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医药导报杂志

医药导报

医药导报杂志

Herald of Medicine 의약도보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湖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 主办单位: 中国药理学会、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联合主办
  • 影响因子: 1.04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4-0781
  • 国内刊号: 42-1293/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38-173
  • 曾用名: 湖北医药导报;医药学报
  • 创刊时间: 1982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医药导报》编辑部
  • 出版地区: 湖北
  • 主编: 杜光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舍曲林与阿米替林治疗高中生抑郁症临床对照研究

    作者:夏朝云;叶剑辉;汤庆平;蔡进伟

    目的 比较舍曲林与阿米替林治疗高中生抑郁症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将80例符合CCMD-3诊断标准的高中生抑郁症患者按就诊顺序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给予舍曲林口服,50~100 mg·d-1,qd;对照组给予阿米替林口服100~225 mg·d-1,分两次给药.均治疗6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SI)及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82.1%,对照组显效率73.5%,治疗结束后两组疗效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治疗组的不良反应明显比对照组少而轻.结论 舍曲林治疗高中生抑郁症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 根据前驱症状施药能有效减轻复发性生殖器疱疹病情

    作者:邓云华;李皓;陈兴平

    目的 探讨利用前驱症状的"警示"信号尽早使用国产法昔洛韦胶囊对复发性生殖器疱疹(RGH)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将60例RGH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患者于复发的前驱症状出现时经自行判断而尽早服用备用法昔洛韦胶囊,每次0.25 g,tid,连用6 d,皮损处外搽1%喷昔洛韦乳膏,第2次复发时给药方法同前;对照组患者于复发后立即复诊用药.记录两组患者复发皮损面积、复发间隔时间与皮损痊愈时间.结果 试验组复发皮损面积较对照组显著缩小(P<0.01),试验组复发皮损痊愈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1),两组2次复发后间隔时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利用RGH前驱症状的"警示"信号在复发的早期及时使用有抗疱疹病毒药物的疗法能有效减轻RGH复发病情.

  • 复方左氧氟沙星喷雾剂治疗细菌与病毒感染性皮肤病108例

    作者:周辉;王震;杜士明;黄良永

    目的 观察复方左氧氟沙星喷雾剂治疗细菌与病毒感染性疾病的疗效.方法 将细菌感染性皮肤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A52例和对照组A48例,将病毒感染性皮肤病患者10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B56例和对照组B48例.治疗组A和治疗组B均给予复方左氧氟沙星喷雾剂喷雾,以患处湿润为度;对照组A外用红霉素软膏涂抹,对照组B外用阿昔洛韦软膏涂抹.各组均每天给药4次,连用3~5 d.比较各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A痊愈、显效、有效、无效患者分别为42,8,2,0例,总有效率100.00%,对照组A分别为25,13,2,8例和83.33%,治疗组A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A(P<0.01);治疗组B痊愈、显效、有效、无效患者分别为38,8,10,0例,总有效率100.00%,对照组B分别为18,12,11,7例和85.42%,治疗组B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B(P<0.01).结论 复方左氧氟沙喷雾剂治疗细菌和病毒感染性皮肤病有较好的疗效.

  • 口服避孕药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中卵巢反应不良患者的意义

    作者:李舟;朱桂金;靳镭;章汉旺

    目的 研究促排卵周期前应用口服避孕药(OCP)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IVF-ET)中卵巢反应不良者的意义.方法 将143例行IVF-ET的卵巢反应不良患者按排卵周期前是否使用过OCP药分为OCP治疗组69例和对照组74例,对入选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评估口服避孕药对患者促排卵的效果以及对IVF-ET手术结果的影响.结果 预先使用OCP的患者促性腺激素用量[平均(44.06±9.30)支]较对照组[平均(51.37±13.68)支]少,周期取消率(11.6%)较对照组(25.7%)低(均P<0.05),但两组获卵数、受精率、临床妊娠率等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对卵巢反应不良的患者,在行IVF-ET前口服避孕药可改善促排卵治疗效果,降低周期取消率.

  • 异丙酚联合瑞芬太尼或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效果比较

    作者:肖少华;杨昌明;夏中元

    目的 比较进行靶控输注(TCI)静脉麻醉时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在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及围手术期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患者术后苏醒过程中意识恢复情况.方法 选择ASA Ⅰ~Ⅱ级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瑞芬太尼(RF)组和芬太尼(F)组各50例,均联合异丙酚行靶控血浆浓度输注,观察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及围手术期血压及心率的变化,术毕停麻醉药后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送术后恢复室(PACU)时间以及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和离开PACU时间.根据警觉/镇静评分法(OAA/S)及口述描绘法(VRS)评分,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拔管后即刻、离开PACU时、拔管后1,5及24 h的意识状态、疼痛评分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RF组麻醉诱导时血压低于F组,心率慢于F组;RF组插管时心血管反应低于F组;RF组术毕停药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明显早于F组;两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后送PACU、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均差异无显著性,但RF组定向力恢复时间和出PACU时间早于F组;RF组患者在拔管后即刻、离开PACU时以及回病房后1,5 h和术后24 hOAA/S及VRS评分高于F组,RF组需要镇痛者多于F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异丙酚联合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诱导及气管插管心血管反应小;异丙酚复合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在苏醒质量上较优,但瑞芬太尼半衰期短,患者术后会感到疼痛,应及时行镇痛治疗.

