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当代护士(中旬刊)杂志

当代护士(中旬刊)

当代护士(中旬刊)杂志

Today Nurse 당대호사(학술판)

  • 主管单位: 湖南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 湖南省护理学会
  • 影响因子: 0.70
  • 审稿时间:
  • 国际刊号: 1006-6411
  • 国内刊号: 43-1229/R
  • 发行周期:
  • 邮发: 42-319
  • 曾用名: 当代护士;当代护士(学术版)
  • 创刊时间: 2001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当代护士》编辑部
  • 出版地区:
  • 主编: 孙向明
  • 类 别: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 颅脑外伤患者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危险因素及非药物性护理

    作者:林艳玲

    目的 探讨颅脑外伤患者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的相关因素,为临床危重患者的非药物性预防护理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调查重症监护病房颅脑外伤行机械通气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采用X<'2>检验,分析呼吸机相关肺炎的相关因素.结果 机械通气患者300例,发生呼吸性相关肺炎患者164例,发生率为54.66%;不同年龄、原发肺部疾病、机械通气时间、胃内容物吸入等呼吸性肺炎的发生率不同(P<0.01).结论 颅脑外伤行机械性通气患者易发生呼吸性相关肺炎,且直接影响预后,经过采取非药物性预防护理措施,控制易患因素,有效降低呼吸性相关肺炎的发生.

  • 颅内动脉瘤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作者:胡燕妮;李乐之

    总结38例行开颅夹闭动脉瘤颈手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经验.包括心理护理,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严密的病情观察和护理等.认为做好颅内动脉瘤患者的术前术后护理,对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有重要意义.

  • 深静脉穿刺置管治疗自发性血气胸的观察及护理

    作者:曾海涓;秦静;黄子珊

    目的 探讨深静脉穿刺置管对自发性血气胸治疗的观察和护理.方法 收集自发性血气胸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9例,对照组21例.观察组采用益心达双腔静脉穿刺管在血气胸部位进行置管引流,对照纽采用普通开胸手术传统引流治疗,于2周后进行2组观察数据对比分析.结果 益心达双腔静脉穿刺置管的引流效果在引流管不畅、引流血量、引流时间和拔管后愈合等方面均优于采用普通开胸手术传统引流法(p均<0.05).结论 深静脉穿刺置管采用益心达双腔静脉穿刺置管术引流对自发性血气胸患者症状具有较为明显的改善和治疗作用.

  • 女性压力性尿失禁行TVT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作者:惠蓉;杨婷;郭联红

    总结33例经阴道尿道中段无张力悬吊术的术中术后并发症的护理.护理重点是观察尿色、下腹体征、血压变化,促进膀胱损伤愈合;指导患者定时排尿,观察尿失禁改善情况,减少排尿困难;注意阴道渗血、渗液变化,减少阴道出血;保持外阴清洁,鼓励患者多饮水,预防感染;同时坚持盆底肌锻炼,避免腹内压升高的诱因,预防复发.认为做好精心的护理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 重型脑外伤行气管切开术后感染的预防及护理

    作者:汪志兰

    总结50例重型脑外伤患者行气管切开术后感染的预防护理,包括合理使用抗生素,积极加强痛室环境管理、营养支持及心理护理,规范气管套管的护理,强化吸痰无菌操作技术.认为重型脑外伤患者行气管切开术后,采取合理治疗和护理,加强营养疗法及心理支持,能有效控制感染,降低感染率,提高脑外伤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减轻患者痛苦.

  • 18例急性心肌梗死应用主动脉球囊反搏的护理

    作者:李良玉

    总结1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主动脉球囊反搏术的治疗效果及其护理经验,包括周密的术前准备,熟练的术中配合以及术后体位护理,心电监测,凝血指标监测,尿量观察等,认为精心的围术期护理对于减少并发症,提高治疗效果至关重要.

  • 甲床部分刮除与湿润烧伤膏外用治疗嵌甲的疗效观察

    作者:蓝英;马兴才

    目的 观察拔甲术后甲床部分刮除与湿润烧伤膏外用治疗嵌甲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80例嵌甲拟行拔甲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1例和对照组39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拔甲术治疗;治疗组行拔甲术后甲床部分刮除与湿润烧伤膏外用治疗.结果 2组首次换药剧痛率、治愈时间和复发率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拔甲术后甲床部分刮除与湿润烧伤膏外用治疗嵌甲疗效好,可减轻换药时的疼痛,促进创面早期愈合,减少复发率.

