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医药导报杂志

医药导报

医药导报杂志

Herald of Medicine 의약도보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湖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 主办单位: 中国药理学会、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联合主办
  • 影响因子: 1.04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4-0781
  • 国内刊号: 42-1293/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38-173
  • 曾用名: 湖北医药导报;医药学报
  • 创刊时间: 1982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医药导报》编辑部
  • 出版地区: 湖北
  • 主编: 杜光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基于熵指数法监测管理对重症机械通气患者镇静药物用量的影响

    作者:徐晓叶;叶宏伟

    目的 探讨基于熵指数法的监测管理对重症机械通气患者镇静药物用量的影响.方法 重症监护病房(ICU)重症机械通气患者61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n=31)与对照组(n=30),全部患者机械通气期间采用右美托咪定镇静,对照组实施基于Ramsay镇静评分系统的监测管理,治疗组实施基于熵指数法的监测管理.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镇静药物用量分别为(13.25±3.21),(43.15±5.61) μg· h-1,停药后苏醒时间分别为(3.26±1.54),(9.06±1.87) min,机械通气时间分别为(4.56±1.63),(6.59±2.08)d(均P<0.01).两组心率、平均动脉压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未出现非计划拔管事件与药物过敏等不良反应.结论 基于熵指数法的监测管理可减少重症机械通气患者镇静药物用量,促进机体恢复,安全,有效.

  • 叶酸联合维生素B12治疗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轻度认知功能障碍50例

    作者:许秋霞;那万秋;支胜利;王斓

    目的 探讨叶酸联合维生素B12对伴有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的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患者的疗效.方法 伴有HHcy的MCI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另设健康组50例.治疗组给予叶酸10 mg·d-1、维生素B12片500 μg·d-1口服;对照组给予安慰药口服;健康组不进行药物干预.观察24周.治疗前、治疗24周末分别测定3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叶酸、维生素B12水平,评定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血浆Hcy较治疗前下降[(17.96±8.72)和(27.30±8.78)μmol·L-1],叶酸升高[(17.23±6.70)和(8.59±5.97) ng·mL-1]、维生素B12升高[(335.03±78.35)和(234.87±70.87) pmol·L-1](均P<0.01),MMSE、MoCA量表评分无明显变化;对照组血浆Hcy、叶酸、维生素B12及MMSE量表评分均无明显变化,MoCA量表评分下降(P<0.01).结论 叶酸联合维生素B12能有效降低伴有HHcy的MCI患者的血浆Hcy,延缓MCI患者认知水平下降.

  • 血凝酶与氨甲环酸对颅脑外伤手术患者止血效果比较

    作者:吴志明

    目的 比较血凝酶与氨甲环酸对颅脑外伤手术患者止血效果.方法 颅脑外伤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50例.A组于手术开始至术毕给予氨甲环酸注射液0.25 9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B组于术前30 min给予血凝酶1U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 mL肌内注射,手术开始至术毕给予血凝酶1U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结果 A组和B组术中出血量分别为(968.02±102.96),(726.97±81.42) mL,输血量分别为(735.12±74.24),(575.72±60.67) mL,术后24h引流量分别为(182.45±23.54),(150.22±18.47) mL,再出血率分别为16.00%,2.00%(均P<0.05);B组格拉斯哥预后评分预后良好率(60.00%)明显高于A组(40.00%)(P<0.05);两组术前术后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基本相同,且均无血栓性疾病发生(P>0.05).结论 与氨甲环酸比较,血凝酶对颅脑外伤手术患者止血效果较好,有利于避免术后再出血及改善预后.

  • 聚维酮碘对钛合金表面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菌生物膜的影响

    作者:涂宏亮;吕茂群;罗延智

    目的 观察聚维酮碘对浮游状态及钛合金表面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菌生物膜的体外抗菌效果,为动物实验及临床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细菌悬液定量杀灭实验,观察聚维酮碘对浮游状态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活性;在钛合金盘表面构建24 h细菌生物膜模型,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及扫描电镜观察细菌生物膜结构;采用活菌计数法,观察聚维酮碘对钛合金表面的细菌生物膜的抗菌活性.结果 有效碘浓度为0.1%,0.2%,0.3%,0.4%及0.5%聚维酮碘溶液作用30 s均可全部杀灭浮游状态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经过聚维酮碘浸泡作用5 min后,随着聚维酮碘浓度升高,钛合金盘上的菌落形成单位(CFU)计数下降.0.5%聚维酮碘对细菌生物膜浸泡作用10 min后,CFU计数为0.结论 聚维酮碘不仅对浮游状态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强大的抗菌活性,对钛合金表面的24 h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膜也具有抗菌活性,且抗菌活性随着聚维酮碘浓度的增加以及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增强.

