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肝胆胰外科杂志

肝胆胰外科

肝胆胰外科杂志

Journal of Hepatopancreatobiliary Surgery 간담외과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浙江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 温州医学院
  • 影响因子: 1.13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7-1954
  • 国内刊号: 33-1196/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32-107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9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肝胆胰外科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浙江
  • 主编: 周蒙滔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巢式RT-PCR定量检测肝癌、癌旁组织及正常肝组织内AFPmRNA

    作者:刘扬;张柏和;陈汉;钱光相;吴孟超

    目的:探讨肝癌、癌旁组织及正常肝组织内AFPmRNA的表达含量。方法:应用巢式RT-PCR定量检测肝癌、癌旁组织及正常肝组织内AFPmRNA。结果:17例AFP(+)癌旁组织内AFPmRNA表达强阳性(+++),其癌旁组织内AFPmRNA表达呈中度阳性(++)。15例AFP(-)肝癌、癌旁组织及正常肝组织内AFPmRNA表达弱阳性(+)。结论:AFP(+)肝癌组织过量表达AFPmRNA基因,正常肝组织仅微弱表达AFPmRNA。

    关键词: 肝细肿瘤 AFPmRNA RT-PCR
  • 损伤性肝外胆管狭窄的外科治疗

    作者:王洪;林擎天

    目的:探讨损伤性肝外胆管狭窄外科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5例损伤性肝外胆管狭窄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25例中,高位狭窄13例,中段狭窄11例,下段狭窄1例。有22例施行肝胆肠空肠Roux-Y吻合术,2例施行肝胆管十二指肠间置空肠吻合术,仅1例施行胆总管十二指肠侧侧吻合术。有3例发生短暂性吻合口胆瘘,经负压吸引治愈。无死亡率。全组均随访1年,10例随访5年以上,效果良好。结论:在胆管急性炎症控制后一个月内尽早手术为妥,手术方式以肝胆管空肠Roux-Y吻合术为佳。

  • 毕Ⅱ式胃切除术后胆总管十二指肠残端吻合术

    作者:楼立新;施维锦

    目的:探讨经改良后的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术,在胆肠吻合中的疗效及应用价值。 方法:对15例行Billroth Ⅱ式胃大部切除术后,十二指肠残端与胆总管进行吻合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并进行术后疗效的随访观察。结果:本组15例经8个月至14年(平均随访8年)的远期随访,无1例发生吻合口狭窄及胆道逆行感染。随访中3例因症状复发而再次手术,但术后证实无1例症状是由吻合口狭窄或逆行感染引起。结论:行Billroth Ⅱ式胃大部切除术后,将排外的十二指肠与胆总管吻合,可克服胆肠返流、胆道逆行感染、吻合口慢性牵拉造成狭窄等缺点,具有手术安全性大、术后并发症少、可大大缩短手术时间等优点,尤其适用于年老体弱、病情危重、且有多次上腹部手术史的病人。但产生盲端综合征的问题可能依旧存在,值得以后在吻合术式的选择中进一步探讨。

  • 腹腔镜及大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创伤反应对比研究

    作者:李金龙;陈勇;李荣祥;李劲;何平;周颖;潘万能;毛盛名

    目的:从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小切口胆囊切除术(MC)、传统的胆囊切除术(OC)对机体的创伤反应程度及术后恢复角度出发,探讨胆囊切除术的未来趋势。方法:对159例良性慢性胆囊疾病需择期行胆囊切除术、术前肝功、肾功、血糖、血尿常规正常且无其他重要脏器疾病者,随机分为LC组53例、MC组53例、OC组53例,在全麻下完成手术,术前、术毕、术后1日至3日,每日早晨作血白细胞计数、血糖、体温监测,记录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和腹腔引流液量。结果:158例按组完成手术,LC组1例因胆囊三角粘连严重而中转OC,中转率为1.9%。159例病人均顺利恢复。手术时间、失血量、切口长度、术毕血糖升高均为LC组小于MC组(P<0.01)、MC组小于OC组(P<0.01),白细胞增加、体温升高从术毕至术后3日,LC组小于MC组(P<0.05)、MC组小于OC组(P<0.01)。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LC组短于MC组(P<0.01)、MC组短于OC组(P<0.05),腹腔引流液LC组少于OC组(P<0.05)。结论:从创伤程度与术后恢复角度上看,LC优于MC,MC优于OC,微创胆囊切除术已成为良性慢性胆囊疾病的首选术式,但不能完全代替开腹胆囊切除术。

