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心血管系统疾病 >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心血管康复医学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Cardiovascular Rehabilitation Medicine 심혈관강복의학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福建省康复医学会 中国康复医学会
  • 影响因子: 1.15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8-0074
  • 国内刊号: 35-1193/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34-83
  • 曾用名: 中国心血管康复医学
  • 创刊时间: 1992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编委会
  • 出版地区: 福建
  • 主编: 刘江生 蓝玉福
  • 类 别: 心血管系统疾病
期刊荣誉:
  • 青年女性大量吸烟诱发心肌梗死1例

    作者:李宇光

    1 临床资料女患,39岁,2003年2月25日因生意亏损通宵吸烟(4包).26日晨4时20分.突感胸骨后剧痛成压榨性.服速效救心丸未缓解.120急救中心接诊来我院就医.

  • 卡托普利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室壁瘤形成的影响

    作者:曹东平;葛洪;钱方毅;赵丽莲;安京雅;李湘平;高永香;郭雁冰;曹润武;杨戈

    目的:观察口服卡托普利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室壁瘤(VA)形成的影响.方法:住院首发AMI患者151例,年龄≥60岁,按是否口服卡托普利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于病后4周行心脏二维超声检查,其中7例经左室造影,观察VA形成情况.结果:观察组89例,有VA形成9例,占10%;对照组62例,有VA形成21例,占34%(P<0.05).心功能(killip)Ⅱ~Ⅲ级者:观察组6.7%(6/89),对照组18%(11/62),(P<0.05).结论:口服卡托普利能减轻、延缓心室重构程度,减少VA形成,降低病死率.

  • 低分子肝素治疗脑梗死前、后凝血和纤溶系统的变化

    作者:王梅平

    目的:观察、分析低分子肝素(速碧林)治疗脑梗死的疗效,并以治疗前、后纤维蛋白元、D-二聚体、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抗凝血酶Ⅲ检测值的变化评价疗效.方法:58例脑梗死病例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9例).治疗组给予速碧林0.4ml,脐旁皮下注射,每日1次,10天1疗程.治疗前后测定纤维蛋白元(FG),D-二聚体(D-D),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PAI);抗凝血酶Ⅲ(AT-Ⅲ)的含量.结果:治疗组自身前后比较PAI、AT-Ⅲ、D-D的变化均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FG有显著性意义(P<0.05),对照组自身前后比较PAI、AT-Ⅲ、FG均无显著意义(P>0.05),D-D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比较PAI及AT-Ⅲ有显著性意义(P<0.05);FG及D-D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速碧林能有效地降低老年脑梗死的FG、D-D、PAI含量,提高AT-Ⅲ水平,适用于高龄、高凝、失去溶栓时间窗或无溶栓条件患者.

  • 心力衰竭合并胸腔积液患者的临床分析

    作者:张旭日;谢方遒

    目的:探讨心力衰竭合并胸腔积液患者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心力衰竭合并胸腔积液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资料结果:心力衰竭合并胸腔积液者共42例,16例为渗出液,26例为漏出液.26例漏出液中19例经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治愈或好转,3例未愈,4例反复胸腔穿刺抽液;其中2例变为渗出液,加用抗生素好转,另2例未愈.16例渗出液中14例无特殊病因,1例并发于肺癌,1例发生于外科手术后;经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11例治愈或好转,2例加用抗生素后好转,3例未愈.结论:心力衰竭引起的胸腔积液可表现为渗出液.

  • 健康教育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康复运动依从性的影响

    作者:吴燕;王美钗;朱利月;张文姚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康复运动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对108例冠心病患者进行疾病有关的教育,运动的指导和运动依从性观察(教育组),并与105例对照者进行比较对照,进行依从性评估.结果:随访1年,教育组康复运动依从性达69.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0.5%(P<0.005).结论:健康教育可明显提高老年冠心病人康复运动的依从性,且实用可行.

  • 先心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双向分流的外科对策

    作者:陈林;肖颖彬;王学峰;钟前进;陈柏成;陈进劲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伴重度肺动脉高压双向分流的外科对策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3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室间隔缺损(VSD)22例,VSD合并房间隔缺损(ASD)5例,动脉导管未闭5例.术前均有不同程度劳力后紫绀,心脏B超提示双向分流,术中测量平均肺动脉压/平均体循环压>0.85,平均0.90±0.15,采用心脏停跳手术6例,不停跳手术26例.房间隔均采用自体心包片做成单向活瓣,以减轻术后早期右心负荷.结果:早期死亡3例(9.4%,3/32).术后早期均有明显低氧血症,呼吸机支持,平均35.26±17.59小时,无气管切开病例.随访2~86(平均23.6±17.2)月,晚期死亡2例(6.3%,2/32),顽固右心衰3例(9.4%,3/32),其余24例(75%,24/32)恢复良好.结论:先心病伴重度肺动脉高压部分双向分流的病例,采用浅低温心跳不停心内直视手术有利于心肺功能保护,术中作房间隔单向活瓣有利于其早期恢复.