  • 柴葛疏表颗粒对脂多糖诱导RAW264.7细胞分泌炎症因子的影响

    作者:吕晓君;周素文

    目的 观察柴葛疏表颗粒对脂多糖诱导小鼠RAW264.7巨噬细胞分泌炎症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建立脂多糖诱导的RAW264.7细胞体外炎症模型,采用噻唑蓝(MTT)法检测柴葛疏表颗粒的细胞毒性作用,Griess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一氧化氮(NO)分泌量,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含量.结果 柴葛疏表颗粒在12.5~50.0 μg·mL-1的浓度范围内对RAW264.7细胞活力无显著影响(P>0.05);脂多糖可以明显诱导RAW264.7细胞分泌NO、TNF-α和IL-1β(P<0.01),25.0,50.0 μg·mL-1柴葛疏表颗粒可显著抑制脂多糖诱导的RAW264.7细胞释放NO(P<0.01),12.5,25.0,50.0 μg·mL-1的柴葛疏表颗粒可浓度依赖性地抑制脂多糖诱导的RAW264.7细胞分泌TNF-α、IL-1β.结论 柴葛疏表颗粒可抑制脂多糖诱导的RAW264.7细胞炎症反应,其抗炎作用与减少炎症因子NO、TNF-α和IL-1β有关.

  • 参松养心粉剂对心肌纤维化的改善作用

    作者:沈涤非;吴青青;邓伟;倪健;唐其柱

    目的 探讨参松养心粉剂对压力负荷诱导的心肌纤维化的改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C57/BL6小鼠45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和参松养心组(n=15).采用主动脉结扎建立心肌纤维化模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心脏微血管密度(MVD);免疫荧光检测间质标志物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免疫荧光染色和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C D31、CD34、α-SMA和波形蛋白的表达变化和内皮间质转化(EndMT)的程度.结果 参松养心粉剂处理后小鼠血管密度增加(P<0.05);内皮标志物蛋白表达量显著增加,而间质细胞标志物(α-SMA和波形蛋白)的蛋白表达量明显减少(P<0.05).结论 参松养心粉剂可以抑制内皮向间质转化,从而改善压力负荷诱导的心肌纤维化.

  • 姜黄素类似物H8对db/db小鼠肝脏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

    作者:张春雷;武艳;李洪志;李玲玉;刘洁婷;柏合;袁晓环

    目的 观察姜黄素类似物H8对2型糖尿病db/db小鼠模型肝脏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 db/db小鼠40只,分为模型对照组、罗格列酮组(5 mg·kg-1)、姜黄素组(5 mg·kg-1)和姜黄素类似物H8小剂量组、大剂量组(5,10 mg·kg-1),各8只;同时用8只db/m小鼠作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给予1%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5 mg·kg-1,均灌胃给药,8周后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肝脏白细胞介素(IL)-6、IL-17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蛋白变化,采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肝脏PI3K、p-AKT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各治疗组IL-6、IL-17及TNF-α的表达均下降,姜黄素类似物H8大剂量组下降更显著;PI3K、p-AKT的表达均升高.结论 姜黄素类似物H8能够降低db/db小鼠肝脏炎症因子表达,促进肝脏PI3K/AKT信号通路激活,改善db/db小鼠糖代谢紊乱.

  • 蔗糖铁注射液在产科的应用调查

    作者:罗国庆;蒋巧俐;余莹

    目的 探讨产科中蔗糖铁注射液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抽取某医院产科2016年第四季度应用蔗糖铁注射液患者的病历资料,参考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合理用药指标,结合妊娠期缺铁性贫血诊治相关文献和资料以及蔗糖铁注射液使用说明书,对用药合理性进行评价.结果 使用蔗糖铁注射液患者122例,大部分使用基本合理,但仍存在不合理之处,主要表现为用法用量不适宜、联合使用补铁药物不适宜、溶媒使用不适宜以及使用中有相对禁忌.结论 临床在使用蔗糖铁注射液时应注意用法用量、药物的联合应用以及适应证,提高其使用合理性.