  • 原发性胆囊癌的影像学诊断分析

    作者:吴钢;蔡端

    目的:探讨B超、CT等影像学检查在诊断原发性胆囊癌中的作用。方法:对原发性胆囊癌63例的术中所见、病理检查及手术前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总结并作比较分析。结果:术前诊断为胆囊癌37例,术前诊断率为58.7%(37/63),B超及CT术前确诊率分别为64.8%(35/54)和62.9%(22/35)。结论:B超和CT是诊断原发性胆囊癌的主要辅助诊断方法,值得推广。

    关键词: 胆囊癌 B超 CT 诊断
  • HbsAg与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关系

    作者:刘金林;肖谷欣;何韵彬

    目的:探讨HbsAg与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582例结、直肠癌病例,对术前HbsAg进行测定,观察它们与肝转移的关系。结果:发现HbsAg(+)结、直肠癌病例的同时肝转移率为8.9%、异时肝转移率9.4%,HbsAg(-)病例的同时肝转移率为21.1%、异时肝转移率26.3%,HbsAg(+)结、直肠癌的同时肝转移率、异时肝转移率均明显低于HbsAg(-)的病例(P<0.05)。结论:结、直肠癌较少转移至感染乙肝的肝脏,非感染乙肝的肝转移机率较大。

  • 抗返流管置入内引流治疗恶性胆道梗阻

    作者:江献川;彭承宏;沈宏伟;彭淑牖;葛敦均

    目的:探讨应用抗返流管行姑息性胆肠内引流,对胆道恶性肿瘤术后返流性胆管炎的防治效果。方法:将自行研制的抗返流装置应用于26例姑息性胆肠内引流术,观察术后返流性胆管炎的发生情况。结果:20例得到减黄,抗返流效果确实,术后造影结果证实无返流。结论:自行研制的抗返流装置能预防姑息性胆肠内引流术后返流性胆管炎。

  • 镍钛记忆合金在肝胆胰外科领域的临床应用

    作者:尚培中;刘绪友

    目的:了解镍钛记忆合金(SMA)在肝胆胰外科领域的应用现状。方法:采用文献回顾的方法对SMA的应用进展加以综述。结果:SMA临床应用广泛,各种类型的支架能够有效地扩张狭窄的血管及胆管,施行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分流术(TIPSS)效果良好;SMA导管有助于胰胆管内窥镜检查;胆囊套石篮可以清除胆囊各部位结石;压缩吻合器施行胆肠吻合术安全、可靠;海球栓的栓塞效果优于弹簧圈。结论:SMA的临床应用方兴未艾。随着内窥镜、腹腔镜和介入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必将有更多的SMA产品应用于肝胆胰外科领域。

  • 原发性肝癌外科治疗方法的选择

    作者:中华外科学会肝脏外科学组

    早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我国就已开展了外科手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工作。近半个世纪以来,经过几代人的共同努力,原发性肝癌的外科治疗有了很大的发展,取得了较好效果。当今的肝脏外科,已不存在手术禁区,也不认为巨大肝癌不能切除。目前,全世界比较一致的意见是,外科手术切除仍是治疗本病的首选方法和有效的措施。  与此同时,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一些新的治疗技术相继出现,不断在临床上推广应用,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这些技术包括:放射介入治疗技术、射频治疗技术、X刀治疗技术、冷冻治疗技术、微波治疗技术、无水乙醇(洒精)瘤内注射治疗技术等。临床经验表明,这些技术用于治疗原发性肝癌,目前存在适应证选择不恰当的现象。使一些病例错过了合理手术治疗甚或治愈的机会,对有些病人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后果。

  • 肝硬化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作者:刘鹏;陈训如

    本文对肝硬化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基础及应用现状和优缺点作一综述。揭示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气腹对硬变肝脏功能会产生损伤作用,其主要机理是入肝血流的减少。引起肝脏血流动力学改变的可能机制为直接的机械压力、心输出量的降低及神经内分泌的影响。肝硬变条件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优点在于解剖清晰、出血少,适应了部分肝硬变患者肝移植的要求;缺点是气腹会加重肝功能的损伤。完善的术前准备,合理的术中处理,悉心的术后护理是肝硬变条件下完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必备条件。

  • 重症急性胰腺炎外科治疗30例疗效观察

    作者:王昌顺;俞英;孔迪生

    目的:总结重症急性胰腺炎手术时机、方法和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本院3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资料。结果:24例(80%)治愈,12例(40%)有并发症,6例(20%)死亡。结论:明确诊断后及时掌握手术治疗指征和手术时机,经积极充分准备后采用“个体化”治疗原则是提高治疗效果的关键。

