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肝胆胰外科杂志

肝胆胰外科

肝胆胰外科杂志

Journal of Hepatopancreatobiliary Surgery 간담외과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浙江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 温州医学院
  • 影响因子: 1.13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7-1954
  • 国内刊号: 33-1196/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32-107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9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肝胆胰外科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浙江
  • 主编: 周蒙滔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诊治体会

    作者:周新军;秦锡虎;朱峰;江勇

    目的 探讨胰腺导管内乳头状肿瘤的诊断、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1月至2007年3月间收治的5例胰腺导管内乳头状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4例表现为上腹隐痛不适.慢性胰腺炎反复发作2例,1例体检发现.血清CA19-9值2例大于39 U/ml,余正常.CEA值有1倒为33 ng/ml,其余均为小于5 ng/ml.患者均行CT检查,提示有不同程度的胰管扩张以及扩张的胰管内有假乳头形成.肿瘤平均直径3.2cm,肿瘤位于胰头者3例,胰体尾2例.术前确诊1例,其余均为术后病理诊断确诊.3例行Whipple术,胰体尾加脾脏切除术2例.本组手术无死亡,随访肿瘤均无复发,本组生存满意.结论 胰腺囊性占位伴胰管全程扩张的患者应考虑胰腺导管内乳头状肿瘤.ERCP有助于术前确诊;手术切除是有效的治疗.术后预后佳.

  • 脾动脉瘤引起区域性门静脉高压8例报告

    作者:赵建国;马凯

    目的 探讨脾动脉瘤引起门静脉高压的诊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8例脾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临床表现为乏力、腹胀、黑便等;化验显示血细胞三系减少,肝功能及肝炎病毒系列正常;B超或CT显示脾大,脾门血管扩张或脾动脉瘤;行脾脏切除术及脾动脉瘤切除术,同时行断流术;术后均以病理证实.结论 脾动脉瘤可引起区域性门静脉高压,在肝功能及肝炎病毒系列均正常时应想到本病;内脏血管造影仍是诊断本病的首选方法:治疗上以手术为主.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黄疸原因分析

    作者:范育林;龚仁华;徐正涛;何新苗;蔡军;刘其春;徐义仁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mscopic cholecystectomy,LC)后黄疸的原因及防治方法.方法 总结LC后并发20例黄疸的诊治经验.结果 LC后20例黄疸病例中胆管残留结石9例.肝外胆管损伤4例.胆囊床毛细胆管漏3例,肝细胞损害致肝功能下降2例,胆管炎1例,胆管癌1例,均经相应治疗痊愈出院.结论 术前详细全面的检查以明确诊断、规范的操作程序、熟练的操作技巧及适时中转开腹是避免此并发症的关键,强调对发生黄疸病例的处理个体化.

  • 经皮经肝硬质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

    作者:王和鑫;梁志鹏;高焱明

    目的 探讨硬质胆道镜经皮经肝一次扩张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PTC成功后直接在X光定位下一次扩张至12F仅留置塑料鞘和胆管斑马导丝,接着送内镜室利用斑马导丝进行同轴扩张.然后进镜作经皮胆镜直接取石.结果 10例扩张成功并一次取尽结石,2例扩张失败而改行传统手术.结论 用硬质胆道镜经皮经肝作胆总管结石治疗.是一种避免传统手术治疗的可取术式.

  • 开腹胆囊切除术胆管损伤的高危因素及对策

    作者:王蔚蓝;钱章选;孙海明

    目的 降低医源性胆管损伤的发生率.方法 统计1992年1月至2006年5月间本院行胆囊切除术中发生的9例医源性胆管损伤的情况,分析与损伤有关的各种因素及预防措施和相应对策.结果 14年中行胆囊切除术5251例,其中引起的高危因素有胆囊颈部结石嵌顿、Mirizzi综合征、左右肝管低位汇合、胆囊萎缩、胆囊动脉变异、高位胆囊、胆总管过细及门脉高压症等.结论 在上述高危情况下,胆囊切除术时易发生医源性胆管损伤.术者应保持警惕,仔细解剖,术中造影、顺行与逆行结合切除胆囊等有助于减少医源性胆管损伤的发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选择性胆道造影的应用体会

    作者:王家辉;李晓毅;姚本齐;陈军;袁颖;郑建农;霍智明

    目的 探讨选择性术中胆道造影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2004年5月至2006年4月间102例选择性术中胆道造影的病例并进行分析.结果 102例显影良好,85例胆总管内未发现结石,17例发现胆总管内结石.5例插管失败改为胆总管穿刺造影.2例经胆囊管套出结石,5例在腹腔镜下切开胆总管取石,10例开腹切开胆总管取石.102倒均治愈,未发生胆管损伤.结论 选择性术中胆道造影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对防止术后胆总管内残余结石和胆道损伤具有重要价值.