  • 二苯乙烯苷增强正常血管内皮细胞抗氧化作用研究

    作者:胡存华;赵立波;王晓敏;王嘉陵

    目的 探讨二苯乙烯苷(THSG)对正常血管内皮细胞(VEC)的抗氧化作用.方法 体外培养VEC,用不同浓度的THSG分别作用,检测其一氧化氮(N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MDA)的变化.结果 THSG可以浓度依赖性的使VEC生成NO的量增多和SOD的活力增高,而使VEC产生MDA的量减少.结论 THSG对体外培养的VEC具有抗氧化作用.

  • 聚维酮对人膀胱癌T24细胞的抑制作用研究

    作者:韩子华;翁志梁;余志贤;吴秀玲;王天济;卢思保;李澄棣

    目的 探讨聚维酮(PVP)对人膀胱癌T24细胞的抑制作用.方法 采用MTT法检测PVP对T24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PVP对T24细胞周期的影响和黏附作用.结果 2.5%PVP作用24和72 h,对人膀胱癌T24细胞生长抑制率分别为(15.11±2.36)%和(49.57±7.07)%;浓度为7.5%时24和72 h抑制率分别(35.42±5.55)%和(79.66±19.92)%.5.0%PVP作用24和72 h时,细胞G0/G1期所占比例分别为(74.17±0.91)%和(46.69±3.76)%;G2/M期细胞所占比例分别为(14.63±0.47)%和(41.88±1.50)%.PVP能提高抗鼠IgG1对T24细胞的黏附作用.结论 PVP能通过诱导人膀胱癌T24细胞周期阻滞于G2/M期和作为化疗药的黏附性载体而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增殖.

  • 核因子-κB与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在格列喹酮干预治疗糖尿病大鼠肾脏的表达

    作者:王扬天;王坚;赵明;狄红杰

    目的 探讨糖尿病肾脏病变与格列喹酮干预治疗、核因子-κB(NF-κB)活化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表达之间的关系.方法 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成对照组(A组)、糖尿病组(B组)、格列本脲干预组(C组)和格列喹酮干预组(D组)各10只.糖尿病模型按经典的60 mg·kg-1剂量一次性腹腔内注射链脲菌素制备,于12周末处死大鼠,留取肾脏标本,观测肾脏病理改变并用免疫组化法分析NF-κB及iNOS表达.结果 肾脏病理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其余3组均有不同程度肾脏病变,其中B组肾脏病理改变明显,C组较明显,D组较轻;免疫组化分析结果显示NF-κB和iNOS表达在D组与B、C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NF-κB及iNOS伴随着肾脏病理学改变而持续活化,可能在糖尿病肾病发生中有重要作用,而格列喹酮可以通过抑制炎症因子的表达起到肾脏保护作用.

  • 七叶一枝花软膏抗炎镇痛作用研究

    作者:李小莉;陈红琳;牟光敏

    目的 研究七叶一枝花软膏对小鼠的抗炎镇痛作用.方法 采用巴豆油混合剂致小鼠耳廓肿胀法、醋酸(HAc)致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法、角叉菜胶致小鼠足趾肿胀以及炎症组织中PGE2含量测定实验研究七叶一枝花软膏的抗炎作用.扭体法研究七叶一枝花外用膏剂的镇痛作用.结果 七叶一枝花软膏能显著抑制小鼠耳肿廓胀和小鼠足趾肿胀,降低炎症组织中PGE2的含量,对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有显著抑制作用,并能显著降低小鼠扭体次数.结论 七叶一枝花软膏具有较强的抗炎镇痛作用.

  • 凌霄花粗提物对老龄大鼠微循环的影响

    作者:李建平;侯安继

    目的 研究凌霄花粗提物对老龄大鼠微循环的影响.方法 观察凌霄花粗提物对老龄大鼠肠系膜微循环、血液流变学、血小板和凝血因子Ⅰ的影响及对红细胞功能的影响,在大鼠肠系膜微循环实验中,以2~3个月龄青年鼠作为对照.结果 凌霄花粗提物能加快老龄大鼠血流速度,扩张小血管管径,增加毛细血管网交叉点,抑制红细胞和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黏度,改善红细胞功能.结论 凌霄花粗提物对老龄大鼠微循环具有较好的改善作用.

  • 齐留通对胰腺癌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

    作者:吴深宝;周国雄;黄介飞;张弘;魏群;肖明兵;江枫;李锋

    目的 探讨齐留通阻断5-脂氧合酶(5-LOX)代谢途径对胰腺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将人胰腺癌细胞SW1990与不同浓度齐留通(浓度分别为40,30,20,10,5,3和1 μg·mL-1)共同孵育,以不加齐留通的细胞为对照组.采用MTT法和流式细胞仪(FCM)Annexin V/PI双染法检测各组SW1990细胞增殖和凋亡比例,FCM检测细胞周期.结果 培养48 h后,40和30 μg·mL-1齐留通组对胰腺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明显强于对照组,且均差异有极显著性(均P<0.01);培养72 h后,40,30和20 μg·mL-1齐留通组对胰腺癌细胞的抑制较对照组显著增强(均P<0.01).其他检测结果亦表明,齐留通可抑制SW1990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该作用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与对照组相比,齐留通作用18 h后G0/G1期细胞比例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G2/M期、S期细胞所占比例降低.结论 齐留通能抑制胰腺癌细胞增殖并诱导细胞凋亡,使细胞DNA合成受抑制,产生G1期阻滞.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血浆氟康唑浓度