  • 单纯旁道下传的室上性心动过速1例

    作者:奚东珠

    1 临床资料患者,女,34岁,6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作性心悸、气短,每次发作持续3~5分钟后自行缓解,不伴疼痛、大汗.每年发作10余次,曾诊断为"预激综合证合并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 环磷酸腺苷葡甲胺对慢性肺心病肺动脉高压的影响

    作者:占平云;吕永伟;李联敬

    目的:观察环磷酸腺苷葡甲胺静滴对肺心病心衰时肺动脉高压的影响.方法:对30例肺心病心衰肺动脉高压患者,应用环磷酸腺苷葡甲胺120 mg静滴,1次/d,疗程14天.治疗前后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定平均肺动脉压力(mPAP).结果:静滴环磷酸腺苷葡甲胺治疗10天及14天后mPAP均显著降低(P<0.01),治疗10天后与14天后相比:mPAP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环磷酸腺苷葡甲胺静滴对降低肺动脉压力有显著作用,持续静滴之则肺动脉压力可维持在较低水平,对治疗肺心病心衰及改善预后有重要意义.

  • 心尖部肥厚型心肌病心电图2例

    作者:黄素华;黄继焕

    1 临床资料例1,患者男性,43岁,本院B超医师,4个月前因上颌窦手术住院,常规心电图显示ST-T明显异常.无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病史,无心脏病家族史.

  • 急性砷化氢中毒的心脏损害

    作者:向红菊;王福军

    目的:探讨急性砷化氢中毒的心脏损害表现.方法:回顾分析12例急性砷化氢中毒病人的临床表现、心电图及心脏超声表现.结果:12例急性砷化氢中毒病人有心脏损害表现者5例,主要表现为心律失常、心脏扩大、心力衰竭.结论:急性砷化氢中毒可导致心脏损害

    关键词: 砷化氢 中毒 心脏 损害
  • 择期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对左室功能的影响

    作者:尹红霞;陶贵周;孙志丹;高航

    目的:选择行择期PTCA的38例首次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测定其术前、后的左心功能,旨在探讨择期PTCA对左室功能的影响.方法:所有患者均于PTCA术前1~2天及术后1周、3个月进行心脏彩超检查.超声检查左室功能指标包括:容量指标:EDV、ESV;收缩功能指标:EF、ΔT%;舒张功能指标:E/A、ACTE.结果:PTCA术后1周与术前相比:EDV、ESV和ACTE有所减少,EF、ΔT%有所增高,但均未达统计学意义.PTCA术后3个月与术前相比:EDV、ESV有明显降低(P<0.05),EF、ΔT%有明显增高(P<0.05),E/A、ACTE有继续改善趋势,但未达统计学意义.结论:AMI接受择期PTCA有益于患者左室功能的恢复,术后1周改善不显著,至术后3个月除左室舒张功能外均有显著改善.

  • 小剂量β受体阻滞剂治疗老年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观察

    作者:郑瑾;吕全江;徐婷

    目的:探讨小剂量β受体阻滞剂治疗老年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150例冠心病心绞痛病人被随机分为两组(阿替洛尔治疗组75例,对照组75例),将治疗前、后两组临床症状、心率、心电图的变化进行对比观察.结果:阿替洛尔治疗组在临床症状、心电图、心率三方面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总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0.01).结论:在无临床禁忌的情况下,小剂量β受体阻滞剂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有较好疗效.

  • 急性右心室梗死与缓慢性心律失常(附32例临床分析)

    作者:张俊松;邓节喜;卢武生;窦燕;陈劲松;林庚海

    目的:总结我院32例急性右心室梗死(ARVI)并发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临床规律与诊治要点,以提高其救治水平.方法:对32例ARVI并发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基础抢救选用阿托品,维持治疗用654-2,紧急情况选用异丙肾上腺素.结果:本组窦性心动过缓及Ⅱ°以下房室传导阻滞(A-VB)11例除1例死于泵衰竭,余均于72小时内恢复.15例Ⅲ°A-VB者及3例快-慢综合症者及时安装临时起搏器后,3~10日内恢复13例,2周后仍未恢复改装永久起搏器1例,因并发症死亡5例.结论:ARVI导致的缓慢性心律失常多可逐渐恢复,应区别轻重缓急,给予药物或起搏治疗.

