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当代护士(中旬刊)杂志

当代护士(中旬刊)

当代护士(中旬刊)杂志

Today Nurse 당대호사(학술판)

  • 主管单位: 湖南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 湖南省护理学会
  • 影响因子: 0.70
  • 审稿时间:
  • 国际刊号: 1006-6411
  • 国内刊号: 43-1229/R
  • 发行周期:
  • 邮发: 42-319
  • 曾用名: 当代护士;当代护士(学术版)
  • 创刊时间: 2001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当代护士》编辑部
  • 出版地区:
  • 主编: 孙向明
  • 类 别: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 时间护理干预对开胸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的管理效果评价

    作者:陈颖;陈群

    目的:探讨时间护理干预对开胸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的管理效果,为开胸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管理的新方法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5年12月本院住院行开胸手术的6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并按随机方法分为2组,每组32名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疼痛管理干预方法,试验组患者在常规的疼痛管理基础上予以时间护理干预。在患者病情稳定出重症监护室时对2组患者进行评价:①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2组患者的心理状况;②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价2组患者的疼痛情况;③采用自制的满意度调查表来评价2组患者对疼痛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患者 SAS 与 SDS 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患者 VAS 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 <0.05);试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时间护理干预对开胸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的管理是1种全新的疼痛管理方法,它具有疼痛管理效果好,可显著提升患者疼痛治疗的疗效,有助于患者减轻疼痛,缓解患者紧张、焦虑、抑郁的负性情绪,提高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和谐医患关系,值得推广运用。

  • 持续质量改进在提高骨折患者舒适度中的应用

    作者:韩悦;辛海霞;尹晓杰;王兰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CQI)在提高骨折患者舒适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使用 Kolcaba 舒适状况量表对全科骨折卧床的患者进行舒适度调查,成立 CQI 小组;针对存在的问题分析产生的原因;制定整改措施并检查、督导落实情况。结果持续质量改进提高了骨折患者的舒适度,规范了骨折患者的翻身流程,完善了护理用具,提高了护士对持续质量改进工具及舒适度的认识。结论持续质量改进(CQI)提高了骨折卧床患者的舒适度。

  • 吲哚美辛预防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胰腺炎的效果及护理

    作者:丁晓娟

    目的:探讨预防性吲哚美辛直肠给药对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后胰腺炎(PEP)及高淀粉血症的临床疗效及护理要点。方法将行 ERCP 诊治的患者152例随机分为吲哚美辛组(n =70)和安慰剂组(n =82)。吲哚美辛组在 ERCP 检查前30 min于肛门塞入吲哚美辛栓剂100 mg;安慰剂组给予其安慰剂栓纳肛,术后予抗炎、补液、抑酸等对症支持治疗。结果吲哚美辛组有1例(1.42%),安慰剂组有6例(7.32%)患者发生了急性胰腺炎,吲哚美辛组术后胰腺炎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吲哚美辛可有效预防并减少术后急性胰腺炎的发生率。

  • 76例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的护理

    作者:朱月圆;毕小琴

    总结了本科2014年~2015年收治入院的76例间隙感染患者的护理体会,主要包括密切监测生命体征、保持呼吸道通畅、伤口护理、口腔护理、控制血糖、饮食护理、心理护理及健康指导,认为及时有效的治疗和护理,对控制颌面部间隙感染病情的发展,防止并发症的发生以及保护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具有重要意义。

  • 股骨干骨折术后采用不同镇痛方法致不良反应的比较及护理

    作者:何莺娟

    目的:探讨股骨干骨折手术后采用不同镇痛方法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并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将180例股骨干骨折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93例),对照组(87例),观察组使用自控镇痛泵:对照组使用肌肉注射止痛药,比较2组患者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观察组尿潴留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均需留置尿管导尿;观察组出现腹胀便秘的例数13例,对照组为3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观察组恶心、呕吐情况出现有18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中出现低血压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2组均未出现呼吸抑制现象。结论股骨干骨折术后应用自控镇痛泵的镇痛效果满意、使用方便,但伴随出现了一系列不良反应,因此采取必要的护理干预措施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十分重要。

  • 大角度抬高患肢加芒硝外敷在踝部骨折早期中的应用

    作者:陈娟;林小玉;陈婷婷

    目的:观察大角度(45°~60°)抬高患肢加芒硝外敷在踝部骨折患者早期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将60例早期踝部骨折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2组,单号为观察组,双号为对照组,在相同治疗条件下对照组30例患者采用传统的抬高患肢20°~30°,观察组30例患者抬高患肢45°~60°,外加自制的芒硝外敷(应用新的丝袜作为外包装,内存芒硝100g,根据患者肢体长度的不同在踝部骨折相应部位放2袋~3袋);连续72h 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肿痛改善情况。结果2组分别在肿胀值、疼痛评分值方面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早期应用大角度抬高患肢加芒硝外敷在踝部骨折可以有效减退局部肿胀,减轻患肢疼痛,缩短患者的疼痛时间,而且取材容易,制作方便,患者乐于接受,值得临床推广。

  • 多方位查对法在儿科门诊输液室中的应用

    作者:王燕;王晶

    目的:探讨“多方位查对法”在儿科门诊输液室中的应用效果,探索更适合、更安全规范的儿科门诊输液室的护理操作查对模式。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5年4月在儿科门诊输液的患儿20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0例。对照组护理操作查对方法为常规查对方法,试验组主要采取了“常规查对法+多方位查对法”,该查对法在对照组基础上邀请患儿家长参与医疗查对同时将患儿的性别、年龄也纳入必查的内容,即要求在常规”三查七对”查对制度中加入反问患儿姓名环节,待家长能完整、准确作出答复后,护理人员对患儿信息核查无误后进行后续护理操作。比较2组的差错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试验组不良事件发生例数及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同时实验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实验组使用的查对方法可明显提升儿科门诊输液室的查对效果,提升患儿及家属满意度,保障患儿的输液安全,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是更为安全、适合儿科门诊输液室的护理查对模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护理文书质控小组在基层医院综合病区中的作用

    作者:叶萍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综合病区护理文件书写中护理记录存在的缺陷与不足,找出其发生的原因,提出整改措施与对策,从而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护理文件书写质量。方法选择2015年下半年综合病区的50份护理记录为对照组,加强管理措施干预后再选择2016年上半年50份护理记录为干预组,对比2组护理记录的缺陷例数、发生率及检查评分合格率的差异。结果对照组缺陷例数及缺陷发生率高于干预组,对照组评分合格例数及合格率低于干预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护理部加强综合病区护理记录质量管理并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有利于提高护理记录的科学性、规范化和安全性。

  •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吸入剂使用正确率中的应用

    作者:谢晓霞;聂娜谢;利群;丁磊;李怡璇;文娇;唐湘林

    目的:探讨品管圈(QCC)活动在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吸入剂使用正确率中的作用。方法开展 QCC 活动,包括确立活动主题、进行主要原因分析、设定目标、制订对策并实施,比较 QCC 活动前后患者吸入剂使用正确率的差异。结果QCC 活动后患者吸入剂使用的正确率(53.3%)较活动前(17.5%)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QCC 活动可提高患者吸入剂使用的正确率,推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品管圈活动在急诊科护士交接班中的应用

    作者:石敏;王海燕;东张森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急诊科护士交接班缺陷率中的应用。方法组建品管圈,以降低急诊科护士交接班缺陷率为选题,运用 PDCA 原则,圈员共同拟定对策,采取建立急诊交接班指引内容、实施 SBAR 交班、建立标准化床旁交接班项目、建立急诊交接班质量评价量化表、集中培训结合实境培训并实施。比较活动前后护士床边交接班的缺陷率。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急诊科护士交接缺陷率明显降低,由改善前78.3%降为改善后的26.6%,团队精神由改善前6.37提高为9.01,荣誉感由改善前6.94提高为9.63,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可降低急诊科护士交接班的缺陷率,提高交接班质量,提升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和凝聚力。

  • 护理层级管理在手术室护理服务质量中的作用

    作者:黄荣美

    目的:探究护理层级管理在手术室护理服务质量管理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本院手术室的46例护理人员并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实施护理层级管理。将2组的护理质量评分与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2组比较护理管理服务质量差异有统计意义(P <0.05);观察组护理工作满意度为95.65%,高于对照组的69.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层级管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能够促使护理质量不断提高,促进手术医师与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的提高,同时促进护士职业认同感与归属感的提升。