  • 肝内胆管囊性肿瘤2例诊治分析

    作者:邹波;杨楠;兰强

    目的 提高对肝内胆管囊性肿瘤的认识.方法 对经根治性手术切除并由病理学确诊的2例肝内胆管囊性肿瘤患者(囊腺瘤和囊腺癌各1例)的临床和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前CT、B超发现肝内囊性包块,但未获得肝内胆管囊性肿瘤的诊断.根治性切除术后,采用B超、CA19-9和CEA随访9月和15月.均无复发.结论 肝内胆管囊性肿瘤术前诊断非常困难,CT、B超或ERCP检查对诊断有一定帮助.确诊必须依靠病理学检查.根治性切除是首选的治疗方法.根治性切除后,患者预后良好.

  • 妊娠期胆总管囊肿的诊治分析

    作者:陈涛;王坚;何敏;陈佳骏;李可为;季福;施维锦

    目的 探讨妊娠期胆总管囊肿的临床特征、诊断和治疗方案.方法 收集自2003年以来收治的3例妊娠期胆总管囊肿的临床资料,进行随访与回顾性分析.结果 3例患者均为Ⅰ型胆总管囊肿,术前均有急性胆管炎发作史,1例患者孕22周因严重的胆管炎经非手术治疗无效而急诊行胆总管T管外引流术.术后出现先兆流产而行引产,于术后3月行囊肿切除胆管空肠Roux-Y吻合术.另2例均发生于妊娠晚期(孕34周,孕36周),经非手术治疗控制胆管炎症状后,继续妊娠,于足月剖腹产后第6天及2周行囊肿切除胆管空肠Roux-Y吻合术.3例患者随访至今均情况良好.结论 妊娠期胆总管囊肿以B超作为首选检查手段,对于B超无法确诊的患者,可选用MR-CP,妊娠期无症状者以随访为主,待分娩后再行胆总管囊肿切除术;对于有症状而经非手术治疗无效者,行胆总管T管外引流术,分娩后再行囊肿切除术.

  • 大黄素对大鼠移植肝细胞凋亡的作用

    作者:林胜璋;徐贤绸;杨萧;荆河

    目的 探讨大黄素对大鼠肝脏移植术后肝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 建立大鼠肝移植模型,分为三组:对照组.供受体均为LEW大鼠;移植组;供体为LEW大鼠,受体为BN大鼠;大黄素组,在移植组基础上,移植术后每日以大黄素50 mg·kg-1.腹腔注射.分别于术后第1,3,5,7天各取6只移植大鼠的肝脏,TUNEL法染色,检测肝脏细胞凋亡.以肝脏细胞凋亡阳性细胞数占总肝脏细胞数的百分比作为肝细胞凋亡指数(AI).结果 移植组肝细胞于术后第1天即已出现凋亡,第3天明显增加,第7天达到高峰.大黄素组各时间点肝细胞凋亡指数明显小于对应的移植组(P<0.01).结论 大黄素对肝移植急性排斥反应中肝细胞凋亡有显著抑制作用.

  • 十二指肠液K-ras癌基因检测在胆管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卢海武;薛平;郑强;胡以则;温子龙

    目的 探讨十二指肠液标本中K-ras癌基因检测对胆管癌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 应用DNAzol(R)试剂提取DNA,通过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lism,PCR-RFLP)法分析,检测30例胆管癌患者和10例良性胆道疾病患者胆汁及十二指肠液标本中上清液及沉渣的K-ras基因突变情况.结果 胆管癌组胆汁标本的上清液中K-ras基因突变检测的阳性率为56.7%;相应的十二指肠液标本阳性率为43%.良性胆道疾病组仅胆汁标本检出K-ras基因突变1例.良恶性疾病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胆管癌K-ras基因突变的检出率在上清液组中明显高于沉渣组.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对于胆管刷检阴性的胆管癌患者,检测胆汁中K-ras基因突变的阳性率仍可达39.3%.结论 应用DNAzol(R)试剂能有效提取到胆汁及十二指肠液标本中的DNA.十二指肠液K-ras基因检测可能有助于胆管癌的早期诊断.