  • 辛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观察

    作者:李宜琴;由凤秋

    目的:观察分析辛伐他汀对高脂血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给予58例原发性高脂血症患者辛伐他汀20mg,晚餐后顿服,疗程6周,观察血脂变化.结果:治疗6周后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也明显升高(P<0.05).结论:辛伐他汀降血脂作用明显、快速,安全可靠.

  • 腔静脉过滤器预防肺动脉栓塞的临床研究

    作者:江娜;杨维竹;郑曲彬

    目的:评估腔静脉过滤器预防肺动脉栓塞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4例已并发肺栓塞)植入腔静脉过滤器,观察其预防肺栓塞的效果.结果:10例患者共植入过滤器10个,其类型为:西蒙记忆合金过滤器3个、Greenfield过滤器3个和郁金香(Tulip)过滤器4个.过滤器植入后经尿激酶溶栓7例下肢血栓溶解消失,余3例残留部分血栓,4例肺梗死灶全部消失.随访2至36个月,未再发肺梗死,没有出现过滤器移位、下腔静脉阻塞现象.结论:下腔静脉过滤器植入术是一种安全、有效、可预防肺动脉栓塞发生的临床措施.

  • 美托洛尔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作者:代铁成;梁晓光

    目的:探讨美托洛尔对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缺血性心肌病(ICM)、扩张型心肌病(DCM)、高血压性心脏病,心功能Ⅱ~Ⅳ级患者,在常规治疗(洋地黄、利尿剂、ACEI)病情稳定后缓慢递增式加用小剂量美托洛尔,直到大目标剂量或75 mg/d为止.于服用美托洛尔当日及3个月后,分别以彩色超声多普勒心动图检测射血分数(LVEF)、舒张早期充盈峰速度(E峰)、舒张晚期充盈峰速度(A峰)及E/A值,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所有按期随访者应用美托洛尔后心功能罗应用前有所改善,表现为LVEF及E/A值升高.结论:长期应用美托洛尔可改善CHF患者心功能.

  • 阿米洛利并开搏通对高血压性心脏病舒张功能的影响

    作者:许丽华;顾维娟;李德崇;陶秀波;高丽霞;陈丽南

    目的:观察阿米洛利与开搏通联合应用对于高血压性心脏病(高心病)左室舒张功能不全的治疗价值.方法:42例高心病舒张功能不全病人作为观察组给予阿米洛利与开搏通口服;30例作为对照组口服钙拮抗剂,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年后记录血压,舒张早、晚期血流峰值速度和等容舒张时间.结果:观察组的左室舒张功能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0.001),血压控制良好.结论:阿米洛利与开搏通并用能有效改善高心病患者的左室舒张功能.

  • 利用普通胃肠χ光机射频消融室性心动过速的研究

    作者:周敬群;李俊明;胡斌;李书国;彭万军;吴平

    在C型臂χ光机后前位透视下,进行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国内已有一定的基础.但利用普通胃肠χ光机开展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室性心动过速,国内外尚无临床报道.为降低医疗成本,减轻病人经济负担,我们进行了利用普通胃肠χ光机开展射频消融治疗室性心动过速的临床研究,并探讨其操作要点,现报告如下.

  • 术后早期急性肺栓塞诊治体会

    作者:邹景平;张德晓;周学伟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急性肺栓塞的易患因素和临床表现,指导其早期诊断和预防,减少发生率,提高治愈率.方法:回顾8例腹部、下肢手术术后早期急性肺栓塞病历资料.结果:8例术后急性肺栓塞中4例术中、术后大剂量应用止血剂,1例有"脑梗死"史,1例血液血小板含量增加,1例合并下肢血栓性浅静脉炎;死亡5例,治愈3例.结论:血液处于高凝状态以及长期卧床、妊娠、恶性肿瘤,血小板含量增加,血栓性静脉炎等疾病,大剂量止血剂应用等是诱发术后早期肺栓塞的高危因素,防治中应予重视.