  • 风险管理模块在护理不良事件上报中的应用

    作者:尹梅;阳桃鲜;魏虹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模块在护理不良事件上报、处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使用风险管理模块管理不良事件前后,对不良事件上报、处置时间进行统计分析,对不良事件管理成效进行评价。结果启用风险管理模块后,本院护理不良事件上报、处置时间有效缩短,不良事件管理更加规范、高效。结论护理文书系统中风险管理模块操作简单、快捷,简化了护理不良事件上报的流程缩短护理不良事件上报及处理时间,提高工作效率,从而提升了护理质量。

  •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发药到口执行率中的应用

    作者:陈秀兰;郑慧军;莫婉梨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发药到口执行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针对护士未发药到口,患者服药不及时的情况进行原因分析,制定对策并实施。结果品管圈活动后,影响护士对患者发药到口的主要因素明显得到改善,护士对患者发药到口执行率由14.2%提高到5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有利于解决患者服药不按时的问题,有效提高了护士对住院患者口服药发药到口的执行率。

  • 专项护理活动在提高压疮护理质量中的效果分析

    作者:段燕;杨利;李蕾;邵青

    目的:探讨专项护理活动在提高压疮护理质量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月~5月的压疮高危患者1171例和护理人员856人作为研究对象,比较专项护理活动前后护理人员对预防压疮发生的各项措施落实情况及压疮高危患者的压疮发生情况。结果专项护理活动前后护理人员对预防压疮高危患者发生压疮的措施的掌握情况由73%升高到94%;护理人员对压疮高危患者采取预防措施的落实情况明显提高;压疮的发生率由6.06%降到2.4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专项护理活动可以明显提高压疮护理质量,降低压疮高危患者压疮的发生率,是临床压疮护理工作中值得推广的一种护理管理措施。

  • 艾滋病防治“一站式服务”模式的应用及效果

    作者:邵艳芳;王巧凤;曾荣昆

    目的:探讨滋病防治“一站式服务”的效果和可行性,为患者的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参与艾滋病防治“一站式服务”模式与原有艾滋病治疗运作模式感染者及病人的入组治疗时间和依从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一站式服务”模式入组治疗所需时间,与原有运作模式相比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2组抗病毒治疗依从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艾滋病防治“一站式服务”模式在缩短入组治疗时间,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 品管圈在儿童多导睡眠呼吸监测中的应用

    作者:陈越;连瑶;奚翰林

    目的:探索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活动在降低儿童多导睡眠呼吸监测失败率中的应用。方法科内成立 QCC小组,运用 QCC 手法针对儿童多导睡眠呼吸监测失败的原因,通过现状把握、目标设定、对策拟定及实施、对策检讨、效果确认后制作出标准化流程。结果通过 QCC 活动,儿童多导睡眠呼吸监测的失败率由改善前的10.89%降低到2.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通过 QCC,提高了多导睡眠呼吸监测成功率,提高了病人满意度,减少了医患纠纷的发生。

  • 品管圈活动在降低中心静脉导管敷料非预计更换次数中的应用

    作者:马璐;贺丽君;赵言;朱艳萍;李晓青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中心静脉导管敷料非预计更换次数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分析导致中心静脉导管敷料非预计更换的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进行持续改进。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中心静脉导管敷料非预计更换次数从活动前的68.3%降低至活动后的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品管圈活动在中心静脉导管敷料非预计更换中的应用,不但能降低更换次数,而且可以提高圈员的团队协作精神和管理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准化沟通方式在优化急重症手术患者交接流程中的应用

    作者:黄玉林

    观察标准化沟通方式在急重症手术室患者交接流程中的应用效果,为构建优化急重症手术患者标准化交接提供依据。方法比较2014年1月~2014年8月采用传统交接方法的114名急重症手术患者(对照组)与2014年9月~2015年5月采用“现状-背景-评估-建议”(SBAR)沟通方式,通过制订手术患者交接单、标准化手术患者交接流程等措施的109名急重症手术患者(实验组),比较2组患者交接问题的发生率、交接耗时、患者对护士的满意度、手术室护士和病房护士交接双方的满意度、护理质量、护士批判性思维能力,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手术患者交接问题发生率、交接耗时低于对照组,而交接双方护士的满意度、护理质量评分、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将 SBAR 沟通方式运用到急重症手术患者交接中,规范了手术患者的交接流程,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护士的评判性思维能力,促进了患者安全及团队协作。

  • 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作者:郑秋虹

    目的:通过分析66例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探讨怎样避免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以保证护理安全。方法对某二级甲等医院2015年1~12月份上报的66例非惩罚性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分类:包括级别、发生的原因、环节、事件涉及人员及人员学历、工作年限等,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不良事件的发生原因与低年资护士的培训不到位,管理层不重视环节管理、不重视护士的继续教育有关。结论加强低年资护士的培训工作,管理人员要重视环节管理,鼓励护士继续教育,提高业务水平,控制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保证护理安全,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 护理安全管理措施在整形外科门诊手术室的应用

    作者:黄思思;曾鸿斌;郑未希;陈美琳;夏德园;蒋素兰

    目的:探讨护理安全管理措施在整形外科门诊手术室的应用。方法采用对比试验法,以手术室发生的医疗差错、医疗事故与护理缺陷为对比标准,选取2014年7月~2014年12月期间的手术案例为对照组,2015年7月~2015年12月期间的手术案例为试验组,对照组未实施护理安全管理措施,试验组从患者、环境和医护人员3方面实施护理安全管理措施。结果试验组比对照组的医疗差错、医疗事故与护理缺陷发生次数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通过实施本文提出的患者、环境和医护人员3方面的护理安全管理措施,能够有效减小整形外科门诊手术室发生的医疗差错、医疗事故与护理缺陷的发生概率。

  • 细节管理在降低手术器械报损率中的应用

    作者:徐燕;崔秀芳

    目的:探讨如何做好手术器械使用后的预处理、规范清洗操作方法,以及改变包装方式、灭菌储存中的细节管理,降低器械报损率。方法统计2014年报损器械数量和报损率,与实施细节管理前2013年报损器械数量和报损率进行比较。结果2013年使用手术器械总数量511000件,报损器械总数量204件,报损率为0.040%,2014年使用手术器械总数量485480件,报损器械数量48件,报损率为0.010%,2者报损率相比,2014年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做好器械的细节管理,包括器械使用后的预处理、规范清洗操作、改变器械的包装、灭菌、储存方式,提高了器械的清洗质量、减少了器械的重复清洗和消毒、加强了器械的维护和保养,延长了器械的使用寿命,降低了器械的报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服务评价结合医院新回访机制在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中的应用

    作者:汤珍珍

    目的:探讨卫计委开展的医院服务评价及医院“5心”回访机制项目对医院护理服务的影响。方法以某三甲医院为例,分别分析2个项目开展的成效,分析卫计委开展的医院服务评价中医疗服务态度及“5心”回访机制得出的患者对护理工作评价的数据。结果2项结论表明医院护理服务评价不断攀升。结论2个项目相结合,并且建议护理管理者开展一级回访,能更好的在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评价。

  • 护理不良事件的分析与管理对策

    作者:杨霞;甄龙凤

    目的:分析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探讨如何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以采取相应防范对策,保障患者安全。方法回顾调查本院本院2013年~2014年护理系统上报的102例护理不良事件,分别从涉事护理人员的职称、工作年限以及工作时段等方面入手统计分析引起不良事件的影响因素。结果职称为护士、工作年限<5年,工作时段在8∶00~12∶00的情况下,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他,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引起不良事件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但提出针对性的防治对策,加强护理管理是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的主要途径。

  • 品管圈在降低手术患者术前准备缺陷率中的应用

    作者:王芳

    目的: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改善本科目前手术患者术前准备不完善的问题。方法根据手术前所需准备的项目制定查检表检查,绘制鱼骨图分析,查找改善前存在的问题,设定目标,制定对策并实施,再做改善前后术前准备情况分析。结果通过品管圈活动,手术准备缺陷率由改善前7.92%降至改善后1.98%,改善前目标值是3.28%,目标达成率为128%,改善后手术文件书写、基础护理、手术标记、术中用药的缺陷率均明显低于改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此次品管圈活动有效的降低了术前准备缺陷率,缩短手术交接时间,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保障了医疗安全。

  • 模块化管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作者:黎晓燕;许连航;许家丽;胡俊;黄海燕;王忠钰