  • 胆囊良恶性病变组织中蛋白基因产物9.5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杨晓静;杨竹林;黄江生;杨乐平;付汐

    目的 研究胆囊腺癌、癌旁组织、慢性胆囊炎组织中蛋白基因产物9.5(PGP9.5)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 108例胆囊腺癌、46例癌旁组织和35例慢性胆囊炎切除标本常规石蜡包埋切片.PGP9.5染色方法为EnVision(TM)免疫组化法.结果 胆囊腺癌PGP9.5表达阳性率(45.4%)和评分(1.94+1.84)明显高于癌旁组织(17.4%,X2=10.83,P<0.01;0.86+1.41,t=3.60,P<0.01)和慢性胆囊炙组织(11.4%,X2=13.06,P<0.01;0.58±1.29,t=4.08,P<0.01);PGP9.5阳性良性病变胆囊上皮均呈中至重度不典型增生.患者年龄≤45岁、腺瘤癌变或高分化腺癌、肿块大径<2 cm、无淋巴结转移和未侵犯周围组织病例PGP9.5表达阳性率及其评分明显低于年龄>45岁、低分化腺癌、肿块大径≥2 cm、淋巴结转移和侵犯周围组织病例(P<0.05或P<0.01).结论 PGP9.5表达可能是反映胆囊腺癌发生、进展和预后的重要生物学标志物,检测胆囊良性病例PGP9.5表达水平对于预防和早期发现胆囊癌可能有重要临床意义.

  • 鱼油对大鼠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抗氧化酶的影响

    作者:刘纳新;郑聪;姚建高;余震

    目的 探讨大鼠抗氧化酶系统与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cute necmtizing pancreatitis,ANP)的关系以及鱼油对ANP大鼠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方法 48只SD大鼠被分为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组(A组,n=16)、急性坏死性胰腺炎鱼油干预组(F组,n=16)和对照组(C组,n=16);A组、F组应用3.5%牛磺胆酸钠逆行胰胆管注射法诱导ANP模型,F组尚通过皮下注射鱼油进行药物干预;在模型制备后30 h、5 d后分别处死各组的其中8只大鼠.观察各自胰腺病理变化并测定其血清SOD、GSH-Px活力和淀粉酶浓度.结果 病理学检查提示鱼油组的胰腺炎症严重程度低于急性胰腺炎组;血清学检查提示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组30 h、5 d后血清SOD、GSH-Px活力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P<0.05及P<0.01),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经鱼油治疗后血清中SOD、GSH-Px活力升高(P<0.05,P<0.01).结论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大鼠血清抗氧化酶含量明显降低;鱼油对急性坏死胰腺炎有治疗作用,其上调抗氧化物酶系统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 手助腹腔镜应用LigaSure行胰体尾切除术的临床体会

    作者:王伟军;胡志前;周辉;王毅;王强

    目的 探讨手助腹腔镜下应用LigaSure行胰体尾切除术(hand-assisted laparoscopic distal pancreatec-tomy,HLDP)治疗胰体尾肿瘤的临床价值.方法 2004年12月-2006年12月我院行HLDP 5例(保留脾脏2例),平均37.5(32-52)岁.其中胰腺体尾部实性占位4例,囊实性占位1例.结果 手术均在手助腹腔镜下一次成功.平均手术时间126(75~190)min,平均出血114(50~200)ml.保留脾脏2例,2例发生胰漏,经保守治疗痊愈.术后平均住院12(7~18)d.结论 手助腹腔镜下应用LigaSure胰体尾切除术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是治疗胰体尾肿瘤安全、可行的方法.

