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医药导报杂志

医药导报

医药导报杂志

Herald of Medicine 의약도보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湖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 主办单位: 中国药理学会、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联合主办
  • 影响因子: 1.04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4-0781
  • 国内刊号: 42-1293/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38-173
  • 曾用名: 湖北医药导报;医药学报
  • 创刊时间: 1982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医药导报》编辑部
  • 出版地区: 湖北
  • 主编: 杜光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西地那非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18例

    作者:陈玲

    目的 探讨西地那非对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PPHN)的疗效.方法 PPHN患儿30例,分为治疗组18例和对照组12例.两组患儿均给予氧疗和机械通气等常规治疗.治疗组患儿口服西地那非0.5 mg·kg-1,q6 h,共3d,比较治疗前和治疗后3d的动脉氧合指数(OI)、氧分压(PaO2)及肺动脉压(PAP)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3d后PaO2较治疗前均明显上升(P<0.01),OI均明显下降(P<0.01或P<0.05);治疗组PaO2、OI改善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患儿PAP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均P<0.01),治疗组PAP下降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未出现明显血压改变和其他不良反应.结论 口服西地那非对继发性PPHN有快速降低PAP和提高动脉氧合的作用,且用药安全,可作为PPHN的辅助治疗.

  • 更昔洛韦凝胶局部应用治疗小儿疱疹性口炎疗效分析

    作者:孙晓娟;张桂芹

    目的 观察更昔洛韦凝胶局部应用治疗小儿疱疹性口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305例患儿按就诊顺序分为治疗组160例,对照组145例.两组静脉给予维生素C、喜炎平抗病毒3d,口服补充B族维生素.局部用药:治疗组局部应用利多卡因和更昔洛韦凝胶涂抹,对照组局部应用利多卡因涂抹后锡类散吹敷.结果 治疗组疼痛缓解时间和疱疹消退时间分别为(1.34±0.44)和(2.39±0.75)d,与对照组分别为[(4.58±1.57)和(5.06±0.49)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35,t=5.49,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50%,对照组为91.7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8.91,P<0.05).结论 更昔洛韦凝胶联合利多卡因局部应用治疗小儿疱疹性口炎疗效显著.

  • 索拉非尼治疗肾癌脑转移的疗效及安全性

    作者:杨琳;丁英俊;石磊;于世英

    目的 观察索拉非尼治疗肾癌脑转移(RCCBM)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使用索拉非尼治疗的RCCBM病例,观察不良反应发生的种类、程度和治疗转归,以及临床疗效.结果 7例RCCBM患者服用索拉非尼治疗,常见的不良反应为手足综合征、腹泻、皮疹、高血压、疲乏和脱发,大多为轻至中度,处理后转归良好,无颅内出血等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疾病控制率为57.1%,中位无疾病进展时间为5个月,中位总生存为16个月.结论 索拉非尼治疗RCCBM的安全性良好,在局部治疗后使用可获得长期临床获益.

  • 尖吻蝮蛇血凝酶在后腹腔腹腔镜手术围手术期应用的有效性与安全性评价

    作者:夏樾;杨嗣星;钱辉军;程帆

    目的 评价尖吻蝮蛇血凝酶在泌尿外科后腹腔腹腔镜手术围手术期应用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126例后腹腔镜手术病例随机分为A、B、C3组各42例,分别于术前15 min及术后3d静脉注射尖吻蝮蛇血凝酶2U、血凝酶2 kU、酚磺乙胺2.0g.3组均于术前及术后第3天记录术中失血量与术后引流量,检测血常规、肝肾功能以及凝血功能指标.结果 A组术中失血量和术后引流量分别为(112±61)和(113±55) mL,B组分别为(120±58)和(127±62) mL,与C组(198±67)和(250±52) mL比较,均呈显著性下降(P<0.01),A组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病例血常规指标A组RBC、HGB、PLT分别为(0.27±.0.11) ×1012·L-1,(7.19±0.90)g·L-1,(12.24±0.82)×109·L-1,B组分别为(0.29±0.01)×1012·L-1,(7.21±0.78)g·L-1,(13.60±0.88)×109·L-1,与C组(0.48±0.12)×1012·L-1,(10.01±1.22) g·L-1,(19.71±1.65)×109·L-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病例肝肾功能、凝血功能指标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后腹腔腹腔镜手术围手术期应用尖吻蝮蛇血凝酶安全、有效.

  • 孕期给予复方碳酸钙颗粒对孕妇与新生儿的影响

    作者:刘丽;陈育梅

    目的 探讨孕期补钙对孕妇及新生儿骨健康的影响.方法 孕妇186例,随机分为3组,A组52例,B组66例,C组68例.A组传统膳食组,通过饮食指导补充钙质的摄入;B组:传统膳食+复方碳酸钙颗粒3.4g(1袋),po,qd,连续口服至分娩;C组:传统膳食+复方碳酸钙颗粒3.4g,po,tid,连续口服至分娩.孕产期测定孕妇血钙浓度、产后骨密度、孕期腓肠肌痉挛发生率及新生儿身高、体质量、骨密度.结果 3组孕期及产后期血钙无明显变化(P>0.05);C组孕妇产后骨密度明显高于A、B组(P<0.05);C组孕妇腓肠肌痉挛发生率明显低于A、B组(P<0.05);C组孕妇所生新生儿体质量及骨密度明显高于A、B组(P<0.05).结论 孕期补充足量钙剂更有利于母儿的骨健康.