  • 胆道术后延迟性胆管破裂的原因及处理

    作者:张永杰;钱光相;易滨;张宝华

    目的:探讨胆道术后延迟性胆管破裂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4例胆道术后延迟性胆管破裂患者的临床特征、术中发现和诊治情况。结果:2例肝胆管结石行左外叶切除术后5周和15周肝切面处胆管破裂,胆总管下端各有一枚残石嵌顿,再行取石引流治愈;1例13年前行胆管十二指肠吻合者现有胰头肿瘤及胆管炎,右肝下缘发生胆管破裂,腹腔引流术后18天死亡;1例胆囊切除者残留胆管结石,术后3周胆囊管残端破裂,经腹腔引流、后期内镜取石和鼻胆管引流治愈。结论:胆道梗阻、胆道高压及术后局部胆管组织薄弱可能是发病的主要原因。避免残留结石、尽早明确诊断、祛除梗阻原因和实施有效引流是治疗的关键。

  • 经腹腔镜肝脓肿引流术应用体会

    作者:秦大伦

    2000年,我们对2例肝脓肿和1例疑诊为肝脓肿、肝肿瘤液化患者施行了腹腔镜下探查,诊断性穿刺、引流术,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病例介绍 例1,男性,35岁,农民。入院前10天有腹痛、腹泻,继之出现右上腹疼痛、畏寒、发热、恶心、呕吐。体温39.5℃左右,无黄疸,全腹压痛、肌紧张,以右上腹为甚,无反跳痛。无肝炎、肝囊肿病史。B超示肝右前后叶各有一约10cm×5cm×3cm、8cm×5cm×5cm大的液性暗区,内有增强不均质光点,疑诊肝脓肿、肝占位液化。CT得出相同结论。术前查肿瘤标志物正常。术中抽出脓液后立即送病检、涂片检查、细菌培养;术后再复查2次,均未找到肿瘤细胞、阿米巴原虫、抗酸杆菌。例2,女性,45岁,工人。

  • 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6例诊治体会

    作者:刘建忠;张相菊

    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是一种少见类型的胆囊炎,其起病急骤,临床表现不典型,诊断困难,且易发生坏死穿孔,故近年来已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我院自1996年至1999年共收治6例,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3例、女3例,年龄27~66岁,平均年龄49岁。既往均无胆囊炎病史。本组病例发病时间为术后或伤后4~27天,平均17天。发生于胸部创伤后1例,与胆道系统无关的腹部手术后5例,其中胃窦癌根治术4例,阑尾切除术1例。

  • 肝段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

    作者:李辉;徐传德;刘会峰;陈乾德;黄加国;李承学

    1989年7月~1999年7月,我院共收治肝内胆管结石病例126例,其中行肝段切除65例,现将诊治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全组126例,男45例,女81例,年龄16~76岁,平均(42.5±17.8)岁。1.2 临床表现 上腹痛(94%)、发热(70%)、黄疸(38%)、寒战(65%),其次还表现为肝肿大(10%)、上腹部压痛(25%)、腹膜炎(8%)等。1.3 诊断方法和标准 按1983年全国肝内胆管结石专题讨论会制定的标准。凡经B超、CT、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T管造影和手术探查证实有肝内胆管结石者。

  • 术中B超在肝内胆管结石手术治疗中的作用

    作者:陈盛;邹寿椿;赵大建;张成武

    目的:评价术中B超(IOUS)在肝内胆管结石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1例行术中B超检查的肝内胆管结石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21例肝内胆管结石均在术中B超引导下行纤维胆道镜或切开肝脏、胆管取石,其中有15例IOUS发现与术前影像学检查结果相一致,2例病人IOUS发现肝内胆管其它部位结石,4例术前B超诊断为Ⅱ、Ⅲ级肝内胆管结石者IOUS结合纤维胆道镜确诊为胆管壁钙化;术后残石率为9.01%(2/21)。结论:IOUS能提高肝内胆管结石的诊断正确率和结石取净率,降低结石的残留率。

  • 不规则脾部分切除术治疗脾外伤34例体会

    作者:雷晓东;陈占斌;曹晓哲

    目的:探讨Ⅱ~Ⅲ级外伤性脾破裂的手术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对34例脾外伤行(不解剖脾门血管)不规则脾切除术。结果:Ⅱ~Ⅲ级脾破裂的保脾手术效果满意。结论:应用此方法可简化手术操作,降低部分脾切除术难度,提高保脾手术成功率。

  • 支撑引流治疗胆管缺损性损伤的体会

    作者:高伟陈;黄侠;施俭;施兆发

    医源性胆管缺损性损伤大多发生在胆囊切除术或胆道手术过程中,发生率为0.2%~0.6%[1,2]。近十年来,随着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普遍开展,胆道损伤的并发症似有增多趋势。胆管一旦损伤,若首次处理不当,则可引发一系列严重的并发症,导致胆管狭窄、慢性胆管炎反复发作,终形成胆汁性肝硬化和门静脉高压症,甚至造成终身残疾(胆道残废[1])。我院采用支撑引流方法治疗一组胆道损伤,获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 婴儿先天性胆总管囊肿诊治体会

