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基础医学 >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中国血液流变学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Hemorheology 중국혈액류변학잡지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苏州大学
  • 影响因子: 0.39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9-881X
  • 国内刊号: 32-1625/R
  • 发行周期: 季刊
  • 邮发: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1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江苏
  • 主编: 杨炳华
  • 类 别: 基础医学
期刊荣誉:
  • 692名门诊洁牙者流行病学特征的初步分析

    作者:朱文伟;李仁静;丁敏娜;葛兵

    目的 对临床洁牙者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初步分析.方法 收集2009年10月1日~2010年9月30日门诊洁牙患者692名,对其性别比例、年龄分布等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洁牙者洁牙原因、洁牙后感受等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患者性别比为男:女=1.2:1,洁牙者中青年为主,问卷调查发现洁牙原因多为刷牙出血,洁牙过程舒适度较低.结论 苏州地区人群口腔保健意识较差,要加强宣传.

  • 托烷司琼复合利多卡因预防丙泊酚注射痛的疗效观察

    作者:邵丽丽;吕黄伟;田阿勇;刘玉伶;吴巧玲

    目的 观察托烷司琼复合利多卡因预防丙泊酚注射痛的效果.方法 采取随机双盲法将符合标准择期拟行手术的200例患者分为4组,Ⅰ组(n=50):生理盐水2mL;Ⅱ组(n=50):2%利多卡因40mg;Ⅲ组(n=50):托烷司琼5mg;Ⅳ组(n=50):托烷司琼5mg与2%利多卡因40mg.四组从静脉注射上述药物1min后,以0.5mL/s的速度按2mg/kg静脉注射丙泊酚进行诱导.根据Ambesh四分法观察每组疼痛的发生率及程度.结果 Ⅱ、Ⅲ、Ⅳ实验组与对照组Ⅰ组比较均可以明显降低丙泊酚静脉注射疼痛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P<0.05),而Ⅱ、Ⅲ实验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与Ⅳ组间(P<0.05)及Ⅲ组与Ⅳ组间(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丙泊酚静脉注射前缓慢预注托烷司琼复合利多卡因能有效预防丙泊酚注射痛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

  • 多发性肋骨骨折爪型钢板内固定12例

    作者:胡颜江;史建国;蔡建泽

    目的 对多发性肋骨骨折内固定手术治疗进行讨论.方法 对12例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行肋骨切开复位、爪形钢板内固定.结果 术后胸壁稳定,反常呼吸消失,肋骨断端错位、胸廓塌陷畸形矫正,疼痛缓解,肺功能恢复正常,疗效满意.结论 对于严重的多发性肋骨骨折可行内固定治疗,用爪形钢板对部分肋骨骨折进行复位固定是十分有效的方法.

  • ICU严重交通伤患者漏诊的原因分析

    作者:冒山林;徐波;王洪飞;刘励军

    目的 探讨引起综合ICU严重交通伤患者漏诊的主要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01月~2010年03月综合ICU 收治的严重钝性交通伤患者,按是否出现漏诊分为漏诊组和无漏诊组.临床观测指标包括年龄、性别、GCS、ISS、APACHEⅡ评分、影像学检查、漏诊(包括漏诊率和引起漏诊的主要因素).结果 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共123例,其中漏诊组24例,无漏诊组99例.漏诊发生率为19.51%,漏诊主要部位是胸、腹部.76.09%引起漏诊的主要因素是可以避免的,常见的是评估不充分,其中不合理影像学评估是主要因素,其次是临床评估不充分.结论 在严重交通伤早期诊治中,引起漏诊的主要因素是评估不充分,包括临床评估不充分和不合理影像学评估.

    关键词: ICU 严重交通伤 漏诊
  •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初发型心绞痛患者的左房节段功能

    作者:朱静;陈建昌;高岚;徐卫亭;吴燕妮

    目的 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显像(speckle tracking imaging,STI)技术评价初发型心绞痛患者的左房壁各节段功能.方法 选择50例明确诊断为初发型心绞痛患者及40名正常人测定其左房被动射血分数(LAPEF)和左房主动射血分数(LAAEF),应用STI技术测定左房壁各节段(后侧壁、房间隔、侧壁、前壁、下壁)应变及应变率曲线,获取左室收缩期左房壁各节段峰值应变(Ss)及应变率(SRs),左室舒张早期左房壁各节段峰值应变率(SRe),左室舒张晚期左房各节段峰值应变率(SRa).结果 心绞痛组较正常对照组,左房存储功能指标:各节段Ss均减低,SRs减低,左房小容积(LAVmin)显著增大;左房管道功能指标:SRe、LAPEF显著减低;左房辅泵功能指标:左房前壁及下壁SRa显著减低,LAAEF及余左房壁SRa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初发型心绞痛患者左房管道功能明显减低,存储功能增强,泵功能部分受损.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可以评价初发型心绞痛患者左房壁各节段的功能.

  • 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对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尿蛋白的影响

    作者:方晨;董吉祥;胡吉;谢莹;马志敏

    目的 观察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N)尿蛋白的影响.方法 将60例早期DN患者随机分为常规2次皮下注射诺和灵30R(DN1)组和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门冬胰岛素(DN2)组,2周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血糖(2hPG)、血糖变异系数、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尿β2微球蛋白(β2-M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变化.结果 与常规2次皮下注射相比,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改善了血糖控制,显著减少低血糖发生率,减小血糖变异系数(均P<0.01),同时UAER、β2-MG、C反应蛋白(CRP)等也均较DN1组明显下降(均P<0.05).结论 胰岛素泵强化治疗能进一步降低早期DN患者UAER,延缓糖尿病肾病的进展,其机制可能与控制血糖的波动与抑制炎症因子释放有关.

  • 地尔硫卓预防冠心病病人气管插管心血管不良反应的临床研究

    作者:方波;马虹

    目的 探讨地尔硫卓对冠心病病人气管插管心血管不良反应的预防作用.方法 选择冠心病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病人52例.随机分为两组:地尔硫卓组(n=24)麻醉诱导前2min静脉注射地尔硫卓0.2mg/kg;对照组(n=28)麻醉诱导前静脉注射等容量的生理盐水.记录给药前1min、给药后2min、气管插管前、气管插管即刻、气管插管后1min,3min和5min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并计算心率收缩压乘积RPP(HR×SBP).插管前10min至插管后15min记录动态心电图变化.结果 对照组在气管插管即刻和插管后各时点心率、平均动脉压、心率收缩压乘积明显高于插管前;而地尔硫卓组除了在插管后1min心率明显增快外,在插管即刻和插管后各时点上述血流动力学参数无明显增高,且分别低于对照组.对照组插管后动态心电图ST段和/或T波改变的发生率为56%,地尔硫卓组为26%,两组间变化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有两例发生ST段改变,地尔硫卓组无ST段改变.结论 气管插管可引起心血管不良反应,冠心病病人还可诱发一过性心肌缺血,诱导前静注地尔硫卓0.2mg/kg具有预防作用.

