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医药导报杂志

医药导报

医药导报杂志

Herald of Medicine 의약도보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湖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 主办单位: 中国药理学会、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联合主办
  • 影响因子: 1.04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4-0781
  • 国内刊号: 42-1293/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38-173
  • 曾用名: 湖北医药导报;医药学报
  • 创刊时间: 1982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医药导报》编辑部
  • 出版地区: 湖北
  • 主编: 杜光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普拉克索治疗腹膜透析患者不宁腿综合征22例

    作者:詹周兵;石永兵;冯胜;王芸;张田杰;王峙;金东华;施晓松;沈华英

    目的 观察普拉克索对腹膜透析患者不宁腿综合征(RLS)的治疗效果及可能存在的不良反应.方法 选择2011年1月~2013年1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腹膜透析中心规律随访且并发RLS的患者22例,给予普拉克索0.125~0.5 mg·d-1睡前口服,维持治疗6周.根据国际RLS研究小组的RLS严重程度量表(IRLS)及匹兹堡睡眠指数(PSQI)量表对患者治疗前后的RLS的症状严重程度及睡眠质量进行评估,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同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中度、重度、极重度RLS患者IRLS评分分别由治疗前的(17.69±1.84),(26.20±3.03),(37.00±1.41)分下降至治疗后(7.69±3.77),(9.20±0.84),(11.50±0.71)分;RLS总分由治疗前的(21.10±7.20)分下降至治疗后(8.14±3.48)分;治疗后患者PSQI总分及睡眠质量、睡眠潜伏期、睡眠持续性、睡眠效率、睡眠紊乱、日间功能评分分别由治疗前(12.81±1.50),(2.14±0.73),(2.38±0.59),(2.05±0.74),(1.95±0.81),(2.10±0.77),(2.19±0.68)分下降至治疗后(6.52±1.40),(1.10±0.70),(1.29±0.64),(0.95±0.67),(0.86±0.73),(0.95±0.67),(1.13±0.6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例患者在服药后出现嗜睡、精神异常,停药后好转,3例患者出现恶心、胃部不适,试验结束停药后症状均自行消失.结论 普拉克索能有效控制腹膜透析患者RLS,并改善病情.

  • 糖皮质激素两种给药方法治疗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62例

    作者:尹义平;周琴;刘晓帆;郭光云;艾琳

    目的 评估全身性糖皮质激素不同的给药方法用于治疗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方法 将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62例,随机分为口服给药30例(口服组)和静脉滴注给药32例(静脉组).口服组:第1~7天每天口服甲泼尼龙片32 mg;静脉组:第1~3天静脉滴注甲泼尼龙1 mg·kg-1·d-1,qd,第4~7天静脉滴注甲泼尼龙0.5 mg·kg-1·d-1,qd.其他治疗包括吸氧、抗感染、支气管扩张药及化痰药等使用.两组均以7d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对两组治疗前后一秒钟用力呼气量(FEV1)、氧分压(PaO2)、生活质量评分(CAT)评分、呼吸困难量表(MMRC)及住院天数、是否并发高血压及高血糖进行观察检测,并在出院3个月内进行随访了解再发就诊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FEV1/pred%、PaO2、CAT评分、MMRC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0.05),且治疗后上述指标及住院天数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静脉组高血糖、高血压发生率明显高于口服组,静脉组患者出院后3个月内因复发加重再次就诊率明显高于口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口服和静脉滴注糖皮质激素在治疗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具有相同的疗效,且糖皮质激素口服给药因并发症较少而优于其静脉滴注给药.

  • 右美托咪定在妇科腰硬联合麻醉中的应用

    作者:姜山;吴映辉;刘欣;孙志鹏;向强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在妇科腰硬联合麻醉中的作用效果.方法 拟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妇科手术的患者120例,按照抽签法随机分为4组:A组(不给予右美托咪定组)、B组(静脉滴注右美托咪定0.25 μg·kg-1)、C组(静脉滴注右美托咪定0.5 μg·kg-1)和D组(静脉滴注右美托咪定1 μg·kg-1),各30例.4组患者均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方法,观察并记录不同时点患者的平均动脉压、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潮气量和呼吸频率,进行镇静程度评分,记录各组呼吸抑制、心动过缓、寒战和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4组患者在不同时点的平均动脉压(MAP)、SpO2、PetCO2、潮气量与呼吸频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C两组的镇静评分低于D组但高于A组,且D组镇静过度(5/30,16.7%)及心动过缓(5/30,16.7%)发生率高于A、B、C组(P<0.05).B、C、D组患者恶心呕吐及寒战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P<0.05).A、B、C组患者呼吸抑制和心动过缓发生率明显低于D组(P<0.05).结论 在妇科腰硬联合麻醉时静脉滴注右美托咪定(0.25 ~0.5μg· kg-1)可以发挥较好的镇静作用,并可有效预防术中寒战,同时不良反应少,安全有效.

