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中国免疫学杂志

中国免疫学

中国免疫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Immunology 중국면역학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国免疫学会,吉林省医学期刊社
  • 影响因子: 0.92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0-484X
  • 国内刊号: 22-1126/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12-89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免疫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吉林
  • 主编: 杨贵贞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Toll样受体与肿瘤免疫

    作者:罗冰;刘艳君;富宁

    肿瘤作为临床的常见病,其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肿瘤细胞具有逃避宿主免疫系统识别及清除的能力.这种免疫逃逸机制包括:下调对抗原处理的能力及提呈的成分、产生抑制免疫应答的细胞因子以及诱导肿瘤抗原特异性T细胞耐受等.

  • TCR/CD3介导T细胞活化的信号途径

    作者:陈采凤;刘彦信;郑德先

    T淋巴细胞经特异抗原刺激后,由于TCR/CD3的介导作用,使细胞骨架蛋白及核内转录因子活化,并引起细胞形态改变、生长因子分泌、细胞黏附性改变等免疫应答,使细胞发生活化或激活诱导的细胞死亡(Activation-induced cell death,AICD).

  • 不同剂量结核病DNA疫苗及细胞因子联合免疫的研究

    作者:吴雪琼;郑越;徐燕杰;张俊仙;陆阳;张灵霞;史迎昌;李洪敏;韩永;曹立雪;李忠明

    目的:评价结核分枝杆菌MPT64(简称M64)和ESAT6(简称E6)DNA疫苗不同剂量联合免疫、与细胞因子联合免疫的保护效力,以及Ag85A(简称85A)和Ag85B(简称85B)DNA疫苗的保护效力.方法:将C57BL/6小鼠随机分为14组免疫:①生理盐水;②载体pVAX1 100μg;③卡介苗;④M64 100μg+E6 100μg;⑤M64 50μg+E6 50 μg;⑥M64 75μg+E625μg;⑦M64 25μg+E6 75μg;⑧M64 25μg+E6 25μg;⑨M64 100μg+IFN-γ 100μg;⑩E6 100μg+IFN-γ 100 μg;(11)M64100 μg+IL-12 100μg;(12)E6 100μg+IL-12 100μg;(13)85A100 μg;(14)85B 100μg.用ELISA法检测血清抗体,结核分枝杆菌通过尾静脉攻击小鼠,动态观察小鼠体重变化;攻击4周后,取肺、肝和脾观察病理改变、称重量、做菌落计数.结果:不同剂量的M64和E6 DNA联合免疫、85A和85BDNA分别免疫均能诱导小鼠产生特异性抗体,但M64或E6与IFN-γ或IL-12质粒DNA共同免疫后特异性抗体水平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各组血清抗体亚型IgG2a均无显著升高,IgG2b均显著高于IgG1.第2、3、4、8、9、11、12组在感染后4周体重明显增加,而第1、14、5、6组体重下降;第3、11、9、7组的肺菌落指数较少.第10、13组肺肉眼未见明显病变;第2~4、7、9~13组肺组织主要为不同程度的增殖性反应,第1、6、8、14组肺组织为增殖性反应与渗出性反应并存,第5组为渗出性反应.结论:DNA免疫的量需100 μg才能诱导产生强的保护效力;M64和E6DNA各100μg混合免疫、85A DNA疫苗的保护效力与卡介苗相当;M64和E6 DNA与IFN-γ或IL-12质粒DNA共同免疫后,明显增强其保护效力.

  • 自身免疫调节因子(Aire)对CD4+ CD25+调节性T细胞产生的影响

    作者:孙世杰;李康生;松本满;李一

    目的:探讨自身免疫调节因子(Aire)基因是否影响调节性T细胞的产生.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和real-time PCR的方法分别分析了Aire-/-鼠的胸腺细胞和脾脏外周T细胞的CD4+ CD25+ T细胞分布及Foxp3的表达.结果:与对照鼠相比,Aire-/-鼠的胸腺细胞、脾脏淋巴细胞以及脾脏T细胞总数未发生显著变化;CD4+ CD25+调节性T细胞数目以及脾脏T细胞Foxp3 mRNA表达无显著差异;成年鼠、3日龄和7日龄鼠的CD4+ CD25+ T细胞占总的CD4+T细胞的百分比在Aire-/-鼠和相应对照鼠间并无显著差异.结论:结果表明Aire基因不影响CD4+ CD25+调节性T细胞的产生.