  • 糖皮质激素对川崎病治疗效果的Meta分析

    作者:朱伯会;吕海涛;孙凌;张建敏;曹磊;贾红亮;严文华;沈月平

    目的 评价糖皮质激素治疗川崎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检索Cochrane图书馆、Medline、CNKI等国内外大型专业数据库及相关儿科学杂志,初筛文献,经全文浏览确定终纳入文献.通过Meta分析,比较糖皮质激素与丙种球蛋白治疗川崎病在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退热时间、CRP水平的变化及治疗无反应率方面的差异.结果 初筛得到22篇文献,经过严格筛选终纳入11篇文献,其中7篇将糖皮质激素联合丙种球蛋白用于川崎病的初始治疗,4篇将糖皮质激素用于对丙球无反应患儿的治疗即追加治疗.经Meta分析,①追加治疗组、激素联合初始治疗组急性期、治疗1个月随访后与丙球组比较,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②热程比较:激素原发治疗组比丙球组热退时间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③治疗无反应率的比较:在川崎病原发治疗时,激素联合丙球与单用丙球相比,治疗的无反应率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该研究结果提示,激素联合丙球用于川崎病初始治疗或追加治疗时,与常规丙球治疗比较,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及冠状动脉瘤发生率方面无差异,且可缩短热程,使炎症指标(CRP)下降更快,并可降低治疗无反应率或需丙球再治疗率.目前仍无单独应用激素作为川崎病初始治疗的依据,但对耐丙球或高危川崎病患儿可选择性慎用.要进一步验证激素疗效,以指导临床治疗,需更多大样本、多中心的随机对照研究.

  • 三种根管充填材料的疗效比较

    作者:王霞琴;沈丽

    目的 观察氢氧化钙类根管充填材料、氧化锌丁香油类根管充填材料、FR酚醛树脂根管充填材料在根管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06年6月~2008年7月387例牙髓炎及根尖周炎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采用Vitapex糊剂+牙胶尖,B组采用氧化锌丁香油糊剂+牙胶尖,C组采用FR酚醛树脂进行根充,对患者随访2年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充填2年后成功率分别为A组93.2%、B组71.4%、C组90.7%.A、C组之间临床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A、C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itapex糊剂组、FR酚醛树脂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氧化锌丁香油糊剂组.

  • 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行颅内动脉瘤栓塞术麻醉两种方法的比较

    作者:汪吉明;赵泽林;刘怀萍

    目的 比较全凭静脉麻醉下手控辅助呼吸与静吸复合麻醉下机械通气两种不同方法,用于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行颅内动脉瘤电解可脱性弹簧圈(GDC)栓塞术的麻醉特点.方法 随机选择32例ASA(Ⅱ-Ⅳ)级患者,比较两种麻醉方法(气管插管静脉全身麻醉和不行气管插管静脉全身麻醉)的手术时间、术中低氧血症及偶有躁动的情况.结果 与不行气管插管组比较,气管插管组术程术中低氧血症发生较少且程度轻,并且几乎没有躁动,手术过程较为顺利.结论 行DSA治疗的麻醉方法选择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可提高手术成功率和安全性,降低并发症.

  • 2型糖尿病大鼠血清可溶性L-选择素的变化及与LDL-C、HDL-C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周慧敏;张洁;刘璠;王丽娜;杨爱格;张庆富

    目的 观察2型糖尿病大鼠血清可溶性L-选择素(sL-selectin)的动态变化及其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相关性.方法 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50只)及实验组(70只),实验组给予高脂高糖饮食及腹腔注射小剂量链脲佐菌素(30mg/kg)复制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分别于成模后0、4、8、12、16周每组随机选取10只大鼠取血测空腹血糖、sL-selectin、LDL-C、HDL-C.结果 试验组大鼠血清sL-selectin明显高于正常组,随着2型糖尿病病程的进展,血清sL-selectin持续升高;血清sL-selectin与LDL-C呈正相关,与HDL-C呈负相关.结论 血清sL-selectin在糖尿病血栓性并发症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 灯盏生脉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治疗作用临床研究

    作者:李富慧

    目的 探讨灯盏生脉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在急性脑梗死二级预防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9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片、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观察组给予阿托伐他汀片、灯盏生脉胶囊治疗.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评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NIHSS评分).结果 (1)两组患者治疗后TC、LDL-C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TG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 (P<0.05);(2)观察组治疗后NIHSS评分、HsCRP、IMT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灯盏生脉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脑梗死,不但能够减少阿托伐他汀应用剂量,还有助于粥样斑块稳定和消退,改善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有助于临床预后,能够在脑梗死二级预防中发挥重要作用.

  • 七氟烷-氯胺酮麻醉用于小儿食道异物手术的临床观察

    作者:钱秋;徐毅明;陈尔齐

    小儿食道异物是五官科的常见疾病,食道异物取出术操作简单且时间短,由于患儿不配合医生操作,接受食道异物取出术的患儿常需镇静-镇痛.我们通常采用氯胺酮静脉麻醉来完成手术,但这种方法有经常导致患儿呼吸抑制,术中肌肉松弛不够,术后苏醒慢等缺点.

    关键词: 七氟烷 麻醉
  • 人血清胆红素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研究

    作者:刘娜;邵建苹;伍丽红;朴影;李春双;惠凯

    目的 研究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与胆红素之间的相关关系.方法 对218例脑梗死患者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检查,根据斑块的有无分为斑块组和无斑块组.检测两组患者血清胆红素水平以及其他传统危险因素,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颈动脉斑块组血清胆红素水平均明显低于无斑块组(P<0.05).结论 血清胆红素是颈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

  • 中央型胎盘前置状态终止妊娠方式的比较

    作者:郭艳;沈宗姬

    目的 对中央型胎盘前置状态患者的终止妊娠方式进行比较.方法 选择中央型胎盘前置状态患者共20例,根据其不同终止妊娠方式(A:剖宫流产术,B:利凡诺羊膜腔内注射引产术,C:先行DSA下明胶海绵子宫动脉栓塞术,再行利凡诺羊膜腔内注射引产术)比较出血、终止妊娠及住院时间、胎盘植入的情况.结果 产时出血C

  • 脑梗死患者血浆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含量变化及临床意义

    作者:罗文浩

    目的 探讨脑梗死患者血浆中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含量(Fbg)变化与脑梗死发生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测定40例脑梗死患者及31 例对照者血浆D-二聚体、Fbg含量.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脑梗死患者血浆D-二聚体含量、Fbg水平显著增高(均P< 0.01).结论 血浆中的D-二聚体与脑梗死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血浆Fbg水平的升高是脑血管病的重要危险因素,Fbg的增高与脑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 老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全发作时的脑血管改变

