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消化系统疾病 > 胃肠病学杂志

胃肠病学

胃肠病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위장병학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 影响因子: 1.21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8-7125
  • 国内刊号: 31-1797/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4-624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胃肠病学》编辑部
  • 出版地区: 上海
  • 主编: 萧树东
  • 类 别: 消化系统疾病
期刊荣誉:
  • 天麻素对焦虑样胃高敏感FD模型大鼠胃敏感性和焦虑样行为的影响

    作者:景富春;张军;王进海;冯诚;杨宝德;胡浩;孙晓明;郑建云;尹晓然;年媛媛

    背景:伴焦虑症状并以胃高敏感为主的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临床治疗的难点之一,天麻素(Gas)可能具有调节胃敏感性和焦虑样行为的双重作用.目的:探讨Gas对焦虑样胃高敏感FD模型大鼠胃敏感性和焦虑样行为的影响.方法:将40只新生幼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丁螺环酮组、Gas低剂量组和Gas高剂量组.序贯采用母婴分离、急性胃刺激和束缚应激法制作焦虑样胃高敏感大鼠模型.第8周,对照组和模型组大鼠腹腔注射0.9%NaCl溶液2.0 mL/kg,丁螺环酮组给予丁螺环酮3.125 mg/kg,Gas低、高剂量组分别给予62.5 mg/kg和125.0 mg/kg Gas,连续7 d.末次给药后行高架十字迷宫(EPM)试验、旷场试验、腹壁回撤反射(AWR)和肌电图(EMG).结果:与对照组相比,EPM试验示模型组大鼠进入开放臂次数的比例、开放臂停留时间的比例均显著降低(P<0.01),旷场试验示虚拟中央格停留时间明显缩短(P<0.05)、穿行格数和直立次数明显减少(P<0.01);胃气囊扩张压力为40 mm Hg或以上时,AWR评分显著升高(P<0.05),EMG的ROC曲线下面积(AUC)明显增加(P<0.01).而与模型组相比,高、低剂量Gas均可明显改善上述指标(P<0.05).结论:Gas对焦虑样胃高敏感FD模型大鼠脑-胃轴调节中胃敏感性和焦虑样行为具有明显的影响.

  • MUC2转录下调对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大鼠肠道通透性的影响

    作者:徐汇;郑俊媛;范俊杰;黄春兰;曾悦

    背景:急性胰腺炎早期即可出现肠屏障功能障碍,并与疾病进展、预后有密切联系.肠黏液层作为主要肠道物理屏障之一,有助于维持正常肠屏障功能.目的:观察黏蛋白MUC2在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大鼠肠道中的表达变化,探讨其在ANP肠屏障损伤中的作用.方法:42只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O组)和ANP组,后者以胰胆管逆行注射3.5%牛磺胆酸钠建立ANP模型.分别于造模后6 h、12 h、24 h获取标本,测定血清淀粉酶和D-乳酸(反映肠道通透性)水平,观察胰腺和结肠组织病理学改变,PAS/AB染色观察结肠黏液层和杯状细胞,real-time PCR检测结肠组织MUC2和促炎细胞因子表达.结果:ANP大鼠模型建立成功.ANP组结肠组织损伤明显;与SO组同时间点相比,ANP组肠道通透性增加,结肠黏液层变薄,含黏液杯状细胞数减少,MUC2 mRNA表达下调,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干扰素-γ(IFN-γ)mRNA表达上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NP组MUC2表达与肠道通透性和促炎细胞因子表达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ANP大鼠结肠组织MUC2转录显著下调,并与肠道通透性增加和病程早期促炎细胞因子过度表达有关.

  • 炎症性肠病的临床、内镜和病理特征分析

    作者:崔秀秀;徐萍萍;徐五琴;王文军;奚卫珍;汪玉兰;何池义;韩真

    背景: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种累及胃肠道的慢性炎性疾病,其诊断需结合临床表现、内镜和组织病理学结果.目的:探讨IBD的临床特征、内镜表现和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7年4月皖南医学院附属弋矶山医院99例IBD患者[包括61例溃疡性结肠炎(UC)和38例克罗恩病(CD)患者]的临床特征、内镜表现和病理特征.结果:与CD患者相比,UC患者的年龄明显增高,腹泻、血便发生率升高(P<0.05),腹部包块发生率降低(P=0.015).UC以全结肠型多见,CD以回结肠型多见;UC组接受5-氨基水杨酸(5-ASA)治疗的比例高于CD患者(90.2%对71.1%,P=0.014).2例UC患者内镜下显示黏膜缓解,CD患者为3例.UC组织病理学可见隐窝分支(57.1%)、隐窝扭曲(76.2%)、隐窝萎缩(54.8%)、隐窝不规则(28.6%).78.9%的CD患者可见溃疡,炎症浸润程度较重,以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为主,非干酪样肉芽肿检出率为15.8%.结论:UC患者确诊年龄较大,以腹泻和血便为主要表现,5-ASA为主要治疗药物之一,内镜下有不同程度的黏膜出血和溃疡,组织病理学以隐窝结构改变和炎症浸润为主.CD患者病变为节段性病灶,组织病理学表现以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为主的慢性炎症,部分可见非干酪样肉芽肿.