    关键词: 嵌甲 甲沟炎 护理
  • PDCA模式在死亡病例护理讨论中的应用

    作者:梅蕊;方静;彭彩虹;陈琳

    目的 探讨满足临床护理需求、符合讨论宗旨的死亡病例护理讨论模式,提升护理质量.方法 自行设计2份问卷对"PDCA"(质量控制工作程序)和"护理程序"讨论模式的作用特征与应用效果进行调查.结果 2种讨论模式各自作用特征鲜明,2种讨论模式在死亡病例讨论中的应用效果评价有显著性差别(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死亡病例护理讨论适合采用PDCA模式.

  • 年轻护士应急技能培训方法探讨

    作者:吴炎玲

    目的 探讨年轻护士应急技能培训方法.方法 采用分阶段进行,运用医护合作和情景模拟的方式进行培训.结果 护士的应急意识与应急抢救能力得到提高,抢救成功率提高.结论 医护合作和情景模拟培圳方法可行、效果良好.

  • 无偿献血静脉采血拔针按压方法比较

    作者:饶美琼;邹翠贤;李庚梯

    目的 探讨无偿献血静脉采血拔针按压的佳方法.方法 将1000位初次无偿献血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0人,观察组采用献血者大拇指按压法,对照组采用四指按压法,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献血者的疼痛感、皮下瘀血均少于对照组(P<0.01),有显著差异.结论 无偿献血者静脉采血拔针时直接由献血者的大拇指按压可明显减轻献血者的疼痛,减少皮下瘀血的发生,保护献血者血管.

  • 68例三腔二囊管的临床应用与护理

    作者:肖丽华

    总结68例三腔二囊管应用于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应用和护理,包括心理护理、饮食护理、体位护理、呼吸道护理、恢复期保健等,认为精心的护理可有效地防止三腔二囊管对病人造成的二次伤害,达到止血目的 .

  • 安全型静脉留置针在老年肺癌患者化疗中的应用与护理

    作者:唐景凤;杜静

    总结安全型静脉留置针在68例老年肺癌患者中的护理,包括心理护理、留置针及穿刺部位的护理、无菌操作、正确封管方法等,认为可有效减少护士针刺伤的发生率,避免血源性疾病的传播,降低患者静脉炎的发生率,保护了血管,减轻了患者的痛苦,保证了化疗的顺利进行.

  • 外周中心静脉导管置管病人异常拔管原因分析及对策

    作者:李复员;李琼花

    总结了30例外周中心静脉导管置管病人异常拔管的原因,包括堵管、穿刺侧肢体肿胀、导管破裂、导管脱落、导管盘旋及导管穿刺处皮肤过敏,提出了相应的护理对策包括:合理安排输入液体顺序、肝素盐水及时冲洗管道、掌握正确的封管技术、合理选择管型号及穿刺血管、加强健康教育,预防导管脱落、询问皮肤有无过敏史等,认为有效的护理能保证置外周中心静脉导管病人的输液流程.

  • 2种外敷治疗小儿输液外渗方法的效果比较

    作者:李旺君

    目的 比较仙人掌泥拌醋外敷与传统硫酸镁外敷2种方法对治疗小儿输液外渗的效果.方法 118例输液外渗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9例,观察组采用仙人掌泥拌醋外敷患儿输液外渗肿胀部位,对照组常规采用50%硫酸镁局部外敷,比较2组治疗有效率.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为98.30%,对照组84.74%(p<0.01),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 仙人掌泥拌醋外敷小儿输液外渗疗效确切.

  • 35例癫痫持续状态患者的遵医行为及护理

    作者:李艳;李洪亮;王守勇;范守荣;黄桂香

    总结了35例癫痫持续状态患者的遵医行为和护理措施,包括病情观察、气道管理、营养支持、心理护理等,认为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进行全面系统的护理干预,可提高其遵医行为,减少或控制癫痫的发作.

    关键词: 癫痫 遵医行为 护理
  • 糖尿病低血糖反应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作者:胡也明

    通过对28例糖尿病并低血糖患者进行分析,总结出发生低血糖反应的原因.包括用药指导、抢救措施、饮食运动指导等,认为及时抢救,精心护理可以降低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的发生率.

    关键词: 糖尿病 低血糖 护理
  • 脑卒中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康复护理

    作者:何婷

    总结27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采用以运动疗法为主的康复训练,使患肢功能得到重建,包括心理护理,对患者说明功能训练的重要性,肢体被动运动,肢体主动运动及患肢的保护.经过3~6个月的康复训练,18例患者能独立行走,生活基本自理.5例患者能借助辅助工具站立行走,生活部分自理.认为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康复训练可促进瘫痪肢体的功能恢复,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 胰岛素不同注射方法治疗糖尿病的观察及护理

    作者:李时辉

    目的 观察胰岛素应用不同注射方法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并介绍持续胰岛素皮下注射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将76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37例,观察组用持续胰岛素皮下注射39例控制血糖,检测2组治疗前后的血糖控制情况及2组低血糖、穿刺点感染的发生率.结果 2组均能明显改善空腹和餐后血糖,但观察组改善更明显(P<0.01),血糖达标所需时间和所耗胰岛素用量少(p<0.01).观察组患者穿刺点感染率及低血糖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结论 持续胰岛素皮下输注技术更能良好控制2型糖尿病血糖,降低低血糖发生率和穿刺点感染率.