    关键词: 手术后 肺栓塞 疗效
  • 异氟醚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作者:黄飞;王明玲;郑利民;孙孟彪;胡国宏;张华丹

    目的:观察异氟醚预处理对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20例瓣膜置换术患者(ASA 2~3级),随机分为预处理组(I组)和对照组(C组).分别于麻醉后(T1),主动脉开放后15分钟(T2)、2小时(T3)、24小时(T4)时间点取血样,检测血清CGRP、ET、cTnI;另于术前、术后第1、3天记录同步12导联心电图,测定其QTd和QTcd.结果:主动脉开放后,CGRP含量在两组患者24小时之内都有显著增加(P<0.01),T2时,预处理组的CG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的(P<0.05);ET在T2时两组都有显著上升(P<0.01),但预处理组的上升幅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T3、T4时,对照组cTnI水平显著高于预处理组;术后两组QTd和QTcd显著增加(P<0.01),其中对照组的增加较多,且第1天明显多于预处理组(P<0.05);结论:异氟醚预处理能减少心肌的缺血再灌注损伤,降低术后心律失常发生率,有利体外循环后心功能恢复.

  • 脑出血与脑血栓形成临床特点对比分析

    作者:陈显东;姜爱华;吴文强

    目的:探讨脑出血和脑血栓形成的临床特点.方法:对近3年住院的70例脑出血和52例脑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统计学分析.结果:脑出血大多在活动中发病,其高血压、昏迷、肾功和心电图异常的发生率及死亡率明显高于脑血栓形成(P<0.05),其余各项临床指标虽有差异,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出血患者高血压、昏迷、死亡率较脑血栓形成高,病情更重、预后更差.

  • 小剂量氯胺酮并异丙酚胃镜检查心血管反应的影响

    作者:蔡和利;张文强;黄贤辉;魏月华

    目的:观察小剂量氯胺酮并异丙酚胃镜检查的效果及其对心血管反应的影响.方法:112例患者,依次静推氯胺酮0.1~0.3mg@kg-1、异丙酚1~2mg@kg-1后实行无痛胃镜与传统胃镜检查,记录无痛胃镜组与传统胃镜组的各项反应以及HR、SBP、MAP、SPO2的变化.结果:小剂量氯胺酮并异丙酚使患者对胃镜检查过程无知晓、无痛,且HR、SBP、MAP、反应低于传统胃镜组.结论:小剂量氯胺酮复合异丙酚应用于胃镜检查效果好.

    关键词: 氯胺酮 异丙酚 胃镜
  • 心肺复苏后并发脑损害早期康复治疗1例体会

    作者:曹蕾;曾清;黄久金

    目前,我国关于心脏骤停超过15分钟以上的病人转归的资料较少.心脏骤停15分钟以上,复苏成功后并发脑功能损害进行早期康复治疗的病例未见报告.

  • 常温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麻醉

    作者:钟白

    目的:探讨常温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的麻醉管理方法.方法:32例冠心病人在静脉吸入复合麻醉下行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术中心率控制于50~70次/min,平均动脉压大于60mmHg.结果:所有病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无1例改用体外循环,术后恢复良好,无并发症发生.结论: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具有创伤小,病人恢复快,费用低等优点,但对麻醉有更高的要求.

  • 福辛普利治疗高血压病疗效观察

    作者:杨胜利;张华;何作云;窦清理

    目的:了解福辛普利每日口服1次10mg,是否能使血压保持24小时平稳下降.方法:50例高血压病患者被随机分为福辛普利组(25例)及卡托普利对照组(25例),均予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结果:福辛普利组治疗前、后昼夜平均血压由165/100mmHg降至134/82mmHg 及由162/88mmHg降至130/77mmHg. 而卡托普利组治疗前、后昼夜平均血压分别由166/98mmHg 降至138/90mmHg及由160/92mmHg降至135/80mmHg两组无显著差异.福辛普利组治疗后收缩压谷∶峰比为72.0%,舒张压谷∶峰比为55.0%,卡托普利组分别为69.6%,51.9%,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福辛普利组治疗前、后收缩压及舒张压负荷率分别由91.9%降至27.0%(P<0.01),及由68.0%降至13.0%(P<0.01),卡托普利组分别由90.8% 降至28.6%(P<0.01),及由69.0% 降至14.2%(P<0.01),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福辛普利组咳嗽发生率(7.0%)明显少于卡托普利组(38.5%),P<0.01.结论:福辛普利每日口服1次10mg对高血压病有24小时平稳降压效果,且咳嗽较少.