    作者:陈萍;彭彦;何秀萍;晋园;林怡

    目的 建立测定人血浆氟康唑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采用Eurosphex-100 C18柱,以乙腈-磷酸二氢钾(KH2PO4,0.01 mol·L-1)(28:72,V/V,用磷酸调节pH值至3.0)为流动相,非那西丁为内标,紫外检测波长为261 nm,测定人血浆氟康唑浓度.结果 血浆氟康唑浓度在0.1~10.0 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n=8),低、中、高3个浓度(0.25,2.50,9.00 μg·mL-1)的样品提取回收率分别为104.95%,89.93%和99.20%.结论 所建立的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可用于临床血浆氟康唑浓度测定及人体药动学研究.

  • 两种枸杞糖肽促进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作用比较

    作者:刘璐;杜光;方建国

    目的 比较两种枸杞糖肽的免疫活性.方法 常规制备小鼠脾细胞悬液,分别加入浓度为500,100,10,1 μg·mL-1的两种枸杞糖肽样品(实验室提取和工业化生产的枸杞糖肽样品)溶液,空白对照组不加入药物.将各组细胞悬液平均分成两组,其中一组加入10 μg·mL-1的ConA(作为阳性对照).将各细胞悬液置于37 ℃、5%二氧化碳温箱培养72 h后,分别采用流式细胞仪和MTT比色法对样品进行分析.结果 流式细胞仪分析结果显示,两种枸杞糖肽样品均能促进小鼠脾细胞增殖反应,与ConA合用时,均具有协同作用.MTT比色法结果表明:实验室提取的枸杞糖肽样品能明显促进小鼠脾细胞增殖反应,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工业化生产的枸杞糖肽样品在较大剂量时对脾细胞有明显促增殖作用;与ConA合用时,实验室生产的样品在较大剂量时具有协同作用,工业化生产的样品有明显的协同作用(P<0.05).结论 两种样品均具有较强的免疫活性.

    关键词: 枸杞糖肽 免疫活性
  • 左旋精氨酸对兔肺缺血-再灌注损伤氧化应激与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影响

    作者:张友婷;戈霓云;吴成云

    目的 探讨兔肺缺血-再灌注损伤时左旋精氨酸对氧化应激、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影响.方法 采用在体兔的缺血-再灌注损伤动物模型.雄性日本大耳兔30只,随机分成3组,每组10只:假手术对照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左旋精氨酸+缺血再灌注组(L-Arg组).分别在开胸前、缺血末、再灌注末从左颈外静脉采血,检测各组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和CGRP含量.结果 L-Arg组在缺血末及再灌注末SOD活力及NO含量明显高于S组及IR组(均P<0.01),而IR组缺血末及再灌注末与S组比较均有所下降(均P<0.05).在再灌注末,IR组MDA含量明显高于S组和L-Arg组(均P<0.05),而CGRP含量却明显低于S组和L-Arg组(均P<0.01).结论 左旋精氨酸可能通过诱导SOD和CGRP的生成对兔肺组织的缺血-再灌注损伤起保护作用.

  • 608例药源性过敏性休克分析

    作者:王其丰;李斯达

    目的 了解药源性过敏性休克的发生规律与特点.方法 检索1994~2002年国内医药学期刊报道的过敏性休克病例报道,并对2001~2002年度报道的558篇共608例药源性过敏性休克进行分析.结果 608例过敏性休克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中青年(17~60岁)发生率较高.引起过敏性休克的药物以抗生素、中药制剂、生物生化制品常见.过敏性休克大多数(82.40%)发生在用药后30 min内.给药途径大多为静脉注射给药(88.00%),其次为口服给药(12.00%).结论 临床使用药物应保持足够的警惕,以防过敏性休克或其他严重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

  • 吉西他滨致房性期前收缩1例

    作者:李冬梅;孟德宝;魏煜程

    患者,男,69岁.2006年3月6日因右下肺软组织块影(4.0 cm×5.0 cm)入院诊治.体检: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和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胸廓对称,两肺呼吸音清,心界不大,心率88次·min-1,心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行纤支镜检查:右肺下叶病理为中分化鳞癌.

  • 造影剂所致不良反应监测结果

    作者:府碧蔚

    目的 分析造影剂的药品不良反应(ADR),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采用集中监测的方法,对某三甲医院2005年造影剂的ADR报告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共收到各类造影剂的ADR报告59份,其中碘帕醇所致19例、碘普罗胺所致25例、钆喷酸所致9例、泛影葡胺所致6例.结论 应合理使用造影剂,尽量减少ADR的发生.

  • 老年患者噻氯匹定相关严重药物不良事件的防治建议

    作者:赵玉芬;张新明;陈军林

    近年来,老年患者接受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PTCA)和(或)在安装支架前后接受噻氯匹定抗血栓治疗渐趋普遍.鉴于老年患者的特殊生理、病理和药动学特征,笔者结合近报道的噻氯匹定相关严重药物不良事件(ADE),探讨老年患者噻氯匹定的安全用药问题,并提出严重ADE的防治建议.