  • 1例输血相关性急性肺损伤的观察与护理

    作者:王琳;廖念权

    输血是用于临床的重要治疗措施之一,输血反应诸如发热、过敏、溶血等已众所周知.但输血相关性急性肺损伤(transfusiorrrelatedl acute lung,TRAU)很少被注意,通过对1例TRAu的观察与护理,引起对该输血反应的认识和重视.

  • 早产儿的护理

    作者:白海芳;王巧玲

    总结了早产儿易出现的护理问题及应对措施,早产儿有体温调节中枢、呼吸中枢发育不全,胃动力不成熟,免疫力低下和并发症多等特点.主要护理措施:维持正常体温,呼吸管理,营养支持,预防感染,防止出血等.认为及早发现护理问题,分析产生护理问题的原因,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才能降低并发症发生,有利于早产儿康复,使早产儿的存活率进一步提高.

    关键词: 早产儿 低体温 护理
  • 健康教育在狂犬病患者家属中的应用

    作者:廖继鸿

    总结对17例狂犬病患者家属实施有效的、针对性的、个体化健康教育,包括疾病相关知识和自我防护知识的教育以及配合医护人员工作的方法及心理疏导,认为患者家属掌握疾病的相关知识和自我防护知识,能有效地配合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治疗护理和管理,并给予患者支持和安慰,使患者安详地度过生命的后阶段,也降低非咬伤性感染的发生率.

  • 专科专职健康教育对心脏介入手术患者的效果

    作者:宋金花

    目的 探讨专科专职健康教育对心脏介入手术患者,治疗效果、遵医行为方面的影响.方法 200例冠心痛行介入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100例,实验组接受专科专职医护人员系统化的健康教育,对照组接受痛区护士一般的健康教育,比较2组在接受介入手术、手术中配合程度、手术后遵医行为.结果 实验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遵医行为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专科专职健康教育可有效地提高心脏介入手术患者的健康知识,强化患者的健康行为,有效地促进患者的遵医行为.

  • 临床路径加强家属健康教育对脑卒中患者康复的影响

    作者:蔡胜娣;吴丽萍;贺惠娴;邓伟中

    目的 探讨通过临床路径对脑卒中患者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及对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 将20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每位患者找出一名家属为代表,观察组的患者家属采用临床路径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患者家属采用相关知识一般性教育,比较2组患者家属对脑卒中知识的掌握和患者康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家属在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率和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通过临床路径对脑卒中患者家属健康教育具有积极的作用,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 经PTCD行胆道内支架植入术治疗恶性肿瘤所致梗阻性黄疸的护理

    作者:林丽娟;何虹;袁小梅;龙雪银;陈凤娇

    总结52例经皮穿刺胆道引流术胆道支架植入治疗恶性肿瘤合并梗阻性黄疸患者的护理,包括术前、术中及术后采取相应的护理方法,观察其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临床效果.认为应用经皮穿刺胆道引流术行胆道内支架植入术治疗恶性肿瘤合并胆道内支架植入术梗阻性黄疸,并给予合理有效的护理,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疗效和生活质量,减少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 妇科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围术期护理

    作者:张莉莉

    总结37例妇科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围术期治疗与护理,包括术前、术后应用胰岛素,结合饮食及有效的护理措施控制血糖,认为严格控制血糖于理想水平,合理应用胰岛素,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对于妇科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渡过围手术期至关重要.

  • 护理干预对食管癌术后化疗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

    作者:刘晓霞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食管癌术后化疗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60例食管癌术后化疗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行常规化疗护理.观察组除常规护理外,给予认识干预、情绪干预、社会支持、行为干预以及症状反应干预等.应用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的生活质量核心量表(EORTC-QLQ-C30)分别在干预前后对2组病人进行生活质量及症状反应的评估.结果 干预前2组病人生活质量无显著差异,干预后2组生活质量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护理干预对提高食管癌术后化疗病人生活质量有重要的辅助与指导作用,增加了病人的舒适满意度,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

  • 甲氨喋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

    作者:肖竹梅;姚宗兰;尹丛友

    目的 探讨甲氨喋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住妊娠的疗效.方法 将178例保守治疗的异位妊娠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90例,采用甲氨喋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对照组88例,采用甲氨喋呤治疗.结果 观察组治愈82例,对照组治愈67例,两者保守治疗异位妊娠成功率有显著差异(p<0.01).观察组平均治疗(18±10)d,血β-HCG降至正常,对照组平均治疗(30±9)d,血β-HCG降至正常.观察组中血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下降速度快于对照组(p<0.01).结论 甲氨喋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优于单纯应用甲氨喋呤治疗.