  • 二甲双胍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新生儿安全性影响的系统评价

    作者:张琳;郑丽;戴晖;杨爱华

    目的 系统评价二甲双胍对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新生儿安全性的影响.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CENTRAL数据库、EMBASE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收集从建库至2016年7月关于二甲双胍在GDM治疗中对新生儿安全性影响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RCTs).按纳入及排除标准筛选文献,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员手册5.1.0版的偏倚风险评估工具评价纳入研究的文献质量.采用RevMan5.3版软件进行荟萃分析.结果 终纳入11篇RCTs,共2056例患者.与单用胰岛素对照组比较,二甲双胍治疗组(单用或合用胰岛素)可以有效降低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RR=0.71,95%CI(0.57,o.88),P=0.002],降低巨大儿发生率[RR=0.66,95% CI(0.47,0.91),P=0.01]、大于胎龄儿的发生率[RR=0.80,95%CI(0.64,0.99),P=0.04]及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入住率[R=0.77,95%CI(0.64,0.92),P=0.00S],并可显著降低新生儿出生体质量[MD=-85.46,95% CI(-148.22,-22.69),P=0.008],同时不增加小于胎龄儿、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高胆红素血症、肩难产、围产期病死、新生儿畸形等不良反应结局发生率.结论 二甲双胍可能是治疗GDM的一种有效、安全的口服药物.

  • 采用ABC分类管理法提高药库药品周转率

    作者:马郁文;邓艾平;方春香;肖珊;周茜;黄渭;李春虎

    目的 对药库药品周转率进行科学有效管理,提高药品周转率,降低药品占用资金.方法 采用ABC分类管理法,将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中心医院药库药品按重要程度分为三类:特别重要药品(A类)、一般重要药品(B类)、不重要药品(C类),根据不同类型进行管理和控制.分析2015年1月-2016年12月每月药品出库金额及库存金额等数据,比较ABC分类管理法实施前后的药品周转率.结果 采用ABC分类管理法后,药库药品周转率明显提高,由2015年月均药品周转率619.18%,上升至2016年的786.19%.结论 ABC分类管理法在药库库存管理中作用显著,不仅保障药品及时供应,还有效提高药品周转率,减少了药品占用资金,节约了药品管理成本.

  •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版)存在的若干问题及建议

    作者:邓一农;郭智娟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版)中存在一些问题,例如甲硝唑在妊娠期应用警示前后不一致,头孢菌素过敏患者和羊膜早破患者预防性用药方案前后不一致,多西环素用于人工流产术的用药方法和剖宫产术初次用药时机未明确等.这些问题直接影响抗菌药物安全、合理应用.通过查阅《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2010年版)、《国家抗微生物治疗指南》等文献,论证解决方案,提出了针对性解决建议.

  • 正交实验优选啤酒花黄酮类成分提取工艺

    作者:许月明;张建花;蒋益萍;张巧艳;于莲;辛海量

    目的 优选啤酒花总黄酮的提取工艺.方法 采用正交实验设计,设定总黄酮转移率、黄腐酚转移率、干膏得率指标,采用多指标综合评分法进行数据分析,优选提取参数.结果 啤酒花黄酮类成分的佳工艺:以12倍量70%乙醇作为提取溶剂,回流提取3次,每次提取2h.结论 优选出的工艺稳定,方法可行,提取效果好.

  • 疏水性IR780经纳米载药系统改性后的光热治疗性能

    作者:裘儿杰;洪峰;周荣苹;邵姣

    目的 解决光热试剂——IR780难溶于水而导致细胞摄取效率低,进而影响光热治疗效果的问题.方法 通过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eetyltrimethyl ammonium bromide,CTAB)模板法合成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然后装载IR780.后与肿瘤细胞孵育并观察IR780进入细胞的情况和光热治疗效果.结果 IR780经过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包覆以后可明显提高其水溶性,进而增加肿瘤细胞的摄取量,同时对光热治疗效果也有明显的增强.结论 所制得的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递药系统可以明显提高IR780的摄取效率和对肿瘤细胞的光热治疗效果.