  • 人ISG20基因的克隆、真核表达及其抗HBV效应的初步研究

    作者:郝友华;叶笛;张正茂;杨东亮

    目的:克隆、体外真核表达ISG20基因并研究其抗乙肝病毒效应.方法:应用RT-PCR的方法从Hela细胞中扩增ISG20基因,构建HA-ISG20融合蛋白真核表达载体(pHA-ISG20),分别转染HepG2和HepG2.2.15细胞.Western blot检测HA-ISG20融合蛋白在HepG2细胞中的表达;ELISA方法检测转染和未转染pHA-ISG20的HepG2.2.15细胞中HBs抗原和HBe抗原的表达情况.结果:①克隆了ISG20基因,经测序与Genebank公布序列一致;②HA-ISG20融合蛋白真核表达载体经转染可在HepG2细胞中瞬时表达;③HA-ISG20融合蛋白可抑制HepG2.2.15细胞中HBs抗原和HBe抗原的表达.结论:初步证实ISG20蛋白产物可能具有抗HBV的效应.

  • NDV F基因DNA疫苗对新城疫病毒灭活油乳苗的免疫协同作用

    作者:程相朝;吴庭才;张春杰;李银聚;李祥瑞

    目的:为进一步探讨控制新城疫发生和流行的新途径.方法:利用所构建的F基因pcDNA3真核表达质粒(DNA疫苗)和新研制的地方流行株灭活油乳苗,观察了新城疫病毒F基因DNA疫苗对地方分离株灭活油乳苗的免疫协同作用.结果:在7日龄时应用灭活油乳苗和DNA疫苗联合免疫的鸡群,在14~57日龄整个观察期内,不但其胸腺T淋巴细胞对ConA、法氏囊B淋巴细胞对PMA的反应均明显强于单纯油乳苗免疫组(其中除在接种后第7天时两组鸡的B淋巴细胞增殖OD570值差异不显著外,其余各检测时间两组间均表现为差异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特别是T淋巴细胞增殖情况在接种第14天后均表现为差异极显著(P<0.01));而且HI抗体效价水平也持续性高于单纯油乳苗免疫鸡群,并在免疫接种后35~49天时差异显著(P<0.05).在免疫接种后第49天时进行的攻毒保护试验中,联合免疫组的保护率为100%,而单纯油乳苗免疫组鸡在观察期内则有2只发病,保护率为86.7%,且有1只死亡.结论:试验所用F基因DNA疫苗和灭活油乳苗联合免疫可显著提高机体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水平,产生较好的免疫协同作用,从而使机体对NDV的综合免疫保护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 15d-PGJ2对肾小管上皮细胞CD40及RANTES表达的影响

    作者:张亚杰;阳晓;张云芳;陈伟英;孔庆瑜;董秀清;李晓艳;余学清

    目的:观察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激动剂15d-PGJ2对干扰素-γ(IFN-γ)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诱导的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HK-2)CD40和RANTES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株,分组如下:(1)正常对照组;(2)IFN-γ(50μg/ml)组;(3)TNF-α(10 ng/ml)组;(4)IFN-γ(50μg/ml)+TNF-α(10 ng/ml)组;(5)IFN-γ(50μg/ml)+TNF-α(10 ng/ml)分别加1、3、5 μmol/L 15d-PGJ2组;(6)IFN-γ+TNF-α刺激+15d-PGJ2(5 μmol/L)+GW9662(PPARγ特异拮抗剂)1 μmol/L组.GW9662和15d-PGJ2分别在IFN-γ和TNF-α刺激前3和2小时加入.分别采用RT-PCR、流式细胞仪(FACS)和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CD40和RANTES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正常HK-2细胞中,CD40、RANTES有基础水平表达.IFN-γ能显著上调HK-2细胞CD40蛋白的表达;TNF-α单独刺激对CD40表达无显著影响,但能增强IFN-γ的刺激效应.IFN-γ+TNF-α显著增加HK-2细胞RANTES的表达和分泌.15d-PGJ2呈剂量依赖式在基因和蛋白水平显著抑制IFN-γ+TNF-α诱导的CD40和RANTES的表达.加入PPARγ特异拮抗剂GW9662后,能够部分逆转15d-PGJ2对CD40和RANTES表达的抑制效应,但并不能完全阻断其作用.结论:15d-PGJ2部分通过PPARγ介导的信号途径参与抑制IFN-γ+TNF-α诱导的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CD40和RANTES的表达,从而在肾脏局部发挥免疫调节和抗炎作用.