    作者:赵一鸣;李仲荣;陈肖鸣

    目的:探讨婴儿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病因、病理特点、早期诊断方法及围手术期处理的要点。方法:总结16例婴儿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临床资料。结果:发病至确诊时间平均为2.6月;术前并发症主要有感染、低蛋白血症、贫血、囊肿穿孔等;术中见胆总管均呈囊状扩张、肝肿大变硬14例(87.5%),胆总管远端均狭窄甚至完全闭锁;术后并发症有腹水3例(18.8%),上消化道出血1例(6.3%),创口裂开2例(12.5%),肝功能衰竭2例(12.5%)。结论:婴儿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直接原因是胆总管远端狭窄;腹部B超检查能提高早期诊断率;要重视围手术期处理。

  • 病理性胆肠内瘘8例临床分析

    作者:樊庆洋;赵强;宋国祥;戴家骥

    1993年6月至1999年12月,本院共手术治疗急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急性胆管炎1026例,其中发现有胆囊结肠内瘘5例,胆囊十二指肠内瘘3例,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8例中男5例,女3例,年龄40~76岁,平均54.6岁。病程5个月到22年,10年以上5例。临床表现:典型胆绞痛15例次,黄疸8例次,伴畏寒发热12例次,腹部有明显压痛、反跳痛和肌卫6例次,白细胞>18×109/L 6例次。并存糖尿病1例。全组经B超检查均有胆囊炎性改变,其中胆囊结石5例,胆囊暗区消失2例,胆管扩张、管壁增厚粗糙3例,肝脓肿1例。

    关键词: 胆囊 结肠 十二指肠
  • 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高渗性昏迷的救治体会

    作者:宋甫春;尤大朴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高渗性昏迷的防治措施。方法:对该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治疗过程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早期作出诊断的2例病人均抢救成功,而早期误诊、漏诊的6例病人,仅有1例存活。结论:对本病重视不够,监察不严,可致漏诊误诊。早发现、早诊断、早抢救可减少死亡。维持血糖正常或略高水平、保持水电解质平衡可减少本病的发生。

    关键词: 高渗 昏迷 胰腺炎 救治
  • 重症急性胰腺炎的非手术治疗

    作者:盛加成;樊友本;黄玉耀;戴坤扬;林擎天

    目的:总结重症急性胰腺炎的非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回顾分析我院在1993年1月到2000年3月收治的32例重症急性胰腺炎的非手术治疗情况。结果:32例予非手术综合治疗,包括胃肠外营养,ICU监护,吸氧,胃肠减压,给胆碱能和H2受体阻滞剂、抗生素、生长抑素等药物治疗。发生并发症14例(43.8%),死亡3例(9.4%),平均住院天数37天。结论:非手术综合治疗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疗效确切。

  • 医源性胆总管末端损伤的处理

    作者:秦锡虎;黄伯华;朱峰

    目前胆道疾病发生率较高,胆总管探查作为一种常用的手术方法,被频繁应用。由于胆总管解剖结构具有特殊性,其末端损伤时有发生。既往文献对胆总管上端损伤有较多报道,而对胆总管末端的报道极少。现笔者就我院近十年来的二例胆总管末端损伤谈谈处理体会。1 临床资料  二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分别为52岁和60岁。因右上腹痛入院,既往有黄疸病史。术前无黄疸,B超示胆总管扩张、末端探查不清。入院后在连硬麻醉下手术,切除胆囊,见胆总管稍扩张(Φ12mm、Φ10mm),即切开胆总管探查,在胆管内取出结石数枚,用3号金属胆道探条探查胆总管下端有阻力,用力后才使探条进入十二指肠,再插入8号导尿管,注水后发现十二指肠降部外侧后腹膜出现水肿。

  • 原发性胆囊癌15例临床分析

    作者:胡世荣

    胆囊癌是胆道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疗效不甚满意。为了提高胆囊癌的治疗效果,笔者对原发性胆囊癌的发病相关因素、病理、诊断及手术治疗等方面进行探讨,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男4例,女11例,年龄42~78岁,平均61.5岁。上腹部痛15例(隐痛、胀痛12例,绞痛3例),黄疸5例,寒战8例,右上腹触及肿块3例。本组胆道病史短者15天,长者50余年,1年以内者5例。全组均经B超检查,其中6例经CT检查。提示胆囊癌3例(20%),慢性胆囊炎伴囊内结石7例,胆管结石伴梗阻3例,胆囊腺瘤2例。