  • 氧化苦参碱对肝硬化大鼠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影响

    作者:朱方擎;陈卫国;陈杰;林浩;刘立玺;龚敏;文萍;文剑波

    目的 探究氧化苦参碱对肝硬化大鼠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影响.方法 使用四氯化碳(CCl4)进行肝硬化大鼠模型制备,30只制备成功的肝硬化大鼠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接受氧化苦参碱肌内注射(63 mg·kg-1);模型组接受同等剂量5%葡萄糖溶液肌内注射.另取10只健康大鼠作为正常组.实验结束后,取大鼠门静脉血,使用鲎试剂盒,运用动态浊度法对血浆样品进行内毒素检测;取末段回肠组织,用ELISA试剂盒进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浓度的测定,并进行光学显微镜下回肠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 模型组内毒素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氧化苦参碱治疗后,治疗组内毒素水平明显下降,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回肠组织中TNF-α和IL-6的浓度显著下降(P<0.01).模型组大鼠肠黏膜绒毛萎缩、脱落、断裂,黏膜固有层甚至肌层可见炎细胞浸润,绒毛水肿严重,并可见肌层组织水肿疏松;治疗组肠黏膜得到修复,绒毛整齐,水肿减轻,黏膜层致密,浸润的炎细胞明显减少.结论 氧化苦参碱能降低肝硬化大鼠肠黏膜组织细胞因子TNF-α、IL-6的浓度水平,改善肠黏膜屏障功能,从而减轻肠源性内毒素血症.

  • 氯胺酮通过MEF2信号通路调节发育期神经元突触生长及突触重塑

    作者:罗萧萧;赵以林;李世勇;谭蕾;王金韬

    目的 探讨氯胺酮不同暴露时间下对发育神经元肌细胞增强因子2(MEF2)信号通路及突触生长相关蛋白synapsin Ⅰ表达影响.方法 新生5d龄SD大鼠,随机分为2,4,6和24h氯胺酮组(T组)和对照组(C组).将新生5d SD大鼠皮下注射氯胺酮(20 mg·kg-1)干预.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干预后在各对应时间点提取海马神经元总RNA,利用real-time PCR进行定量分析MEF2信号通路(MEF2 mRNA、synGAP Ⅰ mRNA和Arc mRNA)及突触形成相关基因synapsin Ⅰ mRNA表达水平.结果 与C组相比,用氯胺酮干预后时间依赖性下调海马神经元MEF2 mRNA、synGAP ⅠmRNA、Arc mRNA(P<0.05).Synapsin Ⅰ mRNA表达则时间依赖性上调(P<0.05).麻醉后24 h恢复正常.结论 氯胺酮短暂下调MEF2信号通路而上调svnapsin Ⅰ表达,其机制可能是Arc表达上调增加突触数目以致synapsin Ⅰ表达上调.

  • Caspase-3抑制药对甲基苯丙胺依赖大鼠脑组织NO和SOD及MDA的影响

    作者:李新新;杨秀丽;陈晓雷;郝伟;王一然

    目的 观察Caspase-3抑制药对甲基苯丙胺(MA)慢性依赖大鼠脑组织损伤的干预与保护作用.方法 建立MA慢性依赖大鼠实验动物模型,侧脑室注射Caspase-3抑制药(z-DEVD-fmk),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海马区一氧化氮(N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及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 MA慢性依赖组脑组织海马区NO、MDA明显升高,SOD含量减少;MA+z-DEVD-fmk干预组NO、MDA含量升高减少,SOD活性下降减弱,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Caspase-3抑制药能够降低MA慢性依赖大鼠脑组织海马区NO、MDA含量,并使SOD含量升高,对大鼠脑组织损伤有一定的干预与保护作用.

  • 重楼水提液对小鼠胃肠运动功能的影响

    作者:黄彦峰;何显教;晋玲;赵善民;王彩冰;黄永毅

    目的 观察重楼水提液对小鼠胃肠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碳末推进试验法,以正常、新斯的明、阿托品、肾上腺素负荷为实验模型,观察重楼水提液(2.5,5.0g·kg-1)对小鼠胃排空和小肠推进运动的影响.结果 正常情况下,重楼水提液低剂量组有促进小鼠小肠推进作用,而高剂量组有抑制小鼠小肠推进作用,重楼水提液高、低两个剂量组均有抑制小鼠胃排空的作用;以阿托品、肾上腺素为负荷时,重楼水提液低剂量组有拮抗阿托品、肾上腺素,促进小鼠小肠推进的作用,而高剂量组有协同阿托品、肾上腺素,抑制小鼠胃排空的作用;以新斯的明为负荷时,重楼水提液高、低两个剂量组均有拮抗新斯的明,抑制小鼠胃排空和小肠推进的作用.结论 重楼水提液对小鼠胃肠功能的影响与M胆碱能受体、肾上腺素能系统有关.