  • 重组人ω-干扰素的制备及活性分析

    作者:左爱军;梁东春;郭刚;张镜宇

    目的:建立人ω-干扰素(hIFN-ω)的大肠杆菌表达系统,为人ω-干扰素的生产及临床应用奠定基础.方法:自抗凝血中提取人基因组DNA,PCR扩增人ω-干扰素成熟肽编码序列克隆入pGEM-T-easy载体,进一步构建表达型重组质粒pBV-IFN-ω,温度诱导表达,表达产物行SDS-PAGE及Western blot鉴定.溶解并复性包涵体,细胞病变抑制法测定表达产物的抗病毒活性.结果:DNA序列分析证实,重组质粒pBV-IFN-ω含有开放读码框架正确的人ω-干扰素成熟肽编码序列.SDS-PAGE显示,诱导表达碎菌后的沉淀中有大小约为20 kD的外源蛋白,Western blot证明此外源蛋白为重组人ω-干扰素,并经体外活性测定证实有良好的抗病毒活性.结论:成功地构建了人ω-干扰素(IFN-ω)的大肠杆菌表达系统,表达出具有抗病毒活性的重组人ω-干扰素.

  • 抗幽门螺杆菌rHpaA鸡蛋黄抗体的研制

    作者:黄进;杨致邦;黄伟;毛小琴;邓颖;叶翠莲

    目的:采用基因工程技术表达重组幽门螺杆菌黏附素rHpaA,以此蛋白为抗原制备抗rHpaA的高特异性鸡蛋黄抗体.方法:诱导重组质粒pQE30-HpaA在大肠杆菌中大量表达rHpaA蛋白,用rHpaA免疫鸡,以水稀释法联合盐析法提取纯化IgY,采用Bradford法测定含量,SDS-PAGE电泳分析纯度,Western blot鉴定抗原特异性,ELISA测定效价和巴氏消毒后的活性.结果:IgY提纯后含量为24.6 mg/ml,纯度约为90%,Western blot显示在相对分子量30 000处出现单一条带,ELISA效价为1:12 800,巴氏消毒后未见效价损失.结论:成功获得了高浓度、高纯度、高效价、耐巴氏消毒的特异性IgY,为进一步制备预防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特异性IgY制剂奠定了基础.

  • 单克隆抗体亲和层析法纯化SEB及其活性鉴定

    作者:张靖;王惠芳;高川;宋云扬

    目的:采用亲和层析法获取高纯度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B(Staphylococcal enterotoxin B,SEB),并对其进行活性分析.方法:采用正辛酸沉淀法纯化了一株抗SEB的单克隆抗体(1D2),与CNBr活化的Sepharose4B偶联制成亲和层析柱纯化SEB,并对其超抗原活性和抗原活性进行鉴定.结果:与离子交换纯化法和市售的标准品相比较,亲和层析法纯化的SEB纯度高,纯化的效率为60.71%.同时,纯化后的SEB具有良好的抗原性和超抗原活性.结论:单克隆抗体亲和层析法可以高效率地纯化高纯度的SEB.

  • 共刺激分子配体B7-DC基因真核表达载体和转基因细胞的构建

    作者:岳挺;孙强;章蓉;曹慧;刘进;董娟;李厚达

    目的:克隆小鼠B7-DC基因,并构建含该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EF6/-B7-DG-V5His,证明该基因在CHO细胞中的表达方式,为建立B7-DC的转基因小鼠打下基础.方法:从小鼠胸腺中抽提总RNA为模板,通过RT-PCR技术,扩增出B7-DC编码区片段.按常规方法克隆进pEF6V5His载体中,重组质粒经鉴定后采用脂质体法转染CHO细胞,48小时后进行间接免疫荧光实验,72小时后用blasticidin进行筛选,挑选出能稳定表达B7-DC的细胞株.结果:已成功克隆小鼠B7-DC基因并构建了用于表达B7-DC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经间接免疫荧光实验(IFA)证明,该基因在CHO细胞中得到表达.经Western blot检测表明筛选出的转基因细胞稳定表达了B7-DC基因.结论:构建了用于表达B7-DC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EF6/-B7-DC-V5His,并能在CHO细胞中稳定表达目的基因,为该基因功能的后续研究奠定了基础.

