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医药导报杂志

医药导报

医药导报杂志

Herald of Medicine 의약도보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湖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 主办单位: 中国药理学会、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联合主办
  • 影响因子: 1.04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4-0781
  • 国内刊号: 42-1293/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38-173
  • 曾用名: 湖北医药导报;医药学报
  • 创刊时间: 1982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医药导报》编辑部
  • 出版地区: 湖北
  • 主编: 杜光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应用固体分散技术提高黄豆苷元溶出速率?

    作者:李晓芳;江萍;郭波红

    目的:应用固体分散技术制备黄豆苷元固体分散体,提高难溶性药物溶出速率。方法以聚乙烯吡咯烷酮为载体,采用溶剂法制备黄豆苷元固体分散体,考察药物体外溶出特性;应用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分析法进行物相鉴别,评价固体分散体的性质。结果不同药物/载体质量比例的黄豆苷元固体分散体在水中的溶出速率均远高于黄豆苷元原料药。质量比为1∶6的固体分散体30 min内药物累积溶出率可达87.8%,相当于原料药的6倍。固体分散体的体外释药动力学符合Korsemeyer -Peppas模型。结论应用固体分散技术,以聚乙烯吡咯烷酮为载体制备黄豆苷元固体分散体,可有效提高药物溶出速率。

  • 微波辅助提取连钱草多糖?

    作者:姜宁;刘晓鹏;丁峰峻;丁振国;王秋霜;梁玉堂

    目的:研究连钱草多糖的微波辅助提取工艺。方法通过正交实验优化水浴提取以及微波辅助提取连钱草多糖的工艺,并对两种方法进行比较。结果水浴法提取的优工艺为液固比50∶1,时间180 min,温度90℃,pH值8.0;微波辅助提取的优工艺为液固比30∶1、高强度的微波功率、微波时间4 min以及pH值8.0;微波辅助提取连钱草多糖的平均得率达(4.58±0.09)%,水浴法提取的平均得率为(3.09±0.12)%,微波辅助提取比水浴提取多糖提取率提高了48.2%。结论微波辅助提取连钱草多糖的工艺不仅能提高连钱草多糖的产量,且具有提取体积小、节能、省时的优点。

  • 海金护卫散质量标准研究?

    作者:张晓娟;郭琪;申睿;杨莹;李永申

    目的:建立海金护卫散的质量标准。方法通过薄层色谱法对处方中的延胡索、白芷、当归分别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延胡索中的延胡索乙素进行含量测定。结果薄层色谱斑点清晰,专属性强,阴性对照无干扰。含量测定中延胡索乙素在10.78~107.8μg.mL-1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96.57%( n=6),RSD为1.40%( n=6)。结论建立的方法可靠,能准确进行定性、定量检测,可有效控制海金护卫散的质量。

  •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强肾排毒胶囊5种成分含量?

    作者:蒋志涛;戴国梁;潘金火;王建春;陈晓峰;余辉;居文政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强肾排毒胶囊中5种成分腺苷、胞苷、鸟苷、甘露醇、腺嘌呤的含量。方法采用Agilent ZOBAX SB-C18(2.1 mm×150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0.1%甲酸溶液(5∶95),流速为0.2 mL.min-1;通过电喷雾离子源,选择正离子模式,多反应监测方式检测。结果腺苷、胞苷、鸟苷、甘露醇、腺嘌呤的线性范围分别为35~1120 ng.mL-1(r=0.9981),10~320 ng.mL-1(r=0.9962),30~980 ng.mL-1(r=0.9993),40~1280 ng.mL-1(r=0.9934),25~800 ng.mL-1(r=0.9925),加样回收率在97.4%~103.6%范围内,RSD均低于4.7%。结论所建立的方法专属性强、快速灵敏,可用于强肾排毒胶囊中腺苷、胞苷、鸟苷、甘露醇、腺嘌呤的含量测定。

  • 响应面分析法优化新疆两色金鸡菊中总黄酮提取条件?