  • 左卡尼汀致过敏性休克1例

    作者:张瑞忠

    患者,男,29岁.因不育症、精子活力低下,于2006年2月15日来我院男性科诊治.给予注射用左卡尼汀1 g(烟台北方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050920)加0.9%氯化钠溶液10 mL静脉注射,tid,用药2次,患者无不适,第3次静脉注射该药约2/5时,患者自觉不适并渐加重,而后出现晕厥、面色苍白、四肢不温、呼之不应,即停止注射并使患者平卧,吸氧.

  • 146例药品不良反应分析

    作者:朱顺法;余翠琴;程亚军

    目的 了解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对2005年收集的146例ADR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46例ADR中,老年患者较多,占总例数的25.51%,以静脉给药方式为主,共涉及93种药品,与抗感染药物有关的ADR多见,占总例数的47.26%,其次为抗肿瘤药物、中药制剂等;ADR发生频率高的3种药品是阿奇霉素、甲氨蝶呤、加替沙星;ADR的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的损害为常见,其次是消化系统损害;较严重的有5例.结论 医务工作者应开展全方位的ADR监测工作,避免或减少ADR的发生.

  • 穿琥宁致过敏性休克1例

    作者:彭博

    患者,女,23岁,因咽痛、咳嗽2 d就诊,门诊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自述既往有青霉素致变态反应史,未发现其他药物致变态反应史.

    关键词: 穿琥宁 过敏性休克
  • 药物热的临床分析

    作者:王君钰;谭诗云;钱翠娟

    目的 了解导致发热的药物及种类,提高对药物热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总结分析1998年1月~2005年12月住院且符合药物热诊断标准的患者病历资料,对致热药物的种类、临床特点及治疗措施进行分析.结果 共10例药物所致发热患者,其中以抗生索引起发热多,致热药物以头孢菌素类和青霉素类药常见.热型以驰张热为主,患者多有伴随症状.结论 临床上药物热与其他发热性疾病难以鉴别,对不明原因发热的病例应辨别是否发生药物热,以免误诊.同时要坚持合理使用抗生素.

  • 头孢哌酮致不良反应454例文献分析

    作者:顾正平;朱亚虹;陆惠平

    目的 分析临床应用头孢哌酮所致不良反应的规律,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检索2000年1月~2005年7月国内公开发表的医学期刊中有关头孢哌酮不良反应的文献80篇,并对所获得的454例病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头孢哌酮主要不良反应是双硫仑反应、变态反应,严重者可致死亡,其次是消化系统、血液系统、泌尿系统、心血管系统损害.结论 临床应重视头孢哌酮的不良反应,在用药期间及停药后1周内应避免饮酒和服用含乙醇的中西药及饮料.大量饮酒后2 d内禁用头孢哌酮,特别对老年患者、肾功能不全者、心脏病和脑血管病患者更应警惕.

  • 303例胆道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分析

    作者:姚健康;周月红

    目的 了解胆道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现状及其合理性.方法 对303例胆道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 抗菌药物使用率高的前3位分别是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呋辛和头孢他啶.疗程平均为3.6 d.单用抗菌药物231例,联合用药48例.择期手术无论开腹手术还是腹腔镜手术,单用与联用抗菌药物伤口感染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胆道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预防用药指征基本符合要求,但在选用药物、用药疗程及联合用药等方面有待改进.

  • 感染性心内膜炎病原菌变迁及其耐药性分析

    作者:崔敏;张真路

    目的 通过对感染性心内膜炎(IE)患者病原菌及其耐药率的分析,探讨IE病原菌的变迁及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情况.方法 对2003年1月~2005年12月收治的138例IE患者的病原菌及抗菌药物耐药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所统计的IE病原菌中,革兰阳性球菌95例(占68.84%),其中草绿色链球菌64例(占46.38%);革兰阴性杆菌36例(占26.09%);真菌4例(占2.90%).结论 草绿色链球菌仍然是IE的主要病原菌,对青霉素G、氯霉素、万古霉素、替考拉宁耐药率较低;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感染所占比例升高,对环丙沙星、阿米卡星、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及SMZ-TZP耐药率低;嗜麦芽假单胞菌感染所占比例明显升高,对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环丙沙星耐药率较低.

  • 2002~2004年心血管系统药物应用情况分析

    作者:孔毅;高国芳;周建设

    目的 了解2002~2004年心血管系统用药临床应用特点.方法 对2002~2004年心血管系统用药品种、消耗金额、DDDs、日均费用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循环系统药物的购药总金额呈下降趋势,日均费用有所下降或基本不变,但DDDs大多呈上升趋势.结论 循环系统药物临床得到广泛应用,并呈上升趋势,分类复杂,可供选择的种类较多.

  • 南北两所医院抑郁症患者用药比较

    作者:汪洁;孔维波;于恩庆

    目的 比较南北两所医院抑郁症患者药物使用情况.方法 分别抽取两院近期出院的95和91例抑郁症患者的病历资料,对其所用药物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两院均以新型抗抑郁药物为主,且剂量差异不显著,南方医院合并用药频率较高,两院合并抗精神病药物频率均较高且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两院用药基本合理.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柘木中山柰素含量

    作者:郑云枫;李家春;彭国平

    目的 建立测定柘木中山柰素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柘木药材经提取水解后测定山柰素的含量,以确定柘木中有效成分的含量;色谱柱为Kromasil C18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0.01%三氟乙酸水溶液(58:42);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360 nm.结果 山柰素在0.725~11.600 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94%,RSD=1.66%.结论 该法操作简便、快捷、灵敏度高,可作为柘木及其制剂的含量测定方法.