    目的:探讨模块化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由手术室质量控制核心小组带领各专科组根据各类手术特点和医生习惯设计完善相应的手术配合护理模块并将常用易错模块图片粘贴在手术间墙上,对全体护士进行相关培训,在手术室推行模块化管理,选择实施模块化管理前后代表各专科的择期手术各100例,考核评价护士在手术配合护理中手术安全核查执行的正确率、器械物品准备正确率、仪器准备布局操作正确率和手术护理准备时间。结果实施模块化管理后,护士对手术安全核查执行的正确率达到100%,手术护理达标率和手术医生满意度均明显优于模块化管理实施前(P <0.05)。结论模块化管理模式应用于手术室护理管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有效提高了护士工作效率及规范了护士的临床操作技能。

  • 水胶体敷料在 PEG/J 置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作者:张灿;张林;吴莉莉

    目的:探讨经皮内镜下胃、空肠造口管使用水胶体敷料换药的效果。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12年11月~2013年1月放置 PEG/J 管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使用水胶体敷料换药,对照组使用干纱布换药,观察2组患者的局部皮肤感染等级、舒适度评价及实验室指标,比较2种不同敷料所需要的护理实际成本。结果实验组造瘘口分级、舒适度优于对照组,换药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于长期留置 PEG/PEJ 的患者和选择水胶体敷料能有效降低局部皮肤感染发生率,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延长敷料更换间隔时间,既节省卫生材料,又节约护理人力成本。

  • 人性化护理在首次无偿献血中的应用效果

    作者:杜丽莉;魏延民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改善首次无偿献血者心理状态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首次无偿献血者662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提供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提供人性化护理,观察护理效果和献血者的满意度及献血反应发生率。结果实施人性化护理后,观察组的献血者献血反应发生率0.6%低于对照组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的献血者的满意度100%高于对照组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首次无偿献血者实施人性化护理能帮助首次无偿献血者保持佳心理状态,预防献血反应的发生,提高献血者满意度,效果显著。

  • 新鲜芦荟减轻前列地尔对血管刺激的效果

    作者:孙秀梅

    目的:探讨新鲜芦荟在减轻静滴前列地尔所致局部疼痛和静脉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科住院静滴前列地尔的患者180例,随机分为 A、B、C 3组,输注前预先告知患者做好疼痛的心理准备,在此基础上分别给予:A 组,输注0.9%NS +前列地尔10μg;B组,输注0.9%NS +前列地尔10μg,输注时局部硫酸镁湿敷;C 组,输注0.9%NS +前列地尔10μg,输注时局部湿敷新鲜芦荟;观察局部疼痛与静脉炎的发生率。结果A 组患者疼痛发生率93.33%,静脉炎发生率91.67%,B、C 组疼痛发生率分别为35%及11.67%,静脉炎的发生率分别为36.67%及18.33%,与 A 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C 组与 B 组疼痛及静脉炎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局部湿敷新鲜芦荟能减轻疼痛和降低药物性静脉炎的发生,增加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 经皮椎体成形术血压控制的护理体会

    作者:刘晔

    总结了经皮椎体成形术中血压控制的手术配合护理体会,主要包括术前准备,术中安全检查,体会安置,无菌操作及严密观察病情,认为在 C 形臂 X 线数字影像系统下经皮椎体成形术时卧位改变影响血压监测,手术人员要协调及默契配合,术前充分准备,术中密切监测,将血压控制在理想范围,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 负压吸引联合泡沫塑料类敷料治疗压疮的效果观察

    作者:庞静

    目的:比较分析使用负压吸引联合泡沫塑料类敷料与单纯使用泡沫塑料类敷料治疗压疮的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0月~2015年10月压疮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2组创面清创后,实验组使用负压吸引联合泡沫塑料类敷料,对照组单纯使用泡沫塑料类敷料,2组患者均给予抗菌药物进行治疗。比较2组的换药次数、住院时间及有效率。结果实验组的平均换药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负压吸引联合泡沫塑料类敷料治疗压疮感染较单纯使用泡沫塑料类敷料能提高压疮创面愈合速度,减少了患者住院天数,患者所受痛苦小,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

  • 疼痛护理干预对肛肠科患者术后舒适度和疼痛的影响

    作者:罗怀;胡伶利

    目的:研究疼痛护理干预对肛肠科患者术后舒适度和疼痛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5月~2015年5月本院治疗的122例肛肠科患者。严格按照随机的分配方式将122例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1例。以常规护理作为对照组的护理方案,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添加疼痛护理干预,2周后对比2组患者的术后疼痛度及疼痛护理干预舒适度。结果术后疼痛度:观察组为65.57%,对照组为83.61%,观察组的疼痛护理干预舒适度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研究疼痛护理干预对肛肠科患者术后舒适度和疼痛的影响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静脉定位仪在肥胖患者静脉穿刺中的应用

    作者:王华;刘洪芬

    目的:观察静脉定位仪在肥胖患者静脉穿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需要静脉穿刺的肥胖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盲法穿刺,观察组采用静脉定位仪穿刺,分析比较2种穿刺方法的操作时间、成功率、穿刺成功的次数、并发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对肥胖患者采用静脉定位仪引导下穿刺的成功穿刺时间、穿刺次数少于传统盲穿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首次穿刺成功例数和患者满意度明显多于盲穿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并发症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静脉定位仪引导穿刺对于肥胖患者成功率高,穿刺时间短,值得推广。

  • 消疹膏在失禁性皮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作者:邢雪梅;刘晓蓉;宁梅

    目的:探讨中药涂擦消疹膏治疗失禁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科17例失禁性皮炎的患者进行中药消疹膏涂擦,比较涂擦前后患者的皮肤情况。结果中药消疹膏应用于失禁性皮炎重症患者效果明显,17例患者中除1例死亡终止治疗外,其余患者平均治疗天数7d 后症状明显好转并治愈。出院前16例患者均无再发失禁性皮炎,家属及患者比较满意。结论中药涂擦消疹膏可有效改善失禁性皮炎患者的皮肤状态。

  • 改良吸痰方法在 ICU 人工气道昏迷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作者:汤婵娜;程刚

    目的:探讨改良的吸痰方法在 ICU 昏迷患者人工气道吸痰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6年3月在本院 ICU接受治疗的建立人工气道的昏迷患者120例,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人工气道吸痰方式进行吸痰,观察组患者在传统人工气道吸痰的方式上进行改进,比较2组患者的吸痰效果。结果2组吸痰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人工气道湿化和吸痰方式改良,可提高昏迷患者吸痰的有效性,降低了人工气道的患者呼吸道感染、窒息发生率,减轻了患者痛苦,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

  • 中药涂擦在女性保留导尿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作者:费雯雯

    目的:探讨中药涂擦在妇科手术后留置导尿患者预防尿路感染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150例保留尿管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采取碘伏消毒,试验组在碘伏消毒之后使用本院自制中药洁阴洗剂擦洗会阴部及尿道口,统计2组患者的尿路感染发生率,比较2种会阴护理方法的舒适度。结果洁阴洗剂独有的清凉止痒作用能增加舒适度,2组比较尿路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相较于传统会阴护理方法,采取碘伏和洁阴洗剂结合使用的方法不仅能有效减少尿道细菌数量,预防尿路感染,而且可以减少不良反应,其独有的清热燥湿、杀虫止痒功效可增加患者的舒适度。

  • 集束化护理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作者:吴婧;杨童童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措施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月于本院行机械通气的11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原则将其分为2组(每组5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集束化护理措施,观察2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血气分析结果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治疗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的动脉血 PH 值、氧分压、血氧饱和度和二氧化碳分压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中应用集束化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明显缩短患者的机械通气治疗时间,改善患者的各项血气分析指标,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病率,融洽护患关系,可在临床工作中推广应用。

  • Orem 自理模式对间歇性导尿患者的影响

    作者:黄燕惠

    目的:分析和探讨 Orem 自理模式对患者的膀胱自我管理能力、生活质量、膀胱功能、泌尿系感染率的影响。方法将34例间歇性导尿患者采用 Orem 自理模式的3个护理系统进行干预,让患者参与间歇性导尿。对比患者干预前、干预后12周的自我管理能力、生活质量、膀胱功能及泌尿系感染情况。结果干预后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生活质量、膀胱功能均明显优于干预前(P <0.05),泌尿系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Orem 自理模式能够提高患者的膀胱自我管理能力及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患者的膀胱功能,且不增加患者的泌尿系感染率,帮助间歇性导尿患者尽快回归社会。