  • 慢病毒介导RNAi下调LMP2A基因表达抑制EB病毒相关胃癌细胞的体外生长

    作者:王芳军;高昳;刘兵团;王文平;刘鹏飞

    背景:EB病毒(EBV)与多种人类肿瘤,如Burkitt淋巴瘤以及鼻咽癌、胃癌等上皮性肿瘤相关.病毒编码的潜伏膜蛋白2A(LMP2A)存在于部分EBV相关胃癌(EBVaGC)中,与肿瘤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目的:应用慢病毒介导的RNA干扰(RNAi)技术抑制LMP2A基因表达,探讨下调LMP2A对EBVaGC细胞体外生长的影响.方法:构建慢病毒载体pGCSIL-LMP2A-shRNA-LV和阴性对照载体并转染EBVaGC细胞株GT38,以real-time PCR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慢病毒载体的抑制效率,CCK-8实验、克隆形成实验和流式细胞术检测GT38细胞的细胞生长、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结果:GT38细胞转染LMP2A-shRNA-LV后,LMP2A mRNA和蛋白表达分别下调65.4%和50.8%,进而导致细胞体外增殖受抑,克隆形成能力降低,G0/G1期细胞比例增加,细胞凋亡率增高,与转染阴性对照慢病毒载体和未予转染慢病毒的GT38细胞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病毒介导的RNAi技术能高效抑制LMP2A基因表达,进而抑制EBVaGC细胞的体外生长,诱导G0/G1期阻滞,促进细胞凋亡.LMP2A可作为EBVaGC基因治疗的潜在靶点.

  • 幽门螺杆菌感染对血清胃蛋白酶原诊断价值的影响

    作者:陶丽媛;冀子中;王玲珑;鉏莉;章燕红;陈钰

    背景:血清胃蛋白酶原(PG)能反映胃黏膜功能状态,可作为胃黏膜病变的血清学标记.幽门螺杆菌(Hp)感染可引起胃黏膜病理改变,有文献报道Hp感染可影响血清PG水平.目的:探讨Hp感染对血清PG对胃黏膜病变诊断价值的影响.方法:纳入2014年7月—2015年6月于嘉兴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行胃镜和活检病理检查(包括Giemsa染色)以及血清PG检测的患者1216例,根据病理诊断和Hp状态分组,分析各组间PG水平的差异.结果:不同胃黏膜病变组间,Hp阳性患者血清PGⅠ、PGⅡ水平、PGⅠ/Ⅱ比值(PGR)以及PG(+)(PGⅠ≤70μg/L且PGR<3.0)者占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p阴性患者PGⅠ、PGⅡ水平、PGR以及PGⅠ≤70μg/L者、PGR<3.0者占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一胃黏膜病变组内,Hp阳性患者PGⅠ水平和PGR低于Hp阴性患者,PGⅡ水平和PG(+)者占比高于Hp阴性患者,部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p感染可影响血清PG水平,缩小不同胃黏膜病变间PG水平的差异,加大与同种胃黏膜病变Hp阴性患者间PG水平的差异,降低PGR,提高PG(+)率.对于Hp阴性患者,可能需设定新的PG标准以提高其对胃黏膜病变的诊断敏感性.

  • 血清英夫利西单抗谷浓度、抗英夫利西单抗抗体水平监测在英夫利西单抗维持治疗克罗恩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张启维;孙颖;王天蓉;沈骏;冉志华;郑青

    背景:随着英夫利西单抗(IFX)广泛用于克罗恩病(CD)的治疗,部分患者对IFX治疗失应答,具体机制尚未明确,可能与抗英夫利西单抗抗体(ATI)的形成密切相关.目前国内尚无ATI阳性率的相关报道.目的:评估血清英夫利西单抗谷浓度(IFX-TLs)、ATI水平监测在IFX维持治疗CD患者中的临床作用.方法:连续纳入2016年1月—2017年3月上海仁济医院接受IFX治疗的CD患者76例.检测血清IFX-TLs和ATI水平.根据CDAI评分将患者分为活动期组和缓解期组,比较血清IFX-TLs、ATI、C反应蛋白(CRP)和红细胞沉降率(ESR)水平.结果:76例CD患者中,2例(2.6%)ATI阳性,45例(59.2%)患者处于缓解期,31例(40.8%)为活动期.缓解期组IFX-TLs[2.84(1.30,4.96)μg/mL对4.08(1.29,6.72)μg/mL]、ATI[8.00(5.27,14.89)ng/mL对7.00(4.40,25.00)ng/mL]与活动期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484,P=0.454),而活动期组CRP、ESR水平均显著高于缓解期组(P=0.038,P=0.009).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D活动性与CRP相关(OR=6.082,95%CI:1.348~27.436,P=0.019),与IFX-TLs、ATI和ESR均无关(P>0.05).结论:CD活动性可能与CRP相关,而与IFX-TLs、ATI和ESR均无关.

