功能区致痫灶切除术唤醒麻醉中的应用

    作者:林岐;徐毅明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靶控输注在额叶功能区致痫灶切除手术唤醒麻醉中的效果。方法随机将20例择期行额叶功能区致痫灶切除术的患者分为2组: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靶控输注组(R组)和芬太尼间断静注联合异丙酚靶控输注组(F组),每组各10例,比较2组患者的唤醒时间、血流动力学变化、唤醒期间清醒程度(BIS值)和术野质量(VAS评分),并且观察2组患者唤醒期间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R组唤醒时间明显小于F组(P<0.05),R组唤醒和脑电刺激时血压和基础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F组唤醒和脑电刺激时血压明显高于基础值(P<0.05)。插喉罩,上头架,切皮,唤醒时,脑电刺激时R组血压和心率明显低于F组(P<0.05)。术中唤醒5、10 min,R组清醒程度明显高于F组(P<0.05),2组术野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术中并发症方面,R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F组。结论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靶控输注在额叶功能区致痫灶切除术唤醒麻醉中能取得更满意的效果。

  • 儿童急性脱髓鞘脑病的临床探讨

    作者:顾琴;汤继宏;霍洪亮;张利亚;陈旭勤;张兵兵;李岩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脱髓鞘脑病的临床特征和诊治过程以提高确诊率。方法回顾性分析近5年收治的50例儿童急性脱髓鞘脑病的临床资料。结果50例患儿中以头痛、呕吐起病20例,以视觉障碍起病12例,以情绪障碍起病15例,全身无力、精神差起病8例,惊厥发作起病6例,行走困难、感觉障碍起病5例。经治疗急性期明显好转45例,无效5例、治疗中断8例。缓解再复发7例,死亡2例。结论儿童急性脱髓鞘脑病临床表现复杂多变,容易误诊漏诊。要及时诊断,尽早治疗、坚持用药。

  • 两种前列腺素联合缩宫素在高危剖宫产中的疗效

    作者:张珺;唐丽玲

    目的:探讨卡前列甲酯栓、米索前列醇片联合缩宫素对减少有出血高危因素的剖宫产出血量的疗效。方法选择有出血高危因素剖宫产83例,遵循知情同意原则,按随机数字表法分3组。胎儿娩出后宫体肌注缩宫素20 U,A组:卡前列甲酯栓0.5 mg舌下含化;B组:米索前列醇片0.4 mg舌下含化;C组:缩宫素20 U静滴。比较3组术中、术后2 h出血量,第三产程时间及副作用的发生率。结果(1)两个时段的出血量:分别将A组与C组比较,B组与C组比较,A组与B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第三产程时间:3组之间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副反应发生率:3组之间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前列腺素联合缩宫素可明显减少剖宫产术中及术后出血量,无明显副作用。且卡前列甲酯栓药效较米索前列醇片更优越。

  • 胆源性胰腺炎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可行性及手术时机

    作者:竺来法;赵晖

    目的:探讨胆源性胰腺炎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可行性及手术时机。方法胆源性胰腺炎患者125例经过保守治疗后,根据手术时间,分为早期手术组(ELC,入院后7 d内行LC)71例和择期手术组(ILC,出院6~8周择期行LC)54例。比较2组手术难度、手术时间、中转开腹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天数。结果胆囊水肿ELC组42例, ILC组13例(P<0.05)。胆囊周围粘连ELC组21例,ILC组30例(P<0.05)。胆囊三角分离困难ELC组17例,ILC组14例(P>0.05)。中转开腹ELC组7例,ILC组4例。累计住院天数ELC组10.2±2.3 d,ILC组17.4±3.5 d(P<0.05)。ILC组有35.2%的患者在等待手术过程中因胆源性胰腺炎复发入院。结论早期LC并没有增加胆源性胰腺炎患者的手术难度、手术时间、中转开腹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反大大降低了住院时间和再入院率。

  • 以肺泡出血为首发症状的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例分析并文献复习

    作者:王俊;黄芳;付建红;郭强;杨新静;徐华;武剑;金钧

    目的:提高对以弥漫性肺泡出血(DAH)为首发症状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认识。方法报道1例SLE并DAH且以DAH为首发症状的患者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通过病例分析,总结其临床特点、发病机制、诊断标准、治疗方法。结论以DAH为首发症状的SLE发病率低,但病情严重,早期诊断及强化治疗有望改善预后。

  • 非手术疗法治愈慢性难愈合创面的临床实践

    作者:武彬;刘小俊;刘滢

    目的:探讨慢性难愈合创面修复的非手术治疗。方法选取40例患者慢性难愈合创面共46处,控制基础疾病,局部清创,纳米银抗菌医用敷料保护创面及外用抗生素药物,防止感染或感染继续扩散,并合理使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或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期间辅以氦氖激光照射治疗。结果46处创面均痊愈,时间为1~3个月,治疗过程中未发生感染加重甚至侵袭性感染等情况。结论对于慢性难愈合创面,通过积极创面处理,辅以正确的创面用药及适当理疗,同样可以达到较理想的创面愈合。

  • 有机磷农药中毒与临床抢救

    作者:崔光利;周永莉

    目的:探讨如何使用解毒剂和尽快达阿托品化拮抗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毒蕈样症状,减轻对重要脏器(心、肺)的损害,以及积极预防反跳,从而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迅速清除毒物,尽早使用解毒剂并短期达阿托品化,对症治疗。结果58例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中55例经及时抢救治疗3~10 d后,病情稳定,痊愈出院;3例出现反跳,其中2例均经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酌情用阿托品维持5~11 d痊愈出院,1例死于呼吸衰竭。而发生反跳的时间为急性中毒的10 h~6 d,乐果中毒反跳时间较晚,在中毒的5~9d。结论有机磷中毒的抢救治疗其急性期处理关键是短期达阿托品化,这与首剂使用剂量和维持剂量有关;急性期处理后预防反跳重于治疗。