  • 低分子肝素治疗非溶栓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观察

    作者:封金伟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156例急性心肌梗死被分成低分子肝素组(86例)和未应用低分子肝素的对照组(70例),比较其疗效.结果:低分子肝素组梗死后心绞痛、再梗死、左室内血栓形成、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出血副作用非常少见.结论: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疗效满意,可靠、安全.

  • 低分子肝素和普通肝素在不稳定性心绞痛中的疗效比较

    作者:陈均良;周双陆;颜昌福

    目的:比较低分子肝素和普通肝素在不稳定性心绞痛中的疗效.方法:64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被随机分成2组,每组32例,一组给予低分子肝素40mg,皮下注射,1次/12h,7天,另一组给予普通肝素7 500 U皮下放射,1次/12h,7天,观察患者心绞痛、心电图心肌缺血改善情况,心肌梗死或死亡、出血情况.结果:低分子肝素组心绞痛、心肌缺血改善率明显高于普通肝素组(P均<0.01),心肌梗死率、出血率明显低于普通肝素组(P均<0.05).结论:低分子肝素具有使用方便,抗凝效果肯定,作用时间长等特点,值得推广使用.

  •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总结(附105例分析)

    作者:陶凉;曾祥军;刘燕

    目的:总结105例非体外循环下(off-pump)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经验.方法:105例患者中男87例,女18例.年龄48~74(平均59.1±9.06)岁.手术在全麻常温下进行,正中切口.单支病变18例,双支病变20例,三支病变62例,左主干病变15例;急性心梗1例,陈旧性心梗3例.搭1支桥8例,搭2支桥26例,搭3支桥43例,搭4支桥22例,搭5支桥6例,内膜剥脱1例.平均每例搭桥2.9支.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平均带气管插管时间10.9±l0.78小时,平均在ICU 45.9小时.术后平均胸腔引流量394 ml,术后1例1年内经冠脉造影提示血管桥堵塞.结论:非体外循环下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是安全可行的;适用于左主干病变,三支病变及心梗患者;可以做到完全再血管化,对于冠心病患者应为首选.

  • 福辛普利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及肾功能的影响

    作者:张慧玲;李清贤

    目的:探讨福辛普利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和肾功能的影响.方法:41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口服福辛普利(10~20 mg,1次/日),1疗程24周.治疗前后观察血压和肾功能指标变化.结果:高血压患者治疗后白蛋白尿显著减少(P<0.01),肾小球滤过率显著提高(P<0.05).结论:福辛普利在有效降低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的同时,还能改善患者的肾功能.

  • 培哚普利、福辛普利对心衰和炎性细胞因子影响的比较

    作者:刘朝晖;曾向红;黄德嘉

    目的:比较培跺普利、福辛普利对心力衰竭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探讨两药治疗心力衰竭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87例心衰患者随机分为培哚普利组、福辛普利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测定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白介素1β(IL-1β)、血肌酐(Cr)、尿素氮(BUN)、血钾(K+)、每搏量(SV)、心输血量(CO)、左室射血分数(LVEF).同时进行6分钟步行试验(6MWT)、明尼苏达心衰问卷评分(MLWHF),记录用药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IL-6水平显著下降(P<0.01),福辛普利组TNFα水平下降(P<0.05).两组患者SV、CO、LVEF水平均上升(P<0.01);6MWT显著增加(P<0.001);ML WHF明显下降(P<0.001);BUN、SCr、K+无统计学变化.结论:培哚普利和福辛普利都能有效治疗心衰,减少炎性细胞因子,改善生活质量.福辛普利在降低TNF α上更有优势.

  • 心肌缺血预适应对急性心肌梗死影响的观察

    作者:黄雅玲

    目的:探讨心肌缺血预适应对急性心肌梗死(AMI)临床表现及其预后的影响.方法:根据AMI前有无心绞痛发作分为预缺血组和无预缺血组,分组观察AMI患者血清肌酸磷酸激酶(CPK)峰值,住院期间并发症(心衰、心源性休克、严重心律失常),以及住院期间心性病死率.结果:预缺血组血清CPK峰值明显低于无预缺血组(P<0.05),住院期间心源性休克及严重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低于无预缺血组(P<0.05).结论:心肌缺血预适应可减轻心肌坏死程度,缩小梗死面积,并减少AMI并发症的产生.