    作者:周勇;徐树军;刘娜;伍丽红;袁玉英

    目的 探讨老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全患者的脑血管改变.方法 回顾性分析140例老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全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发病时脑血管改变情况进行分析,主要应用TCD检查、64排螺旋CT检查分析脑血管的改变.结果 TCD、64排螺旋CT检查脑血管改变异常92.9%、94%.结论 TCD、64排螺旋CT在老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全发作时检查诊断中对脑血管改变提供有价值的客观依据,说明脑动脉硬化和脑血管狭窄及并发颈椎病的发生,终导致后循环脑血流减少,脑组织低灌注,出现椎基底动脉供血不全的症状,总之,老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全发作与脑血管改变、颈椎病关系密切.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入院时RBC和Hb与住院期间死亡的关系

    作者:焦阳;张明芝;高昕;张诗卉;张永红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入院时红细胞计数(RBC)和血红蛋白(H b)水平与住院期间死亡的关系.方法 以849例初发AMI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入院时人口统计学、血RBC计数和Hb等生化指标,收集住院期间死亡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方法,分析入院时血RBC计数和Hb水平与住院期间死亡的关联关系.结果 死亡病例的入院RBC计数和HB水平显著高于存活病例.经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RBC计数与住院期间死亡呈显著的关联关系(P<0.01),但经多因素分析后,这种关联变得无统计学意义.经单因素分析,与Hb 120~140g/L组相比,Hb<100g/L组住院期间发生死亡的危险性为2.716,但经多因素分析后,其OR值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入院时血RBC计数和Hb水平可能不是AMI住院患者死亡的重要预示指标.

  • 乳腺癌组织中ERα、ERβ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沈祥

    目的 探讨雌激素受体α与β(ERα、ERβ)mRNA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RT-PCR检测40例乳腺癌组织及20例乳腺纤腺瘤组织中ERα与ERβmRNA的表达.结果 ERβmRNA总表达率在乳腺癌组织中为52.5%,高于其在乳腺纤维腺瘤组织中的20%(P<0.05);ERαmRNA单独表达率在乳腺纤维腺瘤组织中为65%,高于其在乳腺癌组织的25%(P<0.05);ERα与ERβmRNA共表达表型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率为52.5%,高于其在乳腺纤维腺瘤组中的15%(P<0.05);在乳腺癌组织中ERα与ERβ共表达表型与淋巴结转移有一定关系(P<0.05),并趋向于更高的肿瘤病理学分级.结论 在乳腺癌组织中ERα与ERβ共同表达可能是乳腺癌患者预后不良的指标.

  • 恶性实体肿瘤患者并发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刘细友;程熠;邹艳梅;熊慧华

    目的 探讨恶性实体肿瘤患者并发感染的病原菌分布以及临床防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调查2007年9月~2010年6月恶性实体瘤患者合并感染并明确病原菌病例共213例次,分析患者感染部位、病原菌分布情况以及临床危险因素等.结果 在所有恶性实体瘤合并感染患者中,呼吸系统(51.8%)为常见的感染部位,病原菌以革兰氏阴性菌(48.4%)为主,革兰氏阳性菌占27.7%,真菌占23.9%.其中肿瘤分期为晚期以及近1月内曾接受抗肿瘤治疗的患者更易发生感染.结论 恶性实体肿瘤患者合并感染以革兰氏阴性菌感染为主,真菌感染比例有上升的趋势,提示必须加强癌症患者感染的预防,减少感染的潜在因素.

  •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hs-CRP和LDL-C的变化及相关性分析

    作者:张辉芳;程庆璋;张贝

    目的 观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与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及相关性,探讨两指标在缺血性脑卒中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 分别用免疫比浊法和ELISA法测定54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及38名健康对照组血清hs-CRP、LDL-C水平,进行对照比较及相关性分析.结果 缺血性脑卒中血清hs-CRP、LDL-C 水平分别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0.05),且缺血性脑卒中组hs-CRP与LDL-L呈正相关(r=0.46437,P<0.05).结论 脂质过氧化和炎症反应可能参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发展,联合检测LDL-C和hs-CRP的水平,对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和治疗有指导意义.

  • 急性初发腔隙性脑梗死与血脂、Lp(a)、ApoAⅠ及纤维蛋白原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张贝;赵合庆;张辉芳

    目的 探讨急性初发腔隙性脑梗死与血脂、Lp(a)、ApoAⅠ及纤维蛋白原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急性初发腔隙性脑梗死患者61例,同期59例性别和年龄相仿的健康体检者做对照组,均做血脂、Lp(a)、ApoAⅠ及纤维蛋白原检测.分别对尿酸、甘油三酯、总胆固醇、HDL-C、LDL-C、血糖、Lp(a)、ApoAⅠ、纤维蛋白原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腔梗组和对照组之间血尿酸、血糖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腔梗组和对照组总胆固醇、HDL-C、LDL-C、ApoAⅠ、纤维蛋白原和Lp(a)、甘油三脂有非常显著性差异和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结论 积极有效地控制高血压、积极监测血脂水平,及时采取降纤、抗凝治疗,对预防脑梗死发病有重要临床价值.

  • 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

    作者:周铁柱

    目的 观察溶栓治疗在时间窗内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对7例应用溶栓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预后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对选择恰当的病人可能是有效的.结论 正确地评估溶栓风险,对时间窗内急性脑梗死进行溶栓治疗可能是可行的.

  • 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强化治疗后胰岛功能分析

    作者:姚丽琴;成兴波

    目的 观察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经胰岛素强化治疗后胰岛功能的变化.方法 入选46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对其进行12周的胰岛素强化治疗,比较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C肽(FC-P),餐后2小时胰岛素(2hIns),餐后2小时C肽(2hC-P),胰岛β细胞分泌指数(HOMA-β)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患者FPG、2hPG、HbA1c和HOMA-IR显著下降,而FIns、FC-P、2hIns、2hC-P和HOMA-β显著上升.结论 对于血糖较高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数周胰岛素强化治疗,可有效控制血糖,改善胰岛功能,减轻胰岛素抵抗.

  • 腹腔镜下行胆囊切除术2,287例临床分析

    作者:陈勇;王树生

    目的 总结腹腔镜下行胆囊切除术的临床经验.方法 对2005年3月~2010年3月的2,287例胆囊疾病患者施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LC)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其中急性胆囊炎发作病例260例.结果 2,280例成功完成LC,中转开腹手术7例,其中因Calot三角解剖不清、周围致密粘连5例,结石嵌顿于胆囊管1例,手术早期出血1例.术后严重并发症2例,其中1例为胆道狭窄胆道损伤,另1例为胆道损伤.结论只要能把握手术时机及注重手术技巧,腹腔镜下行胆囊切除术是一项安全、高效的手术.