    作者:姚新成;王恒;石瑞坤;王贝贝;唐辉

    目的:采用响应面分析法( RSM)优化超声波提取新疆两色金鸡菊中总黄酮的提取条件。方法采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及RSM分析影响新疆两色金鸡菊中总黄酮的超声波提取条件。结果经RSM数据处理,获得佳提取条件为:超声提取30 min,液料比21∶1,乙醇浓度60%。在该条件下,新疆两色金鸡菊中总黄酮平均提取率(4.65±0.036)%(n=3)。结论在佳提取条件下,可从新疆两色金鸡菊中获得质量稳定、含量较高的总黄酮提取物。

  • 《医药导报》招聘青年编委启事

    作者:

    关键词: 医药导报 招聘
  • 关于一稿两投和一稿两用问题处理的声明

    作者:

  • 《医药导报》微信公众服务号正式开通

    作者:

    关键词: 医药导报
  • 湖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召开座谈会要求汲取疫苗案件教训推进明责强责履责

    作者:湖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 《医药导报》论文摘要的写作要求

    作者:

    《医药导报》的论文除“药学进展”“新药介绍”“药事管理”等栏目的综述与述评类文章,采用指示性摘要(是对文章内容进行概括总结,提出主要观点)外,其他原创性、第一手资料的研究性论文均采用报道性摘要。报道性摘要包括四要素为:目的( Objective)简要介绍研究的目的,说明提出问题的缘由,研究的范围及重要性。应与正文前言相一致,与结论相呼应。方法( Method)简要说明课题的基本设计、材料与方法或给药方法,如何分组,研究范围及精确程度,如何取得数据。结果( Result)简要列出与研究结论相关的主要结果、数据及统计学显著性检验值。数据应与正文内结果核实无误。结论( Conclusion)简要说明经验证、论证取得的正确观点、理论价值或应用价值。应与研究目的相呼应。四要素要求言简意赅,用第三人称书写,一般300~500字,英文摘要应与中文相呼应。

  • 关于启用《科技期刊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的说明

    作者:

  • 2017年《医药导报》各期药物专栏要目

    作者:

    关键词: 医药导报 药物
  • 关于《医药导报》加入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与发表协作网的启事

    作者:

  • 2016年《医药导报》各期药物专栏要目

    作者:

    关键词: 医药导报 药物
  • N-乙酰半胱氨酸对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

    作者:张炎林;袁保东;徐静;王先松

    目的:探讨N-乙酰半胱氨酸( NAC)对利福平致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32只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模型对照组(腹腔注射利福平造模)、NAC治疗组(造模,腹腔注射NAC)、NAC对照组(腹腔注射NAC)与正常对照组(腹腔注射0.9%氯化钠溶液)。14 d后测量小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活性、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AST)活性、丙二醛( 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测量肝指数,光镜观察肝组织形态结构特征。结果模型对照组小鼠肝细胞呈不同程度水变性和脂肪变性及局灶性坏死溶解,NAC治疗组小鼠肝细胞呈轻度水变性和脂肪变性,未见肝细胞坏死。模型对照组与NAC治疗组小鼠肝指数、血清ALT及AST活性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NAC治疗组小鼠肝指数、血清ALT及AST活性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P<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小鼠MDA含量显著升高,SOD活性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NAC治疗组MDA含量明显降低, SOD活性明显升高( P<0.01)。结论利福平可诱导小鼠较严重肝损伤,NAC能够减轻该损伤。

  • ω-6大豆油脂肪乳对大鼠实验性胃溃疡的保护作用?

    作者:边竞;孙明立;于兆进;陈文捷;何林秀;李亚楠;魏敏杰

    目的:研究ω-6大豆油脂肪乳对乙酸烧灼诱导的大鼠胃溃疡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将3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和ω-6大豆油脂肪乳组,每组10只。模型对照组和ω-6大豆油脂肪乳组制备胃溃疡模型。造模后第5天,ω-6大豆油脂肪乳组尾静脉注射ω-6大豆油脂肪乳10 mL.kg-1.d-1,假手术组与模型对照组尾静脉注射等容量0.9%氯化钠溶液,连续给药10 d。苏木精-伊红( HE)染色观察大鼠胃组织病理特征,酸碱中和滴定法测定大鼠胃酸浓度,比色法测定胃蛋白酶活力,硝酸还原酶法检测血清一氧化氮( NO),免疫组化法观测胃黏膜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表达水平。结果ω-6大豆油脂肪乳组大鼠胃黏膜溃疡面积(5.67±2.32) mm2,较模型对照组[(8.68±1.98) mm2]显著缩小(P<0.05)。模型对照组胃酸浓度(2.01±0.57) mmol.L-1,胃蛋白活力[(41.28±17.25) U],血清NO浓度(85.76±17.75)μmol.L-1;ω-6大豆油脂肪乳组胃酸浓度(1.70±0.53) mmol.L-1,胃蛋白活力(23.12±6.97 U),血清NO(64.62±13.86)μmol.L-1,均较模型对照组低,胃黏膜EGFR表达增加,其中胃蛋白活力、血清NO浓度、胃黏膜EGFR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ω-6大豆油脂肪乳可促进大鼠胃溃疡愈合,其机制可能与其抑制胃酸、胃蛋白酶及NO,促进EGFR对胃黏膜的保护作用有关。

  • 赖氨甘草次酸增溶及对结肠癌HCT-8细胞增殖抑制作用?