  • 肝外胆管残余结石110例分析

    作者:王维;郑起;林擎天

    目的 探讨肝外胆管残余结石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110例肝外胆管残余结石诊治的临床资料:胆囊切除术胆总管残余结石18例.胆总管探查术后残余结石92例.在院T管造影诊断40例,胆绞痛发作9例,出院61例中,3月内,6月内,1年内出现症状分别为31例(50.8%),22例(36.0%)和8例(13.1%).结果 经T管窦道取石30例.内镜下经Oddi's括约肌切开取石37例,胆总管切开取石后再置T管20例,作胆肠吻合术13例,Oddi's括约肌切开成形术10例.结论 要预防残石发生应正确掌握胆总管探查指征及技巧并采取术中胆道造影和使用胆道镜等措施.术后常规T管造影、B超、MRCP、ERCP是诊断的有效措施.根据不同情况,施行相应的治疗.

  • 510例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的临床应用

    作者:石毅;孙跃明;赵翰林;白剑锋;陆文熊;傅赞;孙谷;蔡辉华;朱淼;苗毅

    目的 探讨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的可行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1998年-2007年对510例患者行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laparoacopic common duet exploration,LCDE),与同期300例开腹(open surgery,OS)手术者比较.术前确诊者,术中直接行胆总管切开胆道镜取石;术前有黄疸史、胰腺炎史和(或)直接胆红素增高、胆系酶(AKP、GGT)增高者,或胆总管在O.8 cm以上者行术中造影,明确有胆总管结石的切开胆总管胆道镜取石.405例置T管引流(留置T管组),105例行胆总管Ⅰ期缝合(Ⅰ期缝合组).结果 手术均获成功.与OS组比较,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胆瘘、出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住院日、术后镇痛药使用次数、腹腔或切口感染率、残石率明显减少.无中转开腹.30例T管引流口靠近肋弓而引起术后疼痛,2例术后2 dT管才引流出胆汁.留置T管组有24例胆总管残余结石,3月后经胆道镜取石成功.留置T管组手术时间平均(110±15)min,平均术后住院8 d;Ⅰ期缝合组手术时间(95±8)min,平均术后住院5 d.结论 LCDE是治疗胆总管结石安全、有效的方法,同样可起到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住院时间缩短等微创效果.如能在取净结石的情况下行胆总管Ⅰ期缝合,微创效果尤为明显.

  • 胆囊结石合并胆管结石微创治疗方案的选择

    作者:于聪慧;余昌中;梅建民;张冬;杨荣华;姚军波;聂洪峰

    目的 探讨胆囊结石合并继发胆道结石微创治疗的合理方案.方法 108例胆囊结石合并可疑胆道继发结石均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eopic cholecystectomy,LC),其中腹腔镜联合胆道镜经胆囊管胆道探查取石(laparoscopic transcyctic common bile duet exploration,LTCBDE)+Lc 70例,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切开胆道取石(laparoscop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LCBDE)+LC 35例.其中放T管14例,不放T管21例,内镜乳头肌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术后行胆囊切除3例.结果 LCBDE+LC术后放T管组中有1例胆漏经保守治疗治愈,4例术后胆道造影发现胆道残余结石经胆道镜取出结石治愈,其他病例无胆漏,术后3月复查B超无残余胆道结石,所有病例术后无胰腺炎发作.结论 在胆囊结石继发胆道结石的治疗中合理选择多种微创手术方法能降低创伤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胆囊隆起样病变的诊治探讨(附203例报告)

    作者:陈增银;王一;张东生;史光军;王占春

    目的 探讨胆囊隆起样病变的诊治原则.方法 回顾分析203例手术切除胆囊隆起样病变病例的临床、病理特点.其中197例行术前B超检查,203例均行术后病理检查.结果 胆囊良性病变共190例(胆固醇息内128例,单纯腺瘤16例),98.O%的胆固醇息内直径小于10 mm,半数以上的胆固醇息内为多发;腺瘤多为单发,平均直径为(6.0+3.4)mm;良性病变患者有症状者87.9%(167/190).胆囊恶性病变13例(腺癌8例、乳头状腺癌5例),平均直径为(11.2+3.1)mm,年龄均大于55岁.结论 对于B超提示的胆囊隆起样病变,胆固醇性息肉、腺瘤是常见的良性病变,腺癌是常见的恶性病变.对于有症状者应行手术治疗,年龄大于60岁、直径大于10 mm以及合并结石的单发息内是恶性病变的危险因素.对于无症状者,应综合分析,再决定是否手术.