  • 原发性胃淋巴瘤46例临床分析

    作者:罗苏青;管洪庚

    目的 研究原发性胃淋巴瘤的临床特点、诊断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2009年在苏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手术及病理确诊46例原发性胃淋巴瘤病史资料,总结其特点.结果 主要症状为上腹部隐痛(39.13%)、胀痛(21.74%),实验室检查均有轻度贫血,病变部位主要是胃窦和胃体,上消化道内镜活检确诊率为70.59%,病理类型多为DLBCL(52.17%)和MALT(26.09%).结论 原发性胃淋巴瘤主要症状为上腹隐痛胀痛,病变部位多在胃窦胃体,病理类型以DLBCL和MALT多见,上消化道内镜活检仍是主要术前诊断方法,后腹膜肿大淋巴结有利于诊断.胃癌根治术仍是目前的主要手术方法.

  • 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影响

    作者:王薇

    目的 检测具有不同性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脑梗死患者的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与相关炎性标志物MMP-9水平的关系.方法 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6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同时检测患者血清MMP-9水平,根据斑块性质将脑梗死患者分为不稳定斑块组、稳定斑块组及无斑块组3个亚组,并进行比较.结果 血清MMP-9水平依次为不稳定斑块组、稳定斑块组、无斑块组(P<0.01).结论 MMP-9可能是不稳定性粥样硬化斑块的一个潜在的血清标志物.

  • 多西他赛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晚期乳腺癌疗效分析

    作者:田亚丽;陶敏

    目的 研究多西他赛(Docetaxel)联合卡培他滨(Capecitabine/Xeloda)治疗晚期乳腺癌的疗效及可行性.方法 38例晚期乳腺癌患者均给予多西他赛75mg/m2,第1d;希罗达口服2次/d,餐后服用,每次1,000mg/m2,连续服用14d,治疗周期为21d,至少治疗2个周期.结果 该组完全缓解(CR)4例,部分缓解(PR)16例,稳定(SD)13例,疾病进展(PD)5例,总有效率(CR+PR)为52.6%,肿瘤控制率(CR+PR+SD)为86.8%.常见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和手足综合征等,均可耐受,无治疗相关死亡患者.结论 多西他赛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晚期乳腺癌近期能取得较好的疗效,且毒副反应可以耐受,可以作为晚期乳腺癌的有效解救治疗方案.

  • 外科治疗克罗恩病25例临床分析

    作者:孙凤永;李海;赵宏

    目的 探讨克罗恩病的发病、诊断、外科治疗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7月~2010年9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25例克罗恩病例.对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内科治疗情况、手术指征、手术方式等方面的资料进行分析,并随访术后患者病情演变及预后.结果 25例患者中术前确诊8例,误诊率68%,该组患者表现以腹痛、腹泻和腹部肿块为主,分别占84%、32%、16%.25例患者全部行手术治疗,手术原因以肠梗阻多,手术方法以肠部分切除吻合术多,术后并发症5例,复发7例.结论 克罗恩确诊率低,术前误诊率高,可根据术中所见准确判断;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需严格掌握手术指征,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和系统的药物治疗.

  • 肝病治疗仪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附60例分析)

    作者:张帆;唐海燕;苏淑贞;方琦逍逍

    目的 探讨肝病治疗仪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9年8月~2010年8月门诊确诊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60例,所有患者采用肝病治疗仪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同时检测肝功能、甘油三酯、胆固醇及B超等.结果 轻度脂肪肝血液流变学指标治疗前后改变不大(P>0.05);而中、重度脂肪肝血液流变学指标在治疗90d后,各项指标改善明显(P<0.05).结论 肝病治疗仪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改善与脂肪肝严重程度及其疗效成正相关.

  • 氟比洛芬酯对骨科老年男性病人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

    作者:田阿勇;崔湧;马虹

    目的 研究氟比洛芬酯对骨科老年男性病人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ASA Ⅰ~Ⅱ级,60~75岁择期全麻下手术的骨科男性患者60例,体重45~75kg,体重指数正常.无高血压病史,肝、肾功能未见异常.无神经系统疾病及精神疾病病史,无严重视觉及听觉功能障碍.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排除消化道溃疡、哮喘、正使用喹诺酮类药物者.A组:麻醉诱导后静注氟比洛芬酯50mg,B组:麻醉诱导后静注脂肪乳5mL.麻醉诱导采用咪达唑仑、舒芬太尼、罗库溴铵、丙泊酚静注,气管插管后接麻醉机行机械通气.麻醉维持采用持续泵注丙泊酚,吸入七氟烷.术中应用多功能监测仪连续监测血压、心率、心电图、脉搏血氧饱和度.记录术前及术后3h MMSE评分.结果 两组老年男性病人术后POCD发生率分别为30%和33%,术前及术后MMSE评分组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前及术后MMSE评分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氟比洛芬酯应用于骨科老年男性病人,不增加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的风险.

  • 阿德福韦联合拉米夫定与恩替卡韦治疗耐药性慢性乙肝疗效比较

    作者:邰立慧

    目的 对于拉米夫定耐药慢性乙肝患者采用阿德福韦联合拉米夫定用药,与单用恩替卡韦治疗比较临床效果与不良反应.方法 将耐药慢性乙肝患者42例随机分为两组:阿德福韦联合拉米夫定治疗组(联合用药组)22例,恩替卡韦治疗组(对照组)20例,疗程均为48周,观察两组患者肝功能、HBV-DNA等相关指标.结果 (1)治疗24周后,血清ALT复常率、HBV-DNA转阴率、HBeAg转阴率、HBeAg转换率4项指标两组比较,联合组分别为72.7%、68.2%、31.8%、9.0%,对照组分别为75.0%、70.0%、30.0%、10.0%.(2)治疗48周后,血清ALT复常率、HBV-DNA转阴率、HBeAg转阴率、HBeAg转换率4项指标两组比较,联合组分别为86.3%、81.8%、72.7%、36.3%,对照组分别为85.0%、80.0%、75.0%、30.0%.(3)治疗48周后,对照组发生变异4例(20.0%),联合组病毒变异无1例发生.两组病毒变异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德福韦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拉米夫定耐药的慢性乙肝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与恩替卡韦相似,但病毒耐药变异率较恩替卡韦低.

  • 147例绝经后妇女阴道出血病因分析

    作者:蒋俭英

    目的 探讨绝经后妇女阴道出血的病因.方法 对2004年6月~2008年6月147例绝经后阴道出血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47例患者中,良性病变99例,占67.35%;非器质性病变34例,占23.13%;恶性肿瘤14例,占9.52%.结论 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大部分是良性病变,年龄越大,出血距绝经时间越长,恶性肿瘤的发生率越高.