    作者:张丽娟;钟家亮;古同男;魏秋芬

    目的:制备赖氨甘草次酸,研究其增溶作用及其对结肠癌HCT-8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共研磨法制备赖氨甘草次酸,采用粉末X射线衍射法与红外光谱法对制备的赖氨甘草次酸进行表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赖氨甘草次酸的增溶作用,采用噻唑蓝( MTT)法评价赖氨甘草次酸对结肠癌HCT-8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结果制备获得赖氨甘草次酸。通过与赖氨酸成盐,甘草次酸溶解度提高约260倍,对结肠癌HCT-8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提高约7倍。结论赖氨甘草次酸较甘草次酸溶解度高,抗结肠癌HCT-8细胞效果好。

  • 新疆玫瑰花提取物体外降糖活性?

    作者:张晓翠;汤丹;窦君;张富春;信学雷;陈君;阿吉艾克拜尔·艾萨

    目的:评价玫瑰花提取物的体外降糖活性,研究玫瑰花多酚作用的胰岛素信号通路并阐明其降糖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脂质体介导的质粒转染法构建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 PTP1B)蛋白过表达的CHO-K1细胞模型,通过蛋白印迹分析法( Western blotting)研究玫瑰花多酚对细胞内信号分子蛋白表达量的影响。结果体外玫瑰花提取物抑制PTP1B酶活性,半数抑制浓度( IC50)为62.31 ng.mL-1。玫瑰花提取物可提高细胞葡萄糖消耗,与阳性对照药作用相当;在细胞内可明显提高磷酸化的胰岛素受体底物1( IRS-1)、磷脂酰肌醇依赖性激酶1( PDK1)、蛋白激酶B( AKT)以及糖原合成激酶3β( GSK-3β)蛋白表达量。结论玫瑰花提取物对PTP1B有良好的抑制活性,可促进葡萄糖消耗,具有潜在降糖活性;玫瑰花提取物通过增加IRS-1、下游信号分子PDK1、AKT以及GSK-3β蛋白的磷酸化水平来激活PI3K/AKT胰岛素信号通路,从而促进胰岛素信号传导和糖原合成,达到降低血糖的效果。

  • 金樱子黄酮与金樱子多糖对TRP V5在IgA肾病肾脏组织中表达的影响?

    作者:苏上贵;黄燕军;黄勇奇;罗广秀;张守印;韦玉兰;张庆梅

    目的:观察TRPV5在IgA肾病肾脏组织中的表达,以及金樱子黄酮和金樱子多糖对TRPV5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金樱子黄酮组、金樱子多糖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他各组制备IgA肾病模型。金樱子黄酮组和金樱子多糖组于第9~12周分别灌服金樱子黄酮和金樱子多糖。第13周麻醉处死大鼠,提取肾脏组织RNA,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PCR)测定各组TRPV5 mRNA表达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大鼠肾组织TRPV5表达减少(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金樱子黄酮组肾脏TRPV5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金樱子多糖组大鼠肾脏TRPV5表达显著高于模型对照组(P<0.01),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金樱子多糖可通过调节TRPV5蛋白表达调节钙离子重吸收,发挥改善肾功能作用。

  • 白芨多糖预防免疫及化学性肝损伤?

    作者:贺国芳;丁伊玲;徐清霞;张锦文;杜光;丁玉峰

    目的:探讨白芨多糖(BSPS)对免疫性及化学性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方法将健康雄性昆明(KM)小鼠3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BSPS小、中、大剂量组( n=6)。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他组尾静脉注射刀豆蛋白(ConA)诱导建立免疫性肝损伤小鼠模型,测定各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含量;另取健康雄性KM小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水飞蓟素组,BSPS小、中、大剂量组(n=10),采用四氯化碳(CCl4)诱导建立急性化学性肝损伤模型,检测血ALT活性、谷胱甘肽(GSH)含量,考察BSPS对小鼠肝重和脾重的影响。结果免疫性肝损伤实验中,与模型对照组比较,BSPS小、中、大剂量组血清ALT、AST降低,中、大剂量组ALT、AST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化学性急性肝损伤实验中,与模型对照组比较,BSPS小、中、大剂量组肝指数、脾指数和ALT含量均下降,GSH逐渐增高,中、大剂量组GS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中、大剂量BSPS对ConA诱导的小鼠免疫性肝损伤及CCl4诱导的急性肝损伤有一定改善作用,中、大剂量BSPS均有一定肝脏保护作用。