  • HCV-NS3重组腺病毒转染树突状细胞体内诱导抗原特异性Th1应答的研究

    作者:向明;Jens Encke

    目的:探讨表达丙型肝炎病毒(HCV)非结构蛋白(NS3)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转染树突状细胞体内诱导特异性Th1细胞免疫应答.方法:分离培养小鼠骨髓树突状细胞,制备表达HCV-NS3蛋白的重组腺病毒转染树突状细胞(DC-AdNS3)疫苗,采用流式细胞术和免疫印迹法分析鉴定细胞及抗原蛋白表达.采用腹腔注射途径免疫接种BALB/c小鼠两次,每次间隔10天,3×105细胞/次.末次接种10天后,采用ELISPOT法和ELISA法分别测定脾NS3特异性分泌IFN-γ的T细胞反应以及细胞因子水平.结果:重组腺病毒转染DC可刺激DC成熟,同时可在DC内成功表达NS3蛋白.小鼠两次接种DC-AdNS3产生明显升高的分泌IFN-γ的T细胞反应(P<0.01),脾T细胞悬液内可测得高水平的IL-2和IFN-γ(P<0.01)以及显著降低的IL-10(P<0.05).结论:DC-AdNS3疫苗可在BALB/c小鼠体内激发产生抗原特异性的Th1细胞免疫应答,为抗HCV感染的疫苗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 负载乳腺癌抗原单核细胞来源树突状细胞迁移能力的调控因素研究

    作者:朱旬;甄林林;查小明;郑伟;王汉晋;王萱仪;武正炎

    目的:体外培养乳腺癌抗原负载的人单核细胞来源DC,应用不同刺激因子使其表面CCR7表达上调,在体外观察其迁移能力.方法:用rhGM-CSF和rhIL-4诱导MoDCs,并负载乳腺癌抗原后,分别与PGE2、LTC4或Bryo-1共培养,检测其表型及其功能变化.结果:PGE2、LTC4和Bryo-1在体外不影响MoDCs刺激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和自体特异性淋巴细胞杀伤活性.与对照组MoDCs相比,PGE2和LTC4作用MoDCs后CD86表达增高,可以上调CCR7mRNA和蛋白表达(P<0.05).PGE2可以使MoDCs对其配体CCL19和CCL21反应性增强(P<0.05),而LTC4仅能使MoDCs对CCL19反应性增强.Bryo-1虽然可以促进MoDCs成熟,使其CCR7mRNA表达增强,但在CCR7蛋白表达、迁移能力方面与对照组相似.结论:以PGE2和LTC4作用MoDCs后可以通过上调其CCR7表达,促进其迁移趋化能力.

  •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基因表达谱的芯片分析

    作者:刘丹丹;王悦增;赵东海;李玉林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作为组织工程种子细胞的分子遗传学基础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通过密度梯度离心法和贴壁筛选法的联合应用,分离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同源性,UNIQ-10柱式Trizol总RNA抽提法获取足量的RNA,用于MSCs基因表达谱的分析研究.结果:流式细胞仪检测表明了所分离hMSCs的高度同源性,基因表达谱芯片分析首次揭示了MSCs表达多种间充质细胞和非间充质细胞的特异性mRNA,如脂肪细胞、成软骨细胞、成骨细胞、成肌细胞、造血支持基质、神经元、神经胶质细胞和上皮/内皮细胞等.结论:hMSCs具有高度可塑性和广泛分化潜能,是以干细胞工程为代表的现代组织工程的重要细胞来源.

  • 电离辐射与腺病毒介导的IL-12基因联合治疗Lewis肺癌的实验研究

    作者:刘超英;许力军;陈立;高航;张海英;丁会;陈远耀

    目的:研究AdCMVIL-12基因与电离辐射联合治疗Lewis肺癌的疗效及其副作用.方法:应用腺病毒为载体,采取瘤内注射的方法将IL-12基因导入Lewis肺癌细胞中,结合肿瘤的局部放疗,并同时设计了不同的治疗方案,观察联合治疗是否能增加疗效.结果:联合治疗组明显好于单独AdCMVIL-12组及单独照射组.结论:电离辐射与AdCMVIL-12基因联合治疗Lewis肺癌能提高疗效,两种疗法之间有协同增效的作用.