  • 医源性胆管损伤早期处理失败的原因分析

    作者:刘西山;吕翔隆;刘茂荣;贾树范;王长辉;黑颖睿;王敬;冯玉泉

    目的:分析医源性胆管损伤早期处理失败的原因,探讨其防治方法。方法:对62例医源性胆管损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62例胆管损伤病例中有45例分别在外院和我院进行了早期手术,其中41例出现了吻合口或胆管狭窄、胆瘘等并发症,再次手术。结论:胆瘘、吻合口狭窄和胆管内支撑管拔除过早,是本组胆管损伤早期处理失败的主要原因。

  • 非协调性异种肝移植动物模型的建立

    作者:孙鹏;蔡端;张群华;芮晓辉

    目的:建立豚鼠至大鼠异种肝移植的动物模型。方法:利用血管套技术和显微外科技术进行了23例豚鼠至大鼠肝移植。观察存活时间、谷丙转氨酶(ALT)和移植肝病理变化、荧光染色。结果:移植大鼠存活时间平均为135.10±46.12分钟,肝细胞发生弥漫性水样变性,IgG和IgM沉积于血管内皮细胞和肝血窦。结论:豚鼠至大鼠异种移植模型存活时间有限,移植肝发生了超急性排斥反应。

  • 精氨酸对全胃肠外营养肝硬化大鼠肝脏的保护作用

    作者:罗时敏;梁力建

    目的:观察精氨酸对肝硬化大鼠全胃肠外营养时的肝保护作用。方法:13只肝硬化大鼠随机分成2组,A(TPN)组7只,B(TPN+精氨酸)组6只。观察大鼠生存情况,大鼠实验前后体重、肝重/体重比值的变化,大鼠氮平衡情况,肝功能、肝甘油三酯(TG)、胆固醇(CHO)含量、门静脉血胰岛素、C-肽、胰高血糖素浓度的变化及肝脏病理组织学改变情况。结果:除TPN组一只大鼠因输液过快,肺水肿死亡外,其余大鼠均成活,实验前后体重无明显变化。与A组比较,B组血清TBIL、ALT、ALB、A/G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性(P>0.05),AST明显降低(P<0.01),肝TG含量明显降低(P<0.01),肝CHO含量明显降低(P<0.05),门静脉血胰岛素、C-肽、胰高血糖素浓度明显升高(P<0.01)。肝脂肪变性程度,A组为Ⅳ级,B组Ⅱ级。电镜观察,A组肝细胞质内有多量的脂肪滴,但B组减少,两组肝细胞质内线粒体均轻度肿胀。结论:精氨酸可以预防和治疗硬化肝TPN时进一步的肝损害,同时也需白蛋白强化。

  • 细胞周期素E在胆囊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朱亚青;陈澍周;陈玉泉;陈莉

    目的:探讨cyclin E与胆囊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应用S-P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35例原发性胆囊癌、10例胆囊腺瘤及10例慢性胆囊炎行cyclin E多克隆抗体的免疫组化标记。结果:胆囊癌cyclin E的阳性率为48.57%,与胆囊腺瘤、胆囊炎(阳性率均为10%)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cyclin E阳性表达率在病理组织学分级中有显著性差异(P<0.05),伴淋巴结及远处转移者cyclin E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无转移者,而与Nevin分期无关。cyclin E表达程度与性别、年龄无关。结论:cyclin E可反映细胞的增殖状态,是判断胆囊癌发生发展的重要生物学标志。

  • 大鼠肝表面移植脾片细胞免疫学研究

    作者:李晓春;赵国;宋家琨;兰孟东;夏成青

    目的:观察不同时期肝表面移植脾片的细胞免疫学情况以及移植前后脾片量的变化,对肝表面脾片移植进行综合评价。方法:以Wistar大白鼠为研究对象,流式细胞仪检测移植脾片的T淋巴细胞总数、活化T细胞数、T辅助细胞数、T抑制细胞数。结果:8周组CD3+CD8、CD4与对照组比,P<0.05,4周组与任一组比,P<0.01,脾片重量6~8周均明显低于移植前(P<0.01)。结论:肝表面移植脾片6周及8周各项T淋巴细胞数达到正常脾脏水平,脾片重量较移植前有所减轻。脾片成活理想。

  • 胆道手术中医源性十二指肠损伤五例报告

    作者:陈志明;刘云德;马志平

    医源性十二指肠损伤是胆道手术中一严重的并发症,如果未及时发现并妥善处理,将产生致命的后果。我院在1990年至1999年行胆道手术中致医源性十二指肠损伤5例,3例在术中发现并及时处理,治愈4例,死亡1例。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例1、例2均为术中胆道器械取石戳伤十二指肠壁,例3为术中胆道探子戳伤十二指肠降部,均在术中发现行穿孔外修补,十二指肠后腹腔多根多孔。经负压管引流、T管引流,有效胃肠减压等处理后,痊愈出院。