  • 不同产地冬虫夏草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作者:陈炜;张雪元;杨跃军;程似锦;杜光;郭霞

    目的:考察不同产地冬虫夏草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青海产和西藏产冬虫夏草制备成粉末,分别设置大、中、小(0.4,0.2,0.1 g.kg-1)剂量组,另设正常对照组(纯化水)。观察两个产地冬虫夏草粉末对刀豆蛋白A ( ConA)诱导的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功能,二硝基氟苯诱导的小鼠迟发型变态反应( DTH)、抗体生成细胞数、血清溶血素水平,以及小鼠碳廓清能力、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荧光微球和自然杀伤( NK)细胞活性的影响。结果两个产地冬虫夏草粉末大、中剂量组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功能、碳廓清能力、腹腔巨噬细胞吞噬荧光微球及NK细胞活性均显著提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两个产地冬虫夏草粉末中剂量组小鼠抗体生成细胞数均明显增加,大剂量组出现抑制( P<0.05);青海产冬虫夏草粉末中、大剂量组小鼠DTH显著提高,青海产冬虫夏草粉末大剂量组与西藏产冬虫夏草各剂量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青海产冬虫夏草粉末中、大剂量组及西藏产冬虫夏草中剂量组小鼠血清溶血素水平明显提高(P<0.05),两种冬虫夏草粉末中、大剂量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青海和西藏产冬虫夏草粉末均能明显提高小鼠免疫功能,两个产地冬虫夏草粉末增强免疫功能作用相当。

  • 鬼针草滴眼液治疗兔围绝经期干眼症的实验?

    作者:邵毅;胡佩宏;张颖;李云燕;裴重刚;高桂平

    目的:探讨鬼针草滴眼液治疗兔围绝经期干眼症的作用。方法取新西兰白兔28只,其中2只作为阴性对照组。其余26只(26眼,均为右眼)制作兔围绝经期干眼症模型。将其中24只随机分为A、B组各12只,A 组给予磷酸盐缓冲溶液( PBS)滴眼,B组给予鬼针草滴眼液滴眼。另外2只设为模型对照组。于干预前和干预后1周,2周,1个月,2个月进行泪液基础分泌实验( SIT)、角膜荧光素染色、泪液总蛋白量、淀粉酶活性、乳铁蛋白、溶菌酶含量检测及角膜共聚焦显微镜扫描。结果 A组和B组药物干预前SIT、荧光素钠染色( FL)、泪液总蛋白量、乳铁蛋白、溶菌酶含量及淀粉酶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本组干预前比较,干预2个月后,A组SIT、泪液总蛋白量、乳铁蛋白、溶菌酶含量及淀粉酶活性均明显下降,FL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SIT下降,FL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 两组干预后各时间点SIT、FL、泪液总蛋白量、乳铁蛋白、溶菌酶及淀粉酶活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A组干预2个月后上皮基底细胞和炎症细胞密度分别为(4104±568)和(208±69)个.(mm2)-1,B组上皮基底细胞和炎症细胞密度分别为(3452±422)和(42±18)个.(mm2)-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鬼针草滴眼液能有效治疗兔围绝经期干眼症。

  • 川芎与细辛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成分分析及经皮渗透实验?