  • 参芪扶正注射液对化疗后小鼠免疫功能的保护作用研究

    作者:朱小玉;陈运贤;钟雪云;张祥忠;刘建华;何敏

    目的:探讨参芪扶正注射液对化疗后小鼠免疫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用5-氟尿嘧啶(5-FU)50 mg/(kg·d)×3天腹腔注射BALB/c小鼠,检测小鼠免疫功能.治疗组给予参芪扶正注射液40、80 ml/(kg·d)分别腹腔注射给药,连续7天;对照组予生理盐水40 ml/(kg·d).于治疗第7天和第15天予免疫器官重量法检测胸腺、脾脏指数,用流式细胞仪(FACS)测定脾淋巴细胞中T细胞亚群、B淋巴细胞及脾淋巴细胞膜IL-2R(即活化T淋巴细胞CD3+ CD25+)百分率;MTT法测ConA诱导的脾淋巴细胞增殖能力.结果:用5-FU化疗后小鼠免疫功能低下;应用参芪扶正注射液治疗后小鼠脾CD3+、CD3+ CD4+ CD8-、CD3+ CD4+ CD8-/CD3+ CD4- CD8+(即CD4+/CD8+)、CD3+ CD25+百分率及ConA诱导的脾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能持续1周以上.结论:参芪扶正注射液可提高化疗后免疫功能低下小鼠的细胞免疫功能,且疗效较长.临床上可试用参芪扶正注射液对化疗患者的免疫功能进行保护,或对化疗后免疫功能低下患者进行治疗.

  • 动态观察131I治疗对Graves病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

    作者:谢克俭;张琦;夏玉祥;管瑜

    目的:探讨131I治疗对Graves病(GD)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52例GD患者131I治疗前及治疗后30、90和180天血清IL-1、IL-2、IL-6、IL-8、TNF-α水平,并与血清甲状腺激素进行相关性分析,30例年龄与性别相匹配的健康者作为正常对照.结果:GD患者血清IL-1、IL-6、IL-8、TNF-α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IL-2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经131I治疗,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后,IL-1、IL-8水平明显降低,IL-2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IL-6、TNF-α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但仍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IL-1、IL-6与FT3呈正相关(P<0.05),IL-2与FT3呈负相关(P<0.05).结论:131I治疗能有效抑制GD患者自身免疫,其治疗前后血清细胞因子的变化可反映GD的免疫动态,可能与发病机制、治疗效果和预后有关.

  • IL-18在儿童哮喘免疫应答中的作用

    作者:赵世武;许会卿

    支气管哮喘是儿童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之一,其发病机制较复杂.近几年,随着对T辅助细胞(TH)功能的认识取得重大进展,哮喘的TH1/TH2失衡学说已占主导地位[1].TH1和TH2亚群以相互拮抗和自身促进的方式形成复杂有序的细胞因子网络,分别行使各自不同的生理功能,调节正常的免疫应答.TH2克隆在免疫应答中主导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及Ⅰ型变态反应.TH1则介导细胞免疫应答,主要表现在胞内病原体感染的保护和介导迟发型超敏反应(DTH).支气管哮喘时,上述免疫平衡被打破,导致TH2优势分化,使该亚群功能亢进而TH1亚群功能低下,引起异常免疫应答.对TH1/TH2失衡的进一步研究,以参与气道炎症反应的细胞因子为研究靶点很可能为哮喘的诊治带来新的生机.