  • 小儿不完全川崎病173例的临床分析

    作者:刘婷;严文华;王波;钱为国;黎璇;黄洁;孙凌

    目的:通过分析173例不完全川崎病(incomplete KD,IKD)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特点及治疗效果,为尽早诊治、评价IKD及疾病的预后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IKD 173例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1)IKD患儿发热持续时间长,发病年龄偏小,男性多见,以春夏季发病为主;(2)173例患儿除发热外均有2~3项主要临床指标,发生率依次为:口唇干裂64.7%、结膜充血59.0%、皮疹53.2%、杨梅舌46.8%、颈部淋巴结肿大及指(趾)蜕皮均为38.2%、肛周脱屑37.0%、手足硬肿26.0%、卡疤红肿13.3%,以发热、口唇干裂、结膜充血较常见;(3)IKD患儿急性期CRP明显增高、ESR明显增快、血小板升高、中性粒细胞比值增高、血红蛋白降低等急性炎症表现,以CRP改变率较高;(4)急性期出现CAL或不明原因前白蛋白进行性消耗、合并MP感染等均有助于IKD诊断;(5)IVIG及阿司匹林联合应用仍是治疗IKD有效药物。结论IKD发病时因缺少主要症状而易被忽视延误诊治,当出现KD主要临床特征之一,伴随血炎症指标显著改变,不能用其他疾病解释,同时有不明原因肝脏损害,抗MP感染治疗效果不佳等,均需警惕IKD可能存在。尽早应用IVIG及阿司匹林,减少冠状动脉永久性损害。

  •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胆囊切除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石书宏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快速康复外科理念(FTS)在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观察其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旨在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1年1月进行手术治疗的90例胆囊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FTS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分别比较2组患者的住院状况、肠道恢复状况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FTS组的住院时间、治疗费用和输液时间均小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FTS组的术后进食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和术后排便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FTS组3例在早期进食时出现恶心、呕吐等现象,经相应的药物治疗后好转。2组均未出现肺部感染等严重并发症。2组各有1例发生脂肪液化,引流治疗后均愈合。结论在胆道外科手术的围手术期处理中采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能够有效降低住院费用、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治疗满意度,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值得在胆道外科手术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 外科 胆囊切除术
  •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检测在中老年急性脑梗死中的应用

    作者:徐慧丽;石冬敏;王亚南

    目的:研究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在中老年急性脑梗死中的应用。方法收集13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和120名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血液标本,按年龄分中年组(45~59岁)和老年组(≥60岁)。采用循环酶法检测血清HCY水平。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HCY水平中年组、老年组分别为21.50±4.55μmol/L、22.72±6.45μmol/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明显高于中年对照组、老年对照组的11.78±1.38μmol/L、16.63±2.17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对照组HCY水平高于中年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年急性脑梗死患者93.55%HCY升高,但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仅67.14%升高,灵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CY对老年急性脑梗死诊断的Kappa指数<0.60,对中年急性脑梗死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均>90%,Kappa指数0.86。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HCY水平明显升高,HCY对中年脑梗死的诊断和警示价值高。

  • 64层MSCTPA于肺栓塞的诊断与应用

    作者:王治国;蔡俊;王彩红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肺血管造影(MSCTPA)行多平面重组对肺动脉栓塞的诊断价值、应用方法及临床治疗后的疗效评估价值。方法肺栓塞34例,经MSCTPA及临床明确诊断,回顾性分析其螺旋CT多平面重组表现;64层螺旋CT行薄层扫描,对原始数据进行重组分析。结果直接征象:偏心性充盈缺损、附壁环形充盈缺损、中心性充盈缺损、完全阻塞;间接征象:局限性肺纹理稀疏、肺动脉高压(或伴右心增大)、肺梗死(或伴肺不张)、“马赛克”征、胸腔积液、心包积液;治疗后14例复查,均有明显吸收或完全吸收。结论MSCTPA能及时、准确地诊断肺动脉栓塞,相较于其他检查有明显优势,对临床治疗有明确的指导意义及疗效评估价值,是快速、有效、安全的诊断方法。

  • 妊娠高血压患者D-二聚体、血小板和C反应蛋白测定的临床应用

    作者:周亚东;李晓平;徐震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浆D-二聚体(D-D)、血小板(PLT)和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择72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其中轻度子痫前期组41例,重度子痫前期组31例;以同期健康妊娠妇女50例为对照组。用全自动分析系统测定血浆D-D、PLT和CRP浓度。结果轻度子痫前期组、重度子痫前期组D-D和CRP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PLT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且重度子痫前期组D-D和CRP含量亦明显高于轻度子痫前期组(P<0.01)。结论动态监测患者的D-D、PLT和CRP,能反映妊高症患者的病情,对治疗和降低并发症有重要意义。

  • 不采用胃肠道对比剂螺旋CT平扫对不典型阑尾炎的诊断价值

    作者:俞小康;王家兵;武帅;陈孛明

    目的:探讨在未使用胃肠道对比剂的情况下螺旋CT平扫对症状不典型阑尾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临床首诊未考虑是阑尾炎,而经手术病理证实为不典型阑尾炎病例的CT平扫及多平面重建图像表现,重点观察阑尾的位置、直径、阑尾壁的厚度、内容物及阑尾周围结构的改变。结果图像准确显示所有病例的阑尾在腹腔内的位置;其中可见阑尾增粗28例,阑尾结石9例,阑尾壁增厚8例,阑尾脓肿2例,阑尾周围炎24例,盆腔积液1例,伴有小肠梗阻6例。结论在不采用胃肠道对比剂的情况下,螺旋CT平扫联合平面重建技术可显示不典型阑尾炎的阑尾本身及其周边组织的病理改变情况,对诊断不典型阑尾炎具有重要价值。