  • 1例重症电击伤致多脏器功能衰竭的护理

    作者:方业香;徐凤玲

    电击伤是指人与电源直接接触后电流进入人体,引起的损伤或功能障碍,甚至死亡,电击伤往往有1个或数个入口及出口,其病理变化是电流经过组织时产生热力引起组织凝固坏死,组织坏死的程度与温度呈正比。全身表现轻型:脸色苍白、精神紧张、呼吸心跳加快、连续听诊可听到期前收缩。重型:心室颤动、心跳停搏、呼吸骤停。局部表现随电压的高低不同,高压电烧伤,面积不大,但可深达血管、神经、肌肉、骨骼,1处进口,多处出口,肌肉夹心性坏死,组织继发性坏死、出血,截肢率高,引起多脏器功能不全,甚至死亡[1]。由于电击伤对人体造成伤害很大,护理难度较大。特别是并发多器官功能不全时。本院对1例电击伤导致多脏器功能不全的患者进行护理,该患者入院中经历了7次手术,3次入住 ICU,根据患者的创伤特点,针对性地制定出护理计划,有效地平衡各脏器之间治疗和护理中存在的矛盾,挽救了患者生命,使患者顺利转入康复训练。现报告如下。

  • 1例卡梅综合征患儿的护理

    作者:韦艳飞;梁婧;王兴民

    卡梅综合征(Kasabach Merritt syndrome,KMS)又称伴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毛细血管瘤综合征,它是以巨大血管瘤伴血小板减少和全身出血倾向为特征的一种综合征[1]。KMS 发病机理不清楚,可因出血、感染或影响重要器官而死亡[2]。KMS 临床少见,但病情发展迅速,一旦发生即可危及生命,为了给 KMS的临床护理提供更好的方法,现将本院新生儿科收治的1例KMS 患儿的情况报道如下。

  • 1例肾移植术后再发不宁腿综合征的护理

    作者:翁阿丰;方春华;黄志芳;庹婷

    不宁腿综合征(restless legs syndrome,RLS)又称不安腿综合征、多动腿综合征。该疾病早是由英国的 Willis 于1685年提出,其临床特征为患者在夜间睡眠或静息状态下出现双下肢难以名状的不适感,常被迫捶打或运动双腿或下床走动才能缓解,一般认为与局部缺血、代谢障碍及精神、遗传等因素有关[1]。该综合征大多并发于尿毒症、糖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及各种贫血等,也常为尿毒症出现前的先兆[2]。目前国内对肾移植术后不宁腿综合征的研究较少,此病在肾移植术后常被忽略,许多患者因未得到及时诊治而延误了病情;国外研究表明,此病是肾移植术后患者死亡的高危因素之一[3]。本文对1例行肾移植手术后合并不宁腿综合征的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后,效果明显,患者痊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2例体外膜肺支持患者院内转运的护理

    作者:薛芳;张俊

    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thetion,ECMO)技术是一种持续体外生命支持疗法,是将血液从体内引到体外,经膜肺氧合再用泵将血灌入体内,替代或部分替代人的心、肺功能,支持生命的争取心、肺病变治愈及功能恢复的机会。近几年,随着对临床 ECMO 的逐渐认识,ECMO 已慢慢被患者接受。ECMO 患者病情危重,但由于特殊原因需要转运至相关科室检查及进一步治疗,本院自2013年开展 ECMO 技术以来,2名实施 ECMO 患者支持下的患者进行院内转运,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 早期综合护理对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手术后的临床效果

    作者:张璐

    目的:观察早期综合护理对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手术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6年3月本科的66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3例;观察组给予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并记录2组患儿术后不良反应及相应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儿术后不良反应及相应并发症的概率明显较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 <0.01)。结论采用早期综合护理对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进行干预,可显著降低不良反应和相应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语言训练对特发性语言发育迟缓的效果观察

    作者:刘月余;胡继红;刘丽君;陈建树;罗卫红

    目的:观察语言训练对特发性语言发育迟缓患儿的语言和个人社交的训练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6年1月所有在康复科门诊就诊,经康复科医生诊断为特发性语言发育迟缓的患儿,共46例,进行语言一对一结合小组训练,3个月后,对比患儿前后 Gesell 测试语言商和个人-社交商、S -S 语言发育迟缓评定法的理解和表达水平等变化。结果语言训练后患儿 Gesell 语言分值明显提高,个人-社交水平也相应有所提高,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训练后患儿理解和表达水平提高,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语言训练能有效提高特发性语言发育迟缓患儿的语言和个人-社交水平。

  • 阳性强化法对门诊患儿输液安全性及患儿家属满意度的影响

    作者:桂玉芳;薛淑红

    目的:探讨阳性强化法对门诊输液安全性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2015年1月~2015年12月选取在本院门诊行静脉输液的34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抽签法随机将患儿分为对照组(n =170)及观察组(n =170),对照组输液期间行常规性护理,观察组输液期间应用阳性强化法实施护理,对比分析2组患儿穿刺依从率、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哭闹发生率、输液意外发生率以及家属投诉率情况。治疗结束后向患儿家属发放门诊静脉输液满意度调查问卷,了解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穿刺依从率、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 <0.05),而患儿哭闹发生率、输液意外发生率、家属投诉率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儿家属在健康教育、医疗环境、心理护理、服务态度及操作性护理等方面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阳性强化法能有效提高门诊静脉输液患儿的穿刺配合度,降低穿刺意外事件,提高患儿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及患儿家属的满意率。

  • 个体化护理对儿童变应性鼻炎免疫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作者:李曦;黎晓静;王萍

    目的:了解个体化护理干预对儿童变应性鼻炎免疫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2011年3月~2013年3月在本院耳鼻喉科就诊的儿童变应性鼻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试验组431例和对照组430例。对试验组进行个体化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普通护理干预,比较2组儿童变应性鼻炎免疫治疗患者的依从率及影响依从性的原因。结果试验组1年内治疗脱落率为14.85%,2年内治疗脱落率为22.51%;对照组1年内治疗脱落率为38.84%,2年内治疗脱落率为55.82%,均显著高于试验组(P <0.01);试验组漏服药物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1)。结论个体化护理干预能显著提高儿童变应性鼻炎患者免疫治疗的依从性,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婴幼儿喉软化症围手术期的护理

    作者:奚翰林;陈绩

    总结了23名喉软化症患儿围手术期间的护理体会。主要包括在熟练掌握围手术期护理的基础上,密切观察喉软化症患儿特有的护理问题、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认为有效的护理措施可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促进其早日康复。

  • 小儿肺炎实施综合护理的疗效观察

    作者:杨娟;李彩霞;申高梅;杨人菊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实施综合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5年4月收治于本科的108例肺炎患儿,按照随机原则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54例,实施常规肺炎护理措施,观察组54例,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比较2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的有效率为98.15%,护理满意度为94.44%;对照组患儿治疗的有效率为92.59%,护理的满意度为85.18%,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肺炎患儿在治疗过程中采用综合护理措施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提高患儿对护理的满意度,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个体化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舒利迭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作者:龙何英;刘旭霞;吴雪坚

    目的:探讨个体化护理干预对 COPD 稳定期患者舒利迭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00例稳定期 COPD 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健康教育和常规的舒利迭吸入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系统、规范、个体化的护理干预,采用 CAT 量表和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比较2组患者应用舒利迭治疗的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的治疗依从性、生活质量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稳定期 COPD 患者继续给予系统、规范、个体化的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患者舒利迭治疗的依从性,延缓肺功能下降,提高生活质量。

  • 微信干预对改善空腹血糖受损患者健康知识知晓率及依从性的效果

    作者:李存燕;李彩虹;齐力英;王新玉;王梅

    目的:观察微信干预对空腹血糖受损患者健康知识知晓及依从性的应用效果,探讨慢病管理新模式。方法将体检出的120例诊断为空腹血糖受损的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62例和对照组58例,对照组进行一般护理健康指导,干预组通过微信定期开出“电子健康处方”进行教育,比较2组患者健康知识知晓率、空腹血糖、餐后2h 血糖控制情况。结果干预组健康知识知晓率为90.3%,空腹及餐后2h 血糖控制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应用微信对空腹血糖受损患者进行定期教育,能提高健康知识知晓率,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稳定血糖水平,改善生活质量。