  • 严重腹胀致T管部分脱出引起胆瘘一例

    作者:杨东亮;吴美玲

    患者,女,68岁。因反复发作右上腹疼痛,伴发热、寒战十余年,加重二天入院。入院后经B超检查确诊为胆总管结石,行胆总管探查。术中发现胆总管扩张,直径约5cm,内有一枚4.5cm×3.5cm结石,取出结石后探查胆总管远端示通畅,放置T管引流,间断缝合胆总管(注水试验,通畅无渗漏),在胆总管旁放置腹腔引流管,调整T管长度(胆总管到腹壁间的距离),为防止脱出,将T管缝合固定于皮肤。术后第一天引流通畅,第二天病人出现腹胀并逐渐加重,术后第三天腹胀仍未减轻,病人出现腹痛、腹肌紧张,腹腔引流管中有胆汁流出,但T管引流量明显减少,估计系胆瘘。行T管造影,见造影剂进入T管后,远端进入十二指肠内,近端呈囊性扩张,部分造影液进入腹腔,并经引流口流向腹外。诊断为T管上壁脱出、胆瘘。

  • Mirizzi综合征并胆管变异一例

    作者:王震;马志强;康三

    患者,女,35岁,因右上腹痛伴黄疸1月,于2000年5月26日入院。查体:皮肤、巩膜黄染,墨菲征阳性;B超示胆囊颈部结石、胆囊肿大;ERCP示肝总管弧形充盈缺损、胆囊未显影。诊断为Mirizzi综合征,于5月30日行胆囊切除术。术中见胆囊肿胀、颈部一枚大结石嵌顿(直径约1.5cm),三角区解剖层次不清,行胆囊减压后,逆行剥离胆囊至颈部处,切开哈特氏壶腹前壁取出嵌顿结石,游离并结扎胆囊管。术中发现近肝总管处,胆囊剥离创缘有胆汁外渗,估计有胆管损伤可能,于胆囊管内置入一细硅胶管行术中造影。造影显示肝内外胆管显影通畅,右肝尾叶及后叶部分分支汇聚发出一胆管(直径约0.2cm,以下简称副肝管),与胆囊管汇合于胆总管内,副肝管近胆囊管处见造影剂外溢,副肝管肝内分支与右肝管分支有相互吻合交通支。

  • 第15届全国肝胆胰外科学术会议征文通知

    作者:

    经研究决定,第15 届肝胆胰外科学术会议将于2001年12月底或2002年1月冰雕节期间在哈尔滨市召开,现开始征文:  1 征文内容 肝胆胰外科的实验研究、临床研究、经验交流、术式探讨、病理(例)讨论、文献综述、科研简报、学术争鸣、病例报告等。  2 文稿要求 提供会议交流的论文必须是未公开发表;论文格式按本刊稿约要求书写(见《肝胆胰外科杂志》每年第一期稿约);论著类文章或3000字以上的论文,必须附有200~300字的内容摘要。  3 截稿日期 欲参加会议者,请于2001年10月30日前将加盖单位公章的论文(正文及摘要)一式两份及软盘一并寄至浙江省温州市学院西路82号《肝胆胰外科杂志》编辑部(联系电话及传真:0577-8831275;0577-8831892;0577-8831276),文稿首页左上角注明“会议论文",文稿首页下方注明第一作者姓名、年龄、职称、联系地址、邮编、电话及传真、电子信箱等。会议论文也可以通过电子邮件发给本刊(E-mail:wmcpe@mail.wzptt.zj.cn)。超过此期限的论文也可以参议加会议交流,但不保证编入会议论文汇编。

  • 《肝胆胰外科杂志》荣获《CAJ-CD规范》执行优秀奖

    作者:

    为了规范我国期刊编排工作,促进期刊国际化交流,国家新闻出版署于1999年1月颁布了《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CAJ-CD)规范》,本刊从1999年起认真执行《CAJ-CD规范》,取得显著的成绩。2000年12月20~24日首届《(CAJ-CD)规范》评优颁奖大会在北京召开,经过专家评议《肝胆胰外科杂志》荣获《CAJ-CD规范》执行优秀奖。12月24日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举行颁奖大会。来自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600多名期刊代表出席了会议。国家新闻出版署、中宣部出版局、国家科技部领导亲临大会颁奖。

  • 《肝胆胰外科杂志》被列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

    作者:

    经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编辑委员会、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北京大学图书馆、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等单位的审核批准,《肝胆胰外科杂志》被正式列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是经国家科技部批准,列为国家级火炬计划“重中之重”的科研项目,并被国家科技部、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国家环保总局评为“国家重点新产品”的重大科研项目,是我国目前重要的权威数据库。该数据库的建立,对加快我国期刊的现代化建设、促进国际化交流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

  • 本刊关于采用中英文数字统计表的启事

    作者:

