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消化系统疾病 > 胃肠病学杂志

胃肠病学

胃肠病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위장병학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 影响因子: 1.21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8-7125
  • 国内刊号: 31-1797/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4-624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胃肠病学》编辑部
  • 出版地区: 上海
  • 主编: 萧树东
  • 类 别: 消化系统疾病
期刊荣誉:
  • A型肉毒毒素胃壁注射对大鼠胃排空和胃肌电的影响

    作者:陈英;刘庆森;郭明洲;刘文徽

    背景:肥胖症是世界范围内的流行性疾病,以往非外科治疗手段的疗效甚微.近年研究发现A型肉毒毒素(BTXA)胃壁注射治疗肥胖症的优势明显,是当前的研究热点.目的:研究BTX-A胃壁注射对大鼠胃排空和胃肌电的影响,以探索其用于肥胖症治疗的可能机制.方法:72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2周组、6周组和12周组,每组再分为正常对照组、BTX-A胃窦注射组、BTX-A胃底体注射组、BTX-A全胃多点注射组.记录大鼠进食量和体质量变化,测定胃固体半排空时间,描记胃肌电图.结果:各BTX-A注射组大鼠的进食量、体质量增加值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下降,胃固体半排空时间显著延长,胃肌电图表现为胃肌电过缓和节律不齐.上述改变以多点注射组为显著,其次为胃底体组和胃窦组.随着时间的延长,各BTX-A注射组与正常对照组间各胃肌电相关参数的差异逐渐减小,至12周时部分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BTX-A胃壁注射可致大鼠胃排空延迟,胃电节律紊乱,以多点注射作用为显著,效果可维持12周.BTX-A胃壁注射致胃排空延迟和胃电节律紊乱可能是导致大鼠进食量减少和体质量增加值下降的机制之一.

  • 胃癌多药耐药相关蛋白表达的临床分析

    作者:胡梅洁;袁耀宗;孙颖;李健;顾玮

    背景:胃癌对化疗药物原发或继发不敏感可致肿瘤多药耐药.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多药耐药相关蛋白P糖蛋白(P-gp)、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π、Bcl-xL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收集胃癌手术标本113例,每例标本选取肿瘤组织、距病灶5 cm以上的正常胃黏膜组织各1块.以免疫组化法检测多药耐药相关蛋白P-gp、GST-π、Bcl-xL的定位和表达,并与胃癌主要临床病理特征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胃癌组织的P-gp、GST-π、Bcl-xL阳性表达率(48.7%对5.3%,P<0.05;62.8%对25.7%,P<0.05;83.2%对23.0%,P<0.05)和高表达率(18.6%对0%,P<0.05;23.9%对0%,P<0.05;71.7%对0%,P<0.05)均明显高于正常胃黏膜组织,胃癌组织P-gp、GST-π、Bcl-xL三者间表达呈正相关(P<0.05).胃癌组织GST-π、Bcl-xL阳性表达与肿瘤组织分化程度呈正相关(P<0.05),胃癌组织P-gp、GST-π、Bcl-xL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均不相关(P>0.05).结论:胃癌组织多药耐药相关蛋白P-gp、GST-π、Bcl-xL表达与胃癌的发生相关,且肿瘤组织GST-π、Bcl-xL表达与分化程度呈正相关,可作为判断胃癌患者预后的指标.