    作者:穆启运;阮新民

    目的:考察川芎和细辛挥发油β-环糊精(β-CD)包合物及其凝胶膏剂经皮渗透性能。方法将川芎和细辛挥发油、川芎和细辛挥发油β-CD包合物、川芎和细辛挥发油β-CD包合物凝胶膏剂以及川芎和细辛挥发油与β-CD混合物的凝胶膏剂等4种制剂涂敷于SD大鼠皮肤,以40%乙醇为吸收液,采用Franz扩散装置进行体外透皮实验。气相色谱-质谱( GC-MS)法测定透皮吸收液中挥发油成分,考察其经皮渗透的差异。结果4种含川芎和细辛挥发油制剂的经皮渗透速率常数依次为:挥发油直接涂皮肤上>挥发油β-CD包合物凝胶膏剂>挥发油β-CD包合物直接涂皮肤上>β-CD和挥发油混合物凝胶膏剂。结论川芎和细辛挥发油用β-CD包合后,成分无明显改变,包合物凝胶膏剂的经皮渗透性能优于未包合挥发油的凝胶膏剂。

  • 1例重症肺炎合并脓胸患儿的药学监护

    作者:白慧;佟巍巍;郭建;友民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为重症肺炎合并脓胸患儿提供药学服务的思路与方法。方法临床药师参与1例重症肺炎合并脓胸患儿治疗的全过程,协助医师制定有效的抗感染治疗方案,监测药物不良反应,并结合胸腔闭式引流术引流治疗。结果患儿抗感染取得良好效果,痊愈出院。结论临床药师参与临床药物治疗,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为临床解决用药难题提供一定帮助。

  • 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药学监护

    作者:谢诚;杭永付;高杰;朱建国

    目的:探讨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药学监护要点。方法通过分析临床药师对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进行药学监护的典型病例,总结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药学监护要点。结果制定个体化的药物治疗方案、监护用药后的临床疗效、加强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和关注合并用药间的药物相互作用是临床药师对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实施药学监护的工作重点,一旦发现问题应及时做出判断并进行相应处理。结论通过临床药师对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进行全面的药学监护可以大程度地保证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 糖尿病足并发感染患者的药学监护

    作者:郝玉佩;王舒;赵庆春;孟威宏

    目的:通过参与糖尿病足并发感染患者的药物治疗实践,探讨糖尿病足并发感染的药学服务要点。方法药师参与患者住院期间抗菌药物治疗方案的制定、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护与处理等过程,向临床医师提供临床用药建议,为其提供全程药学服务。结果通过对患者治疗方案的监护,患者药物治疗方案更合理,治疗过程顺利。结论通过临床药学监护与临床常规治疗相结合,明显提高患者用药安全性、有效性、依从性。

  • 糖尿病的前沿治疗药物与治疗方案

    作者:高峰;李利萍;李欢;彭金兰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及人们生活方式的急剧变化,糖尿病患病率逐年上升,2型糖尿病逐渐向青壮年甚至青少年蔓延。传统口服降糖药与胰岛素治疗不能阻止糖尿病病程进展,如血糖长期控制不佳,糖尿病急、慢性并发症相继出现,严重影响健康并为患者带来巨大经济负担。因此,糖尿病的治疗需要引起全社会重视,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该文着重综述糖尿病新型治疗药物和方案,包括二肽基肽酶-4( DPP4)抑制药、单片复方制剂、胰高血糖素样肽-1( GLP-1)受体激动药、钠-葡萄糖共转运体2( SGLT2)抑制药、胰淀素类似物、多巴胺受体激动药、胆汁酸螯合剂、减重手术,以及胰腺干细胞移植。

  • 痰热清注射液联合头孢呋辛钠体外抗金黄色葡萄球菌作用

    作者:闫春生;徐海瑛;陈青阁;王丽;刘超怡

    目的:研究痰热清注射液与头孢呋辛钠联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体外抗菌作用。方法采用肉汤稀释法,测定痰热清注射液、注射用头孢呋辛钠分别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低抑菌浓度( MIC);采用棋盘联合药敏试验法,测定痰热清注射液与注射用头孢呋辛钠联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部分抑菌浓度( FIC)指数。结果痰热清注射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低抑菌稀释度是1∶256,注射用头孢呋辛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低抑菌浓度是2μg.mL-1。两者联用时痰热清注射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低抑菌稀释度是1∶4096,注射用头孢呋辛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低抑菌浓度0.125μg.mL-1。痰热清注射液与注射用头孢呋辛钠联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FIC指数是0.125。结论痰热清注射液联合头孢呋辛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药敏结果呈协同作用。