  • 槲皮素长循环纳米脂质体的制备及大鼠体内药动学参数测定

    作者:王刚;杜士明;常明泉;曾南;叶方;陈永顺

    目的 制备槲皮素长循环纳米脂质体(QUE-CNL),并测定其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参数.方法 采用乳化蒸发-低温固化法制备QUE-CNL;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槲皮素及QUE-CNL在大鼠体内不同时间点的血药浓度,用3p97药动学软件处理数据,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 QUE-CNL在大鼠体内血浆浓度显著高于槲皮素血浆浓度,QUE-CNL药-时曲线下面积较槲皮素大(P<0.01),表观分布容积较槲皮素低(P<0.01),血浆清除率较槲皮素慢(P<0.01).结论 以乳化蒸发-低温固化法制备的QUE-CNL可延长槲皮素在血浆中循环时间.

  • 拉米夫定和干扰素α2b体外细胞毒性与抗乙型肝炎病毒作用比较

    作者:马艳;金小宝;黄演婷;卢雪梅

    目的 体外比较拉米夫定和α-干扰素的细胞毒性和抗乙型肝炎病毒作用.方法 体外培养L-02和HepG2.2.15细胞,给予不同浓度的拉米夫定和干扰素α2b,作用72 h后,噻唑蓝(MTT)法检测L-02和HepG2.2.15细胞的生存率;收集不同浓度的拉米夫定和干扰素α2b处理的HepG2.2.15细胞上清液,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HBsAg、HBeAg的分泌.结果 拉米夫定时L-02和HepG2.2.15有一定的毒性作用,而干扰素α2b对细胞无毒性作用,甚至能促进正常细胞的增殖;拉米夫定对HBsAg和HBeAg的抑制作用大于干扰素α2b,拉米夫定对HBsAg的抑制率较高,而干扰素α2b对HBeAg的抑制率较高.结论 拉米夫定和α干扰素联合使用可提高抗HBV的作用和质量.

  • 地红霉素肠溶微丸颗粒生物等效性研究

    作者:王贵发;丁玉峰;赵红英;李功华

    目的 建立测定人血浆中红霉素胺浓度的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方法,研究地红霉素肠溶微丸颗粒在健康志愿者中的生物利用度,评价试验制剂和对照制剂的生物等效性.方法 采用两制剂双周期自身对照交叉试验设计,20名健康志愿者,单剂量口服地红霉素试验制剂和参比制剂各500 mg,用LC-MS法测定血浆代谢物红霉素胺的浓度.用DAS软件处理血药浓度数据和计算参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药物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及峰浓度(Cmax)经对数转换后作多因数方差分析和双单侧t检验并计算90%可信区间;达峰时间(tmax)进行非参数检验,对两种制剂作出生物等效性评价.结果 建立血浆红霉素胺浓度的HPLC-MS测定法.红霉素胺的浓度与吸收峰面积比值在浓度5 ~1 000 ng·mL-1范围内呈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为A=68.87C +1.47(r=0.999 7),低检测浓度为5 ng· mL-1.低、中、高浓度的方法回收率为98.32%,99.16%,97.87%,平均提取回收率为72.42%,71.63%,73.38%,日内、日间RSD均小于9%.单剂量口服500 mg的地红霉素试验制剂和参比制剂的主要药动学参数AUC0→96分别为(3 537.39±576.32)和(3 065.47±558.63) ng·mL-1·h,AUC0→∞分别为(4 059.27±737.25)和(3 831.76±687.51) ng·mL-1·h;Cmax分别为(415.84±81.24)和(420.36±63.21) ng· mL-1;tmax为(3.25 ±0.28)和(3.47±0.35)h.受试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5.72±17.83)%.结论 LC-MS测定法适用于测定人血浆中红霉素胺的浓度.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两种制剂的主要药动学参数之间无明显差异,两种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 依提菲力白热斯蜜膏对实验性白癜风的治疗作用

    作者:阿布都吉力力·阿布都艾尼;热比姑丽·伊斯拉木;斯拉甫·艾白

    目的 对依提菲力白热斯蜜膏(简称蜜膏)进行拆方,探讨其对小鼠实验性白癜风的作用.方法 选用C57 BL小鼠,用化学脱色法建立白癜风模型;观察蜜膏不同拆方组分对小鼠表皮毛囊黑色素生成,小鼠血清及局部皮肤组织匀浆丙二醛(MDA)、胆碱酯酶(CHE)、单胺氧化酶(MAO),及小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细胞介素-2(IL-2)水平的影响.结果 蜜膏(主药+辅助药、全方)能降低血清MAO水平(P<0.01);蜜膏(主药、主药+辅助药、全方)能降低皮肤组织匀浆MAO水平(P<0.05或P<0.01);蜜膏(主药、主药+辅助药、主药+调节药、全方)能降低皮肤组织匀浆MDA水平(P<0.05或P<0.01),蜜膏(主药+调节药)能降低皮肤组织匀浆CHE水平(P<0.05).结论 蜜膏对实验性白癜风有治疗作用,可能是通过降低血清MAO水平,降低皮肤组织MAO、MDA、CHE水平而发挥作用.