  • 双贝胶囊的质量标准

    作者:权小英;马善波;党碧艳;缪珊

    目的 建立双贝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双贝胶囊中土贝母、浙贝母、连翘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双贝胶囊中土贝母苷甲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薄层色谱鉴别分离效果好,专属性强;土贝母苷甲含量在0.182~0.912 m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7;平均加样回收率99.31%,RSD 0.49%.结论 该方法简单、准确、专属性强、重复性好,可有效控制双贝胶囊的质量.

  • 顺丁烯二酸文拉法辛的制备与表征及稳定性

    作者:王英;龚宁波;杨德智;杜冠华;吕扬

    目的 制备顺丁烯二酸文拉法辛,期望找到一种能够缓释的新文拉法辛盐型,达到长效和降低不良反应的效果.方法 利用加液研磨法和溶液搅拌法分别制备顺丁烯二酸文拉法辛;采用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SXRD)、粉末X射线衍射分析(PXRD)、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热重分析(TGA)对顺丁烯二酸文拉法辛进行表征;并考察顺丁烯二酸文拉法辛在(60±1)℃高温、(90±5)%高湿、(4500±500)lx光照条件下的稳定性.结果 制备获得顺丁烯二酸与文拉法辛摩尔比1∶1结合的盐,顺丁烯二酸文拉法辛在高温、高湿、光照条件下稳定.结论 顺丁烯二酸文拉法辛的晶体结构和制备方法及其表征图谱可以为开发新型的文拉法辛盐提供基础数据和技术参考.

  • 元通合剂的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

    作者:熊鑫;程璐;黄传奇;饶俊珍;张红

    目的 建立元通合剂的高效液相(HPLC)指纹图谱,为其质量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WondaSilC18色谱柱(4.6 mm×20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80 nm,柱温30℃,进样量10 μL,分析时间70 min,采用国家药典委员会“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0版)软件处理HPLC图谱.结果 建立了元通合剂的HPLC指纹图谱,以黄芩苷为参照物,标出10个共有峰,分离度良好,10批元通合剂指纹图谱相似度均>0.9.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便,重复性好,所建立的HPLC指纹图谱专属性强,可用于元通合剂质量的综合评价.

  • 肝癌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

    作者:邢荣春;秦周萍

    肝癌的免疫治疗作为一种新的替代疗法引起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免疫治疗的前提是利用宿主免疫系统的力量摧毁肿瘤细胞.免疫介导疗法的发展,如疫苗、自体免疫细胞过继转移和以肿瘤逃避机制为靶点刺激宿主免疫具有晚期肿瘤免疫治疗作用.此外,先天免疫和免疫逃避机制提高了对肝癌免疫的认识.临床前期和临床阶段免疫介导对肝癌患者的研究及治疗已显示出潜在的好处.该文总结了以肝细胞癌和胆管癌为重点的肿瘤免疫学研究进展.

  • 沃诺拉赞在根除幽门螺杆菌中的应用进展

    作者:李超;谈路轩;汪志兵;张振玉

    钾离子竞争性酸阻滞药沃诺拉赞是一种通过抑制H+-K+-ATPase上的钾离子(K+)结合位点抑制胃酸分泌的新型抑酸药,在酸相关疾病,如消化性溃疡、胃食管反流病以及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治疗中有较好的疗效.

  • 宫颈癌合并放射性肠炎患者的营养支持分析

    作者:张雯雯;沈娟

    目的 探讨临床药师参与宫颈癌合并放射性肠炎患者营养支持治疗的作用.方法 临床药师对1例宫颈癌合并放射性肠炎患者住院期间营养支持方案提出用药建议:选择恰当时机启动肠内营养支持,同时针对患者病情,制定个体化肠外营养组方,增加氨基酸剂量17.3 g,添加丙氨酰谷氨酰胺注射液10 g,调整适合于该肝功能异常患者的脂肪乳注射液和氨基酸注射液,并对患者施行家庭肠内营养支持提供合理建议.结果 经过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支持对症治疗,患者病情好转并恢复经口饮食.结论 临床药师发挥肠外与肠内营养知识方面的专业优势,为临床治疗提供用药建议,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 临床药师对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口服环孢素的干预作用