  • 动机性访谈和阶段性干预对冠心病患者饮食依从性的影响

    作者:周萍;陈云;王奕

    目的:探讨动机性访谈和阶段性干预对冠心病患者饮食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160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80例。干预组采用动机性访谈和阶段性干预相结合的健康饮食教育方式对患者进行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饮食教育方法。比较分析干预前及干预后1个月、2个月、6个月患者的饮食依从性。结果干预前后干预组患者饮食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1个月、2个月、3个月干预组饮食行为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动机性访谈和阶段性干预应用于冠心病患者,有效提高了冠心病患者的饮食依从性,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 以家庭为中心的健康教育在提高脑卒中患者恢复期日常生活能力中的应用

    作者:刘静

    目的:探讨以家庭为中心的健康教育在脑卒中患者康复日常生活能力中的作用。方法将康复科康复的脑卒中患者按照同年龄(60±3)岁、同性别、同婚姻状况、同文化程度、同职业类型等配对条件,筛选出116例(58对)符合该配对条件的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58例)和对照组(58例)。实验组给予以家庭为中心的健康教育模式及对照组给予常规的以患者为中心的健康教育模式,干预时间为6个月,比较2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结果干预前2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2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以家庭为中心的健康教育可提高脑出血患者恢复期日常生活能力。

  • 临床护理路径在精神分裂症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作者:王海英

    目的:探讨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5年12月本院精神分裂症患者111例,随机分为参照组55例和实验组56例。参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健康知识宣教;实验组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分析比较2组患者健康教育质量,包括疾病相关知识了解度、服药依从性、不良反应和应对方式掌握度及护理质量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健康教育质量和患者的护理质量满意度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健康教育,有助于患者获得更好的健康教育知识,规范健康教育的实施,提高护理满意度,从而使护理质量得到持续改进。

  • 督导+原因解答方式健康教育在耳鼻喉科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雷三菊;曹月香;黄丽琴;刘秀珍

    目的:探讨督导+原因解答方式健康教育在耳鼻喉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病房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常规组,研究组2007人,常规组1982人,研究组采用督导+原因解答方式健康教育,常规组进行常规健康宣教,比较2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情况,遵医行为,自护能力及患者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对宣教知识的掌握、遵医行为、自护能力及护理满意度均有明显的提高,与常规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督导+原因解答方式健康教育宣教有利于提高患者健康知识掌握度,改善遵医行为,提高自护能力,促进护患关系的融洽,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健康教育路径在乙肝肝硬化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葛修茹;张翠翠

    目的:探讨实施健康教育路径对乙肝肝硬化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将92例乙肝肝硬化患者按常规方法安排床位入住病房北区及南区的位置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2组患者均按肝硬化护理常规进行护理及病情观察处理,对照组患者责任护士不使用健康教育路径表进行健康教育,观察组患者使用健康教育路径表,按照时间框架及先后顺序为患者进行健康知识的宣教,分析对比2组患者住院期间健康知识知晓情况、出院后患者遵医行为依从性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健康知识知晓率及遵医行为;依从性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健康教育路径应用于乙肝肝硬化患者健康教育中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健康知识的知晓率,提高患者遵医依从性,减少并发症发生,可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 医护联合健康教育对出院心血管患者健康行为和护理结局的影响

    作者:王琼梅;肖新丽

    目的:探讨医护联合健康教育对出院心血管患者健康行为和护理结局的影响,以期为出院心血管患者制定出一种佳的健康教育模式。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5年6月来本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128名心血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2组,每组64例。实验组管床医生和责任护士联合采用通讯设备在患者出院后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64名患者由护理人员采用通讯设备进行健康教育。经过6个月后,比较2组患者健康行为和护理结局。结果经过6个月后,实验组患者健康行为评分以及护理结局评价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出院心血管患者采用医护联合健康教育,是一种全新的健康教育模式,是出院心血管患者佳的健康教育模式,它不仅增加了患者对医务人员的信任,和谐医患关系,还能让患者采取健康行为,改善护理结局。

  • 胃癌术后经皮置入空肠营养管行早期肠内营养的优势

    作者:苏艳玲;金小霞;苏灵林;吴莉莉

    目的:探讨胃癌术后经皮空肠营养管行早期肠内营养对胃癌术后患者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12月的胃癌手术患者106例,按空肠营养管留置方法不同分为留置鼻空肠营养管组(对照组)53例和留置经皮空肠营养管并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组(试验组)53例。比较2组患者肠功能恢复情况、胃管拔除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手术前后营养指标变化情况、非计划拔管率、吻合口瘘及感染等相关并发症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的肛门排气、排便、胃管拔除时间和经口进食时间早于对照组(P <0.05),住院天数少于对照组(P <0.01),营养情况好于对照组(P <0.05),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胃癌术后经皮空肠营养管置入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是安全可行、合理有效的营养支持方式,不仅操作简便,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而且比留置鼻空肠营养管痛苦更小,胃肠功能恢复更快。

  • 大肠癌患者行便携式化疗泵联合 PICC 化疗治疗的护理

    作者:苏益芳;党珊;魏红霞

    目的:研究大肠癌患者采用便携式化疗泵联合 PICC 行化疗治疗的针对性护理措施。方法选定2014年4月~2016年4月肿瘤科收入的60例大肠癌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n =30)和对照组(n =30),临床治疗方案均为便携式化疗泵联合 PICC 化疗,干预组为以奥马哈系统为基础的针对性护理,对照组为常规护理;比较不同护理干预下患者的舒适度、生活质量及对待护理问题态度的改善情况。结果干预组 PICC 置管舒适度、化疗舒适度、排便舒适度评分比对照组低(P <0.05),护理3个月后干预组生理质量、心理质量、社会关系和周围环境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化疗治疗、休息状态和精神状态等护理问题上的 KBS 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大肠癌患者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明显缓解化疗药物造成的不适,提高舒适度,便于在临床开展和推广。

  • 胸大肌皮瓣转移修复头颈肿瘤术后组织缺损的护理

    作者:陈燕;高芹

    总结了25例胸大肌皮瓣转移修复头颈肿瘤术后组织缺损患者的护理体会。主要包括患者住院期间进行术前心理辅导、皮肤准备、辅助检查及加强术后皮瓣血运观察、保持引流畅通、保证呼吸道的通畅、注意创口感染及肺栓塞等并发症的预防、加强营养、心理疏导及疼痛的护理等。认为规范细致的术前准备与术后护理有利于提高皮瓣的存活率,促进头颈部肿瘤患者的及早康复。

  • 基于网络信息平台的跟踪干预在肝癌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作者:李琼

    目的:探讨基于网络信息平台的跟踪干预在肝癌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肝癌患者92例,将其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出院后给予常规随访,干预组患者在建立网络信息平台的基础上进行院中、院后跟踪干预,分别于出院时、出院后3个月对患者肝功能和营养指标包括谷丙转苷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STB)、白蛋白(ALB)进行记录比较,并对2组患者院后睡眠、生活质量和抑郁水平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 ALT、AST、STB、ALB 水平分别为(66.43±3.12)U /L、(49.35±10.36)U /L、(25.34±3.45)μmol/L 和(37.36±4.35)g/L,对照组 ALT、AST、STB、ALB 水平分别为(102.34±4.34)U /L、(87.54±6.45)U /L、(50.36±4.37)μmol/L 和(39.35±3.57)g/L,2组患者 ALT、AST、STB 指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患者 ALB 比较无较大差异;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睡眠主观评分分别为(8.83±1.23)分、(5.01±0.22)分,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为(82.34±6.46)分、(61.56±5.47)分,2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患者出院时和出院后3个月抑郁状况分别为(19.34±5.34)分、(12.34±4.23)分,对照组患者出院后3个月抑郁状况为(16.35±3.45)分,试验组出院后3个月抑郁状况与出院时、对照组出院后3个月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网络信息平台的跟踪干预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肝功能、提高肝癌患者的睡眠和生活质量,对患者的心理有积极作用。

  • 腹腔镜下阴道骶骨固定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作者:叶建云

    总结了23例行腹腔镜下阴道骶骨固定术患者实施针对性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主要包括手术前的护理、手术后的护理以及出院指导,认为腹腔镜阴道骶骨固定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有利于提高疗效,促进康复。

  • 分娩期自由体位对促进自然分娩的效果评价

    作者:李启凤;张金娥;程霞;刘恋;王琴

    目的:观察分娩期应用自由体位对促进自然分娩的效果及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6年4月在本院自然临产的初产妇15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各78例,观察组分娩期应用自由体位生产;对照组分娩期应用传统体位生产。观察2组孕产妇分娩方式、产程时间、产后出血及母婴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产妇自然分娩率分别为67.95%和52.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产妇产后24 h 出血量为(271.52±19.64)ml,均少于对照组(322.48±20.50)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产妇第1产程、第2产程和总产程分别为(9.18±1.04)h、(0.93±0.19)h 和(10.34±1.53)h,均少于对照组(11.93±1.15)h、(1.12±0.21)h 和(13.51±1.96)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母婴不良反应为6.41%,低于对照组16.67%(P <0.05);观察组新生儿 Apgar 评分为(9.76±1.12)分,高于对照组(9.25±1.08)分(P <0.05)。结论应用分娩期自由体位能提高自然分娩率,显著缩短产程,减少产后出血量,降低产后不良反应的发生。