  • 外周型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的影像学表现

    作者:尚海龙;王莺;沈海林;杜红娣;周振堰;朱枫;钱春红;王一超;房志伟;周长友

    目的:探讨发生于多部位的外周型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pPNETs)的CT及MRI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影像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4例多部位pPNETs的临床及影像资料。其中男10例,女4例。结果发病年龄12~58岁,平均年龄34.29岁。除2例发生于皮肤下软组织病灶较小外,其余病灶都较大,大平均直径为8 cm,表现为侵袭性软组织肿块,以替代和(或)推移邻近结构方式生长,CT表现为肿块内密度不均,其内未见钙化,骨质破坏区未见骨质硬化、瘤骨形成和骨膜反应,增强后呈不均匀轻至中度强化;MR表现为肿块T1WI与肌肉呈等信号,T2WI呈不均匀高信号,2例在DWI上呈高信号,瘤内多发囊变坏死区及纤细低信号分隔,增强后不均匀明显强化。结论 pPNETs的CT和MRI表现无明显特异性,但CT与MR能较准确描述肿瘤发生部位、内部及周边结构关系及转移情况,对临床治疗和长期随访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 ADC值与eADC值对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与纤维腺瘤的鉴别诊断价值

    作者:施蒋巍;戴鸿志;沈莉;陆大军

    目的:探讨表观扩散系数(ADC值)与指数表观扩散系数(eADC值)对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DC)与纤维腺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50例乳腺病变患者进行扩散加权成像(DWI)扫描,66个病灶均被病理证实,包括40例IDC及26例纤维腺瘤。测量两组病变病灶的ADC值及eADC值,并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病变ADC值及eADC值。通过ROC曲线(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曲线下面积(AUC),评价ADC与eADC对IDC与纤维腺瘤诊断能力,并通过约登指数,计算ADC值与eADC值鉴别两者的佳阈值。结果IDC的ADC值为(0.8±0.24)×10-3mm2/s,纤维腺瘤的ADC为(1.4±0.36)×10-3mm2/s,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983,P<0.05)。IDC的eADC值为0.4542±0.13074,纤维腺瘤的eADC值为0.2069±0.07356,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193,P<0.05)。ADC值、eADC值的AUC分别为0.962、0.950。ADC值的阈值为1.1×10-3mm2/s,此时敏感性为90%,特异性为92.3%。eADC值的阈值为0.3183,此时敏感性为90%,特异性为100%。结论ADC值与eADC值对鉴别IDC与纤维腺瘤具有很高的灵敏性及特异性,可成为动态增强扫描的重要补充。

  • 麻醉机与监护仪的维护及保养

    作者:罗靓

    麻醉机与监护仪是现代医院进行手术全身麻醉的重要工具。麻醉机可用于实施全身麻醉、供氧及进行辅助或控制呼吸,要求提供的氧及吸入麻醉药应精确、稳定和容易控制。抢救、治疗病人成功的必要前提是麻醉机与监护仪具有可靠的性能,能满足病人的需要。做好麻醉机与监护仪的日常维护保养、消毒是为抢救、治疗成功提供基础。每次使用后将麻醉机与监护仪进行必要的维护保养、消毒,以便下次随时可用,可节约时间,利于病人抢救、治疗,同时可延长麻醉机与监护仪的使用寿命,为医院节约使用成本,增加麻醉机与监护仪的完好率、使用率,减少故障率,能创造更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也具有避免交叉感染的意义。

  • Cybow 2MAC检测尿白蛋白/肌酐比值性能评价

    作者:唐寅;许中;沈东华;陆恽

    目的:用受试者特征工作曲线(ROC)评价Cybow 2MAC检测尿白蛋白/肌酐比值(ACR)的性能。方法采用日立7600生化仪检测为参考方法,以Cybow 2MAC半定量测定155例糖尿病和高血压患者的ACR,通过分析ROC评价其性能指标。结果Cybow 2MAC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9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分析灵敏度98.3%,特异性86.3%,有效性92.3%,性能指标良好。结论Cybow 2MAC半定量检测ACR与传统生化分析法比较,结果一致性良好;因使用尿液分析仪,Cybow 2MAC更具简便、灵活的特点,由于具有较高的灵敏度,虽不能作为确诊试验,但可作为排除试验,因此适用于筛查尤其是大规模健康体检。

  • 男性冠心病患者血清性激素(E2/T)、hs-CRP、cTnI和LP(a)水平分析

    作者:吴正青

    目的:探讨男性冠心病患者血清性激素(E2/T)、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肌钙蛋白I(cTnI)和脂蛋白(a)[LP(a)]水平与临床的关系。方法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127例男性冠心病(CHD)患者(37例AMI,43例UA和47例SA)血清性激素(E2/T)和cTnI,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hs-CRP、LP(a),并与60名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比较,CHD患者E2明显增高、T明显降低(P<0.05),CHD患者E2/T比值为41.38±7.34,较之对照组的21.03±6.58明显增高(P<0.01)。CHD患者hs-CRP、cTnI和LP(a)明显增高(P<0.05),随CHD的严重程度(SA、UA和AMI)逐级升高。结论男性CHD患者性激素代谢紊乱,E2明显增高,T明显降低,随CHD严重程度hs-CRP、cTnI和LP(a)水平逐渐增高。