  • 豨莶草提取物对抗多柔比星致大鼠急性肝肾损伤的作用及其机制

    作者:于静;王建欣;苏素文;谢克让;张玉;杨继章;苏悦

    目的 探讨稀莶草(HS)提取物对多柔比星(DOX)所致大鼠急性肝肾损伤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将40只大鼠随机分为4组,各10只:HS提取物低、高剂量组分别灌胃给予HS提取物170和340 mg·kg-1,对照组、模型组灌胃给予等容积纯化水,连续7d.给药第5天,除对照组腹腔注射0.9%氯化钠溶液外,其他3组均腹腔注射DOX20 mg·kg-1.于第7天将大鼠麻醉后测定血清各种生化指标、过氧化产物及自由基的含量以及肝脏、肾脏组织过氧化产物及自由基的含量.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HS提取物高、低剂量组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及尿素氮(BUN)水平均较低,肝脏及肾脏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及丙二醛(MDA)水平均较模型组有所恢复.肝脏组织病理结果显示HS提取物高、低剂量组可不同程度缓解DOX所致的充血肿胀,肾脏组织病理结果显示HS提取物高、低剂量组可不同程度缓解DOX所致的炎细胞浸润及出血,都以高剂量组作用为明显.结论 HS可明显减轻DOX所致大鼠急性肝肾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是由于HS提取物能增强机体的抗氧化应激能力.

  • 野菊花水提物对小鼠的镇痛作用

    作者:吴琼;马宏达;孙学惠;胡北;贾辉;陈宇峰

    目的 观察野菊花水相萃取物(AF)对小鼠的镇痛作用.方法 采用辣椒素致痛小鼠模型,以小鼠舔足时间为指标,观察小鼠5 min内舔足总时间;采用小鼠热水甩尾法疼痛模型,记录甩尾潜伏期;进行开场实验,考察AF对小鼠自主活动和探索行为的影响;对阈下剂量戊巴比妥钠协同睡眠的作用,以翻正反射消失和恢复为指标,记录小鼠睡眠潜伏期及睡眠时间.结果 AF可显著减少小鼠舔足时间,使热水所致小鼠甩尾潜伏期明显延长,对小鼠自主活动无影响,对小鼠阈下剂量戊巴比妥钠协同睡眠无影响.结论 AF对小鼠有明显的镇痛作用,这种镇痛作用与自主活动和镇静作用无关.

  • 小柴胡汤对2型糖尿病小鼠的作用研究

    作者:齐密霞;宁花兰;杨艳芳;吕丽燕;贺敬波

    目的 研究小柴胡汤对2型糖尿病小鼠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高脂饲料喂养并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2型糖尿病小鼠模型,分别给予罗格列酮,小柴胡汤低、中、高剂量及等体积的0.9%氯化钠溶液.每周测定小鼠血糖,4周后进行口服糖耐量测试,6周后检测血清胰岛素、三酰甘油、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采用Western blot检测脂肪组织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和葡萄糖转运蛋白-4(Glut-4).结果 小柴胡汤能显著降低小鼠血糖,改善口服糖耐量,并降低血清胰岛素水平;可显著降低小鼠低密度脂蛋白,升高高密度脂蛋白水平,但对总胆固醇和三酰甘油水平无影响;同时,小柴胡汤增加小鼠脂肪组织PPAR-γ和Glut-4水平.结论 小柴胡汤能降低2型糖尿病模型小鼠的血糖,改善血脂紊乱,该作用可能与促进PPAR-γ和Glut-4水平、增加外周组织对胰岛素敏感性有关.

  • 马鞭草总黄酮对大鼠脓毒性急性肺损伤的保护机制

    作者:宋兆华;朱宝安

    目的 观察马鞭草总黄酮对大鼠脓毒性急性肺损伤(ALI)的保护作用和机制.方法 将120只大鼠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假手术组(0.9%氯化钠溶液),模型组(0.9%氯化钠溶液),地塞米松阳性对照组(2.0 mg·kg-1,ip),马鞭草总黄酮低、中、高剂量组(50.0,100.0,150.0 mg·kg-1,ip),盲肠结扎穿孔法(CLP)建立脓毒症诱发ALI大鼠模型,造模24 h后给药,48 h后处死,观察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白细胞、蛋白含量和肺湿/干质量比(W/D),比较炎症递质水平、抗氧化作用以及肺组织核转录因子(NF-κB) p65表达和细胞凋亡率.结果 马鞭草总黄酮能显著降低BALF中白细胞、蛋白含量和肺组织W/D(P<0.05或P<0.01),降低巨噬细胞炎症蛋白-2(MIP-2)、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P<0.05或P<0.01)以及肺组织细胞凋亡率和NF-κB p65表达(P<0.05或P<0.01),改善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P<0.05或P<0.01).尤其高剂量组效果明显(P<0.01).结论 马鞭草总黄酮能降低脓毒性急性肺损伤大鼠的炎症递质水平,减轻脂质过氧化,改善肺泡毛细血管通透性,缓解ALI的发生、发展.