  • 系统性护理干预对缓解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负性情绪及改善母婴结局的影响

    作者:李荔

    目的:探讨系统性护理干预对缓解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负性情绪及改善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100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将其分成2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产前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则给予产前系统性护理干预,对比2组患者护理前后抑郁、焦虑情绪和睡眠质量的变化情况以及2组母婴结局。结果观察组护理后 SAS 量表、SDS 量表、PSQI 量表评分均较护理前有显著下降(P <0.01),且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1);观察组患者子痫发生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分别为2%、4%,均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顺产率为36%,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对 PIH 患者实施系统性护理干预有助于减轻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改善母婴结局。

  • 降温贴用于儿童扁桃体切除术后冷敷的效果

    作者:商春梅

    扁桃体切除术后患者,一般需使用冰袋进行颈部冷敷,以达到止血、止痛、消肿的目的。但冰冻的冰袋质硬面积大,质量重,与颈部接触不完全,扁桃体切除术后的患儿大多拒绝使用,容易引起患儿的哭闹不适,难以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为解决这一问题,本科经过医护讨论研究决定采用降温贴进行扁桃体切除术后颈部冷敷。降温贴是由亲水性高分子凝胶延展于透气性极强的无纺布上,表面覆盖塑料薄膜的透皮贴剂。通过凝胶内水分冷化带走热量,达到降温效果。临床应用300余例,取得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关键词:
  • 介绍一种沙袋巧包装方法

    作者:刘小春;李维;肖炎炎

    临床上常用沙袋加压固定手术后切口,本科沙袋常用于加压固定肾穿刺术及长期、临时置管术后,以减轻切口及穿刺处渗血、出血。沙袋在反复使用过程中有易造成血迹污染、交叉感染、不便消毒等缺点。为避免以上现象的发生,本科室利用一次性治疗巾对沙袋进行再次包装后应用于临床,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关键词:
  • 氧气雾化吸入器的改良再利用

    作者:刘维

    在日常护理工作中,经常会遇见各种原因导致患者发生张口呼吸的情况,其长期吸入未经湿化空气,可引起口腔干燥、咽喉及主支气管内分泌物粘稠,不易咳出,甚至出现痰痂阻塞呼吸道而窒息。临床常见方法为口唇覆盖一层经生理盐水或白开水湿化的无菌纱布,既可阻挡灰尘、异物,又可加湿吸入气体。可是在临床护理实践中,常常会发生纱布移位、脱落的现象。为此,本科研究出了由一次性氧气雾化器改良制作而成的初步湿化装置。经临床实践应用,效果良好,很大程度提高了呼吸空气的湿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 在职培训老师在新护士带教培训中的作用

    作者:肖保娟

    总结了在职护士带教新护士在新护士培训中的应用,主要包括:在职培训老师的选择、培训目标设定、新护士培训要求与考核以及存在的问题。认为该模式提高了培训护士和在职护士的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全程导师制在新护士带教中的应用

    作者:张远玲;王婷

    目的:探讨全程导师制模式在临床新护士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入院的60名护理人员,采用随机号码表法随机分2组,每组30人,对照组采用常规带教模式,观察组采用全程导师制带教模式。分析比较2组护士的综合素质、科研能力及带教满意度。结果通过实施全程导师制,实验组综合素质高于对照组(P <0.05),写作论文和发表论文数量高于对照组(P <0.05),带教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全程导师制模式能够提高临床新护士的综合素质,提升带教满意度,提高护理人员参与科研的积极性,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 多媒体互动技术在基层压疮高危人群居家照顾者培训中的应用

    作者:刘海燕;朱秀英;韩琼;王汝青;杨利;倪晓娟

    目的:探讨多媒体互动技术在基层压疮高危人群居家照顾者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0例压疮高危人群的居家照顾者为研究对象,将照顾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实验组,在给予2组照顾者常规健康教育的基础上,对实验组照顾者进行多媒体教育指导,以3个月为观察周期,观察患者压疮发生率及照顾者压疮认知水平。结果实验组发生压疮1例,占2.7%(1/37),明显低于对照组发生压疮8例,占21%(8/3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前,观察组和对照组照顾者的压疮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3个月后,实验组照顾者对压疮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运用多媒体互动技术进行健康教育可以降低压疮发生率,提高压疮高危人群的生活质量及居家照顾者的照顾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突发事件模拟演练在提高机动库护士应急能力中的应用

    作者:吉丽珍

    目的:探讨突发事件情景模拟演练在有效提高机动库护士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的实战能力中的应用,确保能及时、高效、有序地开展工作。方法2014年6月~2015年9月护理部在突发事件情景模拟演练中发现机动库护士存在的问题,制定详细情景模拟演练方案并实施,从应急能力、急救技术操作、急救仪器设备使用、急救相关知识的掌握4个维度考核评价机动库护士应急能力。结果培训后机动库护士应急能力、急救技术操作、急救仪器设备使用、急救相关知识掌握情况与培训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进行突发事件情景模拟演练,能有效提高机动库护士应急能力,值得推广应用。

  • 临床客观结构化考试模式在护理技能培训中的应用

    作者:章兰萍

    目的:探析临床客观结构化(OSCE)考试模式在临床护理技能培训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5年8月~2016年2月本院新进的一级护士和二级护士10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观察组采用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考试模式,比较2组的人文护理课程、临床护理综合、护理学基础、医学基础综合、护理专业必修课等科目的成绩;比较2组的新进护士对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模式的认同调查情况。结果观察组的人文护理课程、临床护理综合、护理学基础、医学基础综合、护理专业必修课等科目的成绩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新进护士对于 OSCE 推广的必要性、OSCE对职业生涯的意义、比常规考核时压力大、有助于自身缺陷的发现、有助于护理专业技巧的考核、有助于人文素养的考核、对技能及专业知识的综合评估等方面的客观结构化考试模式的认同调查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临床护理技能培训中应用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模式,有助于提高新进护士的临床护理技能,正确认知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模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中青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不良情绪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作者:张瑜

    目的:探讨中青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不良情绪的影响因素及对策。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对21例中青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进行半结构式深度访谈,并用现象学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结果共提炼出2个主题:(1)渴望出院后继续得到专业指导和帮助的有21例,发生率100%;(2)自我感受负担的有17例,发生率81%。这2个因素是引起中青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不良情绪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护士应关注引起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不良情绪的影响因素,并针对这些因素采取了个性化、有针对性的护理对策,从而消除或缓解了患者的不良情绪,改善了患者的患肢康复和生活质量。

  • 中职护生职业成熟度现状调查

    作者:张海燕

    目的:调查中职护生的职业成熟度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抽样方法随机抽取某校不同年级共计90名中职护生,采用职业成熟度问卷调查其职业成熟度总均分及各维度均分;比较不同影响因素下职业成熟度总均分及各维度均分间的差异。结果中职护生整体职业成熟度总均分3.1520.328;年级因素(F =0.600、P >0.05)、实习经历(t =1.220、P >0.05)与兼职经历(t=1.076、P >0.05)与职业成熟度无相关;家庭年收入(F =3.096、P <0.05)及家庭高接受教育程度(F =3.502、P <0.05)对职业成熟度总均分及多个维度有显著影响。结论中职护生群体职业成熟度处于中等偏成熟水平,年级、实习及兼职因素对其职业成熟度影响不大,而家庭年收入及家庭高接受教育程度对其职业成熟度影响较大。

  • 糖尿病患者的护理需求及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金琰;杨如美

    目的:分析糖尿病患者的护理需求及影响因素。方法2015年3月~2015年5月以某市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12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调查患者的护理需求,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糖尿病患者对眼部、血糖、足部、肝肾功能等定期检查、治疗方法和护理、并发症预防知识及护理的需求较高,平均分分别为4.78、4.82和4.56分。糖尿病并发症状况、治疗方法、年龄、主要照顾对象关系、收入为自变量均为糖尿病护理需求的影响因素。结论深入研究患者的护理需求,倡导广泛的团队合作和家庭社会参与,是提高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有效途径。