  • MDCT联合多平面重建技术在胃癌术前T、N分期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张明波;陆志华;曹文洪;钱伟新

    目的:利用16排螺旋CT以及多平面重建(multiplanar reconstruction,MPR)后处理技术对胃癌进行术前T、N分期并与病理相对照,比较横断面和MPR在胃癌术前T、N分期中的作用。方法经胃镜证实的71例患者,术前采用16排螺旋CT平扫和双期增强扫描,由2位资深放射科医师对横断面图像及重建出的MPR图像中的肿瘤进行定位及T、N分期,并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横断面与MPR图像对胃癌的检出率分别为90.1%和97.2%,其中MPR对进展期胃癌的检出率为100%。横断面与MPR图像的术前T分期总体准确率分别为59.2%和73.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种方法的术前N分期总体准确率分别为78.9%和83.1%。结论和横断面相比,采用MPR后处理技术能提高病变的检出率,又能提高病变的T、N分期。

  •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量化分析在乳腺病变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杜红娣;朱枫;钱春红;沈海林;刘冬;孙羽

    目的:评价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量化分析在乳腺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经病理证实的72例乳腺疾病患者(85个病灶)以及10名健康自愿者行DWI,扩散敏感系数(b)值分别为0、500、1,000 s/mm2。分别测量40个正常乳腺,22个恶性病灶,50个良性病灶,13个炎性病灶在不同b值时的ADC值,比较分析各组ADC值;采用两种方法确定乳腺良恶性病变ADC诊断阈值,并分析比较两者在乳腺恶性病变诊断中的效能。结果①b=500 s/mm2时,恶性病变、炎性病变、良性病变、正常腺体的平均ADC值分别为(1.10±0.13)、(0.90±0.19)、(1.68±0.30)、(2.03±0.30)×10-3mm2/s;b=1,000 s/mm2时,恶性病变、炎性病变、良性病变、正常腺体的平均ADC值分别为(0.96±0.16)、(0.68±0.20)、(1.53±0.33)、(1.85±0.31)×10-3mm2/s。②取乳腺恶性病变平均ADC值的95%可信区间上限作为阈值时,b=500 s/mm2时ADC阈值为1.16×10-3mm2/s;b=1,000 s/mm2时ADC阈值为1.03×10-3mm2/s。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ADC阈值,b=500 s/mm2时ADC阈值为1.30×10-3mm2/s;b=1,000 s/mm2时ADC阈值为1.14×10-3mm2/s。结论DWI量化分析对乳腺良(不包括炎性病变)、恶性病变的诊断有较高的价值;采用ROC曲线确定的b=1,000 s/mm2时的ADC阈值对诊断乳腺恶性病变的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均较高。

  • IGRT验证食管癌不同固定方法的摆位误差

    作者:蒋华;周菊英;徐文涛;郭建;姬磊;张汝婷

    目的:应用IGRT千伏级锥形束CT(kV-CBCT)测量胸段食管癌放疗的摆位误差,探讨不同固定方法对胸上段、中段食管癌摆位误差。方法对48例接受3D-CRT或IMRT的胸部上段和中段食管癌患者,每周1次kV-CBCT扫描,连续扫描6周,共获得288组CBCT图像,头颈肩模组(24例,包括胸上段和中段各12例)和真空垫组(24例,包括胸上段和胸中段各12例),按骨性配准+手动配准,得出的3个方向左右(X)、头脚(Y)、腹背(Z)线性误差和Z轴向旋转误差(RTN)的平均摆位误差数据。结果48例患者治疗开始前的CBCT共288次,分别分析食管癌上段和中段两种不同固定方法下的摆位误差,在X、Y、Z及RTN方向,胸上段组分别为头颈肩组1.26±0.68 mm、1.43±0.67 mm、1.88±0.99 mm、1.05±0.56°,真空垫组1.31±0.59 mm、2.16±1.05 mm、1.97±1.07 mm、1.72±0.54°,X(t=-0.31,P=0.754)、Y(t=-3.08,P=0.003)、Z(t=-0.31,P=0.757)、RTN(t=-4.56,P=0.001);胸中段组分别为头颈肩组1.11±0.52 mm、1.97±0.95 mm、1.72±0.78 mm、1.14±0.58°,真空垫组1.18±0.52 mm、2.37±1.24 mm、1.91±1.53 mm、1.61±0.65°, X(t=-0.63,P=0.531)、Y(t=-1.66,P=0.101)、Z(t=-0.690,P=0.492)、RTN(t=-3.52,P=0.001)。结论食管癌两种常用的固定方式中,头颈肩模对于胸部中上部位的控制性优于真空垫,尤以Y方向明显,摆位误差小。中下段食管癌头颈肩模与真空垫两种固定方法摆位误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3例去分化型软骨肉瘤的CT、MRI表现并文献复习

    作者:姚飞荣;吴玉锦;刘雨蒙;陈铟铟

    目的:总结去分化型软骨肉瘤的影像学表现,结合文献复习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7月~2011年9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例去分化型软骨肉瘤的影像学资料。结果3例均行CT检查,均可见钙化;2例尚示絮状成骨样改变,其中1例表现为骨内骨化的肿块与环形钙化的软组织肿块相毗邻。所有患者均示骨皮质穿破,2例可见骨膜反应,1例可见软组织肿块。2例行MRI平扫及增强检查,T1WI呈低或等-低信号,T2WI均为高低混杂信号,其中1例示高低信号分界清晰。增强后,1例同时可见周围强化及结节状强化,另1例呈不规则强化。结论去分化型软骨肉瘤影像学上的双态表现是其典型征象,发现该征象可提示诊断。