  • 冠心病患者肾动脉狭窄的发生率及其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裴丽华;周立君;毕亚艳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动脉硬化性肾动脉狭窄的发病情况及其危险因素.方法:对62例临床诊断或怀疑冠心病的患者在冠状动脉造影和心室造影后行常规肾动脉造影,同时调查动脉粥样硬化的常见危险因素及血肌酐水平与肾动脉狭窄(RAS)的关系.结果: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46例冠心病患者中,RAS的发生率为34.8%,显著高于冠状动脉造影完全正常者的6.3%(5/16),P<0.05.冠脉多支病变组中的RAS发生率明显高于单支病变组(x2=4.51,P<0.05).RAS也多见于高龄(t=2.09 P<0.05),有高血压病史(x2=5.68,P<0.05)及肾功能不全的患者(x2=5.68, P<0.05).结论: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与肾动脉狭窄存在相关性.冠心病、高血压及肾功能不全预示有肾动脉狭窄的可能.

  • 高血压、冠心病与血尿酸水平关系的临床观察

    作者:朱梅生;李萱;张华

    目的:探讨高血压、冠心病与血尿酸水平的关系.方法:测定40例高血压,20例冠心病患者及20例对照组(胆囊炎、胆石症术后)的血尿酸水平并进行对比.结果:高血压、冠心病组血尿酸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尤以高血压组的升高更加明显(P分别<0.01,<0.05),其总胆红素水平也高于对照组(P<0.01,<0.05).结论:血尿酸水平升高与高血压和冠心病有密切的关系,已成为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故降压治疗时要注意保护肾脏,应用降血尿酸水平的药物.

  •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浓度的变化

    作者:张铬镔;裴晓阳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的变化,评价IGF-1对EH及其并发症左室肥厚(LVH)的病理生理意义.方法:用特异性放射免疫法测定50例EH患者(EH组)和25例正常人(正常对照组)的血清IGF-1水平.结果:EH患者血清IGF-1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EH并发LVH患者平均血清IGF-1水平明显高于无LVH者(P<0.01).结论:EH患者尤其是伴发LVH者血清IGF-1水平升高,提示IGF-1可能参与EH及其并发症LVH的形成.

  • 老年男性体脂分布类型与代谢相关性疾病的关系研究

    作者:钱萍萍;周建光;刘长云

    目的:探讨老年男性体脂分布类型与代谢相关疾病的关系.方法:群体随机抽查上海地区海军离退休干部356人,根据体重指数(BMI)和腰围(WC)进行体脂分型分组,统计各组TC、LDL-C、HDL-C、TG、FBG值和糖尿病、高血压病、高脂血症、冠心病与高尿酸血症患病率,及其并存病种数.结果:老年男性各项检测值异常率、代谢相关性疾病患病率以及共存二种疾病以上的百分比,以中心型超重组为高,非中心型非超重组(正常组)低,中心型非超重组、非中心型超重组居中;无代谢相关性疾病百分比以非中心型非超重组(正常组)高,中心型超重组低.结论:体脂分布是影响与代谢有关疾病发病率的重要因素.

  • 慢性充血性心衰患者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的变化

    作者:李娟;郭永臣;王皓娟;高山

    目的:研究慢性充血性心衰患者甲状腺激素变化与下丘脑-垂体轴系统的关系.方法: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28例慢性充血性心衰(CHF)患者及14例健康人血清甲状腺激素浓度(T3、T4、FT3、FT4、rT3),促甲状腺激素(TSH)浓度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浓度.结果:(1)CHF组:T3、FT3、FT4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0.01);(2)随心衰加重,T3、FT3浓度减少,rT3浓度增加,在心衰各组间有显著性差异,而T4、FT4、TSH、TRH水平在心衰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在充血性心衰时,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系统调节失衡.T3、rT3的改变可作为判断CHF严重程度的指标.

  • 酪氨酸蛋白激酶抑制剂对缺氧复氧时内皮细胞连接通讯功能的影响

    作者:马尔丽;曾智;李小丽;张庆;陈玉成;张杰;黄明惠;强欧

    目的:缺氧复氧刺激能损伤内皮细胞间隙连接通讯功能,本研究观察了酪氨酸蛋白激酶抑制剂genistein对这种损伤的影响.方法:将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ECV304分3组给予不同处理.①常氧对照组:常氧状态下培养12~18小时;②缺氧复氧组:氧浓度低于1%状态下培养12~14小时,再置于常氧状态复氧0~6小时;③genistein组:加入不同浓度genistein(2μM、10μM、50μM)后,给予缺氧复氧组相同的处理.在试验各时段应用荧光漂白回复技术对细胞间隙连接通讯功能进行分析,结果用荧光回复率表示.结果:不同浓度genistein对复氧2小时的内皮细胞荧光回复率作用不同.低浓度genistein(2μM)对荧光回复率没有作用;中、高浓度genistein(10μM、50μM)能使荧光回复率上升(P<0.05).结论:genisetein能保护缺氧复氧时内皮细胞间隙连接通讯功能.提示缺氧刺激通过酪氨酸蛋白激酶途径损伤内皮细胞的间隙连接通讯功能.