  • 尾加压素Ⅱ对心肌细胞氧化应激反应及NADPH氧化酶亚单位p22phox表达的影响

    作者:邵志凌;向谨逸

    目的 观察尾加压素Ⅱ(UⅡ)对心肌细胞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新生SD乳鼠心肌细胞,建立尾加压素Ⅱ诱导心肌细胞氧化应激反应模型.用活性氧(ROS)敏感的DCFH-DA探针测定胞内ROS水平.以细胞存活率、丙二醛(MDA)含量、上清液乳酸脱氢酶(LDH)活性、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作为心肌细胞损伤的指标,免疫印迹法测定NADPH氧化酶亚单位p22 phox表达情况.结果 UⅡ可显著提高胞内二氯荧光黄(DCF)荧光信号强度,降低细胞存活率及SOD活性,上调LDH活性及MDA含量.UⅡ能上调NADPH氧化酶亚单位p22phox表达.结论 UⅡ可诱导心肌细胞氧化应激损伤反应,机制可能与增强NADPH氧化酶亚单位p22phox表达有关.

  • 替硝唑螺内酯乳膏的皮肤过敏性和刺激性实验

    作者:龙凤;彭贤东;唐志立;谭正怀;熊静悦

    目的 对替硝唑螺内酯乳膏进行动物皮肤过敏性和刺激性实验,为其提供临床前安全性评价.方法 反复外用替硝唑螺内酯乳膏或赋形剂、2,4-二硝基氯苯(DNGB)对豚鼠多次致敏,并于第28天激发后观察豚鼠的反应;用替硝唑螺内酯乳膏、赋形剂局部涂抹家兔破损皮肤及完整皮肤,并逐日观察症状表现.结果 赋形剂、替硝唑螺内酯乳膏、阳性致敏药物(DNCB)的变态反应发生率分别为0.0%,20.0%,100.0%;替硝唑螺内酯乳膏和赋形剂的刺激评分均为0分.结论 替硝唑螺内酯乳膏对豚鼠皮肤仅轻度致敏性,对家兔皮肤无刺激性,属于安全制剂.

  • 大黄酸对糖尿病大鼠肾脏还原型辅酶Ⅱ基因表达的影响

    作者:黄娟;陈文莉;黄云芳;牛力

    目的 观察大黄酸对糖尿病大鼠肾脏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 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与治疗组,治疗6周后,比较各组大鼠肾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同时检测各组大鼠血糖、血肌酐、尿素氮、24 h尿蛋白定量等.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p22 phox及p47phox的表达.结果 治疗组较模型组明显改善尿清蛋白、尿素氮水平和肾脏肥大指数.肾脏MDA含量明显下降(P<0.05),SOD活性显著上升(P<0.05).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p47phox和p22phox mRNA表达明显增多,大黄酸干预使其表达明显降低.结论 大黄酸对2型糖尿病肾脏病变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氧化应激反应,下调糖尿病大鼠p22phox及p47 phox的表达对2型糖尿病模型大鼠肾脏产生保护作用.

  • 鄂西北地区不同生长条件和品种柴胡中多糖含量比较

    作者:叶方;杨光义;杜士明;王刚;孙荣进

    目的 测定鄂西北地区不同生长条件和品种柴胡中多糖的含量.方法 采用蒽酮-硫酸比色法,以620 nm波长为检测波长,分别测定柴胡中可溶性多糖和粗多糖,计算总多糖含量.结果 鄂西北地区野生竹叶柴胡多糖含量高于同地区种植柴胡,但低于山西产北柴胡和湖北南漳种植的三岛柴胡.结论 不同生长条件的柴胡药材中柴胡多糖含量不同,但差异不明显;不同品种柴胡药材中的多糖含量有明显差异.

  • 含噻唑烷-4-酮类核苷的免疫调节功能研究

    作者:李娜;陈冬志;李春晓;杨淼;周蕾;洪洋;陈华;孟明

    目的 利用小鼠脾细胞实验建立的免疫活性研究平台,进一步阐明含噻唑烷-4-酮环类核苷的免疫增强活性,并评价其作为药物的潜在开发价值.方法 通过体外细胞学实验观察含噻唑烷-4-酮环糖类衍生物CH1a、CH2a、CH1b和CH2b对丝裂原[刀豆蛋白A(Con A)、脂多糖(LPS)]处理的脾淋巴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CH1a、CH2a、CH1b、CH2b对淋巴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2、IL-4和γ干扰素(IFN-γ)的影响.所有实验指标均与免疫调节药匹多莫德比较.结果 化合物CH1a、CH2a、CH1b和CH2b均可增强ConA处理脾细胞的增殖能力,与匹多莫德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H1b和CH2b可促进LPS处理的脾细胞增殖,作用明显强于匹多莫德(P<0.01),化合物CH1a、CH2a无明显促进LPS处理脾细胞的增殖(P>0.05).CH1a、CH2a、CH1b和CH2b均可明显促进细胞因子IL-2和IL-4的增殖,与匹多莫德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于IFN-γ,CH1a、CH2a、匹多莫德可明显促其增殖(P<0.01),而CH1b和CH2b对IFN-γ的增殖影响不大.结论 含噻唑烷-4-酮类核苷CH1a、CH2a、CH1b、CH2b对小鼠的免疫活性具有较好的增强作用,有可能成为潜在的免疫调节佐剂.

  • 复方蚂蚁酒对小鼠附性器官及血清睾酮和一氧化氮的影响

    作者:黄品信;李艳;程昌明;郭莲军

    目的 探讨复方蚂蚁酒对小鼠附性器官质量及血清睾酮和一氧化氮含量的影响.方法 复方蚂蚁酒按生药1.2 g·kg-1和4.8 g· kg-1剂量给小鼠灌胃,观察幼年去势小鼠、青年小鼠和老年小鼠附性器官质量,测定青年小鼠精子数,检测老年小鼠血清睾酮和一氧化氮(NO)含量.结果 复方蚂蚁酒能明显增加幼年去势小鼠精液囊-前列腺和包皮腺质量,提高青年小鼠的睾丸质量和精子数,增加老年小鼠睾丸质量,提高老年小鼠血清睾酮和NO含量.结论 复方蚂蚁酒能增加小鼠附性器官质量,其机制可能与其提高小鼠血清睾酮和NO含量有关.