  • 45例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

    作者:鲁茶平

    总结45例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产科护理经验,包括孕期护理、产前护理、产时护理、产后护理等.认为做好孕期的监护和病情观察是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关键词: 妊娠 糖尿病 护理
  • 乳房按摩对产后乳房胀痛和泌乳的影响

    作者:马光丽

    目的 探讨乳房按摩对产后乳房胀痛和泌乳的影响.方法 随机抽取产妇200名,分为2组,实验组给予乳房按摩每日1次,对照组给常规哺乳指导.结果 在产后泌乳时间及泌乳量、乳房胀痛发生率方面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乳房按摩具有预防和治疗产后乳房胀痛,使泌乳时间提前、增加泌乳的作用.

  • 术前改良式阴道塞纱在广泛全宫切除术的应用

    作者:黎琼林;翁丽;冯丽嫦;刘萍凤

    目的 探讨术前改良式阴道塞纱在广泛全宫切除术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行广泛全宫切除术患者40例,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0例,对照组术前实施传统的阴道塞纱,实验组术前实施改良式的阴道塞纱.均采用VAS疼痛评估表评估患者阴道塞纱疼痛及不适等情况,术后由手术医生对2组患者术前阴道塞纱的效果及患者疼痛情况进行评估.结果 实验组术前实施改良式的阴道塞纱效果与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患者的疼痛明显减轻(p<0.01).结论 术前改良式阴道塞纱能减轻患者的疼痛及不适,提高手术效果,预防手术损伤,减少手术并发症.

  • 乳头刺激运用于分娩前后的效果评价

    作者:蒋志群

    目的 探讨乳头刺激在产时产后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76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380例.对照组按常规产科护理,实验组除常规护理外还接受乳头刺激.对2组产妇的第一产程催产素使用、产程时间、产后出血、早泌乳及泌乳充足量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催产素使用减少,产程缩短,产后出血量少,早泌乳及泌乳充足产妇增多,2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乳头刺激能缩短产程,减少出血,利于母乳喂养,效果好.

  • 老年外科健康宣教执行卡的设计与临床应用

    作者:廖小菁;高竹林

    本科是老年外科病房,住的大多数都是需要手术的病人,每月的手术量大,如果按往常的宣教模式所做的宣教往往达不到较好的效果,内容比较分散,重点不够突出.本科根据老年外科病人入院、术前、术后、出院指导的常规内容设计了"健康宣教执行卡",临床应用效果好.

  • 诠释学理论在中职护理专业注射法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程明珠

    对2006级178名护生在注射法教学过程中应用诠释学理论,将"角色扮演"作为"生活体验"源,然后用反思日记的方式将所获得的内心感受表达出来,引导中职护生共同探讨情感、态度、人际关系及解决问题的策略,认为可提高教学质量,及时了解护生在注射法学习过程中的心理需求,帮助护生解决注射法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 见习护士的临床培训方式

    作者:程贤琴

    目的 探讨刚从护校毕业未拿到护士执照的护士(以下简称见习护士)其临床培训的方式.方法 护理部总体规划,确定培训项目、培训内容和培训方法,培训老师具体实施.结果 通过培训的两届共81名见习护士,其基础理论、护理操作考核成绩、临床护理能力均有较大提高,81人全部顺利通过全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取得执业资格的81名护士全部被各个医院正式招聘.结论 成立见习护士培训班,让有较好临床经验的老师授课,学生一边工作一边学习,既能够提高理论水平,增加临床经验,并且稳定了护理队伍,缓解了临床上劳动力不足的压力.

  • 加强低年资护士培训效果观察

    作者:吴小桂;方萍萍;吴炎玲

    目的 加强护士在职培训,提高护士安全意识和工作绩效,保证护理质量.方法 将工作5年以内的104名护士进行安全教育培训,采用问卷评估方法,对其培训前后比较.结果 培训前、后护士的护理安全意识和工作质量不同,培训后不同工作年限护士护理安全意识得分也不同(p<0.01);通过培训,护士的安全意识增强,护理工作质量普遍达到了较高的优良率(p<0.05),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结论 重视低年资护士培训,提高护理质量.

  • 2所民营医院护士职业生涯规划的调查

    作者:安云兰;张婧

    调查民营医院中不同层次护士对职业生涯的规划,了解护士的职业状态,分析其对医院护理人员稳定性的影响,认为民营医院应重视护士职业发展,尽早为护士建立有效的职业规划程序,客观评价自己,鼓励引导护士朝一个正确的方向发展,完善自我职业规划.