  • 胆道梗阻解除术后肾水通道蛋白2表达变化的实验研究

    作者:孟相真;刘金钢;王勇;李航宇

    目的 明确水通道蛋白2(aquaporin 2 protein,AQP2)在梗阻性黄疸梗阻解除术后大鼠肾脏的表达情况.方法 采用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ting)法及RT-PCR方法检测在梗阻性黄疸梗阻解除后不同时间的大鼠肾脏AQP2及其mRNA的水平.结果 AQP2蛋白水平在0 h,24 h,72 h随时间推移逐渐降低.1周时明显高于解除梗阻0 h的水平,但所有实验组均较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低(P<0.05).而AQP2的mRNA水平在梗阻性黄疸梗阻解除后0 h,24 h,72 h随时间推移逐渐性升高,1周时回落,但比0 h水平还要高,然而所有实验组均较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高(P<0.05).结论 梗阻性黄疸梗阻解除术后肾功能在早期受损逐渐加重.AQP2蛋白水平下调,而AQP2基因水平上调.1周时这些结果仍未恢复正常.AQP2在梗阻性黄疸梗阻解除术后肾功能的变化上可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 应用腹腔镜多功能夹持钳施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05例报告

    作者:渠时学;孙峰;丁硕;李青;宋瑞丽

    目的 探讨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o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中应用作者自行研制的腹腔镜多功能夹持钳以丝线取代钛夹和生物夹结扎胆囊管和胆囊动脉的安全性和可行性,评价该器械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从2006年1月2007年3月间,应用腹腔镜多功能夹持钳施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05例.结果 全部手术均获成功,无一例中转开腹,术后无并发症发生.手术时间18~165 min,平均44 min.住院4~7 d,平均4.6 d.结论 在LC术中应用腹腔镜多功能夹持钳以丝线取代钛夹和生物夹结扎胆囊管和胆囊动脉是安全、可行的:本新型器械与现有缝合打结器械相比,能有效降低利用丝线结扎组织的难度,提高打结效率,具有很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 术中胆道镜取石失败原因分析及对策探讨

    作者:倪孔海;倪仲琳;徐鲁白

    目的 分析术中使用胆道镜治疗胆道结石常见的失败原因以及对策.方法 对自1997年1月至2006年12月间292例曾经使用胆道镜术中取石的病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292例患者中,术后有胆道残石39例,残石率为13.4%.其中术中明确结石未取净者19例;经术后T管造影及胆道镜明确胆道残石者20例.胆道镜术中取石失败原因是多方面的.39例残石者中包括肝内胆管结石伴胆管变异14例:肝内胆管结石伴胆管开口狭窄11例;肝内胆管大结石嵌顿3例;胆总管下段节段性狭窄伴结石3例.结论 术中要细致进行胆道镜检查,要逐叶逐段检查各条胆管,要注意有无胆管变异,要找出狭窄的胆管开口以及胆总管下段有无节段性狭窄等情况,对于大的胆管结石建议行激光或液电碎石.术中B超定位有助于降低术后残石率.

    关键词: 胆道镜 胆结石 治疗
  • RNA干扰下调NF-κB p65基因表达诱导胰腺癌细胞株PANC-1的凋亡

    作者:王殿忠;谢敏;潘一明;朱海涛

    目的 运用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技术下调胰腺癌细胞株PANC-1中NF-κB p65基因表达,并评价其对肿瘤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利用阳离子脂质体Lipofectamine(TM) 2000 将化学合成的人NF-κBp65的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ence RNA,siRNA)转染入胰腺癌细胞株PANC-1中.采用RT-PCR法测定细胞内NF-κB p65mRNA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NF-κB亚单位p65的DNA结合活性的改变,运用Hoeehst33258核染色、流式细胞仪和透射电子显微镜检测p65基因表达下调对PANC-1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 化学合成的人NF-κB p65 siRNA能有效地抑制PANC-1细胞中NF-κB p65mRNA的表达(P<0.01).同时ELISA结果显示,RelA siRNA组的p65亚单位与DNA结合活性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Hoeehst33258核染色、流式细胞仪和透射电子显微镜检测发现下调p65基因表达能够诱导PANC-1细胞的凋亡.结论 体外实验初步证明了NF-κB p65基因在胰腺癌细胞凋亡调控方面扮演重要角色.通过沉默其表达可诱导胰腺癌细胞的凋亡.