  • 6种治疗药物监测结果回顾性分析

    作者:黄阳;王利华;赵莲英;郭莹莹

    目的 对6种治疗药物监测(TDM)的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TDM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均相酶放大免疫分析法(EMIT)测定他克莫司、环孢素、苯妥英钠、卡马西平、丙戊酸、万古霉素6种药物的血药浓度,并对测定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他克莫司和环孢素在肾移植术后抗排斥治疗中需要密切监测药物疗效和调整药物剂量.抗癫(间)药的TDM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其中苯妥英钠出现中毒反应多.万古霉素的临床送检量少,与临床使用量少和血药浓度是否需要监测存在争议性有关.结论 开展TDM对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有较好的意义.

  • 奥沙利铂临床应用评价分析

    作者:程军;张士勇;叶云

    目的 对安徽省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抗肿瘤药物奥沙利铂临床应用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并评价.方法 调查该院2012年1月~2013年6月使用奥沙利铂的病例,评价其用药合理性及安全性.结果 2012年1月~2013年6月该院使用奥沙利铂的患者90例,符合说明书适应证有45例(占50.00%),符合《指南》推荐病种用药的患者67例(占74.44%),不良反应主要为造血系统、消化系统及神经系统损害.结论 奥沙利铂在临床应用中存在超说明书适应证用药,用法用量不规范,临床医师对神经系统毒性反应监测意识不强,临床药师应以此为工作切入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 PDCA循环在优化医院病区药房口服药调剂流程中的应用

    作者:张美玲;叶佐武;夏仲尼

    目的 降低病区药房口服药调剂内部差错件数,提升药学服务质量.方法 运用PDCA循环理论进行计划拟定、现状调查、解析拟策、对策实施、效果确认、标准化.结果 PDCA循环后病区药房口服药调剂内部差错从改善前的每天33.20件下降为改善后的10.73件,外部差错从3件降为零.结论 通过运用PDCA,能够不断发现和解决问题,持续改善调剂质量,优化药学服务流程.

  • 湖北省实施新修订GMP认证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作者:曹秀荣;邱博;魏曼;李胜松

    探讨湖北省在实施新修订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今后药品生产企业在实施新修订GMP的实践工作中提供参考.该文对湖北省药品GMP认证工作进行调研,发现了9个方面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4个方面的具体建议.

  • 英国临床药师培养及工作模式的借鉴

    作者:沈珠;张全英;施爱明;邵志高;游一中

    通过在英国德蒙福特大学药学院和莱斯特市医院培训学习的亲身经历,对其临床药师的学校教育,医院培养和工作模式现状进行了介绍,并评述了我国临床药师培养存在的问题.对比中英临床药师的教育、培养、工作模式,提出适合我国临床药师培养的建议.为了更好促进临床药学发展,应加大药学教育改革步伐,不断摸索临床药师培养模式,加快提高临床药师水平.

  • 基于知识共享视角的药物研发过程研究

    作者:闫娟娟

    在识别药物研发过程中知识来源的基础上,分析药物研发过程引入知识共享的重要性,并为制药企业建立知识共享机制提出建立知识共享信息系统、鼓励知识共享的企业文化和管理体制的建议.

    关键词: 药物研发 知识共享
  • 基于军卫一号处方点评辅助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作者:李春荣;徐立;黄智勇;杨永丰;肖兵民

    目的 利用军卫一号医院信息系统(HIS)结合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设计开发一套处方点评辅助系统,提高药师处方点评的效率.方法 处方点评系统结构采用客户端/服务器(C/S)体系结构,服务器端为HIS系统数据库,前端操作系统是Windows,客户端采用PowerBuilder可视化语言开发,软件界面友好、方便实用,并运用该系统对2012年解放军第113医院的全部电子处方按月进行抽样点评,与前期人工抽样点评进行对比,统计分析处方不合格率及存在问题.结果 该处方点评辅助系统可嵌入军卫一号系统,符合国家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要求.通过该系统发现该院处方不合格率5.1%,变异系数为6.3%,显著低于人工点评的7.2%和42.2%.结论 该系统操作简单易懂,明显提高点评工作效率,及时反馈不合格处方及其原因,通过系统分析得到的数据具有代表性和稳定性,有效引导不合格处方的改进,显著提高处方质量.

  • 病区药房值班期间常见问题的剖析与防范

    作者:王芳芳;陈锦珊;章玲

    为了优化病区药房值班工作,笔者结合典型实例剖析病区药房值班期间常见的问题,同时探讨相关的防范措施.药品管理不妥善、药师专业知识不扎实、工作习惯不良、责任心不足、“医、药、护”沟通不协调等因素是值班期间常见问题的根源.药学人员应增强服务意识,加强专业学习,提高沟通能力,确保病区药房值班工作有序进行.