  • 罗格列酮延缓慢性肾病进展的机制研究

    作者:何泳;宁勇;曾锐;韩敏;马祖福;熊艳;何金森;姚颖

    目的 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激动药罗格列酮对5/6肾切除肾衰竭大鼠的肾脏保护作用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选用180 ~ 200 g健康雄性SD大鼠建立5/6肾切除肾衰竭模型,分为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和罗格列酮组.第12周时采用断头法处死大鼠,并检测各组大鼠血清尿素氮、肌酐及24 h尿蛋白水平;取残余肾组织行病理检查,判断肾小球硬化、肾小管间质损伤程度;采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PPARγ和神经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在肾脏组织的分布;利用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PPARγ和nNOS蛋白和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和罗格列酮组大鼠24h尿蛋白、血清尿素氮及肌酐均显著升高(P<0.01);但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罗格列酮组各指标则明显降低(P<0.05).病理学检查示模型对照组大鼠肾组织有明显的肾小球硬化及肾小管间质损伤,肾小球硬化指数及肾小管间质损伤指数均较假手术组明显增高(P<0.01);而罗格列酮组上述指标则较模型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5/6肾切除大鼠PPARγ主要分布在肾小管上皮细胞、系膜细胞和浸润的巨噬细胞,nNOS主要定位在致密斑,内髓集合管也有表达.模型对照组PPARγ、nNOS蛋白和mRNA的表达较假手术组明显下降(P<0.05),而罗格列酮组PPARγ和nNOS的表达则较模型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 大鼠5/6肾切除后,给予罗格列酮可以明显减轻肾小球硬化和肾间质纤维化的程度,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上调PPARγ和nNOS基因的表达有关,且有明显的相关性.

  • 别嘌醇缓释微丸胶囊对高尿酸血症大鼠血液系统的影响

    作者:任婕;周有财;姚维范;赵海山;陈秋晨;黄柏林;魏敏杰

    目的 研究长期(3个月)灌服用别嘌醇缓释微丸胶囊(ASRC)治疗大鼠高尿酸血症时对血液系统的影响.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9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别嘌醇缓释微丸胶囊低、高剂量组(给予别嘌醇缓释微丸胶囊27,54 mg·kg-1·d-1),别嘌醇低、高剂量组(给予别嘌醇32,64 mg·kg-1·d-1).除正常对照组10只,其余各组增加6只,采用腺嘌呤和乙胺丁醇连续灌胃3周,3周后改为隔日一次,共12周建立大鼠高尿酸血症模型.定期检测大鼠体质量变化;12周末自动生化仪检测血尿酸(UA)水平、外周血常规;骨髓涂片检测骨髓象;ELISA方法测定大鼠血清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1β水平.取肾脏组织经PAS染色,光镜观察肾脏病理结构改变.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高尿酸血症模型组大鼠体质量明显降低、血尿酸水平显著增高;外周血常规中自细胞(WBC)计数和血小板(PLT)计数显著增高、红细胞(RBC)计数明显降低;血清IL-1β水平明显增高;肾脏组织内炎性细胞浸润.与模型组比较,ASRC低剂量时升高RBC计数、降低WBC、PLT计数作用显著(P<0.05),有效降低血清IL-1β水平(P<0.01);ASRC高剂量可有效抑制大鼠的体质量下降、降低血尿酸水平和血清IL-1β水平(P<0.01),肾间质仅见少量的炎性细胞浸润.结论 长期应用低剂量ASRC可有效抑制高尿酸血症大鼠外周血常规的异常改变,可能与抑制炎症反应、肾脏改变轻微有关;高剂量ASRC则更好降低血尿酸水平.提示临床应用时注意药物剂量选择.

  • 五指毛桃水提液对脾虚模型大鼠胃肠功能的影响

    作者:杨敏;夏荃

    目的 探讨五指毛桃水提液对脾虚模型大鼠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脾虚模型组,黄芪水提液对照组,五指毛桃水提液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0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均每天皮下注射利血平1 mg·kg-1复制脾虚模型,脾虚模型组给予纯化水灌胃10 mL·kg-1,黄芪水提液组及五指毛桃水提液高、中、低剂量组同时按上述剂量灌胃给予相应药物.治疗结束后,观察各组大鼠体质量及饮食量变化,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血浆中β-内啡肽(β-EP)、胃动素(MTL)、胃泌素(GAS)浓度.结果 与脾虚模型对照组比较,不同剂量五指毛桃水提液均能明显增加脾虚模型大鼠体质量及饮食量;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脾虚模型组大鼠血浆β-EP、MTL、GAS浓度均明显降低(P<0.01);与脾虚模型对照组比较,五指毛桃水提液高、中剂量组大鼠血浆β-EP浓度水平明显上升(P<0.01或P<0.05),五指毛桃水提液高剂量组大鼠血浆MTL浓度水平明显上升(P<0.05),五指毛桃水提液高、低剂量组大鼠血浆GAS浓度水平均明显上升(P<0.05).结论 五指毛桃水提液可能通过调节血浆中β-EP、MTL、GAS浓度水平,有效改善大鼠脾虚证候,这可能是其益气健脾和胃功效治疗脾虚证候的作用机制之一.