  • 354例性病门诊患者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现状及药敏分析

    作者:王玲玲;龙斌斌;何晏清;杨瑶;段德鉴

    目的:分析性病门诊患者泌尿生殖道解脲脲原体( Uu)和人型支原体( Mh)感染及耐药情况,为临床诊断和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收集354例患者泌尿生殖道标本,采用支原体培养、鉴定、药敏试剂盒进行Uu和Mh检测及药敏试验。结果354例标本检出支原体属阳性152例,阳性率42.94%,其中Uu单纯感染111例(73.03%)、Mh单纯感染6例(3.95%)、Uu和Mh混合感染35例(23.03%)。 Uu、Mh、Uu+Mh感染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不同,对交沙霉素、强力霉素、美满霉素敏感率均较高,对环丙沙星、司帕沙星耐药率较高。结论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以单纯Uu感染为主。药敏试验提示交沙霉素、强力霉素、美满霉素可以作为治疗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的首选药物,由于耐药趋势不断变化,应重视支原体培养、鉴定及药敏试验。

  • 含奈韦拉平与依非韦仑抗反转录病毒治疗后HIV-1耐药突变比较

    作者:陈铁龙;骆名其;马智勇;高世成

    目的:比较基于奈韦拉平(NVP)和基于依非韦仑(EFV)抗反转录病毒治疗诱发HIV-1耐药突变发生率。方法采集123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 HIV-1)感染者抗凝全血,提取血浆病毒RNA,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PCR)方法检测病毒。巢式PCR方法扩增HIV-1 pol区基因片段核酸序列,行序列测定及耐药基因分析。结果10例患者联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 cART)前检出HIV-1变异耐药,将113例cART患者分为NVP组82例和EFV组31例。随访期(31.0±14.6)个月,总体耐药率、NRTIs 耐药突变发生率,NVP 组高于EFV组(分别为χ2=6.823,P=0.009和χ2=5.490,P=0.019)。 Y188H/L和G190A/S变异率,NVP 组亦高于EFV组(分别为χ2=4.148,P=0.042和χ2=5.076,P=0.024)。两组均未发现主要的蛋白酶抑制药耐药变异。结论部分患者cART前已经存在HIV-1耐药变异。 cART后, NVP更易诱发HIV耐药突变。

  • 治疗革兰阴性细菌感染的新型抗菌药物头孢他啶-阿维巴坦

    作者:林惠贞;方松柏;赵宏伟;张四喜

    头孢他啶-阿维巴坦是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 FDA)新批准的用于治疗严重革兰阴性细菌感染的抗菌药物。该药由第3代头孢菌素头孢他啶和新一代β-内酰胺酶抑制药阿维巴坦组合而成。阿维巴坦能够恢复或增强头孢他啶抗菌活性,该组合对耐药革兰阴性细菌具有强有力的杀菌活性,包括产β-内酰胺酶的肠杆菌科和铜绿假单胞菌。患者对头孢他啶-阿维巴坦耐受性良好,无严重不良反应报道。该文对头孢他啶-阿维巴坦的抗菌活性、剂量选择、临床研究、药动学、不良反应等进行综述。

  • 纳米银颗粒抗菌机制及安全性研究进展

    作者:许耘;姚光强;明章银

    细菌所致感染性疾病仍是世界范围内威胁生命和健康的疾病之一,抗菌谱广且成本较低的纳米银颗粒正成为一种新兴抗菌药。该文总结纳米银颗粒抗菌作用研究结果,讨论纳米银颗粒的抗菌机制及其安全性问题。

  • 99例小儿穿孔性阑尾炎围手术期奥硝唑应用分析?

    作者:曹松山;裴保方;段彦彦;李燕;刘晓玲;陶兴茹;陈海燕

    目的:分析郑州市儿童医院穿孔性阑尾炎患儿围手术期奥硝唑的临床使用情况,为医师合理应用奥硝唑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中构成比方法,回顾性调查该院2011年7月—2014年8月出院的穿孔性阑尾炎患儿围手术期奥硝唑使用情况,依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应用抗菌药物防治外科感染的指导意见(草案)Ⅲ》和药品说明书评价奥硝唑围手术期应用合理性。结果穿孔性阑尾炎患儿使用奥硝唑者99例,奥硝唑给药剂量及给药频次均符合药品说明书项下规定;使用奥硝唑疗程5~10 d,平均(6.55±1.29) d;联合用药均为β-内酰胺类与奥硝唑联用,联合用药率100.00%;围手术期奥硝唑合理使用率91.92%。结论该院穿孔性阑尾炎患儿围手术期使用奥硝唑存在年龄不适宜、联用抗菌谱重叠等不合理现象,应引起临床医师重视。