  • 参芪扶正总苷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

    作者:张勇慧;张锦文;阮汉利;皮慧芳;贾于;吴继洲

    目的 建立参芪扶正总苷的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方法 Waters 717型高效液相色谱仪,Waters 2996二极管阵列检测器,低压四元泵,自动进样器;KR100-5C18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水,线性梯度洗脱;柱温:30 ℃;流速:0.8 mL·min-1;检测波长:270 nm;记录时间:90 min.结果 10批样品与对照用参芪扶正总苷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的相似度均>90%,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实验中各共有峰相对保留时间和相对峰面积RSD均<3%.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便,结果稳定可靠,可作为参芪扶正总苷的质量控制方法.

  • 等吸收波长消去法测定呋喃西林溶液中苯甲酸钠含量

    作者:伦新强

    目的 建立测定呋喃西林溶液中苯甲酸钠含量的紫外分光光度法.方法 采用等吸收波长消去法,苯甲酸钠在225 nm波长处有大吸收,呋喃西林在225和328 nm波长处具有等吸光度(A),测定A225 nm -A328 nm可消除呋喃西林的干扰,利用△A225 nm值计算苯甲酸钠的含量.结果 苯甲酸钠在6~14 μg·mL-1浓度范围内与吸光度的线性关系良好(r=0.999 8),平均回收率为100.4%,RSD为0.7%(n=6).结论 该法简便、快速、实用,适用于呋喃西林溶液中笨甲酸钠的含量测定.

  •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茵陈药材及其制剂中绿原酸含量

    作者:王文清;汪秋兰;冯尧;谢委;方建国

    目的 建立测定茵陈药材及其制剂中绿原酸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固定相:Kromasil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乙腈-0.1%磷酸(9:91);检测波长:327 nm;流速:0.9 mL·min-1;柱温:40 ℃;进样量:10 μL.结果 绿原酸在4.9~78.4 μg·mL-1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7);绿原酸平均回收率(n=3)分别为98.5%(RSD=1.32%),99.0%(RSD=0.81%),98.4%(RSD=0.52%).结论 该方法灵敏快速、准确可靠,可作为茵陈药材及其制剂中绿原酸的质量控制方法.

  • 药品不良反应的民事赔偿责任

    作者:张建平

    药品不良反应的特殊性表明,药品的潜在危险转化为现实危害存在可归责事由.现行法律法规并未排除其民事赔偿责任的存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是追究药品不良反应民事赔偿责任的法律依据.应避免而未能避免的药品不良反应,属于"不合理的危险",使药品具有缺陷.符合政府强制性标准不能作为药品不良反应案件的免责事由.

  • 临床药师在典型病例讨论中的作用

    作者:武海燕;郭玉刚;许开利

    在制订典型病例治疗方案的讨论中,药师、检验师、医师可共同参与,综合分析患者的状况,以制订佳治疗方案.临床药师只有深入临床一线,才能真正发挥指导合理用药的作用.

  • 实施《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的回顾与展望

    作者:刘宝洪

    该文分析了贯彻实施<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方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对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建议.认为只有全社会的配合,不断完善实施细则,才能完成<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方法>所规定的任务.

  • 门诊急诊不合理用药处方分析

    作者:汪宇;朱志忠;周晨亚;陈川

    目的 了解门诊不合理用药情况,提高医院用药水平.方法 随机抽取门诊急诊处方11 287张,从中挑选出不合理用药处方进行归类分析.结果 不合理用药处方533张,不合格率4.72%.发生频率较高的不合理处方包括给药间隔不合理、给药剂量不合理、药物配伍不合理等.结论 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合理用药现象,主要是由临床医生的知识结构缺陷和药师审查处方不严引起.

  • 药物流行病学数据库现状与前景展望

    作者:谢红娟;杜文民;沈炜明

    介绍了药物流行病学和数据库的定义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药物流行病学数据库的作用、类型、现状、发展趋势和展望.

  • 硫胺素类药物治疗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研究进展

    作者:李斌;刘恒明

    糖尿病特征性微血管病变可以引起一系列严重的并发症.其可能的发病机制包括过量的葡萄糖及其代谢产物经异常途径,如多元醇通路、非酶性糖基化作用、二酰甘油-蛋白激酶C途径、氨基己糖合成途径等代谢,产生相应的具有细胞毒性作用的产物;过量的葡萄糖引起氧自由基活性及抗氧化状态的异常,损伤细胞并进一步诱导细胞凋亡等.硫胺素类药物是糖代谢途径中关键的辅酶,它可能通过激活转酮醇酶,使过量的葡萄糖经磷酸戊糖途径代谢,减少了参与上述异常代谢途径的反应物,从而减少具有细胞毒性作用产物的生成和细胞的凋亡,保护微血管内皮细胞.硫胺素类药物有可能成为控制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有效药物.