  • 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血浆ghrelin变化及其与胃排空的关系

    作者:苏菡;朱一丹;王新北;刘广遐;赵君宁;梁国栋

    背景:ghrelin已被证实具有促进胃肠动力的作用,而胃肠动力障碍是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重要发病机制,目前关于ghrelin与FD关系的临床研究较少.目的:探讨FD患者血浆ghrelin变化及其与临床症状和胃排空的关系.方法:纳入40例FD患者,其中餐后不适综合征(PDS)25例,上腹痛综合征(EPS)15例,并以20名健康者作为对照.评估临床症状评分,以实时B超检测胃半排空时间(GET(1/2)),ELISA法检测血浆酰基化ghrelin水平,并分析血浆酰基化ghrelin水平与临床症状评分和GET(1/2)的关系.结果:与对照组相比,PDS组GET(1/2)和血浆酰基化ghrelin水平明显升高(P<O.05),而EPS组无明显差异(P>0.05).FD患者餐后饱胀与早饱症状评分之和与GET(1/2)呈正相关(r=033,P=0.04),但与血浆酰基化ghrelin水平无关.PDS组和EPS组患者血浆酰基化ghrelin水平与临床症状评分均无关.PDS组患者血浆酰基化ghrelin水平与GET(1/2)呈正相关(r=043,P=0.033),而EPS组中两者无关.结论:PDS患者血浆酰基化ghrelin水平明显升高,并与胃排空功能相关,提示ghrelin在FD的发生过程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 5-Aza-CdR对人食管癌细胞株中T-cadherin 基因表达和细胞增殖的影响

    作者:景钊;龚玲

    背景:T-cadherin在肿瘤的发生中可能扮演肿瘤抑制基因的角色,在食管癌等多种肿瘤中的表达明显下降.目的:探讨去甲基化制剂5-氮杂-2'-脱氧胞苷(5-Aza-CdR)对人食管癌细胞株EC109中T-cadherin基因表达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常规培养人食管癌细胞株EC109,并分为5μmol/L 5-Aza-CdR组和对照组.以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法检测T-cadherin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RT-PCR和蛋白质印迹法分别检测T-cadherin mRNA和蛋白表达,MTT法检测EC109细胞增殖.结果:对照组EC109细胞中T-cadherin基因启动子区呈异常甲基化状态,5-AzaCdR干预可逆转甲基化状态.与对照组相比,5-Aza-CdR组T-cadherin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均显著增高(P<0.01),细胞增殖明显受到抑制.结论:去甲基化制剂5-Aza-CdR通过逆转食管癌细胞中T-cadherin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来增强其表达,并抑制肿瘤细胞增殖.

  •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对糖尿病大鼠结肠平滑肌细胞表达干细胞因子的影响

    作者:袁玉丰;余盈娟;林琳

    背景:糖尿病胃肠动力障碍与Cajal间质细胞(ICC)数量和超微结构异常有关.前期实验发现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可诱导正常大鼠胃肠平滑肌细胞(SMC)表达干细胞因子(SCF),从而有利于ICC的生存.目的:探讨IGF-1对糖尿病大鼠结肠SMC表达SCF的影响及其信号转导通路.方法:以链脲霉素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分离、培养正常和糖尿病大鼠结肠SMC,设不同浓度(0、50、100、150μg/L)、不同时间(0、8、16、24、48 h)IGF-1干预组和MEK抑制剂PD98059+IGF-1、PI3K抑制剂LY294002+IGF-1干预组,以RT-PCR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SMC中的SCF表达.结果:糖尿病大鼠结肠SMC的生长速度较正常大鼠减慢.无血清培养条件下,正常和糖尿病结肠SMC中SCFmRNA和蛋白表达较低,IGF-1可诱导SCF表达增加,大有效浓度为100μg/L,诱导高峰时间正常对照组为16 h,糖尿病组为24 h.经PD98059预处理的SMC,IGF-1诱导的SCF表达部分受抑,LY294002预处理对IGF-1的作用无明显影响.结论:0~100μg/L IGF-1在24 h内能以剂量和时间依赖性方式诱导糖尿病大鼠结肠SMC表达SCF,但效应弱于其对正常大鼠结肠SMC的作用,该作用的发挥可能部分依赖于ERKMAPK信号通路.

  • 肝癌细胞株SMMC7721中CD133+和CD133-亚群生物学特性的比较

    作者:朱殷;郑青;汪铮;王园园;萧树东

    背景:肝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易复发、转移,术后5年生存率较低.目前肿瘤干细胞学说已成为肿瘤研究的热点,CD133是一种肿瘤干细胞的标记物.目的:比较肝癌细胞株SMMC7721中CD133+和CD133-亚群的生物学特性差异,并初步探讨CD133+亚群的干细胞特性.方法:采用免疫磁珠法(MACS)分选SMMC7721细胞中CD133+和CD133-亚群,以流式细胞术检测CD133表达量,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检测CD133体外增殖能力,裸鼠成瘤实验检测体内致瘤性,CCK-8法检测对5-氟尿嘧啶(5-Fu)的敏感性.结果:MACS分选并培养1周后,CD133+亚群中CD133表达量明显下降.与CD133-亚群相比,CD133+亚群的体外克隆形成率明显增高,裸鼠肿瘤的体积明显升高,对5-Fu的敏感性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癌SMMC7721细胞中CD133+亚群较CD133-亚群更具有肿瘤干细胞的特性.