  • 国产右旋布洛芬缓释胶囊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及生物利用度研究

    作者:谢斌;方建国;王文清;饶子超;张光勋;任霞;肖婕妤

    目的 考察自制和市售右旋布洛芬缓释胶囊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性质与生物等效性.方法 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右旋布洛芬在血浆中的浓度,进行药动学和相对生物利用度研究.结果 自制和市售右旋布洛芬缓释胶囊的主要药动学参数Cmax分别为(1 173.87±281.68),(1 186.06±268.79) μg·mL-1;AUC(0-1)分别为(4 276.53±578.59),(4 489.83±645.73) mg·L-1·h;AUC(0-∞)分别为(5 095.58±683.82),(5 466.37±753.35)mg·L-1·h;tmax分别为(1.33±0.26),(1.58±0.49)h;各参数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AUC(0-∞)计算自制右旋布洛芬缓释胶囊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93.2±12.5)%.结论 自制右旋布洛芬缓释胶囊与市售制剂之间生物等效.

  •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诱发癫(癎)5例

    作者:徐朝江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作为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具有耐酶、广谱、高效的抗菌活性,可杀灭绝大部分革兰阳性和革兰阴性的需氧和厌氧菌.临床应用中大多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副作用大多轻微而短暂,很少需要停药,极少出现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ADR).近年来,随着临床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该药ADR的报道逐渐增多.笔者收集了该药在本院临床应用中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副作用,而致患者癫(癎)发作5例,分析与讨论如下.

  • 倍他司汀氯化钠注射液致不良反应1例

    作者:倪黎

    1 病例介绍患者,女,50岁.因眩晕、恶心、呕吐2h于2012年3月入院.身体不适即来院就诊.体检:体温36.5℃,心率78次·min-1,呼吸率18次·min-1,血压130/80 mmHg(1 mmHg=0.133 kPa).以往无药物过敏史.神志清,颈软,心、肺检查无异常,颅脑CT未见异常,结合病史诊断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当天静脉滴注盐酸倍他司汀氯化钠注射液(山东康宁药业,批号:E11032812)500 mL,qd,30滴·min-1.

  • 抗菌药物致心律失常115例分析

    作者:杜鹏飞;王长江;马晓洁;王真

    目的 探讨抗菌药物所致心律失常的特点,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1998 ~2011年国内公开发行医药期刊报道的115例由抗菌药物引起的心律失常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15例病例中,涉及抗菌药物40种,其中β-内酰胺类占47.0%,室性心律失常为主要临床表现,占38.3%.结论 加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及时采取有效抢救措施,可有效减少和防止出现该类心律失常.

  • 头孢曲松钠与奥硝唑注射液配伍禁忌2例

    作者:刘素琴;谢金美;沈国琴

    由于临床治疗中出现头孢曲松钠和奥硝唑注射液配伍禁忌,按照临床浓度要求,对头孢曲松钠和奥硝唑注射液进行配伍.结果二者配伍后,5 min后即出现淡玫瑰红色,随着时间延长,颜色加深,约1h变为玫瑰红色,24 h后为深红色.头孢曲松钠与奥硝唑注射液存在配伍禁忌,不能接瓶输入,中间应用未加药的输液冲管.

  • 银屑病患者长期服用多种药物诱发急性白血病1例

    作者:洪冰;章小敏

    分析1例银屑病患者继发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的用药情况.查阅相关文献,结果发现,乙双吗啉、郁金银屑片、郁金银屑胶囊和消银胶囊等多药使用可能会诱发白血病.虽然药物诱发白血病的可能性较大,但银屑病患者本身染色体不稳定,DNA修复能力缺陷,在多种因素结合下,发生白血病的概率也高于常人.

  • 安阳市肿瘤医院2010年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调查

    作者:吴方红;谷华伟;侯娟英

    目的 评价2010年院、科两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方法 随机抽取2010年住院病历3000份、门诊处方1200张评价;医院HIS统计抗菌药物使用率及类别、品种金额与数量;微生物室统计细菌培养总数、阳性率及病原学分布;统计感染科和病原学送检病例计算病原学送检率.结果 门诊、住院抗菌药物使用率分别为1.61%和45.75%;病原学送检率和使用强度分别为86.09%和每百人天33.39DDDs;按照类别排序,抗菌药物金额前3位分别为头孢类、碳青霉烯类和其他β-内酰胺类、青霉素类,用药频度(DDDs)前3位分别为头孢类、青霉素类、硝基咪唑类;按照品种排序,金额前3位分别为头孢孟多酯、头孢替安、头孢美唑,DDDs前3位分别为头孢呋辛、头孢唑林、青霉素;细菌培养标本数与阳性率分别为753例和57.64%.结论 该院抗菌药物使用较合理,但仍存在许多问题.

  • 肠内营养致腹泻的原因与处理

    作者:周旋;卞晓洁;葛卫红

    腹泻是肠内营养(EN)常见的并发症.该文详细叙述肠内营养发生腹泻的原因、预防措施和治疗措施.采取积极的措施预防,妥善治疗,可以大程度地减少患者的痛苦,同时减少感染,降低液体和电解质紊乱的风险.