  • 乳腺乳头状瘤的无创性影像学表现分析

    作者:芮春朵;钱春红;沈海林

    目的:探讨分析乳腺乳头状瘤的无创性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导管内乳头状瘤患者的X线钼靶平片及MRI表现。结果乳腺钼靶平片:9例有异常表现,23例无异常发现。阳性率为28.1%。MRI检查:32例均显示有异常强化病灶,其中诊断为乳头状瘤14例,诊断为其它病变18例。阳性率为100%,正确诊断率为43.8%。结论乳腺钼靶平片结合磁共振检查作为两种无创性影像学检查,是诊断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有效方法,但应该注意与导管内癌、纤维瘤、单纯导管扩张等其它病变鉴别。

  • 国产长春西汀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临床疗效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

    作者:李玉芬;戚其学

    目的:探讨国产长春西汀片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效果及对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并与进口同类药物进行对比。方法将10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75)和对照组(n=29)。治疗组应用国产长春西汀片5 mg/次,3次/d口服。对照组应用卡兰片5 mg/次,3次/d口服。两组疗程均为4周。监测2组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国产长春西汀片对脑梗死恢复期的总有效率为62.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2.1%,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对自觉症状的疗效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P<0.05或P<0.01)。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国产长春西汀片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有效,可降低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改善血液的高凝、高聚状态,且与进口同类药物相比疗效无显著差别。

  • 血清淀粉酶和脂肪酶联合测定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意义

    作者:戈庆红;翟光华;马浩杰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血清淀粉酶(AMY)和脂肪酶(LPS)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分别检测65例急性胰腺炎患者(AP组)、67例其它急腹症患者(非AP组)和60名健康对照组血清AMY和LPS水平。结果在诊断AP过程中,AMY的敏感性72.3%,LPS敏感性86.1%,AMY和LPS联合检测的敏感性96.9%;相对AMY单独检测诊断和LPS单独检测诊断,AMY和LPS联合检测诊断AP的敏感性明显升高(χ2=15.127,P=0.000;χ2=4.866,P=0.027)。结论联合检测血清AMY与LPS,可以明显提高AP的诊断敏感性。

  • 机采血小板中钙剂补充的时间和用量研究

    作者:郑东;相恒全;张健

    目的:探讨机采血小板过程中预防献血反应而进行的钙剂补充的时间和用量。方法随机选取机采血小板志愿者80名,在机采前不同时间点给与不同剂量的钙剂作为补充,在机采后分析志愿者外周血中甲状旁腺素(PTH)、钙及磷的水平,分析适的钙剂补充时间和用量。结果机采前1.5 h服用钙剂组,其献血后血清PTH较机采前0.5 h服用钙剂组显著升高(P<0.05),而钙和磷浓度显著降低(P<0.05);在机采2 U血小板时,20 mL和40 mL钙剂补充对献血后志愿者血清中PTH、钙及磷浓度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机采前0.5~1.0 h给与钙剂补充为合适时间,采用20 mL钙剂补充能够保障1~2U血小板采集。

  • 纤维蛋白原测定对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前期的诊断效能

    作者:沙敏;李文静;石冬敏

    目的:统计纤维蛋白原(Fg)测定对DIC前期(pre-DIC)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及诊断效能。方法pre-DIC组和对照组各120例,均为男40例,女80例。Sysmex CA1500凝固法测定Fg,同时进行鱼精蛋白副凝固试验(3P)。结果pre-DIC组Fg水平与对照组t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中Fg<1.5 g/L占17.50%,Fg>4.0 g/L占8.33%;分别以Fg<1.5 g/L、Fg>4.0 g/L、3P阳性为阈值,pre-DIC组阳性例数较对照组χ2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Fg诊断pre-DIC的特异度98.33%,灵敏度17.50%,准确度和Kappa指数低于3P;阳性预测值91.30%,阴性预测值低于60%。结论由于Fg的双相性,对pre-DIC的诊断效能低,Fg<1.5 g/L+3P阳性,pre-DIC可能大,有条件的医院应增设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降解产物检测筛查pre-DIC。

  • 超声内镜引导下的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在肺癌分期及分型中的应用

    作者:顾冬梅;虞杰;郭凌川;蒋军红;雷伟

    目的:探讨超声内镜引导下的经支气管针吸术(EBUS-TBNA)在肺癌淋巴结分期和病理分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术前CT检查拟诊伴有纵隔淋巴结转移的59例肺癌患者行超声内镜引导下的EBUS-TBNA检查,并与其术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59例患者术前EBUS-TBNA检查诊断淋巴结阳性55例,术后病理检查证实淋巴结转移57例,诊断敏感性为96.5%;病理分型符合率为91.2%;术前EBUS-TBNA检查N分期与术后病理检查N分期对比准确性为93.2%。59例患者接受EBUS-TBNA检查后均未发生并发症。结论经EBUS-TBNA检查对肺癌淋巴结分期及病理分型具有高度敏感性和准确性,并且创伤小、安全性高,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 超声及MSCT多平面重建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郑燕;韩曙光;蔡晓峰;査月琴;徐凯