  • 荧光淬灭法研究热敏脂质体的体外释放行为

    作者:陆媛媛;符旭东;胡戴;赵倩;李雪梅

    目的 建立一种简单且精确评价热敏脂质体(TSL)体外释放行为的方法.方法 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钙黄绿素热敏脂质体(CTSL),利用荧光自淬灭法研究热敏脂质体的体外释放,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法测定热敏脂质体的相变温度.结果 制备热敏脂质体能成功包裹高浓度荧光素,被包裹的钙黄绿素能屏蔽自身的发射光.钙黄绿素在0.000 1~0.001 mmol·L-1浓度范围内,荧光强度与浓度之间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CTSL在37和41℃下10 min的释放度分别为0.1%和45.4%.CTSL的相转变温度约为41℃.结论 通过荧光淬灭法研究评价热敏脂质体的热敏释药特性,方法准确、简单、可行.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丙泊酚注射液中丙泊酚的含量

    作者:马爱玲;张海峰;董玲芳;王漪檬;刘胜群

    目的 建立测定丙泊酚注射液中丙泊酚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色谱柱为Agilent TC-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80∶20),检测波长为271 nm,流速为1.0 mL·min-1.结果 丙泊酚浓度在25~ 250 μg·mL-1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8),平均回收率为97.26%(RSD=1.38%).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准确,适用于丙泊酚注射液的含量测定.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阿托伐他汀钙中间体L1的相关物质

    作者:任汉城;赵海龙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阿托伐他汀钙中间体L1的有关物质.方法 采用Agilent Poroshell EC-C18色谱柱(100 mm×4.6 mm,2.7 μm),以水∶乙腈∶四氢呋喃∶甲醇(36∶8.4∶29∶26.6,为流动相,流速为0.7 mL·min-1,检测波长为246 nm,柱温为30℃.结果 阿托伐他汀钙中间体L1和已知杂质L1-双胺、L1-脱氟、L1-R,S、L1-双氟互相之间分离度良好,L1-双胺在0.124 1~1.488 0μg·mL-1的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 5,n=7),L1-脱氟在0.386 6~3.093 0μg·mL-1的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1,n=6),L1-R,S在0.357 1 ~2.856 0 μg· mL-1的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 =0.999 0,n=6),L1-双氟在0.187 3 ~ 1.498 0μg·mL-1的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 3,n=6),各杂质的控制限度均达到定量限.结论 该方法各杂质及中间体L1互相之间分离度良好,方法准确、可靠.

  • 茶碱缓释片有关物质检查系统适用性探讨

    作者:黄敏

    目的 对茶碱缓释片有关物质检查中系统适用性实验提出修改建议.方法 根据9批样品的检测图谱与结果,对该检查项的系统适用性实验进行分析与探讨.结果 茶碱缓释片有关物质检查中系统适用性实验要求与实际检测结果相脱节.结论 基于生产工艺的提高,可以简化茶碱缓释片有关物质检查中的系统适用性实验.

  • 3种头孢呋辛酯干混悬剂体外溶出行为比较

    作者:林的仕;余楚钦;林华庆;陈洁;邓艳斌;林苏娜;吴丽花

    目的 考察3种头孢呋辛酯干混悬剂(原研、国产、自制)在4种不同溶出介质中的溶出行为,并对其进行相似性评价.方法 分别以水、pH 1.2氯化钾/盐酸溶液、pH4.5醋酸盐缓冲溶液、pH7.0磷酸盐缓冲溶液为溶出介质,采用桨法,50 r·min-1进行溶出度实验.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不同时间点的溶出量,绘制溶出曲线.以原研头孢呋辛酯干混悬剂(GlaxoSmithKline)为参比制剂,采用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推荐的相似因子比较法对溶出曲线进行相似性比较.结果 自制头孢呋辛酯干混悬剂在介质为水、pH 1.2氯化钾-盐酸溶液、pH 4.5醋酸盐缓冲溶液、pH 7.0磷酸缓冲溶液中的相似因子分别为74,92,77,75,国产头孢呋辛酯干混悬剂在以上4种介质中的相似因子分别为40,32,49,50.结论 自制头孢呋辛酯干混悬剂在4种溶出介质中溶出曲线与参比制剂相似,而国产市售头孢呋辛酯干混悬剂仅在pH 4.5醋酸盐缓冲溶液和pH 7.0磷酸盐缓冲溶液中与参比制剂的溶出曲线相似.

  • 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白芷中异欧前胡素的含量

    作者:陈琴华;熊琳;李鹏;朱军

    目的 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采用选择监测离子法测定白芷中异欧前胡素的含量.方法 色谱柱DB-5MS(30 m×0.32 mm,0.25 μm)石英毛细管色谱柱,样品用CO2超临界流体萃取,萃取液用乙酸乙酯溶解,选择离子监测法定量.结果 异欧前胡素在1.33 ~133.00μg·mL-1(r=0.998 6)范围内线性良好;平均回收率为100.3%,检测限为0.1 ng·mL-1.结论 该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度高、结果准确可靠,可以用于测定白芷中异欧前胡素的含量.

  •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复方左氧氟沙星原位凝胶的制备工艺

    作者:袁玉霞;关延彬;周宁;王佳乐;贾永艳

    目的 优化复方左氧氟沙星温敏型原位凝胶的制备工艺.方法 以胶凝温度为指标,考察凝胶基质泊洛沙姆407(Pluronic(R) F127)与温度调节剂泊洛沙姆188(Pluronic(R) F68)的用量及加入药物对胶凝温度的影响,并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复方左氧氟沙星温敏型原位凝胶的处方.结果 在一定浓度范围内,胶凝温度随着Pluronic(R) F127用量的增大而逐渐降低,随着Pluronic(R) F68用量的增大而升高;佳处方为:Pluronic(R) F127用量192.7 g、Pluronic(R) F68用量93.1 g,加水至1 000mL.结论 优化的处方稳定可行,制备的复方左氧氟沙星原位凝胶在常温下为可流动的粘稠液体,在体温下为不流动的凝胶,具温敏性质,符合质量要求.