    关键词: 绝经 阴道出血 病因
  • 腹腔镜下腹膜透析置管术的疗效及安全性

    作者:亢宁苏;卢国元;徐德宇;乔青;沈蕾;李明;周玲;周晓俊

    目的 比较腹腔镜下与常规腹膜透析置管术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肾内科2007年12月~2010年12月接受腹膜透析置管并且规律腹膜透析(PD)的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共86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全麻下腹腔镜组(A组)和局麻常规手术组(B组),A组41例,B组45例,记录手术前后两组的基本状况、并发症、生存时间、退出或死亡等结局;对A组比较术前、术后肝肾功能.结果 共2例死亡,腹膜炎发生5例.A组患者术后未出现肝肾功能损害.结论 腹腔镜下腹膜透析置管手术定位准确、创伤小,漂管及堵管率低,较常规手术具有优越性,而且全麻下腹腔镜组患者术后未出现肝肾功能损害,腹腔镜下PD置管是一种安全可靠的PD置管方式.

  • 50岁以上人群肥胖状况和血脂水平的调查分析

    作者:郑林生;杨永青

    目的 为了研究50岁以上人群的肥胖状态和血脂分析的临床意义.方法 利用生化法测定了3,688例50岁以上人群的血脂水平和肥胖状况.结果在调查的3,688例50岁以上人群中,随肥胖状况的日趋严重,血脂异常的患病率增加,血脂分析表明:780例心脑血管病、541例糖尿病和233例急性胰腺炎血清TC、TG较之正常人明显增高,而HDL-C明显降低.结论 50岁以上人群中,血脂异常的主要危险为心脑血管病、糖尿病和急性胰腺炎等.

  • 2型糖尿病患者尿N-乙酰-β-D-氨基糖苷酶和尿微量白蛋白联合检测在早期肾损伤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钮丽萍;沈昊

    目的 探讨尿N-乙酰-β-D-氨基糖苷酶(尿NAG)、尿微量白蛋白(尿MAlb)对 2型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 2型糖尿病组60例,正常对照组30名,分别用速率法和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尿NAG、尿Malb.结果 糖尿病组尿NAG 20.1±13.3U/L、尿MAlb 39.8±33.1mg/L,对照组分别为5.3±1.2U/L、4.4±2.3mg/L,糖尿病高组于正常对照组3~9倍,t检验差别有高度统计意义(P<0.01);糖尿病组尿NAG阳性率88.3%、尿MAlb 81.6%,χ2检验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两比较尿NAG、尿MAlb各自灵敏度100%、90.7%;特异性87.8%、100%;准确性均为94.4%.结论 尿NAG、尿MAlb联合检测可提高糖尿病早期肾损伤诊断的敏感性与特异性.

  • 125I标记碳纳米材料石墨烯及其稳定性研究

    作者:苏娟;章斌;苏成海

    目的 研究放射性核素125I标记聚乙二醇修饰的碳纳米石墨烯材料(Graphene-PEG 18kDa)的可行性及其标记产物的稳定性.方法 采用氯氨-T法标记石墨烯材料(GP-18),Millipore超滤离心管对产品进行分离纯化,并测定125IGP-18的标记率;纸层析法测定放射化学纯度;将125I-GP-18,按1:20的比例分别加入到生理盐水、血清中,置于37℃、4℃、室温条件下,测定放置2h、4h、24h、48h后标记物的放化纯度以评价其体外稳定性.结果 125I标记GP-18的标记率为(56.93±2.85)%,125I-GP-18的放射化学纯度(97.93±0.70)%,放射性比活度为52.81MBq/mg.4℃生理盐水中放置48h的放射化学纯度仍可达(93.48±1.20)%,但在37℃血清中放置2h放化纯降为(71.94±5.47)%(P<0.01).结论 可用125I标记碳纳米材料石墨烯,所得产物放射化学纯度及放射性比活度高,但在37℃血清中稳定性欠佳,其结构有待进一步改进.

  • 不同亚型穿心莲内酯抗血小板聚集作用的初步研究

    作者:占葆娥;王晓忠;蒋尊成;曾兰英;索娟

    目的 研究穿心莲内酯、去氧穿心莲内酯、新穿心莲内酯三种不同亚型的穿心莲提取物对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的拮抗作用.方法 采用醇提取法从穿心莲中提取不同类型的内酯,将其分别加入富含血小板的血浆中,然后用多功能血小板聚集仪测定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作用.结果 三种内酯成分均具有抗ADP诱导的血小板凝集作用,以穿心莲内酯为强,且具有剂量依赖性.结论 穿心莲内酯具有较好的抗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作用,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 组织速度成像技术评价肥厚型心肌病右室舒张功能的临床研究

    作者:赵广明;吴晓萍;胡燕华;刘炯欧;李淑玲

    目的 应用组织速度成像技术(TVI)评价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右室舒张功能.方法 对HCM患者及对照组分别测量舒张期三尖瓣口的血流峰值速度E峰、A峰,并计算E/A;应用脉冲组织多普勒测量三尖瓣隔叶及前叶瓣环处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m)、舒张晚期峰值速度(Am)及Em/Am,并对两种检测方法和各组测值进行比较.结果 HCM组较对照组三尖瓣E峰减低,A峰增高,E/A<1,三尖瓣环Em减低,Am增高,Em/Am<1;HCM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组织速度成像技术能够反映HCM患者右室舒张功能的变化.

  • 血清降钙素原在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疾病中的检测意义

    作者:李斌;张周良;高军;闫伟;张惠中

    目的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检测在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对2010年1月~5月100例门诊就诊4~12岁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患者,检测血常规及血清降钙素原.结果 降钙素原检测对于细菌与非细菌感染存在显著差异.结论 降钙素原检测可显著提高细菌性感染诊断的敏感性及特异性.

  • 系统性硬皮病累及食管的X线表现与早期诊断

    作者:张文

    目的 探讨系统性硬皮病(PSS)累及食管的X线表现与早期诊断.方法 采用食道气钡双重造影,同时行立位及卧位多体位观察,并对其X线征象进行分析.结果 PSS食道受累患者排空时间、管腔直径及黏膜均有不同程度异常.结论 食道气钡双重造影是观察食管功能的有效检查手段,对早期诊断PSS具有极高价值.

  • VITROS950全自动干化学分析仪生物参考区间适用性验证探讨

    作者:王金行;宋鉴清;戚其学

    目的 对95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验项目的 现用生物参考区间进行验证,确保其适用于该实验室,为临床提供准确的诊断依据.方法 按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C28-A2推荐方法,采集符合要求健康参考个体标本20名,按实验室标准化操作程序(SOP)文件要求规范用VITROS 950全自动干化学分析仪检测标本,分析实验结果.结果 共计测定19项.其中总蛋白(TP)、白蛋白(ALB)和肌酐(CREA)5%以上在现用的生物参考区间以外,TP、ALB超出上限,CREA超出下限;尿素(UREA)、氯(Cl)、总胆红素(TBIL)和乳酸脱氢酶(LDH)95%结果在现用的生物参考区间内;其余项目100%在现用的生物参考区间内.结论 该次验证的项目除TP、ALB和CREA外,现用的生物参考区间适用于该实验室,可以继续使用;实验的验证具有科学的说服力,容易发现生物参考区间的偏离,建立完善的验证制度、程序,值得推广应用.