  • 100例住院卒中患者社会支持的调查分析

    作者:石弘;杨文彬;李小麟

    目的 调查住院卒中患者的社会支持情况.方法 2006年9月~2007年5月100例脑卒中患者接受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调查.结果 不同年龄段患者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存在差异(p<0.05),不同婚姻状况社会支持各维度均有差异(P<0.05),不同文化程度患者社会支持无差异(P>0.05).结论 应有针对性地加强对住院卒中患者的社会支持.

    关键词: 卒中 社会支持 调查
  • 学龄前儿童单纯性肥胖的行为因素分析及对策

    作者:吴宗文;钟燕;康如彤;江淑娟;罗红艳;蒋耀辉;刘康香

    目的 分析学龄前儿童单纯性肥胖的行为因素,提出对策.方法 随机抽取长沙市18所幼儿园,共对3604名儿童进行身高、体重测量,采用WHO儿童肥胖判定标准进行评价.对筛查出的肥胖儿童和按照1:2配对的正常体重儿童的家长进行肥胖行为因素的问卷调查.结果 ①3604名儿童中,超重儿童467名,检出率为13.0%,肥胖儿童140名,检出率为3.9%;②结果显示:孩子目前的食欲、孩子目前吃饭的速度、孩子晚上睡眠时间、孩子经常一边看电视一边吃零食、运动少等5个因素是引起学龄前期儿童肥胖的行为因素.结论 不良的行为习惯可能会增加学龄前儿童肥胖的发生.改变不良的行为方式是预防学龄前期儿童单纯性肥胖的重要措施.

  • 择期手术病人镇痛认知程度的分析及对策

    作者:曹英;田梅

    目的 调查择期手术病人对疼痛治疗和自控镇痛泵(PCA)的认知程度.方法 采用问卷方式对232例择期手术的病人进行调查.结果 被试者手术预期疼痛强度值为0~10,平均(4.7±2.1);希望使用PCA泵后达到的疼痛强度值为0~3,平均(1.6±0.4).66.4%的手术病人不知什么时候使用PCA泵为合理;62.9%的手术病人担心使用止痛药是否会成痣;22.4%的手术病人不清楚使用PCA泵是否会影响术后恢复;45.5%的手术病人术前不了解PCA泵的使用方法;55%的手术病人希望通过医护人员了解PCA泵的使用方法.结论 被试者普遍存在疼痛相关知识不足,护士应充分发挥自己在疼痛控制中的作用,有针对性地在术前对患者进行疼痛的评估,加强疼痛知识的教育,鼓励手术病人积极参与术后镇痛的全过程,完善疼痛相关制度及管理,帮助病人无痛度过围手术期.

  • 分娩镇痛的非药物疗法研究进展

    作者:黄润满

    根据影响分娩疼痛的社会心理因素以及门控理论,总结了多种分娩镇痛的非药物疗法.综述了连续的分娩支持、运动和体位、抚摩与按摩、洗浴、水针、针灸、经皮电子神经刺激、放松和呼吸、催眠等多种分娩镇痛的非药物疗法的作用原理、方法及研究进展.

  • 手术室噪音污染与护理管理

    作者:夏瑾;秦淑玉

    综述了噪音的概念、手术室噪音的来源及噪音对人体生理和心理的不良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管理对策,包括提高对噪音危害的认识、科学的建设与设计手术室、医疗设备的保养与更新、医疗过程的改进、提高患者的应激能力.

  • 2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

    作者:谭海红

    综述了2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以下方面:遗传因素,肥胖,体力活动不足,膳食因素,妊娠及生育史,生命早期营养状况,社会经济状况,吸烟与饮酒,高血压等.认为2型糖尿病的发生是遗传因素和生活方式与行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遗传因素决定了个体对糖尿病的易感性,而不同的生活方式与行为因素可能是诱发糖尿病发生的外部原因.

    关键词: 糖尿病 遗传 肥胖 膳食
  • 术前护理干预改善经尿道膀胱癌电切术患者焦虑的效果观察

    作者:罗小凤

    目的 探讨术前护理干预对改善经尿道膀胱癌电切术患者焦虑的影响.方法 将86例拟行经尿道膀胱癌电切术的膀胱癌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入院时)及干预后(手术前)焦虑值、血压、心率的变化.结果 干预组经进行术前护理干预后焦虑值、血压及心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术前护理干预可缓解经尿道膀胱癌电切术患者的焦虑情绪.