  •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氨氯地平贝那普利胶囊中两种成分的含量

    作者:王亚静;邓红;张蜀;黄学峰

    目的 建立氨氯地平贝那普利胶囊中两种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法,色谱柱为BEH-C18柱(100 mm×2.1 mm,1.7 μm);流动相为甲醇∶水∶甲酸=65∶35∶1;流速为0.2 mL·min-1;检测波长为240 nm;柱温为30℃;进样量为2μL.结果 苯磺酸氨氯地平与盐酸贝那普利可达到较好分离,苯磺酸氨氯地平(按氨氯地平计)质量浓度在5.14 ~51.40 μg·mL-1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盐酸贝那普利的质量浓度在19.92 ~ 199.24 μg·mL-1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苯磺酸氨氯地平与盐酸贝那普利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3% (n=9)和99.3%(n=9).结论 该法快速、准确,适用于氨氯地平贝那普利胶囊的含量测定.

  • 参杞强精胶囊稳定性考察

    作者:田元春;张泉;雷崇忠;黄权芳;宾彬;韦水林

    目的 考察参杞强精胶囊的稳定性.方法 观察参杞强精胶囊在温度60℃、湿度75%及4 500 Lx强光照射条件下性状、鉴别、微生物限量、五味子醇甲、金丝桃苷含量等指标的变化,采用加速实验、长期实验考察其稳定性.结果 高湿条件下参杞强精胶囊吸湿明显,市售包装下加速实验、常温18个月内主药含量及其他检查项目未见明显变化.结论 参杞强精胶囊在贮存过程中应注意防潮,市售包装下稳定性良好.

  • 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法测定头孢克肟颗粒含量

    作者:王海波;邓鸣;朱健萍;朱荣;陈宁周;朱斌

    目的 建立测定头孢克肟颗粒含量的近红外光谱(NIR)快速分析法.方法 以全国不同企业生产的头孢克肟颗粒为分析对象,用光纤探头测定近红外漫反射光谱;定量模型的预处理方法为一阶导数与矢量归一化,波数范围为4597.5~6 101.7 cm-1,采用偏小二乘回归算法(PLS).结果 定量分析模型由77个样品经内部交叉验证,30个样品用于外部验证,浓度范围为2.4%~5.2%,相关系数为0.970 7,交叉验证均方差(RMSECV)为0.142%,相对标准偏差<5%.结论 该方法快速、简便,具有一定的专属性,可用于药品的快速检验.

  • 小儿益麻颗粒挥发油包合工艺研究

    作者:陈骞;向阳;石召华;翟莉;李映萱;黄志军

    目的 研究小儿益麻颗粒中β-环糊精(β-CD)包合挥发油的佳工艺.方法 以包合物中含油量为考察指标,以挥发油∶β-CD、水∶β-CD、包合时间为考察因素进行正交实验.结果 佳的包合工艺为:挥发油∶β-CD为1∶8、水∶β-CD为4∶1、包合30 min.结论 该工艺稳定可行,可用于生产.

  • 杜仲叶分散片的制备与质量控制

    作者:王文宝;赵树娟;杨俊涛;南极星;郭留成;朱吾元

    目的 利用正交实验设计法优选杜仲叶分散片处方,探讨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采用单因素试验法和正交实验设计法,以崩解时间、分散均匀性作为评定指标,对填充剂、崩解剂的用量、种类、加入方式以及制片压力等进行考察,并依据2010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附录对杜仲叶分散片进行质量控制.结果 优处方为50%微晶纤维素为填充剂,15%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羟甲基淀粉钠(1∶0.8)作为混合崩解剂,50%乙醇为润湿剂,硬脂酸镁为润滑剂.结论 自制的杜仲叶分散片的处方组成合理,符合分散片的质量要求,为药物的二次开发奠定了基础.

  • 复发性静脉血栓栓塞疾病的药物防治

    作者:潘洋;耿立坚

    静脉血栓栓塞疾病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是一种常见但可以预防的疾病.若有初次发病,其复发风险明显增加.该文回顾了近年来有关静脉血栓栓塞复发的预测、经典抗凝治疗的局限性和新型口服抗凝剂达比加群酯、艾哌沙班与利伐沙班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研究进展.