  • 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与Graves眼病糖皮质激素治疗敏感性的关系探讨

    作者:刘克辉;刘青;郭蔚莹;奚树刚

    目的:探讨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hyrotropin receptor antibody,TRAb)与Graves眼病(Graves's ophthalmopa-thy,GO)患者对糖皮质激素治疗敏感性的关系.方法:37例活动性Graves眼病患者给予口服泼尼松治疗,根据治疗后眼病缓解程度及是否仍具活动性评价对激素治疗的敏感性,将病人分为敏感组(S组)和不敏感组(NS组),观察血清TRAb阳性率和抗体水平的变化.结果:敏感组(n=28)治疗前血清TRAb阳性率为76.53%,平均水平为(12.54±5.62)U/L;治疗后TRAb阳性率为22.18%,平均水平为(7.82±4.91)U/L,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不敏感组(n=9)治疗前血清TRAb阳性率为67.24%,平均水平为(11.07±4.63)U/L,治疗后血清TRAb阳性率为59.74%,平均水平为(10.81±5.96)U/L,与治疗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在治疗前,两组的血清TRAb水平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不敏感组的血清TRAb水平明显高于敏感组(P<0.05).结论:Graves眼病患者血清TRAb水平的变化与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敏感性密切相关,TRAb可作为评价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的主要指标.

  • 体外循环肺部炎症反应的研究

    作者:吕民;张秀和;杨绍娟;姜亦忠;张柏民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过程中应用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的特异性阻滞剂后观察肺组织损伤程度的变化及对术后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8只乳猪随机分为3组,每组6只.实验组(Ⅱ组)体外循环术中用P38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p38MAPK)的特异性阻滞剂(SB203580)行肺灌注;Ⅰ组、Ⅲ组为对照组.分别在不同时段取三组动物的肺脏标本,以免疫印迹方法测量肺组织p38MAPK活性,组织学观察肺损伤改变,测量肺组织干湿重比,术后采集动脉血行血气分析,估测肺换气功能.结果:Ⅰ组p38MAPK活性明显增高,Ⅰ组肺损伤与Ⅱ、Ⅲ组相比明显加重.肺换气功能Ⅱ组好于Ⅰ组.结论:体外循环过程中,应用p38MAPK特异性阻断剂有抑制肺损伤的作用,改善术后肺功能.

  • IL-1B基因多态性和H.pylori感染与汉族人胃癌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江绍伟;章晓联;宁勇;高尚民;姚群峰

    目的:通过比较胃癌患者与匹配人群的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感染率和IL-1B基因多态性,探讨IL-1B基因多态性是否增加H.pylori感染后胃癌发生的危险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RFLP)分析法检测胃癌低发区84例胃癌患者和84例与之性别、年龄匹配的普通人群的IL-1B基因多态性.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上述人群中的H.pylori感染率.结果:①胃癌患者IL-1B-511 T/T基因型频率显著高于性别、年龄匹配的对照人群(P<0.05),IL-1B-31 T/T基因型频率在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84例胃癌患者的H.pylori感染率显著高于对照人群(P<0.01).胃癌患者H.pylori阳性感染者IL-1B-511 T/T基因型个体显著多于对照人群.结论:H.pylori感染者胃癌组织中IL-1B-511 T/T基因型为主,提示IL-1B-511 T/r基因型可能增加H.pylori感染后中国汉族人群发生胃癌的危险性,而IL-1B-31基因型与H.pylori感染后中国汉族人群胃癌发生无显著相关性.

  • DNA免疫法研制抗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M蛋白中和性单克隆抗体

    作者:马苏;姜平;李玉峰;段舒怡

    目的:研制抗PRRSV M蛋白的单克隆抗体(McAb),以期获得中和性单克隆抗体.方法:将PRRSV M蛋白的基因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利用构建成的重组真核质粒免疫BALB/c小鼠,采用杂交瘤技术制备抗PRRSV M蛋白的单抗,建立间接ELISA方法筛选阳性克隆.利用试剂盒检测Ig亚类.通过免疫印迹(Westem blot)、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鉴定McAb的特异性.间接ELISA和病毒中和试验检测杂交瘤细胞上清McAb效价和腹水McAb效价.结果:获得3株可分泌特异性抗PRRSV M蛋白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分别命名为1A7、4G3、5F3.1A7和4G3的Ig亚类为IgM.ELISA检测杂交瘤细胞培养上清效价为1:64~1:1 024,腹水效价为1:3 200~1:10240.同时用Western blot、IFA检测,结果均是阳性.4G3和1A7相对亲和力不同,证明其识别不同抗原位点.1A7和4G3具有病毒中和活性,中和效价达到1:96.结论:获得2株特异性抗PRRSV M蛋白的中和性单抗,为PRRSV诊断和免疫预防研究奠定了重要基础.

中国免疫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3 04 05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