  • 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有效性及安全性系统评价

    作者:王妍;许能贵;曹月红

    目的:评价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通过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期刊数据库、万方期刊数据库、MEDLINE数据库从建库至2014年11月的中英文文献,选择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的随机对照试验,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5.2版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3个研究,2001例患者。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在疗效方面对比单用丹红注射液、依达拉奉注射液、丹参注射液及常规治疗有优势,疗效合并效应量[RR=1.23,95%CI(1.17,1.29),P<0.00001];在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方面优于丹红注射液对照组,合并效应量[ MD=-3.09,95%CI(-3.68,-2.50),P<0.00001];在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方面比丹红注射液对照组及依达拉奉对照组有效,合并效应量[MD=15.15,95%CI(12.69,17.62),P<0.00001];而在安全性方面与对照组无差异,合并效应量[RR=1.88,95%CI(0.76,4.63),P=0.17]。结论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较单用一种注射剂及常规治疗显著,能减轻近期致残率,且较安全,但仍需后续大样本、高质量文献关注致死率及远期致残率的研究。

  • 乌司他丁改善体外循环术患者围手术期炎性反应的系统评价

    作者:沈述威;夏中元;陈榕;赵博;冷燕;刘敏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用于改善体外循环术患者围手术期炎性反应的临床效果。方法检索1994年1月至2014年6月荷兰医学文摘数据库( EMbase )、Cochrane 图书馆、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生物医学信息检索系统(Pubmed)、万方数据库(CECDB)、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CQVIP)、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等数据库内随机对照试验(RCT),对纳入文献的质量进行严格评价和资料提取,使用RevMan 5.2软件对纳入研究进行系统评价。结果终纳入7篇RCT,共335例患者,其中治疗组154例、对照组181例。治疗组术中予以乌司他丁、对照组为空白对照。系统评价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患者比较,乌司他丁组患者其术后1 h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含量显著下降[ SMD (95%CI)-3.48(-4.64,-2.31)];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显著下降[SMD(95%CI)-3.04(-4.54,-1.54)]。结论乌司他丁应用于围手术期体外循环患者,可显著降低术后炎性反应。

  • 吡拉西坦氯化钠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1例

    作者:陈元娜;马卫成

    患者,男,27岁。因高处坠落致头部、右髋、右腕疼痛,于2014年4月2日住院,无食物、药物过敏史。入院体检:体温(T)36.7℃,呼吸(R)19次.min-1,脉搏( P )84次. min-1,血压( BP )126/76 mmHg (1 mmHg=0.133 kPa);黏膜正常、无水肿,皮肤无皮疹,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头右枕部可触及包块,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右胸部压痛明显,胸廓挤压试验阳性,听诊右肺呼吸音减弱,右髋部活动受限,右腕关节活动受限较明显。 CT示少许蛛网膜下腔出血,右顶部头皮血肿;右第4肋骨骨折;右髋臼骨折,右盆壁软组织肿胀。诊断为“右髋臼骨折、右侧第4肋骨骨折、蛛网膜下腔出血、右腕三角骨撕脱性骨折、右顶部头皮血肿”。2014年4月2日20:30依次给予注射用氯诺昔康16 mg+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qd;酚磺乙胺注射液0.5 g+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静脉滴注, qd;吡拉西坦氯化钠注射液(山东威高药业有限公司,批号:213111404)100 mL (含吡拉西坦20 g 与氯化钠0.9 g ),静脉滴注,qd。氯诺昔康、酚磺乙胺静脉滴注结束后无不适,2014年4月2日21:30开始静脉滴注吡拉西坦氯化钠注射液,约10 min后患者全身出现散在红色皮疹,伴明显瘙痒,BP100/69 mmHg,P93次.min-1,立即停用吡拉西坦氯化钠注射液,给予10%葡萄糖酸钙注射液10 mL静脉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10 mg+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静脉滴注。患者呼吸急促,全身皮疹增多,颜面水肿。2014年4月2日21:35, BP79/36 mmHg,P126次.min-1,临床诊断为过敏性休克,吸氧、心电监护,注射用甲泼尼龙40 mg 静脉注射、盐酸多巴胺注射液160 mg以5 mL.h-1微泵注射、复方氯化钠注射液500 mL静脉滴注。约20 min后患者生命体征恢复正常,BP90/54 mmHg,P86次.min-1,血氧饱和度98%,R 20次.min-1。2014年4月2日23:30皮疹缓慢消退,瘙痒减轻, BP104/60 mmHg, P 86次.min-1,血氧饱和度98%, R20次. min-1,无呼吸困难,抢救成功。之后未再使用吡拉西坦氯化钠注射液,其他治疗不变,上述症状未再出现。