  • 小驳骨的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作者:唐闻闻;曾佳;王艺纯;黄婷

    小驳骨为爵床科植物小驳骨(Gendarussa vulgaris Nees)的干燥地上部分,具有祛瘀镇痛、续筋接骨之功效.化学研究表明,小驳骨主要含有生物碱、挥发油、黄酮、苷类及香豆素等成分;药理研究表明,小驳骨具有抗炎镇痛、保肝、抗氧化、免疫抑制、抗生成血管和抗人获得性免疫缺陷病毒等药理活性.该文对小驳骨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在国内外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该药的深入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 治疗纯合子型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新药洛美他派

    作者:李艳玲;姚雪坤;赵倩;刘红淼

    洛美他派(lomitapide)是治疗纯合子型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HoFH)新型降脂药,直接结合并抑制三酰甘油转移蛋白微粒(MTP),而清除全身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疗效、安全性及耐受性良好;综述其药效学、安全性、药动学及临床研究,为临床应用及药物研发提供参考.

  • 对1例抗癫(痫)药致昏迷的临床药学分析

    作者:陈渝军;汪洋;刘茂昌;张华年

    通过对1例儿童癫(痫)患者联用拉莫三嗪和丙戊酸致昏迷的分析,探讨临床药师利用治疗药物监测技术在诊治过程中发挥的作用.结合具体病例,临床药师检测患儿血清药物浓度,建议调整用药方案.帮助临床医师明确了药物中毒的诊断,协助了临床治疗.临床药师应充分利用药学技术优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保障.

  • 临床药师参与泛耐药细菌感染治疗典型病例分析

    作者:刘莉;丁丽君;秦又发;张晓春

    探讨临床药师参与泛耐药细菌感染治疗的方法,为临床治疗泛耐药细菌感染积累经验.临床药师参与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粪肠球菌感染治疗的典型病例分析.临床药师参与抗感染治疗方案的制订,有益于耐药菌感染的控制.对于泛耐药细菌感染应采取扩大药敏范围、多药联合以及中医药辩证治疗等策略;同时应充分重视临床药师在治疗方案制定中的作用.

  • 临床药师参加外科感染的会诊程序与思路

    作者:邓宁;高华;熊建功;文友民;朱秀琪

    介绍临床药师参与临床用药过程的实例,总结其工作程序与工作思路.临床药师在临床实践工作中,应积极发挥自身药学专业特长,协助医生制订佳给药方案,为患者提供优质的临床药学服务.临床药师通过努力可以承担临床会诊工作,参与临床合理用药,处置药物不良反应,促进患者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 莫西沙星注射液致药物热2例

    作者:程刚英;龙萍

    1 病例介绍例1,女,64岁,因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行冠脉造影复查入院.既往间断尿路感染30余年,未系统治疗,现偶有尿急尿痛;肾脏移植术后8年,术后规律服药现无不适;6年前行冠状动脉介入术植入支架2枚,现偶有心前区疼痛不适.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入院体检:体温36.0℃,脉搏74次·min-1,呼吸18次·min-1,血压152/87 mmHg(1 mmHg=0.133 kPa).尿分析:白细胞30 ~ 40个·HP-1(正常值0~5个·HP-1).诊断为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肾移植术后、泌尿系统感染,给予阿司匹林、氢氯吡格雷片、单硝酸异山梨酯片、美托洛尔片、硝苯地平控释片、奥美拉唑肠溶片对症治疗,自备环孢素口服.

  • 武汉市儿童医院输液药品不良反应303例分析

    作者:张卫红;陈琴;王芳;曾凌空

    目的 对武汉市儿童医院门诊输液药品不良反应(ADR)报告进行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及药物安全性评价提供依据.方法 对收集的303例ADR报告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303例ADR中,抗菌药物所致的不良反应229例(占75.6%),其中头孢菌素类(179例,59.1%)比例高;ADR以1~3岁幼儿(130例,42.9%)比例较高;常见的ADR不良反应为皮肤及附件损伤(279例,92.0%).某些中药注射剂可引起较严重的ADR.结论 在武汉市儿童医院门诊输液患儿中,抗菌药物ADR发生常见,应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尤应关注1~3岁幼儿,保证用药安全.应关注中药注射剂引起严重ADR的问题.

  • 白灵片联合六味地黄丸致药物性肝损伤1例

    作者:秦立;卜昕;刘淼;吴荣荣;曹明雪;刘峰群

    1 病例介绍患者,男,36岁,主因“肝功能异常、乏力、胃部不适1周”入院.患者既往体健,白癜风病史多年,近1年反复服用六味地黄丸(同仁堂药业,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19993068,批号不详)一次1丸,一日2次,其间体检无肝功能异常.自2012年9月始加用白灵片(佛山冯了性药业,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44022380,批号不详)治疗,规律服用约3个月(一次4片,一日3次),近1周无明显诱因感乏力、胃部不适、反酸,无发热、恶心、呕吐、腹胀等症状,于2012年12月8日人我院.体检生命体征平稳,面色正常,皮肤无黄染,巩膜轻微黄染,肝掌阴性,未见蜘蛛痣.

  • 盐酸莫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1例

    作者:吴洁;刘春

    莫西沙星为第4代喹诺酮类广谱抗菌药物,是具有广谱抗菌活性的8-甲氧基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适用于上呼吸道和下呼吸道感染的成人(≥18岁),如急性鼻窦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社区获得性肺炎,以及皮肤和软组织感染.常见的不良反应为恶心、腹泻、眩晕、头痛、腹痛、呕吐;肝酶升高;有喹诺酮过敏史患者禁用[1].该药发生过敏性休克极为少见,我院注射室曾遇到莫西沙星导致过敏性休克的病例,且抢救成功.现将具体过程及临床分析报道如下.