  • HER2基因扩增和蛋白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

    作者:卞学艺;叶青青;王瑶;沈艳莹;沈丹平;倪醒之

    背景:曲妥珠单抗在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胃癌分子靶向治疗中的作用已得到确认,研究HER2评分与患者临床结局的关系可确定哪些患者可能从曲妥珠单抗治疗中获益.目的:探讨HER2基因扩增和蛋白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认证的检测试剂盒和Hofmann等报道的共识小组推荐胃癌HER2评分系统,采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和免疫组化方法(IHC)检测177例胃癌组织的HER2基因扩增和蛋白表达.比较不同临床病理特征胃癌亚组间HER2阳性率的差异,以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HER2与预后的关系.结果:177例胃癌组织中31例(17.5%)HER2阳性,肠型胃癌阳性率显著高于弥漫型/混合型胃癌(28.1%对12.5%,P=0.0109),分化较好的胃癌阳性率显著高于分化较差的胃癌(37.0%对10.7%,P<0.0001).HER2与性别、年龄、肿瘤部位和TNM分期无关.HER2阳性与阴性者总体生存率无明显差异,但在分化较好的胃癌中,HER2阳性者预后差于HER2阴性者(P=0.0084).结论:肠型胃癌和分化较好的胃癌是曲妥珠单抗治疗的主要候选人群.HER2尚不能作为独立指标判断胃癌预后.

  • 丁酸钠和1,25-(OH)2D3对人结肠癌细胞增殖和hTERT表达的影响

    作者:章颖;于成功

    背景:端粒酶在肿瘤细胞永生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是调节端粒酶活性的关键因素.有研究发现生物活性制剂丁酸钠和1α,25-二羟维生素D3[1,25-(OH)2D31具有潜在抗肿瘤效应.目的:观察丁酸钠和1,25-(OH)2D3对人结肠癌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以不同浓度丁酸钠(0.5~2.0 mmol/L)、1,25-(OH)2D3(10-8~10-6mol/L)或两者联合[1.0 mmol/L丁酸钠+10-7mol/L 1,25-(OH)2D3]诱导人结肠癌细胞株HT29,MTT法检测细胞生长抑制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RT-PCR检测hTERT mRNA表达.结果:丁酸钠和1,25-(OH)2D3能剂量和时间依赖性地抑制HT29细胞生长;1.0 mmol/L丁酸钠和10-7mol.L 1,25-(OH)2D3能诱导HT29细胞G0/G1期阻滞和细胞凋亡,抑制hTERT mRNA表达.联合用药组的上述作用较两者单用更为明显(P<0.05).结论:丁酸钠和1,25-(OH)2D3抑制人结肠癌细胞增殖的作用与其通过下调hTERT基因表达而抑制端粒酶活性、阻滞细胞周期、诱导细胞凋亡有关:两者联合可产生协同作用.

  • 食管胶囊内镜的临床应用

    作者:冯倩

    胶囊内镜在小肠疾病诊断中的优势得以确认后,研究者逐渐将视线转移到了对非小肠疾病的诊断上.食管胶囊内镜具有双摄像头和较快的拍摄、储存速度,能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数据信息,对食管常见疾病好发部位胃食管连接部的显示明显优于普通胶囊内镜.本文对食管胶囊内镜的构造和性能、操作方法及其在胃食管反流病、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等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作一综述.