  • 在职护士急救技能深化培训需求调查

    作者:杨柳;罗明慧

    目的:了解临床在职护士对急救技能深化培训的需求情况,以便更好地指导在职护士掌握急救技能。方法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本院临床一线的452名在职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及相关急救知识与技能测评,分析测评结果。结果在职护士对急救技能深化培训有高度的认同性,对各类急救知识与技能深化培训需求都很迫切,层级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不同层级护士对急救相关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度呈高度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职护士急救技能深化应分层级进行,培训时无论是内容的展现方式,还是单次课程内容的广度方面都应该简化、实用化。

  • 2017年Ⅱ类继续教育学分答题卡(一)

    作者:

    关键词:
  • 斜视患者心理状况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张雪华

    目的:探讨斜视患者心理状况与生活质量的现状以及与两者之间的关系,以期更好地提高斜视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采用便利取样法选取衡阳市5所综合医院和1所眼科专科医院,再用系统抽样法抽取210例斜视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自制的一般人口学资料问卷、斜视患者生存质量量表(Adult StrabismusQuestionnaire,AS -20)、焦虑自评量表(Self -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 -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进行调查分析,了解斜视患者的心理状况与生活质量的现状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斜视患者的 SAS 评分、SDS 评分显著高于国内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运用 AS -20量表调查发现:斜视患者 AS-20评分不管是各个维度还是总分都明显低于正常人 AS -20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经 Pearson 相关性分析,斜视患者 SAS 评分、SDS 评分与 AS -20评分呈显著负相关关系(r =-0.694、-6.722、P <0.01)。即斜视患者 SAS 评分、SDS 评分越高,患者 AS -20中的身心社会维度、生理情感功能维度评分就越低。结论斜视患者生活质量水平处于偏低的状态,而且心理状况评价处于高度焦虑、抑郁的状态。因此,有必要对斜视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分析,尽早对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和个性化的心理护理,从而改善患者的社会适应性和生活质量,增加患者的自信心,使得患者能顺利、健康地回归社会。

  • 急诊非外伤性胸痛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调查

    作者:赵羽;蒙建华;黄秀

    目的:探讨急诊非外伤性胸痛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情况,为提高急诊非外伤性胸痛患者的护理质量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和中文版疾病不确定感量表对50例急诊非外伤性胸痛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50例急诊非外伤性胸痛患者疾病不确定感总均分为(76.08±12.93)分,处于中等水平。其中14.29%的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处于低水平,73.57%的患者处于中等水平,12.14%的患者处于高水平。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因素为对疾病的认识、个人月收入和家庭关系。结论急诊非外伤性胸痛患者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处于中等水平,临床医护人员应该重视这些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情况,并根据患者不同的个体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降低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情志护理在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

    作者:彭红

    目的:探究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患者实施以情志护理理念为主的围手术期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2月~2012年2月收治的126例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手术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实验组(63例)与对照组(63例),对照组患者实施手术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实施以情志护理理念为主的围手术干预,对比2组患者手术效果、术后并发症情况,采取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法(IPSS)评估患者术前术后状况,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患者心理状态,并采用本院自制护理满意度表格征询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总有效率为98.41%,对照组为85.71%,实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总并发症率为1.59%,对照组为12.70%,实验组总并发症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前2组患者 IPSS、HAMA、HAMD 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均有所改善,实验组各项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患者护理总满意率为96.83%,对照组为84.13%,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患者中实施以情志护理理念为主的围手术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护理质量,提升手术效果,降低术后并发症率,改善患者前列腺症状及心理状态,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心理护理对缓解老年口腔种植修复患者焦虑情绪的效果

    作者:王璐璐;张萍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缓解老年口腔种植修复患者焦虑情绪的作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124例接受口腔种植修复的老年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全程心理护理干预,采用改良的 Corah’s 牙科焦虑量表观察对比护理前后2组患者焦虑情绪的情况。结果经过精心护理后,2组患者的 MDAS 评分均有所降低,观察组患者的 MDAS 评分下降较为明显,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心理护理可以改善老年口腔种植修复患者的焦虑情绪,提高患者治疗配合的依从性,保证手术顺利的实施。

  • 心理干预对脑出血后抑郁状态患者的影响

    作者:梁燕;位娟

    目的:研究心理干预对脑出血后抑郁状态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按照病例纳入标准,选择脑出血后抑郁状态患者93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其中对照组44人,治疗组49人。2组患者同时接受常规疗法,治疗组加予心理干预,4周为1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于4周、8周后分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Fugl -Meyer 评价量表以及 Barthel 指数对2组患者的抑郁程度、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评价。结果2个疗程后,2组患者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低于治疗前、Fugl-Meyer 评价量表及 Barthel 指数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 <0.05);且治疗组患者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Fugl -Meyer 评价量表及 Barthel 指数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0.05)。对照组患者第一、第二疗程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Fugl -Meyer 评价量表及 Barthel指数评分改善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而治疗组患者第二疗程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改善值低于第一疗程、Fugl -Meyer 评价量表及 Barthel 指数评分改善值均高于第一疗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常规疗法融入心理干预能显著改善脑出血后抑郁状态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且疗效高于单纯常规疗法,远期疗效较显著。

  • 综合护理干预对瓦斯爆炸转诊伤员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效果

    作者:马雪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瓦斯爆炸转诊伤员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7月入住本院的9例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分析其治疗前和治疗后2周、4周、6周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分和汉密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评分,评估患者干预前后心理状态。结果9例患者治疗6周后,SDS 评分(37.67±2.33)较治疗前(60.33±11.24)有明显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治疗6周后 HAMA 评分(14.33±1.16)较治疗前(48.36±11.35)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9例均未遗留精神障碍和人格缺损。结论瓦斯爆炸伤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由强烈的社会性和心理性应激源所致,通过及时有效地心理干预,减轻其心理地负性影响,进而促进患者心理健康重建。

  • 输液加温仪在预防老年患者术中低体温效果的研究

    作者:陈海亚;王宜娅;陆叶兰;刘先燕

    目的:探讨输液加温仪在预防老年患者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围手术期低体温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12月择期接受 TURP 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观察组患者入室后开放外周静脉后,使用输液加温仪,温度设定为40℃;对照组患者入室后开放外周静脉,不使用任何输液干预设备。2组室温都设定为22℃~24℃,湿度设定为40%~60%;入室后使用鼻温检测仪持续检测患者体温,并监测比较2组患者的入室后0min、30min、60mim、90min,120min 体温的变化。结果2组患者在手术开始后,体温均有所下降,但是观察组患者的体温下降速度及幅度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各个观察时间点体温下降幅度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患者各时间点血压、心率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 >0.05);观察组患者术毕低体温及寒战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输液加温仪能明显减少患者术中低体温和术后寒战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术中及术后的舒适度。

  • 优洁联合啫喱凝胶软垫对改善老年患者术中皮肤状况的效果

    作者:林海英;张凌云;高志兰

    目的:探讨优洁联合?喱软垫对改善老年患者侧卧位术中皮肤状况的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0月~2015年9月收治本院需采取侧卧位进行手术的老年患者120例。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受压部位使用普通海绵垫,实验组在受压部位采用优洁联合?喱凝胶软垫,比较2组患者的皮肤状况。结果实验组的压疮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老年患者手术中受压部位采用优洁联合?喱凝胶软垫,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皮肤状况,对防止手术造成压疮有积极的作用,从而增加患者的舒适度。

  • 催缴医疗费时护士心理体验的质性研究

    作者:胡红菊;刘臖;聂革;彭元元

    目的:了解催缴医疗费时护士的真实心理体验,以指导管理者关注催费护士,帮助她们摆脱催费困扰。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法对11名有催缴医疗费体验护士的心理感受进行访谈。结果提炼出6个主题:害怕、回避;委屈、无奈;愤怒、懊恼;自责、内疚;无助、无望;消极、倦怠。结论护理管理者应关注催费护士的身心健康,帮助其提高催费技巧,让护士摆脱催费困扰。

  • 综合 ICU 连续3年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分析

    作者:惠艳

    目的:通过开展 ICU 目标性监测,提高感染预防控制措施的执行力,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方法按照监测指南对2013~2015年入住 ICU 患者进行监测,采用 SPSS18.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3年~2015年本院综合 ICU 医院感染部位主要包括呼吸机相关肺炎、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导尿管相关泌尿道感染,危险因素除了客观因素外,主要包括手卫生、声门下吸引等控制措施的落实等。结论目标性监测有利于及时、准确掌握 ICU 医院感染的动态变化,制定有效感染控制措施。