    作者:朱虹;王昕雯;吴晓丽;秦海艳;张赟;王经纬;吴晓丽

    目的 探讨临床药师的药学干预对再生障碍性贫血(AA)患者环孢素血药浓度达标率和患者再入院率的影响.方法 入选2014年6月-2015年6月血液科出院后口服环孢素的AA患者19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95例,对干预组进行药学干预,比较两组间血药浓度达标率及再入院率.结果 干预组患者环孢素血药浓度达标率58.43%,明显高于对照组30.59%[OR=1.91,95%CI(1.33,2.75),P<0.001];干预组再入院率明显低于对照组[8.99% vs21.18%,OR=0.42,95%CI(0.20,0.92),P=0.02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临床药师的药学干预能提高AA患者环孢素血药浓度达标率,降低再入院率,提高药物治疗效果.

  • 心脏移植手术后伴急性肾损伤患者的药学监护

    作者:樊俏玫;施政

    目的 探讨临床药师在心脏移植术后伴急性肾损伤患者药物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临床药师参与1例心脏移植术后出现急性肾损伤患者的治疗,对药物相互作用进行药学监护,分析可能引起肾毒性的药物,协助医生调整药物治疗方案.结果 医生采纳了临床药师的建议,调整治疗方案,患者病情好转.结论 临床药师发挥自身专业特长,以药物相互作用为切入点为心脏移植术后患者实施药学监护,保证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 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致药物热及白细胞减少1例

    作者:刘彦儒;金诺楠;龚婧如

    注射用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为哌拉西林钠和舒巴坦钠按4∶1的比例组成的复方制剂,主要适用于对哌拉西林耐药的产β-内酰胺酶致病菌引起的呼吸系统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等.作为半合成青霉素,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具有一般青霉素低毒特性,报道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皮肤、胃肠道、神经系统损害等[1],但引起高热、白细胞减少的不良反应报道较少.笔者报道1例哌拉西林舒巴坦钠致药物热伴白细胞减少的病例及药学监护,提示使用该药应注意的不良反应问题,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

  • 替考拉宁与利奈唑胺和万古霉素先后致类过敏反应1例

    作者:刘茂昌;周佳

    1病例介绍患儿,男,9岁,体质量45 kg.患儿于入院10 d前,玩耍时摔伤后出现左髋疼痛,行走受限,左髋疼痛持续不好转,并逐渐加重,1d后无法行走,并出现发热,至当地医院按“左髋滑膜炎”治疗.具体药物不详,效果欠佳,左髋疼痛加重,伴发热反复发作,体温波动于约38.4℃,遂来我院就诊,拟“左髋关节感染性病变”收治入院.患儿既往无药物食物过敏史,无家族过敏史.2017年3月24日行左髋切开引流术、病变活检术、关节清理术.

  • 吸入用硫酸沙丁胺醇溶液致过敏性休克1例

    作者:倪建毛;胡文弋

    1病例介绍患者,女,74岁.因“突发神志不清4h余”于2017年5月21日入院.体检:指脉氧饱和度56%,血压145/78 mmHg(1 mmHg=0.133 kPa),满肺湿性啰音及痰鸣音,心率130次·min-1,给予呼吸机辅助通气后,指脉氧饱和度95%,血压132/78 mmHg,心率100次·min-1,呼之能应答,否认药物及其他过敏史,无院外使用吸入支气管解痉药物或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记录.入院诊断:①急性呼吸衰竭;②肺部感染;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入院后给予呼吸机辅助通气、醒脑静醒脑开窍、注射用盐酸氨溴索化痰、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抗感染、复方氨基酸和注射用丙氨酰谷氨酰胺营养支持、注射用多索茶碱解除支气管痉挛、注射用奥美拉唑钠护胃等治疗.