    关键词: 肠内营养 腹泻
  • 丙戊酸钠和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相互作用的临床观察

    作者:李娟;姜辉;魏金霞

    目的 评价丙戊酸钠和碳青霉烯类抗菌药合用相互作用的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7例症状性癫(癎)并发重症肺部感染患者应用丙戊酸钠和碳青霉烯类抗菌药治疗的临床资料,监测两药合用前、合用中及停止合用后丙戊酸血浓度.结果 4例患者合用丙戊酸钠和美罗培南期间丙戊酸血浓度明显下降,低降至4.23 μg·mL-1,多在4~15 μg·mL-1之间,较应用美罗培南前下降40~70 μg·mL-1;1例患者同日开始应用丙戊酸钠和美罗培南,丙戊酸血浓度持续不达治疗窗;2例患者合用丙戊酸钠和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期间丙戊酸血浓度无下降.结论 丙戊酸钠和美罗培南合用短时间内血清丙戊酸浓度显著降低,临床上应避免二者联用;丙戊酸钠与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合用未出现血清丙戊酸浓度下降,需进一步收集资料评估.

  • 泸州地区10家医院门急诊处方评价

    作者:罗宏丽;肖顺林;王述蓉

    目的 了解《处方管理办法》在基层医院的执行情况,促进合理用药.方法 随机抽取泸州地区10家医院2011年3~6月共6 000张处方,进行7个处方核心指标统计及处方质量评价.结果 该地区二、三级医院平均每张处方用药品种数分别为2.59种和2.69种;抗菌药物、注射剂、基本药物、药品通用名使用率分别为37.59%和31.58%;24.21%和28.50%;47.69%和42.92%;83.99%和93.18%;抗菌药物金额占处方总金额的百分率分别为24.52%和20.50%;平均每张处方金额分别为80.75元和127.30元.处方合理率二、三级医院分别为76.46%和83.92%.结论 该地区门诊处方基本合理,但仍需加大管理力度,增强医师合理用药意识,减少不合理用药.

  •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利福平及制剂标准中有关物质测定方法的修改建议

    作者:余忠;朱江;徐婷婷

    目的 对201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利福平及其制剂质量标准中有关物质测定方法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方法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Sincom C8色谱柱(含碳量为11%)(150 mm×4.6 mm,5μm),甲醇-乙腈-0.075 mol·L-1磷酸二氢钾溶液-1.0 mol·L-1枸橼酸溶液(10∶50∶36∶4)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54 nm.杂质醌式利福平、N-氧化利福平、3-甲酰利福霉素SV均采用加校正因子的主成分自身对照法计算有关物质.结果 3批样品中醌式利福平、N-氧化利福平、3-甲酰利福霉素SV含量按加校正因子的主成分自身对照法与杂质对照品外标法比较,结果一致.结论 该方法准确、简便、快速,可用于利福平及其制剂的质量控制.

  • 祛痹消痛膏中盐酸麻黄碱和盐酸伪麻黄碱的含量测定

    作者:陈冠男;潘金火;潘大贵

    目的 建立祛痹消痛膏中盐酸麻黄碱和盐酸伪麻黄碱的含量测定方法及限度标准.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Hedera ODS-2色谱柱(4.6 mm×200 mm,5μm),以乙腈-0.1%磷酸(5∶95)为流动相,流速:1 mL· min-1,柱温30℃,检测波长210 nm.结果 3批正式样品中盐酸麻黄碱和盐酸伪麻黄碱的平均含量分别为0.084 97和0.03094 mg·g-1,盐酸麻黄碱和盐酸伪麻黄碱平均总含量为0.115 9 mg· g-1.根据测定结果,暂定本品每1g含药膏体中含盐酸麻黄碱和盐酸伪麻黄碱的总量应为0.090 ~0.230 mg.结论 所建立的含量测定方法科学客观,专属性强.

  • 血必净泡腾片的质量控制

    作者:姚小青;张韻慧;孙长海;祖广影;白雪;张铁军

    目的 建立血必净泡腾片的质量标准.方法 用薄层色谱法(TLC)对方中的红花、赤芍、丹参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方中芍药苷的含量.结果 薄层图谱斑点清晰,分离度好,易于分辨;芍药苷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71%,RSD为0.38%.结论 该法专属性和重复性良好,可用于血必净泡腾片的质量控制.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伊曲康唑传递体的包封率与含量

    作者:郑稳生;方夏琴;张宇佳;王璐璐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伊曲康唑传递体的含量及包封率.方法 采用C18色谱柱(150 mm×4.6 mm,5μm);柱温:室温;流动相:乙腈-水(65∶35);流速:1 mL·min-1;检测波长:261 nm.甲醇为溶剂,测定传递体中伊曲康唑的含量.结果 伊曲康唑在1 ~ 100 μg·mL-1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7;平均回收率为101.9%,RSD为1.7%.结论 该方法准确可靠、简单快速,专属性高,可用于伊曲康唑传递体含量及包封率的测定.

  • 咪达那新口腔崩解片的制备及处方优化

    作者:李丽然;郭红;王成港;任晓文

    目的 研究咪达那新口腔崩解片的处方与制备工艺.方法 采用粉末直压-升华干燥制备法,以崩解剂的种类与用量、助崩解剂用量、升华剂用量等为考察因素,以物料休止角、片剂润湿时间、崩解时间等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进行处方筛选,确定优处方.在优处方的基础上考察片剂硬度对口崩片崩解时间的影响,从而制得孔隙率较高脆碎度较好的咪达那新口腔崩解片.结果 处方以甘露醇为填充剂,微晶纤维素40%、交联聚维酮5%为崩解剂,另加入10%的碳酸氢铵为升华剂,压制硬度4.0 ~6.0 kg的咪达那新口腔崩解片,于60℃真空恒温干燥箱干燥90 min.结论 该优选的制备工艺简单可行.