  • 肝癌并下腔静脉癌栓行肝动脉造影及栓塞的临床意义

    作者:骆江红

    目的 探讨肝动脉造影及栓塞对肝癌合并下腔静脉癌栓的诊疗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0例肝癌并下腔静脉癌栓的重复肝动脉造影和栓塞的影像学表现及介入治疗意义.结果 10例均在肝动脉造影及栓塞前后显示下腔静脉癌栓血管,16例在栓塞后1~3月内造影显示下腔静脉癌栓的供应血管增多,癌栓增大,其中4例累及心房.4例下腔静脉癌栓血管不显影.栓塞后癌栓内均见碘油沉积,部分癌栓缩小.结论 原发性肝癌之下腔静脉癌栓由肝动脉主要供血,造影有较好的诊断价值.栓塞对癌栓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不排除有促进癌栓生长的可能.治疗上宜采用综合治疗.

  • SysmexXE-5000血液分析仪对血液疾病血小板检测的应用价值

    作者:李勇;慕悦意;夏永辉;张云霞;田鹏;杨佳彧;李筱梅;曹增

    目的 探讨Sysmex XE-50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血液病血小板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用三种方法同时计数血小板(PLT),以手工法结果为参考,分别与电阻抗法(PLT-I)和光学法(PLT-O)进行比较.结果 1.Sysmex XE-50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PLT-I法和PLT-O法计数血小板(低、中、高值)有较好的重复性,变异系数(CV)均<3.0%.2.对于血小板减少的血液性疾病患者,PLT-O法计数血小板与显微镜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LT-I法计数血小板与显微镜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于血小板增多的血液性疾病患者,PLT-I法计数血小板与显微镜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LT-O法计数血小板与显微镜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在红细胞碎片组、血小板聚集组和大血小板组,光学法、电阻抗法和镜检法计数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小红细胞组和血小板直方图组异常组(MPV无法计算),光学法和显微镜检法计数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电阻抗法和显微镜检法计数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Sysmex XE-5000血液分析仪是测定血液病患者血小板计数较理想仪器,光学法是解决异常血液标本检测血小板计数的一个重要手段,而对于血小板增多的患者应选用阻抗法.

  • 570名45岁以上中老年人体检血流变结果研究

    作者:冯丽梅;曾方银;张豫明;孙德华

    目的 观察45岁以上中老年人血流变学各项指标变化.方法测定570名中老年人的红细胞压积、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沉及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等各项有关指标,并对老年人与中年人进行比较和对中老年人男性和女性以及正常对照进行比较.结果 老年人与中年人相比,男性中年人在红细胞压积、全血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明显高于老年人(P<0.05或P<0.01),血浆黏度及血沉老年人均明显高于中年人(P<0.01);女性老年人红细胞压积、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及血沉均明显高于中年人(P<0.05或P<0.01),而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均明显低于中年人(P<0.05).中老年人男性和女性相比其全血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均增高(P<0.01),而血沉女性明显高于男性(P<0.01).结论 男性中,中年人存在红细胞压积、全血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和红细胞刚性指数增高,而血浆黏度和血沉降低的情况.女性中,老年人存在红细胞压积、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和血沉增高,而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和红细胞刚性指数降低的情况.男性和女性相比,存在血浆黏度及血沉降低、其他血流变各项指标均高于女性的情况.而这可能为心脑血管疾病的重点预防人群提供方向.

  • 3,653名学龄前儿童末梢血微量元素结果分析

    作者:马钧;石冬敏

    目的 检测苏州市区学龄前儿童末梢血微量元素含量,评估缺乏状况.方法 用BH 5100型原子吸收光谱仪检测苏州市区3,653名学龄前儿童末梢血铜铁锌钙镁含量.结果 铁缺乏率占第1位(49.38%),锌第2位(24.43%),钙第3位(6.57%),铜和镁不缺乏(0.55%和0.38%).不同性别间各元素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苏州市学龄前儿童铁、锌、钙缺乏较为普遍,应合理补充.

  • 胃肠道间质肿瘤的CT诊断

    作者:管乃超;王希明;张卫国;胡春洪;郭亮

    目的 探讨胃肠道间质肿瘤 (GIST)的 CT表现及鉴别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14例GIST的CT表现,所有患者术前均行 CT平扫和增强扫描.结果 14例 GIST中,肿瘤发生于胃 3例,空肠 1例,回肠 4例,直肠1例,起源于胃肠道外间质瘤5例.其中良性3例,肿瘤直径均≤5.0cm,病灶在CT图像上表现为密度均匀,与周围组织结构界限清楚等特征;恶性 11例,肿瘤直径均≥6.0cm,病灶在CT图像上表现为边缘有分叶,内部有坏死,常常伴有深大的溃疡等特征.结论 CT对胃肠道间质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 经肛门内镜显微手术治疗直肠肿瘤的临床观察

    作者:丁红

    直肠肿瘤的治疗一直是外科关注的焦点.以往对无法行肠镜切除的良性肿瘤和早期恶性肿瘤多采用开腹和腹腔镜肠切除术、直肠肿物局部切除术等.但各种术式都有其缺点且均无法覆盖整个直肠.

  • 上颈椎损伤的围手术期处理

    作者:陈芳;陆红;张文雅

    目的 对上颈椎损伤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处理措施进行总结.方法 选择11例上颈椎骨折患者,在围手术期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注意牵引、体位、呼吸道管理及康复训练,并随时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结果 11例上颈椎损伤患者无一例发生手术并发症,术后患者康复情况良好.结论 熟悉上颈椎损伤的解剖及病理生理特点,医护人员在围手术期加强对患者呼吸、血氧饱和度的观测及吞咽困难的处理,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

    关键词: 上颈椎 损伤 护理
  • 骨髓转移癌的临床分析

    作者:陈玉梅;潘建玲;石豪

    骨髓是人体重要的造血器官, 部分骨髓外的肿瘤细胞经血源性转移至骨髓形成转移灶,骨髓被癌细胞侵润,造成骨髓结构的破坏和造血功能的紊乱.骨髓转移癌(metastatic carcinoma of bone marrow,MCBM)在临床上并不少见,现将我们在临床工作中经骨髓涂片确诊的21例骨髓转移癌分析如下.