  • 肺癌经纤支镜局部化疗疼痛患者心理干预效果观察

    作者:王卫兵;王玉花

    目的 探讨肺癌经支纤镜局部化疗疼痛患者的心理学特征及术中实施心理护理的效果.方法 对42例行肺癌经纤支镜局部化疗患者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测验,发生疼痛后依次进行心理干预和药物镇痛,并分别于心理干预前、心理干预后和药物治疗后采用数字疼痛量表测定疼痛程度.结果 心理干预前、心理于预后和药物治疗后患者的疼痛评分依次降低,两两比较均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经心理干预完全缓解2例(4.76%),有效缓解16例(38.09%).所有患者经药物治疗后疼痛均缓解.术前SCL-90评分中躯体化、焦虑和恐怖3项因子分与心理干预前疼痛评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 心理干预作为一种有效的疼痛控制方式,可部分缓解肺癌患者的疼痛,对药物治疗具有补充作用.

    关键词: 疼痛 心理 护理
  • 系统心理干预对LASIK术前患者的影响

    作者:王双喜;刘跃芬

    目的 探讨系统心理干预对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mtomilellsis,LASIK)术前患者身心的影响.方法 将60例行LASlK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术前护理,观察组给予系统心理干预,比较2组心率、血压、自评焦虑量表(SAS)评分.结果 心理干预后观察组术前的焦虑值显著低于对照组,脉搏、血压较对照组稳定(均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系统心理干预能减轻LASIK手术患者术前的应激反应,对患者的心理状态产生积极的影响.

  • 共同性斜视患者术后的护理

    作者:谢金婵

    总结108例共同性斜视患者的术后护理方法,分别从病情监护、心理护理、饮食护理、术眼护理、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等方面进行了阐述.认为做好共同性斜视患者的术后护理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和钬激光碎石术的护理配合

    作者:彭碧;周质峰;钟爱华;陈华

    总结92例微创经皮肾镜取石及钬激光碎石术的护理配合要点.包括术前准备,手术所需器械及设备的保养、消毒及使用方法,术中配合技巧、操作经验.认为术中密切的护理配合是手术取得成功、减少并发症和提高结石取石率的保证.

  • 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的手术配合体会

    作者:秦勤

    总结37例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的手术配合,包括心理护理,物品准备,护士术中配合,并发症的观察和预防等,认为做好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对保证手术成功、促进患者康复至关重要.

  • 老年抑郁症住院患者的支持性心理干预研究

    作者:冯娟;沈贵荣;王冠军

    目的 探讨支持性心理干预对老年抑郁症住院患者的效果.方法 采用临床对照研究,选择20例确诊的住院患者作为对照组,给予抗抑郁药物治疗和一般精神科护理.另外选择同期住院的与之相匹配的20例患者作为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支持性心理干预4周.用Montgomery & Asberg(MADS)抑郁量表评定效果.结果 2组干预前后MADS总分均显著下降(p<0.01),但从第3周开始研究组MADS分低于对照组(p<0.05),且2组MADS各因子分比较显示,研究组的内心紧张、睡眠减少等七项因子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住院天数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于临床住院老年抑郁患者,支持性心理干预联合药物治疗有利于其更快更好的恢复,有利于其症状的改善.

  • 心理干预对肺癌化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作者:李敏;徐爱芳;马院玲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肺癌化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为临床护士更好的护理肺癌患者提供依据.方法 将72例肺癌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6例,实验组全面准确评估生活质量后对患者实施认知-行为疗法、健康教育、音乐疗法3种方法相结合的心理干预,对照组只进行常规护理.采用欧洲癌症治疗研究组织研制的生活质量评定表(EORTC-C30)对实施心理干预前后2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测评.结果 实施心理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生活质量中部分功能如躯体功能、情绪功能等明显增强,部分化疗副反应如疲乏、恶心呕吐、失眠等得到改善,实验组与对照组生活质量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对肺癌化疗患者实施认知-行为疗法、健康教育和音乐疗法相结合的心理干预,能提高肺癌患者生活质量,且该方法简便、实用、经济,值得在临床护理实践中推广.

  • 新式动静脉内瘘穿刺技术对疼痛的影响

    作者:张岩郅;高莹;王美凤

    目的 探讨新式动静脉内瘘穿刺技术对疼痛的影响.方法 对60例患者按单双日透析顺序分为2组,即实验组和对照组.单日患者行新式穿刺技术,左手拇指反方向拉紧穿刺血管处的皮肤,针头和皮肤呈30°~40°角,针头斜面稍倾斜约20°,快速进入皮肤后再缓慢进针,力度适中,见回血后,再平行顺血管进针少许,然后迅速旋转针柄,使针尖斜面向上.后固定穿刺针在穿刺时的角度或与穿刺时接近的角度.拔针时用左手将无菌小纱布沿血管走向轻放于穿刺点上以拇指固定,切忌压迫,右手拔针的角度与穿刺时的角度类似,先缓慢退出血管,再迅速拔出皮肤,同时速用左手食指、中指沿血管纵向按压穿刺点上方0.5~1.0cm处5~10min;双日患者行传统穿刺技术.结果 新式穿刺技术其疼痛程度及皮下淤血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2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p<0.05).结论 新式穿刺技术能显著减轻患者疼痛,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 门诊医护人员手卫生消毒效果监测分析及对策