  • 复方酮康唑发用洗剂中酮康唑和丙酸氯倍他索的含量测定

    作者:庞继梅;梁月钊;黄园;陈晓军;梁霞;廖九明

    目的 建立测定复方酮康唑发用洗剂中酮康唑和丙酸氯倍他索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方法 采用Agilent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甲醇-0.01 mol·L-1磷酸二氢钾溶液(用40%氢氧化钠调pH至7.2)(70∶30);流速为1 mL· min-1;检测波长239 nm.结果 酮康唑和丙酸氯倍他索分别在3.949 ~ 19.745μg、0.051 1 ~0.613 2 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分别为0.999 6,0.999 9;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31%,99.24%,RSD分别为0.80%,0.35%(n=6);仪器精密度和样品稳定性良好.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以同时检测复方酮康唑发用洗剂中丙酸氯倍他索和酮康唑的含量,适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 复方鼻宝片中主要成分薄层色谱鉴别与总挥发油含量测定

    作者:莫明秀;张筱英;梁惠明;欧阳舒静

    目的 建立复方鼻宝片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复方鼻宝片中的甘草、细辛及辛夷花蕊进行鉴别;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方法进行总挥发油含量的测定.结果 TLC中的斑点清晰,易于识别,阴性对照无干扰;复方鼻宝片中总挥发油的平均含量为0.42%.结论 该方法专属性强,操作简单,结果准确,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 微量营养素的抗疲劳作用研究进展

    作者:石鹤坤;陈锦珊

    消除运动疲劳是军事医学与体育科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通过查阅近年国内外相关文献,发现维生素、锌、铁、硒等微量营养素与运动性疲劳的发生关系密切.综述微量营养素在延缓或消除运动性疲劳的研究进展,以期为今后更好和安全地应用微量营养素提供理论参考.

  • CYP2D6基因多态性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徐艳娇;龚森;纪洪艳;刘东

    CYP2D6是CYP酶系中重要的一种氧化代谢酶,参与多种药物的代谢.CYP2D6具有基因多态性,使药物代谢在不同种族之间,甚至在同种族不同人群中产生较大的差异,从而影响药物的疗效.因此,深入了解CYP2D6基因的多态性以及对药物代谢的影响,对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和调整用药方案具有重大意义.

  • 恶性黑色素瘤的分子靶向药物治疗研究进展

    作者:王尔兵;王肇炎

    恶性黑色素瘤(MM)是预后不良的疾病.转移性MM现可用的全身治疗、化疗和免疫治疗,有效率低,有效持续时间短,5年生存率<10%,急需有效的新治疗方法.细胞毒T-淋巴细胞抗原-4(CTLA-4)抗体——易普利单抗(ipilimumab)和tremelimumab已在临床上研究,经严格的Ⅲ期试验对曾治的转移性MM与对照组比较,ipilimumab有延长总生存期益处.威罗菲尼(Vemurafenib,PLX4032)是癌基因BRAF激酶抑制剂,对未曾治疗有BRAF (V600E)突变的MM患者有很高的有效率,且能延长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因此,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先后批准应用ipilimumab和vemurafenib治疗晚期MM患者.临床试验化疗或靶向药联合应用可能更有益.其他靶向药物,包括血管生成和雷帕霉素靶蛋白抑制剂正在研究.

  • 毛细管电泳技术在黄酮类化合物分析中的应用进展

    作者:陈琴华;李鹏;朱军

    综述植物药和中药中黄酮类化合物的电迁移分析方法,对毛细管电泳技术的分离原理进行简要的阐述,列举2005 ~2011年部分黄酮化合物的毛细管电泳分析实例.天然药物黄酮化合物毛细管电泳技术主要有毛细管区带电泳、胶束电动毛细管电泳和毛细管电色谱3种分离模式.

  • 1例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的药学监护

    作者:胡静

    通过参与临床查房,对1例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进行用药教育和实施药学监护,以便改善治疗效果,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结果表明,通过全程的药学监护,及时发现和解决了患者药物治疗的问题,提高患者用药的安全性.

  • 临床药师参与呼吸科临床药学实践的体会

    作者:阿衣古丽·玉努斯;刘军;王震峰

    针对临床药师在呼吸科开展的典型临床药学服务案例,探讨开展临床药学服务的模式,为规范开展临床药学服务提供参考.

  • 学习记忆相关信号转导途径的类型和特点及对促智药研究的基本要求

    作者:张均田;胡金凤

    介绍脑内第一至第四信使和对促智信号传导研究的基本要求,即根据促智药的作用和机制研究找出靶受体,它决定信号传导途径的启动和导向,然后阐述先后有哪些信号分子参与级联反应,以了解信号传导的类型和特点,后明确核转录因子或效应器以及终的基因产物能否解释它的生物活性.报道两种药物促智信号转导的研究结果,得出以下几点结论:药物作用的靶点大多是受体,也可能是离子通道或胞外酶,药物可能直接作用于靶受体,也可是间接地,即通过机体释放神经递质或其他内源性物质再作用于靶受体;药物激活的信号传导途径可能存在多种,这是因为脑内信号之间的交流十分广泛,已形成纵横交错的网络;上游一个信号分子激活后,便可激活下游许多信号分子.