  • 先天性耳聋患儿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康复措施

    作者:刘叶;石琳

    目的 人工耳蜗植入术是治疗重度或极重度先天耳聋的有效方法,术后的康复措施对听力重建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方法 通过对12例人工耳蜗植入术后患儿的康复护理达到患儿听力正常的目的.结果 安装人工耳蜗的患儿术后听力及语言能力都有极大改善,学习、理解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都有很大提高,从而极大地改善了生活质量.结论 积极有效的术前术后护理措施,可使安装人工耳蜗植入手术患儿建立良好的信心,为预防和发现术后并发症提供重要资料,从而达到满意疗效.

  • 机采血小板对献血员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

    作者:姚根宏;赵广超;栾建凤;严京梅;朱培元;叶东

    目的 监测机采血小板献血者的血液流变学参数,评估多次机采血小板对献血者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 检测献血者献血前后血液流变学数值,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献血前后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红细胞压积和血沉等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改变不明显.结论体检合格的血小板献血者,单采血小板对其血液流变学指标没有明显影响.

  •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早期诊断中血清Mb、CK-MB和CTnI水平测定的临床应用

    作者:尤凤坚

    目的 探讨血清Mb、CK-MB和CTnI水平测定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发病早期诊断和溶栓再通效果监测的临床应用.方法 利用生化和化学发光方法测定了96例ACS患者(包括52例UAP和44例AMI)血清中的Mb、CK-MB和CTnI的水平,在监测溶栓治疗的44例AMI中,测定了32例通畅组和12例持续闭塞组溶栓治疗后60min和溶栓治疗前的浓度比值,并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 在96例ACS患者中,44例AMI患者血清Mb、CK-MB和CTnI水平分别为181±102μg/L,55±32U/L和0.560±0.310μg/L,显著高于52例UAP患者和42名正常对照组(P<0.05),UAP患者和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在监测44例AMI患者相关动脉的溶栓治疗中,32例AMI患者通畅组溶栓治疗后60min与治疗前的浓度比值分别为7.4±1.5、20.2±2.4和3.0±0.4,较之12例持续闭塞组明显增高(P<0.05).结论 血清Mb、CK-MB和CTnI水平的联合测定是早期诊断ACS有效方法,并且是监测AMI患者溶栓治疗效果的有意义指标.

  • 复方滇丹参注射液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作者:苏彦宏;段为钢;李惠兰

    目的 与复方丹参注射液(丹参+三七)比较,探讨复方滇丹参(滇丹参+三七)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在体和离体缺血心肌再灌注模型,检测血清和灌流液中MDA(丙二醛)、LDH(乳酸脱氢酶)、CK(肌酸激酶)、SOD(超氧化物歧化酶)、GSH-Px(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含量.结果 复方滇丹参注射液能显著降低在体和离体缺血再灌注后血清和灌注液中MDA、CK和LDH水平,升高SOD和GSH-Px,作用相似于复方丹参,并能減少心肌梗死面积.结论 复方滇丹参注射液有较好的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抗氧自由基损伤有关.

  • β3GnT2、β3GnT8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胃癌AGS、胶质瘤U251细胞株中β3GnT8cDNASNP的分布

    作者:赵善成;胡水君;邹士涛;赵俊宇;韩洪伟;吴士良

    目的 β3GnT2和β3GnT8的克隆及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方法 RT-PCR法检测β3GnT2、β3GnT8在胃癌、胶质瘤、乳腺癌三类癌细胞株中的表达;PCR扩增带酶切位点β3GnT2、β3GnT8全长编码片段并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EGFP-C1-β3GnT2、pEGFP-C1-β3GnT8.结果 β3GnT2、β3GnT8在上述癌细胞株中均有表达;带酶切位点β3GnT2、β3GnT8全长编码片段成功扩增并连接至pEGFP-C1载体上;胃癌AGS、胶质瘤U251细胞株中β3GnT8 cDNA经测序鉴定存在4个一致的SNP位点.结论 β3GnT2、β3GnT8共同表达于多种癌细胞株中;成功克隆β3GnT2、β3GnT8全长编码片段并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EGFP-C1-β3GnT2、pEGFP-C1-β3GnT8;发现胃癌AGS、胶质瘤U251细胞株中β3GnT8 cDNA SNP位点4个,为进一步的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 天然乳胶中过敏蛋白质的酶催化交联研究

    作者:冯屏;闫伟;田晓慧;程必影

    天然乳胶中普遍存在引起人体过敏反应的水溶性蛋白质.用谷氨酰胺转氨酶催化天然乳胶中的蛋白质使其发生不同结构层次上的改变,致使水溶性蛋白质含量降低,在提高乳胶强度等性能的同时解决蛋白质过敏问题.通过响应面试验设计获得了MTGase催化天然乳胶蛋白交联的优化条件.

  • 阿尔茨海默病大鼠海马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的变化

    作者:冯昱;吴哲;彭博;罗晓光;姚丽

    目的 探讨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xtracellular regulated protein kinase,ERK)与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disease,AD)发病机制的关系.方法 建立穹窿海马伞切断AD大鼠模型,应用Y型迷宫对大鼠进行行为学测试,分别用同位素方法和蛋白质印迹检测了ERK的水平,并用RT-PCR方法检测了ERK2 mRNA的表达.结果 Y型迷宫测试发现穹窿海马伞切断AD大鼠学习和记忆的获得和再现均受损;同位素方法检测穹窿海马伞切断大鼠海马ERK的活性,手术组手术侧为(13.46±3.23)pmol·mg-1·min-1,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10.80±1.50)pmol·mg-1·min-1、假手术组(10.74±1.62)pmol·mg-1·min-1和手术组非手术侧(10.79±2.23)pmol·mg-1·min-1;蛋白质印迹分析显示手术组条带深于正常对照组;RT-PCR显示ERK2mRNA表达手术组条带亮于正常对照组.结论 穹窿海马伞切断AD大鼠海马ERK升高,ERK信号转导途径在AD发病早期起作用.

  • 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的建立及并发症的预防

    作者:孙鼎;彭朝忠;周小俊;秦磊;钱海鑫

    目的 建立稳定的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探讨如何通过改进手术操作预防术中和术后并发症.方法 在Kamada"二袖套法"吻合血管的基础上进行改良.肝上下腔静脉用缝合法吻合,门静脉和肝下下腔静脉用袖套法吻合,胆总管采用单管内支架胆管端端吻合法.施行原位肝移植140例,对预实验组60例中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研究,对手术方式进行相应改进.结果 预实验组60只大鼠发生出血、吻合口狭窄、静脉血栓、感染和胆道梗阻等并发症发生率为70%,显著高于实验组(10%)(P<0.05).结论 熟练细致的手术操作是预防术中和术后并发症的先决条件,提高手术技巧,熟悉各种并发症的原因和预防处理措施,可以显著提高手术成功率,延长大鼠术后存活时间.