  • 注射用丹参(冻干)致下肢水肿1例

    作者:刘梅;吴新安;陈延杰;牛小行;吴静

    1病例资料女,40岁。因在外院行腹部CT检查发现脾脏占位性病变10 d,于2014年11月18日住院治疗。体温36.8℃,脉搏75次. min-1,呼吸18次. min-1,血压131/86 mmHg(1 mmHg=0.133 kPa)。无其他系统疾病,否认食物及药物过敏史。家族成员无类似疾病。诊断为脾脏淋巴瘤。2014年11月21日在全麻下行腹腔镜脾脏切除术,术中病理报告示脾淋巴管瘤。术后给予注射用丹参(冻干)(哈药集团中药二厂,批号:Z10970093)0.8 g+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 静脉滴注。12 h后患者双下肢水肿,压后无凹陷。其他部位未见水肿。

  • 阿戈美拉汀治疗抑郁障碍38例

    作者:梁宝;王朔;瞿胜;杨逢润;杨雪

    目的:观察阿戈美拉汀治疗抑郁障碍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统计手册》第五版( DSM-Ⅴ)抑郁障碍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阿戈美拉汀组( n=38)和艾司西酞普兰组( n=37),分别给予阿戈美拉汀片25~50 mg.d-1或艾司西酞普兰片10~20 mg.d-1,进行为期8周的治疗;于基线期、2周末、4周末及治疗8周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AMD)判断临床疗效;基线时及治疗8周末采用席汉残疾量表( SDS)评定社会功能恢复状况;药品不良反应量表( TESS)评价安全性。结果阿戈美拉汀组和艾司西酞普兰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6.84%和89.19%。两组治疗2,4,8周末HAMD评分与基线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治疗8周末,两组SDS评分均较基线明显改善( P<0.01),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均未见严重药品不良反应。结论阿戈美拉汀治疗抑郁障碍起效快,疗效好,安全性高,对社会功能恢复起积极作用。

  • 治疗高尿酸血症相关痛风的辅助用药乐司尼达(lesinurad)

    作者:陈本川

    乐司尼达( Lesinurad)由美国Aread Biosciences公司创制,2012年被阿斯利康公司收购后继续研发,于2015年12月22日获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FDA)批准上市,商品名Zurampic?。 Lesinurad是全球首个获批的选择性尿酸重吸收转运子 I ( URATI )抑制药,用于辅助治疗高尿酸血症相关的痛风,与黄嘌呤氧化酶( XO )抑制药别嘌呤醇( Allopurinol)或非布司他( Febuxostat)联用,可增加用药的安全性,疗效更佳。该文对Lesinurad的非临床和临床药理毒理学、临床研究、适应证、剂量与用法、用药注意事项、不良反应及知识产权状态和国内外研究进展等进行介绍。

  • 纳米给药系统的抗肿瘤药物联合治疗策略?

    作者:叶鹏;张文典;杨坦;盖永康;项光亚

    药物联合治疗和纳米给药系统的应用在肿瘤药物治疗领域均展现出广阔的前景。多种治疗药物联用能够同时作用于多个靶点,发挥药物间的协同作用,提高疗效并对抗肿瘤细胞的耐药性。纳米给药系统能够实现药物对肿瘤细胞的靶向传递,提高抗肿瘤效果,降低不良反应,改善患者预后。上述两项治疗策略的融合有望进一步提升药物化学治疗和药物联用的效果。该文介绍近年来纳米给药系统在抗肿瘤药物联合治疗方面的应用情况,并对各种药物联用策略进行分类阐述。

  • 泊马度胺治疗血液系统疾病研究进展

    作者:赵永峰;张友山;任宏波

    临床研究证实,泊马度胺治疗复发或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有效,并且有试验对其在其他血液系统疾病中的疗效进行了探索。该药可引起患者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等血液学毒性,以及腹泻、发热、深静脉血栓形成等非血液学毒性。泊马度胺在多发性骨髓瘤及其他疾病中的有效性、安全性还有待更多临床研究探索。

医药导报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3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05 06
1991 01 02 03 04 05 06
1990 01 02 03 04 05 06
1989 01 02 03 04 05 06
1988 01 02 03 04 05 06
1987 01 02 03 04 05 06
1986 01 02 03 04 05 06
1985 01 02 03 04
1984 01 02 03 04
1983 01 02 03 04 05 06
1982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