    目的:探讨超声、MSCT多平面重建在临床表现不典型的急性阑尾炎诊断方面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急性阑尾炎的患者资料,所有病例均行腹部超声检查及腹部MSCT增强检查。分别依据超声检查、MSCT多平面重建对是否是急性阑尾炎进行诊断,并对诊断信心评分(分3级)。结果MSCT多平面重建较超声检查可以提高急性阑尾炎的诊断正确率(93.8%vs 65.6%,P<0.05)。超声及MSCT均诊断为阳性的病例,两种方法的诊断信心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检查可作为诊断临床表现不典型的急性阑尾炎的首选检查方法,MSCT多平面重建作为重要的补充检查方法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HPLC法测定注射用硫酸头孢噻利的含量

    作者:陶玲玲;高杰;郑晓娴

    目的:建立硫酸头孢噻利含量测定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方法采用HPLC-UV法测定,对乙酰氨基酚为内标,Kromasil C18柱(4.6 mm×250 mm,5μm)为分析柱,50 mmol?L-1磷酸二氢钠溶液-乙腈(90:10),流速为0.8 mL?min-1,检测波长为254 nm。结果头孢噻利在20~640μg?mL-1检测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19±0.64)%;日内差异RSD≤0.78%(n=5),日间差异RSD≤1.83%(n=5)。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准确,适用于头孢噻利的含量检测。

  • 髂骨原发性淋巴瘤的影像学表现

    作者:陈正来;刘冬;沈海林

    目的:探讨髂骨原发性淋巴瘤CT、MRI表现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或经穿刺细胞学检查的6例髂骨原发性淋巴瘤的CT及MRI影像学表现。结果6例均为单发,6例行CT平扫,2例CT增强检查,CT主要表现为溶骨性骨质破坏4例,浸润性骨质破坏1例,混合性骨质破坏1例,5例周围伴有较大软组织肿块,髋关节受累3例,骶髂关节受累2例,关节间隙保持正常。2例行CT增强扫描均表现为明显不均匀强化。4例行MRI检查,T1WI主要表现为低信号3例,等信号1例,T2WI主要表现为以高信号为主的混杂信号,增强扫描病灶不均匀明显强化。结论髂骨原发性淋巴瘤与其它恶性骨肿瘤鉴别困难,但具有以下特点:全身症状轻、溶骨型骨质破坏伴或不伴骨膜反应及骨皮质增厚、软组织肿块明显而骨质破坏轻微、病变有包绕关节趋势(关节间隙保持正常)。

  • 尿微量白蛋白、肌酐DCA-Vantage分析仪与生化法比对分析

    作者:沈逸辛;沈东华;陆恽;许中;蒋永林

    目的:比较免疫比浊法(DCA-Vantage分析仪,DCA法)检测尿微量白蛋白(uALB)、尿肌酐(uCRE)与生化检测(日立7600生化仪,生化法)及uALB/uCRE比值(ACR)结果的一致性,并评价其应用价值。方法2013年5月~2013年6月收集苏州市立医院东区的48例糖尿病患者和健康体检者的随机尿样本进行uALB、uCRE及ACR检测,2种方法结果应用EP evaluator软件中的定量方法学比较(AMC)模块对结果进行比对分析。结果AMC分析表明,Deming回归方程分别为:uALB Y=1.034X-5.19(r=0.9926)、uCRE Y=1.029X+0.21(r=0.9947)、ACR Y=0.854X+0.343(r=0.9952), R2均>0.975。DCA法与生化法结果相符,相关性好。结论同生化法相比,DCA法检测uALB、uCRE及ACR一致性好,偏差较小,可完全满足临床对尿白蛋白检测需求。

  • 胰腺原发神经内分泌肿瘤MSCT表现

    作者:宗飞;沈海林;刘东;尚海龙;周海飞

    目的:探讨原发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MS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经病理证实的胰腺原发神经内分泌肿瘤的CT表现,包括病灶位置、大小、密度、强化特点及与周围血管脏器及胆总管下段及胰管的关系等,是否有低血糖及黄疸等临床症状。结果11例经手术证实的神经内分泌肿瘤病灶(位于胰头4例、胰颈1例、胰体2例、胰尾4例),病灶大小为1.5~10 cm,平均3.9 cm。11例病人中,功能性神经内分泌肿瘤5例,无功能性神经内分泌肿瘤6例。11例CT平扫检查时病灶呈等低密度,9例增强病人其中7例神经内分泌肿瘤动脉期及静脉期均呈显著强化,静脉期病灶强化程度较动脉期稍减低,与胰腺实质相类似,2例因肿瘤体积较大,内部缺血坏死区无明显强化。结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MSCT具有特征性表现,尤其是多期增强CT检查为鉴别诊断提供更多信息。通过对肿瘤强化方式、病灶与周围器官、组织的关系观察及病灶有无远处转移,对临床拟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标准,提高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治愈率。

  • 微生物实验室菌种的保存和管理

    作者:顾冠彬;王蕾;房红莹

    目的:探讨实验室常用菌种的保存方法和安全管理措施。方法根据细菌的特性及营养要求,选择适宜的培养基和培养方法。经生物学鉴定合格的菌种,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方法保存,并指定专人负责安全管理菌种。结果不同的方法保存菌种,保存时间不一样,以冷冻真空干燥保存法的保存期长,而且安全。结论实验室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佳的保存法,指定专人保管菌种并制定安全管理制度,保证菌种质量和安全。

    关键词: 实验室 菌种 保存 管理
  • 免疫荧光法快速定量检测全血β-HCG初步评价

    作者:陆杰;许中

    目的:评价i-Chroma Reader免疫荧光分析仪检测全血β-HCG的性能。方法40例病人同时采集全血及血清标本,分别采用Beckman Coulter公司的DxI 800全自动化学发光仪检测血清β-HCG为参考方法(X),以i-Chroma Reader免疫荧光分析仪检测全血β-HCG为试验方法(Y),以专业EP Evaluator统计分析软件的2种仪器比对模式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试验方法与参考方法的误差小于允许总误差(TEa),两种方法检测结果的误差指数(EI)在可接受范围内,实验获得通过。结论 i-Chroma Reader免疫荧光分析仪检测全血β-HCG与化学发光法比较,结果一致性良好;作为一定量检测全血β-HCG的POCT检测仪器,i-Chroma Reader更具简便、灵活、快速的特点,可在医院急诊、社区等应用。