    作者:吴佩昭;黄秀良

    目的 了解门诊医护人员洗手消毒情况,制定改进措施.方法 对2006~2008年门诊各科室医护人员洗手消毒效果进行采样监测分析.结果 2006~2008年合格率分别为84.21%、92.06%、99.25%,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医生与护士洗手消毒合格率比较,护士为93.50%,医生为89.23%,护士洗手消毒合格率明显高于医生(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加强职业道德教育,规范洗手消毒行为,增加洗手设施、加强培训考核、奖惩可提高洗手消毒效果.

  • 中心供氧终端插孔2种消毒方法比较

    作者:李琴;巫采奕

    目的 对中心供氧终端插孔2种消毒方法的消毒效果进行比较.方法 采集普外科2个病区中心供氧终端插孔80份,随机将普一区设为对照组.普二区设为观察组,时照组采用常规消毒法,即在安装氧气表前用2%过氧化氢消毒,待干10min后采集样本,观察组采用终末消毒法,于撤除氧气表后以2%过氧化氢消毒后用透明贴膜粘贴于中心供氧终端插孔上封口.每周定期取样各10个,连测4周.比较2种消毒方法的消毒效果.结果 2组细菌培养均未检出致病菌,菌落数亦符合医院感染管理规范中的标准要求.结论 终末消毒+透明贴膜封口法既符合院感要求,并能防止灰尘落于插孔中造成污染,且又方便护士操作,值得推广.

  • 老年患者长期鼻饲引发误吸的原因及护理对策

    作者:林英

    总结了40例长期鼻饲的老年患者发生误吸的原因,包括意识状态改变、胃管影响、胃管末端位置影响、喂食方法等,采取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包括保持呼吸道通畅、选择合适胃管、鼻饲管的护理、加强口腔护理、健康教育等,认为及时找出误吸的原因并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有针对性地加强健康教育,对救治患者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 家庭随访对恢复期精神分裂病人康复的影响

    作者:刘平级

    目的 探讨家庭随访对恢复期精神分裂症病人康复的影响.方法 将126例恢复期精神分裂症病人随机分为随访组和对照组,各63例.对照组出院时接受常规康复指导,随访组出院后接受为期1年的家庭随访,分别于出院时及出院后1年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和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量表进行效果评定.结果 随访组1年后BPRS、SD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恢复期精神分裂症病人进行家庭随访有助于改善病人的精神症状,减轻焦虑、抑郁情绪,减少复发.

  • 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病人的效果观察与护理

    作者:徐小燕;龚高钦

    目的 了解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副反应,探讨利培酮治疗过程中的护理对策.方法 80例精神分裂症病人接受利培酮治疗,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评定疗效,采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药物副反应.结果 80例住院精神分裂症病人,显好率76.1%,男女之间显好率无显著性差异(X<'2>=0.31,p>0.05);副反应以体重增加、锥体外系副反应、失眠障碍、泌乳多见,其中第一阶段以锥体外系副反应多见,第二阶段以体重增加、泌乳多见.结论 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好,但控制兴奋症状较差;利培酮治疗剂量较大时,副反应并不少见,护理上应针对住院的不同阶段进行重点护理.

  • 19例脑型疟疾患者的护理

    作者:龚永裕

    总结了19例脑型疟疾患者的护理方法,包括对症护理,隔离措施以及健康教育,认为良好的护理措施可明显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减低病死率和复发率.

  •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服用抗病毒药物治疗依从状况及原因分析

    作者:刘湘云

    目的 了解慢性乙肝患者遵医嘱用药状况,分析影响慢性乙肝患者口服抗病毒药物的依从性的相关因素.方法 应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89例住院患者的药物依从性进行调查,并时结果进行统计学数据分析.结果 年龄越大(≥50岁),服药依从性越好(P<0.025).依从性差的原因主要是好转而停药,忘记服药,不知道慢性乙肝抗病毒要长期服,不知道停药指征,害怕药物的不良反应等.结论 护士要有针对性的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改变不正确的治疗观念,不断提高患者的依从行为.

  • 护理干预对CT检查患者焦虑和图像成像质量的影响

    作者:丁朝晖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CT检查中患者焦虑和图像成像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300例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及指导,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检查前、检查中和检查后护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对2组患者进行评定,对2组CT图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干预后干预组SAS评分低于对照组,伪影出现频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积极的护理干预可有效减轻患者焦虑情绪,促使患者积极配合CT检查,有效避免CT扫描图片中移动伪影的产生.