  • 胰腺癌的非手术治疗进展

    作者:杨姗莹

    胰腺癌是一种发病隐匿、进展迅猛且预后极差的恶性肿瘤,治疗以外科手术、化疗和放疗相结合的综合治疗为主,但疗效有限.随着治疗技术的发展以及对胰腺癌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非手术治疗新策略如内镜超声治疗、分子靶向治疗、基因治疗等逐渐引起关注,其可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和延长生存期.本文就胰腺癌的非手术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 肠上皮内淋巴细胞研究进展

    作者:吕健

    肠上皮内淋巴细胞(IEL)是肠黏膜免疫系统的前沿守护者.肠黏膜上皮与肠腔大量微生物、食物抗原接触后,可通过调节IEL以预防肠腔致病微生物侵袭和对无害抗原产生耐受.IEL的表型和功能呈多样性,包括常规和非常规亚型,其功能失调不仅可引发肠道疾病,且与自身免疫病关系密切,而自身免疫病亦可致IEL发生相应变化.本文就IEL的分类、起源、在消化道中的分布情况及其与自身免疫性肠病、免疫缺陷性肠病、小肠恶性肿瘤的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microRNA在炎症性肠病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程吉华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种病因尚未完全阐明的肠道慢性炎症性疾病,近年研究发现IBD患者肠黏膜组织和血清的诸多microRNA(miRNA)表达异常,且其表达异常与疾病活动度、病变部位等相关,可能在IBD的诊断、发病机制探索和靶向治疗中发挥一定作用.本文就IBD患者特异性miRNA表达异常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以期阐明miRNA在IBD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 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尿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临床分析

    作者:张爽;梅俏;许建明;胡乃中;张旭;张丽萍;刘晓昌

    背景:单核细胞趋化因子(MCP)-1在溃疡性结肠炎(UC)发病中起重要作用.目的:探讨活动期UC患者尿MCP-1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纳入50例活动期UC患者和25例正常对照者,以ELISA法检测所有入选者的尿MCP-l水平,并与UC患者的主要临床病理特征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活动期UC患者尿MCP-1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33.24±16.84)pg/ml对(16.47±7.73)pg/ml,P<0.051.UC患者尿MCP-1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病变范围、营养风险相关(P<0.05),但与疾病临床类型、内镜分级不相关(P>0.05).结论:活动期UC患者尿MCP-1水平增高,且与UC疾病严重程度、病变范围和营养风险相关.

  • 20例植物性胃石综合治疗临床分析

    作者:王钧;周毅;姜莉;谢艳;王婧

    背景:植物性胃石多见于我国北方地区,治疗方法包括溶石、内镜碎石、外科手术等.目的:评价内镜碎石联合药物综合治疗植物性胃石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06年1月~2009年7月,解放军第451医院共有20例植物性胃石患者接受内镜圈套勒除、高频电切、胃石切割碎石专用器械碎石治疗,术后予碳酸氢钠溶液口服和质子泵抑制剂静脉滴注.对上述患者的治疗经过和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6例(80.0%)胃石症患者合并胃溃疡,9例(45.0%)幽门螺杆菌阳性.综合治疗一次碎石成功率为80.0%,总成功率为100%,无一例患者术后发生胃穿孔、出血、肠梗阻等并发症.结论:胃石症患者易合并胃溃疡.内镜碎石联合药物综合治疗植物性胃石效果肯定,安全可靠.

  • 我国重症急性胰腺炎临床救治现状与思考

    作者:郭晓榕;李兆申

    经过国内外学者的共同探索和努力,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理念日趋完善,疗效有显著提高,尤其是内镜和微创技术的广泛应用,带来了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策略上的变化,但仍面临着巨大的历史挑战.如何进一步规范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提高救治成功率,同时真正规范地开展相关临床科研,提高该领域的研究质量,还需作出很大的努力.

  • 胶囊内镜在小肠疾病中的应用进展

    作者:刘昆

    胶囊内镜(CE)技术发展迅速,已成为一线小肠无创检查技术之一,目前已广泛用于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0GIB)、炎症性肠病、小肠肿瘤、乳糜泻和腹痛等的诊断,其与双气囊小肠镜(DBE)联合应用可提高小肠疾病的诊疗水平.本文就CE在小肠疾病中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胃肠病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