  • 电话传输心电图在PTCA术后患者康复医疗中的应用

    作者:胡晖;杨希立;谭海斌

    目的:探讨电话传输心电图(TTEM)在冠心病患者心脏介入手术后康复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60例行冠状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PTCA)后的冠心病患者应用TTEM进行监测,并与常规心电图(RECG)检查进行对照分析,观察其对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的检出情况.结果:TTEM的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检出率分别为63.9%和66.3%,较RECG显著提高(P<0.01,<0.05).结论:TTEM能及时检出阵发性、无规律的心律失常,及时发现无症状的心肌缺血,在冠心病的二、三级防治工作中有重要作用.

  • 有、无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房颤原因的分析

    作者:陶凉;曾祥军;汪敏

    目的:比较非体外循环下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与体外循环下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ECCABG)后房颤的发生率,并分析其原因.方法:OPCABG组75例,手术在全麻常温下进行;ECCABG组113例,手术在全麻低温体外循环下进行.结果:OPCABG组术后15例(20%)出现房颤,ECCABG组术后31例(27.4%)出现房颤.二组房颤发生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非体外循环下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术后房颤的发生率低于体外循环下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术后的房颤发生率,但仍有较高的发生率.房颤发生的原因可能是术后侧支循环逐渐关闭,改变心房的血液分布,诱发心房内及其周围组织产生局灶激动,从而发生房颤.

  • 多层螺旋CT在冠状动脉支架术后的应用

    作者:段青;薛蕴菁;王华;邹松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冠状动脉成像在冠状动脉支架术后的应用价值.方法:21例患者在放置冠状动脉支架后行MSCT冠状动脉成像,其中5例与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进行了对照.结果:21例的27枚冠状动脉支架中,能满足影像学评价的有25枚,占92%,不能满足评价的有2枚,占8%;5例同时作导管法冠状动脉造影者两种检测方法结果相同.结论:MSCT冠状动脉成像是一种简便易行,安全有效的无创性检查方法,可作为冠状动脉支架术后随访观察的手段.

  • 脑梗死后抑郁症

    作者:李国前;杨小霞;蔡江萍;林进

    目的:探讨脑梗死后抑郁症的临床特点.方法: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对252例脑梗死病人进行抑郁评估.结果:脑梗死后抑郁症发生率为44.44%;抑郁发生率与年龄、病灶部位无显著关系,但与病人日常生活障碍程度有关(P<0.01).结论:脑梗死后可发生抑郁症,病人日常生活能力障碍越重,抑郁发生率越高,应引起重视.

  • 老年高血压临床特点与靶器官损害的相关性

    作者:李玉梅;黄绍宽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的类型、对治疗的反应及其与靶器官损害的相互关系.方法:我院住院的162例老年高血压(EH)患者被分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组和高血压(EH)组;又按治疗反应分为顽固性高血压组和可控制高血压组,观察每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病率.结果:ISH组与EH组在心律失常、左室肥厚、心肌劳损的发生率上有极显著差异(P<0.01),在脑卒中、肾功能改变的发生率上差异显著(P<0.05).顽固性高血压组与可控制性高血压组在心律失常、左室肥厚、心肌劳损、脑卒中、肾功能改变的发生率上差异极显著(P<0.01).结论:重要靶器官合并症的发生率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组比高血压组高,顽固性高血压比可控制高血压高.控制高血压可明显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预后.

  • β-受体阻滞剂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应用的进展

    作者:高智耀;李亚军;王小明

    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是各种心脏病的严重阶段.如何提高CHF病人的生存率及生活质量是临床上很重要的课题.近10年来,药物的治疗及有关认识有了长足的进展,其中对β-受体阻滞剂在治疗CHF中的作用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并得到应用.

  • C-型利钠利尿肽与心血管疾病

    作者:窦丽;张钧;黄叔怀

    C型利钠利尿肽(CNP)是利钠利尿肽家族的新成员,主要由血管内皮细胞产生,具有舒张血管、抑制平滑肌细胞增殖、迁移和细胞外基质生成以及抗血栓形成等作用.目前国内研究较多的是心钠素(ANP)、脑钠素(BNP),而对CNP与心血管疾病关系的研究较少.本文就CNP与心血管系统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作一综述.