  • 间充质干细胞在重度炎症性肠病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顾雪香;黄光明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其病因尚未完全明确.间充质干细胞(MSC)是一种具有多分化潜能的干细胞,已广泛应用于血液系统疾病的治疗.近年研究表明MSC在治疗IBD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本文就MSC在重度IBD治疗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DCF方案治疗进展期胃癌的研究进展

    作者:展昊;焦作义

    胃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化疗是治疗进展期胃癌的主要手段.对于晚期或已发生转移的胃癌患者,化疗可提高其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由多西他赛、顺铂和5-氟尿嘧啶组成的DCF方案对进展期胃癌患者疗效显著,然而因其较为严重的血液学毒性和胃肠道反应,临床应用仍比较局限.本文就DCF方案治疗进展期胃癌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Ghrelin/GHS-R激动剂和MTL/MTL-R激动剂 与胃肠动力关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冬永;许青文;徐鹏远

    Ghrelin和胃动素(MTL)主要由消化道分泌,有促进胃肠道运动的作用.胃肠动力疾病(DGIM)是主要由神经支配调节障碍导致的胃肠动力或感觉性疾病,以恶心、呕吐、腹痛、腹胀为主要症状.越来越多研究表明,ghrelin、MTL及其受体激动剂与DGIM发生关系密切.本文就ghrelin/GHS-R激动剂和MTL/MTL-R激动剂与DGIM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内镜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对消化系统肿瘤的诊断价值

    作者:陈素敏;李百文;任迎春;赵秋艳

    影像学检查如CT、MRI、超声等对消化系统肿瘤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但部分消化系统肿瘤因其自身独特的临床特点,常规影像学检查不易早期发现并作出定性诊断.内镜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EUS-FNA)不仅可发现早期病变,还能对病变作出准确的定性诊断,该技术的发展和完善极大地提高了消化系统肿瘤的诊断水平.本文就EUS-FNA对消化系统肿瘤的诊断价值作一综述.

  • NPRL2基因与奥沙利铂治疗结直肠癌的研究进展

    作者:付伟然;刘艾芸;杜雅菊

    结直肠癌(CRC)是全球三大恶性肿瘤之一,具有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研究发现,NPRL2基因与CRC发生、发展关系密切,CRC患者NPRL2基因表达显著降低.奥沙利铂是第三代铂类抗肿瘤药物,已广泛应用于胃肠道肿瘤化疗,可提高CRC患者生存率,但部分患者存在耐药.NPRL2基因可增加奥沙利铂治疗CRC的敏感性,是CRC潜在的治疗靶点.本文就NPRL2基因与奥沙利铂治疗CRC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十二指肠球部巨大Brunner腺瘤伴出血1例并文献复习

    作者:唐光华;蒋丹斌;单际平;朱建清;傅长来;王志祥;杨勇;朱燕;郑影影

    病例:患者女性,75 岁,因"黑便 1 周"于 2016-04-12 收治入院.患者入院前 1 周起无明显诱因每日解成形黑便一次,量约100 ~ 150 g,时有嗳气、反酸,无腹痛、腹胀,无恶心、呕吐,无心悸、胸闷,无晕厥、黑朦,无畏寒、发热.起初未予重视,后渐出现纳差、乏力、头昏等表现,睡眠、小便正常,近期体质量无明显下降.

  • 超早期和早期肠内营养对老年肥胖重度急性胰腺炎疗效的对比研究

    作者:宁月季;潘琦;毛伯能;陈国昌;刘芊;许新芳

    背景:早期给予肠内营养可改善重度急性胰腺炎(SAP)患者肠黏膜屏障、减少感染和并发症;但何时开始肠内营养目前仍存在争议.目的:探讨不同肠内营养开始时间对老年肥胖SAP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超早期肠内营养(A组)和早期肠内营养(B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和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结果:A组总有效率高于B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0.9%对79.2%,χ2=1.227,P>0.05).与B组相比,A组治疗后血、尿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显著缩短,住院费用明显降低(P<0.05);腹痛、腹胀、呕吐和发热症状消失时间显著缩短(P<0.05);血清炎症因子IL-6、TNF-α 和CRP水平显著降低(P<0.05);感染率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与早期肠内营养组相比,超早期肠内营养对于老年肥胖SAP患者疗效更佳,且具有住院时间较短、费用更低的优点.

  • 重视根除幽门螺杆菌预防胃癌

    作者:刘文忠

    胃癌在中国癌症死亡常见原因中位居第二.90%以上的胃癌被认为是胃黏膜长期炎症的终末结果.幽门螺杆菌感染是胃炎主要的病因,可导致胃黏膜萎缩、肠化生和异型增生,终发生胃癌(Correa提出的肠型胃癌发生过程).这一已被完全了解的胃癌发生自然史为胃癌的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策略提供了合理依据.大量证据表明,一级预防(根除幽门螺杆菌)与二级预防(内镜筛查和随访)联合的策略可预防或限制胃癌发生的进程.本文旨在强调胃癌一级预防的重要性.

胃肠病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