  • 微囊化技术在药物研究中的应用

    作者:周松;陈腾

    药物微囊化技术是指将固态或液态药物包裹在天然或合成高分子材料中形成的直径1~5 000 μm的微小囊状物中的技术.目前解释药物微囊化释药规律的理论包括透过囊壁扩散释放药物、随着囊壁的溶解而释放药物、随着囊壁的消化降解而释放药物等.药物微囊化后,可提高其稳定性,减轻不良气味,防止药物在胃肠道内失活,减少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性,缓释或控释药物的释放,使液体药物固化,便于制剂生产、贮存和使用,避免药物的配伍变化,使药物浓度集中于靶区,稳定其生物活性,有助于发挥疗效等.目前常用的微囊化技术包括基因工程细胞移植微囊化、生物分子类药物微囊化、微生态类药物微囊化、油类的微囊化等.

  • 冰片β-环糊精包结物的制备与透皮吸收研究

    作者:魏凤玲;吴眚;崔刚

    目的 考察冰片经β-环糊精包结后对透皮吸收的影响.方法 用NIH系小鼠背部皮肤分别涂布含冰片β-环糊精(β-CD)包结的乳剂和含冰片不包结乳剂,进行透皮吸收试验,用薄层扫描法测定冰片在不同时间点的透过率.考察冰片经β-环糊精包结后对透皮吸收的影响.结果 冰片经β-环糊精包结后,透皮速度减慢,持续释药,可防止冰片的挥发,提高了药物稳定性.结论 冰片经β-环糊精包结后可透皮吸收,并有缓释作用.

  • 保留灌肠液的制备与质量控制

    作者:肖淼生;涂自良;杜士明

    目的 建立保留灌肠液的制备与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取呋喃唑酮2.5 g、甲氧苄啶2.5 g、醋酸泼尼松0.5 g混匀,研磨,过筛孔内径为(250.0±9.9)μm(60目)筛,加少量0.9%氯化钠溶液研成糊状,分次加0.9%氯化钠溶液至1 000 mL,即可制得保留灌肠液.质量控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C18(200 mm×4.6 mm,5 μm);流动相:甲醇-水(用醋酸和氨水调pH值至6.6)(60:40);流速:1 mL·min-1;检测波长:231 nm.结果 上述色谱条件下,保留灌肠液中呋喃唑酮在10~50 μg·mL-1、甲氧苄啶在10~50 μg·mL-1、醋酸泼尼松在2~10 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结论 保留灌肠液制备工艺简单,质量控制方法简便、准确.

  • 抗癫(癎)药的发展史与新型抗癫(癎)药

    作者:童晓欣;童萼塘

    癫(癎)是较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直到目前仍以药物治疗为主.过去多年来应用的是传统抗癫(癎)药,其缺点较多.从1989年至今,在世界范围内已陆续研制出10余种疗效较好、缺点较少的新型抗癫(癎)药.已在国内开始应用的新型抗癫(癎)药包括托吡酯、奥卡西平、拉莫三嗪、加巴喷丁等.

  • 丹酚酸B防治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均田

    实验证明,丹酚酸类化合物具有很强的抑制脂质过氧化、清除超氧阴离子和羟基自由基的作用.其中丹酚酸A和B活性强.丹酚酸B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所致线粒体损伤和神经细胞凋亡有明显抑制作用,可抗Caspase-3高表达PC12细胞的凋亡,还可抑制β淀粉样蛋白(Aβ1~40)纤维形成及Aβ1~40所致PC12细胞线粒体损伤和细胞凋亡.该药属强抗氧化药,且能消除细胞内钙超载,在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 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信号转导通路与血管再狭窄防治

    作者:廖华;糜涛;郭小梅

    上游激活蛋白(Ras)信号通路与血管再狭窄的发生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雷帕霉素和紫杉醇等药物涂层支架主要通过抑制Ras下游的信号转导发挥抗细胞增殖作用.新基因Mfn2可直接抑制Ras,其抑制点更高,效果更明显,因而可望用于研制基因涂层球囊与基因涂层支架,从而成为血管再狭窄等血管增殖性疾病基因治疗的新靶点.

  •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21例临床诊治分析

    作者:肖桂荣;孙新芳;谢建平;阮海娃

    目的 总结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的资料,提高对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1985年3月~2005年7月收治的21例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的病历资料.结果 21例患者中脑脊液墨汁染色发现隐球菌者14例(66.7%),脑脊液隐球菌培养阳性者12例(45%);颅内压显著升高大于3.92 kPa者5例;脑室扩大经侧脑室引流者3例;鞘内注射9例;单用两性霉素B(AMB)治疗3例,AMB+氟胞嘧啶(5-FC)治疗者10例,AMB+5-FC+氟康唑(FCZ)治疗者8例,AMB的平均用量2.5 g,疗程67 d~2 a;治愈13例,好转3例,死亡或自动出院5例.结论 降低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病死率的关键在于提高早期诊断率,治疗仍首选AMB+5-FC鞘内注射,侧脑室引流可提高治愈率,缩短疗程.

  • 苯妥英钠所致变态反应

    作者:王庆;龚守会;刘斌;孙喜堂

    目的 探讨苯妥英钠所致变态反应的临床特点.方法 观察苯妥英钠抗癫(癎)治疗时发生的皮疹等变态反应.结果 1 380例服用苯妥英钠的患者中共有37例出现皮疹、发热等变态反应(发生率2.68%),变态反应发生在用药后2~40 d,一般在服药后约2周出现.结论 苯妥英钠所致变态反应发生率较低,减药或停药后大多数很快好转.