  • Ad-Ang-1转基因成纤维细胞修饰的再生丝素膜诱导血管形成效应及其分子机制研究

    作者:钱丽娟;刘铁连;张晓峰;谢宇锋;盛伟华;缪竞诚;韩亚丽;杨吉成

    目的 研究经腺病毒介导的人血管生成素-1(Ad-Ang-1)转基因细胞修饰的再生丝素膜诱导血管形成活性及其分子机制.方法 将Ad-Ang-1腺病毒病毒子感染再生丝素膜上培养的WI-38人胚肺成纤维细胞,通过ELISA法检测再生丝素膜对成纤维细胞目的 基因表达的影响,将Ad-Ang-1转基因WI-38细胞修饰的丝素材料进行鸡胚尿囊膜血管形成实验(CAM)和兔角膜层间植入诱导角膜新生血管试验,并用ELISA法检测其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2)、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PDGF)表达的影响.结果 Ad-Ang-1可感染再生丝素膜上培养的成纤维细胞,ELISA法检测结果表明SF组Ad-Ang-1转基因WI-38细胞可以成功表达目的 基因 (P<0.05).CAM实验表明Ad-Ang-1转基因WI-38细胞修饰的再生丝素膜具有促进CAM血管生成的活性,并通过兔角膜层间植入实验进一步证明Ad-Ang-1转基因细胞修饰的丝素材料具有诱导角膜组织血管生成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再生丝素膜对Ad-Ang-1转基因的WI-38成纤维细胞中不仅可以成功表达目的 Ang-1,而且还可使与血管生成和组织损伤修复相关的VEGF、FGF2、PDGF基因表达水平明显提高有关.结论 Ad-Ang-1转基因细胞修饰的丝素材料具有诱导血管生成的作用,为今后进一步采用转基因技术对生物材料进行修饰或改性、研制出具诱导性的医用生物膜材料创造了条件.

  • TRAIL联合Res对乳腺癌MDA-MB-231细胞DR和Caspase表达的影响

    作者:李岩;赵丹;刘新莉;马萍

    目的 研究TRAIL联合白藜芦醇(Res)对乳腺癌MDA-MB-231细胞DR和caspase表达的影响.方法 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及细胞表面DR4、DR5蛋白的表达;分光光度法检测caspase-3、caspase-8相对活性;荧光定量PCR检测DR4、DR5及caspase-3、caspase-8 mRNA的表达.结果 50μmol/L和100μmol/L Res分别与50ng/mL TRAIL联合作用后,对MDA-MB-231细胞增殖的抑制率及细胞凋亡率分别与单独应用相应浓度的Res和TRAIL比较,均存在显著差异(P<0.01).50μmol/L和100μmol/L Res分别与50ng/mL TRAIL联合作用后,caspase-3、caspase-8的相对活性与对照组及单用TRAIL、Res比较均明显增强,差异显著(P<0.01).Res作用后,细胞表面DR4、DR5荧光指数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增强.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Res作用后DR4、DR5 mRNA表达上调;与单独用药比较,TRAIL联合Res组caspase-3、caspase-8 mRNA表达上调.结论 TRAIL和Res联合应用对诱导乳腺癌MDA-MB-231细胞凋亡具有明显的协同效果,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增加DR和caspase活性有关.

  • 小鼠多肽:N-乙酰氨基半乳糖转移酶家族分子进化的初步研究

    作者:赵俊宇;徐岚;郑磊;姜智;赵善成;吴士良

    目的 探讨小鼠多肽:N-乙酰氨基半乳糖转移酶家族成员间的同源性,揭示其进化规律.为多肽:N-乙酰氨基半乳糖转移酶家族各成员间结构相似但功能不同的特征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 采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和网上数据库对核酸、蛋白质序列进行同源比较,结构域分析和进化树绘制.结果 小鼠多肽:N-乙酰氨基半乳糖转移酶家族一级结构、二级结构均有较高的同源性,系统进化树显示各成员来源于同一祖先并在不同时期分野.结论 各成员来自于同一祖先的同一家族,结构相似,但其进化方式属于趋异性进化.

  • 铁皮石斛对人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GM0639辐照后微核的影响研究

    作者:张沛;张国庆;曹建平;顾柏林;周湘明;王勇飞

    目的 分析铁皮石斛煎剂作用后人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GM0639微核的变化.方法 通过MTT法测定不同药物浓度及不同药物作用时间对GM0639细胞存活率的影响,MTT法测定相同剂量60Coγ射线辐照后培养24h未加药组和加不同浓度药物组细胞的存活率,通过胞质分裂阻滞法(CB法)计数铁皮石斛煎剂作用联合不同剂量60Coγ射线照射后的微核率(Micronucleus frequency,MNF)和微核细胞率(Micronucleus cell frequency,MNCF),将铁皮石斛煎剂作用的GM0639细胞与单纯照射细胞的微核率和微核细胞率的统计分析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铁皮石斛煎剂在给药浓度0~100mg/mL范围内,铁皮石斛对GM0639细胞没有细胞毒性.4Gy照射后培养24h,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细胞的存活率均显著增加,加药60mg/mL就可明显提高细胞的存活率.4Gy照射后培养24h,在试验药物浓度为60mg/mL,作用时间为24h时,将CB微核法得到的数据进行回归拟合可以得到药物作用及未经药物作用的剂量效应曲线,比较两组曲线,铁皮石斛作用组的微核率及微核细胞率明显低于单纯照射组(P<0.05).结论 铁皮石斛可以降低辐照后GM063细胞微核率及微核细胞率,铁皮石斛具有较好的抗辐射作用.

  • 肠缺血再灌注损伤与肠源性细菌/内毒素移位

    作者:杨丽娜

    肠缺血再灌注导致远隔器官损伤的发病机制与肠源性细胞/内毒素移位关系密切,肠缺血再灌注引起肠源性细胞/内毒素移位的作用机制值得关注.该文从肠道复合屏障功能损伤、肠道细菌过度繁殖与菌群失调、机体与肠道的免疫防御功能低下等三个方面阐述了其发生机制,从门静脉途径、肠淋巴途径阐述了其移位通路.

  • 白细胞介素24抗肿瘤治疗的研究进展

    作者:梁光辉

    白细胞介素24(IL-24)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新的肿瘤细胞抑制因子,能抑制肿瘤细胞生长、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血管形成.在信号转导方面,IL-24介导STAT1和STAT3的激活.研究表明,IL-24基因既能抑制肿瘤生长,又能表达刺激免疫系统蛋白;IL-24与化疗、放疗等治疗方法联合应用能明显提高抗肿瘤效应.IL-24有望成为肿瘤临床治疗的有效手段之一.

中国血液流变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2017 01 02 03 04
2016 01 02 03 04
2015 01 02 03 04
2014 01 02 03 04
2013 01 02 03 04
2012 01 02 03 04
2011 01 02 03 04
2010 01 02 03 04
2009 01 02 03 04
2008 01 02 03 04
2007 01 02 03 04
2006 01 02 03 04
2005 01 02 03 04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1999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