    关键词: CT检查 扫描 伪影 护理
  • 38例痔瘘术后直肠粪便淤滞嵌塞护理

    作者:马燕

    总结38例痔瘘术后直肠粪便淤滞嵌塞的护理体会,包括术后指导,及时处理淤滞粪便、预防并处理并发症、饮食调理、心理护理等,认为通过精心护理,有助于患者康复.

  • 改进护理流程减少降温毯护理并发症的效果观察

    作者:朱静娟

    目的 观察通过改进护理流程减少降温毯护理并发症发生的效果.方法 随机将120例使用降温毯的重症颅脑损伤病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60例采用常规护理流程,实验组60例采用改进的护理流程,比较2组疗效和冻伤、压疮的发生率.结果 治疗组较对照组冻伤、压疮发生率降低,降温效果较好(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改进的护理流程明显优于常规护理流程,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了降温效果,降低了死亡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全麻术后阶段性烦躁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作者:周青

    分析全麻患者术后烦躁的主要原因,包括疼痛、药物作用、管道刺激及患者术前脑功能障碍等,认为针对以上原因,进行相应的处理和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可减少意外伤害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使患者安全度过全麻后意识恢复阶段.

    关键词: 全麻 手术 烦躁 护理
  • 全自动生化仪与2种快速血糖仪对老年人血糖的检测比较

    作者:张慧;何桂香;杨柳

    目的 评价雅培Optium Xceed、强生ONE TOUCH Ultra快速血糖仪与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老年人血糖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误差表格分析、成组t检验和线性相关性分析比较雅培Optium Xceed、强生ONE TOUCH Ultra快速血糖仪与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老年人血糖的结果的关系.结果 老年人血糖的3种检测方法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误差表格分析示2种快速血糖仪的误差在允许范围内;雅培Optium Xceed血糖仪与自动生化仪结果相关系数为0.81,强生ONE TOUCH Ultra血糖仪与自动生化仪结果相关系数为0.74.结论 强生ONE TOUCH Ultra血糖仪和雅培Optium Xceed血糖仪均可准确测定老年人血糖水平.

    关键词: 糖尿病 老年 血糖 检验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院前急救护理

    作者:周丽华

    回顾性分析45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院前急救护理,包括出诊,现场病情评估,吸氧,溶栓治疗,安全转运等,认为院前急救可提高AMI的抢救成功率,对降低患者死亡率和改善预后有重大意义.

  • 消毒供应中心护理人员职业暴露与防护措施

    作者:刘世华;廖妙英;周士林;杨凤英

    总结消毒供应中心护理人员职业暴露和防护措施,包括采取了强化职业安全教育、创建护理安全文化、规范护理工作行为、预防锐器伤、强化工作人员的屏障保护、改善工作环境等,认为可增强消毒供应中心护理人员的自身保护意识,对人们的健康素质有很大提高,减少环境污染.

  • 中药内外结合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护理

    作者:戴玲

    目的 探讨中药内服外敷结合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方法.方法 1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83例口服痛风泰颗粒剂和秋水仙碱,并外敷双柏散,对照组77例单纯口服秋水仙碱,治疗后进行疗效比较和护理评价.结果 2种治疗方法对急性痛风均有明显疗效,观察组尿酸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95.18%,对照组总有效率88.31%.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痛风泰颗粒剂并外敷双柏散能有效治疗急性痛风关节炎;实施针对局部疼痛的护理,尽量减少痛风给病人带来的剧烈疼痛,同时给予更多的生活照顾和心理调护,是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护理工作中的关键.

  • 中药热奄包治疗颈椎病的临床护理

    作者:聂汝倩;郑庆元;周艳;徐明霞

    目的 观察中药热奄包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150例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85例,对照组65例,治疗前2组均做被动功能和主动功能活动,治疗组予中药热奄包治疗,对照组予双柏散治疗,观察比较治疗护理后缓解程度.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中药热奄包是治疗颈椎病的有效的方法之一.

  • 2种添加配方奶的喂养方式对新生儿乳头错觉的影响

    作者:罗宏;李晓霞;白萍

    目的 探讨2种添加配方奶的喂养方式对新生儿乳头错觉的影响.方法 将出生3d内的80例新生儿分为2组:观察组(40例)新生儿用瓶喂养,对照组(40例)新生儿用勺喂养;比较新生儿产生乳头错觉的情况.结果 新生儿产生乳头错觉方面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00).结论 用瓶喂养优于用勺喂养,产生乳头错觉低,可促进母乳喂养,有利于新生儿健康的生长发育.

当代护士(中旬刊)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