  • 综合三级甲等医院 ICU 目标性监测分析与控制研究

    作者:丘宇茹;王吉文;黄松音

    目的:了解综合三甲医院 ICU 医院感染特点,评价目标性监测效果,为持续质量改进和提高 ICU 医院感染管理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本院 ICU 近4年住院患者感染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目标性监测医院感染发病情况,并对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主要包括医院感染率,患者导管相关感染,病原菌监测情况。结果综合 ICU 患者发生医院病例感染率31.1%,例次感染率4.4%,平均病情严重程度4.3分,调整患者感染率为1.04%,操作使用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尿管、中心静脉置管和呼吸机,相关感染发病率高为呼吸机相关性肺部感染(33.5‰);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74.8%)。结论采用目标性监测方法,有利于及时掌握ICU 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的动态变化,为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 品管圈在提高精神科患者工娱治疗参与率中的应用

    作者:阳利娟;田晓红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精神科患者工娱治疗参与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确定以“提高精神科患者工娱治疗参与率”为主题,对科室患者目前参加工娱治疗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影响患者不参加工娱治疗的原因,设定目标,制定对策,实施并进行效果评价,比较开展品管圈活动前后患者工娱治疗参与人数。结果经品管圈活动后患者工娱治疗参与率从45%增长达到90%以上。结论品管圈活动在提高精神科患者工娱治疗参与率的效果显著,可以促进患者积极参加工娱治疗,促进患者早日回归社会。

  • 关节镜下治疗化脓性膝关节炎护理新进展

    作者:徐红英;罗宝凤;洪钦;熊玉凤

    综述了关节镜下治疗化脓性膝关节炎护理的新进展。主要包括术前的心理护理、营养支持、适应性功能锻炼,术后的一般护理、关节腔灌洗护理、疼痛护理、患肢观察与护理、拔管护理以及出院指导等。认为采取适当的护理措施可促进患者关节活动度的恢复,提高手术效果。

  • 鼻咽癌放疗所致放射性皮炎的护理进展

    作者:谭佳丽

    总结了鼻咽癌放疗所致放射性皮炎的护理进展。主要包括放疗所致放射性皮炎的评定标准、预防临床干预及相关护理。放射性皮炎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临床中做好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基础护理并结合实际情况选用适宜的保护凝胶或喷剂可有效减缓放射性皮炎的发生。

  • Orem 自护理论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现状

    作者:王静杰;陈敏;李瑞玲

    糖尿病作为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患者除必须接受长期的药物治疗外,还应配合合理的饮食、运动、血糖监测等进行自我护理。因此,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对 Orem 自护理论在糖尿病患者护理的研究进行综述,旨在为护理工作者提供参考,促进护理人员和患者对自我护理的重视。

  • 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患儿母亲照顾体验的质性研究

    作者:麦丽玲

    目的:了解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患儿母亲在照顾患儿期间内心深处的感受,为临床护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法,深度访谈并收集10名患儿母亲的资料。运用 Colaizzi 法通过阅读、分析、反思、分类和提炼,得出主题。结果通过分析,提炼出的主题包括:过重的心理负荷、沉重的经济负担、渴望疾病相关的知识。结论深入了解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患儿母亲的真实照顾体验,有利于护理人员对其提供专业照护知识指导及心理疏导,促进其身心健康和患儿康复。

  • 静脉丙球治疗重症手足口病的观察与护理

    作者:顾志霞

    目的:观察静脉丙球治疗对重症手足口病的治疗效果与护理。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7月~2015年7月儿科收治的59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2组,观察组30例,对照组29例。所有患儿均接受一般性治疗、支持性治疗、对症治疗。其中观察组使用静脉丙球治疗。观察并记录2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并发症及对护理满意度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儿退热用时、口腔溃疡愈合用时、手足疱疹消去用时、平均住院用时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静脉丙球治疗对重症手足口病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临床表现等各项指标,提升患儿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且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相对较少,安全性较高,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治疗重症手足口病的方案。

  • 聚焦解决模式在慢性乙型肝炎护理中的应用

    作者:杨莎;胡绍毅;游建平;陈静;胡亚君

    目的:探讨聚焦解决模式在慢性乙型肝炎护理中的应用。方法135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被随机分为试验组69例和对照组66例,试验组实施聚焦解决模式护理干预,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精神状态、社会支持、用药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试验组焦虑得分(6.89±2.56)分低于对照组(10.95±3.80)分(P <0.05);抑郁得分(3.11±1.59)分低于对照组(7.92±2.98)分(P <0.05);总社会支持得分(35.87±4.38)分高于对照组(33.92±4.85)分(P <0.05);用药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 <0.05);生活质量各领域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存在严重的焦虑抑郁情绪,治疗依从性较差。聚焦解决模式护理干预可缓解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提高用药依从性和生活质量。

  • 输卵管通液诊疗仪在子宫输卵管造影检查中的应用效果

    作者:肖潇;张巧权;谢俐萍

    目的:探讨输卵管通液诊疗仪在子宫输卵管造影检查图片质量及并发症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7月~2014年12月进行检查的650例子宫输卵管造影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手工组和诊疗仪组,诊疗仪组采用输卵管通液诊疗仪配合通用数字化 X 射线摄影系统(OPEAR FP)来进行试验,手工组采用传统方法,比较2组的图像质量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诊疗仪组中的325例患者的造影过程都很成功,2组图像质量在比较差异上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诊疗仪组中无并发症患者为226例,轻度并发症患者为64例,中度并发症患者为27例,重度并发症患者为8例;手工组中无并发症患者为152例,轻度并发症患者为100例,中度并发症患者为45例,重度并发症患者为28例。2组患者的并发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采用输卵管通液诊疗仪配合通用数字化 X 射线摄影系统对患者进行子宫输卵管造影术,具有较好的效果,不仅图片的质量较好,输卵管狭部的显示率也较高。将图像的储存和可传输性运用到妇科不孕的诊疗中,具有非常好的诊断及治疗价值。

  • 针对性护理在治疗百草枯急性中毒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沈喆

    目的:探讨在血流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百草枯急性中毒患者过程中,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对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3月~2016年3月期间本院急诊收治的84例百草枯急性中毒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为2组,即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针对性护理),2组患者均及时给予血流灌流联合血透治疗,比较2组患者不同护理模式下的疗效、护理满意度、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并通过简化舒适状况量表评定2组患者护理后的舒适度情况。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19%(32/42),观察组总有效率则为95.24%(40/42),差异显著(P <0.05);对照组较观察组的满意度显著要低(P <0.05);在 HAMD 评分研究中发现,2组患者护理后 HAMD 评分均有明显的下降,和护理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同时观察组患者下降程度更明显,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在舒适度对比中,观察组在简化舒适状况量表的各个维度评分上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百草枯急性中毒的患者,常规血流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的基础上,辅以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不仅仅有利于疗效的提高,在提高整体护理满意度、改善负性情绪以及提高患者舒适度方面均有明显的优势,值得推广。

  • 过渡期护理模式在重度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作者:顾芸芬;甘芸颖

    目的:探讨过渡期护理模式在重度颅脑损伤患者从重症监护室转到普通病房期间的应用效果。方法分别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2014年1月~2015年1月期间本院神经外科收治的60例经 ICU 治疗后转入普通病房的重度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护理,研究组患者则实施过渡期护理模式,观察比较2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不良事件的总发生率(10%)、重返 ICU 概率(5%)、平均住院时间(22.81±2.13)d、焦虑率(5%)及抑郁率(6.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18.33%、(30.81±2.42)d、16.67%及20%,其护理满意度(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85%),2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过渡期间采取过渡期护理模式,可以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缓解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护理满意度。

  • 柠檬法则在急诊气管插管困难患者配合中的应用

    作者:赵红芳

    目的:探讨柠檬法则在急诊气管插管困难患者配合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本院急诊科2013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100例行气管内插管术抢救治疗且为困难插管的危重患者。根据临床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2组,其中50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作为对照组,另50例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配合实施柠檬法则作为观察组,观察2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临床插管成功率和满意度情况。结果2组患者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满意度96.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8.0%,观察组患者的插管成功率98.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急诊气管插管困难患者使用柠檬法则干预,有效地提高了插管成功率,减少了患者的临床痛苦,缩短了插管时间,效果明确,可在临床进行推广应用。

当代护士(中旬刊)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