  • 美罗培南致双下肢毛细血管扩张1例

    作者:刘文;吴畏;黄金柱;马云琪;陈剑鸿

    1病例介绍患者,男,86岁.于2015年5月22日,因“发热、腹痛、腹胀8h”入院.既往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史,长期规律服用尼莫地平片、冠心丹参滴丸、阿卡波糖片及注射胰岛素注射液,自诉血压及血糖控制良好.间断右膝关节酸痛、活动受限5年,未予治疗.体检:体温38.9℃,腹部膨隆,有明显压痛,全腹未触及包块,肝脾肋下未触及,肠鸣音亢进,未闻及振水音及血管杂音,双下肢未见明显异常.实验室检查提示:白细胞(WBC)15.9×109·L-1,中性粒细胞百分比81.3%,总胆红素25.3 μmol·L-1,间接胆红素23.00μmol·L-1,尿素氮8.4 mmol·L-1,肌酐105.7μmol·L-1,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均正常,凝血功能正常,肌酐清除率为23.021 mL·min-1,其他均正常.入院诊断:肠梗阻、腹腔积液.

  • 丙戊酸钠缓释片致双膝关节肿痛1例

    作者:王叶新;吴玉波;孙晓婧

    1病例介绍患者,男,29岁,体质量62 kg,身高173 cm,体表面积1.75 m2.因“双相情感障碍,目前为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躁狂发作”于2014年1月13日首次来青岛市精神卫生中心治疗.一直服用喹硫平、氯硝西泮、碳酸锂治疗,病情时好时坏.2016年3月因认为服药过多在家自行停药,停药后病情反复,表现兴奋,话多,自我感觉好,睡眠减少,2016年4月4日再次来青岛市精神卫生中心.

  • 吡咯里西啶类生物碱肝毒性研究进展及风险分析

    作者:王涛;宋海波

    吡咯里西啶类生物碱(PAs)在植物中广泛分布,其中约120种PAs具有肝毒性,含肝毒性吡咯里西啶类生物碱(HPAs)的植物主要为菊科、紫草科和豆科6个科的植物.近年来,我国因服用土三七引起的HPAs肝损伤较多,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该文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分析HPAs致肝毒性的病因、毒性机制、临床诊断及治疗、风险因素、风险管控等,以期为土三七等含HPAs中草药的安全用药提供参考.

  • 治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的复方新药——Biktarvy(R)

    作者:陈本川

    Biktarvy(R)是治疗人类免疫缺陷-Ⅰ型病毒(HIV-Ⅰ)感染的复方新药,由HIV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药恩曲他滨(emtricitabine)、核苷酸逆转录酶抑制药富马酸替诺福韦艾拉酚酸(tenofovir alafenamide fumarate)和首次上市的HIV整合酶链转移抑制药比特拉韦(bictegravir)等3种固定剂量抗HIV药物组成,由美国Gilead Sci.Inc公司研制.2017年5月17日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治疗儿科HIV-Ⅰ感染罕用药的资格认定,2017年8月10日取得FDA优先审评的待遇,2018年2月7日获准上市,用于治疗成人HIV-Ⅰ感染.该文对复方新药Biktarvy(R)的非临床和临床药理毒理学、临床研究、不良反应、适应证、剂量与用法、用药注意事项及知识产权状态和国内外研究进展等进行介绍.

  • 阿奇霉素联合孟鲁司特钠对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免疫功能及肺功能的影响

    作者:周博;侯利;陈剑;王慧

    目的 探讨阿奇霉素联合孟鲁司特钠对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免疫球蛋白、T细胞亚群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11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采用阿奇霉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使用孟鲁司特钠4~5 mg,po,qd,连续14 d,检测并比较两组的免疫球蛋白、T细胞亚群及肺功能指标.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IgA、IgG、IgM、CD8+水平均显著降低,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CD3+、CD4+、CD4+/CD8+均升高,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的第1秒大呼气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和大呼气峰流速值(PEF)均升高,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4.64%,80.36% (P<0.05).结论 阿奇霉素联合孟鲁司特钠可有效改善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免疫功能及肺功能,临床疗效较好.

  •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合并多系统真菌感染患儿的药学监护

    作者:印亚双;张萌;贾月萍;黄琳;冯婉玉;段京莉

    目的 探讨临床药师在药物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临床药师参与治疗1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合并肺、眼、颅内多系统毛霉菌感染患儿,通过分析患儿病情,结合文献资料,建议应用两性霉素B脂质体联合两性霉素B鞘内注射的抗真菌治疗方案.结果 有效控制了患儿的临床症状,保证了化疗方案顺利完成.结论 临床药师参与临床治疗实践,可以协助医生制定合理的药物治疗方案,有利于提高药物治疗水平.