  • 依那普利对百草枯中毒大鼠肺组织ACE表达的影响

    作者:陆件;沈奕;庄智伟;鲍逸民

    目的:观察依那普利对百草枯(PQ)中毒大鼠肺组织病理改变、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表达的影响。方法一次性PQ 60 mg/kg灌胃建立大鼠百草枯中毒肺纤维化模型,干预组染毒后予依那普利10 mg/(kg?d)灌胃。于染毒后3 d、7 d、14 d取肺组织行HE染色和Masson染色,观察大鼠肺泡炎、肺纤维化程度;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检测ACE mRNA表达。结果干预组在染毒后3d、7d肺泡炎症减轻;染毒7d、14d后,纤维化程度积分低于模型组。模型组染毒后各时间点大鼠肺组织ACE mRNA表达逐步上调,持续至14 d。干预组各时间点ACE mRNA低于模型组。结论依那普利可能通过降低局部ACE表达,从而减轻百草枯中毒所致肺纤维化形成。

  • 布洛芬对人离体中性白细胞MyD88-p38MAPK通路的影响

    作者:王春雷;吕飞;张烨;蔡开霞;王斯琪;任飞

    目的:研究布洛芬对脂多糖(LPS)介导人中性白细胞MyD88-p38MAPK通路的影响。方法取正常健康人外周静脉血20 mL。用密度梯度法分离中性白细胞和用免疫磁珠纯化纯化中性白细胞。用Nucleofection转染系统转染MyD88 siRNA基因。用5μmol/L、10μmol/L、50μmol/L和100μmol/L布洛芬和LPS 1μg/mL刺激上述细胞。用Western Blot检测 MyD88和p38MAPK磷酸化水平。结果布洛芬呈剂量依赖性抑制LPS介导的正常人中性白细胞和MyD88基因沉默中性白细胞产生氧自由基。正常人中性白细胞和MyD88基因沉默中性白细胞,浓度为50μmol/L和100μmol/L时,可明显抑制ROS的产生达到50.0%±2.4%和42.5%±4.7%,40.0%±3.7%和30.0%±4.6%,与单纯LPS刺激相比P<0.01。同时在正常和MyD88基因沉默细胞,50μmol/L布洛芬可明显抑制LPS介导的MyD88和p38MAPK的表达。结论布洛芬通过下调MyD88-p38MAPK通路抑制人中性白细胞细胞内氧自由基的产生。

  • 18F-FDG、18F-FLT细胞结合评价肺腺癌5-Fu化疗早期反应的细胞学研究

    作者:陈青;邓胜明;张玮;吴翼伟;章斌;张爱英;黄景峰

    目的:通过测定18F-氟代葡萄糖(FDG)和18F-氟代胸苷(FLT)细胞结合率的变化来评估不同浓度氟尿嘧啶(5-Fu)对肺腺癌A-549细胞化疗早期反应的疗效并对两种显像剂进行初步比较。方法不同浓度(0.125、0.25、0.5、1.0 mg/mL)5-Fu 1.0 mL分别与肺腺癌A-549细胞共同孵育24 h、48 h,测定细胞对18F-FDG和18F-FLT的细胞结合变化并与MTT法测定的存活细胞数目和细胞抑制率比较。结果(1)5-Fu作用24 h和48 h后,18F-FDG和18F-FLT细胞结合率均随药物浓度的增加而下降,两者与药物浓度均呈负相关(24 h:18F-FLT r=-0.950,P<0.01,18F-FDG r=-0.844,P<0.01;48 h:18F-FLT r=-0.939,P<0.01,18F-FDG r=-0.786,P<0.01);48 h与24 h相比,两种显像剂细胞摄取率均降低;(2)24 h和48 h MTT细胞抑制率与18F-FDG和18F-FLT细胞结合抑制率均呈正相关(24 h:18F-FLT r=0.897,P<0.01,18F-FDG r=0.978,P<0.05;48 h:18F-FLT r=0.876,P<0.01,18F-FDG r=0.910,P<0.01);(3)18F-FDG细胞结合抑制率与18F-FLT细胞结合抑制率呈正相关(24h:r=0.657,P<0.01;48 h:r=0.432,P<0.05)。结论(1)18F-FDG和18F-FLT摄取变化可以早期评价5-Fu对肺腺癌A-549细胞的化疗疗效;随着5-Fu化疗时间的延长,肺腺癌A-549细胞摄取率下降更明显;(2)18F-FDG和18F-FLT相比,18F-FDG细胞结合抑制率与18F-FLT细胞结合抑制率呈正相关,且24 h较48 h相关性高;18F-FLT早期摄取率与药物浓度的关系更密切,下降趋势更加明显,与MTT的关系更显著。因此,18F-FLT联合18F-FDG用于评价化疗疗效和指导用药将成为一种新的思路。