  • 碘造影剂肾病的发病机制及防治进展

    作者:段绍斌;刘娜;刘改灵;徐俊

    碘造影剂肾病是X线造影剂使用后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大部分学者认为其主要与肾缺血、造影剂的直接肾毒性及氧化应激等有关,目前缺乏有效的防治方法.该文综述了碘造影剂肾病的发病机制及防治的新进展.

  • 感染性心内膜炎32例病原菌分布及抗感染治疗分析

    作者:丘岳;邹小琴;黄振光;万瑞融;李卉;刘滔滔

    目的 对感染性心内膜炎(IE)患者血培养的病原学及抗菌药物应用进行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12月住院治疗且符合Duke标准确诊IE的32例患者的基础心脏疾病、临床表现、病原学、超声心动图、治疗过程及临床结局等因素.结果 患者血培养阳性率为53.12%(n=17),其中链球菌10例,粪肠球菌3例,近平滑念珠菌2例,表皮葡萄球菌及鲍曼不动杆菌各1例.青霉素为常用的抗菌药物(n=23,71.9%).链球菌均对青霉素敏感.结论 链球菌仍是IE的主要致病菌,抗感染方案以大剂量青霉素、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药复方、氨基苷类药物为主,基本符合感染性心内膜炎经验抗感染治疗原则.

  • 恩替卡韦和重组人干扰素α-2b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药物经济学评价

    作者:庄启州

    目的 运用药物经济学中小成本分析方法和成本-效果分析方法,评价恩替卡韦(ETV)和重组人干扰素α-2b (INFα-2b)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中的经济学效果.方法 以74例患者,其中ETV组和INFα-2b组各37例,采用回顾性对照研究的方法,计算出小成本和成本效果比进行分析.结果 在病毒学指标HBV-DNA阴转率、生化学指标ALT复常率、血清学指标HBeAg转换率疗效方面,ETV组与INFα-2b组依次分别为:70.27%,62.16%;81.08%,70.27%和21.62%,29.7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经济学方面,INFα-2b组的小成本小于ETV组3 114.44元,病毒学指标HBV-DNA转阴率、生化学指标ALT复常率、血清学指标HBeAg转换率分别增加一个百分点,ETV组与INFα-2b组分别每增加141.92,110.33元;123.00,97.60元和461.27,230.69元.结论 ETV组与INFα-2b组疗效相似,INFα-2b的成本较低、经济效果优,但由于其是生物制剂,贮存不方便,且须注射给药,临床上医师应根据患者的病情、经济能力及意愿来确定给药方案.

  • 鲍曼不动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药敏试验

    作者:梁震野;杜立峰;刘仁杰

    目的 分析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样本分布及耐药性,为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细菌鉴定应用美国MicroScan Walk Away-96SI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药敏试验采用K-B纸片扩散法,测定24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情况,用WHONET5.4版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07株鲍曼不动杆菌主要分布在重症监护病房(ICU),占44.42%;其次为呼吸内科,占20.45%.标本来源主要为痰液,占81.76%;其次为分泌物及引流液,占11.81%.鲍曼不动杆菌对厄他培南、氨苄西林、头孢唑林、头孢替坦、呋喃妥因、磷霉素、氨曲南、强力霉素、美洛培南的耐药率较高,均>70.0%;对多黏菌素B、阿米卡星、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较低,分别为1.88%,12.59%,25.65%.结论 鲍曼不动杆菌对多种抗菌药物具有高度耐药性,应对其加强耐药性监测,并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预测指标

    作者:林荣芳;王长连;黄品芳;林丽丹

    目的 探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PEG-IFNα-2a)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的临床疗效预测指标.方法 回顾性分析接受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至少48周的HBeAg(+)CHB患者的临床疗效,按治疗48周时发生血清学应答与否分成A组与B组,比较两组治疗前(基线)和治疗4,12,24周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HBV-DNA载量及下降幅度、HBeAg定量及下降幅度.结果 A组基线ALT水平明显高于B组(P<0.01),而治疗4,12,24周两组ALT水平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时期两组的HBV-DNA载量对数值及降幅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12,24周的HBeAg定量及降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下降≥2log10者48周血清学应答率较高.结论 HBeAg(+) CHB患者基线ALT水平、治疗过程HBV-DNA载量及降幅和治疗12,24周的HBeAg定量及降幅对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48周的血清学应答具预测作用.

医药导报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3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05 06
1991 01 02 03 04 05 06
1990 01 02 03 04 05 06
1989 01 02 03 04 05 06
1988 01 02 03 04 05 06
1987 01 02 03 04 05 06
1986 01 02 03 04 05 06
1985 01 02 03 04
1984 01 02 03 04
1983 01 02 03 04 05 06
1982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