    本刊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性期刊,在国外有较多的读者。为便于国外读者阅读,加强国际交流,本刊决定2001年起,本刊刊登的论著文稿的数字统计表(表题、表中横标目和纵标目的内容及表下方的注明)一律用中英文两种文字,请广大作者给予配合。本刊编辑部

  • 《肝胆胰外科杂志》投稿须知

    作者:

    1 《肝胆胰外科杂志》是肝胆胰外科专业的学术性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的办刊方针是: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贯彻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反映我国肝胆胰外科的新进展、新动向,促进学术交流。2 文稿应具有创造性、科学性、实用性,论点明确,资料可靠,文字精练,层次清楚,数据准确,书写工整规范,必要时应作统计学处理。论著、经验交流、病例分析、综述、讲座等一般不超过4000字,论著摘要、病例报告等不超过1000字。3 文题 中文文题一般以20个汉字以内为宜。所有来稿必须附上英文题名。4 作者 作者姓名在文题下按序排列,多位作者的署名之间用逗号“,”隔开。作者单位名称及邮政编码排在作者姓名下一行。第一作者的作者简介[内容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简历及主要研究方向(任选)]脚注于首页左下方。5 摘要 用结构式摘要,一般不超过300字。内容包括本文的目的、方法、结果(包括主要数据及统计学意义)、结论,着重于创新与发现。论著类文稿的摘要(包括文题、作者姓名、作者单位、关键词)须译成英文。6 关键词 3~8个。尽可能用新版的《Index Medicus》的医学主题词,中译名按《医学主题注释字顺表》(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情报研究所,1984年)或新的权威性专业词汇,如《英汉医学词汇》(人民卫生出版社)、《英汉生物化学词汇》(科学技术出版社)等。7 中图分类号 按《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进行分类。一般每篇文章标识一个分类号,多个主题文章可标识2或3个分类号,主分类号在前,多个分类号间用分号“;”分隔。分类号一般在关键词下一行标注。8 表和图 凡能用文字说明清楚的尽量不用表和图,如用表和图,则文中不需重复其数据,只需强调或简述其主要发现。表和图的设计应正确、合理、易懂。数据表采用“三线表”。表题和表中的横标目、纵标目内的文字(除阿拉伯字外)均用中英两种文字表示,英文写在相应的中文的下一行。图题及图中的注明也用中英文两种文字表示。9 参考文献 按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依照其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标出。尽量避免引用摘要作为参考文献。未公开发表的资料和内部刊物、个人通讯不能列为参考文献。确需引用时,可写在括号内插入正文相应处。参考文献中的作者,1~3名全部列出,4名以上只列前3名,后加“等”或其他与之相应的文字。外文期刊名称用缩写,以《Index Medicus》中的格式为准;中文期刊用全名。每条参考文献均须著录起止页,并用单字母方式标识参考文献的类型(专著M、论文集C、报纸文章N、期刊文章J、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参考文献必须由作者与其原文核对无误。将参考文献按引用先后顺序(在方括号内用阿拉伯数字标出)排列于文末。举例:[1] 吴孟超,张柏和.我国肝脏外科现状和发展前景[J].中华外科杂志,1984,20∶193.[2]  Mercan S,Seven R,Ozarmagan S,et al.Endoscopic retroperitioneal adrenalectomy[J]. Surgery,1995,118:1071-1075.[3] 裘法祖.脾脏疾病.见:黄家驷,吴阶平主编.外科学[M].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880-883.[4] Powell MR.Nuclear medicine in surgical diagnosis.In:Dunphy JE,Way LW,eds.Current surg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M].5th ed.Los Altos:Lange,1981.78-82.10 获得基金资助的文章应在首页左下方以“[基金项目]”作为标识注明基金项目名称。例:[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937050)。11 来稿应一式两份,均用打印稿,可打印在20×20方格稿纸中。要求字迹清楚,英文摘要及文献应隔行打印。特殊文种、上下角标符号、需排斜体等应予注明。凡字迹潦草、涂改不清的稿件,一律退回。12 来稿须附单位推荐信。推荐信应注明对稿件的审评意见以及无一稿两投、不涉及保密、署名无争议等项。13 经审核初步拟定刊用的稿件按退修意见修改整理后,为缩短刊出周期和减少错误,请将修改稿以纯文本格式存入软盘,与修改稿打印件一并寄回本刊编辑部,同时注明联系电话、传真号码备用。14 本刊欢迎使用电子邮件(Email)投稿,请在E-mail的Subject项中注明“投稿”或“contribute”字样,文稿建议使用纯文本格式(.txt文件)或word格式(.doc文件)。发送电子邮件后2天内在发送地址注意接受到本刊Email回执包括稿件编号。本刊Email地址是:wmcpe@mail.wzptt.zj.cn。15 根据《著作权法》,并结合本刊具体情况,凡来稿在接到本刊回执后3个月内未接到稿件处理通知者,系仍在审阅中。作者如欲投他刊,请先与本刊联系,切勿一稿两投。请自留底稿。16 来稿一律文责自负。依照《著作权法》有关规定,本刊可对来稿做文字修改、删节,凡有涉及原意的修改,则提请作者考虑。修改稿逾3个月不寄回者,视作自动撤稿。17 本刊已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和“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系统科技期刊群”。本刊录用的所有稿件,均以纸载体和光盘形式同时出版并上网。作者著作权使用费与本刊稿酬一次性给付。如不同意将文章编入上述数据库者,请来稿时声明,本刊将作适当处理。18 来稿请寄:浙江省温州市学院西路82号温州医学院内《肝胆胰外科杂志》编辑部。邮政编码:325027。