    关键词: 苯妥英钠 变态反应
  • 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64例

    作者:王伟平;王刚;牛国忠

    目的 观察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将129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4例和对照组65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即给予丹参注射液20 mL+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qd;胞二磷胆碱0.5 g+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静脉滴注,qd;阿司匹林100 mg口服,qd;根据病情使用降血压药、降血糖药和脱水药,维持水和电解质平衡.治疗组加用奥扎格雷钠80 mg+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qd;对照组加用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qd.两组均连续治疗14 d.结果 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治疗组和对照组显效率分别为46.9%和27.7%,总有效率分别为85.9%和70.8%,均差异有显著性(均P<0.05).治疗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改善较对照组明显(均P<0.05).两组梗死后出血无明显差异.结论 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 神经生长因子对神经源性痛大鼠脊髓保护作用研究

    作者:周青山;夏文芳;解小丽;刘先义;杜大萍

    目的 探讨神经生长因子对神经源性痛大鼠脊髓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取成年雄性Wistar大鼠66只,随机分为3组,神经生长因子组30只,结扎坐骨神经后腹腔注射神经生长因子,20 μg·kg-1;0.9%氯化钠溶液组30只,结扎左侧坐骨神经中段后腹腔注射等量0.9%氯化钠溶液;假手术组6只,手术仅暴露而不结扎坐骨神经.于术前和术后6 h、1,3,7,14 d分别进行行为学测定,记录大鼠缩爪与尾弹时间.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图像分析系统检测脊髓中TNF-α和IL-6的表达,采用TUNEL法观察脊髓神经元凋亡,采用HE染色及尼氏染色法观察脊髓的病理形态学变化.结果 与0.9%氯化钠溶液组比较,神经生长因子组大鼠脊髓TNF-α和IL-6表达降低,脊髓神经元凋亡指数降低且疼痛减轻(均P<0.01).病理学检查显示,神经生长因子组脊髓组织损伤程度较0.9%氯化钠溶液组明显减轻.结论 神经生长因子对大鼠脊髓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促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从而抑制神经元凋亡和疼痛有关.

  • 神经妥乐平与恩在适抗脑缺血与镇痛作用比较

    作者:陈霁;程勇;屈志炜;黄山;张均田

    目的 观察神经妥乐平和恩在适对动物脑缺血和腹腔注射醋酸所致疼痛扭体反应的改善作用.方法 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阻断再灌注模型,其中4组分别按10和20 U·kg-1的剂量给予神经妥乐平和恩在适,模型组和假手术组不给予任何药物,将各组大鼠的神经症状、脑梗死面积和脑水肿改善情况作为评价药物的指标;将小鼠腹腔注射醋酸致疼痛扭体反应,从小鼠对化学刺激所引起的扭体反应次数来评价药物的镇痛作用.结果 神经妥乐平(10和20 U·kg-1)可改善神经症状、缩小梗死面积并减轻脑水肿;恩在适20 U·kg-1剂量组脑含水量和梗死面积减少,10 U·kg-1剂量组梗死面积无缩小.无论大小剂量组均无改善神经症状作用.神经妥乐平20 U·kg-1和40 U·kg-1剂量组均能抑制腹腔注射醋酸后引起的扭体反应,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恩在适在同样剂量下无镇痛作用.结论 神经妥乐平有改善脑缺血-再灌注的作用,而较高剂量的恩在适才有抗脑缺血的作用.神经妥乐平能抑制由醋酸引起的疼痛反应,恩在适在同样剂量下无镇痛作用.

  • 德巴金注射液治疗癫(癎)持续状态34例

    作者:刘忠志;闫平建;刘建光

    目的 观察德巴金注射液治疗癫(癎)持续状态的疗效.方法 将70例癫(癎)持续状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4例入院后立即给予德巴金注射液缓慢静脉注射,15 mg·kg-1,注射完毕后立即将德巴金注射液以1 mg·kg-1·h-1的速度微泵泵入;对照组36例入院后立即给予地西泮10 mg缓慢静脉注射,2~3 min静脉注射完毕,再给予地西泮100 mg+0.9%氯化钠注射液500 mL静脉滴注,根据癫(癎)控制情况和血氧饱和度调节滴速.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88.23%)与对照组(86.11%)相近(P>0.05).治疗组癫(癎)完全控制时间[(29.01±10.84)s]明显短于对照组[(34.93±10.54)s](P<0.05).结论 德巴金注射液治疗癫(癎)持续状态起效快,作用强,可作为癫(癎)持续状态首选治疗用药.