  • 七氟烷对LPS诱导小鼠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理

    作者:施澄寰;魏磊;赵建华;方志源

    目的:探讨七氟烷对脂多糖(LPS)诱导肺部炎性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理。方法将C57L/B6小鼠置于分别置于密闭的玻璃容器内,吸入七氟烷后腹腔注射LPS(Sevo+LPS组),6 h后处死小鼠大体观察肺部改变、测量肺重和肺湿重/干重比(W/D),HE染色观察小鼠肺部病理变化。心脏采血后检测血清中IFN-γ和IL-10水平变化。设立吸入氧后腹腔注射LPS组(O2+LPS组)和吸入氧后腹腔注射PBS组(O2+PBS组)作为对照。结果七氟烷吸入可减轻LPS诱导小鼠肺部水肿, O2+PBS组W/D值为3.96±0.23;O2+LPS组W/D值为5.73±0.43,与O2+PBS组相比明显增高(P<0.01);Sevo+LPS组W/D值为4.62±0.41,比O2+LPS组明显降低(P<0.01)。HE染色肺组织切片发现七氟烷吸入可减轻LPS诱导小鼠肺组织水肿和渗出。七氟烷吸入可降低小鼠血清IFN-γ水平和提高血清IL-10的水平。结论七氟烷可能通过改变IFN-γ和IL-10等细胞因子平衡减轻LPS诱导的肺部炎性损伤。

  • 瑞芬太尼后处理对兔缺血再灌注损伤脊髓的影响

    作者:艾春雨;江晓菁;方波;马虹;王俊科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后处理对兔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方法选取36只雄性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3组,每组12只,分别为假手术对照组(S组)、缺血/再灌注损伤组(C组)、瑞芬太尼后处理组(R组)。再灌注24 h后处死动物,取L3~5组织标本,原位细胞凋亡法测定细胞凋亡的情况,电镜下观察病理学结果,羟胺法测定脊髓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丙二醛(MDA)含量。结果缺血再灌注后24 h,与S组比较,C组凋亡细胞明显增多(P<0.05),脊髓组织病理学损伤程度明显加重,脊髓MDA含量明显增加,SOD含量明显降低(P<0.05);与C组比较,R组脊髓组织病理学损伤程度明显减轻,凋亡细胞明显减少(P<0.05),脊髓MDA含量明显降低,SOD含量明显增加(P<0.05)。结论瑞芬太尼能减轻兔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抑制神经细胞凋亡坏死,具有脊髓保护作用。

  • 欢迎订阅2014年《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作者:

  • 脑膜瘤患者IGF-1、IGFBP-3测定的意义

    作者:陆军松;李向东;朱凤清;杨伊林;夏锡伟;朱巍巍

    目的:探索人脑膜瘤患者IGF-1、IGFBP-3与脑膜瘤发生发展的关系,为提高脑膜瘤的早期诊断率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正常对照组、脑膜瘤组各30例,血清标本均用免疫放射分析法测定IGF-1、IGFBP-3浓度。术中分别取两组的组织标本,行常规HE切片染色及IGF-1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免疫组化染色结果。结果脑膜瘤组血清IGF-1水平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膜瘤组血清IGFBP-3水平也明显升高(P<0.05)。二组血清IGF-1水平均与血清IGFBP-3水平呈正相关(r=0.594、0.474,P<0.05)。正常脑组织中IGF-1无表达;脑膜瘤组织中的IGF-1表达水平也升高(P<0.05)。结论IGF-1可能促进了脑膜瘤的发生发展。IGFBP-3可能协同IGF-1促进了脑膜瘤的发生发展。

  • Rspo1基因转染间充质干细胞株的构建及生物学活性鉴定

    作者:陆婷;葛彦;邓云;陈伟;宋莉;曹莎莎;居颂文;居颂光

    目的:构建稳定表达Rspo1的基因转染间充质干细胞株。方法将人Rspo1全长cDNA重组入逆转录病毒载体pEGZ-Term,通过与辅助病毒载体共转染293T细胞,包装为具有感染力的完整重组病毒载体,收集培养上清感染间充质干细胞C3H10 T1/2细胞株,筛选获得G418抗性的基因转染细胞,通过RT-PCR与流式细胞术检测感染后C3H10 T1/2细胞Rspo1分子的表达,并采用细胞计数法观察其上清对SW480结肠癌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结果成功构建pEGZ-Term/Rspo1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获得了稳定表达人Rspo1的基因转染细胞株C3H10/Rspo1,该细胞株上清能促进SW480结肠癌细胞增殖。结论建立了稳定表达Rspo1的基因转染间充质干细胞株,为进一步利用Rspo1和间充质干细胞靶向作用于肠道干细胞救治肠上皮损伤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 非小细胞肺癌中p16基因甲基化的临床分析

    作者:徐乾乾;刘峰;王中林;钱永祥;张蕾;占向鸿;张洪涛;刘泽毅;雷哲;狄洪震

    目的:研究非小细胞肺癌中p16基因甲基化的表达,分析p16基因甲基化与临床、病理资料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61例经手术切除且病理确诊的非小细胞肺癌在术中提取新鲜癌组织和癌旁组织样本冷冻保存,提取DNA后经重亚硫酸盐修饰,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方法检测癌和癌旁组织中p16基因甲基化状态。结合临床及病理资料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非小细胞肺癌和癌旁组织中出现p16基因甲基化的阳性率分别为11.48%(7/61)和1.64%(1/61)(P>0.05)。不同的病理分型、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程度及吸烟指数间p16基因甲基化状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存在p16基因甲基化。

中国血液流变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2017 01 02 03 04
2016 01 02 03 04
2015 01 02 03 04
2014 01 02 03 04
2013 01 02 03 04
2012 01 02 03 04
2011 01 02 03 04
2010 01 02 03 04
2009 01 02 03 04
2008 01 02 03 04
2007 01 02 03 04
2006 01 02 03 04
2005 01 02 03 04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1999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