  • 《肝胆胰外科杂志》第三届编委会编委名单

    作者:

    顾 问:吴孟超 黄志强 汤钊猷 陈淑珍 钱 礼 冉瑞图 郝春志主 编:施维锦副主编:李日千 殷继曾 刘国礼 张启瑜编 委:(按姓氏笔划为序)  马荣赓 王广田 王玉明 王训 王贞瑜 王炳生 王钦尧 王敖川 方善德 刘 恕 刘永雄  刘国礼 关凤林 石景森 李 彬 李日千 陈 汉 陈公高 陈玉泉 陈国忠 陈肖鸣 陈训如  张启瑜 张圣道 张晓华 余 云 花锦福 吴志勇 杨文光 杨熙平 邹寿椿 何振平 郑光琪  郑俊海 郑树森 季 福 林擎天 周洪涛 周孝思 屈恒田 罗开元 祝学光 施维锦 姜广杰  须伯申 饶应阳 胡志前 高志清 高春芳 高根五 夏亮芳 殷继曾 殷凤峙 徐荣楠 徐德征  顾凤元 黄仲初 黄志清 曹绣虎 曾天定 彭淑牖 钱光相 蔡 端 潘 铨 谭毓铨 霍 枫   戴坤扬 吴德全编辑部主任:郑俊海 须伯申

  • 胆囊切除术中胆管损伤的防治

    作者:林擎天

    自从1982年Langenbach首例开创OC成功和1987年Mouret首例开展LC成功以来,目前OC和LC均已是治疗良性胆囊疾病常用的标准手术。随着胆囊切除术的普及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开展,各级医院里胆管损伤的发生率都有所增加。国外报道OC的胆管损伤发生率为0.15%~0.5%,LC为0.47%~0.65%;国内报道OC为0.27%~0.78%,LC为0.32%~0.91%,有的报道甚至称其可达1%~2%;一组比较有经验的3326例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的发生率也有0.48%。这种并发症若在术中未能及时发现和适当处理,将会导致严重后果,预后十分严峻,应引起外科医师的高度重视。损伤的部位以肝总管为常见,其次为胆囊管与胆总管交接处、胆总管、肝总管分叉处、右肝管和胆总管下段。

  • 胆囊切除术后黄疸的预防和治疗

    作者:胡志前

    胆囊切除术后黄疸(简称术后黄疸)并非十分少见,发生率为0.26%~2%。引起的原因较复杂,需仔细检查和全面分析,掌握好再手术时机,方能取得良好的效果。1 术后黄疸的原因  对术后出现黄疸的病人应严密观察,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肝肾功能、电解质、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动态行B超和CT检查,必要时可作ERCP或磁共振胆胰成像(MRCP)检查,以便尽早明确原因。引起术后黄疸的原因有多种,可分为肝前性、肝性和肝后性。前两者又称内科性黄疸,肝后性称外科性黄疸。肝前性黄疸多与术中大量输入库存血有关,也有麻醉状态下输血的溶血反应等,均较为少见。肝性黄疸往往有慢性肝炎病史,或合并急性重症胆管炎的病人,术后黄疸会加重。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常见并发症分析及预防

    作者:郑成竹

    众所周知,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因创伤小、痛苦少、恢复快和美容效果好等诸多优点,目前已被公认为一种安全、可靠的治疗胆石症的方法,在国内得到迅速普及和推广,部分医院替代传统剖腹手术(OC)率达95%以上。然而不可回避的问题是,LC的并发症总发生率虽比OC低得多,但前者多为严重的肝胆管损伤,且损伤位置高、范围大、后果严重,国内大部分已有腹腔镜设备的医院约1/2以上不能很好地开展这项技术,多与初期施行LC时发生严重并发症有关。下面就LC常见并发症进行分析,结合我们医院的经验找出防治方法,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肝胆胰外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1999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