  • 不同钙拮抗药对大鼠杏仁核电刺激点燃模型的作用比较

    作者:王垣芳;李祖成;陈达;杨志宏;岳旺

    目的 比较不同类型钙拮抗药对大鼠杏仁核电刺激点燃癫(癎)模型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恒定电流刺激大鼠右侧杏仁核制备大鼠杏仁核电刺激点燃慢性癫(癎)模型,观察不同类型的钙拮抗药对大鼠杏仁核电刺激点燃动物模型的后放电时程(ADD)和Racine's分级的影响,并进行给药前后的自身对照.结果 不同类型钙拮抗药对大鼠杏仁核电刺激点燃癫(癎)发作的作用不同.尼莫地平40~80 mg·kg-1灌胃可抑制大鼠杏仁核电刺激点燃癫(癎)发作,降低Racine's分级(均P<0.01);地尔硫革200 mg·kg-1灌胃可抑制ADD(P<0.05),但对Racine's分级无影响(P>0.05);乙琥胺100~250 mg·kg-1灌胃对大鼠杏仁核电刺激点燃癫(癎)发作及Racine's分级均无抑制作用(均P>0.05);苯妥英钠20 mg·kg-1皮下注射可抑制大鼠杏仁核电刺激点燃发作,降低Racine's分级(均P<0.01);丙戊酸钠500 mg·kg-1灌胃可抑制大鼠杏仁核电刺激点燃发作,降低Racine's分级(均P<0.05);桂利嗪20~60 mg·kg-1灌胃可抑制大鼠杏仁核电刺激点燃癫(癎)发作,降低Racine's分级(均P<0.01).结论 L型和T型钙通道可能参与癫(癎)发病机制,L型钙拮抗药尼莫地平具有抗癫(癎)点燃作用;较大剂量地尔硫革可抑制ADD,其机制可能与阻滞L型电压依赖性钙通道(VDCC)有关;T型钙拮抗药乙琥胺对杏仁核癫(癎)点燃无抑制作用,杏仁核癫(癎)点燃发作或癫(癎)大发作与丘脑神经元低阈值T型钙通道无关;苯妥英钠、丙戊酸钠可抑制杏仁核点燃癫(癎)发作;苯妥英钠作用的T型钙通道不同于乙琥胺,该两药也可能通过其他机制抗癫(癎);丙戊酸钠可能兼有乙琥胺和苯妥英钠对钙通道的抑制作用;桂利嗪的抗癫(癎)作用可能与阻滞多种类型的电压依赖性钙通道有关.

  • 依达拉奉促进大鼠脊髓损伤神经功能恢复作用研究

    作者:陈继革;吴华

    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对急性脊髓损伤大鼠神经功能评分的影响,探讨依达拉奉促进大鼠脊髓损伤神经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 采用改良Allen法制作SD大鼠脊髓中度损伤模型,将模型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6只.实验组按3 mg·kg-1的剂量将依达拉奉用0.9%氯化钠溶液稀释后,每隔12 h腹腔注射1次,给药时间为30 min,共14 d.对照组采用同样方式给予0.9%氯化钠溶液.比较实验开始后不同时间大鼠斜板试验、神经功能评分变化.结果 从伤后2周和3周起,实验组的斜板大角度和神经功能评分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均差异有极显著性(均P<0.01).结论 依达拉奉对大鼠脊髓损伤神经功能的恢复具有促进作用.

  • 托吡酯治疗小儿难治性癫(癎)部分性发作36例

    作者:王大斌;明萌;齐旭升;王勇;刘新旻

    目的 研究托吡酯治疗小儿难治性癫(癎)部分性发作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36例难治性癫(癎)部分性发作患儿,原来使用的抗癫(癎)药种类和剂量不变,将托吡酯作为辅助治疗药物,从0.5 mg·kg-1·d-1开始,每周增加0.5mg·kg-1·d-1,目标剂量4.0~9.0 mg·kg-1·d-1,根据癫(癎)发作情况调整托吡酯剂量.癫(癎)发作被控制后,原用抗癫(癎)药物逐渐减量直至停用.结果 实验过程中2例失访,2例因不良反应退出观察,其他患儿治疗6个月后,总有效率78.0%,同治疗前比较,总发作频率减少73.0%(P<0.01),其中简单部分性发作频率减少79.0%(P<0.05),复杂部分性发作频率减少71.0%(P<0.05),部分性发作全身泛化发作频率减少67.0%(P<0.01).治疗至6个月末心电图及肝、肾功能,血、尿常规均未见明显异常.11例患儿在加量期出现轻、中度不良反应,不需特殊处理大多可自行消失.结论 托吡酯治疗小儿难治性癫(癎)部分性发作疗效确切,安全性高,患儿耐受好.

  • 抗癫(癎)药物联合使用时血药浓度分析

    作者:唐荣福;于星

    目的 研究抗癫(癎)药物联合使用时各药的血药浓度是否达到有效水平.方法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收治的各种原因所致的癫(癎)患者75例.两药合用者71例,占94.7%;3药合用者4例,占5.3%.采用抗癫(癎)药物联合治疗并测定达稳态后的各种药物的血药浓度.结果 75例中仅21例所合用药物的血药浓度在有效范围,占28.0%.其余54例所合用药物的1种或多种药物的血药浓度不在有效范围,占72.0%.结论 抗癫(癎)药物联合使用时多数病例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而导致血药浓度不在有效范围,因此联合用药时应注意调整各药的剂量.

医药导报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3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05 06
1991 01 02 03 04 05 06
1990 01 02 03 04 05 06
1989 01 02 03 04 05 06
1988 01 02 03 04 05 06
1987 01 02 03 04 05 06
1986 01 02 03 04 05 06
1985 01 02 03 04
1984 01 02 03 04
1983 01 02 03 04 05 06
1982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