  • 100例高血压病人昼夜分段时间心率变异性分析

    作者:温正乐;万颖

    目的:研究高血压病人昼夜分段时间的心率变异规律.方法:用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分析系统分别测定100例高血压病人及100例正常人24小时心率变异性(SDNN)及每6小时的心率变异指数,并与之对照.结果:正常人HRV下午3时至9时小,夜间3时至上午9时大;高血压病人昼夜变化规律与此相同,但无论24小时的还是各分段时间的HRV均小于正常人(P<0.01).结论:高血压病人昼夜及各段时间的迷走神经功能受损而交感神经张力升高.

  • QT间期离散度在肾功能衰竭患者中的变化

    作者:李健;梁玉环;常卫国;蒋雪玲

    目的:分析肾功能衰竭患者QTcd的临床意义.方法:对57例肾功能衰竭患者进行心电图、二维超声及多普勒心脏检查,同时测定体表心电图QT离散度(QTcd),观察QT间期离散度及左室舒张功能、左室内径等指标的改变.结果:肾功能衰竭患者QTcd较正常者明显增大,QTcd与左室肥厚、收缩压、E/A比值明显相关(r值分别为0.41;0.43;-0.33,P均<0.01).结论:肾功能衰竭患者QTcd受多种因素影响,除血压、心功能的影响外,还与患者体内毒素对心肌的影响有关.

  • 运动试验QRS积分对冠心病诊断的意义

    作者:刘艳萍;何艳萍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运动试验中QRS积分变化的意义.方法:对30例冠心病及20例正常人平板运动试验的心电图QRS积分变化进行对比观察.结果:冠心病组QRS积分≤0,对照组QRS积分>0,两组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结论:QRS积分≤0可作为运动诱发QRS振幅改变的,诊断冠心病的新指标.

  • 平板运动试验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的对照分析

    作者:刘鸣;夏碧涛;张娟;李炬

    目的:评价平板运动试验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62例1月内同时行冠状动脉造影及平板运动试验检查的患者,将这两种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运动试验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60.42%(58/96)、特异性69.88%(116/166)、精确度66.41%(174/262).在运动时间、运动贮量(大METs)、峰值血压等方面,冠状动脉造影阳性组与冠状动脉造影阴性组差异明显(P<0.05),双支以上冠脉病变组与单支冠脉病变组对比亦有显著差异(P<0.05).双支以上病变组平板运动试验阳性率高于单支病变组(P<0.05).结论:平板运动试验是目前诊断冠心病较理想的非创伤性检查方法,通过多项指标综合判断可以初步推测病变程度.

  • Ptfv1对冠心病并发早期左心功能不全的评价

    作者:刘育辉;马培青;魏莉;张锦萍

    目的:分析心电图Pv1终末电势(terminal force,Ptfv1)评价冠心病早期心功能不全的诊断价值.方法:测定受检者心电图和心脏彩色多普勒;受检者冠心病组(120例)分成左室射血分数(LVEF)≥50%组(n=60),LVEF<50%组(n=60),另设正常对照组(n=60);对各组Ptfv1进行分析.结果:以Ptfv1≤-0.02 mm@s为异常标准,120例冠心病患者中Ptfv1异常者96例,占80%.以Ptfv1≤-0.04mm@s为异常标准,Ptfv1异常者60例,占50%.冠心病患者中LVEF≥50%组与LVEF<50%组比较,分别以Ptfv1≤-0.02 mm@s或≤-0.04 mm@s为异常标准,两组Ptfv1异常均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结论:用Ptfv1≤-0.02mm@s评价冠心病合并早期左心功能不全,其敏感性,特异性及真阳性率较高,且可观察心功能的动态变化,适合基层医院,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

    关键词: Ptfv1 冠心病 心功能
  • 小儿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早期监测与护理

    作者:林金枝;刘永莲

    目的:探讨小儿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的监测与护理,从而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方法:对31例小儿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的监测与护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全组患者术后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均治愈出院.结论:小儿心脏瓣膜置换术后,要严密观察病情,注意出入量的变化,做好心理护理及服用抗凝药后的观察,及时发现并正确处理一切并发症,使患者平稳渡过手术后的危重阶段,降低死亡率.

心血管康复医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z1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z1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1999 03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