  • 经腹吻合器门奇断流术的研究现状

    作者:戴向华;陈钟

    治疗门静脉高压症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传统的外科手术包括门奇断流术和门腔分流术,门奇断流术中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术后再出血率高,而Sugiura手术创伤大,术后并发症多.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术中应用吻合器行食管下段横断术,使得断流更为彻底,手术相对简便,术后再出血率低,并发症少,但对术中是否应该保留迷走神经、术后是否会加重门脉高压性胃病等问题尚有争论.本文就有关经腹吻合器门奇断流术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 胆道结石术后复发与残留的成因及预防

    作者:马玉刚;武林枫;代文杰;赵福龙

    临床中有很多胆道结石患者术后几周至几年内重新出现胆道结石症状并经检查证实胆道内结石存在.此类结石是复发还是残留目前尚无统一意见,了解胆道复发与残留结石的形成机制对于此类结石的预防和再治疗有着积极的意义.本文对复发类及残留类结石的形成机制加以综述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合并肝硬化的胆囊结石49例报告

    作者:姜朝晖;方旭东;方晓明;姚宁;张人超;盛玉才

    肝硬化患者因肝功能异常且合并门静脉高压症,手术并发症较无肝硬化患者高得多.我院于1996年7月~2007年9月为肝硬化合并胆囊结石患者施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49例,现报告如下.

  • 胆道探查致医源性壶腹部损伤的临床分析

    作者:陆昌友;黄君;但小红;樊建兴

    胆道探查术是肝胆外科常见的手术,然而由于操作不当.胆道探查术中金属探子或刮匙所致的壶腹部损伤时有发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26例分析

    作者:王吉喆;詹建兴;杨波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e cholecystecto-my,LC)虽已取代开腹胆囊切除术并成为常规手术,但仍有部分困难手术需中转开腹.

  • 急诊胆囊切除术预防胆管损伤的体会

    作者:吴振华;赵永富;朱正练

    胆囊切除术是肝胆外科常用的手术,医源性胆管损伤是胆囊切除术的严重并发症,我院1998年1月至2006年12月间因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急诊手术78例,其中发生医源性胆管损伤1例,现报告如下.

  • 微创外科技术在胆道外科中的应用及展望

    作者:王子卫;孔宪炳;廖刚

    微创外科(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的兴起及迅猛发展,深刻地影响着外科医生的观念和手术方式,为外科治疗翻开了新的一页.但当前对于微创外科尚无统一的定义.

  • 胆管乳头状瘤1例分析

    作者:徐怀阳;黄侠

    患者,女,70岁,因右上腹胀痛伴畏寒发热黄疸5 d,于2006年8月20 13入院.体检:神志清,体温38℃,巩膜黄染.右上腹压痛.

  • 巨大肝胆管结石自排并胆石性肠梗阻1例

    作者:邱昌城;李兆然;袁淑君;顾玉萍

    患者,女,78岁,因"右上腹部疼痛反复发作50余年,再次发作2 d,加重2 h"于2007年8月17日以"胆石症"入院.

  • 胆总管下段癌ERCP术后并发胆管支气管胸膜瘘1例

    作者:周天保;张永杰

    胆道疾病并发胆管支气管胸膜瘘偶见于文献报道,可发生于肝胆管多发结石或胆道蛔虫合并严重胆道感染时[1],而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术后并发胆管支气管胸膜瘘的病例既往尚无报道.

  • 壶腹部肿瘤十二指肠外切除4例报告

    作者:阿依都·阿不都热依木;薛永忠;塔依尔;张辅江;郭文江;朱学鹏

    我院自2004-2005年共施行壶腹部肿瘤局部切除术4例.其中十二指肠乳头良性肿瘤1例,十二指肠恶性肿瘤3例,均为十二指肠乳头状腺癌,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 本刊欢迎使用电子邮件投稿

    作者:

    关键词: 电子邮件
  • 靶向"圈套"肽核酸对NF-κB活性影响及胆管癌细胞体外抑制作用

    作者:胡志前;季锡清;盛新华

    NF-κB的异常激活在多种肿瘤细胞的增殖调控中发挥中枢性作用.其以p65/p50异二聚体的形式普遍存在于细胞浆中,可被多种刺激因素激活参与相应靶基因的转录激活与抑制.人胆管癌中NF-κB存在选择性激活.这与胆管慢性炎症的致瘤转化、侵袭、转移、凋亡抵抗等生物学行为有关.

肝胆胰外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1999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