  • 1843张新生儿全肠外营养液处方分析

    作者:倪倍倍;吕彩霞;秦苗;殷衍磊;高平

    目的 调查与分析新生儿科全肠外营养(TPN)处方情况,为进一步规范TPN,保障新生儿肠外营养支持的安全性、有效性提供参考.方法 统计青岛大学附属医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 2017年1-6月调配的新生儿TPN处方(共计1843张),从病种、处方配比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探讨新生儿TPN合理性及稳定性的影响因素.结果 1843张处方中,病种符合新生儿TPN适应证,支持时间5~40 d(平均11d).葡萄糖浓度较合理,氨基酸浓度不合理处方428张(23.22%),阳离子浓度不合理处方184张(9.98%),热氮比不合理处方276张(14.98%),糖脂比不合理处方316张(17.15%).结论 TPN处方存在组分不当的情况,药师应严格审核处方,以保障临床新生儿TPN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 肺炎支原体肺炎并发史-约综合征患儿的药学监护

    作者:徐欠欠;邹标;何嘉怡;陈蕾蕾;黄浩;李文斌;舒赛男

    目的 探讨肺炎支原体(MP)感染并发重症渗出性多形性红斑(SJS)的特点,指导合理用药.方法 回顾1例MP肺炎应用多种头孢菌素出现SJS的诊治经过,分析SJS的发生原因,总结其中的经验和教训.结果 该患儿出现SJS为MP感染和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综合因素导致,高敏体质是出现该严重并发症的基础.结论 MP感染可累及肺部以外的器官,当出现皮肤黏膜受累迹象时,应避免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等高危药物的使用,警惕SJS等严重并发症,并对其进行早期识别、及时诊断和正确治疗.

  • 134例患儿万古霉素临床应用分析

    作者:桂环;郁丹红;于洋;何佳珂;周慧婷;毛晨梅

    目的 分析万古霉素在儿科中的使用情况,促进万古霉素的安全合理使用.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方法,统计某院2016年9月1日-2017年8月31日使用万古霉素的314例住院患儿病历资料,收集用药相关信息进行分析.结果 134例患儿共进行192例次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监测,其中男89例(66.42%),女45例(33.58%);来自血液科的患儿占56.72%,初始给药剂量在10~20 mg·kg-1的患儿占92.54%,治疗有效率为88.06%,不良反应主要为皮疹,其发生率为2.99%.病原学检查培养出革兰阳性菌株38株,暂未发现耐万古霉素肠球菌.192例次血药谷浓度中,低于目标浓度范围下限的占66.67%.结论 该院万古霉素使用较为合理,但需要关注血药谷浓度不达标的问题,同时需要进一步研究影响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的因素,更好地实行个体化治疗.

  • 102例新生儿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监测与临床应用评价

    作者:唐喆;王菲;管静;陈小慧

    目的 评价万古霉素治疗新生儿严重细菌感染时的疗效及其血药浓度监测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收集应用万古霉素进行抗感染治疗的新生儿102例,对其疾病分布、血药浓度监测、生化检查、病原学检查、药物敏感试验等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并利用Mehrotra建立的新生儿万古霉素PK模型对24h药物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与小抑菌浓度比值(AUC24/MIC)靶值进行预测.结果 102例患儿中临床第一诊断为新生儿败血症者比例高;初次血药浓度监测范围在10~20 μg·mL-1的患儿占36.27%;经使用万古霉素治疗后,C反应蛋白(CRP)、血肌酐(Cr)、尿素(Urea)、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均显著下降;分离培养出革兰阳性菌73例,得到AUC2JMIC靶值73个,大多数靶值远小于《万古霉素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2011年版)》推荐值(400).结论 万古霉素治疗由革兰阳性菌引起的新生儿重症感染疗效确切,但须进行血药浓度监测,以提高安全性和有效性.

医药导报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3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05 06
1991 01 02 03 04 05 06
1990 01 02 03 04 05 06
1989 01 02 03 04 05 06
1988 01 02 03 04 05 06
1987 01 02 03 04 05 06
1986 01 02 03 04 05 06
1985 01 02 03 04
1984 01 02 03 04
1983 01 02 03 04 05 06
1982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