  •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胃溃疡并发抑郁症36例

    作者:余小杰;吴云;肖丽娜

    目的 研究氟哌噻吨美利曲辛对于胃溃疡伴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 72例胃溃疡并发抑郁症患者,按照严格随机分组原则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6例.所有患者均给予质子泵抑制药、胃黏膜保护药、抗幽门螺杆菌治疗,治疗组在上述基础上给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10.5 mg·d-1.比较患者症状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不良反应、疗效等.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症状评分均有所改善,但治疗组比对照组患者症状平均积分减少更加明显,且其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患者的治愈率为72.2% (26/36),治疗组治愈率为88.9%(32/36);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常规治疗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对于胃溃疡伴抑郁症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患者肠胃功能恢复快,能显著提高患者精神、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研究价值.

  • 多奈哌齐对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

    作者:陈立敏;平红姣;杨海波;陈夫银

    目的 探讨多奈哌齐对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7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9例,所有患者均口服阿立哌唑10~ 20 mg·d-1,治疗组联合盐酸多奈哌齐5~10 mg·d-1,对照组联合安慰剂(盐酸多奈哌齐模拟片).共治疗24周.治疗前与治疗后采用临床记忆量表和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疗效,同时观察患者服药后的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脱落2例,对照组脱落4例.治疗组观察前后各项记忆力活动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各项记忆力活动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各项记忆力活动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PANSS评分由(91.7±17.6)分减至(45.9±15.2)分,对照组由(92.4±16.9)分减至(45.1±15.3)分.治疗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4.1%,对照组为51.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均较轻.结论 多奈哌齐具有一定的改善精神分裂症记忆功能的作用,安全性较高,是当前改善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障碍的有效药物.

  • 喹硫平联合氟伏沙明治疗难治性强迫症31例

    作者:朱倩芸;冯晓薇

    目的 探讨喹硫平联合氟伏沙明治疗难治性强迫症的疗效.方法 将68例强迫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4例,给予喹硫平0.1~0.6 g·d-1,平均(0.287±0.128) g· d-1,氟伏沙明50~300 mg·d-1,平均(142.94±74.27) mg·d-1;对照组34例,单用氟伏沙明治疗,氟伏沙明剂量50~300 mg·d-1.平均(151.36±76.39) mg·d-1,均为口服.两组氟伏沙明均在2周内加至治疗量,治疗8周,期间酌情使用苯二氮(卓)类等药物.用耶鲁布郎强迫量表(Y-BOC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疗数,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脱落3例,对照组脱落1例.治疗8周末,对照组和治疗组有效率分别为60.6%和83.9%,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治疗组在治疗后2,4,8周末Y-BOCS评分和HAMA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4,8周末治疗组Y-BOC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2周末起,各周HAMA评分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单用氟伏沙明或氟伏沙明联合喹硫平治疗难治性强迫症均有效,联合用药疗效更显著.

  • 帕罗西汀联合抗高血压药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

    作者:沈华;沈仲夏;陈娟英;陈海支;关铁峰

    目的 探讨抗焦虑药物联合降压药物治疗常规降压治疗疗效为非显效的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方法 174例门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接受3种不同机制降压药物治疗8周,8周末根据降压疗效分为显效组及非显效组,同时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所有患者的焦虑症状并对两组的结果进行比较.非显效组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加用帕罗西汀抗焦虑治疗,对照组加用安慰药,均持续治疗4周.研究结束再次评估高血压治疗效果及HAMA评分情况.结果 治疗8周末显效58例,有效84例,无效22例.显效组HAMA评分为(12.68±8.42)分,非显效组HAMA评分为(19.36±6.45)分.显效组合并明显焦虑者10例(17.2%),非显效组合并明显焦虑者42例(39.6%).非显效组随机分为治疗组56例,对照组50例.治疗第12周末治疗组显效12例,有效32例,无效12例;对照组显效4例,有效24例,无效22例;治疗组和对照组HAMA评分分别为(6.42±3.52)和(14.16±8.36)分.结论 焦虑状况显著影响患者的血压水平,帕罗西汀协同降压药物治疗高血压患者有显著疗效.

  • 盐酸舍曲林治疗冠心病患者伴焦虑抑郁状态的疗效

    作者:熊荣红;熊世熙;张洪

    目的 探讨盐酸舍曲林对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的影响.方法 对179例冠心病伴焦虑、抑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87例和治疗组92例,给予冠心病常规治疗和心理治疗,治疗组同时给予盐酸舍曲林口服,25 mg起服,qd,早餐后服药,第3天加量至50 mg.疗程为8周.分别在治疗2周和治疗8周进行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和冠心病临床症状(心电图ST段改变级胸痛等)缓解情况比较.结果 治疗8周后,盐酸舍曲林治疗组临床症状好转率(96.7%)较对照组(86.2%)高(P<0.05).治疗2周后和8周后治疗组和对照组SAS、SDS评分均较首次评定显著下降(P<0.01);且治疗8周盐酸舍曲林治疗组较对照组SAS、SDS评分下降更为明显(P<0.05).SCL-90量表显示患者躯体化、抑郁和焦虑状态在治疗2周和8周均较入院时症状改善明显.结论 盐酸舍曲林能明显改善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症状,并明显缓解冠心病患者急性期临床症状.

医药导报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3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05 06
1991 01 02 03 04 05 06
1990 01 02 03 04 05 06
1989 01 02 03 04 05 06
1988 01 02 03 04 05 06
1987 01 02 03 04 05 06
1986 01 02 03 04 05 06
1985 01 02 03 04
1984 01 02 03 04
1983 01 02 03 04 05 06
1982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